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月照开烟树下一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授权自:每天读首诗(ID:FilmEveryDay)
唐 · 周昉《簪花仕女图》唐诗,虽简洁直白,但浪漫、瑰奇,清和如月,她如芍药海棠,浓华繁采,她如水墨画卷,蕴藉空灵,她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唐诗似少年,有着蓬勃朝气,令你读之难忘,思之尤甚。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至907年灭亡,历经289年,那个繁荣昌盛的大唐,诗人辈出,风气开放,每一个人都在尽情的活着。大唐的绚烂文化也是诗歌的黄金期,一本《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若都读完,需好长一段时日,然大家闲暇皆少,这极简的唐诗史,亦可伴你一览大唐风光。 01 初唐,文章四友
《授经图》局部
展子虔《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自李渊在隋末大乱中,入长安,建唐朝后,属于魏晋的狂放不羁、率真洒脱慢慢褪去,大唐风韵初显于初唐的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虽说,那时的他们还有旧日宫体诗的样,却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上悄悄有了变化,他们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最为有名的的是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这人与杜甫挺不一样的,他为人恃才傲物,但也有真才实学,五律写的尤为出色,胡应麟《诗薮》给出了中肯评价,“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02 初唐四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初唐诗风仍留有齐梁的浮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一改诗坛往昔浮艳之风,成为唐诗新旧之交的重要人物,被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他们给唐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扩展了以往狭窄的诗歌题材。唐朝,是个盛产天才的时代,公元650年出生的王勃,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16岁应幽素科试及第,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天妒英才,王勃26岁那年在返乡途中不幸溺水而亡,一颗冉冉升起的诗才之星就这样陨落。 03
《锁谏图》 阎立本《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送魏大从军》【唐】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独有汉臣功!公元683年,24岁的陈子昂中进士,生性坦荡又自信爆棚的他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的赏识,方入仕。其实陈子昂自幼聪颖,但一直好武,年少时乐善好施,慷慨任侠,后来因耍剑刺伤了别人,才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颇有学识。有着游侠气质的陈子昂,写诗豪迈大方,一扫六代纤弱之态,高雅之风大显,他写送别,不落窠臼,扫除悲切之风,感情激扬,语气慷慨,读之如闻战鼓,气壮山河。 04 昊中四士
《步辇图》 阎立本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唐朝的诗歌流派甚多,在初唐至盛唐之间,江浙一带出了好几个有才之士,于是有了吴中四士,包括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他们的诗,多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似包罗万象的大唐,是初唐到盛唐过渡中最为人知晓的特色,咱们比较熟悉是:贺知章与张若虚,擅写诗,张旭擅书法,诗也不差,包融所留诗较少。张若虚很有意思,他老家是扬州的,唐中宗神龙年间,他就挺有名了,后来到了唐玄宗开元初年,又入了“吴中四士”,一生有记载的诗歌就2首,说不上高产,但赶上了唐朝去旧革新的时代,一首独具特色的《春江花月夜》名传千古。
《伏生授经图》 王维《咏 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公元659年出生的贺知章,是李白的酒中知己,虽然他两差了几十岁,可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性喜酒,写诗不次,书法一流,朋友自然不少。或许大家知道他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少小离家老大回”可知他这人本就不是常人,出生官宦,自幼聪颖,只是大器晚成,36岁那年才中了状元,他是盛唐的前言,预示着最繁华的时代将至。 05 盛唐 山水田园派
《六尊者像》 卢楞伽《山居秋暝》【唐】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鸟鸣涧》【唐】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公元701年出生的王维,家世好,才貌俱佳,22岁那年就中了进士,仕途虽有波折,却也未学陶渊明隐居田园,而是一生都半官半隐。因受母亲影响,他精通佛理,又擅音律,与同时代的李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诗路,他与孟浩然是好友,两人同为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并称“王孟”,苏轼曾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少时也有凌云壮志,后历经母亲去世,妻子难产而逝,安史之乱的伪官生涯和官场起伏后,他向佛教寻求了安慰,生活简洁素净,他以画家的眼光,音乐家的听觉,诗人的感觉,佛家的心态来看人生百态,留下了一系列颇有禅意的诗作,
《宫乐图》 佚名《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夜归鹿门歌》【唐】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比王维早出生了两年的孟浩然,家里是薄有家产的书香世家,少年时期的他颇为傲气,那时的唐朝皇室争斗了多年,他看不上这样的王朝,不想身染污垢,于是跑去鹿山隐居,拒绝参加科举考试,可他没想到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唐朝开始走向一个更强盛的时刻。孟浩然相貌儒雅,风神散朗,宽厚大度,慷慨豪迈,常解人之难,救人于困,日常以文学、交游为要务,才华横溢又通人情世故的他,却未能赶上开元盛世的官场,他一生都是布衣,身不在官场心却在,他写下了诸多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闻一多:“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与其说是孟浩然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 06 盛唐 边塞诗歌
