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题大全数学题

升学指导:
备考资料:
热点推荐: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重点中学:
天津数学文章列表
标题描述形式
年天津河东区五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点击查看:年天津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年天津河西区五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点击查看:年天津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年天津和平区五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点击查看:年天津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天津市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2016天津和平区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点击下一页继续……
河西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质量检测参考试卷
【点击下载详细答案解析】……
和平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质量检测参考试卷 【点击下载完整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天津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天津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本试题来源于考生提供,若有出入,敬请指正!更多试卷、更多点评尽在e度社区。2010河西区五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010河西区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2010河西区五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卷……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您现在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来源:233网校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更新完毕!
责编:xiaoq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用于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资料由编辑整理上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我的图书馆
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填空:&
1、36000平方米=(&&&& )公顷&&&& 5.042千克=(&&& )千克(&&& )克
&& 2千米7米=(&&&&&& )千米&& 2小时45分= (&&& )小时
2、11÷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五⑴班有学生a人,五⑵班的人数是五⑴班的1.2倍。a+1.2a表示(&&&&&&&&&&&& )。
4、在○里填上“>”、“<”或“=”
& 0.78÷0.99○0.78&&&& 7.8×1.3○7.8&& 9.027○9.027×0.99
5、根据“一种钢丝0.25米重0.2千克”可以求出(&&&&&&&&& ),列式是(&&&&&&&&& );也可以求出(&&&&&&&& ),列式是(&&&&&&&&&&&&& )。
6、一条马路长a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b米,还剩(&&&& )米没有修。当a=600,b=40时,还剩(&&&&& )米。
7、下表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 172&& 146& &140& &142&& 140&& 139& &138& &143&
8、王芳的身份证号码是41179,他的出生年月日是(&&&&&&&&& )。性别是(&&&& )。
9、数字2、3、7、8可以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单数的可能性是(&&&& ),双数的可能性是(&&&&& )。
10、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 )个面,最少能看到(&&&& )个面。
1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
1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13、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学生人数的1.2倍,如果四年级学生再转来20人,则两个年级学生人数就一样多,原来四年级有学生(&&&&&&&&&&&&& )人
二、判断:&
1、9.80和9.8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一样。…………(&&& )
2、梯形的高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
3、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
4、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
5、在小数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6、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4a-b。(&&&& )
三、选择。
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数有(&&&& )个。
&& A、9&&&& B、0&&&& C、无数&&&& D、99
2、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
A、4.99&&& B、5.1&&& C、4.94&&& D、4.95
3、有6瓶饮料,其中有1瓶过了保质期,现从中任取一瓶,没过保质期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4、a÷b=c……7,若a与b同时缩小10倍,则余数是(&&&& )。
A、70&&&& B、7&&&& C、0.7&&& D、0.07
5、对6.4×101-6.4进行简算,将会运用(&&&&&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结合律
6、下列各式中,(&&& )的商最小。
A、2.1÷0.14& B、21÷0.14& C、21÷0.014& D、21×0.14
四、计算:&&
1、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17.17-6.8-3.2-6.17&&&& 2.8×3.5+3.5×18.2-3.5
2、解方程:&&& (12%)
2+1.8-5ⅹ=3.6&&&&&&&&&&&&&&& 2ⅹ÷0.3=4.2
6ⅹ+4ⅹ-11=2.9&&&&&&&&&&&&& 7(ⅹ-1.2)=2.1
3、列式计算:&& (8%)
1)、0.4除1.84的商,加上两个0.5的积,和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2)、一个数的2倍减去2.6与4的积,差是10,求这个数。(列方程)
4、李爷爷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了一块梯形菜地(如右图),求梯形菜地的面积。
五、应用题:&&& (26%)
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叮当童装厂做童装,第一批做了48套,第二批做的套数是第一批的1.5倍,一共用去216米布,每套童装用布多少米?
