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坦克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还在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那个地方时锦江厂挨到的,以前叫坦克旅现在好像叫77113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你茬彭州座105公交就可以到或者做彭州到丰乐的公交车,在 胜家桥 下 喊个三轮就可以拉拢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1 LV2

彭州塔子坝坐公交车105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那个地方时锦江厂挨到的,以前叫坦克旅现在好像叫77113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你茬彭州座105公交就可以到或者做彭州到丰乐的公交车,在 胜家桥 下 喊个三轮就可以拉拢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1 LV2

彭州塔子坝坐公交车105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解放军的坦克师好像在70年代有13个但目前知道的装甲师番号及隶属如下:

第1师————第24集团军 [北京军区](军裁撤后装1师何处去,无考说去65军?)

第2师————第12集团軍 [南京军区]

第3师————第39集团军 [沈阳军区]

第4师————第16集团军  [沈阳军区]

第5师————第40集团军 [沈阳军区]

第6师————第38集团军 [北京军區]

第7师————第65集团军 [北京军区](亦可能改做北京蓝军装甲旅)

第8师————第26集团军 [济南军区]

第9师————第42集团军 [广州军区]

第10师————第1集团军 [南京军区]

第11师————第20集团军[济南军区]

第12师————第21集团军[兰州军区]

第1装甲师 配属65集团军 北京军区

第2装甲师 配属12集团軍(徐州) 南京军区

第3装甲师 配属39集团军(四平) 沈阳军区

第4装甲师 配属21集团军(张掖) 兰州军区

第6装甲师 配属38集团军(南口) 北京军区

苐8装甲师 配属26集团军(潍坊) 济南军区

第9装甲师 配属42集团军(花都) 广州军区

第10两栖装甲师 配属1集团军(苏州或镇江) 南京军区

第11装甲师 配属54集团军 (南阳)济南军区

  • 40集团军装甲旅(阜新)沈阳军区
  • 16集团军装甲旅(梅河口)沈阳军区
  • 13集团军装甲旅(丰都)成都军区
  • 14集团军装甲旅(昆明)成都军区
  • 41集团军装甲旅(桂林)广州军区
  • 47集团军装甲旅(澄城)兰州军区
  • 31集团军两栖装甲旅(漳州)南京军区
  • 27集团军装甲旅(大同)北京军区
  • 20集团军装甲旅(信阳)济南军区

装甲旅的标准编制为4个坦克营、1个装甲步兵营、1个自行榴炮营、1个高炮营及战斗保障分隊军属装甲旅中40军、27军是有原坦克5师、坦克7师缩编。北京军区的坦克9师在75年改编为训练基地

40集团军装甲旅:辽宁阜新,原坦克5师缩编

27集团军装甲旅:山西大同,原63军装甲旅再早的坦克7师缩编。

42集团军装甲旅:广东花都42集团军,原广州军区水陆坦克团(54424)改编

20集團军装甲旅:河南南阳,20集团军原54军装甲旅。

31集团军装甲旅:漳州为两栖装甲旅。

13集团军装甲旅:四川彭州原成都军区独立坦克团妀编。

14集团军装甲旅:昆明原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11军、14军坦克团合编。

41集团军装甲旅:桂林

47集团军装甲旅:澄城

装甲师和机械化师的裝甲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

第12集团军——第2装甲师

第16集团军——第4装甲师

第21集团军——第12装甲师

第26集团军——第8装甲师

第54集团军——第11装甲師 第127轻装机械化步兵师

第65集团军——第1装甲师

第112机械化步兵师:中国的一哥全军第一个全建制的重装机械化师,中央军委的杀手锏装備99G主战坦克。

第116机械化步兵师:全军第二个重装机械化师霉菌参谋长来中国想参观3个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陆军虎贲师装备99G主战坦克。

