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凶猛的动物大的动物)这个单词的拉丁学名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动物的学名都是拉丁文_百度知道
为什么很多动物的学名都是拉丁文
为什么不用英文呢?...
为什么不用英文呢?
aurorasword
aurorasword
采纳数:57
获赞数:723
因为林奈创立分类系统的时候采用了拉丁文作为植物分类的通用语言。另外,拉丁文在当时被认为是高尚的,学术性的语言。
采纳数:1089
获赞数:7927
世界各地差异太大了,无法用英文来统一啊,就像很多外国的动植物没有明确的中文名一样用英文同意也很困难。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对英文感冒的,尤其是对于欧洲的国家来讲统一采用英文是招人排斥的。拉丁文是欧洲语言的共同来源,而且它是一种语法严格复杂的语言,用这个最容易被接受,最不容易产生歧义。而且,现在采用的都是双名法,属名+种加词,
采纳数:20
获赞数:135
可能许多物种都是从那边传过来的或是那边发现之类的,翻译后不能表达完整。(个人猜测)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物种拉丁学名及品种名规范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物种拉丁学名及品种名规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世界十大最珍稀野生动物排行榜,爪哇犀牛仅存35头
珍稀野生,是指生存于天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数量极少的。那么世界上稀有动物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盘点世界十大最珍稀野生动物,这些珍稀动物都被纳入了濒危野生动种国际贸易公约里,下面快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世界十大最珍稀野生动物排行榜吧!世界十大最珍稀野生动物排行榜一、爪哇犀牛(35头),二、远东豹(40只),三、金头猴(数量:70只),四、华南虎(110头),五、扬子鳄(130~150只),六、亚洲象(180头),七、坡鹿(1800只),八、苏门犀(200只),九、克罗斯河大猩猩(250~300只),十、加湾鼠海豚(300只)。一、爪哇犀牛(35头)爪哇犀牛(学名:Rhinoceros&sondaicus),又称小独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最长的可达50多年。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二、远东豹(40只)远东豹(学名:Panthera&pardus&orientalis)是豹的一个亚种,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前足5趾,后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缩。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受到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三、金头猴(数量:70只)金头猴栖息地为越南,现剩余少于70只。在2000年,这个灵长类动物被开始保护起来。它仍然是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但其数量在2003年上升为几十年来第一次。金头猴栖息地为越南,现剩余少于70只,是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在2000年,这个灵长类动物被开始保护起来。它仍然是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但其数量在2003年上升为几十年来第一次,但仍然不乐观。四、华南虎(110头)华南虎&拉丁学名:Panthera&tigris&Amoyensis&(厦门虎,南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五、扬子鳄(130~150只)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六、亚洲象(180头)亚洲象(拉丁学名:Elephas&maximus&Linnaeus&),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科。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我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1995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启动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004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亚洲象仅存180只。七、坡鹿(1800只)坡鹿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70~130千克。坡鹿喜食青草和嫩树枝叶,为食草性动物。栖息在丘陵草坡地带,分布于东南亚及中国的海南岛,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3年,坡鹿数量普查表明共有大约180只野生坡鹿。老挝、缅甸的坡鹿数量也在逐年下降,而泰国、越南的坡鹿或已灭绝。八、苏门犀(200只)苏门答腊犀牛(学名:Dicerorhinus&sumatrensis),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九、克罗斯河大猩猩(250~300只)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1904年被发现时,曾作为单独的一种来命名。数年以后,又把它与西非大猩猩视为同类。然而,最后的两个单项研究显示,克罗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亚种。它们仅限于尼日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距西非低地大猩猩分布的最近距离至少250公里。目前残存的150-200只被支离破碎地人为分割在五个地带生活。栖息于热带林区,结群,每群&5~15只,多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动,上树是为看路、觅食或。食量很大,主要吃嫩芽、、茎、野果。十、加湾鼠海豚(300只)加湾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者,体格粗壮。背鳍显著,似鳍。头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加湾鼠海豚天性害羞、退却,通常惊鸿一瞥后,不复再现。除非它们被渔网缠绕并打捞上来之后才能看到。加湾鼠海豚是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估计其数量不到300头,它们很可能在2018年永远消失。由于栖地范围狭小,再加上容易被渔网困住,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
360常识网,最好的生活百科知识网有哪些动物的拉丁学名是取自神话故事的?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有哪些动物的拉丁学名是取自神话故事的?
