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有以讲故事形式的奇闻奇人奇物奇事事的节目?

当事人、目击者,作用有二:一为核实,二为补充细节。
  构思好故事的五个元素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糟蹋了。怎么构思?有五点需要特别注意:
  1.品味这个故事。在开始采访一个故事之前以及整个报道过程之中,你都要品味你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感觉,尤其是最初的感觉。感觉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听到这个故事后动不动感情?是惊讶,还是平淡?是感动,还是振奋?是开心,还是担心?是欢喜,还是忧虑、愤怒?如果你自己对故事或故事里的人物都没有强烈的感觉,那你怎么能够指望读者对这样的故事产生感觉呢?品味这个故事,可以为你确定主题,挖掘故事的深刻内涵,使笔下的故事具有决不肤浅的思想性。
  2.给故事一个定位。所谓定位,指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的故事和复合型的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构成“大”、“总”的具体每个事例本身是有一定意思的,但有点单薄,只写它不够厚实、丰满,因此才有了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像集束手榴弹。这类复合型故事,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非事件性报道”。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3.充分运用吸引人的元素。让故事变得趣味十足的元素有:
  (1)稀奇——闻所未闻,罕见。
  (2)新鲜——鲜为人知,耳目一新。
  (3)神秘——有悬念,牵动人的好奇心。
  (4)戏剧性冲突——人们关心结局,具有较高关注度。
  (5)时间——两个极端:越远越好,越近越好。
  (6)范围——这事到底有多大?在什么地方发生的?有什么样的影响?
  (7)变化——怎样了?后来怎样了?
  (8)动感——静止的故事不受欢迎,受欢迎的是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的动感。
  (9)名人评论——借名人之口说事,利用名人效应。
  (10)人性展示——所有的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而几乎在所有的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了解了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元素,就要有意识地加以采访和运用。
  4.选择叙述主线。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条主线控制。一般来说,叙述的主线有三条:
  一是板块递进主线。那些组织有序的文章的奥妙在于,作者成功地对材料进行了划分归类。把一个故事中的所有相关材料聚集在一起,这个方法能够让故事的表达更清楚,逻辑性更强,更具有说服力。
  二是时间主线。故事的主体或者故事的大部分段落,都遵循简单的时间发展顺序。比如在人物特写报道中,主角在不同时间采取的行动或到达的地方可以串起整个故事。
  三是主题线。集中精力打造从故事中挑选出来的重要信息,主题陈述告诉读者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可以打乱时间顺序,把最具戏剧性的元素放在最前面。总之围绕主题展开和运用故事。
  5.写好开头、结尾。开头,亦即导语,非常重要。写新闻报道,必须写好导语,寥寥数语,就要吸引读者,给读者一个必须阅读下去的理由。吸引人的导语,可以是重要的信息,给人以冲击或震撼;也可以是文笔优美的描写,让读者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希望继续得到更多的享受;而最好是神秘的悬念的牵引,是谁?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啦?非要看到底,弄个究竟不可。西方新闻界有人研究,在众多的吸引人的导语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神秘。此外,导语吸引人的方式还有一些,比如:新鲜的引语、名人的评论、惊人的数字、生动的描写、反差大的对比等。当然还可以大胆地推陈出新,但要记住:简洁、准确、紧扣主题。
  结尾也很重要,古人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豹子尾巴,刚劲有力。结尾不外三种类型:一是前后呼应型。提醒读者,记住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者关键元素。但这种提醒最好是间接、隐蔽、巧妙进行,不要生硬地说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非事实性证据——象征、情感回应、观察后的评论甚至还有诗歌片断等浸润读者。二是展望未来型。故事的主体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是那些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而不是那些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看起来在故事中没有太大用处的推测和展望,往往能够成为结尾处发人深思的好材料。它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故事的印象。三是深化拓展型。故事已经突出了报道重点,结尾通过介绍给读者一些值得深思的新东西,让他们的视野在瞬间扩大。从而扩大故事的影响力,深化故事的意义,令人回味无穷。
  运用文字魅力叙述好故事
  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还要强调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这个问题。讲故事,进入、展开、描述、收拢等技巧是重要的,但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为了充分运用文字的魅力,把故事叙述得活灵活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2.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
  3.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不节外生枝。读者问的是时间,你不用告诉他钟表制作的原理。
  4.描写。最能展示作者的才华,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5.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
  6.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二是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三是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7.数据的运用技巧。彻底改造数据,让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多一些简洁明快,少一些腹中计算。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特别重要,可以变成概数:“2613115美元”不如“260万美元”简单清楚。如果某件事物“增长了36.8%”,不如说“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是“增长了98%”,不如说“几乎翻番”。还可以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形象,更一目了然。比如说一顿饭吃了多少钱、一辆小轿车更换花了多少公款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用农民的口吻说“一顿饭一头牛,屁股下面一栋楼”就不同了。这就是换个说法,用比喻和常识代替枯燥的数字,叫做形象性替代。
                      (作者为空军报社主任编辑)
跟梁衡学新闻系列之十八:消息要七分肉三分骨
日16:32 来源:人民网--《新闻与写作》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一条消息不能骨肉分离,具体办法就是要用肉包住骨,学会用事包住这个理。一是少议论,少解释,多叙事。二是要藏骨,不要露骨。
  一篇稿,通常是有骨有肉,骨肉相连,才能鲜活真实。但骨多还是肉多,就需要有个合适的比例。新闻稿不是社论,不是文件,也不是文学作品,只是依据事实、报道事实,并没有一丝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所以最怕骨多肉少。那么到底骨多少、肉多少呢?
  梁衡认为,体裁不同,比例自然也就不同。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二八、一九最好。什么是消息的骨呢?梁衡说——
  就是稿件中理性的东西,如工作思路、文件引语、背景交待、专业术语、作者的旁白分析等。
  不少记者,特别是机关报的记者写新闻,满足于介绍上面的工作思路,照搬讲话、文件、术语、行话,以为这就是新闻。其实这远远不够,它只是新闻背后的理,有了消息的骨,还需要肉来丰满和充实。究竟什么是消息的肉呢?梁衡回答说——
  消息的肉就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包括这事实的过程、情节、结果、时间、场景、人物、语言、数据等。越形象生动就越有个性。
  消息的骨就好比是一座主桥,而肉则是它的引桥,读者既要看结果,也要看他们感兴趣的事实。你如果想体现指导性、导向性,就去说这个事引出的理,不能只说这个理。说到这儿,梁衡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新闻短片——
  当时李瑞环在天津工作,要求某日前为街道通上煤气。有一个地段未通,他就找来公用局长是问。局长解释了许多理由,李打断话头说:“你说这些都没用,到时老太太打开煤气开关就要点火做饭。”读者就是这个等火做饭的人,哪里还管你那许多铺管埋线的啰嗦事。你再说,他摔下报纸不看了。只有引桥,没有主桥,一座断桥行人怎么过河?
  一条消息不能骨肉分离,具体办法就是要用肉包住骨,学会用事包住这个理。那么怎样避免消息多骨少肉、干巴艰涩呢?梁衡认为,很简单,就两条——
  一是少议论,少解释,多叙事,无事不成稿,这是铁律。如果非说理不可,千万不要忘记举例子。而且别忘记那个三七开的比例。二是要藏骨,不要露骨。
  说到藏骨与露骨,想起了人民日报日国际版的一篇稿子。原题是《留尼旺流行基孔肯尼亚》,何谓留尼旺?何谓基孔肯尼亚?相信谁也看不懂。原来“留尼旺”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基孔肯尼亚”则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蚊子传染给人的病。这样做题,瘦骨嶙峋,谁还爱看?后来改成《留尼旺岛暴发怪病》,就丰满好看了许多。
  在梁衡看来,多肉少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为写稿人要为下步程序:编稿留下余地——
  事多肉丰,可能繁缛一点,但编辑高手会“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把它精简成一件好作品。如果只有几根筋骨,编辑本事再高也不能贴肉补泥塑成一个美人。因为新闻编辑的原则是只用减法,不算加法——不敢凭空乱加。
  如何避免多骨少肉呢?梁衡一针见血地指出——
  稿件多骨少肉的毛病,病根在采访阶段,不懂或不愿吃苦去挖掘鲜活的新闻事实,笔下没有多少可以调遣的素材,文章自然就干瘪难看了。
