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上戏表演系最小年龄系

拒绝访问 | www.mrcj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mrcj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9543e3-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表演系招录比126:1,3万考生争过上戏“艺考”独木桥-艺考 考生报考 表演系 上戏 艺考生-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表演系招录比126:1,3万考生争过上戏“艺考”独木桥
  原标题:表演系招录比126:1,3万考生争过上戏“艺考”独木桥  一年一度的“艺考”历来夺人眼球。2月26日,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拉开大幕。刚满18岁的首批“00后”成为本次艺考主力军。早上7时许,来自全国的艺考生怀揣“明星梦”,陆续涌进上戏华山路小区;表演专业于8时30分率先开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时开考。校门外,从各地赶来陪考的家长们拖着行李箱,等待着校门内的消息。  据悉,今年上戏艺考人数再创新高,从去年的21782人次增加到30929人次,其中表演系报名人数为6317人,招录比为126:1。&&& 素颜面试,化妆扣分  聚光灯下的“明星梦”太过诱人,而通过艺考,似乎就离演艺圈、娱乐圈只有“一步之遥”了。从2012年至今,上戏艺考生数量从原先的11448人次增加到3万多人次,几乎翻了三倍,而今年全校22个专业拟招生数仅为464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名副其实的“艺考热”席卷全国各地。  每次艺考季,网络上都会热炒“最美考生”与“明星考生”,蹲点点评艺考生的“颜值”,早已成为网民的一大乐事。从荧屏上热播的影视娱乐节目,到被奉为偶像的“流量小花”,娱乐产业在反复重申“美即标准”。  但在艺术院校的考官眼里,“美”的标准却不仅仅止于形貌。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更重视返璞归真的“自然美”。面试表演系考生时,上戏一如既往提出“素颜”“着装朴素”等硬性要求。现场的大多数考生穿着羽绒服,扎着简单的马尾辫,素颜备考。而此前的中戏艺考现场,还曾有考官当场替考生“卸妆”,要求素颜入场。  “评委的标准是身台形表的朴素展现,是考生的自然美,化妆肯定会扣分。”上戏党委书记楼巍直言不讳,“表演系招生不能‘唯形象’论,形象是外表、内涵的综合展现,我们寻找的是具有表演潜力的人,而不是以外貌为唯一标准。”上戏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志新说,尽管由于镜头因素,小脸、“明星脸”更上镜,适宜大屏幕呈现;但“艺考”更看重考生表演时的张力以及培养的可能性,“如果有这种可能性,长得也漂亮,那就两全其美了。”  在演员的容貌上,“整容”问题也一度争议不休。之前,导演冯小刚在拍摄电影《芳华》时,曾在朋友圈发布主演招募信息,其中有一条标准是“整过容的免谈”。去年5月,《芳华》剧组还在北京举行“素颜鉴面会”,6个女演员全部未化妆。在目前的“艺考”招生中,上戏没有对整容与否做出规定,院长黄昌勇说,“整容属于考生隐私,规则上不做这个强调。但我们一般不主张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整容,如果考官非常明显地发现考生整容,可能就不会打高分了。”他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未来如果演艺事业的发展,对演员容貌有所要求,适当做一些调整,“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但凡事不能过度。”  艺考生阿余认为,“素颜”“着装朴素”等规定无可厚非,“不仅是考官,我们考生也想展现最本质的美。”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容貌有信心,“不管容貌如何,大家身上都一定有适合这个行业的闪光点。”艺考生李乐认为,演员只有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演好他人,“素颜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点。”更多网友希望通过素颜招考,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明日之星。