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从计算力学编程转行编程的吗

南大校媒悼念徐家福教授:80岁转行,拜师8位量子力学专家_网易新闻
南大校媒悼念徐家福教授:80岁转行,拜师8位量子力学专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南大校媒悼念徐家福教授:80岁转行,拜师8位量子力学专家)
日,中国计算机软件学科奠基人,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徐家福先生,于家中辞世,享年94岁。徐家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软件学专家。江苏南京人。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1981年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出中国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学博士。徐家福先生生前曾任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主要研究高级语言、新型程序设计与软件自动化。代表性成果:研制出中国第一个ALGOL系统、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多种规约语言;参加制定ALGOL、COBOL国家标准;率先在中国研制出数据驱动计算机模型;研制出兼顾函数式和逻辑式风格的核心语言KLND及相应的并行推理系统;完成多个软件自动化系统;获中国国家教委(现教育部)一等奖4次,电子部(现信息产业部)一等奖3次,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160余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1944年,徐家福先生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开始了四年的求学生活。1948年,徐家福毕业后留在数学系任助教,并参加了地下党外围组织。南京解放后,徐家福继续在更名后的南京大学任教。1953年,徐家福被升为讲师,此后,他的兴趣一直在计算数学上。1957年,徐家福先生被公派到苏联留学。在苏联期间,他师从舒拉布拉教授学习。第一年,他在教授的指导下读数学方面的名著。第二年开始上机。第一代计算机只支持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机器语言是一行行0-1位串,很容易搞错。徐家福先生深感手编程序的不方便,这促使他回国后致力于做程序自动化工作,“好使程序人员解脱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繁琐细节”。1963年6月,上海华东计算研究所访问南京大学数学系,洽谈合作。其中一个项目便是徐家福先生主持的ALGOL研制工作。徐家福先生任研制组组长。“研制组成员通力协作,奋力攻关,夜以继日,每天工作十小时”。1965年,国内第一个ALGOL 60编译系统诞生。1978年,国内首次计算机操作系统学术会议召开,徐家福先生作为“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专组的召集人,组织讨论。会后由他牵头设计模块式结构化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他专程到北京,住在北京大学,与工作组成员研究讨论,每天工作十小时。XCY论文发表在世界计算机大会上,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为国家赢得荣誉。20世纪80年代初,他指导博士生在数据驱动机上实现函数式语言。1984年,徐家福教授又开始研究逻辑式语言。它们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1985年,徐家福教授开始集中研究软件自动化,以便从根本上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成果累累。2004年,徐家福先生以80岁高龄转行研究量子计算,从量子力学读起,拜8位量子力学专家为师。他于2006年和2007年开发出两种量子程序设计语言。徐家福先生严谨治学、孜孜不倦,以一腔热爱为计算机事业和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赤子之心徐家福先生在国立中央大学读的是数学系,关于他的选择还有一段故事:“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眼看南京要沦陷,徐家福一家迁到内地。后来,他在四川三台念了高中。徐家福读高三的时候,江苏人在三台成立了同乡会。会员之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是国立东北大学(当时因日军入侵而西迁到四川三台)的徐子明教授。“老教授在三台江苏同乡会成立大会上说,国难当头,国家急需数理化人才,可是学习物理和化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成本高,而国家的教育经费不够;学数学,只需要一套纸笔和一个聪明的头脑就可以,成本很低。”这番话对于徐家福先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读中学时,喜欢国文、外语和数学,本来就想在这三门学科当中选择一种,听了老先生的话,我毫不犹豫选择学习数学。当时,国立中央大学正好西迁到重庆,当时号称国内最高大学,于是我就报考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毕业后,他留校任教。1956年,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12年远景规划纲要,其中,计算机和导弹被列为两项紧急措施。