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了,党党员关系在镇政府想转到镇政府,现在都是网转,网上搜不到镇政府的全名确认不了,该怎么办?

我的党员是毕业后在学校转正的,现在想把党籍转回家里,介绍信上学校_百度知道
我的党员是毕业后在学校转正的,现在想把党籍转回家里,介绍信上学校
我的党员是毕业后在学校转正的,现在想把党籍转回家里,介绍信上学校盖章的日期是3月23日,那我是9月23日之前到家里报到就行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情况和你一样,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党的关系留在单位里!像你这种情况,我建议把党的关系还是放在单位里,因为你的单位是国企,党员的关系还是很有用处的!转到家的话,就相当于没有党的关系,因为在单位,你还可以过组织生活,要是放老家,就什么都没有!还有放老家,党费缴的比较少,在单位和工资挂钩,一般最多一个月30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外蒙古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外蒙古(:Ар Монгол
)是一个历史名称,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包括今日的(占地156.65万平方公里)和联邦(占地16.8604万平方公里)等地区。
清廷根据其对蒙古地区统治政策的需要,将蒙古地区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指以世袭札萨克为旗长的蒙古各旗,与内属蒙古相对。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又称外札萨克,狭义的外札萨克蒙古即外蒙古,包括四部;广义的外札萨克蒙古还包括西套蒙古、科布多蒙古、青海蒙古、新疆蒙古。根据《大清一统志》称呼漠北为“统部”,清末开始称其为外蒙古,但实际上乌里雅苏台统部还有一些旗属于内属蒙古,故此称并不准确。
外蒙古1921年宣布脱离中华民国独立后,1924年建立,1944年所辖的地区大部分并入苏联。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根据国际条约承认外蒙古独立,国民党当局赴台后声称苏联背信弃义取消承认其独立,
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1992年改制后国号变更为。
在中国民间有人用“外蒙古”一词称呼现代的蒙古国,作为非官方称呼该词实际并不准确。
首先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也生活着同属蒙古民族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沙俄一直担心外蒙古的独立会对布里亚特人造成示范效应。
外蒙古称呼
外蒙古,首府为(现名乌兰巴托),辖区包括今日的全境,还包括今联邦所属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的大部分领土(地区)和被俄罗斯强占现属于东北部的部分科布多地区以及俄罗斯南部、南部部分地区,面积共180多万平方公里。广义的外蒙古还包括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地区(在中割让予俄罗斯)和贝加尔湖西边、南边的部分地区(在中割让予俄罗斯),面积共计260多万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的外蒙古一词,于中
北洋政府出版的外蒙古地图
国清代俗称为喀尔喀蒙古,喀尔喀又译作哈尔哈﹐是蒙古语Халх的对音。辖下也有盟旗等类似省份、县治的区划。与内蒙古相同,清朝按照编为「盟」、「旗」,皆未建省,有。西方列强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一统江山从此开始遭到破坏,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神圣国土开始惨遭瓜分、蚕食。清朝后期开始称辖区为外蒙古。成立后,即称外蒙古。1915年《》签订后北洋政府设置,实施自治。1924年在苏联控制下改称。1928年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沿用其为名义上的行政区划名称,不过即使于此,外蒙古之区划或名称仍于之后被大量引用。
外蒙古历史沿革
外蒙古综述
外蒙古是指与清朝结盟较晚的大漠以北蒙古部族,他们属于喀
外蒙古形势图
尔喀部的分支,因准噶尔部(西部卫拉特蒙古之一)的进攻,在清朝康熙时期始与清结盟,共同对抗准部,而后经历雍正、乾隆两代始正式归附清朝。康熙三十年经(多伦淖尔会盟),喀尔喀部正式归附清朝,当年(一说三十一年),始编蒙古旗分佐领,三十一年,各旗颁给,印文满蒙两种文字,旗之上设盟,乾隆十二年(1747年)给各盟长颁发所铸印信,嘉庆间有盟四,旗八十六,佐领一百七十七。因归附较晚,清代称作外藩蒙古,以与早期即内附的蒙古各部相区别。其中外喀尔喀的车臣部、土谢图部由清朝驻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办事大臣管辖,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部由清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统辖。 清朝后期特指辖区为外蒙古。中华民国成立后,沿用其称呼。1915年“”取消后成立蒙古地方。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再次沿用北洋政府的蒙古地方作为行政区域划分。不过即使如此,外蒙古之区划或名称仍于之后被大量引用。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前期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巨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之一。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先后被俄国、苏联控制,之后一部分被并入(即现俄罗斯联邦)的、、等,另外一部分则被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外蒙古独立是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强占中国的、整个、迫使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等,对中国造成极大的伤害。美、英两国在未通知中华民国以及其他盟国之下,于日与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又称“雅尔塔密约”)。其中规定:“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保持。”
外蒙古清末之前
蒙古高原上从古至今有多个和部族繁衍生息,如、(鲜卑同种)、、等。中国时期,突厥势力淡出该地区,迁入,蒙古各部臣属于辽朝。辽灭亡后,在13世纪初的金朝,蒙古人的首领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帝国)。其后建立的元朝包括现在中国的大部、、等。明朝时蒙古人退回塞外,维持政权,与明朝对抗。后来满族统治者与(即内蒙古)诸部结盟,建立清朝,统一。其他、部族也逐渐成为清朝的臣属。1635 年,塞北诸部落向(大清)归附,遂称内蒙。此时外蒙由喀尔喀部(三部落总称)统治下,地广人稀。1660年,由突厥民族后裔建立部落(生擒)分裂的一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汗的带领下,进攻外蒙。喀尔喀三部落全面溃败,商量救亡策略。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俄国,二是归附中国。库伦(喇嘛教,与信仰相同)作出了影响后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决定,归附中国,而不是向俄罗斯投降。他说:“俄罗斯持教不同,必以我为异类,宜投中国兴黄教之地。”加之库伦活佛与玄晔私交实笃,外蒙最终主动归附,清廷出钱出力,派精锐协防。1696年,葛尔丹大汗在清军三路大军围剿下大败,次年葛尔丹自杀。自此180多万平方公里北方纳入中国。
