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专业的选择,应该看就业易难,工资高还是应该看重兴趣,我喜欢生物学,该怎么办?

【转帖】:关于生物学博士就业问题——从哈佛退学(生物)
我的图书馆
【转帖】:关于生物学博士就业问题——从哈佛退学(生物)
从哈佛退学(生物)发信人: sorcin (退一步海阔天空), 信区: Biology标&&题: Re: Re: 决心 退了,大家别留我吧!!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8 23:18:21 2007) 我大二就开始在实验室工作了.&&暑假三个月也不回家, 就留在实验室做实验. 另外加上三年硕士, 拿到硕士学位又在学校呆了一年作实验. 所以我出国之前就发过5篇SCI的文章. 算来到我退的时候已经做了16年的生物研究了. 在我拿到PHD之前包括在国内读硕士的时候,我都保持早上9点到实验室,晚上11-12点离开实验室(有课就去上课). 一周六天如此, 周日如果没其他事一般也是呆在实验室. 另外出文章的速度不是线性的,是有加速度的. 你在一个实验室一般前两年出不了什么东西.两年之后实验室的技术和系统都熟悉了,做实验出结果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只要你做实验的时候足够细心保证不出任何低级错误, 再加上实验设计充分,一般实验的成功率很大.
唉,一说到实验我还是痴心不改. 其实都俱往已.&&说实话做生物这么多年让我最寒心的是在我付出了将近20年的超乎寻常的努力之后,仍然是两眼一摸黑, 不知道前途在何方.所以在当我老板在哈佛做了4年AP因没有拿到funding而被一脚踢出门, 实验室关门之际, 我对生物彻底失望了: 且不说我找faculty职位一直未果,就算是找到了还有这么多人照样是被扫地出门. 与其说再找一个实验室再干4-5年 (谁又能保证这4-5年内就一定能实验顺利,发好文章,然后5年后找到一个职位, 找到职位后还能继续顺利, 发好文章,拿到funding, 拿到tenure, 这每一步都很可能出问题的, 一旦出了问题又何去何从?), 还不如咬咬牙,退了.
借Oncogene善意提示结束本帖: & && && && && && && && && && && &1. 无论POSTDOC还是学生, 选择老板时, 其人品, FUNDING, 科研水平要综合考虑. 如 果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有严重缺陷, 请做好炼狱的心理准备.
2. 基础生物学研究学术道路基本时间表:PHD STUDY 5年 + POSTDOC 5年 +&&Assistant Professor 5年 = Tenured Faculty.(特别声明:一般观点认为,只有10% 甚至更少的生物学PHD学位持有者最终能够成为AP,因此,选择生物学作为你的终身职 业前请务必三思)退吧,早退早超生. 为了让你感觉好一点, 告诉你我的情况吧, 我是国内P大毕业, 美国TOP10的学校PHD毕业, 然后在Boston H大做了3年Postdoc, 2年Instructor, 发了21篇5~6分的文章(一作16篇), 得过两个小GRANTS, 若干学会的New Investigator awards.&&最后还是找不到Faculty位置,咬咬牙也就退了. 现在找Faculty位置, 得满足以下要求中的至少两个,1. CNS 一作文章至少一篇, 10分左右文章若干,2. 有R01或至少K grant,3. 老板是大牛,
另外, 即使你拿到了AP位置, 在随后的3-5年内, 你还必须靠你自己发几篇好文章, 然后一定得拿到一个R01, 否则,5年之后你还是拿不到甜妞, 还得卷包走人. 我老板, 还有隔壁实验室的另一个老板, 以及另一个系的3个年青老板, 就是因为没拿到R01, 做了4年AP, 被H大活活踢出 (我们实验室就关门了). 好在他们都是医生, 不做教授还可以行医. 妈的要是我一个屁挨着地被踢出来怎么办,最后还得改行. 思前想后,寒心之余, 咬咬牙,一跺脚, 退了.
值的欣慰的是,自打改行后,我很快乐,只后悔没早改行. 标 题: 我们必须寻求改变发信人: bioending (supersmart), 信区: Biology标 题: 我们必须寻求改变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1 17:57:19 2007) 生物相关领域的学生和postdoc, 在在美国的中国人中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个人群的收入则是处于最低的位置,除了往faculty这条辛苦一世的路上挤,或者甘于做万年postdoc,找公司的路也比别的专业艰难许多。至于转行的那部分,到目前为止还属于小部分。为什么生物研究这条路越走越艰难,究其原因,还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我们属于供过于求的劳动力。金字塔结构的医学突破发现决定了美国为了发展基础医学研究,需要大数量的受过专门training的劳动力,而大多美国本国的优秀人才都会选择回报更大的工作,所以,从小重视科学教育的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中国学生们,便成为美国研究机构的首选。很大一部分来美国读PhD的都是中国四大生物学院世家出身,当年都是顶尖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由这群顶尖的人才支撑起来的生物研究真的需要这么多顶尖的人才,看看美国的学生就知道,大多数进graduate school的这些都不是最聪明的学生,虽然Harvard等少数几个学校里会有不少放弃读医学院,法学院而真的对研究感兴趣而且也真正拔尖的学生,但第一,这是少数,第二,这几个学校PhD毕业转去做咨询,投行,知识产权的也比别的学校比例要高得多。有诺贝尔得奖者说过,往往最好的生物学家是大学里B average的学生,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多数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top student。研究生物,对于抽象思维要求很低,对于数学只有少数计算,进化和结构研究方面用得到,对于逻辑思考由于不需要很敏捷的反应一般人的逻辑思考能力慢慢想绰绰有余。真正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投入,不知疲倦的反复尝试和好的运气。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能有大发现的是少数,美国的科研经费的系统更是保证了对一个问题的大于1x coverage,就是让你们都去试,有一个试出来就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系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生物医学的发展,也许这也是最好的模式,但是问题是,美国现在的大规模基础研究来支持少量有价值的发现,牺牲的并不是它自己的民众,而是让大量的外国人才来填这个巨大的坑。