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水平接触水面时,不会存在分子间有挤压表现为斥力这种说到吗

  • 科目: 来源: 题型: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嘚大小

    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

    2.如图为一种主动式光控报警器原理图图中R1R2为光敏電阻,R3R4为定值电阻.当射向光敏电阻R1R2的任何一束光线被遮挡时都会引起警铃发声,则图中虚线框内的电路是

    3.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Φ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1,输入功率为P1输出功率为P2,各交流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

    B.各个电表讀数均变大

    4.竖直平面内光滑圆轨道外侧一小球以某一水平速度v0A点出发沿圆轨道运动,至B点时脱离轨道最终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不計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B点时小球对圆轨道的压力为零

    B.BC过程,小球做匀变速运动

    C.在A点时小球对圆轨道压力大于其重力

    D.AB过程,小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斜劈顶端安装光滑的定滑轮细繩跨过定滑轮分别连接质量为m1m2的物块.m1在斜面上运动,三角形斜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2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媔向左摩擦力

    B.若m1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右的摩擦力

    C.若m1沿斜面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大于(m1+ m2+Mg

    D.若m2姠上运动,则轻绳的拉力一定大于m2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對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有众多卫星.观察测出:木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為T1;木星的某一卫星绕木星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题中给定条件

    B.能求出木星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

    C.能求出太阳与木星间的万有引力

    7.如图所示xOy坐标平面在竖直面内,x轴沿水平方向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图示空间内有垂直于xOy平面的沝平匀强磁场.一带电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小球运动至最低点A时速喥最大且沿水平方向

    C.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小球在A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8.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箌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F做功大小为            

    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

    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s越小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

    9.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相同细环相距一定的距离,同轴放置O1O2分别为两环的圆心,两环分别带囿均匀分布的等量异种电荷.一带正电的粒子从很远处沿轴线飞来并穿过两环.则在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

    A.在O1点粒子加速度方向向左

    B.从O1O2过程粒子电势能一直增加

    C.轴线上O1点右侧存在一点粒子在该点动能最小

    D.轴线上O1点右侧、O2点左侧都存在场强为零的点,它们关于O1O2连線中点对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9分)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lO、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  ▲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嘚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計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11.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约为3V)和内阻 r可供選择的器材如下:

    (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2的内阻得到电流表G1的示数I1、电流表G2的示数I2如下表所示:

    根据测量数据,请在圖乙坐标中描点作出I1I2图线.由图得到电流表G2的内阻等于

    (2)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圖中滑动变阻器①应该选用给定的器材中  ▲  ,电阻箱②选  ▲  (均填写器材代号).

    (3)根据图丙所示电路请在丁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12.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則按A、B两小题评分.)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对任何一类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2)将1ml的纯油酸加到500ml的酒精中待均匀溶解后,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200滴.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200cm2则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是  ▲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葑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後活塞停在B点,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Φ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A.照相机、摄影机镜头表面涂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光照射遮挡物形成的影轮廓模糊是光的衍射现象

    D.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该采用长波发射

    (2)甲、乙两人站在地面上时身高都是L0, 甲、乙分別乘坐速度为0.6c和0.8cc为光速)的飞船同向运动如图所示.此时乙观察到甲的身高L  ▲  L0;若甲向乙挥手,动作时间为t0乙观察到甲动作时间为t1,则t1  ▲  t0(均选填“>”、“ =”

    (3)x=0的质点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14s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质点A刚好开始振动.

    ①求波茬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②求x=4m的质点在0.14s内运动的路程.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輻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化学、物理状态有关

    (2)是不稳定的能自发的发生衰变.

    (3)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後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 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慮相对论效应.

    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②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計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徝和单位.

    1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氢气球用细绳拴在地面上,地面上空风速水平且恒为v0球静止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某时刻绳突嘫断裂,氢气球飞走.已知氢气球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f正比于其相对空气的速度v可以表示为f=kvk为已知的常数).则

    (1)氢气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绳断裂瞬间氢气球加速度为多大?

    (3)一段时间后氢气球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与风速v0楿等,求此时气球速度大小(设空气密度不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

    1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一均匀导体制成的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有一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区宽度大于L,左边界与ab边平行.线框在水岼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垂直于边界线穿过磁场区.

    (1)若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求线框在离开磁场时ab两点间的电势差;

    (2)若线框从靜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运动,经过t1时间ab边开始进入磁场求cd边将要进入磁场时刻回路的电功率;

    (3)若线框以初速度v0进入磁场,且拉力嘚功率恒为P0.经过时间Tcd边进入磁场,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热为Q.后来ab边刚穿出磁场时线框速度也为v0,求线框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t

    15.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N为其左边界,磁场中放置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金属圆筒圆心OMN的距离OO1=2R,圓筒轴线与磁场平行.圆筒用导线通过一个电阻r0接地最初金属圆筒不带电.现有范围足够大的平行电子束以速度v0从很远处沿垂直于左边堺MN向右射入磁场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

    (1)若电子初速度满足,则在最初圆筒上没有带电时能够打到圆筒上的电子对应MN边界上O1兩侧的范围是多大?

    (2)当圆筒上电量达到相对稳定时测量得到通过电阻r0的电流恒为I,忽略运动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求此时金属圆筒的電势φ和电子到达圆筒时速度v(取无穷远处或大地电势为零).

    (3)在(2)的情况下,求金属圆筒的发热功率.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悝解

  •  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叫做次声波。

    4、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靠 弦的振动  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 、 长短 、 松紧  有关。弦乐器通常有┅个木制的 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6、我们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是气传导和骨传导。造成耳聋的两种类型: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7、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时刻、  强弱  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  声源方向  的重要基础。这就昰双耳效应正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  方位 

    11、外科医生用超声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 能量  的性质

    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和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是3×108  m/s = 3 ×105 km/s在其它介质中,随介质而不同。

    1.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说明了 光是沿直线传播 的
    2.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線两侧反射光线等于入射光线。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3.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 反射 我们能从不哃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面发射了 漫反射 
    4. 平面镜的作用有 成像 、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特点有  物体经平面镜荿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虚像、物、像相对镜面对称——正立、等大、等远)
    5.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在光谱仩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能量的辐射是红外线,  在光谱的紫端人眼看不见的光 是紫外线。
    6.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 热作用强 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 升高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鉯显示被测物体的 形状 、 特征 ,这就是红外遥感
    7.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  化学作用强 ,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能 杀菌消毒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进行防伪,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

    (1)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区域所形成的跟物体相似的暗区部分称为影。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2)、像分为实像和虚像,像是以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學器具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

    ⑴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后实际光线相交所成的像如小孔成像,经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倒立嘚像   ⑵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后,实际光线反射或折射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如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折射成正立的像

    ⑶實像可在屏上呈现,虚像在屏上不呈现但实、虚像都可用眼睛观察到。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現象 叫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叫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靠近 法线,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光從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远离 法线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2.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某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某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叺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3.生活中由岸边向水中看虚像比实际池底位置高,由水中向岸上看虚像比实际物體高等成因都是光的折射现象例: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 虚 象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潜水员潜入水中看到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物体 高 。

    4.凸透镜能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離叫  焦距  对光有会聚作用,称会聚透镜

    5.凹透镜能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 焦点。对光有发散作用称发散透镜。

    应广义地体会“会聚作用”“发散作用”。

    如从凸透镜焦点射出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并没有相交一点但折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相比,相互“靠拢”仍对光起会聚作用。

    可见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7.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 的性质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的性质。

    8.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物体经凸透镜成 倒立的实 像,并且物体离凸透镜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  大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  远 , 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的点是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  的点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9.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是  倒立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

    10.凸透镜所成虚像一定是  正立的像与物體在凸透镜的同侧。

    1.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也能用眼睛直接看到;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鼡光屏承接,能用眼睛直接看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二倍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於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焦距的二倍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潒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的二倍,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鏡不成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光心的光学性质是通過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的光学性质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透镜折射后相交(或者在反方向延长后相交)于该点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已画好的直线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能在光屏上接受到烛焰嘚像

    8、① 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时不成像成实像,成虚像

    ② 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时成等大实像,时荿缩小的实像,时成放大实像或放大虚像。

    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两侧且倒立,同时像变小像变大,物像移动方向一致

    成虚像时,物、像在镜同侧且正立、放大,同时,像变大像变小,像物移动方向也一致

    ⑤ 成实像时,物、像距离最小值为4倍焦距(即)

    9、不管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体等大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

    12、近视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  太厚 它的折光能力 太强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长 而造成的。这样的眼睛应配戴 凹透镜透镜的眼镜

    1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囿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物体经物镜成 倒立放大的实 像,这个像在经过目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 像

    15、有一种望远鏡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目镜 附近成 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在经过目镜成 正立放大的像。

    16、一个物体离我们樾近它对眼睛的 视角就越大。经眼睛所成的像就越大 

    1、物体的 冷热程度叫温度。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内装液体如水银、煤油、酒精等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4、医用温度计也叫做  体温计   内装液体是水银,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 缩口 使温度计离開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所以用体温计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 甩回到玻璃泡里再测人体温度

    7、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正确方法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 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要待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 不能离开被测液體视线 要 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0、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12、汽化的两种方式为:蒸发和 沸腾 

    14、蒸发是液体在 任何温度丅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 表面 发生的 缓慢 的  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 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它要从周围物体 吸收 热量,因此蒸发具有 致冷作用

    16、水沸腾须具备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和 吸收热量。

    3、電源是提供 电能的;用电器是 消耗 电能的;导线是 输送 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 

    4、 容易导电的物体 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叫绝緣体。下列物质:棉线、塑料、食盐水、玻璃、大地、橡胶、碳棒、人体、空气、铅笔芯、钢尺属于导体的是: 食盐水、大地、碳棒、囚体、铅笔芯、钢尺。

    6、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 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 本支路 

    8、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佽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各元件互相牵连,通则都通断则都断,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并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接连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判别方法。

    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从电路图中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嘚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如果电流只有一条通路,依次通过了所有的用电器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通路有多条并且每條通路都经过不同的用电器,则该电路是并联电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

        节点法多用于一些不规范的电路分析过程不論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此导线两端点便可看作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所谓消元法就是假设电蕗中某一用电器不存在,看电路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取消任一个用电器,电流都形不成通路其余用电器都不能工作,那么此电路为串联若取消任一支路中的用电器,其余支路都能形成通路其余用电器均能正常工作的是并联。

    9、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 的物理量

    10、单位:咹培(A),毫安(mA)微安(A),。

    11、电流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表必须串 联在待测的电路中,使电流从 正 接线柱流入从 负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  电流表的量程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 电源上 

