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法拉盛盛哪可以买到中国烟最好是中国人卖的

烟熏鸭脯、猪血巧克力布丁 纽约法拉盛美食飘香
&&&&纽约美食展24日在法拉盛文艺中心举办美食试吃活动。(美国《世界日报》/记者林群 摄影)
  中国侨网2月26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美食展(NY Epicurean Events)24日晚在法拉盛文艺中心举办美食试吃活动,许多民众冒雨前来,品尝来自全美各地参赛的顶级火腿。今年还首度出现商家主打华人市场,推出自创烟熏鸭脯,印上中文字体,将目标对准广大华人市场。主办单位更表示,希望明年拥有中国5000年历史的中式腊肠能加入美食展行列,让纽约的火腿市场成就新的族群融合。
  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Ashbell McElveen是本次唯一有中文解说商品的店家,他表示,在吃过地道的北京烤鸭后,自己励志也要创造出能跟中式烤鸭互相抗衡的美食,因此他研发出烟熏鸭脯与烤全鸭,并设计出中文介绍,希望未来能与经销商接洽,打进广大中国市场。
  意大利厨师Guiseppe Viterale首度尝试将猪血混入牛奶与巧克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猪血巧克力布丁,因为除了亚洲人之外,西方通常不会食用动物的血液,其创意发想获得本次主办单位的赞赏,评为最佳创意美食之一。
  新泽西北部的腌肉师阿尔特Rodrigo Duarte今年第三度参加美食展,依旧带来经过细心喂养、有质量保证的有机火腿。今年最受欢迎的Pata Negra火腿一磅卖375美元,自家独创的骨髓面包,用饼干沾上已凝结成固状的猪骨髓,是今年推出的秘密武器之一。
  纽约美食展负责人诺伊斯(David Noeth),自己出身于皇后区,对中式烧腊与香肠很有兴趣,欢迎明年美食展能有中国摊贩加入,让美食展的文化交流面向扩大,也希望有更多华人对火腿美食感兴趣,预计明年将把展场转移到户外,吸引更多小区居民参与。(林群)
【责任编辑:陆春艳】
>相关新闻: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中国人在美国开银行账户难吗?
中国人在美国开户难吗?
目前中国人在美国的存款数额,美国政府肯定有办法知道,但是相关信息保存良好,没有公开披露过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想要在美国银行帐号开户,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过去的7月1日,美国政府力推的《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FATCA)正式生效后。
近来,美国财政部为了打击美国人通过海外账户偷逃税款,已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草签”了一份协议落实美国国会2010年通过的FATCA。根据有关政府间框架协议,中美两国将以对等互惠方式分享本国居民在对方国家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账户信息,也就是不仅美国人在中国的账户要公开,中国人在美国的账户信息也从此向中国政府公开。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美国财政部网站上看到,与中国的协议起始日期是日,根据这一协议,中国居民在美国金融机构所开账户的账号、相关收益,乃至开户人姓名和住址等信息,或将对中国政府变得透明。
非居民难有美账户
对于这一新协议带来的变化,《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访了纽约中国新移民聚居的法拉盛地区。在花旗银行营业处专门负责接待华人客户的张姓管理者(Frank Zhang)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想象如果客户不想让中国政府知道自己的海外账户,关闭美国的现有账户是必然的选择。从7月初的形势来看,中国人关闭账户的数额还没有显著升高,自述的销户原因也与政府协议无关。”
“时常有中国游客进来询问是否能开办一个美国的银行账户。但是最终能办成的几乎没有。”张姓管理者回忆。
美国与吸引海外存款的瑞士和其他避税天堂不同,常住居民在美国开设银行账户必须拥有社会安全号。社会安全号是美国国土安全部颁发的居民身份号码。联邦税务局也用社会安全号来收集个人的税务信息。所以,根据法律,没有社会安全号就无法在美国合法工作。
