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就是绝望的中国第一女高音是谁的日语歌是某个动漫的ed

我支持原创,但也支持大方的翻唱。不同的演绎,给人更多的选择。  音乐无国界,但是母语和非母语带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语学得再好,也不能和对母语的感知相提并论,至少我还没有看到任何反例。  至于我自己,不但外语学得不好,连中国一些大的方言都听不懂,于是我在听到很多国外歌手精湛的演唱时总会生出一丝遗憾。  在此我想写一些优秀的翻唱,这些歌,都是从国外歌曲翻译过来或者重新填词,感谢填词者和翻唱者,让我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美妙的音乐。  首先来两首流传于街头巷尾,人人耳熟能详,绝对不可能找到原唱版本,而且不会引起版本喜好之争的歌曲:    1,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小时候觉得这首歌好奇怪,什么没耳朵没尾巴的,倒也没多想。  在看《闪闪的红星》的时候,听到里面用同样的旋律在唱“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和劣绅,和劣绅...”,敢情开始是这样的版本啊。  但是还没有结束,当我在听一段大约30年代的歌剧音频的时候,被那个花腔女高音高难度的炫技着的正是这首 两只老虎,我当时就崩溃了,这到底是什么歌啊?于是上网查了一下这首歌,原来这首歌源自古老的波希米亚民谣《雅各兄弟》(Frere Jacques),是全世界儿童都耳熟能详的一首童谣。  第一离奇的是后来马勒将它变形后成为带有讽刺味的送葬进行曲;第二离奇的是这样的曲调竟然会被女高音用于炫技,看来大师就是大师,再简单的曲调都可以变复杂...最为离奇的是国民政府1927年公布的代国歌竟然就是两只老虎的曲调,我*^&7 86 uhu 6&%^&98,要不然是国民政府太不重视这个代国歌,要不然就是国民政府实在是大懂幽默的政府...  想想大概 两只老虎 这个填词也有政治或者社会背景,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奇怪的词,我估计是形容两个曾经如狼似虎的坏蛋落荒而逃,不顾首尾,但是找不到证据。    2,星星歌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眼睛,它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天外小眼睛,太阳慢慢向西沉,不要回家一句句,星星照着小眼睛,闪闪放光到天明,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这首歌也叫字母歌,就是我们学习英语之初必学的那首:abcdefg...xyz,now you see,i can sing my abc  这首歌也是法国童谣,后来莫扎特以此为主题写下 妈妈请听我说之十二段变奏曲(法文原题为妈妈请听我说),所以也有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莫扎特的作品,其实不是,莫扎特只是编曲。  和两只老虎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法国作曲家亚当在《斗牛士》中同样让女高音和长笛共同驰骋出一段华丽的花腔...  大约是因为这首歌被引用的次数太多,圣桑在其《动物狂欢节》的《化石》中刻意引用,希望把这首歌放进博物馆去。不过他的良苦用心终于以失败告终,以后不断有作曲家引用,而且,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更是如火如荼,不可遏止...      这两首歌找不出在中国的首唱者,因为传唱者太多了  也找不出歌词的翻译者,大约也不是一个人写成的  但不管怎样,这应该是在中国流传的最广的两首外国歌了,如果没有翻译成中文,这两首歌大约就从中国小孩的口中消失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上面两首其实没有打动过我,只是一因为流传太广,二因为比较有趣,下面要写的就不一样了:    3,送别(填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歌传唱的程度决不下于上面两首儿歌,但带给人的感动远非那两首儿歌可比。  这首歌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是一种叫“艺人歌曲”的奇怪演绎形式,由白人演员涂黑了脸扮演黑人来领唱,盛行于美国19世纪后期。  李叔同将这曲子作了细节上的修改,填上了这阕脍炙人口的短词,至今传唱不衰。  影片城南旧事中,在纯净的背景中唱出了我所听到的最为纯净的一个版本的送别,意蕴悠长,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堪称完美。人们已经很难理解,如此不可分割的曲调和歌词,怎么出自两个人的笔下,而且出自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作家笔下。我当时用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首歌曲调并不出于李叔同,而且是出自一个美国人的事实。  后来在《早春二月》中也用了此歌曲,不过我没有看过听过。  李叔同于生命最后写下“悲欣交集”四字,意境高远,蕴藉有味,有着人生的大喜悦和大悲凉,对照着他的《送别歌》,别有一番感触。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照天心”
  4,我仿佛在花丛里
