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在哪十四期学员陈光辉

四川华图微信号:schuatu
四川华图参与微社区互动
四川华图认证官方微博
华图吧百度贴吧:华图
华图在线官方APP
您当前位置: >
2017国考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面试公告(2)
【导读】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公告,了解更多添加四川华图官方微信(schuatu),调剂的原则和条件,调剂程序及资格审查请详看文章,和更多考生交流添加国家公务员QQ群()
面试分数线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职位名称及代码
面试入围分数线
四川调查总队法规制度处主任科员级以下()
四川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主任科员及以下()
四川调查总队人事教育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成都调查队业务处室主任科员及以下()
自贡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攀枝花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泸州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德阳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1()
德阳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2()
广元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遂宁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内江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乐山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南充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1()
南充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2()
宜宾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广安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达州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1()
达州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2()
雅安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阿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甘孜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凉山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吉各布吉么
金堂调查队科员()
大邑调查队科员()
邛崃调查队科员1()
邛崃调查队科员2()
富顺调查队科员()
合江调查队科员()
绵竹调查队科员()
梓潼调查队科员()
剑阁调查队科员()
蓬溪调查队科员()
威远调查队科员()
阆中调查队科员()
仁寿调查队科员()
江安调查队科员()
武胜调查队科员()
渠县调查队科员()
安岳调查队科员()
雅江调查队科员()
会东调查队科员()
放弃面试资格声明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
本人&&&&&&&&,身份证号:&&&&&&&&&&&&&&&&&&&&&&&&&,报考&&职位(职位代码&&),已进入该职位面试名单。现因个人原因,自愿放弃参加面试,特此声明。
联系电话:
签名(考生本人手写):&&&&&&
&&&&&&&&日期:
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处
同意报考证明
&&&同志,性别,民族,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为:&&&&,现为&&&&(填写单位详细名称及职务)。
我单位同意&&&同志报考&&单位&&职位,如果该同志被贵单位录用,我们将配合办理其工作调动手续。
人事部门负责人(签字):
办公电话:
办公地址:
&&盖章(人事部门公章)
&&&&&&&&&&&&&&&&&&&&&&&&&&&&&&&2017年 &月 &日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
&&&同志,性别,民族,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为:&&&&,其户籍在&&&&,现系待业人员。
特此证明。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017年 &月 &日
注:该证明由户籍所在地居委会、社区、街道、乡镇或相关劳动社会保障机构开具。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阅读:
(编辑:倪春娟)
下一篇:没有了
华图在线APP客户端
关键词阅读:
1356289人正在这里听课
公务员直播&&时间:每周一每周一公务员免费直播课
事业单位&&时间:每周二每周二公务员免费直播课
教师公招&&时间:每周三每周三教师公招免费直播课
银行金融&&时间:每周四每周四银行金融免费直播课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艺术品藏品
&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组委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组委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艺术品收藏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艺术品藏品
&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组委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黄埔军校史料汇编组委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艺术品收藏查看: 37632|回复: 34
潮阳大事记
主题帖子积分
潮阳大事记
(公元前214年~公元2003年1月)
中共汕头市潮阳区委党史研究室 汕头市潮阳区地方志办公室中共汕头市潮南区委党史研究室 汕头市潮南区地方志办公室
7562dKakRd_b.jpg (55.49 KB, 下载次数: 24)
10:34 上传
《潮阳大事记》编审委员会
名 誉 主 任: 林 平&&黄 陵
名誉副主任: 王槐峰&&黄羡章&&张锡潮&&陈镇坤
主& && & 任: 陈纯浩&&黄煜生
副&&主& &任: 马泽武&&萧永彤&&陈见新&&卢宗清&&朱汉城&&黄遵光&&林才雄
& && && && &&&李楚佳&&陈丰强
委& && & 员: 陈纯浩&&黄煜生&&马泽武&&萧永彤&&陈见新&&卢宗清&&朱汉城
& && && && &&&黄遵光&&林才雄&&李楚佳&&陈丰强&&张汉初&&黄才玄&&吴伟东
& && && && &&&陈运池&&郑泽容&&陈世英&&萧增沐&&曾宪耀&&吴继良
专 职 审 稿: 陈世英
主& && & 编: 朱汉城&&陈丰强
副& &主&&编: 张汉初&&黄才玄&&吴伟东&&陈运池&&郑泽容&&萧增沐&&曾宪耀
& && && && &&&吴继良
常务副主编:&&萧增沐&&曾宪耀&&吴继良
编 辑 人 员: 张&&维&&马荣盛&&吴育和&&蓝松娇&&翁丽珠&&郑留通&&姚松希
& && && && &&&陈宝全&&郑素明
编 务 人 员: 苏淑玲&&郑丽丽&&林凤辉&&陈奕华&&黄闻生&&卢小武
& && & 由中共汕头市潮阳区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潮阳区地方志办公室和中共汕头市潮南区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潮南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潮阳大事记》出版了。这是潮阳区、潮南区史志编修研究和文化事业建设又一丰硕成果,也是献给海内外四百多万潮人和热心、关心潮阳区、潮南区的各界人士的一份礼物。
& && & 原中共潮阳市(县)委党史研究室、潮阳市(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在市、县、区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配合协助下,全体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勤恳工作,先后完成了《中共潮阳地方史》、《中共潮阳县党史大事记》、《潮阳英烈传》、《潮阳概况》、《潮阳通》、新编《潮阳县志》等十四部史志、地情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总计六百多万字。这些都是编史修志人员心血的结晶,尤其是几位离退休老同志,为上述书籍的出版倾注了不少心血,他们辛勤笔耕、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赞扬!
& && & 《潮阳大事记》遵循编史原则,据实记载了原潮阳(含潮阳区、潮南区,下同)二千多年的历史。其“专记”,对原潮阳历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作了比较详细、全面、如实地记述,旨在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它的出版,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 & 《潮阳大事记》篇幅不长,文字简练,内容扼要且重点突出,具有“备考览,资政治,而供史氏采择”的作用,也是人们了解潮阳区、潮南区的工具。它通过一件件大事、要事、新事,使人们加深对潮阳区、潮南区的认识,更加关心和热爱这片热土,更加怀念和热爱家乡,为潮阳和潮南两区、为家乡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 && & 希望《潮阳大事记》的出版,能够激励潮阳区、潮南区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进一步发扬“敢干敢闯、勤奋拼搏、团结奉献”的精神,内外同心,上下协力,开拓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潮阳与潮南的明天会更好!
2005年5月(王扬泽系中共汕头市潮阳区委书记)
一、《潮阳大事记》(以下简称大事记)实事求是地记述古往今来潮阳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不加评论,力求做到“精细相宜,文约事丰”。
二、本大事记上限追溯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下限截至2003年1月撤市分区,照片则延伸至本书出版之日。
