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说的名言警句三种恶友和三种善友在《论语》的哪一章里啊?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汉·李陵〉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唐·孟浩然)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
●知已肝胆相照(宋·文天祥)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
●一人知已足平生(清·赵翼)
●为朋友而死不难,难在找一个值得为之而死的朋友(英国)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欧洲)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喜欢社会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基本原则(埃德蒙·伯克)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汉·王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虎豹欢
●如果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蒙古族)
●观其外知其内,观其友知其人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至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美国)
●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富兰克林)
●沙锅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
●东西越新越好,友谊愈老愈好(土耳其)
●甘蔗从顶往下越吃越甜,友谊的时间越长越诚挚(维吾尔族)
●朋友的深情,刀子砍不断(维吾尔族)
●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维吾尔族)
●情深恭敬少,知已笑谈多
●活着记在心,死了记在骨
●谁也不能击败那能够同经常责备他的人保持友谊(印度)
●朋友之间的意见,不要留到第二天(非洲)
●一个没有好朋友,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苏联)
●朋友的一拳,胜过敌人的一吻(非洲)
●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苏联)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英国)
●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英国)
●用蜜来诱你的不是好朋友,忠言逼谏你的才是好朋友
●对你严肃的面孔,那是一盏明灯(柯尔克孜族)
●友谊中的小争吵如在食物中加些胡椒粉一样好(匈牙利)
●拄棍要拄长的,找伴要找强的
●交朋友必择胜已者(宋·何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
●向你的朋友学好,对着你的影子整装(蒙古族)
●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司空曙)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杜甫)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宋·程颢)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宋·陆佃)
●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清·汤斌)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清·唐甄)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清·李惺)
●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清·魏源)
●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藏族)
●虚伪的朋友,遇事常点头哈腰
●交上坏朋友,很难得到人们的敬重
1. 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
--马库斯.T.西塞罗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看你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
4.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收爱,而是奉献爱。
5. 老朋友是最好的镜子。
6. 真正的友谊,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7. 没有比无知的朋友更危险的了。
8. 如果想交到好朋友,自己必须先成为好朋友。
10. 为了找到一个好朋友,走多远的路也没关系。
11. 人一生有一个朋友足矣,两个太多,三个就会惹来麻烦。
12. 有人赞颂你,也会有人指责你。和指责你的人交朋友,远离赞颂你的人。
13. 真正亲近的人,不需要言语,即使多年不见,再见面的时候,友情也会一日往昔。
14. 只有能够分享内心感受的朋友,才可以给你战胜困难的力量。
15. 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驴的耐力,患难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谊的忠诚。
16. 名誉,美酒,爱情,都不及可以让我感到幸福的友情更珍惜。
17. 一个好朋友,当看到对方的错误时,会真诚的指出,当朋友遇到好事时,会真心
地感到高兴,当朋友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守在朋友的身边,鼓励他,支持他。
18. 真正的友情就如同人的健康。在失去之前,永远无法意识到他的真正价值。
19.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你得意的时候,只有邀请才来,在你失意的时候,会不请自来。
20. 不要追究朋友的缺陷,不要泄露朋友的秘密,不要记着朋友过去的错误。只有懂得这三点,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 1.回答无意义,对问题无帮助,例如:盲目复制、过于简略、低质等;
  • 2.内容明显错误、内容真实性存疑、内容过时;
  • 3.内容违反知道协议,可能涉及答非所问、灌水、偏激、攻击性等;
  • 4.部分问题下提交的回答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前会暂时折叠。
}

智悲德育网络班课程:德育启蒙 第一课[/page]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德育启蒙》。

  《德育启蒙》是灵岩印光大师的遗著,共有二十八个偈子,讲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二十八条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实际做到,不仅能淑世育人,而且还能移风易俗,起到和谐社会的作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纯真善良的。所谓“童蒙养正”,就是要先培育我们的“浩然正气”,教育我们正确的是非观念,有了正确的善恶好坏标准,我们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学习《德育启蒙》,不仅要在道理上通达,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去实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做到,才会有真实的收获。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课是——孝亲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门”,一个孩子是否孝顺,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

