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活的一点尊严都没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9-08-15 &匿名提问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哲学上两个敌对的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般地说,它是先进阶级的世界观,反映着适合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的先进阶级的利益。唯物主义哲学往往是社会上的先进势力、进步阶级用来反对反动势力和宗教迷信,维护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武器。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或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意识则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世界先有物质,然后才有意识。第二,意识是具有高度发展和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这些论证都说明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它可以不依赖精神而独立存在,所以是第一性的;意识来源于物质,它必须依赖物质而存在,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因此精神是第二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错误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它根本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存在于“ ”的意识之中,是“ ”的感觉、观念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世界理性”、“理念”、“绝对精神”等。唯心主义是信仰主义的一种精巧圆滑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通常是反动阶级和保守势力的世界观,是反动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和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奴役的工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着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其哲学意义。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和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辨证法,防止形而上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辩证思维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是具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复杂有机体。 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观念结构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世界意义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和基本步骤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⑶、物质决定意识。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10、唯心主义的根源:⑴、社会根源;⑵、阶级根源;⑶、认识论根源。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⑴、对立统一关系;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⑷、相互渗透的关系。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⑵、是人的存在方式。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6、实践的基本特征:⑴、客观现实性;⑵、自觉能动性;⑶、社会历史性。17、实践的基本形式: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⑶、科学实践。18、实践的主体: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19、实践的客体: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⑴、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⑵、客体主体化: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24、自在世界的定义:(超纲)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⑴、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⑵、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27、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⑴、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存在等同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为主、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构成。2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⑴、世界是多样的;⑵、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9、折中主义:调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3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⑴、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⑵、世界上存在包罗万象的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⑶、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⑷、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31、意思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32、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33、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34、意识的本质: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35、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36、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3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38、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3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人脑 人工智能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区别2 有自觉性 没有自觉性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区别4 具有社会性 不具有社会性40、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4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⑴、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⑵、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⑷、这个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42、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⑴、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来改造客观世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⑵、解放思想是指从过时的、僵化的、错误的思想特别是&&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树立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两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更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⑷、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个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⑸、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坚持在革命和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第二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本章重点:辩证法。