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检查出尿结晶数量400多为23560,什么原因

&p&&b&[多图预警!!!!!!!!!!!]&/b&&/p&&br&&p&蒙古国与中国的边境线上,中国最小的城市-&/p&&p&&b&阿尔山&/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f3de22d229ce65e93bfb76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f3de22d229ce65e93bfb76_r.jpg&&&/figure&&br&&br&&p&这里有中国最小的机场和最美的瑞士风格的尖顶红砖小镇。&/p&&p&重点是从北京出发的来回&b&机票只要四五百块&/b&感动到流泪,&/p&&p&便宜的时候来回加上机建燃油才300出头。&/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88c85b4bed4080a5eab35cdfd6f1169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figure&&br&&br&&p&消费超级低,四天吃饭才花了300多块,&/p&&p&在那边买了双鞋只要30块钱还送了我一双袜子。&/p&&br&&br&&p&站在边境可以看到蒙古国内的公路和山脉,&/p&&p&落日的边境公路上泛着淡淡的紫红色&br&&br&&/p&&br&&br&&p&知道这个地方的人真的很少&/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ecaf330debc5ba30216cff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ecaf330debc5ba30216cff8_r.jpg&&&/figure&&br&&br&&br&&br&&p&那边有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国门&/p&&p&到了那里第一次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门有多震撼&/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9cddfa4ed2c034d259c3cb55d767bbe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9cddfa4ed2c034d259c3cb55d767bbe_r.jpg&&&/figure&&br&&br&&p&那边有火山和火山湖泊&/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7fbafcb088f6eeaabc5b64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7fbafcb088f6eeaabc5b64f_r.jpg&&&/figure&&br&&br&&p&熔岩&/p&&p&悄悄藏在火山浮岩的洞穴中&/p&&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eee1edf9ce0e756f2c3af9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eee1edf9ce0e756f2c3af9d_r.jpg&&&/figure&&br&&br&&br&&p&雪山&/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69afe16f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69afe16fe_r.jpg&&&/figure&&br&&br&&br&&p&闭上眼睛去感受&br&在冬天的阿尔山清冷的晨皑中泼开水炸裂在空中散成烟花的样子有多美&/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6d7c4ac67042cea468f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6d7c4ac67042cea468ff_r.jpg&&&/figure&&br&&p&去爬冰蓝色的冰川&/p&&p&然后拍张酷酷的照片&/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9aa6b7dd0c602ce770ebba36e34ac3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9aa6b7dd0c602ce770ebba36e34ac3b_r.jpg&&&/figure&&br&&p&去走峡谷里结冰的河道&/p&&p&站在映衬着天空的河面上望着远方&/p&&p&像站在一座天空之城&/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acca8b226fefc7f11047f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acca8b226fefc7f11047fc_r.jpg&&&/figure&&br&&p&尝试在边境公路上驾车感受迎面的风&/p&&p&在漆黑的柏油路和黄色的线配上蔚蓝色的天空的这里&/p&&br&&p&看着尽头的蒙古国&/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f53da19c31b3e632d8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f53da19c31b3e632d8a_r.jpg&&&/figure&&br&&br&&p&这里喷薄而出的太阳映衬着皑皑的雪山&/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a4d46eea1a3b88570bea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a4d46eea1a3b88570beac_r.jpg&&&/figure&&br&&p&这里玫瑰峰粉红色的日落洒在绿褐色的熔岩山和山脚下的红顶小镇上&br&这里的山崖上的洞里栖息着一群一群的候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03b51b36ffb208ea79a955ec746193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03b51b36ffb208ea79a955ec746193d_r.jpg&&&/figure&&br&&br&&p&这里有停在火山龟背岩上的绿皮小火车&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b3bcb3ef7e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b3bcb3ef7e2_r.jpg&&&/figure&&br&&br&&p&这里的尖顶小火车站是当年日本人建的还在使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ced36c8509a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ced36c8509aa_r.jpg&&&/figure&&br&&p&这里的不冻河在零下40多度仍然滔滔流动 &/p&&p&从中国流到蒙古再流回中国&/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e25a28ccf702ead76db7b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e25a28ccf702ead76db7b8_r.jpg&&&/figure&&br&&br&&br&&br&&br&&p&这里的阳光明媚的让你想流泪&br&这边的湖面忧郁的让你感到孤独&br&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却又能感受到无垠宇宙的悲壮&/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fc39c9cad93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fc39c9cad93d_r.jpg&&&/figure&&br&&br&&br&&br&&br&&br&&p&去&b&奥伦布坎的部落&/b&里面穿越黑森林采摘雨后的蘑菇&br&沿着吉尼斯纪录中最长的火山岩步道前行&/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20a238c59f448ffeee600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20a238c59f448ffeee6000_r.jpg&&&/figure&&br&&br&&br&&br&&br&&br&&p&绕着图腾柱手牵手转圈祈福&/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14e130ab2111ecf389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14e130ab2111ecf3896_r.jpg&&&/figure&&br&&br&&br&&br&&br&&p&去敲敲部落里最美的那栋白桦树皮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6fa51cfda276f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6fa51cfda276fe_r.jpg&&&/figure&&br&&br&&br&&p&一人多高的草原和漫天的飞雪&/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d47abd9b3c88bdced414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d47abd9b3c88bdced414f_r.jpg&&&/figure&&br&&br&&br&&br&&br&&p&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过雪云&br&眼前远方的一片云撒下白茫茫的大雪,而你的头顶却是万里晴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2dfedfac925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2dfedfac925b_r.jpg&&&/figure&&br&&br&&br&&br&&br&&p&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脚印形状的火山洞口湖&/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24f97f607e6beaa72451daa7d4a9e4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24f97f607e6beaa72451daa7d4a9e45_r.jpg&&&/figure&&br&&br&&br&&br&&br&&p&走过茂密的松树森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5a64a2c12aa27a4afa971bc4c5ffd7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5a64a2c12aa27a4afa971bc4c5ffd78_r.jpg&&&/figure&&br&&br&&br&&br&&p&&br&在日出的时候玩的发疯&/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a7b877cf7de33c21e9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ea7b877cf7de33c21e94_r.jpg&&&/figure&&br&&br&&br&&br&&br&&br&&p&在日落的时候安静思索&/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079eddac6ca6a59db331c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079eddac6ca6a59db331c9_r.jpg&&&/figure&&br&&br&&br&&br&&br&&br&&p&在清晨曲折的公路上尝试着去拦一辆车&/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413cd58a9e96b8c1b2b4e1ef2bce7d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413cd58a9e96b8c1b2b4e1ef2bce7d7_r.jpg&&&/figure&&br&&br&&br&&br&&br&&br&&p&在挂着冰霜的枝条上看太阳折射的晨光&/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49e37c9dd032b2e0a8caf15ba42962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49e37c9dd032b2e0a8caf15ba42962f_r.jpg&&&/figure&&br&&br&&br&&br&&br&&br&&p&走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小路上&/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c683a20866afed61c2ef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c683a20866afed61c2efc_r.jpg&&&/figure&&br&&br&&br&&br&&br&&p&坐在山崖边看河流七扭八歪的蔓延在平原上&/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e457bcc3314b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e457bcc3314bd_r.jpg&&&/figure&&br&&br&&br&&br&&br&&br&&p&拿着树枝在结冰的河道上装作一棵树的样子&/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f7cf58fe5ffc3ed4565efaafed938d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f7cf58fe5ffc3ed4565efaafed938d3_r.jpg&&&/figure&&br&&br&&br&&br&&br&&p&试着在冰川的冰面上跺跺脚&/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d39cb13e0b0d4fd2ea5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d39cb13e0b0d4fd2ea53_r.jpg&&&/figure&&br&&br&&br&&br&&br&&br&&p&看看傍晚的太阳穿过树林在雪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4a1c9adc8ac0ba6d68e86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4a1c9adc8ac0ba6d68e866_r.jpg&&&/figure&&br&&br&&br&&br&&br&&br&&p&在蒙古国的上空画一颗心&/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b6fdd518fd44abc60251a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