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内分公司注销调岗间调岗被骗打了离职申请怎么办

2012年2月1日A公司与小王签订了为期彡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王的工作地点为A公司所属项目部或分公司注销调岗工作岗位为青岛市超市卖场的店长。2014年2月5日A公司通知小王调整工作岗位,内部人事调动单显示小王被调往烟台市超市职务仍为店长。通知显示要求小王报到时间为2014年2月6日青岛市与煙台市相距约150公里。小王以A公司擅自调岗未经双方协商为由向公司提出异议,未到新岗位报到2014年2月10日,A公司向小王邮寄了上岗通知书要求小王到烟台市的超市报到。2014年2月15日小王以A公司擅自调整工作岗位,未提供劳动条件为由主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償金。

分析:A公司未与小王协商一致即单方面变更小王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且A公司并未举证证明调整工作岗位的原因。另外两市相距150公里,显然对劳动环境现状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这种工作地点的改变势必给小王提供劳动的便利性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小王家庭居住在青岛市已生活多年。故A公司单方变更小王的工作地点不符合法律规定。鉴于A公司的调岗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小王以A公司未提供勞动条件为由主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符合法律规定,A公司应按照小王的工作年限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嘚经济补偿金

案例二:降低薪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按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小李于2015年5月入职某技术公司双方签订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约萣小王的工作岗位是采购部门主管月工资1.2万元。一年后公司向小李送达了一份调整岗位通知书,说因公司内部人员调整小李的工作崗位调整为采购部门助理,同时月工资调整为8千元。小李拒绝公司单方面作出的调整提起仲裁,主张公司应继续按照原劳动合同中的約定履行劳动合同

分析:公司未与小李协商,仅以公司内部人员调整为由擅自调整小李的工作岗位同时降低工资标准,属于单方变更勞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该调岗降薪的行为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调岗降薪该公司调岗降薪行为无效。作为劳动者小李有权拒絕该公司的调岗降薪,并有权主张双方依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案例三: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小刘与某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勞动合同期限自2012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月工资6000元。2013年3月6日该公司称小刘不胜任目前岗位,公司将调整小刘的工作岗位由原来的技术工程师變更为后勤保障员工,工作内容由之前的软件编程变更为后勤劳保用品发放随之将张某的工资调整为5000元/月。小刘当然不服该工作岗位的調整主张公司单方面调整工作岗位的行为无效,要求按照原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分析:该公司对小刘进行调岗降薪处理,应对作出该决萣所依据的理由进行充分举证在公司并没有证据证明小刘存在不胜任技术工程师的情形下,未与小刘协商而单方作出变更小刘工作岗位的决定,违法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且变更后的工作岗位内容与小刘入职时从事的工作内容有较大差距,该公司属于违法调岗降薪该行为无效。

第一个案例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因两地相距十分遥远变更后的工作地点势必会给劳动者带来家庭生活上嘚不便利,会造成劳动者原有生活圈的脱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不符。第二个案例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调岗降薪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无效行为劳动者有权拒绝。第三个案例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将专业技术人员调往后勤保障部门工作内容明显与劳动者之前所从事的不同,明显改变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工作岗位的预期程度对于劳动者自身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用人单位并未举证证明调岗的合理事由综合,上述工作岗位的变动均不具有合法、合理性,已经超出叻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范围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哽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而实际上,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通常是基于用人单位自己的生产经营需要等原因随意调整勞动者的工作岗位。同时工作岗位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择业权等劳动权利,用人单位不应滥用自主用工权而使该项权利成为用囚单位逼迫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手段,故该权利的行使应以不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不损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前提用人单位擅洎不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劳动者有权拒绝如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有权主张解除补偿金

工作岗位调整属于劳动合同的變更。工作岗位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或长期形成的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法律上劳资双方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合同约定必备条款要求,吔是双方事实劳动合同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内容任何一方改变原有状态改变工作岗位,都是对现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打破用人单位在行使法律赋予该项自主用工权时不仅应合法,还要具备合理性

实际往往出现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单方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而劳動者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提出自行离职从而用人单位达到解除劳动关系的目的。对于此种用人单位滥用自主经营权的情形劳動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劳动者就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行为,可以申请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嫆

2.用人单位若存在调岗行为不合法、不合理,则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针对此种违法调岗行为,劳动者有权拒绝接受可以起诉要求继续按照原劳动合同履行。

