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远程监控设置和川大智胜哪个厉害

全球智能交通(ITS)发展现状

来源:《ITS智能交通》

作者:海康威视 金海善

交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交通问题也与社会矛盾关联度极高,因为交通问题的复杂性,各种新技术也最先在交通领域得以应用并取得产业上的突破,新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应用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政府对交通领域的投入历来极其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跨地域、跨区域交互越来越频繁,传统的交通技术和手段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计算器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和应用,使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从而实现实时、准确、高效、安全、节能的目标。

二、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交通安全、交通拥堵、废气排放、停车难等一直是困扰当今社会的几大难题,尤其以交通安全问题最为严重。通过世界先进ITS系统的建设效果经验,智能交通系统建成投入运行后交通平均停车次数、延误时间、旅行时间和旅行速度将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现有交通流量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保守估计平均停车次数、延误时间、旅行时间可以降低12-20%,旅行速度可以提高10-20%,废气排放降低15%以上。主干道路交通事故率减少百分比为20%-75%,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可减少事故率15%-50%,事故管理系统可减少事故率18%-40%,综合监测系统可减少事故率20%。

美、欧、日是世界上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应用相对最早、也最为完善的国家、地区,从它们发展情况看,智能交通系统已不限于解决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停车难等问题。尤其是近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ITS体系框架,在重点发展领域大规模应用。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交通的发展,而ITS的提出并实施,又为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短程通信技术,车联网,车路协同,大数据、云存储的支撑,更快地促进了智能交通产业的更新换代。

1、美国智能交通发展概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部门和企业大力推进ITS建设和发展,在车辆安全、电子收费、交通管理、商业车辆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广泛应用。美国政府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将ITS建设纳入其基本投资计划之中,大部分资金由联邦、州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ITS开发和应用的积极性。

1990年,美国正式成立智能车辆道路协会。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地面运输效率法案”,开始智能车路系统的研究。1994年,美国将IVHS改为ITS。1995年3月,美国运输部首次正式发布《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项用户服务。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1世纪交通平等法案”,该法案规定1998年至2003年期间国会拨款13亿美元用于ITS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进入21世纪,美国在总结前10年发展经验基础上,调整了ITS开发和应用的重点,政府组织研发和实施了511出行信息系统、商业车辆运营管理系统、专用短程通信系统、交叉口协调避碰系统以及车辆与道路设施集成系统等。“九一一”事件发生后, 美国政府在ITS中增加了社会安全和车辆装载物品监控等内容。近年来,美国ITS开发和应用的重点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运营车辆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和车路协调系统等。

2、欧洲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概况

欧洲ITS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是由官方(主要是欧盟)和民间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的。欧盟对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统一给予高度的重视,强调智能交通系统应对建立欧盟统一交通政策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是建立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目前欧盟将ITS的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放在远程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和示范方面,包括道路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人机对话界面系统级系统结构等。

近年来,欧盟ITS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T-TAP计划()和TEN-T计划()。其中,T-TAP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来提高交通效率,保障安全和改善环境,从而极大提高欧洲工业的竞争力,提高交通和运输服务水平。TEN-T是年欧盟委员会覆盖了交通运输的各个方面,包括高质量的公路、铁路、机场和内陆航运。

3、日本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概况

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开展ITS研究的国家之一,日本的智能交通研究开始于1973年,以通产省为主开发的“汽车综合(交通)控制系统”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ITS项目。

日本ITS研究中的辅助安全驾驶、电子收费系统、协助公交车辆运营、商用车效率化及协助紧急车辆运营分别与美国ITS研究领域中的先进的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电子付费系统、公共交通运营、商用车辆运营及应急管理基本对应。

日本的ITS用户服务则更多的考虑了本国ITS已有的发展基础,如路线导航系统和VICS,此外日本的研究领域中还包括协助行人一项,即对行人和骑自行车者等交通弱者也予以重视,其实现的用户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行人路径诱导和车辆行人交通事故避免,具有很强的日本特色。

4、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概况

中国的智能交通研究开始于70年代末,首先是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进行交通信号控制的研究与开发。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了ITS基础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信号采集、驾驶人考试系统、车辆动态识别等;90年代开始建设交通控制中心或交通指挥中心,并开展了驾驶人信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的诱导技术等方面研究。