明中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之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台吉有七子,分居喀尔喀河流域,这七个鄂托克(领地)被称为“喀尔喀·多伦·和硕”,即喀尔喀七部或喀尔喀七旗。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七部举旗南迁,投
清总理学务大臣审定《皇朝直省图》的蒙古图
奔清朝,被在喀伦边内。三十六年,噶尔丹败亡,喀尔喀蒙古诸部回归旧牧地。这时喀尔喀分三部:土谢图汗部称中路,车臣汗部称东路,扎萨克图汗部称西路。雍正十年,喀尔喀亲王额驸策棱在额尔德尼昭(即光显寺,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北)大胜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清廷以其“劳绩懋著”,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于额驸策棱的赛音诺颜部,从此赛音诺颜部始为大札萨克,与三汗部并列为喀尔喀四部。至嘉庆间(),喀尔喀四部有四盟,八十六旗。
 东界肯特山,西接翁金河,南临瀚海,北靠楚库河,接俄罗斯。始设十七旗,雍正间()增至三十八旗。嘉庆时()有旗二十:土谢图汗旗、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左翼中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左中末旗、左翼右末旗、左翼末旗、右翼左旗、左翼左后旗、右翼左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右翼右末次旗、右翼后旗。诸旗会盟于汗山,称为汗山盟,驻土拉河南北。有佐领五十九。
 东临额尔德尼陀罗海,西接察罕齐老图,南界塔尔衮柴达木,北邻温都尔罕。康熙间()编旗二十一。乾隆间()有旗二十三:车臣汗旗、中左旗、中左前旗、中右旗、中右后旗、中前旗、中后旗、中末旗、中末次旗、中末右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中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前旗、右翼左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诸旗会盟于克鲁伦河巴尔和屯,称为巴尔和屯盟,驻克鲁伦河左右。有佐领五十四。
 东临翁锦、西尔哈勒珠勒,西界喀喇乌苏、额喇克诺尔,南接阿尔察喀喇托辉,北界推河。
清末的库伦喇嘛
康熙三十年,策旺扎布受封扎萨克和硕亲王,始设八旗,后增至十二旗。雍正间增为十五旗,乾隆间增为十七旗。嘉庆时有旗十九:扎萨克图汗旗、中左翼左旗、中左翼右旗、中左翼末旗、中右翼左旗、中右翼末旗、中右翼末次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右翼后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附辉特旗。诸旗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称为扎克河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驻杭爱山。有佐领二十五。
 东界博罗布尔哈苏多欢,西接库勒萨雅索郭图额金岭,南临齐齐尔哩克,北接齐老图河。雍正十年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额驸策棱的赛音诺颜部,始别为一部。嘉庆时有旗二十四:赛音诺颜旗、中左旗、中左末旗、中右旗、中右翼末旗、中前旗、中后旗、中后末旗、中末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左末旗、左翼右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末旗、右翼左末旗、右翼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右后旗、右翼后旗、右末旗,另附厄鲁特前旗、厄鲁特旗。诸旗会盟于齐齐尔哩克,称为齐齐尔哩克盟,驻翁金河北。有佐领二十五。
1854年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说“中国一旦发生政变,也不应容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受到俄国保护”。
1911年(宣统三年),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封建上层,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驱逐清朝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即《库伦条约》)。
外蒙古民国初期
八世哲布尊丹巴称帝后所用旗帜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统治时代,然而由于模仿西方(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无视中国仍存在各系军阀的国情,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没有着统一的强大的政治力量,议会选举制被军阀利用,中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内战内斗的时代。1911年(清三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在驻库伦(现乌兰巴托)领事的策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派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出使俄国,后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自称日光皇帝,年号。随后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蒙古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1911年外蒙古叛军,在沙皇俄罗斯鼓动下,驱逐清政府官员,侵入内蒙古,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袁世凯出兵经过三年收复内蒙古,但没有收复外蒙古。
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日中俄蒙在恰克图签定《恰克图协约》,将此声明具体化。据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袁世凯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汗”,并赦免独立运动人士。外蒙古实行自治。
1917年俄国爆发,之后其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事实上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在日发表对蒙古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19年8月,外蒙古三盟(土盟、车盟、扎盟)王公联名密呈库伦,自愿取消自治,恢复旧制。俄国领导人在世时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中国土地全部无条件还给中国人民,他承诺,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外蒙古将自然回归中国。
日,中华民国大总统和政府首脑遂决定出兵
北洋军进军外蒙古路线图
外蒙,派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活佛,全面否定《中俄声明》。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南方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亦致电庆贺。11月22日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取消《中俄声明》和《》,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因此赞扬徐树铮:“徐收回蒙古,功实过于、陈汤,公论自不可没!”
