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对啊网司法考试随身学对啊网民诉法杨洋基础视频的讲义资料谁有?

&p&&b&15年通过1门会计,16年通过剩下5门,17年备考综合,希望我的备考经验对你们有帮助:)&/b&&/p&&p&&b&与此回答相关的另一个回答:&/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把自己的青春时光大量花在学习 CFA 和 CPA 上好吗?&/a&&/p&&p&----------------------------------&/p&&p&全文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p&&ul&&li&一、基本情况&/li&&li&二、几个常见问题&/li&&li&三、复习资料&/li&&li&四、整体复习方法&/li&&li&五、单科复习方法&/li&&/ul&&br&&p&&b&一、基本情况&/b& &/p&&ul&&li&15年通过1门会计,16年通过剩下5门,17年备考综合
&/li&&li&研究生在读,工科跨经济,无财会基础。&/li&&/ul&&p&写这篇文章,一方面记录曾经撒下的汗水,另一方面帮助正在撒汗水的人。&/p&&br&&p&&b&二、几个常见问题&/b&&/p&&br&&ul&&li&如何拿到CPA证书?&/li&&/ul&&p& 要经历两个阶段:&/p&&p& 第一阶段(专业阶段):通过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共6门。&/p&&p& 第二阶段(综合阶段):职测1、职测2&/p&&p& 考过专业阶段才能获得综合阶段的报名资格,考过综合阶段才能CPA证书。以下内容只针对专业阶段。&/p&&ul&&li&无相关背景,自学自考CPA,需要先阅读其他书籍吗?&/li&&/ul&&p& 看CPA之前,我没有看其他书籍,个人认为除了看《会计》比较吃力以外,其他几门是没有必要提前看其他书的。&/p&&p& 把《会计》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第一轮学到一半才明白什么是“借”和“贷”,如果有会计基础,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去图书馆借一本基础的会计教材看一看,了解什么是借贷即可。
&/p&&ul&&li&据你所知,多长时间能够通过CPA?
&/li&&/ul&&p& 备考之前看过一篇经验分享,里面提到通过6门要用&b&1500个小时&/b&(这个大神一次性通过六门,当初也是看了他的分享第二年才敢一次性报5门),我认为这个时间是合理的。
&/p&&ul&&li&每年报几门?如何搭配?&/li&&/ul&&p& 这个要结合上面的1500个小时来看,另外6门课复习花费时间是不一样的,对我来说:会计&财管&审计&税法&经济法&战略。如果你有1500个小时来准备,可以报6门,如果没有,千万不要报6门。比较推荐的是分2年考,每年3门。&/p&&p& 会计、财管、税法偏理科,需要计算;审计、经济法、战略偏文科,需要记忆。我觉得文理搭配比较好,个人推荐:第一年——会计、税法、战略,第二年——财管、审计、经济法。&b&会计一定要最先考&/b&,它是税法、审计的基础。
&/p&&ul&&li&有什么好的CPA资料推荐,如网课、软件等?&/li&&/ul&&p& CPA一定要学习网课的,这里只说我每门课选择的老师。&/p&&p& 会计:东奥——张志凤;&/p&&p& 审计:中华——杨闻萍、徐永涛;&/p&&p& 税法:中华——叶青;&/p&&p& 财管:东奥——闫华红;&/p&&p& 经济法:东奥——郭守杰;&/p&&p& 战略:中华——杭建平。
&/p&&p& 视频加速软件:VLC
&/p&&p& 音频加速软件:Tempo slow&/p&&p& 用笔记本电脑的话建议配一个带小键盘的外接键盘&/p&&br&&br&&p&&b&三、复习资料:&/b&&/p&&br&&p& 网校基础班+习题班+冲刺串讲班,东奥《轻松过关1》、《轻松过关4(模拟题)》。没有专门买过真题试卷,但是2016年一考完就后悔了,考前做真题试卷很重要,只做模拟题还是把握不准老师出题的点,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加上近几年真题试卷。
&/p&&p& 另外,我自己除了《会计》买了课本,其他5门课都没有买课本。对于我来说,课本太厚,晦涩难懂,看不下去,我觉得基础班课程是可以替代自己看课本的(对于我来说)。但是为了避免误导你们,&b&我不推荐不买课本的做法&/b&,大家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
&/p&&p&&b&四、整体复习方法:&/b&&/p&&br&&p& “&b&各个击破,不断循环&/b&”——把复习分为5轮,每一轮把报考的科目全部学一遍。&/p&&p& 第一轮:网校基础班课程,视频或者音频1.8—2倍速,每节课后把课程中老师讲过的题目自己做一下,完全弄懂,不做其他题。&/p&&p& 这一部分要花很长时间,学完之后,对内容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p&&p& 第二轮:分章快速复习之前基础班的讲义,听网校习题班课程,做东奥《轻松过关1》。
&/p&&p& 这一部分是打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花费时间可能要比第一部分时间稍微长一些(《轻松过关1》做起来很慢)。
&/p&&p& 第三轮:听网校冲刺串讲班内容,对于偏文科的科目,在学习的时候要开始记忆了。
&/p&&p& 这一部分可以快速唤醒学过的内容,对各科有更强的全局把握。花费时间不长,比较快。
&/p&&p& 第四轮:每天做卷子,我用的是《轻松过关4(模拟题)》,另外我还推荐一定要做&b&近三年的真题试卷&/b&。这一轮要在电脑上做,提前感受机考。我没有用过东奥中华的机考模拟系统,觉得很麻烦,里面的题目也没有《轻松过关4》和真题好。用的是中注协给的模考系统(考前会开放),不做样题,只借用他的答题区域。考试严格限制时间,考完认真改错(我一般改错的时间&=做卷子的时间)。
&/p&&p& 我是考前17天才开始做卷子的(2016年备考5门),《战略》没做,没有时间,&b&真题卷子也没做,这样很不好&/b&。所以如果报的门数比较多的话,请考前1个月开始做卷子。
&/p&&p&第五轮:考前几天看错题,看以前在讲义上划过线、写过笔记的地方,看偏文科科目需要记忆的地方。
&/p&&p& 另外,不推荐自己单独用本子写很多笔记,个人觉得很浪费时间。我的方法是直接把笔记记在书上,书上已经有的,直接划出来,书上没有的写书上。后续复习的时候会更方便也更全面。从小就没有单独做大量笔记的习惯,最多写几页A4纸,比如考研的冲刺阶段,我把一大本计量书浓缩成了2页手写A4纸,方便快速回顾内容。&b&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说得不一定对&/b&。&/p&&br&&p&&b&五、单科复习方法&/b&&/p&&br&&ul&&li&《会计》&/li&&/ul&&p& 15年9月份才开始正式准备CPA,没有摸透学习方法,一开始无比艰难:硬着头皮看晦涩难懂的课本,看到第二章就完全放弃了;换成常速学习网校基础班视频,不知道加速软件,浪费时间让人焦虑。用正常速度看了20个视频之后,开始用2倍速看视频,记得那年基础班视频是150个,每个三四十分钟,前后共花了三周的时间,平均每周学习50个视频(周末效率最高,没有课,不用做导师项目,可以把所有时间投入到学习)。10月初才开始习题班课程,《轻松过关1》没有时间做,放弃了(这也是我《会计》学得不扎实的原因),但还是把习题班每道习题认认真真做了,不懂的反复看视频,弄懂为止。冲刺串讲班也快速过了一遍。学完之后没几天就要考试了,直接上《轻松过关4(模拟题)》一共有6套,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全做完,大概做了4套半,花大量时间改错,查漏补缺。&/p&&p& 那年学会计,是摸着石头过河。&/p&&p& 再让我考一次,我会按照第四部分“&b&整体学习方法&/b&”那样,扎扎实实复习5轮。会认真做《轻松过关1》,把基础打牢。会计课本我买了,后期看得也比较多,主要书上的例题很经典,碰到不懂的,把书上例题看一看,分录好好写一写,一开始不会写,也要用心照着抄一遍,等到后面就会慢慢懂了,&b&自己动手写分录非常重要&/b&!另外,&b&题不在多,做过的题目可以反复做&/b&,要保证以后碰到同类型的题都会做,题海战术不可靠,费时费力。&/p&&p&这门课我没有练习机考系统,考前把模拟系统花几分钟时间看了一下,就直接去考了,会计考的时间比较长,当时没有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我是因为没有时间不得已才没练习机考,还是建议你们至少做1套试卷熟悉机考。&/p&&p& 考这门课纯粹是为了摸清CPA门道的,都说CPA难,我想知道到底难到什么程度,以我的能力和时间,能考过吗?庆幸的是,我尝到了甜头,尽管较低分考过,但总算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我应该可以考下它。&/p&&ul&&li&《财管》
&/li&&/ul&&p& 财管对于学文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些难,因为我一直学的理工科,这门课对我来说相对简单,考的分数也是最高的。但是花的时间还是挺多的,因为它的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很细碎,计算量超级大。&b&还是按照5轮复习法,好好复习&/b&。特别要说的是,这门课一定要在机考系统中拼命练,考试时间很紧,我大概练了4套卷子,考试的时候才勉强做完。这还是在用了&b&搜狗v输入法&/b&(自行百度一下它的妙处,不能保证每个考场都能用这个)的情况下,要是没有用这个,不一定做得完。&/p&&br&&ul&&li&《审计》&/li&&/ul&&p&很多人说这门课最难,不好理解,但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可能是因为之前考过了《会计》有一定的基础(&b&所以一再强调要第一个考《会计》&/b&)。尽管我觉得它不难,考试之前也特别有信心,觉得至少可以考70+吧,但是考完就傻了,认为它是最可能不过的,果然,这门课考得最差。我一个已经拿到CPA全科合格证的同学跟我说,&b&审计这门课要多听几个老师的,每个老师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b&。基础班我听了杨闻萍老师和徐永涛老师的,个人非常喜欢杨闻萍老师,但是她的基础班课程量很小(和东奥刘圣妮老师比起来真的少很多)我心里有点不踏实,所有后面还快速听了一遍徐永涛老师基础班的课。后面习题班、冲刺班都是听的杨闻萍老师。依旧是5轮复习法,必须的。16年审计《轻松过关4》送了近几年的真题试卷,我觉得真题试卷比模拟试卷好一些,&b&真题、模拟题都要做的&/b&,做的时候揣摩一下老师出题意图。&/p&&br&&ul&&li&《税法》&/li&&/ul&&p& 叶青老师太牛啦,听她讲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学不好税法啦。去年考税法是尴尬的一年,因为考试之前已经完全营改增了,但是课本上还保留了营业税的内容,学不学营业税是个问题。幸好考试之前留了一个心眼,还是稍微学了营业税,做了几道题,果然考试的时候考了,还不止一道。税法也是要用&b&搜狗v输入法&/b&,提高解题速度。嗯,5轮复习法。&/p&&br&&ul&&li&《经济法》&/li&&/ul&&p&经济法我用的时间不多,这要感谢郭守杰老师,那一张张&b&手写图简直经典&/b&,声音浑厚好听,法律学起来也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学完郭老师三个班次的课,大题基本不成什么问题。考试的时候,我的选择题做得不是很好,所以分数还是很低的。反省了一下,是练习不够,大家还是要多做些题呀。&/p&&br&&ul&&li&《战略》&/li&&/ul&&p& 终于到它了,好想说对不起它呀,因为差点放弃这门课,也没有好好复习,最后能过是个偶然。由于去年一次性报5门,时间也安排得不太好,导致后面时间不够。大概就是看了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没有做《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4》,只在手机上刷了2套题就去考了,大概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p&&br&&br&&p&谢绝擅自转载,授权请私聊&/p&&p&微博:潘潘尼penny&/p&&p&所有文章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潘尼小站(ID:pannixiaozhan),欢迎大家找我玩儿:)&/p&