由于中国交通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交通的规划、管理和调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尽管智能交通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外少数发达国家已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但其中很多技术尚处在研究发展阶段,而且有些针对国外交通状况开发的技术难以适应于中国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结合中国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已经完成了对同时拥有大量的人流、自行车流及机动车流这一混杂环境下的交通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应用技术和产品,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具备了广泛应用的技术基础。

智能交通,英文简称“ITS”,有人戏称为“IT+S”,说明IT的成分很浓。IT技术几乎为每一个传统行业都打上了IT的烙印。智能交通与IT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国内最具代表性企业如海康威视,创造性地推出了萤石云+交通,可以将众多的道路视频接入萤石云平台,这样,人们出门之前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实时交通路况,支付停车费等,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海康威视与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将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创更多的新应用,更是将产业融合的经典模式推向高潮。

今天的中国,智能交通的理念及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跨界的特征与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风头正劲,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神州租车、E代驾、一点爱车等,均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也逐渐影响着智能交通的应用,产生了新的消费、支付等业务模式,意义深远。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围绕着智能交通,许多行业间的“楚河汉界”将被逐渐打破,因为技术,往往是触类旁通的,中国特殊的交通环境、消费群体与模式等必将为全球ITS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三、全球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技术特征

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三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的采集经历了从单一交通信息采集到多源的异构组合交通信息采集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完善并被应用于交通信息处理中,更加满足ITS各业务系统管理者、用户的需求。未来,凡是跟车、道路、交通有关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都属于是智能交通。而且还不止于此,智能交通横跨陆、海、空,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出行,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与社会、经济、政策、科技等密切联系,涉及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人口及资源状况。城市功能布局及各项政策等,因此要做好城市交通合理有效的规划,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及资源等各方面因素。

中国的智能交通用近30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大半个世纪的路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同样的,由于欠缺统一的规划和顶层设计,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愈演愈烈,这一系列的矛盾、问题与中国交通现状紧密相关,这也决定了国外的ITS基础研究与应用无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交通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比如中国大规模建设的电子警察系统、卡口系统等在国外很多国家不一定适用。同样,国外的交通仿真系统等也同样无法解决中国道路特有的交通问题。因此,中国本土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中。

智能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软硬件产品投入,这些产品的研发、投资、生产,将拉动高科技产业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近年来,中国一大批围绕智能交通产业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无论产品设备、后端业务平台、系统集成等领域都涌现出大量行业中的佼佼者,甚至全球都极有影响力的公司,如海康威视,经过10多年发展,凭借编解码、车牌识别、云存储、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优势,整体性解决方案优势,丰富的渠道优势等,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安防视频监控领军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同样斩获颇丰。

ITS的复杂性及其需要解决的众多核心技术难题,必将衍生更多依托ITS的新兴产业及世界级知名企业,中国ITS市场犹如一片蓝海。过去的10多年,智能交通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上市部落”,仅卫星导航类上市企业就超过20家,包括:中国卫星、火箭股份、国腾电子、华力创通、烽火电子、四维图新、超图软件、合众思壮、中联重科、大唐电信等;综合类智能交通上市企业包括:易华录、银江股份、亿阳信通、皖通科技、川大智胜等;视频监控类企业包括:海康威视、中威电子等;轨道交通类企业包括:辉煌科技等。仔细研究上述企业,均有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与优势,均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才得以不断壮大。因此,在智能交通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企业找到自己的定位非常关键。

}

一份内部文件的外泄,引发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

当事双方是江苏省公安厅和上市公司。2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发文称,该省公安系统所使用的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作为国内视频监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向全国多省市的公安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安防产业的高度景气,过去9年间,海康威视业绩增加了20多倍。江苏省警方的文件曝光后,外界一度认为,产品安全性受到质疑的海康威视,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有券商甚至称,该事件影响“超乎想象”。

最后的结果,却有些“打脸”。剧情在内就出现了大翻转。2月28日,海康威视回应称,江苏省公安厅所称的“安全隐患”,只不过是江苏省公安系统没有修改设备的初始密码。

海康威视董秘办一位负责人称,江苏省公安厅所称的“安全隐患”,只是初始密码未改所致,公司产品本身并不存在问题。

2月27日至28日,两天中,海康威视,这家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生产商,突然遭遇了一场危机,而剧情如“过山车”。