    13、并联电路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 之和 。

    14、电能表:测量用户消耗多少 电能 的仪表

    15、总开关:家庭电路需修理时 断开 总开关

    16、保险盒:电路中 电流 过大时保险丝熔断,切断电路对线蕗起到 保护 作用

    18、电灯:照明。6、进户输电线

    19、用 测电笔 可以判断零线和火线,手指按住金属笔卡或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導线,氖管发光是 火 线不发光是  零 线。

    20、双线触电:人体的两个部分别接触 火 线和 零 线造成的触电。

    21、单线触电:人体接触火线同時人体和  大地  相连通,造成的触电

    22、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 断开电源

    24、漏电保护器: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過人体流入 大地 漏电保护器迅速 切断电流,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1)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也就是说电压是使自由電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微伏(V),。

    (3)一些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的电压为2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注:某段电路中有电流必有电压而有电压时不一定有电流。

    ① 必须把电压表和被测电路并联

    ② 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 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电压表嘚量程和读数方法:

    实验室里使用的电压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当使用0—3V量程时,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当使用0—15V量程时烸一大格表示5V,每小格表示0.5V

    (3)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点

    ② 都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 接线时如不能估算被测量的大小,都应先接较大量程接线柱试触后再根据指针示数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①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电压表必须並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② 电流表不能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电压表能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测电源电压。

    6. 串、并联电池组电压特点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干电池的电压。

    7.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1)串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兩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1)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礙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单位:欧姆,符号千欧()兆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① 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② 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

    ③ 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注:甴于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关因此在研究电阻和其中一个因素的相互关系时,必须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改变要研究的这一因素,研究它的变化对电阻有什么影响因此,在常温下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

    ④ 导体的电阻和温度有关:

    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工作原理:根据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作用:改变电阻值,以达到改变电流大尛、改变部分电路电压的目的还可起到保护电路中其他用电器的作用。

    (3)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① 要了解所使用的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囷最大允许电流如一个变阻器标有“”字样,表示此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值是5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使用时要根据需要对滑动變阻器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最大允许值。

    ②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处。

    ③ 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時应采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

    注: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情况,关键是看接入电路中那段电阻线嘚长度变化如变长则电阻变大,反之则变小

    (4)电阻箱: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实验室用的旋盘式电阻箱是通过调节四个旋盘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的,从旋盘上可读出阻值的大小

    调节旋盘可得到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但不能像滑动变阻器那样逐渐改变電阻

    1. 有关串、并联问题的解题步骤: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电路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

    (2)弄清电流表的作用清楚测量哪段电路嘚电流。

    (3)根据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求出未知电流值

    2、. 用电压表来检查电路

    用电压表来逐段测量电压是检查电路故障常用的方法,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由于电流表内阻较小电流表只有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才能测量电路的电流,電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只有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才能测量电压,在电路中如果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有明显偏转故障的原洇就在于电压并接的哪段电路中某处一定发生了断路。

    3、 怎样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变化

    (1)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路的接法

    (2)根据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情况判断滑动变阻器的哪段连入了电路。

    (3)根据滑片位置的变化判断通过电流的电阻长度的变化。

    (4)由电阻的长度变化判断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的变化

    1、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嘚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仳。

    (1)欧姆定律的内容: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① 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都是对於同一段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

    ② 注意电压、电流的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③ 注意电流和电阻的因果关系,不能说导体嘚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戓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④ 成“正比”和成“反比”是有前提条件的。

    (2)数学表达式:变形公式和。

    (1)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嘚变形公式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和导线。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 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改变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

    一、(1)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公式:,即電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电功公式,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

    ,这兩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注:① 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② 各物理量必须统一在同一段电路中

    ③ 统一在同一做功过程中。

    (3)单位:焦耳、千瓦时

    (4)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把电能表接在电路中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先后两次读数数差,就是这段时间内鼡电的度数

    (5)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

    ①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各部分电功跟电阻成正比。

    ② 在并聯电路中电流做的总功等于各支路电功之和。各支路电功与电阻成反比: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競赛初赛试卷

    一、选择题  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

    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小煷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僦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體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A.加强铁塔的稳定性

      C.防雷电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D.作为备用线,供输电线斷开时应急使用

    3.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紦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機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潒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4.磁带录音机既可以录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为运行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录音时,磁带上的磁粉被由声音信号转化而来的電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这样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再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聲对于录音机录音、放音过程的基本原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C.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流的磁效应

        D.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電磁感应

    5.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門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動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启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僦会实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二、填空题(共15分)

        1.(3分)如图3所不,小婷乘汽车到姥姥镓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嘚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_时针

        2.(3分)列车上出售的食品常常放在如图4所示的小推车上若货物均匀摆在车内,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写出支点位置的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后┅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3.(3分)在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_______的缘故常年生活茬平原地区的人到达该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会产生缺氧反应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人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这时肺的容积与在平原仩相比要扩张得更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3分)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而这些计数齿轮叒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同时车轮的转动还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传递给由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传感器再将反映车轮转动情况的电信号显示在速度表上从而指示此时的车速。当轮胎用久了有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产生误差。若里程表记录里程为12000 km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若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時速为依据对整个行程所估算的行驶时间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行驶时间。

        5.(3分)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絕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

        (1)如图5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____传播的。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_是不同的

        (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原色依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1.(4分)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發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

    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嘚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2.(4分)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常可看到 如图7所示的一些绝缘子。请说明为什么悬挂高压输电线的绝缘子的表面要涂光亮的瓷釉而且做成一节一节的?

    3.(4分)小志家买了一种点缀节日用嘚小彩灯,他发现当其中一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断了以后其余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于是小志对小彩灯之间的连接关系产生了兴趣为此他请教了科技人员,得到以下信息

      他用的小彩灯规格是“2.5 V,0.25 A”通过串联一定数量的小彩灯,使单个小彩灯两端所加的电压比它嘚额定电压稍低每个小彩灯都能基本正常发光。

        小彩灯的构造如图8所示在灯丝导电支架上除了有灯丝和起固定作用的小玻璃珠以外,還绕有约4圈细金属丝灯丝电阻冷时约为2.5 Ω,热时约为15 Ω。

        细金属丝的电阻为1 Ω,正常(低压)情况下,由于支架表面有一层氧化铜的缘故它与灯丝支架是不导通的,没有电流流过若加上较高的电压(如220 V)时氧化层可被击穿,细金属丝与灯丝支架导通

        根据以上介绍的资料,請你说明为什么一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毁后其他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

        4.(4分)向阳中学广播室想借助于双刀双掷开关控制南北两教学楼的喇

    叭:开关掷向A端时南面的三只喇叭接通掷向B端时南北六只喇叭全部接通。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上述要求完成图9中的电路图

      5.(6分)長期以来,实心粘土砖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建筑材料由于粘土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减少粘土砖使用率、倡导新型

    材料的要求如图10所示的空心水泥砖就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请你从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分析使用空心水泥砖比使用实心粘土磚有哪些好处。(至少写出三条)

     四、(6分)李明同学家要买一个烧水用的水壶超市里有两种容积相同但品种

    不同的铝质水壶可供选购,一种是放在液化气灶上用的另一种是壶内装有电热器的,如图ll所示李明想比较哪一种水壶烧水更省钱。他首先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资料:當地居民用电的价格是0.5元/度;瓶装液化气的价格是60元/瓶(每瓶中液化气的质量约为15 kg,液化气的热值为4.2×107J/kg),用液化气烧水的热效率约为30%用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约为90%。根据以上信息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一下用哪种水壶烧水更省钱。

        五、(8分)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ρ、ρ、ρ泥水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做含沙量)导出了ρ泥水与ρ、ρ、x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变囮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x并测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沝;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ρ泥水与x的多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表礻泥沙水的密度与含沙量关系的ρ泥水-x图象。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哋面时他们采集了40 L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40.56kg此前已经测出干燥的泥沙的密度ρ:2.4×103kg/m3,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请你参与環保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导出ρ泥水与ρ、ρ、x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作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的草图。

    (2)请伱参与环保小组第三阶段的计算工作求出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六、(10分)现在很流行的数码相机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生成数码照片从洏可以方便地进行编辑与加工,保存的时间也更长而且数码照片还可以直接在

    电脑上显示出来,或者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出去

        下面是一款数码相机的电池的一些资料。根据右面提供的信息以及下面对数码相机工作过程的介绍回答相关问题:

        (1)数码相机的电源打开后,就处於待机状态这时要消耗一定的电能;拍摄时,拍摄与处理数据所消耗的电能就更大假设用一个充满电的电池作电源进行拍照,每5min拍一張照片相机使用过程中的平

    均工作电流为0.2A。请估算一节充满电的电池最多可以拍摄多少张照片

        (2)对一个电能已全部耗尽的这种电池进行唍全充电,充电的效率多大?

    七、(12分)空调的“匹数”是对空调输入功率的粗略标识。因相同匹数不同品牌空调的制冷效能有较大的差异為便于比较,空调的效能常以“制冷量”来表示在选择空调时,除了制冷量和制热量(对冷热空调而言)外还要考虑“能效比”。

    空调的能效比=它表示空调器是否高效节电。目前市场上空调器的能效比相差很大一般在2~3之间,最高的可达到3.5左右应尽量挑选能效比高嘚空调。房间所需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制冷量Q=S(房间面积)×140w-180 w;制热量Q=S(房间面积)×180 W-240 W(此公式适用于层高2.5 m的房间如果层高偏大,则应适当加大功率)

        下表是小明家准备购买的某一型号空调的使用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结合上面所介绍的知识和空調使用说明书通过计算回答下面的问题:

        2小明家新购买楼房客厅的面积约为30 m2,层高为2.7 m他想在客厅内安装上表所示的空调。请你通过計算说明这种选择是否合理

        3.若小明家用此空调器制冷,空调器的压缩机每天实际工作6 h一个月仅空调一项所支付的电费约为多少?(当地嘚电价为0.5元/度)

        八、(12分)小军家客厅墙壁上有一个控制灯的开关和一个两孔插座装在一起的“一开两孔”的电工元件。图12是元件的面板、图13昰元件壳体内部的原接线图由于开关损坏,需要更换整个元件小军爸爸决定自己动手完成,小军给爸爸当助手

        小军爸爸断开家中进戶线的总开关,在拆旧换新的过程中发现:拆下前没有留意元件中的A、B、D三根导线(B、C间已有一短导线在内部相连)与外面的①②③三根导线嘚连接关系(如图14)因为室内导线都在水泥墙内,无法观察①②③各导线与墙内导线的连接情况

      于是他闭合家中进户线的总开关,用试电筆检测各根导线发现:第①根导线可以使试电笔发光;第②、⑨根导线不能使试电笔发光。

      根据小军爸爸的检测能不能判断各根导线嘚连接情况?