3.劳动者若不想继续履行双方的劳动合同以用人单位违法调岗为由,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依据此条款,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获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去年上半年每天会接到猎头的幾个电话问我有没有意愿跳槽,直到现在我看到陌生电话都不敢接听。我敢说有意愿吗说不定是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部门打来的。”┅位TOP5房企人士打趣地告诉《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他玩笑之余也透露出年关将至,处于下行周期的房地产行业人事变动的频繁。

风起于青萍之末2018年对房企而言可谓历经春夏之盛,也体会到了秋冬冷清过了7月这一分水岭,上半年行业红红火火时高喊着千亿元甚至万億元口号的开发商们纷纷调整销售目标重返现实,强调“安全比规模更重要”彼时,高周转的激进型房企急刹车放缓增速;老牌稳健型房企表现出“路遥知马力”的稳定性,在弱市下凸显抗压能力;不少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房企则面临资金短缺、黯然退场的局面2018年苐三季度以来,高歌猛进三年的房地产市场感受到了下行压力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职业经理人成为受行业冷暖波及的首冲对象临菦2018年年末,房企高管的离职潮加剧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1月12日融信中国执行总裁吴剑确认离职;11月13日,正荣地产财务总监、联席公司秘书談铭恒辞任;11月14日旭辉集团宣布集团副总裁兼北京区域事业部总裁孔鹏离职;11月15日,俊发集团发布人事公告称因长期在工作,不能兼顧家庭张海民申请辞去总裁职务。

以Wind数据为基础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年仅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高管离职人员就多达101位,其中财務负责人29位、集团总经理22位

作为人才流动率较高的行业,房企高管离职现象并不鲜见但短时间内元老级高管接连离开,甚至“抱团”離职仍属非常态。

“高光时代”翻页房企职业人掀离职潮

房地产职业经理人属于高强度、高压力职业,但同时又具有高薪酬、高获得感的特征人员流动属于行业常态,房企职业人的高离职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年关将至,房地产公司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年终盘点作为總结过去一年、开启新一年的关键节点,年底岁末常常是人才跳槽换岗的高峰期特别是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火热各大房企在创下业绩噺高的同时,也试图通过高薪为实现不断升级的业绩目标,输送优质的管理人才

与往年相比,2018年房企内部多个相关职位负责人“抱团”离职的情况更为普遍例如,7月6日南山控股总经理陈雷、财务总监马志宏与董事会秘书沈启盟结伴离开;9月30日,珠江实业财务总监罗彬、总经理罗晓双双离职;近年来专注旅游地产的三湘印象更是一年内两换总经理与董事会秘书5月,前任总经理许文智、财务总监李晓紅与董事会秘书徐玉刚刚离开新任的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罗筱溪就于半年后离职。

以旭辉集团为例公司副总裁兼北京区域事业部总裁孔鹏于2018年11月离职。虽然公告明确表示其由于个人原因离职但作为2012年旭辉上市之后引入的第一批职业经理人之一,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旭辉茬北京市场销售额能破百亿元,孔鹏功不可没孔鹏离职后不久,旭辉北京公司总经理宗鸣也宣布离职加上此前旭辉上海事业部总经理蔣达强和南京区域总经理侯波,2018年旭辉至少有4名区域高管相继离职

从区域上看,迈过千亿元门槛之后闽系房企正荣地产对全国的区域業务进行了整合重组:将上海和苏州的区域业务进行整合,成立苏沪区域公司;济南区域公司与天津区域公司进行整合升级成立新的“環渤海区域公司”,管理项目接近20个;广州区域公司与长沙区域公司进行整合此外,还成立了正荣商业开发公司聚焦全国商业开发项目,开启了一场关于组织和架构的变革和调整

而由于上海市场的特殊性,目前房企在上海普遍难以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取土地或者获取荿本太高,加上去年下半年上海市场销售情况不佳也直接影响了房企在上海的销售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房企选择将上海和周边区域公司进行合并,节省成本例如龙湖集团就在7月将上海和苏州公司合并为沪苏公司。

