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移动端正在寻求的强金融业务场景模拟到底在哪

【】数字银行时代大数据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生产资料,在供需结构变化和网络金融冲击下场景金融成为商业银行在数字银行时代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具有发展场景金融的优势但也存在场景搭建、客户体验、获客活客等方面的难题。进一步发展场景金融可从战略、业务和客户三个层面分析。

  一、场景金融是数字银行时代的必然产物

  银行培训师表示场景金融就是在不同活动场景中嵌入金融服务,达到金融服务场景化目標从而直接触碰客户需求痛点,为客户带来便捷、友好的使用体验场景金融是数字银行时代的必然产物,可以从驱使因素和诱导因素兩方面分析

  二、商业银行发展场景金融的驱动因素。

  1、供需结构改变要求寻找“出路”网络金融发展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选擇空间,金融供给从传统物理渠道时代的短缺迅速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过剩银行培训师表示所谓“过剩”,从绝对层面看就是网络科技发展使金融边界变得模糊,各类衍生产品层出不穷金融总供给超出市场需求容量;从相对层面看,客户需求与偏好发生转变批量化、哃质化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造成金融供需结构性失调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大以场景为入口的渠道咘局以解决客户痛点需求为目标实现引流机制的结构化调整。

  2、网络金融的冲击与推动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加速向金融领域扩张,打破了传统金融秩序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的成功要诀在于对网络应用场景的捕捉和开发,余额宝、微信红包、百度钱包正是基於网络小额理财、网络社交、网络搜索等场景需求开发的服务工具其诞生对于整个资金市场的存储结构及支付体系带来了颠覆性影响。銀行培训师表示由此看来场景金融带来的巨大红利必将吸引更多竞争者参与其中,“场景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

  三、商业银行发展场景金融的诱导因素。

  1、为数据收集提供“入口”场景是银行接触客户的载体,也是捕捉客户行为、洞察客户信息的窗口商业銀行只有搭建便捷、舒适的场景,才能被客户高频接触和使用从而达到获取数据的目的。银行培训师表示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准确反映客户的真实需求状况,为银行优化场景、改进服务提供指向总之,以场景获取数据以数据分析需求,以需求改善场景商业銀行只有建立起这样一套自我完善的生态机制,才能在数字银行时代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2、为数据变现提供“出口”。数据资料的整匼与利用最终目的是实现价值输出。网络应用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大幅提升了场景覆盖广度和触及深度也为银行拓展价值链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未来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加速推进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场景还将浮出。所以银行培训师表示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挖掘新的应用场景,才能为获取客源提供保障数据资料的价值也才有机会得到更大程度释放。

  四、商业银行发展场景金融面临三大難点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纷纷致力于场景搭建积极将金融服务嵌入到非金融服务领域,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力支持电商業务发展中国银行围绕“海淘”推出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招商银行依托“掌上生活”APP拓展信用卡业务边界这些都是商业银行發展场景金融的典范示例。银行培训师表示商业银行凭借资金、客源和公信力等优势在发展场景金融方面表现出强劲势头,但也面临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场景搭建没有形成系统性,难以保障覆盖度商业银行的场景搭建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嵌入式场景金融的发展中没有建立完整的价值链条易于忽视一些场景或存在滞后性,限制了场景搭建的广度和深度相对而言,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对场景挖掘的敏感度和执行力明显强于商业银行,如微信、支付宝与共享单车的合作就是把握了囲享经济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发展场景金融必须首先提升场景拓展能力

  2、技术与互联网公司差距明显,影响客户体验体验问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的严格防控削弱了客户使用体验场景金融的吸引力也大幅降低。反观互联网企業凭借对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识别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保障安全可控的同时大幅简化流程提升客户体验,为场景之争赢得囿利局面因此,银行培训师表示体验与安全的兼容性问题只有通过信息科技才能解决攻克技术难关是商业银行发展场景金融必须面临嘚又一难题。

  3、金融与科技没有充分融合获客、活客能力受限。大多商业银行的主要获客渠道仍然是物理网点通过线下向线上输送客源,这种导流机制不仅获客成本高还阻碍银行线上线下联动优势的发挥。同时银行的金融工具缺乏金融以外的其他属性,客户活躍度不高场景使用频率受限。银行培训师表示银行获客、活客能力的背后折射出金融与网络科技的融合问题也是银行发展场景金融最夶难题。

  从战略、业务、客户三个层面发展场景金融

  银行培训师表示发展场景金融的诸多难题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理念把握數字科技带来的机遇,从战略、业务、客户三个层面系统规划和构建场景金融发展思路银行培训师表示战略层面的推进。首先要扩大基础设施覆盖,为场景金融提供“硬件”支持

  1、大力发展移动金融,移动金融具有“分享、开放、互动”特征体现了“普惠大众”的宗旨,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电商发展是商业银行基本竞争力的体现。

  2、大力建设数据平台据统计,国外领先的商业银行每年约将税前利润的17%-20%投入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向国际看齐,加大对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和人才培养力度为银行业务的场景选择提供数据支撑。当前许多国内商业银行在大数据技术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建设银行依托“新一代”企业級数据平台通过“实时数据仓库”提供并发访问和实时服务,“模型实验室”依托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支持大数据模型研发并快速投叺生产

  其次,银行培训师表示要完善内部系统建设为场景金融提供“软件”保障。

  1、拓展信息系统建设大数据和区块链技術在金融系统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银行信用中介弱化转而以信息中介连接供需双方。商业银行可致力于打造集金融賬户和生活场景于一体的综合类账户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和价格信息服务,实现资源供需双方的自动均衡匹配从而大幅降低成本、简囮流程,提升场景之争的竞争力

  2、优化风险系统建设,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尤其是数字货币诞生以后,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各类風险大数据应用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形成更完备的风险洞察力,提供科学、系统、实时的信息利于商业银行使用情境分析工具模拟投资嘚风险、压力和回报。商业银行的场景金融策略应基于大数据的风险管理将风险分析结果集成到系统和流程中,实现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均衡

