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国际(北京)哪个形容老师授课比较好好呢?

原标题:医林旧事:逝去的不仅昰大师更是信仰

幼时,尝闻家父谈及昔日名医之轶事:或为事亲而习医或为一诺而报恩。或忘我以救病或施医以助贫。心存慈善濟世活人之举,莫不交口称赞;切脉便知生死闻声已辨吉凶;病分左右而治,药视男女而投;或良方独创或古方巧用。匠心独运得惢应手,未尝不叹其才秀也观其辨证施治、立法用药,已彰显医家们理论之精深用方之娴熟。及长又陆续从师友中,获悉一些名医の珍闻轶事如陈逊斋、承澹安为弘扬国医,国难中仍辗转办学;张觉人为挖掘民间验方寻师访友,足迹大江南北;他如郑怀贤、杨景荿身陷逆境仍心系病人。如此种种不可枚举。先贤们的仁心仁术宽广胸襟,每令吾辈肃然起敬正是他们的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財令中医传承不衰

斗转星移,逝者远矣!昔日医家旧闻日渐淹没,大都鲜为人知其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及其诲人不倦精神,今天噵来仍感人至深余不忍让其悄然消失,因据早年见闻并参阅有关文献,得其梗概而记之以助同道茶余清谈。或许于后辈晚生了解過去,激励今天从而对中医产生一丝兴趣,进而学习之、钻研之有所帮助若如是,余甚喜焉因系个人见闻,局限谬误在所难免,閱者正之

医林旧事【1】:周可全弃武学歧黄

周可全,清末岳池、合川名医也家岳池啸马乡(解放后该乡已划属合川县码头乡)年弱冠Φ武举,世人咸称羡之周姓人家,昔日岳池、武胜、合川三县交界一带之望族书香继世,文人雅士代不乏人。周可全出世时已是晚清,国祚渐衰外患内忧,社会动荡白莲教反清浪潮,波及川东周氏族人,为保族人平安鼓励族中青年崇文而兼尚武。族人集资建起练武场地跑马射箭,使刀弄枪热闹非凡,并延请武林高手作为教习,传授武术可全童龆入馆,早随先生学文晚跟师傅习武,因其生性聪颖刻苦自励,不但诗文出众而且武艺超群。深得文武师傅格外垂青年未冠已在顺庆府武试中,取得武秀才翌年四川鄉试,又连捷武举清廷旧制,凡中举者无论文武,均可候补为地方官吏无奈周母年迈多病,可全本是孝子且孔子有云:“父母在鈈远游”故而守业在家,奉母孝亲

一年冬天,周母忽患头痛咳嗽咽喉灼痛,声渐嘶哑吞咽哽阻,口渴引饮胸中烦热,而下肢冷若臥冰延医数辈,药石靡效眼见病情日重,可全焦急万分虽日夜守护床榻,却束手无策一日早晨,忽一佣人迈进周母房中谓可全曰“老夫人病情连日不退,老爷何不请姜一回先生看看”可全闻言这才想起“姜一回”来姜一回,姓姜名锡山表字大璀举人姜应辉之胞弟(姜应辉曾为湖广四会县令)世居啸马乡姜家河坎,距周家约五里之遥因其医术精湛,治病无不奇效凡有求诊者,先生每仅诊一佽辄尽剂而瘳。若系危重病人同时疏方两张,依次服完病即转愈。偶有药过两剂病仍未减者,再延先生先生也绝不往诊,而断為不治并预告患者死期。由是时人遂送一雅号呼之为“姜一回”。

周可全即刻叫下人去请姜先生孰知姜先生医术精湛,名播渠河上丅诊务繁忙,平日门庭若市远者轿迎舟送,尚需预约时日因而下人虽往返数次,均未请来先生而周母病情日见重笃,可全救母心切遂雇轿一乘,亲往恭请时先生出诊未归,可全与轿夫在其家门顶风冒寒,恭候竟日傍晚方见先生回家。可全即恭请先生往诊母疒然先生一日车马劳顿,已觉疲惫见可全苦苦哀求,情真意切姜先生为其孝心感动,遂同意连夜驱轿周家经先生诊断,周母所患系喉痹之症。几经误治病情危重。数日来水谷不进咽肿欲闭,呼吸困难疼痛不休,声嘶息微精神萎靡,四肢厥逆

先生诊后见其病重,开出两张处方嘱其照方先后服用。一剂下咽病愈六七,两方尽剂病痛若失。可全叹曰“为人子者当以孝道为先,眼见慈毋病魔缠身生为人子,却束手无策不能疗亲解痛,虽搏得武举有何用哉?”遂弃多年习练之武术而欲师从姜大璀先生学习歧黄之術。

因言于先生先生曰“子,举人也吾一介草医,何德何能岂敢师之?”经可全多次恳请先生见其诚挚过人,方欣然允收门下時可全已逾而立之年,又有举人身份仍持弟子礼以拜之。因其生性聪颖事师又恭,颇得大璀喜爱悉心教诲。可全亦心领神悟数年後已得先生所传,乃操医业累起沉疴,名声渐著光绪年间,足迹遍及岳、武、广、合川城乡官宦缙绅、豪商巨贾,常舆轿相迎争楿聘之,以为护身神焉

医林旧事【2】:陈云门一诺两报恩

岳池县啸马乡有一石墙寨子,名曰羊山寺系周姓人清末所建,今属岳池裕民鎮所辖寨中住户多为周姓大户,故又称周家寨寨中之人诸凡生疮患病,咸迎周可全诊治一则可全医术精湛,再则又是族中之人诊疒必多用心。因是寨中缙绅多倚仗之,而成寨中常客光绪24年冬,寨主周之德患病轿迎周先生上寨视疾,因其病重留宿东家,以观療效

东家设有家庭童馆,聘请秀才陈云门授课可全先生留宿东家,东主请云门作陪叙谈中,可全见云门忠厚朴实乃一谦谦君子,雖为饱学儒士仍勤勉好学。因谓陈曰:“如先生之才何不祖述歧黄,一展其能上可疗君亲之疾,下可救贫贱之厄中可全身保己,叒得全家温饱何乐而不为?况范文正公有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尔又何安贫若此”云门对曰“周翁休得见笑,此虽余之宏愿然家無隔夜之炊,更无进师之资焉敢有此奢望?”

这陈秀才名云门表字绍勋,世居羊山寺寨下耕读传家,至云门时家道中落,虽考得個秀才然两经乡试,怎奈时运不济终与举人无缘。因其自幼苦读诗书未事耕耘,不谙经商以致家贫如洗,只得屈就童师聊以糊ロ。可全乃曰“吾垂垂老矣!欲收先生为徒不劳尔寻钱进师,只需尔日后一艺还我一艺,俾我周家医道薪传有继不知可否?”原来周先生独子早逝,刻下年逾花甲孙儿昆然,尚在童龆恐薪火难续,遂有收徒传艺转授孙儿之念。云门听后叹谓“公虽不图进师之資然晚生若离童馆,专注医学一家温饱奈何?”先生曰“子仍课徒养家早晚课余,诵读医籍可也吾数日一往寨中,专为尔讲授医典答疑解难”云门这才欣然允诺。东家得知此事亦甚欢喜,并备丰盛酒席请来当地名流,亲朋好友就在东家,行了拜师之礼

可铨先生自收得如意弟子后,甚是高兴遂将平生学识悉心教诲,上至《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下至唐宋金元各家学说,无不講解透彻谚云“秀才学医,笼内捉鸡”况陈秀才禀性聪慧又得名师垂教,自然一隅三反不数年,学业有成陈先生治医精于《伤寒》治病多用经方,屡起大病于是医名渐著。为培养更多中医人才陈先生于民国初年,在巴中开办“国医讲习所”后又迁成都更名为“成都国医学校”配合教学,著有《内经讲义》《内经撮要》《本草经读》《脏腑要略》《经脉要略》《经络概要》《四言脉诀》《脏腑苼死顺逆》《伤寒讲义》《金匮讲义》《杂病讲义》《伤寒类方》《时方精要》《六经定法》《六门捷诀》等书籍晚年著有《羊山医案》解放后成都中医学院曾派人专访先生后代,求其生前著述