15年通过1门会计,16年通过剩下5门,17年备考综合,希望我的备考经验对你们有帮助:)与此回答相关的另一个回答:----------------------------------全文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一、基本情况二、几个常见问…
注会考试哪里有什么捷径。我刚写了一篇经验帖,放在这里,供你参考。。&br&&br&&br&&br&&br&关于注会专业阶段&br&&br&一、报考策略&br&&br&注会专业阶段有六门课程:会计、税法、审计、财管、战略、经济法。我是三年完成考试的。第一年没有认真准备,只过了一门税法,第二年考过了会计和财管,第三年考过了审计、战略和经济法。这样1+2+3考试的人的确不多。&br&&br&下面我来给大家做个普遍大家报考的策略规划:一般是2+2+2通过,好一些的是2+3+1或者是3+3都不一定。报考的时候,最好报三门,因为一般人考试精力保两门是可以的,如果精力加上运气再好些,3门也不为过。&br&&br&这六门课分类两类:&br&&br&题海战术类:税法+会计+财务管理。(题海战术最强的是会计)&br&&br&理解背诵类:审计、经济法、战略(战略和经济法需要背诵、背诵再背诵)&br&&br&所以:如果大家觉得两门是自己最大限度的话,可以分别选择一门题海战术类+一门理解背诵类。但是这样的话,有可能会三年考不完,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啊。&br&&br&大部分人都是在三年或四年考完的,如果大家觉得要保险一些,还是报3门比较好,毕竟保险一些,到时候放弃一门也行。&br&&br&关于报考策略,要注意:题海战术与理解背诵相结合,审计不早于会计(除非你是在做审计,否则理解起来有难度),报考三门最好,精力不够可适度放弃一门。但是一定要去考。在所有科目中,我认为最难的是会计。 会计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广而深,难度远远超过初中级职称考试。平均用时是其他科目的两倍之多。财务管理计算比较多,大家可以跟一些需要背诵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经济法和战略),不建议税法和财务管理一起考,因为都是计算,大家做多了会很累。3门报考策略参考如下:税法+会计+审计,审计+会计+经济法,战略+财管+经济法&br&&br&二、参考资料&br&&br&教材,东奥轻松过关二,三年内真题,东奥最后六套题,双网校视频课件。&br&&br&以上推荐指数都在五颗星,真的没有一个是没用的,刚好配备复习的几轮进程。每年我都在用东奥的书(相比较中华而言,字大啊),一般都会选择轻松过关二系列(因为相比轻松过关一,题少啊)。&br&&br&轻松过关2的习题要尽可能都做,课后的强化必须都做(一般都是历年真题改编而来)。最后都会买上真题和最后六套题进行模拟。&br&&br&视频课件:每年考试的视频都是中华+东奥(两者相互补充),课本当然需要了,一般情况下课本我都是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过上一遍基础班。对我来说,会计和经济法我比较依赖视频。&br&&br&①会计难度较大,中华的郭建华老师和东奥的张志凤老师的课程我都看过。张志凤老师讲的比较基础和透彻,推荐基础班。而郭建华老师讲的更应试一些,推荐强化班的课程。&br&&br&②经济法是因为比较枯燥,所以需要个老师来聊聊,听郭守杰老师一个人的就可以。我就是看书看不下去,听了郭守杰老师的基础班就行了。&br&&br&③审计说实话没有怎么听课件,如果真的需要推荐的话,那就杨闻萍老师的吧。相比较而言,不容易打瞌睡。&br&&br&④财务管理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我选择了陈华亭老师的课。他真是个好玩儿的老师,只是很可惜,他过世了。真的很感谢他。他课程里一些记忆的方法不错,很是推荐。鉴于财管改动较少,如果可能,还是可以找到他的课程的,建议听他的以前课程。&br&&br&⑤税法,推荐中华的叶青老师,她总结的很好,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看她的讲义,还是很有用的。&br&&br&⑥战略管理,我推荐杭建平老师。虽然这个老师比较啰嗦,真的是很啰嗦啊,但是他的课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有时间推荐基础班,可以在公交地铁听都没事儿,就当听小说了。战略一定要理解之后再背诵。如果时间紧迫,就听强化班的吧。&br&&br&三、各科目复习策略&br&&br&(一)税法&br&&br&这门课大部分都是简单的计算,难点在于知识点小而多,最易记混和马虎出错。建议结合叶青老师的课件+东奥轻松过关2进行复习。可以一章一章地来,听完课件做完课件的题,再做东奥。这样是一次过。&br&&br&如果有时间进行两轮复习,就课本+叶青老师课件,听完之后,再做东奥轻松过关2巩固。&br&&br&最后,强烈建议大家做做之前的真题和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二)会计&br&&br&我认为会计是注会考试当中最为难的科目。其中难度最大的章节应该是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及金融资产。这几章也是最为出题的重点章节。&br&&br&这里不建议一轮看完,因为如果你课件+轻松过关2,进度会很慢很慢的,而且很难,遇到很多难题会强烈打击自信心。还是建议先过一遍,最起码自己有个底气了再慢慢做。&br&&br&第一轮:视频课件+官方教材。要非常注意课件里的例题。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不要只是听懂了就行。不管是张志凤老师还是郭建华老师的课程,选择一个为主去听吧。而且基础班和强化班选择一个,要不就浪费时间了。&br&&br&第二轮:东奥轻松过关2+真题。因为有了第一遍,所以可以做做真题试试感觉。没关系,不会也没有关系。还有第二遍。如果有疑问,可以看看之前的视频课件。&br&&br&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三)财务管理&br&&br&这门课可以说是计算量最大的一门。在这里强调一点,计算机考试录入公式的时候比较耗费时间,大家要提前联系一下。网上有很多简便的快捷输入方法,一定要记住。我找到一篇可以借鉴一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chinaacc.com/bbs/forum-2-5/topic-2591195.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chinaacc.com/bbs/foru&/span&&span class=&invisible&&m-2-5/topic-2591195.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这门课可以一轮过,轻松过关2+视频课件。一章一章地过,一章一章地做题。如果觉得这样速度慢,可以第一遍把轻松过关2的选择题做了,第二遍再把后面的大题给做了。这里还是要注意课件和课本的例题,一定要做。&br&&br&财管跟其他科不一样,公式多。建议大家自己准备个小本本,把一些认为难背的公式给记下来,多看多用就记住了。&br&&br&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四)审计&br&&br&审计这门课程重在理解,需要记忆的东西也不少,并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记住大概的几点重要内容就行。有审计经验的朋友多看看书,做做案例就好。没有审计经验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听听课件看看书吧。建议把轻松过关二的例题和课后题都做一下。&br&&br&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五)经济法&br&&br&经济法大家很多人也都说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其实不然,理解了,多看几遍,大概的意思记住,关键的点记住,就能回答得不错。不过,证券里的一些条例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我认为比较难以记忆的就是公司法和证券法。它们很多都是政府为了规避一些风险规定的数字。比如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等等。像合同法、民法、破产法等这些法律还是挺容易理解的,比如买卖不破租赁条款等。从我们正常人类生活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br&&br&经济法的准备也可以一轮过,视频课件+轻松过关2,难度不大,只要坚持第一遍,之后做些真题和模拟题,巩固一下,就知道大概考点在哪儿,如何应答。最后重点记忆一些容易考和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就可以。&br&&br&(六)战略与风险管理&br&&br&很多人说这个科目比较简单。可是我并没有这么认为,战略这本书很薄,不错。里面的内容要说多也不多。但是考题一般出得比较难,需要结合案例,给出一些措施。这种问题,需要对课本知识相当了解,并且结合案例,才能拿到高分。战略是比经济法背诵难度要高,死记硬背程度要高的科目。如果能理解当然理解是最好,死记硬背也可以勉强过的科目。&br&&br&建议有时间听听杭建平老师的基础班,可以在公交或者地铁上听。时间少了呢,就听听强化班吧。最起码老师能指出来那些知识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考。战略这门科目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所以还是围绕课本和真题吧。模拟题做一些就可以,查漏补缺嘛。&br&&br&四、关于时间分配问题&br&&br&关于时间分配这个跟每个人的可利用时间以及个人习惯还有效率非常有关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考生,不愿拉长线,更不愿临阵磨枪的人。所以,我一般是在考试前三到四个月左右开始看的。因为每年都是报考的三门。提前准备当然是好的,但是也希望大家前期掌握好节奏,不要太过紧张和慌忙。备考注会是个很消耗精力的事情。前期可以慢些踏实些,中期距离考试2-3个月的时间一定要进入状态,有所计划地准备。最后一个月是巩固的时候。&br&&br&另外,时间分配上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根据我个人经验)&br&&br&最后,再强调一次,考试前一定要做一次上机模拟考试,中注协每年都会开放模拟系统。一定要全套做完,可以看看自己在上机方面有哪些问题,便于考试安排好时间。&br&&br&关于突击考试,临阵抱佛脚的同学们,虽然我不推荐,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提个建议。第一,看看中华或东奥的辅导书前面几页的考情分析,显示那些章节是重点章节。然后,看每一章前面的考情分析,最近几年那些考点都是以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形式出现的,分值有多高。自己标注在官方教材的目录上(刚才说过了,教材一定要有)第二,就是重点突破了,看书做题还是看视频在你自己了。第三,最后还是做模拟。这里不再重复。上述办法大家在正常的复习过程也可以使用,更加有方向的努力嘛。&br&&br&还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虽于考试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于知识库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就是知识框架的建立。应该是东奥的书,不记得是轻松过关几,在每一章的背后都会有这一章的思维导图总结。这个总结具有比较高的借鉴意义,当然你可以自己绘制。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更加推荐最后六套题(这书要尽早买)里赠送的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对整个知识框架体系都有所把握。这就是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精髓所在。&br&&br&以上就是专业阶段给大家的建议,过来人的经验只是大家的一个参考,可能让大家能更快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地通过考试。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
