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国在外交方面的成就物质、精神方面有什么成就?

4发现相似题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工匠精神:德国制造业品牌之道的观察与思考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特别强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中国论文网 /2/view-7440425.htm  人口只有8200万,国土面积不到内蒙古三分之一,建国只有145年的德国,诞生了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工匠精神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德国制造业的品牌之道值得借鉴。   一、迅速崛起的德国制造业品牌   (一)靠山寨起家的德国制造业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德国更为落后。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宰相俾斯麦的帮助下,击败法国,于1871年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初期,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英国相比,生产的是粗制滥造的低端产品。用质次价低的产品假冒名牌商标占领英国市场,丑闻一经曝光,德国制造业立即臭飘万里。然而,奋起直追的德国人很快就让世人刮目相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德国和美国同时开始的,1834年,德国人雅可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部发电机;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把英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很快就进入了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第一阵营。   (二)名副其实的品牌大国   从德国统一到现在只有145年的历史,却创造了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可以说德国的历史就是童话般创造世界品牌的历史,如今的德国制造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   日,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公布了2015年的“全球最佳品牌榜”百强名单,苹果、谷歌和可口可乐等52家美国公司榜上有名;宝马、奔驰和萨普等10家德国企业榜上有名;丰田、本田和佳能等6家日本公司榜上有名;我国只有华为、联想两家制造业公司上榜。   在全球最佳品牌榜100强中,美国公司实力超群,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但在中小企业的品牌世界中,德国企业独领风骚。在全世界3500个中小型隐形冠军中,德国拥有1400多个,集中在医疗激光技术、环境治理、铣齿和磨齿机床、居家日常小商品、户外家具、化工等领域。   (三)制造业成就了“德国的欧洲”   10多年前,当美英等国忙于发展各类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资本市场攻城掠地之时,德国人却在车间里敲敲打打,经济增长低迷,一度被称为“欧洲病人”。但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持续金融危机之下德国经济的表现很快改变了人们的看法。2010年和2011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4893.0亿欧元和5297.9亿欧元,占德国GDP的比重分别为19.6%和20.3%。制造业成为“德国战车”率先驶出金融危机泥潭的关键动力。   源自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欧盟诸国,希腊首当其冲。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明确约定,成员国预算赤字不得高于GDP的3%,负债率不得高于GDP的60%。2009年,希腊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3%和113%。为了帮助欧盟国家走出危机,德国仅对希腊一个国家就拿出900亿欧元给予援助,成为真正为欧洲输血的“心脏”。伴随着德国经济势能的日益强大,“德国的欧洲”正在加速形成。   二、工匠精神支撑德国制造业品牌   (一)深入骨髓的德国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工匠精神已经深入德国人的骨髓,“标准主义、完美主义、专注主义和信用主义”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德国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已经内化为德国人的生命。在德国乘坐公交车,不用担心耽误了时间,公交站站牌上每个班次的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德国的街头智能垃圾桶顶部安装了太阳能;德国地铁里没有防止乘客逃票的闸口,德国人考试几乎不会作弊。   (二)标准主义   德国早在1917年就成立了德国标准化学会,距今已经有99年的历史。德国标准化协会下设77个标准委员会,3400个工业委员会,分别为各行各业制定标准,标准几乎涉及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环境保护、建筑和民用工程、服务和管理等制造业各个领域,确保了德国工业强国的地位。德国工业协会是欧洲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他们开发的标准,90%以国际通用为目的,绝大部分“德国标准”被世界各国所引用,为德国带来了滚滚财源,每年创造收益超过180亿欧元。   (三)完美主义   德国制造业以追求完美称雄世界,奔驰是其典范之一,如下事实证明了奔驰在安全方面是如何追求完美的。从1978年开始,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在世界上率先装配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创新技术――ABS(防抱死制动系统);1996年起,将首创的BAS(制动辅助系统)技术开始投入应用;同年,开始应用ESP(电子稳定系统),综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三个系统。为了保证汽车发生意外撞击时乘车人员的安全,奔驰公司每年都进行真车撞击实验和模拟撞击。2016年2月,奔驰公司正式发布迈巴赫S600 Guard防弹车VR10认证,是保护级别达到B6/B7的最高安全防弹车款,车身使用装甲级别的特殊钢材打造。除了各种防弹功能外,还配备了防恐警报系统、紧急空气系统、防爆轮胎、自动修复式油箱和内置火灾扑灭系统等安全设施,深受王室贵族、商业大亨和各国政要喜爱。   (四)专注主义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经过长期研究之后认为,联邦德国的经济总量不过美国的四分之一,出口额之所以雄踞世界前列的原因,不是西门子、戴姆勒-奔驰、宝马这类工业巨头,因为它们和国际级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德国经济的根基是在各自行业成为翘楚的中小企业,有的甚至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份额。   德国小企业家常常把自己看成是老练的工匠,一生执着于一门手艺,通常选择一些不起眼、质量要求高、需求很稳定的产品,诸如软木塞、手术台支架、抽屉底部轨道导向件等等,技术水平遥遥领先于同行。