  所以,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字就是——“孝”

  (有5秒钟的时间,出示活动一的标题及五个“孝”字)

  一、每课一字——孝

  “孝”,从它的造字由来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指儿子背着父母,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代代相传,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的身体,就是父母的分身,如果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所以古人说“孝乃天经地义”。

  因此,我们要效法父母、照顾父母、孝顺父母。孩子时时想着父母,才能孝顺父母,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

  明白了“孝”的含义,我们再结合颂词认知父母的恩德,进一步思考如何报答父母之恩。

  接下来,我们对颂词进行学习。

  (有10秒钟的时间停顿,依次出示第二个小标题及颂词)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父母与我  实为一体

  我爱自身  应孝父母

  能不辱身  便是荣亲

  第一句颂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体,包括每一寸肌肤、每一根毛发,都来自于父母,都是父母赐予的。

  在佛经中记载着一个故事:

  有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经过一个地方,见到地上有一堆枯骨,于是,佛陀向这一堆枯骨顶礼。

  弟子们问:“佛陀,您为什么给这堆枯骨顶礼?”

  佛陀说:“这些枯骨可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或是前世祖先,所以我要恭敬礼拜。”

  拜完之后,佛陀就叫弟子们把这堆枯骨分做两堆:一堆颜色比较黑,另一堆颜色比较白。

  弟子们问:“这两堆枯骨,为什么一堆比较黑、一堆比较白?”

  佛陀告诉弟子:“较黑的骨头是母亲的。因为在怀胎的过程中,胎儿的营养都从母亲那儿摄取,母亲身体的钙质流失很多,再加上养育的过程十分辛劳,母亲的身体也跟着日渐憔悴,所以母亲的骨头颜色比较黑,重量也比较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亲孕育了我们。当还是胎儿的时候,我们的所有营养都来自于母亲。出生后,母亲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抚养我们成长。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

  第二句颂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 这是说:父母和我们,不论是身体,还是感情,实际是一体的,无法分割。从母亲怀孕十月,到我们出生、成长,我们总是深深地依赖着父母,而父母也总是用他们疼爱的眼、慈悲的心,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我们与父母血相连、心相牵。

  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孝子叫曾参。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拜访朋友都要走很久的路。有一天,曾参到山里砍柴去了,有朋友到他家里找他。曾参的母亲为人忠厚,想到儿子的朋友远道而来,如果没有见到曾参,就很过意不去。于是,她拿起针往自己手上扎了一下。这一针扎下去后,作为儿子的曾参在山上立即感到心痛,他想:一定是母亲出事了!于是赶快跑回家。到家一见到母亲,他马上跪下来问:“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什么我的心一阵痛?”他的母亲解释说:“因为你的朋友从远方来看你了,我想叫你快些回来,没办法就这么做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总是把父母放在心头的孩子,他一定能从心里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需要。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父母与我们是永远也分不开的一个整体。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呢?有句谚语说:“父母疼儿长流水,儿想父母树尾风”,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是无时无刻的,像细水长流,没有中断过;可孩子只是偶尔想起父母一点点,就像轻风掠过树梢一样。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真是无可比拟。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颂词:“我爱自身,应孝父母”, 我们如果懂得爱惜自身,就应该孝顺父母;为人子女,要想行孝,也应从爱护自己开始。“身有伤,贻亲忧”(《弟子规》),从小到大,当我们生病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他们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日夜守护在我们的身边,期盼着我们能早日康复。

  当我们长大后,父母还会为我们的交友而担忧,怕我们因交友不慎,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可以说一个人从小到大,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后还让父母为此操心,那也是不应该的。

  第四句颂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这是告诫我们:品行低劣会使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德行,这样就能让父母觉得非常荣耀。《弟子规》中有“德有伤,贻亲羞”一句。其实每个父母最大的期望,无非就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成就,更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贤成圣,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些,反而还有品德上的瑕疵,父母一方面会非常伤心,另一方面,会觉得羞愧,甚至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遵循好的行为规范,而一切优秀的行为基础就是孝亲,是对父母那颗时时牵挂、时时着想的心。当我们时时都能想到父母对我们的关注和期盼时,我们就一定会做出让父母高兴、欢喜的事。

