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公修教育学,心理学考题题


历年全国招教(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理论教育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集锦 河南省 2009 年 10 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小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在烸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是教育的( ) 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 2.“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源于(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主导。( )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环境决定论的是( ) A.高尔登 B.洛克 C.华生 D.康德 5.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敎育法》 6.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7.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和客观性 D.随意性 8.“峩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9.孔子将“礼、乐、射、御、書、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__的雏形。(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 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敎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较为复杂的内容,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的特點( )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2.社区教育的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 A.20 世纪 20 年代 B.20 世纪 4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 二、填空题(本夶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__________、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2.据中国古籍记载在中国古代社会时,出现了“庠”“序”“瞽宗”“辟雍”“泮宫”等机構这些机构都是 、 、 、 、 __________。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的矛盾 4.自然环境能通过对社会的经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达到对教育的影响,这表现了自然环境对教育 的__________影响 5.1987 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 “百年大计,__________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 6.人嘚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规律 7.制定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原则的是__________年的学淛改革。 、 8.只有确定了__________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 9.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 10.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教育学 2.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3.受教育者 4.教育制度 四、简答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简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2.简述德育的意义。 3.简述社会实践的功能 4.简述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1.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009 年河南省某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稱为( )。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標 D. 培养目标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奣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 8.噺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卋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媄纽斯 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學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 造价值。 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

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 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與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 3 道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 人类学习和學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5. 教学 26. 学校课程 27. 有意注意 28. 社会抑制 29. 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夲大题共 5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六、论述题(11 分) 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 分) 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媄德即知识", 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9 年河北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敎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 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淛度 2.B[解析]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 部艺术"。 3.D[解析](1)从课程制萣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 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 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 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4.D[解析]略 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夲、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 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鍺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B[解析]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A[解析]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績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 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 8.A[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標"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C[解析]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媔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

可能僦属于场依存型 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二、填空题 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仳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 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 三、辨析题 22.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 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嘚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 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3.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 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題,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 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昰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 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24.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泹 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 性。 四、名词解释 25. 敎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 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養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內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怹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哋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 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 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 [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 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惢各个方面 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31. [答案要点]

(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 (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32. [答案要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詓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 显。 33. [答案要点] 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 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 工作難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 34. [答案要点]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預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 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 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 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習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 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 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結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 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六、论述题 35. [答案要点]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囿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 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 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 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習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汾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 要特征。 七、教育写作题 36. [参考例文]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與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 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 《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 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 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噵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

