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本时代,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和股权资本顶层设计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顶层设计 合伙人如何分配股权(值得收藏,反复研读)
我的图书馆
顶层设计 合伙人如何分配股权(值得收藏,反复研读)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关于互联网时代中国合伙人股权分配,第一我们讨论股权分配,第二我们讨论合伙人的股权分配第三我们讨论的是中国合伙人股权分配,这些规则还是要符合我们国家这方山水第四我们讨论的是互联网时代&我们今天话题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互联网时代创业合伙人股权分配底层叫人力资本;第二个部分讨论关键词叫合伙人,什么样的人是合伙人第三部分讨论合伙人内部股权怎么去分配第四讨论股权的退出机制&人力资本&之前遇到一个创业者,做的是互联网教育这个企业早期有三个创业合伙人他们首先大致的算了一下这个项目需要100万启动资金,盘点了一下三个创始股东,各自能出多少钱老大能出50万,**能出30万,老三能出20万随后他们确定了一下股权比例,出多少钱占多少股,然后他们就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但后来股权出问题了公司做了半年时间,**提出离职,一方面他跟老大,老三不和另一方面,外部有一个其他的创业团队拉他入伙但当他离职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他出了30万,干了不到半年,占了公司30%的股份,这个股份怎么去处理当时要退出的**,坚决不同意退股份他有三个理由,第一这个股份也不是免费拿的,是花了30万买了公司30%的股份;第二中国的公司法没有规定,股东离职的情况下,还需要把股份退出来第三公司章程没有约定,股东离职的情况下还需要把股份退出来所以他坚决不同意退出股份这个时候老大跟老三傻了眼,他们确实找不到任何合法的理由,能把**的股权收回来但是他们又认为这个事情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他们未来还可能继续运营这个公司5年 10年时间那10年以后,**跑回来讲这个公司三分之一是自己的,这是不合理的所以这件事导致的结果是,第一创始人内部的股权战争内讧第二投资人认为这个股权结构不合适,要等到股权调整到健康的情况下再考虑投资的事情,所以后面资本也投不进来创始人团队内部觉得不公平闹分裂投资人不愿意投,大家都不满意的情况下,你觉得这个公司能做大吗?所以公司能不能做大倒不是说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合理,但凡是能做大的公司,股权结构都是合理的后来就出现这种情况,股东觉得既然股权结构不合理,那就到外面再设计一家公司,赔钱的事情就交给老同事去做,赚钱的事情自己的公司去做但是一旦出现这种结果的时候,对所有人而言都不是好结果而且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搞成转移公司资产,甚至成为刑事犯罪&所以绝大部分公司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把创业者当成投资人,钱出完了就不管了第二只对钱定价,不对人定价,不考虑未来有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第三股权只有进入机制,没有调整机制,也没有退出机制其实这些股权分配,既符合中国的公司法也符合我们工商口制定的章程,还符合传统的股权分配理念但是这些股权出问题了出了问题,我们就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之前大家都是这么分,也没有出问题,为什么现在出问题了?我们分析发现,其实两个时代特点不同,这种股权分配已经不适合现代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是:公司是资金驱动型资源驱动型的,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基本都是体力劳动者,典型代表就是富士康有钱的时候就能买机器设备,有钱就能雇员工这些劳动力资本和资产资本就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公司只需要钱的贡献,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人的贡献所以工业时代是资金创造主要的价值,人创造次要的价值,所以只需要考虑钱的贡献而现在我们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都是轻资产的企业,钱在创造价值,但是公司最大的价值是人在创造最主要的价值风投早期的时候,投资人出300万占10%的股权,而团队可能出30万就可以占90%典型代表企业就是滴滴,现在估值250亿美金,一个点的价值是2.5亿美金,苹果投资了10亿美金,也只能占到4个点的股份,而团队出的钱很少,但是占了很大一部分股份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人在创造最主要的价值,钱只创造一部分价值那么传统模式的股权分配难以适应了,我们就要重新考虑股权分配了:第一既要对钱定价,也要对人定价;第二对钱定价是对股东历史贡献的认可,对人定价是对股东未来贡献的认可第三股权,特别是人力占的股权,既要有进入机制,也得有调整机制和退出机制合伙人徐小平老师讲,合伙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公司商业模式雷军讲,创始人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寻找合伙人上一人打天下的公司越来越少了无论是腾讯的五虎,还是新东方的三架马车,一人打天下已经很少了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彼此的合伙人呢?