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当代新型符合当代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模式的产业有哪些?

“新型城镇化”理念解读及改革路径
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孟育建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十八大将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本文对国务院新一任领导李克强总理主打的“新型城镇化”理念,进行了观点梳理并对其核心理念进行逐一阐释,提出了体制机制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关 键 词:体制机制& 政策改革& 城镇化作者简介:孟育建 ,曾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联络办高级主管,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编务会副主任。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的提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新型城镇化”的表述格外引人注目,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核心理念如何解读?核心理念如何“落地”?在体制机制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一、 观点梳理: “新型城镇化”引人注目  “四化”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四化”中加入了信息化。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仅为两次,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更重要的是其两次主要出现的位置:第一次出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第二次出现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章节中。从“区域协调发展”篇章,上升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载体,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哪怕用最挑剔的眼光,依然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十八大报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是两代领导集体治国思路的体现。经过详尽的资料比对,有理由相信,城镇化地位的急速提升和新一届领导集体中的李克强总理的执政思路密切相关。  回顾2012年,我们可以看到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对城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新理念。  2012年2月,李克强同志在当月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文章中引述了国际上经济学家的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他认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多在80%,人均收入与中国接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也在60%,而我国的比率则小得多,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超过50%,虽然和之前相比是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意味着大批的人由农民变成市民,其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内需市场也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发展壮大。  2月,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会晤的一项重要成果,双方领导人宣布建立城镇化伙伴关系,重点推动在城镇可持续发展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欢迎并支持举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  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同志参加了广东代表团的审议,希望广东在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他说,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城镇化是重要的一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当中。广东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珠三角城乡正在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城乡一体化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城镇化将创造巨大的内需,创造大量就业,希望广东继续通过“三旧改造”推进节约用地,并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尽力而为,为全国探索新鲜经验。  3月18日,李克强同志在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李克强强调,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李克强指出,中国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注重发展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同步。  5月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同志提出:“面向未来,中国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一方面,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城镇化中厉行节能环保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另一方面,欧洲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能源科技上有突出优势,需要开拓应用领域。双方具有的这些特性,恰好形成中欧战略性互补。  7月13日至14日,李克强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结构调整,切实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协调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李克强听取了湖北省负责人关于发展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议的汇报。他说,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从经济梯度推进的规律看,中部地区发展机遇明显大于挑战,发展的回旋余地很大,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地区承东启西,集中了上亿人口,工业有基础,又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加快这一地区崛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前景十分广阔。他指出,城市群对区域发展具有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要研究制定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各具优势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使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针对资源环境这一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三化”协调发展、“两型”社会融合推进的科学发展之路。  9月19日,李克强副总理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要求,顺应现代化建设规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效释放我国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城镇化是长期历史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讨,城镇化需要工业化带动,也给工业化提供支撑。  11月1日编辑出版的《行政管理改革》第11期发表了李克强同志的文章,标题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为配合发表该文,该刊特别策划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省部长笔谈专题,同时刊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的专题论文。分别是:《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仇保兴)、《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胡存智)、《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制度创新》(韩俊)、《走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朱虹)。  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李克强同志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6天后,李克强同志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改革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推进改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往前走,必须勇于试,这是我们的责任所系。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向社会明确传递改革决心,被网友评为年内“最令人鼓舞的语录”。  11月28日,李克强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就深化中国与世行合作等交换了意见。李克强同志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这些都需要国际视野和世界经验,这有利于我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方愿与世行就城镇化开展联合研究,吸收大学、研究机构一起参与,做成双方合作的“旗舰”项目。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随着各种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新型城镇化”的频繁“亮相”被不少经济学者解读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经济主打牌。  1994年,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为《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 ,其导师厉以宁称其论文“经得起各种检验”。最近,随着各界热议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这篇论文重新被人们提及和讨论。 