  在海南的海口,有一个女孩,通过学习,理解到天下父母都一样辛劳的道理后,明白了自己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且要尊敬所有的父母。于是就买了很多礼物回到自己的家乡,送给乡里的每一位长辈。长辈们接到礼物后,内心都非常欢喜,那一天,她的家乡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顶点。隔天,她的父亲打电话告诉她:“乡里很多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他们说,我们乡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还这样关心自己的家乡。”她父亲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高兴,她自己心里也觉得很安慰、很踏实。

  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位父亲的这种欢喜,跟女儿买一件新衣服送给他是否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只能快乐一时;而现在,女儿的行为让他感到光荣、欣慰,足以欢喜一辈子,并且,这个女儿自己也欢喜啊。《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让社会上的人们感受到他的父母教导有方,孩子有今天的行为,能为社会付出,象这样,用德行让父母感到光荣,是养了父母的心灵,更是养了父母的志气,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

  现在,就让我们从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开始,让父母开心,将来,就能做出让父母荣耀、让社会大家庭欢喜的事!。

  同学们,颂词的学习就到这里。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怀抱西瓜”

  (出示活动三的小标题)

  三、小游戏——“怀抱西瓜”

  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条件,用其他的用品来代替西瓜。请同学们将装好西瓜的书包背在前面的怀中,然后做以下几个动作。

  大家准备好了吗?每个动作我们将留出半分钟的时间给大家体验完成。

  (每隔半分钟出示一个动作标题)

  (1)来回走几趟;

  同学们,游戏结束了。相信我们每个人在自己背着西瓜做活动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的确如此,我们只是暂时背负一个小包袱,就感觉非常累,生活、行动都很不方便。那我们的母亲,从怀孕的那一天起,便要承受着由我们带来的一天胜过一天的重量,整整十个月,该有多么辛苦啊!在这些日子里,母亲们的行动还要格外谨慎,心里日夜怀揣着不安和担忧。在生我们的时候,母亲的痛苦更是难以形容。古人说“儿奔生,娘奔死”,足以说明母亲在生产时的苦痛。出生后,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无微不致地照顾我们。由此我们便可以真实地体会母亲的不易,以及给予我们的恩德。

  同学们,通过以上颂词的学习和小游戏,我们了知了父母的恩德,知道应该从现在起就回报父母;同时也知道了怎么做才是对父母行孝。我们不光从文字上学习、了解,更应该把它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愿意做一个人人都欢喜、赞叹的孝顺孩子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四个环节——“好孩子行动日记”

  (出示第四个小标题)

  四、好孩子行动日记

  首先,有这样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依次出示以下4个问题)

  1、请你们说几件父母疼爱自己的事,再想一想自己又是如何以孝心回报父母的?

  2、你妈妈常做你最喜欢吃的菜吗?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吗?

  3、父母为你庆祝过生日吗?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吗?

  4、作为子女,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方面要改正呢?

  同学们,通过静静地反思,我们会发现自己还有太多的不足。如果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地方,那也不要紧,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行动吧!请同学们按照下面表格提示的内容慢慢来实践,每天哪怕只是做了一件,也请你用心去体会父母的那份惊喜与快乐,认真在那一栏里打上一个“勾”,为自己加油、鼓劲!


  最后,我们一起进入“好孩子思考园地”

  (出示第五个小标题)

  五、好孩子思考园地

  我们将通过读一读、练一练、想一想等活动,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

  首先,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小标题后,再依次出示颂词)

  一、读一读 

  第一、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装镜惹尘埃。

  第二、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沈。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第三、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张开,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第四、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第五、回乾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乾,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恩连恒废枕,宠弄才能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於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第七、洗涤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第八、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第九、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第十、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第二个活动——“练一练”

  (出示活动二的小标题)

  二、练一练——“孝”字的演变

  中国文字具有极深的智慧,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请同学们仔细学习“孝“字从金文到行书的演变过程。我们将留出三分钟的时间,给同学们动笔写一写、练一练、想一想,也许,你会有更多的体悟、更大的收获。

  (请按半分钟出示一个字的速度进行播放,让学生有写、想、练的时间。中间三分钟可播放一个小的音乐片断)

  最后,我们进入活动三——想一想

  这里一共有三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与自己的父母、同学或朋友一起学习、讨论。

  (依次出示以下三个小题目)

  1、你怎么理解“父母与我,实为一体”?