海康威视的危机,由一纸文件的曝光所致。这份由江苏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签发的文件称,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所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被境外IP地址控制”。

据此,江苏省公安厅指示,各地组织力量,对使用的海康威视设备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在册,并“消除安全漏洞”。

该文件曝光伊始,舆论大哗。有声音认为,公安机关对监控产品安全性的否认,意味着海康威视被“黑天鹅”事件所袭击。甚至有报道称,该案由国安部门督办。

“问题不像网上流传的那么大。”事发后,海康威视对媒体表示。2月28日上午,海康威视董秘办一位负责人称,江苏省公安厅所称的“安全隐患”,只是初始密码未改所致,公司产品本身并不存在问题。

2月27日夜间,海康威视发布了“针对设备安全的说明”。说明称,江苏省公安系统部分在互联网上的海康威视设备,因设备弱口令问题被黑客攻击。这些弱口令包括“123456”、“888888”等初始密码和简单密码。

“所有暴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设备都会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海康威视称,早在去年3月,公司就已经在官网上提醒用户修改初始密码。

此份公告,至今可在海康威视官网上查到。其中,海康威视提醒,“未修改初始密码,有可能导致恶意登录”,“请用户立即修改设备出厂默认密码”。

“不修改初始密码的话,确实存在被攻击的可能。”2月28日,一位曾经代理过海康威视产品的小型经销商对新京报记者称,据他所知,县级以上公安部门都会有负责网络安全的技术人员,“一般的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公安部门自己就对付得了”。

该经销商说,他代理了几家监控产品,从未遇到过客户因为“黑客攻击”等技术问题要求支持的情况,“大部分都是硬件方面的维护或维修”。

2月28日上午,上述海康威视董秘办的负责人称,江苏省公安厅的文件,只是内部通知,“不小心被传到互联网上才会这样”,同时公司也已经与江苏省方面开始沟通。

同一天晚些时候,海康威视在其官网上再次发布《致用户书》称,公司已“第一时间与江苏省公安厅沟通”,并且组织了技术团队,帮助江苏各地市进行口令修改等。

从历史上看,海康威视从警方拿下的最大订单,来自于重庆市公安局:合同总价值77亿元。但两年后,重庆方面调整了建设规划,订单额骤降至20.73亿元。

位于杭州的海康威视,于2010年登陆深圳中小板。招股说明书显示,海康威视实际控制人为科技集团。后者属国资委全资控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在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占据全球首位。

今年1月底,海康威视发布的业绩快报称,2014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46.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37%和52.37%。

业绩的高速增长,对海康威视而言,已属常态。自2006年至今的9年间,海康威视的业绩始终处于爆发式增长的状态。2006年,其营收和净利润不过7.02亿元和2.07亿元。9年之间,海康威视业绩增幅超过20多倍。

海康威视把业绩长红的原因,归功于“所处安防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2010年的招股书中,海康威视详细列举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比如,2005年开始,公安部力推“平安城市”建设;2006年3月,国务院要求全国歌舞娱乐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等。

其中,海康威视形容“平安城市”建设的影响是,“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海康威视也确实坐收了“平安城市”建设的红利。自称“公安视频建设和应用的先进者和探索者”的海康威视,开发了高清平安城市、平安乡镇、平安社区等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招股说明书披露,2010年之前,海康威视参与过深圳、郑州、青岛等地的“平安城市”建设。上市后,海康威视从未在年报中公布过当年的大客户名单,换以“第一名”、“第二名”等代替。

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近年来,海康威视又拿下了广西、天津等地森林公安局或消防研究所等客户。最新的一例是在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视与丹阳市公安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从历史上看,海康威视从警方拿下的最大订单,来自于重庆市公安局。2011年,重庆市公安局以及下属的41个区县公安局,与海康威视签订42个建设合同,合同总价值77亿元。