如果美国用同样的资本来使用本国的劳动力来做这些研究,它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只有两个可能性,其一,为了有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必须提高报酬,在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研究规模缩小。其二,为了维持规模,现有人员配备结构发生改变,低学历技术支持人员比例上升,高学历研究人员比例下降。这两种都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到这里,为什么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也就显而易见了,由于中美人均收入的差别,同样的低收入在未出国的中国人眼里并不那么低,于是美国就可以用极低的成本使用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中国的态度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一直希望科教兴国,所以也鼓励留学生到美国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命科学的鼓吹更是在上个世纪末达到了顶点。而美国则利用这样的心理把这些人都塞到了一个理论相对落后,需要大量人力去牺牲的学科里,其结果就是中国其实吃了个大亏,这些做基础生物研究的能够带给中国的,其实太少了。这么一堆高素质的人才,都蹉跎在了美国实验室里,等回到中国,顶着长江的名号,能为中国做什么?这里面,美国招人的学校看重中国人好用聪明勤奋听话,中国的学生看重美国学校名气好不用自己花钱读书还有奖学金受人羡慕,中国找海龟的大学要给自己学校提升形象更好骗科研金费,回国的人看重可以常回中国受人敬仰加腐败更好骗钱。当然,这个不是绝对适用,在这里做得很好希望在国内做得更好并利用国内low labor cost和人才的也有,想回国为国家做些贡献的也有,但是结果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是没有看到自己在这一个big picture中的位置。大的方面说完了,再说说从个人利益方面。作为一个民主的时代,其实大家不必为重视个人利益而羞愧,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大家都在不违反道德的框架下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结果。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对科学研究的憧憬和热情来到美国的,我们从小的教育也一直鼓励做科学家,虽然这并不是个很合理。科学家这个职业,是在物质极大丰富,有些人开始有能力探索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才产生的职业,在中国这个远远没有达到富足的国家鼓励大家去做科学家,也只能是文化大革命那个时期的思想造就的人处于社会主流时对教育的要求。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时代的留学生或多或少愿意在不算好的物质条件下投身科学研究。许多人会说自己对生物研究也是有兴趣的,其实很多时候是自欺欺人,在全身心投入的情况下,其实一个人对自己做的事产生一些兴趣是很正常的,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对这个职业有兴趣。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对别的职业了解很少,甚至片面的否定那些金融,经济相关的职业,认为那些intellectually inferior,其实完全是盲目的自大,去读一读现代的经济学,也许你会发现经济学比bioscience更像science,而投行对数学的要求,也比大多数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们懂得要多,咨询要的逻辑思考,比很多cell paper的实验design也要更smart。只要走出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很多工作都是非常challenging而又能够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的。但是由于这些工作对社会创造财富有直接的贡献,这些工作带来的报酬要远远高于普通教授的工资,更不要说是Postdoc。有些人会说他们不care收入比别人少,他们更enjoy做研究带来的乐趣跟成就感,但是到底给你成就感的是什么?是你真的有了什么跨时代的发现?真的带来了什么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对大多数做这一行的来说,成就感还是来自发了nature science cell的paper,拿到了大的grant,到了哪个好的学校做教授,拿到了tenure。这些其实只是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在别的行业也一样会得到。但是想一想你真的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什么吗?一篇nature的paper,全世界也许有几百个和你一样的科学家会读上一读,其中可能有几十个会仔细的读,然后可能有10来个人会根据你的实验想点东西做,但是这样的成就就是你人生想要的成就吗?这个职业真的比别人崇高吗?我并不是说没有人应该投身于科学研究,我的point是,做研究并不是一件有多么崇高意义的事,并不能给人额外的成就感,那么它的价值也应该在报酬上得到应有的体现。相对于别的博士,从事生物研究的在博士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博士后才有可能成为教授,而且是在淘汰率相当高的情况下。那么对于这一行没有真正热爱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值,而对于这一行真的热爱而又有才能的人来说,这一行的报酬没有达到可以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水平,所以,这样的情况对生物研究的所有人都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甘于拿低工资卖苦力,这是中国传统宣扬的所谓的美德,但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中,这并不被认为是美德。