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____200比例军机是2、表达该军件的一明图形分别是 3.等件图中心4016的长度为(列式)__

相似图形知识结构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相似图形知识结构
&&相似图形的知识总结和该专题的典型测试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4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图”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时间: 4:51:46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对比分析,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借鉴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南京若干所院校校园景观现状及校园文化进行实地调查,对体现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重点景观区域和实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校的历史、文脉、所处地方文化与自然特性,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实践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结论,为今后我国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1、校园景观是景观中的一种独特类型。校园景观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校园灵魂所在,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炼炉。丰富的大学文化内涵,唯有借助于校园景观做载体,才能得以充分的表达。良好的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共同发挥着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等方面的功能,促使未来的栋梁之材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净化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校园景观设计分别从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和大学精神四个方面来表达文化内涵。只有充分理解大学精神,掌握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参透大学历史,熟悉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在景观设计中准确表达出学校的文化内涵。3、校园建筑景观、植物景观、环境艺术景观、文字景观、特色景观等各种景观要素经过合理恰当地安排,可以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大学文化。当这些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与回味的文化与景观融合在一起,人与风景便共同构成了最为独特和悦目的文化景观。4、南京林业大学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为主线进行了校园景观建设。包括建筑景观、植物景观、环境艺术景观、文字景观等。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呈现四大特色。首先,能够围绕南京林业大学师生们的精神把对学生的教育与激励渗透到景观建设之中,在环境建设当中通过充分发掘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和革命传统,并将其运用到各个景观元素之中。其次,充分发挥林业院校的办学特点,注重植物造景,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第三,以人为本,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达到与人和谐。第四,全员动员,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景观建设。同时根据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现状及其特点,提出合理的景观建设与管理措施。如在校园中设计新方案更多应该考虑学校的历史传承,注重保持校园空间结构、建筑风貌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增加耐荫类地被及藤本、草花植物的应用,建设校园内的水系循环系统,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在公共场所布置内容丰富的书画等文化作品,挖掘南京林业大学历史上许多广为流传生动美丽的名人历史故事,规范化使用语言文字,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等等,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优美景观的校园。关键词:校园景观校园文化南京林业大学&&&&&&&&&&&&目&&&&前&&&&&&&&录&&&&&&&&言........................................................................1绪论..................................................................31.1.1景观的生态学概念.................................................31.1.2景观的园林学概念.................................................41.1.3校园景观.........................................................41.2文化的概念.............................................................51.2.1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51.2.2建筑文化.........................................................61.2.3植物文化.........................................................71.2.4校园文化.........................................................71.3景观设计与文化.........................................................81.3.1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81.2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81.3文化和景观设计两者相辅相成及互补.......................................91.4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91.4.1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灵魂.........................................91.4.2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101.4.3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功能....................................101.1景观的概念.............................................................3&&&&&&&&第一章&&&&&&&&第二章&&&&&&&&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13&&&&&&&&2.1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132.2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152.3大学历史..............................................................152.4大学精神..............................................................162.4.1校风和学风....................................................162.4.2校训..........................................................16第三章校园文化的景观要素的构建.............................................183.1.1校门............................................................183.1.2校园建筑........................................................233.2植物景观..............................................................253.2.1植物主题园......................................................253.2.2片林............................................................263.2.3行道树..........................................................273.2.4校树、校花......................................................27&&&&I&&&&&&&&3.1建筑景观..............................................................18&&&&&&&&&&&&3.2.5古树名木........................................................283.3环境艺术景观.........................................................303.3.1园林小品........................................................303.3.2雕塑............................................................313.3.3石景............................................................323.3.4碑刻............................................................333.3.5水景............................................................353.3.6园路设施.......................................................363.4文字景观..............................................................363.4.1楹联书画........................................................363.4.2楼宇、道路等景观的名称..........................................383.5特色景观..............................................................38第四章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建设.......................................404.1.1办学地自然、文化概况............................................404.1.2历史沿革........................................................414.1.3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414.1.4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和校风........................................414.2校园景观的类型与布局..................................................424.2.1建筑景观........................................................424.2.2校门景观........................................................464.2.3植物景观的类型与构成............................................474.2.4环境艺术景观....................................................544.2.5文字景观........................................................594.3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评价.............................................624.3.1校园景观特色....................................................624.3.2存在问题及优化模式..............................................63第五章结束语................................................................66参考文献.....................................................................67附录1:中国大学校训集锦.....................................................70附录2: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主要栽培植物名录......................................774.1南京林业大学的精神....................................................40&&&&&&&&II&&&&&&&&&&&&前&&&&&&&&言&&&&&&&&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和政府提出了在中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1]流水平大学的构想。