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句骑着马见意中人骑着的文言文 跪求大神 在线等

157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82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翻译庄子 古文斯已矣 注亦不能复过此 疏斯此也 已止也 宋荣智德止尽于斯也 彼其于世末数数然也 注足于身故间于世也 疏数
问题描述:
翻译庄子 古文斯已矣 注亦不能复过此 疏斯此也 已止也 宋荣智德止尽于斯也 彼其于世末数数然也 注足于身故间于世也 疏数数犹汲汲也 宋荣率性虚淡任理直前未赏运智推求役心为道栖身物外 故不汲汲然者也
问题解答:
年当作 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 相比,岂不可悲! 商汤问棘,谈的也是这件事.汤问棘说:“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 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 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 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 它的名字叫作鲲. 有一只鸟, 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背象泰山,翅膀象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 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 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 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象上面说的那 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 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 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汲 汲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 十五天以后返回; 他对于求福的事, 没有汲汲去追求. 这样虽然免了步行, 还是有所凭借的. 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 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 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月亮出来了,而小火把还 不熄灭,它的亮度,要和日月相比不是太难了吗!及时雨降下了,还要灌溉田地,对于滋润 禾苗,不是徒劳吗!你如果成了君王,天下一定大治,而我还徒居其位,我自己感到惭愧极 了,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自己找一下吧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1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2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3他正于人对弈,听到消息后强忍住心中的狂喜与激动 装出一副无动于衷的冷静样子4
当今之世,转瞬巨变,吾侪当效祥子之德操,立身致远,奋进不懈,必得展鸿途哉。
往者已逝,葬之可矣!
The square is “85 new tide fine arts movement” one of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painters,His "big so-called Zeng Yi Qi soul drawing creates a separate school "in
过半个小时写给你,放心.王羲之开始当官时,是做秘书郞.后来又被任命为护军将军.做了护军将军后,他又恳求宣城郡(),但没被批准,只授命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个独居的老妇人,她养了一只鹅,善于鸣叫,羲之想她出售,但她不肯,于是羲之就带着他的亲朋好友乘车去观.老妇人听说他来,就将鹅煮了来接待他,羲之为此
【原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惠子曰:“与人居(2),长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4)!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5).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
这些大部分是武当山或其它仙山道教庙前的对联,一般都是赞颂道家祖先或者炎黄祖先法力无边,造化宇宙万民的对联或者诗词.气吐龙涎诚开吉利辉腾凤烛彩映平安这是幅春联,讲的是吉祥如意,像龙那样展腾锐气,也说明点着龙涎香,求吉兆,像凤凰那样印着好看花纹的彩烛照耀着祥瑞平安三炁勃光,秉阳德以御世; 七返隐焰,乘午位以经天.这幅对联说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为了生存.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相互湿润以求生存.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
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也请求加入乐队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给了他和其他吹竽的人同样优厚的待遇.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闵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吹芋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跑了.
揭示全文主旨含义的句子或文字,或在文章开头,或者在中间,或者在末尾.在开头的后面必然要顾全要旨,在末尾的,前面要顾全后面,在中间的,前面、后面都要顾全要旨.所以揭示全文要旨的,也叫文眼.
吾=我 爱=爱 亦=也 如=像 尔=你 之=的 意=意思,观点,看法 这句话翻译通顺来说的话就是,我对你的爱正如你所想的 再问: 哇,谢谢啊 再答: 认真看看觉得我后面翻译的有点问题。。在易懂一点,就是,我像你爱我一样爱你
广州人陈弘泰放贷给某人而收取利息,那人准备卖了近万只虾蟆(虎纹蛙)来偿还贷款,弘泰看到后心中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叫那人把这些虎纹蛙放生于江中,然后一把火少了借据.几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弘泰骑马回家,路上出现一个物体,金光闪闪的,马受了惊吓不敢前进,弘泰走近一看原来是长一尺多的金制虎纹蛙,于是拿了回家,从此小日子富裕起来.
瞰:盯着缘:攀援.爬的意思 再问: ?????????? 再答: ??????????????????????????Ц??
