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动机终于被发明了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永动机的定义是什么?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一种不消耗能量而可以对外不断做功的机器. 它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类永动机,是指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物理学上认为永动机不存在,所以也没有固定的定义。
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一种不消耗能量而可以对外不断做功的机器。 它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类永动机,是指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永动机,是指一种不消耗能量而可以对外不断做功的机器。物理学上,认为永动机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永动机不符合热力学原理,故对其的定义也是无意义的。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扫描下载二维码永动机吧-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324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理想状态下,不考虑能量转化效率。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1、起始状态下,电解水装置的获得的化学能(也
永动机本来就是伪科学,不提那些科学家学者,上过高中的学生都知道这是痴心妄想,那些认为自己能创
永动机,宇宙不就是吗? 可观测宇宙从一百四十亿年以前存在,直至今日。且未来不一定会消失,在可推
如题,那为啥每次有人发帖说自己发明永动机,就有一大堆人跟着质疑?尤其是某些人,质疑的更厉害,
大家别研究什么永动机了,研究一下可控核聚变吧
民科在很多人嘴里好像是一种蔑称,在民间,民间科学家,民间艺人,民间武术家等等称号很多,之所以
我是985211硕士毕业,专门怼你们民科的。你们的研究都不对,我通过长年的研究,中午发现人体才是真正
永动机根本不存在,不知道一个个在自嗨什么,恕我直言,永动机吧的各位都是垃圾
有哪位不相信我的二类永动机的。只要你正直,认真,我可出装置设备,出劳务费,你自己试验验证。
苹果公司早已研发出永动机,震惊!
重力发动机飞行员自身重力荡秋千上升站起来靠近转轴下落弯腰远离转轴就不会停的转动,这就是杠杆原
凝聚态理论搞得头疼,过来看看戏
二类永动机成立成功 即热二定律的改写 A、用动力机械,代替人类劳动,人们想到了永动机 人类生活,需
抓住细微差别,发明出了永动机。 19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瑞利,通过细微差别,发现的氩气,斩获了诺贝尔
我研究出了新的学科能量创生学,通过理论和数据计算证明了能量是可以创生的,通过计算出的理论数据
你们那些机器都太复杂了。 不知道是怎么产生能量的,而我这个可以明明白白的显示出来能量是怎么来的
永久运动且能做功就是永动机吗?那水力发电能否算是永动机?
那个…这个…永动机…贴吧里…的…人是…不是初…中没…毕业…
username:yeshengnanren phone:*
已(zao)经(jiu)有(you)科学研究表明,不可能造出永动机。
太多假的永动机,大多数人都对永动机失望了吧?
感觉成功的打3,不成功的打4各自站边, 不3不4的闭嘴围观哈
这才是真正的永动机
特斯拉开关已证明可使电池自充电永不枯竭。很多人已经成功,密而不宣。希望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术,
这里个个都是民科大佬,求普及该版永动机,前些年还很火的一个永动机怎么瞬间消失了,网上可供搜查
民科能使地球变热逆转,官科能吗?地球很多地方酷热,而且一年比一年热。热死了人,数万人进医院。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
把达芬奇原创的永动机少加修改,它活了,关键把中心轴去掉了,用托重滚轮和定位滚轮,这样把重心移到315
在闲鱼卖,好像对产品的名声不太好。新产品有正正规规的商店不卖,弄到闲鱼那儿去卖,有点怪。没有
比如那个被称为网络神经病枭雄的汉武帝王刘厚坤,总是自称救世主,看起来就像个神经病。但其实他是
最近在搞重力机,想利用静磁悬浮。发现对其原理不甚了解,故做了一番搜索,发现此文,转载之。 磁悬浮陀螺是个好东西,淘宝上到处都是,物美价廉。经
中润磨磨蹭蹭主要是无竞争者,迟迟不上市,随意涨价,吊消费者胃口。磁动力不难,中国人这么多搞永
这是个思路我以经有了,运用小的力,带动大的杠杆产生超1的能。努力,思路定对的。
小大飞(小电动机+大发电机+飞轮)和特斯拉开关是可自制实用型的永动机的佼佼者,复制成功的概率非常
很奇怪,中润磨磨蹭蹭蹭不上市,一个月闲鱼才买2、3部,这么长时间他们那些工人头头怎么养活?,不可
adams分析的结果也是如此 只可惜,软件不能给出那惊世骇俗的结果
王沈河是中国搞出实用型真磁永动机的第一人,他的资料照片都上了美国科技文献。他要求在2010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他的永动机让全世界观看。他的技术据称被
赤日炎炎似火烧,别总拿着不当回事拿把扇子摇呀摇,光嘴里说减排没有用,人命关天快点行动把地球温
你可能感兴趣的吧...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握住科学钥匙 打开科学之门
为什么不存在永动机?