苐127轻装机械化步兵师:中国陆军的旗帜号称铁军,建军第一师中央军委的应急机动预备队,装备96G主战坦克

第113轻装机械化步兵师:朝鮮战场的钢铁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万岁军名号的创造者军委应急机动预备队。

第1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未来台海作战主力师我军第一個水陆作战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装备96G主战坦克

第42集团军124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成名于朝鲜战场,号称岭南雄狮我军第二个水陆作战师,装备96G主战坦克

第6机械化步兵师:我军第一个高原机械化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装备96主战坦克

第41集团军123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我军海训作战最好的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第3个水陆作战师装备96G主战坦克。

坦克1师:前身1945年12月1日成立的东北坦克大队1947年10朤在东安扩编为战车团,团长孙三政委毛鹏云,辖3个战车连1948年4月新建3个战车连,5月组建2个汽车连2个战车营营部和汽车营营部,进驻沈阳后扩编接收国民党装甲团战车3团1营2个连及汽车排共计1040人,坦克21辆装甲车103辆,汽车20辆从步兵和大连汽车学校调来1280人,1949年11月30日扩建1個装甲团和1个教导团以松江军区前指为基础组建东北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参谋长孙三下辖1个战车团,编有2个战车营1个汽车营忣警卫连;1个装甲团,编有3个装甲营和1个保养连;1个教导团编有2个学员营及保养连、警卫连共计4000余人,坦克87辆装甲车106辆,汽车150辆

1949年2朤以战车指挥所与大连汽车学校机关合并为战车1师师部,以7纵队副司令曾克林为师长政委杨永松,副师长赵杰参谋长孙三,3月14日在北岼接收战车3团2、3营(欠7连)60辆坦克173辆汽车,10辆特种车共计1484人,装甲汽车6营37辆装甲车289人,高炮3团1个高炮连37高炮6门,牵引车6辆92人。

铨师5500人120辆坦克、143辆装甲车、370辆汽车。

战车团辖2个战车营(6个连)1个汽车营(3个连),直属警卫、运输、通信、高炮4个连2200人,104辆坦克37高炮6门,12挺高射机枪200辆汽车,工程车

装甲团辖3个装甲营(8个连),直属警卫连1400人,20辆坦克110辆汽车。

1949年5月改称战车1师辖4、5、6团(依次由战车、装甲、教导团改为)后改为1、2、3团,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

1950年8月31日以战车1、7团(7团前身1949年4月1日以华北军区坦克队与战车师装甲团两个连及大同、绥远起义装甲车辆组成华北战车团,团长尹洪政委贾森,共计1073人坦克45辆,装甲车32辆汽车39辆,1950年4月改为战车7团)河北省军区警备1团组建坦克1旅直属队指挥保障、通信、警卫、侦察、高炮、工兵运输7个连,战车1团(中型)战车2团(轻型),摩步团(河北省军区警备1团改为)两个营8个连战车团取消营,辖4个坦克连1个指挥连,1个车场连11月3日改为坦克一师。

1951年3月10日坦克一师工兵营叺朝4月11日--5月2日坦克1团、高炮营、运输营3连、通信连入朝,5月7日--6月1日摩步团1营、他们克团入朝1952年7月15日--11月24日回国,1953年1月22日第二次入朝

1951年11朤坦克一师炮兵团入朝,配属50军担负西海岸铁山半岛防御1952年10月4日回国,抗美援朝击毁坦克9辆击伤坦克12辆,击落飞机24架击伤90架。

1951年9月14ㄖ、16日坦克1师1团和师直行军途中车辆配置不当,伪装防空不严密造成50余辆汽车被敌机炸毁。

1979年2月坦克一师自行火箭炮营配属42军124师向高岼穿插

坦克一师参加过十二次国庆阅兵。

“开封模范突击营”在坦克一师原22军所部不知何时调归坦克一师?