第一首很含蓄,不才未解其意.自己花银子买来了木槿花,两年才得以开花.鲜红的花朵还没有许给意中人一见,蝴蝶早已经知道花开争相到来.通过描写蝴蝶争相飞围木槿花,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意中人的期盼之情.一家之言,不敢妄论
只有有不正常的事情,没有不说的(向皇帝上疏),每次都以说明得失,匡正纲纪,亲近衷心正直的人,远离奸邪的人为首要话题,前前后后有70多次上疏.“便”字不好翻译,抱歉
传说魏野曾经跟随寇准一起到陕府的寺庙游玩,都留下题词.后来再去时,看到寇准的诗已经用碧纱笼罩住了,而魏野的诗没有,沾满灰尘.跟随的官妓比较聪慧,就用袖子拂去灰尘.
原涉的性情有一些像郭解,外表温和仁厚谦逊,内中却藏着好杀之心.在尘世中多有怨恨,因触犯他而被他杀死的人很多.王莽末年,东方起兵反叛,有许多王府的子弟向王莽推荐原涉,称他能笼络人心,人家都乐于为他卖命,可以任用.王莽于是召见原涉,因他所犯的罪恶而责备他,接着又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镇戎大尹.原涉到任不久,长安兵败,附近郡县
青翠的枥林绵延很远,也是有人居住的,一道沟渠的水几家人共用.山中太阳当头,山峰的影子回转,草上带着泥土的痕迹那是鹿群从此经过留下的.蒸茶的香气从茅草房子里飘出,缫丝的声音隔着竹篱笆就能听到.走在路上遇到卖药归来的人,不惜跟随着他进入到深山岛云中去.
黄门侍郎殷景仁也对他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世俗之人诋毁才能杰出者,世俗之人喜欢给文雅的人挑毛病呀.”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当前位置: >>
2015 中考复习方案 语文(河南 人教版)第三篇
古诗文阅读(共370张PPT)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命题规律 近五年来,文言文阅读是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重要内容,考查均在《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16篇文言文范围之内,且以“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出现,对比点在内容、作 者、主旨、写法等方面有关联点。总分值为10~11分,一般设 4个小题。在题型设置上,常以表述性简答题为主,有时也会以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命题预测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言文语句,理解 文本内容并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课内向课外迁移拓展的能力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几年开放性试题经常出现,同时五年来没有单独考查过虚词的解释,也 没有考查过断句,并且考查的课内文言文五年来没有重复过, 这些现象均应该引起重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备考指南 在2015年的中考文言文复习备考中,要重点掌握重点篇目的基 本常识,广泛地积累文言实词,尤其是掌握文言实词中那些常 见的关键词语,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等现象,要结合语境加以理解。沿用至今的成语,要弄清楚意 思的变化。文言语句翻译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一般考查课内主旨句、名句或重点句的翻译,翻译时关键词要翻译准确,在直译的基础上,注意句式的变化、语言的流畅和完整。对文 章内容的理解、概括也是考查的重点,包括理解内容和大意, 理解所抒发的情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正确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分析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等等。对比阅读题要从探求作品内容、写法或作者思想的异同方面备考。特别是对五年来没有考查过的课标文言文篇目应重点复习。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真 题 例 析2014?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 私,使内外异法也。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 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 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 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 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 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D )? 德 ?以光先帝遗 . A.遗? ? 陛下(《出师表》)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 ? 失义 ?引喻 . B.喻?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小人 ?亲贤臣,远 . C.远? ? 谋(《曹刿论战》) ?肉食者鄙,未能远 . ? 贞良死节之臣 ?此悉 . D.悉? ? 如外人(《桃花源记》) ?男女衣着,悉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常用实词的理解能力和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A项中前一个“遗”读yí,是“遗留”的意思;后一个“遗”读wèi,是“给予”的意思。B项中前一个 “喻”,是“比喻、比方”的意思;后一个“喻”,是“明 白”的意思。C项中前一个“远”,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 “疏远”的意思;后一个“远”,是“长远”的意思。只有D 项中“悉”均是“全”的意思。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译对,1分。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小题翻 译时要将“诚”“秋”等重点词语翻译出来,然后按照判断 句的句式将句子表达流畅即可。第(2)小题要将“愿”“亲” “信”“隆”等词语翻译出来,语句顺畅即可。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亲贤臣,远小人 (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2分)。(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对三条建议间关系的 把握。答题时首先在选文中找出这三条建议,然后通过比较 确定最重要的一条,最后说明原因。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 诸葛亮:直言进谏 (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两人劝谏方式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根据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不同作答。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魏征进谏阻止唐太宗去泰山祭祀天地,说:“现在有一个人十年来长期患病,经过治疗痊愈了,这个人应该瘦得仅剩下皮和 骨头,即便想让他背着一石米,每天走一百里路,也一定是不 可能的。隋朝的战乱,已不止十年,陛下为天下良医,解除百 姓疾苦,(天下)虽已太平,但(百姓)还不是很富足。要祭告天 地大功完成,我心里有疑虑。”唐太宗无言反驳。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方 法 总 结一、文言实词解释。 注重课内实词的积累,准确识记,特别要注意:(1)熟记课文中 出现的通假字,理解其意义;(2)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语句 中的意思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的意思,在梳理时可将课内同一词的不同意思整理在一起,也可迁移到其他课文来比较记忆;(3)熟记课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了解 古今联系和差异;(4)结合上下文解释句子中的活用词。 备战此考点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1.迁移课内所学。 应力求做到两点:第一,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本,后一个“本”指根本,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第二,要瞻前顾后、结合语境准确理 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 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 2.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应用三法:(1)与现代汉语比较,推敲文言词义;(2)分析字形,引申文言词义;(3)利用成语,类推文言词义。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二、常见虚词解释。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有“之”“于”“以”“其” “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常见的用 法,并结合不同课文的具体语境进行归纳整理,这样记忆更容 易,也较为牢固。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三、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采用“六字法”:留、移、补、换、缩、删。“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 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 可保留不变。 “移”,就是调整、移动。把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调整为现 代汉语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 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 使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同时,翻译文言句子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所谓 “信”,就是要求能够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做到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删;所谓“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所谓“雅”,就是要求译文的遣词造句比较 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翻译口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 补充省略,调整词序; 专有名词,不必翻译; 语句通畅,忠实原意。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四、文意的归纳,信息的提取。一是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确立全局观念;二是明确题旨要求, 特别注意把握题旨的隐含信息;三是学会在规定语段中找关键 词句;四是简洁、准确、全面地表达。