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辩证法的定义: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对立的主要表现:⑴、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⑶、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⑷、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联系的定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5、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6、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同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同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7、联系的多样性:⑴、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⑵、是指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8、联系的条件性: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⑵、条件是可以改变的;⑶、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9、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观点:⑴、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⑵、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⑶、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⑷、整体和部分相互包含。10、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有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⑴、从概念上;如:太极⑵、从理论上;如:天人和一⑶、从价值上。⒈中国古代整体观比西方哲学传统中天人两分的思想有更多的合理与优越之处;⒉研究整体观的辩证思想,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智慧的继承,同时中国的整体观又可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思想的真理性,丰富其理论体系。1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变化:说明物质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12、发展的本质是新生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质、量、度及其认识意义:⑴、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律性;⑵、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⑶、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的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左&&或&&右&&的错误。14、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变化。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原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⑴、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⒈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⒉体现和巩固量变结果;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⑵、相互渗透:⒈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⒉质变中有量的扩张。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⑴、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⑵、在政治上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⑶、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17、规律的含义:规律即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8、规律的特点:⑴、本质性的特点;⑵、必然的联系;⑶、稳定的联系;⑷、客观的,不能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9、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⑴、规律是客观的;⑵、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人们虽然可以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20、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21、必然和偶然的定义: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2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的表现: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⑴、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⑵、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2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原理的意义:⑴、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⑵、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观点:&&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⑶、既要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或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也要反对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定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观点。2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⑷、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25、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使用概念、判断所发生的不合乎逻辑规则的相互冲突,这是应当排除的。26、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主要指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27、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区别:⑴、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⑵、斗争性是相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⑶、斗争性是同一性基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28、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的意义: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2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30、矛盾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⑴、含义;⑵、基本属性⑶、作用;⑷、意义3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⑴、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⒈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⒉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⑵、矛盾的斗争性:⒈推动事物量变;⒉推动事物质变。3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3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注: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3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⑴、相互区别:⒈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⒉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⑵、相互联系:⒈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⒉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的;⒊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3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⑴、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用个性代替共性);⑵、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⑶、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37、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3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3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这一观点和方法。