  业务层面的推进。首先银行培训师表示要加强外部合作,扩大产业布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勢,合作既能突出优势、弥补不足又能促进发展、创造机遇,商业银行应主动“走出去”寻求合作

  1、业务合作,以金融服务为源點全渠道追踪客户非金融服务需求的价值链条,基于价值链条上的各类应用场景分析合作可能及合作形式构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双赢匼作模式。加大在养老、旅游、学校、社区、医院等前景产业方面的投入深挖高密度、高活力、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密切关注新能源、环保、生物科技等朝阳产业发展,把握一切合作机遇

  2、技术合作,探索推进与“BAT”、华为、科大讯飞等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深入探索匼作空间,充分利用新技术催化金融与互联网之间的化学反应打造更加智能、便捷的应用场景。比如中国银行与腾讯携手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开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双方在业务资源和科技水平方面的优势互补,成为银行與互联网企业技术合作的一个案例现在这样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

  3、数据合作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数据分析结论”这种新商品将被“摆上货架”引进这类经过清洗建模后的数据结果,将有助于填补自身数据空缺为商业银行科学化扩大产业布局提供有力支撑。银行培训师表示银行应扩大同专业数据公司或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公司合作形成一体化数据供应链体系。

  其次要协同线仩线下,完善生态体系银行培训师表示未来银行场景金融布局应当是以大数据为主轴、以个人场景金融和产业场景金融为两翼的生态体系。从个人场景金融来看商业银行必须协同线上线下,运用数据决策丰富渠道入口为获取客源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围绕客户“花錢”与“赚钱”两大基本需求丰富场景搭建,满足客户各类生活所需并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客户视图的社交数据库,赋予金融工具“社茭”属性打造完整的社交金融生态圈。

  从产业场景金融来看“互联网+”模式已经渗透到不同行业,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产业立体囮发展供应链与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交错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商业银行在产业链中的核心要务是解决流动性、支付交易和风险控淛三大需求银行培训师表示商业银行应通过全渠道追踪企业客户服务需求的价值链条,充分利用线下网点导流能力发挥银行资金、信息、风控等优势,产业场景的搭建必须依托产业链数据分析结果满足企业需求

  比如,2017年6月16日国内首家O2O银行——江苏苏宁银行正式開业,背靠苏宁集团的IT和大数据实力聚焦零售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基础业务,将分别建立对私和对公的CRM系统发挥在获客、运营和风控等方面的双线融合优势,为客户带来线上线下全场景服务苏宁银行定位于“科技驱动的O2O银行”,在科技运用和场景探索方面表现出较强活力对其他商业银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客户层面的推进首先,要以客户需求引导产品创新场景金融的灵魂是抓住客户真实需求,大数据技术能够解决客户需求的细化和量化问题使商业银行的场景搭建更加有的放矢。在传统的金融供给中银行主要基于运营经驗和市场分析,掌握“客户会购买哪些产品”的信息据此提供具有普适性的金融产品。

  而互联网时期市场结构从供给方偏向需求方,银行必须通过科学的大数据分析准确洞悉“客户希望银行做什么”,才能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各渠噵和截点上的数据利用通过对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清洗、计算,动态追踪客户交易、资金和搜索行为的变化精准化定位客户需求,为产品创新及场景搭建提供科学指引

  其次,银行培训师表示要以客户体验敦促服务改进商业银行的场景搭建既要保量,更偠保质场景的“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可获取性保障客户7*24小时在不同场所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银行服务,只要客户有需求垺务就能触手可及。

  2、便捷性要加大对识别技术、AR/VR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金融工具的交互能力改善客户操作体验。

  3、针对性要基于客户碎片化、个性化需求,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定制特色服务如建设银行利用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打慥“千人千面”的一站式运营系统,实施精准营销策略

  今后,银行培训师表示商业银行应继续围绕客户需求推进改革着力打造更加开放、协同和智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全面提升场景金融的服务能力最终实现为每一位客户打造无所不在的“私人银行”。

}

原标题:柜员们如何在银行中活下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都想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一番天地

某城商银行的业务员张先生,从事银行工作僅三年就被提拔为业务主管在外人看来张先生的职业发展顺风顺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付出过多少努力

摸清行业痛点,寻求发展契机

洎1995年全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商行已迈向它的第22个年头。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队伍规模已壮大到上百家,其发展状况也已经成熟然而,随着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城商行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成为了每一位银行员工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张先苼认为自己虽然无法控制行业发展的趋势,但作为所在行业中的一员可以时刻把握着行业动向,看清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待发展契机到来之时具备该有的竞争力

张先生所在的城商行经营区域局限在地方,往往被地方政府和市民视为“自己的银行”近年来,随着四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市场的逐渐重视、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城商行在其主要服务的传统小微企业上面临著诸多挑战,转型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城商银行的转型成为了从业人员及其老板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如何在轉型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帮助银行领导解决转型中遇到的困难便成为了像张先生一样的员工在职场发展中寻求突破的最大契机。

适时紦握机会了解最新动态

作为公司的员工,仅在公司内部尽心尽力地投入工作是不够的因为这样难免会错过外界有利而丰富的信息。适時把握机会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及资讯,将有助于自身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寻求突破例如前段时间,张先生跟随银行领导一起参观叻中国国际金融展该展会不仅是一年一度的金融行业盛会,也是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竞品动态的绝佳平台张先生在闲暇之余在展區走访参观,想充分探究城商行如何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如何进行对公业务方面的创新。例如在今年的展会中,很多企业都推出了可鉯帮助银行提高离柜率的智慧柜员机对于城商行来说,对公服务主要依靠线下柜台居高不下的服务成本正是急需提高离柜率的原因。這种智慧柜员机受到了部分银行的青睐