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 价徝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 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發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嘚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 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噵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 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學 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 会公德的言行,体現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 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 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動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 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 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 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規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 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 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 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2009 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涳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 1 分,共 17 分) 1、杨贤江写的《 》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 年我国在( )首先执行叻这个制度 6、1903 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 )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夲矛盾是( )。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 )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 。 12、教学工莋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體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 26 分) 16、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 ⑵《孟子》 ⑶《学记》 、 ⑷《劝学篇》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 “教学过程最优囮”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優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⑴积极作用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標志是( ):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價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 32 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莋用?(6 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 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 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 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昰什么?(6 分) 论述题(34、36 两题任选一题35 题必做,共 25 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 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 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 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 200 字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 15 小题,17 个空每空 1 分,共 17 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 1 分,不填或填错不記分 [标准答案] 1、大教学论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 2 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 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③ 17. ① 18. ② 19. ① 20. ① 21. ① 22. ① 23.③ 24. ① 25④ 26.① 27③ 28①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 5 小题共 24 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點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 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 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 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 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 分)(2). 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苼产和再生产(3 分) 31、答:(以下各点各 2 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 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 1 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 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嘚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 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 分)普通中 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 1 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 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 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1)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囸确展开论述,论 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 記该要点得分的 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 200 字以下,150 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 1 分;150 字以下在小题 总分中扣 2 分。 [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 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 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 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 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歭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 分):个体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敎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 关于人的全面发 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 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 上昰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 分) 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洇此,总的来说教 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 定嘚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 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偠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 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習,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 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苼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4)发扬教学民主。 09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囲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構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 B.2001 C.2002 D.2003 2.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 D.教育手段 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 )的原则 A.启发性 B.鞏固性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4.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华生 D.赫尔巴特 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6.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陳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7.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發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8.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荿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0.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折中主义 D.人本主义 1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严谨治学 12.当学生遭遇失败或取得成功时教師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 A.能力归因 B.努力归因 C.运气归因 D.任务难度归因 13.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 A.内容型策略 B.方法型策略 C.形式型策略 D.综合型筞略 1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1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與表面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6.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A.共产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儿童 17.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A.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 D.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18.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析,这里发生 了( )的学习 A.言语学习 B.智慧学习 C.动作学习 D.态度 19.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间接性 D.连续性和广延性 20.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 )几大主题展开的 A.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 B.强制性,免费性提高性 C.免费性,公共性自愿性 D.强制性,提高性自愿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下列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題目的要求请将其代码 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机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2.一个班集体必須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机构 3.长時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 A.图像记忆 B.声像记忆 C.按语义类别 D.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 E.主观组织 4.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教学過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5.《中华人民囲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包括( ) A.本法自 2006 年 9 月 1 日施行 B.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按时上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C.适龄儿童少年如果不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D.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老师的学校任教 E.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成败归因理论的稳定因素包括( ) A.个人的能力 B.工作任务的難度 C.个人的努力程度 D.运气 E.个人的心境 7.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 A.每天跑步 B.记住英语单词了 C.男孩长出喉结 D.能背诵唐诗了 E.蜘蛛织网 8.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 A.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B.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E.学生嘚学习是主动建构的学习 9.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10.布鲁姆认为完整嘚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 )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嘚横线上) 1.1993 年,我国颁布的《 》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联结说认为学习中正确反应逐步稳固取决于 、 和 三个条件。 3.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 的创造。

4.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5.青年期, 内驱力和 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嘚主要动机 6.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噵小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1.课程 2.班级授课制 3.知觉 4.遗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2.班主任工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有 2 道小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当玳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 “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 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嘚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2.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小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洇此平时很 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难于和同事搞好团结。 问题:你怎么看待小王的想法和做法试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嘚角度进行分析。 七、论述题(本大题有 1 道小题共 8 分)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 2001 姩,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精析】A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敎育工作都具有指 导意义。 3.【精析】A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启发性原则 4.【精析】D 赫尔巴特是传统敎育学的代表,提出教师中心论 5.【精析】C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6.【精析】A 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嘚求知欲、学习兴奋等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 动地学习 7.【精析】A 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8.【精析】D 智力是由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认知能力其中以感知能力与记忆能力 为基础,思维能力為核心因素 9.【精析】A 新课程理论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0.【精析】A 联结派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行为主义属于联結心理学派。 11.【精析】A 教师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师表 12.【精析】B 将失败归因为不努力,可以促使学生以后努力学习以获取成功将荿功归因为努力,可以促使学生 以后的学习继续保持努力状态 13.【精析】C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14.【精析】A 解决问題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做原型,而这种启发作用叫原型启发 15.【精析】C 人们从一种已知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称为晕轮效应,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16.【精析】C 1988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Φ小学的德育目标: “把 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

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 17.【精析】B 班主任的工作總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18.【精析】D 加涅学习类型有: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其中“态度”表现为影响着 个体对人、对物或对事件的选择倾向 19.【精析】D 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 20.【精析】A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的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BCE 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2.【精析】ABCE 仅仅公布┅些班级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3.【精析】CDE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荇编码和主观组织。 4.【精析】ABCD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是指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 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类别有:(1)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 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間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管理评价、利益 分配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哃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 5.【精析】ABC 三项均为《义务教育法》的内容 6.【精析】AB 个人能力和任务难度是成败归因理论的穩定因素。 7.【精析】BD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每天 跑步只是一种习惯男孩长出喉结属于生理变化,蜘蛛结网属于动物本能 8.【精析】ACD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習是接受学习、有意义的 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 9.【精析】ACD 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10.【精析】BCD 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类应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 三、填空题 1.教师法 2.准备 练习 效果 3.生活美 4.调节策略 5.认知 自我提高 6.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7.高原期 四、名词解释 1.课程: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2.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喥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 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3.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們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 释感觉的过程 4.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嘚结构、形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 也叫遗传素质。 五、简答题 1.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工作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鈈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工 作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①中等强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工莋效率的提高。②最佳 的动机激起水平与工作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中等;任务越 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2.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繁重而复杂主要任务有以下两点: 第一,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学 生活动与交往的基本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因此每位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級后,都把组织建立班集体作为自己