其核心是教育质量,主题是教育创新,着力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一流大学,除了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术环[2]境以外,还要建设一个一流的校园环境。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位校长大卫·乔丹就曾说道:“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的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加拿大大学教授兼幽默散文家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也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会给在其中学习和居住的人们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和舒适感。环境对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培养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孟母三迁,择邻而处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超常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只是其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校园更象一个无声的第二课堂。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富于启迪感。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每一个学生,对在校大学生的一言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培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也最为美好的时期之一。在长达四年或更多年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校园内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雕塑、每一个花坛、每一棵树木都会让他们印象深刻,历久难忘。然而,目前许多大学校园景观养眼不养心,景观美则美矣,却因为没有了文化底蕴而使得学校景观逐渐消失自己的个性与灵魂,雷同感、苍白感、空间感趋同。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校园灵魂所在,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炼炉。纵观世界院校发展史,凡办得有特色、出人才的院校,一般都存在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反应,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而持久的熏陶和影响作用。丰富的大学文化内涵,唯有借助于校园景观做载体,才能得以充分的表达。例如北京大学的师生一谈起自己美丽的校园,就首先想起“一塔湖图”(图1-1),未名湖岸边的博雅塔的身影映在湖中,每个到北大的人都向往看到这样一幅湖光塔影的图画。正是这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秀丽特色的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北大师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给了北大人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在这里你可以选择“格物致知”,也可以选择“修身齐家”,更可以选择“治国平天下”,而这正是北京大学的精神所在。目前对高校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的综合研究较少,校园营建理论及实践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深入探讨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具有文化特征的景观,尤其是构建具有文化属性的软、硬质景观对学生健康品格塑造尤为重要。校园文化的营造和校园景观建设的协调,已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必将为今后我国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1&&&&&&&&&&&&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对比分析,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借鉴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南京若干所院校校园景观现状及校园文化进行实地调查,对体现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重点景观区域和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学校的历史、文脉、所处地方文化与自然特性,最后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实践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结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大规模的高校新区建设方兴未艾,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然资源、学校的传统和文化资源,然后去发现我们在景观营造中的文化缺失,去建构和规划属于中国高校特有的魅力景观发展战略,探索当前校园景观建设的突出问题,解决越来越多“千校一面”的校园景观现状,让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两者和谐天成,高校教育才会真正发挥其“环境育人”的魅力,才会成就其个性鲜明的校园,才会让越来越多的师生身在自己的学校,不再发出这是母校还是他校的感叹。&&&&&&&&图1-1: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图”图片来源于新浪网&&&&&&&&2&&&&&&&&&&&&第一章&&&&1.1景观的概念&&&&&&&&绪论&&&&&&&&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认为“景观是自然、生态和地理的综合体,包括所有的自然与人为格局和过程。”;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认为“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Websters英语大词典,1996)”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versionsofthesame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3]综合起来,对景观可以作如下理解:⑴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⑵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⑶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⑷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⑸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因此,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景观由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组成。自然景观指完全未受到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景观,文化景观则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1.1.1景观的生态学概念&&&&[4]目前关于“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生态学和景观学3个学科。在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景观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广义景观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它体现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3&&&&&&&&&&&&异质性地理单元。此外,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即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因此,从生态学角度理解景观的概念,就是把所有有景观组成部分当作一种环境因子(气候、地质面貌、土壤、水文、植被、动物、人类活动等等),着眼点在于这些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人的活动也只是一个环境影响因子,在进行景观研究时,仅仅考虑人类活动的自然属性。1.1.2景观的园林学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从园林学的角度理解,景观是一个抽象的事物,它借助园林中的石头、水体、植物与建筑物等在空间上形成不同的组合,创造出视觉上美的景象,满足人类的需求。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能够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身生活栖息地的寻求,反映了一种人的理想和欲望的追求。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在园林学中,“人”被赋予了某种社会属性,“景观”概念交融了自然与人文的内容。1.1.3校园景观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在校园中,大到一座纪念性建筑,小到一个标示牌,都应该能与周围的事物相匹配,共同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校园景观,从而满足学生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校园景观主要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规划布局以及校园建筑、内外陈设、雕塑、绿化等。我们可以把校园景观分为校园自然景观和校园文化景观。校园自然景观是指校园内自然风光、地形地貌;校园文化景观是指为弘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等在校园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景观。校园景观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校园景观由于与人类活动广泛接触,自然景观的人文化程度不断加深,因而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校园景观”一词,几乎都指的是校园文化景观概念。[5]校园景观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学校的形象、品牌、荣誉和质量与校园景观环境紧密相关。&&&&4&&&&&&&&&&&&1.2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曾有人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在1871年《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社会学家Davidpopenoe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在中国,文化却是在西汉以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圣人之治天“文”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有三个: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因此,综上所述,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地说,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1.2.1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来说,文化可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就如上例中那块经过人工打磨,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的岩石,在它身上,其本身经过人工打磨后变成的实体属于文化的物质范畴,而其身上所注入的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就属于文化的精神范畴了。