据海康威视的介绍,该项目将新建各类镜头8万个,改造各类镜头1.5万个。为此,海康威视还将17.5亿元的超募资金投入了“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重庆时局变动,2013年1月,重庆市政府决定对原项目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去年5月14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重庆项目的规模已从77亿元缩水至20.73亿元。

去年的三季报显示,“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所使用的超募资金规模,已从原本计划的17.5亿元调整至6.87亿元。截至去年前9个月,该系统累计投入资金为2.8亿元,进度仅为40%。

海康威视呼吁投资者莫慌

2月27日,在危机刚刚出现时,安信证券一度认为“造成的信息泄露损失和未来潜在的威胁难以估量”。随着事件发展,有投资者觉得应该会“风平浪静”。

海康威视“安全危机”爆发后,监控等安防产品的回报率也为外界关心。网络上,有人猜测,监控的利润能达到几倍;也有说法是,其利润率并没有如此之高。

去年半年报显示,海康威视安防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为47.84%。分产品来看的话,后端音视频产品毛利率为53.52%,前端音视频产品毛利率为50.41%。

一位投资者曾评价海康威视的毛利率说,“令人羡慕”、“堪比”。过去多家券商在写研报时,也把毛利率作为亮点加以阐述。

纵向对比的话,最近几年,海康威视安防产品的毛利率,呈现下滑态势。年报显示,2011年,其安防产品毛利率为49.81%,此后两年,这一数据分别为49.62%和47.66%。

2012年的年报中,海康威视分析称,由于安防行业持续竞争,吸引了一些非安防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安防市场中,导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安防公司太多,竞争太激烈了。”前述经销商说,参与政府工程的投招标时,各家公司的价格都很透明,“赚几倍利润是不可能的,达到30%就已经很不错了”。

“安全危机”事件对海康威视及其股价的影响,目前众说纷纭。2月27日,安信证券把海康威视事件定义为“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同时预测“影响深远或超乎想象”。

安信证券称,此次海康威视大量设备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信息泄露损失和未来潜在的威胁难以估量”。

但也有投资者认为,此次事件,仅是由密码未修改造成,说明事情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么严重。“近看惊涛骇浪,远看风平浪静。”一位股民在股吧中认为,这次事件过后,“一切还会恢复,原来是啥样还是啥样”。

“除了江苏以外,目前公司没有接到其他省市的公安系统有类似的反馈。”2月28日,前述海康威视董秘办负责人表示。

除了股民以外,机构也在密切关注这场风波的影响。去年三季报显示,海康威视的第六大至第十大股东,均为基金。此外,景顺长城基金旗下10只产品均持有海康威视。

《第一财经日报》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共有72家主力机构持有海康威视,持仓量1.65亿股,占流通股比重达到5.24%。

近日,海康威视曾喊话投资者,“不要惊慌”。资本市场上,至于这次风波到底是“地雷”还是小插曲,3月2日的股市将给出答案。  新京报记者 尹聪 北京报道

“安防”企业:“飞”在政策风口上

平安城市等多项政策推动安防产业快速发展,安防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俗

江苏省公安厅的一纸公文,将以提供“安全”的企业推到了舆论漩涡之中:这些企业的产品自身能否“保守秘密”成了热点话题。

自2005年中国多地启动“平安城市”建设后,中国的安防产业进入了快车道。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治安防控、科技强警、3111工程、北京奥运会,成为2006年中国安防市场的主题词,为安防产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安防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0年,有13家安防产业领域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在此之前,仅有3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安防产业。2014年最后一个月,登陆资本市场的南威软件,同样致力于安防领域。

在政策蓝海的支持下,我国安防产业已经经过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而且,这股势头,可能还会继续。

深圳市2006年安装25万个监控摄像机,以每个点平均0.4万计算需要投资10亿元;成都在2006年内投入2.76亿元在五个城区完成图像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安防企业达到2.5万家。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安防产业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140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882亿元,行业复合增长率达15.68%。

安防市场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推动。

2003年12月,《全国公安机关2003年-2008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正式颁布,部署实施“金盾工程”建设、加强公安科技攻关、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等七个方面共20项科技强警工作,简称“科技强警20条”。2004年8月,公安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北京等21个城市,在全国首批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成都成为西部唯一通过评审的示范城。