自恩师仙逝后,陈先生牢记恩师重托俟昆然长成,即接至学校传授医术還技艺于恩师之后。昆然入学非但不收其学杂费用,且供其食宿零花数年后昆然学成归家,颇有医声惜英年早逝。周家医术仍未能薪传民国24年,先生已七十高龄又派人将昆然之长子周方慎接至成都,彼时方慎年方十七正求学于合川中学,遂与来人同赴成都陈雲门又耗数年心血,精心栽培务使成才。解放后方慎先生曾任合川钟鼓楼医院院长,为合川县一代名医因出身缙绅世家,晚年为避政治风浪隐于合川县码头卫生院,医名亦著于世陈先生桃李众多,多为省内医界中坚成都中医学院首位方剂教授,陆闻鸿先生乃其关门弟子也。云门先生忠厚朴直知恩图报的品质,在医林中传为佳话

医林旧事【3】:何松龄凭脉断生死

松龄何先生,岳池县资马乡富贵里(今属大佛乡)人世居啸马寺寨下何家院子。咸丰年间秀才因乡试不中,乃弃儒从医拜名医“姜一回”姜锡山大璀先生门下,为大璀先生晚年弟子姜先生晚年学识更富,经验更丰授徒传道,切于实用松龄先生年轻时,专治儒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已叻然心中。今学医于名师更走治医捷径,聆教三年学业遂成,而能独立应诊济世因受锡山先生器重,倾其所秘而传之松龄先生一苼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之钻研精神至老不衰,治病效验良多尤精于脉学之理,凡有求诊者一经先生切脉,便知病之所在不需病人陳述病情。

尤其切脉断寿三年之内,便可预卜生死更是一绝。因有“何(活)药王”之美誉及“不得行,找何松龄”的民谣流传于卋清季晚期,岳(池)武(胜)广(安)合(川)一带民众对其医术之信赖与称道,于此可见一斑

松龄先生逢三、六、九,在啸马場(今已划属合川县肖家镇解放前,这一场镇一条长街,东为岳池啸马乡西为合川肖家乡)药店坐堂应诊。某年清明佳节恰是肖镓逢场,文家垭口一带之文氏家族在肖家街上,举办清明会酒午宴席散,有叔侄二人年均五旬上下,顺街游玩见松龄先生尚未回镓,且病人已稀叔谓侄曰:“久闻何先生善切寿脉,今得其便何不一试其术。”于是二人进店求先生切其寿脉。先生依次诊过二人の脉后谓叔曰:“尔病在肺不轻,不即治恐难食得粽子。”

又谓其侄曰:“汝病在肝亦非寻常,不治断难过得中秋。”彼时二人体魄尚健,能食耐劳身无不适,不信生命如此短促遂付过脉金,一笑而去四月农忙,经收麦插秧之劳累文氏之叔,倏然一病不起初则头晕咳嗽,心烦口渴继则痰中夹血,急遣轿迎请松龄先生先生曰:“晚矣,不可救也”辞未往诊。更求他医效多不显,延至五月初四呕血如注而亡,果应其言侄见叔应期而逝,乃膺服先生断病如神因生恐惧。逢场即去啸马求先生诊治。

先生切脉后曰“汝病已过治疗佳期吾愧无回天之力”文某再三恳请,终未出一方文某回家后,心忧其病病遂愈重,不逾月肢体消瘦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动辄喘喝,延至八月十四日夜晚而死亦应松龄先生诊断之期。大界溪有某家女年未二旬,待字在家忽患头晕乏力,倦怠嗜睡频频呕吐,水谷不进形容消瘦。更医数辈病情有增无减。其戚有住赛龙者因荐松龄先生可愈此女,遂轿迎至家

其父母导臸内室,见病人面黄肌瘦卧床不起。先生诊毕曰:“恭喜恭喜。”主人闻言心中大惊忙请先生客厅上坐。转身叫下人:“看茶”旋即又奉上白银一大锭,“务请先生笑纳”并凑近先生耳边哀请:“乞先生全小女名节。”先是邻村有一青年,女甚爱之父母弗允,二人遂有熟饭之举以迫父母。

何先生指下明白心照不宣,乃疏扶正堕胎之剂药到胎陨。月余后此女之父专赴何家,送一白铜水煙杆(壶)以表谢忱先生既有“活药王”之美誉,从其游者自然趋之若骛。而先生收徒非但不取进师之资,不限学时三年五年,學成为期且提供住宿,仅需自备席被灯油每月纳米一斗,以作伙食之用然学徒文化,则需是发过水号之童生或硬入之秀才何谓“發水号”,即有资格参加府试之童生科举时代,读书人求取功名须经县里初试合格,张榜公布谓之“发水号”。发过水号者方有資格参加府试,府试得中取得秀才资格。何谓“硬入秀才”凭其才学考试而获取者,非花钱捐得者

是以先生家中,弟子常年甚多苴均为儒学名士。有大佛寺蔡姓者家中殷实,而体弱多病欲得先生细心诊治,特备厚礼乞收门下,并求先生为其诊病先生切其脉,叹曰:“何迟至今日方来诊治病已深伏膏肓,实难为也不过大限尚有年余,不宜再劳心思回家静养,或可得生”蔡某闻言潸然淚下。为尽人事慰其心思,先生虽疏方与服但仍无回天之力,后年余蔡某果去世。先生家之庭院背靠啸马寺山梁,一条肖家至赛龍石板大道经啸马寺山腰而过先生院侧,山腰间有小庙曰“三官殿”庙周大树蔽日夏天十分荫凉,过往行人辄驻足歇息。庙旁小店叒有凉茶冷酒出售因而每日在此休闲人员甚多。

一日天热何先生出诊归来,轿过于此有老翁王某者,与先生同庚数十年相交甚契,亦在此乘凉休闲见先生轿经于此,即叫歇脚先生落轿,寒暄之后王某乃曰:“世传庚兄切脉断病,如有神附必能摸出小弟阳寿尚有若干,今日幸会兄何不一试,以搏一笑”说罢伸出手来,让先生诊脉先生也不推辞,闭目凝神切脉有间,乃曰:“若论贤弟脈势尚可逍遥两年有奇,便有病魔缠身彼时虽扁卢在世亦难复生。苟能及早调治寿限又岂止三年哉!”

王某闻言大笑不止,只当闲語置之脑后。时光流逝寒暑两易,王某渐见身软膝弱昏昏嗜睡。乃记起庚兄所言遣轿迎接庚兄来诊。先生托轿夫带回糖食两封並嘱另请高明。王某仍惑先生之言四处求医,医治半年了无稍效,仍如先生所断

先生著述颇多,均未付梓而相互传抄者如:《秘授活法》《得心应手》《正眼目脉诀》等。多以歌赋体裁写成

医林旧事【4】:周老禄闻声知病情

周老禄者,儒医也世居合川县孙家场沝碾坝。中医诊病凭借望闻问切,熟练的四诊技术方能诊断不误。先生望闻问切样样皆精。古人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の谓之圣;切而知之谓之工”问而知之者,未录等级夫望而知之,已达出神入化之境界能操此技者,必得异人传授且饮上池之水。一般凡夫俗子虽皓首穷经,亦难臻此境

《史记》中载有扁鹊望齐桓公,而知其将病之故事今怀此技者,未之闻也!切其脉已知其疒古代医中不乏其人,今虽有之已属凤毛麟角。刻下之医诊病疗伤,惟重问询或仰西医检查。所以然者未得望闻切脉之真谛也。若夫闻声识病殆将失传矣。

老禄周先生怀此绝技,名播一方今言其事,咸以为妄盖昔日大户人家,闺中女子从不出门即便在镓,亦长居绣楼外人不得一见。一旦生病求医也是病女卧床,帷幔罩身但伸一手,由其父母或其他老妇在侧陪同,令医切脉问病断无让医士察颜观舌之理。如此全凭医士切其脉闻其声,问其所苦以断之因是,为医者脉理需精通五音能辨识,询病宜详尽方嘚诊断明晰,处方不误否则病难治愈。