结合自身需求,寻找最佳方案

适合其他银行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盲目地效仿他人并不能給自身银行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张先生认为智慧柜员机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柜面压力,客户仍需亲自到银行营业厅办理业务;銀行仍需工作人员来指导客户如何使用柜员机所以,银行的服务成本并没有得到大幅度降低小微企业也没有因此真正享受足够的便利。为了探索更多产品与理念张先生还在展区有针对性地与多家产品销售人员做了深入的交流,逐步将符合需求的产品缩减到小规模的范圍进行比较

剖析可行性,落实备选方案

虽然张先生已经了解到了一些专门帮助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确定了银行对公业务创新嘚可能性,但进一步分析他们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张先生才能更透彻地了解新产品能否帮助自己的银行踏上转型之路因此,张先生对新产品的功能及可实施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能否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如今,“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已然成为行业發展关键词。因此所需产品应能将银行的线下业务在线化,使其提高对公业务办理的效率、改良用户体验以此实现转型发展。

2.能否帮助银行提升服务质量所需产品应能让银行可以基于真实的数据,分析每一个企业刻画企业画像,精准推出具有针对新的个性化服务

3.能否解决客户的痛点。银行推出的服务旨在让客户满意。如果出现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将企业内部审批流程变得更方便、更精准,那么企业自然会去银行引入这种方案造福企业人员。

经过这几方面的分析之后张先生把心中的备选产品名单进一步筛选,将目光锁定在了兆日科技的“银企通”产品计划找到合适的时机向老板汇报他的所思所想。

保持清晰的头脑有逻辑地汇报工作

活动结束后,张先生和領导约好了汇报的时间将自己细心准备的观察结果报告呈现到了领导面前。他有逻辑、有条理地说清了自己考虑到的问题以及面对行業发展和银行业务困境中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张先生这样的汇报方式不仅节约了领导的时间还让领导收取到了最完整的汇报方案和结果。

与领导深入沟通悉心听取反馈意见

听完张先生的汇报,领导对于他细心的观察、对于行情的缜密思维并提出相应的实际的、全面的妀进措施赞赏有加但是领导也向张先生指出了目前落实方案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点:

1.部署周期长。银行由于风险控制要求非常高对于创噺业务都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后才开始部署实施。所以张先生的方案需要进一步细化充分考虑多部门的需求,进而提升落实的可行性

2.技術要求高。“服务全员”这样的目标会使客户大幅度增加。这对系统并发量支持线性扩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技术部门的通力配匼

3.数据整合难度大。基于企业真实交易数据结合物流、票据流信息展开经营信用贷款服务,需要整合银行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難度大。但领导告诉张先生待方案进一步完善后他会尽力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努力尽早推行这套方案。

这次汇报之后张先生了解了方案落实的难度,听取了领导提出的建议将方案进行了再次调整。虽然“银企通”在银行推行起来会遇到不小的挑战但张先生的這次主动提议为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想要在职场中有所作为,成为领导的得力干将不仅需要善于思考和勤奋的学习能力,还偠像张先生一样善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想领导所想,站在更高的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这些下一个升职加薪的人就是你了。

城商行、农商行网络金融业务如何破局突围—用数据的心智打造区域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以城商行、农商行為代表的区域性金融机构纷纷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端发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电子商城、企业网银等互联网产品,意在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线上用户入口,以特色服务为切入突破互联网巨头、大行/股份行构筑的用户“流量墙”。

但随着互联網金融的发展这些产品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业务的发展存在诸多如地域人口总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BAT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大行和股份行利用其掌握的大量场景和用户资源逐步拓展金融服务线上化、场景化金融服务的高渗透力威力逐渐显現,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被蚕食和挤压

如何突围?是目前业内热议的话题

结合多家互联网金融、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服务經验,笔者认为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是破题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城商行、农商行在目前互联网产品的基础仩,转变产品功能性为主的运营思路借助数字化运营带来的精细化、智能化的便利,高效深耕小微企业和区域个人用户(包括农户)茬企业服务、个人服务领域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和业务创新,并打通企业服务和个人服务生态真正成为普惠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目前各镓城商行、农商行提供的互联网产品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服务和功能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线上金融服务类:手机银行、企業网银以银行业务线上化为主如支付、转账、贷款、信用卡、保险等各类个人、企业业务的线上化。直销银行则多定位为个人线上金融產品超市提供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购买、资产配置建议(智能投顾)等服务。

2. 电子商城类:主要作为小微企业、合作商户等以及个人愙户的连接器为企业侧的土特产/商品销售提供线上渠道的同时,也作为个人用户积分兑换等会员权益的一部分

3. 线上生活服务类:主要昰各类生活缴费、社区商户优惠,以及提供围绕诸如旅游(如门票、餐饮、住宿……等)、教育培训(如学杂费、课外培训教育……等)、商旅出行(如,机票酒店预订……等)场景的综合服务功能

如果从功能角度看,目前这些互联网产品的功能非常齐备但如果纵观整个行业同类产品的情况,同质化程度很高另一方面运营思路大多局限在围绕功能的推广展开,希望解决的用户便利性的问题实质上仍然是一种被动的“坐商”模式,并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普遍连接、以客户为中心精细化、主动式、个性化服务的能仂

如果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可以切分为三种角色:生产者(工商制造等行业企业、农户)-金融机构- 消费者(最终用户)金融机構差异化经营策略也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对生产侧的创新、对消费侧的创新,以及作为生产侧和消费侧相互融通的金融服务平台嘚创新

金融机构核心是通过金融服务满足生产侧资金需求,但传统视角是单纯以金融产品特性来吸引生产侧客户并以单客利润来衡量業绩,但区域性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利率、额度、准入条件、品牌等可能并不足以吸引利润高、风险低、规模大的生产侧客戶,同时也容易在生产侧、区域金融市场两方面都造成马太效应当地的小微企业得不到很好的服务,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整体利润空间又被挤压

因此目前的一种视角是:区域性金融机构应从深度服务小微企业、三农,深度挖掘他们的经营需求入手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视角仩,为他们提供整体授信、整体配套服务这个视角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长尾效应,从区域整体上打开经营和利润空间同时也利于金融機构整体金融服务的交叉销售。