依据其所属范畴的不同,文化分为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5&&&&&&&&&&&&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它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精神文化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多指的是精神文化,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1.2.2建筑文化建筑,是造房、架桥等各种工程的建造及敷设活动,是建筑物的统称。考古发掘和历史记载显示,在几十万年之前,鸟巢、兽洞、兽穴逐渐衍变为木屋、土屋、石屋,原始社会已出现了真正的建筑。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阶段后,神庙、寺院、宫殿等极具艺术特色的建筑更是大规模兴建并被保存下来。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时代物质发展水平和审美观念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工作的基础,还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和心灵的寄托。建筑物虽然是实体的,但它所能暗示或揭示的,却包括了生活的全部。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神,当时的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人类生活中的一街一巷、一楼一房无不关联着建筑与文化的融合。建筑反映的不仅是技术,在更大层面上体现的是文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其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说,均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有唐朝的质朴雄浑,有宋清所追求的秀丽典雅;从设计理念来看,有孔孟的儒家思想,有老庄的道家思想和佛教的禅宗思想;从建筑风格来看,有反映地域文化差异的北京四合院、四川吊脚楼、云南一颗印等等。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关于“建筑文化”的概念,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雷东升先生指出:“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筑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7]阮宇翔、吴浩洋先生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建筑文化教育》一文中阐述道:“通过建筑这一特定的载体所体现出来的文[8]化即称为建筑文化。由于建筑实体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的产物,因此,建筑便具有综合体现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种文化属性”。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含义,最基本的层面应该是它的本体文化,即它的使用功能的体现;其次是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即地域的或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三是使用过程中人民赋予建筑物的一种精神,即建筑的“外缘”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的产物”,都具有“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种文化属性”。&&&&6&&&&&&&&&&&&1.2.3植物文化植物不仅有美丽迷人的外表,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植物以其独特的方式与人类进行着交流。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对这些植物的描写,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先民对植物的崇拜心理。同时《诗经》中以大量的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还体现了植物鲜明的感情色彩和审美倾向,人们常把植物作为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赞美植物充实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一系列美的联想,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在如今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非常丰富的植物文化现象,他们用植物传递信息,从植物的适时变化中获知节令(物候历法),用植物占卜,以植物的自然变化为兆示来预见事物、年景的好坏,以植物驱鬼避邪,植物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植物利用历史过程中,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日趋紧密,加之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衍生出了与植物相关的文化体系,包括物质层面,即与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相关联的文化,同时包括精神层面,即透过植物这一载体,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植物文化”。从“岁寒三友”松、竹、梅到梅兰竹菊“四君子”,从爱菊如命的陶渊明到以梅为妻的林逋,花木作为被人们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每种植物都有一个故事,每种植物都是一种象征,每个人每段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一段段佳话。如人们常说牡丹为花王,月季为花中皇后,菊花为花中隐士,杜鹃为花中西施。垂柳因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又因与“留”谐音,“柳”也就成为寄寓留恋、依恋的情感载体,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桂花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宫折桂,象征登第。兰花象征友谊,同心的语言被称为“兰言”,结拜弟兄被称为“义结金兰”。紫荆的叶子形状如“心”,故用以象征同心和团结。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杞梓喻能人;毛白杨象征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火棘表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甘棠喻能臣等。植物正是通过人们所赋予它们的象征意义,而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35]在园林造景四要素(花木植物与建筑、叠山、理水)中,植物作为造景的主体,它更是蕴涵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植物在园林中除了具有观赏功能和构景功能外,还具有文化功能。从文化角度理解植物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及其在植物配置中的文化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读懂园林,理解园林。1.2.4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认同,包括学校精神、办学理念、道德价值观等。它是学校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是历史形成的群体人格,它不仅左右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还决定着一代代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的作用,决定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7&&&&&&&&&&&&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19]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整体面貌、水平、风格、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校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校园文化具有“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精神特质。校园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方针、教学模式、治学态度以及相关制度都是由此出发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标志。[20]“实际上,第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有意无意地都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21]因此,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反应,对人的成长具有深刻而持久的教育、影响作用。&&&&&&&&1.3景观设计与文化&&&&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实质是“自然的人化”。景观设计是对某个空间场所进行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本质为“人工的自然”。从“自然的人化”提升至“人化的自然”,是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物化表现。而“从人工的自然”回归到“自然的人化”,是自然与人和谐统一观念的提练和升华。由此看出景观设计与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1.3.1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世界上许多著名景观都体现了一种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或伦理道德观,这是因为景观设计内容、使用对象以及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文化特征文化。作为特定文化背景的人群对文化的不同选择,景观设计师们借助景观造型、色彩、材料空间等来表达精神文化的含义,从而由不同文化选择带来不同的景观特征,将不同景观区分开来,渲染出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创造出不同的历史景观。文化作为一座桥梁,在人与景观作品之间景观与设计师之间相互沟通。&&&&&&&&1.2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文化需要借助于某些景观形式表达出来。景观是人工的自然,是文化的载体。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往往要求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创造出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同时,由于景观的地域与文化差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力求对某种特定文化表述精简,尽可能地考虑到不同文化人群的文化需要。&&&&8&&&&&&&&&&&&1.3文化和景观设计两者相辅相成及互补&&&&景观设计离不开文化。脱离文化内涵的景观形式因缺乏内容而经不起推敲,很难体现时代的厚重感,也难以叙述其文化由来。文化可以总领景观设计主旋律,支配景观设计各种元素的巧妙组合,优化景观作品结构。文化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也离不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将文化抽象提炼出来,使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因此,文化和景观设计两者相辅相成、互为需要。&&&&&&&&1.4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曾在开学献辞中说到:“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大学是各种知识、文化、人才的融合之地。体现校园文化的大学校园景观担负起沉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重任。良好的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都应具有一种奋斗精神的感染力,营造一种高雅的、富有人情味的氛围,展现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状态。它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互为需要,有着重要的关联和联系。