“每年的艺考都是一场视觉盛宴。”网友“小游”说,“现在对网红脸、整容脸都疲惫了,更希望看到更多自然的、各有风格的考生。”  在这股“艺考热”中,很少有考生将赌注下在一个学校。来自湖北襄阳的朱豪放第二年参加上戏“艺考”,去年他曾因文化课分数不够而落榜,“今年是‘复读’后再战,有一点点紧张。”为备战“艺考”,他在当地的艺考培训班学习了近两年时间,学费共计三四万元。“与其他学校不同,上戏的考官很有亲和力。我很希望考上上海的学校。”此次“艺考季”,朱豪放报名了十余所艺术院校,结束上戏的面试后,紧接着将启程去山东、北京参加“艺考”,“从年前到年后,艺考要持续三四个月。”来自河南郑州的考生王恬与王蒙同样报考了多所艺术院校。  考生未入学,先签约  每次“艺考季”,也是各经纪公司与“星探”出动的时期。每家经纪公司都试图在演绎新人未成熟时,尽早“囤”下新人资源,以图在未来的影视界与娱乐圈分一杯羹。而网剧、网综的热火朝天,又为新人的露脸提供了比以往更充裕的机会。  “现在,经纪公司签约越来越有低龄化的趋势。他们认为,一旦学生进了上戏、北电、中戏,签约成本就高了。”黄昌勇观察到,近年来,经纪公司签约呈现出“前移”趋势,不仅瞄准了刚进校园的一二年级学生,而且还在各个艺考培训班寻找“好苗子”。  于是,各大经纪公司纷纷利用招考季网罗娱乐圈新面孔。对于学生过早签约的现状,大部分戏剧表演类专业教师并不认可:“表演基础还没打好,就急匆匆签约,把时间浪费在不那么重要的网络剧、综艺表演上,终归得不偿失。”  “影视演员,特别是舞台剧演员,他的基本功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是学习最好的时候,但现在社会需求太大、诱惑太多,学校也不能简单杜绝或制止学生签约。”黄昌勇说,他更大的忧虑在于,年轻学生签约时太过随意,甚至家长也不一定了解签约条款中的“霸王条款”或“陷阱”,“最终是学生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一旦签约,学生就必须履行经纪公司所安排的商演、影视剧或广告拍摄活动。某些不规范的经纪公司唯利是图,只将新人当作“摇钱树”,所安排的演出质量不高、影响力有限,在占用课时的同时,对于新人的演技磨砺与知名度提升并无助益。由于表演系课程以小课为主,每堂课的学生数量并不多,有专业教师担忧长此以往,会影响学校授课,“可能带坏风气,没人来学校上课了,都忙着去校外接戏、赚钱。”加上有些经纪公司签约年限长,学生解约、维权成本也比较高。“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很好的经纪公司或经纪人,他们能真正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学生签约这件事也有两面性。”黄昌勇说。  诚然,对于表演系学生而言,影视剧的演出机会难能可贵,课程教育也无法取代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但另一方面,在未足够沉淀之前,贸然投入质量不高的影视表演,最终损害的是学生自己的表演天分。  如何平衡新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演出?黄昌勇介绍,在这方面,上戏对一二年级把关比较严格,“对低年级新生来说,表演基础的学习很重要。他们外出演出时,我们就要把关,比如是不是重要电影或电视剧的主要角色。三四年级因为经验相对丰富,加上本身面临找工作的压力,这方面稍微宽松。”为了适应演艺行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上戏近年出台新政策,表演系学生学制最长可以达到十年,如果遇到重要演出,可以申请休学,“有位一年级学生,下学期就要休学去拍一整年的大戏。”  来自河南的孙闫雯是“艺考”队伍中的一员,她曾参与过数个广告拍摄,也曾接到过某古装剧组的邀约;在她看来,未来自己会努力平衡文化课学习与校外演出,“两边都不应该落下。”朱豪放还没有和经纪公司签约,他说,因为有“落榜”的经历,所以更看重文化课学习,“先抓好大学里的文化课,不会急着希望成名或赚钱。”  黄昌勇坦言,目前上戏在相关的数据统计上还存在盲区,往往到了学生需要请假去校外拍戏时,校方才知道他已被经纪公司签约。“这样也不利用管理。”他表示,上戏正在考虑制定政策,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介入经纪签约,“主要是让校方具有知情权,同时保护学生免‘踩坑’。可能在今年入学的这届学生中,我们会提出一些经纪方面的要求,希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木偶系爆冷,超千人报考  今年,在各招考专业中,只招18人的表演(木偶)专业成为上戏“艺考”爆出的一大冷门,史无前例地迎来1380多人报考。  2004年,上戏招收了首届木偶表演本科班,至今仍是唯一的木偶戏表演本科班。