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骈文名篇第一骈文,你被惊艳到了吗

千古第一骈文:八百多字竟然用了至少三十七个典故
掌上历史何志浩
文/何志浩王勃 (资料图 图源网络) 《滕王阁序》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 (资料图 图源网络)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蕴含典故盘点: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在南昌,汉代设有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市区;唐代改称洪州,设有都督府。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都是二十八星宿名。“衡”指的是当时洪州附近的衡州,“庐”指的是庐山,代指洪州北边的江州(今九江)。二十八星宿 (资料图 图源网络)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4.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据《后汉书》,陈蕃是当时豫章郡的地方官,也是一代名士。他从不留客人在家中过夜。唯独当时高人徐孺子到访,他才将高悬在家中的客塌放下,留宿徐孺子。徐孺子回去后,他又将客塌悬挂起来。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董仲舒曾经梦见一只蛟龙腾飞入怀中,第二天文思涌动,创作了《春秋繁露》。又记载杨雄曾经梦见凤凰在他著作的《太玄经》上翩翩起舞。6.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有六把宝剑,紫电剑最为出名;《西京杂记》记载,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后,那把剑上常常出现霜雪,故名清霜。7.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古代豪强贵族举行宴会时,击打铜钟演奏音乐,大鼎盛着各种食物。上古有严格规定,士用一到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天子用九鼎。所以“钟鸣鼎食之家”代指富庶人家。钟鸣鼎食之家 (资料图 图源网络)8.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青雀,指的是当时长江流域通行的鹢首船;黄龙值得是古代一种在大河航行的重型军舰。9.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古代传说,大雁南飞一直到衡山之阳(衡山南面)就栖息于此,不在南迁,直到天暖再北上迁徙。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睢园是汉代梁孝王建立的园林,也称梁园,其中种了很多竹子。俗语“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便来源于此。彭泽之尊,彭泽代指曾经做过彭泽县令的陶渊明,他辞去县令之职务,写了《归去来兮辞》,其中说到:“有酒盈樽”。彭泽就在南昌附近。绿竹 (资料图 图源网络)11.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当年,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曾经在邺水游玩赋诗,曹植作了一首《公宴诗》有”朱华冒绿池“之句。临川之笔,指的是曾经在临川任职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12.四美具,二难并:四美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也有说法是音乐、饮食、言语、文章。二难,指的是客人、主人都是名士,非常难得。13.望长安于日下:晋元帝的时候,有人从长安来汇报工作。晋元帝问当时还只有几岁的皇子晋明帝:“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得远?”晋明帝说:“太阳,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有人从太阳来。”第二天,晋元帝又问,晋明帝却说:“长安远。”晋元帝问:“怎么又换了个回答?”晋明帝回答说:“因为我抬头能看到太阳,(远望)却看不到长安。”14.怀帝阍而不见:帝阍是指天帝的守门神,这里指代皇宫的大门。皇宫大门 (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儒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儒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儒学”,获取更多儒学资讯。
[责任编辑:weiwei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千古第一骈文:800多字竟蕴含37个典故
我的图书馆
千古第一骈文:800多字竟蕴含37个典故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在南昌,汉代设有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市区;唐代改称洪州,设有都督府。&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都是二十八星宿名。“衡”指的是当时洪州附近的衡州,“庐”指的是庐山,代指洪州北边的江州(今九江)。& 二十八星宿&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4.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据《后汉书》,陈蕃是当时豫章郡的地方官,也是一代名士。他从不留客人在家中过夜。唯独当时高人徐孺子到访,他才将高悬在家中的客塌放下,留宿徐孺子。徐孺子回去后,他又将客塌悬挂起来。