  1895年X光初发现时,发现者伦琴请夫人配合,给她拍了一张手掌的X光片。她第一次看到自己可怕的五根手骨,吓得大哭起来。X光,是专门见骨不见肉的。幸亏我们常人的眼睛不是X光,只见肉不见骨,美人的玉手照样漂亮。梁衡说,报纸不是文件,不能办成X光片。记者写作不能只按领导的、机关的、专业的思路走,要按新闻的规律、读者的思路和常人的阅读习惯走。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杨澜,一个成熟的符号
——读《一问一世界》
日14:17 来源:《新闻实践》
《杨澜访谈录》影响有多大?只要用一个数字来回答便可见端倪:
  她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这在传媒界可能无人能与之比肩。500多人遍及世界各地和中华大地,可说都是各国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或多或少影响着时代的旋律。
  作为一个著名主持人,迄今,杨澜的传媒生涯无疑是成功的。在她出道20周年、《杨澜访谈录》10周年时,她又出版了一本《一问一世界》文集,与另一位作者朱冰详细叙述了这20年的经历,其间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体味酸甜苦辣,深入质疑思考;故事生动有趣,细节娓娓道来。一位读者曾给杨澜发短信说:“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了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以记者的身份一直在发问
  杨澜以主持人的身份蜚声传媒界,但她在“记录一个人和他的时代”专业标准之下,仍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记者。记者可以说是一门“问”的职业,对杨澜来说,某种意义上,世界也是用来问的。因此,杨澜一直在对这个世界发问。
  问与不问?怎么问?什么时候问?这是记者的基本功,但包涵着很大的学问。所谓采访,就是采集访问的结果,这与会不会问,收获是大相径庭的。朱冰用一个像绕口令式口吻说:“问还是不问,这是一个问题,怎么问,也是一个问题,而选题的抉择,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尽管有收视率的纠结,杨澜不习惯问对方的八卦和隐私。她常常向对方礼貌地抛出一个问题,若对方不配合,她也不会过多地追问。经常是后台坐着的编导焦急地盯着杨澜,像是在向她呐喊:“问啊,问啊,怎么不问啊?”,杨澜却“稳坐钓鱼台”。
  一次在采访克林顿时,一位美国女性新闻官用一连串语速飞快的英语,告诉杨澜哪些问题不能问,杨澜虽点头却暗想:“不问?如果说不问,那我来这干吗?”当然,怎么问,她早成竹在胸。采访克林顿,莱温斯基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杨澜决定从克林顿总统图书馆谈起,在这个图书馆里,克林顿专门辟了一个区域,保存和展示有关1998年弹劾事件的历史资料,导火线就是与莱温斯基的绯闻。杨澜问克林顿是否“完全可以不这么做”时,克林顿回答说;“当然,我可以不这么做。这是我的博物馆,我可以放任何我想放的东西,也可以把它拿开。”杨澜又问为什么要放这些负面的东西呢?克林顿回答:“我认为应该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的,我个人犯了一些错误。”他没有用外交辞令,而是将自己还原为一个对妻子心怀愧疚的丈夫。说出真相,使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杨澜牢记美国著名电视新闻主播克朗凯特的话:“我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记者,我的工作就是通过报道,尽可能把事实真相完整地放在观众面前。”当然,世间的真相无法彻底占尽,因此,杨澜式的“我问”,包含着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对客观事实的谦逊,对自身的自信和务实。
  《一问一世界》把杨澜对世界的发问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十年来,杨澜的对面换了500多位嘉宾,各种各样的受访者,带来各自的阅历、秘密、感悟、血型、星座以及掌纹;这个只有两个人的舞台,可以在大都会纽约的寓所,可以在中国乡间的泥巴路上。相同的是,杨澜一直在发问,她提出的问题,就像角度不同的机位,观测着人生每个侧面的影像……。”
成功的采访取决于了解对方多少
  杨澜的成熟还表现在她在发问前所做的“功课”和对文字的历练。
  访谈,既是一场智慧的交流,也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访谈的双方其实都会作充分的准备,当然,主导方面应是访谈者,要做更多的“功课”。访谈,就是要以平和的态度,去探究事实的真相,切忌带着“偏见”。真相,就在你不断突破偏见而最终掌握的背景之中。访谈不是比谁尖刻,谁占上峰,而应以平和、交流、互尊的态度去完成一次探索真相之旅。
  杨澜不能忘记1996年对基辛格的一次失败的采访,那时所提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最后无一例外地“希望人家对中国观众说几句话”等,都是对任何人都是可以提的问题,毫无特色。6年后再对基辛格的采访,基辛格给杨澜的打分是“amazing”(令人惊奇)。为了这次采访,杨澜几乎通读了他的全部外交著作,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和资料。临场的从容,是建立在大量“功课”之上的。她在采访新加坡李显龙时,不但搜索被访者的各种资料,就连他父亲李光耀的传记也不放过。临到采访前的几分钟,还在抓紧阅读。杨澜团队的一位成员说:“一次成功的采访取决于了解对方多少。”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所获,给杨澜的从业带来深深烙印。她牢记约翰逊教授对她所说:“记者最忌一个‘懒’字,落在纸上的东西一定要亲自核实,切不可照搬道听途说。”访谈前,团队会给她做各种诸如“人物分析”之类的策划文本,杨澜会不断修改、补充,经过三稿、四稿,文本越来越薄,最后在采访现场出现的一定是杨澜本人用A4纸手写的3—4页提纲,这是经过吸纳、判断、剔除、消化各方意见后的结晶,形成所谓“有嚼劲”的文字,再仰仗她自己的语言组织、即兴发挥、现场应变,总结概括,成为一个完美的脚本。短短半个多小时的访谈,包涵着杨澜和她的团队的多少心血,称得上是一丝不苟。
  平衡的艺术:“高跟鞋”与“泥土地”之尴尬
  现今世俗的观点是,事业和家庭的矛盾中,女人无法兼顾两方,只能选择其中一样,或者是美满的婚姻,或者是出色的事业。杨澜以出色的经历,突破了这一樊篱。她在事业上的光耀眩目的头衔已多得不可胜数,而她在家中的融融乐趣和与儿女之欢的幸福情景,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众多眼花缭乱的头衔中,杨澜最着意的却是“最理想的新好主妇偶像”,这是2002年在《好主妇》杂志发起的一项有20万读者投票评选活动中,她以遥遥领先的票数取得的。杨澜对职业女性的三点建议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建立明确的目标,以及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杨澜说:“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世界,请不要让我取舍。”另一方面,当有人把她比喻成“越品越醇”的“红葡萄酒”时,她又说:“人们只看到葡萄酿成酒,却没有看到葡萄被踩的时候。”幸福、理想、奋斗、拚搏……,是一个并行不悖的系统,正是本书的另一作者朱冰所说:“高跟鞋和泥土地,这两个截然对立的体系,也映照出一个女人穿着细细的高跟鞋,行走在事业的坦途之上时,却常常陷入家庭生活软软的泥土地中的尴尬。”而杨澜却给平衡搞定了,此中的经历是多么丰富而有活力。闻说现在的传媒界中有一种“新闻职业倦怠症”,尤其以女性为甚,于是提出了“左边是新闻,右边是倦怠,理想在哪儿”的发问,笔者以为倒不妨读读杨澜的这本新作,也许会获得某种启示。
  杨澜的成熟,也许无法复制,但“弱水三千”取其一瓢则可!
面对建党90周年这样的重大主题,怎样才能做到报道的有效传播——
钱江晚报:两个设问赢来一个漂亮回答
俞熙娜 谢 晔
日13:47 来源:《新闻实践》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这是国内各大媒体都绕不开的主题报道,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命题的有效传播?
  传者、渠道、受众——对日发行量过百万的钱江晚报而言,这条传播链上不存在渠道障碍,不会“传而不通”,需要避免的是“通而不受”。
  摆在面前的现实是:社会迅速发展形成的时代落差,使人们的心理期待、审美情趣和关注焦点发生了很大的迁移。
  摆在面前的尴尬是:多年来教科书及媒体的反复说教,造成了受众对此类题材的逆反心理。
  怎么实现预期传播效果?
  现代传播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受众为中心”。由此,我们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们要对谁说?我们该怎么说?
  这两个回答,决定了钱江晚报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的走向。
  一、 我们对谁说
  2011年,钱江晚报每天刊发64版,拥有120万读者。
  分众化时代,每一个板块都有其不同的诉求对象。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受众主体是谁?
  我们的理解是:回顾历史,不是单纯地记忆,而是期待传承。未来的传承者,正是今日之少年——他们是对这段历史最模糊的人,恰恰也是最需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
  这个群体拥有怎样的特质?
  他们跟着机器猫与灌篮高手长大,反感高、大、全的模范典型,更喜欢身边的平民英雄;
  他们习惯于趴在键盘上的生活,反感俯看式的说教,更享受网络社会中平等互动的交流;
  他们喜欢戴着耳机、抱着IPAD,玩破解、P图、拍MV……
  “对谁说”决定了我们“要说什么”、“该怎么说”。
  以这个年轻群体为主角,晚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报道(活动),突出贴近性、可读性、互动性、草根性、娱乐性。
  二、 我们怎么说
  钱江晚报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由以下四部分报道(活动)构成。
  (一)一组新的大众美学叙述文本:《我家的革命史》
  5月10日,钱江晚报与浙江省社科联、红旗出版社联合推出“建党90周年·我家的革命史”,每期1~2个版。
《我家的革命史》主打“可读性”与“贴近性”。
  第一, 选择“红色经典”。通过海选,征集省内最具有革命锋芒的、最富传奇性的革命史实。
  如“浙江版潜伏”——在国民党高层潜伏20年的汪维恒;在台湾英勇就义的朱枫;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位女书记、浙江省第一任省长沙文汉之妻陈修良;
  如“浙江版越狱”——常年隐居遂昌、粟裕师长的地下交通员廖小妹(这名19岁就拥有传奇经历的女子,在记者采访前一周刚刚去世);
  如“浙江版刘胡兰”——舍身跳崖、年仅26岁的谢如兰;
  如“浙江版血色浪漫”——由斯大林批准结婚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
  此外,新中国建国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重大工程的参与者,也入选为报道主角,如改革开放后申请到中国第一个个体户工商执照的章华妹等。
  这些革命史实天生具有的故事性、可读性,对年轻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吸附力,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内可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第二,突出平民视角,采用“口述历史”。