(演唱:李双江)    我仿佛在那花丛里  重新又听见,  她那美妙歌声,  在低声倾诉爱情。  她美丽可爱的眼眸  充满无尽欢乐,  甜蜜的回忆涌上心头  想起往日的爱情和梦境    天上星光绚烂照耀  闪烁的星光下面  我看见她的胸襟坦开无遮掩  她美丽可爱的眼眸充满无尽欢乐  甜蜜的回忆涌上心头  想起往曰的爱情和梦境    可爱的伊人啊  难忘的回忆...    很可惜,很多优美的译词都不知道出自谁的笔下,那时候的国情吧...  我仿佛在花丛里,比才三幕歌剧《采珠人》里最美的一个唱段,是男主角之一纳迪尔思念爱恋之人的幻想之作,要演绎好绝非易事,整个唱段起伏不大,却要求演唱者的声音里带出幽远,寂静,甜蜜,忧伤,朦胧的氛围,一不小心就会弄成催眠曲。我大约听了30几个版本,全是各国歌剧大师的全情投入,但其中让我真正进入其中的是李双江。  李双江演唱这个唱段大约是在60年代,那个时候他的声音可以说没有任何瑕疵,在淡淡的钢琴伴奏下,第一句“我仿佛在那花丛里...”自空旷而出,就让我好像真置身一个美丽夜晚的花园之中。后来一句一句的思念之语,让我体会到那些淡淡的,却又是极为复杂的情感,猜想男女主角之间的事...  我很少会把一首歌曲反复放几个小时去听,但是李双江唱的我仿佛在花丛里大概反复听了还不止几个小时,我反复地听着,反复的去感受,去想象。    ps,那个时代就有“我看见她的胸襟坦开无遮掩”,尺度还是挺大的
  5,青春,青春,你飘向哪里
(演唱:李光羲)  青春,青春,一生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你远远地飘向哪里?  未来的前途将会怎样  我这里突然把她回想  眼前茫茫然一片雾  别管他,命运会决定  那枪弹也许射穿胸膛  也许它会从身旁飞过  都一样  死亡还是生存  决定的时刻你来吧  那繁忙的白日虽然好  黑夜来临也是幸福  (后面记不全了)  冰凉的河水慢慢流过  淹没了年轻诗人的遗迹  人们将忘了我  而你!你!奥莉加  美丽的姑娘那时你来不来?  来到坟前为我流泪  并想着:  他曾爱过我  曾为我一人献出了蓬勃生命中的惨淡青春  (后面又记不全了)    普希金名作 叶普盖尼.奥涅金,由柴可夫斯基作曲,成为一部经典歌剧。  这出歌剧音乐上没有强烈的炫目之感,却以静谧的方式对听众的心灵产生无与伦比的冲击。它的旋律有如泉涌,一个乐念结束,即有另一个乐念接踵而至。  而其中连斯基所唱这一段“青春你将飘向哪里”,堪称一段伟大的爱情咏叹调。  李光羲的演唱,和李双江一样,有着中国人的特质,所以听来特别容易动容,即便听了一些外国歌者的演出,依旧觉得李光羲最好——李双江也唱过这首歌,我觉得其音色大概不适合吧,象这样一种类似于《与妻书》的生离死别之作,李双江的音色太过清亮,而李光羲的嗓音醇和,感情内敛,却深和柴可夫斯基的本意,放弃华丽的煽情,而淡淡带过的乐句,缠绵而迷离,愈自拔而愈沉沦,当他唱到“那繁忙的白日虽然好,黑夜来临也是幸福”时,直让人痛彻心扉  
  不错,我也喜欢第三支,但我爱听稍带点低哑的嗓音唱,而不是童音,可惜一直找不到这种,楼主有的话不要吝啬哦。
  6,让我欢喜让我忧
(词:李宗盛
唱:周华健)  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爱悠悠恨幽幽  为何要到无法挽留  才又想起你的温柔  给我关怀为我解忧  为我凭添许多愁  在深夜无尽等候  独自泪流  独自忍受    多想说声我真的爱你  多想说声对不起你  你哭着说情缘已尽  难再续  难再续    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时间  再多一点点问候  不要一切都带走  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空间  再多一点点温柔  不要让我如此难受    你这样一个女人  让我欢喜让我忧  让我甘心为了你  付出我所有      这首歌的原唱可能是恰克与飞鸟,但有一股韩国电影里的流氓气(晕,怎么会有韩国电影里的流氓气),中文的还有一个叫陈果的女声唱过,找不着感觉,还是得回归到最初听到的周华健。  李宗盛说,周华健从没让他失望过,就是在说到这首歌的时候说的;华健的演唱几近完美,磁性的喃喃自语,将破未破音的嘶哑,炽热的感情融合进温柔的倾诉中,刚柔互济,阳光男人婉转缠绵的一声叹息,让人感概万千。比较而言,陈果虽然唱的同样的曲子同样的歌词,薄了不少。  听着歌,想着人,会有人泪流满面吧
  7,啊朋友再见
(演唱:李世荣)  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我家乡    啊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多么美丽的花    *均为“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电影里的原唱比这个老老实实的歌词要随意,一开始是“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唱了两段,情节推进了很久以后,才又唱的前面三段。  搜索“bella cio”(意大利曲名,不过不知道原曲是用意大利语唱的还是塞尔维亚语唱的),可以得到一些试听。  不过不论是哪里的民歌,现在可以说也为我们中国人民所拥有,因为有了《桥》的译配。我记得在看电影的时候,字幕上打的演唱是李世荣,但我没有查证,关于译者也不清楚,惭愧。尽管后来的翻唱不计其数,最深入人心的还是电影里的原唱,我认为就是李世荣唱的...  李世荣不愧为对中国电影音乐贡献最大的歌唱家,其他曲目不说了,这首让他唱实在合适不过,他的声音浑厚铿锵,把战士们(在那样的时期,他们都是战士)临行的悲壮与坚定都展示出来,但是又不往的往死气里带——悲壮过头了就容易变得死气沉沉。他的声音灵性的带出战士们并不把近在身旁的死亡看成巨大的危险,反倒是完成理想的,最后绽开绚烂鲜花的必要,是死得其所。  但是歌曲影响的范围远远超越了电影,当我们会分别的时候,在ktv里总还是会有这首歌,然后,感受那种力量  
  作者:freedom___ 回复日期: 19:33:28 