注会考试哪里有什么捷径。我刚写了一篇经验帖,放在这里,供你参考。。 关于注会专业阶段 一、报考策略 注会专业阶段有六门课程:会计、税法、审计、财管、战略、经济法。我是三年完成考试的。第一年没有认真准备,只过了一门税法,第二年考过了会计和财管…
老师的选择。&br&&br&&b&a.会计,&/b&东奥的张志凤、张敬富、赵耀都不错。但特点不一样&br&&b&张志凤 &/b&推荐指数
★★★★★:课程讲的是会计的真谛。也很通俗易懂,听一遍也许云里雾里,听两遍会觉得我去!原来是这样,听三遍会感叹,张志凤真是个神!竟然可以把会计领悟到这种程度!张志凤押题很准~捷径对,这就是捷径! 跟张志凤既可以走捷径也可以领悟会计真谛。都说是会计泰斗,这个我服!别说什么XXXX好,注会培训界所有的会计老师都会听张志凤老师的!为什么他会最快上传?因为郭建华需要赶进度,张志凤不上传完,郭建华去参考谁的课讲?&br&&br&&b&张敬富 &/b&推荐指数
★★★★:张敬富是对会计所有的东西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了。会拿学员们熟悉的,特别通俗的例子讲会计是怎么回事儿,有点像郭守杰,但又不一样。通透,逗是张敬富老师给我的最大感受。也是非常好的老师!&br&&br&&b&赵耀 &/b&推荐指数
★★★,赵耀老师功力很深。讲课深入浅出~ &br&&br&&b&b.审计&/b&&br&&b&刘圣妮 &/b& 推荐指数
★★★★★
刘圣妮,讲课很基础,也很全面。听她的课很容易入门,也很容易掌握知识点。押题很准!是现在公认的审计第一人。&br&&br&范永亮
★★★★★
范永亮章节框架清晰、要点明确,大小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异常清楚,讲义通过颜色体现出知识点的重要性与否,对于重要知识点下面都附有相关的题目,通过题目能够将新鲜的知识更加深刻化地理解。特别适合理科生听!&br&&br&金鑫松
因为金鑫松是做审计的,我平常也有关注他的微博。三观特别正,逻辑特别清晰,人也很帅的一个年轻老师!讲课特别用心,水平也不错。我们群里大部分人都在听他的课。&br&&br&&b&c.财务管理&/b&&br&&br&&br&&b&闫华红 &/b&推荐指数
★★★★★ 说实话,闫华红就是属于那种讲原理不讲公式的好老师!她讲课是循序渐进式的。喜欢高中以前那种课程的学生会特别特别喜欢。她的课你不会觉得财务管理难,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如果你是零基础,强烈推荐!&br&&br&田明
田明老师的课特别的透彻!他老师讲课听了总有一种似懂非懂,有一层膜隔着还没完全理解的体会,但是听了田明的课后,简直有一种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简练、精辟、有深度。推荐4星是因为老师有点口音,不介意的,可以去听。&br&&br&郑晓博
郑晓博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逻辑特别清楚,他的课最大特点就是利用表格,非常清楚的表现每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课上也会讲excel PPT 什么的的运用。&br&&br&&b&d.税法&/b&&br&&br&&br&&b&刘颖 &/b&推荐指数 ★★★★★ 刘颖老师是北京电视台的常客,我在电视上看到她很多次。对税务相关工作很了解,对新实行的法律法规也很了解。比如16年的营改增,她会很清楚那些会变,哪些会做一些调整。我的高中同学有是她研究生的学生,同学说她在税务领域成就很高!&br&&br&王亭喜
推荐指数 ★★★★★ 王亭喜给人感觉就是东北老大的感觉。课件里很多经典母题考察的特别全面。今年的税法出了一道他最后六套题里的原题。这个老师挺厉害的,讲课很有条例,例子也很好玩儿。建议那些不喜欢墨迹的人听他的~&br&&br&马兆瑞
推荐指数★★★★
&br&&br&马兆瑞讲课特别有激情。不枯燥,也很透彻。我尝试听过一段时间,帮助挺大的。重难点突出。适合应试。&br&&br&&b&e.经济法&/b&&br&&br&郭守杰
推荐指数★★★★★ &br&&br&郭守杰在经济法这个领域已经无人能及了。他的经济法,清晰、有趣、直观、不用背!这是我学完以后最大的感受!这大概他深受欢迎的原因吧!经济法这么课程全国也只有他一个人能讲的生动有趣不用背让人着迷了。&br&&br&黄洁洵
推荐指数★★★★★ &br&&br&黄洁洵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总结顺口溜和在讲课过程中知道学员在想什么了!听她的课,一些要背的会总结成顺口溜,在她讲课过程中,你有疑问的地方她就会马上讲到你有的疑问。大概和黄洁洵老师不断研究经济法,不断深入学员进行研究有关系吧。&br&&br&陆中宝
推荐指数★★★★&br&&br&陆中宝老师四颗星是因为他有一点点南京的口音,不过并不严重。16年的经济法考试中出现的万科事件的大题,他在他的微博中提到了,考点一模一样。换句话说,他很清楚出题人在想什么,能非常准确的判断到底要考什么!&br&&br&&br&&b&f.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b&&br&&br&&br&&b&肖迪
&/b&推荐指数★★★★★ &br&&br&肖迪其实是个新老师,在战略这个科目里在网校里算非常非常非常新的老师!为啥第一个推荐他?因为他擅长总结案例!讲课有激情、有趣、轻松!课时不长不短,不墨迹,不絮叨!有非常丰富的战略风险管理经验。还在犹豫战略听谁的课?去吧!选择肖迪么有错!&br&&br&&br&&b&田明 推荐指数★★★★&/b&&br&&br&&br&扣一分,因为口音。田明老师其实和张志凤老师很像。高山流水的感觉,课程很透彻,能欣赏他的基本上秒懂老师在讲什么。有一些基础的,不介意口音的 田明老师是非常非常棒的选择。&br&&br&&br&&b&吕鹏 推荐指数★★★★&/b&&br&&br&本来吕鹏是所有战略老师里最厉害的。但由于课慢,只好放到最后了,他的星星点点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对知识系统详细的总结。他本人是在银行做风险管理的,所以对实际操作了如指掌!&br&&br&&br&&b&学习方法:&/b&&br&&br&&b&
a 复述&/b&&br&&br&
作为一个零基础的考生,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所有人基本是相同的:会计和审计开始难以理解,尤其是会计中大家公认的最难的几章: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我的方法除了听课、看书外,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复述。我在听完课后,不理解或者记不住的东西会尝试着把这些点自己将给自己听,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增资的成本法变权益法,再如审计中的风险评估这一章,我会尽量按照老师讲课的思路把内容再讲一遍。开始也许有点麻烦,但是一旦能够自己给自己讲清楚,那么:①说明已经搞清楚了这个知识点,②以后可以依样画葫芦给别人讲,③自己都能当老师了,还愁记不住么,这样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上很多。&br&&br&&b&
建立知识结构&/b&&br&&br&
所谓建立知识结构具体含义有二:&br&
第一, 搞清每章的考点,仍以会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其实说白了就是张老师每节课最后会重复的那些重点,不过我不是直接照抄或者看看就过去了,而是先自己总结出重点,用复述的方法重复后再根据老师的讲课查漏补缺。我的感觉是,一旦搞清楚考点是什么,做题的时候就会第一反应出“原来这个题考的是这个点”,那么在熟悉的基础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相关内容也会自然回忆出来,对于题目中的有些陷阱也就能回避过去。&br&
第二,做好笔记。我的笔记很简单,基本没有细节的知识点,基本是在列提纲。我想给大家提的小建议是,对于笔记中不同层级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麻烦,但是因为只是列提纲或者写标题,工作量实际上也不会太大。这样一是方便用复述的方法复习,二是有助于建立知识框架。&br&&br&&b&
及时复习&/b&&br&&br&
同时考多门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遗忘,对此我的方法是及时复习。在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时,我不是听完所有的课程录音或者看完全部的书之后再回过头从第一章开始复习,而基本是采取高中的学习方法,昨天看的今天复习,从记忆效率来讲的确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另外,一定建议大家持之以恒,或许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从记忆的角度来讲也的确是这样的效率更好。打个比方,如果先看会计一个周后来就放下了,留到一个月之后再看,那基本前面看的是白看的,真的就不如前面的一周去玩了。具体到每日写学习时间,如果我有8个小时在看书的话,基本有2个小时是在复习前一天的东西。&br&&br&&b&
反复做错题&/b&&br&&br&
题目我觉得不用做的太多,其实到最后我也就只做了轻松1,但是建议大家一定要把错题弄明白,而且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算了,即使觉得自己只是粗心错了,也要回过头再做一遍,特别是像财管这类科目,再做一遍也许绕过了之前的错误点,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别难的题目,我会在题目旁边标上记号,做一遍就标一下,有的大题最后会做五六遍左右。&br&&br&&br&6月6日更新&br&论坛看到这个:&br&&br&&p&可以帮大家来选择老师,总结的很到位!&br&&br&张志凤:博学多才,举重若轻。在他手里没有难解决的问题,会用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搞定一切。张老师的幽默经常会把自己逗笑。&/p&&p&&br&郭守杰:一个手写图就是一个知识点,有收集癖的同学可以收集手写图玩。在一些知识点上,一句话的笑话往往让人印象深刻。&/p&&p&&br&闫华红:跟上思路,你会发现一个充满了逻辑性和规律性的世界。&/p&&p&&br&刘圣妮:希望体验以往上学时那种那面对面的感觉的同学们,刘圣妮老师是个很好的选择。虽然有时候会啰嗦点儿,把这段画下来,把这段背下来,那就对了。&/p&&p&&br&刘颖:亲切的像个大姐姐。她会告诉你怎么实现税法从书本到工作的过渡。&/p&&p&&br&田明:慢条斯理,文质彬彬有时候也很可爱。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如果你学会了享受其中的乐趣也会不由自主的朗朗上口。&/p&&p&&br&范永亮:姜是老的辣。可能老范头读过的审计书比我们读过的小说还多。无论是案例还是例题都非常精到。他的幽默有一种历经沧桑的厚重感。&/p&&p&&br&黄洁洵:既是偶像派也是实力派。在枯燥的内容在小黄老师的嘴里也是舌绽莲花,又好懂又好记。尤其擅长遍顺口溜总结知识点。&/p&&p&&br&吕鹏:知识框架化,每一个章节就是一篇精美的导图。接地气不仅仅是朴实,还是让人更容易理解知识的保证。&/p&&p&&br&王亭喜:生动活泼是王亭喜的重要特点,带头大哥的气质,好兄弟们一起来学税法吧!在他的课里不会觉得有太多的说教。&/p&&p&&br&刘忠:刘忠老师好像特别喜欢西游记。一套课程顺便还能读一个四大名著,绝对赚了。一点儿淡淡的东北口音,各种时下的流行语言,刘忠老师绝对是个潮人。&/p&&p&&br&王颖:慢条斯理,清晰明了,让人听着舒服。颜值绝对是学习的动力之一。&/p&&br&4月25更新&br&考CPA,听的东奥的课,由于懒,不想来回换网站所有的课买的都是东奥的。&br&会计张志凤老师:资深精辟易理解,不听张志凤老师真不知道什么叫大师!&br&审计刘圣妮老师:人称刘姥姥,啰嗦,是重点的部分会反复强调迫使你记住,过了一两个月做题的时候都还能回忆起她讲的重点。学起审计来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吃力&br&税法:刘颖老师:刘老师讲课一直都是笑咪咪的,看了都很开心。她讲的很细,税法本来就是零零碎碎的,她一句话可以把一串内容总结起来,记忆起来没那么费劲了。不管有基础没基础都适合听。&br&财管:周围大部分人听的是闫华红老师的,但我听的是田明老师的。虽然老师有口音,也影响不了我喜欢他~他推倒公式就咔咔咔那么几下你就明白了。&br&&br&我今天就考4科,剩下经济法和战略打算明年考。&br&有今年考的考友么?
