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两点求弧长是2.22,弧长是2.88米,算出面积是多少?

课后练习二一、填空题 1.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 、 。 2. 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 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3. 水平角的定义是 ,观测水平角时,望远 镜的视准轴饶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5. 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m)为 65°42′,其磁偏角(δ )为东偏 3′20″,子午线收敛角 (γ )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坐标方位角为 。 6. 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 1KM 有 15 个测站,则 1KM 的 高差中误差为 ,L 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写出计算公 式) 。 7.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 同时进行。 8. 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 、 、 。 9. 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AB<0,△YAB>0,而 tanα =|△YAB |/|△XAB |,求出α =13° 36′24″,则α AB= 。 二、选择题 1.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 。 A) 公路运营管理 B) 测图 C) 用图 D) 放样 2. 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3.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 值相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 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 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 30.012 米,则其尺 长改正为( ) 。 A)30 米 B)0.012 米 C)30.012 米 D)0.006 米 5.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 。 A) 南偏西 45° B) 南偏东 45° C) 北偏西 45° D) 北偏东 45° 6. 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其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第三个角的中误差 为( ) 。 A)±4″ B)±3″ C)±5″ D)±6″ 7.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 A)1/4911 B)1/6548 C)1/3929 D)1/4000 8. 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00、1︰5000,则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 。 A)1m;2m;5m; B)0.1m;0.2m;0.5m; C)0.01m;0.02m;0.05m; D)0.001m;0.002m;0.005m; 9. 在 1︰1000 的地形图上,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0.10m,距离为 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 坡度为( ) 。 A)1% B)2% C)3% D)4% 10. 如右下图所示,OC=60.500m,β (∠AO C0)-β 1(∠AOC) =+30″,则 CC0 的值为 ( ) 。 A) +0.009m A B) –0.009m C) –0.0045m C D) +0.0045m O 三、名词解释 1. 大地水准面: C0 2. 竖直角: 方位角: 导线: 碎部测量:3.4.5.四、问答题 1. 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2. 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 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4. 某里程桩号为 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五、计算题 1. 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 1/100 万,试问多大范围内, 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 响。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N1 h1=2.134m BM1 10 站 12 站 h5=-1.714m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 HBM1=44.313m N4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BM1 N1 N2 N3 N4 BM1 ∑ 测站数 高差值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调整值 m 高程 m 备注 h2=1.424m 8站 N2 h3=1.787m 8站 N3 11 站 h4=-1.714m 实测高差∑h= 高差闭合差 fh=已知高差=H 终-H 始=0 容许闭合差 fh 容= ? 10 n =fh ?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 n ?3. 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 站 目 标 M O N 竖盘 位置 左 右 左 右 竖盘读数 ° ′ ″ 81 18 42 278 41 30 124 03 30 235 56 54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指标 差 竖盘形式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4. 一根名义长为 30 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 30.012 米,用这根钢尺量得 两点间距离为 264.580 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5.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α ,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β 1=170°24′30″;2)右角:β 2=165°25′36″; 课后练习三一、填空题 1. 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 2. 由已知点 A 测量并计算未知点 B 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其计算公式 是 ;二是 ;其计算公式是 。 3. 竖直角的定义是 ,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横轴 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在精密距离丈量中,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 、 和 三项改正。 5. 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78°,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 15°,则两直线之间最小的 水平夹角为 。 6. 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a,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 差为 ,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 为 。 7.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 8.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 、 、 、 。 9. 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 、 、 等多种形式。 二、选择题 1.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 A) 距离 B) 方位角 C) 角度 D) 高程 2. 水准测量中,后视点 A 的高程为 40.000m,后视读数为 1.125m,前视读数为 2.571m, 则前视点 B 的高程应为( )。 A) 43.696m B) 38.554m C) 41.446m D) 36.304m 3. 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他点,则所测竖直角的结 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 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30m+0.008m+1.2×10-5×30× (t-20℃) 则用其在 26.8℃ m, 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其温度改正值为( )。 A) –2.45mm B) +2.45mm C) –1.45mm D) +1.45mm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北方向的是( )。 A) 真北 B) 象北 C) 磁北 D) 轴北 6. 设函数 X=L1+2L2,Y=X+L3,Z=X+Y,L1,L2,L3 的中误差均为 m,则 X,Y,Z 的中误差分别为( )。 A) m , m , mB) m , m , m C) 5m ,6m ,21m D) 5m ,6m ,11m 7.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A) 1/3930 B) 1/3929 C) 1/3000 D) 1/4000 8. 若地形图比例尺为 1:1000,等高距为 1m,要求从 A 至 B 点选择一条坡度不超过 5%的路 线,则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应为多少?图上距离是多少?( )。 A) 20m,1cm B) 10m, 1cm C) 10m, 2cm D) 20m, 2cm 9. 图的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要求在该图上从 A 到 B 以 5%的坡度选定一条 最短的线路,则符合要求的最小平距为( )。 A) 30mm B) 20mm C) 10mm D) 5mm 10. 在归化法测设 40°水平角时,对直接观测的水平角进行多测回观测得其值为 40°00′ 30″,若 OC0=50 米(参照下图),则实际中应怎样调整 OC0 至正确的测设位置( )。 A) 外移 0.007m B) 内移 0.007m C) 外移 0.003m D) 内移 0.003m 三、名词解释 1. 铅垂线:2.竖盘指标差:3.象限角:4.图根点:5.龙门桩:四、问答题 1.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2.当钢尺的实际长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 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4.什么是穿线交点法?其主要的测设步骤有哪些?五、计算题 1. 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 126.78 米,返测为 126.68 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 357.23 米和 357.33 米。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 各等于多少?2. 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调整表。 点名 A 1 14 2 8 3 B ∑ 辅助计算: 13 -2.053 41.987 -0.389 -2.418 测站数 16 实测高差(m) +3.334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43.5643. 计算下图各边的方位角、反方位角和象限角。 计算结果: α 23= α 34= α 42=α α α32= 43= 24=R23= R34= R42=4. 完成下表中平测量记录的计算。 测点 BM5 K4+980 K5+000 +020 +040 +060 ZD1 +080 +092.4 +100 ZD2 +120 +140 1.286 3.15 3.04 0.876 2.42 1.87 0.32 2.004 水准尺读数(m) 后视 1.426 0.87 1.56 4.25 1.62 2.30 2.402 中视 前视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417.628 备注 +160 +180 +200 ZD30.94 1.88 2.00 2.1865. 等精度观测某四边形各内角为 ,每个角的观测中误差均为 ,设四边 形角度闭合差为 ,为了消除闭合差,将其平均分配到各角中得改正后的角度为 , 差 和改正后的角度中误差 , 。 和 ,求角度闭合差的中误 课后练习四一、填空题 1. 地面点沿 至 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 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 高程。 2. 写出水准仪上 3 条轴线的定义: 1)视准轴 ; 2)水准管轴 ; 3)圆水准器轴 。 3. 测量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 ;整平的目的 是 。 4. 相位式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 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 再按公式计算出 距离的。 5. 如右图中,已知α AB=203°,则α 12= ,α 21= 。 6. 在 一 般 的 工 程 测 量 工 作 当 中 , 都 应 该 遵 循 的 原 则 是 、 、 ,遵循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 制 。 7. 所谓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 和 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于图纸 上。 8.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 和 。 里程桩上标明的桩号的意义是 ,里程桩分为 和 两类。 10. 为了施工恢复各交点位置,施工前必须将轴线延至开挖线外的 和 上。 二、选择题 1.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 )。 A) 旋转椭球体 B) 大地体 C) 参考椭球体 D) 都不是 2. 关于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大小一定,与前后视距无关 B) 误差大小与两点间高差成比例,但与距离无关 C)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D) 误差与前、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3. 与右图中竖盘刻划相对应的竖角计算公式为( )。