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c图 solidworks模具分型面面有几种方案 再确定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的solidworks模具分型面面和浇筑位置,绘制出铸造工艺技术简图

问答题 简答题: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_题库网
当前位置: >
> 试题与答案
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
参考答案: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公众账号查找答案
手机随时查找答案
试题推荐 / tuijian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塑料注射模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注射模-塑料行业-hc360慧聪网
&&& 摘要:针对塑料注射模分型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确定分型面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为塑料模具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塑料模具,分型面,脱模&&& &&& 在塑料注射模制造过程中,总会遇到分型面的确定问题,它是一个很复杂的间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是顾此失彼。所以在选择分型面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因素。不同的设计人员有时对主要因素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与自身的工作经验有关。有些塑件的分型面的选择简单明确并且唯一;有些塑件则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可以按以下原则来确定:&&& a)保证塑料制品能够脱模&&& 这是一个首要原则,因为我们设置分型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从型腔中脱出制品。根据这个原则,分型面应首选在塑料制品最大的轮廓线上,最好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此平面与开模方向垂直。分型的整个廓形应呈缩小趋势,不应有影响脱模的凹凸形状,以免影响脱模。&&& 图1的塑件可以选择Ⅰ、Ⅱ、Ⅲ三个分型面,如果模具按Ⅰ-Ⅰ位置分型时,塑件无法从模具型腔中取出;如果模具按Ⅱ-Ⅱ位置分型时,则必需设有两个侧向型芯,依靠模具分开时,带动两个侧向型芯,塑件才能脱模;如果按Ⅲ-Ⅲ位置分型时,即可顺利取出塑件,是一个合理的分型面,因此依照这个原则,确定此塑件的分型面位置在Ⅲ-Ⅲ处。图1&&分型面的选择&&& b)使型腔深度最浅&&& 模具型腔深度的大小对模具结构与制造有如下三方面的影响:&&& 1)目前模具型腔的加工多采用电火花成型加工,型腔越深加工时间越长,影响模具生产周期,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2)模具型腔深度影响着模具的厚度。型腔越深,动、定模越厚。一方面加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各种注射机对模具的最大厚度都有一定的限制,故型腔深度不宜过大。&&& 3)型腔深度越深,在相同起模斜度时,同一尺寸上下两端实际尺寸差值越大,如图2。若要控制规定的尺寸公差,就要减小脱模斜度,而导致塑件脱模困难。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尽可能使型腔深度最浅。图2&&起模斜度与型腔深浅&&& c)使塑件外形美观,容易清理&&& 尽管塑料模具配合非常精密,但塑件脱模后,在分型面的位置都会留有一圈毛边,我们称之为飞边。即使这些毛边脱模后立即割除,但仍会在塑件上留下痕迹,影响塑件外观,故分型面应避免设在塑件光滑表面上,如图3的分型面a位置,塑件割除毛边后,在塑件光滑表面留下痕迹;图3的分型面b处于截面变化的位置上,虽然割除毛边后仍有痕迹,但看起来不明显,故应选择后者。图3&&分型面位置的选择&&& d)尽量避免侧向抽芯&&& 塑料注射模具,应尽可能避免采用侧向抽芯,因为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复杂,并且直接影响塑件尺寸、配合的精度,且耗时耗财,制造成本显著增加,故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图4中Ⅲ-Ⅲ、Ⅳ-Ⅳ分型面需要侧向抽芯,而选择Ⅰ-Ⅰ、Ⅱ-Ⅱ分型面可以避免侧向抽芯。图4&&避免侧向抽芯&&&& e)使分型面容易加工&&& 分型面精度是整个模具精度的重要部分,力求平面度和动、定模配合面的平行度在公差范围内。因此,分型面应是平面且与脱模方向垂直,从而使加工精度得到保证。如选择分型面是斜面或曲面,加工的难度增大,并且精度得不到保证,易造成溢料飞边现象。&&& f)使侧向抽芯尽量短&&& 抽芯越短,斜抽移动的距离越短,一方面能减少动、定模的厚度,减少塑件尺寸误差;另一方面有利于脱模。如图5塑件中有两个垂直的孔,我们应使深度大的孔与开模方向一致,深度小的孔置于侧向,利用侧向抽芯的方法成型。图中Ⅰ-Ⅰ,Ⅱ-Ⅱ分型面正确,而Ⅲ-Ⅲ分型面是不合理的。图5&&选择短抽芯&&& g)保证塑件制品精度&&& 作为机械零部件的塑件,平行度、同心度、同轴度都要求很高,保证塑件精度除提高模具制造精度外,与分型面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如图6是一个双联齿轮,大小齿轮要求很高的同轴度,如选择Ⅰ-Ⅰ分型面,则大小齿轮分别置于动、定模内,因合模误差会导致两齿轮的同轴度不高;如选择Ⅱ-Ⅱ分型面,大小齿轮同在动模内,动、定模合模误差没有影响,只要制造误差符合要求,就能有效保证大小齿轮的同轴度。 图6&&双联齿轮的分型面&&& h)有利于排气&&& 对中、小型塑件因型腔较小,空气量不多,可借助分型面的缝隙排气。因此,选择分型面时应有利于排气。按此原则,分型面应设在注射时熔融塑料最后到达的位置,而且不把型腔封闭。如图7为不合理的分型面位置,如图8为合理的分型面位置。图7&&分型面位置不合理&&&&&&&&&&&&&&图8&&分型面位置合理&&& i)使塑件留在动模内&&& 模具开模时型腔内的塑件一般不会自行脱出,需用顶出机构顶出,注射机上都有顶出装置,且设在动模一侧,因此设计模具分型面时应使开模后塑件能留在动模内,以便直接利用注射机的顶出机构顶出塑件。如果塑件留在定模内,则要再另设计顶出装置才能脱模,模具结构复杂得多,且成本攀升,加工周期延长。&&& j)使型腔内总压力较大的方向与分型面垂直&&& 塑件注射时型腔内各方向的压强P相同,故某方向总压力F=PXS,S为某方向的投影面积,当S越大,则F越大,选择总压力较大的方向与分型面垂直,利用注射机的锁模力来承受较大注射压力。因此模具结构简单,否则需另设计锁紧机构,模具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加工周期延长。&&& 综上所述,选择注射模分型面影响的因素很多,总的要求是顺利脱模,保证塑件技术要求,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当选定一个分型面方案后,可能会存在某些缺点,再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其他措施弥补,以选择接近理想的分型面。&&&& 参考文献&&& [1] 成都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合编,塑料成型与模具[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出版,1989 &&& [2] 钱荣冕,陈格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关键词搜索]:&&&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第一章金属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强度?什么是塑性?衡量这两种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称为强度。 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弹性极限 σe、屈服点 σs、抗拉强度 σb。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常用的塑性指标有断后伸长 率δ 和断面收缩率Ψ 。 2.什么是硬度?HBS、HBW、HRA、HRB、HRC 各代表用什么方法测出的硬度?各种硬 度测试方法的特点有何不同?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HBS:用淬火钢球作压头时的布氏硬度。不能测试太硬的材料,一般在 450HBS 以上的就 不能使用。通常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材料的硬度。 HBW:用硬质合金球作压头的布氏硬度。用于测试硬度在 650HBW 以下的材料。 HRA:洛氏硬度,表示试验载荷 588.4N(60KG) ,使用顶角为 120 度的金刚石圆锥压头试 压。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例如硬质合金。 HRB:洛氏硬度,表示试验载荷 980.7N(100KG) ,使用直径 1.59MM 的淬火钢球试压。 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例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洛氏硬度,表示试验载荷 1471.1N(150KG) ,使用顶角为 120 度的金刚石圆锥头试 压。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例如淬火钢等。 3.简述各力学性能指标是在什么载荷作用下测试的。 静载荷作用下测试:强度、塑性、硬度。 动载荷作用下测试:冲击韧度、疲劳强度。 4.试对晶体、晶格、晶胞、单晶体和多晶体作简要解释。 晶体:物质的原子都是按一定几何形状有规则地排列的称为晶体。 晶格: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律的空间架格称为晶格。 晶胞:能够完整地反映晶格结构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即原子排列的方向)完全一致,称这块晶体为单晶 体。 多晶体:由许多晶格位向不同的晶粒集合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5.常见金属晶格类型有哪几种?试绘图说明。 ①体心立方晶格 ②面心立方晶格 ③密排六方晶格 6.晶体的各向异性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实际晶体一般都显示不出各向异性? 在相同晶格中,由于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情况不同,因而原子间距不同,原子间相 互作用的强弱不同, 从而导致晶体的宏观性能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数值, 此现象称为晶体 的各向异性。 实际晶体一般是由许多单晶体组成的多晶体。在多晶体中,各晶粒的原子排列规律相同,只 是位向不同而已。由于晶粒的性能在各个方向上互相影响,再加上晶界的作用,就完全掩盖 了每个晶粒的各向异性, 故测出多晶体的性能在各个方向上都几乎相等, 显示出各向同性的 性质。 7.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对性能有何影响? ①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 :产生晶格畸变。 ②线缺陷(位错) :对金属晶体的生长、相变、扩散、塑性变形、断裂及其他许多物理化学 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同时材料中的位错愈多,其强度就越高。 ③面缺陷(晶界与亚晶界) 晶体中的这些缺陷使其晶格畸变,引起塑性变形、抗力增大,从而使金属的强度提高。 8.什么是过冷度?过冷度和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冷却速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过冷度也就越大。 9.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晶粒大小的途径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晶粒细小则金属强度、塑性、韧性好。 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处理。 10.什么是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多相复合组织?