  《我家的革命史》开篇叙述如下:
  《潜伏》中的余则成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故事,需要有人听,然后他们再讲给他们的孩子听。”
  这是你和我,你家和我家都曾经历的苦难与荣光。
  我们的报道,就是这样一个个故事。
  多数革命史、党史报道,会采用宏大叙述方式,高屋建瓴,进行纵向追溯或全景式扫描。《我家革命史》独辟蹊径,选择平民视角,以小人物“口述历史”的形式展现。它讲述的是每个人自己或亲人亲身经历、有血有肉的革命故事;它用“我家的”三个字最大限度缩小与年轻读者的距离;它营造的是这样一种氛围: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喝咖啡,有人不经意间说起父亲曾经拥有的神奇战斗经历,引发热议,众人纷纷搬出“我爷爷的故事”、“我奶奶的故事”、“我叔叔的故事”……秀自己祖上的艰辛与荣光。与此同时,在叙事手法上,全部采用第一人称,加强渲染力。
  经典人物加上平民视角,英雄往事变得不再遥不可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就在这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往事的讲述中,具象而生动地显现。
  (二)一次穿越文本的落地实践:饮水思源·红色寻访行动
  5月26日,由浙报集团和浙江大学发起,全省11个市同时启动了“建党90周年·红色寻访行动”,由钱江晚报的年轻记者带队,赴温州、金华、绍兴三地,与当地学生一起寻访革命圣地、革命人物,交流感悟等。
  “红色寻访行动”,主打“亲历”与“互动”。
  “红色寻访行动”并非第一次举办。在浙报集团统一组织的基础上,晚报仍然扣准“年轻人”这个主体进行策划报道。
  第一,
将寻访者从学生扩展到了所有年轻人,包括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感悟,他们在寻访过程中相互交流、碰撞,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第二,实现了一次“穿越”,从“革命史”一路寻访至“建设史”、“发展史”。当下最火的是“穿越小说”,在金华,寻访者们就亲历了一次90年的“穿越”。在两天时间里,他们探访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的故居,与义乌第一代摆摊人骆碧华对话,在义乌新落成的进口馆体验做营业员。历史与现实强烈的对比与碰撞,让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在这90年历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了切身体会。
  同样,这组寻访经历均以第一人称发表,重在表现此次寻访给年轻人带来的震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从而触动更多看到此组报道的同龄人,扩大传播效果。
  (三)一场体现草根原创、时尚动感的全媒体互动:红歌劲飙MV海选大赛
  6月10日,钱江晚报联手浙江卫视,发出“红歌劲飙MV海选大赛”征集令,征集:一段翻唱红歌的视频;一段红歌配乐的舞蹈;一段反映红色革命的创意小视频;或者一段模仿红色经典电影的MV。视频发至钱报网。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晚报参加7月1日浙江卫视与晚报联合举办的《我爱记歌词》特别节目。
  “红歌劲飙MV海选大赛”主打草根性、互动性、娱乐性。
  建党90年历程是立体的、全面的,承载革命精神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歌曲、舞蹈、视频往往比文字更具感染力,但迫于平面媒体的局限性,纸媒通常回避这一表现手段。
  2011年4月,晚报推出了“全媒体部”,试图融合报纸、网络、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为此,晚报进行了大胆尝试。
  第一,利用钱报网,联合浙江新闻部、人文中心、全媒体部、网络部,搭建了一个全媒体平台。参赛者将自拍视频发至网络部,视频均挂于钱报网上,时刻更新;全媒体部与浙江新闻部每天从其中搜集热门视频采访报道;当网民在钱报网上投票选出第一名后,人文中心负责与浙江卫视对接,安排其彩排、录播、代表晚报参赛等事宜。
  第二,
突出草根性、娱乐性、互动性。与电视台大赛选拔的“高标准、严要求”不同,红歌MV大赛不设任何门槛,80后、90后、老人、小孩,都具有参赛资格;歌曲、舞蹈,创意视频、模仿经典红色电影均可;视频甚至可以用手机拍摄。
  我们力求发动最广泛的人群来参与,尤其是年轻人,鼓励他们以现代歌唱形式翻唱、演绎红色经典,如用RAP形式翻唱《打虎上山》,用FLASH制作《红星闪闪》……
  通过这些时尚的娱乐方式,推动他们去接触、理解红色经典,并融入个人感悟,演绎出时代特色;而经典的红色艺术作品若在其中寻找到承载物,亦将保持永恒的生命力。
(四)一期升华主题的特刊:《解码中共——90年历史全球最大执政党永葆青春的秘密》
  6月中下旬,晚报推出一期特刊《解码中共——90年历史全球最大执政党永葆青春的秘密》。特刊从历史、组织、民主化和现代性、国际政治、民族性和传统文化、使命、执政能力等方面,条分缕析、解读破译中共的“政治密码”,展望中共在完成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的挑战与前景。
  如果说,前三项报道(活动)以故事、现场、互动娱乐等各种形式建立了年轻人对红色历史的感性认识,那么,这一期特刊最终回归理性与深度。我们采访大批学者,让学者与年轻人对话:是什么凝聚了共产党?放眼全球,中国共产党具有何种独特禀赋?放眼未来,中共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伟任?经历寻访活动之后,这些疑问很多人急于求解。
  三、 我们做得怎么样
  晚报建党90周年特别报道一直持续到今年7月。已经收尾的活动显示,传播效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1.一期阅评
  5月19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动态”第1167期点名表扬了“我家的革命史”系列报道。
  “‘我家的革命史’以其新颖别致的平民视角,朴素真挚的叙事,起伏激荡的往事回忆,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和现实场景交错的深沉思考,引来了广泛的关注,受读者好评。”
  “报道的平民视角和亲切叙述,让英雄往事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让英雄情感不再凌空蹈虚……”
  “在对往事的回顾中,百姓与党史完成了相互的对望,由此映照了无数寻常家庭、无数普通人在创造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奉献。”
  2.一组数据
  5月至今的钱江晚报读者阅读率调查显示(每日上榜20条),多篇《我家的革命史》和《饮水思源·红色寻访行动》榜上有名,成为这组报道实现有效传播的最佳佐证(部分数据如下)。
  5月11日:《大伯俞秀松的跌宕人生》,当日阅读率调查排名17位;
  5月17日:《陈修良,潜伏1946》,当日阅读率调查排名13位;
  5月18日:《我的母亲给粟裕当交通员》,当日阅读率调查排名15位;
  5月30日:《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好好学习”》,当日阅读率调查排名20位;
  6月1日:《的父亲汪维恒——敌营二十年》,当日阅读率调查排名13位。
  3.一次互动
  6月10日,“红歌劲飚MV”海选活动征集令发出后,短短两天就收到20多个视频,各个年龄阶层的都有,甚至包括幼儿园。
  正如我们最初设想的那样,新潮而时尚的活动方式,激发了年轻人“玩”的欲望,在前期已经收到的视频中,近70%都是年轻人自己创作投稿的。
  浙江传媒学院的大学生传来一组十几段红歌视频;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发来多幕话剧视频;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创作了周杰伦版的《游击队之歌》;
  杭城地下乐队“U3”上传了用流行摇滚的方式演绎的《国际歌》……
  他们给晚报的全媒体互动平台留下如下评价:
  “给我们一个发挥的空间,不错!”
  “好玩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其实我们并不排斥红歌。”
  “不设置任何门槛,没有复杂的流程,随手用手机拍的视频都可以上传参赛,这点最值得夸奖。大众参与,才能发掘出好东西。”
  网络时代,受众的信息选择权大大增强,如何实现“有效传播”成为传统媒体更紧迫的任务。
  多年前,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曾这样鼓励传者:媒介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它是由人使用和调遣的。我们要做的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对受众的了解,相方设法激发受众。建党90周年报道,就是一次很好的历练。
  对晚报来说,这次报道(活动)还有另一层含义。多数媒体近年来一直努力吸引年轻读者,建立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这单纯依靠几个冠以时尚名目的版面、栏目很难实现。我们需要在全体采编人员中建立这样一种意识——尊重受众、平视受众,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了解他们的心理,进而在每一组报道中有所改进和创新,树立自身品牌形象。(作者单位:钱江晚报)
纸媒编辑的十五条“军规”——解读《编辑戒律》
《新闻实践》杂志供稿
日16:0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最近编辑出版了一本《编辑戒律》,用人民日报所报道的案例,提出了15条“编辑戒律”:戒迟缓、戒跟风、戒炒作、戒失实、戒笼统、戒绝对、戒罗嗦、戒守成、戒增添、戒封闭、戒盲从、戒随意、戒推脱、戒抱怨、戒透支。作为人民日报采编流程的“总闸门”的人民日报总编室,以众多的案例总结撰写的这本书,内容丰富,鲜明生动,就实论虚,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操作性,不失为当今纸媒所应遵循的十五条“军规”。
  通读全书以后,笔者以一个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老报人的体会,把15条“戒律”归纳为4个方面:奉献,是编辑的精神;把关,是编辑的职责;挖掘,是编辑的功夫;策划,是编辑的本领。
  精神:为报纸作“嫁衣裳”
  “选择了黑夜,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任何时候付出的努力,都是一种积累;任何地方所下的功夫,都不会白费。能吃苦能吃亏,凡事皆可为;能干事能共事,才能成大事。”这是本书作者在“戒抱怨”一节中的开场白。
  当编辑,确是一件苦差事。“晚九朝三”,黑白颠倒;远离现场,平淡枯燥;清苦伤神,却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些都是实情。然而,对一张报纸来说,编辑是不可少的,一位老报人说过:“一张报纸,没有编辑是办不成的;没有记者,是可以办成的。”此话不是轻视记者,而是强调编辑之重要。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是如此。
  当编辑,时间是“扳牢”的,可以说没有节假日,一年之中按部就班,坚守岗位,因为报纸是每天要出的。这就要牺牲掉很多个人空间,业余爱好。心爱的球赛看不成,难得一到的芭蕾、京剧、歌舞,只能任其擦肩而过……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有“从黑夜到天明”的思想准备。然而,要长期坚守,却不是一件易事,干二三十年夜班编辑的报人,不是个别的。曾经是解放日报副总编的陆炳麟,连续做了43年夜班编辑,是全国编辑中的模范人物。