其实没有法律要求储户必须有社会安全号才能拥有美国银行的账户。“20世纪70年代,有许多拉美国家的人在美国开设银行账户被用于贩毒和转移贪污赃款等行径。为了避免法律责任,目前所有的美国银行都要求对没有社会安全号的外国人严加审查。所以游客开办美国的银行账户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很麻烦。”张姓管理者说道。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规定,只有在美国合法工作的人才能申请社会安全号。没有奖学金的国际学生,在“9·11”事件后也不能申请社会安全号,但是可以凭学校国际学生部开出的学籍证明信件在银行开设账户。
“在这里开户的中国人都是要么有绿卡,要么是持工作或者学生签证在美常住的中国人。那些没有社会安全号的游客几乎没有选择开户的,探亲等在美国住上几个月的人开户的也很少。”张姓管理者介绍。
如果没有社会安全号,开户的等候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提供中国护照和在中国的常住地址。更重要的是,没有社会安全号的人不能开通网银业务,所有操作必须通过柜台办理,以减少被用来洗钱等非法用途的可能。
美国账户无隐私
据了解,美国监管个人银行账户的法律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他们每个季度都要完成相关法规的学习训练以确保工作能合规。监管部门有好几个。在这些监管部门面前,个人每一笔资金交易就是透明的。
每个银行必须把储户的账号余额和交易记录按时汇报给联邦税务局,以便于税务局验证个人报税情况是否属实,和检测个人是否存在隐蔽收入。特别是“9·11”以后通过的《爱国法案》和《银行安全法》对个人账户的监管就更加严格。如果个人一天存入超过1万美元,银行的合规部门将仔细审查该客户的交易记录并必须向财政部下属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报告这项交易。如果银行合规部门的软件发现同一个客户分批次存入累计超过1万美元的现金,也将触发反洗钱法案的条件,向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报告。
“虽然个人账户对于政府是完全透明的,但是这些信息被有效地保护起来,从来没有从政府或者银行泄露出去。目前中国人在美国的存款数额,美国政府肯定有办法知道,但是相关信息保存良好,没有公开披露过。”张姓管理者说。
亲属关系也能查
美国的一系列银行法规虽然出发点是打击逃税、洗钱和其他金融犯罪行为,但是客观上也使得中国的犯罪分子转移财产去美国的银行系统变得非常艰难。当然由于对已经获得美国身份、有社会安全号的人,开设美国账户非常简单。所以中国人可以通过办理移民或者通过其已经移民美国的亲属转移资产。
“有社会安全号的人只需要两种合法证件就可以办理开户手续,不需要出示护照。例如你可以给驾照和社区图书馆的证件就能开户。”创百汇了解。
驾照和其他美国的证件都不会有持有人的国籍等信息。但是,即使银行不知道客户的国籍,颁发社会安全号的国土安全部拥有此人曾经用过的护照号码和出入境信息。签发签证的美国国务院还拥有此人申请签证时留下的中国身份证号码和其直系亲属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所以对于转移资产去美国的中国犯罪分子,这份协议无疑将使他们原形毕露。
详情请关注北京创百汇(或创百汇微信公众号(bjcbh.com)了解更多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留学圈的“陪读妈妈:放弃工作海外陪读,是牺牲还是自我成长?
现在,“陪读妈妈”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名词。其实,对留学生而言,“陪读妈妈”同样也不陌生。近日,美媒《世界日报》就采访了一组“陪读妈妈”,和国内家长相比,这些妈妈的压力同样不轻。
陪读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和国内“陪读妈妈”定义有所不同,海外“陪读妈妈”是指孩子出国读书,为了到国外陪伴孩子读书成长,妈妈牺牲工作和家庭,和孩子一起远赴重洋。
不过,除上述情况外,也有”随读孩子“,即指那些因父母赴美做访问学者或者短期工作,正在国内读书的孩子为和妈妈或爸爸一起长大,飞去国外读书。在这些访问家庭(visitant family)里,爸妈同样也面临着烦恼:随着妈妈的学习和工作的结束,孩子是留还是走?