    不错,我也喜欢第三支,但我爱听稍带点低哑的嗓音唱,而不是童音,可惜一直找不到这种,楼主有的话不要吝啬哦。  =======  这倒的确没有,可能很少会找到这样的版本了,我也想有~~~  以前的思想好像还要活一点,比如赵元任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被学美声的学生认为不规范,但我想那定然是情到极处的演唱,我听后来追求浑厚,追求宏大的所谓歌唱家唱教我如何不想她,简直是在糟踏。就像现在单调的翻唱送别
  8,柠檬树 (唱:苏慧伦)  一个人孤单单的下午  当风吹得每棵树都想跳舞  记得昨天你穿蓝色衣服  你说对爱太专注容易孤独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不清楚    我爱上了云爱上你  多么希望像你自由来去  原来星期天容易思念  反覆看部电影一遍一遍  孤独的流著眼泪回忆太美    爱多美丽充满香气  只是在心里它总是酸溜溜地  我不懂我自己越来越像 lemon tree  我一天一天更爱你  我不管不管不管爱会苦苦地  海蓝蓝的天气我的爱是 lemon tree    da......  我爱上了云爱上你  多么希望像你自由来去  原来星期天容易想念  反覆看部电影一遍一遍  孤独的流著眼泪回忆太美    isolation 想住进你心里  isolation 期待下雨的一棵 lemon tree    你总是望著蓝蓝海面  说著流浪过的梦容易实现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不清楚    看了童恩正的《在时间铅幕后》,感动得一塌糊涂,其中的女主角就是唱着一首忧伤的柠檬树与男主角相知,相恋,到分手。看了以后开始关注叫《柠檬树》的歌,可是那个时候真的找不到。  后来找到一个 四兄弟 的演唱,怎么听都和那淡淡的忧伤不挂钩。再后来在ktv里听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儿唱这首柠檬树,像被电到一样,回家就赶快找来,演唱者是微酸美女苏慧伦,呵,和书里的感觉好像有点像呢!也找来了愚人花园的原版听,平心而论,原版比苏慧伦的要好,但是无论这首歌是不是童恩正笔下的那首,总归由苏慧伦唱出以后就是略带着那种味道,让我不能割舍。
  9,后来 (词:施人诚
唱:刘若英)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 如何去爱  可惜你 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再     栀子花 白花瓣 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  “爱你” 你轻声说  我低下头 闻见一阵芬芳  那个永恒的夜晚 十七岁仲夏 你吻我的那个夜晚  让我往后的时光 每当有感叹  总想起 当天的星光    那时候的爱情 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  而又是为什么 人年少时  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  在这相似的深夜里 你是否一样 也在静静追悔感伤  如果当时我们能 不那么倔强  现在也 不那么遗憾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些年来 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永远不会再重来  有一个男孩 爱着那个女孩       那一段时间,后来放遍大街小巷。  听岁月留声机,凡华在讲音乐心情,有个女孩儿,反复听着后来六个小时,不断回想自己的爱情路,那些点点滴滴,如电影一幕幕回放,很感动。  词作得很好,刘若英唱得也好,虽然有点怨,但是能够回忆人生最美的时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后来听说原唱是日文,找到了其乐乐(kiroro)的原版,倒是没什么感觉了,姐妹俩的声音有些刺耳,而且听不懂,感觉上大打折扣。不过她俩的很爱很爱你比刘的更好。  索非亚格林唱过英文版,也是一种味道。有意思的是,日文原版的大约是ほら这两个字发音是houlai,施人诚的翻译是“后来”,索非亚的版本是whole life。所以第一句我都以为是汉语...  另外婷婷和卓依婷都唱过  
  10,如果不是因为你 (词:楼南蔚
唱:林志炫)  如果从来不曾遇见你如果从来不曾爱上你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不会如此美丽  爱情曾经怎样带领我的心  撇开世界只有你是唯一  如今猜想原因还是一个谜  狠狠爱过一回却换来一句  傻哪  不问你会在哪里身边什么伴侣  对我来说最难熬的已过去  如果不是因为你  我不会见识爱可以从天堂置人于地狱  拥抱它这代价有几个人付得起  你的名你的身影  有天会忘记回忆无形却挥不去  拥抱它这代价用一辈子还不清  怪我太痴心恨你太绝情  这不堪的感情虽然我已不再爱你  因为爱上你因为失去你  这伤痛如此刻骨铭心  爱情多残酷的美丽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不会见识爱可以从天堂置人于地狱”用林志炫清亮的歇斯底里出来,那鼓点仿佛敲击在心上。  有沉迷这首的歌的朋友说,如果不是一sb,是不会喜欢这首歌的。是吧,喜欢上这首歌的,大多有点傻气,“不问你会在哪里身边什么伴侣对我来说最难熬的已过去”,最难熬的,真地过去了吗?或者,真的已经过去了,才能有沉痛之后的如此嘶吼...一种宣泄,也是一种宽容。  韩国人(好像叫金京浩什么的)的原版也不错,和林相比,却少了很多味道。  呵,用这首歌来悼念我最真的爱情    
