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时学渣远比学霸成功帮忙,集合的远算,谢谢

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

不少同学尽管有很多作文的材料,可往往被文章的第一句话难住,有的冥思苦想无从下笔,有的七改八改耽误时间。

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高老师特意邀请了高徒拥有8年一线备考经验的李老师,给大家归纳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技巧,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这个国庆假期,学好用好,回去绝地反击!

 1、开门见山开头法: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占、人物和事件,直接入题。

如:放学的铃声早已在凄风冷雨中飘远,校园里空荡荡的,我孤独地在校大路上徘徊。突然,院墙边一株瘦弱却开着花的小桃树锁住了我的目光。——《就这样被打动》

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

 2、描写景物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

如:西风卷着落叶,飘向东,飘向西,我的头发也随风东西飘飞,风缝钻进脖子,冷瘦瘦。一只大雁,只一只,孤独地向南飞着,洒下一路哀鸣。——《孤独的心》

①不能为写景而写景,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人物思想,渲染气氛,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②描写要抓住特征,遣词用句要准确,要适合文章内容的展开和人物情感的抒发。

 3、倒叙开头法: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吸引力。

如:站在这充满荣誉的领奖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羡慕的笑脸,听着他们真诚的掌声,我忽然想起了两年前,他们——我的同学将我从孤寂的暗夜引向光明的经历。(《走出黑夜》)

 4、抒发感情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

如:有一个身影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有一种声音总是在我耳边回响,有一份思念和祝福长久地驻在我的心里。你还好吗,我的鸟儿?——(《那一次,我曾与你邂逅》)

 5、揭示中心开头法: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

如: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子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琐忆》 

又如:做一个大写的“人”,两脚永远踏踏实实踩在地上,不要轻浮、自大…… 这个道理让我终生难忘。——《现实改变了我》 

 6、运用修辞方法开头(生动形象或增强气势):

如:风雪,折断了大树的枝叶,却折不断大树的精神;暴雨,淋湿了苍鹰的翅膀,却淋不湿苍鹰的勇气;苦难,遮挡了我前进的视线,却挡不住我前进的信念。《生活因迎战苦难而精彩》

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懂得宽容,你便拥有了一份心灵的晴空,你的生活将春暖花开。《我懂得了宽容》

 7、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歌词俗语、名篇美句等开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如:拿破伦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说:“不想登上领奖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终于站到了领奖台上》 

 8、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如:我怎么也没想到,在关键时候,他会背叛我。——《我的“死党”》

如:他点一支烟,猛吸一口,说:“你知道我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吗?”——《往事》

总之,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

“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啰嗦重复。

“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美”就是开头能给人以美感,如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或借助修辞,或引用诗文。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1、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的一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1、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不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议论打下了基础。

2、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1、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

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2、“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1、“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

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1、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拟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则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1、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1、“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着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2、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出一幅画来。

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再如:以诗文妙语、名言警句开头,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提高文章的品位。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事件。如:

1、“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爱无边》)

3、如:“‘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是唐代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山后留下的诗句。早就知道,‘叫谷交错’‘银瀑飞泻’‘奇峰异石星罗棋布’等词都是用来形容九华山奇美景象的,但这仅是听闻,想要真正领略美景,自然还得身临其境一回,于是暑假便参加了学校的九华山之旅。”(张磊《九华山之旅》)这个开头既有引用诗歌,又开篇点题。

要写好作文开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既需要我们用心灵地去感受生活,也需要我们学习、积累写作知识,更需要我们有创新的精神。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大海,写作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不怕风浪,敢到海底探宝,才能撷取写作领域里那朵最美的浪花。

}

本文主要参考于陈天石在“首届中国科大微电子行业全球校友峰会”上的主题演讲

集微网消息,众所周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堪称中国学术精英的"黄埔军校",自成立40年以来已培养出众多业界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而在这其中,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和哥哥陈云霁是少年班历史上并不多见的亲兄弟。

1983年出生的哥哥陈云霁,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24岁便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而1985年出生的陈天石丝毫没有落后于哥哥,大学所读的也是中科大少年班,并拿到了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可以说,陈氏兄弟有着众人艳羡的求学经历。

大学本科因数学成绩太差被迫换专业

在普通人眼里,2001年入读中科大少年班的陈天石绝对是学霸级人物,但他却笑称自己在大学本科时期成绩非常差。

在本科时期,陈天石读的是数学专业。当时,同专业成绩较好的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然后去美国华尔街求职。而陈天石却因成绩太差只能考虑换专业,不然担心自己以后会“没饭吃”。