三、本大事记采用现代汉语语体文、记述体,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既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事一目,用条目式反映大事,又适当集中部分具有连续性的事件和问题叙述,便于检索。
四、本大事记的历史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记朝代年号,夹注公元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公元纪年。民国前以农历、用汉字表达;民国改元后以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达。
五、本大事记采用规范简化汉字。为了体现潮阳特色,尊重群众传统习惯,也采用一些潮汕方言字,如塭(田)、?(水都)、(河沟)墘、(深)坽、?(鸟船)、?(艚船)、(内)?等。
六、大事记中出现较长的名称,在首次出现时写全称并夹注简称。如潮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县军管会;潮阳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会等。
七、本大事记中出现的地名(省、市、县、乡、村)均遵循历史沿革,不是指现在的称谓。如广西省、苏州府、顺天府宛平县、察哈尔右翼正黄旗、河北省大兴县、新兴乡峡山、黄陇都峡山、五区峡山乡、峡山乡、峡山区、峡山人民公社、峡山镇等。
八、本大事记中的统计数字,1949年前,以有关历史记载为准,1949年后一般用本县(市)统计部门的资料,少数采用有关单位的资料。
九、本大事记各个历史时期的机关、官职等均保留当时的称谓。如唐代一县之长称县令,宋代称知县,元代称达鲁花赤(监县)、县尹,明代又称知县等。教育管理部门,明代称儒学署,清代称劝学署、学务公所、劝学所,民国初改为督学局、教育局、民众教育馆,1949年后称文化教育科、教育科、文教局、教育局等。
十、本大事记度、量、衡单位,民国以前循历史记载;民国以来,除个别地方因不便换算或为使叙述方便和语言通顺,仍保留原来的表达方式,如150包白米、暹币100余万铢、稻谷10011市石、甘薯80092担、大米1.65万磅、粮食亩产“千斤县”、亩产“万斤柑”等外,一般都按标准换算为公制。
十一、本大事记附设“专记”和“附录”。“专记”重点记述古今潮阳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是“本末体”条目的延伸,其目的是让读者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情况,旨在“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同时也是弥补新编《潮阳县志》中对重大历史事件仅作简要、零散记述的不足。“附录”是记述潮阳撤市分区之后,两区从组建领导班子到开始正常运作的情况,这是本大事记断限后之事,因此不列入正文。
手机扫码分享
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读走潮汕 于
10:41 编辑
秦 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派遣任嚣、赵佗领兵平南越(包括今广东、广西),置桂林、象、南海3郡,潮阳地属南海郡。同时,中原人民开始南移,与南越诸族杂居。
汉 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出兵平定南越宰相吕嘉之乱,分南越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7郡,不久又置儋耳、珠崖,共9郡。南海郡辖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6县。潮阳地属南海郡揭阳县。
东汉建武五年(29)郑弘奏开零陵、桂阳二郡道,南北交往,人始多转海而从陆。潮阳可循郡道直达京师。
西 晋(公元265~317年)
太康三年(282)置南康郡,以揭阳为属县。潮阳地属揭阳县。
东 晋(公元317~420年)
咸和元年(326)分南海郡立东官郡(见明隆庆《潮阳县志》。据《晋书·州郡志》:东官郡为咸和六年立),以揭阳为属县。潮阳地属揭阳县。隆安元年(397)正月,分东官郡揭阳县地立义安郡,始置县于海之北,称潮阳县(见隆庆《潮阳县志》。据《元和郡县志》:义安郡于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立,辖绥安、海宁、海阳、昭义、潮阳5县)。是年,疍家人始渡海至鞑濠(今达濠),以捕鱼为生。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陈天嘉五年(564)文帝封其第六子隆为潮阳县伯。
隋 代(公元581~618年)
开皇十年(590)义安郡改为潮州,潮阳县属潮州(见隆庆《潮阳县志》。据《元和郡县志》:开皇十年改海阳县为义安县,属循州;十一年始立潮州)。
大业三年(607)潮州改为义安郡,潮阳县属义安郡。
大业四年(608)朝廷派虎贲郎将陈棱等自义安郡(时潮阳县属之)渡海击流求,斩其国王渴利兜,活捉王子岛椎,并焚其宫室。从此开辟商旅往来。
唐 代(公元618~907年)
武德四年(621)义安郡改为潮州,潮阳县属潮州。
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在临昆山(见隆庆《潮阳县志》。据《元和郡县志》:县治临昆为贞元九年即793年所置)。南宋绍兴二年(1132)潮阳县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见隆庆《潮阳县志》。据《宋史·地理志》:潮阳县于绍兴八年复置)。此后,潮阳县建制未变。
咸亨二年(671)龙虎山道士陈假庵在棉阳东山创建东岳庙。
仪凤二年(677)崖山陈谦联合南方少数民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率众攻陷潮阳。潮州刺史常怀德命将军陈元光率兵讨平之。
永隆元年(680)岭南行军总督兼戍潮阳,设4个行台。
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分15道,潮阳县属江南道(次年改称岭南道)。
天宝元年(742)潮州改为潮阳郡,潮阳县属潮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潮州,潮阳县属潮州。张仲通(曲江县人)任本县县令。
乾元元年(758)立盐法,实行原盐专卖制。
大历元年(766)惠照住锡西岩,收大颠、惟俨、怀海为徒。
大历八年(773)九月,循州刺史哥舒晃叛唐,杀岭南节度使吕崇贲,被剿讨窜至潮阳,十年十月被斩于潮阳甘溪。
贞元四年(788)洪圭(福建省莆田县人,原工部尚书,谪任潮州刺史)览潮阳山水之胜,创家岐北(今属铜盂镇),募夫垦殖。
贞元六年(790)僧大颠于棉阳东山南段拓建白牛岩。南宋绍兴年间()扩建为卓锡寺。
贞元七年(791)大颠禅师率徒于塔口山麓幽岭下辟建灵山寺。是年寺成,大颠为住持。长庆二年(822),穆宗赐额为护国禅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钦赐新译第一部藏经280卷。天圣七年(1029)遵旨改称开善禅院。
元和十四年(819)旱。夏,雨涝为患,韩愈亲到大湖(今海门镇湖边村)祭神求止雨(据《祭大湖神文》)。十月前,潮州刺史韩愈决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棉城)。灵山驿迁至县治澄清坊,驿名依旧。潮州刺史韩愈牒置乡学,址在县城大街西委巷,聘通儒以教民间子弟。十月,韩愈奉调袁州,行前登灵山会大颠,并赠衣为别。后人建留衣亭作纪念。是年,吴文鼎(未详籍贯)任本县县令。是年,范思禺献祖茔地创建县署(府)。
太和(827~835)初洪圭之子洪璋开壬屿溪。
开成年间(836~840)光禄大夫苏琳创建彭洲园。
景福年间(892~893)吴驹(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县令。任满落籍潮阳创胪岗屿。
北 宋(公元960~1127年)
开宝四年(971)二月,潘美等率师平定广南60州,共214县,潮阳县为其中之一。
至道二年(996)秋八月飓风。
至道三年(997)全国分15路,后又增3路,潮阳县属广南东路之潮州。
大中祥符初(元年为1008)僧人觉然于胪岗山创建石塔寺。
天禧元年(1017)朝廷下旨赦免潮州所属各县积欠应上缴的原盐3070多万(清光绪《潮阳县志》原记没标单位)。
治平元年(1064)僧清照于县南二里白塔埔创建治平寺。邑人、副使刘世荣舍田790余亩、园100余亩。
治平四年(1067)秋九月二十七日地震,地裂泉涌,压覆州郭屋宇,军民死者甚众。
治平年间()刘衍(福建省龙溪县人)任本县知县。
熙宁元年(1068)秋七月地震;十二月再震。
熙宁二年(1069)朝廷颁布农田水利法。在兴仁乡北部龟山之麓“经费百金筑灰砌石”建蓝湖陂,灌溉深洋、屯内、仙陂、赤寮一带农田。
熙宁九年(1076)冬十月飓风,海潮内溢,坏民居及禾稼。
熙宁年间()在县城东山之麓旧东岳庙左建祠庙,特祀唐代张巡(河南节度副使)、许远(睢阳太守)二公,时朝廷封二公王爵,赐额灵威庙。后毁于寇。元至大元年(1308),县尹袁天汉与邑绅赵嗣助鼎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毁于兵火,四十四年潮州推官郑良璧署县事重建。
元丰年间()李贶(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绦浚三利溪。三利溪自海阳县附廓经潮阳、揭阳二县之地入海,对三县江水互济、船只来往有利,故名三利。
元祐年间()王敏(揭阳县人)任本县知县。
绍圣四年(1097)苏伯材(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知县。
绍圣年间()郑敦义(浈阳县人)任本县知县。
大观二年(1108)吴惠成(贵屿人)创建贵屿桥。
大观三年(1109)孙允升(安徽省历阳县人)任本县知县。
大观四年(1110)陈汤征(河南省固始县人)任本县知县。任满落籍奉恩乡柳岗。
政和二年(1112)陈康年(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知县。
政和年间()在县城西北60里石井山上创建三峰寺。
南 宋(公元年)
建炎元年(1127)僧大峰在蚝坪(今和平)练江建大石桥,完成16孔,大峰圆寂,南北接岸两孔,由蔡谆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续建。桥全长32丈6尺、宽9尺,共19孔(含引桥1孔)。淳熙二年(1175),僧人无言重修。元泰定元年(1324)乡人重修。至正末年(1368),土寇谢均正破坏2孔。明正统十二年(1447),主簿邓选重修。民国18年(1929)改建桥面为混凝土,通行汽车。
绍兴元年(1131)县城始建塔,内置千佛,名千佛塔,后崩塌。咸淳二年(1266),道人赵汝篪主持重建,塔高10丈许,6面7层,后废。明崇祯八年(1635)夏至翌年,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塔高16丈,空心,8面7层,砖石结构。邑人吴仕训将塔更名文光塔,兆人文昌盛。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十四日,雷震文光塔,塔倒并延烧佛殿、民房,后知县支森重建至两层中止。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唐文藻续建成。
绍兴九年(1139)停止原盐官营,实行凭证私营。
绍兴年间()为报答僧大峰造桥的恩德,蚝坪人、进士蔡震腾让祖遗书斋改建为报德堂,至明隆庆年间()堂废,后迁建于今址(和平镇新和村)并几经修缮,保存明代建筑特色。
隆兴年间()陈师中(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乾道四年(1168)朝廷下旨由潮阳县自筹工料建造战舰。林诞(福建省福清县人)任本县知县。
淳熙八年(1181)三月,广东提举杨万里(江西省人)率师至潮州参加平定巨寇沈师。十二月莅潮阳住胪岗石塔寺和蚝坪等地,赋诗多首。
淳熙十一年(1184)夏四月至秋八月不雨,大旱。
庆元元年(1195)萧洵(福建省漳州人)任本县知县,历任12年(清光绪《潮阳县志》为端平二年即公元1235年任有误,今根据萧氏族谱予以更正)。
