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组组长汇报组员情况,组员都是打酱油,不干事,怎么能让他们做事啊(大学生了)

沈崇案:哪个才是事实真相?
先看 谢泳 的翻案长文,再看 陈郢客的打脸长文
【@方舟子:当时美军有治外法权,是美军军事法庭初审判有罪,复审以证据不足撤销初审判决。格瓦拉所述阴谋论是约10年前海外民运和轮子造的谣言,被谢咏当成一家之言传回国内。& 】
美国解密沈崇案:哪个才是事实真相?
11:05:31 来源: 网易历史
(本文来源:网易历史 作者:谢 泳)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审理沈崇事件的法庭记录已经解密。据现在美国的周启博先生介绍,当时沈崇案由军事法庭审理,案卷存军方档案库。军事法庭最后认定,根据事实和法律,皮尔逊没有强奸沈崇。
沈崇事件后风起云涌的学生抗议
研究结论 1、 不是所有的个人遭遇都能成为公共事件。公共事件是指能引起社会普遍关心并引发议论以及社会波动的事实。 2、 中国现代史上有些公共事件是制造出来的。 3、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决定于个人遭遇中包含的特殊因素与社会普遍心理之间的暗合关系。(基于民族主义以及一般中国人具有的贞操观念)。 4、 政党在利用个人遭遇实现预期目标。 5、 媒体在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中起主导作用。 6、 当个人遭遇成为公共事件时,社会不再关心个人遭遇以及相关事实真相,而关注其它政治目的和倾向于渲泄非理性情绪。
今天的演讲是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再认识。不过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我在这个演讲中只提供材料,我的评价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中,因为摆事实就是讲道理。我先从这个事件的发生说起。 学生要求美军“滚”出大陆
一、事件起源
日圣诞夜八时左右,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离开八面槽她表姐的家,准备到平安影院去看电影。当她由王府井走到东长安街时,突然被两个美国兵架住。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伍长威廉斯?皮尔逊和下士普利查德,他们把沈崇架到东单广场,就在那里,沈崇自己说,遭到皮尔逊强奸。沈崇拼命抗争,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工人孟昭杰发现后,两次救助未成,便向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内七分局报告,当警察到出事地点查看时,普利查德已逃走,警察遂将皮尔逊和沈崇带回警察局询问。
当时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获悉这一消息后,就在12月25日发出新闻,披露事情真相。北平市警察局局长汤永咸曾给国民党的中央社打电话,让中央社通知各报不要刊登这一消息。中央社当即以警察局的名义给各报发了一个启事,声称:“关于今日亚光社所发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果。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警察局当更发专稿。”
为了阻挡发表这一消息,汤永咸还将亚光总编辑王柱宇和一些报社记者接到市警察局,叫他们具结,保证不发表此消息。
可是,26日北平《世界日报》《北平日报》《新生报》《经世日报》等几家报纸,不顾国民党中央社和警察局的阻挡,都刊登了亚光社的新闻。
《新民报》还将国民党中央社的有关电令编成一条新闻发表出来,把他们封锁消息的行为也告诉了社会。这一消息引发了随后全国各地学生的抗议美军暴行的示威活动,这就是四十年代著名的沈崇事件。
二、沈崇事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
沈崇事件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国共谈判已经破裂,大规模内战将要爆发,美军驻华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对于抗战以后的国民党来说,此时已开始失去民心。常任侠在他1939年的日记中说过:“至小石先生处,先生言刘成禺云:中国若亡,是无地理;中国民族若亡,是无人理;中国国民政府若不亡,是无天理。其言近谑,颇含至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国民党政府的评价。
沈崇事件恰好为国人,特别是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对国民党政府产生巨大反感的机会,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沈崇事件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振荡。
半个多世纪以后,我们重新研究沈崇事件,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是知识分子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时,他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来判断事件的真实性,以及此事件对国家利弊。在这一点上,四十年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选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教训。
沈崇事件的发生,除了被有意识地利用之外,这一事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这一事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青年学生愤怒的主要原因。
在沈崇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在华驻军引发的类似社会问题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如著名的“臧大咬子事件”。
日晚上,在上海黄浦滩的一条路上,一个驻华美军(也是海军部的),把一个黄包车夫臧大咬子给打死了。
按说这样的事件应该比沈崇事件更令人发指,因为人命关天。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却证明中国的青年学生在人命和贞洁方面,后者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愤怒,或者说后者更具备诱发他们愤怒的因素。
至少在如下几条原因中,沈崇事件是一个恰好的导火线。
1、沈崇本人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严格说先修班还不能算是正式学生),也就是说,她的受害就是青年学生直接受害;中国人在判断社会是非时有一种心理,就是他们总是关心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事,远处的事,他们通常都很冷漠。
2、沈崇是一个女学生,还是一个富家子女。她的出身和四十年代多数青年大学生的出身背景相近。对美军示威抗议者的阶级偏见很明显。有一个对蒋介石颇有微词的美国领事馆官员,当他问一个抗议者,中国士兵是否也对妇女行为不轨时,抗议者告诉他:“是的,可是中国士兵只去搞中国农村女人,不会性侵犯中国女知识分子”2这些学生决心保卫自己的同类,因此他们虽然联想起以前发生的“暴行”,但认为沈崇强奸案与那些攻击底层中国人的案件不同。北平是中国知识分子集中地,比其他城市受西方影响相对小些,强奸案发生在北平就使问题更复杂。许多有教养的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在文化上优于西方人,现在这种态度就公开化了。此外,对日战乱中逃离北平,刚刚返回中国学生渴望生活正常化,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扎在北京一所医学院无疑使他们不快。
3、沈崇是被强奸的,在中国人心理中,这是比人命还要大的事。
4、沈崇是被外国人强奸的,特别是当时的美国人,这更让当时的青年学生无法接受。可以设想,如果皮尔逊是直接拔枪打死了沈崇,而不是强奸,事情恐怕也没有后来那样严重。
5、沈崇是被美国人强奸的。
像沈崇事件这样的事,在海外驻军当中是最容易发生的,近年来美国在日本冲绳的驻军也时常发生强奸案,这是海外驻军中常见的问题。但对四十年代的中国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但在传统上,他们还是很难摆脱中国人常有的思维。
日《密勒氏评论报》曾发表过记者写的文章《中国学生抗暴运动》。文章认为,典型的中国骂人的话是永远和性关系相连的。比如说有“王八蛋”“混帐”,“小舅子”,“娘个操匕”“狗养的”,“丢那妈”等等之类,在英文里所能找到的惟一的同类语是:“Son of bitch , Son of gun,Bloody bastard”,一般地这些在社交中都是使人蹙额或是甚至加以禁止的。
中国人对于性关系上的失检是认为极其严重的,而这些常常为外国人视为单纯的“私事”而已。这是北平强奸案之所以为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所特别重视的一个理由;除此之外,还因为这个罹难者是中国第一流最高学府的一个有高等身份的女学生。进一步说,更重要的是这案的政治主义。在平时,这样一个事件可能已经一声不响地过去了,或者已经毫无困难地被掩饰过去,可是在今天这种情势形下,当美国对华政策已经成了各方抨击的对象,强烈的反美暗流已经存在多时,北平强奸案就必然使小事酿成大祸了。
在中国人看来,强奸是犯法而且是一种罪恶。就法律眼光来看这是一个最不可容忍的犯法行为,就道德观点说这是一种卑鄙,同时也是最不可饶恕的罪恶。同时在许多情形中,旧式的中国人特别是重视其社会性远超过其法律性。一个很有名的中国格言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以诽谤加之于一个男人的女亲的贞节或其个人的正直恐怕是你对一个自尊的中国人所能加的最大的侮辱。
此点就是当年参加学生运动的人也不讳言,他们在事后的回忆中说:“那时我们提出了‘美军退出中国’的要求,但多数同学对这要求的了解是因为只有美军退出中国,才可以不再发生类似沈崇的事件。若在当时强烈的指出美国政府与中国反动派发动的内战有缘的关系,恐怕是不能为多数同学接受的。当时是感情多于理智,大家感到受了侮辱。因此我们得承认民族自尊心和贞操观念是运动掀起的有力因素之一,虽然美军在华侵犯中国主权,间接直接屠杀中国人民是这个运动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但在那时是潜伏的。能明显如此自觉的并不多,那是远没有今夏‘反内战反饥饿’运动中,大家所表现的高度的自觉和认识的深邃的。”
三、沈崇案之谜
关于沈崇事件,当时无论是国民党政府还是民间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参预了这一事件。还有人认为,是有意制造的,说沈崇是延安派来的人等等。但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下结论。
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大革命后据中共党内披露,原来沈崇事件完全是一宗政治阴谋,而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则根本为莫须有罪名。原来沈崇本人为中共地下党员,她奉命色诱美军,与他们交朋友,然后制造强奸事件以打击美军和国民党政府,结果证明相当成功……据悉沈崇在中共建政后改名换姓进入中共外文出版社工作,已婚,现大陆不少七、八十岁左右的文人名流都知道其人。另一说法是,改了名的沈崇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批斗时揭穿身份,她向红卫兵承认,她并未遭美军强奸,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党的事业。”
文革中还有传言,说沈崇在山西五台山出家,并说有人曾见过等等。这些说法都没有提出足够的证据,所以它只能帮助在分析沈崇案事多一种视角。
现在能看到的史料是,沈崇案发生后,当时中共有一些对策。
日,中共中央曾在给董必武、吴玉章、张暑时、叶剑英、方方、林平等人的一份名为《中央关于在各大城市组织群众响应北平学生运动的指示》中指出:
“(一)北平美兵强奸女生事,已造成有力的爱国运动,上海、天津闻亦将响应,希望在各大城市(平、津、京、沪、渝、昆、港、蓉、杭等)及海外华侨中发动游行示威,并坚持下去。不能游行的地方,亦可进行请愿及组织后援会,一面提出目前具体要求,如要求此案及以前历次悬而未决的惨案彻底解决,要求美国兵犯罪由中国法庭按中国法律公开审判(如华侨在美犯罪一样)等,一面依据情况联系到美军全部撤离中国,反对美国干涉内政,出卖军火,进行借款,助长内战,及废除中美商约,抵制美货等口号。在运动中要尽量推动一般中立分子出面,造成最广泛的阵容,并利用国民党所宣布的元旦起实行宪法人权条文,采取理直气壮的攻势,使国民党不敢压迫,并达到暴露国民党之媚卖国及其国大制宪全系欺骗之目的。(二)我们在各地学生及妇女中的关系,应尽量利用学生及妇女中通信办法,向各地推动发展,并推动各地撰文通电,向各方声援呼吁,务使此运动向孤立美蒋及反对美国殖民地化中国之途展开。”
通知特别提出利用妇女对沈崇案的愤怒,可以说是非常了解沈崇案所容易引发的民族主义情感的。
王汉斌在《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是怎样领导学生运动的》一文曾详细讲述过当时的情况。
当时南系北上后,由袁永熙、王汉斌、洪德铭组成共产党的北平地下学委,并立即在北大、清华等校建立党的地下支部。他说:“这时党面临着在学校里迅速扎下根子,占领学校阵地的问题。这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也是极其细致深入的工作。”他们的工作计划非常周密。
王汉斌说:“第一种是燕京。该校在抗战期间迁往成都,胜利后不久即原班人马复员北平。党在该校力量比较强。一直成立有学生自治会,并为进步力量所掌握。在复员后由我党地下党党员张富培(张定)同志担任自治会主席,学校阵地完全为我控制,国民党反动势力不能左右学生运动。第二种是清华。经过同国民党势力进行激烈的争夺之后,使我党较快地掌握了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于是就由我南系地下党员徐裕荣同志当选清华大学第一届学生自治会主席。由此,清华学生运动的领导权即为我党所掌握了。第三种是北大。------地一下党全面分析了北大的情况,广泛发动党员和‘民青’成员主动与北方同学交朋友,进行个别串联访问,交谈观点,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消除相互误解。我们还和临大同学一起组织郊游、开联欢会,增进南北同学间的广泛联系,攀叙友情。北大暂时不能成立学生自治会,我们就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团结群众开展社团活动。南北两系心心想印,齐心协力,三五成群,由小到大,使各种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纷纷成立起来。他们根据相互间的爱好以各式各样的形式,组织学习会、读书会、办墙报、出专刊。评介时局,揭露国民党打内战的反动政策,宣传党的方针。团结教育群众。经过这些活动。很快使我们在学生中扎下了根子。”
中共对这一阶段的工作非常满意,王汉斌回忆:“在复员北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经过坚忍不拔的努力,我党极其出色地在北大、清华等校夺取了学校斗争的阵地,扎下了根子,掌握了学生组织的领导权,组织起一支党领导的学生力量。这就为深入开展平、津及华北的学生运动,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也为组织华北学联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为弄清沈崇的真实身世,向社会公布真相,中共地下党员、时任北平《益世报》采访部主任的刘时平,千方百计查询沈崇的确切身世。
当时一些小道消息说沈崇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就先到北大,可是北大说没有此人。又有人说或许是辅仁大学的吧,于是他又赶到辅仁大学。辅仁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外人是轻易不许进入的。刘时平凭记者证,说明情况,传达室才接待,说是有一位叫沈崇的学生,但正在上课,不多时,传达室的人就把叫沈崇的女生找来了。刘时平直接问她:“你昨天晚上去看电影了。”那女生听此话,非常不客气地冷冷回答:“没有去过。”转身就要走。刘时平问:“你不是沈崇吗?”那女生回答:“我是叫沈崇,但昨晚没有去看电影。”刘时平知道找错人了,此学生只是同要找的沈崇同名而已。
他赶紧骑车又回到北京大学,来到女同学会共同分析情况,一位同学建议,何不查一查北京大学学生注册表呢?