来自上海的Jasmine Sun(化名),今年已经是陪着女儿在美国读书的第四个年头了。目前,女儿Jiaze Yao在纽约皇后区一所天主教会高中读11年级。
“留学生活还很锻炼人的,女儿现在做饭、洗衣、打扫都会了。”Jasmine Sun告诉媒体。她还补充道,因为会几种乐器,女儿还应邀在学校晚会上用古筝表演《彩云追月》。
一路陪读过来,Jasmine Sun却不认为自己的“陪读”是一种牺牲,反倒觉得过去媒体笔下强调的、“陪读妈妈做了太多的牺牲”这一论调是错误的。
“陪读不是牺牲,而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学会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存和安定下来,学会面对困难和独立思考。”Jasmine Sun表示,孩子留学过程中,会有几个关键问题,这时,身为“陪读妈妈”的她就派上用场了。
“例如,女儿最初生物只考了40分,就觉得自己不适合美国,想回中国。我就劝她,不能轻易放弃,只要坚持学习,就会有所收获。”Jasmine Sun总结说,家长陪读的好处是可以给予指导,“这是寄宿家庭和老师无法给予的”。
据悉,Jasmine Sun曾经担任中国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经常赴美国出差。在女儿读初中时,Jasmine正好到美国出差,就给女儿报了一个两周的夏令营。女儿初中毕业时,就面临在哪里上高中的选择。而Jasmine Sun最终决定,让孩子出国留学。
“亲戚朋友的孩子在中国读高中,都觉得作业太多;我认为美国的高中教育比较轻松,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Jasmine Sun透露,女儿拿到F-1签证后,她不放心让女儿一个人来读书,也不想让女儿住在寄宿家庭,于是决定陪着女儿来读书。
“我用B-1/B-2签证在美陪读。一开始,女儿就读纽约法拉盛的一所私立高中,我们就在附近租房子住。该校学生绝大部分是中国学生,女儿很快就适应这里的学习。”Jasmine Sun回忆。
不过,第一次陪读,Jasmine Sun却没持续多久。由于签证时间限制原因,她只在美国待几个月就回了国。她不在期间,请阿姨帮忙做饭。
“后来,我在皇后区秋园买了房子,为女儿申请到附近的天主教会学校读书。我发现,阿姨只是负责做饭,无法与我女儿交流,不能承担家长的责任。现在,我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中国,中美来回跑。”Jasmine Sun表示,女儿今年17岁,已经适应独立生活。
“女儿希望将来读综合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艺术教育。现在,女儿开始操心大学学费的问题,她希望能获得全额奖学金。如果不行,她想通过古筝表演挣得学费。”
Jasmine Sun觉得,身为陪读妈妈,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赚钱意识,“女儿也知道申请大学需要老师的推荐,因此已经联络对她比较好的老师,有的老师已表示同意推荐她了。”
Jasmine Sun和女儿的记事板,帮助女儿规划生活
“妈妈陪女儿读书,并不希望让女儿认为妈妈是在做牺牲,而是女儿陪伴妈妈,因为妈妈也要提升。”Jasmine Sun表示。
这不是嘴上说说,对Jasmine Sun而言,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到美国后,接触美国市场,发现很多美国资源,是我的另一个发展机会。”
一家四口住三国:“彼此都有安全感”
谭燕(化名)在马里兰州陪着小儿子留学。和其他赴美的陪读妈妈不同,她和丈夫过去有美国绿卡,后来丈夫在牛津大学谋得一席教职,全家搬到英国。大儿子在中国出生,和父母一起获得英国国籍;而小儿子在美国出生,是美国公民。现在,丈夫海归中国,在上海一所高校任职;大儿子在英国剑桥大学读大学;而谭妈妈陪着小儿子在美国读书,也就是说,谭妈妈一家四口,分住在三个国家。
“把小儿子送来美国读高中的原因,是尊重他自己希望在美国读高中。”她说,小儿子自己申请了四个美国最好的私立高中,并要求全额助学金。结果,两个申请被拒,两个申请被放进waiting list中。
“我最初的想法是,如果孩子被这些学校录取,就让他在美国读书;如果不被录取,儿子留在英国读书或者回上海读书也都行,但是孩子不同意。”谭妈妈有些郁闷:“现在的英国年轻人,都想去美国读书。”
谭妈妈还总结了儿子申请失败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不知道美国的私立学校需要面试。”
今年3月,谭妈妈特意飞到马里兰州,帮小儿子申请了该州排名第一的私立男校。“去英国前,我们在马里兰读书工作,有许多朋友。”她表示,由于儿子被美国排名靠前的高中放在waiting list上,学校认为还不错,就录取了。于是,儿子15岁时到马里兰州上10年级,但入学一年后,就申请转入公立高中。
“儿子不喜欢私立高中对选课管理严格,同时也觉得中国孩子太多。当年大儿子上私立高中时,华人孩子很少,但现在不一样了,私立高中的小留学生很多。儿子喜欢公立学校选课比较自由。”谭妈妈表示。
为了陪读,谭妈妈辞去牛津大学研究学院的办公室经理职务。在美国,她一边做义工,一边在一家高级饰品店做服务人员,同时准备考一个健身教练的执照,打算将来回中国开办健身中心。
谭燕说,自己之所以全程“陪读”小儿子的原因,是因为弟弟的性格不像哥哥,比较内向。
