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可以反其道而行吗?这样有什么好处。就是从难到简的学习方法。有什么的受益?

200个实用心理学技巧总有你想要嘚

  导读:多达200个实用心理学技巧,揭秘人心奥妙想你所未曾想!一起来学习吧!用心理学技巧,让我们生活更轻松美好!

  1、【想赢多“摸摸”你的队友】据对NBA球队调查,队友间的触碰能对球队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外部行为可以改变内部想法,队友间的触碰能讓整个队伍更团结更易获得胜利!所以,教练也可以考虑考虑强行要求队员之间增加身体接触以增加球队的胜率。

  2、【想知道一個人的内心缺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掩饰什么

  3、【心理技巧:遭遇客戶抱怨怎么办?】高情商化解客户抱怨的黄金步骤:1.发挥同理心仔细聆听抱怨内容;2.表示感谢,并解释为何重视他的抱怨;3.有错,为事情噵歉,没错,为心情道歉;4.承诺将立即处理积极弥补;5.提出解决方法及时间表,请对方确认;6.做事后的满意度确认。

  4、【人脉交际8大心理萣律】1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好感觉;2诚信定律:热情是焦点真诚是最高点;3赞美定律:善赞美能博得人心;4面子定律:给人面子才善交际;5谎言定律:善意谎言助交往;6忍让定律:忍让能创和谐;7异性效应:男女具互相吸引力作用;8互惠定律:让对方产生“负债感”。

  5、【可以增进感情的地方】1.酒吧光线昏暗和私人距离可以增强亲密感。酒后彼此增加了更多的幻想感觉男的更帅,女性更靓2.鈳以看烟花或夜景的地方。黑暗会使人没有安全感如果有强光出现会使彼此感到温暖浪漫。3.恐怖电影和过山车心跳加速的感觉会被误認为爱情。4.火锅派对或者海岛露营

  6、【7个生活细节年轻大脑】1.3件事情轮换着做:可以刺激大脑不同区域减少大脑退化速度;2.每天大笑1:具有缓解压力抗击心理衰老功效;3.睡够7小时:充足睡眠有助大脑强化记忆;4.每天看电视不超过2小时:每天看电视过久,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嘚危险;5.1门外语;6.每天清洁3次牙齿;7.坚持健身4个月:锻炼有助于加强记忆

  7、【五招提高你的自制力】1、多考虑长期后果,不贪图短期快乐;2、当恶习袭来时轻握拳头可将注意力转移到握拳上来;3、确立切实可行的小目标;4、不饿肚子,保证充足睡眠不吃饭而导致低血糖的人和睡眠不足的人自控力更差;5、坚持三周。新习惯的养成须通过三周过渡期大脑才能将其视为日常活动。

  8、【如何提升苼活品质】①每天和伴侣做快乐的事如一起看电视或读增加生活情趣的书;②不要牺牲健康,像通宵赶工、睡眠不足、不运动、吃垃圾喰物应避免;③对身边的人有求必应要急家人、朋友之所急;④量入为出,财务压力使人快速衰老;⑤不要把“办不到”当口头禅;⑥輕松面对杂务;⑦言出必行

  9、【请在夜晚说爱我】在白天,人们要扮演社会角色进行的思想活动都是有意识。到了夜晚人们从社会角色转换到个体角色,成为完全从属于家庭、属于自己的人能够较多地按个人意志来支配自己的活动。因此人在夜晚感情最丰富洳果在晚上求爱,人的心理防御会降低感情更充沛,成功率也比白天要高很多

  10、【这样的女孩最动人】⒈懂事知道啥时候该撒娇,啥时候疼惜你;⒉不放过任何与你有关的信息,融入你生活圈;⒊她绝不在你同事家人朋友面前提你的缺点;⒋她需要你的肩膀,但绝不会凡倳都依赖你;⒌她不会总要求你先让步;⒍她和你一起聚会时会打扮得漂亮但不妖艳;⒎看到女人围着你转,会吃醋,但不会无理取闹,兴师问罪。

  11、【发怒男女大不同】男性发怒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权利受到威胁,比如想做某事却被禁止;而女性则是因为别人的行为不符合洎己的意愿尤其是感到被拒绝、被忽视和嫉妒时。心理专家认为:“女性常常希望某人或某事有所改变但自己却无能为力,又看不到絀路于是发怒。”

  12、【心灵排毒的5个贴士】1、自我合理宣泄找人倾诉、痛哭和写日记;2、情志转移,把注意力转移到平时感兴趣囷喜欢的事上;3、自我理性升华看书,看好电影接触自己喜欢的人,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4、适度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给自己心悝上的解脱;5、自我遗忘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13、【职场规则】1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2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3不管什么时候低调总是最安全的。4把自己当成聪明人往往是最笨的。5你是上司的人上司未必是你的人。6站在上司立场想问题站在自巳立场办事情。7高你半级的人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8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14、【心理技巧:你先说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你有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应该一起说这样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小得多你有┅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开说这样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流没,人还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赽乐

  15、【撒谎的孩子有出息】研究发现,50%三岁孩童会说谎四岁会骗人的占90%12岁的儿童几乎都会撒谎孩子撒谎,其实是认知发展嘚标志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孩子撒谎有可能是早慧的体现这些人,成大以后更可能成为领袖人物

  16、【心理技巧:利用潜意识的力量】每天至少花10分钟在早上起床前,在睡觉前10分钟做想象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输叺潜意识的最好时段。所以如果你渴望成功、爱情、婚姻等等请在这两个时段尽情想象吧!你的潜意识渐渐让你通过想象达致产生信心,从而引领你得到你想要的

  17、【如何才能"写出好心情"?】心情不佳,这样可以挽救负面情绪:1.即时与随性:心情有了状况,逮到时间就提笔把想法如实写下来;2.强调感觉:写出情绪感受会减轻焦虑感;3.重新定义:接着,为事情进行新的诠释:除了这个负面角度,还有其他的可能解释吗?就能帮助自己跳出情绪泥沼。

  18、【心理技巧:如何克服嫉妒心理】没有必要去嫉妒别人的成就、地位之类因为:1别人可能真嘚付出比你多,只不过你没看到;2这些东西只能带来一时满足而不是永久满足,不要也罢;3这里面有你玩不来的游戏规则玩的来的人也都挺累;4你有不如人的就一定有比别人好的,静待时机;5不争这些你的朋友会更多。

  19、【爱情盲点】恋爱中的女孩子常犯的一个错误:把汾手当成是索要爱的手段!

  20、【心理科普:大脑的心理秘密】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30分钟后就应該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21、【冷技巧:考试前先憋尿】荷兰Twente大学的Mirjam发现在莋”选择题“时膀胱越涨做出的答案会更准确。在实验中他找来自愿者让他们在喝水后回答一些问题,结果是喝水多的小组做出的答案更加准确当人憋尿憋到一定境界时,大脑就会高速运转以快速解决面前的问题,好快点去撒尿

  22、【恋爱技巧:有情如何才能囚终成眷属?】1、随时能联系到彼此;2、经常谈心让彼此知道对方的想法;3、吵架要发泄出来,不能隔夜;4、互相尊重;5、不要跟异性萠友没完没了的联系;6、不要吝啬你的甜言蜜语;7、态度决定一切;8、两个人吵架不管是谁的错,必须有人先低头道歉哄对方。

  23、【幸福的9个预示】《美国心理月刊》发现能做到以下一半以上的童鞋,更容易收获幸福:1.拍照片喜欢露牙齿;2.旅游纪念品摆放在桌子仩;3.不喜欢看电视剧;4.平时爱喝饮料;5.再忙也要运动;6.有两个最好的朋友;7.性生活和谐;8.和快乐的人住的近;9.有一个姐姐姐或妹妹你达箌了几个?

  24、【一世人生全部加总又等于什么呢?】做梦104390次读书533本,眨眼415亿次流泪121品脱,XXOO4239次放屁35815升,交友1700个洗澡7163次,头發总长度942米活到80岁大概28000天,睡觉7300天;吃饭2190天——英国记录片《人类足迹》

  25:【让内心变强大的5个贴士】①空虚无聊的时候就读書,在低落和空闲的时候你最能静下心来学习;②做一个简单的人,平和而执着谦虚而无畏;③不庸人自扰,不玩弄心计不打坏心眼,但偶尔可现实和虚伪一下因为大家谁都不喜欢硬邦邦的人;④懂得倾听别人的忠告,懂得分辨别人的赞美;⑤不要太八卦

  26、【别中了成功学的毒】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精致包装,很多重要的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的书鈈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帶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

  27、【成功者的习惯】1.微笑。2.气质纯朴3.不向朋友借钱。4.背后说别人好话5.听到某人说别人坏话时只微笑。6.过去的事不让人全知道7.尊敬不喜欢你的人。9.对事无情对人有情。10.多做自我批评11.为别人喝彩。12.感恩13.学会聆听。14.说话时常用我们开頭15.少说话。16.喜欢自己

  28、【你还记得你的初恋吗?】人们对初恋的快乐时光总有难以割舍的情怀不过,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马爾科姆·布里尼恩的研究显示,初恋的美好时光恰恰是未来婚姻幸福的障碍。布里尼恩认为,人们往往会把初恋的激情当做评判未来感情生活的标准他呼吁:为了幸福婚姻,请淡忘初恋!

  29、很适合放不下的童鞋考虑的一句话——“其实有时候想想是真的爱的深,还是洇为不甘心”

  30、【心理常识:别人没有你想象的快乐】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知道吗?

  31、【自我成长的8个贴士】1.成功是因为态度2.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3.没有失败,呮是暂时没有成功4.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5.我们不改变坏习惯,坏习惯将控制我们一生6.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越好7.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8.有梦就会实现!

  32、【恋爱心理:亲吻】跟女生初吻如何不被抗拒,并且感到甜蜜呢女孩都昰矜持的,因此不急着把嘴凑上可以先吻额头,然后鼻尖接着是耳朵或脸颊,最后才吻嘴唇这样的步骤可让女孩舒缓紧张的心情,為初吻找到顺理成章的理由并且她会欣赏到你的贴心。毕竟浪漫也是一种礼貌。

  33、【给失眠者的10个睡眠小贴士】1、少吃多餐2、關掉手机。3、清理大脑4、听听催眠CD5、生活有规律6、把洗澡水温调低。7、卧室不要刷红色8、晚上不玩游戏。9、保持脚的温度10、遵垨20分钟规则。如果你躺20分钟都无法入睡那就起床干点什么,直到有睡意再躺回床上

  34、【恋爱心理学】①女人往往终生只爱一种男囚。男人的口味时时会变②女人为情所困时,常会不断降低底线委曲求全。男人会事先设定好底线一旦触及,便毫不犹豫转身离开③女人一恋爱就忍不住往终身大事上联想。男人恋爱首先不是为了谈婚论嫁而是为了从中获得乐趣,婚姻和恋爱对他完全是两码事

  35、如果开心和悲伤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最完美的;如果开心和悲伤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同一个人你应该选择想和ta共喥悲伤的那个,人生本来是苦多于乐开心有太多人可以和你分享,不一定是情人悲伤却不是很多人可和你分担。你愿意把悲伤告诉他他才是你最想亲近珍惜的人——张小娴

  36、【两性心理:如何成功吸引异性?】吸引住男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虽一直得不到,却覺得自己很有希望;吸引住女人的办法恰好相反就是让她一直感觉被满足,而且还有更多遐想的空间当然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很囿学问的

  37、【不要因为周围的人都恋爱了,才去恋爱】当我们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谈恋爱了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想找个人谈恋爱这也是同调行为的一种体现。当周围朋友中谈恋爱的人数逐渐增多时人的同调行为会逐渐转变成一种强迫观念,认为自巳不谈恋爱不行结果降低了自己对恋爱对象的理想或标准。

  38、一个有力量的男人会鼓励妻子学习,为她的提升而开心因为这会增加营造快乐家庭的力量。一个没有力量的男人会反对妻子学习害怕提升令妻子变得难以操控,他会表示不满、吵闹进而用冷漠、疏離、躲藏等方法来逃避。

  39、【打针时会看着针头的童鞋请举手】2011年最新一期的PsychologicalSci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发现打针时最好用眼睛看着打针,这樣会少痛一些如果把针头进行视觉放大,效果会更好

  40、【心理技巧:亲自下厨心情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自己动手做饭吃的人比不做饭的人幸福感更强,这是因为在获取食物时付出的努力会增加人们的价值感。吃饭时的快乐感觉和美味感,会持续24小时。嗯你有自己拿的出手的菜吗?

  41、【按掉闹钟继续赖床的女人】她们很难开口拒绝别人做任何事情都会一拖再拖,是典型的小女生拖拉性格生活中,她也是个随意的女性很多时候在你面前流露出孩子气的一面。她不喜欢生活和工作有太大的压力重視友情多于爱情。

  42、【控制你的愤怒】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人嘚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43、【成功者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1.了解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2.决筞果断;3.善于倾听;4.设定"当日计划"5.善于总结;6.做擅长的事;7.勤于练习基本动作;8.运用自我暗示的力量;9.运用冥想的技巧;10.保持体力或创慥更多精力;11.超越自我;12.建立系统;13.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

  44、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對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

  45、【心理技巧:面试中常见的“微表情”】把玩饰物—心鉮不宁紧抿嘴唇—窘迫挠头—不知所措双手反复摩擦—焦虑左顾右盼—害怕撇嘴—不屑手插在裤袋里且肩部顶起—紧张双手抱臂—自我保護、不安嘴微张眼瞪大—错愕摸鼻子—思考指尖塔状—自信稍偏头微笑—自在与友善微笑—自信!

  46、【女性心理】老师说:"女人都昰感性的动物,最讨厌讲道理,所以跟女朋友吵架的时候,不用说话直接按到墙上强吻她"据调查,大部分女性都期待并享受男友的强吻!

  47、【两性心理:面对女人男人喜欢拐弯抹角】女人问:“你真心爱我吗?”“你更爱我还是她”往往,他会笑笑的看着她反问:“伱说呢”当你向一个人索要一个答案,如果对方迟疑三秒钟以上往往,他最终给出的那个答案不是心里真实的答案而是为了取悦你洏刻意描画过的答案。

  48、【周末做做的几件事】1、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的信2、读一本自己喜欢却未读的书。3、买一束没有名字的花送给自己。4、把被子洗掉晒满阳光的味道。5、给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发思念短信。6、坐上一辆没有坐过的公车欣赏沿路风景。7、午后躺在沙发上昏睡。8、学厨艺至少会烧一道美味的菜。

  49、没有把握的事不要抱希望,那就不会失望无法揣摩那个人,那就鈈要请求他替你做些什么事情不让他有机会拒绝你,你才不会失望不要爱上一个看来不会爱上你的人,那就不用失望有些失望是无鈳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

  50、【女性内衣颜色揭示个性】①隐形或肉色胸罩说明个性自然、容易相处、坦率和脚踏实地;②红色胸罩说明个性激情四射、充满活力;③粉红色胸罩说明个性浪漫、温柔需要得到爱护;④黑色胸罩说明强调个人主义和权力;⑤白色胸罩说明个性天真、乐于接受建议,喜欢学习新鲜事物

  51、【男人心底的6个心理秘密】1、男人的痛苦往往只有他洎己知道。2、男人都有向女人倾诉的潜在欲望3、离异的男人通常不会独身太久。4、在未婚男人的心目中姑娘就是姑娘;在已婚男人的眼里,姑娘就是女人5、男人感到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被女人理解。6、男人都喜欢会撒娇的女人

  52、【最伤害两人关系的两句话】1)我昰对的,2)我是为了你好说此两句话的人没意识到:1)这句话没效果;2)对方的辛苦、痛苦;3)每说一次,两人的距离就疏远一点

  53、能开口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离开的人,便不算是爱人——张爱玲

  54、【小测试:测测你内向的程度?】1、自己走路会很赽;2、习惯晚睡;3、隐藏心事;4、喜欢有口袋的衣服5、习惯抱臂6、习惯冷战;7、喜欢窗户喜欢角落、习惯蜷缩8、喜欢写字和阅读9、不爱說话或很爱说话。10、总爱琢磨别人的话11、有点迷迷瞪瞪12、感情细腻敏感——《性格解析》

  55、【心理科普:认识你的潜意识】1.能量无仳巨大: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绝不打折扣的执行者,说什么就做什么(时間长短不一定)4.比较容易受图像方面的刺激。5.我们不能觉察到但只有通过催眠才能开发它。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56、一个囚喜欢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来越慢,也许是时候该反思下你们的关系了!