《游骑图》 佚名《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 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燕歌行》【唐】高 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樅金伐鼓下揄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若说大唐的强盛,记得《资治通鉴》有这样一句话,“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那时的唐朝,军事强大,四海升平,不筑长城,边疆各国皆来上供,一人可灭了天竺国,将军,神将频出,许多朝代公主和亲是为了求和,而大唐则是将不服者打趴下,再和亲,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诞生了边塞诗人。盛唐之际边塞诗达到鼎盛,气象昂扬,大家辈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并称“高岑”,另有王昌龄、王之涣等。先说说岑参,幼年家贫,但未放弃学习,跟着兄长遍览史籍,公元744年中了进士,入仕就开始与军队打交道,后到了安西供职,常年在边塞与军人打交道,所以他的诗可谓典型的边塞诗,风格豪迈、激越,读来心胸开阔。而高适的诗与他的人一样,气势奔放,读他的诗可近距离感受 盛唐气象,他生性乐观,即使送别都无愁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牧马图》 韩幹《出 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玄宗时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后,一大批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而此时的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王昌龄绝对是边塞诗的先驱,只是未留下太多诗稿。大唐的边塞诗人各有特色,但最喜欢的还是王之涣,好多人对他不熟悉,但是提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可是耳熟能详,王之涣只留下两首诗,但他的诗大气磅礴,短短几十个字,就勾勒出大唐山河雄壮,诗词情调既有悲却又不失其壮,可为大唐诗风之代表,自这四人相继离开后,边塞诗再无人能写出其味。 07 李杜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提到李白,应该没人不知道了吧,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被世人称为“是仙”,李白的才华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或许盛唐的富饶、开放与包容,给了李白最大的助力,他性格豪迈,热爱着大唐的山河,一生都在游历之中,游踪遍及南北,看着壮丽山河,他写出了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每次读他的诗都觉得胸中之气坦荡荡。其实,李白的诗里也常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慨叹,也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他既清高傲岸,又有着出仕为官的诉求,他不仅文采斐然,又习得好剑术,所以呀,他的一生虽有不得志,却始终活得自在洒脱,与盛唐的大气一脉相承。
|《调琴啜茗图》 周昉《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盛唐很神奇,有了李白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随手又抛出了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个理想派,一个现实派,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起成了诗歌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如果说其他诗人带众人一览大唐风光,那杜甫就是将那些属于底层的悲惨历史清醒道出。他一生清贫,却始终在担心着他人的生活,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既细腻,又敏感,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懂得国家不论是兴,是亡,苦的终究是百姓,他深切的爱着大唐,爱着那片土地。他在人人歌颂太平盛世时,站出来说出那些未见的悲凉,或许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你不可否认,他一定是一个好诗人、好官,即使官职不大,依然心忧天下,他看着盛唐一步步走向衰弱,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诗歌里抒发出那些担忧。 08 中唐 ,大历十才子
|《内人双陆图》 周昉《寒 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听夜雨寄卢纶》【唐】李端暮兩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公元762年李豫被宦官拥立为帝,为唐代宗,他平乱守成,为中才之主。这时期的大唐失了往日的繁华,有着战乱后的清冷,唐代宗大历年间有10位诗人,是这时期的代表,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他们在战乱中寄情山水,没了盛唐诗人的豪放大气,他们歌颂升平、咏山水、称道隐逸,诗风与往昔大不同。 09 中唐、韩唐诗派
|《侍女图》 佚名《盆池五首》【唐】韩愈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一听暗来将伴侣,不烦鸣唤斗雄雌。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公元768年,韩愈出生于官宦人家,幼时父亲就去世,后一直跟着哥嫂生活,他勤学苦读,于公元792年,登进士第,开始了为官的生涯,官场起伏不定。然他的文学成就却不低,发起古文运动,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打破中唐诗坛无人之境,主攻散文,但所写诗亦不差。唐诗经大历年间一度中衰后,在韩愈、孟郊、李贺等人笔下,展示出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执着于怪奇之美。
|《弈棋仕女图》《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孟郊自小家贫,青年时隐居嵩山,46岁才中了进士,但仕途一直不顺,公元792年,结识了比他小十七岁的韩愈,因两个人性格都有点不合群,竟成了好友,他的一生命运坎坷,因韩愈的表扬推崇,诗名大振,也顺理成章的成了韩唐诗派的名士。贾岛被韩愈赞为孟郊的接班人,他出生平民家庭,年轻时应举未中,选择栖身佛门为僧,使得整个人孤僻又冷漠,他淡泊名利,爱写诗,常成痴,诗风冷寂,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双骑图》韦偃《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公元790年出生的李贺,与“诗仙”“诗圣”“诗佛”齐名,被称诗鬼,写作风格超级魔幻,十八岁那年,拿着那首《雁门太守行》去拜见赫赫有名的韩愈,凄美绝艳的诗风得到韩的喜欢,开始走上中唐舞台,你以为他的人生就要一帆风顺了,想多啦,先是父亲病逝,因回家奔丧守孝,失去参考机会,3年孝期满,赴考,却被小人以他爹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他去考试就是不孝之名告状,不能下场科考,虽然韩愈专门发文为他伸冤,依然无用。科考无望,26岁的他准备从军,奈何未能得胜,归乡后,27岁那年因病去世,所谓英年早逝,说的就是李贺,惊采绝艳也抵挡不住命运坎坷。 10 中唐、元白
|《反弹琵琶图》 佚名《菟丝》【唐】元稹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田家词》【唐】元稹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剛。姑春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公元779年出生的元稹,8岁丧父,自幼聪颖,少时跟着母亲念书,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唱和诗歌极多,还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世人都称二者为“元白”,算是对他们友谊的认同。提起元稹,许多人都知道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直至今日依然被无数人追捧,他在世时仕途虽有坎坷,却也有所成,有过贫困交加,但也有挚友雪中送炭,写诗词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