“现在儿子做饭、洗衣都没有问题。我本来准备10月回中国,就和小儿子商量,但是孩子有点怕,说是政府规定16岁才能独自在家。后来,我丈夫10月去英国出差,我就没有同行。”谭妈妈强调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会有安全感。”
谭妈妈还认为,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参加共同活动。今年3月,她和儿子带着狗儿一起去大烟山旅游,共同体验大自然,结果很好。“儿子帮我看地图,显得长大了很多,也增加了母子感情。”她认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质量。“其实我更需要孩子,孩子不在,我有一种空巢的感觉。”
许多中国人把孩子送出国,但是与孩子交流不多。她认为,父母与子女聊天很重要:“有的孩子也愿意出国,就想离开父母。我也遇到一些中国陪读家长,聊天时发现,他们从来不与老师联系,可能是英语不行,但这样陪读没有效果。”
教会孩子“快乐学习”,自己也能拿学位
来自深圳的Joy(化名)说,她五年前到美国留学,把12岁的儿子带到美国,母子俩在美国一起读书。
“国内很多孩子很小就要上补习班。比如我弟弟的女儿,三岁就上国际班,英语老师由外教担任,压力实在太大了。”Joy感慨道。
Joy回忆,在她小的时候,邻居家父母由于工作忙,把孩子送到奶奶家或是外婆家,但孩子长大以后回到父母身边,却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父母想管也不好管。“我那时就有个想法,将来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所以儿子出生后,爷爷奶奶要把孙子接走,我也拒绝了。”
Joy的儿子从小就上私立小学,因为Joy觉得,学校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品行善良就行。”但是,儿子上了公立初中后,老师要求学生要听话,成绩好,却指责孩子爱多管闲事,“老师说他喜欢打抱不平,给老师提意见,嫌他多事。”
Joy回忆,儿子上小学时,基本能排到班级前20名左右(Joy儿子所在班级共57名学生)。“我认为自己的儿子不错。儿子11岁上初中,比同班同学年龄都小。他喜欢阅读,我就把儿子带到深圳书城读书。去书城读书前,Joy告诫儿子,读完书后一定要把书放回去,不能把书随便折页。“我就在旁边偷偷地看,发现儿子能够做到,还把别人丢在地上的书放回去。”
Joy一直希望,儿子能“快乐学习”,因此,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时,Joy的儿子都是在“玩”,学习游泳、唱歌等。“因为初中老师不喜欢我的儿子,我就带着儿子去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看看,儿子一看很喜欢,希望到美国读书。”Joy很欣慰,“我们先到新泽西州,让儿子入读公立学校,但儿子不适应美国的英语环境,成绩也一直上不去。”
后来,Joy接受朋友的建议,将儿子转学到纽约长岛,“儿子特别喜欢长岛,觉得这里的学校很安静,适合他读书”。
不仅帮儿子规划学习道路,就连Joy自己,也在“陪读”之余,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我最初申请了一个语言学校,后来读了一个大学学位,专业是商业,将于明年毕业。”谈到自己的学习成果,Joy非常自豪。
因为英语不好,Joy一开始学得比较慢,但她很享受大学的学习过程。“我的学费每年2万美元,读了语言学校后,我一直想提升口语能力,于是常常缠着儿子,用英语和他聊天,还总是被儿子嫌弃英语水平低”。
Joy说,和儿子在一起生活,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每天都不一样,“就很开心”。
Joy表示,美国大学对学生没有年龄限制,谁都可以去读书。“我的一个同学,今年60多岁,从海军退役,拿了三个大学学位。”她说,同班同学中有中国留学生,“他们对我说,你比我妈妈强”。
她认为,留学生的父母应该去了解情况,看看孩子读书怎么样。“有的(留学生)成绩非常差,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够陪读,孩子一定不是这样。”
每一个愿意舍弃自己的工作去陪孩子念书的妈妈都是非常非常伟大的,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的同时,在成长路上也不缺少家人的关心和爱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也许,她们之中很多人觉得这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但是她们丢下的可能是自己十年或者十几年年的奋斗。
所以呀,好好学习吧,无论是否有陪读妈妈在身边,都记得要好好念书,因为你的“家”为了你付出了太多太多,莫辜负。
★ 你距离名校还差多远?★
新申请季即将开始,很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选择/时间安排/面试准备/活动选
没关系!我想你需要方舟留学资深美国留学顾问为你做一个免费的评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留学升学规划与申请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人很聪明。一张120元包月的火锅卡,卡上明确写着,“本卡仅限本人使用”;但是很多人办一张卡,全家人轮流用!有时还借给同事、朋友做“人情”!多么经济实惠的省钱妙招啊!