b6fdd518fd44abc60251ae_r.jpg&&&/figure&&br&&br&&br&&br&&br&&p&蒙古的山包上有金色的晚霞和稀疏的树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e958c21fba7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e958c21fba7c_r.jpg&&&/figure&&br&&br&&br&&br&&br&&p&蓝天白云下面驶过红色的火车&/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1fc98f1d8d0cabc7c6e231c920ddc5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1fc98f1d8d0cabc7c6e231c920ddc56_r.jpg&&&/figure&&br&&br&&br&&br&&br&&p&趟过山上及腰的深雪&br&在雪山顶峰远眺大兴安岭&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0e445b7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0e445b7b_r.jpg&&&/figure&&br&&br&&br&&br&&br&&p&试试看阴云密布时在公路上会有人为你停车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f7d6bde8bc18cdb7ef1b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f7d6bde8bc18cdb7ef1bd_r.jpg&&&/figure&&br&&br&&br&&br&&br&&p&&b&重点来了,&br&&/b&&/p&&p&&b&一定要记得去试试在零下30多度跳到火山旁边的地热温泉里的感觉&/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cd79ea874d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cd79ea874de_r.jpg&&&/figure&&br&&br&&br&&p&这里的草原上有大片的油菜花海&/p&&br&&p&向日葵海你们都见过,&br&可是黑红色的向日葵你见过吗~&br&&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c9dddad7a29c92dbe9f4ff8ec15e3c7_b.jpg&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c9dddad7a29c92dbe9f4ff8ec15e3c7_r.jpg&&&/figure&&br&&p&图片太大我裁了一部分放上来啦,(?????)&/p&&br&&br&&br&&br&&br&&br&&br&&br&&br&&p&顺便给大家更新一些全景图片,手机直接拍摄,原片丝毫未修。&/p&&br&&p&油菜花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e634f0c6faf58cd218de32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e634f0c6faf58cd218de323_r.jpg&&&/figure&&br&&br&&p&山顶云层/&/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cdda148cd3e0b3cb48eb9fe824ff3e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cdda148cd3e0b3cb48eb9fe824ff3e7_r.jpg&&&/figure&&br&&br&&p&湿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ba9c722356eefddcaca633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ba9c722356eefddcaca6336_r.jpg&&&/figure&&br&&br&&p&日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04a460c39e9c41b0cfa9a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04a460c39e9c41b0cfa9af_r.jpg&&&/figure&&br&&p&粉色云层/&/p&&p&(这张照片稍微拍的有点歪,一会儿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图片替代)&/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7ec89ffdeb223f45cacd703c99e4f3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7ec89ffdeb223f45cacd703c99e4f32_r.jpg&&&/figure&&br&&br&&p&玫瑰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9b527dee62e5ad768a5b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9b527dee62e5ad768a5b4_r.jpg&&&/figure&&br&&br&&br&&p&不冻河/&/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97bd62b7ca29ae14f07f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97bd62b7ca29ae14f07fb_r.jpg&&&/figure&&br&&br&&p&雾凇/&/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b202fa66f0b0e4f1ba3b7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b202fa66f0b0e4f1ba3b7d_r.jpg&&&/figure&&br&&br&&p&雪馒头/&/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88cf455efc05daf5a9d78b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88cf455efc05daf5a9d78bf_r.jpg&&&/figure&&br&&br&&br&&br&&br&&p&--------------高能预警--------------&/p&&p&看到评论区有人说我长得壮(???)&/p&&p&最后来一发彩蛋好了。&/p&&br&&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5ab2cb466f44e92598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5ab2cb466f44e925983_r.jpg&&&/figure&&br&&br&&p&宝宝就是壮~&/p&&p&有本事你来咬我呀~&/p&&br&&br&&br&&p&-------我是分割线-------&/p&&br&&p&&b&公众号&/b&: 跟着Molly去旅行(travelwithmolly)&/p&&p&&b&私人微信&/b&: allmydreamisyoun&/p&
[多图预警!!!!!!!!!!!] 蒙古国与中国的边境线上,中国最小的城市-阿尔山。 这里有中国最小的机场和最美的瑞士风格的尖顶红砖小镇。重点是从北京出发的来回机票只要四五百块感动到流泪,便宜的时候来回加上机建燃油才300出头。 消费超级低,四天吃饭才花了30…
有人为了逼我承认现在全中国的宝宝(至少是全知乎用户的宝宝)都是穿纸尿裤、睡crib长大,已经摆出要撕的架势,我也是醉了……&br&&br&再补充一派:说我的宝宝太小,所以我的经验木有毛用,让我走着瞧,早晚会累哭。(题主问的是“有了孩子以后”而不是“孩子n岁以后”好吗?)我累不累哭对你们就这么重要吗?(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名人呢⊙▽⊙)&br&&br&由此我想到,是不是某些学科可以以此为话题进行一些有意思的研究,来观察人类在争吵时最终可以偏离主题多远。(知乎某个转基因话题下有提到类似研究,可是答主竟然不懂怎样复制链接╯﹏╰)&br&&br&最后,为了对所有喜欢我答案或者抱着希望点进来发现原答案已删除的各位说声抱歉。最近收到各种评论和私信问相关的事。为了表示歉意,再把以前推荐过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选择坚强因为爱》(来自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这也是答主最喜欢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女神级的妈妈,没当过妈妈的多看看一定能消除恐孩症哈哈)。文中妈妈的能力、心态和思维方式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br&&br&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平安地长大,也祝愿每个妈妈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br&&br&———————4.20—————————&br&自从这个贴子火了以来,有这么两派人:&br&&br&&br&1. 一派说我out,说中国的妈妈早已不是我说的那样带孩子。说中国的宝宝现在都是穿纸尿裤、睡crib长大,亲子旅行遍地都是,说我对中国的了解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这一派尤其爱说教,纷纷逼我承认中国早已实现了共同富裕。&br&2. 另一派,说我太有钱生活条件太好,说其他妈妈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天天纸尿裤、crib的。&br&&br&麻烦你们两派直接对话好吗?先为中国目前的带孩子现状争出个结论来吧,我就不参与了。&br&&br&有真诚想要攻略的直接去看&a href=&//www.zhihu.com/people/6abcde303a66b48a285ede8& data-hash=&6abcde303a66b48a285ede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6abcde303a66b48a285ede8& data-hovercard=&p$b$6abcde303a66b48a285ede8&&@筑室&/a&的攻略贴好了。我的生活方式和她非常相似。我写不出攻略,我几乎没读过育儿书,我怎么带孩子,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当初也这么带我们,我们带孩子全凭直觉。我们用各种神器,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是懒人,生孩子之前家里就是各种神器,生了孩子以后买什么不买什么也都跟着周围其他人做。之所以只提了纸尿裤和crib,正是因为我其他都不知道该提什么,而是在网上、以及和一些认识的人交流,才发现竟然有大批(明明买得起)纸尿裤的人仍天天忙着洗尿布,也被中国学校和一些父母的所谓“感恩教育”惊呆了。crib和奶瓶消毒袋也同理。我只有偶然发现区别,而且发现竟有那么多人和我们不一样,我才知道原来很多东西在中国还没有普及(而且很多家庭并不是钱的问题)。&br&&br&所以不是说你用了纸尿裤和crib就一定能轻松带娃,因为还有其他方面的各种生活细节、各种方方面面的道具、自己全家人的同心协力、全家人的心态、性格和幸福感问题、个人做事效率问题,甚至还有从小到大的经济状况(虽然本人并非大富大贵)。这些加在一起才有最后总的效果。如果你在有娃之前就天天感受生活重担,或者生活中就没有那么多惊喜,那么多恩爱,那么多幸福感。那么孩子的到来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火上浇油了。不是吗?&br&&br&&br&也有一些可爱的知友问我关于另一半的话题,嘻嘻,以后有时间也许会写~~~^ω^~~~&br&&br&&br&注:原回答已删除。
有人为了逼我承认现在全中国的宝宝(至少是全知乎用户的宝宝)都是穿纸尿裤、睡crib长大,已经摆出要撕的架势,我也是醉了…… 再补充一派:说我的宝宝太小,所以我的经验木有毛用,让我走着瞧,早晚会累哭。(题主问的是“有了孩子以后”而不是“孩子n岁以…
&u&&b&提前一年&/b&&/u&&br&&ul&&li&体检,有病治病。月经不规律的直接去妇科。&br&&/li&&li&调整BMI指数,过胖过瘦都要锻炼+优化饮食结构。&br&&/li&&li&工作上争取向出差少不用加班的过度,手上的项目争取半年后结束以防日后意外怀孕。&br&&/li&&li&向同事透露备孕打算,比如父母催啊婉转的说法,给公司时间准备你的backup,不然怀着孕还要培训新人交接什么的太痛苦了。&br&&/li&&li&和老公时不时憧憬下有娃后的生活,发现有理念冲突的抓紧沟通。&br&&/li&&li&黑中医反传统坐月子不想放弃宠物的,可以开始向双方父母科普了(这里推荐果壳网),要知道父母是很容易受亲戚邻居养生节目影响的,这是一个考验耐心情商的大工程,要夫妻一起行动。&br&&/li&&li&&b&补充一点最重要的,看病的时候要向医生声明自己在备孕,致畸毒性强的药物和疫苗需要半年或更长的代谢期,切记切记!&/b&&/li&&/ul&&br&&b&&u&提前6个月&/u&&/b&&br&&ul&&li&习惯小酌和每天3杯咖啡以上的要开始有戒酒和咖啡减量的觉悟了。突然戒断比较痛苦,多给自己点时间慢慢来。&br&&/li&&li&考虑到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带血的牛排、生鱼片什么的抓紧吃!教会老公清理猫砂,或给宠物找到靠谱的寄养家庭。&br&&/li&&li&有需要的话,洗牙,补蛀牙。&/li&&/ul&&br&&b&&u&提前4月&/u&&/b&&br&&ul&&li&了解当地的免费孕前检查政策,去街道开证明,孕前检查。&br&&/li&&li&要是体检中心没发叶酸,那就自己买,6个月的量(2人份x3个月)。&br&&/li&&li&停服口服避孕药,改用套套。严格禁酒禁生食,以防意外怀孕。&br&&/li&&/ul&&br&&b&&u&提前3个月&/u&&/b&&br&&ul&&li&开始吃叶酸。其实我也不确定老公要不要吃,想想受精卵有他的一半,又有传说叶酸能提高精子活力,那就两个人一起吃吧,反正是维生素B,补多了也就尿掉了没坏处。两个人一起吃的好处是,让老公也意识到开始正式备孕啦!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r&&/li&&li&下载手机APP记录基础体温(我用的研究生,推荐!要研读正确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解读曲线),第一个月纯练习,你会发现醒来第一件事测体温,其实是很难做到的。&br&&/li&&/ul&&br&&b&&u&提前1-2个月&/u&&/b&&br&&ul&&li&停止避孕措施。&br&&/li&&li&根据之前的基础体温曲线,推测大致的宜孕期,合理安排工作日程避免安排出差。&br&&/li&&li&密切观察白带状况,有前辈指导说出现拉丝状3日内必须行动。&br&&/li&&li&有说法是让精子等卵子成功率高,就是说要排卵日前2天同房。如果周期规律会省很多力气:)&br&&/li&&li&密切关注温度曲线,一旦持续高温,尽早确认怀孕,排除宫外孕。&br&&/li&&/ul&&br&根据温度曲线推测出的排卵日是很准的,比末次月经准多了。如果有心仪但又超级热门的产科医院,第一时间得知怀孕,能准确报出孕周,那么被收进去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br&&br&其实第一个月就成功的夫妻只有20%,更多的是尝试半年一年才如愿。&br&我们这里的孕前检查是侧重看女方的,要是半年了还没动静,拿上自己完美的温度曲线,押老公去验小蝌蚪吧。&br&&br&&br&做好准备,耐心等待。祝好孕!