看起来这是一个会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从这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就不会再存在。前面提到过,对生命科学的鼓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那时候的顶尖学校的生科院,考分绝对是全校最高的三名之内,更是大量高考状元的去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生命科学的盲目崇拜,一方面是出国容易的名声。但是随着中国大众对世界的了解在90年代末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日渐正常化后,对生命科学的畸形追捧也就慢慢冷却。生科生源的相对素质逐年下滑是个不争的事实,到了今时今日,生科的分数线再也不可能与国际金融等专业一争短长。同时,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北大清华复旦所在城市的繁荣以及众多机会的出现使得出国不再是很多最优秀人才的第一选择,即使想出国的人,也意识到出国绝不该为了到美国而出国,很多更热门的专业同样有出国机会,而且能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形势下,整体出国读生物的中国学生素质也开始滑坡。那些已经在美国的留学生中学校好,能力强的往往寻找其他的出路而离开了学术界,留下的少数是确实感兴趣,也有实力想要冲击faculty之路的,更多的是需要一个过渡去找一份公司或者别的工作的。新来的这些留学生,作为80后的一代,更是比以前的要更自我和现实的多,加之在国内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这一代早早做好打算并付诸行动离开研究这一行当的比以前也多得多。照这个趋势发展,中国的优秀的人才将减少投入美国的生物研究,faculty这条路的竞争也会稍稍缓和一些。但这也正是目前在读PhD和postdoc们的悲哀,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将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就像文革中失去教育机会的一代。他们之后的新的一代在拥有更多机会的环境中在社会中将成为更高等的人群,而他们曾经的优秀,曾经的风光将没有人会记得和理解。如果现在不寻求改变,这个人群就将沿着这条轨迹归于消沉。所以一定要改变。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这个大的环境。改变自己,很多人都已经在做,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些什么选择。改变环境,则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事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Rock the found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in the US. 这个制度存在了这么多年,对美国来说只有好处,他们不会想着为我们谋福利,只有让他们知道不改变他们要吃亏了,他们才会做出让步。在各大学校和研究机构中的中国研究人员,粗略统计大致占研究人员的1/5以上,如果有组织的罢工三日,并一起在学校里外游行一次,这个行动将是规模巨大的,并且一定会被媒体广为报道,对美国将来的policemaking产生巨大影响,NIH也将不得不对postdoc工资作出调整。各行各业都可以罢工,为什么博士后们不可以罢工?经济学告诉我们,组织工会,罢工谋求福利对unionized labor是有利的,只是对未unionized labor不利,并增加进入壁垒,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那些热爱科学研究的人们也不必担心这样做损害了科学的发展,从长远看,这样做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待遇,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更安心于试验,另一方面更是可以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只是一个设想,具体的可行性有待大家讨论,而操作起来更加复杂,得到的改变更可能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我相信大家必须要有所行动,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我们高中报考的时候,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欺骗学生,抨击热门专业,鼓励学生报考基础研究的学科。那些城里人资讯发达都不上这个当,农村的学生大多乖乖地跟着老师走。现在想来,结果就是somehow穷人去干吃力不讨好的行当,富人去干来钱快的行当。 在上海念研究生的时候,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科院的研究所设在上海,结果念研究生的又只有极少数的来自上海的。来自上海的,我们都翘拇指,表扬他们有高尚的情操。其实科研真有比其他行业更高尚吗?大概穷人对于累和苦的活忍耐力比较强吧。 我并不赞同大陆来的学生真有什么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分数也不是一流的水平。那些拿CNS文章敲门的faculty,到头来发现肚子里的货其实很有限。正如我们的奥运金牌,直接对准目标无限猛练,出成绩快,却并不意味对体育有多热爱,国家的体育有多强。至于个人的修养,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等等,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说到罢工,如果生物postdoc是其他行业,美国人早罢工了。这个在现在看来还是觉得有点新鲜的创意,说新鲜是因为做研究的基本上比较书呆子气,造反气比较缺。罢工还有一个好处,警醒后人。但是基本上这个行当是由很多外国人来填充的,美国人转行的转行,做老板的做老板,个中滋味他们体会不会太深。如果真罢工,美国政府可以提工资,但是提funding的钱恐怕不现实(生物研究现在的阶段更像烧钱),更可能的情况是减少职位,减少国际学生和postdoc,增加绿卡申请的麻烦逼你回国,到头来损害的恐怕还是中国人印度人自己。 