(其中 L 为盘左时的读数) A) 90°-L B) L -90° C) 270°-L D) L-270° 4. 在山区丈量 AB 两点间的距离,往、返值分别为 286.58m 和 286.44m,则该距离的相对 误差为( )。 A) 1/2047 B) 1/2046 C) 1/2045 D) 1/2044 5. 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不能确定唯一直线( )。 A) 方位角为 100° B) 磁方位角为 100° 9. C) 象限角为 100° D) 坐标方位角为 100° 6. 某三角网由 10 个三角形构成, 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并算出各三角形闭合差, 分别为: +9″、-4″、-2″、+5″、-4″、+3″、0″、+7″、+3″、+1″,则该三角网的测角中 误差为( )。 A) ±12″ B) ±1.2″ C) ±2.6″ D) ±2.4″ 7. 在单三角锁中,观测到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值分别为 58°28′30″,42°29′56″, 79°01′46″,则在该三角形中,其内角改正数值为( )。 A) +4″ B) -4″ C) +3″ D) -3″ 8.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 A) 等高距 B) 等高线平距 C) 基本等高距 D) 都不是 9. 在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A) 传递方向 B) 传递高程 C) A 和 B 都可以 D) A 和 B 都不行 10. 已知水准点 A 的高程为 8.500m,要测设高程为 8.350m 的 B 点,若在 A、B 两点间, 架设仪器后视 A 点的读数为 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 B 点的读数应为( ); A) 9.400m ;0.900m B) 9.400m ;1.200m C) 9.550m ;0.900m D) 9.550m ;1.200m 三、名词解释 1. 绝对高程:2.照准部偏心差:3.子午线收敛角:4.导线相对闭合差: 5.接图表:四、问答题 1. 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2.为什么红外测距仪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3.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4.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五、计算题 1. 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l1=528.46m±0.21m ;l2=517.25m±0.16m 。试比较这两 段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精度。2. 已知αCB=290°50′10″,如图所示,求αAB、αED。 3.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如表所示,试求 B、C、D 三点的坐标。(取为至㎝)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距离 (m) (m) 点号 坐标方位角 (m) x y △x △y △x △y A B 53°18′43″ C D A ∑ 306°19′ 15″ 215°53′ 17″ 80.18 129.34 125°30′30″ 105.22 500.000 500.00078.16辅助计算: fx= fy= fD= K=X D A dAB C B4. 如图,仪器安置在 A 点,要测定 M 点的距离和高程,今测得仰角α =17°02′,视距间 隔 =1.37m,量得仪器高 i=1.32m,目标高 l=2.00m,已知 A 点高程为 HA=80.643m,试 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 M 点高程。
课后练习五一、填空题 1. 地面上两点 M、N 之间的高差为 hMN= 。若 hMN<0,则点 M 于点 N。 2. 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1) ; 2) ; 3) 。 3. 写出光学经纬仪上几何轴线的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 ; 、 ; 、 ; 、 。 4. 红外测距仪一般有两个以上频率的光波,其目的是为了解决 与 相匹配的问 题。 5. 研究误差的目的主要是对带有 的观测值给予适当的处理,以求得其最可靠值,最 简单的方法就是取 。 6.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 和 ,观测数据是 和 ,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 。 7. 称为图的比例尺, 常见的比例尺有 和 。 8. 某图幅的编号为 H-49-69, 则其正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 正东面相邻图幅的 编号为 ,正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西面相邻图幅的编号 为 。 9. 线路纵断面测量又称 ,测量分两步进行,先是 其采用 法;然 后是进行 其采用 法。 10. 为了便于桩列定位,沿控制网边每隔几个柱子的间距还要设置控制桩,这种桩称 为 。 二、选择题 1. 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 A) 大地水准面 B) 地球椭球面 C) 旋转椭球面 D) 参考椭球面 2. 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 A) 视准轴 B) 横轴 C) 竖轴 D) 水准管轴 3. 水平度盘指标与照准部的转动关系和竖盘与竖盘指标的转动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 A) 无差别 B) 水平度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竖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 C)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竖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 D) 水平度盘:指标不动,度盘转动;竖盘:指标转动,度盘不动 4. 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其值分别为:29.8535m、29.8545m、29.8540m,且该段距 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0.152m,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差改正值分别为( )。 A) 29.8540m ;-0.4mm B) 29.8540m ;+0.4mm C) 29.8536m ;-0.4mm D) 29.8536m ;+0.4mm 5.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92°45′36″,则其坐标反方位角为( )。 A) 192°45′36″ B) 12°45′36″ C) 167°14′24″ D) 12°14′24″ 6. 测一正方形的周长,只测一边,其中误差为±0.02m,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 A) ±0.08m B) ±0.04m C) ±0.06m D) ±0.02m 7.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为保证测量质量,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B) 随测绘方法而定 C)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D) 随绘图技巧而定 8.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的是( )。 A) 山脊线 B) 山谷线 C) 山脚线 D) 等高线 9. 已知线路导线的右角为 210°42′,则其转角为( )。 A) 右转 30°42′ B) 右转 60°42′ C) 左转 60°42′ D) 左转 30°42′ 10. 已知α MN=300°04′, M=14.22m, M=86.71m, X Y 要测设坐标为 XA=42.34m, A=85.00m Y 的 A 点,则仪器安置在 M 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的测设数据α MA 和 SMA 分别为 ( )。 A) 356°31′12″;28.172m B) 266°31′12″;28.172m C) 176°31′12″;28.172m D) 86°31′12″;28.172m 三、名词解释 1. 中央子午线:2.照准误差:3.轴北方向:4.归零差: 5.三北方向:四、问答题 1. 水准仪必须满足那些条件?2.何谓直线定向?3.何谓比例尺?何谓比例尺精度?它们之间关系如何?4.测设与测图有什么区别?五、计算题 1. 设拟测设 AB 的水平距离 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 h=0.115m。精密丈量 -5 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 L0=30m,实际长度 L=29.997m,膨胀系数α =1.25×10 ,检定钢 尺时的温度 t=20℃。求在 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 D。2. 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 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指标差 x=-1? 水平 距离 m水平角 ° ?竖直角 ° ?高差 m高程 m OP0.3251.23691 0665243.如图,已知αAB=150°30′42″,αCD=28°44′02″,试计算附合导线各边的方位角。(fβ 容=±40″)4. 已知 M、N 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 点为测 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 M 点为测站点,N 为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 点,试: (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β 、D;(2)简述测设的步骤; 课后练习六一、填空题 1. 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 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 带号内, 其自然值是 。 2.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 和 。 3. 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 2) ; 3) 。 4. 对某边往、返观测,得观测值分别为 87.213 米和 87.226 米。则观测结果为 米, 相对误差为 。 5. 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 2) ; 1) ; 3) 。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 、 和 。 6.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 和 。 7.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 、 、 。 8. 某图图幅的编号为 F-48-127,其比例尺为 ,若编号为 J-50-107-(3),则其比 例尺为 ,若其编号为 Q-53,则其比例尺又为 。 9.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 、 和 。 10. 管 道 施 工 测 量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控 制 和 位置,以确保管道 按 和 敷设。 二、选择题 1. 某点的经度为东经 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 6°带的第( )带号。 A) 19 B) 20 C) 21 D) 22 2.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 A) 传递高程 B) 传递距离 C) 传递高差 D) A 和 C 3. 在水平角的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 ) A) 视准轴误差 B) 照准误差 C) 竖轴误差 D) 对中误差 4. 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 72.365m 和 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 )。 A) 1/6030 B) 1/6029 C) 1/6028 D) 1/6027 5.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90°18′52″,左角∠ABC 的值为 80°52′16″,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 A) 191°11′08″ B) 91°11′08″ C) 271°11′08″ D) 1°11′08″ 已知用 DJ6 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 为( )。 A) ±17″ B) ±6″ C) ±12″ D) ±8.5″ 7. 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 )。 A) 等高距越大 B) 地面坡度越陡 C) 等高距越小 D) 地面坡度越缓 8.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 K=100,视距间隔为 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 距离的值为( )。 A) 24.77m B) 24.94m C) 25.00m D) 25.06m 9. 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保持度盘位置不变,如果后视读数为 32°40′00″,前视读数 为 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 A) 51°14′33″ B) 102°29′06″ C) 153°43′39″ D) 204°58′12″ 10. 已知路线的转角为 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 220m,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 T,L,E,D 分别为( )。 A) 6.19m;13.57m;150.71m;78.45m B) 13.57m;150.71m;78.45m;6.19m C) 78.45m;150.71m;13.57m;6.19m D) 150.71m;13.57m;78.45m;6.19m 三、名词解释 1. 水准测量: 6. 2. 3. 4. 5. 直线定线: 比例尺精度: 坡度比例尺: 龙门桩:四、问答题 1. 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2. 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 3. 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五、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的计算测 站盘 位目 标竖 盘 读 数 ° ? &半测回角值 ° ? &一测回角值 ° ? &备注 左 O 右A1120954A24750302.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 P、Q 点的高程。3.