既然要研究计算机,就得到国外 取经 ,于是就选派了一批人去莫斯科大学深造。徐家福先生被派到莫斯科,留学苏联学成归来后,为中国软件事业奠定了基础。1985年,日本一家软件公司邀请徐家福先生前去东京,讨论合作事宜。在东京一段时间后,那家公司的人带徐家福先生等人去福冈游览。中方四个人、日方两个人,一行人乘坐一辆面包车,由日方带路。到了郊外一处荒凉的地方,司机突然停下了车子。徐家福先生和同去的中国人下了车子,看到前面有座石碑,走在前面的两个人就往那边走。徐家福先生留心一看,石碑上面居然刻着“破元寇处”几个字。徐家福先生顿时火从中来,赶紧让前面的人止步返回。六个人乘车改去别的地方,路上他怒不吭声,对方知道诡计已被识破,也不出声。“我当时就觉得日本人心眼太多,如果我们去了石碑那里,他们一定会拍照,一旦拍了照,不知道他们又会加上什么说辞。幸好及时识破。”徐家福先生长于乱世,受过国家积贫积弱的苦,他报效祖国的心感人且纯粹。是严师更是榜样徐老先生在培养学生的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一个好的学生应该有宽广的视野,全面的知识结构。作为我来说,则希望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现在的教育环境,太过功利。有人就开玩笑说过,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要放在现在只能当副教授,因为她一生只发表了七篇文章。”他在面试研究生的时候甚至会问一些古典诗词的问题。徐家福先生授课注重阐明背景,注意交代事情来龙去脉,使学生悟其源流,积极思考。他反复精心备课,在备课中往往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即使讲过很多遍,也必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课堂上他不断地提问,和同学共同探讨,教学相长。他的对学生不可谓不严格,自1981年起,他先后招收博士研究生24名,而获学位毕业的只有16人。他的弟子如今均成了行业的骨干。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新生入学流程中有一个固定项目,即邀请徐家福先生做一场关于计算机的启蒙报告。系里为老先生准备了椅子。但是老先生以九十多岁的高龄,坚持站着为新生讲述两个多小时的计算机科学发展史,全程不休息。他精神饱满,讲述过程中四处走动,和同学们亲切互动。他问同学们什么是计算,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大屏幕上只有寥寥几个词,他的讲述却是抽丝剥茧、条理清晰。言语中透露的是对这门学问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王国维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是什么?”老先生总在报告上问学生这个问题。无论答对与否,他都会声音洪亮得用带着南京口音的普通话背一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望尽天涯路,是老先生殷殷关切国家未来的姿态;为计算机事业,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终不悔;如今,老先生离开了我们,他留下对我们的期盼,或许我们在求真知报祖国的路上会跌跌撞撞,但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那位令人尊敬的先生一如记忆中那样,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原题为《青白未消磨,同歌上九霄——记徐家福先生》)
(原标题:南大校媒悼念徐家福教授:80岁转行,拜师8位量子力学专家)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读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一研二研三已毕业
*意向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亚洲
*攻读学位中学本科本科预科硕士硕士预科博士
北京中关村
我接受并同意
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您理想的留学伙伴!
前途出国微信号
各地分公司
【史上最全!】神秘的大气科学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是什么?
&问:刘老师,可以说说大气科学班级里同学们的就业情况吗?读研的人多吗?
刘玉莹老师的学生,H同学, 大气科学学生回答:
刘老师,我给你说说我们同学的情况吧, 转行的有,但是不多,一届80个同学,转行的有10个左右吧。 之后半数读研了,半数工作去了。 工作的一半去了气象局,一半去了飞机场, 本科生去了之后一般都是做天气预报, 我们的工作呢,就是稳定,清闲。 一般都是当地中等略偏上的收入水平。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去气象局、和科研单位了。 这就是我们的。
刘玉莹老师的学生,W同学,中国海洋大学 大气科学学生回答:
我们本科毕业了如果不考研的话,大部分都是去气象局、机场、航空公司 或者空管局。 像我们本科班的毕业了工作的就是大部分去了省局,还有两个去了国 家局的。另外还有一个国航,一个上海机场,两个东北空管等。
大气科学总的来说就业和考研形势都比其它专业好很多,因为全国只有少数几所有大气这个专业,所以比起其它专业来说,就业前景很好,考研形势也很不错!主要是去些事业单位,以气象局为主,做些天气预报和分析工作,待遇还可以,福利比较多,工作轻松,一般每天朝九晚五,除了公司培训和团建,几乎不需要出差,笑。
问:刘老师,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有哪些呢?