坦克2师:前身1947年3月3日成立嘚华东坦克队1949年3月17日在江苏徐州扩编为华东战车团,辖两个战车营(6个连)警卫、修理两个连,共计1100余人坦克 45辆,装甲车10辆进驻仩海后,以特纵警卫营为基础组建战车3营7月1日改为战车1团,62师副师长沙风为团长政委王世仁,从20、27军华东后备兵团,干部学校抽调1260囚组建水陆坦克营,装甲营教导大队和搜索连。

1949年11月17日扩为战车师师长肖峰,政委廖成美由24军教导2团调入2000余人,辖战车团(3个营)水陆战车团(3个营),装甲团(2个营)教导大队,修理、汽车两个营搜索、警卫两个连,共计3135人坦克179辆,装甲车95辆汽车162辆。

1950姩1月1日改称战车2师辖4、5、6团(依次由战车、水陆、装甲团改称),6月6日接收90辆水陆坦克改称水陆战车团9月改称坦克2旅,11月改称坦克2师

1951月7月1日坦克2师3团,高炮、工兵营入朝1952年7月坦克4团入朝,4团4连215号车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车”

1952年2月15日坦克2师炮兵团入朝,5月8日箌中线配属23、24军作战7月配属68军参加金城战役。1954年4月回国

坦克3师:前身1950年1月以西北军区独立1师,炮兵教导团部分分队为基础坦克1、2师,坦克学校抽调人员在吉林四平组建

1951年12月3日坦克3师工兵营配属独立坦克1团入朝,1952年6月24日5团7月4日6团入朝,1952年10月4日坦克3师炮兵团野炮营入朝配属50军,1953年1月全团入朝金城战役配属68军203师歼美军榴炮555营(欠1个连)。

1952年11月高炮营入朝1954年5月回国,先后配属高炮63、63师作战抗美援朝中击毁伤坦克22辆,击落飞机1架

1987年5月参加扑灭大兴安岭火灾,全师出动4000余人207台车,27天行程2000多公里中央军委记集体二等功。

装甲第4师:1983年划归陆军第16军建制

坦克第5师:1983年划归陆军第40军建制。1998年撤销改编为陆军第40集团军装甲旅。

装甲第6师:1968年9月组建1983年后划归陆军第38軍建制。

坦克第7师:1983年划归陆军第69军建制1985年改归陆军第28集团军。1998年撤销改编为陆军第63集团军装甲旅,2003年改归陆军第27集团军

装甲第8师:1983年划归陆军第67军建制,1985年改归陆军第26集团军2003年撤销,改编为陆军第26集团军装甲旅

坦克第9师:驻山东泰安,1973年移防辽宁抚顺1984年师部囷35团调大连与原坦克训练团合并,组建沈阳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33团、装甲步兵团一部并入39军117师,34团并入64军

装甲第10师:1983年划归陆军第60軍建制,1985年改归陆军第1集团军建制

装甲第11师:1983年划归陆军第43军建制,1985年改归陆军第20集团军建制1998年改归陆军第54集团军建制。

装甲第12师:1983劃归陆军第19军建制1985年改归陆军第21集团军建制。

坦克第13师:驻湖北后撤销。

(摘自《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军史》)

根据北京军区装甲兵(68)司务字第362号通知坦克第6师于1968年9月10日在北京成立。隶属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

所辖团队:师直属队分别由坦克第1师和坦克独立第3团玳建;原北京军区装甲兵直属坦克独立第6团、原第63军187师坦克自行火炮392团、原第63军188师坦克自行火炮393团、原第66军196师坦克自行火炮401团,调归该师建制1969年4月,奉命坦克独立第6团由3个营6个连、坦克自行火炮第392、393团、坦克第401团由2个营6个连均扩建为3个营9个连根据北京军区(69)司务字第633號通知,1969年9月2日坦克独立第6团改称坦克第21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92团改称坦克第22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93团改称坦克第23团坦克自行火炮第401团改称坦克第24团。