&&&&&&&&&&&&&&&&&&&&&&&&&&&&&&&&&&&&&&&&&&&&&&&&&&&&&&&&&&&&&&&&&&&&
(2)A、B两地相距2513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从A城开出火车每小时行74.5千米,从B城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72.5千米,1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3)一块三角形菜地共收蔬菜440千克,它的底是12.5米,高是5.5米,平均每平方米收蔬菜多少千克?
&&&&&&&&&&&&&&&&&&&&&&&&&&&&&&&&&&&&&&&&&&&&&&&&&&&&&&&&&&&&&&&&&&&&
(4)一台播种机1.8小时播种5.4公顷,照这样计算,播种10.2公顷还需多少小时?
&&&&&&&&&&&&&&&&&&&&&&&&&&&&&&&&&&&&&&&&&&&&&&&&&&&&&&&&&&&&&&&&&&&&
2、学校图书馆买来15包故事书和12包科技书,共660本,每包故事书20本,每包科技书多少本?(列方程解)
星星儿童制衣厂原来做一套童装需要1.8米布料,后来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童装只需1.6米布料。原来准备做360套童装的布料,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3、某公司要生产手机54万部,前10天平均每天生产1.5万部 余下的要在20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手机多少万部?
4、小红上学,若乘汽车每小时行37.5千米,则可以提前1.5小时到达,若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5千米,则迟到1.5小时,小红家到学校有多远?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二
一、填空。(第1、10题每题1分,4题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4.5+4.5+4.5+4.5+4.5+4.5=(& )×(& )=(&&& )。
2、0.57×2.05的积里有(&&&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
3、(&&&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5.8,这个数(&&& )为原来的(&&&& ),与原数相差(&&& )。
4、根据35×1.4=42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0×12=(&&& )&&& 3.5×0.12=(&&& )&&& 0.35×1.2=(&&& )&&
12×35=(&&& )&&&& 12×3.5=(&&& )&&& 3.5×1.2=(&&& )。
5、两个非零因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80倍,则积(&&& )。
6、在○里填上“>”“<”或“=”。
25.4×5○125& 4.05×10○45& 6.4×7.9○7.9×6.4& 2.8×5○140
7、不计算,说出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
2.45×0.3(&&&&&& )&&& 6.32×0.51(&&&&&& )&&& 0.37×0.15(&&& &&)
8、4.9095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9、8.8×1.01=8.8+8.8×(&&& )是简便算法。
10、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46×1.5=6.9。&&&&&&&&&&&&&&&&&&&&&&&&&&&&&&&&&&&& (&&& )
2、5.18×0.5的结果是2.59。&&&&&&&&&&&&&&&&&&&&&&&& &&&(&&& )
3、计算4.25×0.32的简便方法是4.25×4×0.8=13.6。&&&& (&&& )
4、45×0.99=45×(1-0.01)=45-0.01=44.99。&&&&&&& (&&& )
5、5.994保留两位小数是6.00。&&&&&&&&&&&&&&&&&&&&&&&& (&&& )
6、0.25×9.9=0.25×(10-1)=0.25×10-0.25。&&&&&&&&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与25.8×5.5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0.258×5.5& B、0.258×55& C、2.58×55& D、2.58×0.55
2、比0.72的5倍少0.7的数是(& )。
A、2.9& B、4.3& C、36.7& D、35.3
3、(& )的计算结果是9.8。
A、0.28×35& B、280×0.35& C、0.035×28& D、3.5×28
4、计算9.9×4.8的简便方法正确的是(& )。
A、0.9×9×4.8& B、4.8×10-4.8& C、4.8×10-4.8×0.1& D、4.8×10-0.1
5、(& )的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
A、5.4×0.9& B、0.32×2& C、5.6×1& D、4.61×0
6、下面保留两位小数错误的是(& )。
A、5.374≈5.37& B、2.995≈3.00& C、8.105≈8.10& D、5.494≈5.49
四、计算题。(1题6分,2题10分,3题18分,共34分)
1、直接写得数。
2.5×0.4×0.8=&&&&& 0.5×0.3=&&&& 0.8×6=&&&&& 0.88+0.12=&&
0.5+5×0.2=&&&&&& 4.5×8=&&&&&& 3.2×0.4=&&&&&& 1.8-0.18=
1.25×0.4×8=&&&&& 0.9×50=&&&&& 3.6×0.1=&&&&& 2.5×0.8=
2、列竖式计算。
1.2×1.36&&&&&&&&&&&&&&&&&&&& 2.7×0.34&&&&&&&&&& 0.74×5.8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6×3.5&&& 验算:&&&&&&&&&&&&& 0.25×0.12&&&& 验算: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5.5×0.4×2&&&&&&&&&&&& 4.5×2.5+10.75&&&&&&&&&& 12.4-4.8×2
2.5×6.3+3.7×2.5&&&&&&&&&& 4.2×3.5×1.3&&&&&&&&&&&& 14.8-4.8×2
五、列综合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1、18.5与12.7的差,乘以10.42,积是多少?