由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比较生僻,绝大多数企业淡出大众的视野之外,被称为“散落在德国各地的珍珠”。   (五)信用主义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两本名著。《道德情操论》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市场经济的《论语》。而《国富论》进行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没有一个不是挖空心思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西门子总裁冯?西门子:“德国人口仅有8000万,却创造了2300多个世界级名牌,原因何在?”西门子答道:“恪守企业伦理、追求完美,是我们的天职。”记者又问:“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管它什么企业道德呢?”西门子回答,“我们的理解不同,德国人认为企业追求利润应该建立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我们把信用当作企业的生命线。”看来,绝大多数德国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时,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并重的,持久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关注客户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把诚信放在首位。   三、我国制造业落实工匠精神的系统思考   (一)落实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   中山大学EMBA教授曾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案例:2009年底,黄老板引入了“精益生产”模式。第一周,他欣喜若狂,因为产量和效率明显提升。第三周,已提升了30%。然而好景不长,到第四周,出现了员工纷纷辞工的现象,员工流失了40%,偌大的车间空空荡荡。员工们忍受不了这种“把人当机器”的管理模式一走了之。黄老板权衡再三,不得不叫停刚见起色的新模式。“‘工匠精神’,其实大家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中国品牌战略学会会长、首席专家杨清山说。   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业都制订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各种岗位操作标准可谓一应俱全,但却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各种规范“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就是落实不到实际行动上。”造成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就产品制造而言,它牵扯到员工的敬业精神、生产标准的制定程序、绩效考核办法、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老板的管理理念这五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   (二)缔造立体化的工匠精神培训体系   德国工匠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追求完美和信用第一的精神基础是上帝之道,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早有精辟论述。十六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时,把拉丁文 Vocatio(圣召)译为 Beruf(天职),“天职”的基本含义是:尽心尽力完成世俗工作,是侍奉上帝的最佳表现形式。马克斯?韦伯认为,另一位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对资本主义职业观念的形成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加尔文认为,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圣徒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全心全意完成本职工作便可增加上帝的荣耀。德国是属于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中国制造业该怎么办?   中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工匠文化,并汲取世界一切工匠精神的有益成分,建立一个立体化的四级工匠精神体系。一是《庄子》适合中国制造业中追求“道”的工匠。《庄子》中的众多工匠人物,是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道”。《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在国防部兵工厂,有位八十老翁,制作军用腰带带钩,技术出神入化。国防部长对他十分敬重,称其为“子”:“先生您的技术太精妙了吧!有什么秘诀可以教导我吗?”他谦虚地答道:“我只是持之以恒而已。二十岁那年起,捶打带钩便是我的唯一爱好。除了带钩,任何东西我都视而不见。与带钩无关的东西,决不研究。”二是佛家适合崇信佛法的制造业居士工匠。佛法智慧超绝,其庞大的理论体系与修正体系,社会精英可通过自我修证,体会“四禅八定”之无边佛法;芸芸众生在顶礼膜拜中得到心灵慰藉。只需进行创造性转化,便可将无边佛法转化为无边工匠精神。三是儒学适合信奉唯物主义的大众工匠。作为原始儒学的《论语》属于入世之学,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典故比比皆是。比如“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一个职业人,首先考虑的是把工作做到极致,然后才考虑公司的待遇是否合理。《论语》适合教育一般工匠;《大学》、《孟子》与《中庸》适合培育高级工匠精神。四是借力宗教力量。基督教徒、穆斯林占有一定比例的制造业,宜比照《敬业――美国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的经验,关照我国制造业员工现实,从《圣经》、《古兰经》中开出工匠精神,其作用必然立竿见影。   (三)创设民主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2014年,国资委在《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央企品牌的指导思想是“以自主创新为内核,以高品质为基石,以精致管理为保障,以诚信为命脉。”我国制造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德国式创新值得借鉴。   德国人普遍认为,权力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等级是为了工作顺利进行才设立的,等级的差异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企业内部,上司与下属的定位是相互服务的关系,上下级之间有充分的对工作的讨论空间。民主式管理营造了十分宽松的管理和创新氛围。在推进精益管理中,并非自上而下硬性推动,而是自下而上进行,班组级、部门级的KPI指标全部由班组和部门员工共同讨论决定;员工认为“有话要说”,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来,直接主管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答复;员工的建议如果被采纳,便会给予奖励,如果获得专利,还享有一定比例的专利所带来的利润收益。这种宽松的民主式管理,对于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意义重大。奥利弗?索姆编著的《没有研发的创新:德国制造业中非研发企业的多样化创新模式》,通过大量案例系统分析了德国那些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是如何通过多种多样的非研发创新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的。