翻译爱好者,MOOC学习者
一些物种本来就跟神话传说有关,比如——蜘蛛目(Araneae):取自阿莱克涅(Arachne)。阿莱克涅和雅典娜比赛纺织手艺,她在挂毯上编织出宙斯抢走欧罗巴、勾搭勒达之类的丑事,还织得比雅典娜好,雅典娜很生气,就把她变成了蜘蛛。鸢尾属(Iris):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诸神的信使。水仙属(Narcissus):出自奥维德《变形记》,纳西索斯是一个美少年,对追求他的姑娘都看不上眼,被复仇女神下了诅咒,终日盯着自己的倒影,最后变成了水仙花。小鸮属(Athene):猫头鹰被视为雅典娜的象征,因此在西方文化里猫头鹰也常常和智慧联系起来。Wiki 上说,代表雅典娜的准确来说是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夜间的雅典娜??)。(蠢萌蠢萌的,也不知道雅典娜愿不愿意被代表。) 还有一些是我搜索的时候看到的,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叫这个,也许跟物种的特征什么的有关系。至于用神话人物作为种加词的物种那就太多了,几乎随便搜一个神都能找到。双带蛤科(Semelidae):名字来自塞默勒(Semele),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麻麻。布袋兰属(Calypso):名字来自《奥德赛》中的海妖卡吕普索,因为迷恋奥德修斯,把他和船员们困在自己的海岛上。蛱蝶科(Nymphalidae):词源就是nymph,指大自然中的各种仙女(林中仙女、海仙女等等)。倒是很配得上蛱蝶科的美貌。眼蝶科(Satyridae):来自萨提(Satyr),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半人半羊。现在这个词在英文里指好色之徒。(眼蝶:怎么了!人家不就长了个大眼斑么!)大蚕蛾科(Saturniidae):来自萨图尔努斯(Saturnus),泰坦神族之一,宙斯的父亲,农业之神。这是个罗马名字,他在希腊神话里叫克洛诺斯(Cronus)。沙蚕科(Nereidae):来自涅瑞伊得斯(Nereids),这是海神涅柔斯和妻子多里斯所生的50个女儿,为海员提供帮助的海仙女。(沙蚕长这样。仙女你好,仙女再见。|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华西白眼蝶(Melanargia leda):种加词来自勒达(Leda),一个斯巴达王后,宙斯垂涎她的美貌,变成天鹅去勾搭她。很多画家画过这个题材,基本上就是一个裸女依偎着天鹅。少刺短桨蟹(Thalamita danae):种加词即达那厄(Danea),阿尔戈斯国王的女儿。国王听到了一个预言,说他会被自己的外孙杀死,就把女儿关在高塔上。但这仍然无法阻止宙斯化作一阵黄金雨,钻进塔里,润物细无声……(下图是克里姆特画的《达那厄》)
补充:褐条斑蝇虎(Plexippus paykulli)。Plexippus 是卡吕冬王子墨勒阿戈洛斯的舅舅(之一),和王子争夺打猎得来的野猪皮,就被杀死了。(这位王子可是正月剃了头?)(在查证这段的过程中,我发现Plexippus 的爸爸Thestius也被用来命名灰蝶科的一个属。这一家子真热闹。)——————胡说八道的分割线——————很久很久以后,当两千年的时间跨度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零头的时候,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些神话和生物学资料,得出一个结论:那时候,人们普遍相信泛神论。
BArch. MSc.