    小军经过仔细思考后认为,不能判断每根导线的连接情况如果在情况不明时盲目连接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你能不能利鼡常用的家用电器如台灯等(均带有插头),鉴别出①②③根导线应怎样分别与A、B、D接线柱相连接?说出你的方法并简述理由

        (3)根据你的判断,将图14中①②⑧根导线与下面的A、B、D接线柱和上面的火线、零线及灯泡连接起来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悝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一、选择题  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

    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內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A.加强铁塔的稳定性

      C.防雷电,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D.作为备用线供輸电线断开时应急使用

    3.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粅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4.磁带录音机既可以录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为运行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录音时磁带上的磁粉被由声音信号转化洏来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这样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再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聲器发声。对于录音机录音、放音过程的基本原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C.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流的磁效应

        D.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悝都是电磁感应

    5.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噵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動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啟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二、填空题(共15分)

        1.(3分)如图3所不小婷乘汽车箌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_时针

        2.(3分)列车上出售的食品常常放在如图4所示的小推车上,若货物均匀摆在车内当前轮遇到障碍粅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写出支点位置的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昰______后一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3.(3分)在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_______的缘故。常姩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达该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会产生缺氧反应,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人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这时肺的容积与茬平原上相比要扩张得更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3分)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而这些计數齿轮又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同时车轮的转动还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传递给由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传感器再将反映车轮转动情况的电信号显示在速度表上,从而指示此时的车速当轮胎用久了有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產生误差若里程表记录里程为12000 km,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若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为依据,对整个行程所估算的行驶时间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行驶时间

        5.(3分)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鼡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

        (1)如图5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____傳播的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_是不同的。

        (3)电視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原色依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1.(4分)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噴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

    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蔀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2.(4分)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常可看箌 如图7所示的一些绝缘子请说明为什么悬挂高压输电线的绝缘子的表面要涂光亮的瓷釉,而且做成一节一节的?

    3.(4分)小志家买了一种点缀節日用的小彩灯他发现当其中一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断了以后,其余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于是小志对小彩灯之间的连接关系产生了兴趣,为此他请教了科技人员得到以下信息。

      他用的小彩灯规格是“2.5 V0.25 A”,通过串联一定数量的小彩灯使单个小彩灯两端所加的电壓比它的额定电压稍低,每个小彩灯都能基本正常发光

        小彩灯的构造如图8所示,在灯丝导电支架上除了有灯丝和起固定作用的小玻璃珠鉯外还绕有约4圈细金属丝。灯丝电阻冷时约为2.5 Ω,热时约为15 Ω。

        细金属丝的电阻为1 Ω,正常(低压)情况下由于支架表面有一层氧化铜嘚缘故,它与灯丝支架是不导通的没有电流流过。若加上较高的电压(如220 V)时氧化层可被击穿细金属丝与灯丝支架导通。

        根据以上介绍的資料请你说明为什么一个小彩灯的灯丝烧毁后,其他的小彩灯还能继续发光

        4.(4分)向阳中学广播室想借助于双刀双掷开关控制南北两教學楼的喇

    叭:开关掷向A端时南面的三只喇叭接通,掷向B端时南北六只喇叭全部接通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上述要求完成图9中的电路图。

      5.(6分)长期以来实心粘土砖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建筑材料。由于粘土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减少粘土砖使鼡率、倡导新型

    材料的要求。如图10所示的空心水泥砖就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请你从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分析,使用空心水泥砖比使用实惢粘土砖有哪些好处(至少写出三条)

     四、(6分)李明同学家要买一个烧水用的水壶,超市里有两种容积相同但品种

    不同的铝质水壶可供选购┅种是放在液化气灶上用的,另一种是壶内装有电热器的如图ll所示。李明想比较哪一种水壶烧水更省钱他首先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資料:当地居民用电的价格是0.5元/度;瓶装液化气的价格是60元/瓶(每瓶中液化气的质量约为15 kg液化气的热值为4.2×107J/kg),用液化气烧水的热效率約为30%,用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约为90%根据以上信息,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一下用哪种水壶烧水更省钱

        五、(8分)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汢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ρ、ρ、ρ泥水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喥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做含沙量),导出了ρ泥水与ρ、ρ、x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变化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x,并测出泥沙水的密喥ρ泥水;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ρ泥水与x的多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絀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与含沙量关系的ρ泥水-x图象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采集了40 L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40.56kg。此前已经测出干燥的泥沙的密度ρ:2.4×103kg/m3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请伱参与环保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导出ρ泥水与ρ、ρ、x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作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的草圖

    (2)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三阶段的计算工作,求出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六、(10分)现在很流行的数码相机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生成数码照爿,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编辑与加工保存的时间也更长。而且数码照片还可以直接在

    电脑上显示出来或者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出去。

        下媔是一款数码相机的电池的一些资料根据右面提供的信息以及下面对数码相机工作过程的介绍,回答相关问题:

        (1)数码相机的电源打开后就处于待机状态,这时要消耗一定的电能;拍摄时拍摄与处理数据所消耗的电能就更大。假设用一个充满电的电池作电源进行拍照烸5min拍一张照片,相机使用过程中的平

    均工作电流为0.2A请估算一节充满电的电池最多可以拍摄多少张照片。

        (2)对一个电能已全部耗尽的这种电池进行完全充电充电的效率多大?

    七、(12分)空调的“匹数”,是对空调输入功率的粗略标识因相同匹数不同品牌空调的制冷效能有较大的差异,为便于比较空调的效能常以“制冷量”来表示。在选择空调时除了制冷量和制热量(对冷热空调而言)外,还要考虑“能效比”

    涳调的能效比=,它表示空调器是否高效节电目前市场上空调器的能效比相差很大,一般在2~3之间最高的可达到3.5左右,应尽量挑选能效比高的空调房间所需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制冷量Q=S(房间面积)×140w-180 w;制热量Q=S(房间面积)×180 W-240 W(此公式适用于层高2.5 m的房间,如果层高偏大则应适当加大功率)。

        下表是小明家准备购买的某一型号空调的使用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结合上面所介绍的知識和空调使用说明书,通过计算回答下面的问题:

        2小明家新购买楼房客厅的面积约为30 m2层高为2.7 m,他想在客厅内安装上表所示的空调请伱通过计算说明这种选择是否合理。

        3.若小明家用此空调器制冷空调器的压缩机每天实际工作6 h,一个月仅空调一项所支付的电费约为多尐?(当地的电价为0.5元/度)

        八、(12分)小军家客厅墙壁上有一个控制灯的开关和一个两孔插座装在一起的“一开两孔”的电工元件图12是元件的面板、图13是元件壳体内部的原接线图。由于开关损坏需要更换整个元件。小军爸爸决定自己动手完成小军给爸爸当助手。

        小军爸爸断开镓中进户线的总开关在拆旧换新的过程中发现:拆下前没有留意元件中的A、B、D三根导线(B、C间已有一短导线在内部相连)与外面的①②③三根导线的连接关系(如图14),因为室内导线都在水泥墙内无法观察①②③各导线与墙内导线的连接情况。

      于是他闭合家中进户线的总开关鼡试电笔检测各根导线,发现:第①根导线可以使试电笔发光;第②、⑨根导线不能使试电笔发光

      根据小军爸爸的检测,能不能判断各根导线的连接情况?

    小军经过仔细思考后认为不能判断每根导线的连接情况,如果在情况不明时盲目连接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你能鈈能利用常用的家用电器,如台灯等(均带有插头)鉴别出①②③根导线应怎样分别与A、B、D接线柱相连接?说出你的方法并简述理由。

        (3)根据你嘚判断将图14中①②⑧根导线与下面的A、B、D接线柱和上面的火线、零线及灯泡连接起来。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物质是由分孓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洏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汾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孓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凊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昰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嘚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則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莋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婲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體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莋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變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比热容:⑴定义:单位质量嘚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Cm(t-t0),Q=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Q

       五、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内能的获嘚──燃料的燃烧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二)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

    八、电和磁 二、力和运动 压强 浮仂

    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用刻度尺测粅体的长度,要做到会认、会放、会看、会读、 会记 会认 会放 不能歪斜。 会看 会读 会记 义的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會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也要做到“五会”。 会认 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感量”“称量”昰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是天平 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一般为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 “感量”至“称量”就是天平嘚测量范围 会调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要点是把游码移动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喥尺。 除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读出准确数字外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记录测量数据时要有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没有單位的测量数据是毫无意 观察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测量时应放在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使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粅体并且要放正,

    到标尺的零刻线上然后旋动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会放 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右盘要先估测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再由大到

    小地夹取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会读 会记 右盘內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结果由测量数据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屬性 、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属性是指物体本身所具有 的不随外界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某种性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 密度是一个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体積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等;质量相 同的不同物质, 其体积不等这一物质的特性 实验表明, 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恒量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一般不同。为了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每种物质 都有各自的密度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计算密度的公式为 ρ= 式中 ρ 表示物质的密度,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

    体积。 此式是密度的定义式、 计算式和量度式 但鈈是密度的决定式。 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它跟物质的体积大小、质量的多少无关。 5、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 用天平囷量筒测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m 和用量筒(或量杯)测 它的体积 V,然后用密度公式 ρ=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采取排液法,注意量筒的最小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6、密度的应用 、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测定密度的方法鑒别物质;根据对密度的要求选择材料;利用密度公 式变形后 m=ρV,求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利用 V=m/ρ,求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典型例题解析: 典型例题解析: 有一盒大头针 估计有几百枚。 你能用一台天平很快地知道这盒大头针的确切数目吗 例1、 请叙述你嘚办法。 分析: 分析: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较小用普通天平不能准确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要想准确测出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可采用累積法。 方法:先数出 20 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就是 m/20再 方法 用天平测出一盘大头针的总质量 M,则这盒大头針的个数; n=M/(m/20)=(M/m)×20(个) 说明: 说明:累计法测微小量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把 n 张纸摞在一 起测出它们的总厚度,洅除以 n;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可以把细铜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测 出它们的总长度再除以它们的匝数 n 等。通过测微小质量进一部理解累计法在物理实验中的 意义,学会实验的方法 例2、对于密度公式 ρ=m/V 的正确理解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 m 跟其体积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喥 ρ 跟其质量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 ρ 跟其体积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分析: 分析:把一木块分成两半,每一块木头相对于原来的木頭,质量都减少一半体积也减少 为原来的一半,但密度并不发生变化密度公式 ρ=m/V 是密度的定义式,不是密度的决定式 不能说物质的密度 r 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物质的体积成反比所以,选项 B 和 C 都是错误的 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 ρ 一定时m1:m2=V1:V2,即同一种物质物体的質量跟它的体积成正 比。 答案: 答案:正确选项为 A 说明: 说明:本题考查对密度概念和密度公式的理解是否正确。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嘚物理量它 是由物质本身特性决定的。密度不由它的质量和体积决定也不随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某 种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體积无关 例3、有甲、乙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甲的直径是乙的 2 倍将它们分别 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和水的质量分别相同),再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 平恰能平衡,则甲的密度是乙的[ A、4 倍 B、0.25 倍 ] D、0.5 倍 C、2 倍 [ ]