解答这类考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2)学会抓关键语句,因为这些语句承载着该文段的主要信息;(3)要注意 立足于全篇,防止归纳大意与信息提取时漏掉内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五、断句。 断句,即古人所说的“句读”。断句能力的高低,是文言文 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考生只有理解了文言材料的大 意,才能顺利完成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先断开能断的句子,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对不易断开的字、句,要仔细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分析其与上下文的 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正确明白。其次,要注意语法,重 视文言虚词。最后,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和文体特征。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 识 链 接一、常见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 定判断的句子。(1)用“者??也”表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用判断词“是”表判断,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本”“诚”“则”“乃”“亦”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如: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的现象,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 省略了。 (1)省略主语。如:(曹刿)问:“(君)何以战?”(《曹刿论 战》)(2)省略谓语。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4)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倒装句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以“是”“之”为标志。如:何陋之有? (《陋室铭》) (2)定语后置,以“者”为标志。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状语后置。如: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4)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1)用“为”“为??所”表示被动关系。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者。(《陈涉世家》) (3)用“于”表示被动。如:o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4)意念被动句。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固定格式(1)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 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 办”。 (2)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 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①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②何(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③何??之有? 可译为:“有??呢?”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5)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①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②得无??乎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几种特殊用法 (1)“所以”有两个意义,一是“??的原因”,二是“用来??的办法”。“所以??者”译为“??的原因”。如:所以然者何? (《晏子使楚》) (2)“非??则??”相当于“不是??就是??”。 (3)“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4)“??者??也”,一表判断,二表强化解释原因。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以为”,一是相当于“把(它)作为”,二是与现代汉语 语意相同,即“认为”。 “以??为”可译为“把??当做??”。如:以丛草为林。 (《童趣》) (6)“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 当于现代汉语“于是”。 (7)“曾??不??”可译为“连??都??”。如: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8)“宜??乎”“宜乎”可译为“当然”。如:宜乎众矣。 (《爱莲说》) (9)“谓??曰”可译为“对??说”。如:谓左右曰。 (《晏子使楚》)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二、一些词的特殊解释在文言文中,一般的词都有较为固定的解释,然而,一些词在 它的语言环境中, 固定解释往往解释不了, 就出现了较为特殊 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就成为学生理解句意的关键。 1.自 非亭午夜分 . 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 2.可以 为师矣 . 以:这里是“凭借”的意思。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三峡》)(《论语》)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亭亭净植 (《爱莲说》) . 植:树立。 4.其 真无马邪(《马说》) . 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5.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 其:恐怕,表推测语气。 6.寤寐思服 (《关雎》) .. 思服:思念。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藉第令 毋斩(《陈涉世家》) ... 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8.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桃花源记》) .. 无论:更不必说。 9.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10.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 安:有“养”的意思。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经 典 梳 理一、《论语》十则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文言文阅读没有考过《〈 论语〉十则》。2015 年中考考查的可能性很大。考点有: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文 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除此之外,《〈论语〉十则》以及与孔子有关的文学常识、默写,对学习态度和方法、品德修养等的理解与运用应是备考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 (2)诲女 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 (3)是知 也(“知”通“智”,智慧。) . 2.古今异义 (1)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许 .. 可等。)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古义: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今 .... 义:现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而:①学而 时习之(并列连词,并且) . ②皆以 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 4.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温故 而知新 ( 故:原意为“旧的”,在文中意思为“旧的知 . . 识”。新:原意为“新的”,在文中意思为“新的知识”。) 5.成语积累 温故而知新 勿施于人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重道远己所不欲,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重点句子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个条件)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问题探究 (1)本文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将课文按此分类。 答:课文所选的10则(章)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包括第1、2、3、4、5则(章);②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5、6、7、8、9、10则(章);③关于孔子思 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第8、10两则(章)。当然,中间 有交叉重叠,说明内容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只有 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体会真正的君子风度。实践出真知,只 有经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3)“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论语》充满了智慧,精通《论语》 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 作用。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作家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其中 有不少是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各章的体式主要有三类:语 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9.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重点强调了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及修身做人等思想品德修养 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习态度强调要时常温习、勤于思考、虚心学习;思想品德方面强调要勤于反思、谦虚谨慎、为理想奋斗,由己及人。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10.