刘玉莹老师的学生:M同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生回答:
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动力气象》、《天气原理》、《数值预报》等等其实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比较严密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数学公式的推理,又以实际大气的物理特性进行简化,感觉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内心还是无比焦虑的。有些知识体系,譬如,混沌理论、奇异摄动理论、变分原理等在大气中也比较广泛涉及的数物知识还是让人有些费劲的。大气科学要领会其皮毛的奥义,感觉本科基本是达不到的,本科阶段顶多是概念性的尝试知道一些,这也就难免让很多人误会大气科学究竟是不是靠背诵知识点就可以蒙混过关的,可能本科大抵如此吧。可以讲,从本科阶段,大气科学专业,深挖进入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研究的人是极少数的。有转行的,但是,很多目前活跃的大气学者,本科就是数学或者物理专业的,穆穆院士当初就是数学本科,后面能在大气非线性方面等等有造诣,大抵也是因为数学功底。国外的很多大气学者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数学功底的,记得科学网的罗德海教授有介绍一些,还包括一些海洋学家。不管怎样,只要是地球科学范畴的,你拥有很好数学物理基础(不是高中的那点功夫),对于进入大气科学深入研究还是很有好处的。
问:刘老师,大气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工作去向???
刘玉莹老师回答:&
1. 学术界。这方面除了某些业务部门和中小型研究所以外,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做的也是专业相关的研究应用,具体有各大高校、气象局(省局以上)、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台风所,暴雨所,高原所...)等等;另外,大气环境的还有环境相关部门,以及国外的各种机构。本专业出国相对容易,待遇也相对不错。
2. 工业界。国内主要是新能源公司,比如风电太阳能,还有跟气象局合作的软件公司做各种雷达卫星资料处理软件;还有就是机场、航空公司,也是一个好去处。国外还有很多咨询公司和IT公司有大气组,例如IBM的大气组,主要做商业相关的气象评估,这些行业待遇比较好,最好要硕士或博士以上学位。
3. 互联网创业。天气预报,雷达实时监测等天气相关app的市场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外都有很多创业团队在探索其中的商业模式,比如做精细预报app的。
4. 转行。相对来说大气专业本科较难找到有发展前途的对口工作,转行能做什么就跟大气专业相关不大了,而是看你的个人特长爱好了
问:大气科学专业是硕士就出国好还是国内硕士毕业在出国???
刘玉莹老师回答:
以美国为例,别的国家有的要求读博必须有硕士学位,美国是可以读完本科就出国读博(大四申请,需要套磁和找到自己方向匹配的导师),因为可以节省三年的国内硕士时间。虽然说在国内读完硕士,有更好的知识基础和研究经验了,出国读博花的时间会短一些,但很难省下三年。美国的大气博士我见过的从四年毕业到八年毕业的都有,基本上跟读没读硕士没啥关系,还是看自己抓不抓紧。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没有硕士学位的先拿个硕士学位再攻读博士,但只要不换学校不换导师的话,时间上来说不会长多少。在国内读完硕士再出国的好处是,你的简历可以更丰富,导师的推荐可以更给力,也可以在读硕士的时候跟国外建立一些个人联系,方便申请更好的学校更牛的老师。同样,出国读硕士再申到另一个学校读博也是类似。再多说一句,出国读博和一两年的交流还不一样,生活上的改变实在太大。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有没有信心找到(维持)那一份科研的热情,都是需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的哦。
中国国内重点专业学校举例:
1.(前身:南京气象学院)
大气科学该专业为省品牌专业、全国重点学科。
大气科学是一个专业,因为人数较多,也就成为单独的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类的话是带方向的,比如这样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当然每个也是不同的专业。在南信大,分数最高人数最多的也就是大气科学专业了,是学校的王牌专业。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予体系及博士后流动站。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报、天气分析、中尺度气象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海陆气相互作用、季风动力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科研、院校、部队等部门从事与大气科学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气候资源方向)该专业方向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大气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能够将气候理论应用于资源、环境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原理、气候数值模拟、气候统计学、边界层气象学、应用气候学、气候资源学等。