如图所示,三角形的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已知:αCB=124°15′,求α BA 和α CA。 4. 已知交点的里程为 K3+182.76,测得转角α y=25°48′,圆曲线半径 R=300m,求曲线测 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课后练习七一、填空题 1. 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 和 。 2. 三、四等水准路线,必须进行 观测或 观测;目的是消减 的 影响。 3. 设盘左读数为 L,盘右读数为 R,指标差为 x,则盘左正确读数为: , 盘右的正确的读数: 。 (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 4. 红外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2×10-6D)mm,则固定误差为 比例 误差为 。 5. 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性: 1) ; 2) ; 3) ; 4) 。 其主要消减方法有 、 和 。 6.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 、 和 等 测量方法。 7. 地形图上的 线和 线就是地性线,它是由一些有关的地 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8. 某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2°14′30″,北纬为 28°36′17″,则该点所在 1︰5 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 。 9.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在实地标定 、 、 。 10. 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 和 。 二、选择题 11. 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系是( ) 。 A) 大地坐标系 B)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 地心坐标系 D) 平面直角坐标系 12. 下列误差中,利用中间法不能消减的是( ) 。 A) 对光透镜运行误差 B) 标尺零点误差 C) 地球曲率影响 D) 大气折光影响 13. 水平角测量中,哪项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观测方法消除( ) 。 A) 照准部偏心差 B) 整平误差 C) 视准轴误差 D) 横轴误差 — 14.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 5×30×(t-20℃) 。现用该钢尺量的 AB 的距离为 100.00m,则距离 AB 的尺长改正数为( ) 。 A) –0.010m B) –0.007m C) +0.005m D) +0.007m 15. 已知直线 AB 间的距离为 29.146m,用钢尺测得其值为 29.134m,则该观测值的真差为 ( ) 。 A) +0.012m B) –0.012m C) +0.006m D) –0.006m 16. 已知用 DS3 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1KM 往返的高差中误差为±3mm,则往测 L 公 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 。 A) ± 3 L 2 B) ± 3 L C) ± 3L D) ± 2 L 17.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应是( ) 。 A) 直接相交通过 B)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C)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D) 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18. 对于等高线而言,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B) 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D)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19. 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A) 高差法;视线高法 B) 高差法;高差法 C) 视线高法;高差法 D) 视线高法;视线高法 20. 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 。 A) 两点直线形 B) 三点直线形 C) 三点直角形 D) 四点丁字形 三、名词解释 6. 望远镜视准轴:7.端点尺:8.系统误差:9.等高线: 10. 填挖边界线:四、问答题 5. 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6. 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可通过计算获 得。试问: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和测定的数据?7. 试述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工作步骤。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的内业计算 测 点 测站 数 观测值 m 高差栏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56.324 7 1 2 9 -11.231 3.564 高程 备注BM1 3 3 11 4 8 BM26.5893.2545.247 63.785Σ辅助计算:fh= fh 允=±12 精度评定: 2.完成下列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计算 测 站 盘 位 左 O 右 目 标 A B A B 0 181 180 1 水平方向读数 ° ? & 01 06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备 注N=∠AOB09 54 00 10 54 003.视距测量中, 已知测站点 HO=65.349m,量得仪器高 i=1.457m,测点为 P 点,观测得: 视距读数为 0.492m,中丝读数为 1.214m,竖盘读数为 95°06?(顺时钟注记) ,竖盘指 标差为+1?,计算平距和 P 点的高程。4. 如图,已知点 1 (56.241, 31.021) 点 2 m, (78.149, 69.473) D23=112.230m, 2=112° m, β 25?06 &,β 3=109°24?54 &,β 4=89°54?30 &, 试求: α23、α 34、α45、及点 3 的坐标。 5.已知 M、N 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 点为 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 M 点为测站点,N 为 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 点,试: (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β 、D; (2)简述测设的步骤; 课后练习八一、填空题 1. 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 、 和 来 实现的。 2. 珠穆朗玛峰高为 8844.43 米,其含义是: 。 3. 观测竖直角时,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 ,使之 。其目的是 使 处于一个正确的固定位置。 4. 称为直线定向。 5. 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15″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 测 个测回。 6. 在小三角测量中,由各个三角形连续形成 的图形称为三角锁,而各个三角形 连成 的图形称为三角网。 7. 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 或 来判断。 8. 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 123°-.00,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 经度 为 123°,图幅西南角的坐标,X= KM,Y= KM。 9.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 、 、 和 。 10. 路基边桩测设的常用方法有 和 。 二、选择题 21. 设 A 点的通用坐标为()米,则该点所在 6 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 然值为( ) 。 A) 38、 () B) 15、 (833.20) C) 38、 (-,) D) 15、 (5833.20) 22. 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 A) 竖轴竖直 B) 视准轴水平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23. 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 。 A) LL⊥VV B) CC⊥HH C) HH⊥VV D) CC⊥L L ′ ′ 24. 一钢尺名义长度为 30 米,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 30.015 米,则用其量得两点间 的距离为 64.780 米,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 。 A) 64.748m B) 64.812m C) 64.821m D) 64.784m 25. 中误差反映的是( ) 。 A) 一组误差离散度的大小 B) 真差的大小 C) 似真差的大小 D) 相对误差的大小 26. 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不同之处在于( ) 。 A)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B)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C)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增量的计算 D) 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27. 加粗等高线是指( ) 。 A) 首曲线 B) 间曲线 C) 计曲线 D) 肋曲线 28. 编号为 B-46 的图幅,其正西边的图幅编号为( A) B-47 B) A-46 C) B-45 D) C-46 29. 在中平测量中,转点的高程等于( ) 。 A) 视线高程+后视读数 B)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 C) 视线高程-前视点高程 D) 视线高程-前视读数 30. 桥梁三角网一般不布设成( ) 。 A) 大地四边形 B) 中点多边形 C) 双三角形 D) 双大地四边形 三、名词解释 11. 水准路线: 12. 刻划尺: 13. 偶然误差: 14. 等高距: 15. 中线测量:) 。四、问答题 8. 转点在测量中起何作用?在三、四等水准测量当中,转点由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 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容许发生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 9.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区别?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10. 地形图在工程上有哪些用途?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调整表点 名 A 1路线长度 (Km) 8.0 7.0实测高差 (m) +3.334 -2.418 -0.389 -2.053改正数 (mm)改正后高差 (m)高程(m) 43.5642 4.0 3 6.5 B ∑ 辅助计算:41.987fh ?f h容 ? ?12 n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间 隔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仪器高 i=1.542m 竖盘 读数 ° ? 指标差 x=-1? 水平 距离 m水平角 ° ?竖直角 ° ?高差 m高程 mP O Q0.3251.23691 0665 240.5821.51388 2598 303.如图所示,已知 ? AB ? 105 ?59?54?? , ?1 ? 65?12?06?? ,观测角为: ?2 ? 72?21? 36?? ,?3 ? 60?33?54?? , ?4 ? 47?04?06?? ,求方位角 ? BC , ? CD , ? DB 。A1B 2 3D4C4.控制点 M、N 的坐标已知,其值分别为: XM=233.468m,YM=367.457m,XN=314.366m, YN=300.245m,若 P 点为测设点,XP=200.000m,YP=300.000m,现以 M 点为测站点,N 为后视点, 采用极坐标的方法测设 P 点,试: (1)计算测设所需的元素β 和 D; (2)简述测设的步骤。 课后练习九一、填空题 1.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确定平面点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分 为 、 、 、 。 2.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3. 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 、 、 的影响。 4. 地面上同一点的 方向与 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方向与 方向 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5. 用 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 6. 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 、 、 和 。 7. 坐标格网的绘制方法有 和 ,一般常用 。 8. 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 、 和 。 9. 坡 度 线 的 测 设 有 和 两种方法,在坡度较小的地段常通常采 用 ,在坡度较大且设计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基本一致的地段 10. 桥梁三角网的布设形式主要是 、 和 。 二、选择题 1. 适用于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 A) 地理坐标系 B) 平面直角坐标系 C) 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D) 都可以 2. 水准测量中,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A) 竖轴竖直 B) 视准轴水平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3. 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是为了满足( )。 A) LL⊥VV B) HH⊥VV C) CC⊥LL D) CC⊥HH 4. 已知直线 AB 的真方位角为 48°50′15″,A 点的磁偏角为δ =-2′45″。该直线磁 方位角为( )。 A) 48°53′00″ B) 48°50′15″ C) 48°47′30″ D) 48°55′45″ 5. 对某量做了 N 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 )。 