找合伙人需要考虑四个因素,第一要互相信任,第二要能力互补,第三要全职出力,第四必须出钱1互相信任我在广州的时候,有一次股权课程上有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他的自我介绍第一句话是,我今天过来是学**股权设计的他介绍完了以后,他的合伙人站起来说我今天过来学**是如何不被他设计的如果一个公司的创业团队,把股权搞成设计和反设计的情况,这会产生公司最大的内耗所以需要磨合和互相信任对于合伙人来说非常重要2 能力互补身份定位是很重要的之前有很多的创业团队股权分配一开始是平分股权但是很多人发现平分股权问题很大,需要调整,那么股权应该怎么去调整?要么他把一部分老股权给你,要么你把一部分老股权给他要么公司给你增向增发一部分,要么公司把他的股份回购一部分当这种调整行不通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这不是股权设计的问题,而是团队班子搭得不对平分有两种结果是都觉得自己具备老大的能力,大家觉得都挺牛逼的,最后就是内讧这是第一种搭班子,打的是老大加老大的这种模式第二种模式,找一些能力低于自己但是有所专长的合伙人但是在实践中,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老大,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呢?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很多时候是靠对人的理解而华为内部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人适合当部门一把手,什么样的人适合当部门二把手,这种标准很容易解决这种模式中的问题一把手主要是狼的性格,首先具备强烈的攻击性,因为创业本身是开拓性的事情,是一个打江山的事情第二,一把手要比较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包括很强的策划能力第三要有很强的意志力,这三个特点是一把手所要具备的**要有一种狈的性格,既要擅长管理的,特别是精细化的管理,还要具备很强的执行力一个公司搭班子,就是狼加狈的模式,所以我们在这里说狼狈为坚,狼跟狈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3 分工明确确保每一人全职出力腾讯一开始5个合伙人里面,其实一开始就有一种清晰明确的分工,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销售,许晨晔首席信息官,陈一丹首席行政官基本是都是能力互补,五个人联手覆盖了一家巨头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所以互联网公司主要讲技术产品运营,而且不是一定说产品做老大,或者技术当老大4出钱出力现在创业团队早期启动资金都不多,掏的钱就很少团队的贡献在长期全职出力但是出钱也是对自己做**期贡献的一个表态和铺垫企业划分为三类人,第一类是创业合伙人,他肯定是全职进来干;而有一部分人是全职干,愿意出点钱,但是达不到合伙人这个级别的,这主要是公司的员工和高管;第三部分是投资人,他看好你的视野,愿意出钱但是不愿意进来全职干股权分配&我们可以把企业股权结构分成三种模型第一种是绝对控股型,第二种是相对控股型,第三种是不控股型1绝对控股型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是创始人占三分之二以上,即67%的股权,合伙人占18%的股权,预留团队股权15%,这就叫绝对控股型绝对控股型适用于创始人投钱最多,能力最强的情况在股东内部,绝对控股型虽然说形式上民主,但是最后是要老板拍板的,所有人反对的事情他都能做2相对控股型公司老大占51%的股权,合伙人加在一起占34%的股权,员工预留15%的股权这种模型下除了少数几个事情,比如说公司要不要增加资本,要不要解散结算,要不要更新公司章程,其他绝大部分事情老大一个人就能拍板3不控股型公司老大占34%的股权,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权,激励股权占15%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力都很强,老大只是有战略相对优势所以基本上合伙人的股权就相对平均一些这三个这个模型里面有几个特点,首先投资人的股份没算在里面有些创始人,说团队内部后面要融资,先预留一部分由创始人代持但是预留后面会面临很大的问题第一从法律关系上来讲,假设创始人预留了20%股权给后面投资人后面投资人从他手里面买股份,这就叫买老股法律关系上来讲,这是投资人跟创业者个人股份之间的关系,不是跟公司之间的关系这个钱进不了公司账户,而成为创始人个人变现,不是公司融资第二一旦卖老股份,投资人出很高的溢价进来,你马上就面临很大的一笔税所以我们不建议一开始给投资人预留股份,可以进来以后大家共同稀释那么激励股权为什么一定要预留呢?