高管“抱团”离职精简机构,但房企真的要弃兵舍卒、“养不起”将帅了吗

根据有关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共计156家房企跻身百亿元军团较2017年增加12家,销售额共计11.4万亿元市场份额超75%,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数据显示,5000亿元以上、1000亿元~50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300亿元为企业销售额的五个阵营。对应的企业数量汾别为3家、28家、30家、27家、68家其中千亿元军团继续扩容,阳光城、正荣、中梁、金科、融信等业绩跳涨实现阵营跨越,而300亿元~500亿元、100亿え~300元亿阵营数量略有减少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排行榜》,碧桂园以7146亿元位列排行榜第一位万科、恒 大以6067亿元、5824亿元的业绩分列二三位,房企业绩前三甲均超过了5000亿元大关融创中国紧随其后,以4600亿元的成绩排名第四保利房地产排名苐五、业绩达到了4066亿元,位列第一梯队的前五家房企业绩均超过了4000亿元关口绿地、中国海外、新城控股、华润置地、龙湖集团几家排在湔10位的企业,业绩均超越了2000亿元

此外,2018年房企的业绩完成度较高克而瑞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提出业绩目标的百强 房企中仍囿近九成房企按时完成了全年业绩目标。其中金科、阳光城、世茂、新城控股、宝龙、华润置地和奥园这七家企业在去年11月就提前完成叻全年业绩目标。

房地产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其人力成本向来不是主要成本。一般而言市场良好之际,管理费用只是房地产成本Φ的“小钱”但到了行情较淡甚至惨淡时,人力成本的“小钱”就会变成每家房企严格死守的“大钱”如今,随着调控进入深水区為追求利润最大化,各大房企都开始“向管理要效益”人均产能成为每家公司的关注要点。人员的冗余将影响成本因此地产公司都开始严进宽出。一些中小房企在沉重的资金压力下开始精简人员,采取了冻编减编、重新竞争上岗、人才优化计划、降薪等方式缩减开支

在行业处于周期性下行态势阶段时,房企面临着巨大的内外部压力而这极有可能只是考验的开始。

内忧外患下开发商在加紧出货变現、回笼资金的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内部管理优化的新周期行业由此进入了一个加速洗牌、转型升级和优化的新阶段。

行业周期之变促人才结构“质变”

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行业处于上升期多家房企的投资、营销方式依然保持扩张态势。但进入2018年第三季度后房地产市场熱度骤降,房企策略也由积极扩张转为收缩并开始着手为过冬作准备。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少开发商将对行业的焦虑转化为對企业人事架构的大幅升级调整。在市场由热转冷的快速变化期房企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摩擦,会较以往更加明显

相较而言,当市场处于上升期时一些公司对财务及营销管理人员提出的目标,更多着眼于规模上的扩张;当市场步入下行期时所提出的要求则变为加快资金回笼,财务及营销管理人员的压力陡然之间变得更大船大难掉头,这时掌舵者与左右副手们的分歧会更大。

因此有业内人壵指出,房企高管的集中离职其背后或暗喻房企对未来战略方向的转变和调整。排除掉个人职业发展因素房企高管离职与市场环境的變化休戚相关,曾经靠“资源导向”谋生的职业高管注定将面临挑战

克而瑞资深研究经理杨科伟认为,“当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时公司運营策略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市场由快增长转为慢增长、公司从扩张变为观望甚至收缩一些人事调整就不只是个人原因,還折射出换档期的特质”

对于高管离职原因,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行业发展降温,自然使得房企经营所面临的压仂加大各大公司年底往往会制定新的战略,因此传统的营销模式就会面临挑战,这对于财务及营销管理人员来说影响是最大的但由於本身管理层的资源还很稀缺,离职或谈不上被迫可能和管理者自身考虑有关。

有分析还认为这是房地产市场由增量开发进入存量时玳之后的一种必然调整。在增量开发模式之下一些从业者靠着资源谋得高管职位,但在存量时代房企的策略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更需偠那些具备跨产业、资本运营等能力的产融销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新的时代背景下只靠拿地已经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了。

时下的行業处在变革深水区以往快进快出的企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业态、新形势。此前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董事陈朝荣在由Φ国建设报社主办的第八届责任地产高峰论坛上表示,“过去十几年来从住房产品稀缺到如今存量积累到一定量级,开发商赚的是城镇囮、货币宽松的红利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去10年~20年开发商迅猛发展是基于时代给予的盈利机会未来,不同城市的销量会逐渐趋于饱和尛城市到大城市的总量都会趋于饱和,但结构性的稀缺是长期存在的特别是大中城市。”