生物研究的确需要很多不很smart的劳动力,那些smart的老板需求量不大,所以正如我以前提倡的,增加工资待遇,极大增加staff scientist的职位(有一定的研究独立性,待遇与公司的工作相当),减少postdoc的工作年限(比如顶多两轮,6年,现在的postdoc更像是工作),适当减小规模。 从警示后人的意义来说,相较于罢工,我更倾向于组织两个宣讲团,一个是劝退团,讲述自己研究生涯的痛苦心得,一个是劝进团,鼓吹21世纪的研究属于生物研究(这个说法在我看来完全成立,相较于其它学科的基础研究来说),讲述自己研究的乐趣与成就感。给国内的后来者以知情权,让他们自己鉴别决定。呵呵,说笑说笑…… 给本科生进实验室的一些建议-如何选择人生给本科生进实验室的一些建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浏览:54&&我曾经是DBSB的本科生,大二暑假进了一个实验室,课题听着有意思,但条件不成熟,做不下去,只记住了氯仿抽提,也没真正动手。所以暑假结束,自动离开实验室。这段经历从来没有写进CV.大三11月考完TG,专业课又不需要太多时间搞定,所以剩下的时间就认真地折腾宣传中心,上感爱好的选修课,类似摄影画画,玩得不亦乐乎。到了暑假,又进了另外一个实验室,认认真真地没少熬夜做实验三个月,其中两个月是完全自己动手了,independent. 某公电话面试,半夜一点在实验室找到我,问起实验细节,偶轻而易举把刚刚的实验婉婉道来,于是顺理成章"骗"得offer,至今还很自得。大四又换到了生物公司R&D做毕设,提前知道了生物公司那种清闲而受缺少自由的生活不是我要的。 我不知道现在的本科生急于进实验室有哪几种原因,但我自己见过以下几种: 1.真正对实验感爱好:这种孩子稍微练习一下就和研究生无异,不久就有自己的课题,很有希望本科就能做出一些东西。即使没有文章发表,也大概知道了lab life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学生对将来就更清楚些。他自己选择出国,留校,转行,导师都会支持。他自己也比开心。双赢。 2.比较功利但用功:这些孩子对导师名气的选择大于对领域的关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一封好的推荐信。但工作用功踏实。所以结果是自己收获不小,导师也乐于支持。双赢。 3.极端功利:主要目的是为了给CV添几行字,在实验室占个位置。名义上进了实验室,但露不了几面。这种情况,有些导师不在乎,有些可很在乎。我曾经听到我很尊敬的一位教授非常直白地告诉一个本科生:假如你在我实验室半年内做不出让我满足的工作,我不会给你写推荐信的。当时偶赞叹良久。然后在这位教授和偶的不断影响下,另一位一向nice没边的教授也决定慢慢严格起来。其实惟有这样,任何一封推荐信才真正具有它应有的分量。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誉,尤其在国际上有名的。 今天翻老黄历,发发感慨是希望每个人可以活得潇洒一些,真正享受大学生活,而不要小小年纪就被一些不该有的心牢给束缚了。时间花在哪里是看的见的。当你选择实验室,希望你是冲实验去的,从而可以享受做实验的乐趣与苦恼。那种功课已经喘不过气的,何必要逼自己多一层负担呢?生物实验由于连贯性,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又能学到什么呢?还不如趁着大学的宝贵时光多做一些让自己更快乐的事,或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不因他人人云亦云。 最近看到网上的劝退风潮,我更愿意相信那些享受生物研究的根本没时间到网上灌水。我只知道我熟悉的生物Ph.D都很快乐--70%坚定地做PI,最自由的群体,到现在没有一个和我抱怨这行不好的;15%去生物公司,享受朝九晚五,个别的忽然静极思动了,就去上个MBA;15%去了consulting or Wall Street,辛劳但**,而那些工作需要的只是Ph.D的学位与你的面试应变,与专业领域无关。 MIT bbs劝退我可以理解,龙蛇混杂嘛;但这里,清华耶,天之骄子耶,你们的师兄师姐给了你们这么多positive control,你们有什么可悲观的?谁给我举一个具体的清华的毕业生混得很惨的例子?一位生物博士姐姐的经历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生物专业和持有进入生物专业想法的读者。) 作者:zengs88 提交日期: 0:11:00&&   大概是因为周末,大概是半夜和老公去吃的串串在胃里有点难消化,大概是今天的豆浆味道满好,我鬼使神差的把这个版又加到了收藏夹里(自从辞职不做科研之后就d掉了此版),然后精神抖擞的看了我一向很关注的生物系学生就业的问题,想想自己这十年来走过的路,突然很想写出来,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参考吧。     说是十年,一点不夸张,我是97级入校的学生了,呵呵,多么可怕,一展眼便已十年能考入这个学院的学生,成绩都是相当优秀的,自然,当初进入这个学院时,也是相当的骄傲,从小是当习惯优等生啦~     其实我高考时不知道自己考的是生命学院。。当时生命学院的专业划分和现在不一样,那时投报的是生物化学专业,还以为是化学或化工学院的,最后拿到手一看:安?生命学院生物系?突然就觉得玫瑰色的小泡泡砰砰砰破碎鸟。。。因为我印象中的生物学家都是杀耗子或是挖植物的。。     当然这个印象很快就在入学后扭转了。。整整四年,我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差,中游水准,英文马马虎虎,四级优秀,六级通过,没有考GRE的打算,理由很简单,第一,那时这个氛围不够浓,第二,我觉得前期投入所需资金不小,不想给家里这个负担。     就这样平平稳稳度过了四年,谈了两次恋爱,上了两年网。那时大家还不太流行提前进实验室做实验,但是机缘巧合,我和另外三位同学获得了这样的机会,我们四人,其中一人是当年成绩最好的女生,上了北大研究生,我后来去了北师大,另一位好友去了中科院,还有一名是Raccoon,哈哈,那时成天都在做实验的间隙听他神吹,而他仿佛对我偷偷摸摸趁实验间隙去bbs灌水印象比较深刻。。     大四的时候同样不能免俗的开始考研,考哪里呢,我成绩中等,北大清华中科院有点不敢想,厦大复旦武大这样的又不太喜欢,因为我舅舅在北京,而且他非常喜欢北京。。所以在舅舅一家的影响下,决定选个北京的学校,而那时听说北师大的细胞是很强的,于是浑浑噩噩的选中了念北师大。。    先从考研跳开来说说当时的心态,其实那时已经知道,生物就业很难,念书,一直念到底反而成了最捷径的道路,至少这条路有太多太多人走,有前例可供你反复思量。     出国,我是不愿意的,前面也提到过为什么。另一方面我很反感  那种将出国做为光辉灿烂前途的说法,出国不是一种职业,只是一个  机会,即使出去了,念了好学位,做了好文章,到毕业不一样得就业?  