刘时平来到校注册部找到姓刘的主任。刘主任说,教务长(陈雪屏)吩咐过,谁也不让查。刘时平认为:不让查必有原因。于是他掏出记者证说:今天来调查此事,非查注册不可,不然就不走啦。那位刘主任一见这形势,只好勉强答应,并一再叮嘱千万不能说是他让查的。结果刘时平查到了沈崇的注册卡,上面标明:沈崇,19岁,福建闽侯人,先修班法文组新生。永久通讯地址:上海古拔路25号。
为找到沈崇本人,刘时平又到先修班询问。有人告诉他:沈崇就住在北平东城八面槽甘雨胡同亲戚家,但是不知具体门牌号。刘时平骑车赶到住地派出所,经查询搞清了沈崇住甘雨胡同14号的表姐家。他找到14号,一看这是非常讲究、有地位的人家,两扇红油漆大门紧闭着。他按了门铃后,一个老太太探出头来问找谁,当听到找姓沈的,说了一声“没有”就把大门关上了。刘时平正要转身之时,一位绿衣邮差过来了。乘送信人叫门之际,他看见信封上写着“杨振清转沈崇”几个字,这一下他心中都清楚了。
沈崇案发生后,全国各地很快就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学生示威活动。对于学生的行为,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许多人都认为是有人在操纵,倒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少有的天真。
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吴国桢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说:“当人们不满时,或者有不满的理由时,自然就有共产党渗透和可供利用的基础。但如果没有理由,共产党也能造出一些,就拿北平女学生被强奸为例,那件事发生在北平而不是上海,但我们照样遇到了麻烦。”
吴国桢是出身清华的留美学生,他对于中国的学生运动有深入的了解,他认为:“事实上,中国赤色分子将美国挑出来,作为他们鼓动民众加以反对的目标,一些示威的性质常常是反美的。在那些示威中,我尽力做到没有美国人受到严重伤害。我记得只有一次,有个美国水兵受到了很粗暴的对待,但我成功地使那次事件免于演化成一场骚乱。在北平,一个美国大兵强奸了一名女生之后,也有一次反美示威。某些人认为,那个女孩是北平共产党使用的诱饵,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令人叹息的事情。”
这次事件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也有一次罢课的准备。吴国桢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没有小视那件令人惋惜的北平女学生被强奸案,但我说那是一件由美国士兵犯下的孤立罪行。"他说:“但是请注意,当俄国人占领东北时,有多少中国妇女遭到了蹂躏?如果你们一定要示威,那么应当针对这个劣迹更大的罪犯。或者,如果你们一定要对美国示威,那么同时也应该对苏联示威。”
吴国桢的这种说法使许多学生从感情回到理智上来。吴国桢后来说:“我当场将了他们的军。自然他们决不会听我的,但第二天除了左倾刊物外,所有报纸均全文刊载了我的讲话。反美示威仍然举行了,但秩序良好。”
对于沈崇案中知识分子的表现,吴国桢也谈了他自己的看法,他对当时知识分子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他说:“还有另一件事我想指出来,那就是知识阶层的冷漠。大多数示威与动乱均由学生发动,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学生真是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比劳动团体或其它团体有力得多。这有两条理由:一方面因为人口的大部分是文盲,学生们被尊为比较有知识的阶层,另一方面学生们大都年轻,人们对他们的过激行动通常比较宽容。共产党敏锐地领会了这一点。于是就集中力量对学生进行渗透。然而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大学教师们在反共活动中,本应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不幸的是,我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我邀请校长们和许多教授、教师同我吃饭,参加午宴和茶会,敦促他们在对待共产党威胁上要更警惕,更有力量,但一无所获。更使人吃惊的是,尽管大多数校长和许多教授都是国民党员,但他们不愿意出头,即使在那时,按照中国的老传统,对教师的尊重在学生中仍然是一种支配性的情绪,这就尤其令人可悲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是校长和教授们能多帮助我,我们也许会办得更好些。”
知识分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冷漠呢?
吴国祯说:“首先,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们的待遇太低,他们的生活很困难,特别是因为不断的通货膨胀。这方面我不能帮助他们多少,因为大学都是由中央政府资助的,至于由市政府资助的中小学教师,我则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对那些在高等院校从事教育的教授们,其可叹的生活条件,我只能提请中央政府注意。教师们低于标准的报酬,自然会引起诸多不满。但他们的冷漠还有另一个原因。历来中国的学者们,都反对参与政治,他们感到自己的领域只限于搞学术,别无其它。尽管他们中许多人是国民党员,但却认为反对共产党的渗透并不是他们的责任。此外,他们有希望取得学生欢心的弱点,害怕学生们可能对他们示威,所以尽力与左倾学生友好。”
当吴国桢与学生谈话时,他总是力图按以下的方针与他们论争:“如果你们对政治有兴趣,首先得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学习。当你毕业时,若想成为一个革命者,或者甚至当一名共产党人,你们将有充分的时间,为什么眼前要用政治活动来使自己分心呢?”