嘉定十年(1217)李巩(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知县李巩主持建河溪、华阳两座石桥。
嘉定十三年(1220)秦亨(江苏省高邮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定年间()张如愚(福建省闽县人)任本县知县。
绍定三年(1230)潮州知州孙叔谨于潮阳置儒学,始建学宫。址在县城华亭桥南稍折而东(今人民武装部内)。潮阳学宫与孔庙合一。宋末毁于兵燹,历元、明、清各朝,屡经兴废,至清同治年间()已具规模。光绪三十二年(1906)把学址改设为官立五都小学堂。民国7年(1918)改办为县立五都中学(后改称县立一中)。民国27年遭日机炸毁,民国30年3月县城沦陷后被夷为平地。日潮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辟为人民会场。
绍定年间()陈景魏(福建省永春县人)任本县知县。
端平年间()余日章(未详籍贯)、林阐(福建省莆田县人)、陈仕颖(福建省莆田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景定()初僧晓云在练江山创建福田庵。
咸淳年间()陈可复(福建省仙游县人)任本县知县。
景炎二年(1277)八月,元兵进攻潮阳,都统陈懿投降。
祥兴元年(1278)八月,谢翱、陈龙复奉文天祥之命,于九月直航潮阳后溪,组建行府分司。十月,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信国公文天祥带兵入潮阳伐陈懿,懿逃走;攻蚝坪,杀降元的潮州知州刘兴。兵部侍郎邹?、宣教郎刘子俊自江西率数千兵民到潮阳与文天祥会师,再攻陈懿余党。陈懿以私家战船百艘渡引元将张弘范到潮阳追击文天祥;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被执。次年正月初二,文天祥被监护海口(今海门)舟中。为营救丞相文天祥,陈梦龙(县城人,进士)率乡兵与元兵激战献躯。初六,文天祥从潮阳被解往崖山。十三日被转解元都。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日)在元都柴市就义,年47岁(详见“专记”《文天祥入潮》)。是年,姚鼎(本县古埕人)由文天祥荐任本县知县。
元 代(公元年)
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设潮州路总管府。张弘范请授陈懿为招讨使兼潮州路军民总管,其弟忠、义、勇三人为管军总管(见《汕头大事记》、《潮州志》。据隆庆《潮阳县志》:至元十七年改潮州为潮州路)。
大德八年(1304)秋八月飓风,海潮内溢,漂民庐舍,溺死者众,给户粮两月。
大德年间()袁天汉(未详籍贯)任本县县尹。
泰定年间()也先海牙(蒙古人)任本县达鲁花赤(即监县,位在县尹之上)。
天历三年(1330)僧人释碧于尖坪山创建华古岩。
至顺四年(1333)秋七月大雨水。
至正四年(1344)曾鲁山(未详籍贯)任本县县尹。
至正六年(1346)冬,朝廷分10道出巡。周伯温(字伯琦)持节东巡至潮阳,查察吏治、刑狱、民情、辟荐等。是年,偰立篪(未详籍贯)任本县达鲁花赤,康天祐(未详籍贯)任本县县尹。
至正十年(1350)揭阳县棉湖寨(今属揭西县)陈君宝等与海阳县彩塘吴子安,聚众合攻潮阳县,原惠州总管府知事、邑绅赵光国捐资募士劳军,亲自督兵击退。
至正十七年(1357)熊按摊不花始于潮阳县治筑土城。明正统十年(1445)为御海寇,修筑砖石城墙。天顺六年(1462)知县陈瑄修县城,自址至堞,增高2丈,周围974丈,立门五,上各有楼。成化十二年(1476),知县吴谷增修城楼,立五门,东曰“永安”、南曰“承平”、西曰“长乐”、北曰“景定”、水门曰“太平”。弘治元年(1488),知县王銮重修城石及五楼,更各门匾额,东曰“太和”、南曰“南薰”、西曰“淳化”、北曰“阜成”,水门曰“通衢”。正德十一年(1516)知县宋元翰始开小南门,匾曰“泰安”。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县蔡明复将城墙增高4尺,以御倭寇。嘉靖四十二年,倭寇围解后,知县郭梦得增修城墙,又筑铳台13座。嘉靖四十四年知县陈王道在城上增设望楼14座。隆庆三年(1569),知县黄一龙重修六门城楼并各望楼,又于北门外瓮城起盖楼屋。万历四十四年(1616)久雨两月,西北城倾40余丈,知县周之贞修复。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李烋奉旨增高旧城3尺,帮厚小马路3尺,俱以粮额摊派。清雍正八年(1730),知县闵黯捐修城垣窝铺。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刘为鸿修城垣15处,次年修西楼及城南马路。乾隆二十四年,县城北门城楼塌,知县孙炜修复。乾隆三十八年坏东西南北四楼,知县李文藻捐修。乾隆四十年复修西南瓮城暨东门、泰安门。嘉庆九年(1804),知县杨桂荫支库银修复西北城墙。光绪九年(1883)二月,西门城墙圮,知县周恒重、署游击方恭筹款修之,又盖建泰安门楼一座,沿城塌坏者逐一修葺。民国4年(1915)始拆城墙,至民国14年基本拆除。民国17年辟城墙基作环城马路。
至正二十八年(1368)二月,潮州路及其属县归附明朝。
至正年间()熊按摊不花(蒙古人)任本县达鲁花赤。崔思诚(未详籍贯)、黄唐英(韶州人)、雷杭(福建省建宁县人)先后任本县县尹。
主题帖子积分
明 代(公元年) 元末明初(约)本县隆井盐场课司辖平湖、古埕、古汀、神山和惠来5栅;招收盐场课司辖河东、河西两栅。 洪武元年(1368)开始核实田亩定赋税。 洪武初年(约)又创建武宁驿(在丰欢乡靖海)、北山驿(在丰欢乡庵头)。是年,执行盐引条例。条例规定各场灶丁,除正额盐外,若夹带余盐出场,或私煮私卖者,处以绞刑。地方官知情放纵,或通风勾结者同罪。还规定了运销的禁律。 洪武二年(1369)姚复初(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知县姚复初在县署旧址(今市人民政府)重建县公署。是年,在新兴乡海口设巡检司,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迁至招收都大册,更名招宁巡检司。是年,在奉恩乡门辟(今关埠镇)设巡检司。在南山下设吉安巡检司,洪武二十七年移贵山都贵屿,清雍正十三年(1735)迁黄陇都峡山。是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潮阳县属潮州府。 洪武四年(1371)明潮州卫指挥俞良辅领兵入潮,征讨未归顺的村寨,至新兴乡溪头寨,郭氏贤母真顺赋长诗《上指挥俞良辅引》,并挡道亲呈俞将军,使俞感动退兵,保全村寨。 洪武八年(1375)奉诏在县城创立5所社学:养正社学、源泉社学、西隅社学、聚会坊社学、南薰社学。是年,刘文仲(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洪武九年(1376)知县刘文仲于县城公馆巷始建际留仓;洪武二十二年(1389),县丞陈友常将该粮仓迁至大盐巷。至清光绪七年(1881),知县晏赐书奉文劝捐,又改名义仓并立章程。同时新设常平仓。知县刘文仲在县城太平门外创办养济院(存恤院),养济孤贫者。 洪武十一年(1378)兵部主事张保护(本县凤山人)开泉塘凤山溪。 洪武十四年(1381)杨智(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是年,知县杨智奉令丈量土地,计算田亩;清查户口,编造户籍(称黄册),审定应征赋役。是年,全县旧辖4乡统14团改为16都:新兴乡分县廓、峡山、黄陇、洋乌4都;兴仁乡分举练、贵山、?水、黄坑4都;奉恩乡分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丰欢乡分隆井、大坭、酉头、惠来4都。都下设图、里,里长管征粮草。是年,置和平河泊所。 洪武()中杨琇(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知县。 洪武二十年(1387)实行随粮定区,每区设粮长4人,量度田亩,编列字号,登记户口、田丘,分类造册(称鱼鳞图册)。 洪武二十二年(1389)赵仔(江苏省苏州府人)任本县知县。 洪武二十四年(1391)经潮州卫指挥杨聚奏请,在县城南郊建置潮阳守御千户所,有吏22员、兵1196名,屯田4437亩。洪武二十七年(1394),所址移至海口村(今海门镇),并建城防。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海门守御千户所改为南澳镇水师海门营,在北门内建海门营参将署。原设官兵1059名,至同治九年(1870),存官兵623名。是年,本县在册实籍19126户,72390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安陆侯吴杰等奉命督率武职在沿海的海门、靖海等地训练官军,防备倭寇侵犯。 洪武二十七年(1394)是年,都指挥花茂奏准,在大坭都建置靖海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十二年(1553)隶惠来县。 洪武二十八年(1395)章善(福建省浦城县人)任本县知县。 永乐元年(1403)秋八月二十六日地震。 永乐十年(1412)本县在册实籍18571户,72907人。 永乐()中王赋(江西省吉水县人)、周宗贤(未详籍贯)、陈时可(福建省连江县人)、车明显(未详籍贯)先后任本县知县。 永乐十七年(1419)知县陈时可等奉命主持,教谕张寿等编纂,修成《潮阳县志》。志佚,其序存。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倭寇侵犯靖海。巡海副总兵李圭率兵反击,俘倭寇15人,斩首5级,缴获器械一批,送京师。 宣德年间()何源(广西省灌阳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统()中张惠(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统七年(1442)刘源洪(浙江省遂昌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统十年(1445)漳州海寇陈万宁攻袭潮阳,被知县刘源洪发兵击败。 正统十三年(1448)县丞刘忠为防海盗,奏请在竹山都桑田设置巡检司。 正统年间()张显(浙江省龙游县人)任本县知县。岁荒,邑人萧正四捐粟千石赈济,皇帝诏令奖励。 景泰五年(1454)何晟(浙江省仁和县人)任本县知县。 景泰六年(1455)知县何晟等奉命主持,教谕尹克赞等编纂,修成《潮阳县志》。志佚,其序存。 天顺元年至七年()陈瑄(四川省眉州人)任本县知县。 天顺三年(1459)岁荒,贵山都人郭吾捐粟400石,皇帝诏令奖励。 天顺四年(1460)魏崇辉、许万七、黄于一、林乌铁等聚众造反,踞厦岭等地,攻打潮、揭部分都图,知府周瑄令潮阳知县陈瑄、揭阳知县陈爵督兵会剿,相持40多天,擒其首而抚余众。后,余党又聚众起事。天顺七年(1463),广东参政刘伟、副使陈濂、佥事毛吉、都司张通等齐集潮阳会剿,夷平厦岭。 天顺五年(1461)知县陈瑄主持挖修县城濠,深1丈,宽2丈。弘治三年(1490),知县姜森按潮州知州周万里谕,筹划开辟东城濠为城河,并于翌年冬兴工,至弘治五年完成。河深1丈、宽5丈、长1800丈,筑岸甃石。河连前、后溪,通练、榕、韩三江,民赖舟楫之利。弘治十七年,知县张廷槐浚深城河。嘉靖十年(1531),潮州府推官秦僎又浚城河1800丈。嘉靖三十八年,知县蔡明复主持拆除近河部分民房,疏浚城河。嘉靖四十二年,分巡佥事张冕开挖县治西城濠,濠水赤色。因迷信县地龙脉在西,凿断不利之说,重行填塞。隆庆二年(1568),知县潘槐督浚后溪河道。万历三十二年(1604)二至六月,知县王训主持疏浚城河1140丈,并修整城内6条沟渠。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李?主持疏浚城河,挖深3尺,长1465丈。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潮州知府周硕勋倡导、知县孙炜主持疏浚城河。翌年,知县宋鉴续浚,邑绅林丹桂等主持工程。乾隆五十七年知县伍礼彬主持疏浚城河及城内排水沟,从后溪亭仔至前溪口清淤6里多,河底宽深各5尺,同时翻修护岸石篱,恢复排水与通航。