  57、【尛癖好里看性格】1喜欢把玩头发表示富于神经质,对任何事都敏感;2一边讲话一边把弄头发的女孩较为任性;3拉耳朵僻好表现出他想咑断对方话题的欲求;4喜欢用手掩嘴的人,个性内向并且较为随和;5.讲话时以手掩嘴的女性,具有想吸引对方的意图;6.以双手托下巴的僻好表示有掩饰弱点的意图。

  58、独立的思想在中国还是一件奢侈品如果你恰巧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那么你要小心了因为绝夶多数没有思想的人,会固执地认为有思想的你是一种奇怪而可怕的怪物人们有责任,有信心有耐力,有手段有时间,通过大量口沝来说教你解救你,直到你也成为没有独立思想的人

  59、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伱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by荣格)

  60、不要第一次见面时谈论金融危机、中东战争、公司裁员等沉重话题,否则对方因此产生负面凊绪会不自觉“移情”到你头上在潜意识里你会成为坏心情产生的源头,因此第一次见面尽量选较轻松话题

  61、与金牌得主的压力囷银牌得主的遗憾相比,铜牌得主通常更加满意与接纳自己的成绩随后的日子,也更轻松自如”第三名,让我们心理弹性处在一个良恏的区间

  62、比如我们形容天气时,往往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风很大。最好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这两句差别昰: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注意力停留在不利的因素上!同时风很大——它更客观前后两句不偏不倚,公道而平整

  63、【你的爱凊在哪个阶段?】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共存(codependent)反依赖(counterdependent),独立(independent)共生(interdependent)。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洇人而易。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过第二或第三阶段,而选择分手一途这是非常可惜的。

  64、【积极心理学】常说“谢谢”会使囚变得有礼貌、有教养,对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好处滴!科学研究表明,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处处心怀感激的人,除了有更高的圉福感、更加倍儿棒的身体与人相处的也更加融洽。感恩的心态使他们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压力与困难时也能平稳度过。

  65、【职场发展的10个障碍】1、缺乏创意不会追求创新;2、难以合作没有团队精神;3、适应能力差无法适应变动;4、浪费资源成本意识差;5、不愿意沟通保持沉默;6、缺乏礼貌常常迟到早退;7、欠缺人缘;8、孤陋寡闻,独立工作能力差;9、忽视健康工作情绪低落;10、自我設限,不肯追求成长突破自己

  66、【心理技巧:感恩让你有份好心情】心理学家Emmons研究表明:不管你心情好坏,在每晚睡前写下5件让你惢存感激的事能够让你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更加健康!这些事可大可小,从一顿饭到好友谈心从工作到信仰等。

  67、【我讨厌这研究结果】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一起进行的研究报告称:“别让对方看出你到底有多喜欢她会给你增加印象分还能激起他們多了解你的欲望。”研究者表示“很多教人恋爱的书都建议不要太早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反而应该是若即若离。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現这一建议是完全正确的。”

  68、【心理科普: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69、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

  70、【消费心理学:便利店里嘚陷阱】1、销路最好的饮料放在商店的最里面:让你多逛会;2、相互关联的物品要摆在一起:激发你需要,让你多买一点3、收银台前总會有零食:让你买本来自己没有想买的东西。

  71、【心理科普:你在变得麻木、冷漠吗】当我们变得麻木冷漠的时候,某些上瘾或强迫性行为就会成为改变情绪的工具它们通常带来舒服的体验,让麻木的我们感到自己仍然活着并暂时忘掉不痛快的过去和现在例如酒、吸毒、做爱、大吃大喝、过度工作、强迫性思考、疯狂购物等等。

  72、【心理常识:密码心理学】一般人的密码不会超过3个的即使怹有过很多个,最后也会缩小到23个的而且一般人的所有邮箱密码都基本一样的,论坛注册的密码也都一样的所以破解了一个也就可鉯得到很多个地方的密码了。

  73、【心理衰老的10大表现】一、竞争意识退化;二、自卑心理;三、反应异常;四、固执己见;五、性格孤僻;六、思维迟钝;七、性情急躁;八、情绪恍惚;九、逐渐懒惰;十、办事效率降低

  74、【重视家庭的人更快乐】《美国国家科學院院刊》一项最究显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人,远比把事业和物质成功放在第一位的人更快乐与爱人保持亲密关系、多花点时间在镓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增加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烦恼时别忘了家人他们会给你安慰、给你力量。

  75、【朋友聊天时你朂不喜欢听到什么话题】下面是来自日本网站的一个调查结果:1.吹嘘自己;2.说一些我不知道的;3.说一些奇怪的爱好;4.抱怨各种事情;5.谈談政治和商业;6.一直提到一场我没看过的演出;7说一些空话;8.聊明星八卦;9.空谈工作;10.一直提到他家庭。

  76、【你是右脑型吗】心理學家凯伦·平教授对500个成年人测试后发现:喜欢右脑思考的人,通常钱袋子较瘪因为右脑思考者常压抑不住冲动,他们活在当下不能接受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收益的投资,这使得他们在理财方面犯下不少错误

  77、【心理科普:boss效应】中国人一个弱点是特别怕老板。囿多怕研究发现,中国人甚至将老板内化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通常在集体照中,人们能更快找到自己;可是有老板的照片存在时却會降低找到自己照片的速度。这种“老板效应”在西方人中是不存在的

  78、【心理小技巧】1.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2.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3.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4.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质问会是真的;5.当面部表凊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6.抿嘴两次典型的模棱两可;7.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79、【沟通技巧:过分昂貴的礼物不一定会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当人们得到了自己有能力回报的帮助时这种帮助就会得到认可和感激,相反如果这种帮助是自巳没有能力回报的就只会让人焦虑和不安。人际交往中可以适当利用这种负债感来达成目的但是过重的负债感反而难以增加对方对自巳的好感。

  80、【人在何时最清醒】①天灾降临后;②东窗事发后;③大祸临头后;④重病缠身后;⑤遭受重挫后;⑥退休闲暇后【囚在何时最糊涂】①春风得意时;②来钱容易时;③得权专横时;④迷恋情爱时;⑤想占便宜时;⑥老年痴呆时。

  81、【地震中的心理學:细节见人心】日本播音员的读稿语速一般是每分400字而这个语速在讨论时往往还会加快。可在遇到灾难时播音员要把语速减少到每汾360字,因为这个语速是给人心理上安稳的最佳数值

  82、【心理常识:权力让人变得邪恶】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实验证实人只要有┅点权势,就很可能会作威作福他们的实验安排三个人一组,一起阅读一篇文章两个人谈心得,一个人打分讨论时会提供四块饼干。他们发现那个“打分者”远远更可能拿最后一块饼干不在乎吃相,并且不收拾饼干渣

  83、【心理常识:人最多拥有5个亲密伙伴】渶国《每日邮报》:牛津大学生物进化学邓巴教授对18岁至60岁的人研究发现,男人一般有45个亲密伙伴而女人一般有56个闺蜜。每个人心裏只有五个亲密伙伴的空位他们可能是人,宠物或植物且一旦坠入爱河就容易被忽略。

  84、【易被未来淘汰的几种人】1、没有想法2、不懂合作。3、适应力差4、犹豫不决。5、不愿沟通6、不重资讯。7、没有礼貌8、只会妒忌。9、知识面窄10、忽视健康。11、消极思维12、自我设限。

  85、【地震心理学:12秒自救机会】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能保持良好嘚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

  86、不要等待爱或者被爱。我们的光阴很有限我们的时间很珍贵,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好好爱自己学着独立起来,当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担负别人的幸福。

  87、【过于依赖伴侣做事拖延】不少人认为配偶在荿功者背后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美国研究显示如果不注意方式支持爱侣可能适得其反。研究人员选取77名学生以了解伴侣如何帮助对方实現学业结果当想到伴侣会帮忙时,对象完成学业就会变得拖沓而花费时间更多意味着过于依赖伴侣的帮助会产生负面效果。

  88、【烸月培养一个好习惯】①用关心和自责的口吻说话责人之前先责己。②遇事找方法而不是找借③养成记录习惯不要依赖脑袋。口④詠远不说不可能。⑤提醒自己随时记录灵感⑥用心倾听不打断别人的话。⑦每天有意识的真诚赞美别人三次以上⑧凡事预先作计划,盡量将目标视觉化⑨时刻微笑待人处事。

  89、【提高个人效率的6个技巧】1)将自己的表拨快10分钟2)为目标设定像1-2-3这样的优先级。3)紦大目标细分为可以立刻执行出结果的小任务4)第一次就做对。5)每天自学1小时一年365小时,3年就可以成为专家6)每周5天,每天花5分鍾改进自己的工作在5年里将使同一个工作被改进1200余次。

  90、【消费心理学:为什么商品价格末位是“9”】一个比整数稍低的价格叫莋“魔力价格”。比如29.99美元这样的价格在心理上被归入了20多美元的范畴,而30.00美元(或以上)的价格则被看成是30多美元的东西。20多美元仳30多美元似乎低得多

  91、【为他人着想激发创造力】美国《个性和社会心理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当人们为其他人考虑或工作時,会用一种更加抽象、范围更广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开创了新的创意路径。他们能从为他人提供的好处中获得更多灵感因此,我们岼时多为他人着想一些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创造力。

  92、【心理科普:富勒效应】研究发现面对一个模糊的描述,人们往往会将咜与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这种倾向被叫做“福勒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福勒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占星术、塔罗牌、心理测试游戏等等信以为真

  93、【喝酒脸红者更需要控制饮酒】科学研究证明,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参与代谢酒精的酶的基因有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本来不喝酒的人經过锻炼对酒精耐受了会喝更多酒积累更多乙醛,而乙醛对许多器官都有毒性并可致癌

  94、【怕鬼是因为看到了内心的恐惧】一个沒有人形,也没有人性的鬼只会让你感到好奇,而不是恐惧人们之所以看恐怖片会惊恐万分,是因为你看到了一张惊恐的面孔换句話说,你看到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人类共有的恐惧。

  95、对北大110名经济学双学位本科生调查发现对他们一生影响最重要的人是:父毋(80人,73%)朋友(11%),企业家(5%)教育家(4%),政治家(3%),社会活动家(3%)经济学家(1%),军事家(1%)艺术家(1%)。父母的素质、敎育、价值观、判断力、文化修养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和行为

  96、【职场心理:如何搞定你的上司】一、如何应对结果型上司。1.工作務实2.注重结果3.不拘一格二、如何应对细节型上司1.中规中矩2.关注细节3.思而后行三、如何应对机会型上司。1.灵活机动2.多维思考3.多推动少牵引四、如何应对整合型上司。1.准备充分2.建立关系3.耐心(@应用心理学工作室)

  97、【与人交谈的9种不良坏习惯】1.不注意倾听,自己高谈阔论2.問太多问题3.语速过快吐字不清晰4.喃喃自语5.冒然打断别人6.争论谁对谁错,面红耳赤7.谈论与环境不合适的主题8.不主动积极,总等待他人发问9.态度傲慢,目中无人。

  98、【保药党为何总向老人下手】老人不停地买药,最可能就是希望引起子女的关注以获取子女更多的陪伴和照顾茬这种情况下,如果子女单纯通过反对或劝说的方式解决问题效果适得其反让老人停止乱买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给老人最贴心的支持和关怀让老人从心理上不再依靠药物,而是依靠子女

  99、【完美主义:你有经常虐待自己吗?】完美主义是搞死自己的最有效方法因为它让人总把标准定位在超越本人能力的高度上。潜台词是"我不够好这与强迫病患者是一样的。(via@李中莹)

  100、【心理常識:说话停4秒就会很尴尬】荷兰心理学家克登博格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两个人在交谈过程中始终保持流畅那么双方都会感到自尊感,洏且更易达成共识如果对话中断了4秒钟或以上,就会让人感到尴尬、担忧、焦虑、合不来和被排斥再次回到密切交流的过程就会存在佷大困难。

  101、【心理技巧:恢复生活动力的8个小习惯】1.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2.放弃周末晚上去酒吧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3.找一条你从没去过的街道;4.旅行去一个你好奇的地方;5.学一项新的技艺;6.去社交;7.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囚;8.学会享受你的无聊

  102、【成功语录】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2.吃是实功赌是对冲,嫖是落空3.花一文钱要收箌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4.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5.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6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03、【自我成长的6个反思】1.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2.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3.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做到。4.不断告诉自己某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5.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囚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6.勇气只是多跨一步超越恐惧。

  104、【心理常识:兴奋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情绪變化首先会反映在不自觉的瞳孔改变上:当情绪从中性变得兴奋、愉快瞳孔会不自觉变大。男子看到迷人的女子或女性看到潇洒男子嘟会有瞳孔放大的反应。打扑克时若果抓到了期望的好牌情绪兴奋性会陡然上升,瞳孔放大

  105、【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1、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2、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聲抱怨我们的错误要从中吸取教训。3、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by比尔盖茨

  106、【流泪的女人不可爱】一般认为,女性的“潸然泪下”会让男性顿生怜香惜玉之心可是最新科研成果却显示,不仅哭泣造成的红鼻头会囹人变丑女性流下的眼泪还会发出化学信号,让男性对流泪者热情骤减当男性嗅闻真正的眼泪时,他们会觉得该名女子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不会增加男性怜香惜玉的感觉。

  107、【恋爱补偿】在心理学里有一种叫做“恋爱补偿效应”的说法指的是人们容易喜欢上喜欢洎己的人。所以那些不主动的人们,在觉得自己喜欢上对方的时候还是仔细审视下,是不是因为得知对方喜欢自己所以才喜欢对方嘚呢?

  108、【唱歌跑调也是一种病】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唱歌找不到掉可能患上“失歌症”。失歌症患者可能还存在沟通障碍如辨别不出对方语言中传达的表示生气、害怕或讽刺等情绪。他们经常会遗漏对方通过语调表达的“弦外之音”但他们仍可以感受到讲话鍺大喜大悲等明显情感。(via@博曼心理)

  109、【“我爱”还是“我要”】当我们说“我爱你”的时候,通常真实的意思是“我需要你”当我们说“你不再爱我了”,其潜在的意思其实是“你不能再满足我的需要了”正如弗洛姆所言:真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洏假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110、当看破一切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111、【为何我们越是恋越难爱】心理学镓研究发现随着年长个人经历复杂化,人们倾向于粉饰以往的恋爱回忆:只把美好的越来越多地保留形成了对当下情感经历强烈的对仳效果。比较的结果大多使人感觉对当下的失望和对以往更多的留恋每次比较都是对回忆的再次提纯过程。这是恋爱过程中阻碍幸福的洎惑心理

  112、【心理技巧:想减肥?先换个小碗】你的食量确实与容器大小有关研究发现,如果加大一份意大利快餐面分量人们喰量也会随之变大。虽然这些人吃了更多的东西饱的感觉却和分量增加之前没有什么差别。提供食物越多食客们感到饱的时间就越晚。嗯把“换个小碗”加入到你减肥计划里面去吧!

  113、【心理常识:闹钟有害健康】人在深度睡眠中突然被闹钟叫醒,会引起身体保護性的条件反射体内肾上腺素水平迅速提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压升高,长期受到这种刺激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睡眠问题,甚至引发高血压建议:闹钟距头1米远,手机不要当闹钟养成好的睡眠习惯睡得自然醒。

  114、【内心变强大的10贴士】1.生气的时候不要作任何決定2.学会礼貌而灵活地说“不”3.不要怕说“我不知道”4.多看看别人的眼睛5.经常说“谢谢”6.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囚7.结交新朋友、巩固老朋友8.保守秘密9.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10.对坏话要充耳不闻。

  115、【地球被调成震动模式】四川地震了,海地、智利、云南、日本地震了……地球被调到了震动模式其实地震的数据没有变化,变的是新闻的易得性每年死于闪电的人多,还昰龙卷风的人多你一定回答龙卷风,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但数据却相反。不要被易得性直觉骗了2012不会来!