但是徐的铁腕政策导致更多的王公喇嘛的不满,徐也没有对外蒙长期经营,而是抽调外蒙北洋军入关作战。
外蒙古宣布独立
1919年牧民出身的和乔巴山寻求的帮助建立独立的蒙古国。1920年在列宁的扶植帮助下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组建了蒙古的共产党,即。
日,段祺瑞下台,徐树铮率军返回内地,旋遭通缉,逃入日本使馆。库伦仅留守部分兵力,外蒙古也进入了混乱状态。日,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白俄的军队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在的支持下攻入库伦。中国驻军战败撤离库伦,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在的率领下转移到,准备再战。
面对外蒙古驻军的多次求援,奉系、直系军阀不给予任何援助,相互推脱。在北洋政府授予张作霖蒙疆经略使后其依旧对“出兵援库”持消极态度。
3月18日,蒙古人民党军队在的扶植下攻占买卖城,逐走了中国驻军。由于中国国内处于前夕,各派军阀无暇分身,只得坐视蒙古在苏联的帮助下独立。苏联红军于是“应邀”在蒙古人民党军队的支援下于5月25日进入外蒙古,7月6日侵入库伦,抓获恩琴。
日,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
君主立宪蒙古国旗(年)
府”。11月25日外蒙古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并与苏联在1922年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发表严厉声明,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但由于当时直奉两系在关内争权夺利,互相推诿,北洋政府没有能力派军队收复外蒙古,只能寄希望于和苏俄和平接受外蒙。
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包括内蒙古王公在内的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各派系,如段祺瑞、、、等因忙于彼此之间的内战,无可奈何。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洋政府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1922年苏蒙签定一份协约,苏联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24年6月,乔巴山推出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利属于大呼拉尔,不设总统,平时由政府处理国务。11月第一届大呼拉尔会议在库伦召开,允许苏联驻军,制定仿苏“宪法”,改库伦为乌兰巴托。
不久,蒙古君主逝世。在受苏联控制的第三国际以及蒙
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
古人民党的支持与行动下,蒙古政府日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以1911年作独立。但中国及英、美等当时主要国家政府皆未承认。日,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和苏联签订《》,也叫《中苏协定》。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苏联放弃沙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四、苏联取消沙俄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五、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赎回;六、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权。
外蒙古抗战期间
从北伐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事件和
1930年苏联出版远东地图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国民政府无力处理外蒙古问题。1927年,主持中央政府时,苏联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蒋介石回电拒绝,并责令外蒙古执政者放弃“独立”,回归中国。1928年外蒙古爆发了喇嘛王公主导的反苏反人民党运动,演变为,国民党地方军队和苏蒙军在边界发生小规模冲突,此后由于战乱不断南京政府没有精力顾及外蒙古之事,之后的,使南京政府再一次失去收复外蒙古的机会。亲苏的乔巴山趁机又得到发展,加上日本也制造满蒙独立事端,外蒙古甚至与签订“边界”协定,从事分裂国家的勾当。至此,外蒙古在中国内战期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分离。直到1992年后,苏联军队才彻底从蒙古国撤走。与此同时,在乔巴山等人的领导下,“蒙古人民共和国”实行了苏联式的。
1932年外蒙古出版地图
1939年,苏、蒙联军与日本、的军队因“蒙满边境”问题爆发,之后因欧洲战事而停战。1941年3月,日本洋右访苏,苏联外交部次长在3月27日对中国驻苏大使说:“斯大林接见松岗,是纯礼貌问题。”4月11日,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对国民政府说:“苏联不为自己而牺牲友邦的利益,苏联政府对松岗是照例接待。”但是,就在两天后的4月13日,苏联就同日本签订了《》,并发表联合声明说: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对此中华民国政府外长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在此期间,内蒙古的德王试图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使内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年)
也独立,还建立了实际上受日本人控制的,但随着日本的投降和苏、蒙联军的参战,该政府也垮台,内蒙古很快被中国共产党占领,1947年成了中共治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国民政府驻苏大使曾说:“我在1943年春间,曾提出有关中苏的建议……关于中苏之间的许多应解决的问题,我所建议的几乎多与中苏友好协定所包含的相类似。因为那时我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加以合理的解决,尤其是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和中山先生建国大纲所定扶助弱小民族使之自治自决的精神,完全符合。”
外蒙古中苏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本宣战,美、英两国在未通知中国以及其他盟国之下,於日与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又称“雅尔达密约”)。其中规定:“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保持。”1945年斯大林曾对说过:“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这也是他坚决要求外蒙古独立的主要原因。但美国总统曾面请中国驻美大使,谓在维持外蒙现状之下,中国仍有宗主权。当时中国政府亦认为中国具有对外蒙古之宗主权。
1945年2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是美苏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在亚洲,美国在节节胜利,但战役打得非常艰苦;在中国战场,中日双方处于战略对峙,谁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然而他们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出卖中国利益,答应了苏联的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是中国接受外蒙古的现状,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无理要求。这笔交易实际上是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于日,与苏联签订了《》,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根据条约允许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并且满足中华民国政府的其他条件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在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
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压力下,1946年的中国中央政府(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0年代后民国政府以“苏联违反条约义务”为由,取消了外蒙古的独立合法性。在台湾陈水扁当局时期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中国的解放战争胜利震惊了世界,国民党的军队撤离到台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后,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当时虽然大陆已经易手,但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安理会的,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
8月8日在德国投降正好三个月,美国对日本使用之后,苏联在和中国谈判成功之前,对日本宣战。一百五十万苏军在外蒙古集结后进攻中国东北、朝鲜等地的日本。其间外蒙古提供后勤并派军队参加了苏军对日军在内蒙古的作战。中苏在就外蒙古问题举行谈判时,斯大林坚称外蒙今日已是“人民共和国”,故其现状,即是独立。
谈判开始时,中方坚拒承认外蒙独立,斯大林则称,外蒙问题如无法获致解决,则条约不能订立。
