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方程解应;用题要写单位吗,第(3)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6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学习评价 【第三课时】方程的意义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学习评价 【第三课时】方程的意义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7:43:1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学习评价 【第三课时】方程的意义
关注微信公众号2019mba数学28:方程根的分布-hao123上网导航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请换其他浏览器重试。
2019mba数学28:方程根的分布
4372次播放
内容加载中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中国论文网 /9/view-4225987.htm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建立方程的概念,并能在提供的式子中正确区分出方程。   2.在等量关系的分析中,从本质上理解方程的意义。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顺向思维的优势。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这节课,老师和大家继续来研究和未知数有关的问题。   二、 建立方程的概念   1.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逐一出示3道题目(图1):请同学们静静地看题,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怎样的式子?   (2)请把式子写在练习纸上。   (3)逐一反馈,教师板书。   ab 1200+a 100+X 200-Y   2.列出相等的式子:   (1)老师告诉大家,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现在,你想到了什么?(板书:a×b=24)   “a×b=24”的理由是什么?(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2)老师告诉大家,小明家到学校全长1650米,你又想到了什么?(板书:1200+a=1650)   “1200+a=1650”理由是什么?(走了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长)   (3)看到天平,你想到了什么?(把第3题的两个盘子组合成一个天平,如图2)   想一想,可以列出怎样的式子?   (板书:100+ⅹ=200-Y)   “100+ⅹ=200-Y” 理由是什么?   (梨+桃子的质量=苹果剩下的质量)   设计意图:在复习中导入,与前面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自然衔接。同时,改变了单一的“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来引入方程的方法,采用在表示面积、路程、平衡情况等多个情境中抽象出方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方程是普遍适用于未知和已知之间的等式关系。   3. 建立方程的概念:   (1)同学们,黑板上的3个式子a×b=24 、1200+a=+ⅹ=200-Y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方程。揭题:方程的意义(板书)。   (2)静静地观察,你发现这3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辨析:你觉得下列哪一个式子不是方程?   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6(a+2)=42   追问:为什么不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有未知数不一定是方程。)   设计意图:在比较与辨析中初步感知方程的意义,能够从形式上区分出方程,但不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定义。   三、 根据情境列方程   1.看图写方程:   (1)同学们,老师的练习纸上有3幅图(图3),请你在每幅图形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并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学生尝试。   (3)反馈多份作业:   ①展示一名学生的方程:x+0.5=2.5   你找到了哪个相等关系?   ②展示一名学生的方程:x+21=175   找到了哪个相等关系?   如有展示:175-x=21可以吗?   175-21= x有什么不一样?   (未知数“X”在单独一边,已经可以直接算出来了,我们一般不列这样的方程。)   ③展示一名学生的方程:2x+7=11   猜一猜他找到了哪个相等关系?   如有展示:x+x+7=11 可以吗? 11-2x=7可以吗?x2+7=11可以吗?   2.看图说方程:   (1)说一说: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2)这样列,你找到了哪个相等关系?   重点反馈:   X+28=40   3X=36   7s=2.8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图形和文字叙述,先让学生尝试寻找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对相等关系的关注和表达。强化方程是在未知和已知之间建立的一种等式关系,淡化从形式上理解方程。同时,在反馈的过程中,重点反馈顺向思考的方程,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用方程解题是改变了解题的思路,可以化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而不是追求方程的多样化。   四、 根据方程找情境   1.根据方程选择情境。   王老师也列了3个方程,请你猜一猜我想到的是什么?   (1)x-17=25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x人,到站后有17人上车。汽车上现在有25人。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x人,到站后有17人下车。汽车上现在有25人。   我想到了哪句话?   为什么是第二句?   第一句话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2)a+3=12   我是根据哪幅图列的?   为什么是左边这幅图?   右边这幅图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3)6M=30   1.每辆小汽车m元,6俩这样的小汽车一共30元。   2.每辆小汽车6元,m俩这样的小汽车一共30元。   我是根据哪句话列的?   为什么两句话都是可以的?   2.根据方程想象情境。   (1)ⅹ+22=40,这一题我还没有想好?这个方程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情况?   先想一想,想到的同学跟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   (2)交流: 你帮老师想到了哪些情况?   设计意图:意义的理解不仅需要学生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方程,而且需要学生看到方程以后能够想象出具体的情境。在“具体情境和数学抽象”之间来回穿梭,在不断的转译过程中真正理解方程的意义。同时,继续重点反馈顺向思考的方程,进一步体会到方程可以化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   五、 介绍关于方程的史料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一组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   三百年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 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这个法国人很厉害,你以后会逐渐发现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这些字母来表示未知数了。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方程的历史,拓展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这位新朋友更为关注,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六、 课堂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方程,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来回顾这节课所学:   练习一: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①x+3.6=7 ②a×2<2.4 ③3-1.4=1.6   ④3÷b ⑤8-x=2 ⑥6.2÷2>3   ⑦5y=15 ⑧4×2.4=9.6 ⑨2x+3y=9   练习二:列方程。   1.小星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50米,行了x分,路程是2250米。   2.五(1)班女生有x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全班一共36人。   设计意图:安排2个练习,通过找方程和列方程,在练习中从形式上再次区分出方程,从本质上进一步理解方程。   七、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方程,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对于方程的了解我们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学习方程,学会解方程,你会慢慢体会到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看图 有通解方程组怎么写出通解的 那个(1 0 0 0)和(1 -1 1 0)等怎么来的 求详细过程_考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11,908贴子:
看图 有通解方程组怎么写出通解收藏
看图 有通解方程组怎么写出通解的 那个(1 0 0 0)和(1 -1 1 0)等怎么来的 求详细过程
在职研究生考研流程政策解读:在职读研需~毕业满两年~可免试入学2018在职申硕招生开始,合格性考试,轻松获得硕士学位,可直博出国留学评职称.
我看到这里也不懂了,你会的话可以教我吗时间都这么久了。。希望你能看到
登录百度帐号求多边形的边数、内角和、外角和及正多边形的角、边长及半径、边心距,以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为常见,多见于填空题和选择题,如: (1)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度 (2)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1: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3)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那么它的边心距是    
[预习练习] 在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 形、梯形、精英家教网
& 题目详情
4.
求多边形的边数、内角和、外角和及正多边形的角、边长及半径、边心距,以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为常见,多见于填空题和选择题,如:
(1)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度
(2)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1: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3)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那么它的边心距是    
[预习练习]
在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
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既是中心
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题目来源:
百度分享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① 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            。式中各量的意义是:                          
                                    .② 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求得角速度为         
(1),T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为圆盘的半径,x2、x1是纸带上选定的两点分别对应的米尺的刻度值,n为选定的两点间的打点数(含两点)。(2)6.8/s。难度:
题型: 知识点: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题型: 知识点: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题型: 知识点:
  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打下的第一个点,0、1、2……为连续的相邻计数点。现测得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已知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测量出的数据可以求出此实验过程中重锤下落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打下第5号计数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打下第 
号和第   号计数点之间的过程为研究对象。
或……;(s5+s6)/2T;1,5乙 甲
题型: 知识点:
  如图4所示为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欧姆档测量一个电阻阻值的示数和档位情况,则这个电阻的阻值约为    Ω。如果想测量的更精确些,应怎样调节多用电表后再进行测量?答:           
                   
答案:2.0×102,换用×10Ω档并调零难度:
题型: 知识点:
  下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1)如果是用直流10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2)如果是用×10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3)如果是用直流5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6.5;8.0×102;3.25难度:
题型: 知识点: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2      C.20     
题型: 知识点:
  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μm到10m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延伸到1.4×105km。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A.9.0×1016kg    B.6.4×1017kg  C.9.0×1025kg    D.6.4×1026kg
题型: 知识点:
  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A)10-17J 
(B)10-19J 
(C)10-21J 
(D)10-24 J
题型: 知识点:
  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光速为3.0×108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 2.3×10-18W  
                B. 3.8×10-19WC. 7.0×10-48W  
                D.1.2×10-48W
题型: 知识点: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够正确反映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核的质量数M与其中子数N之间的关系的是 (  
题型: 知识点:
  一个小孩在蹦床上作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           
(   )A.t2 ~ t4    B.t1 ~ t4C.t1 ~ t5    D.t2 ~ t5
题型: 知识点:
  一根质量为M的直木棒,悬挂在O点,有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抓着木棒,如图甲所示。剪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下落,同时猴子开始沿棒向上爬,设在一段时间内木棒沿竖直方向下落,猴子对地的高度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则图乙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在这段时间内猴子对木棒作功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 
题型: 知识点:
  如图所示,是一个说明示波管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是h,两平行板间距离为d,电势差是U2,板长是l,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h/U)叫做示波管的灵敏度,那么要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法
)A.增大两板间电势差U2     B.尽可能使板长l短一些C.尽可能使板距d小一些   
D.使加速电压U1升高一些
题型: 知识点:
  如图甲为电视机显像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左端尾部是电子枪,被灯丝K加热的阴极能发射大量的“热电子”,“热电子”经过加速电压U加速后形成电子束,高速向右射出。在显像管的颈部装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磁偏转线圈L,图乙是其中一组“纵向”偏转线圈从右侧向左看去的示意图,当在磁偏转线圈中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在显像管颈部形成水平向左(即甲图中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使自里向外(即甲图中自左向右)射出的电子束向上偏转;若该线圈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电子束则向下偏转。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可调节偏转线圈磁场的强弱,电子束的纵向偏转量也随之改变。这样,通过控制加在“纵向”偏转线圈上的交变电压,就可以控制电子束进行“纵向”(竖直方向)扫描。同理,与它垂直放置在颈部的另一组“横向”偏转线圈,通入适当的交变电流时,能控制电子束进行“横向”(水平方向)扫描。两组磁偏转线圈同时通入适当的交变电流时,可控制电子束反复地在荧光屏上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逐行扫描,从而恰好能将整个荧光屏“打亮”。如果发现荧光屏上亮的区域比正常时偏小,则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引起的
)A.阴极发射电子的能力不足,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偏少B.偏转线圈在显像管的位置过于偏右C.加速电场电压过低,使得电子速率偏小D.通过偏转线圈的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偏小,使得偏转磁场的最大磁感强度偏小
题型: 知识点:
  在无线电仪器中,常需要在距离较近处安装两个线圈,并要求当一个线圈中有电流变化时,对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的影响尽量小。则图中两个线圈的相对安装位置最符合该要求的是
题型: 知识点:
  如图所示是进行训练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传送皮带上,传送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当运动员用力蹬传送皮带,使其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脚对传送皮带的摩擦力是传送皮带所受的阻力B.人对传送皮带不做功C.人对传送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传送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题型: 知识点:
  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沿x轴正方向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P1和P2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的运动时间相同B.A、B沿x轴方向的位移相同C.A、B落地时的动量相同D.A、B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题型: 知识点: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面上被抛出,抛出时初速度v0的方向与斜面垂直,它最后落到斜面上的某点。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关于小球在空中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叠加  B.小球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平行斜面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叠加  C.小球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匀速运动和沿斜面向下的匀加速运动的叠加  D.小球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匀变速运动的叠加
题型: 知识点:
  在一根软铁棒上绕有一组线圈,a、c是线圈的两端,b为中心抽头。把a端和b抽头分别接到两条平行金属导轨上,导轨间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并指向纸内,如图所示。金属棒PQ在外力作用下以图示位置为平衡位置左右作简谐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下面的哪些过程中a、c点的电势都比b点的电势高? 
)A.PQ从平衡位置向左边运动的过程中B.PQ从左边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C.PQ从平衡位置向右边运动的过程中D.PQ从右边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科目:中等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14-18s小车在阻力作用下匀减速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阻力为:,故A错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则有:,由题知:2s末小车的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所以玩具车在4s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9W.故B正确.设匀加速牵引力为F,则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得:F=3N,则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匀加速的位移,2-10s内,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x2=39m.故C正确;10-18s内位移为:,玩具车整个过程的位移为:,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机车的启动问题,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遥控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题型】选择题【适用】较易【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多选)如图所示:一个3/4圆弧形光滑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 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减振垫,左端M正好位于A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可看作质点,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B.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C.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向下D.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2.5R【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球从C点射出来后,做平抛运动,若球恰好到达A点,则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联立即得,若恰好到达N点,则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联立即得,故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A错误B正确;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从C射出时的速度为,管对球的作用力和重力充当向心力,故有,解得,为正,说明和重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下,C正确;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N点,球离A点的高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其中:,解得:h=5R,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明确小球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不难.【题型】选择题【适用】较难【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某学习小组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细线、复写纸、纸带、长木板、滑块、沙及沙桶,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装置.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为了完成该验证实验,(1)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2)实验时为了使得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应做两方面减少误差的措施:a.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_______________;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答案】(1)天平和刻度尺(2)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需要求出外力做的功,故需要测量出物体的位移,需要刻度尺,实验时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则需要测出沙和沙桶的总重力,所以需要天平,(2)a.