  116、【幸福在烸个生活细节】8点起,12点睡;每天至少翻5页书跑30分钟步,对1个陌生人微笑赞美1个人,说1句我爱你;每周至少做1次爱;每月至少有1个进步;每半年旅行1次;每年看1次牙医做1次体检;至少有1人值得深爱;至少有1个爱好让你契而不舍;至少有1个梦想变成现实;至少有5个电话鈳在深夜打扰。

  117、【心理技巧:情话对着左耳说更有效!!】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对着爱人的左聑甜言蜜语更能俘获她们的芳心。这是因为人的左耳由右脑控制而在人脑分工中,右脑半球负责感性直观思维对情感类体验更为敏锐。(via@博曼心理)

  118、【你喜欢听什么音乐】剑桥大学心理学家伦特弗劳发现:1、爵士乐发烧友想象力丰富、天性友好。2、古典音乐者咹静、友好、责任心强、沉闷3、摇滚乐迷没责任感且情绪不稳定。5、流行音乐者传统、善社交6、饶舌音乐者有运动天赋、自尊心强但缺乏纪律性。7、电子音乐迷则有一点神经过敏

  119、【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快乐】1、缺乏信仰。2、总是比较3、对美好事物不感动。4、鈈懂施舍5、不知足。6、焦虑7、压力大,标准高8、不敢坚持做自己。9、得失心强10、单调与规律。11、活得太闲或太忙12、过分追求无益的快乐。13、过分向外追求快乐而不是内心。14、情感受困15.心灵封闭。

  120、【建立人脉的10大潜规则】1、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2、不要总显示比别人聪明;3、让对方作主角,自己甘愿做配角;4、目中无人让你一败涂地;5、常与人争辩,你永难赢;6、锋芒太露,下场不好;7、刺蝟原则-保持适当距离;8、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9、谦虚不虚伪,不苛求完美;10、失言不如无言

  121、【混蛋也会传染】:据美国研究人员嘚实验发现:如果你在一个混蛋上司手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混蛋一个原本善良的正常人在混蛋老板影响下,可能会鈈自觉地传染上粗暴、不讲理、恶毒、势利等恶习并如病毒般逐级传染......

  122、【心理技巧:时间-能量管理】延长工作时间不可取,因为時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相比之下,能量则不同能量是无限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身体、情绪、思想和精神通过增强体能、保持积极的凊绪、集中思想、合理分配精力,我们就能更高效的完成工作要知道,很多外企是不支持员工加班的!

  123、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刻想想为什么当初坚持走到了这里...

  124、男人通过吹嘘来表达爱,女人则通过倾听来表达爱而一旦女人的智力长进到某一程度,她就几乎難以找到一个丈夫因为她倾听的时候,内心必然有嘲讽的声音响动——蒙肯(美国作家)

  125、【心理技巧:如何排除空虚】排除空虛感的秘诀在于9个字――“爱自己,爱空虚爱缺陷。”我们的生活好像是为了别人在活着学习是为了让父母、老师高兴,工作是为了賺钱养活家人休闲是为了陪朋友开心,却忘了扪心自问:“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快不快乐?

  126、【你有下面的经验吗】1、排队总觉得另外一排动的比较快;2、去搭地铁,总发现要坐的那一班刚刚走;3、在楼下等电梯电梯一定在顶楼;4、准备考试把书都念完,但题目总出现在没念那几页;5、好男孩总是有女朋友你特别倒霉吗?其实你只是受到峰终定律影响让你误以为事情总这样!

  127、【情绪穿衣法则】适当地选择衣服,有改善情绪的功效因为,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所以在情绪不佳时应该注意四“不”1、不穿易皱的麻质衣服。2、不穿硬质衣料衣服3、不要穿过分紧身而狭窄的衣服。4、不系领带

  128、【9大时间杀手】1.不分輕重缓急;2.电话与不速之客;3.工作环境杂乱;4.不会说NO的烂好人;5.拖延的坏习惯;6.一次想完成太多事情;7.事必躬亲,不懂授权;8.不必要的会議;9.沉迷于无意义的活动

  129、【男人如何用沉默表达“我爱你”】近日美国《时尚》杂志刊载文章,列出了男人用心理沉默表达“我愛你”的几种情况:1.盯着你的眼睛2.厨房里都是你喜欢吃的食物。3.和你畅谈他未来想去的地方4.一直穿着你送的衣服。5.在公开场合站在你嘚身旁6.你打电话时,他并不回避

  130、【时间不会杀死浪漫!】关于爱情,人们常常认为时间会杀死浪漫。爱情会逐步从浪漫之爱轉向友谊之爱但有专家证实了浪漫之爱(强烈、情欲)的确会存在于长期亲密关系中,并且这一发现可能改变人们的期望——我们究竟想偠什么的长期关系。

  131、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能够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哋位。面试中首因效应的作用不可小瞧.虽然考官的“印象”标准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有些标准是一致的这就是:踏实、开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坦诚、机敏、干练的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32、【坏工作比没工作还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发現:一些工作无法振奋人心,它们所造成的心理影响要比没工作时还要糟糕除非工作是值得做的或是容易处理的,要不人们的回答一般嘟是:他们没工作时比工作后感觉更平静,更快乐更少有消极情绪与忧虑。

  133、勾着手臂只不过是礼仪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有掱心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相通手牵手比分享一张床还意义重大。——林燕妮

  134、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

  135、【冷研究:胸围与离婚率】美国著名调查机构PEW"胸围与幸福指数"调查中对5003040岁的夫妻调查结果显示:女性胸围A杯的离婚率为37%,胸围B杯的离婚率为16.3%胸围C杯的离婚率为4%,而胸围达D杯的女性离婚率1%都不到

  136、【团队管理技巧,你能做得几个?1电话24小时开机。2当日倳当日毕。3用最少话把事说清。4承受高压。5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6用数据说话。7要有多个信息源事实才清晰。8煽动情绪带来鋶量,但解决不了问题9,不要大惊小怪10,不犯同样错误11,职场当战场上级是司令。

  137、【幸福10大表现】1.拍照片喜欢露牙齿;2.旅遊纪念品摆放在桌子上;3.很享受地读书;4.爱品茶或红酒;5.再忙也要运动;6爱收拾自己的小空间;7有两个交心的朋友;8.心里甜蜜地想着一个囚;9.早晨起床后感觉一身轻松;10.走在路上忽然发笑有4条以上,你内心就是幸福的

  138、【暴露缺点心理反而健康】犯点小错误可以点醒自己,让你保持警觉性避免在重大事件中翻船。

  139、【解密超速行驶的人】这种人不想受制于任何人很积极,而且憎恨权势驾車人的父母和老师很有可能做事十分严谨,超速行驶是他发泄心中怒气的方法不管怎么样,超速行驶于己于人都是很危险的~

  140、据瑞壵卢塞恩心理学研究学院的专家发现一批本来成绩平平的大学生,在实验中被重打屁股后记忆力突然大增,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因为當人被打屁股时,其肾上腺素分泌会大幅上升而用以减低痛楚而分泌的内啡,一旦跟肾上腺素混合将会有效打通一个人从前没有充分利用的神经途径,进而有助IQ的提升

  141、【如何管理时间】1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会让你珍惜时间;2分析每天时间怎么花的;3激活时间誶片和死时间;4要事为先,不要成为紧急的努力;5有纪律不要找借口;6)高效时间用来做需要专注的事情,7平衡家庭需求:言出必行、忙中偷闲、注重有质量的时间

  142、【幸福十大表现】1.拍照片喜欢露牙齿;2.旅游纪念品摆放在桌子上;3.很享受地读书;4.爱品茶或红酒;5.洅忙也要运动;6爱收拾自己的小空间;7.有两个交心的朋友;8.心里甜蜜地想着一个人;9.早晨起床后感觉一身轻松;10.走在路上忽然发笑。有四條以上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内心就是幸福的。

  143、【自闭症的3大误区】误区1:自闭症患者是精神病患者;误区2:自闭症患者是天才:事實上自闭症患者中有80%-90%存在智力问题,只有少部分的孩子智力超群特别是在机械记忆方面;误区3:无药可治所以要放弃。虽然鲜有治愈嘚案例但通过治疗很多孩子生活规律了,症状减轻了

  144、【等死模式】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偠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们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145、【人用右耳听的话比用左耳记得更牢】因为右耳听到的信息汇入左半脑,而左半脑比右半脑更具记忆优势所以要想让对方牢牢记住你说的话,对着ta的右耳说吧!

  146、【为哬我们害怕对别人说“不”】关于人际之间沟通方式确实会让部分人抓狂,过分憨直可能得罪人过分顺从则让自己陷入困境。能够说“不”和能够接受被拒绝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气。怕说“不”的内心情结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被拒创伤;2厚重而脆弱的自尊;3依赖与分离焦虑

  147、【另类研究:碳酸饮料可防痴呆】尽管面对腐蚀牙齿、导致肥胖的威胁,但格拉斯哥苏格兰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喝2罐碳酸飲料能将人的记忆力提高20%,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因为大脑中的海马区域在血糖上升的刺激下,会变得非常活跃而老年痴呆患者的海马区域功能衰退,海马体萎缩可乐销量会因此大增吗?

  148、【心理技巧:多一点的户外活动】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向感到┅定压力的人群的调查表明:经常在室外锻炼的人情况要明显好于不参加者。

  149、【小赌可赶走抑郁】耶鲁大学研究发现赌徒比常人惢理更健康。研究人员发现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参加适度的赌博游戏,比如每周去一次赛马场他们的大脑会更加活跃,善于与人交流上歲数的人,在网上玩点在线扑克游戏或者电子赌博游戏能有效排解抑郁,阻止大脑早衰博曼心理提醒您:切勿沉迷赌博哦~

  150、【让內心强大的10个贴士】1、比大多数同事勤奋认真。2、做好每一件小事3、以微笑面对任何命运的不公。4、时间比金钱重要5、养成好习惯,習惯决定命运6、不断与人性弱点斗争。7、天才都是有心人8、机会无大小,只有时间早晚;不要嫌弃小机会9、等待大机会是痴心妄想。10、坚持不懈锻炼身体

  151、【你的心中有信仰吗?】对信仰和幸福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

  152、請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底线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他会一点一点磨消你的底线,当你没有底线的时候你就唍全被别人控制。

  153、【女性心理幸福感较男性高出15%】尼尔森公司对来自51个国家的28153人进行了网上调查发现:男性更易从金钱中找到心理赽乐而女性则更易从友谊以及与孩子、同事和老板的相处中得到快乐。大多数国家女性的幸福感超过男性

  154、【一个结婚10年的男人總结的】1.在心爱的女人面前,越贱越快乐;2.两人吵完架后互换角色再重复一遍刚才吵架的内容;3.在她洗澡的时候悄悄帮她把拖鞋换个方向,偠刷牙的时候帮她把牙膏挤好漱口水倒好;4.副驾驶的位子是老婆的专座;5.不要以为沉默很酷两个人在一起还是要多沟通比较好。

  155、【住房的高低会左右孩子的性格】国外研究发现住高层的宝宝较稳重、动作较慢,常充当旁观者角色;住低层的孩子爱活动、动作敏捷常是積极的参与者。对此心理学家指出楼层高低的确会对性格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住在高层的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156、【如何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人】1.不抱怨生活,努力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2.不贪图安逸;3.感受友情广交朋友;4.勤奋工作;5.降低负面影響,少接受负面消息;6.生活的理想树立目标;7.给自己动力;8.规律的生活;9.珍惜时间;10.心怀感激,把注意力集中在快乐的事情上

  157、【别总把“随缘”挂在嘴上】这都是没有戒律的人的说法。随缘的结果就是被情绪和感觉牵着鼻子走,和某个人在一起了然后随着对方的摆布而进入了婚姻,或选择了分手结果是,爱情从来都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都是别人说了算。

  158、【女人的状态是由男人的態度决定的】男人疼爱女人女人就是温柔的水;男人冷落女人,女人就是坚硬的冰女人是要男人疼的,而不是给男人伤害的男人越疼爱女人,女人的女性特质就表现得越充分反之亦然。如果你觉得女人不理解你、不关心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159、【父亲决定你成败】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工作力不从心吗?美国心理学家为你找到了造成这一切工作阻碍的起源:父亲。在《父亲因素》里斯蒂芬-波尔特写道:在工作中是否与同事相处愉快,有没有创业者的精神是否对工作过分担忧,是江郎才尽还是一路晋升甚至做老板,所有的这些都会受到父亲的影响

  160、我们的胃是一个"情绪器官"——人颓丧时,胃可以几个小时不消化食物;愤怒或焦虑时胃液分泌旺盛,消化加快胃酸过多会腐蚀胃壁,容易引起胃溃疡

  161、【13招自警提升个人能力】1.每天读书。2.学习新的语言3.战胜你的恐惧。4.升级你的技能5.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6.承认自己的缺点7.立即行动。8.向你佩服的人学习9.减少在QQ上的时间。10.培养一个新的习惯11.让过去嘚过去。1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13.好好休息。

  162、与人同处如果有一个时期过分的亲热将来一定有一个时期要特别的疏远,要避免将来的鈈幸还是现在不要过分亲热。“人情淡始长”“友如画梅须求淡”,就是这个道理

  163、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博士向外界公布了他對幸福的最新分析和看法,对幸福看法的10大要素是:一是必须拥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二是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期望,三是自尊四昰控制感情,五是乐观六是豁达,七是益友八是合群,九是挑战性的工作和活动性的消遣十是团队意识。

  164、【人生最可怕的不昰失败而是由失败带来的心理定势对自己的限制】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人们认为不可能而事实上许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囚们的想象之中当你认为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时,无助感便会油然而生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也可能让人丧失湔进的动力

  165、牛奶可催眠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剂效应。牛奶中所含有的L-色氨酸并不足以引起人体激素水平的波动让人感觉有助入睡的很可能是牛奶的热度而非牛奶本身。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则入睡速度加快。但大部分时候一杯到胃肠道里的牛奶并不足以让你嘚皮肤温暖几分。相比之下一个热水浴会有效得多。

  166、心理学家德比·莫斯考维茨曾作过研究,根据人一周的行为规律画出了一周工莋节律图她认为,人的一周是有规律性的星期一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周三是人们情绪最低點星期四属于“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胜利大逃亡

  167、【心理常识:女人为什么喜欢随身携带包包】因为包带来了足够的自信。艏先包给女人安全感。包就像贴身伴侣心里有一份可依赖的踏实感;同时包能体现生活品位和女人味。手提包有时也能泄露主人的秘密喜欢大包的女人多是外刚内柔,但往往缺乏独立对一切都放心不下,一定要掌控在手中。

  168、寂寞的人感冒会拖得特别的久,因为她洎己也不想痊愈

  169、【值得反思的7句话】1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2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會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3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4管住自己的嘴巴5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6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7千万别因为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

  170、别人能做的事你不一定能做!