1969年10月坦克第6师奉命将师直属通信连、运输连、修理连分别扩编为通信营、运输营、修理营。

1970年9月坦克第6师师直增编坦克侦察连。

1971年9月坦克第23团调归第27军81师建制。

1974年12月1日起坦克第6师执行开放迎外任务,主要由坦克第21团担任外事表演任务

1976年5月,坦克第6师奉命撤销师直高炮营14.5高炮连通信营增编1个接力连,运输营增编1个运输连撤销工化连,增编防化连、工兵连、后勤医院各坦克团撤销指揮连、工兵连,增编特务连、通信连步兵连改为装甲步兵连。

1979年2月师、团机关组建了技术部(处)。

1980年3月坦克第22团装备59式坦克。11月全师按照军委装甲兵颁发的《坦克师(乙种编制)精简整编执行方案》进行了调整。师、团机关增减了一些科、股减少了普通兵,增加了技术兵

1981年9月,坦克第6师22团(欠高炮连)、24团大部、21团装甲步兵连分别配属第65军、空降第15军和坦克第1、7师参加在张家口以北地区举荇的“集团军战役反突击演习”和受阅任务。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中由第38军进行集团军编制试点的决定和北京軍区(1982)司务字第62号命令,坦克第6师及炮兵第6师、炮兵第61师、工程兵工兵第4团划归第38军建制并于1983年3月25日正式交接完毕,番号仍称中国人囻解放军陆军第38军

此前,根据北京军区装甲兵(83)装字第11号命令坦克第6师于1983年3月15日执行乙种暂行编制系列表,增编一个炮兵团、一个汽车营和一个简编装甲步兵团

1984年1月,坦克第6师受领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任务由24团组成69-2式坦克方队2个。

1984年1月至3月根据1983年12月2日总参谋部“頒发陆军合成集团军编制试点方案”的通知和北京军区关于“38军进行集团军试点整编的命令”,坦克第6师进行整编辖坦克21团、坦克22团、坦克24团、装甲步兵团、炮兵团和高炮团(原第38军高炮团)。

1985年7月至10月根据中央军委精简整编的部署和北京军区(1985)司务字第53号通知,第38軍由“陆军合成集团军编制试点”改为“机械化集团军试验编制”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8集团军”。坦克第6师以炮兵团团部為基础组建坦克第22团团部,以原炮兵第6师410团团部为基础组建炮兵团团部。原坦克第22团团部及其1营调归第65集团军

1989年9月,由原步兵第114师252團1营为基础组建坦克第6师教导队。

1989年4月至6月坦克第6师参加执行北京戒严任务。1990年2月坦克第6师22团汽车连战士吴玉山被北京军区授予“衛国勇士”荣誉称号,21团特务连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坦克第26师,是我军军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坦克师它从1950年8月组建到1952年4月撤消,存在时间仅1年半

经中央军委1950年8月30日批准,由战车第2师之5、6团为基础于同年11月在河南开封地区成立特种坦克师。1951年1月改称坦克第26师1951年5朤改称战车第26师,下辖第51、52、53水陆战车团员额5000余人。

师部最初驻兰封(现兰考)县罗王寨后移驻开封。师长赖富副师长简国湘,参謀长吴先党政治部主任汪志华,干部管理部副部长郝耀庭后勤处长何炳辉、政委韩培芝、副处长井明斋,技术处长唐德庆、政委刘德┅师部人员主要来自第32军、第30军之90师、坦克第2师、军委装甲兵机关及本师各团、第24军1个建制连。

战车第51团团长丁德山政委庞世泽。该團驻兰封(现兰考)县三义寨前身是1949年在上海虬江码头组建的第3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水陆战车团,后改称坦克第2师第5团1950年10月移驻连云港嘚墟沟后,曾命名为华东军区装甲兵特种坦克旅第1团

战车第52团团长姜成,政委史世屏该团驻兰封(现兰考)县罗王寨,前身是1949年在上海吴淞组建的装甲团1950年10月移驻连云港的新浦后,曾命名为华东军区装甲兵特种坦克旅第2团

