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过敏吗我家宝宝在室内陪宝宝游乐场玩说说沙(

宝宝是吗 我家宝宝在室内游乐场玩沙(实际是薰衣草籽),回家后小脚和手指起了很多红疹块,有点像是被虫咬了一样,还很痒。一开始还为是蚊子咬的,但也不可能咬那么多地方呀,一直想不明白。请教有经验的妈妈们这会不会是过敏呀?
全部答案(共6个回答)
了,用点抗过敏的药物
我家宝也是过敏,昨天在医院看的,医生开了一堆药,不过挺管事的,今早胳膊上的红斑轻多了!
你好,上述情况可以适当的玩,做好产前检查,孕16~20周做唐氏筛查,孕22~26周做四维彩超检查。
孕期要注意休息,放松心情,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少...
自己脚要在下面走了才会动吧!没必要自己买,去游乐园玩玩就好了。。我儿子去也喜欢玩,回家根本不会想到这些。。买了在家占地也不见得会喜欢
雀巢超级能恩奶粉本身就是一款低敏配方的产品,可以预防宝宝出现过敏的情况。
宝宝过敏要持续喝水解蛋白奶粉一段时间,等宝宝有所缓解了,在吃有过敏引起的食物
答: 脸颊上长痘怎么回事?
答: 我觉得用这个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祝福你 。
答: 银屑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病因尚未明确。建议选用中草药消银丸来治疗,外用的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牛皮癣患者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使病毒清理更彻...
答: 面部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的毛囊和毛囊周围炎症。一般皮肤不清洁、搔抓或肌体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面部毛囊炎。
面部毛囊炎症状初发...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带娃别太干净,“脏”一点更健康带娃别太干净,“脏”一点更健康宝宝呵护自从有了娃,宝妈们都get了一分钟变处女座的技能。恨不得随身携带小抹布,宝宝所到之处都擦一遍,还想变成金钟罩守护宝宝,让细菌们无从下手!但十月菌接下来说的话估计要让她们诧异了:带娃“太干净”,其实是在“坑娃”!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了人的生存环境和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如果在幼年时期,宝宝被过度保护而没有接触到自然环境里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那么长大后他患免疫系统疾病的几率就会更高。而我国常见病的发病趋势就恰巧印证了这一点:从1950年后,伴随着中国家庭大量、频繁地使用家用消毒剂,杀死了很多对宝宝健康有利的细菌,导致哮喘、过敏等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递增。家长们认为宝宝生存环境越“无菌”就越好,但却不知道让宝宝的免疫系统变得强大的方式就是让TA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细菌接触,从而学会适应和抵抗病毒细菌。其实正确的带娃方法应该是让宝宝生活在“干净”但不“无菌”的环境里。例如,给宝宝洗手时用普通的肥皂,而不是使用除菌肥皂;给宝宝用的奶瓶、奶嘴也不用每天消毒,使用后冲洗晾干就可以了;日常家中清水擦拭地面、桌面即可,无需喷洒消毒液“消毒”;外出时给宝宝使用的尿布台和公共餐椅也不用擦擦抹抹,放心大胆的用就是了;更不要阻止宝宝玩沙、玩土,因为通过和这些“脏东西”亲密接触,宝宝的免疫系统也正在逐步学习如何应对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小宝宝虽然娇弱,但家长也应该把TA当正常人来养,不要给他过多的人为保护,其实只要遵循了“勤洗手、多通风、流行病高发季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等最基本的卫生原则就可以了~快来第一个点赞吧~写评论发布热搜好文晚上睡觉要不要关 wifi?关于辐射的 4 个真相<span class="num" data-v-668b快带女神去!魔都新开超大型室内游乐场,比迪士尼还梦幻!<span class="num" data-v-668b@宝宝妈妈,这些最适合遛娃的小众公园你都去过吗?<span class="num" data-v-668b小s 说:“我知道婚姻很难,可我希望你们撑到最后。”<span class="num" data-v-668b老公收入多少你敢做全职太太?妈妈们的真心话居然是...<span class="num" data-v-668b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用户举报热线: | 单位: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新标准幼儿园】夏季幼儿防溺水安全小常识