补充两个属名种名都源自神话的,还都同属一个亚科。Medusaceratops lokii 洛基美杜莎角龙2010年发表的新属美杜莎角龙,属名来自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戈耳工之一的美杜莎Medusa,也就是被珀尔修斯斩头的最著名的那匹,因其头盾两侧边缘上弯曲的角饰如同美杜莎的蛇发一样。模式种种名来自北欧神话中的不和神(god of discord,或纠纷神)洛基(嗯,就是漫威里跟锤哥相爱相杀的那位基神),原因是这批化石最初被认为属于戟龙,后被归入同属于尖角龙亚科的阿尔伯塔角龙属(如上图中铭牌所示),但最后确认属于开角龙亚科。顺带一提:Gorgosaurus 蛇发女怪龙属。暴龙科中的一属,属名来自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三姊妹戈耳工Gorgon。尽管化石材料众多,但对其分类地位还有很多争论,如果将来有新的研究将其确认为其他已命名属的次异名,这个属名说不定就会被取消。==============================================================================Mercuriceratops gemini 双子座墨丘利角龙上四:ROM 64222;下二:UALVP 54559。左:尖角龙;中:墨丘利角龙;右:开角龙。2014年发表的新属墨丘利角龙,属名来自罗马神话中的神使墨丘利(同时也是商业神、畜牧神、体育神、小偷守护神etc.),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Hermes)。是的,它就是角龙里的爱马仕。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其头盾基部有翅膀状凸起的骨饰,让人联想到墨丘利的头盔两侧的双翼。目前仅发现两个标本,分别是发掘于美国蒙大拿州的正模ROM 64222,以及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UALVP 54559,两者相距380公里却来自几乎同一时期的地层,且残余的部位也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位于右侧的鳞骨,附带一部分头盾和标志性的“翅膀”骨饰,如同双胞胎一样,因此模式种种名命名为双子座gemini,意指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双生子卡斯托尔Castor和波吕克斯Pollux。=============================我是补充分割线============================又查了下,光是角龙下目里就有相当多使用神话中神祗命名的属,随便看了一下就有下面这些:Achelousaurus 河神龙属,属名源自Achelous,希腊神话里的河神之一。Auroraceratops 黎明角龙属,属名源自Aurora,罗马神话里的黎明女神奥罗拉。Eoceratops 始角龙属,Eotriceratops 始三角龙属,两个属名都源自Eos,希腊神话里的曙光女神厄俄斯。Heliocertops 太阳角龙属,属名源自Helios,希腊神话里的太阳神赫利俄斯,Eos的哥哥,他们是提坦神的第二代后裔。Gryphoceratops 狮鹫角龙属,属名源自Gryphon,希腊神话里半狮半鹰的怪物格里芬。Notoceratops 南角龙属,属名源自Notos,希腊神话里的南风神,上面的Eos是他老妈。Titanoceratops 泰坦角龙属,属名源自Titan,希腊神话里的提坦神族。模式种乌拉诺斯泰坦角龙T.ouranos,种名源自Uranus,希腊神话里的初代天神,上面Helios和Eos的爷爷。Yamaceratops 阎王角龙属,属名源自Yama,阎魔。。。。(还有个一字母之差的Lamaceratops 喇嘛角龙属)其他比较有名的还有蜥脚下目的泰坦巨龙属Titanosaurus,波塞冬龙属Sauroposeidon。想起来,古鲸里还有两种的种名也是源自神话,分别是Basilosaurus isis 和 Saghacetus osiris。种名里的欧西里斯Osiris和伊西斯Isis是埃及神话里的两公婆。
樓上有說角龍的,那我說說馳龍科吧大黑天神龍,來自蒙古的3kg高0.3m長0.7m的小萌物,卻有了大黑天這麽個名字……阿基里斯龍,來自蒙古,名稱來自《荷馬史詩》里的英雄惡靈龍(阿達龍),還是來自蒙古,名稱來自蒙古傳說中的怪物阿達白龍,又是蒙古……雖然名稱是“白色的蜥蜴”,但模式種魔怪白龍的名字也是來自蒙古傳說中的怪物名稱
有良心的内部员工
阿波罗绢蝶、长戟、战神大兜、泰坦天牛这种算吗??算的话,昆虫纲里面好多神都有化身,某些种马还有不少私生子。-------看了下鳞翅目,被女神们晃瞎了。然后科、属都大批来自神话啊!!