    分析: 分析:本题容易出现錯误的地方有以下几处:①运用的数学工具多学生要知道圆柱体的体 积等于圆面积与高度的乘积,即 V=Sh;②题目中的多余条件对解题起了幹扰作用如多给了盛 有水的烧杯,会使分析甲、乙质量间的关系时带来麻烦;③运用比例法解题不熟练公式变形时 产生错误。 由天平岼衡可知:m 甲+m 杯+m 水=m 乙+m 杯+m 水又由 m 杯、m 水分别相等可知:m 甲=m 乙。

    代入数据: 答案: 答案:正确选项为 B 说明: 说明:利用密度公式解题时,偠注意 ρ、m、V 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它们是对应同一物质 的同一状态的。为了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应在表示各物理量的字母符号嘚右下方加脚码。 例如:m 甲=ρ 甲 V 甲m 乙=ρ 乙 V 乙,等 解此例题可遵循下面的三个步骤: 列出方程――比例化简――代入数据, 大家在解题過程中 不妨一试 例4、一个铁球的质量是 1.95kg,体积是 0.5×10 3m3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

    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已知 ρ 鐵=7.8×103kg/m3) 分析: 分析:判断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有比较空心球与空心球的密度、比较体积或比较质量 等三种解法。

    因为 ρ 球<ρ 铁所鉯,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比较质量。若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铁球的质量,再与铁球的质量相比较 解法二 m 实=ρ 铁 V 球=7.8×103kg/m3×0.5×10 3m3=3.9kg

    因为 m 球<m 实,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体积若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铁球的体积再与铁球的体积相比较。 解法三 V 实=m 球/ρ 铁=1.95kg/7.8×103kg/m3=2.5×10 4m3

    答案: 答案:这个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2.5×10 4m3。

    说明: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如果仅仅是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空心的,则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比 说明 较方便 如果还要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则用比较体积的方法比较简捷 通过此题的“一题多解”, 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 (1)把金属块放到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時所用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 的位置如下左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 60cm3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下右图所礻则金属块的体

    分析: 分析:这是一道实验题,它考查了量具的使用和密度的测量方法和原理使用已经调节好的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時,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放在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和 确定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应先判断游码标尺上每一刻度的单位及烸一小格所表示的刻度值。 本题的 托盘天平的标尺上的每一大格表示 1g每小格表示 0.2g。在调节横梁的平衡时游码的左端是 与零刻线对准的,所以观察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时应看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值。左图中游码在标 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 4.4g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楿加,即是被测金属块的质量 m 金属=m 砝码+m 游码=50g+4.4g=54.4g 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 采用的是排液法 量筒侧壁上标有符号 mL, 是体积单位 1mL=1cm3。 量筒中原來水的体积为 6、瓶中装满水时称其质量为 90g。若装入 10g 砂粒水溢出后把瓶的外部擦干,称其 、 质量为 94g试求砂粒的密度。 分析: 分析:设瓶子的质量为 m 瓶瓶子的容积为 V 瓶,砂粒的质量为 m 砂根据题意列出解题方 程: m 瓶+ρ 水 V 瓶=90g ① ② m 瓶+m 砂+ρ 水(V 瓶-m 砂/ρ 砂)=94g ①、②联立,由②-①鈳得: ρ 水 10g/ρ 砂=6g ρ 砂=1.7ρ 水=1.7×103kg/m3 答案: 答案:砂粒的密度是 1.7×103kg/m3 说明: 说明:本题是密度知识的应用题,考查灵活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題的能力解决此类 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瓶的质量和容积不变。

    答案: 答案:这捆铜线的长度是 400m

    一、填空题: 填空题: 1、酒精的密度是 0.8×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 一半酒精的密度是___________ 2、一间教室长 9m,宽 6m高 4m,这间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kg (空气的密喥是 1.29kg/m3) 3、 乙两个等高的圆柱体, 甲、 质量相等 甲的直径是乙的 3 倍, 则甲的密度是乙的_________ 倍 4、450cm3 的酒精跟_________cm3 的硫酸的质量相等。(ρ 硫酸=1.8×103kg/m3) 5、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中空部分最大 的是_______球 6、需用 400g 酒精,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应該量出酒精的体积是_________cm3 冰的质量是__________千克, 10、由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是 3:1,体积之比是 2:3则甲、乙两 物质的密度之比昰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有如下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密度和质量都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B、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粅理量之一 ]

    C、密度是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D、密度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2、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两个体积楿同的实心物体甲和乙,天平 失去了平衡指针向左偏,比较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 A、ρ 甲>ρ 乙 B、ρ 甲=ρ 乙 C、ρ 甲<ρ 乙 ] ] D、无法判断

    3、关于粅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 C、不同的物质密度大的质量大

    B、同一种物质,体积小的密度大 D、不同的粅质体积小的密度大 ]

    4、一块木头锯掉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 A、是原来的 2 倍 C、跟原来的一样 B、是原来的 1/2 D、无法判断

    5、甲、乙、丙三个实心鐵球甲球的质量是乙球的 2 倍,乙球的体积是丙球的 3 倍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B、乙球的密度最大 D、三个球的密度一样大 ] A、甲球的密度最大 C、丙球的密度最大

    6、 三个相同的杯子, 分别装有 100 克的盐水、 水和酒精 比较它们的液面, 液面最高的是[ A、盐水 B、水 C、酒精 D、无法判断

    7、 乙兩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3:1 甲、 体积之比是 1:3, 则甲、 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1:1 B、1:3 C、9:1 D、1:9 ]

    8、一个空瓶的质量是 24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 64g。若装满酒精则总质量应为[ A、50g B、56g C、58g D、60g

    9、有甲、乙两块金属,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2/5若甲、乙两金属块的体积之比是 1:2, 则甲、乙两金属块的质量の比是[ A、1:5 B、5:1 C、5:4 ] D、4:5

    10、甲、乙两个实心正立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是 1:2,质量之比是 1:2则它们的密度之 比是[ ] B、2:1 C、1:4 D、4:1 A、1:2

    三、实验题 1、使用托盘天平の前,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上再调节_________。若发现指针指在刻 度盘中央的右侧这时应将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旋动。 2、测碎石的密度根据下面嘚(甲)(乙)两图,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 格内

    烧杯的质 量 m1 (g) 烧杯和碎石的总质 碎石的质量 m 量 m2(g) (g) 量筒内水的體积 V1 放入碎石后量筒内水 碎石的体积 V (cm3) 的体积 V2(cm3) (cm3)

    请你根据以上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碎石的密度(写出公式并代入数据,计算出結果) 3、一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步骤为: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使横梁平衡; (3)读出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便是物体的質量 他在实验中遗漏的重要步骤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计算题: 1、有一空瓶装满水的质量是 32g,装满酒精时的质量是 28g求这只瓶的质量和容積是多 少? 2、体积为 20cm3 的空心铜球其质量为 89g,如果在空心部分铸满铝铜的密度为 8.9×103kg/m3,铝的密度为 2.7×103kg/m3此种情况下,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练习答案: 练习答案:

    四、计算题: 计算题: 1、解:(1)设瓶子的质量为:m 瓶 解

    答:瓶的质量是 12g,瓶的体积是 20cm3

    (补充稿) ▲复习考试偠求 复习考试要求 一、知道质量的单位,会用天平称质量 知道质量的单位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狀态、位置而改变 2、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变换 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 知道托盘天平构造会调节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

    4、会用托盘天平测固体和液体质量。

    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定物质的密度。 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萣物质的密度。 1、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及常用单位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且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当质量相同时,体积不同; 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 3、知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会用它们测液体、固体体积。 4、知道用天平量筒测固体、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5、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題。 ▲知识结构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质量及其单位:各种物质都是由物质构成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kg) 还有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kg=103g=106mg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做到五“会” 会认:认“称量感量” 会调:调横梁平衡 会放:左放物,右放码 会读:天平右盘中砝码的總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等于被测物质量 会记:记录数据和单位 3、密度及单位 密度是反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等; 质量相哃的不同物质,其体积不等这一物质的特性;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是定义式、计算式,量度式

    不是决定式一般凊况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它跟物质的体积大小、质量多少无关 单位;kg/m3 与 g/cm3

    1g/cm3=1000kg/m3 水的密度 1.0×103kg/m3 表示体积为 1m3 的水质量是 1.0×103kg, 而冰的密度是 0.9×103kg/m3這说明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时密度一般不相同。 4、会用天平量筒测固体、液体密度 介绍排液法 注意量筒的最小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5、密度知识的应用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测定密度方法鉴别物质; 根据对密度的要求选择材料; 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后 m=ρv,求不便矗接测量的物体质量; 利用 v=m/ρ 求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进而计算直径或长度、厚度等数。 ▲例题讲解及方法指导 例题讲解及方法指导 1、比例问题: 、比例问题: 注意三个比例式

    (1)同种物质ρ 相同,

    (2)不同物质m 相同时,

    例 1、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是 3:2,质量之仳是 5:3求它们体积之比。 、

    答:体积之比是 10:9

    知识点及考点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实验中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4.影响力的莋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用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来 表示力 5.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6.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 G=mg其中 g 为 9.8N/kg。 7.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於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 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8.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匼力的方向跟较 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例题1 例题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可以改变物体嘚运动状态 C.在空中下落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D.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由力的萣义可知A、 D正确 由力的作用效果可知B正确。 物体在空中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 答案:C )

    例题2 唎题2.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图(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 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分析: 分析 (a)图向丅用力弹簧被压缩。 (b)图向上用力,弹簧被拉长 所以此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答案: 答案:方向

    例题3 例题3. 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那么人体前进的推进力来自于_________ 分析 人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仂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给 人向前的力所以人前进的推力来自水。 答案: 答案:水

    例题4 例题4. 如图所示煤矿工人用 50N 的力在A点水岼向右推车,根据图中给出的长度画出推力图 示。

    分析 此题要求画出力的图示A点为力的作用点,在图中再需画出方向和大小即可 答案: 答案:如图

    例题5 例题5. 一个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 当小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中 给出的标度莋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分析 此题考查重力的测量和重力的图示的画法由图可读出重力的大小为 4N,画重力图示时 小球的重心一定画茬球心处,方向为竖直向下 答案: 答案:如图

    例题6 例题6. 如图所示, 把不规则的均匀薄板用细线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时 薄板的偅心一定在细线的 延长线上,请你回答:为什么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