科技强警示范城内容覆盖报警、监控、勘察、鉴定交通和应急领域。2006年6月27日,公安部、科技部又启动了以中西部为主的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

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与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发布的《2006年中国安防产业蓝皮书》(简称《蓝皮书》)中,认为中国安防产业于2006年步入快速发展车道。

《蓝皮书》称,科技强警示范城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虽然两批示范建设城市只有59个,但2006年,全国事实上已有360多个地方开展了示范市、示范区、示范县的建设。

“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生物识别、等安防系统集成和产品在示范城市建设中成为技术防范的重要手段,大量安防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成为安防产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蓝皮书》称。

来自《蓝皮书》的数据说明了一切:深圳市2006年安装25万个监控摄像机,以每个点平均0.4万计算需要投资10亿元;成都在2006年内投入2.76亿元在五个城区完成图像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上海市决定新安装20多万个摄像机,全面构建社会安防控体系;东莞市从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投资超过50亿元,建成市、镇、村三级视频监控系统。

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平安城市建设的通知》后,为安防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

平安城市建设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治安管理,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对社会面实施24小时控制的社会治安监控网络城。要求把系统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各级财政拨出了专项资金,保障视频监控系统的需要,建设重点是机场、车站、码头、地铁、公园、广场、公共场所、重要单位以及人员密集场所。

《蓝皮书》认为,平安城市建设,为安防产业提供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盗报警、监控系统的建设,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产品、生物识别等;二是各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如住宅小区监控报警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等。

此后,我国安防产业步入快车道。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0年,有13家安防产业领域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在此之前,仅有3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安防产业。

在平安城市等政策的带动下,多家安防企业在2008年至2010年间密集上市。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0年,有13家安防产业领域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在此之前,A股仅有3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安防产业。

2008年,登陆A股市场,这家位于浙江的民营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红外热像仪的生产销售,上市时被称为A股第一只正宗安防股。

当年,还有、卫士通、、、等安防企业成功上市。

2009年,主要从事ATM监控系统及银行数字化网络安防监控系统相关电子设备及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的企业也登陆深交所;为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提供包括安防系统在内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也在同一年成功实现上市。

此次爆出“黑天鹅”事件的海康威视,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

2014年最后一个月,登陆资本市场的南威软件,同样致力于安防领域。

据安防行业研究员张旭的梳理,安防产业主要分为视频监控设备产业链、系统集成产业链、运营服务商三大块。

视频监控设备产业链涉及前端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图像控制管理、后端存储及监控显示等环节。目前代表上市公司有大华股份、、等。

系统集成厂商主要通过采购上游硬件设备集成商的设备,在后端进行集成后完成统一的整机系统交付给客户。主要代表企业如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楼宇对讲方面占有优势地位。

虽然目前国内的安防企业基本没有将产业链延伸至运营端,但从盈利模式来看,安防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盈利模式都比安防设备市场更胜一筹,是未来安防企业博弈的重点。

对于安防产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14年,称得上是一个丰收年。多家已公布业绩或发布预报的安防上市公司都报出了“喜讯”。

获益于政策,过去十年被称为我国安防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度,以安防制造为主营业务型的13家上市公司里,10家的营业收入出现增长,涨幅最高的为,达到76.86%。

2月28日,高新兴发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其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37.53%;实现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47.4%。

主营业务为系统集成与服务的上市公司里面,以、为代表的7家企业,2013年营业收入全部实现了增长。其中,除了仅增长了2.33%,其余6家都录得两位数的增长。

对于安防产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14年,同样称得上是一个丰收年。

已于2月17日发布了2014年年报的卫士通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尤其2013年‘棱镜门’事件曝光后,国家相继成立安全委员会和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并在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维护网络安全,标志着信息安全已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随着更多促进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政策推出,国内信息安全行业迎来了产业化发展的新机遇。”

2014年,卫士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亿元,较上年增长62.17%。

前文提到的汉鼎股份在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12%,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6.98%,为8380万元。

此外,近期政府采购名单大幅增加国产品牌,彰显“政府加强网络安全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也被认为对安防产业未来的一个利好。

智慧城市的兴起,又被安防产业看到了新的机遇。  新京报记者 朱星 郭永芳 北京报道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康威视远程监控设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