[26]1.4.1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灵魂不同的大学教育理念具有不同的校园文化,从而决定了校园空间的多样性。大学校园空间能够叙说校园生活的情节,给人以遐想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对大学校园情节的提炼与编排唤起感觉、幻想和记忆,在体验空间中获得秩序感、场所感,从而使独特的大学教育理念得以升华。纵观世界院校著名景观,凡是有特色、被人称道的校园景观,一般都存在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一个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景观是苍白的、缺乏说服力的,也不容易被人们记住。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以柏拉图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但是来到哈佛大学绝对不能错过校园里最著名的雕像,这个雕像因为把哈佛建校日期刻错、雕像本身非约翰哈佛本人,以及非创校者等三项错误,而被哈佛的学生称为“三大谎言雕像”(图2-1)。对于许多一心向往哈佛学风的年轻学子来说,这个雕像恰因反映了哈佛精神而成为哈佛的象征。因此,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灵魂。&&&&&&&&9&&&&&&&&&&&&图2-1三大谎言雕像片来源于whjm.blog.sohu.com&&&&&&&&图2-2&&&&&&&&康桥柔波里的剑桥大学图片来源于tieba.baidu.com&&&&&&&&1.4.2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景观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每一个景观无素,以及各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都反映出高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识等。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景观所提供的信息、理念和环境构架体现出了多种文化知识的交织相融。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校园宁谧安详,古朴自然,深邃从容(图2-2)。大学的学院分散在城内各处。在公园和草坪中,点缀着座座古雅的教学和学校建筑,蔚蓝时空,衬托着数不清的伸向苍穹的尖屋顶。“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现代诗人徐志摩因校园美景有感而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优美的校园景观也让剑桥校训“Hinclucemetpoculasacra(拉丁语: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深植人心。1.4.3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的共同功能良好的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共同发挥着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等方面的功能,促使未来的栋梁之材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净化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指导引领作用。校园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道德情操、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精神创造力。校园建筑的布局、造型、风格,以及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在不忽视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以可感的宜人形式给学生以直观的美感,发挥其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励向上的作用。而校园文化蕴含着教育目的,也对学生起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导向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10&&&&&&&&&&&&2、熏陶塑造作用。校园景观作为师生员工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一种微观社会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启迪,滋润心田,涵养德性,锤炼精神,浇铸灵魂。同样大学生置身于校园文化环境中,时时处处受到特殊情境的熏陶,受到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受到风气风尚的感染,受到先进典范的鼓舞,从而使他们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净化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凝聚整合作用。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一种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一种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主导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规定着校园文化的本质。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强化师生员工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把师生员工紧密联结一起,凝成一股难以替代的巨大力量。校园景观使师生产生一种凝聚力及向心力,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已任,将自我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园。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人身居校园必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心。在师生之间,同学尊敬师长,老师热爱学生,这种氛围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产生一种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的力量,从而增强人心的凝聚力。4、调适激励作用。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协调的装饰、与绿树、鲜花、丛林、共同营造出的校园景观,折射出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代身姿,反映校园的独特风貌,不仅给师生员工带来了舒适愉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能使师生在紧张的工作、学习间闲调节情趣,消除了内心抑郁和身体疲劳,保持了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精神。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改变校园文化生活枯燥无味的状态,调节师生的紧张情绪,消除精神疲劳和陶冶心性,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从而进一步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5、传播辐射作用。校园景观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它深刻地反映出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内涵。对社会公众、对本地区以及更大范围产生一定影响,在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同时,构成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学是学术思想的重镇,也是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场所。学校吸收整个社会的精华,同时提练和凝结出新的精华,再去影响社会。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终将为社会文化所吸收和融合,起到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存在于高校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不仅对内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对社会文化也产生辐射作用。综观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产于校园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辐射到社会上去,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是社会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与技术,或是管理科石页士学位论文学与技术,许多都是首先在校园内最先被研究、被发明、被引进,然后传播到社会上,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貌发生改变,促进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6、继往开来作用。校园景观文化内涵丰富,记载着历史往情,同时又反映着今天现代风貌与创新成果,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奠基。校园景观的设置与解读使广大师生在认识自己与环境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观念。广大师生们已经不仅仅限于感受身边的人文景观,而且开始以自己的角度审视身边的环境,在探寻其中故事和历史之&&&&&&&&11&&&&&&&&&&&&后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奋发读书,以求报效社会、报效国家。&&&&&&&&12&&&&&&&&&&&&第二章&&&&&&&&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学校是文化交流、研究与知识传播的场所,是大学生长期生活与学习的地方,担负着育人的主要功能。育人的意向性使得校园里的大学文化和城市里的市民文化及其他文化有很大不同。很多校园景观做得气派,很有形式的美感,各部分功能也很完善。但看上去更像是城市景观或大型企业工厂,其原因很重要一点就是缺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相反,当人们置身于有特色的大学校园中时,常常会被某种强烈的场所感所打动,或在学校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对学校中的环境或其中的某一区域历历在目,甚至没齿难忘。这种记忆及情感来自于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的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所构筑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灵魂,将校园的文化和大学的精神融入景观之中,通过对它们的物化,以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可以传达校园丰富的特有的文化内涵。表达校园丰富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必须参照四种依据:大学精神、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只有充分理解大学精神,掌握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参透大学历史,熟悉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表达出学校的文化内涵。&&&&&&&&2.1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阔,截至日,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1983所,分布在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加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0所高校,我国现有全国普通高校1993所。(表1)表一:中国大学分布及数量&&&&分布地区华北地区合计319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地区202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北)地区331江苏安徽山东华东(南)地区285上海&&&&13&&&&&&&&全国普通高校数量61&&&&&&&&&&&&浙江江西福建华中地区278湖北湖南河南华南地区183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地区221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164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港、澳、台地区10台湾香港澳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32271&&&&&&&&不同的地域有不同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可归纳为当地的气候、水资源、地理和地形、土坡、植物、空气、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这几方面相互作用。