  苦,是一个方面,还得淡泊名利,躲在“幕后”不为人知。长期“为他人作嫁衣裳”,却很难为自己做一件“衣裳”。我从事编辑工作最有体会,一篇稿件见报有好评,获得赞扬的是记者,这当然应该,但编辑的心血读者看不见;如果一篇稿件出了差错,自然是编辑的责任,你没有把好关或没有修改好。这在报纸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事,问题是你作为一个编辑,你应该有这种承受能力。这也可说是一种精神。
  当然“抱怨”说,也不是一味说编辑只是付出,他也有别人所享受不到的乐趣。他要比很多按作息规律的人得风气之先,更早更多接触世界、接近真相;作为旁观者可以更清晰全面地看清事实,提高把握全局能力;可以享受自己的设想得以实现的畅快淋漓,及时传递给读者的乐趣。一篇好稿的问世,一个优秀版面的推出,此中快意,是别人很难体会到的。
  把关:本职与基本功
  把好每一篇稿件、每一个版面的关,是编辑的基本职责。15条“戒律”中的好几条是针对此而发的,如“戒失实”、“戒绝对”、“戒笼统”、“戒增添”、“戒随意”等都是。其中首要的是“戒失实”,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就是有一说一,不能夸大其词。
  失实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偏听偏信,人云亦云,不加核实,落笔成章,这是责任的缺失,自然应该避免;另一种则是为了赚钱出名,故意造假,编造事实,这是道德的缺失。而以目前的状况说,后一种是主要的。从“纸包子”到“周老虎”,再到青藏铁路桥下“奔跑的藏羚羊”,不一而足。对这种假新闻的曝光,本书编者用人民日报的案例,确凿说明它的出笼过程,从日至7月7日,先后推出“网络推手大起底”、“相亲节目咋整顿”和“收视率造假追踪”三组系列报道面世,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这些报道,坚持调查先行,以理服人。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结果是“七成网友认为相亲节目该刹车了”,读者来信90%以上都呼吁“要收视率,更要社会责任感”。编辑发稿时坚持所有调查,一定要与关键当事人面对面核实。这些报道向读者披露了网络红人的出炉,原来是由好几道工具“炒”出来的,“网络打手”出手的过程是咋操纵的,收视率是咋造假和谁在左右公众眼球。这些新闻给公众提供了事实的真相和观察与思考的“窗口”,让种种造假摆到阳光之下、丑态毕露,捍卫了新闻的道德底线。
  可见,把关不只是在稿上消灭差错,而是主动出击打假。当然,消灭稿中的失实也不是一件易事,“地雷”常常隐藏于细节之中,雷人、雷事,都要高度警惕。一不留神,让它滑了过去,影响巨大。根据我的体会,编辑在文字把关中,特别要注意领袖、宗教、民族的准确无误;人名、地名、数字要反复核对;引文、引语要找到权威性版本出处;对提及古典诗词的作者,要注意防止张冠李戴等等。
  挖掘:提炼与策划
  一个高明的编辑,当然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一般性的编改稿件上,他对稿件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提炼稿件的内涵,让主题更鲜明,更有普遍意义,更吸引读者,还要策划稿件的延伸,多方面、多角度地发挥稿件的价值,进行连续报道。
  “戒守成”,顾名思义,就是要创新,按照新闻的传播规律,观念与内容,形式与手段,都要创新。力戒“一事当前,不是想怎么报道、价值如何,而是想能不能报、敢不敢报,时效在犹疑中错失,突破在陈规前裹足。”日,人民日报《河南求解四道难题》的调研报道,就是不断对稿件提炼的结果。四道难题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个方面,被提炼成:解难之钥在转变,解难之力在持续,解难之法在统筹,解难之根在创新。把河南经济发展中的现状、问题、根子、任务、途径,说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有声有色,有条有法,以致获得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赞赏。本书编者在总结这篇报道时说:“把问题的焦点直接写入标题,使文章的吸引力和生动性更加突现;文章由浅入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语言的通俗生动,使文章增加了趣味性和贴近性。”报道自然是记者和编辑共同完成的作品,记者的深入采访,编辑的精心提炼,相得益彰。
  “戒封闭”这一条,道出了编辑策划的要害。策划,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出好点子的。好的策划,必然是在掌握很多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书编者说:“编采分开不意味着编辑就是埋头只顾桌前稿,相反,保持与外界的顺畅沟通,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嗅觉,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在关键时刻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就是说,编辑要有较高的策划能力,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
  日,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连续五天,推出关注各地社情民意通道系列报道,是一例内外互动、采编协作策划的成功典范。5天共发9篇报道,既有网友参加,又有各地政府回音,还有省部级高官畅谈、编辑配发评论,一时间,及时跟踪的舆论监督,引来读者强烈反响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这组报道由调查新闻《社情民意通道“通不通”?》开头,接着是公布记者随机拨打热线电话新闻《37条热线,通了30个》,再接着《热线为啥“不通”相关地方回应》,报道了四川、天津、广州、广西、兰州5个地方的回音,又有连续报道《民意畅通
各地咋做》,介绍了山西、浙江、宁夏、武汉等地的做法,最后有《六位书记省长
纵论民意畅通》,其规模之大,针对性之强,可说所有的新闻手段都用上了。每一张报纸在一年当中,总要演出这样几场重头戏,才会在报业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编辑戒律》这本书,对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不读之书,通过解读,可以使肩挑重负引导舆论之责的编辑在工作中,看清“何处当行,何处当止”,一目了然,成竹在胸。
  □成放
重读《敬宜笔记》:当今“世说新语”
日22:06 来源:《新闻实践》
  人民日报原总编、著名报人范敬宜80岁不到就突然走了。天妒英才,令人愕然,叹息不已。追悼会上悬挂的一幅挽联:“先忧后乐采编评凝心香一瓣哀社稷骤失大笔;掖幼领新诗书画继翰墨三绝恸江山长忆斯人”,是对他新闻人生的最好概括。
  记不起那位学者说过:“纪念和怀念一位名人,最好的办法是读他的书。”笔者对这位曾是中国第一大报的总编辑,乃属仰视范围,只是读了他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连续发表的《敬宜笔记》,甚是喜爱,感触颇深,才通过北京友人“牵线”,蒙他赐赠亲笔签名书。如今,我把他上下两册《敬宜笔记》连贯通读,由“仰视”到细细品味,不能不佩服他的学养之深厚,思维之奇妙,文字之清灵。不止是新闻工作者,凡有志于写作者都能从中汲取营养。
  笔者所以把《敬宜笔记》比拟成当今《世说新语》,是受到了季羡林先生对本书评价的启发。季先生写了一篇《读〈敬宜笔记〉有感》说:“范敬宜的‘笔记’是他自己的谦称,实际都是美妙的散文或小品文。”脍炙人口的《世说新语》历来被奉为笔记小说经典,它以不加雕饰,曲折风趣,语言简练,文字生动而著称,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而《敬宜笔记》不是小说,而许多特色与功能,与《世说新语》十分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季先生说:“书中的文章都是非常短,内容则比较多样。有的讲世界大事,有的讲国家大事,更多的则是市井小事,个人感受。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和套话。”它的文风“每一篇都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不加雕饰,秀色天成。”季老还在文章最后风趣地写了一句“广告词”:“我还想奉劝《夜光杯》的读者们:见了范敬宜的‘笔记’,千万不要放过。”请注意:季老的文章不是范敬宜请他写的序言,而是季先生读了他的书后,主动写给《新民晚报》的,这就更为难得了。
  “大新闻人必是大文化人”
  “中国新闻界以后这样的人不多了。”曾与范敬宜共事多年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散文家梁衡如此感叹。他说:“人民日报十多位总编,自邓拓之后,其才学堪与其比者,唯老范一人。”梁衡还对邓、范二人作了比较分析,邓写《燕山夜话》,范写《敬宜笔记》;离任时,邓有“笔走龙蛇二十年”“文章满纸书生累”之佳句,范有“风晨雨夕赖相持,剑气箫声喜共鸣”的刻画。
  任何人文学者、作家、艺术家的成就,最终取决于学养深浅,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在《敬宜笔记》中,除了作者本身对新闻工作的驾轻就熟,以敏锐的“新闻眼”观察事物外,处处自然流露出其多才多艺,文气逼人,诗书画文,无一不是信手拈来。正如他的同窗学友冯其庸所言:“以诗而言,情韵相生,久读不厌;以书而言,功夫深厚,出笔就见法度;以画而言,前辈大师曾如是评说‘卓矣范君’。”
  当然,这种学养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本人的智商和后天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你想,他在《敬宜笔记》中,提到外婆给他唱的摇篮曲,已是七老八十的他,还可以一字不漏写下来;一次他回上海与母亲相聚,母亲问他还记得当年吴瞿安先生的4首贺诗否,他答“当然记得”,背诵一遍,一句不错,连母亲也赞叹说:“你倒记得蛮清爽,不过你外公对‘眉楼’有意见,说是用典不妥”;一群记者同时参观桐庐严子陵钓台,他可以在斑驳残缺的碑文中认出有一块《严先生祠堂记》的石碑,后来果然在上山的途中,突然在农家的猪圈里,发现了布满污泥猪粪的这块拦腰断裂的石碑;清华大学传播学院的学生为了扩大视野,请范院长讲《文心雕龙》,他照样重拾五十年前的“旧活”,应付裕如,“没有想到,磕磕碰碰地讲了三节课,竟然还博得一阵掌声”……这样的故事,书中数不胜数。所以,敬宜先生说:“从我五十年的新闻生涯中,我深感丰厚的学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深恶痛绝大话、空话和套话
  《敬宜笔记》中的许多篇章,都反映出作者对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的深恶痛绝。初集中有篇《人到晚年学说话》(原题为《感人即在平易处》),他说,所谓学会说话,“并非说自己说的话让人听不懂,而是说把光阴花在学套话、官话、空话上太多,而群众要听的、愿听的、爱听的话却越来越说不利落……”笔者从《新民晚报》读到这篇文章后,也颇有同感,于是用《脱了“官袍”学说话》的题目写了一篇杂文,发表在《杂文报》上,这就是我获得《敬宜笔记》的缘由。想不到的是,去年获悉拙作被收进了《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我不知道此文的被收录,是不是借了“范总”的光,或者是他提出的问题之普遍性,但不管什么,这也算是一段“文字缘”吧!
《“一样话,千样说”》一文,作者借一位外国旅游者与丽江一位农村老太太的对话,来抒发语言的多样性、生动性。外国旅游者问:“你们的生活节奏这样舒缓,你没想过这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太不协调了吗?”老太太不紧不慢地回答:“每个人生下来就每时每刻走向死亡,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走得那么急急忙忙呢?”范敬宜感慨道:“中国人中的语言天才太多了,但是,为什么反映在纸上的往往是那么呆板、干涩?”