设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沙桶总质量为m,将两者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有,对小车有,联立可得,只有当时,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考点:考查了验证动能定理实验【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实验原理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来确定要测量的量、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验误差的减小方法.【题型】实验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如图所示为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①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图中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G作为计数点.其中测出D、E、F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由此可计算出物体下落到E点时的瞬时速度vE="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代入上图中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与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即可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从O点到E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③某同学进行数据处理时不慎将纸带前半部分损坏,找不到打出的起始点O了,如下图所示.于是他利用剩余的纸带进行如下的测量: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计算出物体下落到各点的速度v,并作出v2-h图像.图中给出了a、b、c三条直线,他作出的图像应该是直线_________;由图像得出,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_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④某同学在家里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细线的一端系住一个较重的小铁锁(可看成质点),另一端缠系在一支笔上,将笔放在水平桌面的边上,用较重的书压住.将铁锁拉至与桌面等高处(细线拉直),然后自由释放.在笔的正下方某合适位置放一小刀,铁锁经过时,细线立即被割断,铁锁继续向前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测得水平桌面高度为H,笔到铁锁的距离为L,笔到铁锁落地的水平距离为s.若满足s2=___________(用L、H表示),即可验证铁锁从释放至运动到笔的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①②③a;10.0cm④【解析】试题分析: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②重力做功,动能的增量,要验证,即③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由于A点速度不为零,可知h=0时,纵轴坐标不为零,可知正确的图线为a.由图4可知,初始位置时,速度为零,可知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10.0cm.④平抛运动的高度h-l,根据得,,则绳断时,铁锁的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得,,有,整理得:.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能够结合平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以及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题型】实验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如图(a),质量m=1kg的物体沿倾角q=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2)比例系数k。(sin37°=0.6,cos37°=0.8,g=10m/s2)【答案】(1)0.25(2)【解析】试题分析:(1)对初始时刻,没有风的作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得,沿斜面的方向:①,由b图可以读出a0=4m/s2代入①式,解得:;(2)对末时刻加速度为零,受力分析可得:②,又,由b图可以读出,此时代入②式解得.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看图分析图象的能力,能根据图象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对于本题抓住风速为零和风速为5 m/s这两个时刻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可求得结果.【题型】简答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三号着陆前,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运行,经过变轨进入远月点高度为h、近月点高度忽略不计的椭圆轨道上运行,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G)(1)求嫦娥三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1;(2)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2。【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对圆轨道,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得(2)对椭圆轨道,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对圆轨道,解得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定律【名师点睛】本题是注意卫星轨道与椭圆轨道的运动规律的区别,要知道只有圆轨道才有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这个思路,对于椭圆运动,应开普勒第三定律研究周期.【题型】简答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利用弹簧弹射和传送带传动装置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如图所示,已知传送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成37°角,倾角也是37°的光滑斜面轨道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轨道良好对接,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传送带传动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v=4m/s,两轮轴心相距L=5m,B、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现将质量m=1kg的工件放在弹簧上,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传送带上的B点时速度v0=8m/s,AB 间的距离s=1m.工件可视为质点,g 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3)若传送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v 可在v&4m/s的范围内调节,试推导工件滑动到C 点时的速度vC 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