可是到底该换哪个专业呢?陈天石陷入了纠结之中。一直以来,物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都是他想读的两个专业,于是他随手撕了几张纸片,并分别写上物理和计算机,最终以抓阄的方式决定改学计算机专业。

由于之前学的是数学专业,因此陈天石没有写代码的经验,但庆幸的是,当时计算机系的导师对学生十分宽容,并没有嫌弃他成绩差。在考中科大计算机系研究生时,150分的满分卷,陈天石的数学考了不到120分,而计算机只考了97分。有趣的是,他的政治竟考了87分的高分,该分数高到连老师们都惊讶于他是如何考出来的。

就这样,陈天石顺利地进入科大计算机系读研究生,并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在那期间,陈天石有两位导师,分别是陈国良老师,以及现在担任南科大系主任的姚新老师。在彼时的陈天石眼中,姚新老师特别像周星驰电影里卖如来神掌的那位老头,姚新老师不仅发现了陈天石的“慧根”,还顺利地“忽悠”他学习人工智能(AI),此后更是成为他的主攻方向。

为爱人离开合肥进入中科院计算所

在科大读博即将结束时,导师告诉陈天石可以考虑留校工作。陈天石知道后十分开心,还打算在合肥买房,但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房价着实太贵,最终只好放弃。

虽然可以选择留校工作,但是因为爱人在北京,再加上哥哥陈云霁在中科院计算所跟着胡伟武老师研究“龙芯”项目,因此陈天石在读博的最后一年,经常跟导师找借口说去北京计算所做基础研究。正因为那段经历,所以陈天石和中科大的师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之间十分熟悉。

等陈天石博士刚毕业,胡伟武老师便盛情邀请他加入龙芯工作,虽然他此前完全没有处理器架构相关的基础知识,但胡老师却确信他是能干事的。而这也成为了陈天石真正踏入集成电路(IC)行业的契机。

加入龙芯之后,胡老师认为陈天石比较有天赋,便决定把他培养成一位全战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底向下”,另一种是“自顶向上”,而胡老师最终为他选择了“自顶向上”的培养方式。因此,他在加入龙芯之后被安排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画版图。

然而,画了几个月版图的陈天石发觉自己实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便主动跟胡老师提要求去做基础研究。在从事于基础研究工作后不久,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想法开始在他脑中浮现。当时的AI远没有现在火热,甚至有很多人因找不到工作选择转行,而计算所大都选择做芯片,于是陈天石大胆设想:是不是可以将AI和芯片结合在一起呢?

老实讲,当时的陈天石只是想找“一口饭吃”。直到后来,很多人会问他为什么这么有前瞻性,想到去做AI芯片呢?他只能笑称是自己运气好。实际上,他的运气确实不错。

论文获得国际大奖后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此后,陈天石便开始了真正的AI芯片研发之路。在这条路上,他还有一位最佳的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在中科院计算所研究芯片的哥哥陈云霁。

虽然做AI芯片的想法看似非常“不靠谱”,但是陈氏兄弟也认真地寻找可以支持自己想法的理论依据。当时,陈氏兄弟甚至以自动驾驶作为例子去说服计算所的领导,以此来告诉他们研发AI芯片是有道理的。2010年左右,得到计算所李院士支持的陈氏兄弟决定继续AI芯片的研发工作。

实际上,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在80年代就已被提出,但当时的规模特别小,英特尔还为此特意研发了神经网络硬件。但是,在真正的深度学习时代,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十分庞大,根本无法轻易做出来。因此,摆在陈氏兄弟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AI专用处理器如何才能使一颗芯片在逻辑上是完备的?

为了解决该问题,陈氏兄弟认为首先需要为深度学习设计出一款专用处理器。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陈氏兄弟团队终于在2014年开始崭露头角。

2014年3月,团队撰写的《DianNao:一种小尺度的高吞吐率机器学习加速器》,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SPLOS上获得了最佳论文奖,这也是亚洲学术研究成果首获处理器架构领域顶尖会议最佳论文;

同年12月,DaDianNao(又称寒武纪2号神经网络处理器,面向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应用)荣获2014年度Micro最佳论文,这也是Micro自1963年创办以来,第一次由美国以外的研究者摘得该奖项。