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但却消耗了许多能源和动力。于是人们又梦想发明一种机器,这种机器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或动力,却不需要消耗任何外界的能量。人们曾设想如果能制成永动机,在不消耗任何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它就能获得无限动力。这确实是一个极度诱人的幻想!长时间以来,很多人投身于永动机的研制开发。但迄今为止却没有试验成功任何一种永动机。原因是什么呢?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我们知道,在工作原理上,永动机的设想是违背热力学基本定律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实现。热力学的四个基本定律在自然科学中是最为坚实的定律,是几百年来科学技术与经验的结晶,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例违反热力学基本定律的案例。
上述人们幻想的永动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永动机、第二类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永动机。那么,这两类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未来的永动机构想图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永动机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揭示的是:“自然界中物质的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成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转变或传递过程中能量总和保持恒定。”而“第一类永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不消耗能量就可以做功,与第一定律是相悖的。此类永动机的代表作是达·芬奇设计的永动机,该装置奢望利用不均衡的力矩作用,来使轮子绕中心轴转动,而且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动力。但是,在某一确定的位置,由于所有圆球产生的力矩正好能够相互抵消,因此该装置根本就无法实现想象中的“永动”。在以后的时间里,大量设想利用浮力、电磁力、惯性力或毛细作用的第一类永动机制作实验相继宣告失败。早在1586年,荷兰科学家斯蒂文在《静力学基础》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利用力学方法无法制成永动机。
1775年,基于理论和实践证明的第一类永动机无法实现的事实,法兰西科学院通过决议,将拒绝审理“表现永恒运动的任何机器”。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是仅从一个能量源获取一定的动力,并永远运转的一种装置。此类永动机的代表作是美国发明家甘姆埃设计的以液氨为工作介质的“零度发动机”。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液氨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汽化后体积膨胀,推动活塞,将推动力输出,然后再自动凝结,放出热量给周围环境。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不违背第一定律,而且由于能量转换,输出的功,最终也以热量的形式释放给了环境,这样,环境的能量就能取之不竭了。上述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下去,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做功了。这个设计看上去貌似可以实现,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却是相悖的,因此,实验当然没有成功,也是无法实现的幻想。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的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将其完全转换为功,而不对环境造成影响。热力学第二定律强调的是热量传递过程的方向性,尽管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但这个转移的过程却必须耗损一定量的功。而甘姆埃的“零度发动机”却是一种从单一的热源获得热量,并将其转换为功的机械,液态氨从高温环境中吸热、气化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但气态氨的凝结放热过程却不能自发实现,它必须有一个比环境温度低的冷源,而要想维持这个冷源,就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该装置的“永动”也是无法实现的。
法兰西科学院关于永动机的决议
1775年,法兰西科学院非常郑重地通过了一项决议,那就是永远不接受永动机的申请。《法兰西科学院的历史》一书中有如下记载:“这一年科学院通过决议,决定拒绝审理有关下列问题的解答:倍立方,三等分角,求与圆等面积的正方形,以及表现永恒运动的任何机器。”并做出如下解释:建造永动机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便是中间的摩擦和阻力最终不至于破坏原来的动力,这个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等同于原来的效果;再如,假设动力可以连续起作用,在一定时间之内,其效果也会是无限变小的。假如摩擦和阻力减少,初始的运动往往可能得以继续,但它却不能对其他物体作用。在这种假设(自然界不可能存在)中,唯一可能的永恒运动对实现永动机建造者的目的是毫无用处的。