同治八年(1869)知县张璇募款疏浚城河,他主张先治理新铺岭、曲水流等支流的水土流失,根治泥沙淤积城河,以解决屡修屡淤的老问题。 天顺七年(1463)尹鉴(云南省人)任本县知县。 成化三年(1467)陈晖(海南琼州人)任本县知县。 成化八年(1472)徐宪(浙江省开化县人)任本县知县。 成化十二年(1476)吴谷(福建省莆田县人)任本县知县。 成化十四年(1478)知县吴谷主持,原教授钟仕杰(本县人)编纂《潮阳县志》稿。未印,其序存。 成化十七年(1481)张坚(福建省闽县人)任本县知县。 成化十八年(1482)地震,有声如雷。 成化二十一年(1485)廖钦(四川省宣化县人)任本县知县。 成化二十三年(1487)王銮(广西省全州人)任本县知县。 弘治元年(1488)知县王銮始创义阡所5所,分别设于县城的东门外半路亭、西门外山仔前、南门外鬼仔墓、北门外浮田山、水门外棺木堀。 弘治二年(1489)知县王銮主持,从揭阳县境竹岐经本县境崩山脚至径头开沟(后称王公沟)引进潮水溪水;修浚仓头沟;始筑门辟康济桥大港及附近防潮堤,并凿渠引水,解决了直浦都(今金玉、灶浦、关埠等镇)的饮用、灌溉与防潮。是年,知县王銮主持,训导张注、邑人刘寅、戴冏编纂,重修成《潮阳县志》。志佚,其序存。弘治三年(1490)姜森(浙江省慈溪县人)任本县知县。 弘治六年(1493)秋八月辛未(九日)地震。 弘治八年(1495)秋九月飓风暴雨,坏城垣庐舍。 弘治九年(1496)邑人萧龙倡议,知县姜森、分巡佥事王相主持,在东山灵威庙左建大忠祠,祀宋丞相文天祥。嘉靖末,祠毁。隆庆元年(1567)重建。 弘治十三年(1500)陈隆(福建省永安县人)任本县知县。 弘治十五年(1502)本县在册实籍19885户,112438人。 弘治十六年(1503)张廷槐(福建省莆田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德二年(1507)夏六月雹如拳,小如卵,其色黑而赤,损禾稼,击伤房屋。是年,杨护(福建省长泰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德三年(1508)冬十月地震。 正德四年(1509)夏六月飓风,海水溢,民多溺死。冬十月雪。 正德六年(1511)周兆(广西省临桂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德八年(1513)夏六月飓风,海水溢,民多溺死。 正德九年(1514)宋元翰(福建省莆田县人)任本县知县。 正德十年(1515)秋七月飓风,大雨水,海潮溢,漂屋拔木,沿海民众死以千计,咸潮灌田,变为斥卤。 正德十一年(1516)程乡人曾阿三(曾钯头)聚众千余人,攻打惠潮等地,踞潮阳北山驿(今惠来县葵潭)为营,攻占东岭及贵山都、隆井都诸图。知县宋元翰募精兵,释囚犯陈二使等进击,在北山大败曾钯头等。曾逃走时,被巡逻兵捕获,押至潮州军门处斩。 正德十二年(1517)春正月雨雹。是年民大饥。 正德十四年(1519)秋八月地震。 正德年间()唐文明(广西省临桂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二年(1523)傅文瀚(广西省藤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三年(1524)秋七月大雨水,八月大飓风,海溢,沿海居民漂没无数。 嘉靖四年(1525)析潮阳县大坭、酉头、惠来3都及隆井都的三分之一,并入新置的惠来县。重核本县户口,实有16813户,97094人。是年,潮州流贼江文生踞汀、漳、南赣,劫掠饶平、潮阳等县,被诛。 嘉靖六年(1527)伍凯(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七年(1528)秋八月飓风。是年饥,民多采草木之根以食。是年,张恩(广西省富川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八年(1529)夏旱,米昂贵,盗贼四起,民多采草木之根以食。 嘉靖九年(1530)春秋旱,大饥,民食竹实,盗踞道,路不通。 嘉靖十年(1531)潮州府推官秦僎(江西省南昌府人)兼任潮阳知县。嘉靖十一年(1532)本县在册实籍16822户,97535人。冬十一月陨霜杀草,木枯。 嘉靖十二年(1533)宋天民(福建省莆田县人)任本县知县。冬十月星陨如雨。 嘉靖十四年(1535)夏旱。秋大水。是年,飓风坏城。次年推官张默修。 嘉靖十五年(1536)赵鼎(春陵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十七年(1538)春二月,地震。是年,胡景华(浙江省上虞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十八年(1539)飓风,南北二城楼俱圮,知县胡景华修。 嘉靖十九年(1540)春,虎入黉宫(即孔庙)。明隆庆《潮阳县志》云:初,虎东渡河至泮池,由河渠入也。已复从东北隅跃出城外,众竞逐之。有手刃其胸者,虎创甚,俯首帖尾行二三里许,踞于东山之岩石下,竟为游僧所毙。其后,岁在乙巳(嘉靖二十四年),又有一虎至县狱,吏卒共格杀之。 嘉靖二十一年(1542)欧志学(福建省莆田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二十三年(1544)春大旱及秋,民饥。是年,李旦(福建省连城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二十四年(1545)春大旱,民饥。 嘉靖二十五年(1546)刘景韶(湖北省崇阳县人)任本县知县。是年,地震。 嘉靖二十七年(1548)夏五月地震,有声如雷,房屋皆动。是年,知县刘景韶在县城北门外建北城书院(后为关帝庙,据隆庆《潮阳县志》)。 嘉靖二十九年(1550)邬克忠(江苏省昆山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三十一年(1552)本县在册实籍18158户,99028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正月,海寇许栋(饶平县黄冈人)聚众数千,流劫潮阳招收都。许曾往日本,纠合倭寇侵犯沿海各地。九月,许自日本回至石碑澳,被养子许朝光所杀。是年,罗元祯(江西省鄱阳县人)、黄休泰(福建省莆田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嘉靖三十三年(1554)地震。 嘉靖三十六年(1557)蔡明复(福建省漳浦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三十七年(1558)杨继传、邹文纲在南山聚众数千,号称中白哨,攻占洋乌、?水等都30余里(村)。是年,两都田赋尽废。嘉靖三十九年(1560),吉安司巡检李中奉命前往招抚,被拘留。后杨、邹被同知张炫督兵击败。 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月,倭寇300余人在海门烧船登岸,直逼县城,为官兵所阻击,转窜掠竹山都凤山诸里。十一月,倭寇千余人从河渡门入达濠,会同许朝光攻海门,被官兵追杀至石碑澳,下海而逃。 嘉靖三十九年(1560)正月,倭寇据贵山都,都指挥武尚文率领官兵、乡勇抵御,连战皆捷,俘、斩倭寇390多人。六月十六日凌晨,福建省诏安山的钟大有带2000人侵入县城,署理县事的潮州府通判翁梦鲤率府兵及城中军民抵御,黎明四方乡勇来援,擒钟大有等74人,斩首116级,余众溃逃。 嘉靖四十一年(1562)郭梦得(福建省同安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四十二年(1563)三月,倭寇由海贼吴平(福建省诏安县四都人)等引路,大举侵犯县城。林大春倡议募达濠庄淑礼、胡世和等义勇400多人协助守城。知县郭梦得协同士民守御。死守40天,杀倭甚多,庄、胡阵亡。至巡视海道副使刘存德率家兵来援,倭寇才溃逃(详见“专记”《县城抗倭之役》)。是年,析潮阳县洋乌、?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重核本县户口,实有15897户,78463人(清光绪《潮阳县志》:普宁置县是嘉靖四十五年,即公元1566年)。 嘉靖四十三年(1564)八月,吴平率众窜扰沿海村寨,攻陷神山、古埕等地。闽广两省奉命会兵围剿,吴等退守南澳。 嘉靖四十四年(1565)爱国名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到潮州,协同俞大猷剿倭,数次督兵潮阳,赋诗《督兵过潮阳渡》。陈王道(马平人)任本县知县。 嘉靖四十五年(1566)春二月雷震,大雨雹。旱,咸气上升,禾苗立枯。 嘉靖年间()周锡(江苏省太仓县人)兼任本县知县。 隆庆元年(1567)大旱。是年,吴平余党曾一本聚众数万流劫广东、福建沿海,虽曾受抚,安置招收都下浍(今汕头市河浦区),不久又叛。是年,增设附廓都。 隆庆二年(1568)潘槐(广右人)任本县知县。 隆庆三年(1569)六月二十六日,总兵郭成率参将王诏等驾船追击曾一本等海盗于海门外澳。是役,俘曾一本及其妻,海盗被斩700余人,死于水火者数以万计(详见“专记”《外澳海战》)。是年,黄一龙(福建省晋江县人)任本县知县。 隆庆四年(1570)自春入夏不雨,大旱,一望赤地,民甚苦之。夏飓风淫雨,坏东南城墙和马路40余丈,知县黄一龙修复。黄陇都峡山人周笃棐(浙江省台州府同知)自天台挂冠回归后于县城东山北段创建大北岩。 隆庆五年(1571)夏六月飓风,海溢。是年,知县黄一龙督建县北榕江南堤,至万历元年(1573)完工。该堤自直浦都京北至竹山都桑田,全长5906丈(后称黄公堤),使远近40余图(乡)免遭潮患,3万余亩贫瘠咸田变为良田。 隆庆六年(1572)夏大雨水,飓风又作。是年,知县黄一龙主持,林大春等编纂,重修成《潮阳县志》。是年,知县黄一龙主持,在东山灵威庙西侧,就东岳庙旧址建韩祠(后为东山书院),祀唐潮州刺史韩愈。嘉庆十九年(1814),知县唐文藻修缮韩祠,为童生就读之所,正式称东山书院。同治年间(),总兵方耀、知县张璇、樊希元等筹款重修,并置院租谷150石。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2262户,91535人。 万历元年(1573)蒋蕴善(广西省全州县人)任本县知县。夏六月大飓。 万历五年(1577)是年,实行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是:赋役合一,按亩计税,以银交纳,简化手续。全县赋役岁额为:征银15179两,征米15314石。是年,谢应典(福建省莆田县人)任本县知县。 万历七年(1579)蒋一清(广西省宣化县人)任本县知县(以惠来知县兼任)。 万历九年(1581)章邦翰(江西省南昌府人)任本县知县。知县章邦翰执行清丈法。丈量田地,按肥沃或贫瘠将田分为上中下3则,核定赋税,改变赋税不均的状况。是年,洋乌、?水2都复归潮阳县。是年,蝗。秋九月大飓。 万历十年(1582)夏五月涝。 万历十一年(1583)秋八月飓作,大雨坏城,知县章邦翰详支官帑修复。 万历十二年(1584)秋七月大水。是年,郑奇瑔(福建省大田县人)任本县知县(以推官兼任)。 万历十六年(1588)徐学曾(浙江省嘉兴县人)任本县知县。 万历十七年(1589)秋七月飓作。 万历()中窦文炤(浙江省嘉兴县人)任本县知县。 万历二十二年(1594)游击将军江应龙和隐士吴从周(海门人)倡议,在海门莲花峰西北侧,创建忠贤祠,纪念宋丞相文天祥和元隐士张奂(鲁庵)。清道光四年(1824),海门营参将何钟岳倡议,把忠贤祠拓建为莲峰书院。光绪四年(1878),知县张璇、参将冯耀祖捐修,聘郑安淮为山长主讲,置官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一唯(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是年,贵山都人、进士杨梦得捐资建筑贵屿寨内墙堡,设四门头及水门、进贤门。是年,岁饥,杨梦得发赈,全活甚众。 万历二十五年(1597)夏四月大雨三日,浸倒城垛濠岸各数十丈,知县吴万全修复。秋八月初三日地震。是年,邑人周光镐重修祥符塔,高6丈3尺,实心,8面7层,砖石结构(该塔始建无考,嘉靖二年邑人柯良缙曾增修)。 万历二十七年(1599)地复震。 万历二十八年(1600)秋八月二十三日夜地大震,有声如雷,次日午又震。 万历二十九年(1601)二月,惠来知县方之矩清除茆港豪绅设于茆港桥的鱼栅,解决壅塞水流、影响数乡通航及洋田排涝之弊端,并立碑为记。