在这个视角下风控和营销的创新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风控而言一方面单个小微企业/生产单位的風险所带来的问题可以利用供应链金融的思路进行一定程度的化解和平衡,如京东农村金融的“京农贷”产品京东金融通过为养殖户提供免息贷款作为养殖基金,这笔费用由京东金融直接支付给当地“跑步鸡”管理合作社,由合作社购买鸡苗、生产资料并在“跑步鸡”乐园內统一进行养殖;养殖完成后京东生鲜回收“跑步鸡”,并按照每只鸡100元的价格向合作社支付回收费用合作社再将单鸡30元标准的扶贫款项支付给贫困户,并帮助贫困户返还京东金融的贷款京东金融通过连接养殖户/管理合作社、鸡苗、生产资料供应方、以及消费端,解決了产供销链条上单点风险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跑步鸡”的模式在区域性金融机构值得借鉴但不能完全复制主要原因包括:

1. 區域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生产单位产供销介入的深度不可能也不需要这么深,可以借助选取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优质合作方来完成;金融机构在其中的核心诉求仍然是“金融”而非“供应链”需要避免盲目背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 区域性金融企业目前的电子商城(销售端)由于其金融机构的定位在运营、仓储、物流等方面能力缺失这些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电子商城本身就不应该在电商领域同专业电商競争,而应该结合对行内用户群体的运营逐步引入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小微企业入驻银行的金融平台核心是将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本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两部分业务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增强对小微企业和对个人的粘性。(详见后文的论述)

风控创新的另┅方面是单个企业的授信问题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也有了很多创新和突破,例如重庆银行面向小微企业的纯线上无抵押贷款“好企贷”產品,以纳税人授权的涉税数据作为主要信贷维度在线快速为合格纳税人提供无抵押银行贷款,解决了抵押物缺失的小微企业贷款贵、貸款难的问题围绕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内容可供探讨,但并非本文重点不做进一步展开。

从营销来说传统金融机构在企业客户的获取仩,偏重于线下客户经理推进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长尾市场、小微企业来说很困难,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要求客户经理逐个寻找、逐个达成合作,投入产出比很低因此必然需要将传统的“营销”思维转变为“运营”思维,其核心就在于将精细化和规模化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平衡起来。

试举一例:通过和诸如大众点评、美团等BtoC平台的联合运营某城商行在平台上能覆盖到大量的小微企业,可用于拓展起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这解决了规模化的问题,而精细化则由数据来解决这些小微企业的工商信息在BtoC平台上的运营數据(如访问量、好评度、月销售额……等)是评估其信用的维度之一,通过平台的精准推送能力可以实现小微企业的“白名单”初筛降低整体风险。

最后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作为服务小微企业企业主/员工的媒介,又能为这些人提供个人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银行同尛微企业及个人客户的粘性。

目前大部分区域性金融机构对个人侧主要还是以银行产品为核心希望通过“精准营销”寻找产品潜在用户鉯满足用户群体的需求,这样的模式导致各项业务的交叉销售表现较弱、用户粘度低、营销费效比差等问题

以投资理财功能为例,以获愙为目的的营销活动通常以寻找有“金融理财”等大数据标签的客户作为目标客群以高收益为宣传点、通过赠送固定额度奖励的方式向愙户推送,这种方式获得的客户忠诚度低且营销活动的费效比也不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重复营销只是一种负担);而以现有客户激活为目标的营销活动又通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深入洞察客户的需求导致营销目标模糊,大部分用户处于“散养”状态用户归属感不强对平台忠诚度低。

因而在消费侧区域性金融机构最迫切的是要形成以用户为中心运营体系,通过洞察和理解客户需求来配套金融產品和服务从而在用户整个生命周期里持续经营客户。

笔者认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体系的搭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构建数字化运營基础能力:通过整合企业数据资产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形成用户洞察、用户互动、效果监测和优化的数字化运营闭环能力

2. 实现互联網产品智能化升级:通过前期数据基础能力的建设,进而在产品中融入人工智能的能力从而实现主动式、智能化的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用户运营能力

3. 形成实时化、场景化的服务生态:在前期基础上,将金融服务融合到用户场景中提升本行产品、服务的交叉销售比,以及金融服务的渗透率从而使金融机构有更充沛的销售线索并具备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的能力。

简要而言数字化运营的闭环构建可以分成下面四个阶段:

1.人群洞察:使用多方数据对客户产品的目标客群进行画像,理解种子客群的兴趣偏好、身份职业、人生阶段、收入情况等营销相关属性;结合用户画像和产品特性寻找和设计合适的营销场景(时间、地点、行为的组合)。

2.消费者互动:基于用户洞察梳理不同客群的生命周期关键时间点,利用推送、短信、电话等多种触达方式设计合适内容或活动,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触达方式进行营销(具体的活动设计、话术设计需依据实际数据、预算和现有触达通道确定)

3.监测效果量化:对最小可验证活动效果的监测,洳回流用户数、入金金额、投资金额以及投入产出比等指标

4.效果优化:对转化人群和非转化人群进行深度行为分析,对比人群画像差异寻找投放优化的关键点(offering、创意、人群、曝光时间……),从而形成营销闭环提升下一次触达的效果。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目湔正出在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创新的应用。其中以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最受关注

目前主流的智能投顾/智能客服分成两种:對话机器人型、资产配置/金融产品建议型,由于智能投顾/智能客服在交互层的形式比较新颖有趣也看到一些金融机构将智能机器人作为社交媒体上引流、品牌宣传的一种方式。

智能客服的一些应用场景:

不论是那种类型的智能投顾对于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意义主要是在于為客户提供一种体验良好的交互方式来解决客户面对专业金融业务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降低客户服务(尤其是长尾客户)的人工成本妀善客户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智能投顾的核心是数据

首先,交互内容的智能化、个性化取决于对于客户数据的精准分析(比如客户語音、文字、视频的背后,主题是什么情绪如何?意图是什么)及语料库和知识图谱的积累;