写作特点《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主要特点是: (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2)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二、曹刿论战【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文言文阅读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中考考查 的可能性很大。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 解、拓展延伸。除此以外,人物形象分析、前后照应手法等也应重点关注。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小惠未 (“”通“遍”,意思为“遍及,普遍”。) . 2.古今异义 (1)齐师伐 我(古义:讨伐。今义:砍伐。) . (2)又何间 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 . (3)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卑鄙。) . (4)牺牲 玉帛(古义:指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正义的事业 .. 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弗敢加 也(古义:虚报。今义:增加。) . (6)必以信 (古义:实情。今义:书信。) . (7)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 (8)虽 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 (9)忠 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 . (10)再 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请:①曹刿请 见(请求) . ②战则请 从(请允许) . (2)故:①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 ②故 克之(所以) . (3)之:①肉食者谋之 (代词,代这件事) . ②小大之 狱(结构助词,的) . ③公与之 乘(代词,他)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神弗福 也(原意为福气,在文中意思为赐福、保佑。) . 公将鼓 之(原意为战鼓,在文中意思为击鼓进军。)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5.重点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翻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要 参与呢?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 定根据实情来处理。(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 低落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消失殆尽了。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7.作品简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 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古代一部 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 传”。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人物思想性格概括曹刿:热爱国家,勇于进谏,有远见卓识,有军事才能。鲁庄公:才能平庸、知人善任、知错就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9.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详写了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指挥鲁军作战 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 过等则略写或不写,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结构紧凑。 (2)语言描写精彩。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 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3)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 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三、鱼我所欲也 【考情回顾】近五年来,河南文言文阅读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本篇 的热度极高。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 拓展延伸。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比喻论证、道理论 证、对比论证在文中的运用应是复习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 也(“辟”通“避”, 躲避。 ) . (2)万钟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 (3)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得”通“德”, 感激; “与”通“欤”, . . 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4)乡 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 2.古今异义 一豆 羹(古义: 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今义: 专指豆子。 )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得:①故不为苟得 也(取得) . ②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得”通“德”,感激) . (2)与: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吗) . ②蹴尔而与 之 ( 给) . (3)于:①所欲有甚于 生者(比) . ②万钟于 我何加焉(对于) . (4)而:①呼尔而 与之(顺接连词,不译) . ②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动词用作名词 万钟于我何加 焉(原意为“增加”,在文中意思为“益处,好 . 处”。)5.重点句子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 过贤人能够(保持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 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 (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答:是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 答: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4)文中多次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鱼”和“熊掌”对比,生与义对比,“乡为”与“ 今为”对比。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文章中心概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是中心论点。以“鱼”和“熊掌”作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8.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2)巧用对比。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中考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的可能性极 大。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题。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论证方法的运用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曾 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增长。) . (2)衡 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 (3)入则无法家拂 士(“拂”通“弼”,辅佐。)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古今异义 (1)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 (2)傅说举于版筑 之间(古义: 捣土用的杵。 今义: 建筑, 修路。 ) . (3)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古义: 代词, 这样的。 今义: 判断词。 ) .3.一词多义 发:①舜发 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 ②征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发出)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1)必先苦 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 (2)劳 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 (3)饿 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 (4)空乏 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 (5)动 心忍 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惊动; 使??坚忍。 ) . . (6)人恒过 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 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 了解他。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 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 (1)文中列举了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 他们的事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在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伟业。 (启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 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 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的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地论述本文 的中心论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作家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现在山东邹 城市)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8.