它们在晶体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固溶体: 在固态下, 组成合金的一种或多种组元溶入另一组元的晶格中所组成的晶体叫固溶 体。 在固溶体中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而使溶剂晶格发生晶格畸变, 晶格畸变阻碍了位错的运 动,使晶格间的滑移变得困难,从而提高了合金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使合金的强度、硬度 升高,而塑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金属化合物: 金属组元间按照一定的原子数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称为金属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由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以由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其性能 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 多相复合组织:由两种以上相组成的多相组织合金,称多相复合组织。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多相复合合金的性质是以组成它的物质的性质之算术平均值来估算 的。 11.解释下列概念,并说明其性能和显微组织特征: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 莱氏体。 铁素体:碳溶于 α-Fe 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 F 表示。Α-Fe 是体 心立方晶体。由于铁素体的含碳量低,所以铁素体的组织和性能与纯铁相似,即具有良好的 塑性和韧性,而强度和硬度较低。 奥氏体:碳溶于 γ-Fe 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奥氏体,用 A 表示。γ-Fe 是面心立 方晶格。由于奥氏体的溶碳量比铁素体多,因此奥氏体的强度和硬度较铁素体高,并且是单 一的固溶体,所以其塑性较好,变形抗力较低。 渗碳体:渗碳体是含碳量为 6.69%的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复杂的斜方晶体结 构,它的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韧性很差,脆性大。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两相复合组织,称为珠光体,用 P 表示。珠光体的含碳量 为 0.77%,其机械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一定的塑性。 莱氏体: 含碳量为 4.3%的铁碳合金, 1148℃时同时由液体中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后所 在 形成的复合组织即为高温莱氏体,用 Ld 表示。在室温时,莱氏体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 即为低温莱氏体,用 L’d 表示。莱氏体的性能和渗碳体相似,硬度高、塑性差。 12.根据 Fe—Fe3C 相图,确定下列三种钢在给定温度时的组织。 钢号 20(ωc=0.2%) T8(ωc=0.8%) T10(ωc=1.0%) 温度/℃ 770 900 680 770 700 770 组织 铁素体和奥氏体 单一奥氏体 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13.说明下列各渗碳体的生成条件: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 一次渗碳体:直接由液态结晶出来的渗碳体,形态是白色长条状。 二次渗碳体:由奥氏体超出碳溶解度而析出来的,形态是沿着奥氏体晶界分布,成网状。 三次渗碳体:由铁素体超出碳溶解度而析出来的,形态是沿着铁素体晶界分布,由于含量太 少,形不成网状,以短棒状分布于铁素体晶界。 14.根据 Fe—Fe3C 相图解释下列现象: (1)在进行热轧和锻造时,通常将钢材加热到 ℃。 转变为单一奥氏体,塑性较好,易锻造成型。 (2)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作。 塑性好易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延长铆钉使用寿命。 (3)在 1100℃时,ωc=0.4%的碳钢能进行锻造,而 ωc=4.0%的铸铁不能进行锻造。 因碳钢在 1100℃时为单一奥氏体组织,易锻造成型。而铸铁在 1100℃时是奥氏体和渗碳体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锻造易开裂,故铸铁不能进行锻造只能铸造。 (4)钢适于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用于铸造成形。 钢加热时可以变为单一奥氏体组织, 而铸铁加热时不能变为单一奥氏体组织, 它是奥氏体和 渗碳体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故钢适于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于铸造成形。 (5)在室温 ωc=0.8%的碳钢比 ωc=1.2%的碳钢强度高。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越低。而含碳量超过 0.9%时,析出的二 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状,使得钢脆性增加,强度下降。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1.指出 Ac1、Ac3、Accm、Ar1、Ar3、Arcm 各相变点的意义。 Ac1:实际加热时的共析转变线。 Ac3:实际加热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ccm:实际加热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Ar1:实际冷却时的共析转变线。 Ar3:实际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 Arcm:实际冷却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2.简述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 ①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②奥氏体晶核的长大 ③残余渗碳体溶解 ④奥氏体的均匀化 3.试画出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以此说明各种转变产物的名称及转变温度区 范围、转变产物性能。 ①高温转变区(珠光体型转变区) :过冷奥氏体在 A1 线至 550℃温度范围的转变产物为铁素 体和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珠光体型组织。 ②中温转变区 (贝氏体型转变区) 过冷奥氏体在 550℃至 Ms 线温度范围的转变产物为贝氏 : 体组织,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织的多相复合组织。 ③低温转变区(马氏体型转变区) :当奥氏体被连续急冷至 Ms 线以下温度时,由于过冷度 很大,原子扩散困难,过冷奥氏体发生特殊的马氏体转变。部分未来得及转变的奥氏体,称 为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耐磨性也很高。 4.热处理使钢奥氏体化时,原始组织以粗粒状珠光体好还是以细片状珠光体好?为什么? 粗粒状珠光体好。原始组织越细,相界面越多,提供的奥氏体晶核就愈多,加速奥氏体的形 成。一般奥氏体化速度快的组织,完成奥氏体化后容易晶粒粗大。奥氏体晶粒粗大,转变产 物的强度、塑性、韧性就比较低。 5.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区别? 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 其有珍珠般的光泽。 其形 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状珠光体。强韧性较好。 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的中温(550℃~Ms)转变产物,α-Fe 和 Fe3C 的复相组织。温度偏高 区域(550~350℃)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外观貌似羽毛状,冲击韧性较差。温度偏低区 域(Ms~350℃)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其强度和硬度高,并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是一种 综合力学性能好的组织。 马氏体(M)是碳溶于 α-Fe 的过饱和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成的亚稳定 相。板条状马氏体是低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的典型组织;片状马氏体则 常见于高、中碳钢。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片状马氏体脆性也比 较高。 6.简述退火、正火的概念、目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退火工艺是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缓慢冷却, 从而获得接近平衡状 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目的:①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②消除残余内应力,防止变形与开裂,稳定尺 寸。③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及成分,改善钢性能,并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退火种类:①完全退火:中碳钢,低、中碳合金结构钢;②等温退火:高碳钢、合金工具钢 和高合金钢;③球化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④去应力退火:铸钢件、锻轧件、焊接件和 机加工零件;⑤扩散退火:钢锭和铸钢件。 正火工艺是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 Ac3 或 Accm 以上某一适当温度,经保温一定时 间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目的: ①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 ②用于普通结构零件或大型结构零件 的最终热处理; ③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 ④作为预备热处理: 中碳钢和合金结构钢。 7.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如何选择? 淬火的目的是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成马氏体, 然后和不同回火温度相配合, 获得所需的力学 性能。 选择淬火加热温度的依据是钢的相变点,原则上亚共析钢为 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 析钢为 Ac1+(30~50℃)。 8.对淬火讲,什么样的冷却介质才是理想的? 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在冷却过程中,要求在 C 曲线的“鼻子”上温度缓冷,以减小急冷所 产生的热应力;在“鼻子”处具有保证奥氏体不发生分解的冷却速度,而在进行马氏体转变 时,即在 Ms 点以下的温度时,冷却速度尽量小,以减少组织转变的应力。 9.将 ωc=0.45%和 ωc=0.8%的两种钢试样,分别加热到 600℃、780℃、900℃,然后在 水中淬火。各获得什么组织?硬度随加热温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①ωc=0.45% 600℃:未达到相变温度,因此没有发生相变,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780℃:加热温度在 Ac1~Ac3 之间,因此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900℃:加热温度在 Ac3 以上,加热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冷却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 余奥氏体。 ②ωc=0.8% 600℃:未达到相变温度,因此没有发生相变,组织为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780℃:加热温度在 Ac1~Ac3 之间,因此组织为二次渗碳体、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900℃:加热温度在 Ac3 以上,加热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冷却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 余奥氏体。 加热温度越高,硬度越高。因为温度越高,组织越容易转变为奥氏体,淬火冷却后转变的马 氏体含量越高,而马氏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所以淬火冷却后的组织硬度也越高。 10.试述淬透性和淬硬性的概念。 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它是反映钢在淬火时,奥 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容易程度。 淬硬性指钢淬火硬化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 11.为什么淬火后的钢一般都要紧接着进行回火?指出各种回火得到的组织及使用范围。 工件淬火后,其组织和内部应力都是不稳定的,为了稳定组织、消除应力、调整硬度、提高 塑性和韧度等,必须进行回火处理。 ①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主要用于各种刃具、量具、滚动轴承、冷变形模具、渗碳体和高 频感应淬火件等。 ②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主要用于各种弹簧、某些模具以及要求具有高强度的轴、轴套和 刀杆等。 ③高温回火: 回火索氏体。 主要用于汽车、 拖拉机、 机床上的各种重要构件。 还常作为氮化、 高频淬火等表面强化件以及某些精密零件如丝杠、量具、模具的预备热处理。 12.为了改善碳素工具钢的切削加工性,应采用何种预备热处理? 正火—球化退火。 13.一个工件原始组织含有网状碳化物,试制定热处理工艺使之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 正火—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14.什么是化学热处理?它与普通热处理有什么不同? 将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 使一种或几种化学元素的原子渗入它的表层, 以改 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叫做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存在扩散及化学成分的变化, 如渗碳将在表面形成富碳层, 而渗氮则形成渗氮层。 其目的就是利用化学成分的变化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或提高其使用强度。 15.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什么?有几种表面淬火的方法? 表面淬火是通过快速加热,使钢件表层奥氏体化,然后迅速冷却,使表层形成一定深度的淬 硬组织——马氏体,而心部仍保持原来塑性、韧度较好的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常用方法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16.现有三个形状、尺寸、材质(低碳钢)完全相同的齿轮,分别进行普通整体淬火、渗 碳淬火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区别出来。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只处理齿轮的齿部,通过观察表面颜色可以很容易区分出来。 用硬度计分别在齿部及轮幅部打一下硬度, 如硬度相同或接近则证明是普通整体淬火, 如硬 度不相同有明显差别(至少 HRC10 度以上差别)则证明是渗碳淬火。 17. 某柴油机的凸轮轴, 要求表面有高的硬度 (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 KU&40J) , (A 。 原来用 45 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 45 钢已用完, 拟改用 20 钢代替。 (1)试说明原 45 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调质的作用:使零件获得好的综合使用性能(硬度、耐磨性、强韧性都较高) 。 表面高频淬火—低温回火的作用: 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保持心部原来的塑性和韧 性。 (2)改用 20 钢后,其热处理工序是否应进行修改?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最恰当? 应进行修改。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18.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工艺,并说明其退火目的和退火后组织。 (1)经冷轧后的 15 钢板; 退火工艺:完全退火。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充分消除工件的内应力,降低钢的硬度,为随 后的切削加工和淬火作好组织准备。退火后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2)ZG270-500 的铸钢齿轮; 退火工艺:完全退火。退火目的:经铸造后的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 内应力。完全退火可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退 火后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3)锻造过热的 60 钢坯; 退火工艺:完全退火。退火目的:由于锻造过热后组织晶粒剧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 残余内应力。 完全退火可以细化晶粒, 均匀组织, 消除内应力, 降低硬度, 改善切削加工性。 退火后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4)具有片状珠光体的 T12 钢坯。 退火工艺:球化退火。退火目的:由于 T12 钢坯里的渗碳体呈片状,因此不仅硬度高,难 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 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退火后组织:球 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 19.甲、乙两厂同时生产一批 45 钢零件,硬度要求为 220~250HBS。甲厂采用调质处理, 乙厂采用正火处理,都可达到硬度要求。试分析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的差别。 甲厂(调质) :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强度、硬度、耐磨性降低,大幅度提高了塑性、韧性, 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钢。 乙厂(正火) :组织为细珠光体和铁素体。正火消除中碳钢经热加工后产生的组织缺陷,塑 性基本不降低。 20.下列零件均选用锻造毛坯。试为其选择热处理方法,并写出简明的工艺路线。 (1) 机床变速箱齿轮, 模数 m=4, 要求齿面耐磨, 心部强度和韧度要求不高, 选用 45 钢;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高频感应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2)重载荷工作的镗床镗杆,要求精度很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镗杆表面应具有高硬 度,心部应具有较高综合力学性能,选用 38CrMoAl 钢。 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渗氮→研磨→成品 21.现有 T12 钢制作的丝锥,成品硬度要求 60HRC 以上,加工工艺路线为轧制—热处理 —机加工—热处理—机加工。试写出上述热处理工序的方法及其作用。 球化退火: 轧制后当轧材组织球化不良时要采用球化退火作为预先热处理, 目的是球化碳化 物,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并未淬火最好组织准备。 淬火+低温回火:为使丝锥齿刃部有高硬度,而心部有足够韧性,并使淬火变形尽可能减小 及考虑到齿刃部很薄,故采用等温淬火或分级淬火+低温回火。 22.某发动机轴承是用 GCr15 制造的,它经淬火和回火后达到所需要性能,正常操作条件 下似乎满足要求,但在零度以下暴露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失效了,拆卸后发现轴承尺寸明显 胀大的同时,轴承中出现不少脆性裂纹。失效的原因是什么? 轴承零件经淬火和回火后,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残佘奥氏体,而奥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相,当过 冷至零度以下, 这部分残余奥氏体会继续转化为马氏体。 由于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大于奥氏体 组织,所以轴承在转变过程中体积发生胀大,挤压外部早前形成的马氏体组织,导致轴承中 出现脆性裂纹。第三章工程材料 1.钢中常存杂质元素有哪些?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碳钢中除铁和碳两种元素以外,还含有硅、锰、磷、硫、非金属夹杂物等。 硅和锰是炼钢后期在脱氧和合金化时,加入钢液而残留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是有 益元素。 硫和磷是由生铁带入钢中的有害元素,磷会形成脆性很大的化合物(Fe3P) ,使钢在 100℃ 以下的塑性和韧性急剧下降,即“冷脆” ;硫和铁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Fe+FeS) ,造成钢 材在 ℃进行轧制或锻造时开裂,即“热脆” 。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有氧化物、硫化物和硅酸盐等。它们的存在使钢的强度、硬度降低,是 有害元素。 2.为什么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的高? 合金元素中, 除了钴以外, 所有的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以后, 都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推迟珠光体型的转变,使 C 曲线右移,提高了钢的淬透性。 3.解释下列现象: (1)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比相同含碳量的碳钢高; 淬火加热的目的是让碳及合金元素充分溶解。 合金元素扩散速度慢, 另外合金元素形成的碳 化物(氮化物)溶解需要更高温度和时间。 (2)高速钢在热轧(或热锻)后,经空冷获得马氏体组织。 由于高速钢的合金元素含量高,C 曲线右移,一般合金元素越高临界冷却速度 V 越小,淬 透性越好,当空冷的冷却速度 V1 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V 时,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另外,不 论什么钢,轧或锻都需要在奥氏体区进行变形,因此锻(轧)后仍然是奥氏体,从奥氏体冷 却下来只要冷却速度够即可转变成马氏体。 4.为什么碳钢在室温下不存在单一的奥氏体或单一的铁素体组织,而合金钢中有可能存在 这类组织? 碳钢在 727℃以上时存在单一奥氏体组织,低于此温度时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转变为珠光 体。碳钢中含有碳元素,与铁元素生成一部分铁碳化合物 Fe3C。一般碳素钢在室温下的金 相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 合金钢中存在某些合金元素,可以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阻止奥氏体在低温下发生转变,使 得合金钢在室温下存在单一奥氏体组织。 5.何谓调质钢?为何调质钢大多数为中碳钢?合金元素在调质钢中起什么作用? 所谓调质钢,一般是指含碳量在 0.25~0.6%的中碳钢。