  从表面上看,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我国的等级观念十分深厚,企业中的长官意识比较明显,这对于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是极为不利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只要运用得当,便可以化弊端为优势。一是只要领导倡导创新,率先垂范,便可“一呼百诺做雷鸣”,迅速形成创新的态势和氛围;二是在制定标准、考核办法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级管理层出台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之后,要交给执行者讨论,由基层提出书面意见。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领导”必须俯下身子聆听基层声音,汲取合理的部分,认为不合理的条款,要列明理由,再交给执行者讨论。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直至达成一致意见,方可正式下达文件。这种办法看似效率低,执行起来必然顺利。三是在使用“头脑风暴法”这一有效的创新工具时,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在进入会议室之前,都要丢掉自己的“乌纱帽”,作为平等一员参加会议,并安排专门人员扮演“魔鬼角色”,即将达成一致意见时,专门挑刺儿,以免“老大”一言九鼎,以便员工畅所欲言,以便华为集团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的决策理念在本企业开花结果。   (四)构建多层次的工匠关爱机制   2015年,江南工业集团公司选拔18名来自基层科研、生产一线的大学生班组长赴德参加为期14天的学习参观,理论教育部分聘请了柏林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师授课。在培训和参观过程中,他们看到,德国企业非常人性化,方方面面为员工切身利益考虑。教授在培训过程中一直向他们强调企业与员工关系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应充分为员工考虑,与员工建立起一种纽带关系。   毋庸讳言,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业的管理模式还处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把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当做管理工匠的灵丹妙药,把工匠当做经济动物,把物质刺激当做调动工匠积极性的唯一途径。为了全面落实工匠精神,应该借鉴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针对工匠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超我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员工关爱机制。一是对于基层工匠,以物质刺激为主,情感关爱为辅;对于中高层工匠,要着重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是对于顶级工匠,应该借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进行愿景管理。   《孙子兵法》有言:“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无论使用何种办法管理工匠,必须出自真诚,如果“视卒如土芥”,工匠精神便“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果能“视卒如爱子”,“三年得二句,一吟双泪流”的中国式工匠精神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青木,李珍,丁雨晴,屠丽美.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坚持“慢工细活”不浮躁[N].环球时报,.   [2]何召展.对标德国企业,打造百年品牌――2015年赴德国培训心得[J].中国军转民.2016(1).   [3]王竞楠.德国标准化与德国崛起[D].山东大学,2013.   [4]王思琪.基于文化差异的中德员工绩效管理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王京梅.什么成就了德国品牌?――赴德国品牌调研培训报告[N].中国航空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德国玛堡《世纪尊荣》——工匠精神成就的极致软装!_新浪家居
德国玛堡《世纪尊荣》——工匠精神成就的极致软装!
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什么是德国工匠精神,玛堡《世纪尊荣》告诉你!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是什么含义?在德语里,它们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弹指一挥间,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德国人的工匠精神风采依旧。德国人对造物的偏爱融入了文化基因,德国作家路德维希·蒂克在他的小说《青年木匠师傅》中,借木匠莱恩哈特的话表达了市民阶层对手工业的青睐:我总是想让人们的日常用品既实用又美观,这样有教养的人就不用再添置别的东西了,我为此感到荣耀。
德国人的工匠精神让这个仅有800万人口的国家拥有2300多个世界著名品牌,宝马汽车、徕卡相机、双立人厨具、西门子电器、阿迪达斯……在家装行业,德国品牌也光彩耀世,例如著名的德国玛堡壁纸。这个拥有170余年历史的品牌,已经传承至第5代,旷世风华,世纪传承,产品和服务遍及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玛堡针对中国市场设计打造的耀世之作《世纪尊荣》,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世纪尊荣》系列壁纸的设计高雅、丰富,呈现了多种多样华丽高贵的风貌,它如金丝绸缎般优雅,又有高端家居的大气风范,设计的花纹款式,融合东西方色彩:经典的欧式大马士革图纹绚丽华贵,让家居空间呈现出古典贵族的奢华气质;江南庭园的中式窗花则代表了东方的生活美学。《世纪尊荣》系列壁纸有着一种专注之美,透着一份工匠之心,高端的德国产品,气质天生华贵。
德国工匠精神,对工艺的追求矢志不渝。德国玛堡壁纸始终领跑世界壁纸生产工艺,例如《世纪尊荣》系列运用的多层网印及热压花工艺,使图案更加细腻繁复,生动立体。精准的对花技术,契合了德国工匠精神的一丝不苟,也让这款壁纸更加精致,视觉层次感丰富,彰显着时尚的韵律。此系列的壁纸以同一色系形成多层次堆叠的效果,创造出繁复的图案,然而柔色的使用,让整体效果显得柔雅细致。大气高贵、品味雅致、低调奢华,这就是德国工匠精神赐予我们的极致生活。
极致生活,需要极致软装,高端软装产品请洽全国「德国玛堡壁纸专卖店」与「赫彼娜布艺专卖店」。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请输入您的姓名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
热门资讯排行
12345678910
电话:400 605 6969 转 47419电话:400 605 6969 转 22321
Copyright @ 1996 - 2018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服务热线:400-606-6969
广告业务洽谈:010-0-德国作家歌德,有哪些成就?_百度知道
德国作家歌德,有哪些成就?