一、在家时
1、及时清空家中各种水容器中的积水。处理浴缸、脸盆里的积水,对于不懂事的宝贝来讲溺水随时可能发生。
2、宝贝洗澡时,最好用宝宝专用的浴盆,这种浴盆宝宝可以抓握两边,保持身体平衡,不至于滑倒。澡盆内的水要在宝宝坐在里面时,到其脐部即可,不要高到胸部。
3、 在浴缸底部最好粘上防滑条或放防滑垫,避免宝贝洗澡时摔倒,被水呛着。
4、妈妈在给宝贝洗澡时如需去接电话或开门,宜先用毛巾把宝贝包起来,然后抱着宝贝一起离开浴缸或浴盆。
5、如果家中有游泳池,家长要把通向游泳池的门锁好,宝贝要去时一定要有专人陪同。要时常注意观察里面的水是否已经放干。在不使用时一定要妥善安置,以防下雨时流进雨水,宝贝在不慎跌入时发生溺水。
6、家里卫生间的坐式马桶要随时盖好盖子,避免宝贝因好奇向里看时头朝下栽进马桶里。可以为较小的宝贝准备专用便盆,并采用马桶安全锁扣。
7、盖好洗衣机的盖子,避免宝贝掉进正在工作的洗衣机里,发生溺水。平时居家就应告知宝贝不能自己爬高,防止裁进洗衣机里。
8、当宝贝靠近水边的时候,都要让宝贝穿上救生衣。即使有救生员,家长也要严密注视着宝贝。
9、如果家里有游泳池,四周一定要有防护栏。栅栏至少要有 1.5米高,而且板条间隔不应超过10厘米。
10、带宝贝去游泳时,要注意天气预报,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不要带宝贝去露天的泳池。
11、叮嘱宝贝一旦出现抽筋,要想尽办法迅速上岸,甚至求救。
12、如果宝贝有癫痫、心脏病等疾病,不适宜游泳。
二、在户外时
1、带宝贝到海边时,要离海岸远一些。因为海边有浪,宝贝在玩沙时,当一个大浪打来,如果宝贝恰巧在浪打来时吸入一口气,就有可能呛着,发生危险。
2、宝贝在水边做游戏或在水池里玩耍,即使是浅水,父母也要时刻陪伴左右,避免让宝贝和伙伴在水里打闹而摔倒造成溺水。
3、家长要随时注意改变不安全水域环境,比如屋前屋后有水塘、沟渠等开放性水域,各种水井、沟渠、粪坑或蓄水池的盖子是否盖好。
三、特别提示
1、经常告诉宝贝,家长不在时不要自己下水玩。如果让宝贝下水,一定有专人负责照料,即使水很浅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宝贝学过游泳,父母也不应大意,不要认为宝贝接受过游泳训练,就不会溺水了,宝贝游泳时一定要有大人随时随地陪着。
2、不要以为给宝贝使用一些救生用品,如救生圈、救生背心、翼形浮袋、气垫等用具,就可以掉以轻心。这些东西在水中随时会翻倒,家长要一刻不离地进行看护。
3、如果宝贝溺水,父母不要慌张。父母要以最快的速度清除宝贝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宝贝的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
4、尽快让溺水的宝贝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可将宝贝背向上,双手托住宝贝腹部,高举过头,宝贝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
5、再将溺水宝贝平放在平地上,解开其衣物;如无呼吸或脉搏也摸不到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注意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为4:1。
6、如果父母不会以上的急救方法,应立即把宝贝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医护人员到来。如未联系上急救车,要迅速用其他车辆将溺水儿童送往医院。