谈判中,蒋经国对斯大林说:“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斯大林回答:“倘使你该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为继续取得同盟国对的支持,以及避免苏联援助中共和在东北驻军不撤走,日,经过与苏联两个多月的谈判,中华民国政府最终做出妥协。、王世杰等在国民政府主席的授权下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同日,中苏两国外交部互致照会,其中中国外交部长王世杰对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照会节选如下:
国民党外长王世杰复外蒙苏仑扎布的照会
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於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上开之声明,於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签订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批准后,发生拘束力。
对此,给蒋中正打电报说:“我请阁下执行雅尔达协定,但我未曾请阁下做超过该协定之让步。”指蒋中正抛弃了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王世杰回国称该条约可保中苏三十年的和平,于是8月24日立法院在主持下,以95人赞成,4人反对(以起立方式表决)通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0月20日外蒙举行公民投票,中国政府派前去参观。雷法章奉蒋中正之命,“不与外蒙当局进行任何交涉”;关于投票,雷法章“只宜细心观察,但不得干涉或发表任何声明”。外蒙人民“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字方式表示赞成与否”,
外蒙古用实名制投票来威胁选民,导致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但联合国所派之观察员不承认此次投票。
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国民
政府公告说:“外蒙古人民于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随后国民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入联合国。2月13日,国民政府接待蒙古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访问。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主权。
曾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认为:中苏友好“与五十年前大清帝俄同盟条约太相同了。条约及换文,就全体看起来,是极有利于苏俄的,简直可说是片面的、不平等的。苏俄如严格遵守这条约及换文,于苏俄只有利而无害。任何公平的研究员,不能避免这个结论。”
雷法章事后对外蒙“公民投票”的评介是:“其办理投票事务人员
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年)
,对于人民投票名为引导,实系监视,且甚为严密”、“此项公民投票据称为外蒙古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独立愿望之行动,实则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名方式表示赞成与否,人民实难表示自由之意志。”
中华民国政府曾於日於开会时表示质疑此投票之公正性。中华民国代表蒋廷黻发言称:“吾人认为此事是吾人所不能接受之过份简单的历史,当适当时机来临后,中国政府有从事进一步观察之权利。”
关于蒋中正的国民政府放弃了对外蒙的主权,这样写道:“我仍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在莫斯科的代表团认为非得向苏联做出超过需要之外的让步不可。即使从英国的观点来看,中国在外蒙问题上是能够不让步的,美国的国务卿贝尔纳斯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这是贝尔纳斯在1945年9月从莫斯科来参加五国外长会议时在伦敦对我说的。然后他问我为什么我们做出了不必要的让步,他指的是蒙古。我虽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但觉得这个评论进一步证实了(英国的外相)对我说的话是有理由的。我对中国在莫斯科所采取的立场自然是极感失望的,我设想一定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公开当年我们的重庆政府为什么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与苏联缔结这个条约的全部理由。”
1949年经国共内战国民政府败走台湾。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
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
和国签署了《》而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53年台湾国民党当局援引苏联并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条件,而废除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的换文,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并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纳入“中华民国”的版图之内。蒋中正在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沉重地检讨说:“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蒋还称,放弃外蒙古“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绝非谋国之道”;蒋中正还表示自己“对总理、对革命、对国家和人民应该引咎自责”。1952年,台湾当局向联合国控告苏联。以25票赞成,9票反对,24票弃权通过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谴责苏联。是为“控苏案”。
“控苏案”声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后,‘中华民国政府’一向恪守该条约产生之一切义务,
但苏联却屡次背信,不但在东北强奸,还劫掠工业设施,价值达80亿美元,超过德境三倍;
并支持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苏联公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苏联屡次违约,但‘中华民国政府’却为顾虑美国关系,迟未采取行动”
。直至日美国总统对国会正式否认雅尔达秘密协定的存在,才于2月23日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2月25日,“外交部”正式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外蒙古加入联合国
日,国民政府派驻联合国的代表徐淑希发表支持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声明:“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数月之前,尚为中国之一部分,称为外蒙古。其独立乃由中国所赋予,职是之故,中国将为欢迎其加入联合国之一国家,吾人固竭诚期望其加入此国际机构。……中国于适当之时间到来时,侪以全力支持外蒙古要求入会申请。”
1955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常驻联合国代表行使否决权,外蒙古加入联合国提案遭一票否决。
1961年,苏联集团和非洲集团达成一揽子协议:苏联集
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图
团支持非洲的入联合国,而非洲集团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当时中华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可以阻止蒙古入联合国。但美国政府担心如此会导致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受阻,激怒非洲国家,导致他们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于是施压给“中华民国”政府不得否决蒙古入联合国。几经外交上的交涉,最终“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不否决蒙古入联合国,而美国也不可以投同意票。作为回报,肯尼迪公开声明美国坚决支持“中华民国”政府;并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一案成为“重要问题”,即要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通过;且肯尼迪承诺如果任何时候美国的否决能有效地防止中共进入联合国,美国将使用否决权。
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蒙古入会案。“中华民国”放弃使用否决权反对。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30号决议案,接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未参加表决。就此,蒋中正在1961年11月主持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及中央评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称:“就整个世界战役来说,在防阻匪伪入会的间接目的上,我们可以算是换取了一次迂回战的胜利;但在防阻伪蒙入会的直接目的上,无可讳言,乃是我们一次严重的失败和耻辱!”