A) N 倍; B) N1/2 倍; ﹣ C) N 1/2 倍; D) N/2 倍; 6. 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 A)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C)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D)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7. 按照二分之一的基本等高距加密等高线是指( )。 A) 首曲线 B) 间曲线 C) 计曲线 D) 肋曲线 8. 编号为 J-50-14 的图幅,其正东边的图幅编号为( )。 A) J-50-13 B) J-50-15 C) J-50-2 D) J-50-26 9. 下列选项中,不是测设最基本的工作的选项是( )。 A) 水平距离 B) 水平角度 C) 高程 D) 坡度 10. 坝体与地面的交线称为( )。 A) 建筑基线 B) 腰线 C) 坝脚线 D) 清基开挖线 三、名词解释 1. 水准点:2.尺长改正:3.误差传播定律:4.地貌特征线:5.路线测量转点:四、问答题 1. 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 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 平角? 2.何谓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 真误差有什么区别?3.如何识别地貌?五、计算题 1.下列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请完成表中各项计算(计算取到秒)。 测 站 竖盘 位置 测 点 A 左 B O A 右 B A 左 B O A 右 B 30 17 24 270 04 24 210 17 06 300 18 90 30 180 05 42 120 18 24 水平度盘读数 ? 0 ′ ″ 05 30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各测回平均角值 ? ′ ″04 18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P O Q 0.582 1.513 88 25 98 30 视距间 隔读数 m 0.325 中丝 读数 m 1.236 仪器高 i=1.542m 竖盘 水平角 读数 ° ? ° ? 91 06 65 24 ° ? m 竖直角 距离 m m 指标差 x=-60″ 水平 高差 高程 3.已知,请按图中所注观测角值推算 BC,CD,DE 边方位角。B CD4.完成下列闭合导线计算表,取位到 mm。 点名 坐标方位角 距离 △X △Y 改正后 改正后 坐标(m) ° ′″(m)(m)(m)△X (m)△Y(m) X Y1 125 30 00 2 53 18 42 3 306 19 14 4 215 53 16 1 ∑ 辅 算: 助 计 1 78.160 -45.817 129.340 +76.608 80.180 +64.296 105.330 -61.165500.000500.000500.000500.0004略图: 5.如图所示,水准点 BM0 的高程为 44.856 米,1,2,3 点为待求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 站数均标注图中,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试计算各点高程。 课后练习十一、填空题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 。 在某一段水准测量内,用双面尺法观测的结果中,红、黑面后视读数总和减去红、黑 面前视读数总和,应等于 。 3. 直线定线的定义: 。 4. 自标准方向的 起算,量至某直线的 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根据标准方向的 不同,方位角可分为 、 和 。 5. 在等精度观测中,取 做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观测值中误差为 m,观测次数 为 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 6.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都采用 观测,其目的是消减 的影响。 和 。 7. 对于 1︰500、1︰100、1︰5000 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和 。 8. 面积测定的方法一般有 、 和 。 9. 圆曲线的主点包括 、 和 。 10. 桥 墩 主 要 由 、 和 三部分组成,其中心线定位一般采用的方法 有 和 。 二、选择题 1. 2. 1. 地面点沿( )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 切线 B) 法线 C) 铅垂线 D) 都不是 水准仪四条主要轴线必须满足三个几何条件才能用之进行水准测量,下面条件中,不 必要满足的是( )。 A) L L ∥VV ′ ′ B) LL∥CC C) 十字丝横丝⊥仪器竖轴 D) VV∥CC 水平角观测时,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是( )。 A) 对中误差 B) 整平误差 C) 横轴误差 D) 竖轴误差 已知直线 AB 磁方位角为 58°40′52″磁偏角为西偏 2′20″, 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 )。 A) 58°40′52″ B) 58°42′52″ C) 58°43′12″ D) 58°38′32″ 设九边形各内角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20″,若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则九边形角 度闭合差的限差为( )。 A) ±40″ B) ±80″ C) ±120″ D) ±240″2.3.4.5. 若已知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412.09,594.83)m,B(371.81,525.50)m,则 A 到 B 的坐标方位角为( )。 A) 59°50′38″ B) 239°50′38″ C) 149°50′38″ D) 329°50′38″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物符号的是( )。 A) 比例符号 B) 线形符号 C) 非比例符号 D) 示坡线 8. 当按本图幅的西南角坐标进行编号时,则编号为 30.00—40.00 的图幅西南角的坐标为 ( )km。 A) 30.00 ;40.00 B) 40.00 ;30.00 C) 40.00 ;40.00 D) 30.00 ;30.00 9.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0.003+1.25×10-5×30×(t-20℃),若用其在 4℃的温 度下丈量了 60 米,则其温度改正数和实际长度分别为( )。 A) -0.012m ;59.988m B) +0.012m ;60.012m C) –0.012m ;59.982m D) +0.012m ;59.982m 10. 某隧洞进出口底板设计高程分别为 45.500m 和 44.700m,隧洞全长为 400m,隧洞为均 坡,则离出口 100m 处的隧洞底板高程为( )。 A) 45.700m B) 45.300m C) 44.900m D) 44.500m 三、名词解释 6. 1. 高差闭和差:2.温度改正:3.权:4.示坡线:5.整桩: 四、问答题 1. 什么叫竖直角?在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 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2.利用误差传播定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简述用等高线法进行土方估算的步骤。五、计算题 1.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 P、Q 点的高程。 2.如下图所示,已知 AB 边的坐标方位角α 48′,各观测角标在图中,推算 CD、DE 边的方位角。(10 分)AB=137°3.今用钢尺丈量得两段距离:S1 = 60.25m ± 6 cm,S2 =80.30m ± 7 cm,S3 =102.50m ± 8 cm,距离 S4 = (S1 + S2 + S3 )/3,分别计算 S4 的距离值、中误差和相对误差。(10 分)4.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为 XA=m, YA=m;点 B 的坐标为 XB=883.122m,YB=m。 1)设在 AB 线段的延长线上有一点 C,BC 间距离 DBC=50.000m,计算 C 点的坐标。 分) (8 2)设 D 点的设计坐标为(m,m),试计算在 A 点测设 D 点的测设元素, 并简要叙述放样 D 点的步骤。(10 分) 课后练习(十一)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测量工作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程序和原 则进行。 2. 微倾式水准仪的各轴线之间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1)圆水准器轴应 平行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远镜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 ____________________;(3)视准轴应平行于___________________。 3. 经纬仪测角的基本操作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平距大,则地形的坡度__________;平距小,则 坡度______。 7. 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面积,根据要求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在施工测量中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施工控制点的布设, 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按题意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括号内,完全选对才得分,否 则不得分,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大地水准面B.任意水准面C.水平面D.竖直面 )米。2.由 A、B 点的高程 HA=100 米、HB=200 米,求高差 hAB =( A.+100 B.-100 C.+200 D.+3003.在水准仪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A.整平误差 C.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对高差的影响。B.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4.直线 A、B 的象限角 RAB=南西 1°30′,则其坐标方位角 ? AB=( A.1°30′ B.178°30′ C.181°30′D.358°30′5.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仪器观测的数据是 ( A.尺间隔 )。 B.竖盘读数 C.仪器高 D.瞄准高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检验经纬仪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方法是什么?2.测设水平角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四、根据下图标出的山脊线(---)、山谷线(?)和碎部点和高程勾绘 等高程距为 1 米的等高线。(10 分) 五、计算题(共 40 分) 1.将下图标出的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各 项观测结果。(9 分)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测 站 点 编 号 号 后 下丝 前 下丝 K 水准尺读数 尺 上丝 尺 上丝 方向 加 黑 后视距 前视距 及尺 黑 号 红面 减 视距差 面 ∑d 红 d 后 前 后 - 前平均高 备 差(米)注后尺 K=4.687 前尺 K=4.7871- (1) 2 2.根据竖直角观测手簿中的观测数据,计算竖直角和指标差。(5 分) 竖直角观测手簿 竖 盘 位 置 左 半测回 角值 °′″ 指 标 差 ″ 一测回 角值 °′″测 站目 标竖盘读数 °′″ 84 10 30备注 竖盘顺 时针 刻划始 读数AB 右 275 49 1890°、 270°3.根据碎部测量手簿内的观测数据,计算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 点的高程。(6 分) 碎部测量手簿 仪器高 i=1.50 米,测站高程=50.15 米,竖盘为顺时针刻划,始读数 90° 竖盘读 竖直角 瞄准 数 高m ° ′ ° ′ 40 10 初 算 高 差 m 改 正 数 m 改 正 后 高 差 水 平 距 离 m 测 点 高 程 m点 号 1 2尺上 间隔 m水平角 ° 40 52 ′ 20 300.505 1.60 93 0.612 1.50 86 4.如下图所示,从水准点 A 用支水准路线测得 1 号点的往测高差为- 28.465m,返测高差 28.451m,HA=50.000m,计算高差闭合差 fh 和 1 号点 的高程 H1。(10 分)5.下图为附合导线略图,起始边方位角 ? BA=155°10′10″,终止边方位角? ? ? CD=163°01′50″, 观测的连接角、 转折角分别为: A=89°20′30″, 1=267°30′40″, ? 2=90°20′20″, ? C=280°40′50″,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并 推算各边方位角 ? A1、 ? 12、 ? 2C。 (10 分) 课后练习(十二)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测量工作是遵循-------、----------的程序和原则进行的。 (2)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是-----------、-------------。 (3) 闭 合 水 准 路 线 A123A 中 , 测 得 各 测 段 的 高 差 分 别 为 hAI=+2.836m 、 h12=-3.684m、h23=+4.216m、h3A=-3.384m,则其高差闭合差为--------m。 (4) 经纬仪的使用是指对仪器进行-------------、 -------------、 ------------和-------------四项操作步骤。 (5)使用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 (6)衡量观测值和观测结果的精度可分别用--------------、------------、-----------。 (7)山项和洼地等高线的区别是--------;山脊等高线的特征是 ---------;山谷等 高线的特征是-----------;鞍部等高线的特征是----------------。 (8)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100m,高差 hAB=2m,则坡度 iAB=----------、 iBA=------------。 (9)测设高程的方法有---------------、---------------。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测量学的任务包括( ) 。 A.测水平角 B.测绘 C.测水平距离 D. 测设 (2)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 。 A.0° B.90° C.180? D.270? (3)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 。 A.竖直角 B.水平距离 C.水平角 D.高差 (4)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 )对高差的影响。 A.整平误差 B.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C.