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气象、海洋、民航、国土规划、环保、水利、军事等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部门从事理论与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该学科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业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三防、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
主要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分析与预报、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热带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统计分析与预报、边界层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等。
大气科学专业前身为1971年设立的气象学专业,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大气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
大气科学系现设有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并有气象学博士学位授权和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个硕士学位授权。
气象学是省重点学科,大气科学是云南省重点专业、国家优势特色学科。
目前设有我国高校的世界气象组织大气臭氧BREWER地面观测站,拥有供学生实验和实习使用的VSAT卫星地面接收站、MODIS卫星地面接收站、711-XDR数字天气雷达、气象观测实习台、曙光天潮高性能集群等设备。
近三年来该专业许多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家知名研究院所,也有很多直接就业。
毕业生在校期间培养了较高的科学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气科学事业日益重视,该专业显示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有全球气候变化与热带季风、紫外线辐射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气候诊断与旱涝预测、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应用、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计算方法、数值天气预报、现代气象观测、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象统计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省市气象、环保、教育部门从事科研和业务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到部队就业。
大气科学 课程设置
大气是纯理科,不是文科的地理……物理和数学的功底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做大气动力和模式的人来说。举例:
√ 气候、天气、动力学: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大气动力学、热力学,气候统计学,等等
√ 气候模式、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化学、计算机编程。
√ 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大气物理大气化学。
√ 雷达/卫星、大气遥感:大气辐射,电磁学
除此之外,你必须掌握的:
1.过硬的编程技能;大气科学能够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大致有:NCL、GrADs、Fortran、Python、MATLAB、IDL、R、Linux-Shell、Latex、Julian、Ruby、GIS......(粗体是常用的)
其实,大多是涉及到数值计算和气象绘图的可视化工具。多数高校都会开设Fortran语言的教学,并且会有一些专业习题练手,不过多数人也就糊弄过去了。工具的话,则不一定了,很多基本依赖自学。就是需要什么学什么。
2.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个不用多数,大气科学基本算是舶来品,国内的主流高校也或多或少都是芝加哥学派的吧。经典还是英文的比较不错,当然,国内近些年也有好教材。但是论文sci期刊大家都是顶着英文的发啊,主流不言而喻。所以,英语是一门工具吧,为你打开新世界。
3.抬头看看天,不要被摸不着的数据压的透不过起来,大气科学越往后,基本多数都是面对着电脑的,毕竟外场观测实验的是少部分中尺度雷达和大物大化观测的特权,其他的只能是一台电脑不够用,那就服务器或者大型集群让你玩弄了~~
4. 适当强大的内心也是必备的!有人说是坑,有人说是喜欢。只能讲,生活不易,你喜欢就是你的福气,你不喜欢,也可以选择轻松安逸。能够释放压力,也是本科或者继续进修阶段学生的必备技能!
