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还存在吗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应该在UC、今日头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很多鲲系广告,“开局一只鲲,进化全靠吞”也成了热梗。

鲲系广告只是买量界流行的异兽广告中的一种。如果说传奇爆装是成就玩家的胜利欲,升官纳妾是游走在虚荣心和性的边缘,那异兽类广告则是用好奇心牵引玩家。

异兽系广告到底是什么?

异兽系广告很简单,就是一只或一群极具想象力的兽,再加上故事性十足的广告文案。如果不是知道素材不是原创的,真的会被游戏公司的想象力所折服。你几乎可以在这类的广告中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兽,哪怕是最熟悉的龙或是比较抽象的鲲,都能够演化出不同的品种。

大家最熟悉的鲲,还能再分出三大类--“大鲲吞小鲲”、“异兽捕鲲”和“鲲的进化”。

很难形容这些到底是什么动物,但造型都相当的怪异。

一句话文案,故事跃然纸上。大家来感受一下:

山海经全球上线半年,玩家800万,至今无人收服这只异兽,你敢试试吗?

因早产而不能飞空,只能生活在浅滩陆地,看守北国,更多龙族秘史在山海经!

当年因侵犯女娲而被驱逐,现在冲破封印到处吃龙,只有第一神兽能与其抗衡!

老公操作失误遁入魔道,战力突破1000w,吓傻 90后都在玩

小伙为了修仙,吞噬别家神鲲,觉醒称霸全服

广深一线买量厂商参与其中

大家应该也知道,这些想象力丰富的异兽和游戏本身没有一分钱关系,95%以上的素材均为抄袭产物。这么不高大上的操作方式,几乎广深大的买量商都参与其中。

据某款流水过千万产品的研发商A告诉新知君,旗下产品的买量和发行有君海游戏、三七、趣炫、深海和漫灵等一线买量商参与。该产品在UC的投放量最大,几乎所有的广告素材都限于异兽类。

研发商A是广深比较擅长做仙侠类产品的公司。这里的擅长更多针对的不是产品创意,而是指技术层面的擅长。比如包体能够控制在50M以内、流畅度能够处于同类产品上游水平,此外还有画面、新手引导等方面都有影响。一款产品能够在各方面做得比较好,在买量市场上的转化率也会更高。但这些影响的是用户点击之后的效果。让用户去点击,广告素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买量也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语概之的领域。买量厂商也有专业细分,有的擅长做传奇,有的擅长做奇幻类,还有的擅长做仙侠武侠类。但任发行商再强,也很难通过展示“技术”上成功的游戏而吸引到用户。所以广告素材能够吸引人就变得尤为重要。

“现在大家都做这种类型的广告,有时候看得别人的素材好,会直接扒下来用。但要抓住眼球,还是会尽量找一些制作精良、国内用户比较少见到的素材。比如一些电影预告片、其他平台的游戏CG,国外设计师的作品用的也很多。”研发商A如是说道。”新知君也看到游戏《战神4》、《蔑视》和电影《利维坦》预告片,韩国设计师小哥YongSub Noh的画作都被大量抄袭或拼接到广告中。

在信息流雷达统计的排行榜中,各大流量平台中广告价值榜单排行中都能够看到异兽类广告游戏的身影。其中又以《山海经》系列游戏广告最为突出,鲲、兽、骷颅人都有,广告也是虚实结合,卖点很强。

这类广告素材的流行主要还是看渠道数据说话,点击率高从而让更多的买量方效仿,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同质化素材。

异兽广告谈买量素材的升级

首先要明确,这是广告的胜利,而非游戏的胜利。

最早的页游广告经常跟“异性的刺激、成就感虚荣心”沾边,这种围绕着人性弱点设计的广告,总是屡试不爽。但弊端也比较明显,异性的刺激容易演变成露骨的暗示性画面,成就感和虚荣心又常和战斗、血腥挂钩,这两种广告类型容易触及政策边界。

但是能够激发好奇心的异兽类广告刚好可以弥补上述缺点。这类广告还不会让用户耻于分享和传播。在微博上有不少用户询问,异兽类广告游戏的真身就是一个侧面案例。

此外,买量的大本营是今日头条、UC浏览器、快手、百度等入口。很多人不屑快手和今日头条,很少去想,其实一线城市的白领才是少数,中国更多的人口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中生活。哪怕是一线城市,职业和生活也是多种多样的。聚集在今日头条上看Low标题的,在快手上看“乡土”视频的用户,才是互联网用户中的大多数。这里的用户群属性差异化也很大,“性”和“胜利”的吸引力未必比“鲲”大。异兽广告明显更够激发更多人的多巴胺分泌。

既然大家都想要一款货真价实的异兽游戏,游戏公司为什么不干脆做一款呢?厂商不做,一来是在实现上有难度,二是游戏公司靠简单的游戏就足够赚钱了。在买量市场上,一年有1-2款月流水上3亿的产品,做到1亿的产品更多。

当然,大家也不必烦躁市场现状。玩家不再被这种游戏吸引时,游戏公司自然会去创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鲲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