12月1日,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提出议案:任何涉及中国代表权变更问题的议案都是“重要问题案”(重要提案需经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12月15日此案以61票赞成,37票反对,7票弃权,被通过为联大第1668号决议案。
外蒙古现实的承认
中华民国行宪前声索外蒙古的法规以及草案有: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民国三年(1914),《》第三条:“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其与待遇条件有关系之蒙古待遇条件,仍继续保有其效力;非依法律,不得变更之。”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华民国第一条:“中华
国民政府官方地图中的“蒙古地方”(未实际统治)
民国领土为各省及蒙古西藏。”
同年制定公布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时,第四条第二项提到车臣、土谢图、三音诺颜扎萨克图、塞音济雅哈图、、青塞特奇勒图、乌拉恩素珠克图、巴图塞特奇勒图各部,而第八条以及第九条提到。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为……、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时,尚未行宪,而训政时期也尚未结束。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25日施行以及公布结束程序法时,宪法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但在没有列举何为领土时,宪法有四条提到蒙古,其中除第一百一十九条外,其他三条已经被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取消效力:
第二十六条 (国大代表之名额)国民大会以左列代表组织之:……二、蒙古选出代表,每盟四人,每特别旗一人。……
第六十四条 (立委选举)立法院立法委员依左列规定选出之:……二、蒙古各盟旗选出者。……
第九十一条 (监委之选举)监察院设监察委员,由各省市议会、蒙古西藏地方议会,及华侨团体选举之。其名额分配依左列之规定:……三、蒙古各盟旗共八人。……
第一百一十九条 (蒙古盟旗之自治)蒙古各盟旗制度,以法律定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宪法”中提及蒙古的部分,皆为盟和旗,而没有部。自清代以降中国政府是在外蒙古设部,内蒙古设盟,相对于早先的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来说,部已经被去除。因此从这点来看,中华民国宪法并未将外蒙古视为国土疆域的范围中。
日,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在释字第328
号解释:『中华民国领土,宪法第四条不采列举方式,而为“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概括规定,并设领土变更之程序,以为限制,有其政治上及历史上之理由。其所称固有疆域范围之界定,为重大之政治问题,不应由行使司法权之释宪机关予以解释。』该次“立法院”释宪声请书曾经将“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共和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台湾当局当时不承认“国家”的正式“国名”直接写出,没有引号或“伪”字。
台湾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曾经定义“大陆地区”为中共当局控制之地区及外蒙古等。日,台湾“行政院”正式公告修正“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及第五十六条条文”,将蒙古排除在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已经排除外蒙古的适用性,所以现代定义的“大陆地区”为中共当局控制之地区。然而,此修正引起立法委员高度关切,于同年2月26日台湾“立法院”总质询,提出“行政院”修正通过该施行细则第三条规定涉及违宪,台湾当局是否承认外蒙古独立,如此作为,将成为“”之强烈质疑。
现代台湾与蒙古国分别在台北与乌兰巴托互设代表处(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在代表处工作之人员拥有外交豁免权,同时给与代表处工作人员外交特派员待遇,给与代表处处长大使级待遇,给与代表处大使馆待遇)。
2004年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了废除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及管理喇嘛寺庙条例决议。“行政院”表示,蒙古各盟部旗已非“中华民国”统治权所及地区,因此该法已无继续施行的必要。当时的表示,“蒙古国是一,且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与一百多个国家有正式外交关系,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应尊重国际社会的共识。”“行政院为因应实际需要,解除台湾地区与蒙古间的交流障碍,已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将外蒙古排除于两岸条例施行区域,决定与蒙古交流事务均依照外国人之规定办理,务实推动双方各项交流,建立互惠互利的实质关系。”
关于此举是否违反宪法,游锡堃的解释是,“中华民国在制定宪法前,国民政府已经正式承认蒙古国的存在,甚至当蒙古国申请加入联合国时,国民政府也投票赞成,因此从历史来看,我们没有违背现实的必要,而且民国三十六年内政部所编印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中,也没有将蒙古列为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因此承认蒙古国符合现况亦不涉及违宪。”
2006年1月,台湾当局“行政院”该决议送立法院表决三读通过,由台湾地区领导人签署命令正式废止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及管理喇嘛寺庙条例。
日,“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表新闻稿正式否认外蒙古为中华民国法定领土。 目前台湾市面上所发售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均已将外蒙古排除在中国之外作为独立国家标示,教科书亦然。包含外蒙古在内的“中华民国全图”(俗称“”)则已相当罕见或不再发行。
外蒙古新中国与其关系
1949年1月,曾非正式地试图通过向苏联提出要求,希望外蒙古回归中国,但遭到拒绝。
由于苏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援助者,而外蒙古也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中国的统治近三十年,并且于1946年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承认,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后不久,日即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新中国的政策是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日毛泽东在上表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条约。但中苏后来发表公告称:“日中苏签订的条约约定均已失去效力,但双方政府确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已因1945年的公民投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业已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而获得了充分保证。”1950年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对新中国的援助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了斯大林的冷落。为争取苏联外交支持,双方签订《》,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保证了苏联归还旅顺军港、大连行政权和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权等苏联根据旧条约获得的在中国东北的一切利益。日,毛泽东接受蒙古人民共和国首任驻华呈递的国书,中蒙两国正式成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1950年代,中国向蒙古输送了工人帮助其建设。
