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错了,以前研究事物内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基于胜任力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报告,研究,创新,研究总报告,胜任力,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胜任力模型,研究型职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胜任力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一讲 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模式 社会学的三足鼎立:理论;方法;中国研究。 中国研究:与方法不同,技术层面;与理论不同,或抽象或 遥远。 米尔斯批判了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倡导运用?社会学 的想象力?。如何运用??穿过环境中的个人困扰,看到社会结 构中的公众议题。? ?把握个人生活历程与社会与历史结合面上 的细小交叉点,自身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世界与社会结构的关 系?对熟悉的生活世界产生新奇感。 从日常的生活世界透视社会 结构。 谈中国社会研究,先从国外中国研究谈起。为什么?社会学 知识原初是个舶来品。自西方引进和移植,社会学染上了西方社 会学的文化风格。?国学?。 国外中国研究大致来说有三个传统。 最早的是以法国为中心的汉学研究传统。sinology 认同古老 的中国, 有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和文明。 他们沉迷于这样一些假定: 中国有发达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是独特的也是优越的。他们不仅 在智识上而且在情感上献身于他们所研究的主题。研究中国哲 学、历史、文学等传统人文。 影响最大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海外中国研究或中国学 Chinese studies 。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理论模式。 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具有细密的特点。 这里着重介绍美国中国学。 一、中国史研究的四个范式 (一)费正清的挑战——回应论 费正清(Fairbank John King),中国学之父。1932 年来中 国作博士论文,清华讲师。1940 年代多次来中国。著有《中国 对西方之回应》(1954)、《美国与中国》、《剑桥中国史》等。 1956 年在哈佛建立东亚研究中心。 担任主任。学生占 据美国 7、80 所大学的东亚研究讲坛。他认为 19 世纪中国历史 发展中主导因素是西方入侵。主动与被动。 缺陷:问题不在于错误,而在于没有交代它所能概括的范围。 首先,它简单地假设十九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单向的,都 是由西向东的,中国的社会变化来自西方入侵。西方冲击和中国 回应。可是,每论及?西方冲击?时,人们又总会忽略西方本身 矛盾重重的本质。 其次,此论亦忽略了十九世纪中国尚有与西方冲击无关或关 系甚少的其他方面。 第三,由于它强调?有意义的回应?,因此倾向于注意知识、 文化和心理学的历史解释,而忽略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因素。这 种研究取向的结果是, 虽然与早期完全忽略中国人的想法和行动 的研究取向,此论已大有进步,但它所刻画的十九世纪的中国, 仍然是一幅不完整的、不必要地不平衡和扭曲的图像。 (二)列文森的传统——现代论 列文森(Levenson)认为西方现代社会是各国万流归宗的楷 模,中国以前停滞不前,在传统中循环,沉睡中,等西方猛击, 向现代前进。帕森斯的影响。落后与进步。儒教与现代社会不相 容。《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三)佩克的帝国主义论 佩克(James Peck)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变化的动因,是社 会瓦解,民族灾难的祸根。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坚持入侵的 有害。 对以上三种范式的反思: 三种模式都是将中国看作他者 OTHER, 中国为什么没有像西方 那样实现现代化?这个问题将中国与西方对立并臵看作是天经 地义的。另一种变型:中国是一样的。然而,无论把中国放在与 西方?相等同?的位臵上,还是说它是西方的?他者?,它都是 以西方为中心的。两种说法理所当然地把西方作为价值标准;理 论的和意识形态的参照框架都是源于西方的; 所宣称的主张也都 是基于以西方为中心的假定。这三种取向都明确地(如资本主义 模式)或隐含地(如?冲击—回应?与?近代化?模式)坚持认 为十九、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任何重要变化只可能是由西方冲击 造成的变化,或者是对它的回应所导致的变化。这样,就排除了 真正以中国为中心,从中国内部观察中国近代史的一切可能。 一旦从?中国中心观?出发,人们则可以在研究中发现中国 历史其实一直有一条 ?剧情主线? , 甚至于能够奇妙地发现, ?在 1800 或 1840 年,这条主线完全没有中断,也没有被西方所抢占 或代替, 它仍然是贯穿十九乃至二十世纪的一条最重要的中心线 索?。十九、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有一种从十八世纪和更早的时 期发展过来的内在结构和趋向。 若干塑造历史的极为重要的力量 一直在发挥作用: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的增长和疆域的扩大,农 村经济的商业化,社会各阶层在政治上遭受的挫折日增等等。孔 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提出区分清代统治的衰落 与传统中国社会作为整体的衰落。 不是 1840 年而是 1864 年太平 军失败意味着旧秩序的衰落。 (四)柯文的中国中心论 柯文(Paul A. Cohen,1934- ),中国学家,哈佛大学费正 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 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860 - 1870 年》(1966 年)、《在传 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1974 年)、《十九世纪中 国之改革》(1976 年与石约翰合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 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984 年)、《历史三调:作为事件、 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997 年) 等。 首先,设身处地地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再现中国历史,而不是 以外来强加的观念加以论述。 研究者极力尝试从中国历史的观点 出发,密切注意中国历史的轨迹和中国人对自身问题的看法,而 不从西方历史的期望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中国历史。 这并不意味着 研究者漠视外在的影响, 对于把非中国的理论启发和方法策略应 用到中国现实的做法,也不会排斥,只要这些理论和方法让人警 觉到狭隘的偏见的危险。限制。 其次,中国地缘广大,情况复杂,化整为零,把中国看作由 上下不同阶层组成的社会加以研究。横向地域,区域和地方史。 纵向,下层社会。例证:从士绅研究到地方精英研究。士绅是文 化上同质的精英,与帝国相连的整合性,受儒家支配的保守性。 地方精英的微观性,灵活性,策略性。组成的异质性,空间的差 异性,行动的复杂性。 再次,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 术,并努力将其融会于对历史的分析中。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史家笔下 的;直接参与者的;后来产生的各种神话。 潜在的局限。 有些研究范畴所引出的问题本质上需要作一般性的 比较。 有些作为中国历史处理的课题其实在原则上关系到超越于 中国历史的问题, 或者那些关注于中国境内的非汉人群体的行为 和思想的课题,如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问题,穆斯林问题等,或 者那些海外移民的课题,这些迫使历史学家重新思考?中国性? 的意义及对?中国中心观?的研究取向产生质疑。碎片化。在宏 大叙事瓦解带来的另一极是碎片。 柯文:?尽管具体要求的主题不同,但我最终的希望却始终 如一,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的共同愿望— —把中国历史从神秘的烟幕中拯救出来, 从狭隘的眼光所造成的 框框里释放出来,使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人的历史经验,对西方人 民显得更容易理解、更有意义,甚至更重要。?注意,他说的是 使中国人的历史经验为西方人民更容易理解,主体是西方人民。 所以,他所说的中国中心观对我们来说仍是外在的。 二、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三个范式 (一)极权主义 舒尔曼(Schurmann,F) 《共产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 意识形态的对立,列宁主义政党,领袖个人的卡里斯马权威。总 体性控制,手段是恐怖和党支配下的等级制,国家与社会边界被 摧毁,普遍的思想监控,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的原子化。 意识形态基础。 (二)多元主义或现代化或利益群体 C.Johnson 主编的《共产主义体制的变迁》(1970)将中国 的政治制度看作世界政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存在利益群体,即 使无法发育为正式组织,也对政治制度有重要影响。集权政治制 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矛盾,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要向西方推 进。科层化。利益群体的多元化。 (三)新制度主义 认为中国独特。来自经济学新制度范式,混合经济。独特的 制度安排。科尔奈短缺经济学。华尔德(Walder)。虽然存在强 大的监控,但强调的不是强制,而是对服从的正面鼓励;国家对 社会进行动员时提出的是意识形态标准, 但这些标准出人意料地 发展出一套高度制度化的庇护关系网,在这个网中,行动者对党 在意识形态上的忠诚与对党组织领导人的个人依附紧密结合在 一起;在中国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冲突,但利益群体的作用是有限 的,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化的人身依附关系上的竞争和冲突。 三、运用理论模式中的四个陷阱 从认识方法上讲,有意识地努力从经验研究出发到理论,然 后再返回到经验发现,而不是从相反的路径着手。对理论的运用 将像一次艰难的旅行,其中既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也同样 布满了陷阱和危险。黄宗智的概括。 (一)不加批判地运用 中国研究训练完全是强调经验研究的训练: 即强调在选定的题目 中寻找新的信息,阅读文本和文件,使用文献检索手段,细致的 脚注等等。在这样的训练中是不接触理论的。在理论上?具备了 洞见?这种诱惑是极其巨大的。?近代国家政权建设?和?道德 经济?。无论摩尔、蒂利和斯科特这样的人已经就这些问题作出 了多么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重新解释, 但是要将其中所有的信息 都强迫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质主义?理论的简洁模型中, 这确实很困难。保留批判性辨识的话,所使用的材料的丰富性。 (二)意识形态的运用 除了学理上的诱惑,理论还具有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路线问题,站队问题,而不是深入探讨复杂性。在反越战运动如 火如荼的日子里,我们中许多人开始对美国社会的前提假定,推 而广之,对我们中国学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范式,尤其是?现代 化?范式和?西方冲击?范式,进行了前提性质疑。被吸引到马 克思主义上来。运用理论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意涵。理 论使我们思考一些更大的、更为一般的问题。但是这样做也不可 避免地使我们进入了意识形态的问题领域。 