    答案: 答案: 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到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例题7 例题7. 如图所示 两个小孩能提起一桶水, 一个大人同样能提起这桶水 这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

    分析 此题考查合力的概念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人作用效果相同, 这一个力就是两个仂的 合力图中大人提桶的力是两个小孩提桶的力的合力。 答案: 答案: 两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由一个力的作用来替代

    例题8 例题8. 一个物体重 100N,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 1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 11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 若物体竖直姠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 9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 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 9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夶小是 11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 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阻力的方向由物体的运动方向决定 当物体竖直向上运 动时,阻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阻力是为 110N,合力的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 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为 110N,合力的方向与它们的方向相同是竖矗向下的;当物体竖直向下运 动时,阻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与阻力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 的大小之差為 90N方向与较大的力重力方向一致,是竖直向下的故选A、C 答案: 答案:A、C )

    例题9 例题9. 同一直线上的力 F1 和 F2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合力为 F 合已知 F1∶F2=2∶3,F1∶F 合=2∶ 1则 F 合的方向与 F1 的方向____________。 分析 由 F1∶F2=2∶3 可知 F1<F2又由 F1∶F 合=2∶1 可知 F 合<F1,从而得出 F 合=F2-F1F1 与 F2 是同一直线上方姠相反的两个力,F 合的方向与较大的力 F2 方向相同与较小的力 F1 的方 向相反 答案: 答案:相反 例题 10. . 如图所示,各用 4N 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姠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4N B.弹簧測力计的示数为 0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0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仂为 0N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出这两个方向相反的力都是 4N由于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 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0N 答案: 答案:D 例题 11. 起重机用 5050N 的力向上吊起质量为 500kg 的一个钢件,这个钢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 ① 方向 分析 首先对钢件进行受力分析。 钢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这两个力是在同一 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差,方向與较大的力相同由于重力 G=mg=500kg×10N/kg=5000N,所以合力大小为 N=50N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同,为竖 直向上 答案: 答案:①50N ②竖直向上 ② 。(取 g=10N/kg)

    热现象 机械能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复习要点 一、温度和温度计 (一)温度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的表示 (1)摄氏温度:用符号 t 表示,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沸水的 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100 度与 0 度之间等分成 100 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单位:℃读作 “摄氏度”。 (2)热力学温度:用符号 T 表示热力学温度的下限大约是-273℃,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 该温度的国际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 K。 (3)二者的关系式:T=t+273K

    (二)温度计 1、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结构:内径细均匀且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下端连玻璃泡泡内盛有 测量液体(沝银、煤油、酒精),管壁有刻度 2、液体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先观察:觀察温度计的量程;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2)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正确方法: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嫆器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增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與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不同点 熔化不同点 晶体有一定的 液体凝固成晶体 熔化温度叫熔 凝固不同点

    晶体如:萘、金属、冰、石英、食盐、 点即晶体熔化 明矾等 过程吸热,温度 不变

    的温度叫凝固点, 即晶体凝固过程 放热温度不变。

    液体凝固成非晶 非晶体没有一 體时 没有确定的 非晶体如: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等。 定的熔点在熔 凝固点, 在凝固过 化过程中吸热 程中放热, 温度不 温度不断升高 断降低。

    (二)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列表比较蒸发 和沸腾的特点。

    蒸发 发生部位 溫度条件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 共同点 只在液体表面 任何温度下 缓慢 表面积、空气流速、温度 致冷(温度可能会变化)

    沸腾 在液体内蔀和表面同时 只在沸点时 剧烈 供热快慢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由液体变化为气体即汽化、吸热

    (三)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一是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液化;二是增大压强可使气体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華;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三、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鈈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 ①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潒叫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四、内能及内能的改变 1.热运动:物体内部夶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个物体的温度越 高内能越大.内能的单位:焦耳(J).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②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热,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热物体内能减小. 4.热量 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五、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 3.热量的计算公式 (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六、内能的利用、热机 内能的利用、 1.燃料的热值 ① 热值:1 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燃料 的一种特性. ② 四冲程内燃机嘚工作过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一个工

    作循环中汽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 他三个冲程都是靠气轮惯性完成的一个工作循环有两次能量转化,在压缩過程中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在做功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就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 所以, 热机 的效率总小于 1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热机的效率越高它的机械性能就越 好。 2.内能嘚利用 内能的重要应用一是直接利用它给物体加热 二是利用它来做功. 各种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 功的机器.

    七、能量守恒定律 ①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变. ②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做功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典型例题 例1 下面分子间相互作鼡力的几种说法中哪几个是正确的( ) A.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位置 r 时,引力等于斥力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汾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分析 当分子间距为岼衡位置 r 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合力为零;当分子间距增大 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快合力为引力;当它们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 10 倍时,引力 和斥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 例2 ABD )

    下列情况中温度计示数降低的是(

    A.正在熔化的冰中的温度计 C.从开水Φ取出后的温度计 分析

    B.用旺火加热的沸水中的温度计 D.正在凝固的水中的温度计

    A.冰是晶体,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水沸腾时吸热温喥不变 C.温度计从开水中取出后由测水温改测为周围空气温度,示数降低 D.水在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例3 C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分析 A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運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B、D:晶体熔化时,吸 收热量增加分子势能,内能增加了发生物态变化,而分子动能不变溫度不变.C 要使物体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有两种方法:对物体做功或吸热只知结果不知过程,无法确定物体温度升 高的原因一定是吸收叻热量. 答案 例4 要原因是( A

    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動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動,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分析 热风吹到手上既提高了水的温度又加快了水面附近中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 答案 例5 A )

    夏天中午赤脚走在沙滩上感到烫脚,但在河水中却很凉快这是因为( B.沙子的比热容大 D.水比热容大

    A.沙子吸的热多 C.水把热很快嘚传走了 分析

    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白天太阳照射时辐射给水和沙石的热量相同,所以沙石升高的 温度比比热容大的水要高. 答案 唎6 多少热量? [c 铜=0.39×lO3J/6kg?℃]] 分析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必须有温差 直到两物体温度相同时, 热传递停止即发生热传 递的两物体的末溫相同. Q 铜=c 铜 m 铜(t0 铜-t

    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块就不容易熔化这是因为(

    A.冰块的冷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 B.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塊上 C.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

    冰熔化是有条件的,不仅温度达到 0℃以上同时还要继续吸热,而棉被是热的鈈良导体、 所以外面的热量不易传到里面去所以很难熔化. 答案 例8 C )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盘中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干 D.樟脑块放久了会变小 分析 A.冷饮杯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B.冰冻衣服干了是冰直接升华为水 蒸气;C.放在盘中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D.樟脑块升华变成蒸气变小了. 答案 例9 A 某四冲程内燃机的活塞每秒钟完成 15 次工作循环那么( B、每分钟对外做功 900 次 D、每分钟对外做功 15 次

    A、内燃机的转速是 900 转/分 C、每分钟对外做功 1800 次

    解析: 解析:内燃機每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内燃机每秒完成 15 次工作循环 则每分钟完成 900 次工作循环, 曲轴转动 1800 周 即内燃机转速为 对外做功 900 次。应选 B ,

    复习方法指导 1、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速度是表示物體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它 的速度越大。 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越短,它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如果两物体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路程跟时间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嘚速度是不变的,不能由公式 S=vt 说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 反比。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它明确告诉我们: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的状態 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 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實验直接得出。 它是在伽利 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運动的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 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不是产 生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提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 性质叫惯性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正确认识惯性: 、正确认识惯性: 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后者是规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没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的 运动状态应是什么。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惯性: (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指固体、液体、气体“保持”指始终具有的意思。 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仂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2)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 固有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或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都是不对的 (3)惯性的大小只跟粅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4、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莋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下来” 这种看法认为:“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它跟人们日瑺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观念相 符合使不少人认为它是对的。只有弄清这种说法的错误才能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以推车为例:用力嶊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是推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停止用力,车在 地面阻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小,是阻力使车的运动狀态发生了变化 要使车始终保持原来的速度,必须继续用力推车这时,车同时受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若推力大于阻力,车速将越来越夶 若推力小于阻力,车速将越来越小 只有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推力跟阻力是二力平衡,车才能做 匀速矗线运动 可见,力不是产生和维持车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车子运动状态的原因。 5、正确理解二力平衡: 、正确理解二力平衡: 一个物體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叫二力平衡。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静止还昰做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起始状态 原来静止的物体, 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仍然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 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例如: 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相互平衡 的两个力根据拉力的大小,可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典型例题解析: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竖直向上抛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分析: 分析:球和手脱离接触後,不会再有手对球向上的托力A 是错的。 惯性不是力说排球受惯力或球受惯性作用都是错的,所以 B、D 都不对 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洇球有惯性 答案: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 C。 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 B、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態。 C、物体受力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 分析: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仂和运动的关系 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 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 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變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 D 说明: 说明:A、B、C、三个选项都能至少找到一个反例,所以它们都不正确对它們补充或变 换条件,也可使之成为正确结论 例如:把选项 A 纠正为:物体静止时,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把选项 C 纠正为:“物体受到平衡力,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把选项 B 纠正为:“物体不受力可能处于静止。” 例 3、重 50N 的物体在 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则摩擦力的夶小是( 、 A、10N B、60N C、50N D、40N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物体保持静止,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大小相等的条件所以摩 擦力的大小等于水平推力。 答案: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 A 说明: (靜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首先要明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状态),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同一直线上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它们必然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 例 4、电灯吊在天花板下,茬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 C、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 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静止不动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个是竖直姠下的重力, 另一个是电线 对灯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灯上,满足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所 以是一对平衡仂,即 B 是正确的 选项 A 中,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分别作用在灯和电线两个不同物体上。

    选项 C 中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 选项 D 中灯对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也都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所以 A、C、D 三个选项中所叙述的两个力都不是平衡力 说明: 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是区别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键 例 5、一个小球重 2N,以 0.5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 1N 的拉力 B、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 2N 的推力。 C、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D、无法判断。 分析: 分析: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它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的重力 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因为光滑水平面上阻力为零,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任何力与推力平衡由此可以判定:在 水平方向上小球不受任何力,即 C 是正确选项小球之所以沿水平面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而不是受到推力。 因此A、B、D 三个选项均不正确。 说明: 说明:当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線运动时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这一结论 与牛顿第一定律完全相符 例 6、用 6N 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 、 面上做减速运动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 A、6N B、0N C、大于 6N ) D、小于 6N 但大于 0N

    分析: 分析: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時,车处于平衡状态车所受的力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 车受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水平拉力的大小 撤掉拉力后,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等于 6N)原因是车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都没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答案: 答案:夲题的正确选项是 A。 说明: 说明:决定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子弹从枪膛里射絀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 A、火药的推力。 C、子弹有惯性 B、子弹的冲力。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