一般用这类钢制作的零件要求具有 很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即在保持较高的强度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塑性和韧性, 人们往往使用 调制处理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习惯上就把这一类钢称作调质钢。 只有中碳钢通过调质后才能得到很好的机械性能,即较高的强度,很好的塑性和韧性。含碳 量过低,强度、硬度不足;含碳量过高,塑性、韧性不足。 调质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保证零件在高温回火后获得预期的综合 性能。 6.为什么刃具钢中含高碳钢?合金刃具钢加入哪些合金元素?其作用怎样? 为了保证刃具钢具有高的硬度和高的耐磨性。 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为 Cr、 Mn、 W 和 V 等。 Si、 其中 Cr、 Mn、 主要是提高钢的淬透性, Si 同时强化马氏体,提高回火稳定性;溶入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时,还有利于提高钢的耐 磨性。W 和 V 能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并防止钢在加热时的过热,保持晶粒细化。 7.试根据下表所列项目,小结对比几类合金钢的主要特点: 钢种 低合 金结 构钢 成分特点 ωc&0.20 %, ωe&3% 常用牌号 16Mn、 09MnV 热处理特点 热轧空冷, 不进行热处 理 渗碳—淬火 —低温回火 热处理后组织 铁素体+索氏 体 低碳回火马氏 体+合金碳化 物 主要性能 良好的塑性、 韧性、耐蚀性 和焊接性 优良的耐磨 性、耐疲劳性, 足够高的韧性 和强度 用途举例 用于制造桥 梁、船舶、车 辆、锅炉等 制造汽车、拖 拉机中的变速 齿轮、内燃机 上的凸轮轴和 活塞销等合金 渗碳 钢ωc=0.10~ 20CrMnTi 0.20%, 加 、20Cr、 入铬、镍、 20MnVB 锰、硅、 硼、钒、 钛等元素 合金 调质 钢ωc=0.25~ 40Cr、 调质处理 0.50%, 加 40MnVB、 入铬、镍、 35CrMo 锰、硅、 硼、钨、 钼、钒、 钛等元素 ωc=0.50~ 0.70%, 加 入硅、锰、 铬、钨、 钒等元素 ωc=0.95~ 1.10%, 加 入铬元素 55Si2Mn 淬火—中温 、 回火 60SiMn、 50CrVB GCr15、 GCr15Si Mn 正火—球化 退火—淬火 —冷处理— 低温回火— 时效处理 球化退火— 淬火—低温 回火 一至两次预 热—淬火— 两至三次高 温回火回火索氏体+ 合金碳化物很高的强度, 很好的塑性和 韧性,具有良 好的综合力学 性能常用来制造一 些受力复杂的 重要零件(齿 轮、曲轴、高 强螺栓等)合金 弹簧 钢回火托氏体+ 合金碳化物高弹性极限、 高疲劳强度与 足够的塑性和 韧性 高的硬度和耐 磨性、高的弹 性极限和接触 疲劳强度、足 够的韧性和一 定的耐蚀性 高的硬度和高 耐磨性,红硬 性高,有足够 的强度和韧性 高红硬性、高 耐磨性用作重要的弹 性零件,如汽 车和火车用板 簧、缓冲卷簧 等 常用来制造各 种轴承的滚 珠、滚柱和内 外圈套,也用 来制造各种工 具和耐磨零件 制造车刀、铣 刀、钻头等各 种金属切削刀 具 用于制造切削 速度较高的刀 具(如车刀、 铣刀、钻头等) 和形状复杂、 载荷较大的成 形刀具(如齿 轮铣刀、拉刀 等) ,还用于制 造冷挤压模及 某些耐磨零件 制造检测工件 尺寸的工具, 如游标卡尺、 量规和样板等 冷作模具钢: 冷冲模、冷挤 压模等;热作 模具钢:热锻 模、热挤压模、 压铸模等合金 轴承 钢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合金 刃具 钢ωc=0.65~ 9SiCr、 1.40%, 加 CrWMn 入铬、锰、 硅等元素 ωc=0.7~1 .5%, 大量 的钨、铬、 钒、钼等 强碳化物 形成元素 W18Cr4V 、 W6Mo5C r4V2、 W9Mo3C r4V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回火索氏体+ 合金碳化物高速 工具 钢合金 量具 钢采用合金 工具钢和 滚动轴承 钢来制造 小型冷作 模具钢采 用低合金 刃具钢, 大型冷作 模具钢采 用高碳高CrWMn、 淬火—冷处 CrMn、 理—长时间 GCr15 低温回火— —时效处理 小型冷作 模具钢: 9CrSi、 CrWMn, 大型冷作 模具钢: Cr12、 冷作模具 钢:淬火— 低温回火; 热作模具 钢:淬火— 中温 (高温) 回火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高硬度、高耐 磨性、高的尺 寸稳定性和足 够的韧性 小型冷作模具 钢:高硬度、 高耐磨性、一 定的韧性和抗 疲劳性;热作 模具钢:高的 热强性和红硬合金 模具 钢冷作模具钢: 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 热作模具钢: 回火托氏体 (回火索氏 体)+合金碳化 铬钢制 造;热作 模具钢采 用中碳钢 ωc=0.25~ 0.60%, 加 入铬、钨、 硅等元素Cr12MoV ;热作模 具钢: 5CrMnM o、 5CrNiMo 、 3Cr2W8V物性、高温耐磨 性和高的氧化 性,以及较高 的抗热疲劳性 和导热性8.用高速工具钢制造手工锯条、锉刀行不行?为什么? 可行,但不合理。高速钢用于制造切削速度较高的刀具,制造成本较高,手工锯条和锉刀只 需碳素工具钢即可。 9.为什么一般钳工用锯条烧红后置于空气中冷却即变软,并可进行加工,而机用锯条烧红 后(约 900℃)冷却,却仍具有相当高的硬度? 钳工用锯条是碳素工具钢,已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加热置于空气中冷却相当于正火处理,使 其硬度降低变软。机用锯条是高速工具钢,具有高红硬性,所以烧红冷却,还具有相当高的 硬度。 10.现有 Ф35x200mm 两根轴,一根为 20 钢,经 920℃渗碳后直接水淬及 180℃回火, 表面硬度为 58~62HRC,另一根为 20CrMnTi 钢,经 920℃渗碳后直接油淬,-80℃深冷处 理后 180℃回火,表面硬度 60~64HRC。这两根轴的表面和心部组织与性能有何区别?并 说明其原因。 钢种 20 钢 表面组织 回火马氏体+ 渗碳体 心部组织 F+P 晶粒大小 较细小 性能 外硬内韧 原因 表面含碳量增加, 心部含碳量不变, 经淬火回火后达到 表面高硬度,心部 高韧性的性能。 加入合金元素不仅 改善了组织,同时 性能也得以提高。20CrMnTi回火马氏体+ 合金碳化物F+P(细) +低碳回 火马氏体细小表面强度、硬度 更高,心部强 度、硬度较高, 同时韧性好。11. 解释下列牌号含义, 并说明主要用途: 16Mn、 ZGMn13-2、 40Cr、 60Si2Mn、 W18Cr4V、 1Cr13、 9SiCr、 20CrMnTi、 QT600-3、 KTH330-08、 H68、 YG8、 YW2、 QBe2、 ZChSnSb11-6、 ZL108。 16Mn: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平均含碳量为 0.16%,主要合金元素锰含量在 1.5%以下。 用途:用于制造桥梁、船舶、车辆、锅炉等。 ZGMn13-2:铸造高锰耐磨钢,主要合金元素锰含量为 11%~14%,含碳量为 1.00%~1.4% (ZGMn13-2) 。用途:主要用于承受严重摩擦和强烈冲击的零件,如车辆履带、破碎机颚 板、球磨机衬板、挖掘机铲斗和铁道道岔等。 40Cr:合金调质钢,平均含碳量为 0.40%,主要合金元素铬含量在 1.5%以下。用途:常用 来制造一些受力复杂的重要零件(齿轮、曲轴、高强螺栓等) 。 60Si2Mn:合金弹簧钢,平均含碳量为 0.60%,主要合金元素硅平均含量为 2%,锰含量小 于 1.5%。用途:用作重要的弹性零件,如汽车和火车用板簧、缓冲卷簧等。 W18Cr4V:钨系高速钢,平均含碳量≥1%,主要合金元素钨平均含量为 18%,铬平均含量 为 4%,钒含量小于 1.5%。用途:用于制造切削速度较高的刀具(如车刀、铣刀、钻头等) 和形状复杂、载荷较大的成形刀具(如齿轮铣刀、拉刀等) ,还用于制造冷挤压模及某些耐 磨零件。 1Cr13:马氏体型不锈钢,平均含碳量为 0.1%,主要合金元素铬平均含量为 13%。用途: 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并能耐腐蚀的工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门、量具、刃具 等。 9SiCr:低合金刃具钢,平均含碳量为 0.9%,主要合金元素硅和铬含量小于 1.5%。用途: 制造车刀、铣刀、钻头等各种金属切削刀具。 20CrMnTi:合金渗碳钢,平均含碳量为 0.2%,主要合金元素铬、锰和钛含量小于 1.5%。 用途:常用来制造既要求有优良的耐磨性、耐疲劳性,又要承受冲击载荷作用而有足够高的 韧性和强度的零件,如制造汽车、拖拉机中的变速齿轮、内燃机上的凸轮轴和活塞销等。 QT600-3:球墨铸铁,最低抗拉强度为 600MPa,最低伸长率为 3%。用途:制造一些受力 复杂,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如内燃机曲轴、凸轮轴、连杆、减速箱 齿轮及轧钢机轧辊等。 KTH330-08:黑心可锻铸铁,最低抗拉强度为 330MPa,最低伸长率为 8%。用途:常用来 制造形状复杂、强度和硬度要求较高、承受冲击的薄壁、中小型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拖 拉机等制造行业。 H68:单相普通黄铜,含 68%铜和 32%锌。用途:制作冷轧板材、冷拉线材及形状复杂的 深冲件,如冷凝管、薄壁管、弹壳等。 YG8:钨钴类硬质合金,平均钴含量为 8%, 其余为碳化钨。 用途: 用作刀具材料,如车刀、 铣刀、刨刀、钻头等,适于加工短切削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如铸铁、铸造 黄铜、胶木等。 YW2: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主要成分是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或碳化铌)及钴。 这类硬质合金又称通用硬质合金或万能硬质合金。用途:制造硬质合金刀具,用作不锈钢、 高强度钢与铸铁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 QBe2:铍青铜,平均含铍量为 2%,其余为铜。用途:主要用来制作精密仪器仪表中各种 重要的弹性零件、耐蚀耐磨零件(如仪表齿轮) 、航海罗盘仪中重要零件及防爆工具等。 ZChSnSb11-6:锡基轴承合金或锡基巴氏合金,平均含锑量为 11%,平均含铜量为 6%。 用途:制造汽车、拖拉机、汽轮机及机床的轴瓦等。 ZL108:铝硅合金或硅铝明,顺序号为 8。用途:制造发动机活塞、汽缸体、风扇叶片等。 12.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三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为白口铸铁、一块为灰铸铁、一块为 低碳钢,用何种简便方法迅速将它们分开? 先听敲击的声音,区分铸铁与碳钢;再看断口颜色,区分白口铸铁和灰铸铁。 13.下列零件采用何种材料制造? 飞机铆钉、飞机大梁及起落架、发动机缸体及活塞、车床床身、汽车发动机曲轴、污水管、 自来水三通管。 飞机铆钉:形变铝合金中的硬铝 飞机大梁及起落架:形变铝合金中的超硬铝 发动机缸体及活塞:铸造特殊铝硅合金(特殊硅铝明) 车床床身:灰铸铁(HT300) 汽车发动机曲轴:合金调质钢 污水管:UPVC 自来水三通管:双相黄铜 14.为什么合金弹簧钢把 Si 作为重要的主加合金元素?弹簧淬火后为什么要进行中温回 火? 加硅对合金弹簧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弹性强度和回火稳定性,含量多在 1%以上,甚至 可达 3%。硅提高弹减抗力的能力最强,它具有强烈的固溶强化能力,而且能抑制渗碳体在 回火过程中晶核的形成和长大,改变渗碳体的形状和间距。 中温回火后获得托氏体组织,把弹簧钢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提高到最大值。 15.用 9SiCr 钢制成圆板牙,其工艺流程为:锻造→球化退火→机械加工→淬火→低温回 火→磨平面→开槽加工。试分析: (1)球化退火、淬火及低温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球化退火目的:改善切削性能,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性,使钢件得到相当均匀的最终 性能。 淬火目的:将材料由铁素体变为奥氏体,快速冷却后不平衡相变获得马氏体,得到高的硬度 和强度。 低温回火目的:为了稳定组织、消除应力、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度等,并获得回火马氏 体。 (2)写出球化退火、淬火及低温回火的大致工艺参数。 球化退火规范: 790~810℃x2~4h, 炉泠; 700~720℃x3~4h, 以≤30℃/h 的冷却速度, 缓慢炉冷到 500~600℃, 出炉空冷。硬度 179~241HBW。 普通淬火、回火规范: ①淬火温度 830~860℃, 油冷, 硬度 62~64HRC; 回火温度 150~200℃, 硬度 61~63HRC。 ②淬火温度 850~870℃, 油冷, 硬度 62~65HRC; 回火温度 140~160℃, 硬度 62~65HRC。 ③淬火温度 850~870℃, 油冷, 硬度 62 -65HRC; 回火温度 160~180℃, 硬度 61~63HRC。 ④预热温度 450~500℃,淬火温度 870~880℃,油冷;回火温度 180~200℃,保温 2h,硬 度 59~62HRC。 16.何谓石墨化?石墨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态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 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铸铁的成分和冷却 速度。 17.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①灰铸铁中石墨呈片状,片状石墨的强度、塑性、韧性几乎为零,存在石墨地方就相当于存 在孔洞、微裂纹,它不仅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减少了基体受力有效面积,而且在石墨片尖 端处形成应为集中, 使材料形成脆性断裂。 石墨片的数量越多, 尺寸越粗大, 分布越不均匀, 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塑性就越低。由于灰铸铁的抗压强度、硬度与耐磨性主要取决于基体,石 墨存在对其影响不大,故灰铸铁的抗压强度一般是抗拉强度的 3-4 倍。 ②可锻铸铁中石墨呈团絮状。 与灰铸铁相比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较小, 可锻铸铁具有较高 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与韧性有明显的提高。 ③球墨铸铁中石墨呈球状,所以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较小,使得基体比较连续,在拉伸时 引起应力集中的现象明显下降,从而使基体强度利用率从灰铸铁的 30%~50%提高到 70%~90%,这就使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不仅高于其它铸铁,而且 可以与相应组织的铸钢相比。 ④蠕墨铸铁中石墨呈蠕虫状, 其形态介于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 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介 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之间。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相当于铁素体球墨铸铁,减震性、耐磨性、 导热性、 切削加工性和铸造性与灰铸铁近似。 蠕墨铸铁的突出优点是它的导热性和耐热疲劳 性好。 18.说明下列牌号属于何种铸铁、并指出其主要用途及常用热处理方法。 HT150、HT350、KTH300-06、KTZ45-06、QT400-15、QT600-3。 (灰铸铁的热处理仅能改变其基体组织,改变不了石墨形态,因此,热处理不能明显改变灰 铸铁的力学性能, 并且灰铸铁的低塑性又使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难以实施, 所以灰铸铁的 热处理受大一定的局限性。其热处理主要用于消除应力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等。 ) HT150:灰铸铁。用于承受中等应力、承受磨损的零件及在弱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常用 热处理:去应力退火(时效) 、高温退火(消除白口退火) 、表面淬火。 HT350: 灰铸铁。 承受高载荷、 耐磨和高气密性重要铸件。 常用热处理: 去应力退火 (时效) 、 高温退火(消除白口退火) 、表面淬火。 KTH300-06:黑心可锻铸铁。制造冲击或震动和扭转载荷的零件,常用于用于制造管道配 件、低压阀门、汽车拖拉机的后桥外壳、转向机构、机床零件等。常用热处理:退火、淬火 回火。 KTZ45-06:珠光体可锻铸铁。制造强度要求较高、耐磨性较好的铸件,如齿轮箱、凸轮轴、 曲轴、连杆、活塞环等。常用热处理:退火、淬火回火。 QT400-15:球墨铸铁。制造受力复杂,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如内 燃机曲轴、凸轮轴、连杆、减速箱齿轮及轧钢机轧辊等。常用热处理:退火、正火、等温淬 火、调质。 QT600-3:球墨铸铁。制造受力复杂,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如内燃 机曲轴、 凸轮轴、 连杆、 减速箱齿轮及轧钢机轧辊等。 常用热处理: 退火、 正火、 等温淬火、 调质。 19.何谓硅铝明?它属于哪一类铝合金?为什么硅铝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这类铝合金 主要用于何处? 铝硅合金又称硅铝明,是最常用的铸造铝合金。由于含硅量为 17%附近的硅铝明为共晶成 分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铸造铝硅合金一般用来制造质轻、耐蚀、形状复杂及有一定 力学性能的铸件,如发动机缸体、手提电动或风动工具(手电钻)以及仪表外壳。同时加入 镁、铜的铝硅系合金(如 ZL108) ,在变质处理后还可进行固溶处理+时效,使其具有较好 耐热性和耐磨性,是制造内燃机活塞的材料。 20.试举出三种常用橡胶材料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天然橡胶:用于制造轮胎、胶带、胶管等通用制品。 丁苯橡胶:常用于制造轮胎、胶板、胶管、胶布、胶鞋等通用制品。 顺丁橡胶:用于制造轮胎、耐寒胶带、胶管、减震材料、电绝缘制品、体育用品及胶鞋等。 21.非金属材料今后能否完全取代金属材料?为什么? 不能,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强度高, 如: 优良的热处理性能, 热稳定性好, 导电、导热性优良等,非金属材料很难完全取代。 22.陶瓷材料的优点是什么?简述其原因。 ①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 1500HV 以上。 ②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 2000℃以上) ,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 陶瓷材料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是良好的隔热材料;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 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③陶瓷材料组织结构稳定,高温下也不会氧化,有较强的抗酸、碱、盐和熔融金属腐蚀的能 力,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几乎不与其他介质相互作用。 ④大多数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特种陶瓷还具有独特的电性能,如压电性、磁性、光电 性等。 ⑤陶瓷材料还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可用作固体激光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光储存器等,透 明陶瓷可用于高压钠灯管等。 23.简述粉末冶金的特点及应用。 ①粉末冶金工艺的优越性。 ②某些粉末冶金材料的性能优于同成分的熔铸金属。 ③粉末冶金的经济效益高。 应用: 机械材料和零件:减摩材料、摩擦材料、结构零件。 多孔材料及制品:金属过滤器、热交换(冷却)材料、泡沫金属。 工具材料:硬质合金、复合工具材料、粉末高速钢、钢结硬质合金。 电接触材料:电触头合金、集电材料。 粉末磁性材料 耐热材料 原子能工程材料 24.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几种?举例说明其应用。 ①钨钴类硬质合金:可用来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亦可用做拉伸模、冷冲模等 冷作模具,以及喷嘴、轧辊、顶锤、量具、刃具等耐磨工具和矿山工具。 ②钨钛钴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长切削的黑色金属,如各种钢。 ③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的加工,也适用于普通碳钢 和铸铁的加工。 25.举出四种常用的工程陶瓷材料,并说明其性能及在工程上的应用。 ①氧化铝陶瓷:熔点高,耐高温,具有很高的热硬性,并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强度。此 外, 它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 能耐各种酸碱的腐蚀。 但其脆性大, 抗冲击性差, 不易承受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用于制造高速切削的刀具、量具、拉丝模、高温炉零件(炉 管、炉衬、坩埚等) 、内燃机火花塞等。 ②氧化硅陶瓷:除了具有陶瓷共用的特点外,其热膨胀系数比其他陶瓷材料小,有良好的抗 热性能和耐热疲劳性能。此外,其化学稳定性高,除氢氟酸外,能耐“王水”在内的各种无 机酸和碱溶液的腐蚀,并能抵抗金、银、铅、锡、铝等非铁金属溶液的侵蚀,具有优良的电 绝缘性。用于制造耐磨、耐蚀、耐高温以及绝缘的零件,如各种潜水泵和船用泵的密封环、 化工球阀的阀芯、热电偶管及高温轴承、燃气轮机转子叶片、切削加工用刀片等。 ③碳化硅陶瓷: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的耐高温陶瓷。在 ℃使用仍能保持高的抗 弯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抗氧化性、导电性和高的冲击韧度。用于制造火箭尾喷管喷 嘴、热电偶套管、汽轮机叶片、炉管、砂轮、磨料等。 ④耐酸陶瓷: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腐蚀性,而且强度、硬度较高,并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热 振性。用于制造化工反应塔、耐酸砖、板、容器、管道、泵、阀以及风机等制品。 26.指出下列几种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 (1)坐标镗床主轴,要求表面硬度≥850HV,其余硬度为 260~280HBS,在滑动轴承中工 作,精度要求极高; 选用 40Cr 钢。调质—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2)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力,要求高耐磨性的齿轮(如汽车变速齿轮) ; 选用 20Cr 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3)切削速度为 150m/min,用于切削灰铸铁及有色金属的外圆车刀刀头。 选用 YG6 钨钴类硬质合金。淬火—回火。 27.某齿轮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表面硬度 50~55HRC,用 45 钢制造。加工流 程为:下料→锻造→热处理→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热处理→精磨。试说明工艺流程 中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和目的。 ①正火,加热到奥氏体温度(860℃)保温后空冷。目的:细化晶粒,使钢获得好的加工性 能(低硬度,宜切削) 。 ②调质 (840-860℃油淬, 550-600℃高温回火) 目的: 。 使钢获得好的综合使用性能 (强度、 塑性都较高) 。 ③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目的:提高齿面硬度和耐磨性,保持心部原来的塑性和韧性。第四章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1.常用的金属表面强化处理方法有哪些? 表面淬火、金属表面化学处理、金属表面冷作硬化、热喷涂技术等。 2.什么叫热喷涂?常用的热喷涂方法有几种?分别简述其原理。 利用各种热源, 将与喷涂的固体涂层材料加热至熔融或熔化状态, 借助于高速气流的雾化效 果使其形成微细熔滴, 喷射沉淀到经过预处理的工件基体表面, 形成堆积结构涂层的技术称 为热喷涂技术。 ①线材火焰喷涂: 可以用任何一种燃气和氧气组合进行燃烧提供热量。 凡是能够拉成丝的金 属材料或制成棒的低熔点陶瓷材料,均可以用线材火焰喷枪进行喷涂。 ②粉末火焰喷涂:是将各种不同材料(金属、合金、陶瓷、碳化物等)制成的粉末,采用重 力或压力送粉方式送入喷枪, 借助气流进入火焰区被熔化, 高速气流或保护性气体可进一步 对熔滴雾化、加速,最后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③爆炸喷涂: 是以突然爆发的热能加热熔化喷涂材料并使熔粒加速的热喷涂方法。 爆炸喷枪 与其他燃烧装置不同,它是利用氧乙炔气混合的爆炸能量,而不是靠平稳的燃烧火焰。