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园直径200下圆直径50高50的垂熔漏斗需要放滤纸吗如何下料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药剂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与靶部位结合) 代谢 消除 改善药物疗效: 对药物自身进行结构改造(药化) 选择合理的剂型、给药途径,增添辅助分子和载体材料(药剂) 如何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就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 综合和应用,是药剂学最重要的外在特征。 药学基础研究 药物学 药剂学 临床医学 工业化大生产 第二节 药物剂型与DDS 药物剂型系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一 剂型的分类 1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2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二 剂型的重要性 1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3 改变剂型可降低毒副作用 4 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 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三 药物传递系统(DDS) 剂型发展的初期只是为了适应给药途径而设计的形态,随着新剂型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药物制剂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方”(Formulation),而是一个输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Device)。 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概念出现在70年代初,80年代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一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学科。 二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 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学有关剂型性质的科学,是药剂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s in pharmaceutics) 主要介绍各种药用的高分子材料。 四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 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的机制及其过程,阐明药物,剂型,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于60年代迅速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药剂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五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发展十分迅速,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控制指标。 六 临床药学(临床药剂学)(Clit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科学。其出现使药剂工作者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活动,符合医药结合的时代要求。国外大医院普遍开展临床药学,使“医护”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为“医药护”共同进行治疗的方式。 七 医药情报学(drug informatics) 收集和评价庞大的与医药品相关的情报,以各种情报为依据探究药物治疗的依据,谋求医药品的最适宜治疗方案。 第四节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 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证) 20世纪60-70年代 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 20世纪80年代 临床药学时代(临床质量评定)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DDS时代(系统工程制品) “三小”(剂量、毒、副作用)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二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等。 2

}

中国药典二部标准 中国药典二部标准附录(2005年版) (149种) Ⅹ射线粉末衍射法(2005年版二部) 附录Ⅸ F Ⅹ射线粉末衍射法 化合物的晶体,无论是单晶还是多晶,都有它自己特定的Ⅹ射线 衍射图。衍射极大(点或线)间的距离及其相对强度可用作结晶物质的定性 或定量分析。粉末衍射是用于结晶物质鉴别和纯度检查的常用技术,单晶 衍射则主要用于分子量和晶体结构的测定。 固态物质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两大类。在晶体中,分子或原子在三维 空间作周期性的有序排列,形成所谓晶格结构。非晶质有时又称为玻璃质 或无定形物质,它们不具有晶格结构。 由于非晶质中分子的无序排列,散射的Ⅹ射线相干性差,导致衍射图 呈弥散状,这与结晶质具有尖锐的衍射极大有明显区别。 有些化合物存在不止一种晶格结构。虽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只 有一种晶型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但由于从亚稳态转变为稳态的过程通常 非常缓慢,因此,许多结晶质药物常存在多晶现象。 除同质多晶外,许多化合物还能形成溶剂化物,此时,溶剂分子参与 晶体的晶格结构。与同质多晶体一样,溶剂化物也有它特征的衍射图。 一束准直的单色Ⅹ射线照射旋转单晶或粉末晶体时,便发生衍射现 象,此时,晶体的作用犹如一块三维衍射光栅,发生衍射的条件应符合布 拉格方程: nλ d=———— 2sinθ 式中 d为面间距(hkι为晶面指数); θ为衍射角。 用于Ⅹ射线衍射的辐射源通常是以铜、钥、铁、铬等元素为阳极靶材 料的真空管,而铜靶又常用于有机化合物。一般多采用靶元素的K辐 射,为保证辐射的单色性,必须采用适当的滤光片,用以去除K辐射 (如铜靶配镍滤光片)。辐射源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吸收特性和不产生原子 荧光为宜。 当单色Ⅹ射线照射单晶时,只有有限数目的晶面处于符合布拉格方程 的位置。