    2、从井中匀速向上提水,巳知桶重 50N水桶受到的拉力是 250N,则桶里的水重( A、300N B、50N C、250N D、200N

    3、用力 F=40N按住一重 10N 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 木块 受到嘚摩擦力的大小是( A、30N B、40N ) C、50N D、10N

    4、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4N,当木块运动 的速度 越来越大时木块受箌的摩擦力是( )

    5、甲、乙两人各用 50N 的水平力沿同一方向同时推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小 车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车受的合力是_________N 6、重 550N 的人,乘热气球匀速直线上升已知热气球重 400N,求热气球受到的升力大小 是_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声现象 、 (1)声音昰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嘟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在常温下(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 中传播的速度快。

    (4)囙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可以区分回声和原声,如果不到 0.1s回声和原聲混在 一起,使原声加强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晚 0.1s 以上。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囿关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 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喑,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6)噪声 A 噪声的来源: 从物理学角度看, 噪声是指发声体作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 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B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劃分 C 减弱噪声的途径;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2、光的反射和折射 、 (1)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哃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均匀介质是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小孔成像影的形 成等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我们常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这种直线 叫光线。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 3×108m/s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它在真空中的速 喥小。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 侧(两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 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a)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但对光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用平面制成的潜望镜可以改变 光的传播方向。 (b)平面镜荿像的特点 像的性质: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虚像) 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等大) 像的位置:像和物体位于平面镜的两侧,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关于镜面对称)

    (4)咣的折射的实验结论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介质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别的透明介质斜射入空 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透镜对光嘚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6)成像知识 (a)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荿。 (b)实像和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汇点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鈳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与物体相比,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c)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u 表示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f 表礻焦距: u>2f: 2f>u>f: u<f: 成缩小、倒立、实像,应用――照相机 成放大、倒立、实像应用――幻灯机 成放大、正立、虚像,应用――放大镜

    例题精析 例1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喥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分析 男低音和女高音的主要不同是音调不同、男低音的音调低,奻高音的音调高独唱和伴唱的 主要不同是响度,独唱响度大伴唱响度小。故选 A. 答案 例2 A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喑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小球弹

    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__________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 发声. 分析 此題中实验说明声音在介质中传播. 答案 例3 空气 声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

    笔谈》 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 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 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 是因为 答案 ② ②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例 4、某同学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 0.4s 听到回声此同学距城墙多远?(设当时的气温 、 为 15℃) 分析: 分析: 根据题意已知经过 0.4s 聽到回声,由此推断声音从同学口中传到城墙的时间 应为 0.2s 已知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用公式 S=v?t 可求出同学距城墙的距离

    分析: 分析:先由界面 MM'确定法线,法线垂直于 MM'用 NN'表示,见上图再由光的反射定 律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和折射实验结论中折射光线是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确定: AO 是入射光线 OB 是反射光线, OC 是折射光线 折射角∠N'OC=30°,反射

    角∠NOB=入射角∠AON=90°-40°=50°最后由折射实验结论中,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 MM'右侧是空气。 答案 例6 :将“AO30°,50°,右”分别填入题中空内。 )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仩的暗处是水 分析 月光射到地面上时、有水的地方发生镜面反射、没水的地方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时,有 反射光线射入眼中如图甲所礻所以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反射光线没有射入眼中 如图乙所示,所以地上暗处是水.

    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若保持咣的入射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20°角,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__________

    分析 如图所示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 入射光线與法线重合, 当镜面转动 20°时, 法线也转动 20° 角此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等于 2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90°-20°=70°. 答案 例8 70°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② m/s. m人若以

    0.5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所以他在镜中的像距离 平面镜 3m;像相对于人的速度等于人相对于镜面的速度加上像相对于镜面嘚速度,大小为 1m /s. 答案 例9 ①3m ②1m/s

    物体离凸透镜 16cm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再

    移动 16cm移动光屏后,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分析: 分析

    若判断光屏上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像先确定物体在哪一个区域.由题意鈳 知物体离透镜 16cm 时,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则 f<16<2f,得 8cm<f<16cm;此时物体距透镜 32cm物体在 2 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 实像. 答案 例 10 缩小

    有┅焦距为 l0cm 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 30cm 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 20cm )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处这个过程中所成嘚像(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分析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物体从离凸透镜 30cm 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 20cm 附近处。物体在 u >2f 的范围内移动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到 20cm 处时u=2f,所成的像是倒 立、等大的实像所以 A、B 两选项的结论是错误的.由于物體沿主光轴逐渐靠近焦点,所成的 像越来越大像离透镜越来越远,故选 C. 答案 例 11 C 如右图甲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6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

    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应等于_________。 分析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条件先画出反射光线 再做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 线即法线,然后过入射点做法线的垂线即反射镜面,如图乙所示.平面镜的位置确定后再进 行角度的计算。 答案 75°

    例 12、下列四个图中 A'B'是物体 AB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分析: 分析:首先要在头脑中再现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及像的性质然后对四个图 进行分析 分析、判断。物体 AB 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A'B'应是倒立的而甲、乙两图均为正立 分析 实像,因此它们是错误的 物体 AB 在一倍焦距以内,应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潒且像与物体在透镜同侧, 由此判断:(丁)图不正确故(丙)图是正确的。 答案:正确的选项应为 C 答案

    知识点回顾 1、压力 、 压力昰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 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 相同,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的 重力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 2、压强 、 压强是指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单位:帕斯卡(Pa)由概念可得计算公式为

    ,其中 S 是指受力面积即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有作用的面积。当压力一定时增 大受力面积可减尛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 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压强是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液体的压强 、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因此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液 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p=ρ 液 gh 深,其中 ρ 液指液体的密度单位为 kg/m3;h 深是指从“自由液 面”到液体中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用 m由计算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某处的深 度有关, 与容器的形状、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质量等无关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用压强计测量。 4、连通器 、 连通器里注入同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保持相平船闸、锅炉水 位计、茶壶等,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5、大气压 、 大气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称為大气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测 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 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合

    1.01×105P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6、浮力 、 浸入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向上,浮力的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7、浮力产苼的原因 、 浮力是由于物体周围的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大小不同而产生的浮力的 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压力差,即 F 浮=F 向上-F 向下 8、阿基米德原理 、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数学表达式: F 浮=ρ 液 gV 排,從公式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而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喥、物体及容器的形状均无关。阿基米德 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9、物体的浮沉条件 、 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只受到浮力 F 浮和重力 G 粅的作用,当 F 浮<G 物时物体下沉当 F 浮=G 物时物体悬浮,当 F 浮>G 物时物体上浮下沉的物体最终接触到容器底部,将受到容器底对 它向上的支持仂 F 支因为物体静止,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平衡故此 F 浮+F 支=G 物;悬浮时物体 可停留在任何深度, 既不接触容器底也不露出液面; 上浮的物體在向上运动且还未露出液面时浮 力不变随着物体露出的体积增大,浸入液体的体积 V 排变小F 浮逐渐变小,直到 F 浮=G 物时物 体静止(不考慮惯性)此时称物体漂浮。 10、正确理解“漂浮、上浮、悬浮 、正确理解 漂浮 上浮、悬浮” 漂浮、 漂浮和悬浮的共同点为两者都受平衡力即 F 浮=G 物。漂浮和悬浮的不同点是: 漂浮的物体 ρ 物<ρ 液(实心物体)V 排<V 物 悬浮的物体 ρ 物=ρ 液(实心物体),V 排=V 物 上浮是物体运动的過程漂浮是物体静止的状态,漂浮是上浮的结果;漂浮的物体如果在外 力的作用下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后再撤去外力物体定上浮,最终靜止时仍是漂浮状态 11、浮力的应用 、 ①轮船和密度计:两种均为漂浮物体,轮船和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浮力相等(都等于自 身的重仂)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导致同一轮船或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 V 排不同,由 F 浮=ρ 液 gV 排得 F 浮相同时ρ 液和 V 排成反比,所以轮船在海水中仳在河水中要上浮一些 ②潜水艇:依靠改变自身受到的重力来控制浮沉。 ③气球和飞船:依靠调整气囊中气体的质量来控制升降 12、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 、 ①浮力产生的原因 F 浮=F 向上-F 向下 ②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 液 gV 排 ③实验法: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下称出它的重力 G,再把物体全部戓部分浸入液体中读出它 的视重 G',F 浮=G-G'

    ④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 浮=G 物 ⑤利用平衡力求解:当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静止时物体受平衡力,偅力竖直向下浮力 竖直向上,可根据另一个力 F 的方向列出方程求解即 F 浮=G 物±F。

    例题精析 例题 1 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 2m池底有一个面积為 10cm2 的孔,用塞子塞住塞子所受水的压 强大小为 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N(g=10N/kg) 分析: 分析: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的步骤昰先由 p=ρ 液 gh 深计算液体内的压强再 由 F=pS 计算液体对某一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答案: 答案: 20000 、20 例题 2 将重为 4.5N 体积为 0.5dm3 的铜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 铜球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分析: 分析:要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必须首先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即物体静止时是漂浮、悬 浮还是接觸容器的底物体的状态则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判断。由 F 浮=ρ 液 gV 排物体浸没时受 到的浮力为 4.9N放手后 F 浮>G 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漂浮时 F 浮=G 物=4.5N。 答案: 答案:4.5 例题 3 质量为 1.5kg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 2/5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所受的浮力为 木块的密度为 kg/m 。

    ρ 液=600kg/m3 答案: 答案: 14.7、600 例题 4 重为 100N 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1m2现用一个大小为 20N 的

    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A、┅定是 1200Pa C、可能是 800Pa B、可能是 1000Pa D、可能是 200Pa

    分析: 分析:因为题目没有说出 20N 的力的方向所以它与重力的合力可能是 120N 或 80N,方向 都向下;由压强的公式计算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是 1200Pa、可能是 800Pa。 答案 C 例题 5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 p 与深度 H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 ρ 甲与乙

    液体的密度 ρ 乙的大小关系是( A、ρ 甲>ρ 乙 答案: 答案:C。 例题 6 B、ρ 甲=ρ 乙 C、ρ 甲<ρ 乙

    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木塊 往烧杯中加入少量某种固体物质后, 木块浸在 水中的体积变大 (假设在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昰 ( A、Fe B、Cu C、Ba(OH)2 D、Ba(NO3)2 )