爆炸 冲击波将粉末材料以极高的速度冲击到基体表面, 速度高, 冲击力大, 形成的涂层十分坚硬、 光洁、致密,结合强度高。 ④超音速火焰喷涂: 在喷涂中提高喷涂粒子的飞行速度, 令其达到超音速的一种喷涂方法叫 超音速喷涂。 喷涂时, 燃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高压下被送至位于喷枪出口处的点燃区并点 燃,环状流动的热气流受到外围压缩空气流的压缩,加速形成超音速火焰,粉末在载气的作 用下被送到喷枪的出口处,进入燃烧火焰中,形成涂层。 ⑤电弧喷涂:把需要喷涂的金属或合金丝作为两个自身消耗的线性电极,由电机变速驱动, 在喷枪前部相互碰撞、 短路产生电弧, 电弧的温度高达 ℃, 足以迅速熔化线材, 压缩空气使熔滴进一步雾化,高速冲向基体,形成涂层。 ⑥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涂是由电弧放电产生电弧等离子体, 利用等离子焰流加热喷涂粉末 材料到熔融或高塑性状态, 并在高速等离子焰流载引下, 高速撞击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一种 喷涂方法。 3.什么叫金属表面化学转化?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金属表面化学,是指采用化学处理液,是金属表面与溶液界面上产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生 成稳定的化合物的薄膜处理技术。 ①铬酸盐处理 ②磷化处理 ③钢铁高温氧化 ③蒸汽处理 ④电化学处理 ⑤金属覆盖法 4.什么叫金属覆盖法?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金属覆盖法是将活泼性小、有较高抗蚀能力的金属,覆盖在被保护金属的表面,以达到防腐 目的的方法。 常用方法:①热浸镀;②电镀;③化学镀。 5.腐蚀涂料由什么组成?有哪些涂装方法? 防腐蚀涂料主要由助剂、溶剂、颜料、填料、防锈颜料、成膜物质组成。 主要的涂装方法有刷涂、喷涂、静电喷涂法、电泳法、粉末涂装等。 6.哪些措施可有效防止铁基合金零件的腐蚀? 铁基合金零件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镀覆层法和涂装法。第五章铸造 1.什么是铸造?铸造生产有哪些优缺点? 铸造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炼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 形方法。 优点: ①可以制成外形和内腔十分复杂的毛坯,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 ②适用范围广,可铸造不同尺寸、重量及各种形状的工件,也适用于不同材料,如铸铁、铸 钢、非铁合金。铸件重量可以从几克至数百吨。 ③原材料来源广泛,可利用报废的机件或切削;工艺设备费用少,成本低。 ④所得铸件与零件尺寸较接近,可节省金属的消耗,减少切削加工工作量。 缺点:力学性能较差,生产工序多,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条件差等缺点。 2.简述砂型铸造的生产过程。 ①模样和芯盒的制造 ②造型 ③造芯 ④铸型的组成 ⑤浇注系统和冒口 ⑥合型、浇注、落砂、清理和检验 3.型(芯)砂应具有哪些性能?这些性能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 ①透气性: 高温金属液浇入铸型后, 型内充满大量气体, 这些气体必须由铸型内顺利排出去, 否则将使铸件产生气孔、浇不足等缺陷。 ②强度:型砂必须具备足够高的强度才能在造型、搬运、合箱过程中不引起塌陷,浇注时也 不会破坏铸型表面。 ③耐火性:耐火性差,铸件易产生粘砂。 ④可塑性:可塑性好,则造型方便,制成的砂型形状准确、轮廓清晰。 ⑤退让性:退让性不好,铸件易产生内应力或开裂。 4.零件、铸件和模样三者在形状和尺寸上有哪些区别? 在尺寸方面:零件尺寸最小。铸件上有加工余量,尺寸比零件大。模样上除了要加加工余量 外,还需加上液态金属的收缩率,故尺寸最大。 在形状方面:铸件与零件相比,铸件在垂直于分型面的壁上有起模斜度,铸件各表面的转折 处, 都有铸造圆角, 且有些小孔、 小槽不铸出。 模样与铸件相比, 在需铸出的孔处, 并无孔, 且需加上型芯头。 5.手工造型的方法有哪几种?选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①整模造型:模样是整体结构,最大截面在模样一端为平面,分型面多为平面。 ②分模造型:没有平整的表面,而且最大断面在模样中部,难以进行整模铸造的铸件。 ③三箱造型:有些铸件如两端截面尺寸大于中间截面时,需要用三个砂箱,从两个方向分别 起模。 ④活块造型:当模样上有妨碍起模的侧面伸出部分(如小凸台、肋条等)时,常将该部分做 成活块。 ⑤刮板造型:尺寸大于 500mm 的旋转体或等截面铸件,如带轮、飞轮、大齿轮等单件或小 批量生产时,为节省木材、模样加工时间及费用,可以采取刮板造型。 ⑥挖砂造型:当铸件按结构特点需要采用分模造型,但由于条件限制(如模样太薄,制模困 难)仍做成整模时,为便于起模,下型分型面需挖成曲面或有高低变化的阶梯形状(称不平 分型面) 。 6.制芯时应采用哪些工艺措施? ①放芯骨以提高型芯的强度 ②开通气道以提高型芯的通气性 ③刷涂料以防止铸件粘砂 ④烘干以提高型芯的强度和透气性 7.制造模样和芯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分型面的选择 ②拔模斜度 ③加工余量 ④收缩量 ⑤铸造圆角 ⑥芯头 8.机器造型的实质是什么?紧砂与起模有哪些方式? 机器造型的实质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紧砂和起模。 紧砂方法有:压式、震击式、震压式、抛砂式和射压式紧实法; 起模方法有:顶箱起模、漏模起模和翻转起模。 9.浇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浇注系统由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四部分组成。 外浇口:承受金属液,挡渣。 直浇道:产生充填压力。 横浇道:分配金属液和挡渣。 内浇道:控制金属液的速度和方向。 10.冒口的作用是什么?其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冒口的作用是补缩、排气和集渣。设置于铸件的顶部或“热节”处。 11.试述金属型铸造的特点的应用范围。 优点:散热快,铸件组织细密,力学性能好,精度和表面质量较好,液态金属耗用量少,劳 动条件好,适用于大批生产有色合金铸件。 缺点: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导热性好,降低了金属液的流动性,因而不宜浇注过薄、 过于复杂的铸件;无退让性,冷却收缩时产生内应力将会造成铸件的开裂;型腔在高温下易 损坏,因而不宜铸造高熔点合金。 目前金属性铸造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的铝、铜、镁等非铁金属及合金铸件,如铝合 金活塞、油泵壳体,铜合金轴瓦、轴套等。 12.试述压力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优点: 铸件质量高, 致密性好, 很多情况下无需切削加工; 可以压铸形状复杂、 壁薄的铸件; 生产率高。 缺点:不宜压铸厚壁件;设备和模具费用高;模具生产周期长。 压力铸造适用于大批生产壁薄的有色金属中小型铸件。 13.简述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它有何特点?用于何种场合? 用易熔材料(蜡或塑料等)制成精确的可熔性模型,并涂以若干层耐火涂料,经干燥、硬化 成整体型壳,加热型壳熔失模型,经高温焙烧而成耐火型壳,在型壳中浇注铸件。 优点: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很高,一般可不进行切削加工;可以铸造形状很复杂的 铸件;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不受生产批量的限制。 缺点:工艺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由于受蜡模、型壳强度和刚度的限制,铸件质量一般不 超过 25kg。 熔模铸造适用于铸造形状很复杂的铸件,如汽轮机叶片、各种叶轮、复杂刀具等。 14.合金的铸造性能有哪些?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流动性:合金的成分、铸型的特点、浇注条件。 收缩性:合金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型条件和铸型结构。 偏析。 15.何谓铸造应力?如何减小和消除应力? 随着温度的下降, 铸件会产生固态收缩, 有些合金甚至还会因发生固态相变而引起收缩或膨 胀,这些收缩或膨胀若受到阻碍或因铸件各部分互相牵制,都将在铸件内部产生应力。 减小与消除应力的方法: 一是铸造工艺方面采用退让性好的型砂和芯砂, 合理设置浇注系统 和冒口,使铸件各部分冷却温差减小;二是及时对铸件进行消除应力退火,以消除其铸造应 力。 16.冲天炉的炉料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金属料:生产铸铁件的材料。 燃料:用焦炭作燃料,提供高温热源,与生铁中的部分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 熔剂:稀释熔渣的作用。 17.铸件有哪些常见的缺陷?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气孔。产生原因:型砂含水过多,透气性差;起模和修型时刷水过多;砂芯烘干不良或砂 芯通气孔堵塞;浇注温度过低或浇注速度太快等。 ②缩孔。产生原因:铸件结构不合理,如壁厚相差过大,造成局部金属集聚;浇注系统和冒 口的位置不对,或冒口过小;浇注温度太高,或金属化学成分不合格,收缩过大。 ③砂眼。产生原因:型砂和芯砂的强度不够;砂型和砂芯的紧实度不够;合箱时铸件局部损 坏,浇注系统不合理,冲坏了铸型。 ④粘砂。产生原因:型砂和芯砂的耐火性不够;浇注温度太高;未刷涂料或涂料太薄。 ⑤错箱。产生原因:模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未对好;合箱时,上、下砂箱未对准。 ⑥裂缝。 产生原因: 铸件的结构不合理, 壁厚相差太大; 型砂和芯砂的退让性差; 落砂过早。 ⑦冷隔。产生原因:浇注温度太低;浇注速度太慢或浇注过程曾有中断;浇注系统位置开设 不当或浇道太小。 ⑧浇不足。产生原因:浇注时金属量不够;浇注时液体金属从分型面流出;铸件太薄;浇注 温度太低;浇注速度太慢。 18.何谓浇注位置?确定铸件浇注位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称为浇注位置,即在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是处于垂直、 水平或倾斜的位置。 基本原则: ①铸件上重要的加工面、受力面和基准面,在浇注时应尽量朝下,因为气体、熔渣、砂粒等 容易上浮,使铸件上部质量较差。 ②铸件的宽大平面应朝下,可以防止大平面上产生气孔、夹砂的缺陷。 ③具有大面积薄壁的铸件, 应将薄壁部分放在铸型下部。 这是为了防止薄壁部分产生浇不足、 冷隔等缺陷。 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 应把厚的部分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 这样便于在铸件厚处直 接安置冒口,以利于补缩。 19.何谓分型面?选择铸件分型面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分型面是指上、下砂型的接合面。 基本原则: ①分型面应选择在模样的最大截面处,以便于取模,挖砂造型时尤其要注意。 ②应尽量减少分型面数目,成批量生产时应避免采用三箱造型。 ③应使铸件中重要的机加工面朝下或垂直于分型面, 便于保证铸件的质量, 因为浇注时液体 金属中的渣子、 气泡总是浮在上面, 铸件的上表面缺陷较多, 铸件的下表面和侧面质量较好。 ④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在同一砂型内,以减少错箱、飞边和毛刺,提高铸件的精度。 20.下列铸件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什么铸造方法为宜? 车床床身,汽轮机叶片,铸铁污水管,煤气罐安全阀,汽缸套,生活用铁锅,滑动轴承。 车床床身——砂型铸造 汽轮机叶片——熔模铸造 铸铁污水管——离心铸造 煤气罐安全阀——压力铸造 汽缸套——离心铸造 生活用铁锅——砂型铸造 滑动轴承——砂型铸造 21.图 5-36 所示铸件结构中哪个合理? 为什么? b 合理。b 的结构有利于落砂,方便砂芯 与铸件的分离。22.图 5-37 所示各连接是否合理? 为什么?如何改进? a 不合理。 铸件壁的连接处为直角, 易产生应力集中和金属积聚。 铸件 壁的连接应平缓、圆滑。 b 不合理。铸件壁厚不均匀,会产 生冷却不均匀,引起大的内应力, 从而使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同时,还会因金属局部积聚产生缩孔。铸件厚壁与薄壁间的连 接要逐步过渡,做到减少应力集中,防止裂纹产生。 c 合理。 23.如何改进图 5-38 所示铸件的结构,以降低可能出 现在圆圈内的“热节” 。 减小铸件圆圈内局部结构的壁厚, 使铸件壁厚尽可能均 匀,以降低热节。