  2、人人都爱自己,为什么说爱自己就应该孝顺父母?

  3、俗话说:“儿子是父亲的铁撑腰,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联系本课内容,你认为它有道理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让我们一起致诚感恩所有关心我们学习、成长的父母师长、同学朋友,感恩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付出。

  同学们,下个星期再见吧!

}

前面也说过,讲《弟子规》,我不是很内行,在你们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通过这样的共同学习,也许会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每个人要认真对待。

有些知识分子始终有种毛病:对所学的知识,觉得字面上能划下去,就无所不知了,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简单的法,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这种邪分别念并不合理。尤其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学问却不高。为什么呢?因为大学短短几年教育,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是混时间,对于知识的钻研,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地步。所以,许多人名义上是“大学生”,实际上学问不太够。

因此,不管是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对这样传统的教育,都要去思维,自己的理解要与这里的讲述互相对比。对我而言,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么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后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

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么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后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后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如果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俩同一时间学的,为什么人家的品行那么高尚、学习知识那么快,而我这么差劲?”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

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显现上对别人也有竞争心。当然,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则没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还是应该互相竞争。比如考试一部论典,你们是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听的,假如别人成绩特别好,那你为什么不行?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修自他交换——高分给别人,我心甘情愿得零分。(听说附近一所小学,在全县考试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个得了零分。这样的话,老师的“营养”应该不错!)

因此,在学识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欢修宽容心,而应让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 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世人皆称许“德才兼备”,故一个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这两者之中,仅有才是不足够的。现在有些读过高等学校的人,拿一个文凭就沾沾自喜了,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内在的德行很差劲。今天,我资助三年的一个大学生来了,他读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来取学费。可近几年来,他很多行为让我不满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这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狠狠说了他一顿,并告诉他:“我给你的钱,感觉基本都浪费了,没什么意义。”他赶紧回答:“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今年准备考研究生,这个应该没问题。”确实,他人比较聪明,考试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话,我不想继续资助,因为觉得有点不值。你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若把这8000元给80个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这应该很有意义。但像你这样缺乏德行的人,做人连基本的孝顺都没有,佛教信仰也越来越减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让人失望!”后来,他用各种方式让我生欢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许我的判断并不正确,但90%以上应该不会错。

这几年,我资助过不少学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藏校、拉萨的好几所大学,以及汉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学校的教育,不说佛教的崇高精神,就连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没有,以致很多年轻人从那里毕业之后,言行举止、甚至眼神中浮现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狡诈。

所以,人光有学问并不够,关键在于是否有德。对刚才那个大学生,我还说:“智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德行都远远超过你。”人若没有德行,即使学得再好,最终也可能会培养成一个贪污分子,祸国殃民、贻害自他。所以,尽管我最初的发心是好的,但因为凡夫没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业,结果也不像想象得那样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没办法了。但不管怎样,做事遇到一两件不成功的,也不应该就此停止,今后还是要继续努力。

其实,一个人的德行,能从小养成是最好的。前两天,有个8岁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钱供养给我,说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问:“30元钱能做什么?”他说:“很多小朋友没有笔和纸,可以用这些钱帮助他们。”他的话虽然很普通,但这种善心若能延续下去,那他长大之后,对社会、对人类乃至对所有众生,肯定会有利益。

可现在的学校很缺乏这种理念,从一开始教给大家的,就是要为钱、为生活、为今生而奋斗;到最后,以自私心、虚荣心、狡诈心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骗人那一套。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也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追求高尚的人格。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学不如他人时,包括出家人在内,都要自我督促、发奋图强。有些人可能认为:“哎哟,修行人比这些干什么呀?”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别人得奖,我为什么不能?别人学得好,我为什么学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现在有智慧的人也应这样。所以,在德行与才学上自勉很重要。