自然山川,自然艺术、自然文化,自然风貌特别是老百姓的人群、风俗习惯都会对学校的文化产生影响,各高校由于所处办学地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区域文化特点。比如说南方的丘陵文化,四川是山川文化,东北的平原文化,身处不同办学地点的大学校园文化多少会留上当地区域文化的烙印。例如武汉大学,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南岸嘴,校园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是武汉大学给董必武的印象。郭沫若则称武汉大学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古典式的建筑群巍峨壮观,亭台楼阁造型别致,气势雄伟。武汉大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名扬海内外,被誉为科学文化的殿堂,人才成长的摇篮。校园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工造景与天然景观有机结合,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李达塑像”和“李四光塑像、爱因斯坦雕像”,还有现存的周恩来故居,郭沫若故居,学生俱乐部,醒&&&&14&&&&&&&&&&&&目的“国立武汉大学”的传统牌坊式校门,珞珈山、樱园、桂园、梅园、枫园等校内各区块名称无不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学习生活在其间的广大师生无时无刻不体会到优美的环境和深蕴其中的历史文化氛围,陶冶了情操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由此而产生爱校敬师,奋发向上的心理情怀。&&&&&&&&2.2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根据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撰写的文章:《再探大学分类》中所言,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不同的大学因其不同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不同性质和学科门类的大学在营造其校园景观时,常会结合其学科特点而行。如佛学院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植物菩提树;农林院校校园植物景观营建时常常与农场、林场等相结合;军校各种增强军事技能,提高科技水平的战术训练场、体能训练场、高科技实验室、靶场、渡海登岛训练场等也是其独特的校园风景。广西中医学院提出用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并改建和装修了药用植物园,补种增种了许多壮族地区地道药材和名贵药材,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基地。[33]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御道街校区的体育场附近,一字排开露天摆放着三十余架真材实料的退役机种,军用民用直升机、战斗机、客机,多数机身为草绿色,有的长达十多米,有的仅仅七八米,供相关专业的学员实验用。这也形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有的校园景观。&&&&&&&&2.3大学历史&&&&世界上知名的大学往往都有悠久的历史。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目前声誉最高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批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一所大学历史越悠久,其培养的学生越多,文化积淀也越深厚,因此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学校的声誉也越高。&&&&[49]&&&&&&&&大学的历史是一个大学不断维护传统和进行变革、适应环境的过程,校园景观和建筑物也随着学校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而呈现不同的面貌。校园景观的内涵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积淀,不断吸纳、更新,最终存续下来,形成自身的特色。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校园整体布局中将学校的历史、传统、事迹以雕像、纪念碑、名人手迹、长廊文化、大楼名称等形式潜移默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对大学生进行关于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以母校为荣,以此起到激励、凝聚人心的作用。例如同济大学的“一二九”纪念园,通过精心的艺术布局,雕塑、广场、水池、栏杆等在有限的空间中以适当的尺度,有层次的布置,在深绿色茂密的松柏为基调的绿化环境烘托下,形成一&&&&15&&&&&&&&&&&&种静谧、安然、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在游憩之中情不自禁地缅怀革命英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一种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2.4大学精神&&&&在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能反映一所高校校园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即校园精神。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美国西点军校“责任、荣誉、国家”及国防科技大学的“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等。北大以“思想自由、兼容并蓄”而闻名;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南开以“允公允能”而立校,正是这些具有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使得这些名校经久不衰。大学精神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高等学校的最高原则在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勇气,高等学校的全部魅力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20]。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能称之为名校的学校,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都是因为有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都是因为有健全的校园文化精神品格[19]。如果说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这所大学也就没有自己的风格,也就很难发展立足。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2.4.1校风和学风根据《教育大辞典》所注释,校风的定义为:“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的内容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50]而所谓“学风”,泛指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求学和治学的风气。[53]校风和学风犹如一所学校的空气和阳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它是学校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在师生员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好的学风、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对学生影响极大。即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生活在这一环境里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是群居者,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大多数人都具有正确的认识,则少数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的人就会因为离群而感到孤独,从而自觉改正,自觉向大多数人看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代替的。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精神环境,给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们以深刻的影响。2.4.2校训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各个大学往往把大学精神凝练为校训。校训集中地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是团结、凝聚学校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和影响他们的价值&&&&16&&&&&&&&&&&&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基于时代要求、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服务社会的行业的不同,各校形成了既具各自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校训。(见附录一)校训在英语中称为Motto,Motto起源于意大利,翻译成中文就是格言之意,用在学校校徽上即可翻译成校训。目前对校训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源自军事口号(warcries)。16世纪,徽章和格言开始组合使用,有许多关于格言主题的书籍提出了如何创作格言的规则,如格言既不要太模糊,也不能太直白,在字义上应该积极向上等。正是通过格言这一中介,最初的军事口号逐渐演变成现代大学的校训。在国内现代大学出现以前,古代一些书院用精练的语句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这些语句一般是教育家自创或引用名家的佳句。例如,长沙岳麓书院的院训是“忠孝廉洁”,无锡东林书院的院训是“依德之行、庸言之谨”等,这些可以说是现代大学校训的先声。何为校训?中华书局的初版《辞海》这样解释:“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风建设非常重要,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精神的表征。任何一所高校的校训都无不折射出学校追求的一种价值和精神,其学校一旦得其精神必受益终身。精神文化一旦被师生共同接受,就会成为引导他们追求理想、规范行为的无形力量。校训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针对性和渗透性,能直接反映学校的特色,给全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导向,培养良好的自我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渗透于大学的各项管理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它能体现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让学生有种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校训是学校传统的表露,也是一所学校最好的广告词。因此,很多学校在校园景观营建时,会以校训石、校训碑、校训壁、校训植物造型等景观元素展示其独特的历史传统与精神,用这种长期积淀的无形力量对师生思想、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进行教育,吸引、感染、塑造着每一氛围内的个体。&&&&&&&&17&&&&&&&&&&&&第三章&&&&&&&&校园文化的景观要素的构建&&&&&&&&大学校园里的地貌、地形、水、构筑物、建筑、植物、雕塑小品、山、水、园路等景观元素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不仅体现了学校本身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层次,也时刻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一座亭台,往往可以引出无数发人深省的感慨;一簇花草,常常能诱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离愁;几棵树林,让人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学会见微知巨;一幅世界地图,引领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一座雕塑,能诉说着多少历史的传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块牌匾,能时刻暗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本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还有那曲径通幽的回廊,千姿百态而充满生机的假山等等更能陶冶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因此,采用与校园文化有关联性的景观元素,如建筑、水体、亭台、纪念雕塑、石头、文人题字,植物景观等更能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与回味。