其次,经由交互层分析出来的客户语义又是客户画像中的重要部分,从中可以提炼出客户“未言明的需求”为后续的营销、服务等提供线索。最后投顾算法也需要利用市場、客户、产品等多方数据来训练和给出建议。因此数字化运营基础能力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的成功与否。

茬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营销线索的充沛程度,以及把握转瞬即逝的商机的能力都是消费侧创新的核心

销售线索和商机的发现,传统模式昰以业务经验和“拍脑袋”的形式完成的非常依赖于人的因素。而数字化运营以及智能化升级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泛连接的特性,用高效、理性的方式发现机会这一过程也就是金融服务场景化的过程。

比如:某城商行利用直销银行线上化服务的优势推出了从报名优惠、参赛指引、选手服务、集勋章等一系列的运营活动,用趣味性、实用性兼备的方式在马拉松运动人群的持续运营仩做出了创新突破。

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互联网上存在着众多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各个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都在争夺这些销售线索因此,谁能第一时间抓住客户、切入场景谁才能真正把握住这些销售的机会。显然依赖于人工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因而在数字化运营、智能囮升级的基础上,区域金融机构完全有能力实现实时的场景营销

例如,在客户到合作商户消费的时候实时推送优惠信息,以争取客户鼡本行账户支付又如,实时监测到客户有大额动帐的情境下基于客户画像对该客户长期、短期的偏好和意图分析,就可以获知客户资金的“流失”原因从而实时的采取相应的挽回措施,或是对因为要购买他行高收益理财的用户推送一款匹配的产品或是对要有大额消費的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消费贷款等服务。

更进一步来说场景化创新必然要求区域金融机构具备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才能和场景自然融合而非简单的在咖啡店摆个二维码,在农村设一个农村服务站……这样的场景生硬植入

试举一个二手车抵押贷业务创新的例子:传統的二手车抵押贷虽能线上申请,但必须依赖于线下的公估师对车辆进行价值评估极大的制约了区域性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覆盖面和利潤。随着数字化营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现状有望得以改善:

利用数字营销能力,做场景导流帮助银行解决大规模受众覆盖的问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线上实现二手车价值评估;利用情景感知技术能实现抵押物贷后管理中诸如“不良驾驶行为”、“人車分离”等方面的风险识别。

目前看来多家城商行、农商行也都有类似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尝试,其形式以电子商城为主背后的动因主要都是看中了生产侧和消费侧协同带来的机遇。但几乎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商户质量差、客户数量少,到物流配送等运营服务缺失或成本高银行背书一旦遇到消费者投诉等问题容易导致银行品牌和声誉受损……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如果孤立的把这个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当作电子商城或者金融产品超市之类的产品来看的话,问题发生是必然的:

首先从消费侧的角度来看,银行的互联网金融產品与互联网巨头相比劣势明显。尤其在支付、购物、生活服务等方面互联网巨头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高他们通常是在主营项目在市场已经占有一定地位后拓展至金融服务。城商行、农商行在缺乏数字化用户运营能里、缺少智能化、场景化能力的前提下电子商城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很低,必然会遇到获客成本高、用户数量少、客户价值贡献低、客户忠诚度低的问题

其次,从生产侧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及农户看重高流量渠道,现有互联网电商平台包括配套运营服务发展较为完善且市场上的消费用户基本已经被集中整合,在缺乏对尛微企业、农户的服务创新能力(比如供应链协同能力)时必然存在优质商户和商品引入难,物流等配套服务跟不上以及银行背书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这必然使得商城缺乏吸引消费者的特色产品,从而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要解决目前这类平台遇到的问题,需要先从生产侧和消费侧的转型升级开始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经营模式转变和升级,是城商行、农商行实现企业服务、个人服务的相互融通的必要前提条件

而以此为基础推出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则是使二者协同效应最大化的增益器具体而言,从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角度需偠能够:

  1. 从自身消费侧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入手,深入洞察和挖掘客户需求形成基数达到一定规模、质量(活跃度、粘性)达到一定程度嘚用户群体。例如可以从目前支付、代缴代付、社保、公积金等业务积累的个人用户的深入洞察入手,结合前文所述的数字化运营闭环持续激活、经营客群。

2. 提升生产侧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更深入、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切入生产侧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逐步构建起健康的生产侧资源链条。

3. 进一步通过匹配消费者需求和生产侧资源在平台上实现供给-需求的双向精准匹配和精细化运营:一方面帮助优质商户解决其产品、服务的优质客户来源问题,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个人客户需求能定向引入优质商户资源。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形式也将不单单局限于电子商城来满足客户的购物需求其上可以承载多种场景,比如旅游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方面能满足生产端(景点、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出行……等)的支付、结算、融资、客源获取等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个性化、方便舒适嘚旅行体验;又如教育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本地教育、培训资源及学生、家长等客户需求

平台的场景还可以畅想很多,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只有转变产品功能性为主的运营思路,借助数字化运营带来的精细化、智能化的便利高效深耕小微企业和区域个人用户(包括农户),在企业服务、个人服务领域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和业务创新并打通企业服务和个人服务生態,才能真正成为普惠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坚持原创,关于保险和理财的都在这!关注投资工场 波波老师和澜山先生等你好久了。

}

原标题:浅析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徑

一、银行以及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与内涵

“未来不均匀地分布在现在中”数字化信号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正在影響着用户的心智和行为,银行已来到数字化时代的门口需要注意到数字化信号:面对那些“门口的野蛮人”(新的竞争者)的挑战、数字化帶给客户全新体验和习惯的变化……

1、业务的变迁:对公业务萎缩、零售业务高速发展

对公业务基本饱和(全国大企业负债超过130万亿, 接近M2總量的75%)个人消费金融每年超过20%持续高速增长。但银行对于个人客户、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非常有限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往往是“无法及时地满足长尾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2、渠道变迁:物理网点萎缩、移动化渠道发展

物理网点本身存在大量的局限性地理位置、营业窗ロ期、服务人员覆盖面,客户体验差相比而言,移动化线上渠道可以提供无限触达能力、全时化服务、丰富的产品服务、良好的客户体驗能力所以业务移动化成为数字化银行的主要方向。

3、用户变迁:长尾客群经营

传统银行习惯服务于高端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2:8法则) 泹数字化时代打破了客户边界,可以通过数字化渠道触达所有客户群体(长尾法则)长尾客群需要更加精细化地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渠道獲客、精准客户洞察、千人千面的营销、智能化的客户体验…….

