没有银行卡可以在那里将现金转成会计里支付宝属于现金还是银行卡

非现金业务:一、税务总局明确:支付宝、微信支付属于非现金支付方式

税务总局所得税司何冰 在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基本概念解析中说到:

九、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六方面资料中,第三项必备资料为“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在对方法律主体消失或者处于“停滞”状态的情况下,现金方式支付的真实性将无从考证,为此《办法》对支付方式作出了限制性规定。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既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类支付凭证,也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账单或支付凭证等。

二、那微信、支付宝转账如何做账?

收到款截图最好打印出来相关的账单或是明细,这样也算是有原始凭证,否则没有相关的凭证不好证实。

新办企业,公司账户没有存款,老板发放工资选择现金发放或微信转账,如何写会计分录?

假如我收入100块,开了100块的发票给客户,实际到账是99.9元,还有0.1元的微信扣的手续费是没有原始凭证,如何做账?

开发票(这里不考虑税了)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银行存款 99.9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0.1

如果想再正规一点,可以在凭证后附一个文字说明,说明微信扣手续费,金额较小无法取得外部证据,特此说明,再让领导签名批一下即可。

关于微信转账如何做账的相关问题,相信您看完本篇文章,应该有所了解。对于微信转账做记账,值得一提的是,收到款截图最好打印出来相关的账单或是明细,这样也算是有原始凭证。正文(不能为空)

加载中,请稍候......

}

通向财富自由的第一步:看清现金流

2016年过去了,大家都忙着在做年终总结,新年计划,每年到旧年末新年初的时候,大家都会腾出一些时间,来做自己的总结和计划,我也不例外。但是,今年却是我毕业这几年第一次做个人的年度财务盘点和新年财务规划。

理财的观念真正开始付诸实践,也是从今年开始的,因为有要花大钱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开始节约,记账,理财。其实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记账的人,觉得太麻烦,每天都得打开记账软件,把自己花过的钱一笔一笔记下来,生活过得太一地鸡毛了。但是去年最后开始记账的一段时间,却让我爱上了记账,因为我清晰的看到了我的现金流向,不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在记录现金流这件事情上。

而在不爱记账的这一年里,我又是如何理清我的现金流的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我的方法吧。其实,无论我们是否喜欢记账,都应该在季度、半年、一年这几个时间节点,去梳理自己的资金流向,这样才能清楚的知道钱花在哪里、哪些地方是不应该花的、哪些钱是可以存下来的,毕竟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储蓄和管理现金流。

目标人群:没有记账习惯的人,希望看清自己过去一年钱去哪儿了。

方法:参考下方的详细攻略

对于普通的工作人士和在校学生而言,收入来源相对固定且简单,工作人士可能是工资收入、单位报销、绩效奖金、兼职收入等等,学生可能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兼职收入、学校奖学金等等,这时候可以先把收入来源梳理清楚,记录下收入的金额、入账时间、来源即可。

如果有了上面这张图,我就能看出关于自身现金流的一大缺陷:收入来源过于单一。我想,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虽然潜意识里,我们早已知道自己收入来源非常单一,但是当它切切实实存在于屏幕上、文档中,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对我们的冲击力绝对跟我们意识中收入来源单一大不相同。

当我看到这张实实在在的记录表格时,我的新年愿景也就出来了,拓展自己的收入来源。没有这张表格,我不会觉得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件马上需要去落实的事情,我也不会意识到原来我的收入如此单一。

因此,如果你还没有整理过自己一年的收入来源,不如借新年这个仪式时间段,整理自己的收入来源,让自己看清自己的收入现金流。

PS:现在打款汇钱,基本上都是到银行卡、支付宝、微信,进入这几个平台,输入相应的时间段,查询收入来源。如果是职场人士,工资、绩效奖金等等基本上都是在固定时间打款,还是比较好识别的;如果是学生朋友,父母的生活费、学校的奖学金、兼职收入等等,应该算是比较大额的收入来源,相信通过金额也是不难识别的。

收入的现金流梳理是整理个人财务报表中最轻松的一个环节,接下来就是比较难啃的部分了,梳理支出现金流。

这里我讲的是此方法比较适用于习惯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的人,如果依然主要的消费方式是通过现金,那么唯有持续记账,才能帮助我们记录自己的支出现金流。

1.弄清楚自己都通过哪些第三方平台支付

我个人是:微信、支付宝、银行信用卡(2张)、银行储蓄卡(2张),是不是很多,一共6个支出记录源,导致我刚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因为有些支出记录源的支出是重合的,后面我会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弄清通过哪些平台在线支付后,我们可以在刚才记录收入现金流的excel中新开一个页签记录自己的支出现金流。

2.记录每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出

在弄清了自己都通过哪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以后,就可以开始一个个记录自己的支出了。由于微信、支付宝通常会绑定信用卡和银行卡,导致这两处的支出记录有重合,不能完全直接记录每一次支出。因此,建议大家按照下面这个顺序记录自己的支出:信用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

记录支出是先整理每个支出源在每个月每天的支出,然后按月汇总,再按平台汇总,这样说,大家可能有些迷糊,不如来看下面这张图:

每月每天在每个平台的支出

信用卡&银行卡记录支出

通过这两个平台记录自己的支出时,基本上可以完全将支出流水记录下来,银行会提供支出的消费平台,这时,根据银行支出记录中的消费平台,打开的对应平台软件,找到对应日期,就能知道这笔支出是做何用途。