老师的选择。 a.会计,东奥的张志凤、张敬富、赵耀都不错。但特点不一样 张志凤 推荐指数 ★★★★★:课程讲的是会计的真谛。也很通俗易懂,听一遍也许云里雾里,听两遍会觉得我去!原来是这样,听三遍会感叹,张志凤真是个神!竟然可以把会计领悟到这种程…
不用听听力只要看讲义就可以(主要我觉得用听的太慢了),多刷题才是正确的,两者可以同时进行,按分量交替来做比较劳逸结合。讲义下到手机里零碎时间可以看,刷题可以用APP,比用书效率高吧,至少我这么觉得。光刷书刷听力是没用的,里面的细微差别需要从实战中辨析,从题目索引到知识点才更容易贴近法理的神髓。&br&&br&具体到各卷的tips我想一点说一点,毕竟我也就考过一次...&br&&br&卷一&br&法理:这部分更重要的是理解要像品茶一样体味一番,可以说是后面各章的基础,也是你卷四即使瞎掰也不至于太惨的保证,做题比较靠题感。&br&宪法:首先要着重的是港澳相关和农村相关,不能忽视,一定是很多人会丢分的。然后是国家机构那部分,人大是怎么运作之类的,不仅重要而且有助于理解行政法。再然后,每一次宪法都修改了什么你记得吗&br&法制史:╮(╯_╰)╭我历史爱好者,这东西我全懂,所以帮不了你。不过中国史列个编年表还是挺好,你可以从里面看出趋势做好归类,卷四的法制史就是个翻译题送分的没什么难度。&br&法律职业道德:也没什么好说的,看累了别的好好看看这个,能休息会,也能发现制度的差距或者学学做人做事,挺好的。&br&经济法:分不多但值得好好对待,很多人以后吃饭的家伙在这里,大所券商的笔试面试也有很多出自这里,可以想想喜欢什么以后想干什么。竞争法可以跟国际私法相关内容一起看,劳动法一定要看法条这个很重要,土地法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嗯理解上物权法跟这里有些联系把到脉是有难度的,环境法简单看趋势找改进就好,社保法我猜今年会有,银行财税考的浅翻翻就好o?o?要考注会再看不迟。&br&三国法:公法绝对是今年的热点,做中国人要有政治敏感度,然后杨帆一定要看,再然后论坛下一份表格(肯定有),海洋香港是重点。国私也是部分人士以后吃饭的家伙也是我大学喜欢的课程,涉及面广法理婚姻继承知产海商等等都有,认真一点看看没有坏处。&br&&br&卷二:&br&刑法:对大帝是有感情的,毕竟只听过大帝的音频,这单口相声不错,总体听着来说大帝的看法跟我比较一致。大帝有一份二十几页的讲义,涵盖了总则分则及其简练,不知道出自哪里,当初仔细研磨几天受用非凡。&br&&br&
总则多看看刑罚论分则多看看看职务犯罪吧求求你了,多少年了年年无数人栽在这里。&br&&br&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很综合的课题,需要完成分则和刑诉后再回顾,很多人过了司考都不太明白寻衅滋事和抢劫在这里的界限。归结共犯教唆刑罚论及分则各罪名下的特殊情形庭审的特殊构成程序再浏览一遍小兔崽子保护法,很有必要。&br&&br&刑诉:这一章并没看书只做了题,因为我觉得他好烦啊,所以整个程序是通过做题逆向出来的,这样我也不知道好还是不好,至少适合法本有基础的同学。每一次改错都能纠正你的偏见,把错的改对印象特别深刻,每天错一点逐渐你的错越来越少,最后你能默背出整个程序,靠做题记日期效果也还可以。好了你每天睡觉前过一遍再闭眼,民刑都要(也就是说民诉和刑诉复习起来是类似的)。行政诉讼法不用,去看法条,那个薄。所以我的基本逻辑是在保障做题的基础上,简单的多啃讲义,书不好啃的就把题啃了,法条薄的直接啃法条。&br&&br&刑诉题一个特点是细节辨析的坑特别多,需要多练习才能分辨准确。&br&&br&行政法:行政法内容庞杂且跟其他法律部门有点点我不敢说的区别,有些部分不能按照常理推断需要落到实处观察,可以说是啃书方面花时间最多的部门,好在题目不难。参照教材按照目录复习不易错过知识点,书一定要啃至少啃到行政复议。&br&&br&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相关需要注意记忆,卷四必备,也是解题的指引;行政组织法是重点,需要记忆行政组织的构成运行和公务员纪律,与宪法立法法公务员相关内容联系大,可以参看法条;政府信息公开也是重点;多看看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法条;比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异同顺便了解与听证会有关的区别;有个三种诉讼法程序流程日期的表自己可以总结论坛应该也有。&br&&br&卷三:&br&民法:讲道理,作为司考分值最高也是本科教学最重要课时最多的部门,任何一个好好听过课的法本学生都有能力直接刷题。对于需要刷书的同学,建议总论合同看起然后先物后债,而把知识产权婚姻继承作为单独部门来学习。&br&&br&继承法部分注意辨析转继承和代位继承,不同形式遗嘱的生效条件和优先级,遗赠抚养协议;知识产权部分辨析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前置程序地域级别管辖各种期限等,了解知识产权有关公约,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区别,商业秘密和与委托雇佣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商标和专利的侵权;婚姻法方面,婚姻存续期间内部和对外财产关系,离婚的理由程序财产处分依据,管辖权,法定无效的情形,宣告失踪死亡和继承财产的顺序,继和养的产生的家庭关系的法律问题。以上都可以结合国际私法部分的涉外关系来理解。&br&&br&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分别有哪些,格式合同有关知识点,留置权行使的条件,代位权行使的条件和方法,物权的生效和对抗条件,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和实体权利的除斥期间,设有担保抵押的债权的清偿顺序,表件代理和无权代理,债权和债务的转移问题,破产的程序组织和清偿顺序,代理合同的三方关系,理解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理解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行使代位权的条件和程序&br&&br&&br&待续&br&&br&(民诉参考刑诉,商法参考卷一,卷四答题技术参考杜洪波)
不用听听力只要看讲义就可以(主要我觉得用听的太慢了),多刷题才是正确的,两者可以同时进行,按分量交替来做比较劳逸结合。讲义下到手机里零碎时间可以看,刷题可以用APP,比用书效率高吧,至少我这么觉得。光刷书刷听力是没用的,里面的细微差别需要从实…
? 司考、考研三两事&br&谨以此文献给正在装逼的自己。(司考考研经验在文章后半部,时间宝贵者请直接跳转)&br&
在中大法学院的榜单上见到了自己的名字。雨后初霁,阳光正好,浑不似前两天的阴雨,无论如何,心中悬着的巨石,落地了。脚步也似乎轻快了起来,我戴上耳机,穿梭在康乐园的小红楼与大榕树之间。&br&
坐进二综709教室至今,已一年有余,一年中,我相继拿下司法考试和中山大学研究生资格,自己也整整瘦了8斤。不敢说自己选择的路有多么优越,但我敢说是最艰苦的,隔行如隔山,法科学生更能体会司法考试乃天下第一考的真正含义,通过是要脱几层皮换来的,是身与心的全方位的折磨,更何况,还有考研。&br&
可以说,这一年将带给我毕生受用的财富,回首总有些难忘动容的瞬间,特记录如下:&br&
重庆暑假燥热的午后,总会和俊毅一起于午饭后,在二综五楼的阳台上啃着冰镇西瓜,望着楼下人来人往,讨论着自习室妹子,咒骂着司考。心里都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该看书了,却都不主动提出,享受这安逸的时光,哪怕只有片刻。&br&
九月份的一天,傍晚,二综十八楼的小教室,只有我一个人。窗外远眺风景很好,我休息时会时不时折个纸飞机飞下去,望着它渐飞渐远。女朋友给我送饭来,我倚着书桌吃着吃着,眼泪哗哗地掉了下来,我捂住眼睛,抿住嘴唇,扭过头去,竭力不让她看到我掉泪的样子。你知道吗,二综到寝室的这条路,我来来回回走了不下千遍,如果我只是随随便便考一下,我不介意,可我投入太多太多了。我啜泣着向她抱怨时间不够用了,生怕功亏一篑。她静静地听我抱怨,是啊,司考的苦,只有自己体味最深,她又能做些什么呢。那天起,她每天午后便来给我削苹果,洗草莓吃。&br&
司考的考场在求精中学,毛泽东当年重庆谈判下榻的桂园旁边。考试那两天阳光格外好,时间刷刷便过,记得卷四收上去后,我特意留到了最后,恍恍然走到门口,回望了一下自己坐的座位,监考老师见到,冲我微微一笑,唉,不容易啊!红哥已在操场等我,我走上去,给他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回学校的路上,的士飞驰在滨江路上,夕阳的余晖打在嘉陵江江面,波光粼粼的,满眼金黄,远处吊桥横贯天际,密密麻麻的高楼错落有致地散布在两岸高坡上。我和红哥心情舒畅,相谈甚欢,这才是人生,快乐往往源于忙碌过后的闲暇,庸庸碌碌,不思进取,何乐之有?&br&
考研那两天,和苟哥在熙街订了两间相邻的房,我们约定不睡,刷夜过知识点。撑不住了就过来泡茶喝茶,我说。宾馆候考的感觉太他妈孤独了,大半夜,一切都静悄悄的,唯一的声音是你翻书的刷刷声或者间或街头飙车年轻人的摩托马达声。看到眼睛直起重影,稍微一合眼就想睡着。苟哥敲门,我如蒙大赦,跳下床去,古人倒履迎宾,我是赤脚相迎。我洗了杯子,烧上了水,拿出碧螺春冲上。最记得的是我们还碰了碰杯,嘶溜溜抿着滚烫的茶水,相视无力地一笑,心照不宣。&br&
复试成绩出来的这天晚上,我告别伙伴,说去走走。我来到中大北门,珠江边上,微风裹挟着广州初夏特有的气息,还有阵阵鱼腥味儿,打在脸上,很是舒服。望着远处的珠江新城,迷离的霓虹灯无声地展示着这里的繁华,自己从一座远方的城市,回到了这里,这座离家不远但庞大而陌生的城市,我蓦地觉得很感动。&br&今年4月17日,爸送我去车站,汽车的轰鸣声总能掩盖父子俩无声地尴尬,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口,望着窗外唏嘘不已。这等场景何其相似,还记得以前爸送我读高中,由于学习差,我总战战兢兢地坐在后排座位上,躲闪着后视镜中父亲的目光,生怕他质问学业任务。就在一年前,也是在路上,面对着未知的司考考研,心情格外沉重。我告知他们暑假我打算留在学校复习司考,并让他们放心。其实我内心在大声疾呼:我定当拿下它,衣锦还乡!可这么直白的话,真说不出口。车子在红绿灯路口停了下来,我叮嘱老爸工作悠着点,注意身体。如今算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可又怎样呢?他从不当面夸我,只是偶尔喝多了,在酒桌上跟朋友说一句孩子确实很争气,我也满足了。&br&夜深人乏,不知所言。&br&&br&&br&&br&司考经验谈:&br&选老师:民法钟秀勇、刑法刘凤科、行政法徐金桂、民诉戴鹏、刑诉杨雄、三国杨帆、商经鄢梦萱、理论法白斌、卷四杜洪波&br&选书:上述老师编的讲义以及真题分类解析,外加五六年的编年卷子。够了。&br&注意事项:&br&1、上述老师选定了就跟到底,别心猿意马,朝三暮四的,也不用去对比哪个知识点这个老师讲了,那个老师没讲。总之,就算这个老师讲错了,你也按照错的来!每个老师的系统强化班听上三四遍,比你听三个老师各讲一遍效果好的多。&br&切忌贪大求全,重者恒重这是铁打的规律,弄懂弄透老师讲的知识点够了,司考考点庞杂繁复,谁都说不准,但有那些重点知识,蒙也能蒙得比人家正确率高,正如白斌所说:我不能保证每个知识点都会,但你不能阻止我做对。