塞纳河畔的法国科学院
热力学体系建立后,人们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研究证明,永动机是违背热力学基本原理的。目前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也禁止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之类的申请。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科学原理一点通
[责任编辑: 吕芮光]“永动机”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原标题:“永动机”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文/林白热力学三大定律的提出已逾百年,所谓“永动机”早已被热力学判定为不可能实现的机械。可是,近年来仍有人以其为噱头进行诈骗,仍有人上当。那么,永动机这个西方的“舶来品”到底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开启了国人的想象力呢?为何已被科学判决死刑的永动机仍然在民间秘密流传?从晚清至今,中国人关于永动机的想法从未真正消亡,有时甚至还大行其道。王国维翻译介绍永动机一般认为,我国古代是没有永动机的思想与设计的,也有极少的学者从中国古代的时计装置(如水晶漏)中提炼出了永动机的思想。不过通常认为,中国人关于永动机的思想是从晚清民国开始,伴随能量守恒定律被介绍至中国而开始传播的。1866年刊行的《格物入门》中提及“恒行永无停止之器,人不能为之”,但并未展开。直到1900年,王国维翻译的《势力不灭论》才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永动机。该书是最早将永动机与能量守恒定律完整引入中国的著作之一。《势力不灭论》(The Theory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是一部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科学著作,为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所著《通俗科学讲义》中的一节,王国维根据英译本译出。《势力不灭论》以永动机开篇,谈到不断有人做出种种努力试图制造“自动不息之机械”,同时指出“夫所谓自动不息者何也?必不因于风,不藉于水,不役于一切之自然力也,而唯藉机械之自己,以供给动力于无穷”,并且从力学的发展说明这种机械的制造是狂痴与妄想。这里所谓“自动不息之机械”即王国维为永动机所给出的中文译名。随后,《势力不灭论》介绍了能量守恒定律:“宇宙者,乃全力之无尽藏,不能由某道以增之,亦不能减之。故力之量在宇宙间者永远不变,恰物质之量无异此广大之法则,余等所名为‘势力不灭之原理’是也。”王国维将永动机最早翻译为“自动不息之机械”民国初期,一些杂志也相继发表了与永动机相关的文章,内容涉及其种类、构造、历史等等,但基本立场如《势力不灭论》已经指出的那样,“如是之器,古今所未尝有也”。如《科学》《科学画报》《化学世界》和《开明少年》等皆刊文指出各类永动机违背的力学原理,并且奉劝国内一部分人切莫在此事上再耗费精力。其中,以赵元任于1915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阐述最为详尽与周到。1934年的《科学画报》也刊登过《永动机是可能的吗?》《永动机为什么是不可能的》《再论永动机的不可能性》。这大抵是因为当时永动机的话题又热了起来,社会上仍有人试图制造并向杂志社投稿介绍自己的“发明”,因而杂志社组织了相关文章向公众传播普及能量守恒定律。由此可见,随着“永动机”的概念被大众熟知,跃跃欲试制造永动机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国民党败将黄维潜心研究永动机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吊诡之处在于,越是被传播和发扬的东西,越是有更多的人对此保持怀疑态度。1949年后,中国科学院多次收到有关“永动机”的设计,以至于不得不撰文《关于本院所收到的一些不能成立的“发明与发现”之介绍》(《科学通报》,1950),其开篇即言,“自本院成立五个月以来,曾先后收到不少国内各地非专门的研究者们所提出的发明与发现的著作,经本院审查后已分别予以答复。”其中就有永动机。作者简要指出了永动机的错误之后,无不惋惜地写道,“我们希望这些发明家们今后能将他们的发明热忱和精力转用于切合实际的方面上去,那么就对于新中国的生产建设事业大有裨益了。”然而,这篇文章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在中国知网可以搜到的有关“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文章,在建国后的四十年内(除“文革”十余年之外)几乎每年都有一篇。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并留学哈佛的许少鸿教授首先在1951年的《科学大众》上撰文《永动机是可能的吗?》,此文形象易懂,娓娓道来。之后,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留学莱比锡大学的曾石虞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王竹溪教授,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丁守谦教授分别于1952年、1953年、1955年在《化学世界》《物理通报》《科学大众》上撰文,表示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王竹溪教授在1962年的《热力学发展史概要》一文中专门重提此事。