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要在深入挖掘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人文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大学人群的文化取向、审美品位和生活需求,合理恰当地安排好各种景观元素,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大学文化,使大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受到启发和感染,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塑造人格。当这些景观成功地吸引师生们在这里进行学习与交流时,人与风景便共同构成了最为独特和悦目的文化景观。&&&&&&&&3.1建筑景观&&&&建筑是无声的诗,也是有形的画。蕴涵着人文、艺术、科学精神的校园建筑,是传播文明、养成道德的生动教科书。它们有的座落在校园中心,宏伟典雅,风格迥异,个性鲜明,洋溢着现代气息,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有的建在学校依山傍水处,典雅古朴,高低错落,飞檐斗拱,渗透出古典风韵,文化气息浓郁。大学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空间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价值及大学师生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共同构筑出高校建筑文化。这种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品质,生活在其中能深刻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3.1.1校门校门,是一所大学的“门面”。它作为众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成为大学形象的重要代表,演变成大学的象征,也是人们认识大学的重要窗口。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控制进出的人流和车辆,保证学校的安全等作用,校门还肩负着成为学校标志、体现学校文化的作用。[51]目前,各所大学都在学校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及其内涵。为了体现自身的特点,让自己的校门体现出各自学校的文化,学校在校门的设计创意和处理上花了很大工&&&&18&&&&&&&&&&&&夫,力求使自己的校门更独特,更能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可以说学校的文化不同,校门的设计和形成也就不尽相同。日江苏省政府为原国立中央大学衍生出来,在江苏的9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举行百年校庆。这9所学校均起源于1902年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但历经百年的兴衰,已演绎发展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校园文化。从9所高校的校门来看(图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4-15),有的开放,有的封闭,有的古朴,有的现代,有的典雅,有的明快,有的给人一种威严稳定的感觉,有的则营造出一个安全且宁静的氛围,有的散发出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沉着和镇定,有的给人是一种亲切、容易接近的感受。各式各样的校门传递出各式各样的讯号,让人们认识它从而认同学校的文化和理念。&&&&&&&&图4-1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school.uuuso.com&&&&&&&&图4-2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xl7788.com&&&&&&&&图4-3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beibaotu.com&&&&&&&&图4-4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taisha.org&&&&&&&&19&&&&&&&&&&&&图4-5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travel.damai.cn&&&&&&&&图4-6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panoramio.com&&&&&&&&图4-7河海大学校本部校门图片来源于edu.photo.sina.com.cn&&&&&&&&图4-8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online-svr1.hhu.edu.cn&&&&&&&&图4-9南京工业大学司背后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cx-card.com&&&&&&&&图4-10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panoramio.com&&&&&&&&20&&&&&&&&&&&&图4-11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校门图片来源于q.163.com&&&&&&&&图4-12南京林业大学校门图片来源于njfu.edu.cn&&&&&&&&图4-13江苏大学校门图图片来源于www.edu.cn&&&&&&&&图4-14江南大学东校门图片来源于xyh.jiangnan.edu.cn&&&&&&&&就某一个高校而言,校门的变迁也最能反映一个学校发展的历史。东南大学于1902年建校以来,几经风雨,几番离合,几度兴衰,从三江、两江师范学堂(图4-1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4-17),到20年代的国立东南大学(图4-18)、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图4-19),再到解放后的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图4-20),后又于1988年再度更名为东南大学(图4-21)。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图4-15江南大学北校门图片来源于图片来源于流”之美誉。它的校门也几经变迁。现存的东xyh.jiangnan.edu.cn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正门,又称南大门。门楼由杨廷宝先生设计,建于1933年。门楼由三开间的四组方柱和梁枋组成,外形采用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式样,简洁大方。从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官方网站上我们不难发现,校方为说明学校的悠久历史,加以引用的校园景观照片大多数是历年的校门老照片。&&&&&&&&21&&&&&&&&&&&&图4-16两江师范学堂图片来源于www.nju.edu.cn&&&&&&&&图4-17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门图片来源于www.seu.edu.cn&&&&&&&&图4-18国立东南大学校门图片来源于www.seu.edu.cn&&&&&&&&图4-19国立中央大学校门图片来源于www.seu.edu.cn&&&&&&&&图4-20南京工学院校门图片来源于www.seu.edu.cn&&&&&&&&图4-21东南大学校门图片来源于www.seu.edu.cn&&&&&&&&再如清华大学的二校门(图4-22),它位于清华大学东西主干道中央路北,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22&&&&&&&&&&&&三个大字。它原来是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门,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兴建新的大门因(图4-23)后,这座大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无论远望还是近观,校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背后两棵古柏的俯抚下更显得美丽。它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提起清华大学的二校门,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鲜明标志性建筑,更是清华大学日新月异发展和飞跃的见证,还是长期以来清华师生勤奋求实、“行胜于言”之品格的象征。&&&&&&&&图4-22清华大学二校门图片来源于100.tsinghua.edu.cn&&&&&&&&图4-23清华大学东校门图片来源于tsinghua.edu.cn&&&&&&&&3.1.2校园建筑校园建筑从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新建筑和老建筑。新建筑是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的校园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建筑渐渐地会变成老建筑。校园的老建筑实际上是一部物化了的高校发展史,是我们与过去的校园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反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维系学校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它所说明的是当时校园建造情况、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情况、当时文化艺术的情况以及历年来破损的情况。它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提供认同,增强自信,它是有思想,有内涵的。拥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不仅造就了一批批卓越的人才,也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老建筑,包括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甲乙内丁戊已庚辛壬字楼、小礼堂……它们大多建于20世纪初,已被划入南京十大保护建筑群之列。其中,北大楼(图4-24)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连结学生与学校情感的最具代表性的纽带。“苍翠欲滴的雪松枝叶批展层层如塔掩映着大楼的飞檐;碧绿油光的草坪似有源头活水不断流来的几亩方塘;优雅静谧之中能叫人闻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几十年来这一景似乎成了我校的象征,一站到那儿我就不由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的自豪感。”南京大学师生们这样描述北大楼一带的景况。环绕北大楼四周的7株的古老爬墙虎,已列为南京市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它们干围粗50厘米,把整幢楼装扮成了“绿楼”。一所百年老校的魅力就在这些饱经沧桑、沉静矗立的百年老建筑上渗透出来,它们镌刻着南京大学所曾经历的世纪风雨,是引导人们进入历史的最佳地图。&&&&23&&&&&&&&&&&&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建于1931年的大礼堂(图4-25),庄严雄伟、外部用青铜薄板覆盖,在灰色的建筑主体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虽历经百年,依然承载着历史的凝重和建筑的经典。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排名在师范类高校中位居前列。校园绿化极佳,典雅如园林,与金陵城一样庄严和肃穆。尤其是随园校区(图4-26),其前身是清末诗人袁枚的私家园林,一片古典古色的气象。在建筑文化上颇具特色的国内校园还有很多,例如,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四川大学行政楼(图4-27),这幢有着中式飞檐翘角、西式门窗结构、红灰相间、中西合璧的大楼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建筑。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西洋风格的校园建筑群(图4-28),其原为原德国俾斯麦兵营,许多教学楼均为德式建筑。粗犷的花岗石墙壁,红色筒瓦覆顶,狭长的窗口饰以美丽的西式图案浮雕,楼内布局至今完好保留原有格局,显得古朴典雅,又颇具异国情调。厦门大学的建南大礼堂(图4-29)和上弦场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墙、琉璃顶,极富特色,被喻为“穿西装,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等等。&&&&&&&&图4-24南京大学北大楼图片来源于www.nju.edu.cn&&&&&&&&图4-25东南大学大礼堂图片来源于自摄&&&&&&&&图4-26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校园图片来源于www.hnta.cn&&&&24&&&&&&&&图4-27四川大学行政楼图片来源于www.hnta.cn&&&&&&&&&&&&图4-28中国海洋大学图片来源于www.hnta.cn&&&&&&&&图4-29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图片来源于dsm.hebnews.cn&&&&&&&&高校建筑或追求艺术的精美、整体的和谐和空间的优雅,或熔铸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建筑艺术于一炉,体现出功能与审美的奇妙交融,成为整个校园景观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随着时光流逝,建筑老去,凝结在校园建筑之上的校园文化随着年代的久远而越加突出,让人探寻其中、津津乐道。