  11,散了吧 (词:姚若龙 唱:林志炫)  你试着将分手尽量讲得婉转  我只好配合你尽量笑得自然  我就是不能看心爱的人显得为难  你刚握过的手留着一丝温暖  不知道够不够撑过这个夜晚  我目送你远走站得太久倦意淡淡  散了吧认了吧算了吧放了吧  该原谅该潇洒别回想别留下  可惜连我的心都不听话  可怜受伤的爱还想挣扎  痛不怕心不假缘好短人好傻  我开车听音乐漫无目的地转  看街灯都亮了一盏接着一盏  象为我计算内心最深处藏的孤单  总习惯用沉默处理我的伤感  也知道这世界没有太多圆满  但爱到曲终人散难免还是遗憾  散了吧认了吧算了吧放了吧  要原谅要潇洒别回想别留下  可惜连我的心都不听话  可怜受伤的爱还想挣扎  痛不怕心不假缘好短人好傻    是不是有时候爱需要纠缠  会不会有时候爱就不该心软  要够坚持才代表爱得够勇敢  我如果能尽情将感觉呐喊  含泪问少了你今后我怎么办  那现在身边会不会还有你作伴      其实很多歌的主歌都是优于副歌的,但副歌部分却更容易被人记住,比如这首的“散了吧认了吧算了吧放了吧”很俗气却也最琅琅上口。  这首原名《Comme toi》的法国香颂,是Jean Jacques Goldman的成名曲。香颂这个名字是很美的,不知出自谁的翻译,但是法语真的是很难听...法国人嘲笑德语说是猪说的语言,但我真不觉得法语比德语更加好听,半斤八两顶多一个家猪一个野猪...扯远了。  原唱沙哑、伤感却又温情,但由于语言和审美的关系,还是更加偏爱林志炫那嘹亮清澈的声音,奇怪林志炫这么清澈见底的声音却老唱迷离的歌曲,而且倍儿有味道。    
  12,忘忧草 (词:陈没 唱:周华健)  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  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  依依不舍的爱过的人  往往有缘没有份  谁把谁真的当真  谁为谁心疼  谁是唯一谁的人  伤痕累累的天真的灵魂  早已不承认还有什么神  美丽的人生  善良的人  心痛心酸心事太微不足道  来来往往的你我遇到  相识不如相望淡淡一笑  忘忧草忘了就好  梦里知多少  某天涯海角  某个小岛  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次拥抱  轻轻河畔草  静静等天荒地老    也不知忘忧草和熏衣草是不是同一种草...  作者宇德敬子,是个美女,也应该是个才女了,但是能写好歌却未必能唱好歌——这并不常见,敬子唱歌如此无骨,如果没有周华健的翻唱的话,怕是此歌格调一直高不了  “相识不如相望淡淡一笑”,真是一句很美妙的话,大约化自庄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境界自然不如庄子,却更温情了些,我们毕竟不似庄子神仙中人,总还要一点笑,把执著化为祝福,也是凡人的企盼
  13,千千阙歌 (词:林振强 唱:陈惠娴)  徐徐回望 曾属于彼此的晚上 红红仍是你 赠我的心中艳阳 如流傻泪 祈望可体恤兼见谅 明晨离别你 路也许孤单得漫长 一瞬间 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来日纵使 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列欣赏 AH 因你今晚共我唱 临行临别 才顿感哀伤的漂亮 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 何年何月才又可今宵一样 停留凝望里 让眼睛讲彼此立场,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 当风声吹乱你构想 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 AH 怎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因今宵的我可共你唱REPEAT 来日纵使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 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 因不知那天再共你唱       写这个版本,完全是因为它流传得最广,时间持续得最久。其实陈慧娴,张国荣的千千阙歌,包括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李娜的风中的承诺,以及近藤真彦的原唱,各尽其妙,谁都没有足够打倒其余从而登顶的理由。这样很好,百花齐放,使得这首经典曲目伴随着如此众多的翻唱版本至今仍为乐迷们传颂    
  14,国际歌 (词:无名氏&郑振铎&瞿秋白&萧三&广大文艺工作者
唱:唐朝)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由于版本众多,国际歌的歌词好像一直不太统一,但是其充满力量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一直,至少在过去上百年里一直激励着部分劳苦大众...  像这样的作品,必然不会只有一个译者,这首歌最开始的译者已经不可考,最出名的三个译者是郑振铎,瞿秋白,萧三,他们在最大程度上让这首歌的汉译贯通一气,其后又有无数文艺工作者进行修补,使这首歌日臻完善。    列出唐朝,好像有点不严肃。我也觉得这首歌的代表版本应该是气势雄壮的合唱版本,每个国家的国际歌的代表版本大约都是气势恢宏的合唱。但是唐朝让我们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我们的革命前辈——不仅仅是我国的——那就是孤独的呐喊,纵然歌词里都是人民群众,但是真正的斗争者终究是少数,而且他们不被理解。  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 摇滚与共产主义,文章有点轻松的味道,但也说得很到位,起码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先行者的思想状态,他们很像摇滚人士,区别是他们更为有力,他们的作品会被传颂的更为长久...    顺带说一个让人不知该哭该笑的事,当瞿秋白就义的时候口中就唱着这首国际歌,但是后来的政治运动中,批判瞿秋白时有一条罪状就是他的国际歌唱小声了...不知谁见着!?    