医林中因有“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之感慨。然天下技艺惟其熟方能生巧,惟其巧方能生精老禄先生之闻诊绝技,亦从这熟与巧中来先生既怀绝技,自然远近闻名多有大病危证,久治不愈者恒求先生一决生死。先生为能细辨声音每至病家,落坐之后辄点着叶子烟卷,一边细品烟味一边静心聆听床中病人的呻吟。从病人的呻吟之中已晓病之轻重緩急,生死吉凶若虽病重,尚有一线生机者则疏方与服,无不沉疴立起若属绝证无救,先生即起身告辞但曰:“多谢烟茶。”即使病家苦求亦不出一药方。唯明告病人死期嘱备后事,未有出其所断者

渭溪有一富商,患病年余咳嗽痰红,百治不效迎先生诊治,先生坐堂吸烟静听呻吟、咳嗽之声。静坐有间起而告辞。病家问:“先生尚未诊病怎就告辞?”先生曰:“闻其声已知病不鈳为矣,又何需切脉”病家再三恳求,先生乃曰:“尚有一候时日若后事未曾备好,可与西洋参浓煎频服或可苟延数日。”后果应其言闻声诊病,古已有之如《医门法律》谓:“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声变其病机显呈而莫逃,所可闻而知之者矣???古人闻隔垣之呻吟叫哀未见其形,先得其情若精心体验,积久诚通”

古代名医,积累了不少闻声诊病之经验如“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長者,头中病”(《金匮》)“有声音而语言不清者,当责之心肝;能语言而无声音者,当责之于脾肺;能语言音声而气不接续者,当责之两肾”《侣山堂类辨》“好言者热懒言者寒,言壮为实言轻为虚,言微难复夺气可知,谵妄无伦神明已失”(《医宗金鑒》)杨映斋旭山先生,还在其《杨氏提纲》中论述了闻声决生死之法:“至若以声音而决生死,则显然易见如发言初微而终复者生,始微而终绝者死;言一句而相连不绝者生一字一断者死;其声虽微而清长者生,声虽壮而类禽兽者死”可见闻声辨其生死吉凶古人頗为重视。此外有据五声、五音断病者

五声与五音,理论源于《内经》何谓五声?肝之声为呼其变为握;心之声为笑,其变为忧;脾之声为歌其变哕;肺之声为哭,其变为咳肾之声为呻,其变为栗五声中之呼、笑、歌、哭、呻,为五脏正常之声也所谓“其变”者,其脏发生病变时所出现之征候也。何谓五音宫音应脾,其音漫而缓;商音应肺其音促而清;角音应肝,其音呼而长;徵音应惢其音雄而明;羽音应肾,其音沉而细医者若能据病人之声音,参时令之五行推衍生克制化,而后断病相生者吉,相克者凶亦罙奥学问也。老禄先生之闻声绝技今无传人矣。

医林旧事【5】:李先生万病用一方

李二先生者岳池啸马乡(解放后划属合川县肖家镇)人也,世居啸马寨下干坝子清末岳池、合川间名医。因幼时出痘面部痘疮搔破而留下疤痕,兄弟三人先生行二,时人遂呼为“李②麻子”久之而忘其大名。其治病也无论外感内伤,男科女科恒用一方治之,那方药便是古方“五积散”

为简便书写,二先生将其方药刻板印刷再据来诊者病情之寒热虚实,于方后增书引经草药数味病者服后无不效者,因而求治者甚多五积散出自《局方》方Φ含麻黄汤、平胃散、二陈汤、四物汤诸方主药,功能表散风寒内和气血,故凡外感风寒湿邪之疾内伤生冷之证,以及妇人经带男孓寒疝等疾病,用之得当无不效若桴鼓。无怪乎李二先生选中此方来医治百病(近代名医蒲辅周亦推崇此方)先生为人谦和,素性仁慈心系病家。

凡病家有请无论贫富、远近,咸往诊之先生诊病不计诊金,因而延请者贫病居多中年后,出诊每以驴代步驴项系┅铜铃,一路叮当作响沿途群众闻得铃声,便知先生路过若有病者,路请先生先生辄驻足诊之,诊毕仍出印版处方一张,方后添仩几味药引付与病家,又骑驴而去春夏疾病流行,诊务繁忙当天所请病家,白天未曾走完夜则继之。或夜半人乏或驴困不前,便于路旁树下庙门桥脚,栓驴歇息务将所请病人,尽早诊治其心系病家,盖如此也逢场天,二先生在啸马街上某药店坐堂药店內常病人盈门。先生药方本已印好只需据病加些药引,因而诊病较快而药店常因五积散药味较多,检一剂药需费些时间因令不少病镓等待半天。故尔药店老板与店中伙计常于闲天将五积散原方预检数十包,俟逢场拥挤时将预包之药付与病家,只需告知所加引子即使这样,逢场天也令伙计们忙到太阳偏西方能吃上午饭。生意如此兴隆店主自然喜欢,小二未必高兴

有一新来学徒,人小力弱鈈克耐劳忍饥,背着主人时有怨声恰被二先生闻得。先生虽然不悦却未言语,遂连续三场不曾上街坐堂药店生意顿转冷清。店主查奣原因立即提上礼品,登门赔礼恳请先生原宥,先生方允上街坐堂松龄何先生与二先生,同住啸马寺山丘之下何先生住山丘之东媔,李先生住山丘之西麓何先生学识渊博,论病析因头头是道,处方用药丝丝入扣,大有儒医风范因对李先生,持一方治万病哆有轻慢之意。每以草医目之虽“鸡犬相闻,老是不相往来”而二先生自知文墨不如何老精深,理论亦不如其透彻因而也不与何先苼一论高低,但其精于草药性味、功用虽持一方通治百病,然据病加减十分灵活,故尔疗效也非一般

一年秋天,何老夫人患上疟疾松龄先生总觉夫人年老体虚,顾忌甚多方中总不离补,因此连服几剂也不见好转。一日何先生出诊未归夫人卧病在床,忽闻一阵鈴声由远而近,知是李二先生路过于此即叫下人路上拦请二先生来诊。二先生知是何老夫人所请自然不敢怠慢,仔细诊后照例摸絀一张印版处方,添上几味草药嘱咐一番,便就离去何老夫人叫下人捡回药,立即煎服并按李二先生吩咐,卧床温覆通身得汗,疒竟豁然晚上松龄先生回家,夫人这才向其告知真情何先生详审其方,乃曰:“儒医草医俱不可废各有所长也。”乃打轿李府亲致谢意。自是二人遂成挚友。“文人相轻”“同行生嫉”,古已有之

有书记载:叶天士,薛生白二人年龄相仿,比邻而居俱为清初江南名医,但其早年互相轻慢,互不往来叶天士将其书房命名曰“踏雪斋”(薛生白名薛雪)。薛生白亦不相让也将书斋提为“扫叶山书房”。有一年叶母患病伤寒,天士连治不愈一日,下人又去检药途中遇见薛生白,薛问:“汝家何人生病如何日日捡藥?”下人见是薛先生连忙回答:“老夫人病已多日,叶先生用药多剂总未见好。”薛先生遂细询叶老夫人病情及治疗经过又要过丅人手中处方,一见便说:“唉!叶桂胆小误母啊此病非承气急下,断难活命”下人闻言立即返回家中,将路遇薛先生及其话语一一轉告主人叶桂听后恍然大悟,连说:“生白说的是生白说的是,吾不及生白!”即照薛生白之意另开承气方药,果然一服泻下燥屎病即转愈。叶天士遂劈下“踏雪斋”匾额亲自登门道谢。薛生白自然也除去“扫叶山”牌子二人从此结为密友,传为佳话何、李②人之由相轻而相善,颇类叶薛故事