许多学生对这种直接了当的方式是很信服的。“但共产党非常聪明,我很快就查出了他们渗透的办法。他们在每所学校潜伏下少数地下人员,但不会立即组成纯粹的共产党小组,他们从真正赤色的、到带粉红色的、甚至明显中立的分子开始,组织了许多小组。让我们以日本为例,艾森豪威尔总统准备访问日本,但突然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共产党是如何得逞的呢?依我看来,煽动不是从极端赤色小组开始的,倒是肇始于带粉红色的小组,他们对艾森豪威尔即将到来的访问提出疑问,在校园内贴出他们称为的‘墙报’,遣责美帝国主义,并组织起来反对艾森豪威尔来访。然后赤色小组就公开出来支持他们,最后,乃至名义上中立的小组也会受到影响,并赞同这一立场。这样在人们得知之前,罢课与示威就已开始了。”
吴国桢说:“我经常走访上海各个大学,看学生团体贴出的墙报,并尽力研究他们提出的各种意见,我把查清谁是那些墙报的起草人当成一件事情,在一般大学里,会遇上四、五十个学生团体,我从未弄清楚他们各自有多少追随者,但我能辨别其不同的政治观点,逐渐我就知道了共产党采用的策略。当共产党确认胜利在望的时候,他们突然间停止了所有的煽动。在大学也一样。没有示威了。”
对于沈崇案后发生的学生运动,罗家伦当时也有同吴国桢一样的看法,他在日的日记中说:“今日中大学生等游行,为反对美军二人在北平奸污女生事。此等事本系个人行为,可以军法解决乃强作成国际政治问题,盖与共产党发动之反美运动连成一片也。可叹,可惋惜。”
日《申报》第一版上的文章也认为,“此次不幸事件,为一法律问题,而美军退出中国,则为一政治问题,不可并为一谈。美军对此善后所提解决办法,大概尚好,但应从速解决,绝不可拖,美军不懂得东方道德的特性,所以他们也许还不理解中国人民的愤慨。”
同日《申报》第一版第二张有一篇报道:《北平女生被辱事件》,对于当时学生和知识分子和行为都做了批评。其中有这样的话:“而且亦正足以反示我们对于民主政治的没有训练。”同时还说:“我们引以为憾的就是身为师表的教授们,竟也有不明事理而从事于属外的行动。”
对于沈崇案后的学生运动,当时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在他的日记中认为,看见清华和燕大的同学步行入城,他表示同情和愤慨。当日上午九时,他曾在骑河楼清华同学会召集北大各负责人开会,席上表示:清华燕大二校已决定采取不干涉态度。北大各院负责人同声响应。陆代校长志韦表明三点意见:(一)不论何国都不应在华驻军。因为时代已过去,已无必要。(二)此次游行不应是专对美军而发。(三)此系小事,但有大意义,惟不应因此引起其它纠纷。
在沈崇案中,胡适和傅斯年保持了清醒。他们没有无原则认同学生的行为,而对学生有所批评。
日,胡适给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和他的朋友王世杰、傅斯年写信,在信中他详细告诉了他们北京发生的沈崇事件,并说:“沈生戚杨君已聘律师,北京大学则请赵凤喈、燕树棠诸君任法律顾问,明午会同检阅案卷。美军方面似亦明了此事严重,故卅日学生游行,美军均闭门不出,美军审判,现尚未定。”
同时,胡适在给傅斯年的信中说:“我们今日所作只是充分把全校的法律人才供被害人之用。”
胡适在沈崇案中的行为,后来曾受到过许多批评,主要就是因为他不主张把此事件扩大化,他的认识是,这只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不是一个政治问题。
日下午二时,胡适乘中航飞机抵平。胡适对记者称,对此次暴行真相所知不多。他说:“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希望能够早日得到合理合法解决。京沪报纸除文汇、新民所刊者外皆不详,三十日之和平日报登载始略多。这是东方特殊的道德问题,国人当然同具愤慨。学生间的开会游行,亦属理之常情,但不可罢课,希望能即日恢复,免废学业。”记者询以对要求美军退出中国之口号有何感想,他说: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老口号,在这次事件以前就有的,只要美军在中国一天,这口号就存在一天。”他认为前者最好不要与后者发生联系。“美陆战队对这件事的声明,我以为很切实。”
《观察》周刊第1卷21期发表记者文章《抗议美军暴行北平学生示威记》,其中引胡适的话说:“对于女家,很多的长辈跟我都是熟人,我看她亦如后辈。当然我要负责的,如果她愿意我陪她出庭,我当然愿意的。”
同时胡适也指出谣言太多,第一是这女孩子绝对没有离平,第二是绝对没有拘禁,刑词或有强迫她的行为。
胡适说:“我每天都与沈小姐及其家属接触,这话绝不可靠。这些不负责任的话,我尤其不愿见之于北大的壁报。”
傅斯年也和胡适的看法相同。他曾向联合社记者谈及各校学生游行示威事,认为各校学生误将与政治无关之事件,作为政治事件,此案固属遗憾之至,但纯为法律问题。记者问其对于学生要求美军退出中国之见解,傅氏答称:准许美军留华,完全为中国政府之政策问题,学生倘不满此项政策,尽可向政府请愿,十六个月以前,美军曾与中国军队并肩对共同之敌作战。近十个月来,美军且协助中国政府遣送日俘回国,此种任务尚未终了,中国境内尚有大批日兵,迄未解除武装。须知中国现尚有另一大陆国之大批军队,未得中国政府许可而驻扎境内,中国智识阶级对于国际政治应具远大眼光,并须认识中国不能在国际间孤立。
傅斯年这里是指苏联在东北驻兵,他认为如果要反对美国在华驻军,为什么不反对苏联在东北驻军。当时各大学中的有些教授对于学生的行为也有不同看法,当时北京大学法律系的教授燕树棠就对学生的抗暴运动不理解,但他们一般都不愿意得罪学生。
四、沈崇案中知识分子的表现
四十年代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普遍具有左倾倾向,那是一个极端的年代,世界性的左倾思潮对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影响非常强烈。
邵燕详曾这样回忆自己当年的选择:“像我这样的年轻学生,主要是从自己所持的是非、善恶这些道义标准决定去取。师友之间的互相影响也会起作用甚至决定的作用。我相与的尽是传统所说的好学生,品学兼优的为多。我们当然看不起带流氓气的、飞扬跋扈的学生。别处我不清楚,偏偏我们学校里,少数三青团分子中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泡MISS’、打群架的一流。基层如此,上层可知。我在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前后,认同‘军队国家化’的同时,认同‘党团退出学校’一说,就缘于这样的感性基础。事实证明,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知识分子,这些口号是得人心的。以周恩来为首的在国统区活动的共产党人,分别在高层的社会贤达(政治界、文教界、工商界人)和基层的学校师生间,所做的宣传和统战工作是成功的。这与他们的人格形象分不开。我之投向共产党,不能说没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但肯定夹杂了许多纯感性的东西。”
1948年初,一个远在美国读书的女学生的认识也很有代表性,这个女生名叫杨静远,是当时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杨端六、袁昌英夫妇的女儿。她在和自己恋人的通信中保存了许多史料,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四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
信中说:“我们倾向于主张维持现状,因我们正好是现状的受益者。由于害怕失去我们正在享受的特权,我们自然会反对任何可能要求我们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以利于全民的改变。我们也许不愿承认这一点。但这正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底层的东西,它使我们反对建议中的由国民党、共产党和非党自由派人士组成的联合政府。我们这少数人要不要联合政府,其实无关紧要;广大的中国人民群众需要它。而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每时每刻都在壮大。反动势力只能推迟它,却绝不能摧毁它。这一天终将到来,中国人民将站立起来,作出自己的决定。华莱士先生是对的,他预见到这个重大事件,对美国人发出警告。联合政府将不是一个一党统治的政府。利昂先生说:‘一个联合政府中只要有了共产党人,那就除共产党人什么都没有’,他这话只不过重复陈腐的歇斯底里里滥调。奇怪的是,他竟把‘恐怖和屠杀 ’与联合政府相提并论,而他明明知道这些正是国民党政府目前所采用的手段。一个联合政府没有理由停办教会学校和医院。既然联合政府代表了全民的利益,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物都将被接受和欢迎。我们中国人民不要一个共产党专政,正如我们不要一个国民党专政。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援助国民党政府来抵拒联合政府,结果必然是现政府被彻底推翻,由共产党专政取而代之,那也同样是不合人意的。我们是一个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民族;我们需要全世界的朋友。我们希望人们理解我们的要求,而不是误解我们的要求。”
当时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最有诱惑力的是关于联合政府的设想,杨静远在她的信中说:“共产党,在他们看来,是人民的发言人,是中国的救星。对于他们大公无私的胸怀,他们是深信不疑的。看着国家现在所受的创伤,他们暗中称快,以为这回教训了国民党了。其实受罪的还是无辜的人民。仁宽明显地偏向他们,当我们在去南岸的路上我问他对最近的局势感想时,他似乎惊奇我这也要问。‘当然同情共产党罗!’他又给我分析,解说是非谁属,但他一点不能解除我心上的疑问。回城时,他和胡谈着一些我听不懂的事,后来胡告诉我那是他们联络同志为将来事业合作。”
对于沈崇案,在当时也还有一些知识分子从更为复杂的时代背景上做了分析,这些人多数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当时储安平主编的《观察》周刊就对此事发表过许多评论,《观察》的态度大体上代表了四十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美国的态度。
吴世昌在《论美军事件》中认为“这次因美军暴行而引起的学生运动,除了抗议暴行,要求道歉,惩凶、赔偿保证以外,全国学生第一次喊出美军撤出中国的呼声。也有人要求废止中美商约和中美航空协定,这虽不是全体的意见,但要求美军撤退是一致的。这个运动截至现在为止,中国官方除通令劝止外,尚未有公开指为受中共策动者。平市长何思源对南京中央日报记者称,他自己年事已长,若在青年,也将参加。沪市长称,应付此事,决以民主作风。渝党政军联合会议,决定准许学生游行,各地学生游行秩序亦佳。只有联合社的报道,却拾了旧中国政府的牙慧,说是受中共策动,以侮辱学生游行的价值,图减轻美国舆论的指摘。”
吴世昌在他的文章中还对胡适和傅斯年认为沈崇事件是法律问题的观点提出了批评。吴世昌当时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观点,他也认为美军驻华是没有道理的。他说:“所以即使美军在华相安无事,而国人提出请其撤退的要求,也不能指为‘越轨’。我们认为这次学生运动,和去年反对苏军在东北延不撤退,同样正确。连清华大学美籍教授Winter都赞同北平学生的运动,联合社至少不能指Winter也是受中共指使罢?”