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 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5)将经纬仪安置于 A 点且瞄准 B 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 30? ,欲测设 45° 的水 平角值于 AB 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 。 A.345? B.75? C. 165? D.15?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何谓视准轴、水准管轴? (2)水准仪上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各起什么作用?什么是水准管分划值?四、绘图题(10 分) 根据图 1 中碎部点的高程,勾绘等高距为 1m 的等高线。 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设地面上 A、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 18.763m, 后 视读数为 1.523m, 前视读数为 1.875m,计算 A、B 两点的高差?A 点与 B 点哪 点高?B 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2)设测得 AB、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 162.204m,返测为 162.248m,CD 往 测为 236.712m,返测为 236.776m,试求 AB 及 CD 的长度及丈量的精度,AB 及 CD 哪段精度高? (3)如图 4 所示,要测出某塔的高度 hCD,测得 AB 间的水平距离为 71.431m, 水平角∠CAB 为 54?13′36″,∠ABC 为 62?12′18″,在 A 点架设经纬仪, 量得仪器高 I=1.526m,瞄准塔尖 D 点,测得竖直角α =28?14′36″,还测得 A、 C 两点的高程分别为 45.246m 及 47.378m,求塔的高度。 (4)如图 7 所示的闭合导线,已知 xA=500.000m, yA=500.000m,α A1=25°, 各 测 段 的 距 离 DA1=71.128m, D12=104.616m, D23=91.600m, D34=116.992m, D4A=59.328m, 各内角分别为β A=122°46′46″,β 1=123°59′28″,β 2=86°11′54″,β 3=104°44′53″,β 4=102°18′27″,试计算和调整角度 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 1、2、3、4 各点的坐标。课后练习(十三)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 20 分) (1)测量工作是实质是 (2)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方法有 (4)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值变化范围是 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是 用 则可采用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相对高程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 、 三种等高线。 进行; 根据控制点放样 进行。 。 、 、 。 ;导线 、 、 、 、 、 。 ,其角 (3)微倾式水准仪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 。 。 、 。(5)由某点真子午线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到某方向线的水平角,称为 (6)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7)为了充分显示地貌的特征和便于地形图的阅读和应用,在地形图上可以以采 (8) 根据建筑方格网基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可采用A.大地水准面B.水平面C.任意水准面D.竖直面 (2)测量工作对糟度的要求是( )。A. 没有误差最好B. 越精确越好C.根据需要适当精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3) 用经纬仪盘左、 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 并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则可消除 ( 对水平角的影响。)A.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直轴B.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C.水平轴不垂直于竖直轴D.度盘偏心差(4)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A.视距间隔B.竖盘读放C.中丝读数D.仪器高(5)直线 AB 的正坐标方位角 αAB=60°,则其反坐标方位角 αAB =( A.60? B.120? C.300? D.240?)。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什么叫视差?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2)什么叫水准点?它在水准路线中起何作用? (3)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4)进行水准仪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时,仪器架在 A、B 两点中间,A 尺读数 a1=1.684m,B 尺读数 b1=1.513m,仪器搬到 B 点附近时,A 尺读数 a2=2.324m,B 尺读数 b2=2.159m,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82.5m。问视线水平时正确读数 a2 应为多少?仪器的 1 角为多少?这台仪器是否需要校正?如何校正?四、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将图 2 中所注数据填入表 1 内并进行计算。 (2)用水准仪对 A、B 两点的高差进行 10 次观测,其结果如下:1.429m、1.433m、1.430m、 1.428m、1.432m、1.427m、1.431m、1.430m、1.429m、1.434m,计算所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 观测值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相对中误差。 (3)如图 5 所示的附合导线,已知 xA=261.322m,yA=63.110m,xB=285.991m,yB=620.179m,αMA=147°56′25″、 BN=198°47′50″、 A=117°00′01″、 1=194°29′23″、 2=168° α β β β35 ′ 31″ 、β 3=170 ° 53′ 01 ″、 β B=299° 54′ 10 ″ , DA1=119.748m ,D12=141.052m , D23=132.625m,D3B=169.244m,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导线点的 坐标。(4)要在 CD 方向测设一个坡度为-2%的坡度线,已知 C 点的高程为 36.425m,CD 的水平距 离为 120m,则 D 点高程应为多少?课后练习(十四)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指转动 动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 、 、 、 、 。 进行; 根据控制点放样 、 、 、 、 、 、 。 、 。 。 。 (2)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3)DJ6 型光学经纬仪是由 (5)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6)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分为 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水准仪的精确整平是指转(4)经纬仪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7) 根据建筑方格网基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可采用 则可采用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绝对高程是由(进行。)起算的地面点高度。A.儿任意水准面B. 大地水准面C.水平面D.竖直面(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包括( )。A.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B.量边C.测转折角D.恻高差(3)附六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台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A.角度闭合差B.坐标方位角的计算C.坐标增量计算D.坐标增量闭台差计算(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A.系统误差B.中误差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5)设对四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进行观测,其观测值(内角和)分别为:180? 00' 06&、 180?00'12&、179°59'54&、179°59'48&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A.±00″ B.±11″C.±5.5″D.±9.5″三、简答题 (1)安置水准仪在 A 点近旁时,测得 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2.411m,当把水准仪安置在 B 点近旁时,测得 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2.385m,问 AB 两点间的正确高差为多少?这台仪 器的水准客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2)钢尺量距时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3)什么叫直线定向?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4)什么叫方位角、象限角?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四、计算题 (1)如图 3 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已知 A、B 两点的高程、各测段的测站数及观测高差, 试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的高程。要求和上题一样列表计算。表1 点 号 距离 (km) 观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辅 助 计 算 fh= fh 容=±40mm L = (2)用水准仪对 A、B 两点的高差进行 10 次观测,其结果如下:1.429m、1.433m、1.430m、 1.428m、1.432m、1.427m、1.431m、1.430m、1.429m、1.434m,计算所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 观测值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相对中误差。(3)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 84.200m 的水平距离 AB, 用尺长方程式为 lt=30+0.012+1.25×10 两点的高差为 0.57m,求测设时的地面上应量出的距离为多少?-5×(t℃-20℃)m 的钢尺施测,测设时的温度为 27℃,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钢尺的相同,AB (4)如图 7 所示的闭合导线,已知 xA=500.000m, yA=500.000m,α A1=25°, 各测段的距离 DA1=71.128m, D12=104.616m, D23=91.600m, D34=116.992m, D4A=59.328m, 各 内 角 分 别 为 βA=122°46′46″,β 1=123°59′28″,β 2=86°11′54″,β 3=104°44′53″,β 4=102°18′27″,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 1、2、3、4 各点的坐标。课后练习(十五)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水准测量的水准路线分为 、 、 。 (2)附合水准路线 A123B 中,水准点 A、B 的高程分别为 HA=254.350m、HB=257.215m, 得 A、B 两点的商差为 hAB=+2.836m,则其高差闭合差为 (3)DJ6 型光学经纬仪是由 (5)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 (6)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 (7)在 D=Klcos α 公式中,Kl 是 (8)施工控制网可以分为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2m.。 、 。 。 。、、(4)经纬仪竖盘指标水准管的作用是 、 、 ,α 、 、 、。 。 。 (1)根据某站水准仪测得地面四点的水准尺读数,可以判断出最高点的读数为()。A.0.688mB.1.246mC.1.182mD.2.324m(2) 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A.高程测量B.角度测量C.距离测量D.控制测量(3)直线户 AB 的象限角 RAB=南东 1?30?,则其坐标方位角 αAB =( A.1?30? B.178? 30? C.181?30? D.358?30?)。(4)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 A 点向 B 点进行测量测得 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0.678m,且 B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382m,则 A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A.1.704mB.1.678mC.3.060mD.2.346rn(5) 用一根名义长度为 30m 的被检定钢尺, 在钢尺检定场上进行多次丈量, 结果为 150.017m, 丈量时的温度为+12℃,该尺的膨胀系数为 0./度。又知该检定场的标准长度为 149.985m,则此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5)。A. lt=30m - 0.003m+1.25×l0 ×(t 一 20℃)× 30m B.lt=30m + 0.003m+1.25×l0 ×(t 一 20℃)× 30m C. lt=30m + 0.006m+1.25×l0 ×(t 一 20℃)× 30m D. lt=30m - 0.006m+1.25×l0 ×(t 一 20℃)× 30m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什么叫水平角、竖直角?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原理是什么?-5 -5 -5 (2) 在进行角度观测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两次观测?(3) 为什么说等精度观测的算术平均值是最可靠值?(4) 什么叫中误差、允许误差、相对误差?