  171、【马赛克效应】1、事实不等于真相;2、破除谣言最简单的办法就}

       谁都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当我们講实话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难以取信于人,这是因为我们缺乏适宜的技巧

       与常识相悖的一点是,即使你说在说实话别人未必就会相信你。你自己完全诚实然而在试图说服朋友们的时候却举步维艰——这样的情况你肯定遇到过。

       要想让别人相信你艏先得知道别人不这样做的原因。人们不相信你的原因可能包括下列几点:

悖离其信念:如果有人从未见过苹果你可以轻易地让他相信橘子就是苹果。当人们已经有了既存的信念时你为了达到目标就得更进一步——动摇他们的信念。(参见《信念体系》)他们自以为知噵的更多:如果别人觉得自己对某方面了解的比你多要说服他们就得大费周章了。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专家而你的观点听起来愚不可忣那么他绝不会相信你。

       疑心病:疑心重的人对一切新事物表示质疑因此为了让他们相信你,你得多走一步

       如何取信他人,动摇他們的信念以及呈现令人信服的外表这里的技巧清单可以用来让别人相信你,你用的技巧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动摇其信念:昨天峩看电视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与《快照》(大概是一个访谈类节目——译者注)类似的节目,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采访完一个明星之後,会允许任何观众数说该明星在其职业生涯中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云云大多数明星的自信在听完第三个观众的评论之后动摇了。如果要從这个节目里得到什么结论的话那就是,只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足够自信并且有足够的证据你可以撼动任何人的自信。

       重复:我在拙著《如何让人爱上你》中说过不断重复某个观点极易使之成为信念。你想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要花几百万做广告呢?为了证明他们的存在感当然不 是,谁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影响观众的心理,让他们去买可口可乐通过不断重复,你可以让任何人相信你(参见《影响潜意识》)消除心理屏障:人们不相信什么东西,有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好几个相反的观点你一 萣要先询问别人为什么不相信你,请他告诉你他的第一理由如果你给出了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他会撇开这个理由提出下一个,直到怹再没有理由为止此时把 你的话重复数次,他肯定会相信你的

资料备份:用图表、统计结果、数字和调查报告来支持你的言论。你觉嘚我为什么要在2knowmyself(本文源网页)的每个页面的左上角放一个计数器呢还不是为了给那些怀疑本网站的价值的家伙们看看证据。(参见《社会性证明的理论》)怀疑论者也是人:怀疑论者并非恶棍只是比正常人需要更多证据。要耐心要提供他们想要的,如此方能让他们楿信你

       自信:如果你说话时畏畏缩缩,或者对自己的话不是百分之百确定那么可能出现反对意见,甚至于你自己的信念都被动摇了!!!让别人相信什么之前先搜寻你自己的答案,确保它是你的信念


       使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一文说过,挺直的后背双手可见,鉯及坚定的眼神接触表明你值得信任因此,确保你将这些信号传达给你要取信的对象的潜意识中了

【编发按】本文原为《五蕴心理学》书末的一篇附录,网上转发已多或有手工录入者,今以作者原稿转发

五蕴心理学是一个有着库恩范式规模的心理学体系,是佛教用鉯指导修行的根本依据佛教的修行,说到底就是人生修养的方法和手段成佛就是人格的最高完成。佛教的人生修养由于是以宗教的形式出现的,既在圣洁中包含着崇高的价值观也在信仰中包含着人生的信念,而且在“证道”中还必然经受到对其教理教义的实证检验这种修行,从客观的立场看就是修心。既然是修心就必须对心理有充分了解,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如果其心理学是正确的,那么通过“得道”能得到验证;如果其心理学是错误的,就会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五蕴心理学就是经过这样长达两千五百余年的修行证噵的实践检验,不断发展起来的这个历程,使五蕴心理学具有客观性、内省性、实证性、系统性、人生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研究五蕴心理学必须了解的。若不能经历同样的体验和认同则不能接触到五蕴心理学中的核心事实,终不能得其门而入;若完全趋入相哃的途径则走向宗教信仰,可能失去客观理性这是两难的抉择。对于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心理医学界来说在摆脱消极弃置、积极挑刺两个极端之后,也许应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冷静的同情——去研究五蕴心理学这门古老学术笔者前半生和后半生都饱尝研究古老學问的苦乐,以经验总结与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冷静的同情”是研究一切古老学问的应备心态现在就以这种心态来谈谈研究五蕴惢理学的门径。特别困难的是:研究五蕴心理学会遇到大量的佛法术语和梵式古代汉语入门难度大,需要作一些宏观方法性的导航本攵的逻辑结构是:先述五蕴的概念发生过程和学科属性,次述佛家获取心理知识的过程三述五蕴心理学的逻辑结构,四述对该知识体系嘚评价五议如何借鉴。意在高具道眼以入此门,俾不迷向


一.五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何谓五蕴?蕴初译为“阴”,新译为“蕴”是个范畴性的术语,而不是感官、感情、想象、心行、认识那样的感官经验描述的概念蕴表达心理功能的集群,不是个别的现象描述但这是新的解说,古老的五蕴作“五阴”又称阴魔,有阴影、荫蔽之义是覆蔽心智、引起人生苦恼的魔罗!包含着价值和批判,是從作用意义角度命名的属理性概念,显然比用集群描述性的“蕴”的概念更深新概念是从概念上掌握对象的一种努力,“蕴”作为一個描述性概念未出经验范围;“阴”作为一个意义性概念,超出经验已上升为价值批判和理性批判。这是五蕴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根本不同掌握五蕴心理学,应从其最高范畴的剖析开始

五蕴心理体系的来源。过去有推测说五蕴学说起源于婆罗门的禅定修习者近玳的印度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佛世的印度地区有两种文化体系一是本土文化,属于农业文化二是外来的雅利安文化,远源于欧洲嘚高加索地区属游牧文化。公元前二千年左右(有多种说法)雅利安人通过中亚侵入南亚次大陆,至公元前9世纪左右已完全占领印度河流域并与印度本土文化结合,产生了婆罗门文化出现了印度现存的最早典籍《吠陀》。这种新的混合文化至公元前6世纪时已渗透到洹河中游并持续东扩。释迦牟尼佛就出生于这个婆罗门文化东扩而东方文化奋起抗争的时代。婆罗门是雅利安人的祭司阶层处于文囮统治地位,是一种有产有闲阶级得以从事思考和修习禅定。婆罗门晚年进入森林修习禅定可能与印度炎热的气候条件有关,还可能與吸收了当地原始宗教修行有关在这种有产、有闲、回避炎热和当地文化四重背景下,婆罗门产生了被称为四行期的学生期、家住期、林栖期和遁世期的人生阶段论由于老年婆罗门林栖、遁世、修习禅定,发现心理的层次和体系是有可能的但近代研究揭示:林栖遁世與禅定修习,是印度本土文化的延续及其对婆罗门文化的反向渗透东方更崇拜遁世修行。那么五蕴学说更可能产生于印度本土文化之Φ。在笔者阅读过的有关《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薄伽梵歌》的译本和间接攵献中尚未发现这些书中有五蕴学说的记载,却反而有刹帝利掌握着某些生命奥秘而为婆罗门所不知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婆罗门系文囮中很可能没有关于五蕴学说的系统理论。在现存婆罗门各派哲学的范畴表中也没有五蕴体系。从婆罗门教回归大梵的宗教目标和流叺流出的哲学思想来说也不需要严格的客观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回归大梵的教义与解脱五蕴的教义根本不容因此,五蕴学说源于嘙罗门的推测难以成立。

从佛教方面的最古文献《阿含经》等有如下线索:⑴《杂阿含经》卷六载有老年婆罗门知识分子罗陀随释迦佛出家,有众多婆罗门等来问罗陀为如何于释迦门下出家修行罗陀答以解脱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苦,遭到外道诟骂但却得到释迦佛的再三印证。⑵《中阿含经》载释迦佛对他的朋友讲述五蕴与按心理层级修习禅定而得解脱道的程序,他的朋友回答是:前所未闻或许如是。这表明五蕴学说是当时人们尚不知道的全新知识。⑶释迦佛出家之初修学色无色定的老师阿罗逻迦蓝、郁陀迦罗摩子,都是東方自由思想家而不是婆罗门学者。⑷一般认为佛教理论的根本是缘起学说,而缘起理论是解说五蕴之间关系的学说在《阿含》中,缘起与五蕴只是解说的详略不同五蕴是略说,缘起是详解缘起说明五蕴的内部过程。缘起的根柢在五蕴若缘起是佛法的特殊理论,则从更根本的立场上应当可以认为五蕴是佛法的理论根据⑸早期大乘经和大型论典常有讨论佛陀建立五蕴的原理,特别是关于行蕴和識蕴的建立言必称佛,表明在早期的经典制作者和论师的心目中佛陀是五蕴体系的确立者;而在讨论心、意、识理论时,就很少引据佛陀的论述原因可能在于心、意、识是印度社会的常识性心理概念。同时佛教的五盖理论、结使理论、五根五力理论、菩提分法、五汾法身理论、五戒的内部结构都蕴涵着五蕴的原型,表现出了高度的系统一致性这一特色尚未在其他教派思想体系中发现,故应推定为釋迦佛在教理体系构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底层的心理机制这样的工作往往是范式理论确立者的思维特征。⑹在早期佛教文献中如《增┅阿含》、《长老偈长老尼偈》中,有不少通过观察五蕴而获得解脱、证阿罗汉果的实例这是对阿罗汉果这一“道果”给予了心理学意義的解释,这也是其他教派中不存在的据以上线索推定,五蕴心理结构是释迦佛发现的五蕴心理学体系是释迦佛最先提出的,而且是釋迦佛把五蕴解脱作为佛教的人生终极目标这在宗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应该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关键的是,在印度各派哲學和各种宗教中虽然都说解脱,但以心理解脱为教义的只此佛教一家五阴的命名直接反映了佛教教义,这个教义就是心理蕴含着不净需要自净其心。若非出自这个教义不可能把心理命名为“阴”或“蕴”。后来客尘烦恼说、如来藏说、阿赖耶识说、胎藏说都是这種思想的继续。由果知因逻辑推论,五蕴理论必出于佛教

释迦佛怎样发现五蕴心理结构的呢?第一从《中阿含经·分别六界经》等记载中可见,释迦佛借鉴了当时医学的观点和成就,富有客观精神。第二,释迦佛是禅定实践者,有丰富的反省经验。第三,释迦佛是彻悟者,有出于三界之外的心理观察能力,能够以超然的立场观察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心理活动。第四,释迦佛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曾广泛向自由思想家参学,文化素质高,理性明敏,有归纳心理现象并总结成理论的能力。释迦佛的这种学术素养,在他创立的二道(世出世)、三学、四谛、五蕴、七菩提分、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中都随时体现出来了。释迦佛的这种学术素养,在宗教创立者中是独一无二的。纯从实践角度来说禅定有助于提高心理内省能力,若得五蕴解脱内省能力更是远远高于普通禅定修习者。有解脱五蕴心理经历的人对心理有超过常人的观察能力,如解脱者能够较清晰地观察到一般不易了解的与作意水平、动机意志相关的能动系统的活动现象和规律大多数人无法反省得出的综合判断和理解过程,也可以得到有控制的观察只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就可以利用这种“不如三界、见于三堺”能力获得一些重要的客观发现和理论创见。释迦佛心理经历和学识素养决定了他完全具有发现心理结构并创立五蕴学说的条件。

釋迦佛发现心理的结构并创立五蕴心理学理论,主要得力于他在修道实践中对心理现象的反省观察和悟道后对心理现象的超纬透视通瑺,人群的心理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以五蕴体系观察,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农民、工人、一般职员,主体心理平台仅在欲界即受蕴主导的沝平;一流重点大学学生、研究生、知识分子中约半数人的主体心理平台在se界即想蕴主导的水平;只有少数人达到无se界即行蕴主导的水岼。在较低水平上的人高级智能尚未发生,也就不能实现对高级实体的思维重构因此对高度抽象实体必然认知缺如,对高级心理水平仩发生的心理现象也是无法了解到的任何反省活动都会受到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一旦打破五蕴就会突破心理层级的限制,具有對心理的超纬反省能力释迦佛在经过日食一麻一粟的六载苦行后,于菩提树下大悟就是解脱五蕴。从而他获得了对心理活动的超纬观察能力加上他的现象归纳能力和理论创造能力,于是提出了五蕴体系并作为心慧解脱的根本纲领。可见五蕴心理学就来源于释迦佛悟道后的心理观察和总结。后世得道圣者们又继续观察,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五蕴体系这个活动已持续了近二千六百年,这也许是历史仩最伟大的一个心理学研究运动

蕴的概念创立与对象属性。释迦佛创立“阴”或“蕴”这个心理学范畴放在人类自心认识史中去理解,会得出一种历史的、哲学的评价人类最初,以形身为我连自心也未能自觉到,与畜牲的认识水平差不多第二阶段感觉到心理活动,又觉得是独立于身体的另一种生命形成“灵魂”观念。第三阶段觉得“灵魂”观念把自心实体化是不妥的,就产生了“心灵”观念心灵观念在地中海沿岸持续了约三千年,至今余音未绝文艺复兴后,科学精神光大对人心也视之为客观现象之一进行研究,提出了“心理”概念“心理”这个概念是冷静的客观观照,以得对象之真为目标只是冷冰冰的客观“真实”,但不是人性的更高的视角是從意义、价值来认识人心,那么意义之心的概念应该是评价的、可转化的概括释迦佛以“阴”或“蕴”来命名心理,正是这样一个概念“阴”蕴含不净、覆蔽自心,给人生带来无穷的无明和烦恼但可以通过打破蕴结,转化为净变为白净的五蕴。“阴”是这样一种观念的概括可见,五阴或五蕴的命名是一种意义心理学的命名这样心理现象在五蕴心理学中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价值倳物;一切心理现象也就成为人生的意义事物而非冷冰冰的科学对象。可以这样说五蕴心理学代表着人生价值的回归,而不是纯粹客觀科学的道路这是它成为人生心理学而非“心理科学”不同之处。这也决定了在五蕴心理学研究中科学的求真必须从属于人生之善这個lunli目标。佛教对被称为大乘菩萨的在家居士一般“不分别五蕴”就是执行这种原则的实例。


二.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

佛家获得心理学知識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内省法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转化为方法论,因此这里直接作为方法来介绍。也可为五蕴心理学的逻辑結构部分省略一些文字

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大约可从三方面来介绍:一是观察方法手段二是理论方法,三是修心方法考虑到一切發现本质上都是心理过程,心理科学自身更不能例外下文将特别介绍内省法。通过内省法可以看到佛家对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发现過程即佛家获得心理知识的动态过程,甚至可以看到孕育产生佛教哲学和整个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的心理过程

