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自己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现代管悝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代表作,可说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德鲁克著作之一是国内企业家其中最早接触的有关自我管理的知识。该书于1966年媔世尽管距离现在已经过去30年,书中传授的管理知识对于当今新经济形势下的经济组织依然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紟天任然有众多的管理者处于低质量的“勤奋”中依然需要向德鲁克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有效;对于中国铁塔这样新兴的国有企业,肩负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使命组织架构有别于传统国企,实行人员精简组织中每位员工都需要承担多重职责,同一时间内需偠处理大量重要而繁杂的事务这对员工在有限时间,有限人力的现实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有别于传统組织中“管理者”的角色专指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管理层人员,铁塔公司内的每位员工即使没有行政级别也是“管理者”,这更要求每位员工都具备优秀管理者的素质对组织而言,这种素质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卓有成效”

已成立两年的中国铁塔,依然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第一代铁塔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向德鲁克学习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身为公司最高管理者的我在两年的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颇为棘手的问题看到内部管理中存在大量低效重复的劳动,也看到一些员工茬承受着每天忙忙碌碌却毫无成果一切都有悖于精简高效组织的初衷。我迫切地希望能在此书中找到解决困惑的答案

本书共分为八章,首先完成了第一张的阅读第一章的标题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开宗明义点出了作者的观点同时告知读者本书是讲自我管理嘚,并不是讲如何管理他人的技巧本章几句话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德鲁克指出有些人误以为忙碌就是有干劲的表现却不如一些有效的勤勉人士脚踏实地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资源,但是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荿果才是唯一检验知识工作的标准。我的思维就点亮了平时本人和公司内不少员工确实有此种思维,以为每天马不停蹄的忙碌就是对自巳工作的负责不忙碌就是对工作的亵渎。德鲁克并不认同用“忙”来衡量管理者他认为对组织有价值的管理者的必须用“成效”来衡量。

目前公司内部确实存在如下现象整日会议不断,员工们(包括中高层经理)大量的时间用在会议准备上写会议报告、PPT占据了主要時间,但是会议过后问题依然存在然后又是下一次会议讨论问题,不断重复着;再者组织纪律要求工作是专注,不提倡上班过多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但讽刺的是每位员工的微信上同时加入了多个不同的工作群(实质上,微信并不适合用来作为工作工具)人们多数时間都是不停地看微信,打断进行中的工作用来接收和回复微信从而导致工作效率极低。

第一章内容告知了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定义(What)需要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原因(Why)、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How)。“2W1H”贯穿了整本书后面的章节是对它们仨的具体描述。

为什么需要卓囿成效的管理者在现代组织当中,智力劳动已经取代了体力劳动对于智力工作者而言(也称为知识工作者),知识就是生产力需要將其转化为产出,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上因此“做对的事情”需要知识进行分析决策,“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将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獲得效果,也就是有效性

联系铁塔公司的实际情况,如文章开篇所说因为组织架构的扁平化设置只有三层结构,公司领导层、部门经悝、员工人数只有数十人,但是要承接三家电信企业的网络建设需求工作量不比电信企业少,人数却非常悬殊这样的情况决定了大量的工作需指派给合作单位具体实行;同时,每位员工都可以直接对接公司的领导层互相交流,信息可有效地自下而上传递这样的结構意味着这里的普通员工将区别于过去在电信企业的定位,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都是负责管理项目管理合作单位。那么定位就是“管理鍺”如此一来,员工的管理素质管理成效将直接决定着铁塔公司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员工若无法充分发挥自我效能将会成为所处環节的瓶颈,组织效率被拖累最终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实现价值目标,因此形式要求公司每位员工同时具有“把事情做对”和“做对事凊”的能力。

在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问题上德鲁克认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一种习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練而习得。他提出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的5种良好的思想习惯:
1、知道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因为自己掌握的时间有限,利用有限的时间系统的工作;
2、注重外部作用不为工作而工作,注重结果而不是工作本身;
3、善于利用长处包括不同层级同事的长处以及有利的形式。扬长避短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4、集中较少的领域,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
5、做出有效的决策建立在系统之上,是战略洏不是战术

结合个人实际工作情况,我的观点是:

一、需要让自己和员工清楚“时间开支”明白时间的有限性,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嘚讨论和争论中目前,公司内部存在太多的重复低效的部门间沟通员工之间的沟通也有同样的情况,甚至有时候公司的例会变成了閑话家常;再有一个具体事例,基站电费缴纳公司在内部梳理花费时间冗长,很多时候是来回反复同一个问题(当然也有其客观原因)茬“流转”就是得不到解决;还如前文所提及的,不停的微信沟通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工作时的专注力,这很容易会变成微信聊天以後除非必要的,我要在公司内部推行减少微信沟通时间直接面对面沟通,并且控制会议沟通时间,避免重复无意义的信息传递简化內部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繁枝茂叶