第六章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1.锻件和铸件相比有哪些不同? 铸件的特点是容易获得其他方法不易获得的形状复杂的工件; 铸件成本低; 可以采用特殊工 艺获得精密铸件,其表面不经加工即有理想的光洁度;铸件成形简单,比锻造价格便宜;但 铸件内容易出现缺陷及非致密区,在强腐蚀及高压场合不能保证铸件的质量。 锻件是使用锻打设备对坯料进行锻打成型, 一般无法锻打出比较复杂的工件; 需要较大的加 工量;但锻件组织结构比较致密,不容易出现内部缺陷,因此广泛用于要求高的部件加工, 如阀座、阀芯、阀杆等,在高压及强腐蚀合金阀门中,锻件阀体也被大量采用。 2.影响金属的锻造性能的因素有哪些?提高金属锻造性能的途径有哪些? ①材料的本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 ②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方式(应力状态) 。 提高金属锻造性能的途径:细化晶粒、控制锻造温度和速度、改善锻件的应力状态。 3.什么是纤维组织?纤维组织的存在有何意义? 材料塑性变形时, 随工件外形的变化, 其内部晶粒及晶间夹杂物沿着最大主变形方向被拉长、 拉细、压扁而形成的组织。 纤维组织的存在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了方向性, 沿纤维方向塑性和韧性提高; 垂直纤维方向 塑性和韧性降低。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故在制造零件时,应使纤维沿轮廓方向分布。 4.自由锻有哪些基本操作工序?各自有何用途? 自由锻工序按其作用不同分为三大类工序: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如倒棱、压肩等)和精整 工序(修整、校直、平整端面等) 。 ①基本工序: 指能够较大幅度地改变坯料形状和尺寸的工序, 也是自由锻造过程中主要变形 工序。如镦粗、拔长、芯棒拔长、冲孔、扩孔、马架扩孔、弯曲、剁切等工步。 ②辅助工序:指在坯料进入基本工序前预先变形的工序。如钢锭倒棱、压钳把、阶梯轴分段 压痕等工步。 ③精整工序: 指用来精整锻件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达到锻件图纸要求的工序。 一般是在某一 基本工步完成后进行。如镦粗后的鼓形滚圆和截面滚圆、端面平整、弯曲校直等工步。 5.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锻件将会有什么影响? 始锻温度过高, 容易产生过热和过烧缺陷; 终锻温度过高, 再结晶后的细小晶粒会继续长大, 锻件会因晶粒比较粗大而降低力学性能。 始锻温度过低, 加工变形困难; 终锻温度过低, 金属塑性降低, 变形抗力增加, 可锻性变差, 金属产生加工硬化,甚至发生开裂。 6.Ф300 的低碳钢板能否一次拉深成 Ф100 的圆桶?为什么?应如何处理? 不能。因为拉深系数 m=100/300=0.33&0.5~0.8,所以不能一次拉深成形。 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①多次拉深。 ②中间穿插再结晶退火,以消除内应力,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塑性。 ③添加润滑剂,用以减少摩擦阻力。 7.热加工对金属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 热处理的作用是使锻件的内部组织进一步细化和均匀化, 消除锻件残余应力, 降低锻件硬度, 便于进行切削加工等。 8.重要的轴类锻件在锻造过程中常安排有镦粗工艺,为什么? 锻件存在缩孔宿松、偏析等缺陷,合理的镦粗工序能焊合内部缺陷,减小偏析,以满足技术 要求。 9.模锻件为何要有斜度、圆角及冲孔连皮? 斜度:便于从模腔中取出锻件。 圆角:增加锻件强度,使锻造金属易于充满模腔;避免锻模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 尖角处磨损,从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冲孔连皮:锻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成型,冷却后孔的变形很严重,连皮为了减小孔的变形。 10.试从生产率、锻件精度、锻件复杂程度、锻件成本几个方面比较自由锻、胎模锻和锤 上模锻三种锻造方法的特点。 自由锻锻造过程中,金属坯料在上、下砥铁间受压变形时,可朝各个方向自由流动,不受限 制,其形状和尺寸主要由操作者的技术来控制。 模锻是将加热后的金属坯料,在冲击力或压力作用下,迫使其在锻模模腔内形成,从而获得 锻件。 胎模锻是用自由锻的设备,简单的非固定模具(胎模)生产模锻件。 与自由锻相比,胎模锻具有生产率高、粗糙度值低、锻件形状复杂、节约金属等优点;与锤 上模锻相比,节约了设备投资,大大简化了模具制造。但是胎模锻生产率和锻件质量都比锤 上模锻差,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模具寿命低,只适合于小型多品种锻件的中、小批量生 产。 11.比较拉深、平板坯料胀形和翻边,说明三种成形方法的异同。 拉深:使平面板料成形为中空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翻边:将工件上的孔或边缘翻出竖立或有一定角度的直边。 胀形:利用局部变形使半成品部分内径胀大的冲压成形工艺。 12.现代塑性加工有哪些新技术?各应用在何处? ①挤压的应用:冷挤压常用于制造零件,适用于塑性较好的材料。 ②拉拔的应用:是管材、棒材、异型材及线材的主要生产方法之一。 ③轧制成形的应用:纵轧——扁断面的长杆件,带有头部、眼长度方向横截面递减的锻件、 连杆件等;横轧——齿轮轧制;斜轧——钢球轧制、周期性变形的毛坯轧制、带有螺旋线的 高速钢滚刀、麻花钻、自行车后闸壳以及冷轧丝杠等;楔横轧——加工阶梯轴、锥形轴等各 种对称的零件或毛坯。 ④精密模锻的应用: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如精密模锻伞齿轮。 ⑤超塑性成形的应用:超塑性气压成型、超塑性拉伸成形、超塑性挤压成形、超塑性无模拉 拔成形。 13.板料冲压有哪些基本工序?冲饭盒、煤气罐封头、搪瓷盆、硬币时,各应采用哪些冲 压工序? ①分离工序:剪切、冲孔和落料。 ②变形工序:弯曲、拉深、翻边、胀形、缩口、压筋。 ③整修工序 冲饭盒:拉深;煤气罐封头:缩口;搪瓷盆:拉深、翻边;硬币:落料、压筋。 14. 齿轮结构如图 6-45 所示。 该零件材料为 45 钢, 生产批量小, 采取自由锻锻造齿轮坯。 试为其制定工艺过程规程。①绘制锻件图。要求锻出齿轮零件图上的齿形和圆周上的狭窄凹槽,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 应加上余块,简化锻件外形。 根据《圆环类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JB) 》查得:锻件水平方向的双边 余量和公差为 a=(12± 5)mm,锻件高度方向的双边余量和公差为 b=(10± 4)mm,内孔的双边 余量和公差为 b=(14± 6)mm,由此绘出齿轮锻件图,如图所示。 ②确定齿轮变形工序及中间坯料尺寸。根据齿轮锻件图求出 D=301mm,凸肩部分 D 肩 =301mm, d=131mm, H=62mm, 凸肩部分高度 H 凸=34mm, 于是得到 D 肩/d=2.29, H/d=0.47, 齿轮的变形工序可选为镦粗—拔长—扩孔。 A 镦粗。由于齿轮锻件带有单面凸肩,须采用垫环镦粗,由此确定垫环尺寸,齿轮的锻造工 艺过程如图所示。垫环空腔体积 V 垫应比锻件体积 V 肩大 10%~15% (厚壁取小值, 薄壁取大值)本例取 12%, , 3 3 经计算 V 肩=753253mm ,于是 V 垫=1.12V 肩=1.12 x 643mm 。 考虑到冲孔时会产生拉缩, 垫环高度 H 垫应比锻件凸肩高 H 肩增加 15%~35% (厚壁取小值, 薄壁取大值) ,本例取 20%。H 垫=1.2H 肩=1.2 x 34=40.8mm,取 40mm。 垫环内径 d 径根据体积不变条件求得,即 d 径=1.13V垫 .13 =164mm H垫 40垫环内比应有斜度(7?) ,上端孔径定为 Ф163mm,下端孔径为 Ф154mm。 为了去除氧化皮, 在垫环上镦粗之前应进行自由镦粗, 自由镦粗后坯料的直径应略小于垫环 内径,而经垫环镦粗后上端法兰部分直径应比锻件最大直径小些。 B 冲孔。 冲孔应该考虑两个问题, 即冲孔芯料损失要小, 同时又要照顾到扩孔次数不能太多, 冲孔直径 d 冲应小于 D/3,即≤D 213 = =71mm,实际选用 d 冲=60mm。 3 3C 扩孔。总扩孔量为锻件孔径减去冲孔直径,即 131-60=71mm。71mm 分三次扩孔,各次 扩张量为 21mm,25mm,25mm。 D 修正锻件。按齿轮锻件图进行最后修整。 ③计算原坯料尺寸。原坯料体积 V0 包括锻件体积 V 锻和冲孔料芯体积 V 芯和烧损体积,即 V0=(V 锻+V 芯) x (1+δ )。锻件体积按齿轮锻件图公称尺寸计算,V 锻=。 冲孔芯料体积应考虑冲孔芯料厚度与毛坯高度有关。 因为冲孔毛坯高度 H 孔坯=1.05H 锻=1.05 x 62=65mm,H 芯=(0.2~0.3) H 孔坯,取 0.2,则 H 芯=0.2 x 65=13mm。因此,V 芯=π /4d2H 芯 =π /4 x 602x 13=36757mm3。 烧损率δ 取 3.5%,则 V0=。 因为齿轮第一道工序是镦粗,所以坯料直径按以下公式计算: D0=(0.8~1.0) 3 V 0 =108~135.8=120mm 取 D0=120mm,H0=?V0 D02=220mm4④选择设备吨位。根据锻件形状尺寸,查有关资料,可选用 0.5t 自由锻锤。 ⑤确定锻造温度范围。45 钢的始锻温度为 1200℃,终端温度为 800℃。 ⑥制定锻造工艺卡片(略) 15.试确定如图 6-46 所示零件的冲压工序,并 绘制相应的工序简图。材料为 Q235—A,钢板 厚度为 2mm。 冲压工序为落料 (整块坯料)—冲孔(中心孔) —弯曲(两边)—冲孔(两边孔) 。16.连续模和复合模的主要区别何在? 在一付模具上有多个工位, 在一个冲压行程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称为连续冲模或级进模。 复合模是指在一付模具上只有一个工位,在一个冲压行程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 17.精密模锻和普通模锻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精密模锻是指在普通锻造设备上锻造高精度锻件的方法。 其主要工艺特点是使用两套不同精 度的锻模。 先使用普通锻模锻造, 留有 0.1~1.2mm 的精锻余量, 然后切下飞边并进行酸洗, 再使用高精度锻模,直接锻造出满足精度要求的产品零件。在精密模锻过程中,要采用无氧 化和少氧化的加热方法。 18.自行车上的锻压件有哪些(至少找出 10 个)?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 变速线——拉拔 链条——轧制成形(纵轧) 座管——拉拔 中轴——镦粗、拔长 飞轮——轧制成形(横轧) 前叉——模锻 车架——拉拔 车把——拉拔、弯曲 辐条——拉拔 轮辋——模锻 19.挤压分为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挤压按坯料温度区分有热挤压、冷挤压和温挤压三种。 金属坯料处于再结晶温度以上时的挤压为热挤压。 热挤压广泛用于生产铝、 铜等有色金属的 管材和型材等,属于冶金工业范围。钢的热挤压既用以生产特殊的管材和型材,也用以生产 难以用冷挤压或温挤压成形的实心和孔心(通孔或不通孔)的碳钢和合金钢零件,如具有粗 大头部的杆件、炮筒、容器等。热挤压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优于热模锻件,但配合部 位一般仍需要经过精整或切削加工。 在常温下的挤压为冷挤压。冷挤压原来只用于生产铅、锌、锡、铝、铜等的管材、型材,以 及牙膏软管(外面包锡的铅) 、干电池壳(锌) 、弹壳(铜)等制件。20 世纪中期冷挤压技 术开始用于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件,如各种截面形状的杆件和杆形件、活塞销、扳手套 筒、直齿圆柱齿轮等,后来又用于挤压某些高碳钢、滚动轴承钢和不锈钢件。冷挤压件精度 高、表面光洁,可以直接用作零件而不需经切削加工或其他精整。冷挤压操作简单,适用于 大批量生产的较小制件(钢挤压件直径一般不大于 100 毫米) 。 高于常温但不超过再结晶温度下的挤压为温挤压。 温挤压是介于冷挤压与热挤压之间的中间 工艺, 在适宜的情况下采用温挤压可以兼得两者的优点。 但温挤压需要加热坯料和预热模具, 高温润滑尚不够理想,模具寿命较短,所以应用不甚广泛。 20.试选择生产下列零件的锻压方法。 (未注明生产批量的为大批量生产) 垫片,钢笔尖,家用铝锅,起重机吊钩(单件小批量) ,曲轴,扳手,铜导线。 垫片——落料、冲孔 钢笔尖——模锻 家用铝锅——冲压 起重机吊钩——自由锻 曲轴——模锻 扳手——轧制成形(纵轧) 铜导线——拉拔 第七章焊接 1.熔焊、压焊和钎焊的实质有何不同? 熔焊的实质是金属的熔化和结晶, 类似于小型铸造过程。 压焊的实质是通过金属欲焊部位的 塑性变形,挤碎或挤掉结合面的氧化物及其他杂质,使其纯净的金属紧密接触,界面间原子 间距达到正常引力范围而牢固结合。钎焊的实质使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 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 2.低碳钢焊缝热影响区包括哪几个部分?