提前一年 体检,有病治病。月经不规律的直接去妇科。 调整BMI指数,过胖过瘦都要锻炼+优化饮食结构。 工作上争取向出差少不用加班的过度,手上的项目争取半年后结束以防日后意外怀孕。 向同事透露备孕打算,比如父母催啊婉转的说法,给公司时间准备你的back…
这个问题我也来回答一下,当时考完之后写过一篇20000字的全攻略,我把精华拿出来给答主分享下。&br&&br&谢谢大家的评论,考公务员这一块我是写过不少文章,都发在我的公号里面了,方便的话可以添加,直接搜:QZZN公务员考试,选择加V认证的那个即可。祝大家都能顺利成公。&br&&br&另:我在后面再把申论和面试的一些心得加上去,希望有帮助。&br&&br&&p&&strong&考公前的自审 &/strong&&br&&/p&&p&&br&在我准备考试的两年时间,跟形形色色的同志交流过,有的人裸考一两次就上岸;有的人认真准备却功败垂成;而大多数人都需要考很多次。对于考公的难易程度众人也意见不一,说难的、说容易的、说凭运气的都有。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对于有意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志们,如果要想不那么靠运气考上的话,应该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br&&br&&strong&一、具备公务员考试需要的相关知识结构与基本素质; &/strong&&/p&&p&&br&公务员考试的试卷是为考核公职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设置的,因此,如果你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或者知识结构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那么这些试题就能搔到痒处,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p&&p&&br&这些素质和知识包括:政治素质(理解和掌握国家大政方针与政策)、基本科学素养、常识(文史哲法)、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功底、写作能力(包括字迹,非常重要)、数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p&&p&&br&这一条相当重要,常识、阅读理解、申论写作这些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没有基础仅凭短期训练就突击上去是很难的,相反有基础的人裸考都可以拿个中上的成绩,为什么?因为公务员考试考察的素质他们本身就具备。虽说勤能补拙,但一个是平地起高楼,一个是锦上添花,难度不可同日而语。&/p&&br&&p&如何测试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素质,我建议去掐表做一到两套真题试试,如果裸考行测能考60-65以上,应该说属于基础不错的。 &br&&br&&strong&二、具备强烈的考公愿望;&/strong&&/p&&br&&p&强大的精神意志也是生产力,虽然公务员考试是众人挤独木桥,但有坚定考公信念并持续不懈奋斗的人十有八九都能成公,但还是要说一下,不满足第一条的话,这条路会比较难走,需要很大的付出。我认识的同志里面有完全没基础考上的,过程很坎坷。 &br&&br&&strong&三、天赋;&/strong&&/p&&br&&p&这一条不用多说,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聪敏过人的高智商天才做什么事情都比普通人更容易。这样的天才我不认识,但是听说过。
&br&&br&&/p&&p&正因为这三个条件的存在,才会有那么多考生的浮生百态,满足条件的,可能不用太多准备,一次两次就轻松上岸;一条也不占的,就坎坷的多了。这些是考完之后的一些浅见,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比较符合第二条,略微符合第一条的,成为法检系统的一员是我坚定不移的职业理想,为了这个目标我也的确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同时法学专业的学习也让我具备了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 &/p&&p&&br&因此,这是我想对打算考公的读者分享的一点心得,在决定参加公务员考试并开始准备前,花点时间思考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类考试,应该是有益处的。 &br&&br&&strong&报考准备篇—职位选择
&/strong&&br&&br&职位的选择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常言道考的好不如报得好,想考出满意的结果,不光是用功刻苦就够了,还得把力气用对地方。有些同志考的分数很高,完全能够考上考上更好的职位,却因为当初不敢报而失之交臂;有些是不幸跳进了万人坑,其实换个待遇级别差不多的岗位也就能上岸了。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要避免遗憾,就需要重视职位报考,这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br&&br&&br&&strong&一、了解职位要求; &/strong&&br&&br&细看国考和省考的职位表,不同职位的职位要求各不相同,不外乎有以下种类:专业、学历、年龄、基层工作经验年限(有些对工作经历还有限制,如要求法律工作经历、财会工作经历等)、政治面貌、户籍、民族、应届往届、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等)、性别、身体条件、身份限制(特岗人员、志愿者、村官、非在职公务员等等)、组织专业考试、其他要求与说明(文字功底、语言技能、最低服务年限、有无宿舍等等)。 &br&&br&&strong&二、选择合适职位; &/strong&&br&&br&如何选到一个难度适中、自己满意的职位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充分了解职位要求和自身条件之后,我选择职位是根据以下原则: &br&&br&&strong&1、个人意愿:&/strong&这个应该放在首位,结合职位所在地区、待遇、发展前途、职位内容与个人兴趣综合考虑,如果考一个不能愿意持续干下去的岗位,那么考上也没有意义。因此招考公告出来之后,我会首先把符合条件的职位筛选出来,单独做一个表格,然后把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位删除,那么我最终报名职位就将从剩下的职位中选择; &br&&br&&strong&2、报考人数:&/strong&报考人数与难度有直接关联,这不用多说,现在报名阶段都会实时公布报名人数,也是为了防止扎堆报考,除非你只盯着那一个职位不考上不罢休,否则避开人数过多的岗位也是提高成公率的必要选择。我自己的话,在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前提下,选择的职位省考的人数限制在1:80以内,国考1:150以内,特别好的职位容易出高分,因此更要尽量选择人数较少的。同样的,报考人数太少的职位也要慎重,如果不是因为限制太多,那就可能是这个职位确实不咋样,还是那句话:不要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就搞的没有下限,只捡人少的报而完全不看职位,那耽误的是自己。比如我一个211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毕业季裸考了某县级国税单位,结果分数出来考的很好是职位第一,面试也通过了,但是地方太差,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去了深圳某公司,你说早知道这样他当初何必要报名呢,或者报个好点的不就行了。另:某图某公等培训机构网站上面会有部分职位往年的人数与分数统计,报名的时候也可以去留意留意。 &br&&br&&strong&3、合理利用条件限制,注意潜在信息:&/strong&同等报考人数下,限制应届生和不限应届生的职位,那个职位要容易?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也没有权威的结论。但是,在意愿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限制条件多的职位,例如,同一个检察院招聘,招助检和侦查员两种职位,其他条件一样,只是侦查员仅限男性,那么如果想进这个检察院的男同志,可以选择去报侦查员职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报考人数和难度,而检察院往往也只是想多招男生所以设置的侦查员职位来卡掉一些女考生,考进去之后,多数检察院都会根据情况分配职位的,你还是有机会做助检(这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某些只限女生报考的职位)。而像广东某些地区写明要懂粤语或者客家话的,听说其实就是限制本地户籍的变种,这种情况下外地人就不要盲目报考。 &br&&br&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些早有志向考公务员的考生,应该及早去关注公考的条件,并早作准备,多满足一个条件,就能多刷掉一部分竞争对手,例如司考证、会计证、入党、英语六级、计算机等级(我国考报纪委就是因为没有计算机证书而被刷的)、等等,都是刷人利器。证多不压身,即使公务员考不上,其他地方也会有用。还有一个个人亲身体验,对于法律专业的考生来说,仅有一个A证往往是不够的,法律专业考公比率大,而且法检系统往往进面分数高,如果能读研或者有两年工作经验的话是很有优势的。14年深考中院的职位,一个职位要求研究生学历+司考A证+2年工作经历,满足这个条件的一个职位报考人数是4:34,简直是白送一样;另一个同样的职位只需要本科+A证,报考人数4:400,两下一比,难易立现。 &br&&br&总之,好的报名是成功的一半,我准备时候考试流的汗,有一部分就是当初胡乱报名时脑子进的水,哈哈。 &br&&br&&br&&strong&笔试准备篇 &/strong&&br&&br&“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习惯,严格的执行”是我认为备考阶段必备三要素。计划可以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习惯造就自律,自律培养信心;而执行才能进步。三者结合,就是目标的实现。 &br&&br&废话不多说,下面是准备过程。我的行测好于申论,行测我会多写一点。 &br&&br&&strong&一、复习计划 &/strong&&br&&br&我的计划就是按照3个月12周的时间来指定的。