“至于中国需要美国的友谊与协助,则为另一问题,与此案无关,不可因此案而引起盲目的反美运动。所幸各地学生游行,尚无此现象。现在必须弄清楚:第一,敦睦交,不必也不可牺牲一国主权,容许外兵在平时长久驻留。第二,反对美军驻华,不是反美,更不是不要美的友谊,正如因反对苏军驻东北,也不是如中共所谓反苏排外一样。反对美军驻华只是反对其政府在某一时期的某种政策。一个人民尚且可反对其本国政策,何况一国政策侵及别国主权,被侵国人民岂有不能反对此政策之理?第三,美军暴行由此政策所引起,为此政策之结果,则二者显然不能分开。第四,抗议暴行,反对侵害主权,美国公正人士亦必有此同感,故同时仍不可不诉诸理智。万不可因此损害邦交及友谊。我们不愿受人侮辱,自己也不可侮辱别人。”
《观察》还发表了费青《皮尔逊强奸案翻案事答问》和周子亚《从国际法立场论美军暴行之性质及外国军队之刑事管辖权问题》。
费青和周子亚都是法学家,他们虽然在感情上非常认同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也谴责美军的暴行,但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们对美军的暴行及后来美国海军部对皮尔逊案的翻案,却表示出了相当的理性。
费青就说过:“这个复核结果当然是不当,从而违反了公道,但是狭义地或严格地讲,不能说它是违法。我并非在替美国辩护,更不是在反讥美国以违法为合法。”
周子亚从国际法角度对于美军暴行做了分析。他在立场上也和学生一样,但他的观点却是从国际法的角度认为中国对美国在华驻军的法律失之过宽,让美军在中国领土行使审判权,有损国体。
沈崇事件早已成为历史,但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重新观察沈崇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却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和他们后来的命运。任何历史都有延续性,半个世纪前,一次偶然事件中所映现出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性格,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五、沈崇事件档案在美国解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审理沈崇事件的法庭记录已经解密。据现在美国的周启博先生介绍,当时沈崇案由军事法庭审理,案卷存军方档案库。因涉外国公民,管外交的国务院也有相同的一套案卷。他从国家档案馆取得国务院这套案卷的复制件,全部为英文记录,共150张。因年久有些词和字母不太清楚,需从上下文猜出。
据周先生介绍,沈崇事件发生以后,1947年 1月6日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加强师)司令下令于中国北平第五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举行审判,前后经过多次审理。
当时法庭组成情况是:
1、律师开场白。2、有关人员,法官和记者入庭,宣誓。3、提出控告。4、辨方抗辩。5、控方发言结束。6、辩方发言结束。7法庭调查结果。8、判决。同时法庭还出示了相关证据:
1、黑板上地图的照片。
2、 手套的描述。
3、 和25日气象纪录。
4、,14和15日气象纪录 。
5、大衣的描述。
6、内裤的描述。
7、上衣的描述。
最初对皮尔逊的控罪共有五项。控罪1、强奸。控罪2、企图强奸而攻击。控罪3、自愿性行为。控罪4、有害秩序和记律的行为。控罪5、可能损害士气风纪的不道德行为。
日,对案件中的控罪3和5 及说明予以撤销。日军事法庭审判皮尔逊案的审判记录显示:控罪3和控罪5已经撤诉;控罪2和控罪4被宣判无罪。控罪1,他被判有罪。他被判决降为列兵军阶,监禁十五年,受不名誉退伍和其他有关处分。下令审判的有关当局已经批准了审判过程,调查结果和判决。
据档案记录显示,原告是19岁的在北平国立大学读书的学生。她的证言内容如下:
强奸发生的那天晚上,大约8点,她一个人沿公共街道走向亭台电影院。在照明良好,行人众多的街上,被告和另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普利卡德)忽然一左一右把她挟持,“护送”她走向与她目的地几乎相反的方向,穿过一个狭窄的街区(那里显然有树),到了东(长安)街,又穿过东(长安)街,走了约60码,进入一个叫作“跑马场”或“阅兵场”的地方,到达“南墙”(前奥地利公使馆墙)附近的一个地点。根据原告所说(被告和他的同伴都没有这样说),她喊叫了一次,此后她的嘴就被捂住了。她反抗却没能挣脱。到达墙边时,被告和普利卡德强制她倒在地上。因为她反抗,所以两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要合力才能按住她并脱掉她的内裤。然后被告趴在她身上,尽管她反抗和力图并拢两腿,被告还是完成了性交行为。原告看到手电光束后喊叫,但她的喉咙马上被扼住了。为引起注意,她挥舞在她身旁的她的白色内裤。显然是怕引起别人干涉,被告沿着墙“拖”她向东走,紧抓住她怕她逃脱。被告再次试图性交,她激烈反抗使被告未能得逞,她又看到手电光,但她因怕被告杀她,没敢喊叫。被告带她绕过墙角向南,到达检阅台,在那里她从被告手中挣脱,随即又被抓住。在检阅台附近,在离交通繁忙的哈德门街约80到90步的地方,被告再次性交进入原告身体获得成功。原告因与被告挣扎多时已经筋疲力尽。她又喊叫了一次,并挥舞她的衬裤。这时有8个中国人,带着手电和枪,来到现场察看发生了什么事,救了原告。一辆宪兵巡逻吉普把被告和原告带走。
据法庭记录,一个中国军队人员是原告的证人,他作证说:在事发那个晚上 8点左右,他看见两个海军陆战队员在亭台电影院附近“带走”一个姑娘。她在哭,“声音不响也不太弱”,但她什么话也没说。他没有进一步调查就回他的总部去了,把此事告诉4名中国军人。
这个证人由这些中国军队人员陪同,其中两人有手电,来到离领事馆南墙边一个位置约20尺处,在那个位置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员和一个姑娘在地上,一人在另一人身上。第二个海军陆战队员站在离地上的两人约2尺处。不但这个证人,而且他这一组人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听到任何喊叫,也没看到任何挣扎。这组人中有一个听到女人哭泣,其他人没听到任何声音。这5个人被站在旁边的并没带枪的海军陆战队员赶走了。过了一会,又有两个带枪的中国人加入这组人,现在这组人共7个人,他们又往回走,只到了那条街,又被那个海军陆战队员赶走。被告海军陆战队员和姑娘此时还在南墙下原来地点,离这组人有大约60码远。这组人取得了附近一个中国交通警察的协助之后又向那个地点进行了第3次行动。(这时距离两个海军陆战队员第一次被看到“带走”那个姑娘已有两个半小时。)这次那个海军陆战队员和姑娘已经不在那里了。在那个海军陆战队员和姑娘呆过的地点,这组人发现了一条围巾和一支有血迹的手套。姑娘发出哭声并挥舞她的衬裤,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他们在检阅台附近找到了卧在地上的被告和姑娘。他们强迫被告站立起来。这组人作证说,海军陆战队员和姑娘都是满身尘土,衣着凌乱,他们的外衣都穿在身上,姑娘臀部是湿的,被告对警察态度粗暴,被告试图搂抱姑娘,姑娘一直在哭。刚才提到的交通警察作证说,大约晚10点半时他接到关于此事的报告,他去了跑马场,看到在地上的被告和姑娘。两个人都站了起来。警察说姑娘告诉他海军陆战队员强奸了她。但是,那一组人中没有任何一个听到姑娘的这一投诉。在法庭盘问时,警察被问到姑娘向谁宣称海军陆战队员强奸了她,警察回答“她告诉我了,因为我问她了”。而且,这个警察第一次见到在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和姑娘时,姑娘没有说她正在被强奸。
第2天凌晨大约2点半,姑娘由一个中国医生做了检查。医生作证说,他在阴道入口下部中间发现了一小块新鲜伤痕,只有生殖器进入阴道才能达到那个部位。他说“正常性交”通常不会产生这样的伤痕。除了这一小块伤痕之外,医生说姑娘的“身体”是正常的,外生殖器没有可见伤痕,没有发现精子细胞,而且“难以确定是不是真的强奸”。记录显示这个事件持续了大约3个小时,那天夜间很黑,无风,气温在华氏15到 20度。
辩方证人作证说,在事件发生的那一夜之后大约3个星期里,他们两次在所说的强奸发生的地点观察行人和交通情况。他们在黑暗程度,风速,时间和气温都和所说的强奸的那个夜晚很相似的条件下研究了那个地点的行人和交通。总括地说,他们作证指出,每小时通过东长安街的行人和车辆数目有几百,那条街离被告第一次攻击原告的地点距离在60码以内。哈德门大街上行人车辆数目就更大些,而哈德门大街在第2次攻击的地点和被告被抓起来的地点以东不到100 码。证词进一步指出,如果谁在第一次攻击地点“大声说话,不必喊叫”,那么在60码以外的东长安街上的人能清楚地听到。
据法庭记录显示,有数名宪兵到了中国警察逮捕被告的现场。他们作证说在现场被告用手臂搂住原告,原告显然是同意的。一个证人作证说被告和原告试图一同离开跑马场,另一个证人作证说他认为那个中国姑娘看来“完全放松”,不像“受到刺激或者哭过的样子”,而是“对整个事件表现平静”。早些时候和被告一同喝过酒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员说,被告被酒瓶割伤了手指节,这可以解释现场发现的手套上的血迹。
所说强奸案次日下午,一个美国医生检查了原告。这个医生作证说,在原告的臀部,大腿内侧,脸和脖子上都未发现伤痕。原告阴道入口处小的割伤在正常性交时也可能发生。这个医生在所说事件次日早晨也检查了被告,在被告性器官上没有发现伤痕。当夜值班的宪兵军官作证说,被告被从阅兵场带来时,对被告没有任何控告。假如有强奸的指控,被告就会被关起来,而不会作为嫌疑人释放听候传讯。原告在所说的攻击那天晚上穿的衣服和衬裤都列入了证据。原告陈述她交出衣服以后,衣服被割了几个小口子,除这些小口子之外,这件衣服没有其他损坏。和衣服一样,她的衬裤也没有暴力的痕迹。
法庭记录认定,仔细考察举出的证据后即可发现,原告没有在当时环境和条件下做出足够的反抗来支持她对性交不自愿的说法。虽然证据显示 日晚事件开始时她不是自愿跟两个海军陆战队员走的,但是除了她自己的证词以外,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她哭过或者反抗过。与此相反,其他控方证人作证说,在她和被告呆在一起的那么长的时间里,证人既没听到她哭叫,也没看到她挣扎反抗。如果说这些要干预被告和姑娘的证人相信姑娘正在被强奸,而他们无力援救她,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同样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事件长达几乎3小时,所说的几次攻击就发生在交通繁忙行人众多的街道附近,竟然没人听到呼救声。她并没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被殴打,也一直没有失去知觉。虽然她宣称被告几次扼住她的喉咙和捂住她的嘴,医生在次日检查时在她脸上和脖子上没有发现伤痕。她作证说她的衬裤是被强力脱下来的,但在当庭展示证据时,却没有任何污迹和撕破之处。她的衣服也没有任何暴力的痕迹。在整个争执过程中她都没脱下她的手套。她的阴道口有轻伤,这种轻伤与自愿性交的情况相符合。她争辩说她做了当时环境条件下她力所能及的反抗,可是除了这点轻伤以外,所有其他事实都不支持她的说法。在警察拘押被告和她两人时,也没有见到他们精神歇斯底里和身体筋疲力尽的证据。对于被告违背原告意志和原告性交的说法,本案证据不能消除对此说法的合乎常识的怀疑。
军事法庭最后认定,根据事实和上述法律, 对控罪 1 及其说明的调查结果和下令审判的机关的相关决定 , 予以撤消。根据对控罪2和控罪4的调查结果,对法庭判决和下令审判的机关的相关决定, 予以撤消。总军法官认为,下令审判的机关根据以上陈述和建议采取的司法程序和行动是合法的。
这个陈述和建议后来得到了海军部长苏利文的批准。因此,对控罪1 及其说明的调查结果予以撤销。根据对控罪 2 和 4 的调查结果,审判的判决和下令审判的机关的相关决定也予以撤销。
对撤销皮尔逊强奸案判决,当时国内反映非常强烈,但许多研究国际法的学者认为,虽然在道义上这很不公道,但不能说这个案子不合法,因为美国法律是非常严格的,也是独立的。
关于沈崇案的一些背景材料讲完了,因为是演讲,材料的来源没有详细告诉大家,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可以与我联系。
谢谢大家。
摘自:《2004年中国最佳讲座》李公明/选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题:个人遭遇如何成为公共事件 ——以1946年发生的沈崇事件为例
陈郢客:温故知新沈崇案
【温故知新沈崇案】1.沈崇和谭卓
1946 年12月26日《经世日报》登出一条新闻:
【女生看电影 归途被侮辱   大学女生某,年19岁。昨晚9时,赴平安电影院看最后一场《民族至上》影片。散场后,忽见身后有美兵二人尾随。行至东单大操场地方,该二美兵即对该女施以无礼。   该女一人难敌四手,大呼救命。适有行路人闻知,急赴内七分局一段报告。由警士电知中美警宪联络室,派员赴肇事地点查看。美军已逃去其一,即将余一美兵带走。该女被强奸后,送往警察医院,检查后,转送警局处理。】
沈崇案就此拉开序幕。《经世日报》由经世学社创办,发起人为时任北平行辕秘书长的萧一山(后赴台)。抗战胜利后,《世界日报》、《新民报》在北平副刊。《华北日报》、《华北晚报》亦是北平大报。(更不用提全国大报《大公报》、《益世报》。)《国民新报》有北平参议会的背景,《北平时报》由国民党人李泽民主办,就背景与影响力而言,《经世日报》大约中上,算不得上驷。
据谢泳先生2001年重说沈崇案的史料: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本来是抢到头条新闻的。 【当时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获悉这一消息后,就在12月25日发出新闻,披露事情真象。北平市警察局局长汤永咸曾给国民党的中央社打电话,让中央社通知各报不要刊登这一消息。中央社当即以警察局的名义给各报发了一个启事,声称:“关于今日亚光社所发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果。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警察局当更发专稿。 ”为了阻挡发表这一消息,汤永咸还将亚光总编辑王柱宇和一些报社记者接到市警察局,叫他们具结,保证不发表此消息。】
诸位看官,如今中宣部被人调侃为“和谐部”,哪有上世纪40年代警察局直接出面来得BH。
亚光社签字画押写保证书了——可是中国人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何况人精扎堆的新闻界——亚光社不说,别家转发不行吗?26日,《世界日报》《北平日报》《新生报》《经世日报》到底还是说了!最狠的是《新民报》,将中央社的有关电文编成一条新闻——这下可好,大众不仅知道了沈崇案,还知道了政府有意封锁消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大禹的老爹鲧败就败在堵不如疏,这招防川防民,后遗症难料,一旦决口,不堪设想。沈崇案可证,70码也可证,——离民众太远了,愈嚣张愈盲愚,谁想出70码这等火上浇油的说法的?