四、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设测得 AB、 两段距离, 往测为 162.204m, CD AB 返测为 162.248m, 往测为 236.712m, CD 返测为 236.776m,试求 AB 及 CD 的长度及丈量的精度,AB 及 CD 哪段精度高?(2)要测设角值为 60?的∠ACB,先用经纬仪测得∠ACB′的角值为 60?00′15″,已知 CB′的距离为 180m,问如何移动 B′点才能使角值为 60??移动多少距离?(3)根据图 6 中控制点 C、D 的坐标和待测设点 P 的设计坐标,求经纬仪安置在 C 点用极坐 标法测设 P 点的放样数据,并注于图上。 (4)如图 5 所示的附合导线,已知 xA=261.322m,yA=63.110m,xB=285.991m,yB=620.179m,αMA=147°56′25″、 BN=198°47′50″、 A=117°00′01″、 1=194°29′23″、 2=168° α β β β35 ′ 31″ 、β 3=170 ° 53′ 01 ″、 β B=299° 54′ 10 ″ , DA1=119.748m ,D12=141.052m , D23=132.625m,D3B=169.244m,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导线点的 坐标。填空题(每空 1 分)1. 测量工作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 2. 先控制后碎部微倾式水准仪的各轴线之间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 (1)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望 远 镜 十 字 丝 中 丝 应 垂 直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3)视准轴应平行于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仪器竖轴 仪器竖轴 水准管轴3.经纬仪测角的基本操作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中 整平 瞄准 读数4. 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5.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对误差 6.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平距大, 则地形的坡度__________; 平距小, 则坡度______。 答案:平缓(小) 7. 陡(大)在 地 形 图 上 量 算 图 形 面 积 , 根 据 要 求 可 采 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透明方格纸法 电子求积仪法8. 在施工测量中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施工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交会法 9.工程测量的任务是 、 、 。答案:测绘(测定) 、测设(施工放样) 、监测(变形观测) 。 10. 测量上常用的高程基准面是 , 基准线是 答案: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11.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 的 水准测量。 答案:水平视线、高差、高程、一种精密测量。 12. 水准管上 2mm 弧长所对圆心角称为 度 。 答案:水准管的分划值、越高。 13.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夹角在 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而天顶距则是指在 ,其值越小,则精 对竖立在地面上的两根水准尺进行读数求得两点 的 方法称为 。, 通过一点的高程推算另一点 同一竖直面内与之间的夹角。答案:水平面、照准方向线(望远镜视线) 、铅垂线天顶方向。 14.使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其对中的目的是 整 平 的 目 的 是 到 ,然后读数。 , , 照 准 应 尽 可 能 做答案: 使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 使经纬仪的竖轴竖直且水平度盘处 于水平位置、瞄准目标根部(底部)消除视差。 1 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而测量误差按其性质不同分为 、 和 和 。 。答案: 仪器工具误差、 观测误差、 外界环境条件、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16 表示地物的符号有 、 、 和 。答案: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符号、注记符号。 17.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 、 。 、答案: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 的坡度。18. 地形图测量包括 和和 。,控制测量包括答案: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期末练习(二)2002 年 12 月 11 日 选择题1. 相对高程是由( A.大地水准面 答案:B2. 由 A、B 点的高程 HA=100 米、HB=200 米,求高差 hAB =( )米。)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B.任意水准面 C.水平面 D.竖直面A.+100 答案:AB.-100 C.+200 D.+3003.在水准仪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A.整平误差)对高差的影响。B.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C.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 答案:B、D4.直线 A、B 的象限角 RAB=南西 1°30′,则其坐标方位角 A.1°30′ 答案:C B.178°30′ C.181°30′AB=()D.358°30′5.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仪器观测的数据是( A.尺间隔 B.竖盘读数 C.仪器高 D.瞄准高) 。答案:A、B、D期末练习(三)2002 年 12 月 11 日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 答:假想的不受潮汐、风浪干扰、静止的平均海水面伸延穿过大陆和岛屿所形 成的闭合曲面。2.水准点 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3.方位角 答: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该直线的水平夹角。4.等高距 答: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期末练习(四)2002 年 12 月 11 日简答题1.检验经纬仪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方法是什么? 答:在检验场地选 A、O、B 三点位于一直线上,A、B相距 60~80m。在 A 点设 标志,在 B 点安置有毫米刻划的横尺,在 O 点安置经纬仪,经纬仪盘左时瞄准 A 点后, 纵转望远镜在 B 点尺上读数为 B1 ;盘右再瞄准 A 点,纵转望远镜在 B 点尺上读数为 B2 。如果 B1、B2 两点重合,则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如果 B1、B2 不重合,在横尺上的 读数差值为 4C,是 2C 的两倍,取 4C 的 1/4,即为二轴不垂直的偏差值 C,并可据此 进行校正。 2.测设水平角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设 O、A 为两个已知控制点,欲测设∠AOB。在 O 点安置经纬仪,盘左, 以 0°00′00″瞄准 A 点上的标志,转动照准部。按∠AOB 的角度值测设∠AOB,在 OB 方向上定出一点 B1;再盘右瞄准 A 点,测设∠AOB,在 OB 方向上再定出一点 B2。 若 B1、B2 两点不重合,取 B1、B2 的平均点位 B,则∠AOB 就是所测设的水平角。 3. 测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何要遵循这一原则? 答:在布局上: “先整体,后局部” ,在工作方法上: “先控制,后碎部” ,在 精度上: “从高精度到低精度” 。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累计过大和当测区时,便于分 幅测图,并使每一幅图具有同等的测量精度。4. 试述闭合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步骤? 答:外业工作:A.踏勘选点,B.各导线边边长的测量,C.各导线边转折角 (水平角)的测量,D.测量起始边的磁方位角(独立导线)或与高级控制点连测。内业工作:A.检查、填写有关的外业观测数据、绘草图。B.角度闭合 差的计算与调整。C.各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D.坐标增量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的计算与调整。E.各导线点坐标的计算。计算题1.将下图标出的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各项观测结果。 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后 下丝 前 下丝 测 尺 上丝 尺 上丝 站 点号 后视距 前视距 编 号 视距差 d ∑d K 加 黑 减 红水准尺读数 方向及 尺号 黑 面红面平均高差 (米)备注后 前 后 - 前 解: 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后 下丝 前 下丝 测 尺 上丝 尺 上丝 站 点号 后视距 前视距 编 号 视距差 d ∑d 2.188 1.682 50.6 (1) 1-2 1.2 1.2 2.252 1.758 49.4 前 后- 前 - 0.075 -0.173 -2 K加 黑后尺 K=4.687 前尺 K=4.787(1) 1-2方向 及 尺号水准尺读数黑面 1.934 2.009红面 减红 6.622 6.795 -1 +1平均高 差(米)备 注后后尺 K=4.687 -0.074 前尺 K=4.7872.根据竖直角观测手簿中的观测数据,计算竖直角和指标差。 竖直角观测手簿 竖 盘 位 置 左测 站目 标竖盘读数 °′″半测回角 值 °′″指标 差 ″一测回角 值 °′″备注AB8410 30竖盘顺时 针 刻划始读 数 右 275 49 18 90 ° 、 270°解: 竖直角观测手簿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左 A B 右 275 49 18 5 49 18 竖盘读数 °′″ 84 10 30 半测回角值 °′″ 5 49 30 -6 5 49 24 指标差 ″ 一测回角值 °′″备 注 竖盘顺时针 刻划始读数 90°、270°3.根据碎部测量手簿内的观测数据,计算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 (6 分) 碎部测量手簿 仪器高 i=1.50 米,测站高程=50.15 米,竖盘为顺时针刻划,始读数 90° 点 号尺上 间隔 m 0.505 0.612瞄 准 高 m 1.60 1.50竖盘读 数 °′ 93 40 86 10竖直角 °′初 算 高 差 m改 正 数 m改 正 后 高 差水平角 °′ 40 52 20 30水 平 距 离m测点 高程 m1 2 解:碎部测量手簿 仪器高 i=1.50 米,测站高程=50.15 米,竖盘为顺时针刻划,始读数 90° 尺上 间隔 m 瞄准 高 m 竖盘读 数 °′ 竖直 角 °′ - 3 40 3 5 0 初算 高差 m - 3.22 4.0 8 改正 数 m 改正 后高 差 m - 3.32 4.08 水平 距离 m 测点 高程 m点 号水平角 °′1 20.505 0.6121.60 1.5093 40 86 10-0.1 040 5220 3050.29 60.9346.83 54.234.如下图所示,从水准点 A 用支水准路线测得 1 号点的往测高差为-28.465m,返测高差 28.451m,HA=50.000m,计算高差闭合差 fh 和 1 号点的高程 H1。解:=14mmh 平均=· [|∑h 往|+|∑h 返 |]=28.458mH1=HA-h 平均=21.542m 5.下图为附合导线略图,起始边方位角 01′50″, 观测的连接角、 转折角分别为:BA=155°10′10″,终止边方位角CD=163° 2=90° 12、A=89°20′30″,1=267°30′40″,20′20″, C=280°40′50″,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并推算各边方位角 (10 分) 2C。A1 、解:角度闭合差:fβ=+40″ 各边方位角:A1=64°30′30″12=152°01′00″2C=62°21′10″6. 一观测员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 A 点上 (已知 HA=26.432m) 量得仪器高i=1.45m, 盘左时望远镜对准立在 B 点上的地形尺三丝读数分别是 1.680m,1.180m,0.680m,竖盘 读数为 84°06′,(若 X=0)试求:DAB,hAB 和 HB 解:已知 KL=(1.680-0.680) 100=100m,v=1.180,i=1.45,Z=84°06′, =90° -84°06′=5°54′ 由公式: 84°06′=98.94m7.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盘左、盘右的读数如下图所示,请将各观测数据正确填入表格中,并计算出角值。 测站竖盘位置 左目标 B C B C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A 右解: 测站 竖盘位置 左 A 右 目标 B C B C 水平度盘读数 324° 00′54″ 123° 43′12″ 144° 01′06″ 303° 43′00″ 半测回角值 159° 42′18″ 159° 42′06″ 159° 41′54″ 一测回角值8.用 DJ3 型光学经纬仪测量某水平角 4 个测回,各测回的观测值分别为 248°32′18″, 248°31′54″,248°31′42″,248°32′06″,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解:248°32′00″, , , ,。, 则: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9.。填表完成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如图所示) (注 K1=4687mm,K2=4787mm) 。四等水准记录表测 站立 尺 点 名 称后 尺下丝 上丝 后距前 尺下丝 上丝 前距 向方标尺读数 K+黑 高差及 视距差 d d 号 后1 前2 尺黑面红面-红 中数减前 2后2 前1减前 1解: 四等水准记录表测 站立 尺 点 名 称后 尺下丝 上丝 后距前 尺下丝 上丝 前距 向方标尺读数 K+黑 高差及 视距差 d d 号 66 1596 后1 前2 尺黑面红面-红 中数0 +1 +0.0015ⅠA 到 TP97.897.0 减前 2+0.001-0.098-1+0.8 TP 到 B +0.8