|《引路菩萨图》 佚名《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没了“诗仙”李白手拿酒杯高喊“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狂傲,没了“诗圣”杜甫满怀悲哀地仰天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怆身影,那些璀璨的诗星相继成了一抔黄土,大唐诗坛一片荒芜,此时,静待高手至。公元807年,35岁的白居易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深刻的写实闯入诗坛,他化笔为剑,带着元稹等人开展“新乐府运动”,接下杜甫的旗帜,将诗歌题材放到现实黑暗、大唐山河、百姓疾苦里,给压抑的中唐打开一扇窗,阳光缓缓照进来。 11 晚唐、小李杜
|《各国供养人》 佚名《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唐后,晚唐的诗坛一开始也是沉寂的,直到杜牧与李商隐的出现,开始有了新面貌,杜牧他爷爷是宰相,他在公元803年出生,20岁时,已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就那首咱们背的想哭的文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直接说出自己对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才华真是非常人可比也。26那年,杜牧考中进士,之后辗转各地任职,他是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为将他与杜甫相区分,称其为“小杜”。
|《男侍从图》 杨瑾《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一出生,就只抓住了中唐的尾巴,那时的唐朝藩镇割据、宦官掌权、朋党之争让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原以为这一切都与他没关系,奈何命运无常,因为爱情,他一不小心站到了恩师的对面,成为了“牛李两党之争”的牺牲品,科考落第,仕途不顺,妻子早逝,这一切让他的诗风神秘莫测,隐喻颇多,初读就已难理解,只有反复琢磨,才能懂其意,他与大他十岁的杜牧并称“小李杜”。公元858年,李商隐去世。次年大唐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黄巢的打击下,江南受损,大唐名存实亡,宦官与宰相争权,皇帝成了牺牲品,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大唐灭亡。— END —本文授权自公众号-每天读首诗(ID:FilmEveryDay),诗词歌赋,传统文化,你喜欢的,这里都有。『 要么庸俗,要么悦读 』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rawl.nosdn.127.net/nbotreplaceimg/807fb39cdf0a2cc26bd7c0ec0855255d/c8fea5c33e69e3eefcfff38.jpg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指什么动物_百度知道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指什么动物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出自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烟树”描的是烟雾缭绕,朦胧恍惚之间连树影也难以分辨。如此迷离之境,令人看了自是心中焦虑、疑惑。作者乃以此之“烟树”喻归隐之前俗世生活令人惑罔。“鹿门月照”四字,“月照”月光银洒大地,乃是常见之景,令作者喜就喜在这是“鹿门”的月照,(“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鹿门”也就是作者心向往已久的归隐之处,正因为作者即将能实现自己的志趣与快乐,因而此地此时的月光格外明亮。说到这里,一个“开”字用得最好,这时,“鹿门月照”将旧时“烟树”周遭的浓雾散尽,眼前尽开出一片光明世界,豁然开朗,通透明亮。作者把即将摆脱人世的勾心斗角,过上心中的隐居生活喜悦之情表露无疑原诗: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全诗笔法顺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
问题描述: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问题解答: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8、元吉--鹿
1.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黄昏时听着山寺传来的钟声,望着渡头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意对即可) 2.第一问:“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杉树被月光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
山寺钟鸣昼已昏⑵,渔梁渡头争渡喧⑶.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⑷.岩扉松径长寂寥⑸,惟有幽人自来去⑹.
湘夫人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
有诗是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写诗人仰慕古人隐居的恬静生活.此句应该是后人改的吧?(我也不清楚是孟改前人的也说不定)自己的理解是:诗人的家“岩扉松径”无人开无人走,都感到“寂寥”很长时间了,看
归田园居【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
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山水田园诗  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
思乡: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
白蜡树接桂花-----根与本不对南天门上栽杏树------兴(杏)高得很千年达数百年送-----根深蒂固桃树底下荡秋千----逃之夭夭(桃枝摇摇)黄鹤楼 年代:【唐】 作者:【崔颢】 体裁:【七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陆游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抵楚门 李仕兴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
夜归鹿门歌朝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七古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赏析: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
夜归鹿门歌朝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七古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赏析: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
  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吾之最爱独品佳句,与朋友们一同鉴赏.“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一、王维《辋川集》中的几首经典代表绝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你自己不会么?
夜归鹿门歌唐 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译文】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1、《诗经•氓》*2、《离骚》(节选)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烟树隐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