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了旅大军港(旅顺、大连)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拒绝讨论外蒙古问题。赫鲁晓夫上台后,1956年非正式地向后来的苏联领导人提出了外蒙古主权问题,再次遭到拒绝。于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20世纪60年代中苏初期,蒙古人民共和国试图保持。中苏关系紧张后,蒙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也随之冷却。后来倒向苏联一边,把大约7000名中国的援建人员驱逐回国。蒙古独立后,苏俄在蒙古对中国的70年的丑化宣传,1960年代苏联开始在外蒙古驻扎20多万军队和部署大量导弹,严重威胁中国,配合苏联从东北、华北、西北8000多公里边界线上威胁中国,加上美国在中国南方边界进行,中国政府,被迫积极备战,保家卫国。
后来曾对美国总统说过,“雅尔塔协议把外蒙古从中国分割出去,……陷我们于极其不利的战略位置。”邓又在日对说:“六十年代,在整个中苏、中蒙边界上苏联加强军事设施,导弹不断增加,相当于苏联全部导弹的三分之一,军队不断增加,包括派军队到蒙古,总数达到了一百万人。……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
直到1980年中期,两国关系得以缓和改善。1990年。1990年,一个蒙古代表团28年来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两国元首首次实现互访。1994年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蒙古现代蒙古国
外蒙古宪法
现行宪法为第四部宪法,于1992年1月通过,同年2月12日起生效。宪法
蒙古国国徽(1992年后)
规定:蒙古国是独立、主权的共和国;视在蒙古国建立人道的公民民主社会为崇高目标;在未颁布法律的情况下,禁止外国军事力量驻扎蒙古国境内和通过蒙古国;蒙古国承认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一切形式;蒙古国尊重宗教,宗教崇尚国家;根据公认的准则和原则,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有宗教信仰与不信仰的自由。根据该宪法,改国名为蒙古国,建立设有总统的议会制。
日,蒙国家大呼拉尔通过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是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政党单独或联合组阁时“可自行向国家大呼拉尔提出总理人选”等,并规定该修正案自日起生效。同日,新民主社会党、民主复兴党等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抗议。31日,总统否决修正案。日,国家大呼拉尔驳回总统否决。3月15日,裁决该修正案违反宪法,决定予以否决。11月29日,宪法法院召开全体会议,对宪法修正案作出最终裁定-废除宪法修正案。12月14日,议会召开全体会议,以全票通过宪法修正案,12月20日,巴嘎班迪总统再次否决了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外蒙古行政区划
蒙古国划为21个省和首都:乌兰巴托市
今日蒙古国
、鄂尔浑、达尔汗乌勒、、库苏古尔、科布多、乌布苏、中央、色楞格、、南戈壁、前杭爱、扎布汗、中戈壁、东方、东戈壁、戈壁苏木贝尔、戈壁阿尔泰、、、、后杭爱。
外蒙古政党
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16个注册政党:
1.:执政党。日成立,原称蒙古人民党,1925年3月改称现名。党员约11.8万名(2001年3月)。 - 24日,该党召开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确定党的性质为“民族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左翼政党”,理论基础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 3月2日,该党召开二十三大,选举产生了244名成员组成的党的代表会议和15人组成的委员会(相当于)和由11人组成的党的监督总委员会。主席那·恩赫巴亚尔,总书记勒·额奈比希,书记乌·恩赫图布辛、鲁·萨那。
2.民主党:最大的在野党。日由蒙古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民主复兴党、宗教民主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成。党员人数逾十万。党章规定,是崇尚蒙古国的根本利益,重视人的发展,人的权力和自由,并视个人能力大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党的目标是巩固蒙古政治独立;建立合理、强大的经济体制;建立开放的社会;建立良政;将与国际社会进步密切接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会议。全国委员会(相当于中央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党的监察机关是独立于任何个人的基本章程委员会,负责监察党内工作,对党章负责。主席达·道尔利格扎布,副主席索·门德赛汗、姜·那伦查茨拉勒特,总书记赞·。
此外,还有传统统一党、绿党、工人党、共和党、团结党、自由民主党、传统正义党、民主新社会主义党、共产党、青年党、牧区发展党、公民民主新自由党、公民意志党、新社会民主党。
外蒙古军事
美国及不断拉拢蒙古,甚至传出在蒙古建立军事基地的传闻,这引起中俄专家担忧。美国不断赞助蒙古的。
日,北约正式宣布蒙古为第45个向派兵的国
蒙古国军队代表参加反法西斯阅兵式
家,4月23日,蒙古还将应邀参与北约外长峰会。对于美国和蒙古的不断走近,美国战略专家罗佐弗4月4日在“opednews”网站撰文称,“蒙古是五角大楼安插在中俄之间的特洛伊木马”。罗佐弗称,近10年来,美国在非洲、大洋洲、东亚公开或暗中建立了大量新的军事基地,而美国再次将目光瞄向了蒙古,有可能在蒙古建立美军军事基地。世界上仅有朝鲜、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三个国家同时与中俄接壤,而蒙古是唯一完全被中俄包围的国家,北约硬是从中俄的包围中“挤出一个军事伙伴”。蒙古在2004年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但此后一直没有努力成为正式成员国。相反,蒙古却在此后几年的“可汗探索”演习中,不断扩大与美军的合作。日,蒙古还将宣布向阿富汗增兵250人。
蒙古国与美国于2003年举行第一次“可汗探索”双边军演。2006年以来,“可汗探索”演习扩展为多国演习。日,“可汗探索-2009”多国维和军事演习在乌兰巴托以西65公里的蒙古国培训中心拉开帷幕,来自蒙古国、美国、印度、韩国和的700多名士兵参演。
外蒙古外交
日,蒙古与中国建交。日,中蒙在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同年10月12日生效。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994年4月两国签署《》。1998年12月,巴嘎班迪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阐明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方针的《中蒙联合声明》。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