该论文分析认为,由于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的就业增长率远远低于劳动力增长率,现代工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农村,就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最后部分建议因势利导使农村人口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逐步发展成中小城市,并使进入农村工业部门的农村人口继续向现存城市转移。要促成这一状况的发展,必须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使户籍政策随之松动。 这篇博士论文被舆论一致认为是李克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发轫之作。如今,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楼展厅,一本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1991年出版的著作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作者是厉以宁和3名弟子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书中观点正渐渐成为正在实行的国策。  二、现实路径:把“最大潜力”与“最大红利”结合起来  十八大已将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期待国家城镇化建设专项政策出台的同时,不少省市已启动城镇化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然而,在“新型城镇化”格外引人注目的同时,无论是地方官员,企业家,还是研究人员,似乎都在关注城镇化理念未来如何“落地”。  日,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在同一间会议室,李克强同志再论“改革红利”,不同的是,观点正在变为更加清晰的路径。在这次座谈会上,他提出,“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而真正的发展必须要依靠改革。”  在当天举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同志在听取了上海、新疆等5个市区负责人的发言和11个省市领导的书面发言后,总结讲话时数次提到“改革红利”。他强调:“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  李克强同志多次引用省市负责人的发言内容,以及他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的具体问题详论改革。他说,目前一些地区仍存在着攀比发展速度的现象。用发展来解决中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基础也是根本,但发展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推进,不能盲目攀比。  李克强同志说,世界经济长期低迷是事实,而且很可能还会出现波折、反复,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更多地依靠拉动内需,而目前最大的内需就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城镇化。  他说:“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而真正的发展必须要依靠改革。”他引用地方负责人在发言中陈述的问题来阐述“改革潜力”:西部边境地区的一些建设项目,需要千里迢迢跑到中央汇报审批;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困于一家一户“一亩二分地”的现状,无法规模经营。  李克强同志说:“体制的改革包含着巨大的潜力。‘城镇化’这个最大潜力的发挥,只有通过‘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才能实现。”  他鼓励各地方要深入探索如何将改革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他说:“我们不仅要解放思想,还要打破部门利益,打破固有的一些利益格局,让基层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中国实现持续发展。”  李克强同志在讲话中表示,2013年,要顶住世界经济可能的下行压力,拉动内需发挥作用,投融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他鼓励各地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投资。“已经规划好的项目,总量把握好,有些就可以让地方自己决定。同时,在投资过程中,既要公开招投标,也要引入民营资本。”  他说:“现在看来,民营投资受到的约束仍然很大。如果把这些所谓的‘弹簧门’卸掉,把‘玻璃门’打碎,那投资的潜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在当天的会议中,李克强同志几次要求参会的中央部委和地方负责人要认真研究,厘清在投融资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他说,如果审批权限下放后不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是否考虑可以让地方去自己决策;一些领域的盈利、亏损,让民营企业自己去投资、承担。至于政府的“角色”,李克强说:“政府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宏观,控制好总量。”  日,李克强同志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李克强同志强调,中国的改革30多年前发轫于农村,现在我们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推动“新四化”,仍然要靠改革创新。要深化企业、财税、金融、户籍、土地管理制度、价格等改革,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源头活力和持久动力,最终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得到红利、收到实惠。  日,新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3月27日,总理首次地方调研,考察了素有“欧洲小镇”之称的江阴新桥镇,新型城镇化是考察重点。他强调,以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 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 。  4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3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透露,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0多个部门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年)》有望上半年出台。该纲要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是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  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会议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重点是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这表明,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国务院职能转变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5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改革重在行动,要扎扎实实、不停顿地向前推进。当前形势下,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实招。要把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项目抓紧推出,干一件成一件,不断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会议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决定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  5月13日上午,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同志发表讲话时指出,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拉开,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李克强同志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接连不断的改革举措,再次让人们感受到新一届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实干作风。 城镇化在各种重要场合和文件中的密集“亮相”也显示了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  三、理念解读:促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1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有两件大事将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早在30年前,有一位经济学家就指出了中国城市化的不可避免性。1984年12月,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以我个人保守的估计,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在这20年间必须要有三到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80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30年即将过去,这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城市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这种观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  笔者作为世博研究人员,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化曾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庆幸城镇化问题终于进入顶层设计决策范畴之时,仍不免要发问,我们是否已对国际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是否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了正确的理解,是否对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在这里,我们不妨打开这本书,对城镇化提出“九问”,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详细解读。  一问,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与城市化在英文中是同一个单词“Urbanization”,城镇化的核心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我国为什么不直接提城市化而提城镇化?说明中央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注意到了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农村、大城镇、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就业方式、居住方式、交往方式的一种改变,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也就是说人类聚居模式、工作模式和经济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从自给自足经济转向开放经济、从技术含量低转向新技术革命等一系列变化。  二问,城镇化为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等日用消费品、对住房和汽车、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会形成巨大需求。