后2 前1 94 .497 +1Ⅱ 61.062.3 减前 1+0.496+0.598-2-1.3-0.5在线测试(测量)第一章:绪论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D.差距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C.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D.高斯平面直角坐标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 4、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D.大地水平面A.水平面B.水准面C.旋转椭球面D.圆球面5、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 绘和( )A.测定B.测量C.测边D.放样 6、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A.一般测量学B.坐标测量学C.高程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7、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 )A.水准面B.水平面C.铅垂面D.圆曲面8、测量工作中,内业计算所采用的基准面是( )。A.水平面B.水准面C.旋转椭球面D.竖直面9、在高斯 6° 投影带中,带号为 N 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λ 的计算公式是( )。 A.λ=6N C.λ=6N-3 B.λ=3N D.λ=3N-310、在高斯 3° 投影带中,带号为 N 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λ 的计算公式是( )。 A.λ=6N C.λ=6N-3 B.λ=3N D.λ=3N-311、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 x 轴正向指向( )。A.东方向B.南方向C.西方向D.北方向12、在 6° 高斯投影中,我国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 )公里。A.100B.300C.500D.70013、在半径为 10Km 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A.距离测量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D.以上答案都不对14、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 )。A.先规划后实施B.先细部再展开C.先碎部后控制 15、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 )和高差。D.先控制后碎部A.坐标B.角度C.方向 16、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A.1956 年黄海高程 C.1985 年黄海高程 17、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 ) A.1954 年北京坐标系 C.1954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8、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D.气温B.1965 年黄海高程 D.1995 年黄海高程B.1980 年北京坐标系 D.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A.铅垂线B.水平线C.切线D.离心力方向线19、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一个,称为( )A.平均水准面B.大地水准面C.统一水准面 20、在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则变形( )。D.协议水准面A.越大B.越小C.不变D.北半球越大,南半球越小第二章:水准测量 1、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 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D.仪器点高程A.方向B.角度C.距离 3、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D.高程A.切线B.法线C.垂线D.曲线4、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i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处。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 5、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D.无所谓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不正确 6、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D.目镜呈像错误A.与测站数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 7、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 A.fh=h 往-h 返 C.fh =∑h-(H 终-H 始 )D.与距离或测站数B.f h=∑h D.fh =H 终-H 始8、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 C.高于侧站点 9、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D.与前尺点等高 )的误差影响。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D.以上三者10、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的符号为准。A.往测高差B.返测高差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D.以上三者都不正确11、在水准测量中设 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 1.124m,前视读数为 1.428m,则 B 点比 A 点 ( )A.高B.低C.等高 12、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使视线水平。D.无法判断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照准部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C.用安平补偿器代替脚螺旋D.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器 )(说明:N—测站数)13、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A.Vi=fh/NB. Vi=fh/2NC.Vi=-fh/N 14、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D.Vi=fh*NA.互相垂直 C.相交 60 度 15、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B.互相平行 D.相交 120 度 )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A.转动微倾螺旋B.转动微动螺旋C.转动三个螺旋 16、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D.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A.看清近处目标B.看清远处目标C.消除视差 17、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D.看清十字丝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18、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D.让眼睛休息一下 )。A.使视准轴平行于管水准轴B.使视准轴水平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D.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19、水准测量中为了有效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的影响,应注意( )。A.读数不能错B.前后视距相等C.计算不能错D.气泡要居中20、等外(普通)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一般规定为:( )mm(L 为公里数,n 为测站数)。 A.± 倍根号 n 12 C.± 倍根号 L 12 B.± 倍根号 n 40D.± 40L第三章:角度测量1、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A.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C.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 2、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D.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C.不动D.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3、当经纬仪竖轴与目标点在同一竖面时,不同高度的水平度盘读数( )A.相等B.不相等 C.盘左相等,盘右不相等 4、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D.盘右相等,盘左不相等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5、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误差。D.使视准轴平行于横轴A.对中B.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C.整平D.2C )。6、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C.继续观测或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D.整平后全部重测7、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 180° 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误差的影响。8、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A.对中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C.整平D.指标差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A.对中B.照准C.目标偏离中心D.整平10、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 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 时,水平角 的计算方法是( ) A.β=α 左-α 右 C.β=α 右+360° 左 -α 11、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 B.β=α 右-180-α 左 D.β=α 右+180° 左 -α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B.水准管气泡居中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D.水平度盘位于铅垂位置12、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 90° 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 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A.57°10′24″ )B.-14°49′36″ D.14°49′36″C.104°49′36″13、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置平,使其竖盘读数为 90° ,望远镜物镜端抬高时读数减少,其盘左的竖直角公式( ) A.α 左=90° -L C.α 左=180° -L 14、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B.α 左=L-90° D.α 左=L-180°A.使竖盘处于铅垂位置 C.使度盘指标指向 270 度B.使竖盘指标指向 90° D.使度盘指标指向 90 度或 270 度 )15、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A.相同B.不同C.盘左相同,盘右不同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 )16、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归零差 C.2C 互差B.测回差D.指标差 )。17、在全圆测回法中,同一测回不同方向之间的2C值为-18″、+2″、0″、+10″,其 2C 互差应为(A.-18″ C.1.5″B.-6″ D.28″18、竖角亦称倾角,是指在同一垂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范围为( )。 A.0° ~360° B.0° 180° ~± C.-90° 90° ~ 19、在测量学科中,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 ~360° C.0° ± ~ 90°D.0° ± ~ 90°B.0° 180° ~± D.0° 90° ~20、在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中,若某个角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 n,按(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A.90° /nB.180° /nC.270° /nD.360° /n1、在测量学科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测距。A.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2、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 B. 定线A.定向C.定段D.定标3、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 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A. 0.02/100B.0.002C. 1/5000 4、钢尺检定后,给出的尺长变化的函数式,通常称为( )。 A. 检定方程式D.1/10000B.温度方程式C.尺长方程式D.变化方程式5、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 ,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 86°D. 6° 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绝对误差7、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假定纵轴方向 8、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D.坐标纵轴方向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 )。9、往返丈量直线 AB 的长度为:DAB =126、72m,DBA=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1/510010、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 αAB =207o15'45”,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 αBA 为( )。 A.117°15'45” C.27°15'45” B.297°15'45” D.207°15'45”11、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 )改正和倾斜改正。A.比例B.高差C.气压 12、精密钢尺量距中,所进行的倾斜改正量( )。D.温度A.不会出现正值B.不会出现负值C.不会出现零值 13、直线方位角的角值范围是( )。 A.0° ~360°D.会出现正值、负值和零值B.0° 180° ~± C.0° ± ~ 90°D.0° 90° ~14、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A.真磁角 C. 磁偏角B.真偏角D.子午线偏角15、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A.