“前几年,我们的木偶系规模比较小,也比较低调;但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重视,对木偶表演感兴趣的考生也逐渐多了起来。”黄昌勇认为,千人报考木偶系,与整体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木偶剧也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及欢迎。例如,随着艺术进商圈的推进,生动有趣的木偶剧表演,由于广受亲子家庭欢迎,早已成为各大商场竞相“点单”的演出品类。这也为考生报考木偶系,解决了部分“后顾之忧”。  不过,黄昌勇也笑言,报考木偶系的考生中,不乏“曲线救国”的想法,“表演戏难进,不如先进上戏。”上戏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戏文系出导演,设计学院出舞美,木偶专业出明星,表演系出导演,导演系出编剧。”在黄昌勇看来,上戏各专业的融合度比较高,这为学生“跨界”学习乃至就业铺平了道路。“在上戏的教学中,有一个联合课程,表演系、舞美系、戏文系等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一起进来,联合作业。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很多专业之外的知识。”  除了为专业木偶剧团输送人才外,不少上戏木偶系毕业生踏上了演艺之路。去年底,上戏12级木偶表演系学生彭昱畅登上热播综艺《演员的诞生》,其演技可圈可点,赢得不少好评。上戏木偶剧专业教师秦峰在微博上感慨:“在上戏大学四年里,你成功塑造了很多木偶角色,因为专业学习的关系我们并没有系统教授话剧舞台表演。……但你演得太棒了,真的很感动。舞台剧和影视剧有太多差别,需要扎实的功底,这完全是靠你自己去学习和完善的。”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彭昱畅曾提及木偶表演的魅力:“木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我们的表演,可以让它的生命力展现出来。”而表演与表演之间是共通的。  木偶剧的主角是木偶,操作木偶、令木偶开口说话的演员居于幕后。提起选择上戏木偶系的原因,去年毕业的“大唐”用机缘巧合来形容:“艺考时发现有这个专业,非常好奇,没想到就这样考上了。”“大唐”说,木偶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年逾七旬的老艺术家担任专业课的授课老师,“学习了四年,这个专业特别吸引我,希望能通过我们年轻一代,为木偶剧注入活力,让更多人了解、欣赏这门艺术。”在课程培养上,除了专业木偶课之外,其他课程和表演系一样,需要学习声台形表。“毕业后,许多同学去了泉州木偶剧团、上海木偶剧团或平阳木偶剧团,也有不少从事演员行业。”  每一次的“艺考”都没有标准答案。上戏探索出“一台两库三系统”机制,并在艺考关键环节,逐步推行表演工作坊考试模式,令学生在类似于上课的环境中,自然表露其内在的艺术修为和艺术天赋,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即兴“发挥”。“选拔好的生源,占得先机。”黄昌勇说,这就是“艺考”的目的。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表演系招录比126:1,3万考生争过上戏“艺考”独木桥
日 09:08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表演系招录比126:1,3万考生争过上戏“艺考”独木桥  一年一度的“艺考”历来夺人眼球。2月26日,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拉开大幕。刚满18岁的首批“00后”成为本次艺考主力军。早上7时许,来自全国的艺考生怀揣“明星梦”,陆续涌进上戏华山路小区;表演专业于8时30分率先开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时开考。校门外,从各地赶来陪考的家长们拖着行李箱,等待着校门内的消息。  据悉,今年上戏艺考人数再创新高,从去年的21782人次增加到30929人次,其中表演系报名人数为6317人,招录比为126:1。&&& 素颜面试,化妆扣分  聚光灯下的“明星梦”太过诱人,而通过艺考,似乎就离演艺圈、娱乐圈只有“一步之遥”了。从2012年至今,上戏艺考生数量从原先的11448人次增加到3万多人次,几乎翻了三倍,而今年全校22个专业拟招生数仅为464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名副其实的“艺考热”席卷全国各地。  