美国气象学院校介绍:
在美国气象学好一点的要么就是CSU,CU-Boulder,这是因为离NCAR近;
UW,PSU之类的都是老牌气象校,系非常大;
UMD是因为离DC近,NOAA啥的都在,所以学校不错;
U Mich,U of Wisconsin-Madison, UIUC之类的都是偏工科的气象,比如remote sensing, radiative transfer;
像MIT,UCLA,NYU, Princeton, Yale 等牛校也真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做气象理论的比较多,系一般比较小,偏特别的一个小方向,主要看导师;
OU是因为龙卷风太多了所以逼着他气象好,做中尺度很厉害;
补充一个Hawaii由于是个岛,台风(飓风)频繁导致研究海陆还有热带气旋还是很厉害的;
还有SUNY的一系列学校,Taxes A&M,大气专业也都是不错的。
另,英国的话气象学较好的,只有雷丁&帝国理工。
↓↓↓………………&大气科学学生日常 (笑)………………↓↓↓
有任何关于美国研究生申请的问题,可以添加 刘玉莹老师 微 信 号 咨询哦: lydia0427&
姓名:刘玉莹
电话:021-
自我介绍:刘玉莹
全国新东方·美国研究生部 全 国 金 牌 顾 问
上海杨浦留学总部·美国研究生部
上海首席顾问
☆ 全国新东方美国研究生条线评比上千个顾问中排名前三3‰,全国美国研究生条线“金 牌 顾 问”
☆ 获得新东方前途出国年度贡献奖(连续三年),上海新东方优秀员工荣誉(连续8次)
☆ 申请成功率高达100%,TOP30理工科申请成功率高达95.3%, TOP30商科和文科申请成功率高达91.2%,学生和家长录取满意度最高,零投诉
☆ 共指导500+名学生成功申请,学生遍布美国30多个州,包括哈佛、耶鲁、斯坦福、康奈尔、哥大、宾大、康奈尔、加州伯克利、杜克、加州洛杉矶、南加大等
? 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实习和科研状况,善于为学生制作最贴心的语言考试和留学背景提升方案;关注职业规划,善于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生专业和就业方向、选择学生最满意的美国大学。真诚关爱学生,被评为学生和家长“最满意的留学顾问老师” “最受学生欢迎的留学规划老师”
? 擅长一站式留学申请服务,致力于留学规划、语言考试指导、背景提升、专业定位、选校定位、海外留学生活、国外国内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
工作感言:“留学,对于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它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事业和人生走向,在学生人生最关键的岔路口起到决定性作用!切实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着想,帮助学生拿到心仪的美国大学录取,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像是我的兄弟姐妹,无论他们在留学准备和留学申请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瓶颈,我都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觉得出国留学不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有一群专业的老师们作为强大的后援团。不盲目、有目标、随时有人帮助,学生这样才会更安定的准备,良好的师生配合使出国留学事半功倍。”
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 (C)版权所有: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
(C)2018 New Oriental Vision Overseas Consulting Co. Ltd.
【史上最全!】神秘的大气科学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是什么?
&问:刘老师,可以说说大气科学班级里同学们的就业情况吗?读研的人多吗?
刘玉莹老师的学生,H同学, 大气科学学生回答:
刘老师,我给你说说我们同学的情况吧, 转行的有,但是不多,一届80个同学,转行的有10个左右吧。 之后半数读研了,半数工作去了。 工作的一半去了气象局,一半去了飞机场, 本科生去了之后一般都是做天气预报, 我们的工作呢,就是稳定,清闲。 一般都是当地中等略偏上的收入水平。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去气象局、和科研单位了。 这就是我们的。
刘玉莹老师的学生,W同学,中国海洋大学 大气科学学生回答:
我们本科毕业了如果不考研的话,大部分都是去气象局、机场、航空公司 或者空管局。 像我们本科班的毕业了工作的就是大部分去了省局,还有两个去了国 家局的。另外还有一个国航,一个上海机场,两个东北空管等。
大气科学总的来说就业和考研形势都比其它专业好很多,因为全国只有少数几所有大气这个专业,所以比起其它专业来说,就业前景很好,考研形势也很不错!主要是去些事业单位,以气象局为主,做些天气预报和分析工作,待遇还可以,福利比较多,工作轻松,一般每天朝九晚五,除了公司培训和团建,几乎不需要出差,笑。
问:刘老师,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有哪些呢?