截至目前,陈氏兄弟团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系列技术成果已经获得国际四大顶级会议的认可,包括ASPLOS上有两篇,ISCA上有两篇,MICRO与HPCA上各有一篇。

科大讯飞和华为是寒武纪的“贵人”

本来,陈天石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规划是:升到计算所教授、每天可以打打游戏、然后再骂骂学生,简单而快乐。但是生活往往都不会朝着自己所预期的轨道前进。

在论文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之后,陈氏兄弟团队的研究工作开始得到更多关注。2015年,团队获得了科学院先导专项数千万元的资助,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仅2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当然,研发芯片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做成产品便成为了团队的下一个目标。2016年,陈氏兄弟的寒武纪科技公司便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跟其他创业公司一样,寒武纪刚成立之初,陈天石出去拉投资时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其中有90%的投资人会说,“这个AI芯片是什么玩意”?而一部分脾气比较好的投资人会说,“小伙子,你的PPT做的太差了”,但是他们最终也不会出钱投资。甚至还会碰到一些非常狡猾的投资人,虽然十分看好寒武纪的产品,但却只愿意先拿100万出来......

直到后来,由中科大91级校友刘庆峰创办的科大讯飞愿意出1000万投资寒武纪,寒武纪才看到了希望。如果说科大讯飞是寒武纪的第一个“贵人”,那么华为则是寒武纪的又一颗“福星”。

就在寒武纪拿到科大讯飞的投资,并开始思考公司如何赚钱之际,一帮华为从事市场工作的人找到了陈天石,向他咨询AI与智能手机芯片结合的可能性。陈天石听后感觉十分有意思,于是与公司团队一起花费数月时间,将前期设计的处理器翻新之后再卖给华为公司。虽然刚开始华为内部对此也有许多的争议,但是寒武纪最终用实际成绩证明了实力。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十分清楚了。2017年9月,华为在德国IFA展上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麒麟970,其背后的AI芯片搭载寒武纪的嵌入式IP,集成了寒武纪的NPU(寒武纪1A处理器)作为神经网络专用处理单元,成为了AI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寒武纪未来要做的就是埋头做事

近两年,寒武纪公司在业内的声望与日俱增,并先后获得了两笔巨额融资。2017年8月,寒武纪获得了国投、阿里巴巴、联想、国科投资等共计1亿美元的A轮融资;2018年6月,寒武纪再次获得了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公司整体估值达25亿美元,领跑全球人工智能芯片的创业公司。

2017年11月,寒武纪举办了公司成立以后的首场发布会,并一口气推出了四款新产品:面向视觉领域的寒武纪1H8、性能更强的寒武纪1H16、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寒武纪1M,以及面向开发者的人工智能系统软件Cambricon NeuWare。

2018年5月,寒武纪一鼓作气,再次发布了包括第三代IP产品寒武纪1M、最新一代云端AI芯片MLU100,以及搭载MLU100的云端智能处理卡在内的多款新品。

在陈天石看来,寒武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公司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早期学术研究时期,公司团队成员拥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好的学术氛围;后来在公司成立之后,不管是社会还是政府都提供了足够的资本帮助公司投入研发。正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公司才能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

目前,寒武纪公司的团队成员共500余人,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四个AI行业重镇设立了办公司。未来,公司将主要集中于终端和云端两个产品线。其中在终端方面,主要采取类似于Arm的商业模式,将自己的IP授权给下游的SoC厂商;而在云端方面,寒武纪会设计自己的芯片,并将其应用于数据中心 里面。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陈天石谦虚地认为寒武纪还只是一家小公司,未来更多的是需要埋头做事,拿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说话。而对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陈天石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认为集成电路是一个需要全球产业链共同协作的行业,需要国内外同行保持开放的心态,共同学习、交流、进步。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集聚等方面着力颇多,创新机制、产业升级、人才引流、协同发展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相应的,人工智能、人才赋能正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步伐。

2018年10月18-19日,亿欧将在深圳举办 ,集合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一众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分析科技创新未来趋势,盘点技术革命下的发展契机。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陈天石的求学创业之路:如何从“数学学渣”逆袭成为“AI大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的支持!