不仅如此,我们在超星图书上还可以找到当时出版的一些讲述永动机之不可能性的书籍,例如丁守谦教授的《有永动机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莫奎先生所编的《永动机问题》(科学普及出版社,1957)以及一些含有此章节名的力学教材。丁守谦《有永动机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而在孜孜不倦地制造永动机的民间科学家当中,最出名的当属旧时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先生。淮海战役被俘之后,黄维转而潜心研究永动机的制造。据黄维的女儿黄惠南回忆称:被俘后,他们先是在石家庄附近的井陉集训了一段时间。父亲在茅草屋里待着没什么事,看到外面有人来打水,摇那个辘轳,看得久了,便产生了奇想。他认为,重力无处不在,他要设计一种发动机,把重力变成动力,那么这部机器可以永远自动运转,这是一项可以改变世界工业的革命。父亲向管理方要求提供研究条件,遭到拒绝。后来,张治中奉毛泽东和周恩来之命到管理所看望战犯,父亲趁此机会委托张治中把申请从事永动机研究的报告带给中国科学院。科学院回复说,他设想的机器叫永动机,永动机早已被科学证明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项工作没有意义。但是父亲不死心,还要坚持设计他的永动机,这也被理解成他抵触改造的一种方式。即便是1975年特赦之后,黄维先生仍然没有放弃钻研永动机的设计与制造。以至于1979年6月,黄维先生在政协分组会议上就开发“重力能源”做了长篇学术报告,会议通过决议,要支持黄维先生提出的科研项目。作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黄维先生绝不能算作是未受教育之人,但他为何潜心于永动机的研究,这是很有趣的问题。永动机的“文革”推力文献检索表明,“文革”时期,关于“热力学”的文章骤然减少,仅有的寥寥数篇文章也鲜有署名。黄维于1968年4月从北京秦城监狱转押至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战犯管理所批准了他的实验申请,并从管理所电机厂调出四名技术人员与学理科出身的几名战犯共同组成科研小组,还拨了一些经费,最终按照黄维先生的设计图纸制造出一台转了几下就停止的“永动机”。至于为何抚顺战犯管理所支持了黄维先生的申请,笔者还未找到较为有说服力的文献。1980年,黄维和他以前的管理员们一起在抚顺工厂里钻研制造东方红永动机同样,现在在互联网上也很难找到“文革”期间有关永动机的文献。然而可以肯定的是,1971年与1974年分别有两次当权派名下的永动机研发项目,可分别见于《化学通报》(1977)与《人民教育》(1978)及其他书籍对此事的转述。1971年,“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注:指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曾经拼凑了一个十八人的班子搞永动机的发明。费时一年,耗资三万元,最终却只得到一台输出功率为30%的机器。1974年,陕西的赵某进京告状,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压制他的“永动机发明”。江青在他的个人材料上写道:“建议中央大力支持赵××的革新试验、试制工作,并且对赵本人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敌人暗害他。”王洪文将此人接进高级招待所保护起来,耗时两年,耗费十几万元,造出了一台不能运转的机器。在此期间,永动机的发明并未停歇,据统计,第一机械工业部信访组在年间,收到“发明永动机”的信件有265封;中科院信访组单单在1975年的四个月间,就收到100多件有关永动机的发明材料。这一段时期,姚文元、江青等人批判自然科学,对一些错误百出的文章乱加批示、责令有关刊物发表,否则就是“扼杀新生事物”,就是“资产阶级学阀”。改革开放后,永动机仍未消亡“四人帮”倒台后,《光明日报》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3室的文章《从马儿不吃草谈起》,但仍有一部分永动机研究者继续寄来设计方案,并称“能量守恒定律永远不能违反,这是反辩证法的,也是直接违背恩格斯教导的。”不过,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科学研究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永动机的研发始终停留于“民间科学家”群体之中。即便是偶有对于永动机的可能性的探讨也仅仅是出于哲学思辨,例如《必然性与可能性探要》(陈明兆等人,1981)。新形式的永动机也不断地涌现出来,例如《光明日报》日的报道《不需光照能发电的二极管的制成》。这篇报道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物理实验室徐业林研究员经过36年艰苦探索,研制成功一种能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取能量发出电能的新型半导体器件——无偏二极管。“它发电时不需光照,也不需温差,即便将它放入一个密封的金属盒中,电流电压也不会受任何影响”。“它不污染环境,从取之不尽的环境中获取能量,不需加油,不需充电,是一种新型的理想能源。”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的刘家冈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俞稼副编审曾撰文称“徐业林的装置,与历史上的永动机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历史上的永动机,不管设计得多么巧妙,没有一个是真正能运转的;而徐业林的装置,却是能够运转的,不仅能够运转,而且已经不间断地运转了14年。