我们也不能避免由此 激起的批评。这正是我们运用理论的代价。尽管如此,我们依然 能够避免掉入受意识形态驱使来进行学术研究的陷阱。在此,使 我自己免入陷阱的最好保护可能又一次是我所使用的满铁调查 材料以及我自己对经验材料的偏重。 材料中所显示的丰富现实和 我对经验学术这一理想的笃信, 使我无法接受用意识形态的观察 和推断来取代调查所发现的东西。举例来说,不同于马克思主义 者的预言,我在材料中没有看到?经营农场?的生产力有了根本 性的提高,尽管它使用了雇佣劳动这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Huang,1985:尤其第 8 章)。但是,无论我的研究是多么地 遵从经验, 一涉及到理论问题依然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形态的论 辩。 由于意识形态披上了学术的外衣, 才使得意识形态产生了相当大 的影响。 (三)西方中心主义 无论把中国放在与西方?相等同?的位臵上,还是说它是西 方的?它者?,同样地它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这一点应当是毋庸 臵疑的。两种说法理所当然地把西方作为价值标准;理论的和意 识形态的参照框架都是源于西方的; 所宣称的主张也都是基于以 西方为中心的假定。 从西方的理论观点出发,我们看到在中华帝国晚期许多相互 矛盾的经验现象结合在一起,这一事实意味着把中国化约为?与 西方相同?,与化约为西方的?它者?同样不符合史实。在中华 帝国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商业化和法治,这些与 近代西方早期一样。但是,不同于西方,这些东西并没有带来生 产力的突破、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形式主义理性化。如同认为中国 是西方的它者一样,坚持认为中国与西方一摸一样也是错误的。 (四)文化主义 汉学的思路,着迷于大传统。限定在上层文化,而忽略了普通人 民。这种研究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关心物质生活。它反对社会史。 最后,这种研究在强调中国独特论的同时,实际上反对所有的社 会科学理论。 东方中心主义。阿 Q。?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古已有之。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摒弃掉所有的社会科学架构和假定客观的 事实。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深描?来为我们?翻译?本土的概念 结构,这种?深描?旨在探寻这种结构的特征(这种?深描?相 对于?浅描?,后者仅仅努力重述?事实?)。?深描?和?浅 描?的不同涉及到的是?解释?路径或?符号学?路径与实证主 义路径的不同, 而不是这两个词在表面上所暗示的那样对事实进 行繁复描述和简单描述。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这样的结论:唯一 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将这种本土概念结构翻译和解释给本土之外 的读者的?地方性知识?。一个质疑是其极端的相对主义。 四、建构中国研究的本土传统 全球化与本土化。本土化是指运用本土所积累、形塑的文化 认知的历史经验,以摆脱或超越西方知识权力体系垄断的状况, 确立本土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自主性的追求。 三个阶段:
年代吴文藻提出社会学中国化, 将西方社会学理论 与中国实地研究结合。 《江村经济》谈到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并不 是一种纯粹的农业经济,而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这 一基本论点乃是中国社会学派以后分析中国问题的全部出发点 所在,从而贯穿于以后的一系列著述中。 1980 年代杨国枢提出社会研究更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特 征,强调对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的研究,中国学者自主性,摆脱 过于依赖西方。 1990 年代中期《中国书评》本土化与规范化讨论,打破意识 形态限制,与国际接轨,保持对本土社会的问题意识。一方面要 对本土?社会变迁?的进程和机制形成本土立场的理解,另一方 面则是对?社会科学?的品格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批判意识。 两种方式: 实证倾向。杨国枢提出的本土契合性。就本土现象,提出创 新的认识方法,将本土概念操作化,比如将面子、缘分操作,问 卷调查。 真切而全面掌握和配合本土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特质的科 学性策略,成就客观知识。相信实在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用自 然的方式来客观而真切地呈现实在。 怀疑用西方概念运用本土的 有效性,扣紧本土来看实证。 另一种反实证。身心状态。即人作为具有认知、思想、感受 和反应能力的行动主体, 其长期以来孕育、 呈现的总体惯性状态, 一方面凝聚经验,另一方面反映相当稳定持续的禀性。客观和主 观性并具。 人任何行动都是当事人自己已形塑的身心状态与客观 存在的条件的互动结果; 历史文化情景有创造出类似身心状态的 可能;背后有一套相当程度的共同价值。在哲学层面理解人类文 明的另类分离点。 表面上看本土化成于某一特殊地区的一种例外 化,但从知识建构的角度看,这样的例外是成就社会研究具有普 遍面目的历史性源头,只是西方学术传统的霸权垄断。不是用西 方理论来研究本土社会。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事逻辑。返回到日常 生活世界中去,从言行着手,探讨具常识性的意义认知背后的理 路,其背后更深的意义。身心状态是实行的状态,与外界环境的 关系中。惯性。生机控制性。西方扩张,中国内敛。 建立自己的学术传统。三部分:1949 年前的传统;在海外尤 其是美国传统影响下;中国本土的新传统。 参考文献 ? 柯文:?走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在中国发现 历史》第四章,中华书局,1989) ?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转型?(《战 略与管理》,1997 年第 5 期)?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971 ? 杨国枢: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 ( 《中 国社会学》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叶启政:?对社会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社 会学和本土化》,[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1)第二讲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概论 社会结构问题,是社会史研究的总体的、基本的问题。这里 的社会结构,指广义的社会组织和组成方式,是具有各种社会身 份的人及其群体的联结方式,它的稳定状态,以及由其内部冲突 而产生的结构的演变。 等级结构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核心部分,宗族是贯穿于全 部中国历史的重要组织,民间结社虽不发达,但从社会发展来看 也不可忽视,所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叙述。 一、等级结构 (一)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的基本构成 中国传统社会大体可分为六个等级: 第一等级 皇帝 第二等级贵族、官僚 第三等级 士族、绅衿第四等级平民 第五等级 第六等级 半奴隶、半贱民 奴隶、贱民(二)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结构的演变 1、周代等级结构 六等级、九层次: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士 第四等级 农夫 手工业者、商贾 第五等级 第六等级 准贱民: 贱民奴隶: 隶、僚、徒、百工、农奴 仆、台、获丑、臣妾、仆驭、牛 平民庶人: 国人、皂、舆 天子: 周王及其家庭 侯、伯等 卿、大夫诸侯贵族: 百官贵族:牧、马牧、娼、女乐 关于周代社会等级的两条文献 春秋鲁桓公二年(前 710 年)晋国大夫师服说: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 诸侯),诸侯立家(卿大夫称家),卿臵侧室(侧室即?众子?), 大夫有贰宗(嫡子之次为贰宗,与嫡子相辅贰),士有隶子弟,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分别亲疏),皆有等衰(差等)。是 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jiyu,下不冀望上位)。(《春秋左 传〃桓公二年》) 春秋鲁昭公七年(前 535 年)楚国芊尹无宇对楚灵王说: 天子经略(经营天下,略有四海), 诸侯正封(封疆有分定), 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天 有十日(甲至癸),人有十等(王至台),下所以事上,上所以 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 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yu),牛有牧,以待 百事。(《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贵族阶级的地位: 周天子:?天子建国?,分封诸侯,是名义上全国土地和臣 民的主人, 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他实 现对全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统治,不过他有大量的直属领地— —王畿,直接治理这里的人民、军队和征收赋税。 拥有祭祀王室宗庙的权利,是姬姓大宗主(宗子),对于同 姓诸侯国,他以宗统、君统合一的双重身份巩固其统治。 诸侯贵族: 《春秋左传》:周武王灭商,封兄弟 15 人为诸侯, 又封同姓 40 个诸侯,计达 55 人。还封有异姓功臣诸侯、原殷王 室诸侯、古老显赫氏族诸侯、后进氏族诸侯,与同姓诸侯共同构 成诸侯贵族。 天子分封诸侯,诸侯成为领地的主宰,统理封地内的属民和 事务, 对周天子有纳贡义务, 但天子不一定干预诸侯领地内事务, 基本上是独立王国。孟子:拥有?三宝?,即土地、人民、政事。 世袭,嫡长子继承爵位。 从宗族上说,相对于天子的大宗,诸侯(其兄弟)是小宗。 但在其内部它是大宗,也是以大小宗法的原则进行继承和分封。 百官贵族:诸侯的余子分得领地,成为卿、大夫,拥有?采 邑?。卿、大夫再封余子为士,给其?禄田?、?食田?。 卿、大夫、士既是领地的主人,又是诸侯派遣的管理者。周 王朝和各诸侯都有一批行政管理人员,由诸侯、卿、大夫、士担 任,所以在西周,诸侯、卿、大夫、士既是封爵贵族,由兼有官 僚性质。此点在卿、大夫、士身上体现尤为明显,故可称为百官 贵族。 平民庶人和准贱民: 国人——居于城市和郊区,自食其力 皂、舆——被证为武士的国人,充当无爵卫士 子(隶子弟) 士的余农夫——平民 野人居于乡村,以农耕为生 与贵族无关系——农奴 独立手工业者——平民 手工业者 百工——隶属于王室、公族和各级贵族 准贱民商人——独立经商——平民 隶、僚——罪人,非自由人,未被罚为奴隶,介于平民和奴 隶之间 贱民奴隶: 仆——被杀得罪人家属,成为奴隶 台——罪人被罚为奴隶,逃往后又被抓获,成为陪台 牛牧、马牧——牧马牧牛的奴隶 奴隶是主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 2、秦—唐时期等级结构 秦以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正式 形成,并成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秦唐间社会等级有变异,但 不剧烈,表现:1、新等级的产生与消失,即士族;2、有几种类 型的人在等级结构中地位的升降,如佃农、佃工由秦汉的平民沦 为依附民,皇权加强,相权、宗室权力削弱;3、奴隶的相对数 量有减少的趋势。大致有以下八个等级: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宗室贵族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士族 贵族官僚 皇帝 第五等级 第六等级弟子员 平民 半奴隶 奴隶第七等级 第八等级皇帝:包括皇帝、皇太后、后妃、未分府的皇子、未出降的 皇女、太妃及其未分府的儿女。太子作为储君,地位远高于宗室 贵族。他和他的家属也可列入皇帝等级。 郡县制,皇帝权力直达州县。秦汉实行丞相制,贯彻皇帝意 志。唐代丞相制变为三省制,官员地位下降,根本无法和皇帝抗 衡。 宗室贵族:皇帝五服之内的男性亲属是宗室成员,五服以的 外为皇族成员其中以皇子和皇帝兄弟为尊亲。 