4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和方法来自1920年列宁的&&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之说,列宁这句话的最新翻译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为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而具体事物的性质又都是由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因此,只有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认识矛盾的目的,在于解决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因而,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活力。⑶、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革命的本质。4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⑴、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矛盾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春秋史墨的&&物生有两&&,孙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五行论&&相生相克&&理论,老子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学科概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二级学科来建设,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对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科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三、培养目标: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四、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 ⑴、社会根源; ⑵、阶级根源; 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 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 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 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 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 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⑴、对立统一关系; 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⑷、相互渗透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 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 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 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 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 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 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 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6、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客观现实性; ⑵、自觉能动性; ⑶、社会历史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⑶、科学实践。 18、实践的主体: 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 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 19、实践的客体: 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 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 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 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 24、自在世界的定义:(超纲) 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 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 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 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⑴、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 ⑵、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 27、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⑴、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存在等同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为主、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构成。 2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⑴、世界是多样的; ⑵、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9、折中主义:调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3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⑴、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 ⑵、世界上存在包罗万象的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 ⑶、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 ⑷、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31、意思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2、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33、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4、意识的本质: 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 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 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5、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36、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3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⑴、物质决定意识; 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38、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3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 人脑 人工智能 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区别2 有自觉性 没有自觉性 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 区别4 具有社会性 不具有社会性 40、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4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 ⑴、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⑵、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⑷、这个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42、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⑴、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来改造客观世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⑵、解放思想是指从过时的、僵化的、错误的思想特别是&&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树立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 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两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更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⑷、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个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⑸、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坚持在革命和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本章重点: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辩证法的定义: 