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广告设计与策划2018毕业生名单

东方港湾 孕育着荟萃的嘉木

历史的章卷彰显自由开放

改革的画笔描绘育人蓝图

它就是——辽宁师范大学

60多年来辽师大培养了20万余名毕业生

源源不断的为社会输送各个领域的精英骨干

几代人的辛勤付出滋养着每一个你我的明天

我们在辽宁师范大学等你

带你真正读懂勤学 乐学 博学的真谛

金秋九月让我一起相约 辽宁师范大学

特别提示: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的为准,所有招生政策以教育部最新规定为准。

注:1、各省(自治区)的具体招生计划和招生科类以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的计划为准。

2、影视艺术学院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专业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办学;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专业在辽宁师范大学黄河路校区办学。

3、在内蒙古自治区只招汉授艺术考生。

4、我校在各省(自治区)均不设美术专业校考考点,录取时我校承认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美术类专业的统考成绩。

注:1、各省(自治区)的具体招生计划和招生科类以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的计划为准。

2、我校在各省(自治区)均不设艺术类专业校考考点,录取时我校承认考生所在省(自治区)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的统考(联考)成绩。

3、在内蒙古自治区只招汉授艺术考生。

4、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师范)、舞蹈学、音乐表演专业在辽宁师范大学黄河路校区办学;影视艺术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专业在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办学。

5、音乐学(师范)专业在辽宁省只招加试美声钢琴、民声钢琴的考生;在黑龙江省建议加试美声唱法、钢琴或民族唱法、钢琴的考生报考。

6、舞蹈学在辽宁省只招加试音乐舞蹈类舞蹈学专业(具有舞蹈教育成绩)的考生;在河北省招收加试舞蹈类专业统考科目的考生;在山西省招收加试舞蹈统考的考生;在甘肃省招收加试舞蹈学类统考科目的考生;在河南省招收加试音乐类专业省统考科目(专业主科舞蹈)的考生。

7、音乐表演专业招收的乐器种类及各省拟招计划见下表:

我校艺术类各专业各省(自治区)艺术类统考(联考)科目对应表

(一)我校艺术类各专业与辽宁省艺术类专业统考科目对应表

(二)我校艺术类各专业与外省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科目对应表

1、必须符合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2018年艺术类招生有关文件规定。

2、报考师范教育类专业要符合师范院校面试标准。

我校招生的艺术类专业(方向)使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组织的相应艺术类专业(方向)统考(联考)成绩。我校要求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我校招生的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统考(联考)专业成绩均达到所在省(自治区)规定的艺术类控制分数线(合格线),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艺术类投档条件,各专业按以下录取办法,择优录取。

1、2018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有何特点?

(1)我校不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承认各省(自治区)的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凡各省(自治区)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统考(联考)成绩合格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在各省(自治区)招生的相应艺术类专业。

(2)我校所有艺术类专业均不设外语小分限制,具体招生计划和招生科类以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为准。

(3)我校美术类专业参加辽宁省艺术类本科二批第一阶段的平行自愿投档录取。

(4)音乐表演专业共招收10种乐器,在辽宁省招收笙、唢呐、大提琴、扬琴、琵琶、二胡、竹笛、古筝、古典打击乐、民族打击乐的考生,在山西省招收加试笙、唢呐、大提琴、扬琴、琵琶、二胡的考生,在河北省招收加试琵琶、二胡的考生。

(5)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三个专业在辽宁省的录取办法为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文理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6)文化成绩包含高考加分。

2、2018年艺术类专业学费是多少?

(1)美术学(师范)和音乐学(师范)专业,学费5000元/年。

(2)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数学媒体艺术、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10000元/年。

注:以上专业2018年的学费标准最后以辽宁省物价局批准的额度为准。

3、是否招收硕士研究生?

(1)美术学院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有美术学(一级学科)、设计艺术学及美术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2)音乐学院从201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及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3)影视艺术学院从201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及广播电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4、2017年美术专业在各省(自治区)录取的最低综合分是多少?