中央线收敛角B.子午线收敛角C.磁偏角 16、坐标纵轴方向,是指( )方向。D.子午线偏角A.真子午线方向 C. 中央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D.铅垂方向17、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是:( )(说明:c 为光速,t 为时间差,D 为空间距离)。A. D=ctB.D=1/2ctC.D=1/4ctD.D=2ct18、在测距仪及全站仪的仪器说明上的标称精度,常写成± (A+B*D),其中,B 称为( )。A.固定误差B.固定误差系数 D. 比例误差系数C.比例误差 19、能测定直线磁方位角的仪器,是( )A.经纬仪B.全站仪C.陀螺仪 20、全站仪具有( )功能。D.罗盘仪A.测角B.测边C.测坐标D.测角,测边,测坐标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视准轴误差 2、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D.水准管轴误差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 3、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D.容许误差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D.容许误差 )4、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方形一条边 a 的观测中误差为 m,则正方形的周长(S=4a)中的误差为(A.mB.2mC.4mD.8m5、丈量某长方形的长 a=20 ,宽为 b=15 ,它们的丈量精度( )A.相同B.长的精度低C.宽的精度低 6、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D.不能比较A.允许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 7、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D.中误差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 )8、一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 m 和 n ,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A.两者平方和B.两者平方之积 C.两者平方和开根号D.两者之和 )9、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n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m,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A.根号 n 与 m 之积 B.m 除以根号 nC. m× n 10、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D.m/n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 1/5000 的要求。A.100m± 0.025mB.250m± 0.060mC.150m± 0.035mD.200m± 0.040m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1、国家控制网,是按( )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A.一至四等 C. 一至二等 2、导线点属于( )B.一至四级D.一至二级A.平面控制点B. 高程控制点C.坐标控制点 3、下列属于平面控制点的是( )D.水准控制点A.水准点B. 三角高程点C.三角点 4、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D.以上答案都不对A.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B.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C.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5、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D.经纬仪导线、电磁波导线、视距导线A.选点﹑测角﹑量边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 6、附合导线的转折角,一般用( )法进行观测。D.测水平角、测竖直角、测斜距A.测回法 C. 三角高程法B.红黑面法D.二次仪器高法7、若两点 C、D 间的坐标增量 Δx 为正,Δy 为负,则直线 CD 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 )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8、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 230° ,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B. +Δx,Δy D. +Δx,+ΔyA. -Δx,+ΔyC. -Δx,-Δy9、导线全长闭合差 fD 与 Δx 坐标增量闭合差 fx、Δy 坐标增量闭合差 fy 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之和B.两者之差C.平方和开方 10、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D.平方差开方A.K=M/D C.K=1/(∑D/fD)B.K=1/(D/|ΔD|) D.K=1/(fD/∑D) )11、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A.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B.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C.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D.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反12、导线的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13、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14、四等水准测量中,每一站的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 )。D.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A.3mB.5mC.3mm 15、四等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差的累积值,不能超过( )。D.5mmA.3mB.5mC.6m 16、一对双面水准尺,其红面底端起始刻划值之差为( )。D.10mA.1mB.0.5mC.0.1mD.0m17、四等水准测量中,同一站同一水准尺的红、黑面中丝读数差,不能超过( )。A.3mB.2mC.3mmD.2mm18、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 ±0、1m)应不超过( )A.2mmB.3mmC.5mm 19、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 )。D.7mmA.(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B.(黑面高差+(红面高差± 0.1m))/2C.(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D.(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20、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当两点间的距离较大时,一般要考虑地球曲率和( )的影响。A.大气折光 C. 测站点高程B.大气压强D.两点间高差 第七章:全站仪使用1、全站仪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 )组成。 A. 电子水准仪B.坐标测量仪C.读数感应仪D.数据处理系统2、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需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设置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输入测量时的气温和( )。A.气压B.湿度C.海拔D.风力3、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不仅要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还要设置( )。A.乘常数B.湿度C.棱镜常数D.温度4、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 A. 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C.0 度 5、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的原理是( )。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D.90 度A.水准测量原理B.导线测量原理C.三角测量原理D.三角高程测量原理6、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棱镜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气改正数,( )所测角值。 B. 不影响A.影响C.水平角影响,竖直角不影响D.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影响7、在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 )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A. 影响B.不影响C.盘左影响,盘右不影响D.盘左不影响,盘右影响8、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最大测程、测角精度、放大倍率和( ) A. 最小测程B. 缩小倍率C.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D.测距精度9、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 (3mm+2× ppm D),则用此全站仪测量 2km 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A.± 7mmB.± 5mmC.± 3mmD.± 2mm10、 全站仪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前, 必须将全站仪和计算机上的通信参数设置一致, 主要有 ) 校验位 ( 、 (Parity) 、 停止位(Stop Bit)和回答方式(Protocol)。A.波特率B.波特位C.校验率D.数码位第八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1、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高程之差B.平距C.间距 2、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D.斜距A.D=Kn+C C.D=Kncosα*cosα 3、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来判断B.D=Kncosα D.D=KnsinαA.助曲线B.首曲线C.计曲线D.高程注记4、在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 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 i=5%,从坡脚 A 到坡顶 B 来选择路线,其 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A.10mmB.20mmC.25mmD.30mm5、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 )之比,再乘以 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斜距与其高差6、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A.平距大则坡度小B.平距大则坡度大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D.平距值等于坡度值7、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 b,测图比例尺为 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 ) A.b 与 M 无关 C. b 与 M 成反比 8、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 ) A. 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注记 B.b 与 M 相等 D. b 与 M 成正比B.山脊、山谷、山顶、山脚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9、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D.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A.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B.计算坐标、展绘坐标、检核坐标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D.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10、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3cm,对于比例尺为 1/500 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15mB.20mC.30mD.35m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 1、高等级公路的线路勘测设计,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测和( )三个阶段A.复测B.定测C.实测D.检测2、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 )A.放点、穿线、交点B.计算、放点、穿线C.计算、交点、放点 3、公路中线测量中,设置转点的作用是( )D.交点、穿线、放点A.传递高程B.传递方向C.加快观测速度D.提高观测精度4、公路中线测量中,测得某交点的右角为 130° ,则其转角为( ) A.α 左=130° C.α 左=50° B.α 右=130° D.α 右=50°5、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若后视读数为 200°00′00″,前视读数为 0°00′00″,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 )A. 80°B.100°C.200° 6、公路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 ) A. 实际里程大于原桩号D.280°B. 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C.实际里程与原桩号相等D.原桩号测错7、若某圆曲线的切线长为 35m,曲线长为 66m,则其切曲差为( )A. 29mB. -29mC. 2mD. 4m8、设圆曲线主点 YZ 的里程为 K6+325.40 , 曲线长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圆方程两点弧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