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国学的,能开国学馆学什么吗?

图说:图一、二为孩子们认真在学习《孟子译注》;图三为面对不认识的字,孩子们标注拼音;图四为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的教室。新民网记者 李欣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每到周末,位于浦东前程路上的浦东图书馆2楼,就会响起朗朗的童声诵读。然而,孩子们诵读的既不是语文课文,也不是英文单词,却是《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这就是从去年在这里免费开设的浦江学堂国学班向“00”后的小学员们教授的内容。

  “我们招生的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开始、7到12岁的孩子。”今天(28日)是孔子诞辰,学堂创办者、知名学者鲍鹏山告诉记者,之所以开办这样的免费公益国学班,就是希望给孩子从小提供传统文化与国学知识的熏陶;而对这样的学习内容,不少小学员们也十分感兴趣,“古文很有趣的,我会愿意一直学下去。”

  11岁孩子一年熟背《论语》

  “同学们好”、“老师好”……新民网记者看到,浦江学堂就设在浦东图书馆2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和大多数的课堂一样,浦江学堂上课前老师和学生们有这样的互相问好;但不同的是,在问好的同时,30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之间互致起了双手互握合于胸前的拱手礼,而这,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礼仪之一。

  不仅问好中有亮点,记者注意到,课堂上的教材也与众不同:没有色彩缤纷的插图彩页、没有拼音注释的课文字句,每个孩子面前放着的,是一本厚厚的、满是文字的《孟子译注》。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随着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开始朗朗诵读起《孟子》里的经典语句。30个孩子每个人都能脱口背诵,甚至连古文里的一些生僻字也显得十分从容。

  “我是从去年开始就到这里来读书了。”11岁的孙小朋友是福山外国语小学的学生,也是浦江学堂最早一批学员。他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浦江学堂开班后,他几乎每个周末都来这里学习国学课程,学了一年就能熟练背诵《论语》,现在开始向《孟子》“进军”。

  “每次从早上9点上课到11点45分。”而在他面前的《孟子译注》上,记者看到了不少拼音注音,“有一些字我不认识,就自己查了拼音标上去。”

  和小孙一样,尽管有很多字不认识、有一些语句尚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每周都要花近3个小时风雨无阻地来上课,但“00后”小学员们依然对这样的国学课兴致勃勃,“古文很有趣的。短短一句话,就讲了一个故事”、“可以知道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我愿意一直学下去”。

  公益国学班模式将复制推广

  “我们招的学生,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对于小学员们的态度,浦江学堂的创办人,亦是“百家讲坛”等多档知名文化节目主讲嘉宾的鲍鹏山并不意外。

  鲍鹏山说,作为完全公益性质的国学课堂,浦江学堂从去年暑假开始正式招生,在浦东图书馆收下了第一批特殊的“学龄弟子”。此后的一年里,孩子们每周都在浦图相聚,学习国学经典课程,“我们招收的基本都是小学二到四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同时又是对师长最信任的时候,愿意并乐意在师长的指导下,接受经典国学教育。”此外,学堂还要求,送孩子来就读的家长也必须抱着“非功利”的心态,“毕竟,我们这里的古文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与国学知识熏陶。”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国学经典课程,学制为“3+2+N年”,“3年为‘养正’阶段,招收的是2-4年级学生,基本目标是学完‘四书’、要求全部背诵,并理解基本思想;2年是‘培大’阶段,招收5-6年级学生,学习的《道德经》、《庄子》等。”鲍鹏山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报名入班的孩子们都必须完成“3+2”的学习阶段,“而最后的N年,则是精一阶段。就是在上述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凡是有志于继续学习的孩子,可以继续进行无期限的学习和研究。”

  新民网记者同时了解到,类似浦江学堂这样的“公益国学班”,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也在不断复制、推广成功模式,“今年9月,我们在浦东图书馆又开一个新班级,现在这里的小学员有60名。”而除了浦东的两个班级外,上海图书馆也已经开办,未来还将扩展到杨浦、宝山等浦西地区;此外,为使青少年能更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更多文化资源的滋养,浦江学堂还将对学生适当进行传统的琴、棋、书、画、禅、香、茶等方面的初步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民网记者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

原标题:华夏国学馆2018年暑假班开始报名啦

华夏国学馆(铜鼓)创办于2012年,并于2017年开设分馆-国学幼儿馆。华夏国学馆是一家以传播国学为主,致力于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营造古典的人文课堂,提高孩子在语文素养,引领孩子了解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国学培训机构。招收幼儿、小学生、初中生,开设有国学、阅读、作文、书画、国艺等课程。

华夏国学馆同时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经常组织国学文化和艺术交流,以及相关的读书会。

华夏国学馆(铜鼓)创办人卢素君老师,江西师大英语教育本科毕业,县政协委员,县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学高级讲师。2018年被评为江西省“书香家庭”。

2018年4月19日上午,县政协领导一行23人参观视察了国学馆,并认真听了一堂国学基础知识讲座。讲座后,主席对国学馆的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并希望国学馆能一如既往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品学兼优之人。

中华传统美德的18个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行为习惯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待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靠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也要靠国学知识的熏陶。如孩子读了《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后,便会产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态,为以后孝敬父母打基础;而当读了“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就会引导孩子关注修德育才,少些与别人攀比吃穿的想法。

“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清华选拔在国学方面具有才能的学生,报考学生需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和“四书五经”中的一种。人大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古文基础,研读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华夏国学馆招收小学生和初中生,根据孩子的年龄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国学馆通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国学经典教材,让孩子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语文的阅读与写作也提升一个层次。孩子学习国学课程后,真正拥有孝亲、感恩、惜福、承担、勤奋,勤俭等优秀品质,并成为“窈窕淑女”或“谦谦君子”。

暑假课程:7月9日-8月24日(隔天上课)

秋季课程:9月1日起(周末上课)

西湖校址:西湖广场对面

富荣校址:九江银行后面

国学幼儿馆隶属于华夏国学馆,招收2-6岁儿童。幼儿馆在传统幼儿园课程基础上,增设了本馆特色课程-1,国学经典诵读: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及书画、棋艺等国艺体验。2,力行《弟子规》: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承接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3,礼仪教育:含站、坐、蹲、走等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涵盖了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礼仪场景及内容。

暑假课程:7月9日-8月24日(周一到周五)

秋季课程:9月1日起(周一到周五)

西湖校址:西湖广场对面

富荣校址:九江银行后面

只需转发本文,即可参加7天国学礼仪课程,本次活动名额30名,以到国学馆报名先后排序为准,额满即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学馆学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