每次艺考季,网络上都会热炒“最美考生”与“明星考生”,蹲点点评艺考生的“颜值”,早已成为网民的一大乐事。从荧屏上热播的影视娱乐节目,到被奉为偶像的“流量小花”,娱乐产业在反复重申“美即标准”。  但在艺术院校的考官眼里,“美”的标准却不仅仅止于形貌。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更重视返璞归真的“自然美”。面试表演系考生时,上戏一如既往提出“素颜”“着装朴素”等硬性要求。现场的大多数考生穿着羽绒服,扎着简单的马尾辫,素颜备考。而此前的中戏艺考现场,还曾有考官当场替考生“卸妆”,要求素颜入场。  “评委的标准是身台形表的朴素展现,是考生的自然美,化妆肯定会扣分。”上戏党委书记楼巍直言不讳,“表演系招生不能‘唯形象’论,形象是外表、内涵的综合展现,我们寻找的是具有表演潜力的人,而不是以外貌为唯一标准。”上戏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志新说,尽管由于镜头因素,小脸、“明星脸”更上镜,适宜大屏幕呈现;但“艺考”更看重考生表演时的张力以及培养的可能性,“如果有这种可能性,长得也漂亮,那就两全其美了。”  在演员的容貌上,“整容”问题也一度争议不休。之前,导演冯小刚在拍摄电影《芳华》时,曾在朋友圈发布主演招募信息,其中有一条标准是“整过容的免谈”。去年5月,《芳华》剧组还在北京举行“素颜鉴面会”,6个女演员全部未化妆。在目前的“艺考”招生中,上戏没有对整容与否做出规定,院长黄昌勇说,“整容属于考生隐私,规则上不做这个强调。但我们一般不主张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整容,如果考官非常明显地发现考生整容,可能就不会打高分了。”他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未来如果演艺事业的发展,对演员容貌有所要求,适当做一些调整,“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但凡事不能过度。”  艺考生阿余认为,“素颜”“着装朴素”等规定无可厚非,“不仅是考官,我们考生也想展现最本质的美。”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容貌有信心,“不管容貌如何,大家身上都一定有适合这个行业的闪光点。”艺考生李乐认为,演员只有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演好他人,“素颜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点。”更多网友希望通过素颜招考,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明日之星。“每年的艺考都是一场视觉盛宴。”网友“小游”说,“现在对网红脸、整容脸都疲惫了,更希望看到更多自然的、各有风格的考生。”  在这股“艺考热”中,很少有考生将赌注下在一个学校。来自湖北襄阳的朱豪放第二年参加上戏“艺考”,去年他曾因文化课分数不够而落榜,“今年是‘复读’后再战,有一点点紧张。”为备战“艺考”,他在当地的艺考培训班学习了近两年时间,学费共计三四万元。“与其他学校不同,上戏的考官很有亲和力。我很希望考上上海的学校。”此次“艺考季”,朱豪放报名了十余所艺术院校,结束上戏的面试后,紧接着将启程去山东、北京参加“艺考”,“从年前到年后,艺考要持续三四个月。”来自河南郑州的考生王恬与王蒙同样报考了多所艺术院校。  考生未入学,先签约  每次“艺考季”,也是各经纪公司与“星探”出动的时期。每家经纪公司都试图在演绎新人未成熟时,尽早“囤”下新人资源,以图在未来的影视界与娱乐圈分一杯羹。而网剧、网综的热火朝天,又为新人的露脸提供了比以往更充裕的机会。  “现在,经纪公司签约越来越有低龄化的趋势。他们认为,一旦学生进了上戏、北电、中戏,签约成本就高了。”黄昌勇观察到,近年来,经纪公司签约呈现出“前移”趋势,不仅瞄准了刚进校园的一二年级学生,而且还在各个艺考培训班寻找“好苗子”。  于是,各大经纪公司纷纷利用招考季网罗娱乐圈新面孔。对于学生过早签约的现状,大部分戏剧表演类专业教师并不认可:“表演基础还没打好,就急匆匆签约,把时间浪费在不那么重要的网络剧、综艺表演上,终归得不偿失。”  “影视演员,特别是舞台剧演员,他的基本功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是学习最好的时候,但现在社会需求太大、诱惑太多,学校也不能简单杜绝或制止学生签约。”黄昌勇说,他更大的忧虑在于,年轻学生签约时太过随意,甚至家长也不一定了解签约条款中的“霸王条款”或“陷阱”,“最终是学生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一旦签约,学生就必须履行经纪公司所安排的商演、影视剧或广告拍摄活动。