佛家观察心理的方法主要昰用内省法。虽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客观的社会性经验观察但还没有上升到用统计学归纳分析那样的程度。单纯的内省法似乎比较單调但这既有时代的限制,也有行业的限制直到目前,也还没有一个佛学院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佛教在内省观察上并不是纯粹自发自鋶的,而是有自己的观察规范释迦佛口授的五蕴观门为十一观,分为五组: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过去未来现在十一观门的观察法是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远取诸物到近取诸身乃至于心从粗到细,从浅入深从静止到动态,从动态到因果循序渐进,在训练内渻技巧上非常讲究教育方法适用于初学者,但需得明师口授方能完全掌握《瑜伽师地论》(卷52)规定了以八种相观察五蕴:“解了证嘚者,谓于五取蕴以八种相观察诸受(这里的受指取著,不单指感受)。⑴观察自性⑵观察现法转因缘,⑶观察现法转灭因缘⑷觀察当来转因缘,⑸观察彼转灭因缘⑹观察转因缘因缘,⑺观察还因缘因缘及⑻观察还。”(番号为本文所加)所谓“观察自性”,就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并定性主要属本体观,比如或是情感或是认知,或是造作行“现法转因缘”,指现行心理现象产生的规律及其前因和伴随条件“现法转灭因缘”,指现行心理现象消逝的规律及其原因和伴随条件“当来转因缘”,指结合时态研究过去惢行、现在心行、未来心行的产生规律及其原因和条件。观察心行的“因缘因缘”指对心行因缘的因缘,进行追溯性观察找到其更深層的原因和条件。观察“转”与“还”是观察分析心理活动的杂染情况和还灭后清净的情况,以保证通过心理修习而转染为净、转凡成聖实现佛教的人生目标。其中对因缘及因缘因缘的观察就是缘起观,展开观察的过程有三支、五支、七支、十二支、十三支、十六支等缘起观法,最著名就是十二支缘起观上述五蕴八观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五蕴内省法。对五蕴内部逐一子蕴,也有详细的内省规范唎如观察感情系统的受蕴,就有这样的规定:“受蕴观察差别:一切如来应等正觉出现世间皆于诸受起八种观:⑴谓受有几种?⑵谁为受集⑶谁是受灭?⑷谁是受集趣行⑸谁是受灭趣行?⑹谁是受爱味⑺谁是受过患?⑻谁是受出离”(《瑜伽师地论》卷53.编号为本攵所加。)其中第一项为分类观察是定性观察的深细化;第二项、三项是观察凡夫情感的生起和消逝,包括烦恼产生的原由;第四项、伍项感情的对治因素;第六项、七项是观察凡夫感情的粘染和过失,作为修行的准备;第八项为修出世心,超越性情把情感情绪升華为宗教情怀。从这两个例证中我们看到佛家内省法有三个特征:对定性和规律总结,如心理现象分类抓得很紧有利于形成基础心理悝论的规范;对心理现象的根源性追溯探究很深,并对心理过程的规律及其理论模型非常重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缘起论;内省与人生嘚修心实践扣得非常紧形成了一套修心技术。在佛教内部心理修习被认为是成佛之路。可以看出内省技术贯穿了佛教的心理学基础研究直到宗教修行。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已很少有内省法的专门章节了,其实现代利用自然科学的技术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吔往往得力于内省的启示而且内省的哲思性、修养性,也不是自然科学技术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所能取代的内省法作为古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佛家表现得尤其突出故在这里作一点概述性介绍。佛家内省法的纲领归纳为五点即内省内容、内省形式、内省过程、内省操作及其制约因素。1.内省内容针对心理内容进行内省,不一定对“内省”有内省这时应该了解内省的基本内容,明确内省时所观察的对象包括:⑴对感知的反省,如佛家很早就发现光色、声音不是客在的而是感官的感知成“相”,“所缘缘”理论与“唯识無境”的理论就是这样提出来的;⑵对情感的内省佛家已知体验是身心的主动反应,提出了依他起性理论;⑶对认知的内省佛家已提絀知识是施设,即人为的建构并指出有虚妄分别和遍计所执现象;⑷对能动力的内省,如造作、作意现象的观察提出了有漏有为与无漏有为,指出无灵魂、无作者、无识主;⑸对理解的反省发现“无明”生狐疑,观察到“识住”现象即粘着提出了所知障理论;⑹对彡世相续的内省,发现了业感相续现象这种内省训练还能成就追溯和预测的智能;⑺对层级界别、系统关联性、心理相互作用、三世因果的内省等。2.内省形式内省有一定经验后,对内省的性质和形式就有了反思可以认识到内省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類自我理解的启蒙内省的形式有:⑴行相反省。即排除外在的客观对象以心理现象作为观察对象,试图从中发现心理现象的内容、形式、过程、规律和根源如上述的十一门观、缘起观都属于行相反省类,能开发智力故说能对治愚痴。⑵心-境相应反省即把心理现象與客观因素联系起来,找出心相与客在事物的对应关系试图发现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是对还是错。事实上这是一种实践检验性的反渻形式,涉及到真理的标准佛家不许与“世间相违”,亦不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根源乃由于此。通过这种心-境相应反省佛家否认知識和抽象概念的实在性,认为唯是“名相”和“心行”大众部和早期大乘佛教的知识论和语言哲学比较发达,多与修习心-境相应反省有關⑶识-智反省。即对一般认识(按:指识果即认识结论。)与认识主体的相应关系进行反省即在认识结论的基础上,观察主体因素茬认识中的作用包括把境界、情感、知识、意志、见解,一一与主体的感官敏锐度、情操、智能、信念、理性联系起来不仅开发哲学思维,而且能强化人生人类的主体责任⑷反省反省。即对反省进行反省使内省技术和自我监控能力达到理智把握的程度;同时也包含著认识论下行应用到反省操作和心理学理论中去。理论形式则经纬纵横、层筑重构这是佛家的禅观修行和心理学都高度发达而且浩繁难叺的直接原因,这已超过常识心理学和常识调心术很远了还可能触发对低层级心理活动的鉴别,产生初步的“知他心”等能力但这类智能常人也有一些,不过不那么明晰而且不太留意罢了⑸理解反省。即对人类的是、非、疑、解等判断理解能力进行反省是对智慧自身的反省,是内省法的巅峰⑹任运自如。无能无所觉照皆寂,主要以负概念为对象语言更不需反省而不离于反省。负概念如涅槃、無恼、无贪、无嗔、无痴已达到悟性的明澈,实现明悟这是“内明”之道的最高目标。佛家把心理学称为“内明”誉为“王学”,乃由于此3.内省的过程与规律。内省的过程首先是认知转向,遣除外境转向内心佛教自己把认知和宗极目标的指向作为区分佛教与其他宗教和学派的标准:向内者为内学为内法为佛道,向外者为外学为外法为外道次则由经验观察所得的现象上行成为知识,即缘虑心楿对心相进行观察、分类、定性、定量等,实现心理现象学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这是客观中立的研究方法,还没有上升到意义水平三則知识下行成为一般应用技术,并接受检验即缘虑识-境相应,指在实践中检验心理学知识的正确性;在应用上提出贪则修布施,嗔则修慈悲心躁动则以止息对治,昏沉则修举对治等普通修心方法四则知识上行成为(心理学的)认识论,但比认识论广泛,因为包括了对各个心理系统心-境-知识关系的观察即缘虑识-智相应,能自然产生哲学思维也能强化自觉自强意识。五则认识论下行成为心理学方法论(对应内容⑷)即缘虑反省,是对自我意识的反省在理论上初步形成多纬结构,在修养上可以导向“无我”而实现自我超越能促进囚的自我觉醒,在人生修养上的应用可表现为通过无我而实现自灯自依由此直接导向心理学化的人生修行,释迦佛的遗言“自灯”、“洎依”就是依反省反省,对弟子所作的最后教诫这时已充分形成意义模式的心理学。六则认识论上行成为心理之道的道本哲理即缘慮智慧。这时初步实现比真实性、意义性更高级的综合认识七则息虑无知。突破理解局限则自然表现为息虑无知。若发起应用则道夲下行,成为超纬透视这也是心宗之道,是佛教之名为宗教的本义突破理解的特征是销尽“真实”的幻影,形式上唯一证伪达到纯粹悟性,泯绝无寄般若无知。只有到这个程度才能充分开发分层级、超层级的多纬透视,对三世因果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内省过程的苐二至第七,分别与上述内省形式的⑴~⑹一一对应内省的过程是发展的进程,至形成无碍理解力(名“所知障尽所得智”)下行表现為超纬透视时已形成关于哲学的方法论,比关于心理科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更上一层如果内省没有这种境界,是无法完全见到五蕴體系的也不可能提出五蕴心理学这样的范式性心理学体系。可见内省的进程是从对象经验到知识到知识主体进而实现超越的发展规律鈈是用内省术一词可以概括的,故这里称为内省法对“纯一证伪”补充几句:佛家已观察到思维判断是以否定形式为核心的,所谓“证實”、“证真”不过是由否定反显的幻影,只在凡夫和所知障未尽的人(包括部分悟而未彻的圣者)的认识中存在这涉及到许多哲学問题的心理根源,比如“意识”无真实“道理”无真实,“理解”无真实意识、道理、知见、理解,都是假名施设的绝对范畴是上渧神主的化名。所谓纯粹理性无非理解形式,而理解形式无非遮遣而已,所以否定是人类理解力的实相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内省心悝的过程而发现的这些问题,不提则难见佛家内省法的全貌提及则溢出普通心理学范围。两难孰从掉转笔头!内省法有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理解为内省法的内在规律的在现象上的反映那就是具有内向性、追溯性、前瞻性、哲思性、修养性和超纬性。这是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难以全备的特征4.内省法的操作技术。内省法的实行从浅至深,主要有一般反省、沉思、止观、禅定、哲思、任运等方法其中止观、禅定,对青少年和心理水平及知识水平不高者进行内省法的训练作用最为突出,能够增加知识、提高智能、培养善心、促进修养故佛门内一些老和尚对在青少年时代没有禅定修习经验的人,认为不大可靠大约是出于经验观察。5.内省法的制约因素内省法研究是以心理学为起点的,但不止于心理学研究内省法的运用能力和观察范围,都会受到心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心理发展水处于較低水平上者,许多高级心理机能尚未充分发生发展既不能用之为内省的工具,也不能成为观察的对象就是说既无相应智,也无相应境对他就成为一片认识的真空。据观察分析若欲运用内省法进行心理科学研究,最低应有打破色蕴的心理经验否则内省者与常人内渻能力相同,心理现象不会很清晰更无法发现变化迅疾隐微难知的心理过程。知识的水平和范围在内省法中地位也大抵与之相似知识沝平高则运用内省的能力随之增强,可观察的对象性质、范围都高于常人特别是超纬透视能力,要具有“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智能境堺才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释迦佛发现心理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的内在条件也是佛法难懂原因。

佛家心理学的悝论方法是建立佛教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一套规范。这套规范是一套从常识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到哲学心理学再到理论心理学,进而推進到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路线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可能是心理学史上罕见的特殊方法论文献原文如次:“当知诸心差别而转,略有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二由胜义道理建立故,三由所依能依建立故四由俱有建立故,五由染净建立故”(《瑜伽师地论》卷63)所谓“建立”,是佛法知识论的一个术语指概念范畴、知识体系为人所施设,本为名言本是心行,是造作法在知识中,“建立”指理论创慥的行为建立心理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第一种,“由世俗道理建立”心理学指按照人间生活常识立论,建立常识心理学如说“眼能见、耳能闻”,乃至“张三感情丰富、李四聪明多才、赵二意志坚强”等等这种建立的目的是用大众心理学来启发一般群众。第②种“由胜义道理建立”心理学,意犹按照严格观察和逻辑推论建立的心理学相当于科学心理学之意。在释迦佛时已指出作为心理表征的“名色”与心理依据的“识”是互为缘起的,即由根本识缘生前台心理活动又由前台心行缘生根本识。后来经部派佛教到唯识学派就称为种子熏现行和现行熏种子。现行熏种子指记忆和经验的上行,包括顺应的原理种子熏现行,指忆出和先验意识的下行包括同化的原理。五蕴体系当然也是属于胜义的有的论典也称之为世第一义。第三种“由能依所依建立”心理学,指用哲学的方法建立惢理学佛教哲学像分析哲学一样地善于区别能所,把世界分为器世间、众生世间、五蕴世间三种世间和一种出世间解脱界器世间和众苼世间指自然界和社会,是人生的所依又称为外依处;五蕴世间即身心世界,是人生的能依又称为内依处。在身心内部同样可分能所:转识是能依,根本识是所依而且在心理的上行和下行中,能依与所依又互相转换在一切心理活动中,都可分能所从而作出哲学性的研究,如从认知哲学角度上说智为能知,境为所知智为能量、对象为所量等等。这属于哲学心理学在佛教中很丰富。第四种“由俱有建立”心理学,指由科学(胜义)方法和哲学方法综合起来而建立心理学但实际上,这是唯识学派的机密唯识学派无著论师、世亲论师建立的是“最胜阿赖耶识”,属于纯粹理论心理学他们沿用胜义方法和哲学方法,建立了一个最高的心识叫阿赖耶识,而苴特意避开五蕴理论无著倒自己说得明白,这是“异门”施设的方便并且说“出世末那”说也是“假施设故,不必如义”实际上,那是建立一个身心的最高范畴既可顺应凡夫对“心灵”的统觉,以增进道德lunli的保证也消除了佛教心理学太过艰深难学的困难,可以激發起人们探究心灵奥秘和追求佛道的热情平心而论,唯识家八识学说虽然在lunli上、心理学上、佛道上都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但与理论神学僦有点接近了,既属理论佛学也属理论心理学。第五种“由染净建立”心理学,指通过对心理受到五蕴束缚与解脱的区分确定身心雜染和清净的心理学,相当于病理心理学和治疗康复心理学但佛教把这种染净与缚脱上升到宗教lunli的高度,把心得清净、心得解脱作为宗敎的最高目标因此,是从应用心理学的角度建立起佛家的宗教心理学佛教的应用心理学,一般只讲息灭贪、嗔、痴只有在更专业的場合下才按心理学的本来面目讲“解脱五蕴”。但这毕竟道出了佛教修行的本质这五种心理学的区分有其哲学背景:佛教区分不同的知識和智能境界为世俗谛·世俗智、胜义谛及其智、第一义及其智、解脱道及解脱知见等等,并区分出多种真理标准这种哲学辨析反应到心悝学中,就形成了一套建立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形成很有学术规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领域。这个分类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佛教心理学理论方法的丰富性对后人把握历史上的心理学成果、研究心理学史,还有参考价值

佛教在心理学领域的看家本领是修心。虽然修心属于应鼡心理学的技术但其内容也十分精彩,堪称心理学方法论苑林中的奇葩佛教的“应用心理学”方法包括对治道、禅定法、参究法、慧解脱法、特殊方便五类。第一对治道又称对治悉檀,《大智度论》(卷一)所载四悉檀之第三对治悉檀贪欲重者修不净观对治之,嗔恚心重者修慈悲观对治之愚痴者修因缘观对治之。皆应病施药与行为疗法和移情法类似,应用面更广二者禅定法,浅者称为止观罙者称为定慧。主要方法包括两个方面:聚心会神专注于一境令心不散乱,可由修止而入定;在静定中按照特定的内容反省思考,就昰由修观到禅那禅那的含义就是思维修,很大程度上可视为内省法训练但一般作用在于通过专注于认知领域(se界)而超越情感领域(欲界),并开发智慧禅定修习是一种充分的心理休息,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修行人来说,主要目的是用来調伏情感以智胜情。禅定术是与世间、其他宗教共同的方法但佛家不同的是有一个按心理层级和系统而制定的名为“三界”的理论框架,科学倾向特强第三参究法,是从理解系统着手的独特修心技术一旦得力,就有可能打破一蕴甚至五蕴的拘蔽得大自在。方法是參究疑情而且必须是没有任何思虑线索的疑难问题。释迦佛本人由太子而出家既遍参学者,又勤修苦行就是由于对人生有大惑而誓欲PoJie之,以中国禅宗的眼光看这是地地道道的参禅。在《杂阿含·耆夜》中还记载有佛世比丘以参究而发悟的实例,参究的技术在中国最后荿熟以“参话头”为特色,是禅宗一绝参禅的基本原理是:以绝无线索的疑情凝聚心理能量,从内部打破旧有的心理结构;只适应于忝资出众、哲思倾向浓厚而且意志力特强的人以心理学评价,参禅是从最高心理系统着手是顶级修心方法。第四.慧解脱法指用心悝学知识和其他社会人生知识,分析和观察人生现象和原理从而在智慧上理解人心人生,实现知识性强的个人修养这主要适用知识分孓和文化根基较好的人。据《杂阿含》第1212经(卷45)记载某年与佛一起过夏安居的五百人中,三百余人都是慧解脱者说明在佛弟子中占主流地位的修行方法还是沿知识路线实现慧解脱。第五.特殊方便指通过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修行功德、念天、念咒、诵经、礼拜等途径,实现心灵籍慰的方法这在各种宗教中都存在,而且现代心理学确认是有一定效果的以上这些方法,都有各自适应的对象佛教稱为应机施教,内含根据心理分析对症施术的意义可见,应机施教是佛教应用心理学的总原则至于具体的技术则称为“方便”。

佛教惢理学的方法论有一个基本理论在《大日经》中用三句话概括,大意是:以利益众生的大慈悲心这个动机为根本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大菩提为宗极目标,以应机施教的方便技术为实现的手段目标、动机、技术手段之间,有一种系统的一致性当然,因为佛家心理学囿更高的目标其方法论也自然会超出于纯粹心理学的范围,经纬纵横略显复杂,但是若不全面了解这些方法论的知识对佛家浩瀚的論典经书就很难完全读懂,尤其容易发生失去整体、拾得枝节丢掉精华、取回糟粕的情况。


三.佛家心理学的逻辑结构

佛家心理学的逻輯结构择其大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结构的范式性特征;第二亚结构的专题研究;第三,独特的心理学方法论;第四从心悝科学升华到缘起论哲学,阐明人心人生世界是可以改造的;第五独特的应用心理学,提出了系列的改造心理的方法和技术第六,从惢理学走向人文宗教即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人格发展和人生完善的方法,并把它上升到人生宗教的高度成立了一种心本宗教。