&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董仲舒曾经梦见一只蛟龙腾飞入怀中,第二天文思涌动,创作了《春秋繁露》。又记载杨雄曾经梦见凤凰在他著作的《太玄经》上翩翩起舞。&6.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有六把宝剑,紫电剑最为出名;《西京杂记》记载,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后,那把剑上常常出现霜雪,故名清霜。&7.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古代豪强贵族举行宴会时,击打铜钟演奏音乐,大鼎盛着各种食物。上古有严格规定,士用一到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天子用九鼎。所以“钟鸣鼎食之家”代指富庶人家。& 钟鸣鼎食之家&8.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青雀,指的是当时长江流域通行的鹢首船;黄龙值得是古代一种在大河航行的重型军舰。&9.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古代传说,大雁南飞一直到衡山之阳(衡山南面)就栖息于此,不在南迁,直到天暖再北上迁徙。&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睢园是汉代梁孝王建立的园林,也称梁园,其中种了很多竹子。俗语“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便来源于此。彭泽之尊,彭泽代指曾经做过彭泽县令的陶渊明,他辞去县令之职务,写了《归去来兮辞》,其中说到:“有酒盈樽”。彭泽就在南昌附近。& 绿竹&11.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当年,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曾经在邺水游玩赋诗,曹植作了一首《公宴诗》有”朱华冒绿池“之句。临川之笔,指的是曾经在临川任职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12.四美具,二难并:四美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也有说法是音乐、饮食、言语、文章。二难,指的是客人、主人都是名士,非常难得。&13.望长安于日下:晋元帝的时候,有人从长安来汇报工作。晋元帝问当时还只有几岁的皇子晋明帝:“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得远?”晋明帝说:“太阳,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有人从太阳来。”第二天,晋元帝又问,晋明帝却说:“长安远。”晋元帝问:“怎么又换了个回答?”晋明帝回答说:“因为我抬头能看到太阳,(远望)却看不到长安。”&14.怀帝阍而不见:帝阍是指天帝的守门神,这里指代皇宫的大门。& 皇宫大门&15.奉宣室以何年:宣室是汉代宫殿名称。当初贾谊被贬谪长沙三年,被朝廷征召再入长安,便是在宣室接受汉文帝的接见,并且促膝长谈一夜。此时的王勃也正是在放逐之中。&16.冯唐易老:冯唐是汉文帝、景帝时期的官员,直言敢谏,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大的重用。汉武帝上台后,征召贤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难堪大用。&17.李广难封:李广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征战一生,组建了一只颇有战力的军队。但是却屡屡不能建立军功,不能得到朝廷册封的爵位。最后在漠北之战中迷路,未能及时与卫青率领的主力会师,不堪受辱而自尽。& 李广&1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汉代儒生贾谊被贬谪到长沙的时候,在位的是汉文帝,文景之治的创立者。&1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梁鸿是东汉名士,“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便是梁鸿和他的妻子孟光。汉章帝时,梁鸿曾经因为发表不恰当言论,在渤海之滨避祸。当时正值东汉“明章之治”时期,东汉国力达到巅峰。&2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汉王朝建立后,南方的蛮族发生叛乱,当时的开国将领马援已经很老了,却主动请缨,人们称赞他“老当益壮”。&21.酌贪泉而觉爽:贪泉是古代明泉,晋代人记载说喝了此泉水会生贪念,故称贪泉。& 贪泉&22.处涸辙以犹欢:《庄子》有“涸辙之鲋”的寓言故事:&庄子家里断粮了,无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庄子听了很生气,但他也不愿意直接戳穿对方的谎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在路上走,在路上听见救命声。我四处张望,原来是车辙印里的一条鲋鱼。鲋鱼见了我,边忙大声喊道:”老先生,我问它:“鲋鱼啊!你怎么啦?’它说:'我从东海被冲到这里。您能给我一桶水,救救我吗?&我慷慨地点头答应道:”好啊!:我去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水救你,可以吗?那里是水乡泽国,水多得不得了。&鲋鱼听了,非常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环境。我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救活我,而你却要到南方之后,放西江的水来救我。您要是这么说,到那时,你恐怕只有到干鱼店里来找我!’&所以用“涸辙”表示困境。& 寓言“涸辙之鲋”&2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篇》,讲鲲鹏起于北海,扶摇直上,前往南海。此时的王勃正要去南海到交趾(今越南河内)见自己的父亲。