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 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对立的主要表现: ⑴、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⑵、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⑶、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⑷、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联系的定义: 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5、联系的客观性: 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6、联系的普遍性: 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同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同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7、联系的多样性: ⑴、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⑵、是指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8、联系的条件性: 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⑵、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⑶、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观点: ⑴、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 ⑵、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⑶、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⑷、整体和部分相互包含。 10、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 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有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 ⑴、从概念上;如:太极 ⑵、从理论上;如:天人和一 ⑶、从价值上。 ⒈中国古代整体观比西方哲学传统中天人两分的思想有更多的合理与优越之处; ⒉研究整体观的辩证思想,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智慧的继承,同时中国的整体观又可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思想的真理性,丰富其理论体系。 1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 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 变化:说明物质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 发展: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12、发展的本质是新生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质、量、度及其认识意义: ⑴、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律性; ⑵、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⑶、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的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14、量变的基本形式: 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变化。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⑴、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⒈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⒉体现和巩固量变结果; 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⑵、相互渗透: ⒈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⒉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⑴、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⑵、在政治上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 ⑶、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 17、规律的含义: 规律即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8、规律的特点: ⑴、本质性的特点; ⑵、必然的联系; ⑶、稳定的联系; ⑷、客观的,不能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9、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 ⑴、规律是客观的; ⑵、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 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 人们虽然可以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20、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 21、必然和偶然的定义: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的表现: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⑴、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⑵、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2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⑴、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⑵、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 观点:&&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⑶、既要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或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也要反对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定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观点。 2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⑷、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5、矛盾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使用概念、判断所发生的不合乎逻辑规则的相互冲突,这是应当排除的。 26、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主要指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 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27、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区别: ⑴、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⑵、斗争性是相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⑶、斗争性是同一性基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 28、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的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30、矛盾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 ⑴、含义; ⑵、基本属性 ⑶、作用; ⑷、意义 3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⑴、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 ⒈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 ⒉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⒈推动事物量变; ⒉推动事物质变。 32、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33、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注: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4、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3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相互区别: ⒈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⒉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⑵、相互联系: ⒈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⒉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的; ⒊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⑴、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用个性代替共性); ⑵、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⑶、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 37、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3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3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的意义: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这一观点和方法。 