生物技术学士
自己先补充一下这个提问,像盘羊(Ovis ammon)的种加词是来自埃及神祗阿蒙神,梅杜莎森蝮(Bothriopsis medusa)的种加词来自蛇发女妖梅杜莎,酋妇蟹属(Eriphia)的属名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水泽女神,青蟹属(Scylla)的属名来自希腊神话的女海妖斯库拉,还有象拔蚌所属的潜泥蛤属(Panopea)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类似于这些动物的命名,还有那些生物的学名也是取材于各种神话传说?尤其想知道种加词来自神话传说的动物。
生态学硕士,科学传播从业者
回答的时候,我们和
已经讨论过一遍了,但是我懒,所以今天才决定也补充一些我随手搜到的一堆回答。由于我懒,我就只搬运一下链接了。。。虽然我觉得也没啥必要,谷歌一下就两秒钟的事。。。首先吐槽,“拉丁学名”是个特别不专业的说法,你要么说“拉丁文名”,要么说“学名”,加在一起不伦不类的,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外行。(我也曾经犯过这个错误,然后被前辈指出来过。)———————————————我是开始认真回答的分界线———————————————首先蛾子里面就一堆了鳞翅目似乎也不少……啊。。我实在太懒了,所以只选了昆虫里面的一点东西,剩下的大家自己谷歌吧,找对关键词很容易搜索的———————————————回答完毕,继续吐槽———————————————分类学家发现新种以后要给新种取名很累的,所以常常参照现有的一些名字,再变个格,当当当,就变成了科属种的名字,而用神话故事既装逼又省事,所以这样取名的分类学家还真不少(特别是老一辈)。嗯,就酱,史上最懒回答。
蜘蛛目(Araneae):取自阿莱克涅(Arachne)。阿莱克涅和雅典娜比赛纺织手艺,她在挂毯上编织出宙斯抢走欧罗巴、勾搭勒达之类的丑事,还织得比雅典娜好,雅典娜很生气,就把她变成了蜘蛛。 这故事纯粹就是表现……怎么叫作死
Calypso,加勒比海岛里Davy Jones的爱人
虽然不是神话,但我们生物教授曾今指着一种名字里有antipoda(=反着的脚)的蜗牛,问我们哪里的动物是上下颠倒着爬行的。 答案:南半球
我国的物种命名有无取材自神话的?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科技论文中昆虫拉丁学名的表述问题
  摘要:为了使科技期刊所刊论文涉及的昆虫学名表述更加规范,依据最新《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要求,介绍昆虫拉丁学名的命名规则和书写规范,总结了昆虫学名表述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并提出规范使用的建议,以期引起论文作者和编辑同人对此问题的重视。 中国论文网 /8/view-4366077.htm  关键词:科技论文,昆虫,拉丁学名,规范   中图分类号:N04 ;Q96;G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5   收稿时间: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生物防治技术路线图研究(09)   作者简介:潘志萍(1975—),女,博士,责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期刊编辑学。通信方式:zhipingpan@126com。   在农学科技论文中,昆虫拉丁学名使用频率相当高。依照国际生物命名法规,每种被认知的昆虫都有唯一的拉丁学名。学名的优点不仅在于国际上的统一,命名方法的准确,还在于同一生物只有一个名称,有利于准确表达物种信息,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现象。这对于消除读者的阅读障碍,开展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有重要意义[1]。因此,熟悉昆虫拉丁学名的规范表达方法,掌握拉丁学名中各种符号的使用,无论是对科技论文作者,还是对科技期刊编者,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结合《环境昆虫学报》编辑实践,对昆虫拉丁学名的正确表达及常见错误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科技期刊编辑编修论文中的昆虫物种拉丁学名有所帮助。   科技期刊编辑要对拟用稿中昆虫学名进行有效甄别和修改,前提是掌握昆虫学名构成,并规范书写。   一昆虫拉丁学名构成与书写规范   (一)属及属以上分类单元的表述规范   根据国际命名法规,物种属和属以上的分类单元用1个拉丁或拉丁化的词表示,即单名法,首字母必须大写,除属名排斜体外,一律排正体,后面可接也可不接命名人。如等翅目为Isoptera,鼻白蚁科为Rhinotermitidae,乳白蚁属为Coptotermes。新分类单元发表时,应在新名称后加适当的缩写词,如新科为“fam nov”,新属为“gen nov”。这些缩写词通常用罗马字或黑体字印刷,以便与名称相区别 [2]。   (二)种级分类单位的表述规范   1物种拉丁学名的构成   昆虫物种命名一直采用林奈(Linnaeus)“双名法”,即一个完整物种拉丁学名由属名+种名加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命名时间等4部分组成[3]。