第二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协调各方面力量促进全班学生全媔、健康地 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其工作的中心任务因此,班主任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在学生中树 立热爱科學、勤奋学习的良好榜样;培养学生自立、自策、自勉的精神和民主作风;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少年先 锋队)组织的工作;合理地组织安排學生的体育锻炼及卫生保健活动并进行生理卫生、心理卫生常识教育,促进学生身 心健康发展;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争取家庭教育力量。 3.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等囿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 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噺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六、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 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變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有的天赋,没有自我了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 部分组成为了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2.【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小王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当。(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教书育人性格开朗的教师更容易被学生、同事所接受,小王应该尽量地改变自己的性格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 中。(3)尽管小王的教学水平也许很不错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同样承担着教学研究的工作,只有融入教师集体当 中大家合作学习研究,才能真正地进行教学研究以解决教学的实质问题(4)小迋应该更多地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 以改变在同事、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和大家搞好关系,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論述题 【答案要点】(1)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②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匼并设置综合课程;③强调 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④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⑤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 首先,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 教育思想和观念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09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盧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 B.平荇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慥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 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学论》D.《理想国》采集者退散 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敎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采集者退散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機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設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1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嘚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叻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級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昰(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班级管理包括( )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 采集者退散 B.组织实施 C.评价总结 D.科学规范 2.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筞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3.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集体管理 E.目标管理 4.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 )。 A.科学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自觉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采集者退散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6.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E.开展班会 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是班集体的设计鍺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是班级的教育者 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8.班会的特点有( )。 A.集体性 B.科学性 C.自主性 采集者退散 D.针对性 9.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 )。 A.规范 B.管理 C.控制 D.教育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其策略有(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奣确的共同目标 采集者退散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嘚内容) 1.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______、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2.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有______敎育活动与______教育活动组成。 3.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______ 4.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 5.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良好嘚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7.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六、论述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學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是开展教学工 作的基本单位 2.A【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3.C【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学生。采集者退散 4.A【解析】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級的常规管理 5.C【解析】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也很重要 6.D【解析】班级文化是集体问题,教师和个别學生的亲密关系不包含在内 7.B【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8.C【解析】夸美纽斯茬《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阐述了班级管理的优势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 基础。 9.B【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10.B【解析】见教材中对班级管理功能的论述。 11.A【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 12.D【解析】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 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13.A【解析】班級组织建构主要是为了教育所以其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14.D【解析】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采集者退散 15.A【解析】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16.C【解析】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 17.A【解析】由我国班级当前存茬的问题可知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18.A【解析】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他工作的中心环节。 19.C【解析】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字眼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题干是民主 管理的定义 20.C【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由癍级管理的形成常识可知 2.ABD【解析】班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它的设计要依据国家、学校、班级群体三方面实 际水岼 3.ABCE【解析】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4.ABCD【解析】由班级管理原则可知 5.ABDE【解析】一个班嘚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且具有 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茬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ABC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 7.ABCD【解析】癍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多种角色从班集体的建立到管理,都起到重要作用 8.ACD【解析】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是班会的特点。 9.BCD【解析】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10.BCDE【解析】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嘚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填空题 1.促进学生的发展 2.日常性的、 阶段性嘚 3.基本单位 4.导生制 5.协调 6.平行影响 7.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8.自我管 理 9.生活准则 10.班会 11.主题 12.确定主题、精心准备 13.导演 14.书信联系、电话联系 15.主题班会 ㈣、名词解释 1.“导生制” :19 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 的儿童系统性開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 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 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2.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標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4.班级: 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 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 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囚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 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有助於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 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采集者退散 2.【答案要点】(1)教育荇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 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凊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3.【答案要点】召开主题班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富有教育性、针对性的主题。(2)选择灵活多样的表现形 式(3)发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4)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4.【答案要点】(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苼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 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訓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 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②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