秋九月十九日飓风大作。是年,地震。 万历三十年(1602)王训(江西省南昌府人)任本县知县。 万历三十一年(1603)倭寇侵犯海门,被参将麻镇击退。自此,本县倭患平息。 万历三十二年(1604)秋七月初三日大飓,至初七日乃止,塌城120余丈,知县王训修复。 万历三十三年(1605)春三月地震;冬十一月初六日又震。是年,知县王训创建文昌书院(即文昌祠)。 万历三十四年(1606)周光镐在黄陇都恩波桥西创建宏恩寺。 万历三十五年(1607)游之光(江西省婺源县人)任本县知县(以惠来知县兼任)。 万历三十七年(1609)杨可成(安徽省临淮县人)任本县知县(以同知兼)。 万历四十一年(1613)淫雨,坏城十一处,知县沈淙修复。 万历四十四年(1616)周之贞(江苏省长州人)任本县知县。以激变落职。朱本吴(浙江省钱塘县人)继任本县知县。 万历四十五年(1617)取消官府收购原盐办法,实行商业专卖制。 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海寇袁进(福建省同安县人)聚众突犯潮阳,又窜至揭阳北关劫掠后下海而去。秋八月初三狂飓、大雨,坏敌台、城垛共230丈,知县朱本吴修复。 万历年间()胡汝宁(江西省南昌府人)、曾如川(江西省临川县人)、吴万全(福建省侯官县人)、谢浚(福建省建安县人)、施天德(江西省新喻县人)、沈淙(浙江省乌程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知县朱本吴在县城北门外建龙首书院(后为朱公祠)。 天启元年(1621)春夏大雨水。是年,王三重(江西省大庾县人)任本县知县。 天启四年(1624)僧寂见在和平桥尾山后创建灵泉寺。知县王三重疏奏大峰建和平桥功德,熹宗帝御赐大峰曾结庐的灵泉寺为“护国禅寺”。 天启五年(1625)夏六月大水。是年,桑田人林朝傅于桑田马鞍山南麓创建海棠观。是道教全真派活动场所,赤寮例贡林登施租谷25石。 天启七年(1627)周国纪(上海市嘉定县人)任本县知县。夏五月大飓,城坏,知县周国纪修复。在直浦都灶浦龟山顶始建涵元塔,至崇祯十二年(1639)落成(见张明弼碑刻《涵元塔记》。据《揭阳县志》为崇祯十三年竣工)。塔通高13丈,空心,8面7层。是年,海寇朱彩流劫县境。 崇祯二年(1629)春夏旱。 崇祯三年(1630)夏旱,溪河浅涸,可徒涉。是年,邑人林萃芳在和平中社创建转华庵。 崇祯四年(1631)聚啸海上的福建人李芝奇,拥众万余人进攻潮阳。 崇祯五年(1632)夏大风雨,城垣倾圮,知县杨灼修复。 崇祯七年(1634)漆嘉祉(浙江省新昌县人)任本县知县。 崇祯八年(1635)夏六月地震;冬十一月初四日夜子时及初七日申时复震。是年,知县漆嘉祉在县城塔馆后建文光书院(即后之双忠庙)。 崇祯九年(1636)秋九月大飓。冬十月冰厚盈寸。 崇祯十年(1637)李?(浙江省鄞县人)任本县知县。 崇祯十三年(1640)秋八月,海溢,地屡震。冬十月雷鸣,南山下雪。是年,李烋(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是年,知县李烋在县城东山水帘亭侧创建六祖庵。 崇祯十四年(1641)冬十月二十四日、十一月初四日夜子时、十一月初七日申时、十二月十三日戌时地震。是年大饥。是年,孟应春(浙江省仁和县人)任本县知县。 崇祯十五年(1642)春三月地数震;夏五月又震;冬地大震数次。冬十一月,夜半起风,水溢,漂没禾把、庐舍不计其数。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2231户,91410人。 崇祯十六年(1643)十一月,陈大智(惠来县西坑楼人)等200多人,袭击峡山都上、中两寨。冬,地大震连月,月辄数次。 崇祯十七年(1644)春二月朔戌时地震,三月米贵;夏五月地震3次;秋八月二十五日地震如雷,物价飞涨二倍。是年,无知和尚创建石岩寺。 崇祯年间()杨灼(福建省长泰县人)任本县知县。南 明(公元年)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孟应春任本县知县。九月,虎山寨佣工李班三(福建省诏安县人)与樟冈寨长聚众二三万人,自称神总都元帅,攻贵山都诸图,围贵屿日久。知县孟应春往揭阳请兵反击。李败,撤至大亨寨,被乡民拘捕,后被杀于县城。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即公元1646年)徐以暹(贵州省铜仁县人)任本县知县。庄三等踞东浦等寨。三月,南明惠潮巡抚刘柱国遣参将王镇远督兵进剿,夷平东浦、东山、陈禾陂、莲塘、溪尾、占尾、大帽山、牛角丘、寮前等9寨。十月五日,陈拔伍、黄亮采、林正辉、李芳等围攻县城。知县徐以暹、邑绅郑同元、吴仕训督兵守城。适清广东总督佟养甲领兵6万临县。城解围。十一月,刘公显的九军围攻乔林寨、潮阳城,均被抗阻。两地九军共损失2000多人。 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即公元1647年)陈之昂(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张礼踞招收、砂浦两都,被拥为渠长。夏五月大雨连旬,城倒232丈;秋七月复大水,城垣、马路、敌台及东门、城楼俱倾,知县陈之昂督修。 永历元年至二年(清顺治四至五年,即公元年)峡山都富商郑君重捐资疏浚东溪,沙陇等18图受益。 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即公元1648年)春三月大旱,米贵,五月大饥。四月,郑成功之叔郑鸿逵率舟师来潮阳取饷。 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秋七月飓风;八月三日、七日飓风大作,大水。 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常望凤(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三月,郑成功带兵入潮阳,清知县常望凤投降。郑令洪旭驻镇督粮征饷。秋八月二十五日夜飓风大水;九月十一日夜飓风又作。
主题帖子积分
清 代(公元年) 顺治八年(1651)王觉民(安徽省颍上县人)任本县知县。是年,雨雹。 顺治九年(1652)夏六月十四日飓风。秋八月大雨,水涨。秋九月初二日复飓。是年大荒,谷腾贵。 顺治十年(1653)二月二十二日,潮州镇总兵郝尚久归南明,四、五、六月3次攻潮阳城不克。 顺治十一年(1654)唐祯麟(河南省睢州人)任本县知县。 顺治十二年(1655)为防御倭寇,知县唐祯麟于城上筑大炮台5座。余仁(惠来营土弁)聚众入踞县城,又攻和平;至顺治十五年(1658),余仁被平南王尚可喜诱杀。 顺治十三年(1656)于直浦都京北设南炮台、西北堤营仔设门辟炮台,各置炮4尊。 顺治十四年(1657)夏五月五日午时有星陨,声如雷,夹红白云以飞。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3334人,其中13443丁(指成年男子)。 顺治十五年(1658)江水变黑。 顺治十六年(1659)春二月初八日地大震;十五日又震。自春二月至夏六月大旱,至秋七月尽方雨。 顺治十七年(1660)秋八月十一日午,双髻山裂开数尺,铁山芝兰盛开。是年,奉令裁撤驿官,改为铺递,办邮传业务。是年,谢象申(山西省临县人)任本县知县。未完钱粮革职。 顺治十八年(1661)春正月二十七日雨雹,大如拳,屋瓦多碎。 顺治年间()僧观受在贵山东北麓黄石公庙左侧创建六通庵。 康熙元年(1662)为断绝沿海图里接济郑成功反清,吏部侍郎科尔坤、兵部侍郎介山等奉命督令滨海居民内迁50里,并筑小堤为界。严禁越界下海,违者处死。康熙三年(1664)又令续迁。本县先后有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5都和附廓、峡山、举练3都之半,共186个图里被迫内迁(详见“专记”《斥界内迁》)。是年,建潮阳营,设官兵819名,康熙四十一年(1702)至同治九年(1870)屡经裁编后,存官兵481名。是年,提督杨遇明巡勘滨海,潮阳始创墩台。在海门莲花峰的东北侧建海门大烟墩,烽火台以石垒成,呈椭圆形,最大直径约10米;在直浦都石井、赤水建墩台。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0509人,其中10618丁。 康熙二年(1663)在直浦都洋贝山、门辟山建墩台。朝廷准许沿海被迁图里田地免征收银米。王渫(浙江省平湖县人)任本县知县。革职。 康熙三年(1664)春旱,饥荒,米昂贵,民采野苗树根以食,卖妻弃子,饿殍载道,自寻死者很多,十之八是被迁徙的沿海居民。也有成群逃荒到江西省建昌县、福建省南安府者。夏六月飓风大雨,堤围崩决,男妇之流寓者淹毙过半;闰六月飓风又作。在海门的火斗山莲花峰东北侧约2里处,建海门小烟墩。至同治九年(1870),潮阳营共建墩台41处。 康熙四年(1665)春二月旱,夏四月乃雨;秋九月旱,至次年夏始雨。 康熙五年(1666)夏五月飓风。秋九月地震;冬又震。是年,郑成功部将邱辉(招收都马滘人)占据达濠,活动于沿海各地;九月与江胜合师攻占厦门。邱辉仍回达濠。江胜在厦门设市贸易,聚集物资,接济台湾郑经。是年,界外盐埕废弃,无盐供食,盐昂贵,民众吸海水或烧煎卤草代盐。 康熙六年(1667)张宏美(江苏省海州人)任本县知县。后因贪婪革职。春旱。夏四月十二、十九日地震;冬又地震。夏四月十九日飓风,六月又飓风,城圮。知县张宏美捐修。 康熙七年(1668)夏旱。六月十九日飓风。 康熙八年(1669)正月,邱辉率义军出河渡门,进海门港,溯练江而上,攻取峡山、贵山、黄陇等都,在仙陂后大寨山、官田东南狮鬃山安营扎寨,控制并沟通普宁、揭阳反清。二月,康熙阅原广东巡抚王来任奏请展复迁界的遗疏,派都统狄琪会同户部侍郎雷某、两广总督周有德等带兵巡勘,并奏准展复界地,准迁民复业,只有达濠还为邱辉所踞,仍属界外。夏六月、秋七八月连飓,海溢,堤决,毁民居无数。是年,在直浦都石井象山顶设石井炮台,置炮6尊。 康熙九年(1670)邱辉按台湾郑经命令,踞达濠开埠置市,很多渔盐民前往交易。是年,前因内迁,陈魁招失业流民聚集界外,展复后,潮阳知县张宏美招抚陈魁。陈率众1400多人,海船50艘受招;众人被安插于县内,陈魁被充军四川。是年至次年,粮食大丰收,米每斛仅值数文钱。 康熙十年(1671)冬十月十三日地震,飓作。是年大有年(即丰收年),谷价低贱,农民无法生活,田园多抛荒。 康熙十一年(1672)秋七八月、冬十月俱地震。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2396人,其中12458丁。 康熙十二年(1673)春夏旱。秋八月十六日夜飓风大作,大雨随之,毁屋沉舟,自此不雨,至次年正月乃雨。贵山都后沟与东寮因争鲤鱼陂水械斗。是年,朝廷敕令各地开垦荒地,规定10年后才征税。 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清潮阳副将马应龙附潮州镇总兵刘进忠降郑经,被封为殄卤将军。 康熙十五年(1676)正月,郑经令邱辉、李虎率水师合攻碣石。碣石总兵苗之秀降,被封为灭卤将军。三月,刘进忠令邱辉率水师进逼虎门。夏四五六月飓风屡作,揭屋溃堤,水溢。 康熙十六年(1677)夏六月、秋七月飓风。 康熙十七年(1678)徐而泰(辽宁省辽东人)任本县知县。 康熙十八年(1679)秋七月二十八日微震一二次。冬,知县徐而泰重建文庙。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臧宪祖捐俸续成。是年,知县徐而泰在县城宝光寺东侧建文照庵。 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城隍庙火灾。邱辉多次进攻潮阳、揭阳、澄海等地,为广东提督侯袭爵、潮州镇总兵马三奇所阻击,部将曾咸降清。邱辉在牛田洋、磊口与清兵大战后,与江胜乘夜撤往台湾。至此,达濠始收为内地。 康熙二十年(1681)建水师达濠营,设官兵374名。康熙五十五年(1716)增兵43名,至同治九年(1870)存官兵266名。是年,在达濠城内建达濠营守备署;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建军装库、火药局。是年,知县徐而泰题建城隍庙,次年夏落成。 康熙二十一年(1682)臧宪祖(广宁县人)任本县知县。 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旱,至夏四月始雨。是年,知县臧宪祖奉文捐积常平正额。