第一佛发现了心理结构并提出了心理学的范式。由于佛家的心理学成就是在宗教内完成的目前主要收录于《大藏经》中,心理学界人士不易讀到即便读到,浩繁的宗教哲学术语加上陌生的梵式古汉语也令人难以骤然而入,佛教发现心理的结构并提出了心理学的范式这一事實恐怕是现代心理学界尚不太清楚的。释迦佛发现心理结构一事已在上述《五蕴心理学的来源》作了介绍,这里作点补充:释迦佛在開悟前修习禅定已达到无se界定的最高成就,对欲界、se界、无se界三界的心理现象都有较高的内省能力了;既开悟后实现了理解能力的突破,达到了“知已无知”的特殊境界(见《杂阿含经·道品诵·根力》)。这样他就具有了不受个人原有心理发展水平限制的对心理活动的超纬透视能力。从现有文献看,他发现的心理结构主要是以纵向层级区分界域的动态立体结构,并根据这种结构提出了称为五蕴的心理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五个方面内容构成。第一纵向层级:由感官境界、受纳反应、联想想象、造作推思、认识理解五级构成,分别称の为六尘境界、欲界、se界、无se界、明界纳入五蕴范畴体系中分别归入于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世人常闻的佛家“三界”就是指中间的三个层级第二,横向子系统:觉察、感受、认知、有为、识解分别称为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行、识,相当于信息拾取系統、体验系统、认知系统、能动系统、理解系统纳入五蕴范畴中分别归入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第三心理的基本机能活动:指有在一切心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基本功能性活动,称之为遍行心法或遍行心所有法这是由部派学者提出的,但没有定型一般沿用“触、作意、受、相、思”五遍行的说法,反不如早期论书《舍利弗毗昙》严谨佛的首席弟子舍利弗列遍行心法六种:思、触、思惟、覺观、见慧、解脱。舍利弗重禅观故除造作思之外,列出觉观;后世学者重认知故在作意外另外列出造作思;其实作意、思、觉观,昰同一基本心法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表现形式而受纳则与触知融合为一了,故遍行心法中有触无受古今皆然。早期圣者重实修实证故于解脱界列出解脱心法,表明圣果是心法;后世只从凡夫界着眼而隐去了这一要义第四,三世相续:“世”为关于时相性的存在体验对心理现象分为过去、未来、现在三时观察,是释迦佛的口授的五蕴十一观门中的三条简称三世观。早期部派时代已提出了“相续”嘚概念指心理活动乃至整个五蕴身心体都是迁变不息的变化之流。五蕴心行犹如瀑布三世相续、流转无休,无有已时直至生命的尽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相续”就是指心。佛家认为人生人心就是一个流转相续的过程并且把人生比喻为在心识的瀑流波浪之中不能自主、有待救济的漂溺者,并且已涉及到人的终生心理变化的阶段性规律已有发展心理学的萌芽。三世相续观也是业力因果理论的根據在教理和lunli中都处于基础地位。第五缘起关系:阐明身心关系和不同心理系统、不同心理层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为三类缘起苐一类缘起,在盲目的心理动力的推动下具有生理心理特征的“根本识”与前台心理表征“转识”互为缘起,称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第二类缘起,阐明心理定势或习气的形成由内外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刺激产生触觉(这里指泛义的触觉,相当于現代心理学中的感觉)随之触发苦乐体验,引生希望或厌患、进而采取追求或弃绝等手段并固化为特有的心理定势,执著不移这几支缘起称为“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在佛教初期对心理定势的形成,主要是以情感领域为例说奣的即解说“烦恼障”的形成,这是由于当时教化的对象多数是为了实现情感解脱而修行的。到部派佛教和唯识学派就转向认知系統为主了,重点解说“所知障”(相当于先验观念)的形成了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说明强迫性意志的形成和局限性理解的形成。第三类緣起说明心理现行活动的颠倒和烦恼的等不良心态的形成,指由固有定势或习气下行心理活动生起、持续、变化、消逝,产生情绪、觀念、意欲、见解等使心态失去健康和平衡,产生忧悲苦恼、妄知妄见、非义行为、违背真理等人生颠倒现象这几支一般称为“有缘苼、生缘老、死及忧、悲、苦、恼等”,这是极略的讲法有分为多支解说,使缘起支总数达到十六支的缘起理论的一些枝属课题,在後世有长足的发展如种子论、认知心理学等。这些心理理论都以五蕴为基本范型对任何心理现象的研究,都从纵横不同角度上按五蕴進行观察、分析和提出调节措施可以肯定地说,五蕴代表着佛家心理学的的基本范畴也是佛家研究心理学的范式。上述纵、横、遍行、时态、缘起五分心理学结构是极略的提示,通常在佛教经论中以“六善巧”或“七善巧”为总纲来讲述心理学“善巧”意为应当熟練掌握的知识纲目,分别为:第一蕴善巧总述五蕴心理体系;第二处善巧,其中六入讲感官境界十二处讲体验体系,实含两节;第三堺善巧以根、境、识为总纲,分为十八界讲述认知系统;第四食善巧,讲述心理作为一个自成长系统的原理包括身心的成长条件和雜染因缘,特别着重于生命成长的全方位营养与识住理论把精神营养作为生命成长的正式内容提出来,很见特色能动系统和理解系统,在早期理论是比较简略而且零散但在《瑜伽师地论》中有篇幅巨大的专章。第五谛善巧根据心理学知识说明佛教的教法总纲四谛原悝;第六缘起善巧,讲解心理系统内部的缘起关系是一种过程理论,一直是佛法理论的重点;第七是处非处善巧包括逻辑真值判断、噵义行为抉择、真理论等,为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人类感情超越、知识获得与鉴别、道义抉择、真理标准等领域多属哲学领域,若得成僦就达到了如来的第十种“神力”,即佛家最高的智力——处非处智力(如来十力的学术术语就是“智力”,只在通俗化教化中才称為“神力”)六善巧或七善巧是一种佛家心理学的教学大纲,而五蕴才是佛家心理学的范式在现代心理学尚无范式的情况下,回顾佛镓心理学的心理结构观和范式体系可能有利于促进佛家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大约不止限于比较心理学的价值

第二,佛家心理学的分系统深入研究佛家在心理子系统的研究上,支科分化不完全但有分科化的趋势。早在释迦佛本人对弟子的讲解中巳有专题性讲话并形成一些专题性的单经,流传下来如对阿难讲缘起,就有数篇专题经文《杂阿含经》的编辑,就是按专题汇编的茬《中阿含经》中,也有大量的专题经典后世在心理子系统的研究上有突出表现。一部派论师和瑜伽行派对视觉现象的观察,作出了顯色、形色等数十种分类二,从根本佛教时代起针对感受情感,作了专门研究从身心相关的立场阐述体验原理,对感受情感的现象莋了分类归纳若干种基本感受为“根”,并总结出情感领域的“相应心法”阐明了情感杂染原理和矫治办法,特别是指明了心理水平“三界”差别与认知因素“无明”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三,认知系统方面佛世制定了以根-境-识三分研究认知现象的基本框架,结合心理層级就产生了智能水平-对象纬度-及其相应认识的认知心理学格局对有部学说、瑜伽行派、中国天台宗哲学都有深远影响。在三界理论基礎上还提出了心理空间计算方法,以se界一个“世界”为一个心理空间单位采取立体的千进位制计算,如三千大千世界等“世界”,昰心理空间也是心理信息单位,不过这个信息基本单位是一个知识组合块起点也很高,欲界心尚不入“法界”计量单位之列记忆问題,在佛世论阿那含果(按:为圣果之一)时就有生般、中般等深入的阐述,但涉及到道果很少人理解。唯识学派等派对认知问题很偅视提出了所知依、能知所知、所知障等学说,其熏习论对同化、顺应、记忆等问题都有研究。四能动系统方面,对主观意志批判佷深刻分出有漏有为、无漏有为和无为法,而且与行为道义抉择关联紧密;对自我意识研究有身见、我痴、我爱、我慢、我见、无我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修治方法,无我理论是佛教的一大特色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应该被称为人类自我意识批判瑜伽行派等对作意層次和意识水平,有系统的研究各派定学研究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心理调控的理论和技术有丰富成就,也有不少教训和过时的东西伍,在理解系统研究成果较多而且分散,哲学性太强尚不清楚有多少成就。其中法相宗的成就特别突出如《瑜伽师地论》、《楞伽經》的相、名、分别、如如、正智五事(或称五法)理论,属于本于心理学分析的认识论哲学;《瑜伽师地论》五种有无性理论属于本於心理分析的存在哲学;该论的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法比量、因果比量五比量学说属于以认知心理分析为本的应用逻辑体系。这些悝论大多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更未发扬光大。这些在心理子系统领域的成就都是学术上的瑰宝,约半数不为世人所知

第三,提出了一整套心理学方法论已在上节《方法论》中,立足于佛家获得心理知识的动态过程从观察方法、理论方法、应用方法三个方面作了介绍。这里不必再从方法论角度重复只作两点补充。一是内省方法中包括了佛家全部的心理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由于有体系的心理学為底蕴佛家的心理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范围极广、体系周密与现代科学哲学及哲学方法论比较,能显示出许多特色二是其解脱噵的思想,即解脱五蕴是独此一家的特产。佛家认为五蕴是烦恼痛苦的内在根源人生之所以烦恼忧苦、不得自在,就在于五蕴中含有非智慧因素或局限性(即无明)并且挟带着负面性质的杂染污垢,它们聚合成势表现为无明杂染习气,荫覆了清净心蔽障了智慧,猶如魔罗阴魂危害了心理的健康。在感官层面上把所见之境误为实有客体,以身为我(即身见);在感受上沾染起爱(即爱杂染);在认知上,以想象为真(即虚妄分别);在能动上妄动心机(即有为造作);在理解上,主观成见(即所知障)只有以内明为指导,用自我觉醒的方法(即自灯古代误译为自洲),打破五蕴的拘蔽束缚才能不被杂染心所支配,从而人心自主(即自依)得大自在。这种打破心理结构、实现心理解脱的方法论是各种学派和宗教中Te有的,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从纯粹心理学角度看,五蕴解脱的方法论昰一个彻底改zao人心的方法论在开发智力、培养人格、完善人生、治疗心理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可能是佛教向未来社会贡献最多嘚方面

第四,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缘起论一般都把缘起论视为哲学理论,很少注意缘起论的根源在心理学而且主要是论述心理过程的理论。佛家心理学可以分成四个方面把握:1.五蕴是关于心理结构的理论属于形式;2.心法与心所法,是关于心理现象的理论属於内容;3.缘起是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属于规律;4.解脱是关于心理发展和超越的理论属于应用。缘起就是释迦佛总结出的心理规律,被概括为两句“此起则彼起此灭则彼灭”,并称之为法身偈从中可见心理缘起规律的理论在佛法中的地位,也从中可见佛教的特囿宗教性质释迦佛对阿难说“缘起甚深”(《中阿含经》),就是指心理运动的规律不易洞悉但他发现了“此起则彼起,此灭则彼灭”的规律并用十二支缘起等理论形式,勾勒出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这个缘起规律对本转二识之间、对体验领域、对认知领域、对能动領域和理解领域都同样是适用的。后世进一步发展出十缘说、二十四缘说、十因说和六因四缘说我们试以六因四缘说来管窥佛家在心理規律上的总结。“六因”说从宏观角度总结心理产生的前提因素及其性质:(一)能作因指心理现象发生时,能给予助推力或非障碍的仂量主要指发起作意而言,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心理动机和动力因素(二)俱有因,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一种心法,即共同发生作用嘚前提因素例如许多高级的观念、高级的范畴,都是由许多前提性知识为前因才产生的(三)同类因,指按lunli善恶等属性特征来说能引生未来同类属性的心法或事果的因素。例如由爱好知识而成为未来学问充实的前因(四)相应因,指心理活动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即是说心理机能结构与心理现象内容是互相呼應的。(五)遍行因指心理定势下行加之于经验活动,表现为习气、先验观念、潜意识等给人们戴上有色眼镜。旧说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汙法之烦恼而言其实人们的习惯、性格、修养,大多属遍行因的作用烦恼障、所知障只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两种。(六)异熟因指能导致異时异类结果的因素,如少年时代贪玩好耍是后来前途丧失、一生艰难的前因。或yin乐造罪是未来遭到痛苦惩罚的前因等这是心理学的規律,也很容易放大到人生社会之中“四缘”说则着眼于微观的心理过程,总结心理活动的规律:(一)因缘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但主要讲身心和合体才是能产生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无根本识不能产生任何认识活动。例如已铭记的知识形成“种子”可鉯成为回忆出那些知识的原因。某些客观事件也是引起心理反应的原因,但是后者一般是避而不言的,这是因为佛教主要强调人生修養的主体责任而不提倡在人生修养中把原因归咎于客观因素;也还有认识论的考虑。(二)次第缘又等无间缘,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和進程虽然迅疾无比但都是按一定的次第在各心所间、在各层次间、在各系统间缘起缘灭、井然不紊的。次第缘是对心理缘起过程的概括表述(三)所缘缘,指心理对象是引起认识的依据心理表征(心理境界、表象、言词等)是心理的直接所缘,称“亲所缘缘”;客在倳物是心理的间接对象称为“疏所缘缘”。(四)增上缘指除上三种缘外一切对心理活动有辅助作用的因素,而实际上侧重在动机与莋意六因四缘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总结心理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果法理论构成完整的因果理论。释迦佛不仅把缘起规律和洇果理论用于心理观察和分析而且延展到人生和社会一切现象界。例如他反对宿命论,说“有因有缘世间起有因有缘世间灭”;针對宿命论者而说“我是知因说因者”(《杂阿含经》),心理规律的缘起因果理论合理地推导出身语意三类行为的潜在的持续的影响力,从而发展出业力因果理论成为佛教教理和lunli的重要支柱。既然人心、人生是缘起的、变化的可以受到自身行为的作用力的影响,那么人心、人生,就是可以改造的因此,修行有用人为的努力会收到后效,解脱成佛也是可能的因此,佛教宗教实践也有了可靠的惢理和人生社会的事实根据,有了坚实的理论后盾从而产生了佛教的因果论、业力论、功德论、福德论和解脱论。这些著名的理论都昰以缘起论为中心展开的,并因缘起论而获得了理性宗教的称誉避开宗教性不谈,缘起论也反映了心理学在人生、社会上的应用价值

苐五,佛家提出了系列的心理改造的方法和技术在前述《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中,已提到佛教的修心方法有对治、禅定法、参究、慧解脱法及特殊方便五类,那已是一个心理改造的方法技术的系列这里只补充说明佛家心理改造的方向,以观佛家心理改造的特色佛镓认为心理是缘起变化的,可通过修持善业而改造方法仅是方便,而真实在于目的这就是佛家的权实论。佛家修心方法旨归的“真实”在于无我学说和解脱论,即突破自我意识解除五蕴拘蔽的制约。突破自我是针对自我意识的系列进行的修心:局限于物质世界的囚,有“身见”(音译萨迦耶见)以身为“我”;局限于情感世界的人,有“我痴”以“我的感情”为第一;有点知识的人,有“我愛”自尊心增强,甚至有那么一点自恋心态;能力强点的人有“我慢”,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聪明一点的人,有“我见”主观臆断,自以为是随着心理发展,自我中心意识的性质在转化水平在提高,令人不由自主令人不得自在,这就是凡夫五蕴之蔽佛家嘚方法是通过心理反省,认识到种种自我意识都是自心作怪。既认识到自我意识的心理本质就可以用心理手段改造它,实现自我的超樾达到无我的境界——五蕴无我。“有我”是凡夫之人受到自我意识的束缚,不得自在;实现“无我”就能得到解脱、人人成圣成佛。但得到解脱的方法原则上必须打破既往的五蕴心理格局,从根本上涤除自我意识的习气不再有任何不良心理积习的下行,也不受噺的不良心境的上行熏染这样就能达到心理改造的最高成就——解脱五蕴。打破五蕴之说是佛家心理改造方法的总诀,是佛家不共之法在其他宗教和心理学派中都是没有的。

第六佛家以心理学为本而建立人生宗教。佛教的起点是释迦佛的彻悟佛法的一般原理是参照医学体系建立起来的四谛:仿诊断学讲人生有苦,不得自在名苦谛,相当于人生现象学;仿病理学讲贪瞋痴慢疑与我见导致烦恼因缘集起与孳长名集谛,相当于人生病理学;仿康复目标和保健学讲寂灭为乐名灭谛,相当于人生康乐学;仿治疗学讲修习八圣道名道諦,相当于人生修养学其中,第一谛苦谛讲五蕴如魔,人生为五蕴所蔽而有无边烦恼不自在。第二谛集谛主要运用五蕴心理学特別是缘起的知识分析烦恼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第三谛灭谛讲心理修养的宗极目标是打破五蕴,证灭入道第四谛道谛是讲遵循五蘊心理学及缘起理论的“正见、正思维”,以正确的身、语、意业进行修行和生活(即正语、正业、正命)保持适当的上进心和勤奋(即正精进),逐步培养对于人生人心的“正念”从而达到健康稳定的心态,即安稳自在相当于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名为“囸定”如果修行打破了五蕴,并且充分开发了智慧就是得到“解脱”和“解脱知见”。从“正见”到“正定”为凡夫、圣者所共同修习的方法,“解脱”与“解脱知见”为圣果八支也好,十支也好无非心理修习和心理成就;成阿罗汉也好,成佛也好无非是心理修养为根本的人格成就。四谛是佛教的教理教法总纲剖开一看,其内部都是以五蕴心理学为底蕴的;而佛家以之为宗教可见佛教这种宗教是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人生修心为手段、以心理发展和完善为目标的特殊宗教。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谛、缘起、业力、因果都以心悝学为根柢;佛教的根本教义,如无我、解脱、自灯、自依都有其心理学背景。从纯学术来看佛教就是一种以心理学为根本而建立起來的人生宗教;佛教的解脱成佛的宗极目标,无非是一个心理发展的理想境界因此,佛教是一种“心本”宗教当然,我们还面临着大眾佛教与精英佛教的区别比如佛教特有的无我论,讲五蕴无我一切法无我。正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所说:“一切法无我诸法内无主、无作者、无知、无见、无生者、无造业者,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 否定灵魂和創造主非常彻底,甚至理论心灵学也不允许存在但是,在现实宗教中受时代、民俗等限制,经常要顺应时势而吸收鬼神灵魂之类的觀念和偶像用“方便”去实现“真实”的利生目的。但那只是表皮而且终究会受到“开权显实”(天台宗智顗语)的开化。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把心理学作为一种宗教的根本,把心理修养的最高成就作为一种宗教宗极目标是人类文明精神的觉醒呢,还是对传统神教的反击呢抑且是心理学的荣光或嘲弄?扶案长思不胜感叹!赞曰:以心理学孕育cheng人生宗教,是心理学的最高成就!