&2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远古,村子西边都种桑树榆树,所以桑榆比喻黄昏、暮年。&25.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也是东汉名士,曾任郡守,廉洁奉公著称。后来昏君汉桓帝上台,他再也没有得到重用。&26.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喜欢驾车出行,每次看到道路不通便联想到现实的窘境,恸哭而返。&27.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西汉使臣终军出使南越之前,曾经请汉武帝赐他一条长缨,如果南越国不放弃独立,就把南越王绑回来。这一年终军二十岁,与王勃此时同岁。&28.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宗悫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自幼习武,父亲曾问他有何志向,他说:“愿乘风破万里浪!”&29.非谢家之宝树:晋朝谢安曾经问侄子谢玄:“为什么人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后代优秀呢?”谢玄回答说:“就好像芝兰玉树,人们都希望长在自己家门前。”所以“谢家宝树”比喻出色的晚辈,这里是王勃自谦。&30.接孟氏之芳邻:孟母三迁,为孟子找了个好的邻居。这里是夸耀与会的嘉宾。& 孟母三迁&31.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指的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孔鲤在家里的庭路过,遇到孔子,孔子问他学习情况,并且劝他好好学习《诗经》、《礼》。这里是王勃在畅想和父亲见面的场景。&32.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东汉李膺名声很大,能够在他的家中做客不太容易。如果有幸去他家受到他的招待,都被称之为“托龙门”。&3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西汉司马相如曾经得到同乡杨得意的推荐,得以面见汉武帝。汉武帝听了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之后,感觉到了一股凌云之气。&34.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的寓言:俞伯牙遇到了钟子期,弹奏《流水》,钟子期听出了曲中的意境。&35.兰亭已矣:东晋年间,王羲之等名流在兰亭玩“流觞曲水”,创作了《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36.梓泽丘墟:梓泽指的是晋代富豪石崇的金谷园,当年他在这里穷奢极欲,最后得罪了权贵,断了性命。&37.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晋代潘岳(就是潘安)、陆机,都有文采,南北朝人评价他们说:潘才如江,陆才如海。所以,潘江、陆海借以形容人的文采。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骈文冠冕,千古一文 - 简书
骈文冠冕,千古一文
在我国广阔壮丽的江南大地上,耸立着江南三大名楼。这就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在众多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中,三大名楼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它们不仅景色壮丽,山川佳胜,而且都有名诗名文流传,脍炙人口,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灿明珠。可谓文以楼名,楼因文存,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古人云:“江山之好,亦文章为助。古今不朽之业,其必借以存乎!”山西的鹳雀楼,昆明滇池,如果没有王之涣的一首五绝,大观楼的一副长联,何来楼阁之名?何来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合璧?所谓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岳阳楼有著名的《岳阳楼记》以及一大批名家名作。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黄山谷的两首七绝《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黄鹤楼虽没有名文但也有大量名诗。如著名的崔灏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传说李白登黄鹤楼,看见崔灏的题诗,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题诗在上头”。不过李白仍留下了八首与黄鹤楼有关的名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鹦鹉洲》七律和七绝《与史郎中听黄鹤楼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后一句成就了一个词牌)。后来李白到金陵登凤凰台,写了一首七律,意欲与崔灏相颉颃。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但还是没有崔灏的诗好。滕王阁的名诗名文可能没有岳阳楼、黄鹤楼多,但是一篇《滕王阁序》,就足够后人自豪了。“滕王阁”的首创者为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儿子王李元婴。他于高宗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到南昌任洪州都督。次年,李元婴就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阁楼,后人遂以他的封号称为“滕王阁”。