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注会课本2018会计课本100页,中间那个例子,为什么不考虑500商誉?

【教材例19-18】A企业以增发市场价值为15 000万元的自身普通股为对价购入B企业100%的净资产,对B企业进行吸收合并,合并前A企业与B企业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假定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交易各方选择进行免税处理,购买日B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
B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期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该项交易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商誉的金额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2 6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 031.25
考虑递延所得税后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11 756.25
商誉                    3 243.75
企业合并成本                 15 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87.5
 贷:商誉                    187.5
借:商誉                  1 03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 031.25
因此,企业合并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因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当事各方选择进行免税处理的情况下,购买方在免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有关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原计税基础不变。被购买方原账面上未确认商誉,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
该项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金额3 243.75万元与其计税基础零之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照准则中规定,不再进一步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2 6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 031.25
考虑递延所得税后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11 756.25

商誉                    3 243.75(暂时称为一次商誉) 企业合并成本                 15 000

由于商誉的账面价值=3243.75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2 6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考虑递延所得税后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商誉                    (得到新的商誉,称为二次商誉)
企业合并成本                 15 000

这样又会产生新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又得到新的商誉……所以不确认商誉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我认为在得到一次商誉后,合并这件事情就已经结束了,为什么递延所得税负债3243.75能去加1031.25,然后还再次比较成本得到新的商誉,两者的性质都不一样。1031.25是因为免税合并,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不一致产生的,而递延所得税负债3243.75是因为合并得到商誉后产生的,虽然是同一个科目,但是产生的性质完全不同啊,商誉产生的按正常的计入就行了啊,那购买方个别报表里也有其他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啊,也没有放到这里面来比较啊。
我就是认为得到商誉3243.75后,这个企业合并的事项就已经结束,之后产生的递延不应考虑到这里面,然后再次用成本比较。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注会课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