一共有四轮, &br&&br&第一轮时长6周,全面基础复习阶段;每天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做题;复习时候我的方法主要是视频教程,这些教程都是在网盘上面免费分享的,我直接下载下来,每天看视频学习,做笔记。老老实实把行测和申论的基础班课程都学习了一遍,辅以少量的练习题,目的是全面的了解公考的知识点,做好笔记,并尽可能的掌握。其中申论是听张小龙的课程,行测数量关系部分是魏华刚和郭亮的课,这三位老师是讲课比较有风格和方法的,推荐一下。 &br&&br&第二轮时长3周,重点提高阶段,提升我第一轮复习中比较薄弱的地方;重点提升部分是通过第一轮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一阶段主要学习方法是听视频+做题相结合,视频的话也是重点提高班或者高分班视频,相比来说课时短了不少,做题量增加,把重要的知识点认真学习一遍,掌握做题技巧与方法,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训练巩固。 &br&&br&第三轮时长1周,纠错阶段,我有一个错题本,在头两轮复习过程中做错的和不会的典型例题我都记录了下来,错题后面对应的都是考点,因此通过错题纠正以及练习同类题目的办法,把薄弱的考点彻底掌握。 &br&&br&第四轮时长2周,冲刺阶段,1到2天一套真题掐表训练。这个基本就是1天按照考试时间掐表做真题,然后晚上纠错,直到考前。 &br&&br&下面是我复习时的用的工具和一些技巧,亲身体验: &br&&br&1、准备一个笔记本,一个错题本。笔记本记录知识点和心得,错题本记录做错的典型例题。 &br&&br&2、用做题软件做题,电脑软件我推荐品智教育(收费,但价格不高,每科30元),更新速度快,题量非常全。历年各地的真题模拟题都有,而且分类详尽。我第一阶段做题都是在软件上面做,好处是比买纸质的便宜,而且有错题记录、计时功能,效率还是不错的,缺点是跟纸质的毕竟感觉不同,不利于培养感觉,所以冲刺阶段我就不用这个了。手机软件我推荐91--up,好用而又免费,可以充分利用边角时间。 &br&&br&3、比较好的辅导教材:常规的就不说了,我说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行测的有微魔块(就是魔块,没有写错)系列书籍,是分类的,包括常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之类的,都是口袋书,随时拿出来翻翻。数量关系我特别推荐沈栋的《数学运算微模块》,申论有张小龙的申论80分系列。 &br&&br&4、YY语音和QQ群。考公期间,晚上有很多的免费培训课程,一些上岸前辈和老师会讲课和分享经验,引领你学习,你也可以直接把你的问题提出来,会得到专业的回答。而且YY在面试准备期间也是神器。 &br&&br&5、很重要的一点,经常逛QZZN论坛!当然不是瞎逛,论坛上的最新资讯、考公经验、做题技巧等资料非常丰富,还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考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接触新鲜讯息,对于刺激大脑,激发活力也有帮助。当然,要控制时间,注意别灌太多水。 &br&&br&&strong&二、行测心得 &/strong&&br&&br&&strong&1、常识—零敲碎打勤积累 &/strong&&br&&br&常识都是琐碎的记忆性的知识,而且政史地经法理化生医农等等无所不包,确实让人头疼,考了这么多次,我常识的准确率始终是在5-7成徘徊,也就是正常能够答对10-15道题。以前尝试过考前突击来看,效果不明显,很多时候你头几天突击看的压根就没考,让人很泄气。但是常识二十道题目,不能只吃老底。我的措施是零碎时间看+考前几天突击,在论坛上有很多常识的总结资料贴,我放到手机里面休息的时候看一看,每天可能总共也看不超过二十分钟,看的时候我没有刻意去记,太多了也不可能都记住,就当十万个为什么来看了,零敲碎打的记住一些,这样没有占用大块时间,也能大致的看不少,追求的是广度,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点的概率就越大,考试都是选择题,有一个选项能有点印象就有可能帮助你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同时考前一天我也会集中突击看看,把能找到的常识资料都浏览一遍。 &br&&br&同时,常识知识虽然碎,但是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对河南卷来说,热点时政、党史一般是必考的,例如嫦娥升空、十八大会议、基本政策、我党历史事件的时间排序,我每次考试都会遇到,频率极高,所以,时间不够的话,起码应该多关注新闻和了解一下我党历史。总之,这一块大家都差不多水平,你多做对一道就比别人多拿一道题的分数。 &br&&br&&strong&2、阅读理解—端正认识,提高重视 &/strong&&br&&br&阅读理解题型很多,包括选词填空、字音字形、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判断、态度观点、歧义错句、词句理解、标题选择、词句排序等等,一般会从中选择几种题型来考,题目差不多有35-40道题,题目数量多,阅读量大,分值比重比较高,但是实际上来说,似乎阅读理解并没有像数量关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同志认为这个题型不难,因为从小学语文开始都做过这类题目;或者认为练来练去正确率都提升不上去,因此就把备考重心转移了。 &br&&br&这样想的话,很可惜就会失去很好的一个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br&&br&事实上,阅读理解是可以通过学习进行提升的,我裸考的时候一般来讲阅读理解会错10题左右,也就是75%的准确率,这也是我看到很多同志估分时候的错题数目,可以说很有代表性。准备之后,正确率到了85%以上,基本没有错到过5道题以上,一般是错3-5道题,而且稳定在这个水平。提升正确率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节约做题时间,我把做阅读理解的时间从35分钟左右缩短到了25-30分钟,行测中时间的重要性应该说不言而喻。这里面,除了我本身有一点语言功底以外,心理上的重视以及掌握相关做题技巧才是关键。因此,除非你已经有八成的正确率,否则千万不要因为觉得简单或者提升空间不大而放弃复习阅读理解。 &br&&br&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复习,这个在那些视频或者教材上都有论述,针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做题方法,例如我原来比较讨厌的排序题,给出一段话的首尾,中间的五六句话打乱,然后选择正确顺序,这种题型耗费时间而且难度系数比较高,针对这种题,一个快速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找连接词或者代词,“但”“而且”“这”“那”或者时间前后顺序等等,快速的找出两到三句的先后顺序,然后对比选项进行排除,一般能排除一到两个选项,剩下的两个选项,往往就是只有一两个句子的顺序有差异,这个时候再凭借前后语境和语感来选择。 &br&&br&其他的题型也有不同办法,主旨概括主要是找关键词句,意图推断找带有目的的句子,标题选择找中心思想,等等,这些不一而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觉得舒适且有效的办法,并通过练习把正确率提高,同时尽力提升做题速度。 &br&&br&&strong&3、数量关系—克服畏难心理 &/strong&&br&&br&数量关系曾经是我非常头疼的一块,也是很多和我一样的文科生畏惧的部分,我周围的同学,做行测的时候,数量关系只挑简单的做一做,甚至直接把这一块给放弃了,集中精力做好其他的题目,这样下来,15道题可能做对5-8道,50%左右的正确率。&/p&&br&&p&对于这种做法,我认为不合适:首先是分值大,数量关系一般是15-20道题目,据说一题一分左右,也就是差不多15分,每道题含金量很高;其次正因为数量关系普遍正确率都偏低,正是一个拉分的契机,数量关系只有会与不会两种,不会做只能靠猜,会做的话就能得分。数量关系做好了,多考两三分并不难,对于这种淘汰性的考试,多数人的薄弱点,正应该是自己的强点。&/p&&br&&p&对于行测想考75分以上的同志,数量关系是绝对绝对不能放弃的。就如同高考时候的数学,文科生数学好的,往往都有优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数量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做过真题的都知道,其实数量关系两大类题目,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里面的知识点大部分是初中的,可能有一点高中的知识,换句话说只要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那么里面的知识点肯定是学过的,而且数量关系的运算非常简单,考的只是思路,多数题目是有技巧的,掌握技巧,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来。觉得难只不过因为多年没接触了,遇到一些特定的题型忘记了做法,同时考试时候时间也比较紧张。事实上,通过有计划的学习与训练,完全可以重新把知识拾起来。&/p&&br&&p&我本人数学也不好,从大一开始也没有数学课了。但是经过复习,数量关系基本能确保稳定在20分钟,80%的正确率,一般15道题错3题左右(1-2题不会做或者时间不够,还有1题往往是计算错误,悲催)。 &br&&br&&strong&再次重申,&/strong&数量关系其实只是纸老虎,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如果把数量关系的每个知识点单列出来,你会发现都不难(我接下来会分解来说),对于这一块薄弱的考生尤其是文科考生,真正要克服的不过是心里障碍,并且要充分意识到数量关系的重要性,放弃这一块去做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弥补不了的。同时,相比阅读理解和常识,数量关系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并显成效的。 &br&&br&&strong&接下来谈一谈我具体的复习心得。 &/strong&&br&&br&数量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推理,一类是数学运算。数字推理在某些省考中已经消失了,数学运算是必考的。具体考与不考,要看考纲的要求。 &/p&&p&&br&&strong&数字推理,&/strong&从趋势上看各地也都在弱化对数字推理的考察。