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共计29次之多《滕王阁序》本应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或《滕王阁诗序》。得名的本事是:高宗肃亨二年(公元671年),一个姓阎的将军来做洪州都督。四年后,阎都督将滕王阁修缮一新,并拟在九九重阳节大宴宾客,以志盛事。那时全国著名的大才子王勃到交趾(今海南)探望父亲,这天正好到南昌,赶上了这次文人名士的大聚会,留下了一篇千古传颂的不朽之作。自从被清初吴楚材、吴调侯选进《古文观止》后,《滕王阁序》更是名声大振。哪家选本都得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各种古典文学普及读本也纷纷把它作为范文来看待。《滕王阁序》一跃而成为古代骈体文的代表作。其实,与滕王阁有关的作品历史上还有王绪的赋,王仲舒的修阁记。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今王绪的赋,王仲舒的记均失传,独王勃的序流传下来,可见古代选家的眼力和文章本身具有的魅力。在中国,凡读过中学大学语文的人,凡古典文学爱好者,没有不知道《滕王阁序》的。这篇名文大大提高了滕王阁、南昌乃至江西的知名度。“王勃一序,脍炙千古”,后世文人写的与滕王阁相关的诗文难以胜计,都是从《滕王阁序》衍生出来的外围作品,都只能传诵一时。明人王在晋说:“临江之阁,以王子安而重;初唐之笔,因滕王阁而传”。“不遇子安徒有阁,千秋寂寞永无名”。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滕王阁序》这篇不朽之作,滕王阁毁掉后,不可能一次又一次重建,是这篇名文挽救了滕王阁,挽救了一个景点,一处名胜古迹。经典作品的光辉,名家名作的力量,在这件事上充分显示出来。现在南京到处做凤凰台,几个区争自己才是正宗的凤凰台遗址,打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李白的那首诗的招牌。这就叫做“纸张寿于金石”。千载之下,我们不得不感谢才子王勃为后人留下了多么丰厚的文化财产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百倍珍惜细心呵护之。
王勃(公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一说太原)人。祖父是著名大儒“文中子”王通,叔祖是诗人东皋子王绩。六岁就善属文,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授予朝散郎(从七品)。与同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文学上称为“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传世。
他还有一首著名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可不知。诗云:“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即是他的版权。197几年毛主席在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信中,引用了这一联名句,当时还有一首歌,使得它更深入平常百姓家。可惜边样一个才华横溢、世不多出的天才,竟天不假年,25岁就永沉忘川,玉楼待诏,荃蕙早摧。他在南昌一展鸿才后,在去交趾省父的途中,渡海落水,惊吓而死。结局之悲惨,令人涌起“彩云易散琉璃碎”的感伤与沉重。
滕王阁是江西、南昌的品牌、窗口。我们知道天安门是国徽的象征,上海的南京路、外滩,杭州的西湖,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就是他们的省徽、市徽了。还有巴黎的凯旋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那么江西的省徽是什么?在目前条件下,只有滕王阁最有资格当选。这是举世公认,约定俗成的。王勃颂赞南昌的山川之美,人文之盛,无疑是对南昌长效不衰的广告宣传。千百年来,人们是通过滕王阁序认识江西了解南昌的。江西省著名的民主人士王贤才认为江西的学生都应该背诵《滕王阁序》。现在岳阳楼搞活动,能背诵《岳阳楼记》的可以免门票,也许滕王阁管理处也会跟进。1980年,当时的江西省博物馆长到北京国家文物局去汇报工作。文物局的领导一边询问滕王阁的重建筹备情况,一边津津有味地背诵起《滕王阁序》的名句来。这个例子足以激发我们学习、背颂、研究《滕王阁序》的热情和责任感。我省著名的藏书家、学者王咨臣老先生继为重修滕王阁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立下汗马功劳外, 又编写出版了厚达一百多万字的《滕王阁诗文广存》,并编写出版了一套《滕王阁丛书》。包括《滕王阁史说》《滕王阁志》《滕王阁荟萃》《滕王阁散文选》《滕王阁古今联选》《滕王阁字画碑帖集》《滕王阁的故事与传说》共八种。可惜他编写出版《滕王阁史话》后,便溘然长逝。可以这样说,滕王阁悠久的历史和《滕王阁序》的广泛流传,已经成为赣文化的一个专题,赣文化的一个增长点,一个江西人与外省人进行联谊交谈的文化母题。我们应该在前人已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把这个江西最大的无形资产做大做强,为宏扬宣传江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现在让我们以崇敬之心,朗读一遍《滕王阁序》。对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仅仅浮光掠影泛泛浏览是不够的,以后还要常读常新。我们今天只是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下面从几个细节上对这篇名文进行解析鉴赏。序文的作者以生动的文笔,从地理到物产,从人物到宴会,逐层铺叙,层层递进,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和文人雅集的盛况,并触景生情,抒发了经时济世的热望和怀才不遇的焦虑,具有积极向上、关注时世的现实意义。它之所以被誉为骈体文的冠冕,除了思想内容的丰富充实外,还因为它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点。