不了解佛家怎样把心悝学用到宗教中去就无法理解佛门弟子为什么会那么重视心理学研究,为什么在那样古老的时代里会作出如此重大的学术贡献也很难嘚到佛家心理学的精华。这就涉及到心理学在佛教中的性质和评价下节将接着叙述。

五蕴心理学的性质和评价

五蕴心理学有范式般的系統理论并且孕育和支撑了一个宗教,那么它的科学属性和宗教属性乃至人文科学属性究竟如何呢?

(一)科学性评价心理科学是以惢理为对象的知识体系,五蕴是心理学体系当然应按一般科学评价原则结合心理科学的特色给予评价。对五蕴心理学的根本评价一是經验验证,二是理论体系的自身的完善性对五蕴理论的经验验证其实已相当多,不过大多比较专业不太为人了解。试举五例:

1.假有悝论佛家把心理世界分为实有法和假有法,认为客体观念是比量的建构空间、运动、时间、分位、关系等假法也都是心理的构造。这茬古代属于惊世骇俗之说至现代则已成为常识。

2.解脱成佛依五蕴理论,心理结障在五蕴若突破五蕴,就能突破蕴结使得到精神解脱和心智开发。这种案例在佛教史上很多现代宗教学上称为“根本转变”,已属公认只是不用“成佛”这个术语。佛教公开讲“依法不依人”对释迦佛和五蕴心理学都是可以怀疑的,但两千五百多年来彻悟者不少,佛教学问家之间也互相攻难五蕴理论不但没有被疑后大悟者的破斥推翻,而且一直被尊为基本教理

3.般若无知。指佛智的状态应如“无知”。从缘起论出发若“无无明,亦无无奣尽”(《般若心经》)心智应转化为无智无得、泯绝无寄、绝无主观的状态。这类记载在佛教内部以禅宗公案为多;在佛教外,哲學界普遍以“无知之智”为最高境界;以个案而论释迦佛、孔子、苏格拉底都有“无知”的体验;心理学上可释为意识类型转换。

4.般若通慧一切皆否。指纯理论判断有遮无表这是从人类理解形式来推论的:既然主观知见是由于“识住”,若无识住(即所知障尽)則会显发出通慧(悟性智慧,是佛力的本质)。住则为“有”为“是”乃感性认识的遗迹。通慧则其判断形式为一切皆否有遮无表。即推理的形式为否定如“不错”、“不矛盾”、“不假”、“非不正当”;更老一点的术语如“无有是处”、“非非处”,等这一條最先由中古逻辑之父的陈那作了证实:“比量以遮诠而显”(《集量论·观遮诠品》)。近现代的证据,已见到有四条与此相符:⑴哲学家黑格尔指出:否定是判断的灵魂;⑵现代逻辑的真值检验,是通过无矛盾性及证伪来实现的;⑶现代心理学实验报告否定的判断反应時最短;⑷神经科学报告,在微观上表达知觉整合的综合神经元的兴奋与其周边抑制是同时并存的,这正是细胞水平上遮返耦合模式;茬宏观上前额叶以选择性抑制的方式作用于其他脑区,从而实现心理操作和调制因此逻辑推理与感知、联想活动的神经模式不同,这昰器官水平上的遮返耦合模式至此,般若学提出的“般若以简择为性”之说以及因明学中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表立-遮返耦合理论,应视為已得到科学印证

5.五蕴脑结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主要功能已能通过神经心理学初步确定其脑功能模块和神经网络萣位;而且它们的功能在心理高度上也确实具有层次性。

第一条在现代已是普及的科学常识。中间三条的其验证都涉及到人类最高理解能力和纯粹理性的判断形式,应该能说明佛家在心理体验和观察方面的深刻性和可靠性虽比较专业,但若非高级的命题不足以证实┅种心理学系统理论。第五条是佛家心理学的新方向之一

五蕴理论的体系完善性,在上面已从子系统、层次静态、动态、时态、缘起關系、染净及其转化等方面作了介绍,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合谐美是不难感到的。

(二)社会性评价与心理性评价问题五蕴心理学,在佛教这个社会团体内一直是认同的。到现代产生了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这样一个社会团体,他们与两千多年来一直学习研究五蕴心悝学的那个团体不同也有不少沟通上的困难,现代心理学家目前还很少有人知道佛家有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因此,这种新出现的心悝学专业社会的评价尚未产生心理学家个体在认同五蕴心理学上有三重困难。一是五蕴心理学与自己原来学习养成的西方心理学形式观點都不完全相同一般都会以自己习惯的心理学知识模式去评价五蕴心理学,评价的理性容易被gan扰二是一般人心中疑惑:在那么古老的姩代,释迦佛创立了这样一个系统的心理学至今大多数人还观察不到,他如何可能借用N.R.汉森的一个解说:“一个范式的观察者,不是那种只能看到普通观察者之所看只能报告普通观察者之所报告的人,而是那种能在熟悉的对象中看见别人前所未见的东西的人”前面巳介绍过内省的进程,那里已部分提示了高级内省者可能到达的程度对于开悟的心智结构极其发展过程,超出本文范围但可以提到一點:大顿悟者在跃进式地产生新的认识模式之后,会逐渐地意识到自己认识模式的转化并进行不同认识模式之间的比较,对于所认识的對象层次也会产生这样的自觉比较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这个心理过程分别称为根本无分别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一般人以知識学习的方式获得理论体系,并不自发产生这种哲学思维三是若相信五蕴心理学理论,在特定环境下有信仰宗教的嫌疑有些人想避嫌。佛门弟子信任五蕴理论既有宗教团体这个社会环境,也有因五蕴理论而为个人进入到一种理性宗教而更加充满信念的心态在对五蕴嘚评价上,有超出学术本身之外的辅助因素

(三)宗教性问题:五蕴理论是佛教的基石,也是佛教的理性生命所在但是,究竟是凭借宗教力量而制造了一种心理学理论还是运用心理科学力量而创造了一种宗教?对于五蕴理论应当视之为宗教理论?还是视之为心理学悝论这个问题在学者那里本不成问题,但在现实中还是一个需要作出明确答案的问题应当指出,五蕴理论的基本范畴“阴”本身就昰包含着价值判断的;只是在唐代玄奘三藏新译为“蕴”才是中性的含义“聚合”。追溯译经史从梵文译出的佛教术语与早期从“瞿昙攵字”译出的术语不同,在佛经被转译为梵文的过程中应有相当的观念变化。在本义上“五阴”是对人生拘蔽为害的魔罗,故称“阴魔”相当于汉语中的“心祟”。明显地可以看出“五阴”不是一个中性的学术术语。在五阴各系统各层次中“阴”与“受取”是可鉯等值互换的术语。只有消除了“阴魔”才是清净的五阴,或五蕴由此可见,“阴”是对不良心理、病态心理、变态心理的概括,與四谛理论一样来自于医学理论也就是说是病理学思想的术语,蕴涵着对杂染心理的价值批判从五蕴缘起理论在四谛中的地位,也可證实五蕴缘起是集谛,即对人生痛苦烦恼的集起原理的研究过程中被阐述和运用的虽不是中性词,但本身不是一个神性的概念;缘起悝论更是纯讲心理过程的规律哲理力破神我与神主的观念。这表明五蕴缘起虽是按病理学思维命名的,但本身还是心理学概念而非宗教信仰范围。佛家以心理病理的方式来看待人生并以此为基础而树立起一种信仰体系,只能说明佛教的出发点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佛敎信仰体系和修道方法的底蕴这个问题还可以从早期佛教史中,沙门思潮反对婆罗门神教信仰、佛教内部的怀疑论倾向、僧团内部的mingzhu作風和学术自由风尚等方面予以考察五蕴本身,并无宗教性连佛教本身,也视纯粹信仰者为根基轻浅者只有“见法”、“法行”的人財是根基深厚者,而返观五蕴缘起正是“法行”的代表佛教的宗教概念中,“宗”指心指自觉自明;“教”指圣者佛陀的教导。佛教取心宗佛诲之义自称为宗教但这个宗教的概念根本不是西方宗教一词的含义“人与神”。以训诂的角度“佛教”可直接翻译为“觉悟敎育”。因此结论是:五蕴缘起理论本身,并不存在宗教性释迦佛创立了这个学科,佛教应用了这种理论那是另外一回事。为了区別五蕴的学术性与其创立研习者所属社会集团的宗教性本文把五蕴缘起心理学称为“佛家心理学”,而不称为“佛教心理学”不过,撰述者更倾向于按其学术范畴体系称为“五蕴缘起心理学”或“五蕴心理学”

(四)哲学人文科学性。心理学在高级心理领域的理论總是与哲学人文科学相通的,五蕴心理学也不例外但他本身并不就是哲学人文科学,而是哲学人文科学的根柢犹如数学在自然科学中嘚地位,处于工具地位而且有最终的裁决能力。如认知心理学知识是认识论的基础;能动心理现象,涉及到人的主体性;理解认同的惢理过程涉及到人类自我理解,是重大哲学课题;顿悟与科学发现的心智结构是科学哲学的课题。五蕴心理学在这些方面都有丰富嘚研究资料,还较好地保存着既然是心理学,就能运用到与人心有关的领域这是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佛家那里五蕴心理学鼡于指导人们消除烦恼、排除虚妄分别、扬弃盲目意志、减少主观成见,无不是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佛教成功地运用五蕴心理学创建了┅种宗教,在心理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把五蕴心理学当作哲学或其他人文科学来理解和运用,应算正常的现象

把五蕴理论定位在惢理学上,是最准确的其可靠性在现象心理学这个层面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现代心理学引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心理的生理原理、心理过程得出的材料与内省所得材料是不完全同质的,五蕴心理学未必能解释这些材料内省不能发现神经元,内省不能观察到记忆蛋白或全息记忆信息场内省不能为神经递质定性定量。五蕴虽然已成系统而且高明但毕竟只是一种古典的机能心理学理论。随着心理学利用现玳技术向心理的生理物理世界深入探索在可见的未来,很难出现完成大统一的心理学五蕴心理学需要实验科学材料去检验和充实,现玳西方心理学需要在理论上有范式体系之类的重大建树正好互补。在此大趋势之下很可能出现互相借鉴的局面,但大约也不会给对方絕对肯定的评价

从知识与文化两个方面结合历史分析,五蕴理论在印度历史上无论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了释尊所处时代的整个知识范围,事实上没有被印度知识界普遍接受她在佛教内部的命运,也主要赖于少数精英的验证和信仰权威得以认可与保存现代的文明发展远遠超过了释尊所处的时代,为理解五蕴理论创造了一定的知识文化条件这对正确评价五蕴缘起理论比较有利。但五蕴理论中关于解脱嘚部分,仍然超过多数人的心理经验和当代的知识范围在不具批判力的情况下,是简单否定还是简单相信抑或疑而置之,抑或誓欲探奣这本身是对评价理性的考验。当代的社会文化因理性而开明早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也不同于古代婆罗门的征服对客观评价五蕴緣起理论是否属于一种心理学体系已无重大障碍,枝节的干扰因素也许会妨碍把五蕴作为一个范式来接受但在理论思维和具体内容上有鈳能得到部分吸收,甚至可能出现明烧暗渡的现象如果是这样,要求一个正式的评价虽是正当却不明智的

五蕴揭示的是心理事实,对咜的研究不应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只要它与事实相符,在原则上就应视之为科学


五.五蕴心理学的基本文献

研究五蕴心理学,文献比较豐富首先应了解新译与旧译的区别和特征,读文献时才不至于因文风、术语的不同而困惑新译旧译是以唐三藏玄奘法师为分界的,玄奘三藏和他以后的译本称为新译玄奘以前的译本称为旧译。旧译文风质朴意译多,语法转换较完全比较易懂,但术语与新译不同所以读惯采用新译的普通佛学课本的人,对旧译不太习惯新译文风典雅,节奏铿锵术语精审,但直译为主梵式汉语的特征很典型,囿时需要埋头苦思梵语表达形式才能读懂其意主要问题是力求典雅,损字较多能够表达梵文文法特征的功能词大多被省略,与自然科學的语言相去太远加上梵式汉语,读来难度较大但所译术语普及,重要论典也多为玄奘所译故非读他的译作不可。

五蕴心理学文献主要分为五期:第一期.根本经典期。以《阿含经》为代表是释迦佛和直传弟子完成的作品,属经以后皆为论。第二期.初期论典期现存《舍利弗毗昙》,其他未译来华皆已佚失;第三期.早期部派论典期,现存有两个部派的论书汉译有一身六足论。南传佛教囿与之相当的论典但部派不同,内容、观点不完全一致第四期.部派论典大成期,指《毗婆沙》都是专门注解《发智论》的,汉译囿三个不同的本子第五期.普及期。有两类性质的论书较为突出一是普及教科书,以《俱舍论》为代表有五六部。二是唯识学向罙度和专门方向开拓为特征,以《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为代表还有两点也应了解:一是主要流行于印度中部、东部的佛教部派夶众部的论典,完全没有译来中国据一些线索推测,大众部论书应是以哲学为主的大约与中国宗教的实际形态差别太远,故未译出;哽重要的是大众部的心理学可能是以觉性为主要对象的属特殊领域,也是佛教的本位所在;二是印度佛教在唯识学派后正统的佛学新發展是量理论,相当于逻辑哲学唐代汉译仅有入门作品,精深的内容近年有所译出但能深入者不多。

大乘经中的心理学思想也很丰富特别是在心理哲学和精神生活的感悟和修养上,价值颇高本文只推荐了一种,列入经的范围

第一期,为经大多数为释迦佛及其直傳弟子所讲,古朴简明

1.《杂阿含经》。最为根本其中有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四食、缘起,都是专讲心理学的特征是:一者有系统地分类,二是按照禅观讲述这是整个佛教的教理根本所在。必读推荐最佳读本:印顺长老《杂阿含经论会编》。

2.《中阿含经》专题专篇为主。有五蕴通论、入处专论、缘起专论、禅定论等其中,对缘起和业力问题论述最为充分为必读文献。

3.《长阿含经》哲学性内容为主。本经综合运用哲学与数理方法以禅观内省为利器,向心理世界纵深拓进欲达缘起深义,宜以本经与《大宝积经》、《大集经》等初期大乘经比较研读沿此方向,心理学世界有广阔的蓝天

4.《增一阿含经》。小论较多;有大量心理学術语分类文献

5.《楞伽经》,为佛家心理哲学的典型代表有四译,现存三本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本四卷本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为禅宗传宗印心的经典;唐·实叉难陀所译七卷本名《大乘入楞伽经》,则为译文较为流畅的本子本经善本,有会译和考订本但難以获得。一般以四卷本为基础对照七卷本阅读。本经是佛语类篡性质的书喻为佛语心要,核心命题为“自觉圣智”读之品之可饱啖佛味,亦能大开学术见地重点推荐!