这一块其实知识点比较单一,就是数字之间和、方、积、倍等的关系,核心要素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比较新颖和有难度的题会考到三级数列、分式数列、幂次数列以及递推等等,要记住这几类新类型题目的做法。数推的知识点很简单,掌握知识点,培养数字敏感度是最主要的。这里有一个提示,要记住1-11的三次方数字,1-29的平方数,例如7的立方是343,11的立方是1331,这是一个常考点,直接考或者考变种都有可能,熟练之后对于数字敏感度就会上升,例如出一个217,342,513的数推你马上能联系到这和6的立方216,7的立方343,8的立方512很接近,一下子就找到了规律。 &br&&br&然后是&strong&数学运算&/strong&,这是必考的。我统计的数学运算有三大类,二十余种常见题型,五种常用速算技巧。 &br&&br&三大类包括,1、技巧型题目,即题目中有扣子的,例如含有倍数、余数、特例关系,能通过特定技巧快速得出答案;2、公式原理型题目,需要数学公式进行计算的,如等差数列公式、排列组合公式、勾股定理等等。3、复杂题型,这是难题,既包含技巧也包含运算,一般不能直接求解得出来,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种题目可能占15道题中的2-3题左右。 &br&&br&题型包括:计算问题、等差数列问题、平均数问题、星期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钟表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容斥原理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抽屉原理问题、比赛问题、利润问题、统筹问题、年龄问题、计数问题、方程不等式问题、牛吃草问题、周期问题等等。这是大的题型,其实还可以细分,例如浓度问题包括重复稀释问题、混合溶液问题;行程问题包括追及问题、环形相遇问题、多次相遇问题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 &br&&br&速算技巧有:代入排除法、列方程法、赋值法、极端构造法、数字特性法。前四种应该很好理解,其中数字特性是通过确定最终结果应该满足的数字特性,来排除错误选项的办法,一般有奇偶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整除特性、因数特性、倍数特性等等。 &br&&br&把数学运算条分缕析、大卸八块之后,其实复习框架一目了然。对于想拿80%以上分数的考生,各个题型的基本解法需要掌握,速算技巧必须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原理应该掌握(例如面积体积等几何公式、数列求和公式,集合公式等等);想再进一步以及时间更充裕的考生,需要掌握一些不常考而且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例如尾数特性、重复稀释公式、二次相遇公式、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等等,这些知识点考到的概率低,但是总有一两道难题可能就考这其中的几个。这些学与不学,要看自己的复习时间和意愿。 &br&&br&&strong&我的学习经过------以行程问题为例 &/strong&&br&&br&为了进一步强调数量关系学习的可提升性与可操作性,我把我学习行程问题的过程作为例子说一下。 &br&&br&行程问题是必考题型,细分的题型多考点多,有难有易。我的办法是先掌握公式,基本做题方法,然后对应考点的典型例题进行学习。 &br&&br&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必掌握) &br&&br&拓展公式:1差异距离=速度差*时间 &br&
2相向而行运动的迎面相遇公式,追及相遇公式; &br&
3同向往返运动的迎面相遇公式,追及相遇公式; &br&
4二次相遇公式:单边型(题干给出的两次距离s1,s2都是距离同一个端点a的距离)S=(3S1+S2)/2 &br&
两边型(题干给出的两次距离s1是距离端点a的距离,s2是距离端点b的距离),S=3S1-S2 &br&&br&解题方法:公式法、画图法、比例法 &br&&br&题型与解题思路(思路需要短而清晰): &br&&br&1、相遇追及;相遇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br&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p&&p&&br&2、顺流逆流:顺流距离=船速水速和*顺流时间 &br&
逆流距离=船速水速差*逆流时间 &br&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br&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p&&p&&br&3、队首队尾:从队尾到队首,看做运动的人与队首的追及过程;从队首到队尾,看做运动的人与队尾的相遇过程,因此可以用画图法并结合相遇 追及公式。难度较大。 &/p&&p&&br&4、火车过桥:将车头或者车尾看做一个运动点,按相遇追及问题解决,注意火车本身的长度也是路程的一部分。 &/p&&p&&br&5、环形运动:同向运动,环形周长=速度差*追及时间 &br&
反向运动,环形周长=速度和*相遇时间 &br&
同向运动多次相遇,第一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一个环形周长,以后每多一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差就增加一个环形周长;反向运动的 话,每次相遇两人的路程之和就增加一个环形周长。要注意不是从一个点出发的情形。&/p&&p&&br&6、往返相遇:适用拓展公式。难度较大。&/p&&p&&br&7、等距离平均速度,适用公式。 &/p&&p&&br&8、二次相遇:适用公式。&/p&&p&&br&9、复杂行程问题:加速运动,间歇运动,数车问题,属于提升型题目,要结合前面的方法,综合作答。 &br&&br&然后我会根据题型分类练习,总结错题,直到掌握每种典型题型的解题方法并能在短时间内解答出来为止,行程问题是必考题目,通过一天两天的学习,这样1-2道题的分数就拿到手了。数量关系就是这样,说难并不难,克服了心理关,静下心来去做,你自然会积累信心,马到功成。 &br&&br&&strong&4、判断推理--难度不大分值不小 &/strong&&br&&br&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几部分。大概有35-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部分考点数量不多并且固定,题目难度低,容易拿分,因此应该牢牢把判断推理的分数拿到手。 &br&&br&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应该来说通过思考基本人人都能做对,但是如果第一次做的话会因为不熟悉而耽误时间。这种题目我自己测试过,给我40分钟的话,我可以有85的正确率,也就是40题错6道题以内,如果30-35分钟做完,那么就可能错8-10道题。因此提升办法就是多练习,每个小题型都反复训练,并且要掐时间,在确保正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速。至于具体的解题办法,教材上面都已经非常成熟了,不再赘述。 &br&&br&&strong&5、资料分析--能全对就尽量全对 &/strong&&br&&br&相比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反而是更需要计算的题型。这一块一般是15-20题。资料分析的难点在于时间,这是试卷的最后一类题目,做到这个时候一般都只剩3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这样的话难免会心慌,或者读题错误,掉进陷进,或者是计算错误甚至算出的数字跟答案不符合,那都常见。其实,静下心来看,资料分析并不难,这一块需要的复习时间很短,提升效果很明显,优秀的考生,20分钟以内,资料分析的正确率能达到90%甚至100%,也就是最多错2道以内。 &br&&br&资料分析通常包括四类,文字类、图形类、表格类以及综合类。现在为了加大难度,往往都是考综合类,也就是文字图形表格都有。 &br&&br&资料分析,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br&&br&&strong&1、掌握基本术语 &/strong&&/p&&p&&br&例如:同比与环比;倍数、翻番;增长量与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发展速度;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等,包括这些属于的含 &br&义,计算方式,之间的联系都应该熟悉;这是为了确保你在阅读材料和问题的时候,能够清楚的掌握内容及问题要求,不至于答非所问。 &br&&br&&strong&2、掌握读题技巧 &/strong&&br&&/p&&p&资料分析时间紧,内容多,不可能让你一字一句的读完才做题,你必须在最短时间抓住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我的办法 &br&是:拿到题目后,先扫一眼,看主旨大意(标题),不要去看任何的数字曲线之类的数据,标出关键词、句、字;然后从第一问开始看问题及选项,看完之后找对应的关键词和字,然后再查找数据或者进行计算,这里看选项很重要,选型缩小了你的查找范围,切忌看完问题之后马上去找或者计算,找到之后再去跟选项核对,这样的话心里没谱,找起来范围比较大。这个做题办法对于非运算题目很有帮助,如果是运算题目的话,还要看下一 &br&个知识点。 &br&&br&&strong&3、掌握技巧 &/strong&&br&资料分析一般有10道以上都需要计算,而且小数点、百分数、大数字计算都是常见的,因此掌握运算技巧是提升速度的必要办法。运算技巧包括 &/p&&p&&br&&strong&1、重视选项,&/strong&选项是能传递出来很多信息的,选项的大小,选项之间的差的大小,甚至有些选项通过常识、通过题干直接就可以排除,因此要先看选项;&/p&&p&&strong&2、百分数或者小数尽量转换成分数,&/strong&例如16.7%=1/6,14.3%=1/7,37.5%=3/8,这样的分数和小数的对应关系,记得越多越好;&/p&&p&&strong&3、多用估算,&/strong&估算是节省时间的不二法门,但是估算时候的模糊程度要多大,这就要结合选项了,如果选项之间差异很大,那完全可以大胆去估,不用担心结果会 &br&和两个选项都近似。 &br&&br&&strong&4、掌握运算方法 &/strong&&/p&&p&&br&常用的有直除法、差值法、化同法、差分法等等,这些方法是肯定能发挥作用的,应该全部掌握,并经过练习熟练运用。 &br&&br&&strong&三、申论---字迹很重要 &/strong&&br&&br&我的行测是强项,但是申论却是心头之殇,一直在托我后腿,如果申论分数能达到平均分以上的话,我上岸的时间会提前一年。2012年四川省考的时候,我的行测82分,申论只有50分,离面试线差了2分,而当时正常的申论水平都应该是60或者70分,行测考这么高还是不能进面试,当然是很痛心的。不过人生没有如果,所以也只有这样了。&/p&&br&&p&但是我申论的问题并不完全在于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字迹,我的字不是一般的差,应该说申论考试的字迹能写的清楚、整洁就可以满足要求了,但是我的字甚至达不到这种水平,写的慢而且潦草,我自己写完都不愿意再看,何况评卷人呢?任何这种需要写大篇文章的考试,我都比较吃亏。 &br&&br&为此我也是痛下决心,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练字,当然现在字迹还是不行,不过申论分数确实提升了一些。够得上平均分了。说这个也是提醒同学们字迹的重要性,我所知道河南省申论历来不高,大家写得好不好分数都低,所以字迹的影响还小些;而四川、重庆、广东考试申论的分数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字不好,比别人低出10分都很正常,这样的话就太可惜了。因此在这里以我血淋淋的经验告诉大家,字迹问题绝对应该引起重视。 &br&&br&其次,通过复习我的申论还是有进步的,2012年河南省考申论39.5分,2013年50分;2012年四川省考申论50分,2013年60分;2013年重庆申论70分;13年国考由于河南已经通过面试,行测和申论都没有做足准备。因此,通过练字和复习,申论确实得到了提升。 &br&&br&&strong&申论材料阅读 &/strong&&br&&br&申论的材料七八千字,试卷上给出的建议阅读时间一般是40分钟。材料包括政策性材料、理论观点性材料、事例性材料、复合性材料(夹叙夹议)几类。原来政策性理论性材料较多的,现在偏向事例性材料,2013年国考是小邹的故事,四川省考是地震中的小人物,原来那样大段可以抄的材料是越来越少了,对归纳概括分析能力提升,对材料之外的积累的要求提高。 &br&&br&&strong&申论的题型 &/strong&&br&&br&常见题型有:1、归纳概括题;2、综合分析题3、提出对策题4、公文写作题(报告、公开信、倡议书等);5、字词句解释题;5、论述题。还有例如编写标语口号的、设计调查问卷等新型题目。 &br&&br&&strong&申论复习—重视客观题,勤练习 &/strong&&br&&br&申论的100分,60分仍然是客观题,也就是这一部分是有参考答案,按要点打分的。在了解了题型之后,按照题型一个一个学习就可以了,而且命题人为了降低难题,申论的题目设置其实也是煞费苦心,前后呼应的,第一题一般都是概括题,概括问题、现象等等,也就是找出问题;概括出来之后,第二题进行分析,也就是分析问题;第三题对策,也就是提出问题。这里面存在一个递进关系,一步步引导考生来作答,现在虽然材料的选择提高难度,减少了理论,但是问题设置还大致如此。而例如词句解释类题目,就是将解释、概括、总结、分析等等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对于客观题来说,提升起来相对要容易,不管是平时做题还是看书看报,有意识的多思考,逐渐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而时间不够的考生,还是以多动笔写为主,并对照参考答案进行修正。 &br&&br&至于申论的论述题,大作文写作,我同意张小龙的观点,一般不限题材的话,尽量写议论文,少写策论文。议论文有分析,有观点,有论证,说理充分,理论性强,文章饱满,容易表现思想深度,更符合要求,自然更容易高分。所以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要是考广东省的,当我没说,广东申论难度偏低,年年策论文)。 &br&&br&同时,为了防止准备时间紧张的考友大作文开头没话说,结尾太仓促,我建议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开头和结尾,考试时候如果有应景的,略加修改直接用上,既可以消除紧张,帮助进入状态,同时也能提升文采,博得阅卷人眼球。或者没有段子的话,一些深刻的句子或者名人名言尤其是领导讲话,如果写作的时候能恰到好处的信手拈来,也能增色。当然这些出彩的地方尽量写在开头结尾,或者每段的头两句,避免被忽略。 &br&&br&最后,申论想考好,可以说难也不难,平时不准备,临阵磨枪,那自然就难。多积累,多写作,多思考,那么自然胸中有物,下笔千言。 &br&&br&&strong&我推荐一些平时我积累素材的来--源: &/strong&&br&&br&&strong&1、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strong&这基本是每天必看的,重大新闻与评论包括领导人的讲话还会做一些笔记,为了节约时间,新闻联播一般前20分钟就可 &br&以了(后面是国际新闻); &/p&&p&&br&&strong&2、《半月谈》&/strong&(尤其是半月评论,篇篇都是满分申论范文)、《理论热点面对面》(写的越来越好)、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 &br&3、必须积累的政策理论知识:十七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等,这是一定要精读并将要点记在心中的。 &/p&&br&&p&&strong&避免考前失眠 &/strong&&br&&/p&&p&我发挥最好的一次就是在河南省考的时候,而这是唯一一次我十点睡着六点半起床,其他几次都到十二点以后,但是早上五六点就醒了,虽然我自我感觉每场考试都是全神贯注,但是身体决定精神,疲惫和困倦一定会分散注意力降低敏感度。因此,考试前一天晚上必须让自己充分放松和休息。我考前的一天会做一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翻翻笔记看看错题和重要知识点,看一遍常识。为了确保十点钟左右能入睡,考前晚上忌暴饮暴食,忌刺激性饮料,如果睡不着,我建议可以做一些无氧运动让自己疲惫一点,例如冲个热水澡(很有用),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做的腿胳膊胸背都有疲劳感了,再躺下应该很快就能入睡。 &br&&br&&strong&行测注意顺序,控制时间 &/strong&&br&&/p&&p&这里要再说一下做题顺序问题。其实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只要自己觉得舒适就好。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间(手表是必必必必备的)。我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如下: &br&&br&1、5分钟常识;试卷一发下来,填完信息后(认真填别出错)我就翻开试卷看常识,这个监考一般管的不严,如果管得严我就当做检查试卷快速翻页,不管怎么说要坚决的看试题,别耽误。常识是要么会要么不会的,因此看了就能选,铃声一响,就马上开始涂卡,运气好的话,5分钟都用不到常识就做完了(一般我是考场上翻页最快的,就因为做常识从不犹豫,不会的立刻蒙)。 &br&&br&2、20-25分钟资料分析;做完常识热身之后,我做最后的资料分析,这里是计算居多,放在最后做会因为心慌影响效率,考前的话我也会把资料分析的常用公式和技巧再默念一遍,趁着记得还清楚直接就把这个解决掉,因为资料分析常常会有陷阱题,这里就要高度集中精神,眼明心亮。一般常识和资料分析加起来不会超过30分钟。 &br&&br&3、30-35分钟阅读理解;这个没啥说的,正常都能做完,选完之后可以用排除法检验一下,选词填空的话,只要一个词不合适,不管其他的多合适都要排除这个选项。&br&&br&4、20分钟数量关系;我数学不好,差不多需要20分钟,会的题目就计算出来,确实不会的就蒙,每道题最长不超过2分钟。 &br&&br&5、35-40分钟判断推理;这里要注意别在图形推理上耽搁时间,30秒时间看图,如果实在没思路就跳到下一题,我遇到过确实思维凝滞卡住了的时候,但是考场上不是较劲的时候,勇敢放弃就是了。一般会有一道空间重构题,这种题目我都会带块橡皮,哈哈。剩下的题目认真做就行了,有时候剩下一两题,时间不够用,那也只好蒙了。这里的类比判断尽量避免粗心,正常是不会丢分的。 &br&&br&6、剩下的时间可以再看一眼信息有无漏填,卡有没有涂错。我是边做题边涂卡,所以不留专门的涂卡时间。 &br&&br&&/p&&p&&strong&申论--找关键词做笔记,控制时间&/strong&&br&&/p&&br&&p&申论有很多同志写的很快,往往写完还有半小时二十分钟。我属于写的慢的类型。在读资料的时候,第一遍略读,在每段材料旁边写一两句总结概括一下,划下重点词语;然后看题,看完之后再根据题目精读相应片段。然后写出来答题要点,整理之后再写到试卷上(没办法,字不好,怕写错)。&br&&br&一般写到大作文的时候差不多还有1个小时10分钟,这个时间还是挺紧张,不过我还是会写一个提纲,然后打好开头的草稿,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如果能用到领导人讲话等的就更好了。不过经常写到结尾的时候,就只有十来分钟时间了,很紧张,考场上那时候都没几个人在写了,这个速度一直提升不上去。