科目:中等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14-18s小车在阻力作用下匀减速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阻力为:,故A错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则有:,由题知:2s末小车的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所以玩具车在4s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9W.故B正确.设匀加速牵引力为F,则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得:F=3N,则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匀加速的位移,2-10s内,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x2=39m.故C正确;10-18s内位移为:,玩具车整个过程的位移为:,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机车的启动问题,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遥控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题型】选择题【适用】较易【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多选)如图所示:一个3/4圆弧形光滑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 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减振垫,左端M正好位于A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可看作质点,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B.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C.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向下D.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2.5R【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球从C点射出来后,做平抛运动,若球恰好到达A点,则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联立即得,若恰好到达N点,则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联立即得,故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A错误B正确;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从C射出时的速度为,管对球的作用力和重力充当向心力,故有,解得,为正,说明和重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下,C正确;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N点,球离A点的高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其中:,解得:h=5R,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明确小球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不难.【题型】选择题【适用】较难【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某学习小组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细线、复写纸、纸带、长木板、滑块、沙及沙桶,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装置.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为了完成该验证实验,(1)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2)实验时为了使得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应做两方面减少误差的措施:a.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_______________;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答案】(1)天平和刻度尺(2)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需要求出外力做的功,故需要测量出物体的位移,需要刻度尺,实验时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则需要测出沙和沙桶的总重力,所以需要天平,(2)a.设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沙桶总质量为m,将两者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有,对小车有,联立可得,只有当时,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考点:考查了验证动能定理实验【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实验原理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来确定要测量的量、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验误差的减小方法.【题型】实验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如图所示为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①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图中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G作为计数点.其中测出D、E、F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由此可计算出物体下落到E点时的瞬时速度vE="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代入上图中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与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即可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从O点到E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③某同学进行数据处理时不慎将纸带前半部分损坏,找不到打出的起始点O了,如下图所示.于是他利用剩余的纸带进行如下的测量: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计算出物体下落到各点的速度v,并作出v2-h图像.图中给出了a、b、c三条直线,他作出的图像应该是直线_________;由图像得出,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_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④某同学在家里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细线的一端系住一个较重的小铁锁(可看成质点),另一端缠系在一支笔上,将笔放在水平桌面的边上,用较重的书压住.将铁锁拉至与桌面等高处(细线拉直),然后自由释放.在笔的正下方某合适位置放一小刀,铁锁经过时,细线立即被割断,铁锁继续向前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测得水平桌面高度为H,笔到铁锁的距离为L,笔到铁锁落地的水平距离为s.若满足s2=___________(用L、H表示),即可验证铁锁从释放至运动到笔的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①②③a;10.0cm④【解析】试题分析: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②重力做功,动能的增量,要验证,即③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由于A点速度不为零,可知h=0时,纵轴坐标不为零,可知正确的图线为a.由图4可知,初始位置时,速度为零,可知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10.0cm.④平抛运动的高度h-l,根据得,,则绳断时,铁锁的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得,,有,整理得:.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能够结合平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以及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题型】实验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如图(a),质量m=1kg的物体沿倾角q=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2)比例系数k。(sin37°=0.6,cos37°=0.8,g=10m/s2)【答案】(1)0.25(2)【解析】试题分析:(1)对初始时刻,没有风的作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得,沿斜面的方向:①,由b图可以读出a0=4m/s2代入①式,解得:;(2)对末时刻加速度为零,受力分析可得:②,又,由b图可以读出,此时代入②式解得.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看图分析图象的能力,能根据图象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对于本题抓住风速为零和风速为5 m/s这两个时刻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可求得结果.【题型】简答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日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三号着陆前,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运行,经过变轨进入远月点高度为h、近月点高度忽略不计的椭圆轨道上运行,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G)(1)求嫦娥三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1;(2)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2。