什么是任性?这就是任性。&br&别听信三个月、两个月过司考的神话,那种情况有,但不会出现在你身上,司考开始不嫌早,后期时间一样不够用。我都复试回来了,去自习室写论文,还发现有些座位上司考书占座,却堆满了厚厚的灰尘,真为他感到捉急啊。&br&基本的复习方法,听音频,看讲义,做真题。一定要有个大体的规划:&br&3--5月中旬第一轮,复习先后顺序:民、刑、行政法、民诉、刑诉、商经、三国、理论法。这期间早上看着讲义听两课音频,下午听两课音频,一定要把笔记做好,在书上就行。晚上将今天听的内容浏览一遍,将相应的真题做了。第一遍梳理起来相当痛苦,尤其民刑,遇到有些地方确实理解不了,不用过于纠结,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者就干脆跳过,学习法律是靠悟的,说不定第二轮的时候,此处便恍然大悟了。&br&5中旬-7月第二轮,第二轮便快多了,可以用软件将音频播放速度调至1.5倍,早上看讲义听3课音频,下午听3课音频,晚上浏览相应内容,把题做了。注意,一定要把题做了,别以为以后会有时间做的,后面会越来越没时间,得不偿失。注意,第二轮你对音频的内容应该有所熟悉了,所以完全可以利用吃午饭的时间、走去寝室的时间戴着耳机边走边听,积少成多,我用这部分时间听完了刑法的三十多课。&br&7-8月第三轮,若前两轮计划被坚决地执行了下来,这一轮将有相当的基础。复习方法也随着个人的习惯分叉了。若你习惯听音频,那请将音频速度调至两倍,每天听八课音频,不用每天做题,听完一个部门法后,视情况抽一到两天时间将这个部门法的真题做一遍。若你习惯自己看书,那么就翻你的讲义吧,我的民法讲义是翻烂了的,翻完一个部门法,将这个部门法真题做了。你以为这轮就这么完了?当然不是,你还得占用你的边角料时间,每天抽一个小时背理论法、刑诉、民诉、三国、商经的知识点,这些内容多,但不难,关键是记住就有分。&br&8-8月中旬,你应该用这半个月时间将理论法、刑诉、民诉、三国、商经完整背上一遍,至少做到熟。相信我,到了这个时间,民、刑提高不了多少了,学神与学渣之间的差距也不过20分,但上述几科能为你挣回好几个20分。&br&8月中旬到9月,卷四要开始准备了,每天第一和第七题各练一题,记住要亲手一笔一划写到纸上。至于第二到第六的案例分析题,把历年的真题做了,注意规范语言。14年案例分析题出现的新情况,我没发言权,因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许多题根本找不到明确的知识点与之对应,只好一通扯。建议听听司考老师的专业分析,有针对地训练。另外,此时各科也陆续会出押题,如著名的刘凤科168题之类,含金量非常高,常常能押到原题命题点,做了,看看解析,认真消化。另,继续背理论法等科目&br&9月到考试,这个时间,注意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一些押题资源还是不错的,据我亲身体会,去年牛牛考资的考前押题,刑诉是押到了两三个法条。厚大的鄢梦萱在考前两小时中也押到了两道近乎原题。这个阶段最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每科的重要知识点重温一遍,有个清晰地记忆,司考最忌似是而非的模糊感,看起来很熟,却记不清。这个阶段是消除模糊感的关键时期。卷四练着,别停。&br&5、找个靠谱考友,别动不动拉你出去打游戏,相互鼓励,及时交流,资源及时共享,别耍小心眼,你不是与几个人竞争,你是与千万人竞争,影响不了啥。坚决执行上述计划,相信我,司考没问题。&br&&br&&br&法法硕考研经验谈:&br&用书:专业课:分析(非法学)、真题、陈璐琼法制史课程和讲义&br&
英语:新东方乱序单词书、星火高频词汇、真题、任意考研作文书、吴耀武考研阅读视频教程&br&
政治:大纲、1000题、肖秀荣最后4套押题&br&复习方法:因人而异,此不展开&br&&br&
至于考研与司考是否冲突的问题, 在我看来,如果你不报考北京上海的名校,问题不大,我身边十月份后考外校学术硕士的也有考上的。考法硕帮助更大,现在法律硕士命题有司考化倾向,只是两者都抓,有点累,但可行性还是很高的。&br&以上,乃一家之言,个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予以参考。&br&最后,借用一句话结束这冗长的文章吧:为你,千千万万遍。
? 司考、考研三两事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装逼的自己。(司考考研经验在文章后半部,时间宝贵者请直接跳转) 在中大法学院的榜单上见到了自己的名字。雨后初霁,阳光正好,浑不似前两天的阴雨,无论如何,心中悬着的巨石,落地了。脚步也似乎轻快了起…
&p&半年前写的文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赞赏!我决定用大半年的时间写作一本书,将T字图和财务报表观的精髓进一步向读者们进行展示。&/p&&p&&b&刘泽宏的个人作品《你的第一本会计书》将连载于知乎专栏“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和微信公众号“ACCAspace刘校长”中,全书预计三十个章节,将覆盖国内外会计本科教育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每周日晚更新一个章节,预计在2018年6月份前更新完成全书。&/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ACCAspace& class=&internal&&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你的第一本会计书》第三章 从个人到公司,从台前到幕后&/a&&/p&&hr&&p&好问题。鸡汤够多了,来点干货让你爱上会计,学会会计。&/p&&p&&b&会计源于生活,一切源于生活的东西都很美。&/b&&/p&&p&我和我老婆在上海静安开了家古筝培训班,她做老师,我做校长。开班要什么?钱啊!&/p&&p&我出五万,我老婆出五万,凑了个十万。上海物价太贵,于是我们又找银行借了十万,总计二十万。为了给我老婆直观地展现资金来源状况,我画了这么个图给她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b5e887fb84db96deb157cc44fc4a40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b5e887fb84db96deb157cc44fc4a407_r.jpg&&&/figure&&p&老婆看过就笑了,你好歹是个财务,整这么个东西啥意思?&/p&&p&好好好,我不也是怕你看不懂吗?于是我就改了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ef054c6e42aa3c69b2444292fbff55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ef054c6e42aa3c69b2444292fbff55a_r.jpg&&&/figure&&p&(时间:20X4年1月1日)&br&老婆看了看,还不错,但有些东西她不太理解。&/p&&p&我告诉她:“左边的这个是&b&资产&/b&,就是咱手头&b&控制&/b&的东西,20W现金就是咱的资产。右边两项代表了资产的来源,借来的叫&b&负债&/b&,10W贷款就是负债。而我们股东自己投的钱叫&b&所有者权益&/b&,五个字,挺傻逼的,没办法,都这么叫的。所有者权益下面有实收资本科目,一人5W。这张表有个特点,就是左边一定等于右边之和,资产一定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可别小看这张表,从今天起,我就要把这张表打出来,贴墙上,每天给你变魔法!biubiubiu ”&/p&&p&老婆说:“咱就开个培训班,你记个流水账不就好了,整这么张表贴墙上吓唬谁呢?“&/p&&p&我说:“这你就说错了,记流水账的人没有格局,做不成大生意。想要做成大生意,一定要有&b&财务报表观!&/b&这财务报表观就是站在财务报表的层面看经济活动,这样才能纵览全局,高瞻远瞩!”&/p&&p&老婆说:“好了好了,净吹牛逼,你咋不上天呢?走,陪我买筝去。”&/p&&p&花三万元买回了六架筝,我问老婆:“老婆,现在我们的钱变少了三万,多了六架筝,你说在这张表上应该怎么记?”&/p&&p&老婆说:“那还不简单,库存现金减少3W,资产这边多出了六架古筝。”&/p&&p&“没错,就是这样子!但专业点的说法是把古筝叫做&b&固定资产&/b&。入账呢,也不能按“六架”这个数量入,得按照&b&货币计量&/b&,以&b&历史成本&/b&计入这张报表里。所谓历史成本,就是东西买进来的价格。&/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b7b5e29c901b8cea37b16af1942d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eb7b5e29c901b8cea37b16af1942ded_r.jpg&&&/figure&&p&古筝买到了,下一步就得找地方开班了。找中介带我看了几套房子,挑了个中意的,一万元一个月,押一付三,中介费五千元,没问题,成交。付完款,我又问老婆:“老婆,你说这押一付三怎么做账啊?”&/p&&p&老婆说:“就记发生了四万的费用咯。”&/p&&p&“那怎么行,这四万的现金是出去了,但对应的权益我们还没有享受到啊。实际上啊,这四万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押金,一万元,另一个是预付的租金,三万元。押金以后是要收回来的,所以我们把它当做应收账款处理,叫做其他应收款,这是我们的权利,是有价值的,也是资产。而那三万元的预付的租金呢?它也代表了我们使用房屋的权利,也是有价值的,叫做预付账款,也是资产。”&/p&&p&那么现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就变成这个样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78e2d94cc612a74b8302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5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78e2d94cc612a74b830292_r.jpg&&&/figure&&p&“诶?老婆,你有没有想过,&b&借贷记账法&/b&和这张表有什么关系呢?”&/p&&p&“我靠,你可别给我提借贷记账法,我大学里就是被这一借一贷地搞烦了才不学财务的,我也是佩服你,那么多借贷关系你咋记下来?&&/p&&p&&hahaha,too young!分录才不是记来的呢,我脑子里有清晰的财务报表观,任何分录我脑子转一下一秒钟就推出来了,根本不用记。&&/p&&p&“哇,老公,你好腻害噢,快告诉我怎么做到的?”&/p&&p&&b&“要想学会这个技能,你还是得记点东西的,就三条定理:&/b&&br&第一,资产增加记借,资产减少记贷。&br&第二,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br&第三,每笔分录有借有贷,借方合计数一定等于贷方合计数。&/p&&p&&br&&/p&&p&&b&这个借和贷啊,可不是借钱的借,也不是贷款的贷,就是个相对的两个符号 ,除了表示对方的反面,没有任何别的意义,就像正和负,左和右一样。&/b&&/p&&p&&br&&/p&&p&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吧,昨天我和你花三万元买了筝,按借贷记账法怎么记啊?”&/p&&p&“我想想,这相当于现金减少了3W,固定资产增加了3W,对吧,那就是:&br&借:固定资产