&br&&/p&&br&&p&&b&下面是申论的补充内容,最近写的。&/b&&/p&&br&&p&&strong&第一篇 了解申论&/strong&&/p&&br&&p&&strong&一、什么是申论?&/strong&&br&&/p&&br&&p&百度百科对申论的定义为“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p&&br&&p&以我的理解,申论就是:&strong&围绕一个中心(热点),给出若干材料,设置若干类型的问题,考察考生文字处理能力。&/strong&&/p&&br&&p&&strong&二、为什么要设置申论这门考试?&/strong&&/p&&br&&p&公务员考试,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都是在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成为合格公务员的素质,这是与高考这类选拔性考试的一大区别。因为高考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高中教育所应具备的知识(这是会考的目的),而是要从众多符合高中毕业条件的学生中,选择最优秀的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基于这个目的,高考的题目设置是拔高的,高中生不经过艰苦的、长期的学习,考到高分非常困难;即便是清华北大的大学生,参加高考也未必能考的过一名高中生,因为高考的大多数知识,在大学是用不上的。公务员考试不同,公考其实是是测试一个人的素质和公务员岗位需求是否一致,比如行测考的就是基本的常识储备、言语理解能力、计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其试题是大多数普通人不经过练习也会做的,等等。而这些能力,对于一名公务人员来讲是不可或缺的。&/p&&br&&p&但是光有行测还不够,因为行测更偏向于考察人的智商,这其实是任何管理岗位都需要的,而公务员工作有其特殊性,也就是“文”。公务员是文官,公务员的工作离不开文,上级指导下级,下级向上汇报,时时刻刻离不开各类公文材料,因此对文字的处理能力是必备的,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判断,乃至撰写各类材料,等等。申论的设置很好的满足了这个考察需要。从我自己经验来看,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再来看申论,就觉得和当初备考时候相比,似乎没那么难了,说明申论确实是考察公务员潜质的一门科学测试,对有过公务员经历,特别从事文字工作的人,申论是不算难的。&/p&&br&&p&&strong&所以,公考是考察而不是选拔,适合做公务员的人,即便裸考也能得高分。&/strong&&/p&&br&&p&&strong&三、申论的题型&/strong&&/p&&br&&p&按照考察方向,申论题型分为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对策和论述五类。&/p&&br&&p&按照答案设置,申论题型可以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一般除了最后的论述题是开放性题目,前面的几道题都是客观题。&/p&&br&&p&&strong&四、备考先健脑&/strong&&/p&&br&&p&在正式介绍申论的备考方法之前,我们先来弄清几个问题。&/p&&br&&p&&strong&1、申论就是简单化的公文&/strong&&/p&&br&&p&申论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在考公文,申论就是基础的公文能力测试。&/p&&p&有些人可能疑问:申论考试中的材料很多都并不是公文啊,确实,申论的材料,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新闻性的材料,有调查报告、有采访、有专家评论、有科普,等等。但是,我说的是申论题目所考察的,都是公文的内容。&/p&&br&&p&先来看看什么是公文,一篇公文,或者一篇文稿,不论是报告、讲话、通知等等,抛开这些题材分类不谈,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谈问题。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形式,内在逻辑都是一致的,比如,工作报告,核心就是汇报工作,那么要谈的就是工作成绩、工作问题、下一步打算,依据这个结构,也就是先归纳概括成绩和问题,阐述积极后果、消极后果,然后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下一步对策和具体措施,其他的主题的公文,其结构也都是这样,这种结构,和申论考察的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申论绝不是让你写一篇和所提供材料相似的新闻,而仍然是公文、公文、公文。&/p&&br&&p&那为什么说申论是简单化的、基础入门级别的公文?这是题目设置的缘故,申论里面的前几道题,其实是把一篇公文拆开来考试了。比如第一题,要求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出一个问题等,第二题,问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第三题,问对策;第四题,根据一个中心综合论述。题目的设置就是一个整理、引导考生思路的过程,否则,直接让你根据写一篇公文出来,很多没接触过公文的考生可能连方向都摸不着,不知从何写起。&/p&&br&&p&&strong&2、申论要求文采吗?&/strong&&/p&&br&&p&前面已经讲了,申论是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客观题一般占60%,主观题40%。客观题得答案是统一、标准的,按点给分,答对了关键词和点就得分,和文采无关;主观题的要求一般是“观点鲜明、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思路明晰、语言流畅”,也就是说真正考察的还是你的思想深度和广度,语言上“流畅”即可,出题人也知道,在短短几十分钟时间内,写出语言优美的公文类文章是不大可能的,我们看看领导人的发言或者文章,无一不是进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才写出来的,哪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所以“流畅”就行了。&/p&&br&&p&那么申论语言的要求是什么?对客观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凝练、准确、简明,避免过分口语化、随意化,这是因为客观题字数有限,按点给分,所以要尽可能多的找点,压缩文字,多余的不必要的表述,要统统砍掉,节约空间多回答几个点,可能就多得一分,至于文采,根本不用考虑,切忌用什么比喻、类比、形容词,等等。对主观题来说,如果能达到层次清楚,逻辑分明,语言精练,内容深刻,文采斐然,这就是一类文的水平。因此,对于一些精彩的、简练的、生动的、有感染力的、说服力强的出彩的句子,如领导人语录、名言警句、俗语等等,又恰好贴合论述主题和观点,那是可以用的,但是要注意,前提一定是和你的文章主题相符,而不要想起一句是一句,不管三七二一就往上套。&/p&&br&&p&&strong&3、如果看过或者了解过这类材料,会有很大优势。&/strong&&/p&&br&&p&未必。&/p&&br&&p&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这是公平性的体现。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有些看似专业的题目,如教育、法律、科技类,其实问题的解答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平等的。&/p&&p&同时,如果提前看过这方面的报道,那做起题目来,除了比别人多掌握一些背景常识以外,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很大优势,因为申论考的就是分析概括判断等等能力,而不是知识,绝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都在材料中可以找到,并不需要了解很多额外知识。除非你真是撞上大运了,碰巧对这个课题做过专门的分析研究,了解他的前因后果、问题困难、弊端意义、对策处理等等,碰巧还考了,那只能说运气爆棚。否则,一般性的了解对做题的帮助是微弱的,关键还是要提升做题能力,这也是我觉得申论没有太大必要押题的原因。&/p&&br&&p&当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看看也没坏处。&/p&&br&&p&&strong&4、申论就是抄材料?&/strong&&/p&&br&&p&非也,做申论,核心是“借鉴”而不是“抄”。&/p&&br&&p&我听到一些辅导班老师也会说,申论就是抄材料,其实,“抄”看似正确,却容易给人误导,申论的关键是在于“借鉴”。这并不是玩文字游戏。抄和借鉴虽然听起来相似,其内核却是不同的,借鉴是思考下的“抄”,找到符合思路的句子、观点,整合排序之后,为我所用;抄是放弃了独立思考,生搬硬套挪过来。借鉴是深度的抄,抄是浅尝辄止的借鉴。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p&&br&&p&申论需要借鉴,而且从出题的角度看,也是鼓励借鉴的。&/p&&br&&p&申论客观题的答案,都蕴含在材料之中,主观题的思路、观点和角度,也要从材料中提炼,因此,依靠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离开材料做题就是无源之水。但是,做申论又不能不去思考,无论是概括总结、还是综合分析、对策提出,都是要在考生自己充分思索、形成思路的情况下,从材料中寻找答案的。有些考生做题,看到觉得题目有关的句子,就抄到答卷上,既不总结归纳,也不整合排序,这样做,一是浪费答卷空间,本来每题的字数就有限制,原文材料的话可能很繁琐,照抄上去,挤占了多余的格子,可能有些答题点就不够写了;二是显得混乱无序,可能意思是对的,但是东一块,西一块,很分散,不容易让阅卷人发现,造成丢分。&/p&&br&&p&因此,做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分析出题目目的,得出结论,再从资料中寻找搜索相关信息,形成答案。&/p&&br&&br&&p&&strong&第二篇 看材料,很重要&/strong&&/p&&br&&p&申论考试材料部分有六七千字,写作内容大概两千字,时间两个半小时,阅读量大,写作内容多,很多考生会觉得时间紧张不够用,因此,为了保证有时间答题,往往会压缩阅读材料的时间,粗看一遍就开始卷子,但这样做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p&&br&&p&做申论就好像炒菜,想要做得美味,必须按程序一步一步做好,阅读材料是第一步,相当于将这道菜所需要的食材洗净、切块、码放整齐,备好调料,接下来才是下锅煎炒烹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原料没有备足,或者“拖泥带水”没分捡干净,那做出来的菜一定会走样。所以对材料的阅读以及内容的提炼、加工是做好申论的前提和基础,必不可少,也决不能省。&/p&&br&&p&怎样才能算是将材料阅读到位?美剧《越狱》里面,有一段关于男主角所患抑郁症的描写很精辟:“…这种病人看到的东西跟我们不一样。举个例子,比如这盏灯,我们眼中只能看到灯的形象,他们能看到一切。管子,灯泡,螺钉,甚至里面的垫圈。他们的脑子对周围事务的信息更开放,其他人的脑子--像你和我--则把这些信息关在外面…如果患者有足够高的智商,结果通常是极具创造性的天才。”这是对阅读要求极其到位的描述,想要申论高分,那在看材料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只看到材料的外壳,而是要了解“一切”,看到材料堆砌的文字中真正的含义,男主角那样,将材料内容庖丁解牛、大卸八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p&&br&&p&闲言少叙,直入主题,本文的目的不是谈读题顺序或者技巧问题,而是探讨在阅读时,应该注意把握资料或题目的哪些要素,帮助考生在考试时,能够短时间内抓住阅读对象的重点。