说生物好啊,出国容易啊,这种说法太烂了,只看得到最近五年的发  展,看不到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长远目标。     转行,我更不愿意,我从心底里有一种惰性,而且更多的是对生物感到的鸡肋,食,已经觉得无味,弃,确实太可惜,曾经读的那么苦那么累。而且在实验室做实验期间,也渐渐被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兄影响,觉得做science才是正途,转行终究是可惜了,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最现实的是:当我处在生命学院这样一个学风如此之好的环境中,当我成绩只能算中等时,我傻乎乎的觉得我连本专业都没学好,凭什么资格去不务正业的学其他专业。。。     所以只好考研了。。     2000年冬天是第一次考研,没考上,单科败下阵来,是遗传学,  因为从来没想过遗传学可以这么出考试题,当时打开试卷的感觉就是  哇哇哇大脑空白。。     不过老实承认,那会儿太不专心了。。谈了新的恋爱,沉醉其中,  又成天灌水,心不在焉的复习着,考不上活该。不过也不急,因为小  时候念书时年纪小,所以17岁开始念大学,觉得自己年纪小,耽误得起,怕咩哉?     第二年再战江湖,在川大内租了房子,夏天毕业时bf去了深圳工作,感情降到冰点,似断非断,非常痛苦,于是继续成天灌水。。在星空上吵架。。半夜里跑出来找个地方上网,写站内公文,一张苍白的脸。     那时突然感觉到了压力,万一再考不上怎么办?于是整夜整夜的  失眠,天亮了才合眼,一合眼就做噩梦,或者我被人杀死,或者看着  别人死,非常恐惧。一位喜欢我的男生开始强制我上自习,做习题,  我至今仍感激他的陪伴和鼓励。尽管我仍然是每天上网灌水的状态下  复习着。。     01年的冬天,终于考完了研,过完年我仍然回到成都,想先找份工作,等考试结果出来。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非常非常mini的投资公司给老板当助理,  每天打打字,做些翻译工作,很无聊,很没有前途,就当混日子。。  最终混到了拿考试成绩的那天,我刷新了很多次北师大的网页,心吓  得砰砰跳,最后终于看到自己的成绩,当时觉得手都在颤抖了,在bbs站务内部版写道:我看到成绩了,我请大家吃饭吧。     其实完全不敢想,万一没考上怎么办?那时的心态太紧张了,如  果真没考上,好强如我,可能真的会去跳楼。因为会觉得前途一片灰  暗。     随即开始准备复试,向公司请假去了北京,复试完之后,觉得那  份工啊实在没意思,于是辞掉。重新找工作。     第二份工作从一开始就有轻松的心态,知道只是一个过度性的工  作,只为赚点零花钱,并且BF从深圳回到了成都工作,之前几乎冰冷到分手的关系终于奇迹般的挽回,心情之好无可媲美。     第二份工是成都百奥公司和中科院光电所合作的一个公司,叫中  科百奥,工作主要内容是卖生物芯片扫描仪,不过那时公司刚成立不  久,所以大部分工作主要是在筹备阶段,在准备一个全国性的产品发  布会,编写产品中英文材料,同时跟进一些客户。     渐渐就开始觉得销售实在不是我所擅长的。。我讨厌与陌生人交  流,我讨厌心情不好的时候皮笑肉不笑,我讨厌不得不和很多人说很  多话,加上后来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与最好的朋友决裂,这些私人事  情和每天都必须面对的不愉快的工作内容,让我的精神陷入了非常疲  惫混乱的状态,每天对着电脑写英文文档都觉得满屏幕的蚂蚁在爬。     从那时开始,我极度向往秋天,向往这个混乱的夏季可以快快过  去,向往9月14日开学后的生活,我可以去北京,可以去做高贵的科学研究,低头实验不用说话。可以忘记成都的一切一切,到一个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去。     当8月底向公司老总提出辞职时,她很吃惊,说本来想升我职的,  我看着这位我一向很仰慕的美丽年轻的女老总,忍住没说其实一开始  就没有打算做长久,只说北京那边有所大学可以过去做实验,顺便考  研。     9月11日那天,BF用外出授课的机会为我挣得一张免费机票,我第一次坐飞机,去到北京,那一刻突然觉得在成都的一切都如同梦一般。北京,我的美丽新世界。    那时的我,是满坚决的要做science,之前的打短工经历让我觉得:第一,本科生去公司做研发之类的没前途。第二,做销售极其痛苦。那时我极其厌恶和人交流,我喜欢自己一个人低头做着事,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看。     当然都是些有问题的观念了。。要不以后也不会那么惨。。。     研一时很逍遥,师大宿舍不够住了,研一的小娃娃都搬到大运村住,那时穷,连每天从师大到大运村来回两块钱的公车费都舍不得掏,办张一个月20块的月票卡,绕一大圈,中途还换车,就为了能坐那种可以用月票的车。。     那时的穷。。真是无法形容,我家里条件不算好,父母的收入在小城镇是相当宽余富足的生活,但是要供我在北京生活的话就比较吃力了,每个月我只有600元可以花,曾经写过篇文章专门回忆那时的穷,看得珊瑚专门找我聊天说:天啊JJ你竟然那么穷过!她恻然得很,我当时吓一大跳,自己当然觉得很辛酸,但没想过竟然辛酸到能让他人怜悯的地步。。     或许从那时开始,就觉得收入是很重要的。。而做science,仿佛要富起来有点难。。     研一很快就过去了,然而回忆起在北京的生活,最愉快,最多片段的恰恰是研一,或许是因为那时活动丰富,常常和朋友聚会,谈谈理想聊聊天,参观展览看看戏,末了还赶上非典,非典时印象最深刻的事,一是学校封闭期间,我在大运村每天给全宿舍八个人做饭吃。二是本来应一个杂志社之邀写一篇访谈,可惜因为非典,王朔和毕淑敏都没能联系上,最后打电话访问的一个深圳的新进作家,那笔稿费挣了一千多块,拿到手时好开心。     研一暑假时已开始在师大老板手底下做实验,一直做到十月,那段时间做science也很愉快,生活很规律,每天八点起床,八点半到实验室,中午12点离开,有时间的话就回宿舍休息下,上上网什么的,下午去实验室一直呆到晚上八九点,然后回宿舍玩。     在师大做实验时心态也很好,因为我会觉得我把实验与娱乐调节的很好,做着PCR的时候,我可以去图书馆借书还书,晚上若与朋友约了看话剧或看戏,还能根据实验情况调节一下,早点离开实验室。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满惬意的。     然而好景不长,老板决定送我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去做客座。平心而论,老板是为我好,因为农科院真的是很有钱,不管是实验条件,还是老板发的补贴,都实在比师大好太多了。     可是在农科院的两年,却彻底毁掉了我做science的兴趣。。     