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约便秘吃润肠丸和麻子仁丸区别。脾约便秘的症状是大便秘结,小便清长。

麻子仁丸是不是麻仁丸啊!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病情分析:麻仁丸和克痤隐酮凝胶这个是可以同时使用的。 指导意见:麻仁丸不是属于温热性药物的,二者不会有影响的。
&麻子仁丸、麻仁丸、脾约麻仁丸这三种中成药药名,是用一种药物的不同叫法。
现代麻子仁丸主要有致泻,缓解平滑肌痉挛,降 压,降血糖等作用。可以调节糖尿病的脂代 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尤其是可以 降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提示本
麻子仁丸的现代用法: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枳实250 克、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250克。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1?2次, 温开
麻子仁丸,中医方剂名。泻下剂,润下,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制作麻子仁丸的材料有麻子仁60克,芍药、枳实(炙)各30克,大黄 (去皮)、厚朴(炙,去皮)、杏仁(去皮尖,熬,别作 脂)各30克。食用方法是:上6味药为末,蜜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 ,润肠泻热功效确。
麻子仁丸方剂歌诀: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苟 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 又行气,胃热肠燥便 秘施。麻子仁丸的传统功效: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 秘证。症
五仁丸和麻子仁丸均为润肠通便之剂,但五仁丸集富含油脂的果仁于一方,配伍理气行滞的陈皮,润下与行气相合,以润燥滑肠为用,擅治津亏肠燥便秘;麻子仁丸以麻子仁、杏仁、
麻子仁丸的制作方法如下:组成:麻子仁、大黄各500克,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各 250 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1?2 次,温开水送服。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当前位置:广西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培训题库>
问题:  &#xe6
[问答题,简答题] 麻子仁丸主治何病证?为何又称作“脾约丸”?
小柴胡汤主治病证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对犬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A、喜近人、有服从人的意志的天性,对饲养者有依赖性。B、习惯不停运动,必须饲喂肉类,脂肪及肉骨头。C、有联合欺弱的特点,犬受到虐待时,对施虐者易丧失信任感,恐惧而难以接近。D、犬的汗腺很不发达,散热主要靠加速呼吸频率舌伸出口外喘式呼吸"]
简述保和丸的药物配伍意义。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在组成与主治上有何异同?
运用仙方活命饮的依据是什么?方中为什么要配伍大队活血散瘀药?
麻子仁丸主治何病证?为何又称作“脾约丸”?
参考答案: 麻子仁丸主治肠胃燥热之便秘证。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因外邪入里,肠胃燥热,脾受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见肠燥津枯,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等症。麻子仁丸因能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故可治肠胃燥热,脾受约束之便秘。由于本方主治脾约便秘,故又名脾约麻仁丸、脾约丸。
●&&参考解析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方剂学习题精编.doc 2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方剂学练习题
 HYPERLINK
\l "一" 一 总论  HYPERLINK
\l "第一章" 第一章 解表
 HYPERLINK
\l "第二章" 第二章 泻下  HYPERLINK
\l "第三章" 第三章 和解
 HYPERLINK
\l "第四章" 第四章 清热
 HYPERLINK
\l "第五章" 第五章 祛暑
 HYPERLINK
\l "第六章" 第六章 温里
 HYPERLINK
\l "第七章" 第七章 补益
 HYPERLINK
\l "第八章" 第八章 固涩  HYPERLINK
\l "第九章" 第九章安神
 HYPERLINK
\l "第十章" 第十章开窍  HYPERLINK
\l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理气  HYPERLINK
\l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理血  HYPERLINK
\l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治风剂
 HYPERLINK
\l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治燥剂 HYPERLINK
\l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祛湿剂  HYPERLINK
\l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祛痰剂
 HYPERLINK
\l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消食剂 HYPERLINK
\l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驱虫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 《太平圣惠方》
B 《黄帝内经》
C 《五十二病方》
D 《千金要方》
E 《外台秘要》
2. 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理论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外台秘要》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3. 最早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著作是(

A《和剂局方》
B《千金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五十二病方》
4.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普济方》
E《和剂局方》
5.《外台秘要》载方(

A 6800余首
B 5300余首
E 61739首
6.被称为“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A 《普济方》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要方》
D 《五十二病方》
E 《伤寒明理论》
7.首次按照“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医书是(
A 《伤寒杂病论》
B 《伤寒明理论》
C 《外台秘要》
D 《五十二病方》
E 《普济方》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

A 《祖剂》
B 《伤寒明理论》
C 《医方考》
D 《医方集解》
E 《普济方》
9.开方剂综合分类法的医学著作是(

A 《成方切用》
B 《医方考》
C 《医宗金鉴》
D 《成方便读》
E 《医方集解》
10.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工具书是(

A 《医方发挥》
B 《简明中医方剂辞典》
C 《中国药典》
D 《中医方剂大辞典》
E 《中医类方辞典》
11.与治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方剂的(
E 症状
12.指导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是(

A 患者性别
B 患者年龄
C 患者体质
D 治疗方法
E 气候因素
13.治法是依据下列哪项确立的(
E 病因
14.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

A孙思邈
E徐之才
15.提出“八法”的医学著作是(

A 《景岳全书》
B 《医学心悟》
C 《医方集解》
D 《医方考》
E 《瘟病条辨》
16.下列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E 温
17.下列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A 和解少阳
B 透达膜原
C 调和肝脾
D 攻补兼施
E 调和肠胃
18.下列不属于“清”法范畴的是(

A 清气分热
B 清营凉血
C 清热解毒
D 清脏腑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麻子仁丸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麻子仁丸,中医方剂名。泻下剂,润下,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
麻子仁丸歌诀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 ,润肠泻热功效确。
麻子仁丸组成
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杏仁、芍药。
麻子仁丸用量
火麻仁(麻子仁)500克,芍药 250克,枳实250克,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250克。(以上为丸剂用量)
麻子仁丸用法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改汤剂煎服。
麻子仁丸功用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麻子仁丸主治
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
麻子仁丸方义
本证多由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治疗以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为主。《伤寒论》称之为“脾约”。成无己说:“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是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
麻子仁丸配伍特点
本方虽用小承气汤,但大黄、厚朴的用量减少,增加了质润的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本方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以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麻子仁丸运用
本方用于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为辨证要点。
麻子仁丸加减化裁
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麻子仁丸禁忌
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麻子仁丸附方
麻子仁丸组成
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陈皮。
麻子仁丸功用
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主治
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脉细数。
麻子仁丸化裁方之间鉴别
五仁丸和麻子仁丸均为润肠通便之剂,但五仁丸集富含油脂的果仁于一方,配伍理气行滞的陈皮,润下与行气相合,以润燥滑肠为用,擅治津亏肠燥便秘;麻子仁丸以麻子仁、杏仁、蜂蜜、白芍益阴润肠为主,善于治疗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便秘。
麻子仁丸重要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由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
麻子仁丸不良反应
过量中毒:由于火麻仁中含有毒蕈碱(muscarine)及胆碱等,如大量食入(60-120克)可致中毒。除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外,重者常见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据临床报道,上述病变是可逆的,预后良好。
张仲景.《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度百科科普词条项目审核专家组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子仁丸副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