日两国建交。2008年1月,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总统波塔波夫访蒙;2月,蒙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陶高访俄;2月,俄罗斯安全委员会代理秘书索博列夫访蒙;3月,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雅库宁访蒙;3月,外事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访蒙;4月,蒙古总理巴雅尔访俄;5月,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5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访蒙;9月,蒙总理巴雅尔赴俄出席经济论坛;11月,“1”蒙俄联合军演在蒙举行;11月,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雅库宁访蒙。
外蒙古自然资源
蒙古国地下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莹石、金、银、铝、锡、铁、铅、锌、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石油、天然气、黄金、铜的储量列入世界前十位。煤矿达250多个,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此外,莹石、铁、磷、铜、锌、金、银、铀、石油的蕴藏量也相当丰富,目前,已经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3家国际公司投资,外方可以分得开采石油总量的40%,其余的60%各得一半,实际蒙方只拿30%。据有关情况反映,蒙古国非常希望用本国的原油换取中国的石油产品。森林面积为18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8.2%,木材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水蕴藏量为60亿立方米。1997年1月,蒙古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蒙古国工业体系尚未建立,主要产业是采矿和牧业,煤、铁、金、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额尔登特的铜钼矿年产铜精粉约51万吨左右,95%出口中国,全部出口的收入约占蒙古国财政收入的40%。2004年6月底的牲畜存栏数为3000万头(只),每年出口我国约300万张皮革,1500多吨羊绒和少量的牛、马和羊肉。 2004年,蒙古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亿美元。
外蒙古景点
乔金喇嘛庙
乔金-庙是一座藏式佛教寺庙,始建于1904年,1908年完工,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是该市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该寺庙曾被乔金-里夫桑汗达夫(the Choijin Lama Luvsankhaidav),即蒙古国末代大汗、第八世哲布尊丹-的哥哥占领,1938年当时的0政府将其改造成一座博物馆。
乔金-庙群包括4个小寺庙,其中主庙内有一座建于18世纪的镀金释迦牟尼佛祖雕像,佛祖雕像右边是乔金-里夫桑汗达夫的雕像,左边是巴丹乔木伯龙活(Baldanchoimbolon)的防腐遗体。此外,寺庙内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宗教乐器,萨满教舞面具、唐卡绘画以及蒙古国末代可汗从西藏带回的226卷手抄版的《丹珠尔经》(226-volume Tengyur Tengyur)以及一全套108卷的《甘珠尔经》(the 108-volume Kangyur)影印本等等,这些收藏是研究-教历史及文化重要的资料
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
扎纳巴扎尔
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始建于1905年,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主要收藏了史前和20世纪早期的蒙古国美术/艺术作品。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最初由一个俄国商人所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间博物馆曾做过中国的银行、苏联红军办公室以及百货商店,1966年改造,并于同年7月23日作为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美术博物馆以蒙古最伟大的艺术家扎纳巴扎尔(Zanabazar,年)的名字命名,内部拥有包括扎纳巴扎尔的作品在内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共计10000件艺术作品,而且均为永久性收藏。这些艺术品中的500件陈列在美术博物馆的二层。根据主题的不同,这些艺术作品可以分为史前艺术作品、扎纳巴扎尔作品、绘制唐卡、嵌花丝绸、游牧传统以及20世纪前期大师夏拉夫B(B. Sharav)的作品,参观者可根据自己的品味选择性观赏。
甘登寺(又译甘丹寺)始建于1835年,是
一座西藏风格的-教寺庙,全名甘登泰格池林寺(Gandantegchinlen Monastery),意为“全是欢乐的地方”。它 是蒙古最大的-教寺院,也是当地人民学习佛教最主要的地方。甘登寺现住-150名,内有26.5米高的"Migjid Janraisig"观世音菩萨塑像,1994年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
20世纪30年代,受斯大林影响蒙古在霍尔洛·乔巴山(Khorloogiin Choibalsan)的领导下曾杀死15000名-并毁坏了几乎所有的蒙古境内的寺庙,甘登寺是少数幸存的寺庙之一。1938年,俄-队拆毁了寺庙内的观世音菩萨雕像,苏维埃时期(Soviet era)结束后,1996年,蒙古人民自发组织捐款重新修建了观世音菩萨雕像,新的雕像上共有2286颗宝石,像身镀一层金箔,据说是蒙古国的国宝。
苏赫巴托广场
苏赫巴托广场是乌兰巴托市的中心广场,被称为乌兰巴托的“天安门”。广场以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中的英雄苏赫巴特(Sükhbaatar)的名字命名,广场中心便是苏赫巴特骑马的雕像,正好位于政府大殿(Government Palace)的前面。
苏赫巴托广场
苏赫巴特广场在1989年以前一直是民众、青年和军队-的重要地点,比如1966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Brezhnev)访问蒙古,蒙古人民就曾经在此举办大型-活动。今天,它依然是蒙古举办大型国家级仪式、文化活动和展览的重要地点,外国国家领导人出访蒙古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苏赫巴特广场上向苏赫巴特雕像致敬。站在广场上向南远望可以还可以看到城外的成吉思汗山,山上有巨幅的成吉思汗画像。
外蒙古大事件记录
1919年博克多格根向北洋政府申请撤销自治,
1926年区划
后中华民国政府派徐树铮出兵收复外蒙。
日蒙古人民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约1930年代,蒙古重组为:后杭爱、乔巴山、东戈壁、扎布汗、肯特、科布多、库苏古尔、南戈壁、前杭爱、中央和乌布苏共11盟。
1941:乔巴山盟首府更名为乔巴山。
1945.2:苏、美、英三国首脑签订雅尔塔协定,苏联
1930年代区划
以“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为条件参加对日作战。
:国民政府发布行政院公告承认外蒙古独立公决的结果。
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
约1954年:巴彦洪格尔、巴彦乌勒盖、布尔干、中戈壁、戈壁阿尔泰和盟相继成立,约1956年:色楞格盟从中央盟分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定边界条约。
约1963年:乔巴山盟更名为东方盟,约1963年:乌兰巴
托市从中央盟分离。
1966年:达尔汗市从色楞格盟分离。
约1979年:市从布尔干盟分离,形成18盟3市。
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
1994年:东戈壁盟首府更名为Buyant-Uhaa;盟首府科布多更名为Dund-Us。(此项待其他资料确认)
1996年:戈壁苏木贝尔盟从东戈壁盟中分离。达尔汗市改组为达尔汗乌勒盟,额尔登特市改组为鄂尔浑盟,同时分别增令若干苏木。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cf. Norcin, C. .Monggol kelen-ü toli:?bür monggol-un arad-un keblel-ün qoriya,1999:Page 170.
