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创伤中心工作制度、流程及公司组织架构管理制度

> 专题专栏 & 重大疾病救治工作 > 正文
关于印发《江西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指南(试行)》通知
赣卫医字【号
发布时间:&&&&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各设区市卫生计生委、省直有关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关于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有关要求,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急救体系,提升创伤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我委组织制订了《江西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
  重度创伤是严重威胁群众特别是青中年人群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病情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推动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提升急救急诊服务能力的健康工程,是推进健康扶贫关口前移的民心工程,是促进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体系资源整合、服务改善,流程再造、机制重塑,院内协同、院外协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新型创伤患者分级救治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全省创伤救治能力,助力精准健康扶贫,推进健康江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作为提升辖区急诊急救能力,助力健康江西建设的重要举措,统筹规划部暑,稳步推进实施。各有关医院要对照《建设指南》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医疗资源,改进服务流程,规范建设创伤急救中心。
  二、明确目标任务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建设指南》中各级中心的功能定位、条件等,结合当地的救治需求和医疗资源实际,统筹规划创伤急救中心的等级、数量、布局,明确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和时序进度,有序推进创伤急救中心建设。2018年底,力争建成1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1个,2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11个;到2019年底,力争建成1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3个,2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20个,3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50个;到2020年底,力争建成1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5个,2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30个,3级创伤急救中心不少于100个,在全省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创伤急救体系。
  三、强化内外协作
  各级卫生计生委要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布局院前急救体系,完善院前急救功能,加强与创伤急救中心的有机衔接。同时,要加快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建设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等系统,实现院前与院内、各级创伤急救中心与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纽带作用。各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院内协同工作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配置院内各科室人员,做到分工协作,确保创伤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高效、连续的诊疗服务。
  四、落实工作责任
  各设区市卫生计生委要结合《建设指南》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为创伤急救中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建设规划,加强责任落实,推动各医疗机构加强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并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至我委医政医管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全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工作的牵头单位,受省卫生计生委委托组建创伤急救中心建设联盟,要制订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专家组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同时,要组建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创伤急救中心评估细则,拟定创建创伤急救中心申请受理流程,并依托省创伤急救中心建设专家组,组织开展创伤急救中心的评估验收、监督检查和复核评估;组织开展创伤急救中心建设调查研究、技术咨询、科研教育;做好培训宣传和相关学术交流合作,负责工作情况报告和工作总结等。
  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联系人:许先来、徐海港,联系电话:2、7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系人:陈海鸣
  联系电话:3、
  附件:
  省卫生计生委
Copyright &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Jiangxi Provi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伤救治中心建设标准_中华文本库
完善创伤急救医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他山之石—...轻、重、缓、急难区分,抢救程序不规范 ? 4、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不...
编写的主要节点进度 2004年6月成立编写小组编写《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急救...4.7 培训用房 4.7.1 培训用房应设置创伤、心肺复苏、危重症、气道管理示教室...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 脉血 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 急性创伤的救治流程与规范(1)初步判断病情:...
创伤 与 创伤分级救治 王刚 内容 1 2 3 4 创伤...推进创伤中心建设与分级...
1515人阅读 4页 ¥...贵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
409人阅读 5页 5下载...
? 我国尚无专业的创伤中心,我国的创伤中 心常隶属于急救中心,标志性的急救...救治手段的不同要求为基点、分清轻重 缓急,从严重创伤到一般创伤,从迅速 致命...
城市建设中有大量的明线, 比 如电话线、电缆线等等...在急救现场经常要求内 科医生进行创伤急救,而要求...该中心设有 10 个创伤治疗的中心,能够同时接受 20...
“一个地区”:实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应以区域为一个 整体,建立区域性院前、...创伤急救原则 1 时效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损伤控制原则 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完善的...
创伤救护理论 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已超过12万人 ...? 严重损伤的定量标准一般指损伤严 重程度评分(...现场救护 自救互救 加强EMSS建设和群众普及 第二高峰...
随着现代化建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 节奏加快,...北京急救中心平均 16min, 上海急救中心在 15 min以内...创伤包扎技术(1)现场包扎的目的、要求、材料 目的:...