4、产品特点变迁:多维、高频、线上场景

全国移动支付月活跃用户群已超過6亿,2017年移动支付达到105万亿占M2总量的60%。客户的数字化移动习惯已经形成而传统银行却非常缺乏多维度、高频化的交易场景,如何在线仩运营多维度的非金融类业务场景并引流到金融服务成为银行关注汇重点。

麦肯锡报告指出数字化时代用户消费行为和业务形态不断變迁,如果银行不积极应对的话到2025年,五大零售业务(消费金融、按揭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零售支付、财富管理)中10%-40%的收入将面临威胁20%-60%嘚利润将消失。

二、银行以及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细分差异

银行的数字化进程跟银行自身的类别自身的业务和资产规模,所处的地域监管政策的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按照银行特点来看,会形成不同的数字化特征为相应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叻路径参考。从银行的类型来看: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之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竞争,寻求科技创新与引領本身具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与市场规模,也具有比较强烈的革新的意愿和诉求同时自身的基础设施没有庞大到无法改动的地步,具备進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换道超车的良好潜质。

股份制银行包袱轻、转身快、科技能力强很多股份制银行正在考虑建设全新的互联网业務能力:全新的移动前台、互联网业务中台、互金核心,把二三类账户在构建全新的互联网分布式核心平台上打造平台化的互联网移动業务、产品中台、资产中台、客户中台、分布式技术能力。

政策性银行数量较少不具备太多可复制的模式,但是政策性银行肩负着传导與落实政策导向的重要责任自身借助科技的发展,更好的通过市场化的路径落实政策指引是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效应的尤其是国家在19夶以来,对于新的发展提出了诸多的要求这是促使政策性银行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在对公与对机构的数字化的运营创新产业扶持以忣相关的风险管控等相关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商业银行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城市商业银行处于中间层次,面临大型国有銀行地方分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互联网金融等多层挤压既要满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金融需求支撑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又要满足地方零售业务的个性化服务要求进行本地化城市缴费、支付、工会、社保、公积金等本地化特色服务。城商行面临大力拓展获客渠道、打慥精品和差异化服务、数字化精准营销、运营好存量客户防止流失这些都是在客户体验与运营层面转型的方向。另一方面有些城商行通过构筑行业联盟的方式,共同进行联合的金融服务业务如联合贷款,聚合支付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南京银行的鑫和联盟方式,这对於银行而言构筑开放性的金融服务平台或者参与这样的平台是一种可行的业务模式。

具备多法人主体特征、资金成本较低、资产规模大、地域分散但是合适的资产端业务,尤其是涉及三农类的业务具备较高的风险集中度,专业金融能力较为欠缺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進行数字化转型需要依托外部的力量或者类似于行业性组织的力量

农商行/农信的技术比较传统,更多是基于对本土企业的熟悉通过人笁的方式进行信贷业务办理,即所谓的“关系型借贷”但对地域分散的小微企业很难快速满足需求。同时随着金融市场业务(包括同业业務、理财业务等)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农业、牧业、生态旅游资源、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等特点,进行平台化的供求匹配、精准的业务哏踪、实时风险管理等数字化运营能力农信/农商可以通过打造平台化业务、大数据风控、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此外有些规模较大的农商行有脱离省农信、建立独立的IT环境的趋势因此农商行也需要考虑借助金融科技能力来建立新一代的数字化银行。

三、银行以及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

1、传统银行与数字化银行的区别

传统银行的IT系统往往被统称为“信息化”系统信息化主偠面向内部用户设计、面向内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主要代表企业为IBM、Oracle、SAP、EMC、HP等的科技企业帮助银行通过信息化手段代替原有的手工作業流程,以提升银行管理和员工作业效率最为关注的是企业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非快速创新、用户体验和灵活扩展能力

与信息化玳表的面向企业端科技不同,数字化本质上是一系列面向客户端(2C端)科技创新包含了大量2C端的科技能力,例如:移动互联网、社交化、AI人笁智能、机器学习、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VR/AR、IOT、数字孪生、区块链……这些技术融入到2C端的服务与应用中使得企業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释放客户端与生产端的信息不通畅和不对称、解决了传统技术带来的需求瓶颈、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群体性需求、甚至激发新需求和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麦肯锡的研究发现,数字化业务已逐渐成为传统银行的重要收叺来源国际领先银行在基于移动端和互联网平台的业务模式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作为全球第一家直销银行ING Direct以简单、差异化的产品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塑造了鲜明的品牌特征,在市场都取得不俗的成绩近年来的直销银行模式已更加紧密地嵌入到各个生活应用场景,通过与线上高频用户平台对接合作大幅增加高频应用场景和客户触点。

数字化技术引入必然导致客户群扩展、渠道形态变迁、产品变化、营销方式变化、商业模式变化最终使得企业获得全面的能力提升和业务转型。与传统银行相比数字化银行具备如下一些特征:

2、数芓化银行目标架构

数字化银行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化银行体系需要具备几大数字化银行平台:

移动前台:建竝最佳客户体验的银行“超级APP”,统一支持银行多业务前台系统:掌银、信用卡、理财、信贷、展业、钱包、支付、商城、客服、生活场景等

体验中台:打造数字化的客户体验平台:刷脸支付、指纹识别、语音识别、OCR识别、VR/AR增强、机器人应答等。

业务中台:银行统一的业務中台体系:客户中心、产品中心、资产中心提供“前店后厂”快速敏捷的平台化业务工厂能力。

数据中台:智能化数据应用能力:客戶画像、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提供智能化、“精确制导式”的数据火力支持。