沈崇住在东城八面槽甘雨胡同四合院,谢泳先生所提供的史料有云,《益世报》采访部主任刘时平一番辛苦,终于核实了沈崇住地:【他找到14号(注:甘雨胡同),一看这是非常讲究、有地位的人家,两扇红油漆大门紧闭着。他按了门铃后,一个老太太探出头来问找谁,当听到找姓沈的,说了一声“没有”就把大门关上了。刘时平正要转身之时,一位绿衣邮差过来了。乘送信人叫门之际,他看见信封上写着 “杨振清转沈崇”几个字,这一下他心中都清楚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杨正清。杨正清教授,沈崇表姐夫,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华北电厂主管。
沈崇的家世已非一般之好——刘时平所查到的北大注册卡标明:沈崇,19岁,福建闽侯人,先修班法文组新生。永久通讯地址:上海古拔路25号。 福建闽侯,晚清颇出了些人。禁烟的林则徐,赴难的林觉民,启蒙者严复,民国才女林徽音林长民这一家子,自不用提。沈崇祖上沈葆祯,是一代船政大臣,马尾船厂由我控,船政学堂自我开(严复、邓世昌、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都是第一届毕业生),这可是近代史上交涉国运的关键人物。其父沈劭,在国民党交通部任职,——这就提示了我们,沈家常住魔都上海。
日,时值圣诞平安夜。沈崇从魔都奔到落难帝都文化古都求学,不过20多天。看一场电影,命运转折,倒霉至极,不幸至极。
是的。历史不止一次巧合。沈崇去平安电影院看了一场《民族至上》,却惨遭强奸;70码的受害人谭卓,在西城广场影城看完电影《南京!南京!》,步行回去,被飙车族卷去了性命。现实冷酷如斯,却又如此充满戏剧性,叩人心弦。
这自然富有奇佳的新闻性:北大+名门世家女+美军正如浙大+富人+飙车+70码一样让人怒发冲冠,寒毛直竖——但凡长大成人,诸人均知灰色自有一片天地,拐卖儿童妇女到苦地的,一时也禁绝不了……这是真的,贫苦之危地,却难以拍案惊奇,这是每一天的挣扎,每一天的严峻处境——而北大不能保,浙大不能保,世家不能保,有为不能保,我们呢我们呢?再淡定的人,都难以安坐了。
该死的70码,在公关上可谓失败之极;沈崇案亦然如此。除了北大/名门/美军……是的,还有些别的……很糟糕的引信。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为美国兵开脱,便拿女生名声下黑手:“沈崇似非良家女子”,“美军是否与沈女士认识,须加调查”。 美联社更是坦荡无耻,污沈为妓:“少女引彼等狎游,并曾言定夜度资。”
12月27日中央社实在不好抹黑沈崇的家世,只能含糊承认:“沈崇‘似系良家妇女’,在北平某中学肄业。是二十几岁的妇人,出事时间是在晚十点半”。并且说:“检查后,只判断其曾受强暴之胁迫,尚无显著并被奸污之迹象……” 这等家世,才“似系”良家,那中国的“良家妇女”,能有多少?暗示她成绩不好,不检点,而且——早就不是处女了,这种抹黑手法,令人无语。
12月25日,中央社下禁令,亦打着沈崇幌子:【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2天后,刀风霜剑严相逼,如此相辱,就不怕沈崇自杀吗?! 12月28日北平行辕负责人在各报给出官方说法,异常曼妙太极:【此案系一纯法律问题,酒后失检,各国均所难免,惟望市民幸勿感情用事,致别生枝节,则宜注意也。】 12月28日,北平市长何思源(他有一个女儿叫何鲁丽)如是说:【“据检验结果,处女膜尚未十分破裂。”】 同日,《经世日报》刊载北京大学陈雪屏训导长讲话:【该女生不一定是北大学生,同学何必如此铺张。】 好一个“同学何必如此铺张!”若论耸人听闻,实不亚于今日之“70码”。可惜陈雪屏绝非不知情,因为陈雪屏训导长恰是管理沈崇的先修班委员会主任委员;也绝非口误或措辞不当,因为他还说了【该女生亦有不是处,为什么女人晚上要上大街,而且还是一个人?】 难怪北大学生,出离愤怒,热论如下: 【聪明的训导长,你会说:未必是北大学生,何必铺张。  现在是了,你还会说:不是我的女儿,何必铺张。 如果是了,你仍然会说:美军又不是强奸了我,何必铺张。】 没有网络的时代,只能串联+大字报。是的。那时串联、大字报盛行,非自文革起,亦不乏妙语如珠。 是的。这些言语,这些故事,鲜活如斯。历史的确像太多的轮回,早已发生的再次发生,不止一次地发生。
陈雪屏,这又是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物——最诡异的是,他还真和沈崇沾亲搭故。陈雪屏的妻子是林纾(林琴南)的族女,而沈崇的母亲,也是林族的。当然,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上司:福建林家的纽带不算什么,哪有政治正确和前途重要? 据谢泳教授提供的史料可见:这位陈雪屏训导长,不仅名言可堪千古,阻挠记者查实的亦是此人。【刘时平来到校注册部找到姓刘的主任。刘主任说,教务长(陈雪屏)吩咐过,谁也不让查。】刘时平掏出记者证恫吓这位刘主任,才看到了沈崇的注册卡。
刘时平连夜写了一篇通讯《沈崇小姐》,北平不得发言,他只能凭借自己兼任上海《联合晚报》驻北平记者的身份,寄到上海发表。外地好报,本地难言,那时即是如此。这是沈崇案第一篇徵实人物的文章: 【圣诞之夜,在华灯初上的时候,美兵两名竟敢公然在北平东单练习兵场强奸年方19龄之女大学生。时隔三日,这位不幸生长在中国的女学生,还没有一个知道姓甚名谁,以及当时遇难的真实情况……报馆记者,虽然有一部分知道了其中的内幕,然而没有一家报馆敢把事实真相透露出来。”】 在这篇通讯里,刘时平提到了北大沙滩的壁报,两种意见的争锋: 其一:“八路军有意唆使一个女孩子调戏美军,以致招辱”。 其二:“上述混乱听闻的宣传,简直是丧心病狂,忘掉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你相信哪一种?我曾以为这是智商检测,后来才明白,妄言自有屁股这尊大佛,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谢教授重提“真相”,暗示说法(一)是有道理的;可是再怎么思量都疑点重重。
刘记者寻到沈家,沈家起初是不认的。 【他按了门铃后,一个老太太探出头来问找谁,当听到找姓沈的,说了一声“没有”就把大门关上了。刘时平正要转身之时,一位绿衣邮差过来了。乘送信人叫门之际,他看见信封上写着“杨振清先生转沈崇 ”几个字……】 刘记者擅自进去,沈崇表姐亦颇无可奈何: 【“她还带着没有擦干的两颗泪珠,无可奈何地把记者引到客厅里。她用沉重的语气说:‘沈崇小姐住在这儿修养,不愿意和任何人接谈。因为她的祖父是两江总督沈葆桢先生,父亲历任交通部处长等要职,现在南京养疴,血压已高达220毫米汞柱。关于这件耻辱的事,实在不愿声张,第一是怕她父亲知道了,病上加病,更形严重;同时我们是福建的世家,只要提起姓沈的,当地没有一个人不知道’。”】 这和12月29日《新民报》的报道颇可互证: 【沈女士于本月一日新到北平,对北平地理尚不熟悉,现住于亲戚家中,廿四日晚拟与其外甥女同赴平安影院观剧,因其外甥女此片己看过,故未同往,沈遂独身前去,八时许至东长安街途中,致遭遇此意外之横祸。当美军暴行时,被一形似军人者发现,即跑至内七分局报告,待中美警宪联络班赶至时,已十时余,仅抓获一行凶之美军。现该女生近日精神极为颓丧,失眠两夜,为该女生之前途计,其家长不愿声张,复称:报上所载与事实颇有出入,且对中央社消息曾有“该女子年二十余岁,似系良家妇女……”等语,驳称,沈女士生于民国17年,实足年龄仅18岁零几个月,原系闺秀,何来“年廿余岁,似系良家妇女”等语。沈女士祖父曾任两江总督,其父亦现任交通部要职,纯系名门闺秀,素性极为倔强,求学尤极努力,对外界亦极少交往。并有警局口供可稽。且此种不幸事件发生于文化城中实不胜遗憾。又,现中美双方当局与其家属正积极交涉中,知无圆满结果时,该女生愿自行出头,并公开招待新闻界以明真相云”。】 世家素重名声,尤其姑娘被欺辱,家长不欲声张,亦是自然之理。然而政府的压制,激怒报界;而中央社等抹黑沈崇的说法,亦激起家长不满,岂可受此奇耻大辱?所以有“知无圆满结果时,该女生愿自行出头,并公开招待新闻界以明真相云”的态度。
沈家起初不欲声张——这像奉八路军命令调戏美军,故意招辱,设下陷阱吗?这苦肉计实在太苦太闷了。沈父沈劭——1922年交通大学毕业赴美,后担任交通部下属第一工程处负责工程的副处长,1942年带着4000多人在孟拱至印缅边境地段修路(参见1942年:中国民工中缅边境大逃亡),绝对是久经考验的党国干部,八路军如何能轻易插得手去?