我有更好的答案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一七八四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八十二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二千七百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编辑本段朋友友谊  与席勒的友谊  1794年7月下旬的一天,歌德和席勒作了一次坦率的交谈,气氛友好、活跃,消除了双方的一些误会和心理障碍,相互间有了一股吸引的力量。歌德开始承认:“席勒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把靠近他的一切人都把握得紧紧的。”一周以后,两位诗人再次在耶拿晤面交谈。这次谈的不再是自然科学,而是文学艺术——两人各就自己的创作、理论以及德国文学现状等交换了意见,他们的见解竟然很一致,这使席勒大为惊讶。
在这次畅谈之后,席勒写了一封信给歌德。在这封信中以犀利的眼光精辟地分析了歌德的精神历程,而当时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深刻而准确地对歌德作出评价。在信中,他也谈到自己的弱点。最后,席勒阐述了双方观点上可能一致的地方,并指出了歌德为他主持的新杂志撰稿的可能性。歌德在复信中说:“在这一周里有我的生日,而对于我的生日来说,没有任何礼物能比您的来信使我更感快慰的了。”紧接着,他也表达了今后两人合作的愿望:“……我们双方彼此清楚了我们目前达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更能不间断地共同合作。”
此后,歌德盛情邀请席勒来魏玛家中做客,共同拟定了——个旨在繁荣民族文化的合作计划。于是,两位诗人果实累累的合作年代开始了,这一合作为歌德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更为德国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代。  歌德与贝多芬  德国天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万·贝多芬比歌德小21岁,青年时代他就曾读过歌德的《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的抒情诗更一再激起他的创作欲望, 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的《埃格蒙特》谱写了音乐。
日,贝多芬给歌德写了一封信。信中倾述了对诗人的景仰之情,并希望听取对《埃格蒙特》音乐的意见。6月25日,歌德回了一封信,表示希望在魏玛能上演这部由贝多芬谱曲的悲剧,并相信它会给自己和贝多芬的崇拜者带来欢愉。
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歌德双双来到卡尔巴特的特普利策。歌德到达时,贝多芬已到了一周了,但他并不知道歌德来了。歌德便主动去看贝多芬,于是两位伟人见面了。当晚,歌德写信给他妻子说:“在我见过的艺术家当中,没有谁比他更专注、更有毅力和更诚挚可亲的了。”
老年的歌德尊重贝多芬的为人和才能,但是对贝多芬愤世嫉俗的革命精神却理解不了。对贝多芬来说,歌德却使他感到有些失望。这位诗人,只是一个极留意礼节的社交家,温文尔雅,从不肯尽情倾吐。贝多芬期望的美的批评、理性的批评,歌德却一句也没有。他觉得这次见到的歌德,与他想象中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葛兹》的作者相距甚远。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五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
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歌德作品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戊戌前后。1922年,郭沫若全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式出版,其后他又陆续译出《浮士德》。值得一提的是,歌德的作品对中国启蒙运动发挥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歌德及其作品像一颗闪烁的明星,在中国放射出愈加灿烂的光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汇集中国三代歌德研究者和翻译家学术成果的十卷本《歌德文集》,成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
参考资料:
采纳率:27%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一七八四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八十二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二千七百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1774年,歌德的浪漫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轰动了文坛,他也因此名闻欧洲的文学界。歌德最著名的作品是〈浮士德〉,还是一部颇富哲学意味的诗剧,描写一个屡遭挫折,但仍然坚信正义和善良的人的故事。〈浮士德〉分成上、下两部,从构思到完成,前后共经历六十年。诗剧反映的是人类追求生命意义的伟大精神。也由于此书,奠定了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作品也因而跟 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 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 》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肯定实践的重 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 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 译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歌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在军事方面的成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