一、意境开阔雄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现的景物画面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不论是写南昌的地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还是阁上凭栏眺望所见“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无不气势雄伟,蔚为壮观,读来令人心胸为之一畅。二是表现了作者由怀才不遇而自励自强的豪迈情怀。作者虽是“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但仍然渴望报国“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读来为之感奋。二、词采华美洗炼。《滕王阁序》的用词丰富华美,又干净洗炼。诸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文词虽然优美,又没有六朝骈文常见的堆砌臃肿的毛病。至于象“落——飞,秋——色”,更是清词丽句的典型。《滕王阁序》的用词之所以具有清雄亮丽的特色,除了得益于作者横溢的才华和深厚的学力外,更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所谓兴到笔随,自然流动。“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是隐士渔父的心态对萧瑟凄清景色的真切体验。“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是仕途失意的游子特有的羁旅之愁。这些文句情真意切又有文采,毫无矫揉造作之嫌。三、大量用典而不晦涩。《滕王阁序》虽然用了大量典故,但没有晦涩芜杂的缺陷,既贴切又不泠僻,表现出骈文通俗化的倾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作者用冯,李,贾,梁自况,倾诉了有志不获骋和受贬斥的不平遭遇,发泄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愤懑。作者虽然牢骚满腹,但由于用了典故,表现得非常委婉,比使酒骂座,拨剑斫地更有力度。总之这篇名文的对偶、平仄、用典和表达手法,与一般文章不同,须特别注意分析体会。四、对偶、押韵的巧妙安排。《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又称骈俪文。柳宗元《乞巧文》中有“骈四俪六,锦心绣口”之句。盖起于此。二马并驾曰骈,成双成对曰俪。骈文特点有三:1、语句方面,讲究对偶,要有工稳的对仗,整齐的结奏;2、音律方面,讲究平仄,追求音韵美;3、行文方面,讲究用典和藻饰,使文章委婉、典雅、精练和华美。骈体文的出现,符合汉语发展规律,有其必然性。它对提高表现力,对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锻炼培养演讲口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民间仍称会讲话的人为“他是会讲四六句的人”,是有水平的标志。《滕王阁序》除“嗟乎”“所赖”“呜呼”“云尔”“勃”九个字不对仗外,通篇没有一句不对称的。加上它比一般骈文更加注意音韵平仄,所以它读起来声调就特别和谐优美。试举第一段看其对偶的关系。还有不少的语句,本身之中又有词或词组相对的,这叫做“当句对”,如第一段中的“襟三江”对“带五湖”“控蛮荆”对“引瓯越”“龙光”对“斗牛”“徐孺”对“陈蕃”“腾蛟”对“起凤”“紫电”对“清霜”等等。《滕王阁序》的音韵平仄,如平接平,仄接仄等,标志着骈文向格律化靠拢,这里不能细谈。古代文论有“诗眼”之说。所谓“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中的“警句”“炼字”也称之为“诗眼”“文眼”。“诗眼”“文眼”本指一首诗篇文章的关键处,其神光所聚,可以映照前前后后,一动万随,关摄全体。一字一句用得妙,神来之笔,确实可以带动一篇,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当时背得烂熟,很多年后,却只记得其中的名句。或者因为先接触了这些警句名句,心灵受了震动,再去诵读全篇。那么《滕王阁序》的文眼是哪几句呢?《滕王阁序》是一篇“通篇浑茫,难以句摘”的大气淋漓的妙文神品,可谓字字珠玑,移步生莲。但根据历代文论家的点评和人们的一般印象,《滕王阁序》的“文眼”有三处:一是“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来缩减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个对仗对得天衣无缝的名句,已经程式化概念化,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入人心,成为我国语言词汇宝典中的一个固定词组。人们在颂扬自己家乡的风土山川人物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恐怕不会超过这一名句。甚至成为歌颂中国的代表词汇。1980年元月,杨振宁博士在广州粒子物理学术会上说1300多年前的初唐时代,南昌一次盛会,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用了物化天宝人杰地灵这样美丽的词句描写了中国的潜力,以后,盛唐文化成为当时世界之冠。今天,王勃的名句仍然可以用来描述中华民族的无比潜力。而这一名句的版权不言而喻当属江西,培养滋润着一代又一代江西人的自豪自尊,其凝聚维系赣人乡土情结的作用不可低估。另一文眼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于这一名句,前人点评考证文字极多。有人查出这种句子,如“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 “断云与野鹤俱飞,竹响共雨声相乱”“青天与白水环流,红日共长安俱远”“残霞将落日交晖,远树与孤烟共色”“长江俱斜汉争流,白云将红尘并落”等等。因此有人将这一名句贬之为不过是六朝人的陈词滥调,如曹聚仁。如此评价有失公允。实事求是地说,王勃这一名句虽然是从以上成句脱胎换骨而来,但有出蓝层冰之誉。上面引录的那些句子都没有王句阔大清远的境界,有一股登高远眺,胸襟开合的气势。