&&&&&&&&3.2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它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16]创作的景观。高校校园内各种植物品种极其繁多,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等多种植物相互搭配,不同的种植和修剪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不同的景观空间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意境,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意境就构建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植物造园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植物被赋予人的性格,承载了文化的内涵。如传统的中国园林中,常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它们被誉为“岁寒三友”,人们看见它们,就会想到松的坚贞、竹的虚心及梅的高洁;还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花高雅,菊花迎霜怒放,喻意具有高尚的节操;见白玉兰觉清逸雅致;观荷花意出污泥而不染;枇杷五月时节硕果累累;银杏树金秋来临英姿飒爽,催人奋发向上等等。高校校园中不同的植物配置,除了营造出一个安静读书与思想交流的户外空间外,其本身具有的深厚植物文化也营造出一种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3.2.1植物主题园主题鲜明的专类花园和主题园是高校校园常见的植物景观。如南京大学的樱花园、桂花园、杜鹃园、月季园、海棠园,南京师范大学的紫藤园,东南大学的海棠园?桃园?梅园,江西农业大学的竹园?杜鹃园,北京师范大学的玫瑰园等等?在这些主题园中,巧妙地运用障景、对景和借景等不同的造景手法,采纳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衬托与对比等美学原则,熟练地掌握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合理地配置植物,构建理想的文化空间。“精、细、秀、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和悠久的校园文化形成默契,烘托了自由、开放、活泼、&&&&25&&&&&&&&&&&&创新的学习氛围,展现了校园精神,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如桃李园,寓意桃李满天下。紫藤园,寓意诚朴、坚韧和团结。修剪成方形、圆形的绿篱,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华中农业大学校园中的“求是园”时时提醒学生对科学求实的态度。“拙园”告诫学生勤能补拙,需勤奋学习。“乐园”取意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学生学习在其中,乐[52]在其中。南京理工大学的“时光广场”告诫学生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这些主题花园与校园内其他景观融为一体,一方面形成春是玉兰、樱花、海棠争奇斗艳,夏是桐樟蔽荫,梓花芳香,秋是丹桂飘香,银杏满枝,冬是腊梅怒放,松柏傲雪的校园景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高校浓郁的教育气氛和学术气氛。3.2.2片林片林,顾名思义就是“成片的林地”。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是经常应用的配植形式之一,尤其在大面积的风景区中更是占着极大的比重。高校校园占地面积较大,在长期的校园建设中大多都建设有一些由高大乔木组成的片林。如中山大学的椰林(图4-30)、华南农业大学的橡胶林、福建农林大学的芒果林、宁波大学的白鹭林、竹林等等。片林不仅是城市的“肺”对涵养水源、净化城市空气、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景观元素。南京理工大学校园中有一片水杉林,名唤“和平园”,是著名的“紫金草景观”(图4-31)所在地。10亩水杉林中,成百上千颗水杉排列整齐,挺拔笔直,直冲云霄。林下种有大量的“二月兰”,每年3月中下旬,当二月兰含笑绽放时,整片水杉林都会被淡紫色的花海包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二月兰在日本叫做紫金草。据说,二战期间日本的山口诚太郎把采自南京紫金山脚下的“二月兰”花种带回日本,为它取名“紫金草”,战后他和家人怀着对战争的反省和对和平的祈愿,将此花普及到日本各地。为紫金草的故事所感动,日本词作家大门高子女士据此创作了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并组建了一个日本和平团体——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紫金草景观”这一奇景因着她美丽的风景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成为了许多南京理工大学学子们难以割舍的记忆,成为南京理工大学闻名遐迩的校园特色。&&&&&&&&图&&&&&&&&图4-30中山大学椰林图片来源于www.hnta.cn&&&&&&&&图4-3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草景观”图片来源于自摄&&&&&&&&26&&&&&&&&&&&&3.2.3行道树校园道路是人们在校园中通行的载体和校园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在校园中不但是疏导交通的通道,构成校园规划的骨架,而且为在校园中行进的师生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因此,列植在校园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往往会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橱窗,承担起文化载体的功能。如常见的行道树松柏、梧桐,香樟等在古人心中都是文化的载体,有着深刻含义。行道树通常要求树冠大,夏季能遮荫;落叶少,减少垃圾;树形美观等。而高校的行道树在符合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尽可能选择那些适应性强、抗性强、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外,还要选择应与周围的文化氛围相适应的行道树。南京高校中多选取法桐和银杏为主干道行道树。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等高校校园内一些主干道路的道路两旁,都植有法国梧桐。它们树枝相接,绿叶成荫,葱茏苍翠,绿冠连云,“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在酷暑下,在炎热中给人们带来一份凉意,成为“林荫大道”和“绿荫长廊”。这些校园里的法国梧桐,学名为二球悬铃木。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近代悬铃木(指一球即美桐和二球即英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法租界内,故称之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以后,宋美龄选定法国梧桐为南京第一批行道树。因此,校园内目前普遍种植的法国梧桐(即二球悬铃木)多是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初所植。它们饱经近百年沧桑,又因“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意,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成为南京人的骄傲。南京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内都选用栽植30年生以上的七叶树作为行道树。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在我国,七叶树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七叶树又名桫椤树,因为有七个叶片聚成掌形被称为七叶树,在佛教中乃是神圣的所在。佛经所说,“佛在桫椤双树下涅磐”。因此很多古刹名寺如杭州灵隐寺、北京卧佛寺、大觉寺中都有千年以上的七叶树。3.2.4校树、校花校花校树是高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喜爱并公认并通过一定的程序认可审定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办学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经常会上升为该高校文明的标志和文化的象征。在国有不少高校校园中,有不少学校根据学校历史,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目标而确定了校树、校花。它们大多树姿优美,观赏期长,同时又具有一定文化特性,能体现学校育人目标,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山水明德,花木移性,校树、校花作为学校的特色植物景观,既符合高校师生员工追求清远、高雅情致的需要,又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的性情,树立向上的人生观。[32]&&&&27&&&&&&&&&&&&复旦大学校花是白玉兰。每年春天,学校的校花白玉兰绽放芳华,让人回想起复旦在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度过的草创期。1913年3月,春寒料峭,复旦大学刚刚从吴淞迁入上海西区徐家汇的李公祠。庭院中有数株白玉兰树正在绽放皎洁的花环,幽香浮动,花姿娴雅,师生誉之为“花中君子”,以她为校花。1947年李登辉正式提议白玉兰为复旦校花。1986年,白玉兰被上海市民选为市花。丁香花开遍了哈工大的校园,是哈尔滨市的市花,也可以说是哈工大的校花。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丁香的品格凝聚了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丁香从叶、花到根全都是苦的,苦的润泽下却释放出浓郁的芳香,因此有人常以丁香来寓意读书人的品格。中国人民大学确定玉兰花为该校校花,银杏树为该校校树。银杏树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它以其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据了解,目前人大校园内共有玉兰树86株,银杏树583棵。校方称,确定校花校树将激励人大学子为崇高理想而努力读书,刻苦学习;激励广大教师挺立学术前沿,静心求道,潜心育人。3.2.5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和活的文物,是学校发展的年轮和文明进步的载体,彰显着学校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根据南京市的古树名木标准,凡是在本市城乡范围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老树木为古树;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或国外贵宾栽种的友谊树,或外国政府、有影响的团体、著名人士种植或赠送的树木,或在风景区(点)起重要点缀作用,或与历史传说、掌故等有关的树木,或从办内外引种驯化成功的品种,并有科研价值的树木,或稀有珍贵树种或本地特有树种,体型高大,生长迅速的树种均属名木。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名木是珍贵的资源,它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能够为高校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笔财富。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应该有古树名木相匹配,也是镇校之宝。在历史较为久远的学校中,承载文化内涵的植物随高校一起走来,无言地见证着校园的历史。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不仅见证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同时也见证了武大一百多年来艰难发展并逐渐壮大的历史。现在的武汉大学校园内,樱花自成一绝,每年草长莺飞时节,整个樱花大道落樱缤纷,游人如织。该校在植物配置上还将加大樱花的品种和数量,樱花已经成为武汉大学对外的一张名片,承载着武汉大学独有的文化内涵。东南大学古木“六朝松”(图4-32)是南京迄今发现和保留的最古老的树,距今1500年,至今依然巍然屹立于校园西北的梅庵之旁。它高9.58米、围2.65米,古劲苍笼,相传是六朝时梁武帝手植,故称六朝松。在东南大学,六朝松被称为“精神象征”,深受全体师生共同宠爱。每年东南大学的毕业生,回校的海内外校友,都要汇集在六朝松旁摄影&&&&28&&&&&&&&&&&&留念。东南大学的海内外校友,称六朝松(柏)为东南大学之魂与标识,心目中母校之象征。“魂系六朝松(柏),难忘母校情”,“六朝松(柏)”成为维系东南学子的情结,也是古城南京的绿色瑰宝。&&&&&&&&图4-32东南大学六朝松图片来源于www.seu.edu.cn&&&&&&&&图4-33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百年银杏图片来源于新华网&&&&&&&&北京交通大学位于思源主楼后草坪西部校园内有株百龄古槐,饱经沧桑,枝叶嫩绿,七八月开花,清香扑鼻。