  15,情长路更长 (词:余致明 唱:梁雁翎)  茫茫人海回头望  熟悉的梦都己散场  只剩一盏盏灯光  伴我梦一场    漫漫旅程向前望  未知的路还有多长  是否一个人去闯  情长路更长    一片真情那堪你的无心  何处找寻梦中的身影  回首回首回首又有什么  你的情我的伤    也想遗忘不再苦苦神伤  闭上眼睛谁会在身旁  不敢问不愿猜不敢想    昨夜梦回旧时光  一般年少几许痴狂  梦醒窗外有月光  默默如往常      这首歌也有着大量的翻唱,梁雁翎的情长路更长,邝美云的容易受伤的女人,陈明真的爱到如今,邰正宵的情人之间的情人,王菲还有挣脱和容易受伤的女人(和邝版不同)国粤语两个版本。提这个版本,是因为喜欢这首词胜过其他,如某位网友说的“这句‘昨夜梦回旧时光,一般年少几许痴狂,梦醒窗外有月光,默默如往常’太符合90年代小青年的闷骚心理了”。    另外,在这首歌之后,开始了解到一位叫中岛美雪的了不起的音乐人
  16,小夜曲 (唱:朱崇懋)  我的歌声穿过黑夜  轻轻飄向你  一切都是寂靜安寧  親愛的快來這里  看那月光多麼皎洁  树林低聲耳语  树林低聲耳语  没有人来打扰我们  亲爱的别畏懼  亲爱的别畏懼    你可听见窗外響起夜莺的歌聲  她用銀鈴般的聲音替我向你訴情  她能懂得我的心情  爱情的酸辛  爱情的酸辛  她用銀鈴般的聲音打動每顆心,  打動每顆心    但願你的心也激動  親愛的請听我  快快投入我的懷抱  带来幸福爱情  幸福爱情  幸福爱情      这版歌词与最流行的邓映易的配词有些不同,优美的意境却不变。  这是舒伯特短暂一生最后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艺术歌曲之一。  这首歌轻柔曼妙,感情内敛而深挚,朱崇懋的音色清醇甘美,吐字清晰优雅,声音变化丰富而得心应手,特别是在高声区的弱音控制和延长堪称一绝。他的演唱演唱含蓄,细腻,深情,达到了歌唱的最高境界。听着朱崇懋唱小夜曲,心完全融在里面,好像,人也变得纯净起来    
  17,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词:薛范 唱:朱崇懋)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树叶在沙沙响  夜色多么好  令人心神往  多么迷人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悄悄看着我不声响  我愿对你讲  不知怎样讲  多少话儿留在心上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这首歌诞生于1956年,半个世纪以来传唱逾广,体现了极强的生命力。歌曲中年轻人真诚激动的心声,萌生的爱情和黎明前依依惜别之情都和这大自然的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而歌曲的内涵已经在传唱中有了大大的延伸,它已不仅仅是爱情歌曲,也不仅仅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否则不会在其他国家,其他民族里引起强烈的反响。  “1957年,著名音乐家薛范把这首歌译成中文,它从此在中国流传开来。那是一个雨夜,年轻的薛范走在大街上,昏黄的路灯洒下淡淡的光影。路边的梧桐树上,间或往下滴着水珠。夜,静谧得有些甜蜜。突然,从一幢楼里传来钢琴声,是他喜欢的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他就站在那儿静静聆听,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异样气息,像纯洁的爱情。回家后,他灵感突现,只一小时,就译出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至于朱崇懋的演绎,他确实是到达最高境界的歌手,很多歌经他唱出来就像专为他而作,尤其是像小夜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幽静含蓄感情诚挚的歌曲,听来回味无穷。纵然有着世界各国歌手的优秀演唱,但进入灵魂深处的,还是朱崇懋。    “ 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却不曾老去,它已成为经典,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地方听到它的旋律。年轻人哼着它,青春蓬勃,有欢愉的味道在里头。而上了年纪的人再听这首歌,就是重温旧时光了。他们会听得泪流满面。曾经的青春,热血,爱情,希望,美好……这首优美的歌曲,让他们在回忆里,一次又一次地温暖起来。”  
  后来听说原唱是日文,找到了其乐乐(kiroro)的原版,倒是没什么感觉了,姐妹俩的声音有些刺耳,而且听不懂,感觉上大打折扣。不过她俩的很爱很爱你比刘的更好。  ----------------------    Kiroro的唱功强刘若英不是一点半点,日文原歌词是讲母爱的,当然不是婉约派的演绎法,比刘唱的高亢很自然,刘的版本主要是歌词写得好。