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2489人,其中12598丁。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月,兵部准广东商民人等,经当地官府同意,可出洋贸易。是年,知县臧宪祖奉令盖建铺舍,设铺司、铺兵;总铺在县署前直街东侧,分铺则分南北两路传递公文:南至惠来,北抵揭阳。 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正月地震。春旱,夏六月下旬乃雨。六月,奉旨著文武各员协捐修固城池。知府林杭学捐银250两,知县臧宪祖捐银600两,游击张起凤,守备戴勋、曾士琦,巡检程光宗、李炳共捐银97两,于沿城内外逐一修固。是年,知县臧宪祖在县治左始建义学,收纳贫寒子弟就读。同治十二年(1873),潮州镇总兵方耀拨款于县城新设义学4所:一在东门外长寿庵、一在西门外紫霄宫、一在南门外治平寺旁梵王宫、一在北门外龙神庙。 康熙二十五年(1686)春,盐昂贵,稻谷4石换食盐1石。夏六月飓风。秋旱冬寒,牛羊冻死。是年,知县臧宪祖捐俸,在县城太平门外演武亭东盖建养济院(一名存恤院),计房屋12间。该院额内孤贫3名,额外孤贫2名。 康熙二十六年(1687)八月,朝廷下诏豁免康熙十三年(1674)以后加征的各项杂税。是年,知县臧宪祖主持,萧纶锡等编纂,重修成《潮阳县志》。 康熙二十七年(1688)夏五月大水。秋冬旱。 康熙二十八年(1689)夏四月初三日大水,漂民屋无数。是年,征收钱粮始改二联票为三联票据,分别存县署、差吏和纳赋户收执,以防胥吏贪污。 康熙二十九年(1690)夏四月初八日大水。冬大雪。康熙三十年(1691)旱。知县臧宪祖鼎建文昌庙。 康熙三十二年(1693)贵山都东寮同仙地(即横山)争水械斗。秋八月二十九日飓风大雨,堤决,淹禾稼。 康熙三十三年(1694)自春至夏淫雨5个月,韩江水涌数十丈,堤多溃决,本县被淹没过半,这次大水是百余年来仅一再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彭象升(兰阳人)任本县知县。秋七月十六日飓风海溢,禾稼多伤,米贵民饥。 康熙三十六年(1697)岁大饥,饿殍无数。 康熙三十七年(1698)有年。 康熙三十八年(1699)大有年。 康熙三十九年(1700)大有年。 康熙四十年(1701)冬有年。 康熙四十一年(1702)春旱,禾不登。秋七月大水。 康熙四十二年(1703)夏六月飓风伤稼,蝗灾,谷大贵。是年,始定义学、社学的经费,每年拨给义学、社学费用共银300两,由府、县按月支付。 康熙四十三年(1704)冬雷。 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旱。 康熙四十五年(1706)信如和尚应知县彭象升之请,重建灵山寺。其建筑规模遗存至今。是年,在县城北门外茶亭建育婴堂,收养孤儿弃婴。是年,大有年。 康熙四十六年(1707)秋飓风。 康熙四十七年(1708)有年。 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旱,至夏四月乃雨,谷贵。 康熙五十年(1711)春正月陨霜杀草。夏六月旱。 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廷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潮阳县以上年(1711)男10713丁、女7895口为征派丁口钱粮的基数。 康熙五十二年(1713)春正月大雪。夏六月三十日飓风,大水,坏北门桥。冬十一月大风雨,鸣雷。 康熙五十三年(1714)夏六月二十日夜飓风,坏民舍。 康熙五十四年(1715)夏五月大水。秋八月不雨至次年五月,谷腾贵。 康熙五十五年(1716)早禾不熟。秋有年。是年,奉户部命令,本县应缴丁银就地亩分摊,每亩田赋银一两,均摊丁银一钱六厘四毫多。是年,支森(山西省大同县人)任本县知县。 康熙五十六年(1717)秋七月飓风海溢,大舟挂树梢,禾损,民溺。秋九月蝗,四野害禾稼。是年,奉旨建达濠城,城高1.5丈,周长142丈。是年,建设海门南炮台(在县南20里,有炮4尊,营房5间)、钱澳炮台(在县南30里,有炮8尊,营房18间)、招收都广澳炮台(在县东50里,有炮8尊,营房18间)、莲澳炮台(在县东60里,有炮6尊,营房7间)、河渡炮台(在县东50里,有炮6尊,营房12间)。 康熙五十七年(1718)夏六月飓风水灾。秋七月二十九日飓风,坏城堞庐舍,民淹死者不可胜数。是年,盐的营运改场商制为官帑收,灶户产盐,存仓候配。 康熙五十八年(1719)夏六月飓风大水。秋八月十九日夜飓风大作,风如磷火,杀树损屋,伤人无数。 康熙五十九年(1720)有年。秋七月飓风。是年,巡抚杨宗仁(奉天府人)在广东再严行保甲法。是年,王允洪(江西省鄱阳县人)任本县知县。 康熙六十年(1721)春正月雨雪。秋八月飓风大作,风中多磷火,桃李百果秋花冬实。冬十一月雷鸣地震。 康熙六十一年(1722)夏五月飓。冬雷鸣、大雨。 雍正元年(1723)早禾熟。奉檄劝捐社谷,以备荒年。秋七月大水。 雍正二年(1724)夏四五两月连雨。冬十一月大雨水。是年,巡抚年希尧奏潮州属的潮阳、揭阳、饶平等县都属滨海要地,应选择有才识能胜任的人员,保举请补缺员,得到准许。诏建忠义孝悌祠、节孝祠,修育婴堂,建普济院。 雍正三年(1725)夏六月大水,米贵。是年,潮州卫、靖海所、海门所屯田始归潮阳县管理(据《鹿洲公案》)。是年,魏燕超(河北省柏乡县人)任本县知县。 雍正四年(1726)夏秋连月多水灾,大饥荒,米盐皆贵。贵山都人陈洁(号养斋)捐稻谷500石,赈恤乡民,并烧毁一切债券。 雍正五年(1727)白日宣(山西省平定县人)、陈鸿熙(未详籍贯)先后任本县知县。春、夏大瘟疫。夏四五月大水。六月二十九日飓大作,连日雨,至秋七月初二日乃止。十月,普宁县知县蓝鼎元(福建省漳浦县人)兼任潮阳县知县。十一月,蓝鼎元在县城北门外,捣毁后天教妖女林妙贵惑众行奸的巢穴,没收其祠庙,改建为棉阳书院,倡明正学,条列棉阳学准(见《鹿洲公案》。据光绪《潮阳县志》:雍正七年(1729)署知县蓝鼎元创建棉阳书院,其年份误)。是年,本县实行“摊丁入地”法,以康熙五十四年(1715)计役丁口18608应纳丁银1914两摊入田亩,以亩计征,使贫户、富户匀纳赋税。 雍正六年(1728)招收盐场分拆为河东、河西两场。过二年,隆井场分出惠来场。大有年。蓝鼎元调任本县知县。 雍正七年(1729)二月,布政使王士俊议在潮阳的招宁、吉安两司添设武职。是年,颁布禁令:“贩毒枷杖,再犯边远充军。”是年,陈树之(湖南省湘潭县人)、闵黯(湖北省武昌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是年,大有年。 雍正八年(1730)大有年。是年,本县在册实籍23478人,其中13491丁口。 雍正九年(1731)秋九月二日辰时地震,二十二日子时又震;冬十一月二十一日午时地震。是年,大有年。 雍正十年(1732)划?水都(存5图改设为附都)、贵山半都、洋乌都尾归普宁县。是年,本县设置4个税口:县城北门内白云庵设正税口;后溪、海门、达濠各设小税口。是年,颁布地丁民粮派征银米则例。是年,吴廷翰(河南省人)任本县知县。 雍正十一年(1733)秋七月十八日地震。 雍正十二年(1734)冬十月十三日戌时地震。 雍正十三年(1735)秋八月十六日夜飓风水灾,拔树坏屋,伤人无数,县城六门城楼都崩塌,知县吴廷翰修复。 乾隆元年(1736)春夏不雨大旱。五月初六日、二十六日飓风连发。是年,王如珩(顺天府宛平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二年(1737)春二月白龙见,早禾不登。秋九月十五日飓风。冬十二月雷鸣于西北方。 乾隆三年(1738)秋旱。知县吴廷翰请蠲免。 乾隆四年(1739)峡山都富商郑毓琮(又名郑象德,号锦山)捐资建造望上桥、砻刀桥。 乾隆五年(1740)冯曦(浙江省会稽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六年(1741)夏四月初旬大雨,米贵。是年,左兴(安徽省桐城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七年(1742)春夏不雨,早晚禾不登。 乾隆八年(1743)秋冬旱,晚禾不登。 乾隆九年(1744)秋八月十七日飓风大水。是年,吴廷元(察哈尔右翼正黄旗人)任本县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回任。 乾隆十年(1745)春,米贵。 乾隆十二年(1747)有年。是年,蔺仙机(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是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派神甫来潮汕传教,常住本县的神甫是曾斐理斯。 乾隆十四年(1749)江日暄(顺天府人)、印光任(江苏省宝山县人)、陈昶(海康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乾隆十五年(1750)方桂(湖南省巴陵县人)任本县知县。秋八月十四日飓风;二十二日夜飓风暴雨,直浦、竹山两都堤决,淹没田园,坏城垣,损商渔船无数,海门城北倾,知府周硕勋、知县方桂修复。 乾隆十六年(1751)夏四月谷贵。秋八月大飓。严源(江苏省元和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十七年(1752)陈昶回任本县知县。 乾隆十八年(1753)夏五月旱。六月飓风。是年,刘为鸿(四川省培州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十九年(1754)春旱。秋九月飓风。 乾隆二十年(1755)早禾不登。贵山都富商张勋捐白银3000两创建贵山书院,接受图里失学儿童入学,并置租300余石作为办学经费。祖懋地(汉军镶白旗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二十一年(1756)夏六月龙见,须臾大雹,周遭二十里,坏庐损稼。是年,河东、河西、隆井3个盐场均用晒沙方法制盐,所产原盐称生盐,不再称灶盐。是年,杨楚枝(安徽省太平县人)、刘为鸿(回任)先后任本县知县。是年,邑人萧邦炽年120岁,朝廷恩赐修职郎,建坊于东山半路亭,额曰“升平人瑞”。 乾隆二十三年(1758)秋不雨。九月二十八日飓风海溢,晚禾不登,谷贵。凌存淳(上海市人),孙炜(山东省寿光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正月淫雨;夏久雨,早禾生芽,谷贵。海门城北再倾,知府周硕勋、知县孙炜重修复。 乾隆二十五年(1760)春夏旱,至秋七月大雨4日,坏西门外马路。八月飓风。 乾隆二十六年(1761)宋鉴(山西省安邑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朔午时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是年,黄立世(山东省即墨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二十八年(1763)是年,招收都人陈耀振在达濠倡建河东书院,并置租银120两为童生费用。是年,张利仁(汉军镶黄旗人)、刘世宏(四川省阆中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乾隆二十九年(1764)春旱,早禾不登。秋七月大雨4日,坏西门外马路,知县刘世宏修复。是年,曾萼(广东省和平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三十年(1765)夏六月初三日下午飓风大水,坏城堡,知县曾萼修复。是年,张利仁回任本县知县。 乾隆三十一年(1766)春旱,早禾不登。 乾隆三十二年(1767)秋七月飓风,六门楼坏。冬十月濠水暴涨,决太平门外迤南马路。翌年,知县杨任修复。 乾隆三十三年(1768)杨任(河南省长垣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二月至夏四月大水,谷大贵。 乾隆三十五年(1770)杨觐光(安徽省桐城县人)任本县知县。夏五六月,秋七月多大水。七月初三日、八月二十八日飓风、海溢,沿江稻田淹没,谷多不登。海门连坏城垣、马路共6处,知县杨觐光捐修。 乾隆三十六年(1771)旱。