4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和方法来自1920年列宁的&&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之说,列宁这句话的最新翻译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为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而具体事物的性质又都是由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因此,只有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认识矛盾的目的,在于解决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因而,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活力。 ⑶、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革命的本质。 4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⑴、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矛盾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春秋史墨的&&物生有两&&,孙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五行论&&相生相克&&理论,老子的&&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出生于马其顿宫廷御医家庭。早年丧父,18岁到雅典,师从柏拉图20年。他那句“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已成为古今好学生暨好学者的座右铭。正像牛顿所说,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正是由于这使他成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亚里士多德乃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他是一个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大部分哲学科学的划分和产生,都应当归功于他。——没有人像他那样渊博而富于思辨。”[1]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也是极为推崇,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一作为古希腊智者的典范、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涉及了逻辑、哲学、自然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几乎包括了他所处时代的一切知识领域,并且对每门学科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他对动物学的研究就为生物科学奠定了基础,他曾写下了《动物学研究》与《解剖》这样的大部头著作,这些研究成果直到他死后二千多年才被取代。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的研究同样令人折服,他的《政治学》著作是政治学的开山之作,被列为政治学经典,对今天的政治学研究依然不乏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必读之作。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也可谓贡献卓绝。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不同,他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如果我们知觉不到事物,就不可能认识或理解事物:一旦我们思考事物我们同时也就在思考一个思想。”(《论灵魂》)因此,他指出一切科学知识归根到底都来自感性经验,感官知觉是知识的源泉,除了感官知觉没有别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还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人类认识史上,他是第一个研究思维形式的哲学家,其中的理论成就之一便是归纳法与演绎法的提出。归纳法是从经验的个别事实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法则反过来由一般推出个别。亚里士多德把这两种逻辑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它们看作是达到真理性认识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有着强力的辩证色彩。在《反杜林论·引论》中,恩格斯就这样写道:“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他们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就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2]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学的理论,在今天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亚里士多德的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与著书,共撰写了百余部大作。他的惊人成就令后人敬畏,他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客观地讲,整个欧洲思想史就是一部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诠释史。尽管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论是他的反对者,还是赞赏者,都已存有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烙印。谁都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假使一个人真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没有什么比讲述亚里士多德这件事更值得去做的了。”[3]可见,亚里士多德以其不朽的著作给后人以思想的光芒,照亮世界和人生的晦暗。作为给人类文明以深远影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幸运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尊崇哲学,需要哲学的民族和时代。大家知道,他曾有幸成为亚历山大的教师。当时亚历山大的父亲腓立国王在邀请亚里士多德的任教信中曾这样写道:“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4]在宫廷里亚里士多德得到无尚的恩宠和尊敬。他与他的学生即后来的国王亚力山大建立了持久与稳定的友谊,而且对亚力山大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力山大同样也给恩师以极大的回报。譬如亚力山大当时就对远征的将士做出这样的命令:凡是发现了有关什么新的动物和植物的材料,必须把原物或该物的绘画或详细的描述寄送给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的这种关怀给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使他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自然资源。亚里士多德后来成为博物学的始祖,撰写有关博物学的著作50多部,看来与这无不关联。当亚力山大远征亚洲后,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成了一名公众的导师,在一个叫吕克昂的公共场所讲学,开始了他一生最多产的创作时期。也许由于这个讲学场所拥有林荫路,并且有许多树木、喷泉和廊柱装点其中;也许是由于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亚里士多德喜欢一边走一边讲学之故,总之,人们称他的学派为逍遥学派。我们从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可以发现,他的学说具有双重性质:一类是深奥晦涩的;一类是通俗易懂的。他在吕克昂每天上午讲授奥秘的学说,这种学说主要是指第一哲学、辩证法等抽象、形上的关怀;晚间讲授通俗的学说,那通俗的学说是关于修辞学、辩论术和公民事务的知识。亚里士多德的周围云集了当时雅典社会各类不同层次的人物,其中有政治家、社会名流、贵族,也有商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魅力,从中可见一斑。总之,无论在亚里士多德的生前还是死后,这位哲学巨擘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均享有极高的声誉。二作为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全能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对当时处于错综复杂、混沌无序的众多学科分门别类,并以科学的方法论述了各学科的性质、对象、目的、任务、发展史及范畴。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类知识大致可分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切学术都可以归结为实践的、制造的与理论的这三类,其中理论学术最为尊尚,它优于其它学术,其它的学术不仅都应遵从于它,而且是从它这里演绎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把它称为“智慧”。