7、对于呼吸、脉搏正常的溺水宝贝,经过急救后,回到家里后进行漱口,喝些姜汤或热茶,并注意保暖,让宝贝安静入睡;注意如有咳嗽、发热时应去医院治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初为人父人母,相信不少库友都会有很多育儿疑问:什么时候开始锻炼孩子上厕所合适?我家孩子一直学不会怎么办?孩子长出了一颗牙,需要刷吗?给小孩刷牙需要注意什么呢?孩子免疫力低下总生病,怎么提高呢?&&库叔分享一篇中国妈妈定居德国学到的育儿经验,各位库友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使用。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科学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文 |李茜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现代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原标题为《德式日常护理——绕开育儿弯路,育儿这件事很简单》,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1需要如厕训练吗?在过去的几十年,欧美有个很有意思的趋势,那就是孩子们脱掉尿布的时间越来越晚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部分孩子在2岁前就完成了如厕训练,到3岁,晚上也不再穿尿布。在1957年,人们多在1岁之前就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了,90%的孩子可以在2岁时做到白天不尿裤子。到2002年,父母认为孩子开始表现出如厕兴趣的平均年龄为24~25个月,实现摆脱尿布、白天不尿裤子的平均年龄为3岁。而夜间尿床到五六岁都被认为是正常的。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把训练孩子如厕当成一个很大的项目,觉得孩子比别人早停用尿布,是发展快和成功育儿的表现。照这个逻辑,岂不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孩子发展更快,父母在教育上更成功?真相是那个时代的父母奉行的教育风格更多是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专制型,训练孩子如厕就像马戏团工作人员训练动物表演一样,成效当然是有的,但鲜有对孩子的尊重。何时脱掉尿布和地区文化有很大关系。非洲孩子是世界上最早脱掉尿布的民族之一,非洲部落的孩子1岁就不穿尿布了,自己如厕。逆天了!难道非洲孩子的发展领先世界啦?真相是,非洲人可能压根儿就不知道纸尿裤的存在,很多地方电和自来水都是奢侈品,连传统尿布也没条件使用,只能早早进行如厕训练,自力更生。
1. 如厕早晚与智商无关我曾在德国著名育儿杂志《父母》上看过一篇对德国儿科医生的采访,医生卡斯佩斯说:“有些家长很在乎如厕训练,花了大力气和大把时间在上面,还在我面前夸耀他们的孩子在&&岁前就彻底不需要使尿布了。不过他们要失望了,我们儿科医生根本就不关心孩子停用尿布的时间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我们对此信息不感兴趣,这和智商一点关系都没有。”德国专家的意见在这方面很一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孩子成功自主如厕的先决条件是,对肛门括约肌和膀胱的控制足够成熟。控制肛门要比控制膀胱容易一点,所以控制大便比小便要容易。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能够完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膀胱要等到3岁以后,80%的孩子可在4~5岁做到夜间不尿床,言下之意是还有20%的孩子会在5岁后仍尿床,这依然是正常的。事实上,我们应该把白天不尿裤子和夜间不尿床分成两件事来看待,它们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反而中间可能有很长的时间间隔。白天不尿裤子不代表晚上就不会尿床,有的孩子白天训练得很顺利,晚上却还是总尿床。在孩子膀胱和肛门括约肌发育成熟之前按照大人的意愿去进行如厕训练,这样的期望既不切实际,也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结果事倍功半——父母花费大量精力说教,反复换洗裤子和床单,生气又泄气,最后把气撒在孩子头上,彼此都筋疲力竭。其实孩子做不到,不是要故意气大人,也不是不听话,而是真的还控制不好自己的膀胱和肛门括约肌啊!我们干吗要跟孩子的膀胱和肛门括约肌较劲呢?研究显示,在如厕方面,通常晚开始训练的孩子比早开始训练的孩子学得更快更轻松,所需时间更短,效果更好。把屎把尿、揠苗助长的家长要小心,强迫进行的如厕训练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或心理问题,如导致孩子便秘或尿失禁。对于幼儿发展,提前学抢跑具有三个共同点:*提前学需要花费巨大精力和时间才能换取比别人领先一点的优势;*这个优势往往持续时间不长,甚至容易被没提前学的人赶超;*优势没了不说,还可能有负面作用。