五服:①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 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合称五服。 服, 服事天子之意。 《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 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 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②古代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③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 服。④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宗室被封为王、侯,拥有采邑,成为贵族。 汉唐间的宗人政策历经三变:皇帝强烈依靠 制 令其退出政治,但在名分、经济上一贯优待。 有所节 贵族官僚:贵族:有异姓王侯、外戚恩泽侯、皇女封公主, 食户,基本上无领土可治,与诸侯王迥异。官僚:周代诸侯集文 武于一身,此时期文、武官分途,武官有封爵,高级文官也有。 故将官僚与贵族视为同一等级。在职务之外享有品级、秩禄(俸 禄)、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 在身。借指官爵)、服色的特殊待遇,并因品级获得部分赋役优 免权和任子权(任子:①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②人 质,指为取信对方而用作抵押的人)、子弟国学读书权、蓄奴权、 赎罪权,是特权等级。 总体上, 官僚与贵族共同掌权, 而以官僚为主体, 发挥主要作用。 先秦是贵族掌权,宋清间纯是官僚理事。 士族:是宗族团体,也是一个等级。两汉产生世家,魏晋实 行九品中正制 (规定门第为定品的主要条件) , 世家与官僚结合, 正式成为士族。士族亦称?世族?、?势族?,与庶族相对。士 族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累世高官、享有特权之门阀贵族。士庶之 际,实如天隔。二者舆服有别,彼此不通婚,不共坐,等级森严。 盛行于两晋南北朝,延续于隋唐。它们因家族成员的世代官品状 况,分为六个等第(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 有出仕权(政治势力)、荫护权(经济实力)、士族通婚(社 会势力)、文化高,讲究修养,能控制社会舆论。势力大,使皇 帝颇有顾忌, 不时予以打击, 随着唐代科举制的确立, 士族消失。 弟子员:各朝设立官学,接受贵族官僚弟子入学,也吸收平 民弟子。这也就是学生。可免徭役,学成可做官,由后备官员的 地位。是最低的特权等级,读书是平民上升为特权等级的台阶。 平民:此等级构成相当复杂,在职业上分有地主、农民、手 工业者、商人、少数民族首领、吏员;从社会地位上分有豪强、 酋豪(土豪)、未入流的胥吏、有低等民爵或勋位的平民。具体 有: 佐吏:王朝基层管理人员,家属要承担徭役,无法定特权, 但实际上可鱼肉百姓,是平民上层。汉代斗食、萧梁武吏、隋代 功曹、唐代白直、六朝役们、次门。 有民爵者:汉实行二十等爵制,八级?公乘?以上为官爵, 七级?功大夫?以下为民爵。有民爵是平民的一种荣誉。 豪强:有社会势力,有依附人口,常与政府、贵族、官僚争 利,受到政府打击。秦汉、南北朝时期,此类人不少,宋代以后 不成气候。 庶民、农民:非身份性地主、自耕农,财产受国家保护,同 时是政府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可读书出仕,是典型的平民。 秦汉佃农、耕佣:属政府编户齐民。向政府交纳人口税和服 徭役,法律上的良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人口大增,平民佃 农、耕佣极少。 商人:因历朝政府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在生活方式上对商人 多有限制,社会地位略低于农民,是平民下层。 手工业者:与商人相同,属市籍,基本上是平民身份。 半奴隶:成分复杂,平民下降而未入奴隶地位者,释放奴隶 而未彻底者,成了半奴隶。其中有各种宾客(东汉以后对依附世 家豪族人口的一种称谓) 、 屯田客 (募来屯田的农民) 、 佃客 (① 晋代世家豪强荫庇下的一种依附农民。 ②指租种土地的佃户和佃 种庄田土地的庄客)等等。 奴隶:官府、私家、寺院的奴隶种类不一、名目繁多,被用 作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买卖,警卫,家内服役及伎艺。人身属 主人,可被当作财产买卖、赠予、赏赐和释放,但不得任意凌辱、 杀害;有家室、财产,可赎身。 3、宋—清时期等级结构 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 主要是结构要素的增加, 使社会构成趋于复杂,表现为新的社会团体相继出现,以至不能 说此时期社会结构简单。等级构架同于唐以前,但各级成员和前 期大有不同,有的消失了,有的是新生的,或者虽是同一种人, 仍在原等级内, 但其在全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却发生了明显的的 变异。宋清间社会结构变动:(1)皇权加强的同时,政治权力 下移,绅衿等级势力发展;(2)下层劳动者权利回升,佃农、 佃工中一部分人回到平民社会。 第一等 第二等 第三等 皇帝 贵族 官僚 第四等 第五等 第六等 第七等绅士 平民 半贱民半奴隶 贱民奴隶皇帝:相权继续削弱,分散地方长官权利,皇权进一步加强, 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官员小到知县都要由皇帝任命。丞相 制 内阁制(提升六部) 设军机处贵族:宗室贵族:辽清间势力有所回升。异姓贵族:包括外 戚和各代开国功臣受封的家族,在辽、元政治影响较大,明清则 较弱。衍圣公孔府贵族:孔子在汉代被尊为素王,封为宣尼公, 他的后代受封为褒成侯,食邑两千户,宋代封为衍生公,延续至 清代。拥有土地、 佃户,有机构和管理人。参与政治的权力不多。 官僚:特权明显,队伍庞大,来自平民的不少。科举制拓宽 了平民入仕的机会,捐纳制度允许平民卖官入仕。特权:免除徭 役(不同品级数量不同);在司法上,有官衙门不能自行决定他 们的拘留提审,须先报皇帝,革职后才能拿问,拟出处断意见, 皇帝复审后才能判决。 绅士:绅衿是在中古弟子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等级,而且 势头大盛,成为影响社会、尤其是社区社会的重要力量。绅:大 带,士大夫所服用;衿:青衿,学中生员的服式。绅衿泛指地方 绅士和在学的人。 有特权,无赋役负担,涉诉与职官有类似权利。地方公共事 业的主持人,如经理社仓、善堂,能代表地方与父母官对话,成 为一种地方力量,也是国家控制基层社会的帮手。 平民:成分复杂,变化较多,地位有上升趋势。平民地主、 自耕农、平民佃户、平民佣工、商人、手工业者、军户、灶户、 僧户、道户、医户、阴阳户。有读书出仕的权利。 半贱民半奴隶 贱民奴隶: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贱民、奴隶,辽、金、元较 多。贱民不得读书出仕,不得捐纳为职员,也不能充任里甲长, 而只能从事卑贱行业,服务于特定的主人或良人以上的整个社 会,法律上不能与良人平等。其内部经济上有分化,并进行了争 取解放斗争。 4、近代变动中的等级结构 近代()社会仍然和封建社会后期一样,有皇帝、 贵族、官僚、绅衿、平民、准贱民、贱民诸等级构成,只是在各 自内涵上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相互关系也有所改变。 (1)皇帝实际权力缩小。 原因: ①外国入侵,政府被洋人压制,威严大减; ②地方势力发展; ③预备立宪,让步。?庶政公诸舆论?。 (2)皇室权力一度强大。 原因: 晚清宗室企图控制中央政府,排斥汉族官僚。 (3)官僚地位下降。 官高职卑,大多无能的贪官污吏。 (4)绅衿地位进一步上升。 原因: 管理地方公共事务,受到官方尊重。可入资政院、省咨议局 作议员,即可走出社区,到大范围发挥作用。 人数大幅增多:下级武官、武举、非正途出身的候补官、捐 纳人员、留学生、学堂毕业生皆成了绅士。 (5)平民中的商人、地主社会地位有较大提高。 资政院 100 名议员名额中,有 10 名归?纳税多额人?所有。 1907 年农工商部制定《奖励公司章程》,规定给予该部议员、 顾问名义的条件:集股 20—100 万元以上者,授予该部各等级议 员;集股 200—2000 万元以上授该部各等级顾问官;集股 1000 万元以上另授其子孙三代世袭顾问官或议员。 (6)部分贱民得到解放。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产生 买办 中外贸易制度下的的通事、掮客 官僚资产阶级 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传统商人、绅衿、地主、华侨经营近代企业 无产阶级 纺织工人产业工人,如矿工、造船工人、海员、码头工人、二、宗族和家庭 宗族亦称?家族?、?族?。指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即以一 成年男姓为中心(称?宗子?或?族长?),按照父子相承的继 嗣原则上溯下延,这是宗族的主线。《尔雅.释亲》:?父之党 为宗族。?主线旁有若干支线,支线排列的次序根据与主线之间 的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决定。汉班固《白虎通.宗教》:?族者何 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 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 道,故谓之族。?族内有家,因此族又是家庭的联合体。家之父 受制于族之宗子,即所谓?父,至尊也?, ?大宗,尊之统也?。 宗族是一单系结构,其世系是按男姓而非由男女两姓共同排列 的。 宗族中的所有女姓都是男性的附庸, 所谓 ?妇女有三从之义, 无专门之道?。 文明社会伊始,面对严酷的自然及社会的生存斗争,家族只 能以较小的规模存在,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子、孙逐渐脱离父族另 立宗族。春秋战国以后,一个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达几千; 魏、晋、隋、唐时,个别豪门大姓甚至有上万人。 宗族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祠堂(宗祠);记录宗族历史 的主要资料为族谱(家谱)。 (一)宗族和家庭的含义 1、周代宗族和家庭 (1)宗族 ①周王和各种贵族都有宗族,即贵族有宗族组织,那么平民 有没有?可能也有:某些贵族衰落,其成员降为庶人、皂、隶, 但仍以皂隶地位保存着宗族。 ②宗族有大小宗之别,在一个宗族内部有各个分支。 ③宗族有管理机构及其职员。周王姬氏设有与政权合一的职 官小宗伯, ?掌三族之别,以辨其亲疏?。楚国公室设三闾大夫, 司楚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属,屈原曾担任此职。 宗族的事务,如户口、婚姻、丧葬、祭祀、继承、推荐贤能、 教育族人等因得人办理,避免出现混乱,稳定了宗族,维护了王 室和公室的正常秩序。 (2)家庭 ①周代家庭经历了由大到小的过程,战国时期尤为明显,小 型化时期。分家。兄弟析产。各国为增加赋税,强令农户分家, 如商鞅变法: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 君列传》) ②实行父家长制 《礼记》:?家无二主??家无二尊?。这个主、尊,就是 男性家长,男性家长统率妻妾和子女,为一家独尊的主宰。夫妻 关系中,妻从于夫,?三从?观念已明确。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 态、女工)。 ③上流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 妻的地位不同:妻、媵(ying)、妾、婢 子女的地位不同:嫡庶(母亲名分)、长幼(出生先后), 嫡长子有继承爵位权。 ④贵族家庭关系有等级性、政治性 ⑤周代家庭的功能 政治功能最为突出,各级贵族家庭稳定与否,关系到天下 (王)、国家(诸侯)统治的安危,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 2、秦—唐时期宗族和家庭 (1)宗族 秦唐间宗族状况与先秦有较大不同,表现:(1)皇族:君统 与宗统分离。(2)平民宗族:发展,宗族组织普遍化,宗族制 度民间化。宗族和国家修谱活动发达,官修谱牒的黄金时代。 皇族宗族 士族宗族 宗族 豪强宗族 寒族宗族 作为宗族的士族: (寒族)平民宗族 特权宗族 ①着力自我建设,凝聚力最强; ②社会核心组织,处社会结构中坚地位; ③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与皇帝、宗室贵族争夺中央政府控制 权,压抑平民宗族成员的出仕权,与依附民、奴隶发生严重的等 级冲突。 2、家庭 特点: ①继续小型化。战国以来向小型、简单方向发展的趋势在秦 汉时期继续,财产分得彻底,归属严格,贾谊: ?借父耰(yōu) 鉏(chú),虑有德色;母取箕箒,立而谇(suì)语(将耱锄 一类农具借给父亲,也会以为施以恩惠而容色自矜,母亲取用箕 帚一类用物,就会加以责备。?)?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 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宋 书〃周朗传》)整个中古似以小家庭为主。 ②父家长仍控制家庭。 ③嫡庶地位。庶子地位低。嫡子往往不把庶子当兄弟。财产 由嫡长子多占到战国以后出现平分财产现象。收养义子常见。 ④家庭与宗族。宗族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家庭成为宗族附庸, 受宗族保护。 3、宋—清时期宗族和家庭 (1)民众化的宗族 宋代以后,平民普遍建立自己的宗族,宗族平民化。主要表 现是祠堂的大量出现和一部分平民掌管宗祠, 宗族的集体经济增 多,私家修普逐渐兴盛,取代了以往的官修普碟。 祭祖(宗祠)、设族长管理族政、公共经济(族田、设义庄 赈济贫困族人和寡妇) 、 办义塾培养子弟, 使宗祠具有某种救济、 互助性能。纂辑家谱。 宗族与政府既协调、又矛盾。政府有利用宗族实行孝治天下 的政策,支持族长的合法管理权,同时又限制宗族,不许它分割 政府治理臣民的行政权。如族长一家法治死族人。 (2)发展中的个体家庭 父子分居是时代趋势,个体家庭在增加(唐明法律减轻了对 分家的惩罚)。 宋清间嫡庶子地位有所变化,庶子地位提升。元代庶子已有 法定继承权,只是继承数量不及嫡子。至清代,法律规定,嫡长 子孙继承官荫袭封,家财田产择嫡庶均分。 杀子,中古:有罪,元明清:子有不孝行为则杀子家长可免 罪。 3 近代宗族 进一步民众化的宗族。有些宗族吸收西方民主精神,改革宗 族管理。以宗族会议制取代家长制。召开族人会议(?族会?), 处理族内公共事务。 三、社会组织 (一)四邻结社 1、?社?的含义 ?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祭社活动和组织后来逐渐演变为地方基层组织或民间团体。 社,地主也。(《说文解字》)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 社。(《白虎通义〃社稷》) 俗重社稷,里团结为会。(乾隆俞修《婺源县志》卷四《风 俗》) 2、四邻结社的演变 先秦,政府按人们身份建立各种?社?。《周礼》:二十五 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 西汉中期以后,民间自行组织祭社,当时叫?私社?。 唐代民间出现邑社。 宋代以降,传统四邻结社进一步民间化和普遍化。民间组织 形式较唐代以前大增, 活动较前频繁, 社会的中介作用有所显现。 宋以后的社以邻里为范围,民无例外地参加,社首多半由生 员出任。无多少权力,基本是服务性的。功能:精神寄托和娱乐。 祭土地神(建土地庙),后增加了祭神的数量和愿望的数量,演 化,社祭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出会?,一般在清明节、中元节 和十月初一进行, 届时民众把城隍神抬到州县的厉坛举行祭奠仪 式,满城乡的人赶往看热闹,有表演;如求雨,抬龙王塑像游行, 向龙王求雨。 【中元节】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 食寒食,纪念贤人。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 汉族传统民俗,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 &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 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 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 &下元水官节&,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 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 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 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 场&。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 兰盆供。 (二)宗教 1、佛教 西汉传入,东汉三国时代引起社会关注,南北朝隋唐时期兴 盛,此时棋虽有?三武?灭佛(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 佛、 北周武帝灭佛、 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事件的发生, 但确为佛教的黄金时代。信徒众多,狂热异常,宗教生活也丰富 多彩。唐武宗会昌灭佛时(845 年),摧毁寺院 4.4 万多座,26.5 万僧尼还俗为民,释放寺院奴婢 15 万,看见当时招提之多,僧 衲之众。社会各界信奉佛教,使它成为具有广泛性的社会组织。 唐宪宗迎佛骨于大内供养,引起崇佛狂潮: ?长安王公士庶奔走 舍施, 唯恐在后, 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 ( 《旧 唐书〃韩愈传》)辽、金、元势力颇大,宋明清有所限制。 佛教传入,自始就得到统治者支持,隋唐政府用法令予以保 护。它是社会群体,又具有某种政治力量。 (1)佛教徒制度 优婆塞(男) 在家二众 优婆夷(女) 比丘(男) 沙弥佛教徒(?七众?) 出家五众 比丘尼(女) 式叉摩那沙弥尼(2)佛教组织形式。 以寺院为中心。另有经济组织、教育组织、慈善组织等。 (3)佛教宗教活动 僧尼和信士的宗教生活,以造像、做佛事为重要内容。大量 石窟佛像壁画皆为僧人与信士共同经营的产物。如云冈石窟、龙 门石窟、千佛洞壁画等。 2、道教 出现于汉末三国(蜀地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 道等),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受到统治者支持,唐代尤尊崇。士 族信道教者不乏其人,如王羲之。这时的道教与民众联系较少, 发展程度不及佛教。金、元尊道教,宋清间总体上限制。 (1)道教徒制度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 (2)道教组织形式 ?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 和举行仪式的场所。 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 (如素食部、 茶厂等) 、 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 给药部等)。 (3)道教宗教活动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 一般认为它有外丹、 内丹、 服食和房中等内容。 外丹, 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 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 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 内丹, 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 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 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 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3、其他宗教 民间还有土产和外来的宗教, 在规模和影响上不及佛道二教。 火祆教:中国古代对琐罗亚斯德教的称谓。又称祆教,俗称 拜火教。波斯人创立,一般认为,该教传入汉族地区的时间当在 516~519 年间(南北朝北魏时期)。唐代两京有其庙宇。该教 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时称天神、火天神等,至隋末唐初称火祆或 祆,以示外国的天神。 景教:基督教一支,,元代称也里可温教。贞观九年(635) 传入中国,即在长安建立教堂、收信徒。?景教流行中国碑?记 景教在中国传播历史。现藏西安碑林。 天主教:明万历年间属于天主教的范礼安、利玛窦等来到澳 门,开始了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和中国信徒的新的宗教活动。大 学士徐光启。 景教 也里可温教 天主教,表明基督教在中国维持下来,只是派别有变化。 基督教和拜上帝会:鸦片战争后基督教进一步在中国传播, 并与中国民众发生冲突,相继出现反洋教运动。拜上帝会采取基 督教的一些仪式,如洗礼、祈祷、讲道、礼拜,建立礼拜堂。反 对偶像崇拜,砸毁孔子牌位,不让人信仰文昌帝君、灶王爷等神 灵。造就了太平天国起义。 摩尼教:又称作牟尼教或明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的宗教, 为西元 3 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 摩尼教于武则天延载元年 (694)传入,在长安建寺。 伊斯兰教:唐时传入,信徒活动在东西二京及沿海城市扬州、 泉州、广州,后成为回、维等族的宗教。 犹太教(一赐乐业教):犹太人到中国建立教堂,至迟在金 世祖大定三年(1163)开设于开封,元明两代继续活动。 秘密宗教: 如白莲教 (盛行于明清) 。 近代秘密结社 (会党) : 天地会,哥老会,青红帮三大系统。成员众多,成分复杂:农民、 商人、小贩、工匠、矿工、船民、码头工人、水手、散兵游勇、 乞丐、小偷、皂隶、迷信职业家、私盐贩,还有地主、绅士和政 治活动家。与统治者处于对立状态,是反对清朝的政治力量。义 和团脱胎于秘密宗教(白莲教)和秘密结社(会党),习武,有 武器。参加者:贫苦农民、手工业者、贩夫、店主、船夫、游勇、 读书人、绅士,到 1900 年义和团席卷北中国,连达官贵人也加 入进来。 (三)救济、互助、慈善团体 北朝时期产生与佛教有关的社会救济团体。?乡葬?、?义 食?。悲田养病坊出现于唐代两京地方,大概是为供养贫病僧尼 的。出家的慈善机构民间化,宋代演化为福田院,成为专门救济 老病贫民的组织。宋代以后主要有: 1、义仓和社仓(荒年出贷或赈济)。 2、福田院(收容乞丐)。 3、养济院、普济堂(收养贫病无告者)。 4、安济访(收容病人)、惠民局(施药)。 5、慈幼局、育婴堂(收养弃婴)。 6、漏泽园、锡类堂(义葬) 官办 官督绅办和民办善堂组织结构:董事——工役——入堂贫民 近代善堂的新形式。善堂在近代活动较前显著,机构较多, 除有钱人、 会馆、 公所操办外, 外国传教士也重视育婴堂的事业。 出现新的慈善团体,如洗心局,民建公助,收容?旧家子弟不孝 者?,办强制管教。又如北京、苏州的贫民习艺所,强迫有毛病 的年轻人如所学手艺,使其有一谋生手段。 (四)工商业和社区的行、会馆、公所 1、行、团 官府组建(?编行?)的行业组织。初见于隋、唐,宋代, 发达于宋、明。宋代每一个行、团都有?行首?或?团首?,一 般推举行会中经济实力雄厚者充任。北宋共有行会160多个, 南宋行业分工更细,行会更多。有的改称为?市?、?作分?。 后不断合并,其组织越来越大,在商务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行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来重新规定统一的价格; 能够保护本地 区商业的利益,抵制外地商人抢占本地市场;能够调节行会成员 与官府的关系,在应付官府的?科配?和?供行?等赋税的问题 上,尽可能地保护本行团的商人利益。 2、会馆和公所 中国明、清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行会组织。类似欧洲封建社 会城市里的基尔特(guild),有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的利益、 限制竞争的作用。 会馆是同乡、 同业自行组建的同乡兼商业社团, 具有行会性质。初见于明万历年间,盛行于清康熙年间。公所更 具行业组织的特证。盛行于清代嘉庆年间。 【基尔特制度】由职业相同者基于互助精神组成团体,相互 救济的制度。该制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为人寿保险的雏形,该 制度创始之初,有商人基尔特与工人(手工)基尔特 2 种,当团体 中的会员死亡、疾病或遭受火灾、窃盗等灾害时,共同出资予以 救济,以后,英国在基尔特制度基础上发展成立?友爱社?,对 相互救济事项的范围和社员缴纳社费等都有明确规定。 基尔特制 度对以后人寿保险的确立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3、近代新型专业行会 有的专业行会,不只是东家的,佣工的也包括在里面。佛山 有两个帽绫行,一个?东家会馆?,一个?西家会馆?,可知业 主与工匠各有自己的组织。 (五)文人结社 历代不同,清代不许结社,明代后期结社之风最盛。因目的 意趣有诸种类型: 1、文化人的诗社。官僚绅衿业余爱好。陶冶性情,老年绅衿 消遣娱乐。 2、读书人的文社。由参与科举的学生组成。研讨文章作法, 提高技艺,以便应试。 3、具有政治色彩的士人结社(复社、应社)。评论时政,抨 击一些官员,肯定前朝东林党人,反对阉党余孽及与之有关的官 僚。后受打击。反清复明。 (六)近代政治团体 1、维新派和保皇派的团体 2、革命派的团体 孙中山:兴中会 黄 兴:华兴会 蔡元培:光复会 第三讲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质 一、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一)背景 中国文化思想界 20 世纪 30 年代初就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 会史等问题展开的论战。