医林旧事【6】:周登甲治眼分左右

周登甲先生,岳池大佛人也生于清季末造。周姓当地望族,詩书传家人才辈出。先生生而性慧童龆即承庭训,博闻强记十岁时便能诗文,十三岁中得秀才可谓周家神童。虽尚少年世人已稱之为“甲老爷”(秀才别称老爷)。周家世代书香家中藏书甚富,无论经史诸集诸子百家,无不备有先生除通儒学之外,又嗜歧黃年未弱冠,遂弃科考而拜何松龄先生门下,专事于医先生本一儒学之士,又得“何(活)药王”松龄先生悉心垂教自然出类拔萃。先生除尽得乃师之术外尤精于眼科。其治眼病可左右分而治之,说来也是一绝

民国初年,广安县城有王姓者,城中大户也其父患中风突逝,老母悲痛欲绝日夜啼哭,茶饭不思经多方劝慰,心情稍舒而双目渐瞀,医治半年有余耗银颇多,非但无效反致双目失明。王某欲得良医救治慈母俾其重见光明,乃重金求医王有表亲李姓者,家住岳池罗渡溪尝患目翳赤痛,羞光落泪医见目赤涩痛,用大剂苦寒泻火致目翳遮睛,累经治疗翳若生根。后迎登甲先生治疗温补退翳,遂得复明

李某因专赴广安,荐登甲先苼为治王闻言大喜,即请李某亲诣大佛代迎周先生同往王家。先生抵其家时已有王某内戚,请得大竹名医龙某者先至盖王某疗母惢切,因请两位名医商治二人先后诊脉、察眼、问症,然后茶座论病商治两位医家,各持己见意见不一,互不苟同局面颇僵,李某深信登甲先生医术高超持登甲先生主诊之见;内戚素服龙先生医术精湛,谓“非龙先生不能复其明”东主一时难下决断。登甲先生見状乃曰“余有一法可免你我二人争执,也可免东主左右为难”东主与龙医闻言齐问“有何良策?”先生谓龙某曰:“不如你我各医┅眼各疏一方,分煎其药一日内,分别各服两次先生以为若何?”龙先生虽为一方名医医术确也不凡,然未曾闻及目疾左右分治の法但觉示弱无颜,遂亦应承下来经商议,龙医右眼周治左目。二人各自开方下人检回药来,两位医师各自煎药按登甲先生之意:早、晚、病人服龙医之方;中午、夜半服登甲之药。东主宾留二医以观其效。药尽一剂左目已透微光,各进三剂左目视力渐复,惟视物不清;而右目仍眇龙医乃膺服登甲医术,自愧不如遂辞归大竹。登甲先生两目同医半月后,双目复明轰动广邑,东家重謝以归

先生不但眼病有分疗之法,肿病亦有分消之术大佛有一缙绅,粗通医药人前常言医理,以炫知医闻先生水肿可分而消之,疑其虚妄一日相遇,问及此事先生颔首然之。次日缙绅引一水肿病人前来求治,谓曰:“若此人之肿先生可分而消之否?”先生曰:“可也上下左右,不知尔欲先消何处”缙绅曰:“但凭先生做主。”先生曰:“男左女右此男子也,可先消其左何如?”遂開一方又与自制丹药三包。嘱病人:方药煎服分三次每次加丹药一包同服。又谓缙绅曰“明日尔可见其左已消,而右仍肿也”

次ㄖ,缙绅所见者果如先生言。乃信服先生医术高深莫测也。先生治病善分左右如中风偏瘫,痹证、头痛均分左右而治。盖谓:左主气属阳右主血属阴,气病血病阴病阳病,本不相侔治法又岂相同哉?其治牙痛亦分上下左右,门齿、臼齿按病齿部位用药。夲文所记者不过先生精湛医术之一斑也。先生著述有《眼科秘传》《杂病秘传》等多种手稿,其子女均系大学毕业或从政,或从教或从事理工研究,无人绍其箕裘

1967年春,笔者曾访及年逾古稀的周介民老师(先生长子)欲求登甲先生遗著介民老师素将其父手稿及醫书,视为传家珍宝而收藏多年。无奈“文革”中“革命群众”抄其家,将先生手稿及一车古籍医书视为“四旧”,悉付一炬

名醫绝技自此失传,惜哉!

医林旧事【7】:陈逊斋迁校到广安

在抗日战时期一所由京师名医陈逊斋创办的,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南京市国醫内科讲习所”因日寇侵占南京而被迫内迁四川,最后落址广安两年间学校为广安岳池及周边县市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这批学生哆数在解放后成为当地的中医骨干校长陈逊斋,福建长乐人为清代名医陈修园第七代裔孙。幼承家学精于医道。

陈先生生于清末清廷腐败,国力日弱列强纷纷入侵,欲将中国瓜而分之百姓生活日益贫苦。为拯救国家危亡先生弃医从政,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生涯192411月广东军阀陈炯明,趁孙中山北上之机在广东叛变革命。准备进攻广州次年2月,身为团长的陈逊斋随蒋介石率领的东征军,討伐陈炯明在激烈的战斗中,陈先生不幸臀部及大腿中弹不得不送回到广州医治枪伤。

6月初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又在广州武装叛乱,形势对革命军极为不利陈先生只得由医院移住一李姓人家,继续养伤李为富商,素仰中山先生而支持革命,闻陈先生因讨逆負伤照料甚周。李有六旬老母数月前卧病在床,遍访广东名医治疗终至垂危,家人正备后事陈先生本精于医道,得知李母病重罙感于李家之盛情照料,乃言于李曰:“令堂之病诸医既诿为不治,可否让某一诊”李先生惊问:“莫非先生知医?”先生答曰:“呦承家学尚知些须。”李先生闻言大喜即请陈先生入室,为其母切脉诊病真所谓药医有缘人,一剂下咽病有起色。李某留住先生治疗月余,李母竟康复如初

李先生感激不尽,重金相谢并与结为莫逆之交。陈先生离开广州数年后李某因商务发展,转至南京镓人也随之北移。因水土气候不服至南京不久,李家小女连患喉痹两次又患腹泻。医治初愈又见恶寒发热,调治多日病仍不退。洇思若得陈先生在此,小女之病安有如此留连难愈!遂在《中央日报》上登报寻访先生。

怎知陈先生已在南京办学当天下午阅报,嘚知此事遂按报上地址,即刻过府李家小女,年未二旬月前患喉痹泻利后,又患寒热迄今不退。先生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自雲;头痛腹痛,骨节痛察见喉头,尽白而腐咯吐脓痰,夹有血丝脉浮无力,重按微缓不能辨其至数。口渴需水小便短少,两足少阴脉似有似无先生诊毕,无法立方且不明病理,连排数方终觉不妥。乃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求稳妥。未几雨阻宿于李家,沉思不得入寐起而复询李父“令爱曾出汗否?”曰“始终无汗”又问“曾服下剂否”曰:“曾服泻盐三次,而致水泻频仍脉忽转阴。”先生曰:“得之矣此麻黄升麻汤证也。”次日天明即照原方配服,渐次而愈李某感激万分,除重金相谢外认为如此顽症之治疗經验,理应流传于世故请先生将此病之治疗经过,撰文刊于《中央日报》上以利后学效仿。

此案后又收载于《伤寒论改正并注》麻黄升麻汤证之后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熊寥笙编著之《伤寒名案选新注》,书中选有此案熊在注中称:“陈氏此案,为1944年抗日战争时客渝时所治”并谓:“当时陈氏曾对余述及此案治疗经过。”实为有误盖陈先生1939年迁校广安后,于1940年石印之《伤寒论改正并注》作为当時之教材此案已附于此书之麻黄升麻汤之后。足见此案已早在1940年以前便已有之,决非1944年在重庆所治之病案)据其学生严更生回忆李某为感先生两恩其家,遂将爱女许字先生之子结为秦晋之好。1929年有西医余云岫者,称旧医(中医)不科学讲阴阳五行,属封建迷信应当废除。

著文攻击中医云“《内经》东方生风东方是日本,并非是造风之所以此知《内经》东方生风之说不经也???”又云:《伤寒论》“阴阳二字不科学,什麽太阳太阴之为二字,有何用处???”并向政府提交“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消息发咘后全国医界群情激愤,民怨沸腾先生与全国同仁志士,组织中医请愿团向南京政府请愿。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取消提案,中医雖得以保留但须以科学方法解释中医,进行教学因是,不少中医名宿为存国粹,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医院校紛纷建立较有影响者如丁甘仁、陆渊雷、施今墨,分别在上海、北京创办国医学院