刘玉莹老师的学生:M同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生回答:
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动力气象》、《天气原理》、《数值预报》等等其实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比较严密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数学公式的推理,又以实际大气的物理特性进行简化,感觉在推导公式的时候,内心还是无比焦虑的。有些知识体系,譬如,混沌理论、奇异摄动理论、变分原理等在大气中也比较广泛涉及的数物知识还是让人有些费劲的。大气科学要领会其皮毛的奥义,感觉本科基本是达不到的,本科阶段顶多是概念性的尝试知道一些,这也就难免让很多人误会大气科学究竟是不是靠背诵知识点就可以蒙混过关的,可能本科大抵如此吧。可以讲,从本科阶段,大气科学专业,深挖进入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研究的人是极少数的。有转行的,但是,很多目前活跃的大气学者,本科就是数学或者物理专业的,穆穆院士当初就是数学本科,后面能在大气非线性方面等等有造诣,大抵也是因为数学功底。国外的很多大气学者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数学功底的,记得科学网的罗德海教授有介绍一些,还包括一些海洋学家。不管怎样,只要是地球科学范畴的,你拥有很好数学物理基础(不是高中的那点功夫),对于进入大气科学深入研究还是很有好处的。
问:刘老师,大气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工作去向???
刘玉莹老师回答:&
1. 学术界。这方面除了某些业务部门和中小型研究所以外,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做的也是专业相关的研究应用,具体有各大高校、气象局(省局以上)、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台风所,暴雨所,高原所...)等等;另外,大气环境的还有环境相关部门,以及国外的各种机构。本专业出国相对容易,待遇也相对不错。
2. 工业界。国内主要是新能源公司,比如风电太阳能,还有跟气象局合作的软件公司做各种雷达卫星资料处理软件;还有就是机场、航空公司,也是一个好去处。国外还有很多咨询公司和IT公司有大气组,例如IBM的大气组,主要做商业相关的气象评估,这些行业待遇比较好,最好要硕士或博士以上学位。
3. 互联网创业。天气预报,雷达实时监测等天气相关app的市场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外都有很多创业团队在探索其中的商业模式,比如做精细预报app的。
4. 转行。相对来说大气专业本科较难找到有发展前途的对口工作,转行能做什么就跟大气专业相关不大了,而是看你的个人特长爱好了
问:大气科学专业是硕士就出国好还是国内硕士毕业在出国???
刘玉莹老师回答:
以美国为例,别的国家有的要求读博必须有硕士学位,美国是可以读完本科就出国读博(大四申请,需要套磁和找到自己方向匹配的导师),因为可以节省三年的国内硕士时间。虽然说在国内读完硕士,有更好的知识基础和研究经验了,出国读博花的时间会短一些,但很难省下三年。美国的大气博士我见过的从四年毕业到八年毕业的都有,基本上跟读没读硕士没啥关系,还是看自己抓不抓紧。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没有硕士学位的先拿个硕士学位再攻读博士,但只要不换学校不换导师的话,时间上来说不会长多少。在国内读完硕士再出国的好处是,你的简历可以更丰富,导师的推荐可以更给力,也可以在读硕士的时候跟国外建立一些个人联系,方便申请更好的学校更牛的老师。同样,出国读硕士再申到另一个学校读博也是类似。再多说一句,出国读博和一两年的交流还不一样,生活上的改变实在太大。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有没有信心找到(维持)那一份科研的热情,都是需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的哦。
中国国内重点专业学校举例:
1.(前身:南京气象学院)
大气科学该专业为省品牌专业、全国重点学科。
大气科学是一个专业,因为人数较多,也就成为单独的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类的话是带方向的,比如这样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当然每个也是不同的专业。在南信大,分数最高人数最多的也就是大气科学专业了,是学校的王牌专业。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予体系及博士后流动站。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基础、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报、天气分析、中尺度气象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海陆气相互作用、季风动力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科研、院校、部队等部门从事与大气科学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气候资源方向)该专业方向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大气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能够将气候理论应用于资源、环境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原理、气候数值模拟、气候统计学、边界层气象学、应用气候学、气候资源学等。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气象、海洋、民航、国土规划、环保、水利、军事等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部门从事理论与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该学科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业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三防、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