}

全文字数:3495 阅读时间:7分钟

众所周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堪称中国学术精英的"黄埔军校",自成立40年以来已培养出众多业界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而在这其中,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和哥哥陈云霁是少年班历史上并不多见的亲兄弟。

本文主要参考于陈天石在“首届中国科大微电子行业全球校友峰会”上的主题演讲

集微网消息,众所周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堪称中国学术精英的"黄埔军校",自成立40年以来已培养出众多业界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而在这其中,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和哥哥陈云霁是少年班历史上并不多见的亲兄弟。

1983年出生的哥哥陈云霁,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24岁便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而1985年出生的陈天石丝毫没有落后于哥哥,大学所读的也是中科大少年班,并拿到了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可以说,陈氏兄弟有着众人艳羡的求学经历。

大学本科因数学成绩太差被迫换专业

在普通人眼里,2001年入读中科大少年班的陈天石绝对是学霸级人物,但他却笑称自己在大学本科时期成绩非常差。

在本科时期,陈天石读的是数学专业。当时,同专业成绩较好的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然后去美国华尔街求职。而陈天石却因成绩太差只能考虑换专业,不然担心自己以后会“没饭吃”。

可是到底该换哪个专业呢?陈天石陷入了纠结之中。一直以来,物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都是他想读的两个专业,于是他随手撕了几张纸片,并分别写上物理和计算机,最终以抓阄的方式决定改学计算机专业。

由于之前学的是数学专业,因此陈天石没有写代码的经验,但庆幸的是,当时计算机系的导师对学生十分宽容,并没有嫌弃他成绩差。在考中科大计算机系研究生时,150分的满分卷,陈天石的数学考了不到120分,而计算机只考了97分。有趣的是,他的政治竟考了87分的高分,该分数高到连老师们都惊讶于他是如何考出来的。

就这样,陈天石顺利地进入科大计算机系读研究生,并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在那期间,陈天石有两位导师,分别是陈国良老师,以及现在担任南科大系主任的姚新老师。在彼时的陈天石眼中,姚新老师特别像周星驰电影里卖如来神掌的那位老头,姚新老师不仅发现了陈天石的“慧根”,还顺利地“忽悠”他学习人工智能(AI),此后更是成为他的主攻方向。

为爱人离开合肥进入中科院计算所

在科大读博即将结束时,导师告诉陈天石可以考虑留校工作。陈天石知道后十分开心,还打算在合肥买房,但是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房价着实太贵,最终只好放弃。

虽然可以选择留校工作,但是因为爱人在北京,再加上哥哥陈云霁在中科院计算所跟着胡伟武老师研究“龙芯”项目,因此陈天石在读博的最后一年,经常跟导师找借口说去北京计算所做基础研究。正因为那段经历,所以陈天石和中科大的师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之间十分熟悉。

等陈天石博士刚毕业,胡伟武老师便盛情邀请他加入龙芯工作,虽然他此前完全没有处理器架构相关的基础知识,但胡老师却确信他是能干事的。而这也成为了陈天石真正踏入集成电路(IC)行业的契机。

加入龙芯之后,胡老师认为陈天石比较有天赋,便决定把他培养成一位全战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底向下”,另一种是“自顶向上”,而胡老师最终为他选择了“自顶向上”的培养方式。因此,他在加入龙芯之后被安排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画版图。

然而,画了几个月版图的陈天石发觉自己实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便主动跟胡老师提要求去做基础研究。在从事于基础研究工作后不久,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想法开始在他脑中浮现。当时的AI远没有现在火热,甚至有很多人因找不到工作选择转行,而计算所大都选择做芯片,于是陈天石大胆设想:是不是可以将AI和芯片结合在一起呢?

老实讲,当时的陈天石只是想找“一口饭吃”。直到后来,很多人会问他为什么这么有前瞻性,想到去做AI芯片呢?他只能笑称是自己运气好。实际上,他的运气确实不错。

论文获得国际大奖后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此后,陈天石便开始了真正的AI芯片研发之路。在这条路上,他还有一位最佳的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在中科院计算所研究芯片的哥哥陈云霁。

虽然做AI芯片的想法看似非常“不靠谱”,但是陈氏兄弟也认真地寻找可以支持自己想法的理论依据。当时,陈氏兄弟甚至以自动驾驶作为例子去说服计算所的领导,以此来告诉他们研发AI芯片是有道理的。2010年左右,得到计算所李院士支持的陈氏兄弟决定继续AI芯片的研发工作。

实际上,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在80年代就已被提出,但当时的规模特别小,英特尔还为此特意研发了神经网络硬件。但是,在真正的深度学习时代,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十分庞大,根本无法轻易做出来。因此,摆在陈氏兄弟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AI专用处理器如何才能使一颗芯片在逻辑上是完备的?