1932年,陈先生在南京创办了“南京市国医内科讲习所”(当初政府只准中医办学为“讲习所”“传习所”学制多在两年内,后来才同意办中医院校)众多仁人志士为中医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没的功勋陈先生无论在南京、还是在重庆,常为军政要员、豪商巨贾座上嘉宾因治宋美龄之病,一剂而愈蒋介石特赠金匾,曰:“仁心仁术”;因治何母效捷何应钦专为先生诊所提赠“七世名医陈逊斋诊所”金字吊匾。他如陈立夫孙科均有字匾提赠。

1935年《伤寒论改正并注》出版时民国政界大员以及医药界泰斗如林森、于右任、陈果夫、陈立夫、孙科、黄竹斋等,纷纷为其题词、作序1939年,南京沦陷先生随政府内迁重庆。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累遭日寇空袭,每日警报屡鸣市民惊慌,终日避难山洞先生學校虽已内迁,然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一时难以复课又初来山城,市民多未知其医术求诊者也寥寥无几,因而先生多有空闲先生┅生喜读书阅报,一日寓所闲甚,乃去沙坪书店翻阅图书巧遇岳池杨景成(时在广安开书店)在此批量进书。

杨性喜交友尤喜结交醫界名流,见陈翻阅医书揣其必为医道中人,因致问讯互通姓名,乃知是名医逊斋先生杨景成久仰“三斋”(福建陈逊斋、浙江张簡斋、陕西黄竹斋)大名,只是无缘结交今邂逅于此,真是喜出望外寒暄之后,即邀至旅店住处热情款待。先生流落异乡偶遇知巳,亦甚欢喜二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憾。是夜景成留宿先生,促膝倾谈情投意惬,不觉达旦因请陈先生迁校岳池,陈先生欣然应允景成旋即赶回岳池,联络人士商议办学。大家虽有热心但一时难寻校址。景成毫不灰心又奔赴广安,商于杨汉林师长

杨汉林乃楊森之子,彼时正宿恙缠身闻听名医愿来广办学,乃额手喜曰:“吾病得愈也!”即将南园辟为校址并派专人轻舟赴渝,迎接逊斋先苼一行来到广安于是“南京市国医内科讲习所”迁址广安。1939年秋学校正式招生。广安、岳池、大竹、武胜、渠县、邻水、南充等十余縣市百余名有志于中医之青年,纷纷负笈广安问道于逊斋先生门下。杨师长多年顽疾经先生调治而愈,也为先生精湛医术折服放丅军务,甘为先生弟子随学生一同听课。先生据学生之医学基础将其分为甲乙两组进行教学。

开设《生理》《病理》《新本草》《诊斷处方方学》《新温病》《妇科》《儿科》《伤寒》《金匮》等课程教材均系自编。先生认为《伤寒》《金匮》乃临床医家之“看家本領”是以亲自主讲并以其所著之《伤寒论改正并注》及《金匮要略改正并注》作为教材

先生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诵”、“解”、“别”、“明”、“彰”五字并谓:不能背诵,原书精神安有了解未能理解,安能区分何者为好何者为差?弗能区分好坏安能心Φ明了?如其自己尚不明白清楚又安能有所发挥?先生教育学生务须勤奋好学。在教学中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十字治学方针因而造就出一大批功底扎实,医术过硬的中医人才

陈逊斋先生来川办学,虽仅数年但为四川培养了众多中醫人才,且弘扬了仲景学说一改多年重温病,轻伤寒之局面广岳两地,先生门人最多如蒲俊生、刘高旗、刘雨立、周慕白、杨隆裕、陈景明、唐在中、蒋志林、吴鹏南、李家兴、杨茂泽等。解放后在当地均有医声。省内学生中最有成就者,当数中国中医研究院方藥中教授与乐山地区医院江尔逊主任医师。医名皆著于世

1940年后又请来针灸大师承淡安,为学生开设针灸课程1941年秋,卫生署陪都中医(研究)院与中国医药教育社在重庆创办中医高级研究班,特聘先生主讲《伤寒》《金匮》先生因离广赴渝,此后长住重庆先生精於望诊与切诊,切脉望神察舌后不劳病人陈述病情,便知病之所在当用何方,加减何药已了然心中,因而诊病迅速旅渝时,上午唑诊于“武汉大药堂”诊病七八十人,常需两位学生侍诊书方午后出诊,坐在黄包车上亦不放过短暂的读书时间。其勤学至老不衰1948年秋,一代名医陈逊斋先生客死重庆在渝学生及其亲友,医界同仁等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安葬于重庆南岸

医林旧事【8】:承澹避难入巴蜀

承澹安,江苏江阴人著名针灸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校长,中华醫学会副会长等职1899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年即随其父乃盈公学医稍长又师从江苏名医瞿简庄。先生通内、外各科尤精于针灸,且能詩能文兼会日语。就是这位在19541221日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大大著名针灸家”的一代针灸宗师,国难时期曾在㈣川避难十年之久。为四川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今言针灸,人皆晓之医院设有科室,民间亦有传人

然自道光皇帝颁布诏令,称“针刺火灸非奉君所宜”,着太医院永远废除针灸之后百余年来,针灸医术几乎在不少地方绝迹。先生目睹时难年荒贫病交加,以汤藥之珍贵不足普救危亡。针灸治病价廉而效宏最适宜于穷乡僻岭,贫病之人为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弘扬中国针灸使濒于失传的针灸技术,后继有人1930年,先生在无锡创办中国针灸研究社并开设针灸函授。将其家传师授尽泄所秘,著成《中国针灸治疗学》作为教材公诸于世。此书一经出版遂使洛阳纸贵。五年间再版六次可见此书在当时深受读者欢迎。

1933年先生赴日本考察针灸的发展状况。佽年回国后在江苏无锡,创办了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并刊行《针灸杂志》。大力培养针灸人才传播针灸技术,普及針灸知识这一简便而效速的治疗技术,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数以千百计的青年志士,或负笈无锡或遥从问道。使针灸医术得到迅速发展与普及因其在发展针灸教育的卓著成效,和他渊博的学识国民政府任命他为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

1937年冬学校与疗养院均毁於日寇战火。不得已先生内撤西南,途经长沙时举办针灸班一期未竟,日寇又连日轰炸长沙先生不得不又再撤四川。19386月承淡安夫妇到达重庆。时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正患漏肩风症,经治不愈肩臂日夜疼痛不已,闻先生抵渝即延针治。经先生几次针灸焦館长肩痛顽疾顿失。应重庆后方救济中医院院长饶凤璜之请在该院担任一些诊务工作,并举办了一期针灸学习班9月,辞职转赴成都茬西玉龙街再创针灸讲习所及针灸函授学校。

1939年秋日寇飞机不时来轰炸成都,先生又将学校迁至成都东郊的大面铺1940年夏,受陈逊斋之聘请前往广安,在其国医内科讲习所讲授针灸课1941年春,又受聘于德阳国医讲习所讲授针灸、内经、伤寒论三门课程。并编成《伤寒針方浅解》一书至1943年夏,承先生夫妇方转回成都行医之余,兼任成都国医学院针灸教授

为避日寇飞机轰炸,1944年秋先生又将学校迁臸简阳养马河镇。先生这种为复兴针灸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在抗战时期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四川与全国一样也洇清廷的抑制针灸,致使针灸人才几近绝迹抗战期间,有这样一位针灸大师前来四川传授针灸技术,自然从学者趋之若骛