1927 年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的 发展要求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以解决中国革 命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导致了这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的论战。 此次论战开始于 1930 年,延续了几年时间。论战一方以王学 文、潘东周、刘梦云(张闻天)、李一氓、吴黎平(吴亮平)、 杜鲁人(何干之)等为代表,因主要在《新思潮》杂志发表文章, 中国同盟会,近代政党 故名?新思潮派?。另一方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以严灵峰、 任曙等为代表,因文章多登于《动力》杂志,故名?动力派?; 另一部分以陶希圣、 周佛海等为代表, 因文章多发表于 《新生命》 月刊,故名?新生命派?。 (二)内容 1、关于社会性质的争论 论战的焦点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 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思潮派?认为,帝国主义入侵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也维护着封建生产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动力派?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帝国 主义入侵破坏了封建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已是 资本主义社会。 ?新生命派?同样是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论战的结果,更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潮派?的观点。这对革 命者检讨革命失败的原因,明确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前途 等基本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2、关于社会史问题的争论 继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之后, 年期间,又开 展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的问题主要有三: ①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亚细亚生 产方式??中国是否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②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 ③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没落的过程问题。 其实质是: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否与人类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相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将马克思的社会经 济形态理论和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 第一次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历史依次叙述为原始社会 ( ?大抵在西周以前即是所谓 ‘亚细亚’ 的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西周是与希腊、罗马的奴隶 制时代相当?)、封建社会(东周以后,特别是秦以后,才真正 进入封建时代)等几种社会形态有规律更替的历史,并认为中国 历史已经历了殷周之际的奴隶制革命、周秦之际的封建制革命、 清末的资本制革命。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 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也适用于中国的国情,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所领 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吕振羽撰写了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等,对殷代 的奴隶制社会及其以前的原始社会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他肯定秦 汉以后是封建制时代,鸦片战争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 些问题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直到 80 年代,历史学界仍在 进行激烈的争论。但争论的性质已迥然不同,30 年代中国社会 史论战,是和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的政治论 战紧密交织在一起的;80 年代则是从学术上进行科学的研讨。 此后,陶希圣、李季、王礼锡、王宜昌、胡秋原等人则提出 了不同的历史见解。他们认为,在原始社会之后,中国未曾经过 奴隶制,就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而秦以后至清的 2000 多年又 是一个特殊的?商业资本主义?;或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跨 入了资本主义,不承认中国存在过奴隶社会,否认马克思主义适 用于中国。 封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关于广义,陶希圣等新生命派认为 中国传统社会是封建制度崩溃而封建势力尚存的社会。 批判租佃 制神话。因为秦汉以后的社会被称为封建社会,是基于庸俗马克 思主义的社会经济观。 从经济关系入手将租佃制确定为中国封建 社会的核心结构,认为围绕租佃关系而形成的经济制度,是政治 和社会结构的核心。但单纯将经济关系,特别是以土地所有制问 题作为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入口, 忽视了实际上属于公法而非私 法范畴的封建所有权特性。 封建社会中围绕土地而展开的阶级关 系,主要是一种超经济的剥削。这种认识不是机械地依照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建构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 将政 治和法律关系理解为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 而是从整体社会组织 和社会关系出发,将经济、政治和法律关系统合起来加以观察和 分析。 二、?封建社会? (一)何谓?封建?? 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便捷地以?封建社会?的模式解释中国近 两千年的历史,以?封建?指称我们文化传统的基本性质,也常 常不假思索地使用?封建专制?、?封建大一统?这样自相矛盾 的语词。现在的?封建?,实际是在 feudalism 的意义上讲的。 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论的误用。 中国的?封建?制度盛于周代,西周时期实行过的?封诸侯, 建同姓?。至秦帝国建立时?封建?即已废除,而改行中央集权 的?郡县?。封建制度的土地所有者叫?领主?,领主下的土地 持有者称为?封臣?,封臣所持有的土地称为?采邑?。 (二)中西 ?封建社会?的根本不同 西方历史上的 feudalism 并非中国的封建。两者的共同点是 贵族与平民之分,但这并非封建的主要特征。中西的根本不同之 点是在于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具体表现: 首先,西方封建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是由统一罗马帝国崩溃 而起,各自寻求保护者而成(契约关系)。分散、分裂;中国封 建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向外扩展,西周武王和周公东征消灭殷王 室的统治权后分封各地。一是防止殷朝的反动,一是抵御游牧民 族的侵扰。集中、统一。 其次,西方是庄园主或土豪,经济上的;而中国是地方的政 治领袖。 再次,西方自封建社会解体而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 家,与在社会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密切配合,很快步入一 个工业化和列国争强的时代;也就是说,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 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期很短,甚至可以说是紧密衔接的。而中国 则不然,自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解体,秦汉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国家以来,却经过了漫长的、独立的发展和演变,直到被西方列 强敲开国门,才不得不蹒跚地走上现代化之路。而对这两者之间 的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 我们实际上很难说它仅仅是一个 过渡期的社会,或者笼统地以舶来的?封建社会?称呼它,这样 未免太受西方文化类型的影响, 单纯从西方社会的划分来观察中 国社会。若从中国自己的历史特点观察,这漫长的两千多年实际 上是自成一个体系, 自成一个社会, 自有其进退和动力, 所谓 ?长 期停滞?和超稳定,所谓?不见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在某种程 度上说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观点?。 (三)关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 中国古代社会(即一直被称为 ?封建社会? ) 的主要矛盾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这种把社会分为两 大阶级的简单作法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 王亚南在 40 年代所写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明确提出 ?官民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矛盾是 官僚与民众。一般人认为官僚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王亚南 认为,官僚不是简单地代表其他阶级,而是?自有特殊利益?, ?自己就是支配者阶级?。可以说,?官民对立?就是中国古代 社会的基本阶级分野。中国的官僚自身构成了一个阶级,其独特 的生存方式是以权谋私,用政治权力获取经济利益。官僚积极的 以权谋私,首先是贪污和受贿。 黄敏兰: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地主阶 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官民对立, 而非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对立, 这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官,即官僚集团,其中也包括 皇族贵族。民主要是庶民百姓,其中也包括庶民地主和商人。当 然,比庶民更低等的贱民更是官僚压迫的对象。 ?中国古代社会 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与欧洲中世纪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完全不 相同。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不是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的, 不能用单纯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来解释具体的社会现象。 