注:1、2018年我校美术专业录取原则为:“专业成绩达到各省(自治区)规定的艺术类控制分数线(合格线),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2+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以上分数仅供参考。

2、2018年各专业各省(自治区)的录取批次以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的为准。

3、我校美术类各专业文化控制线,均按各省(自治区)划定的文化控制线执行,以上分数仅供参考。

5、2017年非美术专业在各省(自治区)的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注:1、各专业录取原则见前。

2、2018年各省(自治区)、各专业的录取批次以各省(自治区)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的为准。

3、我校非美术类各专业文化控制线,均按各省(自治区)划定的文化控制线执行,以上分数仅供参考。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始建1989年,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分别毕业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2003年美术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艺术硕士(美术与艺术设计两大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美术教育系、绘画系和艺术设计系。美术教育系设有美术学(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师资;美术学绘画专业,主要培养美术学绘画专业创作及美术教学辅导专业艺术人才。艺术设计系设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平面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艺术设计方面的专门人才。

美术学院教学楼设有天光画空、专业设计室、创作工作室、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摄影实验室、丝网版画工作室、泥塑陶瓷工作室、工艺造型制作室、期刊图书资料室、美术馆、画廊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展馆。

美术学院设有专业基础课教研室、史论教研室、国画教研宣、油画教研室、综合绘画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环境设计教研室、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专业研究与创作方面,在国家级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师生创作、设计的各类作品在全国和省级展览中获奖或被收藏和采用,在国外举办展览或参展。油画作品“大庆人”入选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获得文化部、财政部的创作经费资助;油画作品“家园”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项目。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美术学院师生共有17件各类画种作品入选,并获铜奖、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在全省高校及创作团体中处于领先地位。

美术学院本着宏观的教学发展思路,注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学中注重艺术品位与个性的扶持。利用现代化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活动,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土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美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艺术设计教学的能力,能够胜任基础美术教学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主要学习美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规格:树立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自强服务;热爱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能够胜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外美术活动的指导工作;具有美术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修养和一定的艺术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创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和具备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该专业前1.5学年,1、2、3学期进行基础模块教学;后2.5学年,第4、5、6、7、8学期分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離塑等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模块教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与艺术实践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美术学绘画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美术学绘画及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艺术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艺术创作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规格:树立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自强服务;热爱艺术事业,掌握科学的美术学绘画专业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艺术创作方法;具有美术学绘画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修养和一定的绘画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胜任美术学绘画创作及艺术实践工作;掌握一门外语和具备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该专业前1.5学年,第1、2、3学期进行基础模块教学;后2.5学年,第4、5、6、7、8学期分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模块教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中国文化底蕴的,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融合传统平面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及社会化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视觉传达设计及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设计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设计和科研的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规格:树立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自强服务。热爱视觉传达设计事业,掌握科学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应用技术;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修养和一定的设计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胜任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掌握一门外语和具备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该专业前1.5学年,第1、2、3学期进行专业基础模块教学;后2.5学年,第4、5、6、7、8学期分选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进行专业设计模块教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够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主要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设计及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设计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设计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规格:树立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自强服务。热爱环境设计事业,掌握科学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应用技术;具有环境设计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修养和一定的设计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胜任环境设计工作;掌握一门外语和具备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该专业前1.5学年,第1、2、3学期进行专业基础模块教学;后2.5学年,第4、5、6、7、8学期分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进行专业设计模块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始建于1990年,历经艺术系、音乐系、音乐学院的阶段性发展,现已形成完备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体系。学院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MFA)专业学位授予权,招收音乐学、合唱指挥、艺术理论、声乐、钢琴、舞蹈编导等方向硕士研究生,学院课程设置多元化、体系化,长期与校外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并与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长期合作办学。目前,在校本科生近500人,研究生近百人。

音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均学业于国内各大音乐学院和国外著名音乐学府,已形成以教授带头、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与科研团队梯次构架模式,其中,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拥有博士、硕士学位,2015年学院实现了国家艺术基金零的突破。近年来,学院科研立项课题(包括结项)40余项,涵盖国家、省部等各类级别规划项目;出版各类专辑、专著、编著及教材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学院及教师近年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作、表演成果奖数十项;学生在国际、国内专业音乐赛事中获奖百余项。