  几年前,范敬宜随领导参加一次世界性的首脑大会和千年议长大会,规定每个代表发言不超过五分钟。他原以为是说说的,未料毫不含糊动了真格。他为此写了一篇《为“五分钟发言”鼓掌》,他说:“对比之下,我们许多会议发言实在太长了。由于对发言时间缺乏真正严格的控制,大量发言空话连篇,套话连篇,言之无物,听之无味,本来一天可以开完的会,非要抻到两天、三天,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用鲁迅的话说,属于‘谋财害命’。”在这次悼念他逝世的博客里,一位他的属下说:“两年前,在医院病房,刚刚动过眼睛手术的您,说起空话、套话的泛滥,少有地看到您的愤慨。”
  行走在平民百姓之中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是范敬宜的座右铭。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的工作后,痛感一些地方的汇报材料报喜不报忧,水分很大,他经常骑自行车、乘出租车,与普通百姓交谈。他虽是个高官,但他也是个平民。他走到那儿,都与贩夫走卒谈天,和平民百姓闲聊,一点儿也没有官架子,以致有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遭到交通警员的断喝:“老头儿!别往前走!”
  他在集子里有多篇与出租车司机、修车摊师傅和饭店堂倌交谈的文章。有篇《我与“的哥”常交往》,说他在全国人大当了5年常委,和“的哥”打了5年交道,了解到许多社情民意。原本他有专车,为什么去坐出租车呢?有一次因错过开会时间,“打的”赴会,这位司机一路上讲了许多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范敬宜就在当天写了《“打的”赴会》的“两会漫笔”,次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广泛注意。他还把这位“的哥”的意见面陈某中央领导,这位领导听了很受感动。从此,老范便成了出租车的常客,与出租车司机聊天,想听听机关里和会议上听不到的事情。
  范敬宜一再提及他家附近一家粥店的“艰难岁月想吃肉,小康生活要喝粥”的对联,从中品出了“大众哲学”,以“吃肉”与“喝粥”的矛盾中思考:“我们的各行各业,是否都可以想一想,到了十几亿人民都进入‘不穷、不富’状态的时候,他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会提出什么更新的需求?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消费观念以至审美观念会有什么新的变化?我们又如何从容应对?谁能想得早,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从一家粥店的一副对联,引出了如此重大的宏观思考,能“见微知著,以小喻大”,这不是文思之奇妙吗?
  不是题外的“题外话”
  《敬宜笔记》两集,收录文章120篇,从他《人民日报》卸任开始为《新民晚报》“夜光杯”撰写,至2007年收笔,差不多用了10年时间。其间,他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任职5年后,又转任清华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有人认为他写这些“豆腐干”文章,是轻而易举的事,其实,他说:“自从‘敬宜笔记’开栏以后,我就自觉地把午休免了,因为午间是我一天中唯一基本上属于自己的时间。”这说明,他任职的任务还不轻,同时他为文非常认真,既然已经承诺下来,就要拿出够质量的文章,这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虽然写得并不轻松,但他以此为乐,他说:“真的,写《笔记》是我晚年的一大乐,一种难以言传的赏心乐事。”
  看了他这个写作历程的自述,不能不钦佩他的为文精神。《敬宜笔记》给他的写作机会,他是欣慰的,有哪个以写作为一生事业的人不以笔耕为乐?他在那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日子,还是艰难地写啊写!“不许用真名写,就用笔名,笔名也不许用,就用一些集体的化名写文章,一直没有中断。”但是,他的自述,也不能不令人有苦涩之感,客观上给了他一生有多少自由写作时间?到了晚年还要牺牲午睡时间来写作,还要抓紧弥补已经失去的时间。以范敬宜这样的新闻界“大腕”,应该给后世留下多少精神产品,但他满腹才华何时得到真正发挥?能让他专心撰著又有多少年?“自怜去日多虚掷”这是他所写诗句的感叹。
  敬宜先生非常直率地袒露他的写作生涯之尴尬,令人嘘唏。他在2001年《敬宜笔记》上集出版时写的序言说:“我从事新闻工作匆匆已50年,还从来没有出过个人作品专集。在这之前,人民日报出版社曾经为我出过一本《总编辑手记》,不过那完全是工作日录,算不得是作品。后来又有好几家出版社愿意为我出版新闻、评论、散文集,我都婉谢了。这倒不是故作谦虚,而是觉得过去写过的多属‘覆瓿’(笔者注:语出汉书《扬雄传赞》,作为一个谦词,喻自己的著作价值不高,只能用盖酱罐。)之作,有留存价值的东西太少,不如藏拙为好。”言下之意,《敬宜笔记》才是他自己认为真正的作品,倍加珍惜。
  斯人已逝,“笔记”长留。两册《敬宜笔记》似剑气,像箫声,早已获得了读者的共鸣,它还会将书中弥漫的友爱、温暖、睿智传向远方,传向更多人的心灵,范公不朽!
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获奖作品《都是'弱势群体'?》写作体会
日22:02 来源:《新闻实践》
  拙作《都是“弱势群体”?》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颇出乎我的意料。作为一家地市报的从业者,发表在《衢州日报》的一篇近1400字的杂文,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确非我写作该文时所望。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还有点新意、有点深度。
  回顾该文的写作过程,我觉得要写出有较高质量的杂文,还是离不开那句老话:在生活中时时留心,就会发现新题材,找到独家话题;用心多思考,才会有思想的深度,文章的厚度。
  留心生活,努力见人所未见
  当今时代,对杂文、时评类作者来说是最好的时代。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可以自由地言说;社会转型期,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让你有话可说;互联网使世界变平了,虽地处偏远的小城市,也可以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同步获取最新信息,处于同一平台上开展竞争。从另一角度来说,本地发生的事情,同样是全世界都同时知道了,要找到独家的题材是越来越难了,但只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还是能找到独家题材的。
  最初,“弱势群体”对我有所触动,就是来自生活中的感受。在一次我们与当地交警开展的联谊活动中,大家讲话也就比较随意,交警们大倒苦水。他们说,碰到领导的车违章了,你敢处理吗?有些人电动车乱骑,去纠正他,还要挨骂……“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可有记者说:其实记者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哩!现在出去采访,有时人家连理都懒得理你,帮他们宣传还得求人家;一些公务员说,我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哩,在领导面前我们什么都不是,还不弱势?
  这些话听得多了,就引起了我的思考:怎么理解弱势群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像警察、公务员等,他们讲自己是弱势群体,虽有点调侃的意味,但有认真的成分。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根据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及其在生存资源分配格局中的地位,整个社会可以分为三大群体:强势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就是在社会中处于弱者地位、在生存状况和生存资源分配方面处于劣势的人群。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而自称“弱势群体”的泛滥,固然有搔首弄姿的成分,但也意味着“受害者”心态的普遍化,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社会情绪的一种表达。
  因为对此有较深的感受、有所思考,2009年6月,当我先后看了两条关于城管称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新闻后,终于有了写作《都是“弱势群体”?》一文的冲动。文章始发于日的《衢州日报》,后又见于7月13日的《西安晚报》等,然后被《大家文摘报》、《杂文选刊》等报刊转载。也可以说,本文是在人所未见未言时,先见先言,因此就有了独家性,有了新意。
  用心思考,努力言人所未言
  现在写时评、杂文的人很多,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也有少数写手以此为谋生甚至是致富手段,为写稿而写稿。有作者告诉我说,他每月要写一百多篇稿子。一个人每天要看新闻,要写稿,还要到处发稿,平均每天仍要写三五篇稿子,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学习,多少时间思考?有些就是按一定的套路,对新闻事件引用一下,然后评几句,有的反正不管什么事就骂一通,为批评而批评,缺少思想的深度。作为专业新闻工作者,我觉得宁可写得少些,但应该力求有新意、有深度,尤其是杂文,没有思想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是非常苍白的。
像我本来书读得不多,功底较浅,只有平时用心多思考,努力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发现其深意。对“弱势群体”,我就琢磨,为什么自称“弱势群体”会泛滥?这种泛滥究竟反映了什么?一些很强势的群体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其实质是什么?产生这种“受害者”心态的思想根源到底是什么?