科目:中等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14-18s小车在阻力作用下匀减速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阻力为:,故A错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则有:,由题知:2s末小车的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所以玩具车在4s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9W.故B正确.设匀加速牵引力为F,则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得:F=3N,则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匀加速的位移,2-10s内,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x2=39m.故C正确;10-18s内位移为:,玩具车整个过程的位移为:,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机车的启动问题,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遥控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题型】选择题【适用】较易【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多选)如图所示:一个3/4圆弧形光滑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 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减振垫,左端M正好位于A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可看作质点,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B.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C.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向下D.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2.5R【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球从C点射出来后,做平抛运动,若球恰好到达A点,则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联立即得,若恰好到达N点,则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联立即得,故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A错误B正确;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从C射出时的速度为,管对球的作用力和重力充当向心力,故有,解得,为正,说明和重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下,C正确;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N点,球离A点的高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其中:,解得:h=5R,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明确小球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不难.【题型】选择题【适用】较难【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某学习小组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细线、复写纸、纸带、长木板、滑块、沙及沙桶,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装置.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为了完成该验证实验,(1)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2)实验时为了使得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应做两方面减少误差的措施:a.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_______________;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答案】(1)天平和刻度尺(2)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需要求出外力做的功,故需要测量出物体的位移,需要刻度尺,实验时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则需要测出沙和沙桶的总重力,所以需要天平,(2)a.设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沙桶总质量为m,将两者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有,对小车有,联立可得,只有当时,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考点:考查了验证动能定理实验【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实验原理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来确定要测量的量、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验误差的减小方法.【题型】实验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如图所示为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①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图中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A、B、C、D、E、F、G作为计数点.其中测出D、E、F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02s.由此可计算出物体下落到E点时的瞬时速度vE="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代入上图中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与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即可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从O点到E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③某同学进行数据处理时不慎将纸带前半部分损坏,找不到打出的起始点O了,如下图所示.于是他利用剩余的纸带进行如下的测量: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计算出物体下落到各点的速度v,并作出v2-h图像.图中给出了a、b、c三条直线,他作出的图像应该是直线_________;由图像得出,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_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④某同学在家里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细线的一端系住一个较重的小铁锁(可看成质点),另一端缠系在一支笔上,将笔放在水平桌面的边上,用较重的书压住.将铁锁拉至与桌面等高处(细线拉直),然后自由释放.在笔的正下方某合适位置放一小刀,铁锁经过时,细线立即被割断,铁锁继续向前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测得水平桌面高度为H,笔到铁锁的距离为L,笔到铁锁落地的水平距离为s.若满足s2=___________(用L、H表示),即可验证铁锁从释放至运动到笔的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①②③a;10.0cm④【解析】试题分析: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②重力做功,动能的增量,要验证,即③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由于A点速度不为零,可知h=0时,纵轴坐标不为零,可知正确的图线为a.由图4可知,初始位置时,速度为零,可知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10.0cm.④平抛运动的高度h-l,根据得,,则绳断时,铁锁的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得,,有,整理得:.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能够结合平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以及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题型】实验题【适用】一般【标题】【百强校】2017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关键字标签】【结束】&#xa0;如图(a),质量m=1kg的物体沿倾角q=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2)比例系数k。(sin37°=0.6,cos37°=0.8,g=10m/s2)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2年满分卷