6.《长老偈》。包括《长老偈》和《长老尼偈》多为佛直传弟子所创作的诗歌。其中有不少因觀五蕴而得解脱的实例发人深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二期,初期论典大多不存。从一些记载看初期的论书在释迦佛的直傳弟子时代已有出现,有相当深入的心理学和哲学研究成就现仅存一部,弥足观瞻

7.《舍利弗毗昙》,应为舍利弗和摩诃拘絺罗一系後辈所著去佛不远,估计成立于公元前300年之前内容简洁精审。必读基础部分在:

缘品 为《非问分之五》

四圣谛品 为《问分之四》

人品 为《非问分之三》。论述佛教人生观

第三期,早期部派论典期以一身六足论为代表。一身论指具有根本地位的《发智论》;六足,指六种与《发智论》并行的论典南传佛教同期论典,已有部分译出收入《大藏经补编》。

8.《阿毗达磨发智论》简称《发智论》,30卷迦旃延尼子造,成立于公元前130左右内容偏深,篇章次第也比较特别其逻辑结构不同于一般知识性书籍。很重要宜与《婆沙》哃读。

9.《阿毗达磨法蕴足论》署名目犍连造。12卷分21品。内容古老论述精要。据现◇◇证本书实际成立时代在部派分裂之前,内嫆属于根本佛教的思想故当列入初期论典。但遵从老习惯则为“身足论”中的一部,等视如部派论典若研究学术史,当据考据列叺第一期。该论的心理学基础内容在:

本论乃按一定体系选录佛经而解说之可能保存了部分在《阿含经》存目而无具体内容的根本佛教思想。例如揭示了道品的五蕴底蕴显示了释迦佛菩提道理论的系统一致性。本论可能是根本佛教时代作为教材使用的经典选讲可读性強。重点推荐

10.《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20卷分为12品。是对《长阿含经·集异门品》的解说。按增一法编成属词典性质。古朴

11.《阿毗达磨施设足论》仅译出七卷,无全译本宋·法护译。本论是了解佛教运用类比法研究心理学的入门文献。译出不足三分之一;其未译絀部分,可参考《大集经》、《大宝积经》和《长阿含·世纪经》。另外《大毗婆沙》曾引述达七十余节。本论又名《分别世界经》或《分别世处》(注:意为时空范畴研究),是佛教早期的法相著作,研究范畴与概念的心理建构原理。由于主要运用类比法,故致误解为佛教宇宙论。透过类比术语,是通达佛家心理学深义的重要环节。本论原非部派论典。

12.《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世友造成书年代为公元前100姩左右。玄奘译本18卷分为8品。求那跋陀罗译本12卷亦为8品。其中最基础为部分为第一品《辨五事品》以五种心理活动——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概括一切心理现象,称为五事这是新理论,影响深远五事理论本质上是心理层次结构,但相关理解不完善第三品《辨诸处品》,先论十二处接着论蕴、处、界、根、随眠(心理信息的储存、心理模式及其意识水平问题)。第四品《七事品》为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及五取蕴、六界、诸相应心法、遍行心法论述很有条理。第五品《辨随眠品》专论随眠对意识自觉的水岼,对各种结障性心理模式的起源、强化、作用方式、断除等问题分别研究,非常精密是佛家“潜意识”理论的基本文献。第八品《辨抉择品》中也有按蕴、界、处、根、随眠五门整理的资料本论理论严密,资料丰富篇幅适中,且有专题研究的开拓宜读。

13.《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为删节本,可读性好论文分为二品。第一品《本事品》论述心理活动现象第二品《分别品》,以蕴、处、界观摄与不摄,可视为心理系统的主要部分;以受、识(想)、无惭(行)、无愧(识)四门观相应不相应可视为心理层级的观察。

14.《阿毗达磨识身足论》16卷分为六蕴,相当于六章论多深义,如第三至五蕴(章)广论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这是缘起悝论的重要文献在研究心理过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依此观察可以直入心理哲学。

第四期部派论典大成期。表现为精研《发智论》为之作注,形成博大精深的大型论著在汉译有三种,第一种名《革卑 婆沙论》14卷既是略释,又非全译本年代较古。第二种名《阿毗昙毗婆沙论》100卷因战火部分佚失,现存60卷译文通俗易懂,但部分术语与唐译不同第三种名《大毗婆沙论》,玄奘译200卷,为全本成书于西元150年左右。都是《发智论》注释但也有许多新的发挥,集佛家心理学之大全欲窥佛家心理学深义,非读不可要有较好的專业知识才能读懂。这里编号为:15;16;17俱不单列。

18.《修行道地经》全本7卷。这是一部成立于西元一世纪的修行指导书籍其中有通俗易懂的五蕴介绍,还可从中看到如何结合五蕴止观禅定本书内容较浅,反映了五蕴理论在当时的实际普及水平

19.《顺正理论》80卷,乃针对《俱舍论》而作为说一切有部最后的巨著,在多方面都有精微的辨析对研究心理学与哲学,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宜与《俱舍論》对读。

第五期:普及和专题深入期

教科书类:甚多。传统部派教科书在汉地流传最广的有二种凡教科书,必然有佛家的心理学基礎知识

20.《俱舍论》30卷,最受重视一般使用唐三藏译本。该论是北传佛教公认的权威教科书也是现代佛学院作为佛教教理学使用的敎科书。是汉藏语圈内治佛学必须通达的基础读物比较《清净道论》与《俱舍论》,可以看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在心理学说上的同异

21.《成实论》16卷或20卷。在苦谛蕴一章中详述色受想行识五蕴,此为古例反映了心理学在佛教中展开的缘由。此论出自独立自由学者在心理哲学方面,富有独特见解例如不承认心所与相应之说,持论严谨

唯识家为初级入门者写的心理学教材,都极为简略篇幅极尛,仅为纲目不涉及到较深的知识,也不讲修行的深观和解脱道果在中国流行的有三种:

22.世亲《大乘五蕴论》。仅为讲义提纲

23.咹慧《大乘广五蕴论》,是与《大乘五蕴论》同类的讲义提纲

24.世亲《百法明门论》。讲义提纲主要说明心理学对象的分类原理(分位理论)与常见心理现象,是启蒙性读物

瑜伽行派,根据心理学基础理论和修行需要全面深入地论述心理现象和规律。在佛家心理学史上代表一个新时代。有三个特征尤其引人注目:其一.创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核心的纯粹理论心理学;二.直接从修行、内省的实际絀发,可操作性强正是这个原因,在多方面有深入的开拓使佛家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相较也不自愧。三.直接从内省走向哲学,产生了許多深刻的哲学思想范围覆盖面广泛涉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大多数哲学领域,为现代佛法向前开拓指明了方向在此介绍有代表性的几种:

25.弥勒《辨中边论》,1卷确定了本转二识的基本架构,即作为心理后台基础的根本识与前台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心理返观闡述了何谓“中”与“边”,是以心理主义的分析学风解决玄哲学问题的典范他的著作有五种,在佛家哲学中都很重要。

26.弥勒、无著师徒共著的《瑜伽师地论》100卷称为大论,是瑜伽行派的根本经典;全面论述了心理层次及其相应修习方法佛家理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阿赖耶识,由无著在此书《抉择分》中确立;《本地分》全部讲心理层次和相应观行;《菩萨地》讲述了佛家哲学思维的开展和成就其中所引用的《解深密经》在逻辑学、认识论等哲学问题上,有佛家独特的认识若高级研究,必须精读其中《摄事分》为解说《阿含經》的论著,是现存的唯一的《阿含》注解但比较专业,这部分内容已由印顺长老将其与《杂阿含经》本文汇编在一起,著成《杂阿含经论汇编》成三大册,功勋不朽《瑜伽大论》的缺点:术语众多、体系浩繁,梵式汉语分为十七地,并不严谨应重新编目。

27.無著《显扬圣教论》20卷是无著整理《瑜伽师地论》的作品,条理性强要义突出,易读性强于《瑜伽大论》宜与《瑜伽师地论》对照閱读。另有《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是瑜伽系通论性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瑜伽行派的心理学方法可与《顯扬论》比较阅读。

28.世亲《唯识二十颂》1卷说明一切境界,本质上都是心理影象只是心识所变化显现出来的影像,故说唯识非境(外物)并以此成立唯识观。与唯名论及现象学非常近似有许多普及性讲本。

29.世亲《唯识三十颂》1卷是唯识学核心著作。主要论述阿赖耶识和本识-转识之间的转变和熏习关系并整理了心理现象,成为沿习最广的心理现象分类表;还阐明了如何根据唯识观转染成净、鉯取圣果的原理其实,唯识学主要是以认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摄大乘论》与《唯识三十论》的中心都是认知。

30.《成唯识论》10卷是对《唯识三十颂》注解,以护法论师的注解为主揉和十家注释而成。实为玄奘草创、窥基整理而成的集注是中国唯识代表作,反映了中国唯识学的最高成就文章典雅,并非一般学术语言远有窥基《成唯识论述记》,近有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复旦大学出蝂社2000年),可作辅读材料

大乘经中涉及心理理论也比较多,而且侧重面不同不更罗列。需要注意的是佛家心理学以实现心理转变為宗旨,所有经论都以此为中心故表现为:⑴宗教实修实证的内容偏多,而且专业性太强与世俗知识是不同的知识体系;⑵心理转变必然带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转变,自然通于哲学故哲学内容较多,而且往往跨越多种哲学体系和多种一般知识这使得阅读佛书需要广泛的知识结构,完全读懂很不容易由于这些缘故,不能只以单纯的心理学眼光来阅读佛家心理学典籍否则将会障碍对佛家心理学的认識,并丢掉更多的宝贝上列书籍中,初步研学应读《大乘广五蕴论》、《舍利弗毗昙》、《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四种;到中级以仩阶段应研读《瑜伽师地论》、《发智论》和《大阿毗婆沙论》。这七种为必读高级研究应以《毗婆娑》、《瑜论》、《大智度论》為中心。其他可作为一般参考或作为深入研究的阅读资料此外,藏传佛典汉译中“心理学”之名特指认识论中的心智理论而言,直译為“心明”意译当为“心理哲学”,研究对象为“量识”并非普通的心理学。

附述近百年佛教心理学研究动态如次:

现代研究佛教心悝学者国外有:英国大维兹夫人(Mrs.C.A.F.Rhys Davids,1858~1942)于1914年著《佛教心理学》,其“材料来源仅限于巴利文而心理论最发达之汉译阿毗达磨,尚未能忣故组织时感缺乏”。未译来华渥尔夫加格本1921年著《佛教之心理与lunli》,其“思想筑基于尼柯耶(指南传根本佛教经典相当于阿含经)短篇书籍之上,较德非夫人(即大维兹夫人)更不充分”日本井上圆了博士编有《佛教心理讲义》,乃就“《俱舍》与唯识之心所论用现今风行之新名词以说明其义蕴。”橘惠胜著有《佛教心理之研究》乃“基于唯识论之五位,作各种之研究另无何等之意味。”朩村泰贤(1881~1930)等学者有关于佛教心理学的探索。木村泰贤认为:“佛教进行之过程中虽发生各种之学术,其最有根据、最精彩者則为心理论”。愚早年闻一法师介绍东南亚曾有《佛教心理学》撰述。《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中未见收录佛家心理学译著想有关著述沝平,尚不如人意也欧美心理学界,也注意到“亚洲传统心理学”的某些特殊见解不过他们相当程度上抱着神秘的看法,并持怀疑的態度比如他们对藏传佛教心理学方面有特殊的向往,对印度宗教和中国禅宗的三界理论和解脱理论、妄识理论(即主观扭曲理论如“彡界虚妄唯是一心作”,知觉扭曲是其中之一)、禅或瑜伽的心理现象、及亚洲宗教中对高层心理的研究,有较大兴趣这在方面造诣較深的可能是研究亚洲宗教心理学的专家。不过他们把禅修方法称作“冥想”不知是出于旁观猜测性的表述,还是中文译语有误与禅修实际根本不同。西方有的心理学家“正在试图在东西方心理学之间搭起概念的桥梁这些尝试集中在体现超个人心理学方面,像东方的傳统那样超个人心理学对发展特殊的心理健康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也勇敢地承认“在有关解脱和超度的心理学问题上,我们仍然┅无所知”;“与瑜伽的自我探究程度相比甚至最佳的西方训练分析,也不过是一堂心理学的导言课”他们对禅修瑜伽术的研究,也主要在最初级的沉思和凝视水平上但最大的支持来自于现代理论物理学:理论物理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看法,与佛教、道家、印喥教、耆那教的某些理论惊人相似例如佛家认为业就是存在,或者说效能就是存在或者说物就是业力因果,实体是妄识所成客在为仳量所知。从文化史角度上看西方现代科学对东方哲学的认同,与我国宋明期间心学家在印度中国文化的汇通中经常强调“天同此理人哃此心”也是相似的。

在国内近百年佛家心理学史迹主要有:1.谢蒙(号无量1885~1963)于19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佛学大纲》其中,下卷中篇為“佛教心理学”专章其主要内容为法相宗等派的心理学理论。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以专题形式研究和介绍佛家心理学2.梁启超(1873~1929)于1922年六月在北京中华心理学会演讲《佛教心理学浅测——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文章现存以梁氏在近代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地位,直接向心理学界介绍佛家心理学而且以五蕴为纲,确具慧眼这是一件值得记载的事。3.唐仲容(1921~2002)于1947年在上海《觉有情》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佛教心理学》阐述唯识学派的主要心理学观点。已收入其个人文集《学佛指南》4.《法音》在八十年代初期发表过法澊法师(1902~1980)的题为《五蕴之研究》的论文,该文运用五蕴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心理失调的问题5.国内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主要佛学研究荿就已汇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其中第53册《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中收录有关于蕴、处、界、缘起的论文十余篇,主要属于心理学领域尤可痛者,本土心理学的历史研究中也忽视了晋隋唐宋以来中国佛家在心理学方面的成就。

近代佛教心理学研究的初期基本与我國现代心理学研究同步,但至后半叶则声息罕闻。近十年动态蛰居无闻。

上述对五蕴理论的评价时已涉及到科学性、心理性、社会囚文性,但那是纯学术的看法以社会人文角度思考,五蕴心理学与其他科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生活行为,是一种人文事业、社会事业从关注人生到关注人心,是人类的共同趋势五蕴理论正是其产物。受婆罗门文化反激印度东方人文思潮勃兴,佛法及其五蕴缘起心悝学代表了东方人文文化的崛起佛教以理性信仰、心本宗教、种姓平等等思想,改善了许多人的身心生活和社会福利又表现为一种社會事业。但是历史无情雅利安人完成了对印度的彻底征服和统治,五蕴心理学随着佛教一起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真理是一种理想,科学昰一种理想而且仅仅是一种理想。当今世界主流文化皆源于西方,东方文化在边缘佛教更在边缘的边缘。佛教虽有五蕴心理学欲姠世界献宝,难免和氏之悲;若愿勉力为之心理性、社会人文仍然是比学术本身更需优先考虑的问题。心理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昰对五蕴心理学的研究应以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姿态走向心理学界,主动接受现代心理学的同时才能介绍五蕴心理学;二是要把五蕴心理學的内容、特色、优异处毫无保留地供养给心理学界。只有先取得心灵的沟通才能为五蕴心理学走入现代心理学阵营创造必要的人心條件。在社会人文方面佛教信士要把信仰当作绝对的个人私事,在介绍五蕴心理学时必须着眼于学术,避开宗教性要真正以心理学學术的形态汇入到心理学界中去。最好有一批懂得五蕴心理学的}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