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可以吸收后级接信号线有噪声的噪声吗

表示公共连接的意思,通常指电路公共接地端电压;VEE:负电压供电;VPP:编程/擦除电压。二、说明1、对于数字电路来说,VCC是电路的供电电压,VDD是芯片的工作电压(通常Vcc>Vdd),VSS是接地点。2、有些IC既有VDD引脚又有VCC引

征一个简单、可靠的电源过压保护电路/thread--.cn/cat

}

一直觉得DIY很温暖,那是小时候麻麻踩着缝纫机缝的小棉裤、勾着毛衣针织的小背心。自从来到HIFIDIY论坛,就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人生值得好好追求。比起教科书,在论坛的学习更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现学有所得,有志不在年高!响应论坛号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遂参加此次设计大赛,望与诸位坛友交流,也将此也作为自己学习的年中小结。

在此,特别感谢坛友mc3362今年初发的关于数字功放设计的《基于ST的STA350BW全数字功放制作》一帖,正是因为他的帖子,我对HIFIDIY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相对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也正是对这个帖子展开的学习,大大地鼓舞了我参赛的信心。

结合大赛主题,我设计了参赛作品——Love&Future,单端模拟输入的双30W(8Ω)数字纯后级功放设计与制作。

数字放大核心器件选取STA350BW——输出功率最大双50W;ADC选择CS5341——具有106分贝动态范围的24bit双声道模数转换器。

满幅动态范围:>90dB(A计权)

输入灵敏度:4Vrms

输入阻抗:约5.5kΩ

整机电压增益:约12dB

内部采样率:96kHz

其他功能:上电、下电防冲击

经过这段时间深度阅读所选核心器件的规格书,完成整个系统的电路原理图。接下来依次展示——BUFFER ADC电路原理图、POWER_SUPPLY电路原理图、数字功放原理图。其中输入缓冲级的低通滤波器参数、功放输出的滤波器参数还在仿真,数据尚未确定~~

1.首先,主电源用线性稳压把整流滤波后的35V直流稳压成26V纯净电压,电路架构类似Walt-Jung的电源,为了集中主题,在此就先不赘述喽~

2.然后,前端供电通过LM317把26V降压至5.2V,相当于两级线性稳压,为了避免功放级高频脉冲干扰,317输入端加入100μH/300mA大电感滤波。

此处,5.2V电压用于输入Buffer运放和CS5341的模拟部分。

3.接着,5.2V电压通过磁珠隔离,再经两只AMS,稳压成两路3.3V,它们一路供数字功放芯片低压部分,另一路供单片机、CS5341的数字部分、时钟振荡器。

先引申,简单地提一下ADC外围电路的PCB设计:

众所周知,ADC是数模混合IC,layout对性能有很大影响,

对此,我现在的想法是——统一铺地,并且,将PCB板分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这两部分铜皮在ADC芯片处连接在一起!

1)整机增益计算(设计目标12dB)

要确定电路原理图中LPF和Buffer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LPF和Buffer的增益。现在,我要对这一步进行讨论和计算啦~~图11是信号流程图与计算思路——输入的模拟信号先后经过图中的四大模块,通过计算ADC与数字功放系统的增益,再结合既定的整机设计目标(12dB),就可以得到需要的答案喽。

图11:信号流程图与计算思路

可调增益部分:这次设计的是纯后级功放,它不需要音量控制功能,所以STA350BW的所有可调增益的部分(如MVOL、CXVOL、Pre-Scale、Post-Scale等相关寄存器),都设置为0 dB,即单位增益1倍(绝对值)。

ADC与数字功放系统的增益:首先,要根据STA350BW供电电压失真曲线,找到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由于本设计是以8Ω为设计负载的,所以根据图12,可知,当选择26V供电时,能达到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额定输出功率约31W。

那么,将31W换算成电压值就是:Urms=(8×31)1/2 ≈15.75 Vrms。值得一提的是,在前面“电源设计简介”中的第一步——“稳压成26V纯净电压”,我就是在这里确定了的。

接着,额定输出功率时,对应的I2S数字域输入信号为0dBFS。再根据CS5341模拟输入特性参数(图13)可知,0dBFS时,对应模拟输入电压约0.56×VA=0.56×5V=2.8VP-P=1Vrms.

结合整机设计目标增益(约12dB)计算,所以最后可得:

LPF与Buffer总增益量为12dB-24dB =-12dB ,其中Buffer增益为-1,前面被动LPF的增益为-12dB。为了保证后级功放整机为同相放大,要把数字功放处理成反相放大,但同时要保持增益不变为0dB。以上结果,请见图14。

这里再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此部分原理图是这样滴,请见图15:input_buffer_schematic

Buffer缓冲级使用的运放,是输入信号进来经过的第一个有源器件,它的品质和性能对整个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再者,给这一级设计的供电电压只有单5V,因此,这就给选型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挑选和仔细对比,我选定了双运放TS972 ∩_∩,这个器件有几个亮点吸引了我,看下图16,——低压(5V)条件下的轨对轨输出能力、很低的噪声、很低的失真度——\(^o^)/所以,TS972,正合我意。

LPF身兼数职——包括,担当ADC的抗混叠滤波器;要让音频带内信号完整地通过;要满足对LFP和Buffer的增益设计目标(-12dB);并且R、C器件的具体数值也要易选,比如要限制在E24(5%精度)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的仿真结果,是输入部分的LPF和缓冲联合起来仿真的,实际仿真的电路图就是15楼的图15,因为联合仿真更加接近实际效果哟~~请看下面几张图:

第一张,幅频特性(图17),光标位置的含义:整体中频区域增益-11.56dB(满足设计增益要求),通带内高频20.39k处衰减-11.56 dB - (-11.96dB) = 0.4dB。

第二张,相位特性(图18),含义:高频仿真到33k,横轴、纵轴都是线性坐标,于是可以得到——电路具有线性相位响应。

第三张,阻带衰减(图19)。ADC输入采样器速率是6.144MHz,所以,我们要验证一下此频率下的衰减特性。

原理图中,这一部分由〔C29,L4,L5,T1〕、〔C39,L4,L5,T1〕实现。其中,T1和T2是信号线用共模滤波器,它的特性请见下图20。至于实际效果怎么样,等我用了就知道啦。言归正传,大家看图~~

下篇中将报告的是数字功放电路设计、掉电检测电路、MCU电路三个部分。加上上文总共这五个部分,对电路原理的报告就完整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级接信号线有噪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