某些不规范的经纪公司唯利是图,只将新人当作“摇钱树”,所安排的演出质量不高、影响力有限,在占用课时的同时,对于新人的演技磨砺与知名度提升并无助益。由于表演系课程以小课为主,每堂课的学生数量并不多,有专业教师担忧长此以往,会影响学校授课,“可能带坏风气,没人来学校上课了,都忙着去校外接戏、赚钱。”加上有些经纪公司签约年限长,学生解约、维权成本也比较高。“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很好的经纪公司或经纪人,他们能真正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学生签约这件事也有两面性。”黄昌勇说。  诚然,对于表演系学生而言,影视剧的演出机会难能可贵,课程教育也无法取代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但另一方面,在未足够沉淀之前,贸然投入质量不高的影视表演,最终损害的是学生自己的表演天分。  如何平衡新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演出?黄昌勇介绍,在这方面,上戏对一二年级把关比较严格,“对低年级新生来说,表演基础的学习很重要。他们外出演出时,我们就要把关,比如是不是重要电影或电视剧的主要角色。三四年级因为经验相对丰富,加上本身面临找工作的压力,这方面稍微宽松。”为了适应演艺行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上戏近年出台新政策,表演系学生学制最长可以达到十年,如果遇到重要演出,可以申请休学,“有位一年级学生,下学期就要休学去拍一整年的大戏。”  来自河南的孙闫雯是“艺考”队伍中的一员,她曾参与过数个广告拍摄,也曾接到过某古装剧组的邀约;在她看来,未来自己会努力平衡文化课学习与校外演出,“两边都不应该落下。”朱豪放还没有和经纪公司签约,他说,因为有“落榜”的经历,所以更看重文化课学习,“先抓好大学里的文化课,不会急着希望成名或赚钱。”  黄昌勇坦言,目前上戏在相关的数据统计上还存在盲区,往往到了学生需要请假去校外拍戏时,校方才知道他已被经纪公司签约。“这样也不利用管理。”他表示,上戏正在考虑制定政策,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介入经纪签约,“主要是让校方具有知情权,同时保护学生免‘踩坑’。可能在今年入学的这届学生中,我们会提出一些经纪方面的要求,希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木偶系爆冷,超千人报考  今年,在各招考专业中,只招18人的表演(木偶)专业成为上戏“艺考”爆出的一大冷门,史无前例地迎来1380多人报考。  2004年,上戏招收了首届木偶表演本科班,至今仍是唯一的木偶戏表演本科班。“前几年,我们的木偶系规模比较小,也比较低调;但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重视,对木偶表演感兴趣的考生也逐渐多了起来。”黄昌勇认为,千人报考木偶系,与整体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木偶剧也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及欢迎。例如,随着艺术进商圈的推进,生动有趣的木偶剧表演,由于广受亲子家庭欢迎,早已成为各大商场竞相“点单”的演出品类。这也为考生报考木偶系,解决了部分“后顾之忧”。  不过,黄昌勇也笑言,报考木偶系的考生中,不乏“曲线救国”的想法,“表演戏难进,不如先进上戏。”上戏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戏文系出导演,设计学院出舞美,木偶专业出明星,表演系出导演,导演系出编剧。”在黄昌勇看来,上戏各专业的融合度比较高,这为学生“跨界”学习乃至就业铺平了道路。“在上戏的教学中,有一个联合课程,表演系、舞美系、戏文系等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一起进来,联合作业。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很多专业之外的知识。”  除了为专业木偶剧团输送人才外,不少上戏木偶系毕业生踏上了演艺之路。去年底,上戏12级木偶表演系学生彭昱畅登上热播综艺《演员的诞生》,其演技可圈可点,赢得不少好评。上戏木偶剧专业教师秦峰在微博上感慨:“在上戏大学四年里,你成功塑造了很多木偶角色,因为专业学习的关系我们并没有系统教授话剧舞台表演。……但你演得太棒了,真的很感动。舞台剧和影视剧有太多差别,需要扎实的功底,这完全是靠你自己去学习和完善的。”