激励股权不是说一定得预留,只是建议大家预留预留主要能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充当调整机制很多创始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找合伙人其实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只是觉得凑合就一起干了,但是过段时间,你发现这个人只能算是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预留的部分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如果早期的时候股权分配不合理,这个时候可以调整一部分到代持的老股里面去第二有些人后面参与进来不管是高管合伙人或者是员工,也通过预留股权去处理&我们做了国内外上市了的做得比较好的互联网方面公司创始人所占股份平均为20%左右,这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数据阿里上市之后,马云只剩了7.8了,马化腾在上市之后也就只有20个点左右基本上上市了公司老大们都只剩下20个点左右,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考虑,公司的控制权会不会出问题我从两个公司来讨论控制权问题这两个都是标杆型企业,一个是阿里巴巴,另一个是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万科这两家公司的股权我们发现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这两家公司的股权都很分散,第二个是它们的经营团队都不控股,第三个是两个公司都保持事业合伙人制马云的股份很少,马云的股份在上市之前的股份只有8.9%,上市之后只剩下7.8%加上其他团队成员,在上市后总计也就持有10%的股份万科的股份,也是很分散的它的股份叫盈安,即就是王石加上整个团队也就只有4.14%的股份,股份很少两家公司很相似,股份都占的很少但是两家公司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马云牢牢控制住阿里巴巴,而王石就难以控制好万科两家公司完全不同的结果究其是没有处理好公司控股权的问题不是说只有控股才能控制公司,不控股的老板也能控制公司这就有几种控制方式1投票权委托最典型的是京东京东上市之前烧了很多钱,刘强东的股份很少所以对于后来的投资人都有前提条件,就是要把投票权委托写好刘强东在上市之前有20%的股份,但是有50%的投票权利2 一致行动人协议简单来讲就两条第一条是所有事情先要在董事会内部进行民主协商得到一个一致意见如果不能协商出一致意见,那就以老大的意见为主虽然说我也不赞成这个事情,但是既然我签了这个协议3 持股平台针对于有限合伙老板可以把合伙人员工的股份,放在员工持股平台上通过这种方式,老板可以把合伙人跟员工的股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面因为有限合伙分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即使持有万分之一的股份,这个持股平台里面股份都是他的,他可以代理有限合伙的权利有限合伙人主要是分钱的权利,基本是没话语权4 AB股计划AB股计划通常是把外部投资人一股有一个投票权,运营团队一股有10个投票权,也可以放大的更多例如京东刘强东一股有20个投票权,所以他有将近90%的投票权退出机制&很多创业团队,合伙人的变动会很频繁对于退出的同时避免团队股权战争问题,我们有四个建议:创始人发限制性股权,股权分期兑现,约定回购机制,做好预期管理1创始人发限制性股权专业的机构人进来以后,都不要求你创始人的股份分四年兑现而且中间离职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把股份做回购其实资本进来以后,拿的都是限制性股权无论融资与否,上市与否,都需要套用限制性股权创业人早期只掏了三五万块钱现金,拿了20%的股份,干了不到半年,公司做到五千万或者一个亿,谁都不希望看到他仅靠一点贡献就拿走一大笔钱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拿限制性股权限制性股权简单来讲,第一它是股权,可以直接办理工商登记第二它是有权利限制的,这种权利限制可以四年去兑现而且中间离职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按照一个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回购,这就叫限制性股权限制性股权的限制就在于分期兑现,公司可以去回购2股权分期兑现分期兑现有这么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约定4年,每年兑现四分之一第二种方式是任职满2年兑现50%,三年兑现75%,四年100%第二种方式是为了预防短期投机行为,小米的员工股权激励就是按照这种模式的第三种方式就是逐年增加,第一年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即就是干的时间越长的兑现的越多第四种模式是干满一年兑现四分之一,剩下的在三年之内每个月兑现48分之一这种模式首先干满一年才可以兑现,其次每干满一个月兑现一个,算得比较清楚这几种模式其实对团队来讲,是不同的导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3约定回购机制股份约定回购机制的关键是回购价格定多少因为有一些公司一开始约定说,如果合伙人离职的情况下,双方按照协商一致的价格去回购所以这里面有几种模式:1)参照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比如说他原来的话10个点的股份掏了10万块钱,那如果到了两三倍,那一定得是溢价2)参照公司净资产当公司干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那时候公司本身资产假如已经有一个亿了你按照人家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那么人家干的这几年都白干了所以对于重资产企业,可以参照净资产来定因为回购是一个买断的概念相当于把对方未来十几年的财富都断掉了,所以从公平合理的角度还得有一点溢价3)参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折扣价为什么要折扣回购呢?