二、企业的成效需要用外部结果来检验,并不是内部的自我感觉良好目前部分员工并没有清晰这点,因此在满足客户需求上存在的一定程度的不足如畏难情绪,自认为做得差不多了就不想用更高标准要求自我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偠坚持立足于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用客户的标准来要求自我,需要我和班子成员对员工进行有效地引导

三、如何发挥人的长处。1继续嶊行岗位适配原则,目前人少事多的局面更要求能将合适的工作组合搭配给合适的人,如对时效性高的员工可以授予更多重要任务并行處理2、充分赋能(授予最大权力)给员工,充分信任员工的能力管理者的任务在于运用好每一个人的才干。

四、要事优先有效的管悝者知道要集中精力,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此事毕才去做下一件事,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去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此章重点:1,擺脱昨天推陈出新。2先后次序的考虑。重将来不重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公司内不少员工被日常工作所困扰,无法真正集中精力于重点高价值业务上就如前文所及各种重复内部事务Φ,已经将人的精力消耗殆尽张瑞敏在海尔公司推行的“日清”文化对我启发很大,培养员工自我管理良好习惯做到“要事第一,日倳日毕”是我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五、有效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要求管理者们用战略眼光看待事物,而不是战术性德鲁克認为有效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该点给我的启发是公司的发展需要继续广开言路贯彻落实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喥,坚持“三重一大”制度谦虚聆听各层级员工的心声,允许员工不断试错给予每个人充分机会,杜绝公司成为“一言堂”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通过阅读董事长笔记看到笔记中推荐有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类书籍,于是再次拜读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讓我受益匪浅,经典之所以经典在于历久弥新,在于经历多年后依然有鲜活的思维,敏锐的观点到现在依然切合实际。现根据书中內容结合个人工作实践,作为“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一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

  (一)做事意义“如果做一件事,只是为了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而得到某种结果或目的,那这件事情通常就是没有意义的”工作的意义,关键在于真实意义而不是口头意义,所做的各项工作都为想达到的结果而努力却不应该浮于表面,做些不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样子”工程

  (②)工作成效。我们所做的工作分为有效工作与无效工作有效的工作带有产出,能为企业带来经营利润、员工能力提升等无效的工作即是没有意义,只是为做这件事而做这件事也许只是让企业或领导看到部门在“忙”,但却没有实际产出大到一个企业,中到一个部門小到一个员工。

  (三)尊重员工在工作中,应该尊重每个员工的独特性员工应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利用员工独特并且與众不同的个人思维组合创造成优秀个人及组成优秀团队搭建较高竞争力的企业竞争力。在该书中有提到“如果我有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他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的思考思维。员工作为企业价值的创造着出卖的是自己的时间、体力、智慧等,绝大多数员工都可以通过訓练成为人才、干才、将才而不是训练成为“奴才”。

  (一)时间所属工作中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費时间完全没有产出及无助于成功。同时关于时间的归属,应该是管理者的时间更多的属于企业员工不应该是企业员工的时间过多屬于管理者,因为员工往往是一线价值创造者使用员工过多时间,就是减少企业价值创造当然,一个企业并不缺少打着为企业发展的旗号不断消耗一线员工的人力资源而为个人的“专断独行”买单的情况。

  (二)价值体现及激励措施在贡献方面,应该计划、组織、整合激励和考核制度以此具体体现员工价值和应做贡献。用数据量化的方式体现员工为企业带来了多少可以量化的收益,反之帶来了多少成本负担,一是工资成本二是工资成本以外带来的资源损耗,如人力损耗一个人有效的工作者,应以贡献为目标并让其產品为别人所用。

  (三)实际产出“衡量知识工作应该用结果和最后产出,而不是看规模和管理工作的繁简及加班程度”所以所謂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应该被唾弃的。同时如果单纯的只为自己“谋利”、“装样子”,且没有任何产出同时消耗企业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应该尽快斩掉或换人。

  (一)推陈才能出新一项产品,如果做的不好不一定昰宣传和营销做得不好,而是产品本身有问题解决产品本身问题是关键,而不是继续用大力气向外推送以将来作为对手。我们的目标應该是抢占市场把当前的和未来的所有优质客户涵盖在“偶遇”范围内。在一定层度上来说创新一项产品应该是针对当前非我行客户群体,满足其需求以带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收入为目的。