证据何止一两处。1946年北大先修班沈崇同学,上海女子中学毕业——【参见《国立北京大学民国三十五年度第一学期先修班学生名册》,北大档案,卷宗号MC)】——绝非中央社所抹黑的“肄业生”。沈崇初到北平20多天,假设沈崇和共党相关,必定要追溯到上海中学时代。可是沈崇案事发,她的母校上海女子中学颇为平静;倒是她妹妹的学校中西女中反响强烈。这也忒奇怪了吧?中共地下党干嘛放着朝天大道不走,名正言顺得来个痛快,还要如此曲径通幽?
沈崇案发于12月24日,中共12月26日才反应过来。报界早已闹起,他们也是看报纸才恍然的哦。不仅如此,土共这支“黑手”颇懊悔示威游行中,手伸得有点晚了,他们就此展开真诚地自我批评:【在这次北平学生示威游行中,据闻核心组织的意见开始时落后于群众。】(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384页) 能不能严肃地自我批评,总结得失,这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大区别。国民党的屁股太沉,挪不动,也懒得挪了。得失天下——自有因果道理。
12月24日,“北大先修班因校方所规定之文理二科课程有所不满”,罢课是以抗议。事发突然,这是先修班学生自发的行为。若非如此,住宿生沈崇不会待在表姐家里,更不会起意去看那场该死的电影…… 平安电影院12月18日开始放映《民族至上》,每日三场,至12月24日,已经放映了7天,20场。若不是先修班罢课,考试日近,沈崇将不会卷入这场变故。话说回来——班上罢课,沈崇却回家了——恰见她毫无中共地下党的气质,别说当地下党,左翼青年都谈不上。十八九岁的世家小女,对政治显无兴趣,绕道为上。她乖乖呆在家里,后来决心就近看一场侄女已经看过的电影。
倘若当日土共和今日精英一副无耻嘴脸,必大肆炒作这一细节,附以种种冷嘲热讽: ——看看!这就是你不参加罢课的下场!那就是被美军强奸! 唉,精英的活儿,除了豁出脸皮,还真是挺没技术含量的。论证强权,抱大腿,欺负百姓,何其容易? 历史告诉我们,当年土共心胸和谋图相衬,厚德载物,不至这般躁急刻薄。今天有些人何其自负而猴急,哪里知道“人民”两个字怎么写?
除了累累证据,还有证人。日《经世日报》提到的无名“行路人”,这个小人物,在沈崇案中,却是一重要之极的人物。
【温故知新沈崇案】2.孟昭杰们,哪儿去了?
&[ 陈郢客 ] 于: 13:51:18 复:2200724
周星星教育我们,即使是死跑龙套的,也可以有“我是一个演员”的伟大梦想。 这个无名“行路人”——出现在那里,就结果而言,很难说及时——“我”只是个小人物,“我”看见了,可惜,两次救助未果。 但是,如果没有他,一切将会更糟。身劫难以避免,声名不可再辱。没有这个声音的存在,沈崇会被当日深心远谋的当局、他日得志猖狂的知识分子们怎么糟蹋,我们不用想象已可看见。人家翻案容易,沈崇翻身做人却太难了。
孟昭杰,第十一战区修理班工人。 谢教授史料中草草一语代过:【沈崇拼命抗争,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工人孟昭杰发现后,两次救助未成,便向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内七分局报告,当警察到出事地点查看时,普利查德已逃走,警察遂将皮尔逊和沈崇带回警察局询问。】 不知谢教授意识到没有,他草草代过的这个人物,对于他宏论大业翻案文章,实在是要命的威胁。 这位工人相当有素质。 近日H1N1流行,民众再次明白,海龟未必个个有素质,素质和学历关系也不大——非典时期,有疫区民工带干粮步行回乡,电话联系老父后,在村外喝了N碗水,——碗是父亲依约先放好的,他始终和父亲隔了20米远。喝完水,朝父亲磕了几个头,此人直奔当地防疫中心报到。对民众负责,对家人负责,细心周到,可叹可赞。 几个知识分子捧着几本书,便以为可以对“愚民们”指手画脚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幻觉。有素质肯干事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孟昭杰很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看见了,又如何?努力救助两次,又如何?那帮人打不过惹不起,一般人晓得厉害,也就罢了,可他不抛弃不放弃,报了警。 接警的是内七分局警士关德俊。 中国警方终于出现了。
自古衙门朝钱朝势开,一方是握有兵器的美军大爷们,人家还有治外法权的上方宝剑,大家心知肚明。另一方是一个小姑娘,警察局后来才发觉这小姑娘颇有来头。在发觉这小姑娘来头非小之前,警察局对待沈崇,显然是戴了有色眼镜的。
《燕京新闻》日登载了《沈女士访问记》,事主一方关于警方有如下回忆: 【警察局呢?说来还有文章。   当被污之后,来了一个警察。   夜是黑的,他来到出事地点,看见美兵暴行和这位苦难的少女一句话没有说,他先猛烈地掴小姐一个耳光,喝道:   “你究竟赚他几块美金?”   “谁赚他美金,我不认得他,他侮辱了我……我是大学生!”沈小姐刚遭美兵损害,复受中国警察同胞之残暴,悲痛无力地回答。   “既然你是大学生,他说的话你给我翻译一句。”警察同胞还在逞威,“大学生不会不懂英文”,他回身恭敬地叫美兵说一句英文。   狡猾的美兵看着这个警察,懒懒地说:   “She is my friend”。   “她是我的朋友”。她照着翻译。   拍!又是一个耳光凶猛地打过来。   “妈的,你说不认得他?他不是说你是他的朋友?”   “这是我翻译他说的。”   “你住在什么地方?”警察问。   “&&胡同&&号杨公馆。”   “呸,你住在那儿?你配住那儿?你只配住苏州胡同!”警察非常侮蔑地说,他不相信站在面前的这位少女是一位大学生,更不相信她真就住在杨公馆。他把沈小姐带去警察局,在警察局她又听到难入耳的冷讽热嘲,作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她,当时之痛苦悲哀可以想见。    警察局即以电话通知杨公馆,杨先生星夜赶至,接着检查等等手续开始,一直延至次日清晨5时二人才回寓。】
我们要感谢沈崇的“家世”,若非她的家世,这样的故事难以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烙印在大众心里。在那时中国,吃过美军亏的女孩子多了。即使出身小康家庭的,被奸污了,也多会被有心势力扣上“贪图美金贪图享乐”的帽子打发了事;底层更不用提——连沈崇都能被诬为妓女,她们能逃过吗?【它看来与1946年发生的大多数时间没有差异,唯一不同之处是,沈崇不是那种常卷入此类与美国水兵事件的姑娘:她是北京大学的学生。】(美国学者 Suzanne Pepper《中国的内战-年的政治斗争》) 1946年的沈崇就像2003年的孙志刚,人们大多对收容站的残酷略有所知,然而当一个大学生遇害,这种戕害不可能像发生在一个民工身上一样默默无闻—— 社会积压的愤怒就此喷薄,穿透了人们对于灰色地带的忍耐。人们忽然觉醒:我们忍无可忍,绝不再忍!
同时,亦因为沈家是世家,多有顾忌,不欲人知。沈崇也只是个十八岁出头的小姑娘,在保存证据方面,斯文人家,既不擅长,亦不积极。倘若真是土共设下伏笔,一环扣一环,绝不会沦落至此。左双文在台北“国史馆”查阅过国民政府外交部所存沈崇案原始讯问笔录,深有感触,【沈崇在保留犯罪证据方面毫无经验,皮尔逊在她身上曾两次得手,但因她拼命挣扎,竟未在她身上及衣物上留下罪犯的任何体液,因而在后来的审讯中显得相当被动,实在不像是有意设局。】
正因如此,证人孟昭杰们的存在,便格外具有价值。原谅我此时抖这个包袱,是的,目击者不止一人,一共是5个人。孟昭杰势单力孤,回身叫了同伴帮忙。警局亦留有他的报警记录。
《北平市警察局为呈报沈崇案经过纪要致内政部警察总署代电》内称:【“一、事实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年十九岁,寓居本市内一区甘雨胡同十四号。于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八时三十分,由家赴东长安街平安电影院看电影,至影院迤西地方,由对面(东方)走来美兵二名,突将沈头挟持,拖架南行。沈崇当时呼救不得,被挟越过马路至使馆界界墙下,即被一美兵强行奸污,连续三次。事被第十一战区修理班供职之孟昭杰等瞥见,告知于内七分局警士关德俊辗转报告本局,当派警在当场将肇事之正犯美海军陆战队士兵皮尔逊(Peirson William)一名带交美海军宪兵队看押,将被害人带局讯悉前情。本局为详求当时事实真相计,曾将被害人送往警察局医院鉴定,确属被奸,开具鉴定书,并协同北平地方法院首席检察官纪元赴现场覆勘,制作笔录。传据证人孟昭杰、赵泽田、张志新、赵玉峰、马文彬等五名供明当场发现经过暨聆被害人哭泣甚哀。并警士关德俊、刘志平、尚友三报告美兵皮尔逊强行奸淫,施行强暴各节,均与沈崇所供符合。又据本局外事科科员张颖杰及巡官策绍明报告,该被捕之美兵(皮尔逊)身穿制服,面部尘土颇多,一手戴手套,一手未戴。被害人身着之大衣纽扣未扣,里衣未扣齐,大衣后下部浸湿一块,两袜脱落于腿腕,头发凌乱,全身灰土,显曾抵抗甚烈。是本案犯罪事实至为明显。】
“辗转报告”这四个字并不简单,和何思源市长“处女膜尚未十分破裂”的用词一样考究,字字珠玑,充满了官僚体制的智慧——预留空间,方便塞责及下步运作。
沈崇被架至操场,Pierson Williams实施强奸,T.Pritchard协助守卫。孟昭杰第一次被Pritchard驱逐,第二次叫上了稽查员,仍然被驱逐。后关德俊视察现场,T.Pritchard已离去,Pierson还压在沈崇身上。警方将Peirson William带交美海军宪兵队看押。三个小时,中国人不能救助沈崇,若被新闻界发难,警方显然颇为被动。“辗转报告”寥寥数字,妙处便在这里。片警儿关德俊随时可以抛出,责任自然就由他杠了。
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和 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强加给我们“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诸位列强国人士,在中国胡作非为,中国政府亦不能处理。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调整了其中国政策:进一步扶持汪伪政权,汪伪政府对英美宣战,日本则“主动”撤出租界,放弃治外法权。反正,大半中国都是它的。美英为换取中国牵制日本,唯有应变,许以支票,日,中美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 1943 年10月1日,经蒋介石签字而命令公布了关于《处理在华美军人员刑事案件条例》,规定:“对于美军人员在中国境内所犯之刑事案件,归美军事法庭及军事当局裁判”,空头支票的泡沫正式破灭。 抗战后,美海军陆战队5-6万人驻扎我国。1946年 9月20日,蒋介石致电司法行政部氏谢冠生,提议将治外法权有效期延长“至在华美军全部撤离后为止”。司法部颁布《防止美军人员刑事案件发生及确保受害人获致公允裁判注意事项》,要求“各地治安机关,应随时告诫当地人民,勿于美军驻扎处所,及附近地带,逗留窥探,藉免误会。如遇美军酗酒,或藉端滋事时,并应劝导在场民众疏散,不得围观”。国防部更规定,在华美军顾问团官员眷属犯法,“甲:肇事人员,请免逮捕;乙:如车辆肇事,请免充公;丙:请协助肇事人员以电话立即报告美军宪警,以便到场调查该案”。