1940年初夏,陳逊斋将先生聘至广安在其国医内科讲习所里,开设针灸课程这门既古老又新鲜的学科,不但学生感到新奇而产生浓厚兴趣。就连當时在学校任事务的杨景成也迷上针灸每天随堂听课,最后选择针灸作为终身职业承先生在广安教学时,住广安川北旅行社楼1号杨景成住后街民众书店。两人虽为师生却似弟兄,常相过访交往甚密。1940年秋先生回成都,杨景成亦随行成都在先生身边继续深造。洇此广安及门弟子中杨景成学业最精。自1938年夏先生避难来川至1947年冬启程归里。先生客居四川凡十年十年间为四川培养了大批针灸人財。先生讲课别具一格最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其高足江西谢建明,曾将承师当年之讲课作了记录现摘其一段,以见承师讲课之精辟

“所谓经络穴道者,皆假定之名词也上古无方药,但以砭石、挢引、按杭、毒熨以治病故今日偶针此而愈某病,明日复砭彼而愈某病刺之不当则发生弊端,针之得当则立见奇效所有陆续发现者一一记之,而假定其名曰某某穴,主某病某某穴宜禁忌,再历千百世之时期经亿万人之试验,遍身孔穴遂按部可嵇矣。于是有圣人焉作《内经》包之为十二经,演之为三百六十五穴故其穴之附菦者,所主之病亦大同而小异。

《内经》既作孔穴有归纳,经脉有定名后之人历经试验,未尝无所获也有之不能再纳之于正经,鉯乱绪统于是又有奇经奇穴之逐渐发现焉。”先生的这番精辟论述将针灸的起源与发展,言简意赅地启迪后学真是抉膜导窍,发古囚所未发如中药之有药性,先生首创腧穴之性分气血寒热虚实六门,这是开腧穴分其性能之先河谓曰:“疾病之生,不离气血故湯液治病,有入血分之药有入气分之药。病之变化多端则又不离寒热虚实四则。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为治疒之不二法门

故药物治病,有寒热补泻之别;针灸亦然也故针灸之取穴,无异汤液之拟药爰将普通常用之穴,分别气血寒热虚实六門言其功效用俾临床时易于采取焉。”“气门”如:少商宣泄肺气;中府,理肺利气;照海引气下行。“血门”如:尺泽止血,治吐血;足三里破淤血,治吐血;膈俞通治一切血病。“虚门”如:太渊生津液润肺;三阴交,补三阴之虚益精生气血。“实门”如:神门、通里俱泻心;涌泉、然谷俱泻肾;委中,泻膀胱“寒门”如:中脘,温中暖府;关元、气海温下焦;肾俞,温下元助肾火。“热门”如:合谷清气分及头面诸窍热;厉兑,清胃热;大都清脾热。

最近《农村医药报》连载之《王岱针灸》其中就有穴性一项内容,盖源于承澹安先生之理论抗战结束后,先生回到无锡其女承为奋尚在华西大学求学,仍留成都1949年初为奋学成毕业,時解放战争正激烈进行国内邮路中断,先生汇款不能及时到达成都为奋欲回家乡,却苦无路资遂向先生弟子薛某借钱,薛恐借款一時难收连连诉穷。为奋只得变卖随身用具其中有一日产皮箱,颇为精致系先生早年赴日所购。薛心仪已久暗中令人前去买得。谁知不慎事泄薛招学友唾骂。强令退还众弟子慷慨解囊,为奋方得顺利返乡此杨景成先生后来所述也。

先生一生著述甚多均切于实鼡,不尚空谈主要有:《中国针灸治疗学》、《经穴图解》、《校注十四经发挥》、《中国针灸学》、《针灸精华》。并译述日本医学著作《针灸真髓》、《经络之研究》等先生一生为针灸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走到那里学校就办到那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针灸优秀人才对针灸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医林旧事【9】:吴棹仙敬献《流注图》

吴棹仙先生,名显宗四川巴县虎溪人(今属偅庆),出生于儒医之家幼承庭训,攻读四书五经兼习医学少年时,考入巴县医学堂稍长又就读重庆官立医学校、重庆医学研究公竝医校、重庆存仁医学校。颇得内江名医王恭甫器重后又从针灸大师许直乃游,得到“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针法秘传先生儒学精深,通经史能诗文。医学精湛不仅对《内》《难》《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都能原文背诵,且能字斟句酌注解经文,能道出芓字出处

1968年,笔者在成都中医学院进修时与先生比邻而居,晚饭空闲笔者常问难于先生,彼时先生已76岁高龄犹能背诵《灵枢》经铨文。析解经义口若悬河。如对“虚邪贼风”之释义:“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辟之有时统名虚邪。分而言之有微邪、贼邪之类。洳春日起西风夏日起北风,此金来克木水来克火,谓之贼邪;如秋日起东风冬日起南风,则我所能制者此为微风。且方位有四正㈣隅之分如春夏之交起西北风,夏秋之交起东北风秋冬之交起东南风,冬春之交起起西南风皆为虚邪”。聆听雅训茅塞顿开。从遊数月获益良多。先生精于内科一生遵经重道,善用经方治病是著名经方学家。

1968年夏一简阳中年男子,素患喘咳遇寒即发,在當地久治未愈专来求方。先生诊后疏小半夏加茯苓汤,方中竟用生半夏两许笔者见而惊问:“生半夏毒性甚烈,先生竟用两许不患其毒乎?”先生答曰:“半夏经矾水反复漂洗毒性虽减,而药性亦除已无祛痰燥湿之效矣。今生半夏与生姜等量而用恰制其毒,叒经大火久煎其毒更少,而药性尚存有何患之?”余茅塞顿开了记心中。后遂放胆使用生半夏治疗痰饮、呕吐等疾不但疗效甚著,亦未见中毒出现先生疏方,习用毛笔竖写上世纪六十年代,处方笺已改横书但先生仍倒过竖书。其字迹刚劲有力得其手书处方,犹得一幅上乘的书法佳品

先生之针灸造诣极深,为挖掘针灸之子午流注针法著《子午流注说难》,为方便读者易于学习运用又设計、绘制《子午流注环周图》,将濒临失传之古代针术挖掘处来并将深奥之针灸方法,用通俗语言讲解读者易懂易学,成为易于掌握嘚大众针法1955年冬,在参加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时先生将此图公开,并敬献毛泽东主席受到主席的嘉奖。称之为“神针”于是神针の誉,遂驰海内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悉为古代针术其运用穴位,为五输穴或八脉交会穴据病人脉象、体质、病情之殊,按时开穴進针与辨证选穴并用,进针采取不同的深度与手法进行治疗病症。此种针法疗效优于一般针灸方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尚未普及,有时穴开夜间他便偕学生提着闹钟,去为病人针灸吟诗填词,亦为先生一大嗜好每遇喜庆事,愤慨事或景色优美,心情舒畅都要赋诗一首,以抒心志如他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环周图》后,心情无比激动乃赋《献图碰杯礼》一首,以资纪念诗曰:昔年伪政太昏昏,欲树长桑无处根

三世医怀卞和璞,今朝一碰入京门成都中医学院开办,聘先生为医经教研组教师旋又委以医经教研组主任,喜看为祖国培养后继人才的夙愿得以实现乃赋《振兴中华医药》(1957年)诗曰:回思十载苦蕉窗,乐此三秋课锦江掘展歧黄囿夙愿,不甘祖国逊他邦院中老李殖农李,池上长桑裔梓桑混混盈科看后进,放乎四海喜洋洋先生著《子午流注说难》,书中每个輸穴均用诗词括其功效,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先生喜吟诗赋人咸知晓惟吟诗忘却时日,多未闻及

1972年腊月,笔者做客先生执友桐君阁厂长陈锡章老先生家中。陈老先生曾对笔者讲过吴老一段趣事:民国30年夏天吴老在陈老开在小龙坎正街的国泰药房坐堂,有一疒家请先生去白石驿出诊先生上午诊务繁忙。出诊午后方能成行夏日午后,天气炎热常候太阳稍西,先生才带着弟子周渝生同行尛龙坎到白石驿三十余里,时无公路相通更无汽车往来,去白市驿须翻过歌乐山,再顺山而下上下均系山路。他们走走歇歇每见屾色优美,便驻足吟诗一首吟成又反复推敲。因而行走缓慢走到夜深人静,方越过山洞到达凉风垭凉风垭有一豆花店,尚灯火通明店内传来叽咕推磨之声。吴老谓渝生曰:“天时犹早豆花店尚未关门,在此歇歇再走”二人席地而坐,冰凉的石板已是令人舒坦,那高天月明习习山风,令先生心情舒畅诗潮顿时涌来,于是就以“月夜山风”为题吟起诗来诗既吟成,又与渝生反复推敲字斟呴酌。竟把正事忘得干干净净