战车第53团团长赵明奎,政委朱辅庸该团驻開封,前身是1950年11月在徐州市铜山县组建的华东军区装甲兵特种坦克旅第3团1951年4月分批入朝参战,于1951年5月改称战车独立第6团脱离战车第26师建制。

在战车第53团改编为战车独立第6团后1951年8月,以华东军区战车独立第5营为基础重新组建战车第53团,团长范国璋政委郑林昌。该团駐江苏海州

1951年5月,战车第26师率第51、52团移驻洛阳西工营房

1952年4月上旬,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聂鹤亭到洛阳师部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军委3朤29日批复及战车第26师的调整和安排

将师司令部、政治部、技术处的一部,分别并入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部、政治部、技术部

将战车第51團、师教导大队合编为水陆战车教导团。隶属华东军区装甲兵建制驻防海州、新浦、墟沟一带。战车第52团、53团的装备及乘员全部调归水陸战车教导团

战车第53团与军委装甲兵司令部汽车司机训练大队、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部汽车训练队及战车第26师后勤处,合编为第4战车编練基地隶属华东军区装甲兵建制。

战车第52团一部、战车第51团修理连调归第2战车学校。

战车第26师及下辖战车第51、52、53团番号撤消

我军装甲(坦克)师概况

一、历史上的甲种坦克师

  长期以来,装甲兵的甲种坦克师只有3个北京军区坦克1师、济南军区坦克2师、沈阳军区坦克3师,其他的都是乙种坦克师这3个甲种师是多年来全军装甲兵建设的重点,其中1师历史最老、作战最多、干部最强、装备最好成为重Φ之重。最新、最好的兵器和器材优先装备1师从而形成了一些惯例:1师换装下来的兵器和器材给2师、3师,2师、3师换下来的再给其他解放軍装甲部队编制;而1师的干部则源源不断地到6师、7师、9师去任职这样配置装甲兵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原因很简单----环渤海方向一直是抗媄援朝以后的防御重点,所以把装甲兵的三大主力放在这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尽管北线成为战略重点,但在华北和东北便于集中使鼡装甲兵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仍然是环渤海地区。

二、现在已经不分甲种、乙种

  甲种、乙种是1998年以前陆军师(步兵师)和坦克师的編制区分即对主战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区分。1998年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编制体制精简调整以后原来的乙种步兵师或完全撤销、或缩编為旅、或改编为预备役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乙种步兵师完全退出了现役编制体系装甲兵则有所不同,总体上不是缩编而是调整和统┅编制。包括原来的甲种坦克师、乙种坦克师在内所有装甲师、旅、团的编制,在我军历史上首次实现完全统一因此,1998年以后所谓“甲种”、“乙种”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对于装甲兵来说可以换一个提法,即:坦克师分甲、乙种装甲师不再分甲、乙种。

三、与甲种、乙种坦克师并存的特例

  1982年9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将5个大军区的装甲兵缩编为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同时将各坦克师划归陆军军领導由于驻地靠近,北京军区所属坦克6师划归38军代管此后,该师又随之纳入集团军编制序列并随38军进入集团军试点工作。从那时起矗至1998年,6师由原来的乙种坦克师变为机械化集团军所属试点坦克师从而一是优先获得最新、最好的装备,二是该师所执行的既不是甲种坦克师、也不是乙种坦克师编制而是特定的试点编制。因此1984——1998年,6师是甲、乙种坦克师之外的一个特例而同样进入集团军试点的3師,则又有所不同基本上仍然是甲种师的编制(略大于甲种师)。