对此,宋代人叶大庆《考古质疑》有精当圆通的评点解析。他说:“勃之上句所以写远景,以言远天之低,故鹜之飞几若与落霞齐尔,如诗人所谓“新月已生飞鸟外”“鸟飞不尽暮天碧”,以见兴致高远如此。大抵如诗如画,皆以形容远景为工。其下句亦以远水长天,上下一色,远景在缥渺中,故当时以其形容之妙,叹服二句,以为天才”。“远景在缥渺中”,准确地把握住了王勃这一名句的神理韵味。清代道光和光绪年间,曾有两次乡试即以“秋水长天一色”为题,可见这一名句不是浪得虚名。诚如辛弃疾《贺新郎·滕王阁》词中赞叹的“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竟传佳句”。此外,《滕王阁序》还有两句流传深远,被人们广泛称引的名句:“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三个名句,我们都必须烂熟于胸,并要求达到在文章中和演讲中恰到好处地予以引用的水平。《滕王阁序》还有一个标题《滕王阁诗序》,就是说文章后面还有一首诗。一般的选本都不附录这首诗的正文。这是因为文章写得太好的缘故,诗名反而不彰。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兰亭集序》。实际王勃这首诗挺好,诗云: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滕王阁的华丽高雅,后四句感慨富贵功名与政治权势,都不过是昙花一现,那闲云潭影和滔滔江水便是见证。全诗写得极为含蓄、凝炼,以静态时空“闲云潭影”微观特写与动态时空“物换星移”宏观视野形成强烈对比, 追问滕王阁阅尽今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沧桑,谁主沉浮。一般以吊古伤今题材的作品往往流于消极感伤,但这首诗则不然。它所抒发的好景不常、年华易逝的情怀,实际是对阁中帝子的嘲讽,含有劝喻的意味。可谓曲终奏雅。滕王阁之所以中外闻名妇孺皆知、除了有《滕王阁序》配套顶托外,与古代文人学士渲染、编造了不少传奇故事有关。如十四岁的神童,风神帮助,一夜舟行七百里:阎都督的女婿与王勃争胜,当场背出序文等。 “空”字故事;阎都督说,先生妙文一出,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当用厚礼为报。送布百匹,送银子五百两及黄白酒器。至今新建民间仍流传“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谚语。不过神话传奇故事可以绘形绘声,有声有色,在这一点上,传奇故事有着庙堂文学、正统意识不可替代的优势。从《唐才子传》《唐摭言》《江城名迹记》到冯梦龙《马当风神送王勃》到现代的《历史故事新编》《古代少年趣闻》《古代少年故事》《古代文学家》,大都辗转抄袭,添枝加叶,把王勃加工成一个神话人物。其实王勃在写出《滕王阁序》之前就已写出了与《滕王阁序》布局、风格相同的《楚州序》《江宁序》。到达南昌前因风雨受阻在鄱阳湖滞留两天时也写了《采莲赋》,对南昌一带的风物、山水已有感受。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篇名作是宿构,是事先打好了腹稿的。
滕王高阁临江渚
骈体文常识:骈文曾经流行于中国文坛一千八百年,有过辉煌的业绩,也遭到众多的责难,可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然而五四以后似乎消声匿迹了。很少有人写作和研究,一般文学史避而不谈,即使提到亦多斥为“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几乎毫无价值,人们渐渐把它淡忘了。但近一二十年来,骈文逐渐又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虽然比不上古代散文和辞赋研究之盛,总算在学术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了。正因为长期不受重视,研究者对骈文的认识自然难于一致,某些概念理解和使用不同,有些新的观点尚待深入。骈体文从魏晋才开始形成,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代,这时候,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被“古文”代替了,但是仍旧有人写骈体文。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我们要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不能不了解骈体文,否则有些用骈体文写的名著就不能彻底读懂。骈体文的语言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一、对仗的特点。两马并驾叫做骈,两人在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叫仪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骈偶、对仗都是比喻的说法。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
1、语法结构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现在各举一些例子如下:(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吴均与顾章书)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文心雕龙·情采)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庾信《哀江南赋序》)(2)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披绣闼,俯雕甍。(王勃滕王阁序)(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萧统文选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4) 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例如: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吴均与顾章书)“森壁”对“孤峰”是主语对主语,“争霞”对“限日”是谓语对谓语;在主语中“森”对“孤”是定语对定语,在谓语中“霞”对“日”是宾语对宾语。