品德、才学需要效法,可物质方面的享受,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衣服、饮食、房屋、财富等不如别人,心里也没必要忧愁。

现在有些学校,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我虽没上过大学,但在读书时,学习气氛也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现在的社会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但这个臭皮囊吃得再好、穿得再贵,依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攀比这些完全是愚者之举。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

如今,攀比行为在偏僻地区的牧民、农民中也蔚然成风,比如在节日里,他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装饰品如何华贵……听说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令人咋舌。

其实这些都非常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品学兼优,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家境贫穷,可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孔子教他一种道理,他马上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岁就死了。对于颜回的德行,孔子曾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饭时用一节竹筒当碗,喝水时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极为简陋的巷子里,别人看他那么贫穷,都替他忧愁,可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非常达观。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论冬夏都穿同一套,不像现在人一样,天天换来换去。

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学生,不要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应在智慧上、德行上进行比赛。在我们智悲学校,我就要求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互相竞争,德行上更要争先恐后,谁的德行好,就给谁发奖,以此鼓励他们对人格的重视。

在古代,人们讲究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其中虽没有佛教的甚深因果,也没有深奥的空性意义,但做人的基本架构已全部具足了。所以,包括出家人在内,人人都应学习古代的优良传统。要知道,这些知识是现在学不到的。我看过很多小学、中学的课本,里面有些内容是在教孩子如何奢侈、如何享受,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极为有害。也许是编者智慧有限,他自己喜欢什么,就认为孩子将来也需要这些,却不明白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对他以后真正有帮助。

古人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过节俭的生活,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像有些人,小时候生活贫困艰难,饱受了种种痛苦,现在长大后有钱了,怎么享受也经得起;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就相当困难了,有些人从小一直娇生惯养,始终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但后来自己突逢变故,一夜之间变得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以后的生计而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的甚至会自杀。

当然,人生的无常变迁,很多人可能还没感悟到。但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遇到这些,对此也没有那么执着。就我而言,刚出家时算是一种苦行,生活虽然艰苦,可在上师座下闻思修的那段日子,至今仍然非常怀念。与那时候相比,现在尽管各方面条件好多了,但我还是向往过去的美好生活,并不留恋现在的地位、财富,更不会为它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所以,修行人对“俭”与“奢”所带来的苦乐,与世间人还是有点不同。

其实,一个人若受过良好的人格教育,对他一生都特别重要。当然,有了完善的人格后,还应让他接受佛教的教育。虽说现在世间有各种宗教,大多都提倡博爱、平等、真诚等理念,可是单靠这些,解决生死大事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要认为只学基督教、儒教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出家以后,还认为它和佛教一样,这完全是没有深入闻思所致。因此,各大宗教哪个深、哪个浅,大家一定要搞明白。

总之,修行人也好,世间人也好,在生活上最好不要攀比,对房屋、衣服、饮食等,也不要特别耽执,唯一关心的应该是自己的德行和学识。以前爱因斯坦就是如此,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说:“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爱因斯坦却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当然,佛教中更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高僧大德,从小以身作则,在利益众生心念的推动下,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完全超越了世间很多名人。

所以,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这是大乘佛教的究竟宗旨,也是每个发了菩提心者的行为。然而这样的发心与行为,要在人格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立,否则,你连个好人都做不了,还敢说大话“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恐怕是有点悬。

因此,在座的道友们,从现在开始,应在做人的基础上,依靠善知识的教言及传承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默默发愿:“哪怕能对一个众生有一点点利益,我也要尽心尽力去做。”有了这样的发心,做任何事必定会顺利。因为一切失败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只要去除了这种心态,以利他心做什么都会成功;即使不成功,也绝不会有任何过错。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倘若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就生气,听到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不会虚心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只会让损友日益亲近你,良师益友渐渐远离你。

“闻过怒,闻誉乐”:佛经论典中常说,修行人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远离恶知识和恶友。当然要想依止善友,就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一般人都会“闻过怒、闻誉乐”,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当我们受到赞扬时,应当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这种功德?”而被指出过失时,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过错。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着的。如《窍诀宝藏论》云:“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故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损友来,益友却”:世间上的朋友,分益友和损友两种。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所以,择友要从这些方面观察。