贷:库存现金
3W ”&/p&&p&“看一看,两条定理是不是依然符合的?是的对吧。那今天发生的交易呢?也是一样:&br&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4W ”&br&(之前笔误写成了应付,抱歉)&br&“原来如此,那现在一个资产减少,一个资产增加的分录我就全会了,不管换成什么我都知道怎么做。但有的交易不是一个资产增加,一个资产减少的呀,比如我们付给了中介5000元的中介费,这个怎么记呢?”&/p&&p&“这个不难,你想,我们付出了5000元中介费,没有换回别的资产吧。那我们的资产总额减少了5000元,根据“资产恒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定理,这意味着右边必须也要减少5000元。那要么就是负债减少,要么就是所有者权益减少。&/p&&p&负债可能吗?不可能,欠银行的钱怎么会少?那就只能是所有者权益也减少了5000元。&b&每笔分录有借有贷,借方合计数一定等于贷方合计数。&/b&既然&b&资产减少记贷&/b&是死的,那所有者权益减少就只能记借了。&b&没错,事实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借贷方向和资产的借贷方向正好是相反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88caed998d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8&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88caed998d7f_r.jpg&&&/figure&&p&所以说,交中介费的分录应该这么做:&br&借:所有者权益
贷:库存现金
5K&/p&&p&特别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我们称之为&b&费用&/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我们称之为&b&收入。&/b&这是两个新的科目。既然收入的增加等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增加等于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那也就意味着&b&收入的增加记的也是贷,费用的增加相反,记的是借。&/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8a82b71ddf8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94&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8a82b71ddf8ed_r.jpg&&&/figure&&p&所以,刚才那笔分录应该改成:&/p&&p&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5K&/p&&p&报表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9816a9cbc4a9b5efb5e7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9816a9cbc4a9b5efb5e770_r.jpg&&&/figure&&p&“看,左边变成了19.5W,右边也是19.5W。三大定理有违反的吗?没有吧。”&/p&&p&“果然很有意思,这么看来比学校教的借贷记账法直观多了。怪不得你总说,借贷只是记账的手段,不能作为思考的手段。看来是真的。”&/p&&p&“还没完呢,我们好好干,这张表会越来越有意思。”&/p&&p&搬好家安顿下来后,我就带老婆着到长寿公园里去弹琴,做推广。&/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a9db87d8cbbdc8effebcd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a9db87d8cbbdc8effebcd70_r.jpg&&&/figure&&p&&br&&/p&&p&不久后,我们招到了一批学生。课时费是一个小时150元,十次一收,十位家长把15000元钱给到我们了,该怎么记账呢?&/p&&p&“收到课费啦,我这就去买买买!!”老婆拿到钱非常激动,拉着我就要去买东西。&/p&&p&“别急啊,你知道为什么要学会计么?就是防止你这样的头脑发热。你想想,现在收到了15000元,怎么在这表上记?”&/p&&p&“那还不简单,借:库存现金150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元。”&/p&&p&“错!&b&权责发生制&/b&忘哪去了?没有提供对应的劳务就不得提前确认收入。你还没给学生上课呢,怎么能说记就记?”&/p&&p&“那该怎么记呢?”&/p&&p&“你看看,钱到手了对吧,控制住了对吧,那资产肯定增加15000元,没问题,问题是收入不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不能增加,那右边就只能增加负债咯。”&/p&&p&“负债?我们又没欠谁钱,为什么要确认负债?”&/p&&p&“欠的不是钱,是课,你还有十节课没上呢,欠课也是负债。”&/p&&p&“对的哦,那应该是什么科目?”&/p&&p&&b&“递延收入。递延收入可不是收入,很多人以为这个东西是收入,记科目可不能望文生义啊!递延收入是负债类的科目,要在未来提供劳务后逐渐转为收入。&/b&&/p&&p&所以分录是:&/p&&p&借:库存现金
1.5W&/p&&p&
贷:递延收入
1.5W&/p&&p&报表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b07eb124ceadd2ab390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b07eb124ceadd2ab390b0_r.jpg&&&/figure&&p&所以说,你花钱没问题,但心里得有数:这些钱其实都是客户借给你的,是你的负债,只有你付出相应劳动后,才能算是你挣到的。&b&你看,会计是多么让人明智的一门学科啊!&/b&&/p&&p&&br&&/p&&p&“好了好了,瞧你陶醉的,快陪我去逛街。”&/p&&p&逛了几家店,老婆看中了件衣服,标价五千,跟我说,她要买这件。&/p&&p&我说可以啊,买之前你先回答我几个会计的问题。&/p&&p&“醉了,买个衣服还要回答问题,行行行,你问吧~”&/p&&p&第一个问题:这衣服是你买的,还是咱古筝工作室买的?&/p&&p&“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我买的啦,工作室能穿衣服?”&/p&&p&“好,那你说这个账该怎么记?”&/p&&p&“借:衣服
贷:库存现金
0.5W ”&/p&&p&“错了。你刚才不是说了,这衣服是买个你自己的吗,衣服怎么跑到工作室的账上去了?做账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b&主体假设&/b&。你是你,我是我,工作室是工作室,在会计上这是三个独立的主体,只有明确的主体,才能明确钱是从哪来的到哪去的。既然你说衣服是你的,花的钱是工作室的,那么这个账就不能这样记&&/p&&p&“唉,找你这么个学财务的男的也是心累,行吧,那你说应该怎么记?”&/p&&p&“两种处理办法,第一,认为这个衣服是工作室的资产,还是由你穿,那就是工作室用自己的钱买了个东西。第二,认为工作室分了一次红给你,然后你拿分红的钱买了件衣服给自己。”&/p&&p&“还是前者吧,后者听的好绕,你暂时别给我讲分红。”&/p&&p&“行,那这衣服叫什么资产呢?包装物?哈哈哈哈!”&/p&&p&“去去去,你才包装物呢,我觉得这个衣服有投资的意义,因为可以长期使用,可以穿出去表演用,就勉强当做固定资产吧。”&/p&&p&借:固定资产
0.5W&/p&&p&
贷:库存现金
0.5W&/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15d13bf35c4db4ffa66ec7d18a78c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9&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15d13bf35c4db4ffa66ec7d18a78cb0_r.jpg&&&/figure&&p&(20X4年1月5日)&/p&&p&“老公,现在一周过去了,十个学生的课也上完了,可以确认收入了吧。&&/p&&p&“当然啦,来看看怎么做分录?”&/p&&p&“借,资产。。。诶?没有什么资产增加呀?”&/p&&p&“哈哈,这就是递延收入存在的意义呀,别忘了,递延收入是负债类科目,它逐步从“递延”的变成“实现”,那么就是负债类减少,负债类减少不就是借吗?”&/p&&p&“噢,原来如此,这笔账我会做,不就是:&br&借:递延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0.15W。”&/p&&p&“对啊,看来你搞懂借贷记账法和资产负债表观的关系了。&b&一定要记住,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用财务报表观思考。&/b&来看看报表变成啥样了?&b&”&/b& &/p&&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74926afbe2e1ebdcfeab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74926afbe2e1ebdcfeabe_r.jpg&&&/figure&&/b&&p&&b&(&/b&20X4年1月7日&b&)&/b&&/p&&p&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辛苦招生,到,1月31日,工作室有了15个学生。报表变成了这个样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a1d76eddee5fd0c0d87cd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a1d76eddee5fd0c0d87cd5_r.jpg&&&/figure&&p&“月底可是会计最忙的日子呀,老婆,你知道为什么吗?”&/p&&p&“为什么?”&/p&&p&“因为有很多的调整要做啊!”&/p&&p&“我又没在月底额外招生,干嘛要做调整?”&/p&&p&“你看,这房子我们也住了一个月了吧,房租对应的权益我们是不是已经享受一个部分了?”&/p&&p&“对哦,我来想想,是不是应该确认为费用了呀?那就是:&br&借:销售费用