但当照射到大量的随机取向的微晶粒时,每族晶面即可产生一个 衍射圆锥。衍射图可用感光胶片、辐射计、影像板或电感耦合探测器等面探 测器记录。当使用胶片时,衍射角可由胶片上量取并经计算测定,衍射强度则 由测微光度计读取。使用辐射计或面探测器时,衍射角、衍射强度及面间距均 可由粉末衍射仪方便地读取。 存在多种影响衍射强度的因素。总的来说,被任何一族晶面衍射的X射线 强度决定于结构因子和实验条件。前者包括:(1)晶胞中原子的位置;(2)原子的 散射因子;(3)原子的热运动。后者包括:(1)入射Ⅹ射线的波长及其强度;(2)供试 品的结晶度、密度和体积;(3)实验温度;(4)记录强度数据的实验装置等。 试样的制备及有关实验技术 一般来说,晶粒的特定外形使试样在样品 架上显示某种程度的优势取向。这种现象在针状晶和片状晶中显得尤为突 出。试样的择优取向可影响各个晶面的相对衍射强度。用玛瑙研钵把样品 小心地研磨成细粉可有效地改善晶粒取向的随机性。 为能准确地测定衍射角,可用少量标准物质与样品混合,在衍射图上 测定标准物质的各面间距离,并与文献值比较,以此对样品的衍射数据和 衍射仪进行校正。 定量测定时采用标准曲线法。内标物质的选择应遵循与供试品的衍射图 不发生任何重叠的原则,同时它们的密度与对Ⅹ射线的吸收特性也应基本 相同。由于基质对Ⅹ射线有吸收,因此在制作标准曲线与测定样品时,基 质的取用量也应大致相同。通常,样品的取用量与基质之比以不超过10% 为宜。但由于本法的定量精度差,故通常仅用于少数特定的定量问题,如 结晶度的测定和同质多晶混合物的相对量测定等。 结晶物质的鉴别可通过比较样品与已知物质的衍射图完成。各衍射线 的衍射角(2θ),相对强度和面间距是进行鉴别的依据。样品与参照品的衍 射角偏差应在衍射仪的允差范围内,衍射线的相对强度偏差可达20%。进行 鉴别时,有两种情况应特别留意,即:(1)研磨样品的压力有时可造成晶型转 变,从而导致衍射图变化;(2)有些同质多晶体的衍射图,彼此间的差别也许 并不显著。遇此情况,作出结论时必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药剂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与靶部位结合) 代谢 消除 改善药物疗效: 对药物自身进行结构改造(药化) 选择合理的剂型、给药途径,增添辅助分子和载体材料(药剂) 如何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就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 综合和应用,是药剂学最重要的外在特征。 药学基础研究 药物学 药剂学 临床医学 工业化大生产 第二节 药物剂型与DDS 药物剂型系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一 剂型的分类 1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2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二 剂型的重要性 1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3 改变剂型可降低毒副作用 4 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 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三 药物传递系统(DDS) 剂型发展的初期只是为了适应给药途径而设计的形态,随着新剂型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药物制剂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方”(Formulation),而是一个输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Device)。 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概念出现在70年代初,80年代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一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学科。 二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 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学有关剂型性质的科学,是药剂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s in pharmaceutics) 主要介绍各种药用的高分子材料。 四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 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的机制及其过程,阐明药物,剂型,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于60年代迅速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药剂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五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发展十分迅速,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控制指标。 六 临床药学(临床药剂学)(Clit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科学。其出现使药剂工作者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活动,符合医药结合的时代要求。国外大医院普遍开展临床药学,使“医护”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为“医药护”共同进行治疗的方式。 七 医药情报学(drug informatics) 收集和评价庞大的与医药品相关的情报,以各种情报为依据探究药物治疗的依据,谋求医药品的最适宜治疗方案。 第四节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 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证) 20世纪60-70年代 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 20世纪80年代 临床药学时代(临床质量评定)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DDS时代(系统工程制品) “三小”(剂量、毒、副作用)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二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等。 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垂熔漏斗需要放滤纸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