在农科院的那位老板,四十刚出头,正是从国外归来事业处于上升阶段,非常有事业心,要求我们跟他一样,早上八点就要到,晚上十点才离开,每周只休息周日一天,而且要签到。。我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阅读、看电影、看话剧、逛街,都因为时间上极其严格的规定而被扼杀掉了。。     而显然,我也被老板视为了不务正业,心有旁骛的典型。。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在农科院的两年,是我生命中最浪费的两年,我错失了太多看话剧的机会,看展览的机会,以至于我在回忆起北京生活的最后两年时,我觉得是一片空白。。我讨厌这种为了实验奉献一切,毫无人生乐趣的生活。   研三时开始认真考虑找工作的问题了,首先考虑的就是:我要回成都!     或许是被北京生活的不方便吓坏了,经常做实验到10点,就找不到地方可以吃晚饭,只能靠囤积的方便面过日子。而且那时太想念已经异地近四年的BF,所以决定哪怕是失业,也要回成都。反正bf说了,他可以养我。。。     如果不离开成都去北京,或许我永远不会知道,成都是一个如此适合生活的城市,我心甘情愿的走着别人眼中倒退的路,又一门心机的想着如何回来。     在农科院老板的严格管理下,是没有什么机会到处面试到处投简历的,所以只好通过网络来投。我google出了成都所有的高校、生物公司,留有email的全部投了简历。     那时其实很不想再做实验了。。胃口已经败坏了。。不过后来发现,成都的工作机会真的很少,能找到就很不错了,于是只好又把做science的工作加进去再投简历。     当时最理想的工作是:以生物为背景做一些市场方面的工作,或是产品专家这样的工作,既不是销售,又不是科研。     当然老板很鄙视我找工作了。。他觉得只有做science才是正途,做business都是邪门歪道,我当时很想对他说:这个世界上有种事情叫求生存。     其实那时觉得很孤立无援,身边的同学都轰轰烈烈的在动作,而且他们都在师大,可以集团作战,有什么招聘消息流传的很快,而我一个人在农科院,消息很不灵通,另一方面,他们都期望留在北京,或上海,而我一个人在筛选着去成都的工作机会。     那时的同学,有相当多去了中学当教师,在北京要当教师,本科生除非是特别优秀,否则几乎都是研究生在抢破头了,可是我是不喜欢这种工作的。。。师大的同门有一位去了中科院物理所,还有一位去了宝洁,去宝洁的这位英文是非常好的...不和她比..     而我这时还没有接到过面试通知。。。直到寒假回到成都时,突然电话响,是我还在北京时投的通用公司在成都的一个产品专家的职位,但是GE跟我说他们在成都这个职位没有了,上海有一个职位他们觉得很适合我,问我是否愿意去。     我看看坐在身边的BF,很肯定的说:不去,我要回成都。然后挂掉了电话。     现在想起来还心痛:GE啊。。我就这么干净利落的拒了,爱情真伟大。。。     回成都后又去华西医院了解了一下情况,有位在华西读博的JJ说可以尝试下医院的研究室工作,并带我去人力资源部拿了一份申请书。回北京后我就填好相关资料,复印了相关证件,快递给这位JJ,让她帮我投一下。     华西医院是我整个找工作过程中接到的第二个面试通知,那时已经是三月底,我已经很恐慌了。。马上跟老板请假回成都面试,并且非常非常顺利的就通过了,当然有我预料中所问的:我们是做医学的,而你一直是在做植物方面的研究,会不会有专业不匹配的问题?幸好我在农科院的严酷训练下做过相当多实验,这方面信心还是很足的。     我刚走出面试那个房间,人力资源部的郭部长就跟出来,问我有没有配偶,配偶有没有什么工作方面的要求,虽然那时我还没结婚,觉得这个问题很搞笑,但心里就有底了,问这样的问题,说明我被录取了。     第二天去和郭部长面谈了,没有说薪金方面的事,只问我要不要签,我被华西医院的金字招牌给眩晕了,答应了要签。     回到家后一问内部人士,得到的薪水大致水平是:1600/M左右。想想这份工未来的发展,踌躇了一下,然后还是答应签了。     其实若是BF工作薪水不高,若是BF没买房,若是自己还要发愁房租等等这些问题,我不一定有胆签下这个低收入的工作。     然而学生物的可怜人啊,有什么办法能摆脱低收入的阴影呢。并且我更难过的是,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做着体力劳动,离自己申请基金、设计实验的日子还很遥远,目前的自己,只能做着一些比体力活高级不了多少的事,从前在北京时,为了种实验植物,经常要去筛花土,那时就觉得自己快变成农民了。     从那时开始觉得,一个贫穷人家的小孩,不要去学生物,因为他要面临太多的生存压力,好好的去学计算机吧,学通讯吧,这些行业收入高太多了。当我在北京时,和电子科大的几位朋友走的很近,大家都是97或96级的本科生,所不同的是我那时在读研,而他们已经工作了两三年,那种富足的生活和生命学院贫苦的研究生对比,实在太过夸张了。我甚至很惊异师兄们是如何结的婚,他们有什么收入去支撑一个爱巢?      在医院愉快的工作了一段时间,新环境带来的新鲜感冲淡了我对实验的厌倦,而且领导非常好,同事也非常好。     但是问题还是渐渐暴露出来。例如工作地点太偏僻,午饭只能靠医院送盒饭,相当单调,错过了就没的吃,每天需要拎着笔记本包包走近20分钟才能有公车坐或打到车,每天晚上七八点下班是家常便饭,周末经常和同事一人值一天班等等。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些芝麻绿豆的了,最主要的是,我又开始对做science厌倦了,那种觉得自己是个低级体力劳动者的感觉挥之不去。而更尖锐的是,收入太低。     每每与他人说起我的工作单位,听者总是一片艳羡之色:哇。可是实际情况是,工资条简直能吓死人。每月一千来块的工资实际到手不到四百块,加上每月只有六百块的最低奖金,我的月收入在这一年之中不能超过一千块。     甚至就连这六百块奖金,都是要工作三个月以后才能拿,也就是说,我7月参加工作,10月开始可以领奖金,而10月的奖金是到12  月底1月初才发,实际上就是,从7月到12月,这六个月中,我每个月只有四百来块收入,最低的一个月达到了发指的117块。     我无法想象,如果我同事不是成都人,如果我BF没有买房子,如果我们都要面对租房、吃饭这些极其实际的生活,这样的收入其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说,生存。     我的领导是个非常温和可亲的人,他一直在想办法解决我们的收入问题,但无奈制度如此,他只能一次次的安慰我们说:会好起来的。当然我知道,这估计是好几年后的事了。     当有一次同事非常紧张的问我:这个月工资少发了五十多块,你知道怎么回事吗?我突然感到极其的屈辱,为什么自己竟然沦落到了如此地步?为了五十块而惴惴不安,为了五十块不得安宁?     看看周围那些其他行业的朋友,我觉得很不平衡,高投入与低回报已经成了极尖锐的矛盾。不要说我虚荣、攀比,我只是觉得非常不公,与身边那些高收入朋友相比,我不比他们差,我不是高分低能者,我投入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奋斗,为什么我们的收入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凭什么我们只能拿如此可怜的薪水?     