它与学校知行校训碑并立,既见证交大百年历史,又给百年校训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成熟感。在南京,位于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百年银杏(图4-33)、位于南京大学校园内的百年雪松和樟树等等,这些百年老树都经历和承载了校园历史文化活动,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但是由于这些古树名木树龄较长,生长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弱,生长状况较差,前途令人堪忧(见表2)。可喜的是,这些学校都意识到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如为了保护校园古树名木,南京师范大学除了正常的专门护理外,还登记编号,悬挂标牌,修建护栏,实施特殊保护。[18]东南大学专门请园林专家制定了保护古树名木的方案等等。南京市政府还动用了高科技装备,对市内1268棵古树名木进行了GPS定位,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资料,象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这些树。&&&&&&&&29&&&&&&&&&&&&表2南京市高校古树名木生长情况表数据来源于www.sugreen.com&&&&&&&&3.3环境艺术景观&&&&为美化环境而人工建造的园林小品、建筑、艺术品及各项环境设施组成的景观可以统称为环境艺术景观。它包括雕塑、小品、水景、假山、大型壁画等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3.3.1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如雕塑、奇石、喷泉、庭园灯、桌椅座凳、废物箱以及各类造型的音箱等等,它&&&&30&&&&&&&&&&&&们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在景观塑造中具有独特作用,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在园林建设中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园林小品按其功能分为五类:1、供休息的小品。包括各种造型的靠背园椅、凳、桌和遮阳的伞、罩等。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作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2、装饰性小品。各种固定的和可移动的花钵、饰瓶,可以经常更换花卉。装饰性的日晷、香炉、水缸,各种景墙(如九龙壁)、景窗等,在园林中起点缀作用。3、结合照明的小品。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4、展示性小品。各种布告板、导游图板、指路标牌以及动物园、植物园和文物古建筑的说明牌、阅报栏、图片画廊等,都对游人有宣传、教育的作用。5、服务性小品。如为游人服务的饮水泉、洗手池、公用电话亭、时钟塔等;为保护园林设施的栏杆、格子垣、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3.3.2雕塑雕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它们应用广泛,立意悠远,既点缀美化了环境,丰富了景观,又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们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特征,是各个时代文明的产物。浓缩着历史的校内雕塑和人文景点,是学校传统和精神的示范与延续;高校校园内雕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较其它场所要求更高,这是由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决定的。雕塑的主题、立意和构思不仅要融入特定的校园文化,而且由于雕塑对艺术的浓缩性使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要统领该地文化的内涵。高校雕塑景观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力求反映高校的历史,寻求一种历史认同感。如校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塑像等。南京大学校园内就错落有致地安放了11尊南大历史上的名人雕塑。这些人中有陶行知、徐悲鸿、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吴健雄、匡亚明、戴文赛、吴有训、顾毓琇、杨振宁,成为南大百年庆典的一道风景。十几尊塑像安放在校园内,对今日大学生来说,既是文化传授,也是传统教育,年轻人从他们身上读懂做学问,读懂做人,读懂着一所百年大学的魂魄所在。另一类是依据高校的类别和办学特色,创造别具一格的雕塑小品。如立于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楼前的一尊不锈钢雕塑,一亭亭玉立的少女左手拖着天平,右手举起利剑,把政法人员须具备的公正、无私、威严的意境表现得恰到好处。矗立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办公楼大厅内有一名为“旋律”的不锈钢雕塑,该雕塑以DNA双螺旋结构为蓝本,是为纪念DNA被发现50周年而建,艺术家通过艺术构图,巧妙地组合,极具教育意义。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有一座雕塑,是清华大学教授设计的一架破损了镜框的眼镜,起名为“开放&&&&&&&&31&&&&&&&&&&&&的空间”,又叫“大跌眼镜”,看到景物人们不难体会出其中的寓意,同时还会赞叹命名人的机智风趣?3.3.3石景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石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景石具有不同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如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中的灵璧石嶙峋粗犷,扣之有声;太湖石曲折圆润,婉转俏丽;英石疏秀遵劲,精巧多姿;昆石晶莹洁白,玲珑剔透。还有目前市场上新开发出的不少新品种:大化石色泽艳丽,石肤光润;彩陶石釉色淳厚,古朴沉静;黄蜡石金黄富贵,手感温润;孔雀石身披绿绒,光灿闪色;戈壁石千姿百态,奇特生动;玛瑙石珠光宝气,雍容华贵;长江石图案丰富,纹彩斑烂;黄河石画面变幻,古朴凝重;木化石饱经苍桑,似木似玉;雨花石小中见大,七彩纷呈……等等,真可谓聚天地之精华,汇山川之精美,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最唯美的感受和无穷的想象。在园林景观中也常常采用景石与园林绿地环境相结合的手法,或独石成景,或群石成阵,或叠置成山,以石的气势营造出姿态万千的山石塑景,达到返朴归真的艺术风格,营造出一个回归自然的石文化环境。高校校园中的景石除了增强园林意境的作用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传播校园文明。它们有的刻上学校的校训,如清华大学校训石(图4-34)、中国人民大学校训石(图4-35)、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石(图4-36)、中山大学的校训石(图4-37)、东北林业大学校训石(图4-38)、上海大学校训石(图4-39)等等,时时提醒本校师生员工毋忘校之根本。有的镌刻各类至理名言,让各种修身厚德的名人名言时刻警示着自己,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精神品格。如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石“行知”让人时时记住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湖周围有许多小景石。“风清物嘉”和“神冶”就是别具意趣的作品。前一句源于西晋陆机《吴趋行》诗中的“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刻在湖畔草丛间意韵无穷。“神冶”原是描述春秋时吴国出神入化的铸剑技术,这里将其延伸为“神韵冶性”及“宝剑锋从磨砥出”两层含义,与校园景观相融,既有励志之意,又有养性之妙。这些校园中的景石,将自然景观注入了文化含量,常有画龙点睛之妙。&&&&&&&&图4-34清华大学校训石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32&&&&&&&&图4-35中国人民大学校训石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图4-36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石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图4-37中山大学校训石图片来源于shuanglu.waywaycn.com&&&&&&&&图4-38东北林业大学校训石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图4-39上海大学校训石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3.3.4碑刻高校校园中最能准确反映学校悠久历史,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展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建筑小品就是各种纪念碑。纪念碑是为纪念伟大功绩、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建立的石碑。自古以来,人类以各种方式对认为有意义的事件做某种纪念,纪念碑就是人们用建筑这一物质手段以达到精神上的纪念。凡是纪念碑,都有主题,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不同时代赋予的不同主题。高校校园中常见的有校训碑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碑(图4-40),复旦大学校训碑(图4-41)。有历史名人纪念碑,如清华校园中有韦杰三烈士纪念碑(图4-42)、王国维纪念碑(图4-43)、施晃纪念壁碑等,北京大学校园内有李家珍、黄克仁、张仲超烈士纪念碑、魏士毅烈士纪念碑等,他们都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的骄傲和自豪。还有历史事件纪念碑,如清华大学的“三一八”断碑(图4-44&&&&)是纪念参加1926年“三一八”反帝爱国大示威牺牲的革命烈士;南京大学北校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图4-45)是纪念日牺牲在南京解放前夕的四名革命烈士;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图4-46)是纪念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遇难同胞等等,这些纪念碑让人们铭记历史。此外,还有一些校园重大事件的纪念碑,如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碑(图4-47)、老图书馆竣工纪念碑。为纪念旧址而设立的纪念碑,如南京大学内金陵大学旧址&&&&33&&&&&&&&&&&&纪念碑(图4-48)、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纪念碑(图4-49)等等,它们记录着当时的辉煌。学子们在碑前凭吊纪念,仰慕传颂伟人其一生的志业及人格峥嵘时,大学的精神已深入心人。&&&&&&&&图4-40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碑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图4-41复旦大学校训碑图片来源于www.zjzq.com.cn&&&&&&&&图4-42清华大学韦杰三君死难纪念碑图片来源于www.haidianmuseum.com&&&&&&&&图4-43清华大学王国维纪念碑图片来源于www.sinovision.net&&&&&&&&图4-44清华大学三一八断碑图片来源于ijioulian.blog.sohu.com&&&&34&&&&&&&&图4-45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图片来源于www.bangbenw.com&&&&&&&&&&&&图4-46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图片来源于www.longhoo.net&&&&&&&&图4-47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碑图片来源于自摄&&&&&&&&图4-48南京大学内金陵大学旧址纪念碑图片来源于joe1107.blog.163.com&&&&&&&&图4-49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纪念碑图片来源于wikilib.com&&&&&&&&3.3.5水景水景,从字面上释义,指的是水上或海上的景色。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往往将校址选在依山傍水的风景至佳处,人本身具有的亲水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兴建大学城、新校区时也采取人工水景与自然水景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校园环境。因此,江景、湖景、海景、河景、喷泉等水景是高校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景观元素。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荷塘,厦门大学的芙蓉湖(图4-50),武汉大学的东湖(图4-51),东南大学的九龙湖等等。烟波浩渺,小桥流水,因着水的存在,校园多了一些美的旋律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军出击机器人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