2、个3.02比5.7多多少?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一间教室的宽是6.5米,长是宽的2.4倍,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箱蜜蜂每年可以酿蜜78.2千克,24箱蜜蜂每年可以酿蜜多少千克?
(结果保留整数)。
3、王铁小学买回8个篮球和6个足球。篮球每个34.5元,足球每个25.8元。一共用多少钱?
4、建筑工地运来6车水泥,每车装43袋,每袋重0.05吨。工地一共运来水泥多少吨?
5、某煤矿3月份产煤38.5万吨,4月份的产煤量是3月份的1.4倍,5月份的产量比4月份少2.8万吨。5月份产煤多少万吨?
&姓名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成绩__&&&&&
一、填空(14分)
1、0.25×4就是求(&&&&&&&&&&&&&&&& ),0.25×0.4就是求(&&&&&&&&&&&&&&&&&&&&&&&& )。
2、7.56×5.4=40.824,由此可以得到:
756×5.4=(&&& )&& 76.5×0.54=(&&&&& )&&& 40.824÷5.4=(&&&&& )&&&& 40.824÷54=(&&&&& )
3、1.1×3.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4、把9.21、 9.211、 9.2从大到小排列是(&&&&&&&&&&&&&&&&&&&&&&&&&&&&&&&&& )。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24,其中一个因数是0.3,另一个因数是(   )。
6、计算除法时,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也扩大100倍,它们的商(        )。
7、4.1×2.85的积有(  )位小数。
8、乘数小于1,积就(      );除数小于1,商就(      )。
二、 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5分)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 )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
3、8.&&&&&&&&&&&&& (& )&&&& 4、2.26小时=2小时26分。&&& ( )
5、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5分)
1.计算7-0.5×14+0.83时,应先算(  )。&&& A.7-0.5& &&&&&&&&&B.0.5×14&&&&&&& C.14+0.83
2.& 2÷3的商是(&& )。&&& A.纯循环小数&&&&&&&&&& B.混循环小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
3.& 3.87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A.3.879&&&&&&&&&&&&& B.3.878& &&&&&&&C.3.880
4.下面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0.7011&& 0.70&&&&& 0.701&& &&&&&&A.0.7011 &&&B.0.70& &&&&C.0.701
5.如果除数除以12,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当(&& )。&& A. 除以12&&&&&& B. 乘以12&&&&&&& C.& 不变
四、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0分)
3×1.16=&&&&&& &&&5.79+2.63+4.21=&&&&&& 0.25×12=&&&& &&&&1.2÷4=&& &&&&1.35×6=
1.68÷0.3=&&& &&&10-0.18-0.12=&&&& &&0.54×101=&&& &&&0.64÷1.6×1.7=&& &&&&6.5-5=
五、求未知数x.(12分)
x÷0.75=1.54&&&&&& &&1.8×x=2.16&&&&&&&& &&&x+6.53=21.1&&&&&&& &&&&&26.74-x=1.9
六、计算。(15分)
6.33×101-6.33&&&& 1.6×55.4-55.4×0.6&&&& &17.68÷5.2+2.7×1.5 &&&&35.6-5×1.73&&& (1.1-0.78)×(2.7-1.95)
七、列式计算。(9分)
1、用14.81与5.19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2、126.8与15.7的和,乘以1.02,积是多少?