外蒙古边缘地区今归属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东南部、阿尔泰共和国东北部、哈卡斯共和国南部、克麦罗沃州南部部分地区
Jacobs J B.China, Taiwan, and the Offshore Islands: ...Together with an Implication for Outer Mongolia and Sino-Soviet Relations(蒙古与中苏关系).Armonk, New York and London:China Quarterly[J]:M. E. Sharpe, Inc,1987:112:679-680.
刘学铫.外蒙古问题:南天书局,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引用日期]
.蒙古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联合国[引用日期]
本部分参考了北洋政府日,《划一现行各省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县行政官厅组织令》
“内/外蒙古”的名称虽然让人感觉是中国中心的产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蒙古语中,内蒙古被称为“?bür monggol(罗马字母拼音,西里尔蒙古文:?в?р Монгол)”。这里?bür的意思是南部、内部、前方等,而满语与此相同。这和蒙古人、女真人面向南方中原的传统地理观相关。汉语的内/外蒙古的名称来自满语或蒙古语。在蒙古,当“内/外蒙古”被翻译时,有时翻译成“内/外蒙古”,有时是“南/北蒙古”
[俄]巴尔苏科夫.《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东正教出版社,1891年:第2卷,第111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徐树铮收回外蒙古后,孙文发电报庆贺,引起国民党人凌钺的不满和抗议。这句话是孙文对凌钺的批复。
唐德刚《袁氏当国》一书中曾提到“错在老徐(徐树铮)”
.学术论文.ixueshu[引用日期]
.学术论文ixueshu[引用日期]
.知兵堂书籍影印版 新浪[引用日期]
Tang Q. The Sino-Soviet Agreement of 1924 and the Argument over the Annulment of Old Treaties: Centered on the Secret Protocol[J].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2006.
.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学院21世纪COEプログラム「史资料ハブ地域文化研究拠点」[引用日期]
蒋经国著,《蒋经国自述》,台海出版社,2014.05,第147页
王世杰、胡庆育《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中有这么一段:“雅尔达协定规定:“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保持。”我方认为这只是申明当时的情势:即蒙古自称独立,中国中央政府没有承认,中国对蒙古的宗主权仍然存在。”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签订与其内幕真相》,梁敬錞
王世杰、胡庆育《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
《风雨中的宁静》,蒋经国
《蒋介石、王世杰卖国》,李敖
《奉派赴外蒙参观公民投票之经过》,雷法章
《三年控苏的奋斗》,蒋廷黻
《顾维钧回忆录》
《与苏联断绝邦交之声明》,日,中华民国外交部
1946年孙科在留美同学会讲“亲美乎?亲苏乎?”时引用当时《世界报导》杂志称:苏军从德国占领区搬走的东西价值20亿美金,在我东北搬走的价值80亿美金,超过德境三倍。
日,《中央日报》:“今年九月三日和十月四日,莫斯科电台华语广播一再声称:苏俄为支持共匪,曾于中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在中国东北给予毛匪泽东以大量的武器,并列举武器的种类与数量,广播中并称:苏俄派兵前往东北,其目的是在阻止中华民国军队进入东北,与辅助毛匪泽东造反,而将日军缴交大批武器给予共匪,并与共匪合作,攫取政府军的重要据点。”
邵毓麟《奉派驻韩外交代表又无疾而终》
《贯彻本党的时代使命和革命任务动员、革新、战斗》,蒋中正
.联合国官网[引用日期]
(注:中华民国立国时新疆亦属二十二省之一。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起义,省治位于伊犁将军府的清朝新疆省灭亡,新疆伊犁临时军政府成立,随后新成立的新疆省加入中华民国成为立国之二十二省疆域)
台湾地区“立法院法制局”研究成果《外蒙古定位后续问题评析》,邱政宗2002年3月撰成
据中国历史学家沈志华所编《朝鲜战争:俄罗斯国家解密档案》中引述的《米高扬就月中国之行给苏共中央主席团的报告》所说:“关于蒙古。毛泽东主动问我们如何对待外蒙和内蒙的统一。我回答说,我们不主张这样的统一,因为这可能导致中国失去一大块领土。毛泽东说,他认为外蒙和内蒙可以联合起来并入中国版图。我对他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已享有独立,日本投降之后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的独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文化,以及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它早就领略了独立的滋味,任何时候都未必会自愿放弃独立。如果什么时候它和内蒙合并,那一定是成立统一的独立的蒙古。”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邓小平文选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