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彭昱畅曾提及木偶表演的魅力:“木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我们的表演,可以让它的生命力展现出来。”而表演与表演之间是共通的。  木偶剧的主角是木偶,操作木偶、令木偶开口说话的演员居于幕后。提起选择上戏木偶系的原因,去年毕业的“大唐”用机缘巧合来形容:“艺考时发现有这个专业,非常好奇,没想到就这样考上了。”“大唐”说,木偶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年逾七旬的老艺术家担任专业课的授课老师,“学习了四年,这个专业特别吸引我,希望能通过我们年轻一代,为木偶剧注入活力,让更多人了解、欣赏这门艺术。”在课程培养上,除了专业木偶课之外,其他课程和表演系一样,需要学习声台形表。“毕业后,许多同学去了泉州木偶剧团、上海木偶剧团或平阳木偶剧团,也有不少从事演员行业。”  每一次的“艺考”都没有标准答案。上戏探索出“一台两库三系统”机制,并在艺考关键环节,逐步推行表演工作坊考试模式,令学生在类似于上课的环境中,自然表露其内在的艺术修为和艺术天赋,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即兴“发挥”。“选拔好的生源,占得先机。”黄昌勇说,这就是“艺考”的目的。我的位置:
表演系录取率126:1,这一届上戏艺考学生更难拼……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清彬
摘要:又是一年艺考时,上海戏剧学院今年的艺考报名人数超过3万,从去年的21782人增加到30929人,其中表演系报名人数达6317人……
考生在学校门口的告示栏上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号,这里也是陪考的家长和考生的朋友们休息的地方。
一般我们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然而这个词用在艺考上就不给力了。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被称为“四大艺术院校”,这四所学校的艺考氛围尤为激烈。
上海戏剧学院今年的艺考报名人数超过3万,从去年的21782人次增加到30929人次,其中表演系报名人数6317人。
此次初试将持续7天时间,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不管对考生还是考官来说,这都是一场持久战。
上戏延安西路校门口外,考生们在这里做准备。
考务,是艺考的服务人员,他们多是由在校学生组成,引导考生顺利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做考务也是提前认识未来师弟师妹的好机会。
考生队伍里不乏气质形象俱佳的人。
根据才艺,考生们携带自己的道具进入考场。
根据专业不同,在考务的带领下考生分流走向自己的考场。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表演系的考生是每年艺考中最受瞩目的,他们不仅外表靓丽,也具备各种才艺。除了唱歌跳舞演奏乐器,考场上还有耍大刀,耍双节棍,耍金箍棒和甩皮鞭作为才艺的考生,这些危险系数较高的才艺项目往往会被考官叫停,为了避免发生意外。
带着“金箍棒”走向考场的考生。
面对镜头,艺考生们有着天然的表现欲望,这也是他们获得人气被观众认知的机会。
每场考试安排25到30名考生进入考场,然而现场实际情况则是几乎每场都有考生迟到和弃考,迟到15分钟以内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晚于这个时间的只能做弃考处理。
其中一个原因是,多数考生报考了不只一所院校,因此他们要奔波于不同城市来参加各个艺术院校的艺考,在上戏艺考结束后还要赶去其他城市。现场很多考生是带着行李箱来参加考试的。
带着行李奔跑的考生,略显狼狈。
考场外,经常能看到“奔跑的考生”,他们多是迟到了。也有提前到考场的人,下午四点考试,中午11点就跑进了校园。
晚上7点天已经黑了,夜场考试从这时开始。晚上天气寒冷,学校安排了考生到室内侯考区报道,排队一起进入考场。最后一场考试要到晚上八点半。
夜幕降临,结束考试的考生走出考场。
学校安排了夜间考试的考生到室内候考区等待,为了防止因天气寒冷而使考生生病。
室内候考区里的考生等待着考试。
不论什么时候走进考场,艺考生们的脸色总是略显迷茫。也许只有为了艺考的奔波辛劳才是他们追求艺术道路上的收获。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问:专升本考戏剧怎么考啊大专生现在快毕业了想考戏剧可是不清楚具体是怎样的我查了一下...答:你原来什么专业的啊?他们是院校,必须以生的身份报考,我觉得,表演技巧之类的你如果没学的话,考上的可能可能不会太大,当然你很有悟感觉的话也有...