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文章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人处于困境中能激发 斗志和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强调了“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的观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2012年河南中考考过本篇,分值10分。2015年考查 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许会以默写等其他形式考查。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题。邹忌的进谏方式、语言描写等内容应引起重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2.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 千里(古义:两个词, “地”是“土地、疆土”的 .. 意思;“方”是“方圆”的意思。今义:地区。) (2)明日 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 (3)能谤讥 于市朝(古义:议论。今义:讽刺挖苦,背地里说 .. 人坏话。)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朝:①朝 服衣冠(在早晨) . ②于是入朝 见威王(朝廷) . ③皆朝 于齐(朝见) . (2)孰:①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谁,疑问代词,常用于比较) . ②孰 视之(通“熟”,仔细) . (3)之:①齐国之 美丽者也(结构助词,的) . ②孰视之 (代词,他,指徐公) . ③暮寝而思之 (代词,指这件事) . ④吾妻之 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美: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美丽,漂亮) . ②吾妻之美 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 (5)于:①欲有求于 我也(对) . ②能谤讥于 市朝(在) . ③皆朝于 齐( 向 ) . ④皆以美于 徐公(比)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1)朝 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 (2)暮 寝而思之(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 (3)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 (4)闻 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 (5) 吾妻之美 我者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 . 为??美)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重点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翻译: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翻译: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得上等奖赏。(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翻译: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 人,受下等的奖赏。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翻译: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翻译:几个月过后,还不时有人偶然来进谏。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 (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答: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究技巧,先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说理的方式委婉进谏。 (2)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 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做法仍值得借鉴。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 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 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 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长 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 要的地位。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记述了邹忌从日常生活小事悟出治国之道,进而讽劝齐王 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的故事。文章的重点在于说明统治者要能听取不同的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9.写作特点(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2)设喻说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六、出师表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中考2014年考过本篇,分值为11分。2015年 考查的可能性不大。但应注意可能会将课内词语解释、句子 翻译、文章内容理解等与其他重点文言文比较考查。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 漏(“阙”通“缺”,过失、缺点。) . (2)尔来二十有 一年矣(“有”通“又”,连词,用在整数和 . 零数之间。)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古义:“时”的意思。今义:指四季中 . 的第三个季节。) (2)诚宜开张 圣听(古义: 扩大。 今义: 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 (3)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 .. 恨。) (4)臣本布衣 (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 )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 .. 言行)恶劣,不道德。] (6)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奋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 .. 他产生好感。) (7)临表涕 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道:①中道 崩殂(道路) . ②咨诹善道 (道理) . (2)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读 wèi,给予) . ②深追先帝遗 诏(读 yí,遗留) . (3)为:①俱为 一体(是) .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 忠善者(做) . ③众议举宠为 督(做,担任)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以:①咨臣以 当世之事(用,拿) . ②以 光先帝遗德(来) . ③以 塞忠谏之路也(因而) . ④受命以 来,夙夜忧叹(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 ⑤愚以 为宫中之事(认为) . (5)效: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 ②不效 ,则治臣之罪(奏效) . (6)论:①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判定) . ②每与臣论 此事(议论)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无:①若无 兴德之言(没有) . ②事无 大小,悉以咨之(无论) . (8)行:①然后施行 (实行) . ②性行 淑均(品德) . ③必能使行 阵和睦(行列) . (9)益:①有所广益 (益处) . ②至于斟酌损益 (兴办、增加)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1)深入不毛 (名词用作动词,长草木) . (2)以光 先帝遗德(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 (3)恢弘 志士之气(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 (4)亲 贤臣(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 (5)远 小人(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 (6)此皆良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 (7)攘除奸凶 (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顽之人) .. (8)则责攸之、 t、 允等之慢 (形容词用作名词, 怠慢, 疏忽)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重点句子翻译(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 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危急存 亡的时候啊。(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翻译: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从而堵塞 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 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 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受到委任。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 如果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以告慰先帝在天的灵魂。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细读课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积极献言,提缛踅ㄒ(或答“提绻憧月贰 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 政、军事人才(或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以便缡Ρ狈ィ虎芑锉副狈ィ烁春菏摇⒒于旧都做准备。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作家作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蜀汉时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 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类似的还有“章”“奏”“议” “谏”等。