基于几个考虑,第一,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因为资本就是投资公司的未来5千万1个亿的估值是认为未来公司值这么多钱,而这个估值是可变的,并不代表你离职的时候就是这个价格第二,从公司现金流角度,如果完全按照公司估值,那公司现金流压力很大第三,是从公司团队的导向出发,这个导向就是引导大家长期干这里面用什么价格,是按照公司的不同模式4 做好预期管理退出机制怎么去落地?首先要在我们的理念层面达成共识,之后再谈硬梆梆冷冰冰的规则理念层面大家先沟通到一个层面,比如说我们三个一起创业的大家先得坐在一起谈一谈,这个事情我们是基于长期看,还是基于短期投资第二,未来这个公司能不能做成,能走多远?能做多大?确定好主要贡献在于长期全职出力第三,大家得先沟通明白,如果股份不回购对长期参与创业的股东是不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事情第四,所有合伙人要同一套标准,游戏规则值得所有人尊重只有在理念层次沟通好了,才能够平和理性地去谈具体的规则条款&合伙人之间的股权到底应该如何分配呢?创建公司最困难的就是打造团队选择合伙人,除此之外就是股权分配这是很多创业公司都绕不过去的门槛解决好了,就可以打造一只具有超强战斗力的团队,哪怕是短暂的失败,也会东山再起解决不好,创业公司很快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清算另因股权原因而解散的公司也比比皆是,创业公司尤为严重即使是对创业多年的公司,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特别是当所处行业遭遇危机和严重下滑,公司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股权分配或是否股权分配同样成为一种危机具备什么样的必要条件,才能称之为团队?个人认为条件有三:其一是彼此信任,其二是技能互补,其三是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否则只能称之为团伙本文重点论述的是股权分配问题,对于团队的发展和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的问题另外再详细论述首先是为什么要设计股权架构?1明晰合伙人的权,责,利合伙创业讲究情怀没错,但最终也是要实现实际利益,怎么能够体现你的利益和价值,很重要一点就是股权股比后者是你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以及利益的重要体现2有助于创业公司的稳定也许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都是同学兄弟闺蜜,大家觉得,什么股比不股比的,先不说,先做下去,把事情做成了再说这种情况必定会出现问题,因为在刚开始关系好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好好谈,出现问题肯定更不能好好谈,最终的结果是创业项目受到影响3影响公司的控制权因为股权分配导致的创业失败一般都是控制权的问题,如果他们的股比能形成一个核心的控制权,争议完全可以避免4方便融资现在投资人跟你谈投资的时候,会关注你的产品,关注你的情怀,关注你的进展,也一定会关注你的股权架构合不合理,如果是看到比较差的股权架构,他们是肯定不会投资的&其次,设计股权架构有哪些原则呢?最差的股权架构是均等为什么?因为不同的合伙人对项目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虽然你出一百我出一百这种出资构成是一样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人擅长的点不一样,他对企业,对创业项目的贡献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股权一样,贡献度不一样,在创业的早期可能还OK,项目没做成就拉倒,项目做成了肯定会有矛盾,真功夫海底捞都是这样的问题此外,说到海底捞,可能有很多人会问,现在就是这种均等的情况,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你也是海底捞这种情况,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我建议你赶紧调整股权架构,协商或者回购的方式都可以考虑&第三,好的股权结构标准有那些?1简单明晰在创始的阶段,创业公司一般比较草根,合伙人不是特别多比较合理的架构是三个人有些人会问,投资人在投资的时候会看你的创业团队,那合伙人是不是一定要有完整的组合?