问:海陆是近视眼吗?考上戏能是近视眼吗?我35度的眼睛可以吗?...答:应该不是。考上戏当然是不能是近视眼啦,因为既然是近视眼当是很难的。通常表演系双目视力均应在5.以上。其实专业足够优秀的话,视力稍微差一点点也没...
问:我想考上戏、北电类的该怎么办?我想考上戏那类的学表演系,但要面试需要准备什么?答:表演好,若有才艺,带上等级
问:考上戏的具体要求。答:明年想报上戏的导演系或者编导。有什么具体要求。严重吗?或者综合类有这两个专业也可以。请回答的具体一些。我不清楚别的,但是不严重是不可能的,但也可以说不严重,那就是要...
问:是不是考上中戏,北影,上戏的人都能出名是不是考上中戏,北影,上戏的人都能出名答:每年考上中戏,北影的那么多。不可能都出名的,出名的是少数,每年有几个,要遇到好片子,好导演。举个例子,士突击里面好几个配角,就是中戏,北影出身...
问:您好!我想知道怎么才能进上戏,有什么要求么?你能给我您的...您好!我想知道怎么才能进上戏,有什么要求么?你能给我您的号么?我想考上戏...答:我给你挣人气
问:舞蹈我想考上戏请问怎么考?答:你好!:: .sta.sh/index-fjyw 长得要五官端正(或者有特点)成绩也不能太差,因为我记得上戏的分数并不是很低.如果你报表演专业,那面试时...
问:怎样能考上上戏呢?我今年13岁,小时候学了2年的形体训练但是都忘完了,可是我想考上戏,需要什么...答:好吧,1.特长要看你考什么系的,如果你想好了,可以随时问我。2.文化分和专业分都有用。3.需要面试,4.还是要看你要考什么系(同上)。5.文化分数至少要45分...
问:考上戏难不难?我想考上戏,大专毕业,不知道可不可以考答:比较难。但给点信心自己,努力过了也不会后悔嘛
问:考上戏要很好看的外表吗?我最犯愁的就是这个地方,因为我不是帅,但长得比普通人要好一点,求解!...答:曾小贤是凯歌导演的你不知道吗?他真名叫赫,曾小贤是他剧里的名字。我本来学音乐的,学了十年的钢琴和美声,初三学的街舞和爵士舞,完全兴趣,想考...
问:考上戏那个上戏的表演,陪25人是怎么回事啊,是上戏的25人到去还是...答:托培养!是指上戏帮别的省培养人才,也就是在当地招学生
问:请问如何考上戏,一名文科生,想考上戏表演专业,我不是生,没有特长,可能在我...答:问你的班
问:考上戏表演系是不是很难呀考上戏表演系是不是很难呀?有哪位有过类似经验的能否帮我说说要准备些什么,有...答:天赋和素质决定你的成败,加油,顺其自然,表包希望
问:考上戏表演系难吗?要求高吗?我现在是大一的学生,请问还能考吗?我希望有...&答:非常难,我的时候去考过,但是名落孙山了,你想几万个人里面要3个而且还有2个是内定的是什么概念,除非你有什么过人之处。我有朋友是211年北电表演的第一...
09-1409-1309-1309-04
09-2209-2209-2409-23
◇本站云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上戏表演系最小年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