  18,蔓珠莎华 (作词: 潘伟源 唱:梅艳芳)  夜已轻轻跨进窗  疲劳的小星倚在云上  风中叶儿纷飞飘满窗    换上当天的晚装  涂唇膏仿佛当晚模样  深宵独行盼遇路途上    像地上遗下废纸张  给风吹进这心窗  愿尽力忘掉却再想  未淡忘热浪留在我心上    他的眼光似梦样不禁令我想  他的臂弯散魅力不禁又再想  当天夜静月亮望着我俩渐进梦乡    蔓珠莎华旧日艳丽依旧  蔓珠莎华枯干发上  花不再香但美丽心中一再想      想了很久,还是选择了粤语版的歌词,虽然我偏爱国语,但相比之下,粤语的歌词要好很多。  同学说香港只有两位艺人有着最浓厚的艺术气息,就是张国荣和梅艳芳,我很同意。他们两个真的是纯粹的为着艺术,虽然两人的声音都不属于传统的好声音,但都凭借其深厚的艺术修养打动听众。  因为粤语和日语我听来没什么区别,所以山口百惠的原唱也就不输于梅艳芳的演唱,而且我更喜欢山口百惠用的“曼珠沙华”,纯朴大气少了娇气。不过不论怎样,两位巨星,绝代风华。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传此花只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蔓珠莎华”这个词,其实并不存在于一般的中文用语里,山口百惠当年其实是使用汉字“曼珠沙华man-ju-sha-ge”,梅艳芳将字改成“蔓珠莎华”。后来有人解释“蔓珠莎华”的由来。其实这个词也就是佛经里记载的“曼殊沙华”,“华”字通“花”字,佛经里有写到“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通常解释是开在天界的花,长相特别,花型像被风吹翻的伞,原长于中国东南沿海,飘洋过海至扶桑生根,属有毒植物,以前的日本人多种在墓地或农作物旁,来驱赶动物,现多长于墓地或田埂间,三岛由纪夫就曾在他的小说里好几次提到《曼珠沙华》,长于夏日,却在秋天结花,又因春、秋分时节交替称为“彼岸”,故又名彼岸花。说到《彼岸花》这个词,可能就有许多人知道,王菲在【寓言】专辑---这张宗教意味极浓的流行专辑里,就有一首《彼岸花》,不过王菲的用法就跟梅艳芳的“蔓珠莎华”不同,王菲借着《彼岸》这个词的意象,不若梅艳芳在歌词里所传递的遗憾与不舍。 ”  
  作者:林佳树 回复日期: 21:21:44    Kiroro的唱功强刘若英不是一点半点,日文原歌词是讲母爱的,当然不是婉约派的演绎法,比刘唱的高亢很自然,刘的版本主要是歌词写得好。  =============  这我同意,其乐乐的唱功确实优于刘若英,但是歌曲感人不感人并不仅仅有唱功决定,比如你已经提到的歌词,它原歌词不论写什么,我听不懂;而汉译歌词配刘若英的唱虽不说绝配,但也不错。  高亢我完全可以接受,我本身也比较喜欢高亢的声音,但是原唱不仅仅是高亢,有点刺耳了
  19,星星索 (唱:朱崇懋)  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  船儿呀随着微风荡漾,  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  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  姑娘呀我要和你见面,  向你诉说心里的思念.  当我还没来到你的面前,  你千万要把我要记在心间,  要等待着我呀,  要耐心等着我呀,  啊,姑娘,我心象东方初升的红太阳.  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  姑娘呀我要和你见面,  永远也不再和你分离.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这首印尼民歌是无伴奏合唱曲,以固定音型“啊,星星索”作为伴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浆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每句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听过这首歌,或者看这个介绍,大约也就知道朱崇懋能够把这首歌唱到天衣无缝。  朱崇懋的精品太多了,忍痛割爱仅写三首,老人家的演唱到此为止
  20,李香兰 (词:周礼茂 唱:张学友)  恼春风  我心因何恼春风  说不出  借酒相送  夜雨冻  雨点透射到照片中  回头似是梦  无法弹动  迷住凝望你  褪色照片中  埃..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  却像有无数说话  可惜我听不懂  埃..  是杯酒渐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动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  时间裂缝  夜放纵  告知我难寻你芳踪  回头也是梦  仍似被动  逃避凝望你  却深印脑中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感觉到张学友出神入化的歌艺,但偏偏还是粤语...  虽然听完了我也不知道这和李香兰有什么关系,但是单纯这首歌还是很美的。玉置浩二的原版深情,李克勤大气,关淑怡带着女性的柔但不失英气,而张学友的,则真是出神入化    
  ,青春,青春,你飘向哪里 (演唱:李光羲)  ----------------------  大学时,电视上放过这段,但现在,无论是原唱还是翻唱,我累死了都没找见个试听的,更不用说下载了. 恨!