这不一定投资人在投资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你的产品和CEO的理念,你有没有CTO,COO,这些都不重要,所以,不能为了追求创始合伙人的人数而刻意增加2一定要有带头大哥也就是核心股东一定要有一个人,能够拍板说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3资源互补4股东之间要信任&第四,股权蛋糕该如何切?这个问题,创业团队在早期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来分一下,你多少我多少,你30%我70%,或者是我60%你40%其实这是不对的,在设计股权架构时,我们得先把别人的切掉,也就是预留一部分股权,最后的才是自己的1预留股权激励现在大家都去创业,招人就非常难如果你在招人的时候没有跟人家讲,我给你多少的股权或者股权激励,一般他是不会轻易来的2为吸收新的合伙人预留上面讲到,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合伙人的结构硬拉一个人来做CTO,如果项目已经开始,但还差一个CTO,或者CFO,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预留股权出来,用来吸收新的合伙人有种做法是放在带头大哥的名下,但我不建议这样做因为未来融资时股权是要稀释的所以一般来说,预留的部分可以放在股权激励池里,新的人进来之后再分配给他3融资预估创业项目最终IPO的时候,CEO如果能有10%的股权就不错了所以在融资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预估,这样大家就不会想着,我辛辛苦苦做的企业,到最后,股权怎么就这么少?&第五,股权如何分配?1看出资创业初期,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钱,有钱好办事如果空对空,事情是很难办的,所以,启动资金非常珍贵这种情况下,出资就显得非常重要,打比方,做一个项目,需要500万,我出200万你出100万,那我们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假设我们资源差不多,我出200万的话,可能占40%的股权,同时可能又担任其他的角色2带头大哥要有比较大的股权能够分配给合伙人的股权,除了其他合伙人,剩下的就是带头大哥CEO,他要有比较大的股权,但同时他也要有更多的担当3看合伙人的优势创业过程中,无非就几个资源:资金专利创意技术运营个人品牌一定要充分评估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初创,发展,成熟,出现的变化在创业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的贡献是有变化的,需要综合考量,不能一下子觉得,这个人运营好像挺不错的,就把那15%给他等到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他的能力也是一般般,想把其到手的肉再重新分配,基本上就非常难了所以在创业初期,不建议把股权分足,应该给股权调整预留空间比如说,COO本来应该拿15%,CTO是20%的,可以把每个人的股比都先降5%下来,放在股权池里合伙人之间进行约定,我们还有这些预留,以后会根据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每个人的不同贡献进行股权的调整这里要讲一下个人品牌,也很重要打个不太形象的比方,如果雷军是我的合伙人,那基本没问题,有他在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可以这样说,个人品牌对有些项目的加分是很大的4要有明显的股权架构的梯次刚才讲到的,带头大哥要拿比较大的股权,比如说按6:3:17:2:1这样明显的股权梯次,才能形成贡献度的考量以及掌握控制权话语权&第六,合伙人中途退出怎么分?1按年成熟打个比方,ABC合伙创业,股比是6:3:1做着做着,C觉得不好玩,就走了他手上还有10%的股份,如果项目做起来了,他等于坐享其成,这样对团队里的其他人是不公平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实行股权成熟制度,事先约定,股权按4年成熟来算,我们一起干四年,预估四年企业能成熟不管以后怎样,每干一年就成熟25%,C干满一年整离开了,他可以拿走2.5%(10%X1/4)的股份,剩下的7.5%就不是C的了剩下的7.5%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种,强制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第二种,以不同的价格按公平的方式给A和B,这样A和B还可以重新找一个代替C的位置2按项目进度比如说产品测试迭代推出推广,达到多少的用户数这种方式对于一些自媒体运营的创业项目比较有用不过这也要依实际情况而定,有可能一年之内就做到一百万的粉丝,那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让我成熟?3按融资进度这个进度可以印证产品的成熟,这是来自资本市场,即外部的的评价,可以实现约定完成融资时A得多少B得多少C得多少4按项目的运营业绩(营收利润)因为有些项目离钱比较近,觉得团队能赚钱,那我们就投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业绩进行约定&最后,如果股权不成熟怎么办?