我国严重创伤分级救治体系建设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我国严重创伤分级救治体系建设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创伤救治需要一气呵成
作者:戴佳文&&&来源: 健康报医生频道
有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各种意外伤害,也就是说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亡,每年有4000万~600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我国,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600万人发生交通伤。而从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来看,发达国家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不尽如人意,非洲国家更不容乐观。这主要缘于创伤中心的建设、创伤救治一体化建设和创伤的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所以,严重创伤的救治工作是我们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如何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前瞻性地给生命留下绿色通道?社会公共资源如何对突发性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如何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如何提高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如何发展我国急诊学科?总之,创伤救治涉及院前、院内、院后,创伤救治一体化是我们未来创伤中心建设的方向。创伤救治每一阶段都分秒必争严重的创伤有“三个死亡高峰”:50%死于现场,一部分死于伤后数小时,一部分死于伤后数周(主要是ICU阶段)。死于现场多见于严重挤压伤引起的窒息、身体离断、心脏破裂等,通过紧急避险教育、交通安全,可以减少这些伤害的发生;伤后数小时主要原因是脏器破裂、凶险性大出血;伤后数周多见于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后面两个高峰救治的关键点是在失血阶段,能不能尽早控制止血,逆转失血性休克,减少组织的长期缺血、缺氧;尽早发现重要脏器的破裂,特别是空腔脏器的破裂。如果漏诊了一处损伤,一个生命就可能从我们面前黯然消失。创伤救治时间很宝贵,在创伤救治中有“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的概念。“白金十分钟”,做起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黄金一小时”,我们可以和死神竞速,创伤救治以控制“致死三联征”为目标,严重的创伤合并大出血,往往出现低体温、酸中毒、凝血障碍,三个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发现,患者很可能会在24小时内死亡。这都需要我们对院内救治时间窗有清醒的认识。院内术前时间30分钟(这是黄金一小时的一部分时间)要完成下面这些工作:病情评估,静脉通道的建立,必要的术前检查,限制性液体复苏,术前谈话,多学科团队建立,血液制品的使用;然后,将病人送达手术室。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时间是30~90分钟,简单有效止血和重要脏器保护、手术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需要给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到达复苏终点留时间。时间一旦延长,术后病死率将急剧上升。进一步复苏、扩容,进一步纠正休克时间须在24小时内完成,尽快到达复苏终点,尽可能恢复生理指标;为计划性再手术创造条件。以时间节点实现救治一体化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以时间节点管理,实现院内救治一体化。首先,需要实现团队一体化。由急诊外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组成MDT救治团队,人员应固定,能独立开展工作。要有“腔镜+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技术支持团队,其中成员必须有副高以上职称,能独立开展工作,是科室骨干。病区则明确“急诊+急诊手术室+急诊外科病房+TICU”流程,实行收治一体。其次,制度流程一体化。需要制定严重创伤病人救治的SOP流程,含院前、院内、手术、输血、复苏、收治、会诊。做到:制度统一、流程一致、启动团队标准阈值一致。要制定严重创伤病人绿色通道制度,规范进入绿色通道病人的标准,检查完成和送到手术室的时间,制定紧急用血制度,保证特别危重病人30分钟内用血、一般危重病人1个小时内用血。建立完善的严重创伤病人救治组织架构:急诊一级、医务处二级、分管院领导三级。有完整的严重创伤病人收治流程图,并有登记随访制度,保证流程的执行。第三,实现质量控制一体化。所有重症创伤病人必须完成的创伤评分包括:院前指数PHI,指导院内分诊;格拉哥昏迷评分(GCS);APACHE-Ⅱ手术及进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必须完善的评分内容包括:简明创伤定级评分AI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进入的要增加相关评分AP、TRSS、T、ICISS等,这些评分需要覆盖生理学、解剖学。综合评分的目的是进行定量,伤情评估,指导治疗,评估预后,评价诊治水平。规范救治应形成标准的数据库,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数据库的建立可以评估院前急救效果、院内救治质量、手术方案的实施、近期远期生存质量分析。通过PDCA来改善我们医院内部的结果,分析不足,优化流程,确定重要的时间节点,合理进行多学科配置,最终设计出合理的救治路径,降低严重创伤的死亡率。因此,构建创伤分级救治体系非常重要,以时间节点管理,实现院内救治一体化,可以提高严重创伤的救治率。就在去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各省市卫生计生委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并出台了国家级及地域创伤中心建设指南,将重症创伤救治重心前移,相信我国创伤救治的春天一定会来临。(文/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戴佳文)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好资料学习了!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免责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学习,不可替代医师诊断或处方,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本站不承担由此导致的相关责任。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0
大学生,医学专业,因为课间很多自己的资料希望分享
 下载此文档
急诊相关制度.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急诊相关制度.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6|
上传日期: 22:35:4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急诊相关制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架构 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