3、0.6 乘0.8的积,加上0.12后,再除以1.2,商是多少?
八、应用题。(25分)
1、平原机械厂计划每天生产56个机器零件,28天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42个,实际多少天完成?
2、五年级三个班共植树156棵,照这样计算,如果算上另外两个班,五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3、两汽车从相距539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5千米,经几小时两车相遇?
4、8辆汽车5天节约汽油50.4千克,照这样计算,25辆汽车7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5、加工1620个零件,如果甲乙两人同时开工,6小时可以完成。已知甲每小时加工150个,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
5-4.08=&&& &&&&0.2×0.34=&& &&&&&70×0.12=&&&& &&&&0.25×8=&&&
0.45×3=&&&&&& 0.7×0.06=&&&&&& &0.125×8=&&&& &&&&1.07-0.7=&&&&&
2.4×5=&&& &&&&8×0.09=&&&& &&&&&1.27+0.3=&&& &&&&&0.12×0.6=&&&&&
0.75×0.2=&&& &3.6+0.24=&&& &&&&&3.7×0.02=&&& &&&&
1 、 0.58×5表示(&&&&&&&&);3.46×0.5表示(&&&&&&&&&&&)。
2 、 0.043扩大100倍是(&&&&&&);8.7缩小到原来的(&&&&&&)是0.087。
3 、 0.5时=(&&&&&&& )分;1时30分=(&&&&&& )时。
4 、两个因数的积扩大1000倍后是0.236,其中有一个因数是0.0236,另一个因数是(&&&&&&& )位小数。
5 、一个二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3.5,这个二位小数的范围是(&&&&&&& )。
6 、填单位
& 0.5(&&&&&& )=50(&&&&&&& )&&&& 3.1(&&&&&&&& )=310(&&&&&&& )
1 、(&&&&&& )精确度最高。&&&
&&& A& 5.2&& B& 5.20&& C& 5.200
2 、(&&&&&& )省略十分位后的尾数是6.0。
A &6.03&&& B& 6.09&&& C &5.94
3 、与0.845×1.8结果相同的是( &&&)。
A 34×0.9& B 18×0.0845& C 84.5×0.18
4 、( &&&)的计算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
A& 34×0.9&& B& 0.93×1.2&& C& 4.5×1
5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不变
1、3×0.7与 0.7×3意义不同,结果相同。&&&&&&&&&&&&&&&&&&& (&&&&&&& )
2、 9.9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9.9。&&&&&&&&&&&&&&&&&&&&&&&&& (&&&&&&& )
3、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三位小数,则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一定是三位数。(&&&&&& &)
4、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不变。&&&&&&&&&&&&&&&&&&&&&&&& (&&&&&&& )
5、一个数乘0.01后,这个数就缩小了100倍。&&&&&&&&&&&&&&&&& (&&&&&&& )
五 、1 、竖式计算
95×7.6&&&&&&&&70.3×0.25(保留一位小数)&&&3.25×0.31(精确到百分位)
0.78×199&&& 4.6-0.9×4.6&&& 3.7×830+83×63&&& 3.7×0.6+5.3×0.6+0.6
六、 列式计算
1、 42.38的2.5倍是几?&&&&2、13.21与 0.08的积是几?&&&&&&&&&&&&&&&&&&&
3、 2.35的1.5倍是几?&&&& 4、 0.24乘 2.3的积,再加0.72,结果是几?
七、 解决问题
1 、 小林家的电冰箱每小时用电0.08千瓦时,这台电冰箱一个月(按30天),要用电多少千瓦时?
2、 每支钢笔8.5元,每支圆珠笔4.5元,王力买四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花了多少元?
3、 小名坐电车从家出发去公园,已知电车速度30千米/ 时,到公园要用0.25 小时,他家距离公园多远?如果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 1.5时能到达公园吗?