是年,张天植(山东省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三十七年(1772)夏六月,秋七月俱大水。是年,李文藻(山东省益都县人)任本县知县。海门城西垛口坏,知县李文藻捐修。是年,海门参将吴本汉募建新庵,址在海门所北门外。 乾隆三十八年(1773)秋八月二十九日飓风、海溢。 乾隆三十九年(1774)春旱。 乾隆四十一年(1776)春正月十八日阴雨,雪下如盐。杨任回任本县知县。 乾隆四十二年(1777)春旱。夏蝗。 乾隆四十三年(1778)谷大贵。 乾隆四十四年(1779)春旱。 乾隆四十五年(1780)何钟(山西省山阴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四十六年(1781)夏五月大水,谷大贵。许宪(福建省闽县人)、毛圻(山东省历城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乾隆四十八年(1783)大风雨连月,海门城墙倒,坏东西垛口及北门楼,知县毛圻捐修。是年,大有年。 乾隆四十九年(1784)台霖布(汉军镶蓝旗人)任本县知县。荒淫贪酷。 乾隆五十年(1785)春旱,蝗。 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大旱,谷大贵。县士绅慷慨赈济,文照庵僧人静会率徒及邑之善耆等49人竭力募化,煮粥施赈,勤劳二月余,民遂有起色。 乾隆五十二年(1787)春旱大饥,斗米钱1000文。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四月大水。秋蝗,谷大贵。 乾隆五十四年(1789)春不雨,至夏五月乃雨。是年,禁贩花红盐(原官定每运盐100斤,准运户加带2斤,称“额花红盐”)。是年,叶庭和(江西省新建县人)、张映衡(海丰县人)先后任本县知县。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久雨,海门城西南垛口坏,知县张映衡捐修。夏六月,秋七八月俱大水。是年,伍礼彬(四川省金堂县人)任本县知县。 乾隆五十六年(1791)春三月大旱,地震,早禾不登。知县伍礼彬修海门城楼、马路。 乾隆五十九年(1794)春旱,早禾不登。秋八月大水,谷贵。 乾隆六十年(1795)春夏三四月大饥。夏秋六七月大疫。小斗米钱1800文,大斗米钱3300文,民不聊生,采草根剥树皮食之,及邑之长者出赈、诸乡各议平粜乃稍安。是年,陈九叙(福建省长乐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元年(1796)春旱。秋八月大水,谷贵。豁免乾隆六十年(1795)以前积欠、缓征的地丁银米。 嘉庆二年(1797)春旱。六月大水。是年,刘光晖(河北省大兴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三年(1798)春旱,立夏后乃雨,米贵。 嘉庆四年(1799)十月,命编查保甲。是年,袁嘉言(江西省赣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五年(1800)夏六月初五日夜地震。秋七月大水,九月海溢。是年,李树萱(河北省静海县人)任本县知县。后受累革职。是年,因官法松弛,本县图里辄因小事引起械斗流血,知县李树萱未能制止。兵备道吴俊巡按潮阳县,对冥顽蛮横者逮捕惩治,严厉制止械斗。 嘉庆六年(1801)夏六月地震。 嘉庆七年(1802)赌档花会(以36个人名,悬牌投赌)始从福建传入本县,城乡被迷者甚多,不少人为此而求神问鬼,如醉如狂,荒废正业,以至倾家荡产。官府施禁数年才平息。 嘉庆八年(1803)夏五月盐贵。秋七月大水。冬十一、十二月连雨不断。是年,杨桂荫(河北省大兴县人)任本县知县。贪污。嘉庆九年(1804)大雨,海门城垣及西楼圮,知县杨桂荫详支库银修葺。是年,谢涛(河北省大兴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年(1805)秋八月大雨,坏东西马路三处,知县谢涛修复。秋九月二十二日卯时地震。是年,唐文藻(江西省新建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一年(1806)冬蝗。 嘉庆十三年(1808)春旱,至夏五月下旬乃雨。是年,姜树(江苏省如皋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四年(1809)春不雨,至夏四月十七日乃雨。夏六月初八日飓风大水,坏屋,漂没人畜无数。钟英(察哈尔右翼正白旗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五年(1810)春不雨,至夏四月九日乃雨,米贵。是年,金楷(安徽省怀宁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六年(1811)春旱,蝗。夏六月飓风大水;八月十七日飓风大水。是年,冯瑔(福建省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七年(1812)钟英回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八年(1813)春旱。是年,舒懋官(江西省靖安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十九年(1814)秋八月初十日夜飓风,水涨。飓风拔木坏屋,压死人畜,漂没船只无数。是年,御史申启贤奏请严禁赌博,着令民间于游神赛会期间不得设立赌档。是年,唐文藻回任本县知县。是年,知县唐文藻主持重修《潮阳县志》,嘉庆二十四年(1819)修成。 嘉庆二十年(1815)早禾大熟。五月十九日地震;九月十三日地震。秋八月十日夜飓风水涨。冬十月虫,晚稻不登。是年,本县在册实籍45330户,254219丁口。 嘉庆二十一年(1816)王奇云(江西省安福县人)任本县知县。 嘉庆二十四年(1819)县设县城东洋、西洋、峡山东山及和平围外4寮,收容麻风病患170人。是年,豁免自嘉庆十五年至二十二年()未完地丁和缓征带征的银粮。 嘉庆二十五年(1820)夏,疫病大流行。 道光元年(1821)张均(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道光二年(1822)二月,严禁白银出口,令督抚和海关监督,派员巡查出口洋船,不准偷漏银两与外洋交易,只能以货易货。秋七月旱。是年,李应均(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道光三年(1823)刘怀谷(福建省龙南县人)任本县知县。 道光六年(1826)秋九月旱,至次年五月始雨。张永津(安徽省祁门县人)署理本县知县;王鼎辅(江苏省江宁县人)任本县知县。
道光七年(1827)春旱。秋八月初五日飓风大作,夹潮势,沉舟坏田庐不可胜计。 道光八年(1828)十一月,禁止行使光中、景盛、景兴、嘉隆等掺杂的外国钱,对私自浇铸者严拿究办。 道光十年(1830)六月,朝廷颁布查禁内地行销鸦片章程。至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颁布查禁鸦片章程共39条。是年,邹亮(辽宁省建昌县人)任本县知县;王履祥(河北省大兴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道光十二年(1832)春,雨雪坏秧。秋八月十三日飓风大作,海潮汹涌,咸潮害秧,连岁荒歉,民掘草根树皮以食。秋九月陨霜,冬稻歉收。 道光十三年(1833)倪澧(浙江省长兴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道光十五年(1835)是年,因皇太后六旬寿诞,朝廷谕查明豁免道光十年(1830)以前民众积欠的银粮。是年,王履祥回任本县知县;盛济川(未详籍贯)接任本县知县。 道光十六年(1836)吴均(浙江省钱塘县人)任本县知县。 道光十八年(1838)是年,知县吴均、教谕黄钊督建东溪水闸(7孔),拒咸蓄淡,开凿引水沟渠总长80多里;建造钦和、崇让等桥梁16座,解决黄陇都和峡山都等地的农田灌溉与饮用水源。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台风暴潮冲毁沟渠,东溪水闸7孔填塞,吴均又捐廉2500两,在原闸南侧重建东溪水闸5孔。今存。是年,申禁:“家藏鸦片烟具处死;官吏受贿罢官。”是年,杨砥柱(未祥籍贯)署理本县知县。鱼肉士民,激变革职;吴均回任本县知县。 道光十九年(1839)是年,知县吴均在县城北门外龙神庙左侧创建登龙书院。是年,史朴(又名史兰溪,河北省遵化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史朴捐俸、武进士萧焕新(邑人)主持重建聚圣塔,翌年建成,教谕黄钊撰《重建聚圣塔记》碑文。 道光二十一年(1841)吴均三任本县知县。知县吴均谕士民董修海门城。 道光二十二年(1842)洋乌都深溪、山门城因争水械斗,经知县吴均弹压调处,勒碑重申道光十九年械斗后经调处的轮水期水规。 道光二十三年(1843)张深(江苏省丹徒县人)、丁嘉藻(河北省大兴县人)先后署理本县知县。九月,按察使孔继尹到县,查勘知县张深在举练都梅花查捕抢夺罪犯郑端吉时遇害事,处决杀人犯郑端吉、端科兄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寿祺(汉军人)署理本县知县。佣工黄悟空(直浦都堂后人)创立双刀会,会众数以万计,遍及潮州9县。十一月初,潮州知府吴均领兵勇至门辟“围剿”,林大眉等60余名会员在战斗中被捕;同月二十四日,双刀会会众数千人围攻揭阳城,兵备道李璋煜领知府吴均、潮阳知县寿祺等驰兵镇压解围。后,黄悟空为其妻弟出卖献官被杀。双刀会骨干徐善、黄大头、黄佛保、李阿乖等相继被捕杀,双刀会遂解体。 道光二十七年(1847)郭汝诚(山东省济宁州人)署理本县知县。 道光二十八年(1848)王治溥(湖南省零陵县人)、韩凤翔(河南省章邱县人)、李福泰(山东省济宁州人)先后署理本县知县。
道光二十九年(1849)冬十月疫病流行。是年,韩凤翔二任署理本县知县。 咸丰元年(1851)大有年,1石谷仅值钱800文。冬十月淫雨连旬。是年,对道光三十年(1850)以前的积欠正耗银粮,一律查明豁免。 咸丰二年(1852)王治溥(回任)、李润(汉军人)署理本县知县。 咸丰三年(1853)汪政(河北省大兴县人)署理本县知县。是年,大量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引起通货膨胀,8年后停止使用。 咸丰四年(1854)三月,大长陇(今属普宁市)人陈娘康与梅花(今属金浦街道)人郑油春在陈店圩率领农民起义反清,在南山绸岭安营扎寨,转战潮、普、惠各地,坚持反清数年(详见“专记”《陈娘康起义》)。六月,普宁县北山许亚梅与阳夏林阿廷、赤岩头吴阿千等,聚众万余人,立贵屿杨臣尧为帅,率众围攻普宁。是年,钱伯承(山西省山阴县人)、陈文修(福建省晋江县人)先后署理本县知县。 咸丰五年(1855)夏初,发生鼠疫,连年流行,至民国12年(1923)3月乃平息。全县207个图里发病达28万多例,死亡14万多人。是年,王惠溥(浙江省仁和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咸丰六年(1856)夏六月地大震数次。 咸丰七年(1857)米腾贵,斗米文钱。官绅设厂平粜月余,米价才稍稳定。是年,张邦泰(江西省泰和县人)、张国宾(山东省济阳县人)先后署理本县知县。