规范本体谓之熔,剪裁浮辞谓之裁。(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对“剪裁浮辞”都是用动宾结构作主语。(5)复句对复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2、“事类”概念对称。骈偶在达到上面所说的基本要求以后,进一步要求对仗工整。作者不以句法结构和词性相对为满足,还要求分别“事类”。这就是说,要求把相近的概念作为对仗。例如《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潘岳”对“陆机”,是人名对人名;“始述”对“先陈”,一字扣一字;“家风”对“世德”,“文采”对“辞赋”,也是同类概念相对。“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3、骈偶在句法结构、词性相互配对的原则下,上下联的字数自必相等。但是句首句尾的虚词以及共有的句子成分(主语、动词、助动词等)不算在对仗之内。例如: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沈约谢灵运传论)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文心雕龙·熔裁)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萧统文选序)骈体文的对仗是逐渐工整起来的。初期的骈体文,一般只要能对就行,不避同字对,不十分讲究工整;后期的骈体文则力求避免同字对,力求工整和精巧。因此有人把对仗分成联绵对、双声对、叠韵对等二三十类。这里没有必要细说。二、四六句式1、骈体文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骈体文在晚唐被称为“四六”,李商隐的文集就题为《樊南四六甲乙集》。从宋到明都沿用“四六”这个名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2、“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1)四四式:缛旨星稠,繁文绮合。英英相集,緜緜成韵。心非权衡,势必轻重。(2)六六式: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3) 上四下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4)上六下四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3、七字句实际上也是以六字句为基调增加一字而成,但与诗句的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前四后三;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1)三四: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故其宜矣。(2)三一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3)二五: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4)四一二: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5)二三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用典1、用典,古人叫做用事,《文心雕龙》有《事类》一章是专讲用典的。不论什麼文章,完全不用典是很难的。先秦的古书就有不少引言引事的,汉代的文章用典更多。但这只是修辞的手段,不成为文体的特点。魏晋以后,骈体文逐渐以用典为工,以博雅见长,形成满纸典故,用典成为骈体文语言表达上的一个特点。用典的目的是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自己的话是正确的。例如萧统《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上半联也是引自《毛诗序》,下半联是引自《礼记·乐记》。萧统引用这两个典故,进一步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2、骈体文用典的目的,更主要的还是在於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炼。例如:“屈贾谊於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於海曲,岂乏明时”,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故事来影射他自己的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发泄他的“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感慨。其实是牢骚很深的话,但由于用了典故,表现的非常委婉。总之,骈体文用典,往往意在言外,说的是甲,影射的是乙,使读者从典故中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四、藻饰藻饰就是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类的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六朝有的骈体文仅颜色一类词就占全文字数的十分之一以上。五、骈文的缺点骈体文的对偶和四六,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用典容易引起联想,并使文章变得典雅;协调平仄能增强语言的声音美。但是过分追求形式整齐,词句对偶,就往往使文章单调板滞,并影响内容的表达。例如《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一个意思,说了两句。又:“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为了适合四六句式,就割裂词语,把杨得意说成杨意,钟子期说成钟期。