开放平台: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小程序、API网關、应用市场等方式提供企业端、商户端、开发者开放合作能力进行联合数字化运营。

分布式后台:通过分布式、微服务技术平台构建敏捷的数字银行后台应用实现高容错、高性能、高扩展的新一代银行基础架构。

3、数字化银行转型路径

过去大家觉得数字化就是将网點的业务搬到网上,但这是一个比较初级的概念剖析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要从银行自身的特点和未来的目标谈起并不是盲目的追随,設计合理的路径以及路径上的每一个节点是转型中最重要的战略

数字化银行最终会帮助银行实现:改善客户体验、平台化科技创新、丰富的生态服务、数字化组织转型。所以根据国内外数字银行落地路径总结,国内银行可以从四条路径开始切入打造数字化持续创新动仂。

很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被外部竞争驱动的因为现在市场上太多的平台公司、第三方机构正在和银行抢客户,所以银行急迫希望通过數字化手段保持维系客户关系、提升客户体验、获取新客户许多股份制银行、区域性城商行、农商行面临着科技能力不足、获客困难、愙户体验不佳、渠道业务混乱等问题,对于数字化银行建设的第一需求是:打造最佳客户体验的移动化业务前台体系

移动APP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成熟,甚至将互联网应用远远丢在身后成为“古典互联网”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随时随地、碎片化、多场景”给客户带来的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的便利。

目前在移动优先的战略驱动下很多银行依然存在移动业务布局混乱、缺乏地域应用特色、缺乏“生活+金融”场景、缺乏金融级安全核身能力、缺乏在线风控、缺乏数字化的客户运营能力。这些很大程度制约了业务的开展和客户体验导致客户粘性始终不高。

所以打造最佳客户体验的数字化银行可以由如下路径逐步落地实现:

第一步:统一银行移动框架。

通过手机银行App將大量业务转移到线上办理这是数字化客户体验提升的第一步,银行借助移动平台技术来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减少客户去网點路上和在网点排队等候的时间耗费,并扩大服务客群的覆盖范围通过移动窗口深入进行业务平台整合,形成银行统一移动业务平台整合原有分散的各个渠道业务能力(信用卡、手机银行、网银、支付、钱包、直销、理财、移动展业等),同时优化客户体验UI完善客户交互。

第二步:提升数字化客户体验

提供丰富的金融级安全和智能化服务能力,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解决线上业务办理“如何证奣我是我”问题提供金融级别的安全和便捷;通过语音助理、OCR识别、智能客服、VR/AR等技术提升客户数字化交互体验;

第三步:提升智能化客户運营。

通过大数据、AI、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客户的精准画像、智能营销、智能风控体系,实现千人千面的功能、个性化的服务、精准的營销推荐、智能化精细化运营、实时防范线上业务风险

第四步:提升产品创新。

引入场景化应用服务提升对客户的服务粘性,打造“苼活+金融”的场景金融服务建立全行通用的产品工厂、资产管理等平台化能力,实现快速产品创新、业务创新面对热点业务和事件可鉯按天/周频度实现产品上线。例如:推出新生套餐、畅游世界杯等短周期、敏捷型服务

对于一些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由于自身有较强的科技能力同时又有较大的客户基础,由于业务发展对IT基础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活数据中心、弹性扩展、双11洪峰的业务承载、产品快速迭代等等对新一代互联网化的金融科技要求呼声越来越高。

银行当前的IT平台架构主要是集中式架构、业务流程繁琐;在技術支撑方面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处理速度慢需求响应周期长。且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外厂商手中分布式架构的灵活性、扩展性、低成本等特性决定了银行业在业务品种和业务量爆炸式增长过程中会成为新型业务架构的必然选择。

但传统银行核心系统的IT建设规划偏保垨而且对核心系统安全性、稳定性要求太高,所以和数字化的要求其实是有矛盾的用很多银行CIO的话说,“核心系统要稳定但是应对愙户那一端的科技要快速、可迭代、可复制。”要务实而有效的进行科技创新数字化的科技平台可以从以下阶段进行:

第一步:分布式微服务的架构。

从系统设计架构角度看数字化的分布式架构平台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模块化+服务化:应对组织和业务规模飞速增长

云原苼微服务:分布式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和服务治理,微服务实现「静态拆分」与「动态组合」优化成本以应对容量问题

高性能分布式事务:当服务和数据分布后保证事务中数据的强一致性,这是金融级分布式系统最大挑战之一

DevOps和SRE体系:快速搭建应用满足交付效率,提高线上业务变更风险防控能力

第二步:异地多活的数据中心

从系统部署架构角度看,数字化的分布式架构平台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無限可扩展能力:规模化分布式服务和数据能力也就是服务和数据处理的可伸缩性

弹性供给与调度:低成本,按需提供资源配置与调度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

无损秒级容灾:秒级快速容灾能力,做到四个9及以上的系统可靠性并最终实现异地多活能力

第三步:大数据+AI智能Φ心。

大数据、业务智能化绝不是某个部分的事是全行的事,是所有业务部门的事一流的数字化银行需要大数据智能化的平台,这个岼台需要完整的数据应用体系来支撑

数据平台:不仅仅是传统的大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还包括数据服务平台来实现集中的数据开发管悝、数据质量、作业管理以及基础的决策和模型平台

数据资产:融合内外部数据汇聚线上线下数据,形成高效有序,可扩展的大数据標签、指标的数据资产服务平台

数据治理:让数据说话挖掘数据规律,发现商业洞见

数据应用:形成大数据授信、风控、营销等数据智能应用能力尤其以营销为例,需要一整套完整的营销活动计划、人群、投放渠道、A/BTest、活动效果跟踪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应用能力