学龄前时间很宝贵,每个时间段都有孩子该重点发展的相应能力,父母们一定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我周围的德国父母对如厕训练是真的很淡定。多半是2岁半后才开始尝试不用尿不湿,过了3岁还在穿也不稀奇,但一旦开始训练,很快就有效果(当然前期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工作),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大人小孩都轻松。一般最晚的在3岁3个月至3岁半间摆脱尿布,自主如厕。
2. 到底该如何训练*榜样的力量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和大孩子。如果我们上厕所的时候孩子想看,那就让他看看吧,这是让孩子对自主如厕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很多孩子因为看到别的孩子坐马桶了,自己也会萌生尝试坐马桶的念头。榜样的力量如此强大,所以通常二宝都会比大宝学得快。铺垫性的工作,只要孩子感兴趣,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早。等到孩子大一些,可以在他见证整个如厕的过程中,和他解释在马桶上如厕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习正确擦屁屁的方式(女孩从前往后),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还可以给孩子讲绘本,通过绘本中的人物激发孩子对自主如厕的兴趣和欲望。*关注孩子发出的信号每个孩子发育节奏不同,少数孩子18个月时膀胱就发育到足够成熟的程度,有些则要等到3岁以后。正因为个体的差异那么大,医学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点去要求每个孩子必须在&&岁前实现完全自主如厕。判断从何时开始训练,不是与别人比较,而是关注孩子发出的信号。·孩子能在大小便前提前说吗?或者做出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上的提示?如跺脚、摸尿布等。·孩子自己会穿脱裤子吗?会擦屁屁吗?·对卫生间感兴趣吗?想去卫生间大小便吗?对穿内裤有兴趣吗?·尿量达到一定程度了吗?·尿间隔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了吗?间隔两小时是膀胱发育足够成熟的标志。·对坐便盆或马桶抵触吗?·表达过想脱掉尿布的意愿吗?上面这些信号并不需要全部满足才能开始训练,总体把握两个趋势:其一,孩子萌发独立意识,有意愿自己做事情;其二,明白如厕的意思就是和大人一样在马桶上大小便。在出现这些信号之前就贸然进行如厕训练,意义不大,并不是越早开始就能越早完成。相反,在孩子未准备好前即开始训练,可能花费的时间更长,所以就别跟自己和孩子过不去了吧。*选择合适的工具目前市场上有三种常见的选择:便盆、带梯子的马桶椅、儿童马桶圈,每种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根据自家情况选择适合的即可。如选择便盆,要注意从一开始就把便盆放在卫生间里,让孩子养成去卫生间上厕所的习惯。便盆的优点是最方便孩子使用,但清洁起来有点麻烦。如果选择儿童马桶圈,需要再配一个小凳子,让孩子能自主爬到马桶上,否则每次都要家长帮忙抱上去,很容易打消孩子的积极性。马桶椅孩子虽能自己上下,但每次使用前仍需要大人安装,适合有多个马桶的家庭。当孩子做到自己去卫生间如厕了,一定不要忘了及时表扬哦!能够提前意识到尿意,并告诉家人,然后将排尿与卫生间建立连接,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养成坐马桶(便盆)的习惯穿习惯了尿布的孩子刚开始脱掉尿布时,可能会常常忘记上厕所这件事,特别是玩得太投入了的时候,大人可多鼓励和用言语提醒孩子:“要不要去厕所?有没有尿意?”“马上要去睡觉了,现在去上个厕所吧?” 大便如果很有规律,也可以在预测的时间段陪孩子一起坐在马桶上,鼓励他使用马桶。孩子可能没有耐心在马桶上坐超过1分钟,一看没有便便出来,马上就起身了。这时需要家长多一点耐心陪同孩子,鼓励孩子多坐一会儿(至少1~2分钟),一起等待尿尿或便便的降临。*区分白天和夜间就算白天不尿裤子了,也别急着把尿布都送人。其实,如厕训练才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夜间完全不尿床,有可能还需几个月,甚至几年之久才能实现。孩子夜间尿床是不由自主的,并不是孩子的错,因此,如果你的孩子还做不到夜间不尿床,那就给他穿上尿布吧。