  在《都是“弱势群体”?》一文中有这么几段话: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虽然生活在21世纪了,虽然世界成为地球村了,虽然都上互联网了,虽然天天讲与国际接轨,虽然天天高唱民主高唱接受群众监督,但心态并没有真正随之发酵,真正接轨的仍旧是‘皇上’意识,自己一开口,‘奴才们’‘喳’声一片才真正爽。所以,真的遇到民主监督,遇到群众‘犯上’,就觉得很‘委屈’、很‘倒霉’、很‘弱势’。……
  在平等意识还未真正溶进人们血液的时代,往往人人想‘强势’。就是未庄的阿Q,在赵太爷、假洋鬼子他们面前那么弱势,遇到小D、小尼姑还是要耍耍‘强势’的。而在一个还没有真正凡事讲法制讲显规则的社会中,又是谁都可能真正弱势的。交警在众多司机面前很强势,但在权贵面前真的很弱势;权力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卡一下、刁难一下,大老板也真的很弱势;而小公务员一转身在领导面前却弱势了……
  谁都有机会强势,也谁都有处于弱势的时候;谁都想利用手中的‘强势’,放大掌握的‘强势’,那么离开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就都是弱势。要让大家不弱势,只有讲显规则,讲法制,事该如何办就如何办;再就是树立起平等意识,人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了,离开自己的地盘也就不会变弱势了;而掌握公权力的人则应真正树立民主意识,就不会把不正常当正常,一遇‘委屈’就那么‘矫情’,把正常反而当‘弱势’了。”
  这几段话就是回答了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强势部门、强势人群会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的问题,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看起来很强势的群体有时还真的是“弱势”,而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习惯于按潜规则办事,而不习惯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从而提出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才能使大家都不会沦为弱势群体。
  文章并没有停留于此,又进一步指出:不依法办事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那种普遍的、强烈的特权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大家都希望放大手中拥有的或多或少的特权,从而使得别人在自己的特权面前沦为弱势,而自己在别人的特权面前也自然是弱势。那么只有人人真正消除灵魂深处的特权意识,真正树立起平等意识,才不会老是想着自己要高人一等,想着利用特权谋求按潜规则办事,而是树立起法治精神,自觉地依法办事,才能让强势群体、中间群体不弱势,就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在人格尊严上不弱势。文章抨击了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对自己失去的部分特权的留恋,深刻地指出其实质是封建意识的残余,指出这种意识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危害。后来虽然出现许多同题材的文章,但基本上没有跳出“要依法办事”这个主题。因此,也可以说,《都是“弱势群体”?》一文不仅是新话题,也比较有深度。
  文章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这篇杂文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文章的标题就不够醒目,也不能很好地揭示主题。还有,作为杂文,文学味、杂文味还不是很浓,这主要表现在语言还太平直。再比如,文章还不够精炼,像第二自然段,列举了一些强势者“自甘沦落”为“弱势群体”的例子,就显得多了一点,等等。这些不足,有的是本应该在写作中再认真提炼而避免的,有的可能是我力所不逮的。
  (作者单位:衢州日报社)
唤起真善美的媒体力量
“撑伞女孩”系列报道的编辑感悟
《新闻实践》供稿 作者:朱韶蓁
日22:5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
骑车姑娘雨中昏倒,陌生女孩撑伞守护——杭州网友“傲骨柔肠”在街头拍下这感人一幕,上传至钱江晚报网络版论坛。我们及时采用了这一照片,利用这条线索,连续在网上展开了“寻美”的报道,引来众多网民热转,在天涯、猫扑等论坛的图片热议排行榜上连续多天位居首位。钱江晚报及时进行报网互动,用了大篇幅着重报道,在网民与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网友报料引发了大规模的媒体报道
  7月4日下午3点50分左右,网友“傲骨柔肠”路过杭州保俶路时,正好看到一位小女孩蹲着为一位昏倒在路上的年轻姑娘打伞,而她的父亲则在一边拨打120求助。“傲骨柔肠”很是感动,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这感人的瞬间。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将昏迷女子送往医院,“傲骨柔肠”回家就将图片发到了钱江晚报论坛。
  这张新闻照片,极具视觉和心灵冲击力,很快引起了网络版编辑的关注。我们及时联系“傲骨柔肠”,请他叙述了亲眼所见的救人过程。但遗憾的是,经记者多方打听,也未能找到女孩和她的父亲。所以,在7月6日第一篇稿子《美丽的撑伞女孩,你是谁》中,内容重点放在寻找撑伞女孩上。
  报道一推出,许多读者和网友都被这位小女孩的善良深深打动,都很想知道她到底是谁。有不少读者向报社提供线索,最终找到了这位女孩,她的名叫曹婉婷。于是,我们接着对她和她家人深入采访,发表了《平时很爱笑,比照片还漂亮》、《这是教她做人的最好一课》等稿件。
  一时间,这位善良女孩成为网络热议的人物,我们请了专家发表看法,整理了网友对此事的讨论,继续采写了《美好最具感召力》和《寻找善良,呼唤美德》。
  撑伞女孩为什么“红”遍媒体
  我们对撑伞女孩的寻找虽然告一段落,但是读者与网友对此探讨并未停息,而且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我们起初所未料到的。浙江卫视、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杭州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媒体对此事跟进报道,邀请曹婉婷和她爸爸参与直播节目或者电话连线进行访谈;天涯、猫扑、19楼等热门论坛也对此设置了话题讨论。
  连续几天,不断有读者打进钱江晚报的96068热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要求与记者、与曹婉婷直接沟通。网上更火热,“美丽的撑伞女孩”照片连续多天在天涯、猫扑等论坛的热门图片评论排行榜上列首位。网友们纷纷跟帖对小女孩的行为大加赞赏,也坦承自己无法做到与她一样的举动。一些网友对社会、对人性进行了反思,有的还表露了心声:“帮,还是不帮,是个问题,让人纠结。”有位读者还特别提醒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报道,应该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希望这么善良的女孩子因此受到一点伤害。
  拍摄者“傲骨柔肠”还特别发帖称:这些年来,社会风气受到污染,人与人之间麻木、冷漠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与学校教育也存在些问题。钱江晚报抓住这一典型事件,不惜版面大篇幅报道,寻找善良,呼唤美德,弘扬正气,此乃媒体的一片良苦用心。
报道为何会有反响、撑伞女孩为何会红火,并不在于全方位的媒介传播,而在于事件本身,或者说是一个撑伞的动作、一个严肃的眼神。见义不敢为、助人惹麻烦,是人们在一连串的“彭宇”案后滋生的消极心态。的确,为人撑伞不需要多大力气,但是决定做这样的事,却需要勇气。在我们的生活中,顾虑太多,都念着一己之利,而小姑娘纯洁的内心里,救人是一种本能。
  撑伞女孩的这一举动,原本是人之常情,却引来热捧,只在于“稀缺”。她的行为,打破了成人世界里因种种缺陷而累积的思维定势,她让我们羞愧,也给我们希望——原来,举手之劳,可以如此美好。这也正是我们报道这位小姑娘的初衷,至少从读者、网友的反映来看,他们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对真善美保持肯定和追求的态度,报道目的可算达成。
  社会上不乏丑陋、暴力、无助的现象,审“丑”时代需要美来净化。正是无数个“冷漠”和一颗“热心”的强烈对比,才使得撑伞女孩感动了无数人,而这样的新闻报道也因此有了道德价值和时代生命力。
  坚守网络时代的媒体责任感
  作为媒体人,我们并没有亲眼见证现场,或许这有些缺憾,但幸运的是,活跃在钱报论坛的摄友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与线索。从网络中提取,在现实中丰富,又回归到网络这个“大水池”中放养。可以说,网络媒体在这则新闻报道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
  钱江晚报网络版的“好摄之友”论坛,是钱江晚报网络版中最聚人气的版块,下设美时美刻、社会纪实、创意影像、贴图共赏、技术器材、摄影信息、老宅数字博物馆等七大部分。从2006年3月第一帖到今年7月底,共有超过5.5万个主题帖(跟帖46万多),摄友上传的图片会让你可能成为钱江晚报的新闻线索来源。正是有这样的人脉积累,才会在摄影记者赶不到的地点,仍然有摄友上传现场拍摄的珍贵图片。
  网络还深化了报道内容,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根据“傲骨柔肠”网上的报料,我们依靠网络包括微博的力量传播开来,一步步搜索、找寻、开掘,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加大了传播范围,而网民的热议又是一道很好的“菜料”,极大地丰富内容,加厚报道的力量。最终,我们依靠读者与网民的参与,还原了一个鲜活的新闻现场,发现了一个真实的撑伞女孩的故事。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代表着主流的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是鲜明、具体、立体化的。新闻传播必须对社会、对民众负责,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客观传播。
  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媒体,对新闻媒体来说,秉持和坚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包括道德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而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应居首位。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现在科技发展、全球一体化带来了对新闻工作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是不可不变的,要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但是有没有不可变的呢?不可变的,我认为就是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撑伞女孩”这则钱江晚报首发的独家报道,展示了钱江晚报的独家视角、独家审美、独家品味。报道社会生活中正面、正气、正义的新闻事件,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应成为主流媒体的价值共识和时刻肩负的责任。“撑伞女孩”的照片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再一次说明:真正打动人心的是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真善美,普通人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更加夺人眼球。同时,也可从这样的题材选择中,看出钱江晚报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希望能对人们只顾私利、见死不救的价值取向能有所扭正,引导社会公众对一些公共问题的判断能够更正确、更人性化。