  没听过
  作者:cumon 回复日期: 02:34:51 
    ,青春,青春,你飘向哪里 (演唱:李光羲)    ----------------------    大学时,电视上放过这段,但现在,无论是原唱还是翻唱,我累死了都没找见个试听的,更不用说下载了. 恨!  ======================  http://www.imusic.cn/music/mp3/player.asp?t=1&rm=44FC2D8D5393FEA9ACE2  此地址可试听
  21,重归苏莲托 (词:尚家骧等 唱:李光羲)  看,这海洋多么美丽!多么激动人的心情!看这大自然的风景,多么使人陶醉!   看,这山坡旁的果园,长满黄金般的蜜柑,到处散发着芳香,到处充满温暖。   可是你对我说“再见”,永远抛弃你的爱人,永远离开你的家乡,你真忍心不回来?请别抛弃我,别使我再受痛苦!   重归苏莲托,你回来吧!      唱过这首歌的歌唱家是不计其数了,最喜欢李光羲的醇美,那冰雪覆盖下的火山  “译文准确地表达了歌曲的艺术内涵,语言表达富有诗意,也适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之一是托物言志。这首歌曲就类似这种表达方式。用优美的景色、用蜜橘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对心爱的人的爱。歌词优美,旋律动听。不少中国人一接触到它,就被它富有田园般诗意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所打动,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首闻名全球的意大利歌曲。在被歌曲的艺术魄力所打动的时候,也应该感谢歌词的译者。 ”  “《重归苏莲托》这首歌的创作情况也很有趣。那是日,当时的意大利总理朱塞佩·扎纳尔德里到苏莲托视察,在此之前,他曾答应这里的地方长官特拉蒙塔诺骑士,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家当时比较少见的邮局。但是总理这次来却只字未提,可能是忘了。出于礼貌,骑士也不便多问。这时,库尔蒂斯兄弟正在这里作绘画装饰,骑士和他们是好朋友,于是和他们商量怎样提才不失礼。库尔蒂斯兄弟想出了为总理唱一首歌的好主意。哥哥詹巴蒂斯塔写下一首歌词,弟弟埃尔内斯托为它谱了曲。在晚会上,他们表演了这首歌,总理大为赞赏,并想起当初的许诺,决定马上办理。从那以后,《重归苏莲托》这首歌广为流传,成为一首世界名曲。”  
  22,我的太阳 (唱:李双江)  啊多麼辉煌, 灿烂的太阳,   暴风雨过去后,   天空多晴朗.   清新的空气,   令人精神爽朗,   啊多麼辉煌, 灿烂的太阳    啊光辉的太阳,   你多麼美丽,   啊我的太阳, 那就是你,   啊太阳, 我的太阳,   那就是你, 美丽的笑容.    啊, 光辉的太阳,   你多麼美丽,   啊我的太阳, 那就是你,   啊太阳, 我的太阳,   那就是你, 啊.........太阳       这首歌就更加被广为传颂了,至于唱过它的人,可能声乐系的男高音都唱过!即使是大师录音也得好多张cd才装得下,但是我最喜欢李双江的明媚。    
  作者:驯悍 回复日期: 20:46:39 
    20,李香兰 (词:周礼茂 唱:张学友)  -----------------------------------------  國語版,秋意濃
  LZ繼續啊~~~  頂
  23,北国之春(词:吕远 唱:蒋大为)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   微微南来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城里不知季节变换   不知季节已变换   妈妈犹在寄来包裹   送来寒衣御严冬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残雪消融溪流淙淙   独木桥自横   嫩芽初上落叶松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   至今尚未吐真情   分手已经五年整   我的姑娘可安宁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棣棠丛丛朝雾蒙蒙   水车小屋静   传来阵阵儿歌声   北国之春天   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家兄酷似老父亲   一对沉默寡言人   可曾闲来愁沽酒   偶尔相对饮几杯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歌,吕远的译配和蒋大为的演唱都功不可没,可以说,他们成功让这首歌中国化了,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没有他们,目前喜欢这首歌的人大约有九成不知道这首歌。  吕远的译配相当漂亮,“井山博正的原词开头几句直译是:白桦,蓝天,南风,……原版的日文歌词非常朴实,有点像大白话。如果不是这么朴实,可能也不至于在日本那么流行。简简单单的句子,却韵味十足。日本的诗歌如俳句、和歌,一般都是这样短小精悍,没有那么多的一唱三叹,味道是要你自己慢慢去品的。而我国著名词曲作家吕远所填妙词是: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汉语翻译填词,可说是非常漂亮,添加了许多修饰。”“保留了原词的优美意境,暗合汉诗的美学要求,一如&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又如&独木桥自横&,又如&嫩芽初上落叶松&,这样的歌词足以令人击节三叹。”