以“海南原鼻白蚁Prorhinotermes hainanensis Ping & Xu,1989” 为例,“Prorhinotermes”为属名,“hainanensis”为种加词,“Ping & Xu”是首次定名人姓氏, “1989”是定名年份。其中属名和种加词是学名构成的主要部分,其余组成为次要部分,通常可省略,即海南原鼻白蚁的拉丁学名通常写成Prorhinotermes hainanensis。   根据昆虫某些特征,种下又分为亚种、变型等。双名后还加上亚种(sub)、变型(f)的名称,这就是三名制,即学名=属名+种加词+等级术语缩写+亚种/变种的加词+命名人姓氏+命名时间。但在昆虫学名中通常不加这些缩写,此时第3个词应理解为亚种本名,如“黄带翠蛱蝶广东亚种Euthalia patala guangdongensis Wu”。   2昆虫拉丁学名书写规则   (1)字母的大小写与正斜体   拉丁学名中,属名应是斜体并首字母大写,种加词为斜体,一律小写,命名者的姓氏除第1个字母大写外,其他小写正体。属下阶元var(变种)、sp(未定种)等级术语缩写,用小写正体。   (2)全写和缩写   一般情况下属名和种名必须全写。通常情况下,属名在文中首次出现应写全,相同属名非首次出现,且其后有种加词的,一般缩写为首字母,如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南瓜实蝇B depressa (Shiraki)。命名者的姓名可以全写,也可以缩写。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姓名则常分别缩写至第2音节或第3音节的元音之前。特别著名学者的姓名可缩写为一、二个字母。如:L系Linnaeus的缩写,DC系Decandolle的缩写等。   3昆虫拉丁学名中常见的符号与用法   (1)“()”或“[]”,表示补充说明或顺序   若拉丁学名经2次及2次以上命名的,首次定名人姓氏用括号括起,其后为现定名人姓氏,如“豆根蛇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 (Kato,1961) Spencer,1973”。但在昆虫拉丁学名中,订正人的姓名往往省略不写,如“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la (Wiedemann)”。   当昆虫亚属名和属名同时使用时,亚属名应放在属名和种名之间的圆括号内,如“橘小实蝇Bactrocera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在发现同物异名时,为了保证拉丁学名的稳定性,加上遵循早发表者具有优先资格的国际惯例,异名前后加“()”置于正名之后[4],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   (2)“?”,表示存疑或不确定   “?”放在属名前,表示属、种都可能有问题;放在属名后,表示属名不能肯定;放在命名人后(命名人略写时则放在种名后),表示种名不能确定[4]。如:“可可豆象Callosobruchus theobromae ?”,“?”表示种存疑。   (3)“”,表示标点或用于连接   有时命名人具有2个姓氏,用“”连写,如“灰姑娘绢粉蝶Aporia intercostata BangHaas”。在动物学中,一个复合的种级类群名称,如果第1个成分是一个拉丁字母,用以描述该分类单元的一个特征,它必须保留,并用连字符“”与该名称的其他部分相连。如白钩蛱蝶Polygonia calbum中的calbum,因为这种蛱蝶双翅腹面中有一银白色“c”型图案而得名[4]。
  (4)“”,表示缩写   当只知一种生物的属名而不知它的种名时,或者因泛指某属生物却不需要具体指出哪一种时,则在属名后加sp或spp,以表示某属1个种或几个种。如:Bactrocera sp表示果实蝇属中的一个未定种(或使用者未能确定), Bactrocera spp表示果实蝇属中的几个种。   表示属的缩写。若1个属的几个种的学名书写在正文同一个页面上,且中间没有其他属的生物学名隔开时,第1个种应写出属名和种加词,其余几个种的属名可缩写,但不同页面时,通常不缩写。如漆黑密毛天牛Aneflomorpha arizonica,钝刺密毛天牛A cazieri,A是Aneflomorpha的缩写。   表示命名人姓氏的缩写,通常一些特定的定名人可缩写,如F系Fabricius的缩写。   表示其他种下等级缩写,如ssp是subspecies(亚种)的缩写。   (5)“,”,表示分隔   动物拉丁名中需要引证日期时,在命名人后加“,”,再写出年份,如蜂寄蝇Tachina ursinoides (Tothill, 1918)。   (6)连接词“et” 或“&”   在拉丁文学名中,用在两个或多个定名人之间,意思是“和”,表示该学名由两个或多个定名人定名,如“杨灰齿盾蚁Quadraspidiotus gigas (Thiem et Gerneek)”。   二昆虫拉丁学名的不规范使用情况   部分刊出论文由于漏标或者使用不规范以及错误的拉丁学名,而导致其学术影响力大大降低,甚至引发学术误导。笔者翻阅相关期刊,并结合《环境昆虫学报》来稿情况,总结出昆虫学名表述常见错误为以下5类。   (一)科技论文不标出学名   论文中漏标拉丁学名的现象最为常见,尤其技术类期刊刊发论文中只提及中文学名,或俗名或商品名,并未涉及拉丁学名。由于俗名和中文学名使用存在地域的限制,且使用混乱,易造成交流障碍[5]。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中文别名又叫棉桃虫、钻心虫、青虫和棉铃实夜蛾,多个名称易造成混乱,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一种生物必须使用统一的名称(即学名),尽量避免这些混乱。   在科技论文中,第一次提到某种昆虫时应标出其学名。但在来稿中,经常发现有些作者不给供试的昆虫加注学名,使读者难以准确鉴定试验昆虫的类型。如“供试昆虫为烟粉虱” ,作者应用的是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biotype,由于没有加注学名,读者可能会认为是烟粉虱Q型或其他变型。因此,正确的表达应为“供试昆虫为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biotype。   (二)使用异名或废弃的学名   部分的论文中存在使用废弃的学名或被当作异名处理的学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任何生物分类群只能有一个学名,在选用具有异名的某种分类群的名称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群的学名相同时,一般遵循优先规律,选用最早发表的合格又合法的名称。如:李虎象最早是由林奈最早进行科学命名与描述,当时的拉丁学名为Curculio cupreus L,1758,之后不同学者对其分类地位有不同的观点,将该种归并入不同的属中,因此出现了相应的异名,如:Curculio cupreus L, 1758;Attelabus cupreus (L, 1758);Rhynchites cupreus (L, 1758 );Rhynchites dybovskyi Faust, 1882等。直到1956年,德国学者Voss对Involvulus属进行了修订,认为原属的模式种Involvulus metallicus Schrank, 1798实际上就是Curculio cupreus L, 1758,也就是说李虎象作为有效物种,为Involvulus属的模式种,相应的物种有效名称应为Involvulus cupreus (L, 1758)[6],从此多个同物异名均被废弃。   (三)拉丁学名书写错误和格式不规范   1书写错误   在书写拉丁学名时,漏字、添字和偷换字母频率较高,造成读者的误解或误导读者。如“扶桑绵粉蚧”的拉丁学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来稿中属名中的 “n”被漏写,而种加词中的“o”也被错误写成“a”等。   2书写格式不规范   拉丁学名书写格式不规范的发生频率也较高,主要包括正斜体、大小写混淆及缩写不规范。首先正斜体问题,按照约定俗成并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属名、种加词及种以下分类等级的加词为斜体。但是,在相关的科技论文中,把属名和种加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加词排正体的错误是很常见的,如“班氏跳小蜂 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   在字母的大小写方面常见的有两个问题:属名首字母小写,如“孟氏隐唇瓢虫 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属名的首字母“c”应大写。种加词及其以下分类等级加词首字母大写,如“双带盘瓢虫 Lemnia Biplagiata ( Swartz)”,种加词中的首字母“B”应为小写。   关于缩写问题最常见的是某一生物学名首次出现就把属名缩写的情况,如“六斑月瓢虫 M sexmaculatus (Fabricius)”中“M”为“Menochilus”的缩写,但如果这一学名在论文中是首次出现,就不应缩写。   (四) 物种命名人表达不规范   物种命名人没有按照国际规范格式书写,这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作者不了解定名人表达形式的“唯一性”而造成的。在生物学名的规范表达中,命名人应排正体。但有些作者或编辑把命名人排成斜体。如,“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属昆虫纲、同翅目、蜡蚧总科、蜡蚧科的一种昆虫”中的命名人“Chavannes”,被排成了斜体,应改为正体。