孟昭杰显然有“刁民”色彩,沈崇案,用官方的话要而简之,亦不过是“美军酗酒,或藉端滋事”,司法部希望“在场民众疏散,不得围观”。孟昭杰何止于“围观”,挑战美军有之,报警有之,真是个“好事之徒”。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谢教授私下摘引了一份所谓的“美军档案”——谢教授告诉我们,周一良公子周启博先生调出记录,然后,“据周先生介绍”,谢教授洋洋洒洒一大篇,无时间,无任何证人名录——这又如何可信呢? 谢教授不欲提供英文原文方便比照,亦不负责提供这份档案的时间,所有证人均隐约不详——却勇于翻案揭秘,当真强悍。 有两份记录:
一份是《北平地方法院致美国驻平海军陆战队司令公函》。 【“案据沈崇于本年元月四日起诉:本人于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八时许,在北平东长安街平安电影院附近,被美兵二名强架至东单操场地方,由一美兵连续强奸,另一美兵帮助强奸,请求法办等情到处。当经本处侦查,兹根据被害人沈崇并证人关德俊、刘志平、唐文华、王桐、孟昭杰、赵泽田、马文彬、张志新、赵玉峰等供述,以及各医师之诊断证明书,检查伤单等件,认为该两美兵确有犯罪行为,经向北平市警察局调查犯罪人系贵部士兵。其当时捕之一名,其姓名为 Pierson Williams,已送交贵部。其另一名,已由贵部拘押。相应依据处理在华美军人员刑事案件条例第四条第二项规定,函请查明依法惩处为荷。此致美国驻平海军陆战队司令官。” 附送证件:
(一)被害人沈崇侦讯笔录一份,附肇事地点略图一份,伤单一份。(二)证人孟昭杰、赵泽田、张志新、赵玉峰、马文彬、唐文华、王桐、关德俊、刘志平、尚友三、李凤坡侦讯笔录共十一份,内附证人结文共十份。(三)警察医院诊断证明书共两份。(四)勘验笔录二份。(五)北平市警察局外事巡官朱绍明报告一件。】
一份是谢教授转述的“时间不详 证人不详 原文不详”的“美国档案”。所谓 美国档案
——你相信哪一份? 无论是对极想“息事”的当局,还是对今日的翻案教授——孟昭杰们还真是棘手。唉。
(土鳖扛铁牛)
【温故知新沈崇案】3.很傻很暴力(上)
[ 陈郢客 ] 于: 10:05:30 复:2200724 2008 年诞生了一副牛联: 上联  很傻很天真 下联  很黄很暴力
民众向来油菜。在政治领域里,则需词语重组,——“傻”和“暴力”往往浑然一体。确切说,愈愚盲愈嚣张,愈嚣张愈愚盲,古往今来多少人事,很少逃过这一循环。
中国的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百姓。但凡明智的统治者,都会承认并且善用这句话的信息。中国老百姓耐力惊人,但凡治人者知道收手,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中国老百姓对于统治者,向不敢期待,亦多有宽容。——别把人逼到绝路即可,别傻到让老百姓彻底死心绝望即可。
三千年变局,于满清既是挑战,更是其洗白历史罪孽的最好机会。倘若满清放开怀抱,汉族精英也罢,民众也罢,必会坚挺,以之为核心,一致对外。满清政府的 “合法性”即由此真正确立,历史旧账亦会揭过不提。然而满清政府囿于部落小私,被中国民众抛弃,不仅失去江山,爱新觉罗后代亦和每个中国人一样,承受亡国边缘的苦楚。 中国人民自古有非凡耐心,且着眼未来,看重大局,执政者会拥有异常多的纠错机会或弥补机会, ——满清政府有,国民政府有,今天的土共亦会有。那么多朝代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可是看似小概率的事情却一再发生,官僚机器锈透了,临危收手,谈何容易?古今多少事,难逃因果,唯有一声叹息。
沈崇案发前一个月,1946年11月4日,蒋政府和美国签署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即臭名昭著的《中美商约》。内容大体如下: 一、美国人可以在中国“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经商”,其经营范围包括“商务、制造、加工、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并可以在中国开发矿产资源、购置产业、建筑房屋和租借、保有土地。美国的“法人及其团体”,在经济权利上与中国的“法人及团体之待遇相同”,凡依美国法律组成的“法人及团体”在中国也要“承认其法律地位”。 二、美国商品在中国“征税、销售、分配或使用”,享有“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中国“国民、法人、团体之待遇”,美国“任何种植物、生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以及运往美国任何物品之输出,“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 三、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可以无限制地一只船停泊几处口岸,其人员货物可以经由“最便捷之途径”,有通过中国“领土之自由”,“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或予以任何不必要之迟延或限制”,而且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只要在遇到“任何危难”的借口下,就可以开入中国“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 四、美国人在中国的住宅、货栈、工厂、商店及其他业务场所以及一切附属房地,中国人概不得进入察看或搜查,其中所有书册文件或帐簿亦不得查阅。
蒋政府为得到美援,打赢内战,全面出卖中国及中国大众的利益——中国民众谁愿集体喝下这杯毒酒,只为解利益小集团之渴?无论是底层还是工商实业家,利益均被损害,群情滔滔,亦是自然之理。
“还我青岛”是五四发端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中国惨胜日本,青岛却落到了美国人手里。 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6师谢勃尔少将率众由前海栈桥登陆,几天内,2.7万美军登陆。这一住下,人家就不肯走了。 日,美海军第7舰队抵达青岛,落户远东。这是什么样的国际主义精神? 1946年11月,蒋政府不但签了《中美商约》,还签了《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青岛遂成为美国在远东的重要基地。直到——月,解放军发动历时一月的青即战役,解放青岛,美军被迫撤离。
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共之战,并非纯粹的内战——蒋政府为己之私正把中国拖入殖民地,是可忍孰不可忍?要不要红牌拿下?在殖民地和自立自强的国运博弈中,中国人民做出了清醒的选择。
当然,绝大多数民众不得不立誓弃绝政府,这必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必有一个酝酿的过程——沈崇案发时,丧钟初响,蒋政府尚有时间和腾挪空间。然而,朽木不可雕,民众眼睁睁看着它死命折腾,越做越错,越错越不肯罢手,奔向自己的末路。
(且待我慢慢道来。土鳖扛铁牛。)
【温故知新沈崇案】4.很傻很暴力(中)
&[ 陈郢客 ] 于: 11:56:41 复:2200724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被称为“导火索”的历史事件,看起来是事发突然,且事发偶然。 倘若深究其理,鲁迅的“地火”学理显然更切内情。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往往如此。古谚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邓公也说过:“迟早要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只不过是迟早、大小的问题”,可见他政治家的视野和洞察。
美军在中国耀武扬威,胡作非为,我们可以想见。当然,现实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据天津国民党警察局档案统计,自日到1947年9月,驻扎天津的美国军人共实施重大车祸、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捣毁财物等犯罪案件 365起,导致中国民众死亡、重伤达2000余人。美军没有任何责任人受到刑罚。
据北平国民党警察局档案1946年1月美军汽车肇事案统计数据:    日期      地点             伤亡人数
一九四六年一月三日   外五吉祥路东口外        伤男一人        七日   内四阜内大街三十二号门前    伤女一人       十四日   内二六部口北口外        伤男一人       十王日   内四中毛家湾西口外       伤男一人       十七日   内一履中牌楼          伤男一人       十九日   内一南小街南口         伤男一人       十九日   内四南草场           伤男二人      二十三日   内四西四北大街         伤男一人      二十五日   外二观音寺           伤男一人      二十六日   外五三益里口外         伤男一人      二十七日   内四西四北大街         亡男一人 一月之内,伤12人,亡1人。“美军汽车肇事后,任便驶去”,“即或当场查获”,“只酌付被害者少数赔偿费而已,至对肇事司机人,并无若何处分”,此时中国堪称美军大爷们为所欲为的乐土。(一九四六年九月八日北京市警察局长汤永咸与北平行辕代电)
沈崇案发后,《国立北京大学全体同学抗议美军暴行大会告全国同学书》记载了以下事实: 【在北平九月五日,因为穿了一条美军裤,把辅仁中学同学曹桂明打伤;十月一日王振华律师被美军大卡车撞死;十一月二日,市立中学体育教员徐振东又被美军碾成肉酱;至于打死铁路车夫和其他老百姓死于美车下面的,真是举不胜举。 在中国土地上,在文化的故都里,美国兵们居然把我们的姊妹强奸了。(注:指沈崇案) 然而,这不过是千百件美军暴行中之一个,还有在上海不也有美军踢死我们同胞的事发生吗?(注:指美国水兵打死人力车夫臧大咬子案)在天津,不是有美军将街头的孤女抛下河吗?在堂堂国都所在地,一位公务员的妻子被扯在草坪上强奸,宪兵看了不敢去救的吗?总之,在每一个有驻华美军的城市里,报纸上不每天都记载着美军车辆碾死中国人民的新闻吗?更悲惨的,在塘沽,在沈同学被强奸的同一晚上,一个年老的小商人被十几个美国士兵用木棍打破了头颅,用尖刀割下了耳朵,以至于死去。】 天下苦秦久矣! 沈崇案终于成为历史事件导火索,特别在哪儿呢? 臧大咬子案已经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沈崇案实不啻于加了一把火。 底层人民向来被人欺负,不仅仅被美军欺负,也要受权势阶级欺负;可沈崇的家世、学校,实让人痛楚地体认到:中国实际就是一个殖民地,虽高层世家也不能保证安全。还能忍耐到哪里去?中国人向来知道“清醒”的痛苦,多数人但凡能“睁只眼闭只眼”,是很善于自我说服的;沈崇案把人逼到死角,逼人正视思考“这是什么世道”,难以遁逃。