  (作者:钱江晚报网络部记者、编辑)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
《新闻实践》供稿 作者:叶辉
日22:31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野生动物园曾发生过轰动全国的五虎围牛事件。野生动物园为了恢复老虎的野性,培养野外生存能力,将5只圈养的老虎放出去扑食一头牛。结果5只动物园出生的老虎见到牛,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更不知道这头上长角的四脚动物是能吃的,围着牛不知所措。牛也没见过老虎,初生牛犊不怕虎,扬起尾巴怒吼一声,吓得老虎落荒而逃。
  现在的主流媒体——党报记者也有些像动物园的老虎,习惯于喂食,无法自己觅食生存——他们的许多稿子都是指令性的,主题、题目、多少字甚至发第几版都给规定好了,稍加采访,编一下材料就可拼凑成稿子。这样的稿子缺乏原创性,不受读者欢迎,最终导致主流媒体缺乏主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也是主流媒体逐渐被边缘化的一大原因。
  发现新闻是记者的职业乐趣,发现的过程就像享受美食的过程一样美妙无比。而指令性稿件就像美食家面对一桌美食,却被省略了进食的过程,直接将美食通过鼻饲灌进胃里,最精彩最美妙的过程被省略了。过多的指令性稿件使记者失去了发现新闻的乐趣,久而久之,记者就会变得麻木,失去新闻敏感。同时也给记者造成一种发稿很容易、完成任务很容易、当记者很容易的假象。诚然,当个普通的、平庸的、能完成任务的记者确实容易,但要想写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那就一定要自己去发现新闻,因为真正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往往是独家的原创性的报道。而要发现别人没能发现的独家的原创的报道,就必须具备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是记者的素养、知识、所积累的新闻实践经验与现实的新闻事实发生碰撞产生的灵感。面对同样一个事件,面对共同关注的一个题材,大家的视觉差异也许很小,感觉差异却可以很大。有没有新闻敏感,写出来的报道可能就有着天壤之别。
  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发生了一场大洪灾,当地组织一批记者到灾区采访。在灾区,记者看到的灾情视觉差异极小,但发出来的稿子竟有着天壤之别:稿子见报后,光明日报驻云南记者王茂修的报道影响最大,他从洪灾造成的危害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造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当时,我国还很少有人关注生态问题,王茂修慧眼独具,最先从生态的角度报道了这场灾难,引起强烈反响。
  美学上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闻,缺少的是发现。也就是说,记者看到,听到了,亲历了,但不等于发现,许多好新闻与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擦肩而过。而新闻敏感强的记者,能从平凡中洞见伟大,能从普通中窥见独特,能从砂子中发现真金。
  有了新闻敏感,生活中到处都是新闻。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一次下乡,住在公社的办公室里,这个晚上一点动静也没有,什么事也没发生。可是范敬宜敏感地从“什么事都没发生”的事实背后发现了重大的新闻,写出了新闻名篇:《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 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
  相反,缺乏新闻敏感却使重大新闻漏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刚当记者时,一次去采访一位名演员的首场演出,他去后得知,演出已被取消。既然不演了,他也就回去睡觉了。第二天,许多报纸都在重要版面报道了一条重大消息:这位著名女演员自杀了。泰勒漏掉了一条重大新闻。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记者的职业生命。一位外国记者说:“我能嗅出一里之外的新闻。”而当前有些记者,新闻就在鼻子底下也“嗅”不出来。
  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何才能使自己更具有新闻敏感?我以为可以从知识、思想和新闻线索三方面去积累。
  知识积累包括政治知识和文化科技等其他知识。一个党报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就是政治敏感。所谓“吃透两头”,就是要吃透上头和下头——吃透上头:熟悉各阶段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的中心任务,做到心中有大局;吃透下头:了解社情民意。只有吃透两头,胸中有大局,才能具备政治敏感。
  记者的职业特点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对党报记者来说,除政治知识外,其他知识也很重要,置身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最新的知识,广博的知识积累能使自己敏感起来。
  如光明日报记者张小弟一次在机场遇到一学者推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在登机,他越看越觉得此人像电视上见过的杨振宁。但杨振宁这样的世界顶尖的名人,怎么可能一个人出差而没人陪同呢?登机后,他们竟坐在同一排。但他还是不敢贸然与他打招呼。飞机升空后,他看到此人低头并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想起杨振宁传记里的一个细节:一遇事便会双手合十祈祷。张小弟马上敏感地意识到,好新闻来了。他马上直呼“杨振宁教授”,两人就聊了起来。这次邂逅的结果,张小弟发了一篇得奖的新闻。
  对记者来说,思想的积累尤为重要。记者要关注社会热点、疑点、难点,平时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不断地思考,这些思考好比酿酒,酿的时间越久,思考越深入,越透彻,越能激发新闻敏感。当思考的问题一旦碰到现实的题材,脑子里马上会溅出火花,激发出灵感,就能够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的效果。比如上世纪90年代,浙江有一句口号很响亮:“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但是许多地方为了追求“最好”,不顾经济状况而盲目建造豪华校舍,一个校门就耗资几百万,甚至在建中学校舍时有领导提出“21世纪就要建21层”。这个现象引起我的关注,与一位教育专家聊天也聊起这个话题,他认为,这些豪华校舍是“镀金拖拉机”,哪能上高速公路?我后来在光明日报发了一篇独家新闻:《学校不能建成“镀金拖拉机”》,后又在中国教育报发了一个整版。
  新闻敏感还需要新闻线索和素材的积累。我是个笨人,靠的是笨办法。为了积累新闻线索和素材,我建立分类的新闻线索信息库,哪些能发消息,哪些能发通讯,哪些是深度报道,哪些可发头版头条,一一分类记录下来。电脑为积累素材提供了便捷条件,发现一条线索,就建立一个文件夹,以后发现与这条线索有关的素材,就全部装到这个文件夹里。掌握线索后,不一定急于去写,平时经常想着,常常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一个开头,或一个结尾,甚至一句精彩的句子,这时千万别偷懒,赶紧记下来,写作时常能用上。
  比如,我比较喜欢写人物,就专门建立了一个人物线索的文件夹。如采访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刘克峰,就是我在餐桌上听到一句玩笑话引起的:“刘克峰喜欢数学是从追求女同学开始的”。说是刘克峰上中学时,还是个调皮的差生,有个女同学数学成绩非常好,他为了比翼双飞,开始攻读数学,后来成绩上去了,女同学也追到手了……听到此,我脑子一热,好题材!马上把这个细节记下来,并为刘克峰建立了一个文件夹,把他列入我备选的人物新闻信息库。
  刘克峰是破解过许多世界数学难题的青年数学家。后来我在浙大又多次接触到他,发现他非常爱玩,打乒乓球几乎达到专业水平。当这两个细节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我马上想到了陈景润:只懂数学,不懂生活,走路思考问题撞在树上还会问谁撞了他,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形象。而刘克峰会学会玩,与陈景润相比完全是个另类。这一比较,立意马上出来了:“刘克峰:另类数学家”,但是,到这时我还没有产生写他的冲动,还需要等待机会。
  两年后,机会来了。2006年,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报社让我去采访。在追踪朱熹平不遇的采访中,我从外围采访了与朱熹平熟悉的刘克峰。那天谈完朱熹平,刘克峰就谈起了自己的经历,越谈越起劲,我是越听越激动,我感到,完成刘克峰这个人物典型的时机成熟了。最后是朱熹平还没采访到,刘克峰的采访却意外地完成了,回家的路上便已感到写作的冲动,一些句子一些词语开始不断从脑子里冒出来,我知道已进入写作状态。当天晚上就写了4000多字,第二天完成了8000多字的人物通讯,发了一个整版。
  一个好记者要有一个能“嗅出一里之外的新闻”的好鼻子,只有不断训练自己的新闻鼻,使自己敏感起来,才能去发现新闻,才能充分享受发现的乐趣。
  (作者: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
雕琢'三国'的报人
日16:28 来源:《新闻实践》
  具有竞争力的媒体,历来是藏龙卧虎、广纳人才之地。就我浅显的了解,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便拥有一批“双栖人才”,在新闻领域取得不俗成就的同时,还获得另一种桂冠:诗人、散文家、时评家、杂文家、历史学者等等。这些人中,足有实力召开个人作品研讨会、签名售书、充当专栏作者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刚过不惑之年的陈华胜,专注于“三国”的研究与撰著,得心应手,潇洒自如。
  我称华胜是“三国通”,决非过誉。从他未及而立之年撰著的《大江东去——三国志随笔》开始,至今已出版有关“三国”的历史书籍14本,版权涉及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日本。他赠与笔者5本新著中,就有台湾出版的《三国奇谈》,有浙江、重庆出版的《40个三国人物的口述历史》、《三国志人物故事》、《第三只眼看历史》等,真是丰收而至。
  华胜的第一本著作《大江东去——三国志随笔》,是作为“二十五史随笔丛书”之一,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在这套丛书作者中,陈华胜当初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弟弟”。但他的写作史料翔实,功底不凡,构思巧妙,文字活泼,经得起时间的磨砺。2003年,台湾实学社出版公司以《三国奇谈》的书名出版的一书,就是以他的《大江东去——三国志随笔》为“母本”的。台港评论家罗吉甫指出:“近几年坊间出版的的三国论述,《三国奇谈》可能是最值得细品的一部。”
“这本《三国奇谈》倒是让人眼睛一亮,原因在于作者陈华胜先生兼具四项特长:读书有间、论述有趣、下笔有神、推断有据,能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本书不标举实用价值,不强调励志功效,但开卷一读,多少人生哲理尽在其中,多少经营智慧俯拾皆是。最难得的是不说教,不八股,人物褒贬自有论定,事情成败自有定见。”
  读陈华胜的“三国”书,总觉得历史在他手中像一块“璞玉”,可以雕琢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虽“随心所欲”却“不逾矩”。2008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0个三国人物的口述历史》,可说是他写作上的一个创新。口述历史,是上世纪后期以唐德刚为标志兴起的一种新文体,华胜把它嫁接过来,书写“三国”人物的个性特点和重要事件。书中的人物,个个用现代语言,来讲述他们自己和同道的身世,口头语或纸媒、网络用语应有尽有,被他一一镶嵌在古人身上,插科打诨,诙谐有趣,读来却不别扭。这里摘录几段曹操口述《公元208年的那一场东风》:
  蔡瑁、张允训练的水军东倒西歪简直没法看,遇到风浪稍大一些,全船的人一齐趴在船舷边“现场直播”,翻江倒海哭爹叫娘的都有,把我的脸都丢尽了。
  《东汉日报》一位叫蒋干的记者,还搞到确切的证据,揭发他俩曾私通敌手。稿子见报后,引起东汉人民的公愤,为了平息民愤、严肃法纪,我只得将他们双双送上不归路。不过,后来有证据表明,黄盖其实是周瑜的间谍,包括那个唆使我造航空母舰的庞统——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想我曹孟德一生以识人善用著称,这件事传出去当然对我英名大有损坏,所以我再三严令宣传部门将此事列为国家机密,新闻单位一律不准报道……为此,我还撤换了一任不太听“招呼”的《东汉日报》总编辑。没想到,他的孙子中有个叫陈寿的,后来读了历史系,写了一部叫《三国志》的书,还是将这桩事情露了出去,害得我出丑至今天。
  现在想想,那一把火烧得我真是心有余悸。漫天的火光红了大半个江面和江边的悬崖峭壁,若叫张艺谋看到了,他一定会扯上王潮歌、樊跃几个,搞出一台大型山水实景武打演出《印象赤壁》来。
  不要以为这是戏说,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华胜说:“在大家‘自娱自乐’的当口,我偏要来个‘自说自话’。这个自说自话不是作者自说自话,而是让三国历史人物来‘自说自话’,回顾评点自己那段历史。通过人物自述的表现形式来还原历史、澄清历史。”这种“诡异的‘口述文体’,也许它是一个异类,但尊重历史却是作者的基点,以此基点再作解构,同样是搞怪,但不想‘恶搞’,而是想创造一种‘善搞’的方法。”
  研究“三国”、撰写“三国”已经到了这种境界,创作欲的冲动恰如水到渠成。华胜感慨说:“在今天这样的网络时代,资讯高度发达,我们对业已成为经典的《三国演义》难道只能有一种从明清时代一脉相承下来的正统理解吗?阿Q同志说得好:‘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罗贯中同志动得,陈华胜同志动不得?”一副“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姿态。这一“动”,动出了这本《40个三国人物的口述历史》。其实,文艺创作最怕落入窠臼,就要敢于大胆迈步,走自己喜爱的路子。著名画家吴冠中就强调“短笛无腔”:“腔,是艺术结晶,腔各有其规范。无论绘画、文学,我不愿就别家的规范,不入其腔。信口吹笛,吹的是牧童归去的怡然之情,无腔何妨。”
  华胜在《大江东去——三国志随笔》一书的后记中在谈到《三国演义》时说:“我最早接触这段历史也是靠了这部小说,这得感谢我的外祖母。她读过中学,在她那个时代也可算是个知识女性,与天下所有摇着蒲扇给外孙讲故事的老人不同的是,我的外祖母有一柄鹅毛扇——至今我们家仍保存着——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摇着这柄鹅毛扇告诉我:从前,有这么一个也是摇着鹅毛扇的人智慧非凡,他的名字叫诸葛亮。从外祖母的口中,我知道了曹操、刘备、关公(外祖母从来不称关羽,只叫‘关公’)、张飞,知道了赤壁大战、草船借箭和空城计。”这是他关于“三国”的史学启蒙教育。直到读小学、中学,他也是与三国形影不离,节省零用钱买《三国演义》连环画,照着书画那些三国人物形象,搜集啤酒瓶盖画上三国英雄脸谱做游戏……
  真正读“三国”则是进入大学以后。他认真研读《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两相对照,考据索引,乐此不疲,蓄势待发。当初,他是从杭州高级中学保送进杭州大学的,名师吴熊和、蔡良骥带着一张古文卷子到校亲试,被认定合格后征求他的专业志愿,不料小伙子却报了热门的新闻系。老师原是希望他读古典文献的,结果是阴错阳差,无心插柳柳成荫。
  华胜如今著作颇丰,但他念念不忘引他入门的恩师。他不忘高中语文教师曹文趣赠送给他一套10卷本的《史记》,不忘杭州日报副刊编辑李玲芝在“西窗烛”栏目为他提供谈古说今的园地,不忘已故副总编冯振德在他写出谈“三国”文章之后的谆谆鼓励,也忘不了学兄文友的推荐,让他在“二十五史随笔丛书”中初试锋芒……
  华胜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一直在杭州日报当记者、编辑。2003年任《每日商报》副总编辑。三年后,报业集团拓展文化产业,他为集团操办“汉书数字出版传播有限公司”,集董事长、总经理、总编辑于一身,任务不轻,但他的“三国”历史情结却是挥之不去,且愈来愈成熟。一部漫谈宋史的新书稿已经完成,央视“百家论坛”也与他有过接触和意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正是对华胜今后创作的写照与期待。
(责任编辑:付龙)
没有荣耀,只有本分和责任
日16:26 来源:《新闻实践》
  我一向认为,若是一个记者拒绝“封口费”成为了新闻,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的悲哀。因为那是一个记者的底线,突破这个底线,连一个合格的公民都不算了,还奢谈什么记者责任?一万元“封口费”和百万元“封口费”,也只是量的差别,性质是一样的。在我看来,记者拒绝“封口费”是本分、是责任,没有什么可以自傲的,即使身处威逼利诱的现实,也不应仅仅满足于没有突破这样的底线。
  记者要有社会良知的担当,应有新闻专业精神,在各种困厄复杂的情况下,坚持把最真实的声音传达给公众,这才是合格的记者应该做的。
  (一)
  身为调查记者,我对质疑式的新闻似乎有着天然的敏感。
  日,我正在蔚县阳眷镇采访死亡3人的矿难瞒报事件,还不知道蔚县李家洼矿难发生。第二天中午吃饭时,有人说李家洼也出事了。我一听,顾不得吃饭,就租了一辆三轮农用车找人领着赶到出事地点。
  李家洼矿地势辽阔,方圆几公里没有遮掩。因为矿难事发已近30小时,显得很平静。我发现惟一的异样就是,几十米高的铁架上有3个人正在拆除施工。凭多年的采访经验,我知道这里肯定出事了,但是本地记者在本地采访,无论明暗都得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当天下午,我就直接赶到李家洼邻近的山西广灵县。因为我知道,那里是矿难遗体处理的“大本营”。
  广灵属山西大同市管辖,距蔚县只有几十公里。我人生地疏,这么大的事,又那么隐秘,调查从哪开始呢?这些年,我采访了很多矿难,特别是瞒报矿难,知道矿主最难之处就是遇难矿工遗体处理。不管矿主有多黑,他也不敢把遗体随便找地埋了,必须要有家属签字,必须要有人给火化。实际上,只有找到火葬场的原始记录:年轻,男性,外省籍,工作单位是某某煤矿或铁矿,遗体数量集中……寻找真相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现在,查原始登记没那么简单了,别说一个外地记者,连公安都难。何况广灵根本没有火葬场,只有遗体存放中转,火化必须去更远的大同市浑源县或张家口阳原县。
  于是,我决定从尸体存放和死难家属两方面入手采访。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把4个为蔚县矿难瞒报提供尸体转移存放的“清凉世界”摸得清清楚楚。
  我主要是暗访,边问边录音,装作很内行的样子:“昨晚出事了,有十来个人,有地吗?”对方忙不迭地接待,领我进去看,存放尸体的冰柜挨个掀开,其中真有一具尸体,车祸死的,那也硬着头皮掀开看看,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因为这才能知道对方说的“一台冰柜能放3具尸体”是否属实。
  问到路南“清凉世界”的时候,就基本已经求解得解。看门老头告诉我:“满了,都满了!”一问,才知道装“满”冰柜的遗体都来自南留庄的,而出事的李家洼矿就属于南留庄镇。
  这么看来,跨省转移尸体、瞒报矿难事故,这个新闻已经够惊心了,而广灵至少有4个“清凉世界”专为蔚县瞒报藏匿矿难死者尸体服务,每家都有7—8个冰柜。李家洼矿难35人死亡,矿主并没全部转移到广灵,因为只有路南两家存放20具左右。
  (二)
  死难矿工家属方面采访比较困难,他们都躲着记者,对外人一字不提。因为矿方人员吓唬他们:说出去,老板被抓进去了,每个遇难者的家属按国家标准赔偿,也就20万元;如果不对外说,可以多给点,37万、38万、40万,最多90万。人都死了,谁不想多拿点钱呢?
  所以,我只能旁敲侧击。
  我在县城同时登记两个旅店房间,两边跑:一个住在矿方处理小组的隔壁,在屋里就能听到一些赔偿信息;一个和来自重庆永川的死难家属住一层,与他们同一个餐厅吃饭。
  蔚县矿难瞒报,在广灵几乎人人皆知。当地人告诉我,蔚县一出大事故,街上明显的是“冀G”的车牌号多了。蔚县矿主处理善后,一般都安排遇难者家属住在广灵林业招待所。我15日下午住下,很多家属都是16日早晨赶到,而且多是从重庆坐飞机飞到太原,再乘大巴到广灵。在招待所,我试着和服务员套近乎,想查家属登记的详细地址,却没有任何文字登记。当时正是奥运安保期间,住宿必须实名登记,但广灵对这些人网开一面,简直不可思议。
  几天下来,我初步了解到,光这一招待所住的30来个家属,估计涉及10个以上的死难矿工,也“套”出了5个死者家属的确切家庭地址,其他人只知道是来自重庆永川区的。
  可是,就在调查进入尾声的时候,我不小心被一伙男子当场揪住。当时,已经是晚饭后傍黑,很多家属拿到钱准备回家了。我正欲想让他们留个电话,不料一个黑大汉过来揪住我脖领,问我干什么的,即刻四五人就围上来了。
  我当时不担心人身安全,最怕的是身上的相机、录音笔、采访本被抢走,那就等于几天的采访归零,而再也没法弥补。自然,光怕也不解决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理直气壮,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说!是你们报警,还是我报警!”
  我不接他们的茬,对他们连唬带嚷。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家伙,马上就软了。我也怕吃亏,交涉几句就回到旅店大厅,那里有保安,人来人往的。他们一溜跟着,就在旅店登记簿上查出了我的身份。不一会又查出我的记者身份,包括我的家庭成员情况,显然通过公安网查到的。
  于是,这些人开始轮番软硬兼施:“有什么要求提出来,老板会照顾的。”我说没要求——估计有别的记者在老板答应某些要求后就直接走了。接着又来硬的:“谁要毁我们,我们反正知道家庭地址。”
  为防万一,当晚10点我去派出所报案,把自己追踪报道矿难遇到的威胁和自身情况,让值班民警作了笔录。
  从此,我的身份暴露,所有采访都有人监视,再住下去没有意义。第二天,我就回到蔚县县城,正面采访政府方面。
  (三)
  见到县委书记、县长和主管副县长(后因隐瞒矿难均被判刑),他们都客气得很,但就是不答复瞒报矿难的问题,推说没接到下面的报告。但是他们也说,有人举报到国家安监局了,张家口方面正在调查,而且不让县里参与。
  接着,我给张家口安监局局长高继存(后判刑19年)打电话,对方说得更实在:“奥运期间,你也报不出来!我们正调查,结果出来再告诉你。”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已经拿到一手的瞒报证据。
  从蔚县回来,我人还没到家,电话就来了,此前采访认识的煤老板,受人委托要见我,讲利害,说关系,意思是不让你白来——我毫不犹豫地推了。此后,他又多次说要到石家庄进货,顺便来看看我,话说到后来,说得更明确:“出事老板宁可出100万元,就当多死了一个矿工多赔一个人的钱,就是不愿意记者把这事捅出去。”这一切,均被我严词拒绝。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煤老板为什么对这事这么上心,因为他刚卖了一个矿,手里有现金,刚好李家洼出事,矿主急需现金封口,从他这里借了1000多万元。如果这事一曝光,矿主倾家荡产,他那借款也就可能随风飞了。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除了7月18日晚与蔚县县长、主管副县长吃过一次饭之外,我没和矿方任何一个人吃过饭。
  回到石家庄不久,我就把有关采访细节向张家口专案组作了沟通,提供调查线索,同时把我所知道的被封口的媒体情况通报给他们。专案组非常重视,专门找到我,详细了解与核实有关情况。专案组同志最后给我总结了三大“不容易”:短时间掌握这么多细节真相,不容易;顾大局不往网上滥捅,不容易;经得起金钱关考验,不容易。
  后来,警方掌握了一大批被“摆平”的记者名单。据说,比起蔚县的“封口费”事件,山西发生的那一起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来蔚县的多是真记者,这可是比矿难瞒报本身还难堪的丑闻。而我,可能是这起事件中惟一一个到过现场又没被封口的记者。
  本报总编李炳庠命我根据采访材料写出内参,省略瞒报事件本身的内容(调查组肯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奇闻奇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