  命名人的首字母应大写。有些作者往往把命名人全小写,如:“晋草蛉Chrysopa shansiensis kuwayama”,命名人首字母“k”应改为大写。   命名人缩写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缩写后不加缩写点,如L系Linnaeus的缩写。 另外,如果物种名改隶为另一属名下,或种以下等级分类群改隶为另一种名下,则将原命名人姓名放在括号内,后接变动学名的命名人姓名,如:Bitylenchus maximus (Allen, 1955) Siddiqi, 1986。有些作者因不了解这一规则,没有把原命名人加括号。   (五) 学名张冠李戴,引用错误的学名   有时,由于作者的疏忽导致的错误,引用错误的学名。如:“孟氏隐唇瓢虫Lemnia biplagiata (Swartz)”,却写上双带盘瓢虫学名,张冠李戴,正确的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   三关于规范使用昆虫学名的建议   (一) 科技期刊应该准确标引昆虫学名   昆虫中文名与拉丁学名是一一对应的,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昆虫中文名后附加拉丁学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国内外学者在查阅文献时,往往以拉丁学名作为第一关键词进行检索。然而,部分刊出论文由于漏标、不规范或错误使用拉丁学名,导致其学术影响力大大下降甚至引发学术误导,不利于学术交流[5]。因此,相关的书籍、学术刊物、科普杂志等,在涉及昆虫分类学、新品种介绍等内容的时候,应准确标注其拉丁学名。撰写昆虫研究的论文时,除正确表述所研究物种的拉丁学名外,还要标出证明该物种存在的标本编号或采集编号;对于实验所采用的供试昆虫,除标出昆虫的名称外,还要注意标明其来源,以便索源查证。   (二)编辑应重视拉丁学名的规范使用,并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   作为科技期刊编辑,需掌握编修和甄别学名是否规范使用的方法。很多编辑由于不重视学名的规范表达或者忽视了此项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来稿,怠于查证,这种做法有失编辑的职业道德。编辑在编校工作中要勤于对来稿中不能确定的植物病虫害学名进行查证,经常翻阅动物学、植物学专著,通过长期积累,逐渐增加专业知识,并及时与作者沟通,减少不规范用法的产生。   (三)掌握学名的查证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昆虫的分类地位不断地被修订,其学名相应产生变化。因此,要注意查阅最新的有关学名词典和资料,建议作者遵循最新《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 查阅《中国动物志》等具有权威性的资料,掌握最新的变动情况,避免使用普遍被认为是异名的学名。   建议论文作者和相关期刊编辑对拟发表文章中学名的使用进行甄别时,在参阅权威文献的基础上,请教相关分类学家对物种现用学名及分类地位进行确认,可借助其他一些相关网站,如“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生物学科数据分中心http://wwwbioinfocn/”或“中国生物多样化信息中心(动物学)http://monkeyiozaccn/”,对每种昆虫的分类地位进一步确认,最后需依据最新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相关规定规范表达。尽管一些昆虫在分类学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不同的分类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其学名的使用可以忠实于作者本人赞同的分类学观点,但学名书写形式上一定要规范。   (四) 认真阅读不同科技期刊的投稿要求   有时,不同的科技期刊对昆虫学名的表述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分类学期刊及分类学论文对昆虫学名的表述要求较为严格,而非分类学论文对是否需要加命名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作者在投稿时,要认真阅读不同科技期刊的投稿要求,才能符合要求,达到规范出版。   致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李志强副研究员对本文进行了认真修改,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章玉苹副研究员给予热情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1]吴伟根, 周莉花, 章晓光 生物拉丁学名中的符号及用法[J] 编辑学报, 2008, 20( 5):395-397   [2]常思敏 生物学名规范表达中常见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19(4):683-686   [3]文俊, 郑乐怡译, 宋大祥校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M] 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吴伟根, 周莉花, 章晓光 生物拉丁学名中的符号及用法[J] 编辑学报, 2008, 20(5):395-397   [6]任立, 张润志 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二种象虫学名的订正[J] 昆虫知识,2010, 47(1):193-19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