贷:预付账款
1W ”&/p&&p&“啊,你太聪明惹,就是这样子。&/p&&p&但这还没完,还有个账要调整,叫固定资产的&b&折旧费用&/b&。你想啊,我们这个衣服、这个古筝,是不是都是越用越旧的啊,等报废了,是不是就不值钱了。那要是一直这么按&b&历史成本&/b&放账上,是不是就不符合这个客观事实了呢?我们做账要符合实际,所以,这个固定资产,每个月,每年,都要记折旧。折旧是一种费用,它使得固定资产的&b&账面价值&/b&变得越来越小。”&/p&&p&“那不简单,借:XXX费用,贷:固定资产。”&/p&&p&“对啦,道理就是这样子,只不过呢,固定资产的折旧不能直接扣在固定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的头上,否则这个初始确认金额就看不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数额还是很重要的。”&/p&&p&“那怎么办呢?”&/p&&p&“这就要向你介绍一个好东西了,&b&备抵账户。&/b&简单地讲,备抵账户是主体账户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主体账户因折旧减损掉的那一部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fd1d4c0be9fce78f311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fd1d4c0be9fce78f311fe_r.jpg&&&/figure&&p&&b&(账面价值&/b&是一个会计术语,它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p&&p&可以看到累计折旧越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越小。所以说,备抵账户和主体账户的借贷增减方向实际上是正好相反。&/p&&p&“感觉就像是掉在资产账户后面的一笔专属负债咯。”&/p&&p&“对就是这样。所以刚才那笔分录改成:&br&借:XXX费用&br&
贷:累计折旧&br&现在的问题是累计折旧的金额是多少,我们又应该把这些折旧确认为什么类型的费用。累计折旧的金额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初始确认金额,也就是&b&历史成本&/b&;二是&b&预计净残值&/b&,就是这个固定资产报废后能换回来的钱;三是&b&使用寿命&/b&;四是折旧方式,折旧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计算的就是&b&直线折旧法。&/b&老夫掐指一算,这些古筝都可以用5年时间,初始确认金额总计3W,预计净残值总计0.5W,用直线折旧法进行折旧。那么每年折多少?”&/p&&p&“这个简单,(3W-0.5W)/5 =0.5W ”&/p&&p&“那每个月呢?无非就是再除以12,约等于0.04W。”&/p&&p&再来看看你那件衣服,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的衣服大多穿两年就不怎么穿了,所以折旧年限两年,初始确认金额0.5W,预计净残值为0。所以每年折0.25W,一个月折0.02W。&/p&&p&这些折旧记入什么费用呢?衣服是为宣传用的,所以记销售费用好了,琴是用来教学的,记制造费用好了。分录就有了:&/p&&p&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0.06W&/p&&p&加上前面的租金的费用化:&/p&&p&借:销售费用
贷:预付账款
1W ”&/p&&p&报表就变成了:&/p&&p&“注意,累计折旧在资产里,吊在固定资产后面,是一个资产里的负数。加加看,三条定理还是符合的吗?”&/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7822fb94efc336bad85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7822fb94efc336bad858_r.jpg&&&/figure&&p&&br&&/p&&p&“Let me see see,左边合计20.69,右边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加收入减费用也是20.69,真的依然是左边等于右边诶!”&/p&&p&“这个就是我们这个月的成果啦,你其实可以看到,相对于我们刚开始的总资产数额20W,现在增长了0.69W对吧。”&/p&&p&“对啊,这意味着我们赚到钱了对吧!”&/p&&p&“没有呢,不要看总资产,净资产更重要,净资产等于资产减负债,从数额上就是所有者权益。刚开始的时候净资产是10W,现在是多少?9.24W,这说明我们实际在赔钱中。你比较一下收入和费用也知道,收入是低于费用的。”&/p&&p&“是的,为什么从不同视角看有不同的结论呢?”&/p&&p&“那是因为我们负债里多了递延收入呀,相当于客户借给我们些钱。这笔钱是在我们手里,但还要以实际的劳动挣过来才真的算我们的。会计使人明智,就是这样嘛。&/p&&p&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真正赚到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工作室做大了,我给你讲资产减值、讲公允价值重估、讲合并报表,要知道所有复杂的会计问题用财务报表观来思考都不是问题。”&/p&&p&“哈哈哈,这样听下去,我就能说自己是会计里古筝弹的最好的,古筝里会计学得最棒的。”&/p&&p&“哈哈,就是这样!还有,我还差点忘了,我们不是借了十万元的贷款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要记利息?&&/p&&p&“对啊,虽然咱的利息是年底一次付的,但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讲,这个月的利息也应该产生了。我想想,还不用付,那意味着我们手头资产没有发生变化,费用使得所有者权益变少,那两边还要平衡就意味着负债得增加咯。”&/p&&p&“没错,太棒了,由于利率是一年6%,一个月是0.5%。所以对于这个月的贷款利息我们应当记:&/p&&p&借:财务费用(FInance cost)
0.05W&/p&&p&贷:贷款(Loan)
0.05W&/p&&p&报表就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b287abfbaad3b8c149f7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b287abfbaad3b8c149f73c_r.jpg&&&/figure&&p&好了,这就真的是我们一个月劳动的成果啦。&/p&&p&第二天(20X4年2月1日)&/p&&p&“啊!”&/p&&p&“怎么回事?”&/p&&p&“有个小朋友把水泼到琴上了。”&/p&&p&“这可坏事了,琴是不能见水的,这样会使琴变坏的。先别着急,把琴打扫干净再说。&&/p&&p&打扫赶紧以后。。。&/p&&p&“这琴已经见水了,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把琴处理掉,二是继续用。琴处理掉卖不掉几个钱,我也不愿意把坏琴卖给别人,还是继续用吧,不过继续用也有个问题,其价值肯定是要减损了。&/p&&p&这六架琴目前记过折旧0.04W,所以账面价值是2.96W,每架约为0.493W。减损后是多少呢?老夫掐指一算,就当做是0.1W吧。&&/p&&p&&那这0.1W该怎么处理呢?直接从琴的账面上划走吗?&&/p&&p&“当然不行啊,我拍脑袋是这个0.1W这数,换人家拍脑袋可能是另外个数。这都是估计,如果不在报表上加解释,别人看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了,诶,这架筝怎么平白无故从0.493W变成了0.393W了啊?所以你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合适?“&/p&&p&“我想想,诶,可以用备抵账户嘛,你之前不是说了折旧就这么处理的吗?既要体现原值,又要体现估计变动,用备抵账户再合适不过了。”&/p&&p&“对对对,so clever,这里我们就再给固定资产建一个新的备抵账户,叫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它也是固定资产的镜子,固定资产增加记借,它增加就记贷。而减值也是一种费用,叫资产减值损失。所以我们就有了分录,什么?“&/p&&p&“我知道,应该是:&br&借:资产减值损失(Impairment expenses)0.1W&br&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Impairment provision)0.1W”&/p&&p&所以报表变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f429e2c98a23d82d3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f429e2c98a23d82d3e2_r.jpg&&&/figure&&p&对了,看来你理解了。减值准备账户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有先见之明地察觉到一些潜在的损失。减值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资产的毁损、老旧、过时,再比如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都可能导致减值的发生。遇到了减值,我就丢到减值准备这个备抵账户里面去。不仅固定资产可以减值、存货、应收账款都可以发生减值。&/p&&p&进一步,我再问你个问题,记完减值后,如果我们把这个古筝给卖了,卖了0.3W,那分录应该怎么做?“&/p&&p&“诶,买卖东西的分录该怎么做你还真没告诉过我,对啊,买卖东西的分录应该怎么做呢?”&/p&&p&“我们知道,买卖交易都无非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商品出去,二是货币进来,对吧。所谓利润,就是进来的货币量大于出去商品的价值的部分,所谓亏损,就是进来的货币量小于出去商品的价值的部分,对吗?”&/p&&p&“额,你这么说我有点晕+_+,不过我能理解,卖东西就是以物换钱。”&/p&&p&“对对对,一个意思,以物换钱就是交易,以物换钱就是物出去,钱进来,钱比物多,咱就赚了,钱比物少,咱就亏了。”&/p&&p&“懂了,那怎么做账呢?比如刚才你说的,假如把这个琴卖出去了0.45W,那应该怎么做账呢?”&/p&&p&“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Impairment provision)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0.0067W&br&
营业外支出(Loss on disposal)
库存现金(Cash)
0.30W&br&贷:固定资产(PPE)