甚至于,在这样一个房价已达到了四千多块的城市,我们的收  入仍然是三位数。。     在2月过年的时候,我算了下,加上年终奖金,我自7月工作以来,在医院获得的收入是七八千元,差不多是同时毕业学计算机的朋友一个月的薪水。     这或许可以说,就是一个学生物的人所面临的现状。你可以一直读下去,以相当于低收入的奖学金生存,你也可以在研究性质的单位工作,一边拿着微薄的工资,一边期待着或许有一天能在本单位念博士、出国进修,然后回国建立自己实验室或在国外生活。当然你也可以去生物公司做销售,每天穿梭于各个实验室,媚笑着趁研究生、老师在休息的片刻凑上去说:老师您好,我们公司如何如何。。     而这样的工作机会和收入,还是我们以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读才能换来。在北京的时候,我曾经感慨于农科院老板的生活,他的收入甚至只与我BF相当,然而他已年过不惑,却才刚刚获得机会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在科研界开创自己的事业,可那些IT行业或通讯行业的人们,在四十岁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早一点退休,如何利用已经赚到的第一笔金开创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注定要比他人艰辛许多? 坦白的说,我自回到成都起,便一直是打着双份的工。一边做着科学家,一边做着商务人士。     还在北京的时候,已经和朋友在策划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7月回到成都,公司招了第一名员工,到年底时,已经需要有六名小妹来帮手处理各项事务了。每天,我白天做着医院的工,晚上和中午则抽出时间来打点公司的业务。     与朋友的合作真是机缘巧合。我曾经想过若是不以生物谋生,我还能做什么职业。身边的朋友都曾建议我卖字为生,我却很清醒的知道自己才气不够,虽然在读研时曾经卖过字,也曾有出版社找上门来,但当出版社最终告诉我出文集的计划流产时,我就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才华仅限于玩票。     我的另一项长处,呵呵,说出来男同胞们不要笑,是对化妆品很有研究,或许是因为化学功底比较厚,所以涉及到原料、成分、机理这些层面时,总是理解得相当快,加上我的文字功底,在做宣传、销售时能比一般人说得更天花乱坠,鼓惑人心,在选择即将合作的国外品牌时,英文底子又派上了用场。     所以爱好这种玩意儿,某一日还真是能带来机遇的。     因此当医院给予我极低待遇时,我反而能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因为我的主要收入不在于那一份工,换句开玩笑的话来说,就是医院的工顶多就是挣点公积金,给自己一点安全感。     但当医院的工作越来越繁忙时,当我对实验的厌倦又一次爆发时,我开始怀疑,我花如此多的精力在这样一份工上,是否值得?     一份工作,要么就是薪水高,再苦再不喜欢也就忍了,要么就是很喜欢,清苦一点累一点也觉得是精神享受,要么就是很清闲,不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很大负担。可是做科研这种工作,仿佛几头都不沾边。。占用了我许多时间和大部分精力,收入也低,而我差不多快到看到实验室就想吐的地步。     然而辞了工作,一心一意打点公司又总觉得不够安全,像华西医院这种单位,或许真的是只有一次进入的机会,辞职之后再想进入是千难万难,而且这份工多么稳定,甚至可以说养老都不愁。公司的业务虽然眼看着在增长,但总会担心万一失败该怎么办?     BF这个时候发话了:你要公司也失败了,真没收入了,我养你。戏问他一个月给我多少零花钱,答道:一两千吧。      靠,比老娘在华西辛辛苦苦做工的钱还多!     于是我就决定辞职了。。    然后去面见老板,老板自然说了很多。。说医院的待遇这个不可能为你一个人改变,我会继续反映,年轻人要吃得苦,现在虽然待遇低点但是你要长远的看,在华西有很多机会的,比如进修啊,出国啊,评职称啊,等你评了副高或者高级职称,收入就会好很多了,要是努力去申请课题,国家给的经费你是可以提成的,这些都是钱啊云云。。。然后让我回来考虑。     说实话我当时有点动摇。。但是后来想到一个问题,问我自己:你愿意做一辈子科研么?     答案肯定是否。既然如此,既然未来两三年内也想改行,那么这些或许十年八年后才能兑现的高收入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不如趁早甩脱了轻松。。     想到这一点,突然就释然了。次日写封mail给老板说,我决定辞了。     其实还有一点让我突然有些绝望,就是我认识的那位博士JJ,她毕业后留医院,华西的规定是留医院者必须做博后。她的收入是每月两三千。也就是说,我工作三年后可考博,三年后博士毕业,此时我已经31岁,而我的月收入是:不到三千。     简直荒谬。。。。这样茫茫然的煎熬,和空头承诺有什么分别?     于是很干净利落的辞职了。开始回来过我的幸福生活。     虽然在公司是为朋友打工,但毕竟我的这个位置带有一点合伙人的性质,所以我非常自由,朋友并不约束我的工作时间,每天上午9点半起床,开始干活,一直到下午两三点,我就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或者一个人逛逛街,或者看看书,看看电影,或者去公司看小妹们的活儿干得如何了,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又开始工作时间,直到半夜两点上床睡觉。     到秋天的时候,我的日程表里又加上了冬泳这一条,每天下午四五点就去游泳,直到今日。      我觉得很充实,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公司业务,公司业务和我的收入蒸蒸日上,我有更多的时间打点家务,我和老公的衣服换得更勤,家里地板更洁净,我甚至有了时间每天煲一点银耳粥给自己吃。我很快乐的自称为家庭主妇。     最刺激那位博士姐姐的是,我对她说:hi,我的脚变小了。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不用做实验了,不用站太久,于是脚负担减轻,所以变小了。要知道,做体力劳动过多,脚会大的。     我富足了许多。无论是荷包还是心态。我觉得我比他人幸运很多,因为我发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哪怕为之一天工作16个小时,我也觉得是乐趣,而且我终于可以对父母说:明年想去哪里玩?我陪你们去,顺便替你们付钱。     