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次很好的青少年普法教育网

  本报新余讯(通讯员周宇翔)为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近年来,新余市司法局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收到良好效果。

  该市不断丰富普法教育形式,全市中小学校均开设了法制知识课程,并聘请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工作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同时,利用多种载体和阵地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普法主题活动。如在农村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组织“新余普法”志愿者深入北岗中学、大岗山小学等15所中小学校开展《宪法与我》宣讲、主题教育班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农村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质。

}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用户注册协议》

  欢迎您访问中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注册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协议内容:

  本用户注册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是由用户(“您”)与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以下简称“本网站”)就本网站提供的服务所订立的相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本服务条款对您和本网站均具有法律约束力。本网站发布的相关规定构成本协议的一部分,您须同时遵守。

1. 本网站是由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的全国性青少年法治教育专业网站。

2. 本网站为您提供交流沟通和参与互动的平台服务。

3. 本网站将根据本协议规定对您的注册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如您认为本网站超越了正常服务范畴使用了您的个人信息,请立即与网站管理员联系,本网站将核实纠正。

4. 本网站的服务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因此,您必须:

 1)自行配备上网的所需设备,包括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或其它必备上网装置;

 2)自行负担个人上网所支付的与此服务有关的网络费用及其他相关费

5. 同时,为了准确优质地向您提供服务,请确保:

 1)注册资料的真实、准确、详尽;

 2)注册信息如有变更,请及时更新。

6. 因本网站的扩展或者服务深化,本协议可能会不时更新,请予以关注,您同时认可更新的协议对您的约束力。

1. 本网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每一位注册用户的合法权利,公平对待每一位注册用户,所有用户一律平等。

2. 本网站尊重用户的隐私权,您的个人信息只有在下述情况中部分或全部被披露:

 1) 经您同意,向第三人披露。

 2) 您与任何第三人产生权利纠纷,为便于双方处理纠纷而作的相应披露。

 3)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人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4) 如果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或者网站政策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5) 为提供你所要求的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的您的个人信息。

 6) 其他本网站根据法律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1. 用户名、昵称和头像的注册与使用应符合网络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户名、昵称和头像中不能含有威胁、淫秽、漫骂、非法、侵害他人权益或者可能让人产生上述联想的的文字或图片。

2. 注册成功后,您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因您本人泄露而造成的任何损失由会员本人负责。同时,通过您的个人账户在本网站上发生的所有活动产生的责任,应由您承担。

3. 原则上,您仅可以注册一个账户,对于您恶意超出数量注册的账户,本网站有权予以封闭,造成的任何损失或责任,应由您自行承担。

4. 您不得冒充他人注册本网站,也不得盗用他人帐号,如有该行为,造成的任何法律责任将由您自行承担。

5. 您须对在本网站的活动及发布内容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并不得发布含有有损本网站形象或违反相关活动精神的内容。

6. 您不得利用本网站进行违法犯罪、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并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1) 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3)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 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7)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8) 侵犯任何个人或实体的隐私权、肖像权、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利的;

 9) 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10) 含有病毒的;

 11) 含有商业广告的;

 12) 其他违反宪法、法律或行政法规的信息。

7. 对于转载的信息,请您写明转载和出处,标明作者,尊重作者的著作权。

8. 未经本站的授权或许可,任何注册会员不得借用本站的名义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也不得将本站作为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平台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媒介;禁止将本站用作从事各种非法活动的场所、平台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媒介。

9. 对侵害本网站用户权益的信息,请向网站管理员举报。对于本网站禁止发布的内容,一经发现,本网站有权将其进行编辑或者直接删除,如有触犯法律的行为,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 本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如商标、文字、图片、标识、广告等都是本网站或者其内容提供者的排他性财产,您可以将其用于学习和研究,并符合我国 《著作权法》第22条关于作品合理使用的规定,否则您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2. 未经本网站书面同意,您不可以将本网站网页内容、数据、信息等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您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1. 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本网站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将完全由其自己承担;因其使用本网站服务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也由其自己承担,本网站对用户不承担任何责任。

虽然本网站已将所有信息和资料进行过认真编辑与审查,但是仍然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本网站不保证以下各项:信息和资料中包含的功能将不受干扰或没有错误;信息和资料将符合用户的特定要求;缺陷将被纠正;本网站或提供本网站的服务器没有病毒或其它有害成分;通过本网站传送的讯息将能维持保密。就本网站中信息和资料的正确性、准确性、可靠性或其它方面而言,本网站不对信息和资料的使用或使用后果做出任何保证。

3. 本网站不担保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担保。

4. 由于您的个人原因导致帐号、密码遭他人非法使用。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用户同意,对于本网站向用户提供的下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缺陷本身及其引发的任何损失,本网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 本网站向用户免费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

 2) 本网站向用户赠送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

 3) 本网站向收费网络服务用户附赠的各种产品或者服务。

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本协议条款具有可分性,部分无效不影响其它部分效力。

2.如果您是本网站的注册用户,本协议条款将对您持续有效,有效期至您注销账户为止,但知识产权的相关条款在此后继续有效。

3.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本网站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今年来,宿迁市司法局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各种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多措并举,切实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一是启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活动,市关工委、司法局、教育局、妇联、共青团、报社等部门负责人、部分学校、社会组织和青少年学生代表共200多人参加启动仪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普法工作的意见》,要求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格局,不断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普法教育的组织领导,将此项工作列入“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要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青少年普法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和普法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对司法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妇联、共青团、党校、报社等单位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及要求,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三是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交警队、党校、妇联、团委等部门挑选热爱公益事业、有爱心和责任心,业务能力强,口才较好的干部职工,组成青少年普法讲师团,保证每所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普法教育。配齐配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在中小学设置专门法治课,并提出课时要求,加强考核、建立奖励机制。组建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宣读团”,定期到学校讲传统、讲法律,使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

  四是组织中小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要求每所学校开学时都要围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上好开学第一课。积极开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已向中小学校赠送普法读本10000多册,举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型图片展览12次,广泛开展了法治歌曲唱响校园、主题班会、演讲会、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法治宣传活动,丰富未成年人法律知识。

  五是拓宽青少年普法教育平台,建设、完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学校、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场所,充分利用模拟法庭、普法情景剧等营造具体法律情境,寓教于乐,激发青少年学法热情。目前,全市已建有各类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20多个,方便了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的需求。

  六是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客户端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相互补充、衔接互动的网络普法格局。以法治书法、绘画作品培育为基础,组织青少年参与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彰显青少年普法内容,使法治文化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法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