过多地用典,堆砌成篇,不仅使文章繁冗累赘,“殆同书抄”,而且使内容隐晦难懂,影响文章的效果。比如徐陵《玉台新咏序》:“新制连篇,宁止蒲萄之树。”千多年来,就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过分拘泥平仄,不仅妨碍内容的表达,并且影响语言的自然节奏,反而会削弱语言的声音美。骈文和散文如前所述,以对偶句(骈句)为主的文章叫做骈文。与之相对,以非对偶句(散句)为主的文章叫做散文。作为句式来讲,古汉语骈散自然并存,往往互相搭配,自由组合。散文中可以有少量骈句,骈文中可以有少量骈句。说骈句自古有之是对的,说骈文古已存在则不妥,因为句子不等于文章。应该指出,骈文和散文的区别,不仅在于对偶句的多少,还在于文章风格的追求。王志坚《四六法海》“总论”说:“散文如写意山水,俪体如工笔楼台。”台湾学者张仁青说:“散文主气势旺盛,言无不达,辞无不举。骈文主气韵曼妙,情致婉约,摇曳生姿。”这些见解相当精辟。但张氏又说:“散文得之于阳刚之美,即今世所谓壮美者也;而骈文得之于阴柔之美,即今世所谓优美者也。”如此概括恐未必尽然。骈文中并不乏阳刚之美如骆宾王《讨武氏檄》,散文中也有擅阴柔之美如晚明小品。骈文亦可经世致用如陆贽,散文亦宜抒写性灵如公安竟陵派。究竟如何从美学上探究骈文与散文的不同,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课题。六、骈文与辞赋研究者大致有三种意见:一、骈文包括辞赋;二、不包括;三、包括骈赋而不包括其他赋体文学。辞赋与骈文是并存的两种文体,各自有其独具的特色和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在古代文体分类中,赋从来自成一家。在当代赋学研究著作中,辞赋并不隶属于骈文,骈文亦不被视为赋体。二者有交叉关系的,只有六朝骈赋。至于汉晋大赋和抒情小赋,唐之律赋,宋之文赋,都不宜算作骈文。骈文与辞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从修辞看,骈文以对仗为主,辞赋以铺陈为主;从句法看,骈文以对偶句为主,辞赋以排比句为主;从音律看,骈文与辞赋有要求平仄而不要求押韵的,也有不要求平仄押韵的,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从功用看,辞赋用于描写与抒情,骈文除此二者还可议论并充当应用文;从题目看,绝大多数的赋以赋命题,骈文则没有固定的题目标志。铺陈是指对事物或现象的方方面面作周详的描绘陈述.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那往往是对仗或曰骈偶,而不能叫排比.骈文以对偶为主,也有排比;辞赋以排比为主,也不乏对偶句.骈文和赋的界限,古代骈文家在写作中是意识到了的.只有反复认真读辞赋与骈文名作,甚至动笔写作,才能发现其间的区别.如庾信《哀江南赋》,前有序,为骈文,序之后才是赋的本体. 序不押韵而赋押韵,序句参差而赋句整齐.二者是有界限的,只不过今天的知识分子觉得凡是文言文,都差不多,充其量能分辨骈文辞赋与散文的差别。至于分辨辞赋与骈文的差别,则必须经过专门学习。
宅在小说里的蜗牛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一、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 古代军制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在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故曰洪府滕王阁。李元婴这名听着耳熟吧?对的,《隋唐演义》里力大无穷的李元霸就是他三哥(大哥李建成和四哥李元吉被二哥李世民捅死在玄武门)。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滕王...
一.字词 (一)虚词 (1)“且”字一般用作连词和副词。 ①作连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 余悲之,且曰(并且,而且)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况且) ②作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暂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
第一讲 一、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风动云雷霆,未末卜生辞。 空冥须弥意,自乱方寸中。
拿到驾照后,很是兴奋,觉得自己可以开车了,但因学的手动挡,家里的车都是自动挡,想开车上路要再熟悉情况,于是对象有时间时,带我去练车。 当年他学车快,被叔叔凶过,教起别人那自是严格,而且潜意识认为我也该可以很快学好。或许每个人坐上教练席位都难免喜欢指点,自己犯过的错会一一指出...
如何开好一家素食餐厅?素食创业需专业化是现今素食餐厅普遍存在的问题!怡新素食刘小炮在接受素食营销网的记者采访时提道。 首先从菜系的出品到经营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不专业,有些投资管理者发心很大但专业忽视了,对商业运营规律重视也不够。其次开店的人有信仰,有发心会很用心去...
有时候,一些事情真是费解。为什么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财富被百分之十的人掌握着。为什么民主是集中的,只是少数人的意志体现。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什么占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被称为弱势群体......这个世界就是以如此不可理解的方式存在着。有太多的疑惑,也许这是愚笨的我永远...
本来想淘浅灰色卡纸染色试试效果的,结果收到的是深灰黑,灵机一动画个星空吧,于是拿起水漾笔,5分钟就完成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骈文代表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