很多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到可以在夜间准确及时地叫醒自己去如厕,时而发生的尿床可能要持续到小学一二年级。当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晚上睡觉时如果感觉到尿意,起床去上厕所,需要帮助就叫爸爸妈妈,也可以把便盆放在床边,这样随时能用。夜间能连续两周保持尿布干燥,是可以脱掉尿不湿的信号。不过保险起见,建议脱掉尿布的初期在床单下面垫上防水垫,以防损坏床垫。*接受挫折,尿裤子不可怕如厕训练不是件容易的事,快的几天,慢的持续数月,考验的是父母的耐心和知识储备。孩子尿裤子其实很正常,没必要大动干戈,少批评多鼓励。要知道,这是每个孩子迟早都能学会的事,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为这点小事和孩子闹得不愉快太不值了。反正和智商没关系,过程快乐最重要。原本已经训练好的孩子,当面对压力或一些调整时(如搬家、入园、换新老师、新保姆、妈妈出差等),会出现一些反弹。出现反弹别急着纠正,那只是孩子情绪或心理出现问题的信号而已,请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把根源问题解决了,尿裤子现象也会随之消失。如厕训练就是一个孩子身体成熟加独立意识萌发后水到渠成的结果。德国育儿专家大部分是在告诉父母不要做什么,而不是要做什么。很多时候少即是多,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如果训练了很久,孩子就是不会怎么办?答案是,那就先不训练了,穿上尿布,过几个月等孩子大一点再看看吧。2什么时候开始刷牙?出国8年,我见过的德国人,不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他们的笑容看上去就像在做牙膏广告,令我羡慕不已。在中国,很多60岁出头的老年人,牙齿已经掉了好几颗,而德国老人的目标是80岁保住一口牙。德国人非常注重口腔护理,他们的一口好牙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靠长期正确的日常护理,定期看牙医维护和牙齿矫正换来的硕果。德国口腔协会的专业建议是从出生即开始认真护理宝宝的口腔,为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美观的牙齿奠定好基础。1. 为什么婴儿也要刷牙儿童的乳牙由于牙釉质比成人的薄,所以比成人更难抵抗口腔内食物代谢产生的酸素,更容易得龋齿。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经常看到一两岁的孩子,特别是习惯奶睡的,如果不刷牙的话,已经是满口烂牙了。很多父母觉得,反正乳牙过不了几年就要掉,烂了就烂了吧,以后长了恒牙再好好保养。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一口健康的乳牙其实是在为将来的恒牙铺路,基础没打好,恒牙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还停留在口腔健康就是没有蛀牙的认知误区上,以为不吃糖、不奶睡就不用刷牙了,牙齿没长洞就算是好牙齿。其实口腔健康之中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叫作牙龈健康。牙周炎是非常难治的,一旦患上基本只能控制,无法根治。而牙周炎在亚洲人群里的发病率又是最高的,白人和黑人患牙周炎的很少。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会换牙,但是牙龈不会换,由于从小不好好护理口腔而导致的牙龈问题,并不会因为换牙就消失,反而会危及恒牙的健康生长。
2.口腔护理从长牙前开始德国牙医建议,从宝宝出生开始即应每天以游戏的方式给宝宝做牙龈按摩,最好是在每次喝奶后,用手或者纱布或者棉签蘸点热水,轻轻抚摩擦拭宝宝的牙龈,尤其出牙的那一面(牙床),可以稍加按摩。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是让宝宝习惯口腔护理体验。越早开始,越容易养成习惯,这样将来用牙刷刷牙时的抵触情绪也越小;二是有助于宝宝出牙。在宝宝出生后的6周,当你天天用手给宝宝做牙龈按摩时,会明显地感到宝宝的牙龈从一开始的非常柔软慢慢变成了硬硬的牙床,这是牙床在为出牙做准备。3.刷牙次数有讲究第一颗牙冒出来后,就应该使用牙刷和牙膏给宝宝刷牙了。这个时候还只用纱布擦拭是不足以清洁牙齿的。当然,一开始牙齿少的时候,每颗牙刷几秒钟足矣,牙齿长多了以后推荐每次刷牙时间为3分钟。大部分权威机构建议出牙后每天至少刷牙一次,睡前一定要刷,两岁后必须早晚各一次。