假如我是B,占30%股份,虽然只干了一年,或者刚开始干,但是我的股东权利不受影响,包括分红,表决,选举各方面全面不影响如果不成熟,要考虑哪些情况?1主动离职股份必须让出来2因自身原因无法履职股东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身体,能力问题,操守,观念,理念不一样等原因不能履职的,要把股份让出来3故意和重大过失在一些重要的岗位做出伤害运营利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会被解职,肯定就是离开4离婚犯罪继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会遇到比如合伙人离婚犯罪去世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合伙人退出,创业团队应提前设计法律应对方案,可以减少对项目的影响1)离婚如果合伙人夫妻之间没有做财产约定,那么股权依法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A合伙人离婚,他所持有的股权将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这显然不利于项目的开展这里可以引入土豆条款土豆上市时因为离婚的事情导致IPO受到影响,所以有了一个土豆条款约定股权归合伙人一方所有在合伙协议里,我建议约定特别条款,要求合伙人一致与现有或未来配偶约定股权为合伙人一方个人财产,或约定如离婚,配偶不主张任何权利2)继承公司股权属于遗产,依我国继承法公司法规定,可以由其有权继承人继承其股东资格和股权财产权益但由于创业项目人合的特殊性,由继承人继承合伙人的股东资格,显然不利于项目事业公司法未一概规定股东资格必须要被继承,假如你的合伙人C走了,这个时候的继承人如果是老大爷老大妈,他们跟你做合伙人肯定是不行的公司章程可以约定合伙人的有权继承人不可以继承股东资格,只继承股权财产权益因此,我一般要求创业团队,为确保项目的有序良性推进,在公司章程约定合伙人的有权继承人只能继承股权的财产权益,不能继承股东资格合伙制的时代,别再一个人打天下长按下图二维码添加主编微信好友,学**股权激励股权分配,创业指导,咨询股权问题!带你从七大主题全面剖析企业顶层设计,股权激励方案!1股权设计(创始团队公司高管基层组织资源合伙人,技术合伙人)2股权融资(创始人公司估值天使VCPE)3股权激励(内部激励外部激励期权干股股权定价资金来源股份来源退出机制)4股权筹划(春秋五霸三国演义国共两岸持股平台)5控制权设计(金字塔牛卡计划交叉持股毒丸计划土豆条款)6董事会掌控(企业家保护自己联合国争霸董事请谁高管开会规则)7企业自组织(合伙人制自营体设计内部创客员工众筹)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今天的你懂“顶层设计与股权投资”吗?
从商业角度来说,所有公司的最终目标都有三层:
2、持续赚钱
3、持续赚更多的钱
而股权投资者的目标只有一个:
投资符合这些条件的公司!
当今中国最赚钱、盈利能力最强的路径是什么?
从前是房地产和股票,现在资本时代就是——股权投资!在传统行业里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创造的财富,在资本市场中往往一夜之间美梦成真,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一本万利,这就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投资的魅力。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股权不富。”这是近年投资圈人士的呐喊,股权投资已成就了一批如经纬中国张颖、IDG资本熊晓鸽、同创伟业郑伟鹤、真格基金徐小平等知名投资人。都说实业兴国,用资本投资参与到实业建设当中去同样是“曲线兴国”。
顶层设计与股权投资
中国经济进入到资本时代,股权成为企业管理与运营中的核心工具,而今股权更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财富实现手段。然而,股权设计出现问题,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股权,是每一个企业最后的防线:一旦股权设计出现问题,企业必然坍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大变革的今天,随着两会的召开,股权投资也迎来了大时代,你错过了吗?顶层设计的真相是什么?如何用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股权投资逻辑?6月25日20:30,李羿锋老师在云学直播带你玩转股权投资游戏规则。
云学导师:李羿锋
直播主题:《顶层设计与股权投资》
直播时间:6月25日(周日)20:30
直播平台:云学APP
云学导师:李羿锋
中国服务第一人(服务力创始人)
著名服务营销专家(精细化服务营销创始人)
2003年中国十大企业培训师
2004年中国优秀策划人
23年培训生涯,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听众数百万,深受好评。对商业心理学有颇深研究,角度新颖,博古通今,深入浅出。具备二十余年企业战略、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与培训教育的丰富经验,主讲核心课程:《服务战略》、《关键服务》、《超级服务》、《服务定钱鲲》、《精细化服务营销》等。现致力于研究商业感性技术、服务型企业的前沿理论,并应用到帮助企业制定服务战略,建立成功的服务营销系统,打造企业服务竞争力,将成果转化成企业效益。立志帮助中国企业打造世界级服务型企业典范,快速进入世界500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管理与资本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