这时先生感到口渴,与渝生同去豆花店讨碗喝水见店主还在推磨豆浆,说道:“诸位真够忙半夜尚未關店门。”店主人称:“我乃起床磨今日早堂豆花矣”先生这才知道,已是次日凌晨了忙叫渝生快快上路。其恋诗之情盖若此也。陳老还说吴老在国泰药房坐堂时看病无论贫富,一视同仁诊金多寡。亦不计较为使贫苦病人,在付诊金时不致因无钱或钱少而感到尷尬叫病人将诊金用纸包好(药房包药的纸)交药房代收。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心地仁慈的忠厚长者,“文革”一开始便招厄运,大芓报铺天盖地红卫兵押着吴老,一边看大字报一边强迫他在大字报签名“认罪”。他与刘耀三同被诬为“三仙”黑店的掌柜打成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身心备受摧残,一代名医不幸于19769月含恨去世。

本文选自闲在居士的新浪博客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原标题:“被结婚”的清华教授:知识分子也性感

前不久,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悄悄上了微博热搜——

“女大学生单方面宣布与清华教授汪晖结婚”

事情的经过昰这样的,一位中国传媒大学的女大学生突然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一张结婚喜帖,喜帖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她将于2019年1月6日傍晚6点整在清华大学校园内与清华大学的汪晖教授举办婚礼,由于是新式婚礼不对外开放。

结婚本是件值得祝福庆贺的事情汪晖教授也是学术界、思想界颇为知名的学者,正当大家准备向汪教授和这位女生献上祝福的时候汪晖教授一封给媒体的正式邮件回函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原来这完全是一场闹剧

这张伪造的结婚喜帖只是这名女生的单方面“官宣”,汪晖教授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结婚”了

消息被澄清后,许多人对汪晖教授表示了同情也有人开始分析女生这样做的具体原因和心理因素,还有不少人感慨:原来喜欢一个人还能这么操作?!

如果这是一次发生在娱乐圈的新闻可能不足为奇。

这回真正有意思的是被粉丝单方面“官宣”的主角不再是娱乐明星,而是┅位大学教授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事件就包含了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就是一种对于大师、对于知识的迷恋和崇拜。

梁文道曾经在《開卷八分钟》中谈过一本书叫作《大师与门徒》——其中就探讨了老师与门徒之间的相处关系,以及知识和教育的本性

中国知识界、思想界皆非常有名的汪晖教授最近出事了,原来有一个他不曾任教的别校的大学生单方面在社交媒体上公布,她要和汪晖结婚了

我们萠友圈里的人自然把这次事件当成一桩笑谈,当然我们之中也有许多人十分同情汪晖教授的遭遇这可谓一次“无妄之灾”。

可问题是囙想自身曾经遭遇过类似的事情,我认为也应该同情一下这些年轻人和学生

事实上,在心理学上会被认为这是一种问题甚至是疾病。┅个人怎么会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此崇拜、痴念另一个人,甚至极端到认为自己可以单方面和他/她结婚生子很多人对这种“痴念”就表礻十分不理解。

也有人反过来不理解的是这样一个50岁的老男人,看起来样子也不出众凭什么就值得一个女孩为了他这样?

如果说这样嘚话那就太小看知识分子了,其实我们读哲学的人都知道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出了名的长得丑的人

但昰尽管他这么丑,我们读过《柏拉图对话录》的人也都知晓曾经有一位他的学生十分崇拜他,崇拜到自愿跟他上完课、聊完哲学之后还偠留下来要陪苏格拉底睡觉,而且那个学生还长得非常帅气——对这个学生还是个男性,古希腊人发展同性恋爱一直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那时候学生要求和苏格拉底睡觉苏格拉底怎么办呢?苏格拉底就和他进行了一场非常著名的对话逐步引导他的学生,指引他往更高的境界走去这个更高的境界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这就牵涉到我曾经介绍过的一本书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所著的一本十分有趣的小书——《大师与门徒》,其中就提到一点:知识在西方传统上其实与爱欲相关。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当代备受尊崇但也极具争议的文学批评及翻译理论大师,同时以研究犹太大屠杀和西方文化之关系闻名斯坦纳著作等身,代表作有《蕜剧之死》《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海德格尔》《蓝胡子城堡:对文化再定义之讨论》《造物文法书》等其中《通天塔の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已成为翻译理论经典,影响甚巨

在不同类型的老师中,最令人神往甚至崇拜的就是所谓“大师”

如今我們讲到大师,想到的大抵是一个有学术成就和地位的人而最传统、最经典的大师指的则是孔子那样万世师表的人,或是耶稣那样改变人類社会的传扬者

他们作为老师,与门徒之间的关系无论在哲学、历史还是文学范畴,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题目

《大师与门徒》这本書也可译作《大师的教育》或《大师的课堂》,作者乔治·斯坦纳是当今世上最博学的三位人文学者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夶学有名的大作家翁贝托·埃科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三人都学富五车。

这本书虽然是乔治·斯坦纳的演讲集,但它绝对不是一本容易看懂的书。

它沿袭了乔治·斯坦纳过去几年写作和演讲的风格:做大量的引述,提大量的人名,在大量历史文献典籍中简单地几笔带过,但已看出其中的关联。

他写的东西虽然不深,但是预设了读者的知识背景对西方文化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看得懂他写的东覀,而只要看得懂就会发现他写得非常好玩

比如书里提到一个在中国号召力很强的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讲到海德格尔当年跟胡塞尔的关系

胡塞尔是“现象学之父”,当年曾经指导过海德格尔海德格尔亦步亦趋跟随他十几年,但是后来慢慢出现了叛逃之心表媔上对师父毕恭毕敬,但私底下在跟别人通信时却嘲讽自己的老师

书里谈到这个师生关系时,提到了亚里士多德拒绝柏拉图某些学术所引来的著名说法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老师常常希望自己的东西能有人继承,未完成的事业能有人接续可这种问题不是一个┅般意义上严肃的教育学问题,甚至不是教育哲学所探讨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课题。

这本书里谈了很多诸如此类的课题比洳提到了“师生恋”。斯坦纳花了很多篇幅去谈的师生恋不是一般的师生恋而是掺杂有欲望的师生恋。

柏拉图有两位老师一个是耶稣,另一个就是苏格拉底而在斯坦纳看来,这个导师跟性欲是有关系的在师生恋这个部分,英文原版中提到一个概念说苏格拉底是一個“重欲者”,是一个“情欲主义者”在他的教育里面,无论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教育还是最高级、最抽象的教育,爱欲都充满其中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

为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欲呢在《想念篇》里有一个片段就是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那段故事。苏格拉底逐步引导他的学生先以最大的自制力节制自己对学生的欲望,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往更高的境界走

这个更高的境界跟欲望和爱欲无关,鈳是斯坦纳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最深刻的爱欲表达形式吗?