对于甜食吃得多、有奶睡习惯的宝宝,两岁前也建议每天刷两次。早上吃完早餐后再刷牙效果比饭前刷更好;大量摄取甜食后,有条件的话,应立即刷牙。牙膏用量太少达不到效果,一定要按照用量要求使用。两岁前,一天的牙膏总用量不超过一颗豌豆大小,刷两次的话每次米粒大小,只刷一次的话,建议豌豆大小。只要一天中使用牙膏的总量不超过一颗豌豆大小,就不会因为吞咽过多氟而对身体产生危害。两岁后每次牙膏用量约一颗豌豆大小。德国的儿童牙膏均可吞咽,如果遵循建议用量使用,即使吞咽少量牙膏也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害。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宝宝会吞咽牙膏而不给宝宝刷牙,这就因噎废食了。4.刷牙要掌握正确姿势对小宝宝来说,最方便的办法是让他平躺下来,这样父母能更清楚地看到宝宝的全部牙齿,也可以一只手抱着宝宝,让宝宝靠在大人怀里。KAI刷牙三步走法则*K:张开嘴,将牙刷前后来回地移动,刷全部牙齿的咬合面,最后一颗板牙的后面也要刷到。*A:牙齿咬合住,牙刷对着牙齿的外侧上下刷,然后再打圈圈,这样可以帮助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门牙是最容易得龋齿的,一定要认真刷。如果孩子不会做龇牙的动作,那父母哪怕协助孩子把嘴唇翻起来,也一定要刷到。*I:再次张开嘴,刷所有牙齿的内面一侧,像使用小刷子一样,将牙刷从红色牙龈方向往白色牙齿方向刷(要点:由红到白)。重点是要把牙齿的每一面都刷到。牙刷刷不到的缝隙和角落,建议使用牙线,让孩子从小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炎。
5.为什么推荐使用含氟牙膏德国是低氟区,90%地区的自来水氟含量低于0.3mg/L,因此德国市面上的儿童牙膏大多是含氟牙膏,德国口腔协会DGZMK建议使用含氟牙膏,6岁以下儿童牙膏的含氟量为500ppm。大家不必谈氟色变,氟是一把双刃剑。事实上,这个曾经用于冰箱制冷的化学物质,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矿物质,广泛存在于食物和自来水中。氟是维持人体牙齿健康的必需微量元素,通过加强牙釉质,使其更能抵抗可能导致蛀牙的酸的侵袭。 同时氟也能降低牙菌斑产生酸的能力。在美国很多低氟地区,政府会专门往自来水中添加氟,预防牙齿健康隐患。美国儿医学会AAP甚至建议在自来水没有添加氟的地区,人们(包括儿童)系统服用氟补充剂。不过,后来又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预防蛀牙,最好的方法是让氟直接与牙齿接触,效果比把氟吃进身体要好得多。因此,德国现在更提倡的是使用含氟牙膏,而不是口服氟补充剂。在中国是否使用含氟牙膏,需要根据当地自来水的氟含量来决定。我国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氟化物剂量为1.0mg/L,美国规定最高为0.7mg/L,而当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1.0mg/L时,即可发生氟斑牙。如果你所在地区的含氟量已经达到这个值,那就无须再使用含氟牙膏。我国有不少地区自来水中的氟含量都超标,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各地自来水的含氟量信息可以在网上查询,也可以致电当地自来水公司获知。如果家中使用了净化器、滤水器等净水设备,则要弄清楚净化器是否具备除氟的功能,去除效果如何。如果家中净水设备具备极强除氟功能,那么仍然推荐使用含氟牙膏。3如何增强抵抗力?2015年12月悠悠在德国入园,入园之前一年半的时间里,她总共只感冒过两次,从没服用过抗生素,而入园之后的那两个月,几乎是每隔两三周就要生病一次,还经常发烧,一发烧就不能去幼儿园(德国幼儿园有规定),一请假就是一个星期。那个冬天女儿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晚上发烧咳嗽睡不好,我和老公被她的频繁生病弄得筋疲力竭。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也都一样,孩子之间互相传染,一个病了其他人也跟着生病,已经分不清谁传给谁,请假成为常态。连去看儿医都能碰到同班同学,症状一模一样,也都用了人生的第一次抗生素。妈妈们碰到一起谈起孩子又生病了都是摇头叹气,无力吐槽。最严重的时候,班上只有两个孩子上学,其余10个全部请假了。2016年冬天,我女儿入园的第二个冬天,孩子们两岁多了,我很担心同样的情况又会发生。结果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孩子们生病的频率大幅下降,就算有人请病假也只是个别情况,再没有出现全班只有两个人出勤的情景。