去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过50%,但要达到欧洲70%多的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问,城镇化为何要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即使城镇人口比例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还会有几亿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我们在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立足国内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以确保粮食安全。  四问,城镇化为何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使更多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国将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广大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和城市文明。  五问,城镇化为什么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已实现现代化的高收入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很高,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必然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六问,城镇化为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  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七问,城镇化为何需要工业化带动,如何给工业化提供支撑?  要抓住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他强调,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大做强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  八问,城镇化如何为服务业发展打开空间?  根据最新居民调查数据,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3979元,农村人均收入为9833元,约占城镇居民收入的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5161元,农村人均5211元,约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34%;同时,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中食品饮料和居住等基础消费占人均消费比重更加偏高,而家用设备、教育文化娱乐等高级消费占比则更加偏低。把服务业作为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发挥服务业创造巨大就业空间的独特优势等方面来看,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来说则显得更加迫在眉睫。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扩大内需更加突出的位置。  九问,为什么说城镇化是长期历史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讨?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乡差距,同时城市内部也存在着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表现为城市中突出的差距。比如,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较多困难,城市和工矿区还存在不少棚户区和困难户。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会阻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甚至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近几年,我们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50%是棚户区改造,并努力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方面可以惠民生、促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抬高城镇化门槛,使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还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  四、政策选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很多人都欢呼雀跃中国已进入“城市社会”时代。中国有658个城市,还有将近2万个小城镇。  西方国家的城市数量比较多。2001年,4.8亿人的欧盟就有732个城市,而我国的人口将近欧盟的三倍,城市的数量却不及欧盟多。此外,因小城镇环境优越、公共服务设施良好、又可以与大城市快速连接,56%的欧洲城市化人口选择在5000到10万人口的小城镇和小城市居住。  目前,我国有将近2万个小城镇,其中镇区人口在5万以上的有700多个,这些镇的经济总量也在几千万以上,而这些小城镇因为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的落后很难被人认为是“城市”。新型城镇化,是不是新增的城市人口都要进入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许多年轻人被迫逃离的“北上广”,是不是我们进入城市唯一的选择?  古希腊先哲亚里斯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曾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福山的“历史终结”、贝克的“风险社会”、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费里德曼的“地球村”……这些闻名当代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未来学者,对后工业时代的人类未来,都各有阐释,但无一例外地认同:未来,和谐社会将成为人类所有选择的趋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刚刚过去的“成功、精彩、难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有五个,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这些主题和副主题,意在探讨如何完善城市的自身功能,如何塑造城市与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命题。  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工作以这三个设问句作为起点。主题演绎是筹备上海世博会的一项核心工作,即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实践形式,将主题变为世博园区内可见、可闻、可感的种种具体呈现的全过程。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工作的目标,是希望藉此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在上海世博会特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你还可以看到其他国家为探索“低碳城市”所做的尝试。无论是“沪上生态家”展示的我国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还是马德里公共廉租屋创新的“竹屋”和“空气树”建筑,抑或通过太阳能达成室内舒适性的阿尔萨斯水幕太阳能建筑,种种案例都在向人们昭示人类城市的绿色明天。  高速城市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在历史上只有一次机会,抓住机遇,并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功,那就是国家的成功,民族的成功,也是人类的成功。所以,十八大把城镇化的问题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是有理由、有历史和现实背景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镇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但是,只要我们决定信心,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机制,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镇化也一定会以其特有的方式迸发出巨大的潜力。  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提高城镇化质量,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特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1. 尽快出台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font color="#. 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3. 促进健康发展的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font color="#. 加快城镇财政体制改革,实现财权和事权相匹配;<font color="#. 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font color="#.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城市承载着历史,也孕育着未来。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人们对城市寄托着美好期待,让我们共同承担起这一时代和历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战略选择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2.李铁、邱爱军等:《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的规划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3月.  3.厉以宁主编:《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11月.  4.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 著:《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年8月.  5.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2010年版.  6.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求是》杂志,2012年第2期.  7.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行政管理改革》杂志,2012年第11期.  8.李克强:“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9.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邱爱军,孟育建:“世博会与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1期.  11.孟育建:“世博照亮未来——写在上海世博会闭幕一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网,日.  12.孟育建:“大城市群:悄然向我们走来”,《中国政协》,2006年10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焦艳)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