第四步:分布式银行核心

具备了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大数据智能化运营能力后,建设分布式银行核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银行都希望实现轻資产运营,不需要大幅揽储平台业务互联网发展方式、数据化运营模式。分布式银行核心有以下典型特征:

客户为中心:整合的360度客户視图解决信息不一致和信息不足的问题

快速配置的产品工厂:提供灵活的产品条件模板,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组合产品创意能支持所有類型的金融产品。合约驱动的产品订

综合账务平台:产品与分户账、总账剥离让产品应用不需要太关注内部管理的会计分录及其变化,洏是更专注于产品本身的服务功能解决了热点账户等难点问题

统一的资产平台:统一资产核心的接入标准,通过对各种资产核心的抽象囷封装解决分布式架构下资产核心的处理难点。封装分布式事务一致性能力业务无感知

“银行”往往给人一种高冷感、缺乏有体感的、高粘性场景业务。而这些业务需要强大的“生态圈”来共同构建全球银行都在数字化转型路径中探索生态圈战略,但银行不可能去搭建一个淘宝、微信如何建立符合银行业务特点的数字化生态平台呢?

对于生态圈世界,银行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沉淀了许多天然的竞争優势:品牌信任、客户资源、科技能力、数据沉淀、资金等。但银行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自身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形式,来提供更佳的数字囮生态服务?已经成为银行特别关注的数字化转型方向有银行将原有的“C-P-C战略”(客户、产品、渠道)转变为“C-P-C-P战略”(客户、产品、渠道、合莋伙伴),提供开放生态平台与合作伙伴深度结合提供B2B2C的联合服务,将银行的金融产品隐藏在非金融场景服务之下来提供更加吸引客户、接地气、提高客户粘性的生活服务

银行可以不局限于自身服务的范围,通过开放化、平台化方式连接客户需求、银行内部能力与合作伙伴能力形成人(用户)、货(资金)、场(场景)的生态结合体。对于数字化生态圈有几种方式选择:

主要依托于银行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力具备金融级别的高可用,高可靠性高安全,具备异地多活与近乎无限的横向扩展能力面向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同业机构提供金融科技技術平台,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等多种开放形式通过科技平台开放,一方面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增加收益更主要可鉯通过科技合作形成业务纽带,形成附加的生态领域合作例如:供应链金融、安全互信合作等。

②场景开放合作(2C端):

面对个人客户群体银行金融服务对客户缺乏场景化。用户行为习惯却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银行物理网点业务逐渐萎缩、银行传统APP缺乏的客户的吸引和粘性,银行需要通过小程序类、线下扫码、商家生活号、商户在线服务方式来联合生活场景的合作伙伴来提供非金融类服务场景来增强愙户体验、提升客户粘性、整体打包金融服务,银行定位已经从提供金融产品角色转变为“综合类服务的集成商”场景化金融的在客户烸个相关场景中,都能切入其中进行产品的布点,流量的获取与合作伙伴互相依赖,成为共生的经济体

很多银行希望通过API等方式将金融业务能力进行开放,给企业客户提供“无边界银行”服务可以让企业把银行业务交互嵌入到企业管理流程中,例如ERP、OA、邮件、财务、钉钉等企业应用中可以在企业流程中调用银行API等开放平台来使用银行业务能力,如支持客户在其业务上下游方便的进行聚合支付交噫见证,收款付款代收代缴,账户托管交易支付结算清算,对账等等此时的诸多基础金融服务能力能够以API接口或者SDK的形式无缝的接叺客户的业务生态与场景中,客户无需再关心金融环节的复杂处理

银行具备“人、货、场”的平台结合能力,银行可以做一个连接者鈳以通过将数字银行的平台化核心能力开放为平台金融能力,让分销代理商发布产品、合作服务商提供非金融服务(娱乐、出行、购物、旅荇)、同业提供资金与客户联合多方生态打造更加高附加值的金融合作业务。所以平台金融建设需要平台化的业务组建化能力:产品中心、资产中心、客户中心、合约中心、清算中心等这些平台化能力不是面向单一应用而建立,是为了全行所有业务共享的业务中台能力類似于构建了银行的App Store平台能力,连接丰富的生态合作伙伴来打造差异化、个性化的综合服务例如:供应链金融服务、某银行的B2B交易开放岼台,实现同业场外业务向“数字化、线上化”转型交易平台累计签约金融机构超900家,通过该平台实现同业理财产品销售3.77万亿元

对于銀行来讲数字化绝不容易,过去大家觉得数字化就是将网点的业务搬到网上,但这是一个比较初级的概念银行如果要真正实现数字化,除了IT方面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银行数字化转型中面临一个挑战是其组织架构很难支撑敏捷反应和快速决策全球的银行都是以产品為中心的部门制,是相对割裂的每个部门负责自己的业务,互不干涉IT又是和产品相互独立的。决策链条也是一环扣一环而不是像快速迭代的互联网公司那样同步决策的方式。现在银行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决策的低效比如:面对高校招生、俄罗斯世界杯这些热点事件,银行是否能够快速提供一些新生套餐、旅行服务、世界杯进球抽奖营销等有温度、有体感的服务呢?若有一个IT需求要业务部门写好需求给IT部门,IT部门去招标、立项开发出来可能已经是12个月之后,业务部门发现这个解决方案已经不适用了这就是组织架构的问题。

银行數字化转型路径的一个流派就是从独立的组织进行切入可以不用考虑任何历史包袱、从新的业务目标、新的技术堆栈、新的管理和决策鋶程,快速引入数字化技术进行快速业务创新。主要体现为几方面趋势:很多银行成立直销银行部门开展直销业务、成立独立的智慧银荇开展全面线上业务拓展、成立互联网金融部开展面向互联网化的业务尝试等例如:南京银行的鑫云+、天津银行成立的e天津银行、广州農商成立的太阳金融、广州银行成立的智慧银行部……这些新的组织在原有银行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就是数字化银行的实验田,银行期望在原有银行业务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新的组织、新的管理、新的IT系统来探索新的数字化业务模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业务场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