主要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分析与预报、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热带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统计分析与预报、边界层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等。
大气科学专业前身为1971年设立的气象学专业,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大气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
大气科学系现设有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并有气象学博士学位授权和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个硕士学位授权。
气象学是省重点学科,大气科学是云南省重点专业、国家优势特色学科。
目前设有我国高校的世界气象组织大气臭氧BREWER地面观测站,拥有供学生实验和实习使用的VSAT卫星地面接收站、MODIS卫星地面接收站、711-XDR数字天气雷达、气象观测实习台、曙光天潮高性能集群等设备。
近三年来该专业许多应届毕业生考取国家知名研究院所,也有很多直接就业。
毕业生在校期间培养了较高的科学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气科学事业日益重视,该专业显示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有全球气候变化与热带季风、紫外线辐射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气候诊断与旱涝预测、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应用、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计算方法、数值天气预报、现代气象观测、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象统计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省市气象、环保、教育部门从事科研和业务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到部队就业。
大气科学 课程设置
大气是纯理科,不是文科的地理……物理和数学的功底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做大气动力和模式的人来说。举例:
√ 气候、天气、动力学: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大气动力学、热力学,气候统计学,等等
√ 气候模式、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化学、计算机编程。
√ 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大气物理大气化学。
√ 雷达/卫星、大气遥感:大气辐射,电磁学
除此之外,你必须掌握的:
1.过硬的编程技能;大气科学能够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大致有:NCL、GrADs、Fortran、Python、MATLAB、IDL、R、Linux-Shell、Latex、Julian、Ruby、GIS......(粗体是常用的)
其实,大多是涉及到数值计算和气象绘图的可视化工具。多数高校都会开设Fortran语言的教学,并且会有一些专业习题练手,不过多数人也就糊弄过去了。工具的话,则不一定了,很多基本依赖自学。就是需要什么学什么。
2.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个不用多数,大气科学基本算是舶来品,国内的主流高校也或多或少都是芝加哥学派的吧。经典还是英文的比较不错,当然,国内近些年也有好教材。但是论文sci期刊大家都是顶着英文的发啊,主流不言而喻。所以,英语是一门工具吧,为你打开新世界。
3.抬头看看天,不要被摸不着的数据压的透不过起来,大气科学越往后,基本多数都是面对着电脑的,毕竟外场观测实验的是少部分中尺度雷达和大物大化观测的特权,其他的只能是一台电脑不够用,那就服务器或者大型集群让你玩弄了~~
4. 适当强大的内心也是必备的!有人说是坑,有人说是喜欢。只能讲,生活不易,你喜欢就是你的福气,你不喜欢,也可以选择轻松安逸。能够释放压力,也是本科或者继续进修阶段学生的必备技能!
美国气象学院校介绍:
在美国气象学好一点的要么就是CSU,CU-Boulder,这是因为离NCAR近;
UW,PSU之类的都是老牌气象校,系非常大;
UMD是因为离DC近,NOAA啥的都在,所以学校不错;
U Mich,U of Wisconsin-Madison, UIUC之类的都是偏工科的气象,比如remote sensing, radiative transfer;
像MIT,UCLA,NYU, Princeton, Yale 等牛校也真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做气象理论的比较多,系一般比较小,偏特别的一个小方向,主要看导师;
OU是因为龙卷风太多了所以逼着他气象好,做中尺度很厉害;
补充一个Hawaii由于是个岛,台风(飓风)频繁导致研究海陆还有热带气旋还是很厉害的;
还有SUNY的一系列学校,Taxes A&M,大气专业也都是不错的。
另,英国的话气象学较好的,只有雷丁&帝国理工。
↓↓↓………………&大气科学学生日常 (笑)………………↓↓↓
有任何关于美国研究生申请的问题,可以添加 刘玉莹老师 微 信 号 咨询哦: lydia0427&
与我一起聊聊你的留学梦想吧
距离您当前最近的分公司:新东方前途出国-上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力学编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