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文章中心概括 全文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 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 的坚强意志和对先帝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9.写作特点(1)奏章形式,议论为主;(2)语言质朴,情感真挚;(3)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七、桃花源记【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2013年河南中考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的可能性不 大,但以默写等形式考查的可能性不可排除。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写法探究以及拓展延伸。词语的古今异义和“世外桃源”的现实意义应该成为备考复习的重 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便要 还家(“要”通“邀”,邀请。) . (2)具 答之(“具”通“俱”,都,完全。)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可口。] .. (2)阡陌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 (3)妻子 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 .. (4)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 .. 方。) (5)无论 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的 .. 连词。] (6)无人问津 (古义:渡口。今义:唾液。)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舍:①便舍 船(舍弃) . ②屋舍 俨然(房子) . (2)寻:①寻 向所志(寻找) . ②寻 病终(不久) . (3)志:①处处志 之(做标记) . ②寻向所志 (标记) . (4)之:①忘路之 远近(的) . ②具答之 (代词,代桃花源中人所问的事情)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 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 (2)欲穷 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 (3)处处志 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5.成语积累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重点句子翻译 (1)渔人甚异之。翻译: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够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问题探究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答:设置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2)“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作者写它的用意是什 么? 答: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太守和刘子骥先后探访均未果,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8.作家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 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少时志向远大,博学 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才智难以施展,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乡,从此过上田园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9.文章中心概括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发现桃花源 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和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桃花源的情 形,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10.写作特点(1)线索明晰;(2)虚实结合;(3)语言朴实自然;(4)详略得当。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八、三峡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中考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的可能性极 大。考点有:通假字、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字词的掌握、内容的理解、对三峡四季水的描写应该成为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略无阙 处(“阙”通“缺”,中断。) . (2)哀转 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 2.古今异义 (1)至于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古义:是一个动词“到”和一 .. 个连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2)或 王命急宣(古义: 有时。 今义: 用于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自:①自 三峡七百里中(从,在) . ②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 (2)绝:①沿溯阻绝 (断绝) . ②绝 . 多生怪柏(极)4.词类活用 (1)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 (2)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动词用作名词,响声。)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 物的影子。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答:因为作者是在为江水作注,而江水又以夏季为盛,所以要 把夏水放在前面来写。三峡春冬之景基本相同,所以把春冬放在 一起来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答: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所以水的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作家作品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 涿州市)人,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 8.文章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9.写作特点(1)布局别具匠心;(2)动静结合;(3)语言生动简洁。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九、马说【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中考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的可能性 极大。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 展延伸。借物喻人和文章表达的观点应是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 (4) 其 真 无 马 邪 .(“ 邪 ” 通 “ 耶 ” , 表 示 疑 问 , 相 当 于 “吗”。)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一词多义 (1)策:①策 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 ②执策 而临之(名词,马鞭) . (2)食:①一食 或尽粟一石(量词,餐、顿) . ②食 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 . (3)能:①安求其能 千里也(助动词,能够) . ②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本领)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其:①安求其 能千里也(代词,代指千里马) . ②其 真无马邪?(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 ③其 真不知马也(语气词,表示推测) . (5)以:①不以 千里称也(因为) . ②策之不以 其道(介词,按照、依照) .3.词类活用 (1)策 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 (2)食之不能尽 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尽, 竭尽。 )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重点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翻译: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是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 (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日行千里而著称。(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想要它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又怎能要求它日 行千里呢?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 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问题探究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食马者不知马。(2)《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 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之情。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 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 代之衰”的美誉。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 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说”是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的文章为论说文。