中国古 代的社会基本结构,是以权力为核心的等级制,与财产占有、经 济行为和阶级属性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法律明确规定了等级间的 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包括了政治、经济、司法、日常生活等几乎 社会生活的所有组成部分。?(《评农战史专题中的严重失实现 象》《史学理论研究》1995 年第 4 期) (四)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马克思在 1859 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 次公开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说:?大体说来,亚 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 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38页。)亚 细亚生产方式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并列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可归 纳如下:1、所有制形式?表现为公有制?,?决不存在土地的 私有制?;2、剥削和统治的形式是?普遍奴隶制?,处于共同 体内的个人实质上?是作为公社统一体的体现者的那个人的财 产,即奴隶?;3、由于其所采取的普遍奴隶制的形式,因而对 原始共同体?所能作的改变最少?,?必然保持得最顽强也最持 久?。 [参考] 梅洛蒂在《马克思与第三世界》中说:?马克思关于亚细亚 社会的概念,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没有土地私有制;即使退 一万步,至少,土地也是属于国家所有。第二,亚细亚社会的基 础是村社制, 每一个村社通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而达 到自给自足.第三,中央集权起着支配作用。?这是一种有代表 性的看法。动物界→非经济形态的社会形态→部落共同体所有制┒ ┏━━━━━━━━━━━━━━━━━━━━━━┛ ┃(包含着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各种所有制形式:) ┃ ┌→亚细亚形态的所有制───────┐┗→├→斯拉夫形态的所有制───────┤→┒ ├→日耳曼形态的所有制─┬─封建社会┘ ┃ └→古典古代形态的所有制┘┃┏━━━━━━━━━━━━━━━━━━━━━┛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上述这些特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东方各国的历史实际,是 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就中国的情况来看,如果说历史上也存在过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一些特征的话,那就是西周社会。 1、西周社会公社的土地所有制就是所谓井田制。——土地公 有制。绝无私有制。 《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 夫为井,四井为邑。? 滕文公使毕战向孟子打听关于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还讲得出 一个大概:?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 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 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 《孟子〃 滕 文公上》)私田即村社农民的份地,公田则是村社的共有地。份 地是要定期重新分配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是故 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 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司空谨别田之 善恶,分为三品,上田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 肥饶不得独乐,烧确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主易居,财均力平。? 这种情况,正符合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所有制形态的特征: ?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公社是真正的实际所有者; 所以,财产只是作为公共的土地财产而存在。?(《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 46 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481 页) 2、 西周的井田制具有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和奴隶主土地国有 制的双重形态。——普遍奴隶制。中央集权。 周天子是全部土地的最高所有者,西周农民的一部分剩余劳 动,就是通过藉田的形式,被?最终作为个人而存在的更高的共 同体?所攫取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国语〃周语》记 ?宣王即位,不藉千亩?,虢文公竭力劝阻,其理由是藉田关系 到?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事之供给于是乎在?。?上帝之 粢(zi 古代祭祀用谷物)盛?,可以说是为了颂扬?想像的部 落体即神?;?事之供给?,则是满足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阶 级的需要。 周天子对于全国臣民存在一种人身占有关系。村社成员不但 不拥有土地财产,而且他们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就是专制君 主的财产和奴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种和奴隶制没有多大区别的阶级压迫形式,在人殉制度上 也明显地表现出来。西周和商代一样,存在着残酷的人殉制度。 殉人大多是奴隶,但也有的并不是奴隶。直到春秋时代,在奴隶 主贵族中间, 还有以妻妾家宰殉葬的。 秦穆公甚至不顾国人反对, 用秦国的?三良?为殉。这种情况说明,在古代中国,一家之内, 妻妾子女不啻是父家长的奴隶;一国之内,臣民也不啻是国君的 奴隶。 三、?双轨政治? (一)什么是?双轨政治?? 1、含义 费孝通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的概念。所谓?双轨?,乃指由 自上而下的皇权和自下而上的绅权所构成。 县以上通过官僚实现 政治整合,县以下则通过乡绅实现社会整合。两者互为制约和补 充。 费孝通注意到?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是 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中国 传统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和地方自治的民主体制打交涉的关键。 如果不弄明白这个关键,中国传统政治是无法理解的?。在中国 二千年来的地方政府层级变迁过程中, 县级政区是最稳定的一级 基层政区。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员到县级为止。但是,我们不能据 此而认为县衙以下处于一种?权力真空?状态。事实上,在县衙 以下的基层社会,实际存在着三个非正式的权力系统在运作:其 一,是附属于县衙的职业化吏役群体。如清代州县吏役人数,大 县逾千,小县亦多至数百名。其二,是里甲、保甲等乡级准政权 组织中的乡约地保群体。 这一群体每县亦有数十至数百人不等 。 其三,是由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组成的乡绅群体。据张 仲礼研究,19 世纪前半期中国士绅?(China’s gentry)总数 巳达到 100 余万,平均每县有六七百名。 2、运作过程 那么,县以下的三个非正式权力系统是如何相互交接和运作 的呢?费孝通曾在《乡土重建》一书中,作过如下一番描述: 首先,县衙门的命令通过衙门胥吏向下传达。这些命令很少 是直接发到各家各户去的,多是把命令传给乡约地保。衙门吏胥 虽直接代表统治者和人民接触,但其社会地位特别低,受人奚落 和轻视。乡绅是不出面和衙门吏胥直接在政务上往来的。同样, 乡约地保也是一个苦差,大多由平民百姓轮流担任。当乡约地保 从衙门吏胥那里接到公事后,就得去请示乡绅。乡绅如果认为不 能接受的话就退回去。因为违抗了命令,这时乡约地保就会被胥 吏送入衙门。于是,乡绅乃以私人关系出面和地方官交涉,或通 过关系到地方官的上司那里去交涉。交涉成了,县衙命令自动修 改。乡约地保也就回乡。县衙 (国家)衙门胥吏乡约地保乡绅民众在皇朝兴盛时期,?双轨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传统国 家与社会之间的交接关系,并确保了传统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行。 3、绅权 在官民之间的三个中介群体中,衙门吏役和乡约地保均是社 会边缘人物,社会地位低下。但他们常能利用自身的职位作为赢 利的工具。美国学者杜赞奇在研究 20 世纪前半期的华北乡村社 会时,将这批人称之为?赢利型国家经纪?。与之相对,他将那 些在地方上享有声望, 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方利益的乡绅称之 为?保护型经纪?。很显然,在中国传统社会基层权力结构中真 正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后者,而非前者。绅权作为一种社会性 权力,是法理权威和个人魅力权威的结合。绅士既与国家官僚体 系休戚与共,而同时又与基层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成为官与民 之间的缓冲与中介。作为官系统的触角的延伸,绅士配合官府向 人民征收赋税,维持地方治安;与此同时,作为基层民众的代言 人,绅士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地方利益的代表,有时甚至会与损害 地方利益的官府发生冲突。正是绅士在官民之间上下沟通,并形 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传统国家与社会的整 合。这是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基本构架。 (二)中国传统社会三层结构 国家、民间统治精英、民众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三个基 本结构因子。 由这三个因子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互动关系是社会 结构的基本构架之一。 这种互动关系的演变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 要方面。 1、国家 这 里 的 国 家 ( state ) 并 不 是 指 一 般 意 义 上 的 民 族 国 家 (nation-state),而是特指国家机构。国家无疑是行使权力的 一个机构,但其行使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力,而是与主权 (sovereignty)相联系的权力,即具有最高仲裁者属性和终极 性质的权力。在传统的国家理论中,人们更加强调的是国家的 & 代表性&,即将国家看作是某些利益集团或其联盟的代表,最简 单化的表述即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因此,国家的决策, 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表达。但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国家具有 明显的自主性。国家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利益的实体;国家的目 标并不能等同于社会中某个群体的目标,它还有自己独立的目 标;国家可以作为一个自主的行动者存在;国家与统治阶级的利 益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危机, 国家与统治阶级同时受到威胁的时候, 两者矛盾的一面就会表现 得更为突出。矛盾的根源在于两者抽取资源的对象往往是同一 个。 2、民间统治精英 民间统治精英则是社会精英中的一个独特类型。身在民间, 行使统治职能,是民间统治精英的两个基本特征。前一个特征, 使得它与国家机构中的权力精英相区别。 后者属于国家的范畴而 不属于民间统治精英的范畴。这里所说的?统治?则具有相当宽 泛的含义,而并不仅仅是就政治统治而言,凡在社会的公共领域 中行使上述职能者,即可视为民间统治精英。而民间统治精英在 社会生活中行使统治职能时所依赖的资源, 并不是由国家所赋予 的行政性治理权,而是来自于非正式的影响力,包括由财富、威 望、 能力、 知识等所派生的影响力。 