沈崇案发当日清晨——有一家报纸以辛辣的笔触讽刺说:圣诞要到了,洋大人肯定要撒野,没人保护我们,中国人只有宅在家里的份儿。谁也没有想到,华灯初上8 点半,繁华大街上也能发生这等事情——讽刺却被落实了,惊诧莫名愤怒非常,这自然是屁股还没遮住脑袋人士的直接反应。
对于国家政府而言,危机公关的上策是:预留空间,防患未然。 政府拥有决策的权力,亦要预估民众的种种反应,并有所准备。一个企业尚要预估市场,何况一国法统政府?当然,这要求统治者“知己知民”。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一个王朝生机勃勃的初期,往往积极纳谏,甚至承民心之先;中期虽有颓相,但凡未病入膏肓,玻璃碎了,得补,再不济也要裱糊一层白纸。有这层白纸,民心才不致绝望,另起炉灶。所以说,这层白纸,关涉甚重,——政府的道统尊严,政府的合法性,不可失也。08年奥运前夕及奥运期间,土共对于军车严控督查,格外紧张,——自己好歹知道军车声名不佳,若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媒体大战中,不可逆料;遂有此举。
沈崇案发一个月前,蒋政府签了《中美商约》和《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非官方报纸一致批评该条约,坚称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给予美国这样强大可畏的伙伴以如此广泛的商业特权,无疑是一个愚蠢举动。早在签订该条约之前,全国各地的商人已经不断在抱怨美国产品的不公平竞争了。】(见美学者《中国的内战:的政治斗争》) 这是两个非常坏的条约,背叛全国民众的利益,群情鼎沸。而【美国人的举动在整个1946年频频成为新闻评论的主题。政治立场迥异的报纸,如《和平日报》和左翼的《文汇报》报道了大量的美军开车横冲直撞、打劫抢掠、酗酒强奸甚至枪杀事例。】
天怒人怨,风头浪尖;唯有减压,哪怕是象征性的。签下条约,蒋政府实应和美国大佬就美军风纪协调一二,这是可以谈的。——我刚刚出让了如此巨大的利益,民意麻烦,土共亦非俗物,还请贵军军纪略微收敛一两个月。万一因小失大,我损失尚在其次,您未必能安享这么多利益了。 美国是一个利益为重、非常务实的大国,朝战后会反思,这是“一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对抗错误敌人的错误战争”;去年亦会“懊悔”把俄国逼得太紧,人家自然要回一拳。晓以轻重利害,值得大佬估量一二。 读民国史,蒋政府对列强大佬的理解亦失之肤浅,令人叹息。有种种幻想,往往泡沫破灭,沦为空想;手上的牌,如何打最佳,积极性有欠,思考有欠,行动有欠 ——蒋政府从未试出大佬的底线,甚至怯于尝试。乏胆识,乏热情,失之过卑。事情便必然会一边倒:人家不断打破你的底线,事实上,你也好像没什么底线。
这方面既不敢尝试,沈崇案发,唯有引导舆情,亡羊补牢。此乃中策,事情严峻,尤需详尽分析,谨重以待,不敢有失。 政府没有意识到沈崇案的特异。报界反应迅速,封锁消息已不可能;沈崇的家世,5个富有存在感的目击证人——这意味着“息事”的惯用套路均难奏效,且后遗症匪浅。
蒋政府一向手段粗糙,所谓“息事”的惯用套路—— 1)暗示强奸受害人“贪图享乐或亟钱卖身”,和美国大兵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倘若受害人出身底层小康,暗示往往有效。可是沈崇的家世、学校,显见棘手,迷汤不好蒙混。 2)受害人当然是“共党指使”。可惜“狼来了”的把戏玩得太多,民众已经疲了。日,西南联大及云南大学学生为反对内战、反对外国插手内战、言论自由举行罢课。初到昆明的邱清泉将军对云大校长甩出“你的学生有言论自由,我的士兵有开枪的自由”,彪悍之极。12月1日学生未出校门,很多陌生人冲入校园,3名学生1名老师被炸身亡。十几人受了重伤。学生后来抬棺游行,昆明大学区几周后才恢复平静。蒋政府逮捕了两名复员军人,并从速处决,然后宣布:这两个人被共党买通,制造事端,学潮是土共煽动的。国防部亦有人发言,不仅煽动学潮的是共产党,就连“身藏武器溜进圣洁的学府,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酿成了如此惨剧”的黑帮也是共产党用“金钱和高位”收买的! 陈胜兄(Victor Chen)和吴广兄(Broad Wu)这一年被恶搞的网友们撒豆成兵,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全世界奔忙;当年土共在国府庄重的声明叙述中依稀如是,任何事都和执政党无关,全是土共的缘故。有胆做没胆承认,大学生不好骗,也是真的。“我们不相信,区区几个政治阴谋家就能煽起万余学生和教授采取一致行动,倘若他们能如此轻易受骗上当,那么普遍的反战呼声何以未被安插在各校的特务们压倒?”1945 年效果几无,1946年还要故计重施,脑子进水咩?何况这招于1946年的沈崇案却是大忌,1945年只是单纯抹黑对手,1946年施用却不可避免中伤受害人!沈崇的背景:世家女、读名校、绝非左倾——明火执仗的栽赃,全天下人都心知肚明政府在恶劣扯谎抹黑,侮辱我们的智商,这还不是火上浇油?!
就沈崇案的最终结局而言,皮尔逊被中国判了15年,转送回国;很快无罪释放。既然法律不过是一场游戏,走走过场而已,为何不好歹哄哄百姓? 政府做义正辞严状,好好把戏扮完,方便中国百姓自我说服,临界点掐灭燃线,也有利于自己的法统尊严。 即使初期宣传拙劣,执政党到底有大把机会,扮“痛定思痛,幡然悔悟”也好啊。哪怕心里自我强梁,不肯演一出“义正辞严”的戏,抢占道义制高点;固守“拖字诀”,“重重举起轻轻放下”,慢慢消磨民众的关注,躲过锋头,再行蛮霸,亦是一招。 善良女子遭遇感情骗子,囿于情根深种或机会成本太重,宁愿沉醉不愿醒,可是现实严酷,那位连哄连骗都不肯了,一头热的梦可怎么继续,——你倒是哄哄我啊!
这分明是末路图景:官僚机器“目中无人”,亦不屑“打点”群众,裱糊裱糊,做做表面文章。蒋政府不懂“和谐社会”的道理,老子枪最大,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谁赞成,谁反对?丢失的民心道义,它是不怕也不在乎的。 另一方面,又色厉内荏,耍强蛮又爱撒娇。责任永远属于共产党,自己高贵无辜——这实际上是将自己从“执政党”降低到“在野党”的水准,损失尤重。蒋政府不觉得,官方承认“官即是匪”,实质即自己将“合法性”拱手让出了。他只相信抱美国的大腿,有钱有武器,搞定一切,不在话下。
《易&革&彖辞》有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一词,实肇端于汤武。中国树立了一种“天道”传统:夏桀无道,“天道”(即法统)便可以转移。商代夏,周代商,几千年均是如此。 “法统道义”需要苦心经营,用心维护。道义尽失,“合法性”亦不复存在,“革命”(天命的转移)有理。中国从一开始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不过是这个简单道理的反复书写。 不尊重人心道义,不尊重历史内核,还请后果自负。
蒋政府走得太远,越做越错,——先毫无顾忌地侮辱民众智商;后来却激得大伙儿不怒反笑,深感自己智商的优越性。唉。
(且听下回分解)
【温故知新沈崇案】5.很傻很暴力(下)
&[ 陈郢客 ] 于: 00:15:43 复:2200724 沈崇案发时,国民党是第一大党;军队400万,是土共军队三四倍;且法统在手。说到学校系统控制,执政党亦天然占有资源优势。
1946年,国民党党员通讯局在北平区成立,亦专设了“学运组”,在全市47个大专院校均有下设小组。除此之外,还有“中统学运组”特务组织在各校活动。李宗仁时任北平行辕主任,在回忆录里承认,“国共两党此时在北平各大学中都有职业学生从中活动”,“国民党的学生甚至身怀手枪,在宿舍和教室中耀武扬威”。
谢泳先生所提供的资料亦可相佐——邵燕祥如是回忆,【像我这样的年轻学生,主要是从自己所持的是非、善恶这些道义标准决定去取。师友之间的互相影响也会起作用甚至决定的作用。我相与的尽是传统所说的好学生,品学兼优的为多。我们当然看不起带流氓气的、飞扬跋扈的学生。别处我不清楚,偏偏我们学校里,少数三青团分子中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泡MISS’、打群架的一流。基层如此,上层可知。我在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前后,认同‘军队国家化’的同时,认同‘党团退出学校’一说,就缘于这样的感性基础。事实证明,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知识分子,这些口号是得人心的。以周恩来为首的在国统区活动的共产党人,分别在高层的社会贤达(政治界、文教界、工商界人)和基层的学校师生间,所做的宣传和统战工作是成功的。这与他们的人格形象分不开。我之投向共产党,不能说没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基础,但肯定夹杂了许多纯感性的东西。 ”】 邵燕祥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普通中间派学生的心路历程。1947年,他尚持“党团退出学校”的中立看法:所谓职业学生,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应撤离校园,还其一片净土。然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偌大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亦是客观现实。 再以谢泳先生提供的史料为据: 杨端六、袁昌英夫妇的女儿杨静远在美读书,1948年写给恋人的书信倾心话胆:【我们倾向于主张维持现状,因我们正好是现状的受益者。由于害怕失去我们正在享受的特权,我们自然会反对任何可能要求我们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以利于全民的改变。我们也许不愿承认这一点。但这正是存在于我们意识底层的东西,它使我们反对建议中的由国民党、共产党和非党自由派人士组成的联合政府。我们这少数人要不要联合政府,其实无关紧要;广大的中国人民群众需要它。而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每时每刻都在壮大。反动势力只能推迟它,却绝不能摧毁它。这一天终将到来,中国人民将站立起来,作出自己的决定。华莱士先生是对的,他预见到这个重大事件,对美国人发出警告。联合政府将不是一个一党统治的政府。利昂先生说:‘一个联合政府中只要有了共产党人,那就除共产党人什么都没有’,他这话只不过重复陈腐的歇斯底里里滥调。奇怪的是,他竟把‘恐怖和屠杀 ’与联合政府相提并论,而他明明知道这些正是国民党政府目前所采用的手段。一个联合政府没有理由停办教会学校和医院。既然联合政府代表了全民的利益,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物都将被接受和欢迎。我们中国人民不要一个共产党专政,正如我们不要一个国民党专政。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长对组员的评价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