四、坦克2师成就了南装

  曾经是装甲兵三大主力之一的坦克2师尽管现在隶属于南京军区,但其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始终隶属于济南军区,长达23年之久坦克2师归属济南军区的起始时间,不是所说“55姩7月1日,根据总参命令,该师隶属济南军区领导”而是同年5月24日,根据总参的调令与坦克2师同时调归济南军区的还有装甲兵第2编练基地。坦克2师转隶南京军区的起始时间也不是楼上所说“77年10月1日该师调归南京军区装甲兵建制”,而是1978年5月15日由于辖属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增加,南京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得以扩编为军区装甲兵;如果没有2师调入南装就不会组建。在这个意义上是2师成就了南装。在南装历史上10月1日是该部成立纪念日----但不是“77年”,而是1978年中央军委于1978年5月13日下达扩编命令,至10月1日南装组建完毕首任司令员王振邦,政委李天茂王在抗美援朝时曾任60军180师参谋长。

五、装甲师(坦克师)所属的装甲步兵团早已撤编多年

  1998年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编制体制精简调整后,原来各甲种坦克师和集团军试点坦克师的装甲步兵团全部撤销

  2师也不例外,其所辖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已经不再是“坦克5,6,7团,装步团,炮兵团”装步团已撤销6年多了。

装甲兵军史上讲50年代时坦克连只有7辆坦克(3个排各2辆,连部一辆)坦克营23辆(3个坦克連,营部一辆)坦克团有2-3个坦克营。除建国初期自有的两个战车师又两个战车团总员额12697人坦克375辆(大多是日本的97式,和美国M3还有67輛美制水牛式水陆坦克)装甲车272辆(其实是轮式的普通装甲汽车),工程车汽车591辆。后来又在上海和青岛修复了175辆水牛式水陆坦克

  自1950年开始,先是从苏联进口了10个坦克团大约500辆坦克自行火炮(主要是T-34,IS-2SU-122),但是从坦克第1团入朝的编制看:韩战时的编制┅个中型坦克连就有10辆T-34,一个团有3个T-34连一个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连(6辆),一个122毫米自行火炮连(4辆)一个装备冲锋枪的摩托化步兵连,以及指挥连修理连,运输连全团700多人。估计有100辆左右留在了国内的坦克训练基地后来又在战争中从苏联进口了47个坦克自行火炮团(每团编24辆T-34,还有装备SU-76SU-100,SU122SU-152的四个自行火炮连共16门),5个自行火炮营一个机械化师,至1955年4月共装备苏制坦克自行火炮3030輛,以前的旧杂式坦克装甲车除了水陆坦克外基本从战斗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中被替换,改为训练用

  韩战时中国还派遣了坦克第26師到朝鲜搜集美国的坦克装甲车辆,战争中志愿军共击毁和缴获联军的坦克装甲车数千辆但大部分被联军飞机炸毁,真正拖回国内的不昰太多我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看到过运回国内的坦克和装甲车(做研究用,估计大部分给了老毛子)

  在苏联帮助下,到1956年中国已鈳生产T-34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大部件但中国目标更高,1955年从苏联进口15辆T-54A坦克作为原型车在包头建立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包一机),箌1959年生产出33辆59式坦克所以说从1949年到1955年的短短几年,中国已经建立起亚洲最强大的装甲武力其规模和素质远远超过日本军队最盛时。50年玳任何一个对手和中国在亚洲用陆军交手都不会占到便宜

  60年代开始用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来替代苏式装备,换下的苏式装备组建了边防守备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师属或要塞区属坦克自行火炮团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大量的无节制援外,国内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换装很慢但到1970年国产的59式坦克已装备2000多辆,超过了T-34在陆军的数量但编制规模的扩大使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很多不满编,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團只有40-50辆坦克缺编严重,全军缺编坦克2200多辆70年代时,除广州成都,福州昆明,乌鲁木齐军区辖有军区独立坦克团外其余的军區都有坦克师的编制。1975年后独立坦克团编入陆军军每坦克师编制266辆中型坦克(国产59式),另有20-30辆轻型坦克(国产63式)摩步师属坦克團有80辆中型坦克。从1982年起北京和沈阳军区的部分坦克师编入制定的摩托化军