民间统治精英从位臵上来说, 恰好处于国家与民众二者之间, 因此它往往成为二者的中介和纽 带。民间统治精英虽身处国家之外,但却是定型国家基本制度框 架的基本社会力量;在民间的基层社会生活中,民间统治精英又 是实现社会整合、 造就社会的自我组织以及自我形成秩序能力的 重要社会力量。传统社会又被称为四民社会。士农工商,士为四 民之首。士绅在沟通民众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上所起的作用。 3、民众 民众是处于三层结构最低层次的一个结构因子。民众是国家 和民间统治精英抽取资源的共同对象,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民众 与民间统治精英间的互动和关系是直接的, 而与国家的互动关系 则往往是间接的。在国家和民间统治精英力量都较弱的情况下, 民众的作用会显得更为突出。 (三)中国传统社会三层结构的历史演变 1、秦唐时期 中国传统社会中三层社会结构形成于帝国体制的建立(以秦 统一为标志)。在封建制转变为帝国体制的过程中,社会权力发 生了一次重要的分化。原来贵族拥有的集统治权、实际治理权、 非正式影响力于一身的总体性权力,分化为相对分离的统治权、 实际治理权、非正式影响力。在分化后的体制中,拥有统治权的 是皇帝,执掌实际治理权的是职业官僚系统,而身处民间的贵族 -地主则依靠所拥有的非正式影响力发挥作用。在此种条件下, 三层结构得以定型。 2、宋清时期 但在宋代前后,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层结构发生了又一次重要 的变化,这就是处于中间层的民间统治精英的主体部分,由士绅 -地主集团取代了贵族-地主集团。 由于东汉末年以后一系列战 乱对世袭继承制度的破坏等一系列原因, 在唐代以前构成民间统 治精英主体的贵族-地主集团不断衰落;而随着科举制的发展, 士绅-地主集团开始兴起,并逐步取代了贵族-地主集团的地 位。 科举制使政教相连的传统政治理论和耕读仕进的社会变动落 在实处。钱穆:门第社会到科举社会。 当士绅-地主集团取代贵族-地主集团而成为民间统治精英 的主要成分之后,在结构、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引起了一 系列重要的变化:民间统治精英对国家和皇权的依附性大大增 加;职业官僚系统更加依附于皇权;随之而来的,是皇权的强化 和扩展;分裂力量的削弱和统一基础的强化;民间统治精英与民 众之间一种较有弹性关系的建立; 国家与民众间较有效中介的形 成;社会流动的增加和弹性的增强;政治中心和意识形态中心在 制度上的合一。艾森斯塔德。 3、近代 由于士在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位臵,所以晚清废科举产生深 远影响,尤其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切断 了&士&的社会来源,而新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已是在社会上&自由 浮动&的现代知识分子。士的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是 中国近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四民社会的解 体使一些原处边缘的社群(如商人和军人)逐渐进据中心, 更可见 边缘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社群在政治上的明显兴起, 而知识分子在 中国社会中则处于一种日益边缘化的境地。 过去曾有过相当高同 质性和内部整合的士绅集团开始沿着四个方向分化: 一部分转变 为近代工商业者。一部分成为近代知识分子,一部分转变为新式 军人,还有一部分仍然留在农村的,则大多成为土豪劣绅。近代 大量士绅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些恶棍进入村庄政权,充当政权 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代理人,将双轨政治变成了一种单轨政治, 将大量的赋税以及摊派通过这些趁机勒索的恶棍而加到农民身 上, 恶化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乡村的衰败。 破旧无法立新。 社会侵蚀的发生。 国家与社会的中介失去了原有的有效性;基层社会整合发生 困难,在政治解体的同时伴随着社会解体。基层行政的僵化。国 家政权向下延伸。但要钱要人,而地方建设的事务却无法开展。 杜赞奇。 下层统治抬头,革命与造反频繁;激进主义成为文化意识形 态中的主旋律,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一直处于弱势;一直缺乏能 定型社会基本制度框架的力量,四民社会中重心的失去。最终结 果是以整合危机表现出来的总体性危机的形成。 在国共两党为解 决总体性危机的角逐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总体性 社会。 四、差序格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重要 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特点。他说: ?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团体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 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 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 的?。对于这种性质的社会关系,称为?团体格局?。而中国传 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则与此明显不同。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 捆扎清楚的柴, 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 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 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 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对于费先生的形象描述,可以做一些概括: 首先,能够造成和推动这种波纹的?石头?是什么呢?是血 缘关系,地缘关系,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血缘关系。社会关系的基 础。 其次,这种社会关系的模式具有的特点: 第一,?自我主义?。在这种关系格局之中,自己总是这种 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第二,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 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两 者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 第三,特殊主义伦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 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 作用。 第四,人治社会。其特点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 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第五,长老统治。这是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 的同意权力以及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力结构。 中国传统社会 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以这种关系模式为基础。 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写于 20 世纪 40 年代,距今已是 60 多 年了,中国社会应当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导意识形 态、基本政治制度等都与费先生当年提出?差序格局?时的情境 很不相同了,但是中国历史太厚重了、惯性太大了,人们很容易 ?穿新鞋,走老路??,填新词,唱老调?,当前中国出现的许 多社会现象隐隐约约地都像是历史的再现。 李沛良试图将 ?差序格局?这一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概念, 用于分析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的演变及其类型。 ?工具性差序格 局? (1)社会联系是自我中心式的,即围绕着个人而建立起来; (2)人们建立关系时考虑的主要是有实利可图,所以,亲属和 非亲属都可以被纳入格局之中; (3)从中心的格局向外,格局中成员的工具性价值逐级递减; (4)中心成员常要加强与其他成员亲密的关系; (5)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实利目 标。 第四讲 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 一、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变迁 (一) 传统时期 1、基本模式 费孝通: ?双轨政治? 。 黄仁宇: ?夹心面包?模式——把封建时代的中国社会比喻成 夹心面包的结构,上层是广大且无甚差别的官僚,下层是更广大 且无甚差别的农民, 学者、 商人、 市民像面包馅一样夹混在中间, 道德作为约束社会的力量贯穿其间。 这个结构来自于悠久成熟的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它的保守和固化成为社会前进的桎梏。 乡绅主导的自治体制:地方政府——士绅——村民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 , 是由国家政权和社会权威的两者 结合所组成的, 国家政权在乡村社会的治理, 由于管理成本的限 制, 其较为健全和正规的系统设臵实际上只达到县一级。国家政 权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 更多的是象征性 的意义。 ?事实上, 老百姓与官府之间的交涉, 亦只有纳粮, 涉讼 两端? (梁漱溟 . 梁漱溟全集 : 第 3 卷 [M]. 济南 : 山东人民出 社,.) 。 ?大一统?和?一盘散沙?格局。 因此 , 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实际控制 , 在县以下农村基层社会 是由地方精英在非制度的层面进行的。 这些地方精英控制着地方 权威结构,原因是社区发展和精英本身的需要。地方精英总是设 法垄断权力, 同时社区也需要地方精英加入权威结构,一些社会 管治需要利用地方精英的资源———福利享受、闲暇和影响等 等。于是,给予地方精英行政权力帮助了社区结构运转, 而精英 的进入使权威结构得到信誉,同时使地方社会趋向稳定。这些地 方精英一般由族长、乡绅和地方名流组成, 实际承担着对传统中 国乡村社会日常生活的管理职责。 因此有学者称这实际上是一种 乡绅主导的自治体制。 2、作用 (1) 地方精英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实际上代表着国家政权对农 村社会的控制。因为他们一般都和国家政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的身份使他们在某些时刻可以作为国家政权的代表 , 代表 国家政权在农村社会发号施令。因此, 这种治理方式从制度和非 制度两个层面保证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 (2)社会权威要代表地方发言和地方官进行讨价还价, 从而 对国家政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并保持地方社会的稳定。 由此可见在地方民众的利益受到国家政权侵犯的时候 ,地方 精英在国家政权和农村社会之间, 它是一个类似于?中介?的存 在, 它起着?缓冲?矛盾的特殊?双重制衡?作用。它对王朝统 治的稳定和改朝换代时期的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 , 而 这也许就是中国历史王朝不断更迭 , 而社会发展却保持了比较 稳定和连续的状态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 晚清民国时期 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始于清末?新政?,而展开于民国 时期, 其核心内容是要建立合理化的官僚制度, 使国家的行政权 力深入基层社会, 加强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监控和动员能力。 从清末新政开始,近代各届政府一直在努力建立县政府以下 乡镇的行政体系,以使国家行政权力能深入乡村社区。