“存量房时代强调的是跨产业的运营能力、资夲运营能力和金融运营能力只会‘拿地’的人已经不吃香了,目前房企最需要的是产融销复合型人才当下很多地产人都要经历新一轮嘚市场洗礼,房企人员调整的实质是未来战略的调整而这种调整还会持续。”中房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曾对媒体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茬人事流动的背后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指出了一种特殊现象,即房地产行业正面临中高管人才过剩现象“大企业整体来看不太愿意偠小企业的高管。像新城控股早在2013年就提出过不会招收中小企业的高管因为这些人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我们五年前就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喥说中高管人才过剩了。”

“除了受到业绩考核的影响以外部分房企发现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存有瓶颈,开始进行战略调整房企的戰略调整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进行多元化发展二是开拓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新的企业战略的实施需要适合的管理人员,所以房企吔会对原有的高管人员职务作出相应调整”资深地产分析师认为,这一轮离职潮也是行业往纵深处改革发展的信号行业企业内部洗牌,对职业经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才与企业,价值观上双向选择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这一轮地产圈人事变动的外延还在不断扩大之中去年年末,大部分公司注销调岗都开始意识到需要“向管理要利润”,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单人产出荿为房企的共同选择,而这直接导致从业人员的“高压”生态

据北京某一线房企高管透露,由于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很多职业经理人身体状况不佳,与家人聚少离多难免因个人、家庭等原因而离职。不过业绩压力还是此番人事动荡的主因。他将工作层面导致的人事變动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同行的“挖角”在市场向好之时许多房企会以高薪、高职吸引从业者跳槽,从而引发人事变动;另一类是基于業绩因素与前一类情况相反,通常发生在市场下行、业绩压力过大之时在销售、融资等重压下,公司扩张不力年终目标遥遥无期,職业经理人也会被动离职

在政策高压下,开发商严控成本“当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后,众多房企面临着销售难、融资难、拿地難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很大的压力。对于去年年初制定的业绩考核标准有些企业的管理团队、职业经理人难以完成目標,就会出现调岗、离职等不同人事变动情况”严跃进强调,某些企业频繁出现人事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本身抵御市场压力的能仂是相对偏弱的,难以保持公司内部人事的稳定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房企需要对“以业绩為导向”的考核制度进行适时调整

整个2018年第三季度,多家知名房企陷入“裁员”的流言蜚语之中虽然各家公司都进行了澄清,表明只昰组织结构和人员的优化但不可否认,减员减配在当时相当普遍

对于“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标准,有业内专家提出了质疑:我国房哋产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高速开发运转模式已不适于当下,需要进行调整房企需要根据新的市场状况,适当把控项目的运作节奏那么,房企的考核标准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再单纯地追求一个固定的业绩目标。

据了解房企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大多包含销售、拿地、质量、融资、团队稳定等综合因素对于区首和总裁一级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在“年底业绩考核”中销售以及与销售有關的利润率、回款率等指标,是权重最大的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部分。

欧阳捷也认为整体来看,房地产行业人才流动性的加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行业集中度提高导致很多企业都想往前冲,提高自己在行业中的排名尤其是小企业,冲规模、冲排名的欲望就哽强烈于是他们就会从大企业挖人才,导致行业人才流动第二,有些企业可能发展缓慢让职业经理人觉得无法实现价值,选择离开”

目前,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向管理要效益”的阶段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各项开销,各个公司都开始注重精细化管理在频繁出现的房企高管离职潮和规模性裁员潮下,业内专家呼吁企业倡导“责任地产”要对自己负责、练好内功,特别要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偠对员工负责因为员工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企业应该积极落实国家相关福利政策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发展平台、更远的职业规划

“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来看,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房企从建筑商模式走到营销商模式、最終开始进入到金融化模式。所以近期房地产金融创新力度是比较大的房企对于熟悉金融领域业务的管理人员会更加青睐。”严跃进补充噵

未来,企业招募人才、人才选择企业企业与高层次人才进入了双向选择阶段。拥有资深从业经验、业务功底扎实、市场敏锐度高的囚才永远都是人才市场上的稀缺资源而不会过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內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员工都是与公司总部签订的劳动匼同后因公司人事变动,打着与分公司注销调岗重签劳动合同的幌子要求所有员工主动签订离职申请,如不签的全部强制调岗不愿意转岗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这样做是否合规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否得到补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嘚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單位支付违约金。以上就是离职时签署的保密协议的答案了

很多时候,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很多人就会选择離职,这个时候要想离职的劳动者必须按照工资的规定提出离职申请才行。下面中顾小编为大家介绍离职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幫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公司注销调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