让选择呈现心灵的珍宝
  人生是由选择交织而成的经纬网,是由选择来按码的天平,孤独与互助,自卑与自尊,听从与自主,怯懦与坚毅……一切都在选择中交锋,又在心灵的选择中尘埃落定。
  因为友情,心灵选择了互助,记得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中写到:“谁也不可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中独踞,每个人就似一块泥土联系而成整座岛屿,如果一块泥被大海冲去,欧洲就会缺失一隅,这就如整个海峡。也如同朋友与你自己。”友情让心灵选择了彼此的互助,于是有了“李致新、王海峰协力登遍七大洲高峰”的伟绩。
  因为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手捧着三毛的《西风不相识》,感慨万千。在不相识的国度里,面临着异国人对中国异样的眼光,在“用自由换取一对美国夫妇的养女之位而得富贵”与“保存中国人自尊”的选择前,三毛选择了自尊,这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的选择,是一种“视富贵如粪土”的民族魂的选择。是的,因为有着龙的传人的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
  因为个性的独立,我们心灵选择了自主。个性的独立是心灵选择自主的窗纱而保留的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自主是你的空间,装饰它的是独立选择的心灵完美,记得1999年,报纸惊爆一个15岁的少年横扫股市,赚得百万的新闻。这少年便是盖洛普首席顾问丁庭宇之子,他的成功正是由于父亲为培养其心灵选择的独立,放手让他用20万台币去尝试成功。因为心灵选择了自主,才有了不畏前路迷蒙的勇气……
  心灵的选择,往往拌和着割舍的无奈。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诚信,而舍弃了既得利益;也许因为你选择了道德,而舍弃了金灿灿的奖杯;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规则,而舍弃了“第一”的宝座……但是心灵的选择,让你在人生的道路口找到了正确的指向标,前面一定会是一奈整饬的胜利之道。
  仰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崇高;平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淡泊;俯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真善美的全貌?
  于是,心灵在黑暗中选择了黎明的破晓……
  于是,心灵在人生中选择了个体的价值……
  在心灵的选择中呈现心灵的珍宝……
本文被评为满分卷的样卷,即50+10=60分。从评卷标准看,“基础等级”中的“一等”的几项要求完全具备,无论是“审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还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体特征明显”等基础等级的要求均已达到。“发展等级”中,内容的丰富和文采的飞扬,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它具有语言精警,思辨深刻,内容充实,题旨鲜明的特点。得到满分无可非议。尽管选材不当(15岁少年横扫股市),故意堆砌材料(其实两个材料就够了)的毛病。但是瑕不掩瑜,最后还是凭作文真实的情感,征服了评卷老师。可见,高考作文要得到满分并不难,只要能达到评卷标准的要求即可。
2002年一等卷
  我已走过的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犹如长街上的一个短梦。当我沿着时间的走廊向回跑去,沿途我看了许许多多的风景,那不就是我的短梦吗?夜色一点一点弥散开来,梦,开始了……
  小学三年级的我独自伫立在办公室里,周围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因为是老师把身为语文课代表的我叫去批改同学们的语文单元试卷。但此时我一点也不轻松,我紧张地攥着手中的红笔,眼前有自己的试卷,我非常伤心地发现,我竟然只有59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耻辱,我于是想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60分。一分之差,谁会去细算呢?一分之差,却恰恰是我的名誉,我语文课代表的尊严。但我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此时我想到了比尊严更可贵的东西诚实。于是我的收藏品中有了一张不及格的试卷。我以此为鉴,拼命努力,不久我参加了区里举行的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三名。
  初中二年级的我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不想,背后有人用笔杆轻轻敲我,然后,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她是我的后座,一个文静的女孩,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而此刻,她要求我作弊,给她看两道选择题。只要我稍稍侧过身子,她就能看到我的答案。想想我们毕竟是朋友,每天一起来上学。放学的时候也是手拉手。再说两道选择题也算不了什么,让她占点便宜吧。可是这样行吗?我在心里反复追问自己,如果我成全了她,实际上是把她推向了一个深渊,是实实在在地害她。任凭她踢我的凳子,生气地用笔杆戳我的后背,我也没有侧过身来。我想,我会在考完后帮助她补习,不能因为作弊,而真正失去一个朋友。后来,证明了我的选择使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
  短梦,还在继续,我看到了一个个在心灵选择了的真我。尽管有些选择是很残酷的,但是,我的收获使我问心无愧。
  如果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不愿错过这街上的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如果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又一个的短梦,我愿把这梦做得生机盎然。
  因为,我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作为样卷,本文被评为47+8=55分,属一类作文。本文之所以能得这样的高分,不是立意的深刻,也不是描写得生动,更不是构思的巧妙,完全得益于本文有个好标题。标题长街短梦,非常富有诗意,令人赏心悦目。而作文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标题的两个方面,不枝不蔓地娓娓道来,使得全文的条理非常清楚。
2002年二等卷
寻找“心”的颜色
  “心”是什么颜色的?或许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心是红色的。
  的确,一般人从生理科学角度看,每个人的心都是同种颜色的红色。可是,我们若换个角度,从做人的处世原则,从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品行品德中,从一个人的理想境界奋斗目标中,我们又可找到许多不同颜色。所以说,并非每个人的心灵也都是同色的。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人的心灵是高尚的,在登山中遇到暴风雪,这时已自身难保,生死难寻。每个人在这样的生死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特别是当你发现还有另一人处在生死边缘,需要帮助的人时,相信做出的决定也是不同的。可那就得看一个人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了。若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凡事只会想到自己,哪里会管别人呢?所以他的心是黑色的,往往这种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若是一个胆小的人,生来怕这怕那。自己生死未卜已吓得够呛,哪里还注意别人?没求助于别人已经够“伟大”了,自然也会对那人置之不理,所以他的心是黑偏红。为什么有点红呢?因为他是胆小啊。或许胆大点也会救一下。
  若那是一个贪婪,怕死,小气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一个人的心灵是红色的。肯定是乱七八糟的黄啊,绿啊,咖啡色等等。
  很庆幸的是,故事中的那个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顾自己身处险境,毅然决定帮助更需帮助的人,从而不但让自己在寒冷中做了热身运动,获得热量,而且也让那人度过了难关。这样两个人互相帮助,从而走出困境。这时,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好人有好报。
  难道不是吗?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互相帮助是少不了的。找准心的颜色是重要的。所以每个人都应有颗真诚,善良的心,有颗红心,属于自己真正的,原有的色彩,而不能让自己的处事或过失等来污染了它。
  记住,我们要让每个人的心灵和心的颜色一样,是一种炽热的,红通的,让人感到舒适,温暖的红色。
  同学们,你们都找自己的心灵的颜色了吗?世界是缤纷多彩的,万事万物是五颜六色的,惟独我们的心灵有一种,且只有一种颜色的红色。千万别选错了哦!