简述其组织和性能。 ①熔合区, 即熔合线附近焊缝金属到基体金属的过渡部分。 温度处在固相线附近与液相线之 间,金属处于局部熔化状态,晶粒十分粗大,化学成分和组织极不均匀,冷却后的组织为过 热组织,呈典型的魏氏组织。这段区域很窄(0.1-1mm) ,金相观察实际上很难明显的区分 出来,但该区对于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都有很大影响,往往熔合线附近是裂纹和脆断的发 源地。 ②过热区 (粗晶粒区) 加热温度范围 Tks-Tm 。 (Tks 为晶粒开始急剧长大温度, 为熔点) Tm , 当加热至 1100℃以上至熔点,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尤其在 1300℃以上,奥氏体晶粒急剧 粗化,焊后空冷条件下呈粗大的魏氏组织,塑性、韧性降低,使接头处易出现裂纹。 ③正火区(细晶粒区) ,即相变重结晶区。加热温度范围 Ac3-Tks 之间,约为 900-1100℃, 全部为奥氏体,空冷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相当于热处理中的正火组织, 故又称正火区。 ④部分相变区,即不完全重结晶区。加热温度 Ac1- Ac3,约 750-900℃,钢被加热至奥氏体 +部分铁素体区域,冷却后的组织为细小铁素体+珠光体+部分大块未变化的铁素体,晶粒大 小不均匀。 3.电焊条的组成及其作用是什么?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涂料)两部分组成。 焊芯的作用:一是作为电极传导电流,二是其熔化后成为填充金属,与熔化的母材共同组成 焊缝金属。药皮的主要作用:改善焊接工艺性,对焊接区起保护作用,起冶金处理作用,并 补充被烧损的合金元素等。 4.简述手工电弧焊的原理及过程。 利用电焊机的低压电流, 通过电焊条 (为一个电极) 与被焊件 (另一个电极) 间形成的电路, 在两极间引起电弧来熔融被焊接部分的金属和焊条, 使熔融的金属混合并填充接缝而形成电 弧焊缝。 手工电弧焊操作过程包括引燃电弧、送进焊条和沿焊缝移动焊条。 5.试从焊接质量、生产率、焊接材料、成本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比较下列焊接方法: (1)手工电弧焊; (2)埋弧焊; (3)氩弧焊; (4)CO2 保护焊。 ①手工电弧焊质量最差,生产率低,焊条种类有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种,成本比 CO2 保 护焊高,应用范围最广泛,适宜焊接板厚≥3mm 的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 等,以及铸铁的补焊。 ②埋弧焊质量好,生产率高,焊接材料有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高合金钢和各种有色金 属焊丝以及堆焊用的特殊合金焊丝,成本低,应用范围小,通常只适于焊接长直的平焊缝或 较大直径的环焊缝,不能焊空间位置焊缝及不规则焊缝。 ③氩弧焊质量最高,生产率高,选用的焊接材料与母材相同,成本高,可全方位焊接,主要 适用于铝、镁、钛及其合金,以及稀有金属、不锈钢、耐热钢等的焊接。 ④CO2 保护焊质量较好,生产率高,焊接材料为含有 Si、Mn 等脱氧元素的专用焊丝,成本 低,可全方位焊接,主要适用于焊接低碳钢和强度不高的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焊件,焊件厚度 不大于 50mm(对接形式) ,不适于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 6.焊接接头有几个区域?各区域的组织性能如何? 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 (1)焊缝: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成柱状的铸态组织,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焊接时, 熔池金属受电弧吹力和保护气体的吹动,使熔池底壁的柱状晶体成长受到干扰,因此,柱状 晶体呈倾斜层状,晶粒有所细化。又因焊接材料的渗合金作用,焊缝金属中锰和硅等合金元 素的含量可能比母材金属高,所以焊缝金属的性能不低于母材。 (2)熔合区:该区被加热到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熔化的金属凝固成铸态组织,而未熔化 的金属因加热温度过高而成为过热的粗晶粒,致使该区强度、塑性和韧性都下降,并引起应 力集中,是产生裂纹、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在低碳钢焊接接头中,熔合区虽然很窄,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焊接接头的性能。 (3)热影响区:由于焊缝附近各点受热情况不同,热影响区又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 相变区。 ①过热区: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明显粗大的区域,称为过热区。过热区被 加热到 Ac3 以上 100~200℃至固相线温度区间,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因 而该区的塑性及韧性降低。对于易淬火硬化的钢材,此区脆性更大。 ②正火区:该区被加热到 Ac3 至 Ac3 以上 100~200℃之间,金属发生重结晶,冷却后得到 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正火组织) ,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③部分相变区:该区被加热到 Ac1~Ac3 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材料产生部分相变,即珠光体 和部分铁素体发生重结晶,使晶粒细化;部分铁素体来不及转变,具有较粗大的晶粒,冷却 后致使材料晶粒大小不均,因此,力学性能稍差。 7.简述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原因,并说出减小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不均匀加热和冷却,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减小或消除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刚性固定法;合理地安排焊接顺 序;加热“减应区” ;反变形法。 8.请说明激光焊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激光焊的特点: ①激光辐射的能量释放极其迅速,点焊过程只几毫秒,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而且被焊材料不 易氧化,因此可在大气中进行焊接,不需要气体保护或真空环境。 ②激光焊接的能量密度很高,热量集中,作用时间很短,所以焊接热影响区很小,焊件不变 形,特别适用于热敏感材料的焊接。 ③激光束可用反射镜、 偏转棱镜或光导纤维将其在任何方向上弯曲、 聚焦或引导到难以接近 的部位。 ④激光可对绝缘材料直接焊接,易焊接异种金属材料。 脉冲激光点焊特别适于焊接微型、精密、排列非常密集和热敏感材料的焊接,已广泛应用于 微电子元件的焊接,如集成电路内外引线焊接、微型继电器和电容器等的焊接。连续激光焊 可实现从薄板到 50mm 厚板的焊接,如焊接传感器、波纹管、小型电机定子及变速箱齿轮 组件等。 9.试比较电阻焊和摩擦焊的焊接过程有何异同,电阻对焊与闪光对焊有何区别。 电阻焊是将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其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 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熔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摩擦焊在压力作用下, 通过待焊工件的摩擦界面及其附近温度升高, 材料断面达到热塑性状 态,伴随着材料产生塑性流变,通过界面的分子扩散和再结晶而实现焊接的固态焊接方法。 相同点: ①在受压条件下成型; ②端面与端面的焊接; ③无需焊接材料; ④焊接效率高,质量稳定。 不同点: ①热源不同,摩擦焊利用摩擦热,电阻焊利用电阻热。 ②对工件截面大小、形状要求不用。摩擦焊可以焊接同种金属,也可以焊接不同种金属,工 件可以等截面积,也可不同截面积,但需要一个焊件为圆形或管形;电阻焊要求同种金属等 截面焊接。 ③焊件大小不同, 摩擦焊件直径可以从 2mm 至 150mm, 而电阻焊件一般直径小于 20mm。 ④摩擦焊设备复杂,一次性投资大;电阻焊设备相对简单。 电阻对焊与闪光对焊的根本区别在于焊件的接触与通电的先后顺序不同。若先接触后通电, 为电阻对焊;若先通电后接触,为闪光对焊。 10.等离子弧切割与气割相比有什么特点?试述其应用。 利用等离子弧可迅速将金属欲切部位熔化并立即吹掉而形成切口, 与气割相比, 等离子弧切 割的特点是:切口窄、切割面质量好、切割速度快、热影响区小及变形小。等离子弧切割主 要用于气割所不能切割的材料,如不锈钢、高合金钢、铸铁、铜、铝及其合金以及非金属。 11.与其他焊接方法相比,电渣焊各具有哪些优点? ①大厚度工件可以一次焊成。厚度在 40 毫米以上的工件,即使采用埋弧自动焊,也必须开 坡进行多层焊接。使用电渣焊,由于渣池的加热范围比热量集中的电弧大得多,所以,很厚 的工件(例如 200 毫米厚钢板) ,也可以用电渣焊一次焊成,提高了生产效率。 ②焊接材料消耗少。电渣焊时,大厚工件也无需开焊接坡口,只需预留 25-40 毫米的间隙, 节约了钢材和填充金属,焊剂的消耗也只有埋弧焊的 1/15 左右。所以,对于大厚工件的焊 接来说,电渣焊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 ③焊缝质量比较好。电渣焊时,金属熔池上面覆盖着一定深度的渣池,既可以避免空气与金 属熔池的接触,又使金属熔池冷却缓慢,液态金属停留时间长,有利于熔池中气体和杂质的 排出,不易产生气孔、夹渣物等缺陷。 ④用电渣焊一次焊成大厚度工件时,焊接速度相对比较慢,焊缝区在高温停留的时间较长, 近焊缝区不易出现淬硬组织和冷裂纹, 这对于焊接易淬火的钢种是比较有利的。 但高温时间 停留过长,使热影响区比其他焊接方法宽,晶粒粗大,易产生过热组织,因此,近焊缝区的 机械性能有一定下降。所以,对于重要的构件,焊后必须进行 900℃以上的正火热处理,以 改善焊缝的性能。 12.如何考虑气焊的焊接规范? ①母材材质; ②焊材材质和类型; ③焊接方法; ④坡口形式; ⑤焊接速度; ⑥焊接层次; ⑦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 ⑧焊后热处理要求; ⑨其它要求。 13.点焊和缝焊有何异同?为什么它们的电极与零件之间的接触面不会熔化而焊接起来? 点焊是利用柱状电极加压通电,缝焊是用旋转的圆盘状滚动电极代替柱状电极。 电极自身的电阻发热小,能迅速逸散焊接区传来的热量;电极材料的物理性能稳定,高温下 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 有良好的抗变形和抗磨损能力; 电极材料和头部形状使其在高温下与 焊件金属形成合金化的倾向小,不易粘附。 14.CO2 气体保护焊有什么优点,可用于焊接什么材料? 优点:生产率高、成本低、焊缝质量较好。 主要适用于焊接低碳钢和强度不高的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焊件, 焊件厚度不大于 50mm (对接 形式) ,不适于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 15.自动埋弧焊生产效率为何远高于焊条电弧焊?它是如何保护焊接区的高温金属不被空 气氧化的? 自动埋弧焊电弧的引燃、焊丝的送进和电弧沿焊缝的移动,是由设备自动完成的,埋弧焊时 电流大,电弧在焊剂层下稳定燃烧,无熔滴飞溅,热量集中,焊丝熔敷速度快,所以生产率 远高于焊条电弧焊。 埋弧焊时,熔滴、熔池金属得到焊剂和熔渣泡的双重保护,有害气体侵入少,高温金属不被 空气氧化。 16.用下表所列板材制作圆筒形低压容器,各应采用哪种焊接方法? 容器材料 Q215—A 钢 20 钢 45 钢 紫铜 铝合金 16Mn 不锈钢 板厚(mm) 20 2 6 4 20 20 10 数量 批量 批量 单件 单件 单件 单件 小批量 焊接方法 埋弧自动焊 缝焊 手弧焊 钨极氩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 CO2 气体保护焊 熔化极氩弧焊17.为下列产品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1) 自行车车圈 (大批量生产) ; (2) 低碳钢板制作的减速器箱体 (单件小批量生产) ; (3) 汽车油箱(大量生产)(4)硬质合金刀片与 45 钢刀杆的焊接(单件)(5)锅炉壳体(小 ; ; 批量生产) ; (6) Ф3mm 铝—铜接头焊接 (成批生产) ; (7) 铝合金板焊接容器 (成批生产) 。 自行车车圈(大批量生产)——对焊 低碳钢板制作的减速器箱体(单件小批量生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具分型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