于是乎,这家火锅店,在开业仅11天后,被“聪明”的中国人,吃垮了!
中国人很聪明,聪明到最新最火的游戏一上线,中国玩家就开着“外挂”稳操胜券;中国人很聪明,聪明到拿着门票反复多人使用,让卢浮宫每年损失100万欧元;
中国人很聪明,聪明到能快速找到Bug,开发出一套“与规则不一样”的玩法。“钻空子”,仿佛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本事!
这种本事,让法国人跪求“中国人别再来了”;到了最近,这种本事再一次被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让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都快要挺不住了&中国老人大举涌入美国,就为了住在这种地方?!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么说的:“有个无证华人,晚上以公园长凳为家,白天就到美国福利署吃喝,还能到处领美元;一年能领20万人民币,凑够了钱,就回国带着老婆,一起再偷渡来美国。”
这是很多移民中介在为国人描述美好美国梦时,常引用的故事。且不论真实性与否,但在这个段子里,有人看到了,发达国家对低收入人民的恩赐;有人看到的却是,社会制度的空子!在这种“空子”的诱惑下,近年来,中国老人突然大量涌入美国。
老人涌入美国,能有什么好处?下面听小编给你们娓娓道来&近年来,有媒体发现,一些中国老人们到美国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被子女们安排住进了美国老人的专属福利:老人避难公寓。在美国,这种老人公寓非常常见,因为老人统统由政府抚养,即使子女不抚养老人也不算犯法;
这种公寓申请不算难,只要证明自己是低收入群体就好,一般中国老人在美国都没有积蓄;因此,只要“隐藏”好国内的退休金收入和房屋资产等,基本申请都能通过;
接下来,老人住进老人公寓,能有什么好处?政府会为低收入的老人提供专门的老人公寓,要求公寓的地点,必须离超市、医院很近;为的是保障老人生活和看病的便利;
而且,老人公寓的内部装修配置,更是高级得堪比“五星级酒店”!公寓里有健身房,跑步机、乒乓球桌应有尽有,设备比小编家楼下的健身房还齐全;而且还是24小时开放,老人们想什么时候去都行;
公寓里的电脑房,可供大家免费上网,甚至还提供打印机油墨。每层楼都有洗衣房,同时还有洗头设备,洗衣房宽敞明亮,一边洗衣服,一边洗头,完全不是问题;
不仅如此,公寓里还有钟点工可以帮忙打扫卫生、洗衣烧饭。而且重点是,这些服务,统统都是免费的!如果老人突然犯病晕倒的话,厨房、卧室和卫生间里,都有紧急救护按钮可以按,救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这一服务,同样也都是,免费的!
除此之外,每层楼都有一个公用的大客厅,不仅空间大,还有大沙发、书架、钢琴、电视等设备,配置和豪华酒店的大堂有得一拼!谁家有亲戚、朋友来的话,就可以在客厅里聚会;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和五星级酒店比肩的老人公寓,租金一定超级贵吧?&呵呵&小编很遗憾地告诉你们,这种为低收入群体打造的公寓,怎么可能会贵!相反,老人公寓的租金,低到难以置信!