为了解决该问题,陈氏兄弟认为首先需要为深度学习设计出一款专用处理器。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陈氏兄弟团队终于在2014年开始崭露头角。

2014年3月,团队撰写的《DianNao:一种小尺度的高吞吐率机器学习加速器》,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SPLOS上获得了最佳论文奖,这也是亚洲学术研究成果首获处理器架构领域顶尖会议最佳论文;

同年12月,DaDianNao(又称寒武纪2号神经网络处理器,面向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应用)荣获2014年度Micro最佳论文,这也是Micro自1963年创办以来,第一次由美国以外的研究者摘得该奖项。

截至目前,陈氏兄弟团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系列技术成果已经获得国际四大顶级会议的认可,包括ASPLOS上有两篇,ISCA上有两篇,MICRO与HPCA上各有一篇。

科大讯飞和华为是寒武纪的“贵人”

本来,陈天石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规划是:升到计算所教授、每天可以打打游戏、然后再骂骂学生,简单而快乐。但是生活往往都不会朝着自己所预期的轨道前进。

在论文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之后,陈氏兄弟团队的研究工作开始得到更多关注。2015年,团队获得了科学院先导专项数千万元的资助,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仅2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当然,研发芯片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做成产品便成为了团队的下一个目标。2016年,陈氏兄弟的寒武纪科技公司便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跟其他创业公司一样,寒武纪刚成立之初,陈天石出去拉投资时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其中有90%的投资人会说,“这个AI芯片是什么玩意”?而一部分脾气比较好的投资人会说,“小伙子,你的PPT做的太差了”,但是他们最终也不会出钱投资。甚至还会碰到一些非常狡猾的投资人,虽然十分看好寒武纪的产品,但却只愿意先拿100万出来......

直到后来,由中科大91级校友刘庆峰创办的科大讯飞愿意出1000万投资寒武纪,寒武纪才看到了希望。如果说科大讯飞是寒武纪的第一个“贵人”,那么华为则是寒武纪的又一颗“福星”。

就在寒武纪拿到科大讯飞的投资,并开始思考公司如何赚钱之际,一帮华为从事市场工作的人找到了陈天石,向他咨询AI与智能手机芯片结合的可能性。陈天石听后感觉十分有意思,于是与公司团队一起花费数月时间,将前期设计的处理器翻新之后再卖给华为公司。虽然刚开始华为内部对此也有许多的争议,但是寒武纪最终用实际成绩证明了实力。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十分清楚了。2017年9月,华为在德国IFA展上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麒麟970,其背后的AI芯片搭载寒武纪的嵌入式IP,集成了寒武纪的NPU(寒武纪1A处理器)作为神经网络专用处理单元,成为了AI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寒武纪未来要做的就是埋头做事

近两年,寒武纪公司在业内的声望与日俱增,并先后获得了两笔巨额融资。2017年8月,寒武纪获得了国投、阿里巴巴、联想、国科投资等共计1亿美元的A轮融资;2018年6月,寒武纪再次获得了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公司整体估值达25亿美元,领跑全球人工智能芯片的创业公司。

2017年11月,寒武纪举办了公司成立以后的首场发布会,并一口气推出了四款新产品:面向视觉领域的寒武纪1H8、性能更强的寒武纪1H16、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寒武纪1M,以及面向开发者的人工智能系统软件Cambricon NeuWare。

2018年5月,寒武纪一鼓作气,再次发布了包括第三代IP产品寒武纪1M、最新一代云端AI芯片MLU100,以及搭载MLU100的云端智能处理卡在内的多款新品。

在陈天石看来,寒武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公司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早期学术研究时期,公司团队成员拥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好的学术氛围;后来在公司成立之后,不管是社会还是政府都提供了足够的资本帮助公司投入研发。正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公司才能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

目前,寒武纪公司的团队成员共500余人,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四个AI行业重镇设立了办公司。未来,公司将主要集中于终端和云端两个产品线。其中在终端方面,主要采取类似于Arm的商业模式,将自己的IP授权给下游的SoC厂商;而在云端方面,寒武纪会设计自己的芯片,并将其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里面。

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陈天石谦虚地认为寒武纪还只是一家小公司,未来更多的是需要埋头做事,拿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说话。而对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陈天石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认为集成电路是一个需要全球产业链共同协作的行业,需要国内外同行保持开放的心态,共同学习、交流、进步。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时学渣远比学霸成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