徐业林的装置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的永动机!”言之凿凿之外,此文感叹道:“希望我国学术界确确实实表现出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误的非常活跃的学术空气和人文环境。无论如何,一个运转了14年、与现有理论相矛盾的奇怪装置,除了媒体偶尔有所报道外,科学界竟不能展开真正意义下的正常讨论,这对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我国科学界来说,是一种莫名的悲哀,是绝对不正常的。”不过,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的刘家冈教授绝不代表当时中国科学界的普遍看法。水利科学家潘家铮教授曾于1997年撰文以回信的方式“致某同学”告诫青年学子深入钻研科学知识而切莫总想一鸣惊人、一步登天。如今互联网上的永动机设计图俯拾皆是
1980年代之后,关于永动机设计的讨论开始见诸报端,而在“文革”之前,虽也有人提出此类设计,但出版物的把关还比较严格,未曾刊登。互联网兴起之后,“永动机”转而藏入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地。如今,“永动机”作为一种修饰语言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刊之上,进入我们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永动机”也确实“永动”了。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什么是永动机_百度知道
什么是永动机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xiaohan1038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xiaohan1038
生活类行家
采纳数:13669
获赞数:104074
自2004年一直从事后勤行政管理工作,主要从事后勤行政管理、物业管理工作,热爱电力行业,希望共同探讨
1、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2、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不能够被制造出来的。3、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
永动机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还未能够被制造出来。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时,绝对不可能100%转变成这种形式。比如物质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能。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中文名:永动机外文名: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是一类所谓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 便 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还未能够被制造出来。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时,绝对不可能100%转变成这种形式。比如物质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能。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现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中文名:永动机外文名:Perpetual motion machine分享简介概述永动机是一类想象中的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饮水鸟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历史上人们曾经热衷于研制各种类型的永动机,其中包括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家,另外包括一些希望以永动机出名和获利的骗子。在热力学体系建立后,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证明了永动机是违反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设想,从此之后就少有永动机的研究者了。不过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认为,人类对永动机的热情以及制造永动机的种种实践,推动了热力学体系的建立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历史和结果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而永动机这个名词如今更多地作为一种修辞被用来描述那些充满活力,不知疲倦的人。永动机是指违反热力学基本定律的不依靠能量而永不停止运动的发动机。
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一直运动下去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动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