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文章中心概括 文章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了作者的见解: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作者以伯乐和千里马 的故事为喻,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 在位的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反而摧残、埋没人才 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写作特点(1)中心突出,线索清晰;(2)托物寓意,含义深刻。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十、陋室铭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中考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热度很高。考 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文章的背默、修辞、类比等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积极乐观、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 .2.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神奇。) . (3)无案牍之劳 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 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 身心。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问题探究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屋子到底“陋”还是“不陋”?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 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作家作品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 著名诗人、哲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本文选自《全唐文》。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对所居陋室的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 “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7.写作特点(1)句式整齐,对仗工整;(2)骈散结合,音韵和谐;(3)多用 修辞,有感染力。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十一、小石潭记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2011年河南中考考过本篇,分值11分。2015年考查 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以默写等其他形式考查的可能。考点有:重点字词读音、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的特点、文章的写法、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应是复习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 (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 .. 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一词多义 (1)清:①水尤清 冽(清澈) . ②以其境过清 (凄清) . (2)可:①潭中鱼可 百许头(大约) . ②明灭可 见(能够,可以) . (3)从:①从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 ②隶而从 者(跟从)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 翻译: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使人不知道溪水的源 头在哪里。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翻译:四周有竹子和树林环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问题探究(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答: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 (2)课文抓住了小石潭哪些特点来描写? 答:幽静,潭水清澈。 (3)本文是如何把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答: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 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情感。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祖籍山西河东郡,世称“柳河东”。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他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散文家和诗人。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个主要倡导者,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 家”之中。本文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下的具有连续性的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 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7.写作特点(1)抓特征写景;(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3)动静结合;(4)情景交融。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十二、岳阳楼记【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2010年河南中考考过本篇,分值为11分。2015年考 查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以默写等形式出现。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名句赏析、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字词理解、内容把握、写作背景和意图以及“古仁人”博大的胸襟和 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等应是复习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具”通“俱”,全,皆。) . (2)属 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古今异义 (1)予观夫 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那。今义:丈夫,男 . 子。) (2)前人之述备 矣(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 (3)春和景 明(古义:日光。今义:景色。) . (4)宠 辱偕忘(古义:荣耀。今义:偏爱。) . (5)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 (6)微 斯人(古义:没有。今义:微小。)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一词多义 (1)观:①予观 夫巴陵胜状(看) .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景象) . (2)和:①政通人和 (和乐) . ②至若春和 景明(和煦) . (3)空:①浊浪排空 (空中,天空) . ②而或长烟一空 (消散) . (4)或:①而或 长烟一空(有时) . ②或 异二者之为(或许) . (5)一:①而或长烟一 空(全,都) ②一 碧万顷(一片) .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词类活用 (1)百废 具兴(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 . (2)北 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往北。) . (3)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 . 前。) (4)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翻译: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翻译: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连着几个月天气都不放晴。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翻译:等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 骇浪。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翻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心情不同。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在朝廷里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要为 君主忧虑。(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 (1)作者写第三、四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 (2)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己悲。(3)“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第五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7.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今属江苏)人,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他幼时刻苦学习,举进士第。具有强烈的爱国 思想,力主抗击西夏国的侵扰。任参知政事,提出改革。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8.文章中心概括 文章描写了登岳阳楼观洞庭湖时浩荡无际、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叙写了登临者或悲或喜的不同情绪,并将这两种“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之心”对比映衬,从而抒发了自 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9.写作特点 (1)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2)运用骈句,富有气势;(3)虚实结合,情景相融。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 十三、醉翁亭记【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2013年河南中考以古诗文默写的形式考过本篇,但 不排除2015年会以阅读的形式考查。