以美国加州为例,老人公寓的收费,一般是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美国老人退休后住进老人公寓,如果按退休金的1/3来计算,一些老人公寓的独立套房,租金大约只要,75-200美金左右!
喏~各位看明白了么~地理位置绝佳,生活便利;有吃有喝有人照顾;80%的服务不要钱;申请容易,租金便宜;&&&&这么大的便宜,有得占干嘛不占?!
尽管是寂寞无聊了些,但对于以“省吃俭用为美德,毫无保留把一切留给子女”的中国老人而言,只要不要花儿女的钱,再寂寞也值得&
于是乎,这些不懂英语,又没什么朋友,曾经坚决表示“不愿去美国生活”的中国老人,如今,几乎占满华人区的老人公寓!在美国雅凯迪亚市的一间老人公寓里,有80%以上的住户,是中国人。
中国老人在美国路边等领救济!子女开豪车,住百万别墅!这时有人不禁要问了,既然有能力把父母接去美国的话,子女的经济条件应该不会差到,让父母要住老人公寓的地步吧?
你感到很奇怪么?放心,你不是一个人,这样的神操作,同样震惊了老外!因为在老人公寓门口,三不五时就能看到,开着宝马、奔驰,来看望老人的中国子女;在中国,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开豪车拜访老人更显得倍儿有面子;在美国,不赡养父母,不算犯法,因此把老人安置在老人公寓,也没什么不对。
他们其中,有人做生意发了财,名下五套豪宅;有人嫁给了美国富商,住在海边的百万别墅;父母想家了,子女就送回国住大半年;老人想儿孙们了,子女就再接回美国住进老人公寓里;
而老人们,即没在美国打过一天工、也没交过一分税,只要没人多嘴告密,靠着美国的福利政策;一边领着国内每个月4000人民币的退休金,保留着国内房产;一边又在美国申请了社安补助金(SSI),每个月领美国政府发的700美元;每逢周三及周六,还有一大群中国老人和大妈“排排坐”在美国法拉盛38大道一家教堂门前;
等着领取纽约食物银行和City Harvest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免费蔬菜、罐头等食品;她们拖着轻型购物车,坐在马路边,丝毫不为“过往车辆带来的危险”所动,反倒是司机们常常被他们吓一跳。
这样的场景,看起来有一种“华人不文明的感觉”,是真的;但在美国装“穷人”,生活过得有姿有色,也是真的!
要知道,能移民到美国的中国老人,大多数是当年“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中国人;他们把“啃美国福利”的这波操作,玩得6到飞起;成为富有潇洒的国际主义老人!但其实,美国人早已经坐不住了&这些“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祸害”美国!在像美国这样的高福利国家,福利和税收一样,它像是一种社会契约;这个国家的国民在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后,深知没钱看病、吃不起、住不起的苦;所以这个国家的国民,同意政府从他们平时交的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小金库,当有人山穷水尽的时候,政府可以从小金库中拿出一点来反救他;
尽管美国当地人也存在部分好吃懒做、骗取福利的人,但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这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约定,
几百年来,他们自觉地遵守着这个约定&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外来移民占用了大量老人公寓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国老人,靠着“小聪明”,搬进了美国老人公寓;而美国本土人想住进去,还得排队,有些地方甚至要排上10年!然后他们又发现,有华裔夫妇明明在纽约拥有两套房产,确故意隐瞒不报,享受了整整6年的免费医疗福利!
后来他们又双发现,在一些教堂门口,原本用来救济穷人的免费食物,竟被华人大妈当成,“免费的午餐”!而且大妈们不仅自觉地拿起来就吃,还带上几个空袋子,每次都要把袋子装到满满当当的,然后再把福利,当作商品倒卖;
美国人突然发现,“不劳而获”的移民者正在一点点把他们的小金库掏空;这些奔着美国福利来的中国老人,过得比美国人还美国人!这下子,他们是真的怕了!
根据美国移民研究中心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在美国有51%的移民家庭,享受着社会福利;而享受福利的美国本土家庭,仅仅只有30%!