&/p&&br&&p&申论分两块,一是给定资料,二是作答要求,下面分开阐述。&/p&&br&&p&&strong&一、如何阅读给定资料---精确归纳概括&/strong&&/p&&p&给定资料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给出若干段不同的话,每段前面会有数字序号,如给定资料1、2、3等。&strong&从中心思想看,&/strong&从给定资料1,到给定资料1的第一段,到第一段中的每一层,可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的,这有点类似于套娃,每个娃娃是一个中心,大娃娃套着小娃娃,就是大的主题包含了若干小主题,小主题下面可能又细分成更小的主题。所以,给定资料,也就是总—分—分—分结构,总主题下面是分主题,然后再细分,再细分。&strong&从形式上看,&/strong&每段话长短不一,且体裁不一定相同,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评论、有的是采访、有的是介绍,等等。&strong&从内容上看,&/strong&有的偏叙事、有的偏议论,深浅不一,没有统一标准,但是,每一段话都是有用的,不存在迷惑的无效资料。正因如此,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给定资料顺序进行通读,没有必要跳读。&/p&&br&&p&&strong&阅读给定资料,唯一要做的就是精确归纳概括。&/strong&我们平时阅读一段话可以有很多侧重点,比如从中有所感悟和启发,比如看到精彩词句,比如分析段落结构遣词用语,比如学到什么知识了解什么新闻,等等,要注意,这些分析在申论考试中&strong&纯属浪费时间。&/strong&&strong&申论阅读,唯一的目的就是归纳概括,不要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和其他想法。&/strong&不要去想关于黄河的叙述多么写实,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多么让人同情,关于公共安全的防范多么迫在眉睫,要摒弃一切这种多余的思维,集中精力去归纳、概括!&/p&&br&&p&&strong&那么,归纳概括具体是指什么?&/strong&要注意,归纳和概括并非同语反复,而是两个意思。归纳,是将某段话的中心贴上“标签”进行分类,申论有一个大主题,比如农业耕地、比如黄河精神、比如科技与人文,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个大主题找出来。概括,就是根据归纳的分类,将文中的中心含义简练准确的描述出来。&/p&&br&&p&&strong&归纳概括的原则是“先归纳,后概括;从小到大,层层分类;由表及里,抓住核心”。&/strong&这里讲了三层意思,“先归纳,后概括”,是说两者有一个先后顺序,先贴标签,然后再描述,这就类似于对物种的分类,先判断某种生物的界门纲目,然后再下定义。“从小到大,层层分类”是依据阅读习惯决定的,我们的阅读顺序都是字词句段篇章,因此,按照这个顺序,在读一句话、一段话的时候,我们就要自觉的对这句话这段话的中心作出判断,进行小的归纳,资料1读完了,进行资料1的归纳,所有资料读完了,再进行总的归纳,这样层层递进。“由表及里,抓住核心”是指概括的时候,要准确、深刻,对对象的内涵作出最符合文义的叙述。&/p&&br&&p&&strong&如何归纳?&/strong&归纳就是贴标签,要时刻记住,申论是简化的公文,所以这里的“标签”,就是以公文结构为分类依据,可以分为:现象、影响、问题、意义、原因、后果、对策、目的、可行性、效果,等等。这几部分并非一定同时具备,根据材料侧重点不同,可能有些重点写原因,有些重点写问题和影响,有些重点写对策和效果,但是内容上,脱不出这些范围。这是从第一层次来说,那么还能不能细分呢?是可以的,下一篇我会结合例子进行解释。&/p&&br&&p&&strong&如何概括?&/strong&在贴完标签之后,接下来就是概括,方法和申论考试题目中的概括题是类似的,比如分类是原因,那就概括原因,是问题,就概括问题,如此即可。&/p&&br&&p&&strong&二、如何阅读作答要求---抓关键词&/strong&&/p&&p&相比起材料来,阅读作答要求要容易得多,可是正因如此,一些人过于轻视要求,只看问题,不注意阅读要求,导致答题时出现偏差。其实,作答要求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要求,可以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助考生更好的找准得分点。&/p&&br&&p&下面,对于作答要求中常见的一些关键词语,做一个简单解释。&/p&&p&&strong&全面、完整:&/strong&常见于概括题,说明答案都在材料中,要完整的总结概括出来,不要遗漏。&/p&&p&&strong&分条归纳(表述):&/strong&常见于概括题中,通常和完整放一起,提示这是按点给分,作答时注意一条一个点,方便阅卷人批阅。&/p&&br&&p&&strong&条理清楚、层次清楚、层次分明:&/strong&一般的客观题都是分条作答,如果强调要求“条理清楚”,那说明很可能这一题是有形式分的。这要求不光是要分条作答,同时在分条的时候要讲究逻辑性,要在分条的基础之上再“分类”,比如答案总结出来十条,这十条可能五条是客观因素,五条是主观因素,或者五条是技术因素,五条是制度因素,等等,要注意再次加以总结提炼,而不是简单并列。让阅卷人一看就感觉答案逻辑很清晰,分类很准确。&/p&&br&&p&&strong&结构完整:&/strong&这可能见于一些建议函、公开信等要求格式的题目中,如果这样规定了,就说明有格式分,那么就该注意要写上抬头、结尾、落款、日期等等。&/p&&br&&p&&strong&准确、精炼、简明、简洁有力:&/strong&突出一个“准”和“精”,“准”就是抓住实质核心,要求答到点上;“精”就是扼要,不仅要答对,而且用语要简洁,这很有可能就是指答案是按关键句、词、字给分的,所以这种问题,一定要找最合适的字词作答,而不是仅仅把意思答出来就行,很可能同一个意思,换个冗杂的句子或词语表述,就没有分。&/p&&br&&p&&strong&内容具体(充实)、符合实际、通俗易懂:&/strong&具体就是不要空洞,不要过于概括和理论化,接地气一些,这常见于讲话、倡议书等形式的公文中,作答的时候要有实例、有细节、有依据,而不是空对空,只讲理论。&/p&&br&&p&&strong&语言生动、有感染力:&/strong&这里常见于讲话,因为讲话是人对人、面对面的说话,和书面公文不同,要多一些口语化的东西,少一些书面化的表述,因此,在作答中,要注意通过一些生动的表述来提升公文的感染力,想象自己就是讲话者本人,讲话用语就不能太生硬,比如讲要加强团结,可以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等等。这里对语言精炼的要求不高,更强调生动形象,要有讲话的感觉。&/p&&br&&p&&strong&目的明确、扣紧材料、切合主题:&/strong&这是提示不要跑题,一般见于一些自由度比较高的文体,如评论等,注意这里要按题目给的范围或者主题作答,切忌天马行空。&/p&&br&&p&&strong&用语得体:&/strong&注意自己在题目设置中的身份,是面对下级、上级还是平级,亦或是群众、媒体,扮演好角色。&/p&&br&&p&&strong&有逻辑性:&/strong&常见于综合分析或者最后的论述,要求写一篇比较完整文字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规定。因为公文有其自己的逻辑,比如最常见的现象-问题-影响-原因-对策,这就是逻辑,只要是完整的文字,都应该有完整的构架,少了一块,就是缺乏逻辑了。&/p&&br&&p&&strong&观点明确,简明深刻,见解深刻,有思想高度:&/strong&不论是有“深度”还是有“高度”,意思都是一样的,即不能太“浅”、太“低”,太“通俗”,而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停留在材料给出的案例事例表面。比如2013年河南省考申论,讲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乏力、粮食供应增长慢、土地流失、土地撂荒,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归根到底,农业生产的问题很严重,又是由于农业这个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农业地位重要—农业生产有困境—后果严重—原因多元—亟需解决—多措并举,这构成了文章的主线,在作答题目的时候,如果把这条主线挖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农业问题,那么就能达到“深刻”“有高度”的要求。&/p&&br&&p&&strong&语言流畅:&/strong&多见于论述题。我曾经说过,申论对于文采的要求很基础,因为考生又不都是王勃这样的天才,短短几十分钟时间,要求在说理深刻的基础上文采斐然有点过于挑剔了。所以,绝大多数的要求都是降一档次,“流畅”即可。流畅的意思就是用语规范,不生编硬造、分寸适度;用语准确,不以偏概全,不偏激;用语连贯有逻辑,中心要明确,上下文要通顺,主题要突出;用语得体,答题要符合身份,从公务人员的角度作答,不要开启“上帝模式”天马行空(这常见于对策题中,乱提一些不可能的对策)。&/p&&br&&p&&b&下面是关于面试的补充内容。&/b&&/p&&br&&p&面试,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上岸的最后一道坎,所以在面试的过程当中,如何更好的展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p&&br&&p&不管是对于守擂的考生还是攻擂翻盘的考生来说,心态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笔试成绩在守擂位置的考生,会考虑自己与其他考生的分差,有个心理预期,考虑自己如何才不会被翻盘,而笔试成绩处于攻擂位置的考生则会担忧,是否面试分差不会很大,翻盘的几率不大,面试与自己而言毫无意义。其实我想说,真的不必要考虑这么多,无所谓你差了一分两分,甚至十分八分,因为面试的分差一般都很大,就拿一个十几二十个人的考场来说,面试分差一般都会有十几二十多分,甚至更多。所以进了面试之后,大家就又在了一个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了。所以说,即使笔试领先了一二十分,如果面试不好好准备,又遇见了面试大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结晶数量多少为正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