而理论学术又包含神学(第一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物学)。亚里士多德认为“物学研究可独立而非不动变的事物,数学的某些部门研究不动变而包涵于物质之中不能脱离物质的事物;至于这门第一学术则研究既是独立又不动变的事物。”[6]所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哲学属于理论学术,它不同于实用知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或获益,而只是为了追求真理,摆脱愚蠢。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人是一种“思想动物”,人生来就有求知的欲望。“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在哲学中感到自由自在,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它事情搁于一旁。”所以,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人生真正幸福的生活就是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这种理论活动就是获取堪称智慧的知识。亚里士多德一生都在为求知的欲望所激励,并且劝勉我们也走他所努力追求的求智的幸福之路。这里的“智慧”它不仅是指科学或关于原因的知识,而且是指第一原因和最普遍原因的知识。亚里士多德的推论过程是这样的:“有经验的人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之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7]。亚里士多德把智慧定义为关于原理与原因的普遍性知识,认为这是事物“最真实的也就是最可知的知识——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它一切由此可得明白”[8]。也就是说,人一旦拥有了这种智慧,不仅能揭开宇宙的奥秘,而且能开启人自身的秘密: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们是什么,我们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能希冀什么?这些亚里士多德思考的问题同样或隐或显地在我们的心头。消解这些充溢心灵的迷雾,亚里士多德称这是人的形而上学的本能。哲学家就是教导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哲学地思考”。亚里士多德一生所示范的生活方式应是最重要的哲学教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思考是一种理论的态度,它要设法找到存在的最终根据,也即生命的本质。这是自然科学无法做到的。因为自然科学只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不了人世间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问题。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海德格尔就认为自然科学是“控制论”的思考方式,它使人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使生活陷入了无意义的黑暗之中。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其非凡的现实意义。哲人已逝,哲理犹存。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朽的。亚里士多德的名字联同他的哲学永远地刻在后代人的心中,将流芳百世。然而,对于这种一位人类的思想巨匠,我们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几乎可以说还是个空缺,以致影响到我们对这位大师的了解及其思想营养的汲取。但要真正进入这位大师的思想又是难度重重。这不光在于其思想本身的深奥晦涩,还在于我们手中有关他的著作来源的真实可信度。因为亚里士多德本人的真迹著作早已全部佚失,今天我们所获得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是哲学家本人去世300余年后,在公元前一世纪由一名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对亚里士多德命运多舛的吕克昂讲稿(这些讲稿几经易手,曾被搁置地窖长达150年之久,后又经受许多学识平庸的书商抄写者对被虫子叮咬破损和霉烂之处进行草率地填补修改,不免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现象)编著而成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各个著作既缺乏明晰的线索,也没有确切的日期,而且还存在着大量重复甚至互相矛盾之处。这必然给我们全面把握与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然而,要真正走进这位大师的思想,也唯有去读亚里多德的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下由英国乔纳逊`伯内斯著的《亚里士多德》(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出版发行)、英国W.D.罗斯的《亚里士多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发行)和亚里士多德本人著作——《形而上学》与《政治学》,这两本书分别作为两千多年传统哲学和政治学的奠基性著作。当然,这些著作所论证的观点已不适用今天的时代发展要求与认识水平,学习它们的目的显然不是要求我们去接受它的理论观点,而是通过学习它们去了解和认识哲学、政治学的发展历史及前人的哲学与政治学思想。下面我们就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的主要思想作些扼要的阐述。三《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亚里士多德众多著作中最杰出的论著之一。不过当时亚里士多德自己并没有把它命名为“形而上学”而称它为“第一哲学”。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自然科学并不是最重要的科学,在它之前“有一门学问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QUA BEING)以及存在由于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9]所以,它是高于其它研究具体事物的各门科学,是探讨“存在作为存在”之本性或“存在本身”的一种理论。也就是说,研究存在中最基本的存在。这个存在实际就是“本体”、“本原”。何为本体?本体是世界生成的本原,一切存在的根据,万物变化的始因。“于认识而论,我们对每一事物之充分认识必自本体始,例如,人是‘什么’?‘火’是什么?然后再进而及于其质、量或处,我们必须先认识其怎是,而后可得认识质或量等每一云谓之所以为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就是“使事物所由能成为‘实是’的原因”,“它们不为别的主题作云谓,而别的事物都为它们作云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本体”,是作为始基性的存在,它是不依赖于任何他物而存在,而他物却要依赖它而存在。为此它比其他的存在具有优先性,是决定其它存在的存在,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世界的一切秘密都包含其中,只要理解且把握了这个本体,就意味着拥有了开启世界奥秘的钥匙。而且,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要想理解和把握眼前这个色彩斑澜、变化万千的世界,只有找到事物存在中最本质、最基体、最本性的东西即“本体”。本体是世界的奥秘所在,只要破译出它的密码,世上就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理解的。亚里士多德就把它的第一哲学规定为研究本体之学说,而形而上学就是以本体为核心问题而展开探讨的,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形而上学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一哲学,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形而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提及那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虽然是同一个词,但是它们是有所区别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不仅不是反辩证法,且正好相反,它里面包含很多辩证法思想。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这样说道:“而辩证法直到现在还只被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地研究过。”[10]亚里士多德把哲学规定为是追究事物所以为事物的原理和原因的学问。显然,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划入了科学知识范畴,但是他又指明哲学作为理论学术并无“实用目的,目的是为宇宙万物的存在找到最终根据”。亚里士多德这一规定成了后来人们理解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整个传统哲学,一直就是把探求本体视为哲学的中心任务和最高目标,所以传统哲学又叫本体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是从他的四因说中引申出来的,并且,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因的四因说就是他所说的本体。亚里士多德根据这四因说来分析、探讨以前哲学家们的思想,发现前人关于本原、本体的各种学说,虽然多少都谈到过四因,但是都是非常含糊、简单,他们不是把具体的物体如火、水、土等当作本体,就是将一般的东西如数、存在、理念等当作本体,所以他认为以前的思想家们对本体问题都没有阐述清楚。他说:“本体类乎原理与原因”,“学术总是在寻求事物所依据的基本,事物也凭这些基本性质题取它们的名词。所以既说这是本体之学,哲学家们就得去捉摸本体的原理与原因”[11]于是他得出本体就是要“寻求现存事物,以及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诸原理与原因”的结论[12]。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是在总结先前哲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他的本体理论中,既包含自然哲学家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含有柏拉图、毕达格拉斯学派哲学的理论成分。