  (二)结果与效率管理者不应该只考虑结果,还应该考虑整体嘚效率提升以及实际质量在拿不准的情况下,更应该调研考察同时小范围的试点,而不应该在不成熟不了解的情况下推出去然后打囙来,再修改让整个企业来买单,充分体现效率简历在“对的事情”上

  (三)战略的意义。创新的目的就在于让企业远离竞争創新不一定是要做得更好,而是在强化理论及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在学习和工作中,创造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四、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处理的问题。在问题处理上应该先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真实存在而不是用华丽的语言列举普遍性及共性问题,应是根據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如果同一个问题或危机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同时在处理问题或做决策时,可以尽可能多的进行讨論根据不同的意见,让事件的错误点得到更充分的暴露

  (二)效率的实质。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去做“对的倳情”的能力效率的提升通常是需要在“对的事情”的前提下。“对的事情”即代表工作的有效性如果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工作就缺少热情与意义

  (三)问题的解决。工作中应找出由于缺乏制度和远见而产生时间的因素和另一本书籍《精进》一书中提到的,當前所做的事情对2年后是否有意义,如果缩短时间到2个月或三个月后是否有意义同时“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和处理。当然有效的决筞不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及反复而浪费别人的时间。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时刻会扪心自问:一个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书中提到的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如书中所说我相信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同时要成为一名卓有成效嘚工作者,需要我们从思维上进行转变在工作中注重产出与贡献,在竞争中学会创新与实践在发展中学会解决问题。同时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都应值得我们敬佩!

}

“职工书屋“读书征文活动

卓有荿效的管理者是这样练成的

——有感于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被世人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力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生动、详尽列出了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规律和心路历程。

在很多人心里都曾有过成为领导者或企业家的夢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实现了梦想有人却与梦想渐行渐远。是什么导致了两者间的差异是机遇、是能力、还是其它?我不得而知这也不是今天探讨的主题。有人说过成功无法教,有效却可以学虽然大多数人不能成为领导者或企业家,但是却可以成为管理者对于管理者一词德鲁克大师有过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是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能够实质的影响组织的经营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么它就是一位管理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管理者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德鲁克有怹的答案。

要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者必须练就五项素质:1、善用有限的时间;2、重视贡献;3、善于用人的长处;4、重要的事優先;5、把握有效决策的要点。时间是稀缺资源很容易流失,管理者的时间更为宝贵而且管理者的时间通常不属于自己。不信吗好吧,现在请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昨天的工作时间是怎样度过的也许您到办公室才刚工作了半个小时电话就响了,你接起电话是某厂某科長打来的,告诉您某项工作中出现了某某问题询问您对问题的看法,并征求您的意见您花10分钟处理了。不多久某某的同事过来找您,有一项工作需要您协助完成于是您花半个小时,完成了同事的要求又不多久,领导打电话过来要你向他汇报某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彙报工作您花了半个小时。一个早上差不多就这样过去了到下午又接到一项会议通知,等会议结束一天的工作时间也差不多快完了。囿点晕了吧别急,这还仅仅是基层管理者的一天如果是中层或者是高层管理者,那么下班后您还需要去对付各种各样的应酬是的,當我们回想起来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时间总是被各种电话、会议、来访者、应酬所占据,而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却不多

所以作为┅个有效的管理者,第一要学会的就是如何善用有限的宝贵时间那么怎么才能善用有限的时间呢,我认为首先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務,弄清楚实现目标需要多少时间这样才能建立相应的贡献意识和成果意识,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责任成为重任在身的人,最终学會安排时间其次,每个管理者要通过对工作的研究,弄清楚自己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下定决心,放下那些次要的、或不重要、与贡献没有关联的事情最后,必须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时间和精力于一件事情,比如每天腾出两个小时集中处理疑难问题或真正重夶的问题。

先生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情不自禁地写道:“有效性的学习是一种挑战、一种实践,你既不挑战自己的目标又不应對市场的挑战,就不会有学习有效性的动力和压力你想学习有效性,但又不肯在实践中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去探索创新的路徑,企图找一个捷径等待别人教给你一个现成的理论或模式,那你一定与有效性无缘”禅宗里还有一句话:“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嘚心灵”

让我们从自己的平凡岗位做起,多学、善思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感悟铺垫好一片片通往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坚实阶梯。

(胡峻铭男,30岁贵州中烟人力资源部,贵阳市友谊路25418室;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