“我很喜欢“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等几句,简直是活灵活现而且又特别贴切,比原作还要优美动听,表现力强。当然,这也得力于汉语卓越的表达能力。”  蒋大为歌声嘹亮,展现了一种高亢有力的别样思乡情怀,尤其在那样百废俱兴的年代里,这样的胸襟是人们非常需要的,即使到了现在,他的歌声依然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当时有老师讲这首歌虽是思乡曲但表达完全找不到婉约的痕迹,体现了日本民族的一个特点。后来听了几个日本版本,其实日本人唱的带着相当的婉约,完全是由蒋大为的创造才让这首歌展示出了坚实宽厚。  这首歌也有着大量的版本,出名的至少就有邓丽君的中/日文各一,千昌夫的原唱,据传在日本是中岛美雪唱红的,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混乱的,不知其名的版本,就我听过的而言,比之蒋大为,都要逊上一筹到几筹
  这首歌的原唱可能是恰克与飞鸟,但有一股韩国电影里的流氓气(晕,怎么会有韩国电影里的流氓气),中文的还有一个叫陈果的女声唱过,找不着感觉,还是得回归到最初听到的周华健。    李宗盛说,周华健从没让他失望过,就是在说到这首歌的时候说的;华健的演唱几近完美,磁性的喃喃自语,将破未破音的嘶哑,炽热的感情融合进温柔的倾诉中,刚柔互济,阳光男人婉转缠绵的一声叹息,让人感概万千。比较而言,陈果虽然唱的同样的曲子同样的歌词,薄了不少。    听着歌,想着人,会有人泪流满面吧    ==============================================  是chage&aska......甚么叫“有一股韩国电影里的流氓气”。。。。。。晕。。。= =++  人家出道就是日本民谣的风格,然后开始尝试不同的曲风。79年出道的,都27年了。。。。    很多人听这个歌的时候觉得中国味很重,不像是日语歌的风格。。。。  
  呼,实在没有听出恰克与飞鸟有中国味,实在没听出...可能因为我们所处圈子不一样吧
  24,美妙的音乐 (唱:吴天球)  美妙的音樂   在我煩惱的時候   你安慰我心中的痛苦   使我心中充滿了温暖的愛情   把我引到一個美好的世界里   多麼美好的世界里    每當痛苦的時候把琴弦撥動   發出一陣美妙甜蜜的聲音   使我幸福好像在天堂之中   美妙的音樂啊   我感謝你美妙的音樂   我感謝你       吳天球先生極早期的中文版舒伯特 &An die Musik& . 此曲名當年被譯作為 &美妙的音樂&, 与今天流行的譯名 &音樂頌& 不同。  “我無故遭一位好友的誤解,心裡的委屈、難過,令我沮喪。我坐在案前,信手翻到舒伯特的「音樂頌An die Musik」,唱著唱著:「偉大的音樂,正當那陰暗的時光,我絆倒在人海狂瀾深處,是你復活了我那疲憊的心靈,使我解脫一切世俗的煩惱,恢復了我的力量和自信心……. 」我一遍又一遍的唱,唱到淚流滿面,最後幾乎是哽咽著唱的。音樂感動了我,安慰了我,也鼓舞了我。這首歌似乎是為當時的我而寫。為什麼在二百年前舒伯特便洞燭我現在的心境?倏地,像撥雲見日,蔽翳盡散,我胸臆中一片澄明。終於,我走出陰霾,重又找回陽光!——鍾麗珠《音樂‧心情‧大自然》”  
  说道这个,美国人翻唱中国的那首玫瑰玫瑰我爱你也可传为一时佳话!
  我在《华丽变奏曲》里面听到过小星星,呵呵。大概因为音太高了,迪里拜尔唱得有点恐怖了...不过还是很牛的。    《让我欢喜让我忧》叶倩文也唱过,粤语的,叫做《情人知己》,还是不错的。不喜欢陈果。    “王菲还有挣脱和容易受伤的女人(和邝版不同)国粤语两个版本”  《挣脱》是《梦中人》的国语版。    “李娜的风中的承诺”,《风中的承诺》是李翊君唱的...    李双江早期的声音真的是非常非常棒。:)
  作者:秦州布衣 回复日期: 12:11:47 
    说道这个,美国人翻唱中国的那首玫瑰玫瑰我爱你也可传为一时佳话!  ======  嘿嘿,那不是中国人唱外国个啊~  陈歌辛是我最欣赏的歌曲作者之一,歌仙的作品都太美了  
  “王菲还有挣脱和容易受伤的女人(和邝版不同)国粤语两个版本”    《挣脱》是《梦中人》的国语版。  =====  呼,不好意思,我的确是想写梦中人的,想差了...    《风中的承诺》是李翊君唱的...  ======  我写的时候想到可能会有疑问,但想到是小问题,就没有提。李娜唱过风中的承诺,应该是翻唱李翊君的,但我还是先听到李娜的,后才听到李翊君的
  迪里拜尔唱得有点恐怖了  ======  其实...她的声音我一直有点受不了...    《让我欢喜让我忧》叶倩文也唱过,粤语的,叫做《情人知己》  ======  谢谢!嘿嘿,还没听过~~~  在这里我想尽量多提普通话的版本,因为我听不懂广东话——对我来说和外语没区别...-_-b
  法语挺好听的啊  可能小舌音不好听吧哈哈
  法语好听么?  真的觉得是猪哼哼
  汗,法语发音其实很味道的嘛  比如说朴树那首La perte,虽然发音不是很标准,但是确实还是值得一听的^_^
  哈哈,各人习惯吧      很久了,来顶一下
  搞错了,朋友再见不是李世荣唱的,应该是李连生和侯冠群,就是配音
  作者:驯悍 回复日期: 10:26:35 
    15,情长路更长 (词:余致明 唱:梁雁翎)     另外,在这首歌之后,开始了解到一位叫中岛美雪的了不起的音乐人  ——————————  嘿嘿~
  今天无聊,顶自己的贴    向冬季问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高音歌曲大全100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