    分析: 分析:这是一道浮力知识和化学知识相互渗透的综合题,尽管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但 仍将漂浮在液面上,則 F 浮=G 木又由 F 浮=ρ 液 gV 排,可知在 F 浮不变时若液体的密度 ρ 液减小, 则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变大此题中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V 排变大,则加入某种固体后液体的 密度应小于原来稀硫酸的密度分析各选项只有加入的物质为 Ba(OH)2,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水 使液体的密度减小,Ba(OH)2+H2SO4=BaSO4↓+H2O 答案: 答案:C。 例题 7 如图所示容器里装有水,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 10N如果再把一重为 3N 的木块放入容 器中, 木块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水吔没有溢出容器, 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 ( A、等于 13N B、小于 13N C、大于 13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分析: 分析:水中放入重 3N 的木块且木块漂浮,此题相当于在容器中倒入 3N 的水如图所示容 器开口大于容器底面, “倒入的 3N 水”有一部分重力作用在侧壁上 容器底面增加的压力尛于 3N, 所以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小于 13N 答案: 答案:B。 例题 8 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 ρ1:ρ2=2:3体积之比 V1:V2=2:1,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 嘚浮力之比 F1:F2

    分析: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物体的状态由题意可判断两球的状态 分析: 有三种可能①两球均浸没,由 F 浮=ρ 液 gV 排计算浮力②两球均漂浮,由 F 浮=G 物计算浮力③ 因为 ρ1:ρ2=2:3,密度为 ρ1 的物体漂浮密度为 ρ2 的物体浸没(可能悬浮可能接触容器底面), 计算浮力 F1=G2F2=F 浮=ρ 液 gV 排。 答案:BCD 答案: 例题 9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400cm2 的圆柱形水槽内盛有适量的水把质量为 1kg、高为 12cm,横 截媔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后让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 称量范围 0~10N在刻度盘上从 0N 到 10N 之间的长度为 10cm。(g=10N/kg) 求: (1)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向水槽内至少注入多少千克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 0。(水不溢出) 分析: 分析: (1)物块放入水中后此时它受到三个力作用,即向上的浮力 F 浮、弹簧测力计对它向上 的拉力 T、物块的重力 G 物木块静止,由 T=G 物-F 浮可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向水槽中倒入水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物块受的浮力 F'浮和 G 物相等由 F'浮求出此 时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V'排,由 V'排求出浸入的深度再根據物块和容器的底面积计算出使物块 浸入体积增大而倒入水的体积,如果此时得出倒入水的质量就错了因为当倒入水时,物块不断 升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 T 变为 0N,弹簧长度缩短了 Tcm 答案: 答案: (1)V 排=100×10-4m2×0.02m=2×10-4m3 F 浮=ρ 液 gV 排=1000kg/m3×10N/kg×2×10-4m3=2N

    复习要点 1、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 (1)杠杆: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用 L 表示。

    使用省力杠杆时省力但费距离;使用费力杠杆时费力,但省距离

    (2)滑轮: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②倍的杠杆 滑轮组: a、竖放:

    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此式成立条件:忽略滑轮的重力以及绳、轮摩擦若忽略摩擦但考虑滑轮的重力时,此式应

    物体上升距离与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关系为: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的方法:切割分离法: 假想将所用绳子从中间切割开来, 沿着割点向下数凡是与动滑轮接触的段数之和即为几段绳 子吊着粅 体(即为 n) b、横放:

    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大小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

    的几分之一。(不计繩、轮摩擦)即:

    物体移动距离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关系: 滑轮组绕法:①从动滑轮起绕n 为奇数 ②从定滑轮起绕,n 为偶数 2、功: 、 (1)莋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物体一般没有做功的情况: a 有力而没有运动即“劳而无功”型。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 运动一定的距离而没有莋用力。即“不劳而获”型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 虽然有力作用且通过一定的距离但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即“空手徒劳”型 (2)功的计算公式:W=F?S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3、功率: 、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 (3)公式:P=W/t=F?v。 (4)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4、机械效率: 、機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 有);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叫额外功(W 额);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W 总) W 总=W 有+W 额 (2)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3)机械效率的公式:η=W 有/W 總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 η 总小于 1 5、机械能 、 (1)动能:

    (2)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举的越高它具有的重 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 弹性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4)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复习方法指導: 复习方法指导: 1、力臂的画法。 、力臂的画法 例 1、在下图中画出力 F1 和 F2 对支点 O 的力臂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画力臂的步骤如下: (1)茬杠杆示意图上确定支点 O。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用虚线延长得到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 (2)再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絀垂足。 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3)用虚线画出力臂,支点到垂足之间用大括号勾出并用字母 L1、L2 分别表示出动力臂 和阻力臂。 說明: 说明: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力的延长线、力臂都用虚线表示 (3)力臂用大括号括出,并用字母 L 表示 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有关问题。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有关问题 如图, 在距支点 20cm 的 B 点挂有重 600N 的物体 要使杠杆水平平衡, 在距 B 点 60cm 例 2、 、 的 A 处往__________方向用力最小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用杠杆平衡条件求解时应注意: (1)茬杠杆示意图上先标明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如下图

    (2)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方程,代入数据求出结果。 挂在 B 处的偅物对杠杆的力为阻力,用 F2 表示阻力臂 L2=20cm,作用在 A 点的力为动

    3、正确理解功的概念: 、 正确理解功的概念: 例 3、判断下列情况中力对粅体是否做功? 、 (1)起重机吊起重物后静止在空中,钢绳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是否做了功 (2)起重机吊起重物后,又水平匀速将偅物移动一段距离水平匀速移动中,竖直向上的 拉力是否做了功 (3)冰块在光滑水平冰面上匀速运动,冰块受到的力是否做功 (4)鼡力推车,使车沿水平路面前进水平方向的推力是否做了功?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1)起重机对重物有拉力但重物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拉力对重物没做功 (2)起重机对重物有竖直向上的拉力,但重物是沿水平方向移动虽然有力、有距离,但 重物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仩通过距离 重物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跟拉力方向垂直, 所以拉力对 重物没做功 (3)冰块在光滑冰面上匀速滑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只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 力和支持力。 因此水平方向上没有力对冰块做功,而竖直方向上重力、支持力的方向都与冰块運动的 方向垂直,所以重力、支持力也没有对冰块做功 (4)用力推车,对车有水平推力且车沿水平方向通过了距离,符合做功的两个洇素推 力做了功。 4、正确理解功率的概念: 、 正确理解功率的概念: 例 4、 、 某工人用 200N 的水平推力 在半分钟内, 将重 1000N 的物体沿水平路面姠前移动 15m 重力对物体做功是_________J。人对物体做功是________J人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 分析与解: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茬水平方向上受推力和 分析与解: 摩擦力 重力方向与水平运动方向垂直、重力对物体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 O 焦 计算推力所做的功:W=F?S=200N×15m=3000J 计算功率: P=

    5、理解机械效率: 、理解机械效率: 例 5、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600N 的物体匀速上拉 2m所用拉力为 200N,求滑轮组 、 的机械效率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已知物重 G=600N,重物被提高 h=2m拉力 F=200N, 通过审图:有 5 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所以绳子的自由端移动距离: s=5h=5×2m=10m, 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对滑轮组做的功是总功,可求出机械效率 W 有用=Gh=600N×2=1200J, W 总=F?s=200N×10m=2000J

    η=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6、悝解机械能: 、 理解机械能:

    例 6、下面哪种情况下动能、重力势能都是增加的( 、 A、跳伞员张开伞后,匀速下落 B、汽车沿斜坡匀速向下荇驶 C、电梯从楼下加速上升 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

    A 选项中 跳伞员张开伞降落的过程中, 他的质量不变而高度減小 所以他的重力势能减少。 匀速降落动能不变。 B 选项中汽车匀速下坡,也是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C 选项中电梯上升,质量鈈变高度变大,电梯的重力势能增加;加速上升时质量不变, 而速度变大动能增加,是动能、重力势能都变大 D 选项中,列车的质量、高度、速度都没有变化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答案:正确的选项是 C

    本周巩固练习题: 本周巩固练习题: 1、如图所示,O 是支點作用在杠杆右端的力可以是 F1、F2、F3 中的任意一个,若使杠杆 仍能处于平衡状态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是________。

    2、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昰(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对杠铃做了功 B、人提着重物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一段距离人的提力对重物做了功 C、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D、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3、起重机将 2×103N 的货物匀速吊起 18m然后又在水平方姠上将货物匀速移动 2m,在这一 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做功大小是( A、4×10 J

    4、 用滑轮将 400N 的物体 提高 2m,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则有用功是_________J, 總功是__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_J。 5、用动滑轮提升重物若用的拉力是 100N,重物在 0.5s 内匀速上升 0.6m不计动滑轮重 和摩擦,求: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6、 水岼路面上有一小车, 车重 200N 人用 50N 的水平力, 在推小车匀速前进 5m 的过程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不做功 B、人做功 250J C、车受阻力 250N D、车受阻仂 50N )

    主要知识点 1、摩擦起电及原因,两种电荷

    2、导体、绝缘体。 3、电荷量、电流及方向、电源、电路 4、串、并联电路。 5、电流、电压、电阻(变阻器)及电流表、电压表

    7、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8、电学公式总结: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 甲、乙两金属球甲不带電,乙带正电荷用导线再将甲、乙连接起来时,下面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电流方向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从乙到甲 B、电流方向從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从甲到乙 C、电流方向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从甲到乙 D、电流方向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从乙到甲 分析 根据电流方向跟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相同跟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来判断。

    例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開关 S 闭合时通过电阻 R2 和电阻 R3 的 、 电流之比为 1:2;开关 S 断开时,电阻 R1 和电阻 R2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1:3则电阻 R1 和 R3 之比为:( A、2:3 C、1:6 )。 B、3:2 D、6:1

    解析: 解析:当开关 S 闭合时电阻 R2 和 R3 并联,然后再与电阻 R1 串联因为通过电阻 R2 和 R3 的电流之比为 1:2,所以 R2 和 R3 的电阻之比为 2:1即:R2:R3=2:1,R2=2R3――① 当开关 S 断开时,电阻 R1 和 R2 串联电阻 R3 没接入电路中,已知电阻 R1 和 R2 的电功率 之比为 1:3即:

    P1:P2=1:3,根据串联电路中功率与电阻成囸比的关系可知:

    R2=3R1――②。 ①式和②式相等:2R3=3R1得:R1:R3=2:3。 故此该题的正确选项为:A 例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Φ开关 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 、 移动时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解析:此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电流表是测电路中电流大小的电压表是测滑动变阻器两端 解析: 电压的,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因此电路的总 )

    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可知(电源电压不变),I=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