悠悠也只请过两次病假,没有像1岁时那般三天两头地发烧了。2017年我们升到了楼上的3岁以上大班,班里生病最频繁的是两个3岁以前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而那些从楼下小班升上来的孩子已经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生病频率明显比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低很多。看来等孩子大点再上幼儿园能减少生病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1.免疫系统通过学习获得免疫力人类自带免疫系统来到世界,若将婴儿的身体比喻成刚出厂的电脑,那免疫系统就是电脑里的操作系统,光有操作系统还不够,电脑要工作,还需要安装软件程序。软件程序正是真正能让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免疫力。只有不断往身体里安装软件程序,免疫系统才能逐渐成熟和强大起来。如何获得免疫力呢?答案是与病原体接触。人体的免疫系统具备“记忆”功能,每一次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作战经历,都让免疫系统对被它打败过的病原体产生免疫记忆,即免疫力,确保我们不会被同样的病原体感染两次。免疫记忆有的持续几年,有的则可持续一辈子。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病我们只要得过一次以后就不会再得了,如水痘。疫苗也同样利用了免疫记忆功能,让人体免疫系统与灭活的病原体作战,对它们产生记忆,下次再遇到时,就不怕它们了。只有在免疫系统有活儿可干时,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免疫力。这听起来有些不合逻辑,但事实是疾病加强了免疫系统,孩子小时候多生病并不一定是坏事。在德国,一直到学龄前,儿童每年有10~12次生病感染都被认为是完全正常的。一些过度保护的父母倾向于让宝宝生活在极端卫生的环境里,家里所有东西都消毒,一天吸尘几次,不让宝宝将任何没有消过毒的东西往嘴里放。殊不知,这么做反而剥夺了免疫系统的训练机会,人体少了与病毒、细菌和真菌接触的机会,就无法学习如何抵御它们。我们不可能将宝宝永远保护在“真空”环境里。老话“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有其道理。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它们通常是无害的。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能迅速将入侵者打败。 每天接触细菌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学习。当然,一定程度的卫生和清洁还是重要的。但父母不用过于紧张,一点杂乱和灰尘不会伤害孩子。相反,太多的清洁使孩子更容易感染,并会增加过敏的概率。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人经常会对很多东西过敏,因为环境太干净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也跟上来了,而过敏的孩子也比原来多了。2.如何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尽早让孩子与小朋友、灰尘和沙子接触德国一项研究显示,前民主德国入读托儿所的孩子,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相比当时联邦德国四五岁才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哮喘和过敏症的发生率较低。 这意味着,孩子在生命早期经历的许多次生病,对免疫系统都是有意义的训练,能够减少过敏的发生。当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也促进了彼此的免疫系统。幼儿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沙时, 细菌得到了交换,免疫系统也有机会处理病菌。当然,这不是鼓励孩子故意去接触病原体。如果遇到很危险棘手的传染病,仍然要小心,没有必要故意让孩子生病。别总是阻止孩子将玩具等物品放入嘴里。孩子放入嘴里的东西只要保证无毒即可,但不需要是无菌的。对于父母来说,这也意味着:无须使用消毒剂。 温和的普通清洁剂足够保持家和玩具的清洁。