不用发动一场战争,数亿爱钻空子的中国人,就能把美国打垮;美国人能不慌么&所以到了今年6月21日,美国总统在某次集会演讲中表示,他很快会要求国会通过立法,禁止海外移民在进入美国五年内,享受公共福利;
于此同时他也表示,立法将严厉禁止那些,可能成为美国“社会负担”的移民,进入美国;
“社会负担”指的是谁,大家应该都懂的&但可笑的是,那些成为“社会负担”的人,不但不自知,反而为自己钻到了美国政府的空子,感到无上光荣!你吹嘘自己多“聪明”的样子,真的很丑!在民国时期,曾有一个极其“精明”的人,他叫李宗吾。他总结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规律,最终写成一篇雄文,《厚黑学》!
他将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两点:脸皮要厚,心要黑。原本李宗吾写这本书的初衷,只是为了自嘲和讽刺社会;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两点成功经验,竟成了不少现代人的成功学准则,最终诞生出举世闻名的,“中国式聪明”!而这种中国式聪明,你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
在澳洲,澳洲警察一般服务意识很强,如果你拿着地图找警察问路;然后呆萌呆萌地看着他们,并摆出一副听不懂英语,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警察会很热心地用警车将你送到目的地;仅用一句“Thank You”,省下了一笔车费;
因此占到了便宜的部分中国人,沾沾自喜地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小聪明”,顺带嘲笑了一番澳洲警察有多“蠢”;紧接着大家纷纷效仿,嘚瑟地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最终后果是,澳洲警察在一再的愚弄下,渐渐识破了这些人的套路。拜中国人的“小聪明”所赐,他们开始学习简单的中文;
在塞班岛,塞班岛上,有71%的新生儿是“ABC”,即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因为美国法律规定,美利坚大地上出生的婴儿将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于是美属热带岛屿塞班,成了中国妈妈“钻空子”的希望。
中国孕妇赴塞班产子,从2009年仅8名婴儿,到2012年达282名婴儿,一跃增长了35倍!难怪有国人感慨道,“中国人钻空子算是钻到家了!”
在德国,中国旅行团的一位英语担当,急匆匆地拿着一张纸找到前台。纸上写的是,要求换抽纸的一长串房间号名单;而酒店前台接待人员即无奈,又蔑视地表示,“抽纸,明明是昨天刚新加的”,
德国人大概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能花大价钱出境旅游、狂买奢侈品,却习惯于贪点手纸的便宜。
在美国,商店和超市大都有这样一个规矩,那就是大部分商品,如果顾客购买后不满意,允许30天内退货。于是,有一些中国人假如过几天要出席重要宴会,就去“买”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后,再去商场退货。美其名曰为“买”,倒更像是“借”;
比利时部分地铁站里有售票机,却没有验票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没有验票机,怎么确认乘客有没有买票?如果有人逃票怎么办?
然而对于比利时人的思维逻辑而言,却是,搭车买票不是正常的吗?为什么要确认?为什么要逃票?乘车怎么可以不买票?
外国人真比中国人傻吗?其实未必,只不过人家的规则意识、诚信和尊严意识更强一些罢了。把占便宜看成“聪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强”,这才是“中国式聪明”的病根。
西方流行一句话:“别跟我来中国人的那一套!”俗话说,厚黑学的最高境界是:脸皮至厚而无形,心至黑而无色。“中国式聪明”从来不是现代的产物,但却在这个趋利避害、追逐名利的市场经济时代下,被不断地放大;
我国国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惟吾恐中国人虽聪明,善装糊涂,而终反为此种聪明所误。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
二百多年前,大英帝国的访华使臣马嘎尔尼曾在传记中提到,“为他们服务的中国厨师、差役等,总是想方设法地揩油、捞好处;
然而,时间的车轮已经转过二百年,当年外国使节访华的历史早已成烟,中国人也早已告别贫穷落后,但部分中国人“贪小便宜、爱钻空子”的习惯,依旧未改,甚至闻名海外!
所谓“防火防盗防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国家被逼无奈,开始出招防堵“爱钻空子”的中国人;如此看来,聪明的中国人,想挖资本主义墙角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是福,还是祸,你怎么看?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YMgS15fgcrqym98SdPBNBfNPsSwUHXDH7z99RUravqIPz5transferflag.p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拉盛是穷人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