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出自本文的成语、描写景物的句子、层意的概括总结、醉翁的由来以及作者与民同乐的思 想等都应是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1)野芳发 而幽香(古义:开放。今义:出发。) . (2)佳木秀 而繁阴(古义:茂盛、繁茂。今义:秀气,好看。) . (3)宴酣之乐,非丝 非竹 (古义:弦乐器;管乐器。今义:丝线; . . 竹子。)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一词多义 (1)谓:①太守自谓 也(命名) . ②太守谓 谁(为,是) . (2)乐:①而乐 亦无穷也(乐趣) .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 (3)归:①云归 而岩穴暝(聚拢) . ②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回去) . (4)秀:①蔚然而深秀 者,琅琊也(秀丽) . ②佳木秀 而繁阴(茂盛、繁茂)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词类活用 (1)名 之者谁(名词用作动词,原意为名字,在文中意思为命 . 名、起名。) (2)故自号 曰醉翁也(名词用作动词,原意为名号,在文中意 . 思为起名号。) (3)至于负者歌 于途(名词用作动词,原意为歌曲,在文中意 . 思为唱歌。) (4)山 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沿着山路。) . (5)杂然而前 陈者(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者,??也”,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②“??也”,如:环滁皆山也。 (2)倒装句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②醒能述以文者。(正常语序应是“以文述”。)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省略句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省略了“于”, 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②醉能同其乐。[“醉”前面省略了“太守”,应为“(太守)醉能同其乐”。]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重点句子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 泉也。 翻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从 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这就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翻译:早晨去,傍晚回,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 穷无尽的。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 间的,是太守喝醉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翻译: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儿们到处鸣叫,游人离去, 鸟儿们就欢乐起来。(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以他 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9)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翻译: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问题探究(1)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 是太守醉。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成语积累醉翁之意不在酒8.作家作品水落石出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 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9.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文章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的第二年,虽遭贬谪,但心情还 是泰然乐观的。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 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10.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2)前后呼应;(3)言简意赅,节奏感强。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十四、爱莲说【考情回顾】近五年,河南中考文言文阅读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的可 能性很大。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 展延伸。默写,字词理解,对莲、菊、牡丹的比喻义的理解, 托物言志和对比的写法的作用等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古义:立。今义:种植。) . (2)陶后鲜 有闻(古义:少。今义:新鲜。) .2.一词多义 之:①水陆草木之 花(助词,的) . ②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 . 性,不译)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词类活用 不蔓 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原为名词“枝蔓;枝节”,在文 . . 中为动词,译为“生枝蔓;长枝节” 。)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 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接近玩弄它。(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翻译: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问题探究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盛爱 牡丹”。结尾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名利、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 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 ――“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对莲的描述寄寓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坚贞 节操的思想感情。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6.作家作品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朝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 弟子。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本文 “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选自《周元公 集》。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7.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 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 活态度。 8.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有序;(2)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3)用词精当含蓄;(4)运用对比手法。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十五、记承天寺夜游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河南中考文言文阅读没有考过本篇,2015年考查热 度极高。考点有: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 延伸。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对写景句子的赏析及“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应是复习的重点。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仅仅,只是。今义:转折连 . 词。)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2.重点句子翻译(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张怀民也没睡,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澄透明,水中 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3.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答: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了作者虽遭贬谪仍 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 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4.作家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著 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等。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由于苏轼的改革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反对,所以被迫外调,先任杭州通判,以后又做过密州、滁 州、湖州等地的知州。他在为官之初,注意了解民情,关心百 姓的生产和生活,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命题规律与预测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经典梳理 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命题规律与预测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知识链接经典梳理随堂演练 第25课时┃ 文言文阅读5.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文章对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 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 失意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文章结尾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又流露出作者恬淡悲凉的心情。6.写作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里之马文言文阅读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