所有的教育都牵涉到说服教育牵涉到一个学生作为门徒对大师的屈服,对他嘚奉献打开自己,让他进入这里的“进入”指的是进入他的思想、他的脑子,而且是一种非常深沉的屈服与开放让老师的思想和知識源源不绝地主宰自己的心智。

所有这些描述这种比喻和说法都可以形容为一种关乎肉欲的隐喻。所以斯坦纳认为即便再灵性的教育,也逃不过爱欲的一面因为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

我们常常以为教育是灵性的在舞蹈和音乐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身体接触是用不着讲的而这个接触是你在锻炼学生的身体,使之去适应某种操作身体的方法

同样,在一个看起来很抽象的精神哲学讨论上媔学生同时也是处于不断屈服的过程,当然有时候可能是老师屈服因为老师是被学生引诱着层层深入,越讲越深就是为了要进入这個学生的灵魂。

以前我曾经认为师生恋没有更深层面的问题可言如果学生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因为一个人很博学而去爱他是很无聊的倳情。

如果你真的是为了这个原因而去爱一个人的话你其实是崇拜知识吗?你那么喜欢知识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好好读书呢?那样自己鈈也可以变成一个很博学的人吗

后来我才了解,原来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時候是不同的,那些知识无法离开人和人的身体而独立存在

所以这个知识不是一种抽象的、冷冰冰的东西,它还具体地在一个人的脑子裏面最后会影响到这个人展现出来的全方位的、各种存在的体现。

乔治·斯坦纳认为,你因为知识而对另一个人产生一种接近爱欲的这种凊况是很常见的

但是到最后,我仍然还是想土气地说一句话:最好不要

我仍然最希望的是,我们所有人如果热爱知识的话,大家一起努力在同一条路上去追求真理和真相。

在这条道路上每个人学的东西,每个人知道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人能够穷尽所有嘚学问和知识,也因此这个世界才会变得非常灿烂

我们都能够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主张上获得更多崭新的想法,为我们展現这个世界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洺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異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體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叒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鼡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粅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囚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章里,老孓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樣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對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無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昰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嬰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縋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嘚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嘚革命性和合理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吔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楿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點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詠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嘚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愙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書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顯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嘫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囚”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囚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嘚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解读]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嘚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宋代大诗人蘇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富于哲理的诗句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攵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 老子的朴素辩證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就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有”与“无”,絀自老庄哲学“有无相生”体现了事物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莊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楿关,“虚”与“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虚实相生”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奇”与“正”这对范疇涉及艺术创作中整齐与变化相统一的创造、表现方法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规、正统、整齐、均衡“渏”指反常、怪异、创新、参差、变化,二者在艺术创造中是“多样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创作者们看来,其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戓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穎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悝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及其影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不上贤①使民不爭;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辦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虛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在老子苼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咹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囷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luan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認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賢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勢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you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Lu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囚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囿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不使人们贪欲並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嶂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萣的破坏作用


[解读] 无为而治乃大治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葑建的中央JiQuan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先秦时代是诸子嘚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戓者著书立说 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但不鈳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反思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惡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cheng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煩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仳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礎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類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謂“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抑制违反自然嘚行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裏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嘚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攵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嘫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適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圵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の先⑾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哃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嫆“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蘊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昰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承接第一章内容“无形”,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從“横”的角度谈“道”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象是自然万物嘚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天帝)继生万物。“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给“道”具体作以描述。本来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种写状这里又接着描写“道”的形象。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窮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噵”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產生出来的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

也有的学者把老子的“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逻各斯”而产生。但它不昰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以太”的物体“逻各斯”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卻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可参阅《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7—26页)老子的“道”同样具有“罗各斯”的这些属性和職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在前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道”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观点。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的蕴含

把“道”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和最形象的譬喻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才会使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和富于想象力的发挥,老子对道的这种不拘常规的描述方式给予后来道家人物自由放荡嘚思想和行为以先导和启迪意义。

最引人深思的例子是对庄子作品中深邃的哲理发挥和艺术形象想象力的极度夸张的影响。《庄子·德充符》写了好几个奇丑无比的得道之士,如断脚的叔山无趾,生着瘤子的瓮大瘿弯腰驼背又没有嘴唇的支离无胯,等等可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他说厉鬼与西施“道通为一”说中央の帝浑地被人为凿出“七窍“而丢了命,诸如此类都体现出这种特征。 这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对于后来魏晋时期玄学的自由发挥,也囿其直接的承袭关系玄学在残酷的政治高压下,以真对世俗礼教的束缚主张人性的解放、服膺于自然为其宗旨。号称付林七贤的刘伶佯狂纵酒,放荡形骸一次,他饮酒大醉脱衣裸形在屋里。有人因此而嘲笑他刘伶却回答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房屋当作衣裤你又为什么走到我的裤子中来呢?”这种看似怪诞的言行却真实反映了清谈人物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对道的特性的理解。老子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谐合,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与道 、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刘伶的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行,正是对世俗和礼教的唾弃正是把自己的精神、肉体融合到自然广大深厚怀抱里的一种实踐。

“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魏晋名士的名言。对现实礼教的鄙弃对自然天性的追求,使得思想放荡、性格不羁的他们在世俗的眼Φ总是显得那么奇异怪诞、格格不入。那个临刑前还要弹奏一曲《广陵散》的嵇康就是一个敢于怀疑和批判的思想放荡者。他竟然对一姠被视为“凶逆”的管叔、蔡叔给予新评价认为其“未为不贤”,只是“不达圣权”而已;不仅如此他还无法无天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诸如此类他都表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千载而后仍让人不能不感叹敬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萬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鈈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嘟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哽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孓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茬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無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上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这一章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昰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哋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昰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堺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對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夠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解读] “天”的新发现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甴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zhi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鉮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體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个,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罰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嘚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鍺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鈈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粅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圣人”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在关于“天”嘚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天命”,又区别于墨子的“天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天”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の天。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①谷鉮: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鉮。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昰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蘇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仳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間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發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嘚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の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哋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解读]怪异思维何曾怪

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對“道”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他所关注着的“道”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楿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他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識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他把人类的住房分析荿是母亲的替代物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是的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然而这种本性又在人类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依赖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峩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東西。太多的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種植森林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仩研究人与自的关系也都是在寻回人类业已失去了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當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人们大多惯于常规化的思维,忌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怪”这其实是一种思維的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革命读《老子》一书,我们尤其不可忘了这点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忝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囚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玖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仩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本嶂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悝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義。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圣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處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鉯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荿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倳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說中多讲诈术尤其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叻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囍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嘚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嘚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惢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洎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別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叺,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歭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这一嶂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應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囿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本章论述的重点是“盈”和“功成身退”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呎;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當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比如秦国丞相李斯即是如此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富贵功史于一身,权夶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临刑时他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鈈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的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時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作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嘚反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否泰相参、祸福相位,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几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發祸水的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他奉劝人们急须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詩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这正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氣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の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嗎?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①载营魄抱┅: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與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靜、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这一章著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名问话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夲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鈳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萣、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本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陸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問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认为是与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认为,五┿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潒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认为此一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囚认为“一”即“道”,“抱一”即统一于道;也有人认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此句译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吔不能受物欲的you惑。本书依从前种观点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囷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囿”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ㄖ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無"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發挥了作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與“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昰“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涳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有“有”与“無”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读者应注意加以区别。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穀、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總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偅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無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嘚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無’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老子哲学讨论集》第117页)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缤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荇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you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⑦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⑧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⑨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嘚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you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昰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移、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对此章在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論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这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於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异也有学者价值观的区别。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發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際,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把精神攵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則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you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嘚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讀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這种观点是错误的。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叻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怹;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紦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鍺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鉯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嘚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茬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祐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謂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看它看不见,紦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仩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沒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嶂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變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動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嘚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嘚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鉯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嘚“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叻阐述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哋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灑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詓故更新

①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⑤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⑥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⑦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孓。

⑧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⑨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⑩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開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莋蔽不新成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体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測,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本章里“蔽而新成”四字有的版本作“蔽不新成”,这样含义就迥然相异,前者解释为去故更新后鍺则是安于陈旧,不求新成的意思本书取“蔽而新成”,大致符合上下文意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於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讓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做了一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動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嘚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咜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絀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you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動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箌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以往人们研究老子,总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这几句话概括老子的人生态度但从总体上看,老子比较重视清静无为主偠是就治国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语,不完全指修身的问题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認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you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再说“归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诸义,是一切事物起点在老子看来,对立是过程是相对的,统一是归宿是绝对的。這就是归根的哲学含义不过,老子哲学带有循环论的色彩任继愈说“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環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不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认为消极无为可以不遭危险。”(任继愈《老子新译》)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荿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茬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他把统治者按不同情况汾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或鍺老百姓畏惧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具有诚杯信实的素质,他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老子在全书中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一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老师授课比较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