咸丰八年(1858)夏六月,大瘟疫。秋八月十五日夜飓风大作,雨涨。飓发剧烈,实数十年所未见。招收都渔船十存二三,人死者数十,邑城内外皆震荡,瓦石争飞,有船由甲子所负篷随风飘至南塘围墙始坠,相去百余里。是年,郝有金(甘肃省皋兰县人)署理本县知县;吴裕徽(广西省昭平县人)任本县知县。 咸丰九年(1859)秋八月初二日飓风暴发,树木焦。是年,许宝珩(福建省台湾府善化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咸丰十一年(1861)王文炯(陕西省大荔县人)代理本县知县。是年,本县始出现钱庄,也称银号。 同治元年(1862)陈坤(河北省大兴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同治三年(1864)秋七月初六日大水,至十四日乃霁。城外水深三四尺,城内直涌至大成殿下,水灾莫此为甚。是年,太平军康王汪海洋攻占福建的诏安、平和,进逼饶平,挥军入嘉应。密派林亚吕入潮发动策应,事被侦悉,林亚吕在潮阳被清军捕杀。是年,冒澄(江苏省如皋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同治四年(1865)俞增光(浙江省钱塘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同治五年(1866)朝廷谕广东督抚,对沿海各州、县沙田认真丈量造册,按亩升科。 同治六年(1867)周承熙(江苏省武进县人)署理本县知县。英、德等国轮船入汕头。怡和、鲁粦、太古、新昌、德记等英、德、法、美洋行相继开设。并用潮阳人萧鸣琴、林邦杰等多人为买办。飓风海浪激坏和平桥7孔,乡人范陈盛重修。 同治七年(1868)刘兆霖(湖北省江夏县人)任本县知县。 同治八年(1869)张璇(甘肃省古浪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同治九年(1870)经总督瑞麟、巡抚蒋益澧据实上奏,奉旨准以新例撤办积案。潮州兵备道吴赞诚、潮州镇总兵方耀奉令来县清办积案(俗称清乡)。共“惩办著匪三千多人,征收旧粮银百余万两,缴炮械数千件”。冬,海水澄清一月。是年,峡山都简朴人李阿梅川走暹罗,始创侨批业。是年,粟资深(广西省平南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申禁种植罂粟。是年,总兵方耀主持筑牛田洋大堤40多里,建西胪大关、三斗门、灰关、四成等水闸和崎路仔引水渠;开凿并展宽潮水溪,自直浦都的竹桥经尖头山、石井、凤山、西胪至桑田港北,全长70里;封堵塭嘴,将纳潮进水口上移至涂溪嘴;围垦三斗门至桑田海滩1万多亩,每年收取租谷3万余石。是年,樊希元(湖北省大冶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同治十二年(1873)峡山、黄陇、举练、贵山、附都、洋乌6个都的绅耆倡议、总兵方耀拨款在峡山蝴蝶山南麓创建六都书院,并置租300余石,作常年经费。在县城西门内凤池巷新设育婴堂,计房屋16间。 同治十三年(1874)秋八月十三日飓风大作,海门渔民死者千计,船只多覆。是年,马友付、马旧铜创永丰发批局于峡山都田中央,专营暹罗侨批业。是年,竹山、直浦两都绅耆倡议、总兵方耀拨款在门辟(今关埠镇)司署前创建奎光书院,并置租160石,作为书院经费。是年,叶大同(福建省闽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光绪元年(1875)设办团练(也称民壮、乡勇)。是年,总兵方耀捐置书籍于东山书院。 光绪二年(1876)总兵方耀、署知县叶大同等倡议,在县学宫之南创建培元堂(即文祠,祀历代先贤)。祠置学田,充教育经费。还向富家劝捐筹款,资助贫寒诸生赴省上京应试,并规定捐款者可立其祖先牌位在祠中陪祀。 光绪三年(1877)徐宝符(江苏省昆山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光绪四年(1878)秋飓风,拔木倒屋。冬十月十二日城濠水淡,阅三日复旧。冬十二月二十八日酉时地震。直浦都屋宇倒塌,压死压伤多人。是年,贵山都贺陇、溪边争灵山水械斗,由惠潮嘉道调处。是年,樊希元兼理、张璇二任署理本县知县。是年,峡山都盐丁人郑世泽捐河南省赈银1000两,光绪五年(1879)捐山西省赈银1000两,光绪七年捐河北省赈银2000两,俱奉旨准予建坊,额曰“乐善好施”。是年,盐昂贵,每斗钱700文。 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十六日午刻,有水自练江口喷起,呈圆柱状,红色而味腥,分流入沙陇诸港,三日后才停止。黄陇都永丰钟盛壁的子孙开办的胜利号、义成号、和丰号、成合号4家犁鼎店联合创办钟翔龙鼎厂,址在乌鸦圩(今两英镇),并经府、省两院和朝廷各级核准,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开工铸造。是年,总兵方耀在竹山都西田(今属河溪镇)东畔建设方厝局。该建筑有厅、房、厨、厕、浴室等,是方耀的亲属在桑田收租的住地和仓库。是年,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附办师范传习所,年余停办。 光绪六年(1880)冬十月二十六日城濠水复淡。是年,刘兆霖(湖北省江夏县人)二任署理;晏赐书(江西省庐陵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光绪七年(1881)秋八月二十二日午时,招收都酒瓮山下出现龙卷风,卷去小船无数。 光绪八年(1882)于黄陇都古溪(今属两英镇)南畔建天主教堂的老堂部分,为土木砖瓦建筑,长方形,长约7.5丈、宽约3丈。宣统二年(1910)前后,连接老教堂之后,续建新堂部分,建筑形式西欧化,有法国式的拱形屋顶,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宽与老教堂近似。是年,周恒重(湖北省黄陂县人)任本县知县。秋八月旱。贵山都后沟与东寮因争水械斗。 光绪九年(1883)夏秋六至八月大瘟疫。是年,晚稻大丰收。是年,在海门大屿始建晴波塔。塔高4.8丈,8面5层。塔基为石砌结构,塔身为贝灰三合土结构。 光绪十年(1884)由原潮州镇总兵方耀主持拨款购置作教育经费的学田租产全部归县儒学署收管。是年,知县周恒重主持,张其?等编纂,重修成《潮阳县志》。是年,刘秉奎(江西省信丰县人)署理本县知县。 光绪十一年(1885)春二月二十八日申时,直浦都旗头降雨雹,大如钵,屋瓦多打碎,伤人畜,渐远渐小,或如卵、或如弹。 光绪十三年(1887)是年,贵山都东寮、后沟争鲤鱼陂水械斗,死1人,伤多人,诉讼达7年之久。是年,樊希元回任本县知县。 光绪十四年(1888)春二月二十六日,直浦都灶浦降大雨雹,在下岗、新美、新基洋、人家头一带,雹粒大如碗、小如豆,伤屋瓦、人畜。黄陇都寨仔、拱桥争溪水械斗,先后死10人。金瓯印度尼西亚“客头”陈阿哀兼营印尼侨批业。冬十二月二十、二十一日大雨,寒,北风疾,雨转雪,山上积雪尺余,为潮境数十年所未见。 光绪十五年(1889)陈垲(天津市人)任本县知县。正月十六日,峡山都溪头上厝、下厝争溪水大械斗,双方各建碉楼对垒,死100多人。经知县陈垲调处,于是年十月三十日勒石定轮水期。 光绪十六年(1890)市面贸易、金融收付一律以花边鸟银元(墨西哥制,每元重7钱2分)为标准单位。是年,县城人萧鸣琴创办汕潮揭轮船公司,投资5万银元,购置客轮4艘,行驶于汕头、潮阳、揭阳间,为本县轮运之始。关埠始建码头,成为中转站。是年,刘德恒(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光绪十八年(1892)秋八月旱。是年,何福海(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光绪十九年(1893)丁镛(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冬十一月二十八日起严寒,雨皆成冰,深山穷谷积雪二三尺,至翌年四月始消,草木多陨,时有人畜冻死。 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七月十一日地震,民房倒塌百余间,压死男女5人。是年,直浦都厦林黄武贤(原云南省提督)、黄金福(曾任潮州镇总兵)叔侄主持开凿南炮台18里潮水溪引水支流,并“会里”立约,刻碑维护。 光绪二十二年(1896)邓景临(贵州省贵阳市人)任本县知县。 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旱,闰三月至四月大旱,米谷腾贵,饿殍遍野。邑平和东商人林士藩倾一半家资捐银1200两济荒,获省宪褒赐“一乡善士”匾额。黄陇都洋汾陈、洋汾林争寨前溪水发生大械斗,持续9年,双方死150多人,逃亡南洋群岛100多人,交界田园丢荒1000多亩。庄允懿(江苏省阳湖县人)任本县知县。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初,丘逢甲(台湾人)应聘为东山书院山长。丘主讲2年,致力改进教学,介绍西欧科学文化。学风良好。三月,县城棉安善堂开工建筑。翌年,贵州省籍戊戌科状元夏同和题匾。五月,朝廷诏书各州县大小书院一律兼习中西之学,以州、县的书院改为学堂,民间祠庙不在祭典者一律改为学堂。所有官立、私立、族立者均应依《钦定学堂章程》办理。是月,魏神父(法国人)在峡山都望上(今属沙陇镇)创建天主教堂,建筑面积约54平方丈。民国16年(1927),彭神父续建。1985年,神父陈时臬主持修建。是年,张广汉(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是年,金瓯人、原在新加坡开设锡廊的老华侨陈敬初创捷兴批局,并于金瓯开办陈振兴信局,经营新加坡侨批业。 光绪二十五年(1899)儒学署改称劝学署,仍由教谕、训导主持。汕头设立保商局,怡和洋行买办、邑绅萧鸣琴任正董事。光绪三十年(1904)保商局改组为总商会,公推萧鸣琴之子萧永声当总理。 光绪二十六年(1900)海门人姚英记、王裕成创办渔网行,发展渔网织造业。裴景福(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河西栅三厂盐场修复。是年,徐书祥(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旱。三月,县始征沙田捐;六月始征烟膏捐。五月十日,县城人李伯河在署前街首办邮局,称潮阳大清邮局。是年,田赋开始带征三成附加捐。是年,始创界河私塾学堂,后改为界河高等小学,为潮(阳)普(宁)二县联办。是年,峡山都上寨人、原在马来亚槟城开锡廊的老华侨马阿二创马合兴批局,并在和平开设同名马合兴信局,经营槟城侨批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夏四月初大水。六月二十七日夜飓风暴雨,海门渔船漂没,西北竹山、直浦两都稻田被淹。冬大雪。是年,黄陇都古溪私办信丰人力机织布厂开业。拥有织布机166台,工人逾千人,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地区。是年,实行新学制,初、高等小学均为4年毕业。翌年,初等小学改为5年毕业。宣统二年(1910),初等小学又改为4年毕业。是年,傅汝梅(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光绪三十年(1904)春夏之交,直浦、洋乌两都鼠疫流行,仅福仓死75人,大布死800多人。是年,东山书院改办为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总教习陈枚(广东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是年,县城各坊开始自办巡警。是年,俞煐(未详籍贯)任本县知县。 光绪三十一年(1905)二月,县城责令巡勇28名,承担城区查缉盗贼、盘问奸伪。八月,朝廷诏书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所有会试和各省岁、科试一律停止。是年,峡山都田中央人创办的永振发批局开业。县城人郑松兴、林远合、刘喜合,黄陇都瓯坑人陈四合相继开办侨批业。是年,县劝学署改称学务公所,址在培元堂,所长萧凤翥(本县人,举人)。是年,东山高等小学堂附办师范传习所(年余停办)。是年,董元度(福建省闽县人)任本县知县。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夏间,洋乌都鼠疫复发,死者甚众,仅大布死500多人。六月,潮州镇、南澳镇各绿营官兵全部裁撤,各州镇从原制兵内募精壮的为新勇,潮阳奉命招80名,至清末革除。九月,县学务公所改称劝学所,所长陈秀升(贵山都华美人,贡生),视学张香泉(贵山都赤寮人,贡生)。十一月,本县人萧永声获准集资首办汕头自来水厂。是年,北美宣道会派美籍牧师陆亚当进驻县城龙井教会;北美宣道会与岭东基督教浸信会在县城龙井合建华美医院,院长陆亚当。美籍医师鲍立基、何约翰始用西药治疗伤风感冒等常见病。是年,县廓、附廓、招收、砂浦、隆井5个都的绅耆创办五都高等小学堂,倡立者萧永康。址在县学宫。首任总教习许与乔(县城人,贡生)。是年,竹山、直浦两都士绅组织校董会,改奎光书院为奎光高等小学堂。首任总教习林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旧址游玩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