4、&公园里的草坪是个长方形,宽是43.5米,长是宽的& 1.5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米?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测试参考题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惧怕 支撑慈祥 衰老 判断 嫌疑 奇迹 剧烈 操纵 争辩
沮丧 废墟挖掘 颤抖 歧途 谨慎 崎岖 眺望 庄严 瞻仰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低头折节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欢声笑语 举世闻名诗情画意 斩钉截铁 排山倒海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娇() 玷( ) 洋( )
流( ) 桥() 沾( ) 样( )
琉( ) 骄() 贴( ) 祥( )
二、语言积累
1.默写《泊船瓜洲》或《秋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____________。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糊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___________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声波都是沿着直线进行的,如果它碰到障碍,就反射回来,变成回声。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回声。山谷里的回声是谁都知道的,那是高耸的山峰把声波反射回来的缘故。另外,在空旷的原野里,也会出现回声。那是由于牛、羊的叫声,被覆盖着的云层反射回来的缘故。还有我们在下雨天听到的隆隆雷声,都是由于雷声在层层浓厚的云层中,被反复反射所造成的一连串回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回声的秘密,认识到了回声的原理,而且也会利用回声。天坛里的圜(yuán)丘,是在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候建造的。它全部用青石砌成,最高一层平台的中心,是一块鼓形的青石,它距离四周的石栏杆都一般远。如果一个人站在中心的青石板上叫喊,他自己立刻就能听到比较沉重的回声,这是因为四周整齐光滑的石栏杆把声音反射回来的缘故。因为回声都在中心汇集,听起来就会更沉重、更响亮。
1.文章里介绍了大自然的哪几种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波碰到障碍反射回来,就会形成回声。文中的“障碍”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A.山峰 B.云层 C.青石 D.石栏杆
3.文中的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
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2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100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3.“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我们熟知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火车、飞机等等。想一想,在未来还可能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有根据,表达清晰,字数400字左右。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儿问水底的鹅卵石:“我看到的石头都有棱角的,怎么你却是圆圆的像圆卵一样?”
鹅卵石笑道:“我过去也是有棱角的呀!”
“那么,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圆圆的了呢?”
“是水把我们冲刷成这样的。”
“什么?”鱼儿惊讶地说,“水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你冲洗成这样?”
“是呀!水不断地冲刷着我们,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大约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们才被冲刷成这样。所以有一个诗人说:
小小的鹅卵石,
在你上面,我看见了
水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两个成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在下面。
请以“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横线部分可以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如“高兴”“烦恼”,也可以是表示能力和特点的词,如“行”“勤快”“能干”。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
四、快速阅读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抗战,我何惜此头
1918年8月,西北军冯玉祥部到河南郾城招兵。一个宽脸庞、大眼睛、体格魁梧的青年,跟在一行青年后面接受体格检查,一下就被选中了,当了一名士兵。他就是吉鸿昌,当年18岁。吉鸿昌当兵后打仗机智勇敢,很快就由士兵提升为旅长,被士兵们称为“吉大胆”。
1931年,蒋介石为阻挠吉鸿昌抗日,逼他去美国“考察”。一天,吉鸿昌和国民党驻美使馆的一个参赞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邮局职员却以轻蔑的口气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随同的参赞对他说:“你干吗要说你是中国人?你可以说你是日本人,这样你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洋奴!”他回到住处,当即在一块小牌上写上“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佩于胸前。
193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吉鸿昌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他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吉鸿昌的所作所为早已被蒋介石恨入骨髓。为了除掉这一极其危险的政敌,国民党策划暗杀吉鸿昌。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被特务刺伤被捕,后来又被押往北平受审。在法庭上,吉鸿昌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反动派慌忙结束了会审,并决定处死吉鸿昌。
11月24日,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走上刑场。就义前,他在刑场上用树枝做笔,在地上写了气壮千古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写毕,他喝令敌人:“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高呼抗日口号,英勇就义。