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如果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不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否则,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会逐渐远离你。这里有一则可靠的故事: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不像现在,天天做军事演习,武器时刻瞄准某个国家,害怕敌人从这里出来、从那里出来。)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么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

齐国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用意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众人进谏也不接纳。

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为了,就辞官不做,开始周游列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发展他一生的抱负。

  可见,纵然是大到一个国家,若有善友提出好的意见,君主也应虚心采纳;假如不但不采纳,反而还控制他、镇压他,这个国家肯定不会有发展前途。包括现在一些企业、团体,上者务必要接受下者的建议,倘若不接受任何监督批评,除非你是圣者,有了知一切的尽所有智,否则,这个整体将很难进步。

因此,当听到别人揭露自己过失时,没有必要暴跳如雷,而应像阿底峡尊者那样,把这人当作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如果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过错。其实他在说你某些行为不对时,心里肯定也很疼,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并改正,正直的朋友就会慢慢远离你。

当然,乍听别人说自己缺点,谁的心里都不舒服,但既然是为自己好,每个人就应该渐渐适应,并细心观察:“我到底有没有这种过失?是别人冤枉我,还是我真的错了?如果是我错了,那就该勇于改正。像阿底峡尊者那样的大圣者,尚且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何况是我这样地地道道的凡夫人了?”

其实凡夫人的毛病特别多,只不过自己认识不到罢了。今天我就跟那个大学生说:“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但实际上,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多得不得了,你连一个小蚂蚁都不如,有什么可得意的!”其实,他也没做什么错事,可能是我的眼睛有问题还是什么,他一进来,我心里就不舒服,所以给他说了很多很多。我自问倒没有恶心,但愿那些话对他能起作用,可现在很多人素质比较差,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接受的能力。噶当派的高僧大德,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时,会非常欢喜、非常感激。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此还是很难以接受。这一点,我们平时也应多观察自己。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到有人赞美自己,理应心怀恐惧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骄慢。听到有人讲自己缺点,应当生大欢喜心,因为这有利于进步。若能做到这样,正直的朋友会渐渐亲近你。

别人赞叹你的时候,你尽量不要陶醉其中、特别快乐:“是是是,我就是这样了不起!”有些高僧大德特别谦逊,有人一赞叹他,他马上想办法转移话题。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不等别人赞叹,自己就到处宣扬“我有神通神变,知道你们想什么”、“我在这个世间上如何成功”……麦彭仁波切曾言:“自己于己作赞叹,纵是帝释亦不佳。”所以,如果拼命赞叹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有问题。

当然,上师如意宝讲过:有些高僧大德为了摄受他众,或者,有些菩萨为了显示自身威力,在大众中显露一些不共的功德,这也是有必要的,是摄受众生的善巧方便。除此之外,作为一般人,没有必要自我宣扬,一旦听到别人的赞美,也要注意把持自己。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宋璟,以刚正不阿着称。一天,有人推荐给他一篇文章,并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文章真是不错,他边读边赞叹。可是读着读着,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人为了巴结他,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他很生气。后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不能启用。”(现在社会上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对领导特别会巴结、吹捧,这样的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人格。)

所以,学了这样的人规法后,当别人赞叹你时,你应觉得诚惶诚恐;当别人说你过失时,你要以欢喜心来接受。若能如此,智者渐渐会认可你,善友也会渐渐亲近你。

其实,一个人文凭不重要,人格却很重要。人格好的人,不管到哪个团体,用不了一个月,大家都会接受你;而人格不好的人,纵然你学历再高,一段时间以后,也不会有人愿意理你。究其原因,诚如古人所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者会与智者聚在一起,愚者也会和愚者聚在一起。《易经》亦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所以,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自然而然会合在一起,这是一种规律。出家团体中也是如此:爱闻思、爱守戒、爱修行、爱利益众生的人,往往有共同语言,经常集聚在一起;而喜欢说是非、不好好闻思修行、天天懈怠的,也能看到他们成天呆在一起。