0.5W&&/p&&p&&这么长,这分录怎么记啊?&&/p&&p&“哈哈,不用记的,其实非常简单。你来看,库存现金好说,卖出去,钱进来,所以是增加,借方,没问题吧。好,现在的问题是固定资产怎么处理,原则是,&b&备抵账户跟着被调整对象账户一起走。&/b&固定资产既然卖出去了,那毫无疑问这固定资产得从资产里被划走。&/p&&p&主体一走,备抵账户作为小尾巴也要一起走。固定资产减少记贷,那备抵账户作为它的反面,减少就记借。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出现在借方了。而又由于这笔买卖是个亏本的买卖,所以差额,也就是亏损的部分,被当做费用处理了,记在借方。这个分录就是这么来的。&&/p&&p&“还是好晕,这能用财务报表观表示吗?”&/p&&p&“当然可以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7fc0719eba5d7953bbbf1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7fc0719eba5d7953bbbf1eb_r.jpg&&&/figure&&p&你看看,左边费用增加0.0933W相当于所有者权益减少0.0933W也就是左边整体减少0.0933W。看看右边,固定资产减少导致资产减少0.5W,现金导致资产增加0.3W,累计折旧减少0.0067W相当于资产增加0.0067,减值准备减少0.1W相当于资产增加0.1W,所以右边整体也是减少了0.0933W。看到没?只要是分录能表示的,财务报表观全都能表示。&/p&&p&“果然是的!借贷分录和财务报表观比较,我还是更喜欢财务报表观,起码直观,能看懂,分录这东西,没怎么训练还是转不过来。”&/p&&p&“没关系。有事没事啊,你就自己摆弄摆弄,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想想该怎么改这大表。做多了你就和我一样熟了。”&/p&&p&“那是,真该叫你大表哥。”&/p&&p&“那你就是小表妹,哈哈!”&/p&&p&特别提醒: &/p&&p&我是位ACCA老师,给学生讲的是国际准则IFRS,最初答案里的科目其实都是英文的,但有人看不懂,就费了点脑筋翻译成了中文。所以答案里的科目并不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标准科目。像这个递延收入,就是CAS里没有的,我直译的。&/p&&p&考CPA和上岗证的同学千万别以这个做参考记分录,会错的!该背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看书吧,这个文章就当图个乐。&/p&
半年前写的文章,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赞赏!我决定用大半年的时间写作一本书,将T字图和财务报表观的精髓进一步向读者们进行展示。刘泽宏的个人作品《你的第一本会计书》将连载于知乎专栏“刘校长的ACCA错题本”和微信公众号“ACCAspace刘校长”中,全…
以下是我去年考过之后写的攻略&br&&br&·······················································································································&br&&br&司考已结束。除了对于这场奇葩考试表示无言以外,也好好总结了一些自己曾经的误解之处,写点什么,也算是一个经历者的直观感受供需要之人参考。&br&&br&一、吐槽 &br&之前我一直觉得法律是靠理解才能学好,后来我发现我理解的法律实践,法学研究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司法考试属于有用的坚决不考,专考那些闻所未闻的东西。做不出来的题目要么就是看不懂,要么就是躲在教材的一个角落里,没进行长时间的读背是不可能考过的,而且会背书的人,即使ta不懂什么叫逻辑思维,不懂什么叫法律推理,甚至是一个脑子有缺陷的人,只要ta能背书,那恭喜,ta必过! &br&从近三年的司法考试来说,2014年的考试题,在民法 刑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法 法理学 这五门的考察到了一个变态的高度,基本上一半以上的内容属于出题老师自娱自乐,因为看到这题目完全不知道出题老师在说是什么,你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答案的。 &br&在我大天朝 法学研究和法学实务的脱节可谓鸿购,有些个题目简直匪夷所思,不知道这老师的脑子里是不是只有法条,从来就没有见过行政机关的门朝哪里开,也不知道城管的文明执法已经超越宇宙。 公司反正就不是他妈股东的,他就是一个神奇的组织,相当于智能机器人。刑诉法不是惩罚犯罪,而是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应该给犯罪嫌疑人讲一大堆的道理,并让他对你他妈的理论佩服的五体投地!呵呵,呸~ &br&相比上面那几科,最有爱的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老师,一般像我这样的坚决拥护某党领导的好学生,坚决相信某党永远光荣伟大正确,8个选择题应该会拿分。希望明年考450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选择题。 &br&不过虽然你可以认为他们都是一群逗比在自娱自乐,但是你要想走到门的那一端,必须陪这群逗比玩下去,而且要让他们很开心的认为你对他们出题人很崇拜,崇拜到一看到题目都感动得哭了,惊呼这他妈水平太高了。呵呵,谁叫他们是爷。 &br&二、关于时间的安排 &br&对于司法考试这样内容多如牛毛又碎若细沙还不成体系各自独立的考试,5个月的时间太短,仓促。7个月太长,拧巴。6个月刚刚好。 &br&6个月可以分成3个两个月。 &br&3月到4月 刑法 民法为主 刑法民法的系统强化听两遍速度快的可以听一下刑诉民诉各一遍。 &br&刑法老师推荐 徐光华 刘凤科 &br&民法老师推荐 李建伟 钟秀勇 &br&5月到6月 行政法 刑诉法 民诉法 商经知 法理学 三国法 系统强化的课件 听两遍 民法的真题、刑法的刘凤科168题以再在这时候多花点时间做一做。 &br&行政法老师师推荐 黄韦博 赵鹏 &br&刑诉法老师推荐 郭雄 &br&民诉法老师推荐 杨洋 郭翔 &br&商经知老师推荐 刘安琪 王小龙 &br&法理学老师推荐 陈璐琼 陈景辉 &br&三国法老师推荐 欧阳木 &br&7月到8月是黄金时间,成败基本取决去这两个月 可以把刑诉 民诉 行政 商金知 三国法 的系统强化课件再听一遍 什么提高班 串讲班 那都是各老师和培训机构推出来捣乱的,千万不要去听,还是系统强化的比较实用, 每天必须拿出一个小时来读卷一,如果做不到基本上可以去过暑假了。 &br&9月开始到考前,大概十几天是比较磨人的十几天,但又是攻坚期,每天必须坚持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弄司法考试,支持没日没夜,困了喝红牛或者去撞墙。如果觉得各科有些章节不胜掌握还可以拿课件出来听一听。还要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花2个小时去读、背、写卷四的素材,练练字。坚决不认同所谓的模板,只有平时多背一些话语,到了考场自己临时组织是最佳的选择。当然每天同样要花1到2小时读背卷一,卷一整个加起来一定要读背三遍以上,如果卷一没有超过100分。整个司法考试就可以说呵呵了。 &br&三、关于资料的选择 &br&现在培训机构太多,大多数坑蒙拐骗,资料也太多。其实不需要去想那些什么资料有什么特色,基本都差不多,只需要准备两种资料即可: &br&第一,系统强化的音频及讲义。这个在网上可以下,淘宝也可以买。如果报班的就不用自己找了,就跟培训机构的老师就行。找准一个老师,就这一个,不用再去看别的老师的,因为你只要把这一老师的内容全部掌握完全没问题了。按上面的安排,系统强化听三遍,比到了7 月8月听什么的其他的乱七八糟的资料要更有用多了。 &br&第二,5年真题按年编集。需要两本到三本同样的。我自己今年用的是五卷本,感觉做了和没做一样,如果明年我就不用了,按年份的比较直观。从4月开始每周的星期5 星期6 星期天三天的晚上分别把卷一 卷二 卷三 做了,白天花1个小时做分析和做笔记。也就是相当于从4月到9月的周末,每周都参加一次司法考试。而真题也做了三遍以上,这才是极好的方法。只需要5年的就行,5年以前的题目有些再也不会考了,有的压根在现在看来就是错的。所以5年的就够了,虽然只有5套,但每次都应该当做是真正的考试做,不要用什么铅笔舍不得画,做完买新的就是,重复做,除了刑法千万不要做什么模拟题,刑法刘凤科的168题比刑法真题更加有价值的。刑法要想得高分, 刘凤科168做三遍 每做一遍听他音频解析,听他解析可能比做题更加重要。 &br&然后就是从5月开始每天应该读1个小时的卷一,可以选择陈璐琼的卷一突破一百分,也可以直接把卷一科目的系统强化的讲义订在一起,每天读一个小时是一样。这是卷一要考好的最直接的办法,如卷一没有高分,基本上司考就属于结束了。 &br&以上是我6个月的总结和心得。供参考,如果严格执行以上的安排没过的请不要骂我。谢谢,&br&&br&&br&&br&个人公众号:lawyer-fenghuaqing&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999& src=&https://pic3.zhimg.com/50/3acfa86d0dd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acfa86d0ddbf_r.jpg&&&/figure&
以下是我去年考过之后写的攻略 ········································································································…
完全可以,每天那么多复习时间,可以过四遍都没问题, 先把刑法民法解决了,后面看精简讲义,我这边有帮你看书快一点,效率高的带读音频,可以试试,详细计划看下面:&br&&br&&p&&b&在职、&/b&&b&0&/b&&b&基础、&/b&&b&4&/b&&b&月后开始复习的司考详细计划(来自微信订阅号:&/b&&b&sikao411&/b&&b&)&/b&&/p&&p&&b&详细计划&/b&&/p&&p&&b&首先&/b&&b&最重要记住科目顺序:刑法&/b&&b&民法&/b&&b&商经&/b&&b&行政法&/b&&b&诉讼法&/b&&b&三国,其他小(法理学、宪法、法制史、司法职业等)。&/b&&/p&&p&为什么要这样复习——理解型往前放,内容多的往前放,记忆型往后放!越早记住越累,越要浪费时间重复,司考内容很多,&b&不要妄想笨鸟先飞去搞记忆型科目,你会累死的!!!&/b&&/p&&p&&b&需要买些什么资料,什么书,什么题目,请看群文件的&/b&&b&司考书单&/b&&b&。&/b&&/p&&p&&b&第一阶段刑法民法!&/b&&/p&&p&不管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首先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啊网官网2018初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