本文得分44+6=50分,属二类上作文试卷。从标题看,拟题非常形象,具有较好的质感。但是,这篇文章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并没有因为题目的亮丽而显示出它应有的风采。如果文章从第三节就心的不同颜色,用形象的内容去表现这些不同的心灵,并阐述不同的心灵,是由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的角度立意,文章的形象感会明显增强,文章的抒情意味会得到加强,作者的主观感受也能得到充分地渲染,最后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但是,原文却把作文材料做为论据,在命题的材料中论是非曲直,缺乏必要的想像和联想,文章的内容不具体不说,就是这反复“炒作”作文材料也会让人感到没有半点新意。给人留下“虎头蛇尾”的遗憾。但是作者在文章的后三节把议论和抒情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一个小小的亮点。正是本文语言的这种抒情色彩,使这篇文章得了6分发展等级分。
2002年三等卷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劳拉快跑》,它讲得主要是主人公劳拉去见自己的男友,由于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的确,人们不同的选择,对自己甚至对别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从小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他非常开朗,人也很聪明,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自己的家争光。一次妈妈带着小明去一家超级市场买东西,超市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琅琳满目的商品,有吃的,有玩的,看得小明眼花缭乱,天真的小明还小,还不知道这些东西要用钱买,他随后拿了一包糖果放在了口袋里,跟着妈妈在超市里又逛了一会儿,当他们付好钱准备走出商场时,电子警报器响了,一下了围过来了许多人,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了一个保安,……
  他径直走到小明的面前,不由分说地在小明身上搜查,当他从小明身上搜出那一小包糖后,更是瞪直了眼睛,破口大骂:“小小年纪,不学好的,竟然学人家偷东西,将来长大了那还不去抢啊!”骂完之后,就自己走进了商店。
  自从小明被骂之后,天天觉得抬不起来,总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从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慢慢走向小明,蹲下来,轻声问:“小朋友,你是不是拿了什么东西放在口袋里啊?”小明从口袋里拿出那包糖,笑着说:“叔叔,请你吃糖”“小朋友,从商店拿东西是要付钱的,如果不付钱,那是偷,知道了吗?这包糖就算叔叔请你吃,好吗?”
  小明拿着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从此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养成了乐于助人的习惯。
  同样是一个人,那个保安所作出的选择对一个小朋友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同样,那位登山者如果没去救那位快冻僵的人,其结果也许是冻死在山上,因此,当我们面对选择时,记住,自己的选择一定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本文为三类作文样卷,得分为36+4=40分。评卷的依据是“语言流畅”,形式有创新,描写较生动。重心放在选择的结果,有游离主题之嫌”。其实,本文的问题是运用类比思维时出了问题。作文材料有“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和“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只是作文材料的部分内容,并不是作文材料故事的概括。然而,这位考生将局部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类比,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的偏离命题意图的思路,思路的错误导致选材的错误,并进一步导致文章主旨的错误。
从文章的内容看,材料间关系也不合逻辑。另外,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会同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也是荒谬的,不合逻辑的。作者要表现的是要慎重选择的立意。但是由于选材上的逻辑错误,致使连偏离命题主旨的题旨都没有表现出来。如果说还能得到40分,要归功于作文形式的变化。否则的话,恐怕还要减去10分才是。
2002年四等卷
搀扶着是美的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使华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它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它使精神之花开遍祖国大地,它使世界人民向和平与进步迈进……
  朋友有兴趣听我讲个故事吗?我暂讲无妨:一个猎人走进一个大森林去看他前几天设下的陷阱里有没有“果实”,他掀起层树枝向一个很深的洞里张望,他惊喜地发现洞里有一个狼,他欣喜若狂,但忽略了昨天晚上下的一场大雨,地面很滑,他一不小心滑进了洞里,与一只狼同困一个洞,猎人心想这次没救了,那只狼瞪着眼睛大声吼使他毛骨悚然,猎人本能地举起枪向它开火,但猎人知道因天地潮湿他的枪已不好使,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只狼竟“狼心发现”,没有向他发起猛攻。一阵对峙之后,两者都冷静下来。猎人发现狼一直使劲地向下挖土,“这家伙还挺聪明的”猎人想,于是猎人就把土堆实增高。没过多久他们就能望见地面了。狼一跳跃窜出了洞。猎人经过挣扎也爬出了洞。当猎人使出浑身解数爬上地面时猛地发现那只狼一直盯着他,他拿起枪恐吓它,但并没有开火。狼的目光变得温和了,快速地跑了,还回头望了猎人一眼。
  猎人和狼死里逃生。
  面对危机狼和猎人都能相互帮助死里逃生,我们人类又何不可呢?
  所以朋友、同学之间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富裕的村子和贫困的村子结对子;发达的地区帮助不发达的地区以取长补短……但是精神文明和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今天,互相坑害的例子也为数不少,但是终还是损人害己,所以请你不要做“抛弃将死的陌生的人”的事,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自己努力的同时,还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应帮助扶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北对话”,求得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互帮互助的精神的体现。
  有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会感到温馨,国与国之间会更加和谐。
本文被评为20分,原因是严重偏题且违背了人们认同的审美心理。作者可能本来想用一个极端的事例,来证明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以达到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什么效果却非常差?原因就是人与狼的互助,违背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是人们不能接受的一种审美观念。也许是这位考生误把“与狼共舞”当作了“与狼互助”,才会想出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例。所以,创新不是猎奇,不是对传统观念的全盘否定。一旦误解了创新,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对喜欢“语出惊人”的考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程解应;用题要写单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