“全程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是音乐学院重要的办学特色。2013年以来,学院排演的歌剧《原野》和《伤逝》,在国内师范类院校中独具开创性,并受邀到深圳等城市巡演与交流。学院舞蹈教学发展迅速,成绩斐然,2015年原创舞蹈《尼苏新娘》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作品奖。

音乐学院下设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舞蹈系、研究生部、音乐理论教研部、艺术实践部、辽南音乐舞蹈文化艺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分支机构。

音乐学院硬件设施完善,教学环境幽雅。教学楼面积7530平方米,音乐厅面积700平方米,琴房180余间;配有先进的现代多媒体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电脑音乐制作室、视听赏析教室、合唱排练厅、器乐教学教室、舞蹈教学教室及一流的录音棚。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研究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事社会音乐教育和企事业单位艺术文化活动的音乐培训、策划与组织的实用型人才;从事广播电视音乐频道节目制作、编辑、主持以及音乐文化市场的开发与宣传的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文化综合素养,具备扎实、系统的音乐理论与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合唱指挥的基本技能;熟悉音乐教育教学规律,能够胜任基础音乐教学,能够指导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文化建设活动,并有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和音乐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掌握一门外语。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从事国内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的表演人才;从事专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市场的开发与策划的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演奏能力和优秀的舞台表演素质,适应新时代音乐表演艺术市场发展需求。熟悉器乐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并有结合艺术实践的研究与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掌握一门外语。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从事国内外舞蹈文化交流活动的表演人才;从事专业舞蹈教育、社会舞蹈教育、舞蹈演出市场的开发与策划的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较高的舞蹈专业技能和优秀的舞台表演素质;具备集舞蹈创编、表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能力。熟悉舞蹈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并有结合艺术实践的研究与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掌握一门外语。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于2004年成立并招生,位于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现设有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广播电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和配套完备的办学条件,学风端正,管理规范。学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凝练并深化“育人崇德,创新为用”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全面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实践能力。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教学成果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动画专业先后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学院注重教育国际化工作,每年选派多名优秀学生赴日本、英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合作院校学习深造。

学院拥有本科生1200余人,招生区域遍及全国10余个省区。学院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潜力,多名毕业生就职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八一电影制片厂、凤凰卫视、香港TVB等影视传媒单位及多所高等院校。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学院艺术实践成果丰硕,每年举办各类展演展映活动30余场。学院定期与辽宁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承办“看中国·大连行”中外青年影像计划,以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合、中央电视合体育频道、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多项主持人大赛。学生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冠军、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冠军等奖项,纪录片作品两度入围“东京木暮人国际电影节”并连续获得评委会特别奖,戏剧作品四次入围乌镇国际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三甲并获奖,影视美术作品获中国影视化妆大赛多项大奖,研究生作品入选“全国艺术专业学位设立十周年广播电视类型优秀作品展”,多部公益短片在央视等媒体平台展播。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动画创作与动画应用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人文内涵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能在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漫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游戏美工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简介:动画专业于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其前身为艺术设计(电脑动画设计)专业方向,2016年获批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拥有国家一级美术师、电影学博士、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等高端专家领街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国内多位动画行业领军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构建了立体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优质实践教学平合,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动画创作与动画应用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广播影视作品创作和融媒体产品研发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富有人文内涵与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创意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影视制作单位和传媒机构从事影视作品创作、节目编导制作、新闻采编、产品生产研发工作。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単位及企业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简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其前身为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方向。专业拥有电影学博士领衔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与中影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优质创新实践教学基地。专业以社会责任培育和文化创新养成为根基,以媒介融合的创意创新思维与视听表达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和项目驱动教学摸式,强化媒体产品意识与综合媒介素养,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社会表演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媒介素养,兼具媒介融合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扎实的言语表达、口语传播、播音与主持等专业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新闻传播、媒体产品生产研发等工作,在多行业、多领域从事口语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简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于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其前身为音乐表演(影视表演与主持人)专业方向,专业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载体,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围绕“言语表述、口语传播、媒体实务”,金字塔型实践能力进阶目标,搭建“双导师”工作室与优质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生以综合媒介素养为根基的主持人节目创作生产能力和口语传播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专业人才的分层次教育和分方向发展。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人文内涵和社会表任感,了解时尚潮流与流行趋势,具有较强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能在艺术领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影视服装设计制作、影视化妆设计与应用、影视造型设计等方面工作,能在社会相关机构从事服装设计、化妆造型、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简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于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其前身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方向。专业教学以影视服装化妆为主要方向,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优势明显,专业以社会责任培育和文化创新养成为根基,强化以中国传统元素为核心的衍生设计理念,融合设计学相关知识,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多向度、跨学科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戏剧舞台表演、影视表演及应用戏剧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富有人文内涵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能够在相关专业团体、文化馆站、演出公司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及文艺演出创作,在各级学校、各类教育机构从事表演和教育戏剧培训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简介:表演专业于201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其前身为音乐表演(影视表演与主持人)专业方向,专业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优化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与大连话剧团等多家行业优秀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曾连续三年入围乌镇国际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并获奖。专业以社会责任培育和文化创新养成为根基,融合应用戏剧理念,专业教学兼具艺术性与应用性特点,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进阶性、递进式课题创作实现人才的分层次教育和分方向发展。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由创建于1987年的计算机科学系和创建于1988年的教育技术系合并而成,位于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学院设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系、教育技术系、影视传媒系和信息技术基础教研部。本科教育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设有教育技术学二级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目前学院拥有教工共8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8人。其中,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特聘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2人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2人入选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第二层次);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培养工程;1人被评为大连市优秀突出贡献专家。2人被评为大连市第四、五批优秀专家。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辽宁省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取得了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2007年获批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2011年获批成为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年获批成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获批成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应用转型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于2008年获批成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近20项,省部级科技基金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市级科技基金课题、横向课题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100多篇被SCI、EI检索;图像处理与数字印刷研究室的超幅宽喷墨印刷机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院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有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图形学、智能计算、图像处理、并行计算、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学习等。学院拥有全校规模最大的实验设施,包括:计算机公共课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摄录编实验空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微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以及“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与数字印刷”、“动画与游戏”、“并行计算”、“网络教育应用”、“智能计算”等多个专业研究室。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和全校师范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工作。