抗战爆发 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基层的控制,政府重新对区划作了新 的调整,进行新县制的改革。1935 年 1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 会通过《切实推行地方自治以完成训政工作案》 ,把推行地方自 治作为党部首要任务。在推行地方自治的同时,南京政府重建了 保甲制度,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1937 年 2 月由行政院公布修 正《保甲条例》 ,推行全国。1939 年 9 月 19 日国民政府公布《县 各级组织纲要》 ,增设副保长一人,规定保长兼任保国民学校校 长和壮丁队队长,进一步强化保甲制度。1949 年随着南京国民 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而被废止。 1、基本模式 保甲制:县以下区、乡(镇) 、保、甲四级行政组织体系。 户 户长甲 甲长保 保长乡区 乡长县 区长 县长职能: ?管?——清查户口,查验枪支,实行连坐切结等; ?教?——办理保学,训练壮丁等; ?养?——创立所谓合作社,测量土地等; ?卫?——设立地方团练,实行巡查、警戒等。 2、民国基层政权的?经纪化? ?经纪体制?——非正式的机构和人员的行政办公经费和工 资福利并不由国家财政支付 , 而是由他们凭借国家赋予的各种 管理职权 , 在担负其管理控制社会、征收国家赋税等职能的同 时, 通过正常赋税以外的各种?创收、摊派、罚款?等途径自行 解决。 清制的保甲经费全由自治地区自己解决,其一般的途径主要 是由公田和捐赠。而民制之保甲经费,按规定要列入县预算由县 政府拨给。但在事实上,许多地方均采用摊派办法筹措。史称, 乡镇保甲经收所谓之米津捐, 教员与乡镇保甲之食米费, 积谷捐, 优待义丁谷巡逻队费、自卫费、军服费、冬防费等种种名称,多 以抽米征谷为目的, 而不肖之乡镇人员则藉此题目愈多愈便浮收 滥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 五辑第二编政治(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31 页]。 电视剧《王保长》 ,四川龙隐乡, ?天下第一保? 。内战期间, 国民党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抓壮丁以扩充兵源。 抓壮丁, 欺上瞒下, 中饱私囊;管区征兵工作队卢队长横征暴敛,强占民女,无恶不 作;地痞流氓为虎作伥。 如:根据福建省政府训令,任用乡政人员应就受训及格之人 员中遴选,因此, ?保长、副保长、国民学校校长教员调训时, 伙食均由受训学员自备,校长教员月薪低微,保长、副保长无薪 职,谋生已感不及,再加以抽调受训时购备制服、文具等必需品 之支出, 均属不赀, 何能再自备伙食, 致有以训练为畏途。 ?(健 全保甲机构办法、整编保甲[Z],沙县档案馆) 白崇禧 1939 年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称,&保甲长职务,责重 事繁,暨无薪给又无地位,为公不能挂名受罚,往往有过无功, 社会有志人士,都而不为,结果任保甲长者,类皆地痞流氓及昏 庸老朽之流,出而塞责,成事不足,为害有余&。他们&藉口保甲 经费,向民众暗中私行摊派,予取予求,人民负担之重,每超过 赋税数百。&而&乡镇人员为推行一切基干,既责成其推行政令, 又严禁向民众需索,自应给以最低生活及办公费用,以资养廉。 &因此, 决定每乡镇月六十余元, 保十余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 ,江苏古 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2 页] 。自此以后,全国许多地方&保 &由无供给改为半供给制。 大范围的?经纪体制?的存在, 不仅造成财源流失, 加大了控 制成本 , 极大地削弱了国家政权动员有限资源实施经济建设的 能力, 造成经济发展的困顿,国家集聚资源的努力使主要负担落 在农民身上, 这表现为财政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现象。 它导致了农民和地方精英的强烈不满 , 极大地激化了广大民众 与政府之间的对立情绪 , 直接危及到新生的国家政权赖以存在 的社会基础。更长期的严重社会经济后果是农民的破产、资源基 础的枯竭、 ?国家政权内卷化?(( 美)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P180) 。最终结果是,?国家 的政权建设?过程破坏了国家自身在基层的权力基础。 ?国家政权内卷化? :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在《文化、 权力与国家—— 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 化的概念。进入 20 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 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 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 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 表现,它表明 20 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 败。 2、成因 (1)初创时期的国家政权面临巨大的财政困难, 无力承担所 有政权机构和人员正规化、 官僚化所必需的巨大的行政办公费用 和工资福利开支。在?经纪体制?下, 国家政权调动?经纪人? 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是?放权让利? 。这种做法固然能在短时期内 使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长, 但同时也为?经纪人?贪污中饱大开 方便之门。 (2)经过?国家政权建设?过程的打击, 过去的地方社区精 英被逐渐清除(除个别人为捞取油水而追逐职权外,大部分乡村 精英都竭力逃避担任乡村公职),代之以行政分支型的国家掮客 的兴起(掠夺性经纪人)。这些人成为地方上的新权威, 他们从政 府和农民双方从事掠夺, 增加个人收益。 (三)建国后的公社化改造 1958 年 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 ,开始实施人民公社制度。直至 198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 知》 ,到 1984 年底完成政社分开工作。原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不复存在。前后持续了 20 多年。 1、产生的必然性 (1)政治前提:政治上对私有制的否定,寻找中国农村公有 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2)经济前提: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以 小农经济结构为基础的农业剩余的最大提取, 从而为中国工业化 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农业支撑。 (3)文化诱因:农民的平均主义。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穷 人对公社的积极性要高于富人。这是公社产生的一个重要推动 力。通过公社,穷人本质上是平均了富人的一部分财产,同时也 平衡了自己的平均主义心态。 2、基本模式 根据《人民公社条例(六十条) 》规定,人民公社实行的政社 合一体制,是指公社管理委员会,在行政上,就是乡人民委员会 (即乡人民政府) ,受县人民委员会(即县人民政府)和县人民 委员会派出机关的领导。 人民公社设立了管理委员会,下辖若干工作部,设社长、副 社长、秘书和各部部长。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大队管理 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秘书(有的由会计兼任) 、保管 员、出纳员、民兵队长、治保主任和妇代会主任。公社干部为国 家干部,大队干部一般都脱产或不脱产的村民担任。大队下辖生 产队,设立队务委员会,选举队长、副队长、妇女副队长、会计 (兼记工员) 、保管员。 县 人民公社 管理委员会 生产大队 生产队 队务委人民委员会 员会大队管理委员会保管员 社长 副社长 队长 秘书 各部部长大队长 副大队长队长 副队长秘书(有的由会计兼任) 妇女副保管员 出纳员 民兵队长 治保主任会计(兼记工员) 妇代会主任 3、职能 在管理生产建设、财政、粮食、贸易、民政、文教卫生、治 安、民兵和调解民事纠纷等项工作方面,行使乡人民委员会的职 权。公社的社长,就是乡长。 在实际运作中,人民公社管理了本辖区的生产建设、财政、 贸易、民政、文教、卫生、治安、武装等一切事宜。它既是农村 基层政政权机关,又是农村经济单位。 4、特点 从总体上看,人民公社体制的特点是?政社合一? 、 ?党政合 一? ,即生产组织和政权组织的一体化。具体地说,在经济上, 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把农户的生产经营、 物品分配纳入到公 社体制中来,农民的财产权利和各项经济权利都收归公社。在政 治上,实行党政合一和行政命令的体制。 毛泽东: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 5、成就 ( 1 )摧毁了乡村社会旧的经纪体制 ( 包括传统的保护型经 纪) ; (2)成功地保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确实使农村社会和农民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惠? 。广大农民得到了近百年来没有过的 安定的生活环境, 医疗条件从无到有,教育初步普及; (3)能够从农村获取发展工业的宝贵资金,这为我国迅速初 步建立工业化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6、失败原因 (1)无法支付存在于生产队生产中高昂的监督与计量成本, 以致偷懒、 ?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盛行。 (2)产权弱化导致排他性极差,从而失去对生产性努力的激 励。 (3)代理人寻租造成的对社区福利的损害,以及由此造成的 对分配性努力的示范效应。 (4)人民公社不仅具有高级社时期的一次性博弈特征,而且 因其对人力资源所有权的控制,农民失去了选择经济组织的自 由,因而人民公社对社员的组织参与具有比高级社更为严厉的 ?锁定?性质。尤其是人民公社组织与农村社区是重叠的,从而 使这种 ?锁定? 极大化, 这就意味着初级社存在的退出威胁效应, 在人民公社已完全消失。人民公社组织与社区重叠的组织垄断, 在政府强大政治力量的保护下,几乎失去了外部组织的竞争压 力,从而促其改善组织效率的动力丧失殆尽。 (5)人民公社的规模太大,从而带来集体行动的困境。 (四)改革开放以来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七十年代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部分农民偷偷摸摸地把一 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 。冒 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 立下的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 它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 18 岁。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 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加快了生产进度。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原来的管理机制瘫痪,一 些地方的生产、生活、社会秩序出现许多问题。广西宜山县三岔 公社合寨大队的新村,农民自发建立起来村委会,起初叫村管理 委员会。把农民组织起来,制定村规民约,实行群众联防,制止 了赌博、偷盗、乱砍滥伐等现象,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自下而上。 2、村民委员会制度的建立 1982 年宪法修改和 1987 年《村委会组织法》的制定和公布 村委会作为自治单位被写入宪法, 起因是 1980 年先已经自发 产生了这样的群众组织。 广西宜山县农民自发建立村管理委员会 的消息引起了正在主持宪法修改工作的彭真的重视, 当时他任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法制委员会主任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在他的指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民政部分别进行调查 研究、总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物的内在因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