但亚里士多德既不完全同意自然哲学家们的理论,又不满足于柏拉图和毕达格拉斯学派的理论,认为他们这两种哲学各执一端,都显得片面。在他看来宇宙中有一个与物质不同的本体,而这一本体又必须与物质结合在一起存在,他发现以往哲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把存在世界与本体世界分隔开来,把普遍性和个别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与目的性、被动性和能动性、永恒性和变动性表现为感官对象的个别存在与理智世界抽象存在的对立。为了克服这两种哲学理论的各自缺陷,他设法统一这些相互对立的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本体学说。但是由于受他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不可能真正解决“两个世界”的对立问题。尽管他承认宇宙只有一个,但是他却坚持认为,在这个统一的宇宙中并不是只有一种存在、一种本体。他认为除了可感觉的生灭本体之外,还存在另外两种本体即“永恒本体”与“不动变本体”。这两类本体并非是“常人所共识”的对象,因为“永恒本体”是存在于天宇的星球,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属于天文学研究的领域,而“不动变本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始动因、第一动因、总因与极因,它推动他物动变,自身却不动变,它是没有大小、不可度量、不能区分的“至善至美”的永生存在。这实际就是“神”。那么一向极为重视科学的理智思维,竭力反对柏拉图神秘理念学说的亚里士多德,为什么突然披上更趋虚幻的神学色彩呢?其实这与他一生的主张和本体的理论并不矛盾。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以往哲学在寻求本体中把世界分裂为原子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不合理性,为此他试图把分裂的两个世界重新统一起来,这样他就势必在感观世界与理念世界之外去寻找根据,“不动变诸实始终存在有一个极因”,“若不承认这第一动因,就得继续寻找那第二或第三动因所由获得活动原理的事物。所以还当称这事物为‘第一’”[13],作为第一动因的事物它自已就不能再动,不然就需要一个致它于动的动因,那它就不能称之为第一原因。因此作为第一动因的事物它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存在,它是一切存在的存在,是整个世界的头脑和灵魂,即世界万物的支配者和主宰者。因此,亚里士多德这里所指的神并不完全等同于宗教意义上的那个神明。它只是代表最高目的理想境界,是自满自足的“完全实现”是终极性的至善的理想化身。在本质上它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总之,本体问题在传统哲学中占据一个核心的地位,这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传统哲学就是围绕本体而展开的哲学。亚里士多德率先把第一哲学规定为“本体之学”并把本体论以理论化与系统化,他建立的本体理论体系可谓是古代哲学中最为完备最具特色的,后来的本体学说就是在亚里士多德所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足见他在传统哲学中的影响与地位。因此,谁也无法否认,亚里士多德对传统哲学理论的发展形态所起的奠基性的作用。虽然亚里士多德的本体理论还是相当原始的、直观的,然而它的作用与意义在于指明了哲学的伟大使命——探索世界生成的本体问题。我们也许可以说,哲学的崇高性也正体现于此。
[原著选读·节选]卷(A)一章一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认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有些动物从感觉产生记忆,有些则不产生记忆。这样,前者就比那些不能记忆的更明敏而适宜于学习。那些不能听声音的,虽也明敏,可是不能受教诲:譬如蜜蜂,及其它相似的种属;除记忆以外,又具备听觉的那些动物,就可加以教诲。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而生活。现在,人从记忆积累经验;同一事物的屡次记忆最后产生这一经验的潜能。经验很象知识与技术,但实际是人类由经验得到知识与技术;浦罗说:“经验造就技术,无经验就凭机遇”。从经验所得许多要点使人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普遍判断,而技术就由此兴起。作成这样一个判断:加里亚沾染过这种病,于他有益,苏格拉底与其他许多病例也如此,这是经验;但作成这样一个判断:所有具备某一类型体质的人沾染过这种病,例如粘液的或胆液质的人因病发烧,都于他有益,——这是技术。在业务上看,似乎经验并不低于技术,甚至于有经验的人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功。理由是:经验为个别知识,技术为普遍知识,而业务与生产都是有关个别事物的;因为医师并不为“人”治病,他只为“加里亚”或“苏格拉底”或其他各有姓名的治病,而这些恰巧都是“人”。倘有理论而无经验,认识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个别事物,这样的医师常是治不好病的;因为他所要诊治的恰真是些“个别的人”。我们认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不属于经验,我们认为技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前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事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家则兼知其所以然之故。我们也认为每一行业中的大匠师应更受尊敬,他们比之一般工匠知道得更真切,也更聪明,他们知道自己一举足一投手的原因(我们认为一般工匠凭习惯而动作,——与非生物的动作相似,如火之燃烧——趁着自然趋向,进行各自的机能活动,对于自己的动作是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我们说他们较聪明,并不是因为他们敏于动作而是因为他们具有理论,懂得原因。一般说来,这可算是人们有无理论的标记,知其所以然者能教授他人,不知其所以然者不能执教;所以,与经验相比较,技术才是真知识;技术家能教人,只凭经验的人则不能。又,我们不以官能的感觉为智慧;当然这些给我们以个别事物的最重要认识。但官感总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所以然之故——例如火何为而热;他们只说火是热的。当初,谁发明了超越世人官能的任何技术,就为世人所称羡;这不仅因为这些发明有实用价值,世人所钦佩的正在他较别人敏慧而优胜。技术发明日渐增多,有些丰富了生活必需品,有些则增加了人类的娱乐;后一类发明家又自然地被认为较前一类更敏慧,因为这些知识不以实用为目的。在所有这些发明相继建立以后,又出现了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快乐为目的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我们在“伦理学”中曾已讲过技术与知识与各种官感的分别;这里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大家用来阐释事物的原因与原理的所谓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经验的人较之只有些官感的人为富于智慧,技术家又较之经验家,大匠师又较之工匠为富于智慧,而理论部门的知识比生产部门更应是较高的智慧。这样,明显地,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章二因为我们正在寻求这门知识,我们必须研究“智慧”〈索非亚〉是那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果注意到我们对于“哲人”的诠释,这便可有较明白的答案,我们先假定:哲人知道一切可知的事物,虽于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感觉既人人所同有而易得,这就不算智慧);又,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的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该是更富于智慧;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被施为,他不应听从他人,智慧较少的人应该听从他。这些就是我们关于智慧与哲人的诠释。这样,博学的必须属之具备最高级普遍知识的人;因为如有一物不明,就不能说是普遍。而最普遍的就是人类所最难知的;因为他们离感觉最远。最精确的学术是那些特重基本原理的学术;而所包涵原理愈少的学术又比那些包涵更多辅加原理的学术为更精确,例如算术与几何〈度量〉。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的学术更为有益;只有那些能识万物原因的人能教诲我们。知识与理解的追索,在最可知事物中,所可获得的也必最多(凡为求知而求知的人,自然选取最真实的也就是最可知的知识);原理与原因是最可知的;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它一切由此可得明白,若凭次级学术,这就不会搞明白的。凡能得知每一事物所必至的终极者,这些学术必然优于那些次级学术;这终极目的,个别而论就是一事物的“本善”,一般而论就是全宇宙的“至善”。上述各项均当归于同一学术;这必是一门研究原理与原因的学术;所谓“善”亦即“终极”,本为诸因之一。就从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来看,也可以明白,这类学术不是一门制造学术。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因此神话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 章三显然,我们应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原因则可分为四项而予以列举。其一为本体亦即怎是,(“为什么”既旨在求得界说最后或最初的一个“为什么”,这就指明了一个原因与原理)〈本因〉;另一是物质或底层〈物因〉;其三为动变的来源〈动因〉;其四相反于动变者,为目的与本善,因为这是一切创生与动变的终极〈极因〉。我们曾已在“物学”中充分地研究了这些原因,现在让我们唤起曾经攻研“真理”而论证“实是”的诸先哲,为我们学习的一助。他们也谈到某些原理与原因;懂得他们的观点,这于我们今日的探索自属有益,而由那些旧说进而求取新解,或可借以辨明我们所持的理论确当无误。初期哲学家大多认为万物唯一的原理就在物质本性。万物始所从来,与其终所从入者,其所属性变化不已,而本体常如,他们因而称之为元素,并以元素为万物原理。所以他们认为万物成坏,实无成坏,这一类实是毕竟万古常在;譬如我们说苏格拉底美而文明,其所为美与文明者,可先有而后失,并不常在,然苏格拉底则常在。正复如此他们就说事物或生或灭而实无生灭;因为那些组成一切事物的实是——无论为一〈元素〉或为若干〈元素〉——在万物成坏中,依然如故。可是他们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