学院坚持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学以致用拓展渠道。面向大连,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软件外包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于2012年获批成为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与东软集团大连公司共建了“软件工程教育云创新中心”;辐射全国,与日电电子(中国)公司共建“NEC—辽宁师范大学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媒体设备商AVID公司共建了“AVID培训中心”,与香港科讯交流有限公司共建了“科讯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企业搭建的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为学生就业提供了绿色通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面向教育领域和信息产业双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和计算机开发与设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徳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方法,学生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学习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酸入式技术等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两种以上技术在网络Web编程领域或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进行开发与设计;掌握信息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具有计算机技术学科的教学能力。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管理、研究和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意识和团队精神。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方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两种以上技术在网络Web 编程领域或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进行开发与设计。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电教)部门、远程教育机构、电视台、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化信息资源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备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网络教育平台、制作教育视频节目、编辑电子出版物以及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较高的从师素质,能够承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任务;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围绕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及产业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媒体软件开发、设计制作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宽厚专业基础、良好科学技术素养及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数字媒体的产品开发与制作,能在游戏软件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网络传媒、新闻媒体、文化传播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规格: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动画和游戏软件、多媒体网络系统等数字媒体产品技术开发和媒体产品创意设计及制作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在影视文化制作公司、网络传播公司、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公司、动画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新闻媒体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国家机关和大中型企业等,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和制作的兼通艺术和技术的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能利用计算机等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影视作品的设计创意与制作、PS数字图像处理、FLASH二维及3DMAX三维动画创作等技能,并获得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播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思维能力。

}

记者昨日从市交委获悉,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空间格局扩展和公共交通出行结构变化,市交委正加快开展新一轮的公交线网规划工作,前期聘请第三方设计院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优化规划》及《中心城区公交线网优化设置导则》进行编制,现已形成中期成果。

近日,市交委召集天府新区规建局、各区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等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就规划和导则的中期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会议就成都常规公交的发展思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沟通,就设计院草拟的线路设置的原则、标准、条件等内容征求了各单位意见。会后,将结合各单位意见,对规划和导则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计划于2018年底前出台《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优化规划》及《中心城区公交线网优化设置导则》,以促进常规公交开行更加科学、便捷,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发展。(记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