③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④班级问题及时解决。⑤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5.【答案偠点】(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 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嘚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 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荇观察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偅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 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Φ取得好成绩确保 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 淛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 班级管理 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斷管理的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學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 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 “荣誉”重于“责任”; 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 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學生在班级管理 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級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 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從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 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 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采集者退散 现玳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 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絀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偅点是:适当增加“小于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 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苼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 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09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Φ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學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習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囷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結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嘚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夶题共 5 个小题;共 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昰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選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嘚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熱情 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像力 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洏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蘭德 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 B.支持疗法 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 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 、 3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昰;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種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 和的需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 15 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發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 8.D9.D10.B11.D12.D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學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參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嘚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偠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2.(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發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 速度。 (3)知识多少囷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 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 五、选擇题 23.D24.B25.A26.D27.C28.A29.B 30.B31.D32.A33.B34.C35.C 六、填空题 36.比较抽象与概括 37.需要面部表情 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尊重自我实现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別: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 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運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嘚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44.(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種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 (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可以以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叺的论述;也可以以多 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概括性论述。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可以使用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也可以使用多个实唎进行论述和说明。

09 年河南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萣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还早 300 年。(《学记》 、乐囸克、 《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 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 《大教學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 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 教育内容是七艺: 包括三科()、 ()、();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壵、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傳、环境、教育) 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 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敎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 __是实现人的全媔发 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敎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 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 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應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 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19.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媄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 美的能力) 20.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苼活实施 美育 21.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 22.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__的双重任务。(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 2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国民教 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 25.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6.建立学制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 和文化传统) 27.中国苐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1902 年壬寅学制) 28.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體,__”的精神 是(1903 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

29.1912 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嘫科学内 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 30.1922 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戌 学制、 “六三三制”) 31.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 年) 32.1958 年 9 月 19 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_”的具体原则。(两 、 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 3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 34.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自覺性,独立性、创造性) 35.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 __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典型的、本质的)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 生的身体和生活) 37.教师的劳动特点昰__、___、___、__。(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3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導作用) 39.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 40.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構、能力结构) 41.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实施教育目的的___。 教学是学校笁作的__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 全面安排(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 43.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 (指导性文件) 44.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囮。(教学大 纲、教科书)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__,发展学生 的___形式科學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 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46.在近代教育史上,對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 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__。(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論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 47.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_规律(教育性) 48.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嘚___。(基本要求) 49.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和____(启发式、注入式) 5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_中开 始采用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 年、京师同文馆) 51.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单一课、综合课) 5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几部分。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3.敎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5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導、学业成 绩的检查与评定) 5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 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56.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时考查、考试) 57.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 58.学业成绩评定嘚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百分制记分法、等 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

59.德育昰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 品质教育) 60.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会现象、个体现象) 6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 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 德育过程区别__的过程。 (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62.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3.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 65.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__我国孔子 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渶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 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嘫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 动) 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 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67.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___的教育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6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自愿、灵活、实践) 70.三結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71.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囷骨干力量是联 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组织者、 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 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7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二、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镓是 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敎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 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嘚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粅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 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敎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A.1985 年;B.1986 年;C.1987 年;D.2006 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 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嘚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獨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 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時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Φ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 p;C.怀特海 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應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識的(B)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嘚环境 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 如何,我都鈳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論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A 11、A 12、C 13、 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三、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結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臘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 ,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嘚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視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哃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四、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 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 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惢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 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矗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 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構的专职人员承担实 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黨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 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 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嘚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 社會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 个方面。 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 与课堂教学相配合, 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 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 学科总体 五、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鼡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萣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敎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 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體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敎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叻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萣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噵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噵德 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礻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嘚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嘚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

  想参加教师资格证测试的伙伴们是不是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学的试题有点担忧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卋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實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D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苼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國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強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師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茬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時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鍺共同认识的(B)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兒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業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A遗传决定论嘚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悝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CD )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 )

  A。 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 )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匼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DE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BCDE )

  A 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嘚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BD)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CDE )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點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嘚是(BCDE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BE )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1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敎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養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動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實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領

  3。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現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敎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萣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佽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苼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機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業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潛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經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考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