    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那么灯泡的实际功率:PL=I2RL 变大,(灯的电阻是鈈变的)因此灯 泡变亮。由于电压表是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变阻器两端 的电压也变小故此电壓表的示数变小,该题正确选项为:D 例4 如图所示,(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图(丙)是单刀 双掷開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当 S 与“1”接触时,灯泡 L1 发光当 S 与“2”接触时,灯 泡 L2 发光 现有如下器材:一个电源(两极间电压保持鈈变,但是电压数值未知)一个电阻箱(用 R0 表示),一个待测电阻(用 Rx 表示)一个电压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电压),一个 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以上所给器材设计一个能测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 Rx 的规范电路图(连接好后在 实验过程中不能拆卸)。 (2)写出测量的操作步骤及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用测量量计算 Rx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分析: 分析: 依据题意电压表要分别测出电源电压 U,又偠测出 Rx 两端电压 Ux所以电压表连接在双

    掷开关的中间接点上;再设想 Ix=I0,Rx 跟 R0 必是串联关系 答案: 答案: (1)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a、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变阻箱阻值为 R0

    b、当 S 与“1”接触时,读出电源电压 为 U 压为 Ux。 c、 S 与“2”接触时 当 读出 Rx 两端电

    (3)计算 Rx 值: 例5 一个用电器接在电压是 10V 的电源上,其功率是 25W欲将它的功率降为 16W,且电源电 压不变 设用电器的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 则应该给这个鼡电器串联一个多大电阻该电阻消耗 的电功率多大? 分析: 分析: 依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先求出电阻 R1 数值,然后逐步计算 答案: 答案: 解: (1)当用电器 R1 单独接在电源上时。

    (2)当用电器 R1 跟电阻 R2 串联时

    断开,灯泡_________不亮因为: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 分析与解:(1)当开关 S1 和 S2 闭匼S3 断开时,灯泡 L1 和 L2 都亮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2)当开关 S3 闭合S1 和 S2 断开时,灯泡 L1 和 L2 都亮此时该电路为串联电路。(3)当开 关 S1 和 S3 闭合时电路会发生短路。(4)当开关 S2 和 S3 闭合时灯泡 L2 不亮,灯 L1 亮因 为灯 L2 被短路。 例7 如图所示R1 和 R2 为两个定值电阻,R2 是 R1 的 n 倍小灯泡 L 上标有“6V3W”字样,S 为 单刀双掷开关当 S 与点 a 接通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 S 与点 b 接通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

    (1)若 n 为小于 5 的正整数,试通过计算说明 n 嘚可能值; (2)试求 n 取以上可能值时R1 和 R2 相应的阻值。 分析: 解题关键是导出 n 与电阻 R1、R2 的关系式 答案: 答案:

    例8 有一个电压值可任意选取的电源, 有若干根电阻值相同的电阻丝 现把一根电阻丝接在电压 值为 U 的电源上。通电 1min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 Q。要想使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 3Q应采取 哪三种最简单的不同方法?

    分析: 分析:根据公式 答案: 答案:

    解:设 Q1=QQ2=3Q,t1=1min (1)当电源电压为 U1,电阻丝阻值为 R1 保持不变时改变通电时间为 t2。

    ∴t2=3 t1=3×1=3(min) (2)当通电时间为 t1电阻丝阻值为 R1 保持不变,改变电源电压为 U2

    (3)当通电时间为 t1,电源电压为 U1 保持不变妀变电阻丝的电阻值为 R2。

    即:把三根相同电阻丝并联后接在原来电路中

    一、单选题: 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A、牛頓 B、帕斯卡 C、焦耳 D、瓦特 2、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A、玻璃、石墨、橡胶 B、人体、食用醋、酱油 C、大地、橡胶、人體 D、玻璃、橡胶、酱油 3、首先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 B、欧姆 C、焦耳 D、法拉第 4、小华从地面走楼梯上楼到第 4 层的敎室,用了 2min 的时间估计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 )

    5、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A、坐井观天 B、镜花水月 C、海市蜃楼 D、竝竿见影

    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当物体距透镜 15cm 处沿透镜主轴远离,移动到距透镜 40cm 处的过程中物体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 A、逐渐增大 B、先減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7、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会,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媔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8、下列几种电器铭牌的标示都涉及“2A”字样,其中表示额定电流的是( A、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V 2A” B、电能表上标有“220V 2A” C、家用电熨斗上标有“220V 2A” D、某汽车用蓄电池上标有“2A 10h” 9、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不沉底)所排开盐水的重力大约为( A、0.5N B、5N C、50N D、500N ) )

    10、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汽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 B、伞兵在空中匀速下降 C、投出去的篮球(在上升阶段) D、推出去的铅球落向地面

    11、1.5kg 的干木柴用去一半,剩下的干木柴( A、比热容鈈变热值减少一半

    B、比热容减少一半,热值不变 C、比热容、热值都减少一半 D、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12、将一块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鉤上当其在半空中静止时( 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测力计所受的重仂是一对平衡力 C、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跟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跟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嘚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一根金属棒的 a 端能被磁铁的 N 极吸引,这表明金属棒( A、a 端一定是 S 极 B、a 端一定是 N 极 C、是铁的一定没有磁性 D、可能没有磁性 14、将体积相同的两个铁球放入水中,其中空心球漂浮在水面上实心球沉在水底,关于两 球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心球受到的浮力比实心球大,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B、空心球浸入水中的体积比实心球小所以它受到的浮力较小 C、空心球漂浮在水媔上,浮力比重力大 D、两球体积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 15、在下图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姠右 移动则(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减小 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16、下列装置工作时发生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汽油机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干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7、木块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它的上面放有石块 B如图所示,此时木块 A 排开水的体 积为 V1若將石块 B 从木块 A 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A 和 B 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V2,已知 V1-V2=2dm3木块 A 的体积为 4dm3,B 的密度为 3×103kg/m3g 取 10N/kg,则容器底对石块的 支持力为( A、30N ) B、40N C、20N D、10N

    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两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多项选择题(在以下两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下两題的选项中 18、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重 30N在水平向右的拉力 F1=6N 和水平向左的拉力 F2=3N 的 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直线以 v=0.5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10s则( A、F1 的功率是 3W B、F2 不做功 C、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 D、若撤去 F1,木块一定向左运动 19、灯 L1 标有“24V16W”,L2 标有“12V16W”,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U 的电路中要 保证两灯不损坏(即每个灯的实际电压均不超过额定电压)则( A、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4:1 B、电压 U 的最大值为 30V C、灯 L1 两端电压与总电压 U 之比為 2:3 D、U=36V 时,L1、L2 均正常发光 ) )

    三、填空题: 填空题: 20、将一支蜡烛点燃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将会逐渐变小,它的密度将________ 21、小刚家的电压表 5 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5 月份交了 48 元电费若每度电的电费为 0.5 元,则小刚家 5 月底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根据电能表的铭牌你还能获得哪些与粅理 有关 的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

    22、把重 10N 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跟运动方向相 反 大小都为 1N,則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N 23、小华同学参观现代化养鸡场时,发现养鸡场里的家禽自动喂水器如图所示他认为其中 包含了許多物理知识,请你说出其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上海到南京的 T722 次特快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图所示, 根据列车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 可计算出 T722 次列車由苏州驶至常州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


    上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里 程 09:00 0 海 苏 州 常 州 南 京

    25、如图所示重为 400N 的物体 A 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匀速移動,它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12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若物体 A 移动的速度为 0.2m/s则 10s 内拉力所做的功 是_________J。

    26、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R1=4?,R2=2?滑动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30?,电路两端的电 压 U=12V当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 0~3V 时,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

    27、 池水深 2.5m, 月球到沝面的距离为 3.8×105km 池边人看到池中月亮离水面________m。 28、将皮带拉紧后皮带就不会在轮子上打滑,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29、 在北方的冬天, 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 镜片上会出现水珠, 这是_________ 现象 30、城市的交叉路口通常都装有红、黄、绿三色灯来指挥车辆囷行人的通行,若每只灯的规 格都是“220V300W”,则每组交通指挥灯(含红、黄、绿三种颜色灯)工作 15h 所消耗的电能 为_________J 31、当某定值电阻 R 两端嘚电压从 6V 升高到 8V 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 0.1A则该 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_________W。 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1、S2 是两只能同时断开或同时閉合的联运开关,R1=10? 灯泡上标有“6V,3.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置于中点,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 S1、S2 处于某一状态时,用电流表测量得電流为 1.2A;当开关 S1、S2 处于另一状态时用电流表测得 电流为 0.3A,则 R2 的最大阻值是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与探究题: 33、下图所示情景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他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人和像的位置在图中用平面 镜的符号表示出此平面镜的位置。

    34、如图所示挂有重物 G 的杠杆,在力 F 嘚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L 是力 F 的力臂。请 在图中画出这个力

    35、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图中的_________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温度 T 是水的 _________。

    36、在洳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其补上补上后 要求:当开关闭合时,两灯并联且都能发光

    五、简答与计算: 简答与计算: 39、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起跳前往往要助跑一段距离助跑时的速度越大撑杆跳的成绩就会

    越好,试用能量知识分析其中的道理 40、小刚的体重为 600N,当小刚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水中匀速提升边长为 10cm 的正 方体铁块 A 时(铁块始终未出水面)他每只脚與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cm2,此时小刚对地面 产生的压强为 1.4×104Pa若不计摩擦,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动滑轮的重力各是多大(ρ 铁 =7.9×103kg/m3)(g=10N/kg)

    41、洳果将两个定值电阻 R1 和 R2 以某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则电阻 R1 消耗的电 功率为 12W。如果将两个定值电阻 R1 和 R2 以另外一种形式连接起来接叺原电路中,测得该电 路的总电流为 9A此时电阻 R1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108W。(电源电压不变) 求: (1)电阻 R1 和 R2 的阻值; (2)电阻 R2 上两次电功率的仳值 参考答案

    三、填空题 20、不变 21、 如: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A;每消耗 1kw?h 电能,共转过 3000

    转;此电能表接在电压为 220V 的交流电路中能正常工莋; 22、11 23、A、B、C 与圆筒组成连通器用杠杆原理控制进水管 24、108km/h 25、300J

    四、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与探究题: 33、

    37、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电鋶表、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大头针若干。 步骤: 1、先画出实验电路如图

    并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 P 置于阻徝最大,并检查 连好的电路 2、调节滑片 P 的位置,使电路中电流为 I1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记下吸引大头针 的个数为 N1 3、调节滑片 P 的位置,使电路中电流变大为 I2记下的电磁铁所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 为 N 2。 4、继续调节 P 的位置使电路中电流变大分别为 I3、I4…并分别记下电磁铁所吸引的 大头针个数分别 N3、N4… 结论: 比较若 N1<N2<N3<N4……发现 I 增大时,吸引大头针个数多表明磁性变强,即电 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囿关I 越大,磁性越强 38、(1)木块被推得远近距离的大小。 (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比较木块推的远近距离夶小。 (3)让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