*营养均衡微量元素铁、锌、硒和各种维生素都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保证营养对于免疫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铁促进红细胞的形成,还支持吞噬细胞抵御病原体,因此铁加强了身体的第一个防护罩。铁主要存在于肉类中,但也存在于谷物、甜菜根、西兰花和豆类中。锌有助于身体产生抗体,主要来源是鱼、肉和全谷物。硒帮助免疫系统分解重金属和污染物,金枪鱼和谷物产品中含有较多。多种维生素都对免疫系统的工作有帮助,而不仅仅是维生素C,添加辅食后,除了谷物和肉类,也别忘了让宝宝多吃蔬菜和水果。*户外运动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和呼吸新鲜空气,对免疫系统有很大好处。走路、跑步、骑车、跳跃、游泳等都可以。不过要注意不能过量,超负荷的运动量会伤害免疫系统。*疫苗接种疫苗能促进免疫系统变得强大。接种疫苗会模拟轻微感染,使免疫系统保持繁忙,对感染进行攻克。疫苗引起的反应比真正患病时的症状要轻很多,严重的疾病不会比疫苗更好地训练免疫系统。3.哪些对免疫系统有损害*细小颗粒物和香烟烟雾细小的雾霾或香烟烟雾可能渗入肺泡并导致炎症。 如果吸入过多的烟雾,细菌向外界的黏液运输就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至少在家里和车里不应该抽烟,在空气好的时候尽量多通风。同样,家里的霉菌也会影响健康。吸入霉菌孢子会损伤肺部,对免疫系统有间接伤害。*心理压力有研究发现,经常换保姆的孩子更容易生病,这主要是由于主要照料人的频繁更换导致孩子的安全感受伤,总去适应新的照料人让孩子承受了过高的心理压力,而压力会让身体释放应激激素皮质醇(又名压力荷尔蒙),该激素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战斗力。当然,不仅限于换保姆,承受过多任何形式的心理压力,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利。*睡眠不足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免疫系统能更好地工作。长期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不佳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
*慎用抗生素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对免疫系统是有利的,但切忌滥用。在身体可以自愈的情况下,比如,普通小感冒发烧,要尽量给予免疫系统机会和时间去战胜病菌,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好得快”就急着用药。滥用抗生素将削弱人体本身的免疫力,使病菌对抗生素形成耐药性,以后不得不使用更高、更强、更新一代的抗生素才能治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典型的越挫越勇的代表,让孩子正常接触周围的人和环境,给免疫系统用武的机会,就是对免疫系统最好的训练。(本文图片授权自视觉中国)库叔福利现代出版社为库叔提供10本《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赠予热心读者。亲身感受中西文化差异及育儿理念碰撞,双重视角检视两国育儿文化精粕,介绍更适合中国妈妈的育儿方法。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10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
总监制:金风监制:夏宇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编务:李浩然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x4E00;&#x952E;&#x5B89;&#x88C5;&#x5B98;&#x65B9;&#x5BA2;&#x6237;&#x7AEF;
&#x91CD;&#x5927;&#x4E8B;&#x4EF6;&#x53CA;&#x65F6;&#x63A8;&#x9001; &#x9605;&#x8BFB;&#x66F4;&#x6D41;&#x7545;
http://spider.nosdn.127.net/db2ef53991a4bcdf664dd.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两岁宝宝玩的游乐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