举个例子:我在招行信用卡有一笔145元的消费,此时,打开招行app,能看到这笔消费日期是在11月20日,先记录下来日期“”;接下来,通过这笔记录详情,我知道这笔消费是通过支付宝花出去的;这时,我打开支付宝,找到对应日期的消费记录,发现是淘宝购买了一批书,于是消费内容有了“在淘宝批量购买书籍”,再补充金额“145”,所属类型,“学习”。这一笔支出就记录完整了。

微信&支付宝记录支出

由于微信&支付宝支出来源大部分是信用卡和银行卡,所以在记录微信&支付宝支出时,需要排除掉已经在信用卡&银行卡模块记录的消费记录,只记录纯微信&支付宝中金钱的消费。这部分钱可能是其他人转账,可能是红包等等临时性的来源。

举个例子:我在微信上有一笔288元的消费支出,我打开一看,是通过招行信用卡支付的,此时在微信消费模块中,我便不会记录这条消费记录;另一笔33元的消费支出,是微信零钱支付给一家鸡排店,这时我便可以在微信消费模块记录下这条消费记录了。

3.汇总各个模块的支出

在统计完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出记录后,恭喜你,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70%了,接下来就是做汇总、分析了。

汇总:将每个平台每个月的支出汇总,然后汇总所有平台的支出,得到的便是今年一年我们的总支出。

分析:根据所属类型,汇总每个类型的支出金额,得到的便是各种类型在去年一年的总支出,这时,我们就能清晰的知道,钱去哪里了!

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汇总我们的收入和支出,就能看到我们的年度结余有多少了。这时候结余,有一个理论结余和实际结余。理论结余是根据我们的记录算出来的结余,实际结余是我们账户上实际的结余。这两者可能因为支出没有记录完整,存在一定差异,因为支出里没有现金消费的记录。但是如果是在线支付用户,闲心这两者的差距不会太大。如果希望自己的现金流能非常准确,那就开始记账吧!

好了,上面就是我总结去年一年财务报表的方法了,希望你也能跟我一样,总结一份属于自己的财务报表,在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的财务开端!

互联网产品经理,喜欢读书,旅行;

理财,成长管理学习中;

}

  导读: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央行表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民中在线下购物时使用过手机网上支付结算的比例达到61.6%,用户规模达4.63亿。

  可以说,无现金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在无现金支付大潮下,你是否也遇到过这种问题?

  商户拒收人民币现金损害消费者选择权;

  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诈骗;

  还有不少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由此带来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昨天,央行发声!

央行出手整治拒收现金行为

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10号》,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整治。

  央行公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下统称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 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央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受访的2万多个商户中,近4成表示过去1年中曾“拒收现金”;在受访的3万多名消费者中,超3成反映在过去1年内经历过“拒收现金”。

  对于如何构建长效机制,打造良好的现金流通环境,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引导,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蚂蚁金服此前被央行约谈

  2017年,微信支付、支付宝曾先后推出“8.8无现金日”、“无现金周”等宣传口号,引起社会对“无现金”话题的广泛争议,后来,双方将此类宣传口号撤下。

  而就在这些宣传口号撤下之前,“战况”可以说相当激烈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曾明确提示,到店购物结账时只能使用盒马APP或支付宝APP扫码,通过支付宝结账,不支持现金结账。之后,还有类似“现金结账不能打折”的报道出现: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拒收现金,以及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巨头推出规模空前的无现金营销活动,将无现金支付的争议推上了风口浪尖。

  7月底,央行武汉分行约谈蚂蚁金服公关部负责人,告知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在“无现金城市周活动中去掉”无现金字眼;

撤掉所有含有“无现金”字眼的宣传标语;

公开告知参与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尊重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选择权。

  据了解,此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7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央行2017年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对社会上片面强调非现金支付的行为,要加强宣传引导和规范”。

  此外,据证券时报报道,央行总行还对各分支行下发通知称,最近一些地区推进的无现金支付方式或与蚂蚁金服等合作创建无现金城市等活动,其中一些宣传主题和做法干扰了人民币流通,社会反响较大,对社会公众产生较大误解。央行要求各地抓紧行动,依法对不合适的提法、做法进行纠正和引导。

  央行整治拒收现金的公告一出,有网友担心,是不是以后自己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要受影响了?

  央行公告是这样说的:“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所以,答案是很明确的——不影响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必须明确,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规范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类支付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对支付行为、业态发展、技术创新并不会产生带有偏向性的影响。

        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国门。图为东京著名繁华街区涩谷的一家商店内,顾客尝试用来自中国企业的“扫码支付”付款。

“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情形

——对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以网络化、无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不具备现金收取条件,且参与各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上达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反洗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进行支付的,应当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也就是说,央行的一个总体要求是——“应该和谐发展”。

  因为,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可满足了不同的支付需求。

是维护其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补贴大战,大力推广“无现金社会”,宣传在金融交易中不再使用纸币和硬币,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手段。

  专家表示,人民币现金是法定货币,体现国家信用,保证人民币现金的顺畅流通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不过,各地在建设智能化、信息化城市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全体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围。

  央行表示,将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进行重点关注,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发现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政务热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在发布会上,央行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下一步,央行将结合支付场景和相关规律法规,进一步针对非现金支付细化哪些方式合规、哪些需要关注。

  网友也表示,在现阶段,现金还是必不可少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zqbcyol)、中国新闻网(cns2012)、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新华社、央行官网、中国基金报等,由会计圈那点事儿整理发布,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里支付宝属于现金还是银行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