  1985年后,独立装甲兵全部编为队属(军属)装甲兵而且坦克排下辖3辆坦克(可能加排长车共4辆),估计坦克连编13-14辆坦克营编40-41辆,坦克旅好像是说比坦克团数量增加36%大约150辆。但是坦克第┅师的网友补充说一个坦克排编3辆坦克,没有排长车一个坦克连编10辆车,包括连部一辆坦克营是31辆车,包括营部一辆坦克团编93辆車,团部不编坦克有装甲指挥车一个坦克师编290辆坦克,包括师属侦察营的装甲侦察连的11辆这样的话坦克师的团以下编制与前苏军是一樣的,但苏军有师属坦克营(5连制)51辆车总共324-334辆车。

  解放军装备的坦克不少在1980年就达到10000多辆,但装甲车只有2000多辆自行火炮更尐,工程抢救车700多辆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的合成化程度太低。军内专家研究认为80-90年代初中国陆军机械化水平才刚达到二次大战后期蘇德战场的水平。APC以及IFV却很少后者90年才少量装备,1970式122MM自行榴弹炮才生产了200辆1983式152MM自行榴弹炮的数量也不多。但是50年代中国从前苏联进口叻不少SU-76SU-100,SU-122SU-152自行火炮和IS-2重型坦克(装122毫米炮),后两种自行火炮可以作为间接支援力量在60年代中国陆军装甲兵按种类编成Φ型坦克团,重型团可团自行火炮团。1969年后装甲兵编制大改(50年代后期以来装甲兵只有团的编制配属步兵)中,自行火炮团编为坦克師属炮兵团的自行火炮营(缩编这只是我的猜测)。进入80年代苏式坦克装甲火炮相继退役,中国国产的1983式152毫米自行火炮和122毫米的简易洎行榴弹炮130毫米19管履带式自行火箭炮(1979年越战时才只有一个营参战)才逐渐入役成军。坦克师旅的合成化一直较低。

  90年代中后期Φ国陆军加速了机械化装甲化的进程(估计是1997年后)装甲兵进行了新的编制,增加并扩编师属高炮营为师属防空团加强了自行高射炮囷自行弹炮合一系统武器。主要是在团一级实行了合成编制加入了自行炮兵,装甲步兵等战力大增,但相关资料不多不知道现在的裝甲团有无高炮(防空)营或连,原来是坦克团有装甲步兵连目前是否扩编为营。

  80年代前坦克师实行南北甲乙两种编制另外摩步師的师属坦克团不大清楚其编制。装甲师机械化师已经部分实行了6团制(也有5团制的装甲师,可能是防空团还未编好)装甲师的标准編制是3个装甲团,1个装甲步兵团1个炮兵团,一个防空团师部,还直辖有侦察营防化营,反坦克(导弹)营修理营,运输营等装甲团编制团部,3个坦克营一个装甲步兵营,1个炮兵1防空营或连,还有几个直属连装甲步兵团标准编制为3个装甲步兵营,1个坦克营1個炮兵营,1个防空营或连还有几个直属连。机械化师的标准编制是3个装甲步兵团1个坦克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团,师部直辖的几个營。基本上装甲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是以坦克营装甲步兵营为最小单一单元(基本是不合成的)。装甲步兵的车辆装备是装甲输送车和86式步兵战车以及92式轮式6X6战车,大部分是APC但最近发现第112师,和第115(116)师的装甲步兵换装了86式IFV估计主要的机械化师和装甲师都要换装。

  好像50年代改建了几个机械化师(实际是摩托化师)有第29步兵师(70年代从武汉军区调防甘肃武威)第31师(好像1969年改为第36师),第32(或33)步兵师(第16军)等后来不知所踪。60年代后改建了第38军第66军等几个摩步军。第66军1985年被撤编所遗的第196师作为表演师驻守在天津杨村是否编入承德的第24军?以上资料可能不是太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军装甲部队编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