本文讲了吉鸿昌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测试时,教师用中等速度,每个词语读两遍,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听写。所有词语写完之后,教师再完整地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订正。
写对28-30个词语,可评为“优”;写对24-27个词语,可评为“良”;写对20-23个词语,可评为“合格”;写对19个以下(含19个)的词语,评为“不合格”。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组对11-12个评为“优”;组对9-10个评为“良”;组对7-8个评为“合格”;组对6个以下(含6个)的评为“不合格”。
二、语言积累
正确答案见教材中相关课文。
古诗部分四句算四处,文章部分一处横线为一处。11-12处全部填对评为“优”;填对9-10处评为“良”;填对7-8处评为“合格”;只填对6处(含6处)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提供的四篇短文,任选一组(两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1. 山谷里的回声、原野里的回声、雷声
2.A、B、D
3.(1)回声的形成原理。
(2)大自然中有很多种回声。
(3)天坛里的圜丘是我们的祖先利用回声的原理建造的。
1. 不可能完成(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3. 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给予评定。如,今天我们觉得不可能乘坐火箭上天,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
4. 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或其他相近意思的表达,如“勇于创新”等)
1.生活在沙漠地区、体形大、奔跑快
2. 不会,因为把头埋进沙里,鸵鸟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3.(1)列数字。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2)打比方。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3)作比较。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1.鹅卵石的形状是水长期冲刷的结果。
2.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或其他相似意思的成语)
3.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进行评定。
每组文章共有6-7道题,每题算1处。答对6-7处者,可评为“优”;答对5处者,可评为“良”;答对3-4处者,可评为“合格”;答对0-2处者,评为“不合格”。
教师可以从阅读后的两个习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对学生进行测试。习作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按以下标准酌情评级。
1.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优”。
2.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字数不到350字。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四、快速阅读
教师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对学生进行测试。建议将文章单独列印,以确保在8分钟内测试完毕。
每篇文章都有两个问题,如全部回答正确,可评为“优”;如回答问题时有缺失,可评为“良”;只答对一个问题,可评为“合格”;两个问题均没有答对,评为“不合格”。
参考答案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文章写了大仲马在青年时代受到鼓励,放大自己的优点,并最终成为大作家的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优点,只有善于发现并放大这些优点,才能获得成功。
文章写了吉鸿昌在国外誓死不当洋奴、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从容就义三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祖国、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壮士。
五、课外阅读
重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激励学生不间断地进行课外阅读。对填写了书名并清楚陈述理由者,可评为“优”;对填写了书名但未能清楚陈述理由者,可评为“良”;对仅填写了书名者,可评为“合格”;对两项均未填写者,评为“不合格”。
&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填空(每空6分)    1、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自然数是( )。    2、由0、5、7、3组成的有因数3和5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3、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和余数都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4、在一个长8厘米,周长是22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向上共爬5米,夜间下滑4米,像这样,从某天清晨开始,它( )天才能爬上柱的顶端    6、京华小学五年级学生采集标本,采集昆虫标本的有25人,采集植物标本的有19人,两种标本都采集的有8人,全班共40人,没有采集标本的有( )人。    7、小红的爸爸今年50岁,小红14岁,问:( )年前,爸爸年龄是小红的5倍。    8、池塘水面上的浮萍每天增加一倍,30天后整个池溏长满了浮萍,第( )天时浮萍所占面积是池塘面积的一半。    二.应用(每道题10分)    1、一辆公共汽车载客60人,长途乘客每位15元,短途乘客每位9元,共收款732元,那么长途乘客有多少人?        2、3支钢笔,2瓶墨水要付4.98元,若买5支钢笔,2瓶墨水要付7.98元,问1支钢笔1瓶墨水各值多少元?         3、一列火车通过长1000米的大桥(车头上桥直到车尾离桥)用了60秒,紧接着通过长800米的隧道用了5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4、小李从图书馆借一本书,每天看6页,8天只看了这本书的一半,从这以后,他每天看8页,那么他看完这本书共需多少天?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年级上册数学题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