综上所述,大家平时要学会观察自己,对一切赞毁泰然处之。萨迦班智达说过:“不因赞称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不要因他人的赞扬而高兴,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骂而忧伤,要善于把持自己的功德,这就是正士的法相。寂天菩萨也说:“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假如有人诋毁我,那再多的赞美有什么可高兴的?假如有人赞叹我,那个别人的诋毁有什么可忧愁的?因此,我们听到赞叹或诋毁,心不必变来变去。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称为罪恶。

  有些人不是存心为之,只因自己智慧不够、为人处世的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圆满,这种情况叫做“错”,而不叫“恶”。前两天有个道友说:“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我智慧不够,再加上能力太差了,您可不可以原谅我?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她确实心也很好,只不过正如她所说——智慧不够,所以只是个错误,当然可以原谅。但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去做,那就是罪恶了。

有些人心真的很坏,明明知道不对,却还非要去做,这按照佛经的观点,过失相当大。古人也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因此,存有善心去做善事,功德可谓无量;而存有恶心去做坏事,过失同样不可小觑。

从这个道理来看,有些人讲经说法时,若非存心讲错,只是有时理解有误,过失应该不大;但若明明不懂,还望文生义地随便解释,那就不一样了。听说北京有居士问一位法师:“《普贤行愿品》里‘二乘有学及无学’是什么意思?”法师不懂装懂地说:“‘有学’是有学问的读书人,‘无学’是没学问的文盲。我们要随喜读书人和文盲的一切功德。”这样回答差太远了!“有学”、“无学”,其实分别指有学道、无学道。所以,在传讲佛法时,没有依据千万不要乱讲,现在有些法师、居士总是“我觉得如何如何”,这样传法还是很可怕的。

  以前百丈禅师有一天给大众传法。传法圆满后,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百丈禅师问:“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后因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答错一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我回答,希望以此摆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地说:“请问!”

老者合掌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禅师答言:“不昧因果!”(即因果历历不爽、丝毫不虚。)

老者言下大悟,作礼告辞。第二天,百丈禅师带僧众到后山岩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尸,禅师嘱咐依亡僧之礼火葬。

可见,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因果是绝对不虚的,故为他人讲法者,万万不可胡乱指点!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过能改,归于无”:任何错误,只要知错能改,错误会越来越少,逐渐就没有了。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错了以后,要勇于面对并及时改正,要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过失就会渐渐归于无有。佛经中说:过失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所以,有了过失就需要忏悔。古人亦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倘掩饰,增一辜”:相反,如果有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欺骗隐瞒。

犯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能正视它、改正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颜回每次犯错,都会深刻反省并立即改正,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有些道友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错误,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您看着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但没过多久,他又犯了。这时问他:“你还记得原来的话吗?”他歪着头想想:“嗯……可不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次地犯错固然不好,但掩饰错误更不应理。古人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就是掩盖,即小人对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加以掩盖。其实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错了,就应该不覆不藏,把过失全部说出来,之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一点,与佛教中的忏悔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学院工程队有个包工头,他已经写过四次检讨了,每次犯错都发誓:“如果有下一次,我就不呆在这个工程队里!”我们看他可怜,就让他写一个检讨,以示惩罚。可他后来又屡屡再犯,累计到现在已有四次了。所以,凡夫人常常都会犯错,但若能知道自己不对,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倘若一个人知错能改,让自己总处于善心的状态中,这对身体也很有益。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胜,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结果研究发现:“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会让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其实,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水,若能时时改过自新,让自己处在快乐和欢喜之中,身体自然会长寿延年。不过,我们佛教徒倒不需要这些试验,只要安住于禅定或无我空性的境界中,身体自然健康无病。历来很多法师为什么那么长寿?原因除了长年茹素以外,实际上还有禅定食的滋养。

因此,依靠大乘无我修法,断除对世间的一切耽着,让心处在快乐之中,这对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你如果从修行中没有获得满足,却妄图从追求物质中寻找快乐,那么即使一个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家产超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却仍然会欲壑难平,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痛苦万分。所以,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有一种满足感,尤其是修行人,应当追求的是修行之乐。

该篇内容就是由(ftsx.net)小编为各位整理 索达吉堪布讲《弟子规》十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孔子说的名言警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