而如今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态,即使现在医院给那份工提供五千一个月的薪水,我也决不会再回头,因为我知道,为自己喜欢的事而工作,是多么愉快。     当然,我偶尔也很得意的跟别人说:其实我的本专业不是business,而是做一个科学家。很戏剧的是,当我准备签华西的时候,父母说:收入是不是太低了点?而当我准备辞华西的时候,父母又说:还是稳定点好。     当然我知道父母其实都有他们的道理,而且他们所说的也确实是当时令我犹豫的因素。     辞职之后第一次回家,父母的朋友对我说:我们都不敢对孩子说你辞职了,怕他们觉得读书无用。也有父母的朋友很隐晦的问我:那你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对这样的问题,我不觉得是意外,然而我觉得若是没有那三年在北京的日子,我不会有如今的际遇。如果我不读生物,或许当我面对这样一个机遇时,我不会有这样好的专业背景去适应它,抓住它。     过去的数年中,每走出的一步,或许都在为今日铺垫。     就好象爱迪生在寻找灯丝材料失败了999次之后,有人问他这999次失败实验的意义是什么,他说:我知道有999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当有人问我在北京读研三年的意义时,我有时会这么答复:我知道了自己不适合做一个科学家。     这样的收获,并不是太容易就能获得的,人们总是说,要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是幸运的,然而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机会清楚的知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做什么,也是相当幸运的。生物啊生物-写给生物男生发信人: jenny07 (meng), 信区: Biology标 题: 生物啊生物-写给生物男生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 15:34:54 2008) 越来越讨厌生物. 读PH.D比什么专业都苦, 没日没夜拼命干,被老板压榨,实验出不出结果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运气努力金钱后盾一样不能少. 好不容易出点东西, 还得费劲巴力写, 改来改去, 还得抓抢时间赶在做同样实验的同仁前面.最倒霉的却最常见的就是: 自己刚兴高采烈出了结果要提笔写时, 发现一模一样的结果被刚刚另一个实验室发表了. 或者更惨的是, 文章都写好要提交了, 才发现人家刚刚发表. 那感觉就象灭了气的大气球半个世界末日. 几年心血全部泡汤.  好不容易做孙子熬到毕业, 你就会深刻体会到"自古华山一条路"是什么感觉.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博士后. 什么叫博士后?就是PAY的工资基本是硕士生的一半,投入的工作时间却是几乎全部生命. 没有节假日, 没有周末, 没有业余爱好. 不敢在老板面前请假, 虽然理论上每年有两周. 对老板唯命是从, 说错一句话都可能走人, 一年没出PAPER可能走人, 老板没拿到FUNDING就得一定走人. 一句话: 学历最高, 挣得最少, 工作最累, 也最不稳定. 少数运气极其好毕业学校极其牛, 博士和博士后老板极其牛, 自己发表文章又极其牛和老板关系又不错的幸运儿们,博士后四五年方可在过得去的学校找个助理教授职位,继续辛辛苦苦熬TENURE,找FUNDING.这就算最好的归宿了.  最最可怕的是, 经过八年十年在生物领域的折腾, 充分享受老板的剥削以后, 还没出路的生物博士们往往都从一往无前意气风发敢闯敢干变得畏首畏尾, 胆小如鼠, 怕东怕西, 头脑简单, 男子汉风范尽失. 最可怕的就是这个类似被洗脑的严重后果.人变得毫无情趣,生活变得毫无希望,事业变得毫无追求.每天就祈祷老板有钱, 自己好可以不必再去找工作. 虽然工作四五年挣得还不如刚出校门的理工硕士,和前后左右的同行们一比, 还能多出两三千, 就会无比满足无比优越无比踏实无比心安理得.他们不敢看外面世界有多大, 他们没兴趣去尝试生物以外的生存之路,他们忍心让老婆孩子陪自己一起受苦,没钱上好学校,买钢琴,象样点的房子.他们也不会因为没时间陪家人而感内疚.所以你做生物男人的老婆,就要做好每天承担多数家务, 一天到晚见不到人, 自己却要任劳任怨吃苦受累受穷,好好伺候劳工的准备.和生物男生的婚姻结合, 常常能让你最深刻和淋漓地体会到什么是婚姻里的苦.  而最最关键的是, 当你为了他付出所有青春和辛劳,而生活一无回报时, 你会伤心地发现, 他已经变成一个不思进取苟安现状情调全无反应迟钝面目全非的木头.婚姻当然可以不是为了嫁给钱, 可是就算单纯为了嫁给那个人, 这样的一个人难道还值得去爱吗?他甚至不能记住你的生日,自己的生日,结婚纪念日.因为挣得少, 他变得在钱上比女人还斤斤计较,自己不去度假, 也舍不得花钱让家人去度假. 他甚至已经迟钝到体会不到你的爱情和关心,也没有能力和兴致去体贴关心理解支持你. 冷漠,让你随时心颤受伤不已. 所以,我个人结论是: 除非你觉得你在这行是天才,发SCIENCE就象喝水那么容易,又善于拉关系找FUNDING,否则十之八九就是死路一条, 几十年做不完的博士后, 和近似安慰人的工作性质完全相同工资也差不多的其他职称.  如果已经走在这路上的, 有个忠劝就是: 一定要改行. 不要怕这怕那,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抗争.当你成功转行成功那天, 你才会知道, 外面天地有多宽, 外面空气有多新鲜, 外面生活有多惬意潇洒. 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努力跳出火坑吧. zz一声叹息:学位越高越贬值?——美国博士毕业生2006年薪水调?(转载)发信人: nyoung (Dragon), 信区: Biology标 题: zz一声叹息:学位越高越贬值?——美国博士毕业生2006年薪水调?(转载)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2 12:17:40 200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发信人: creacle (热带雨林), 信区: Physics标 题: zz一声叹息:学位越高越贬值?——美国博士毕业生2006年薪水调查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2 03:54:07 2008) 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每年四个季度各发布一次新毕业大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薪水调查报告,这报告共涉及80个学士专业,40个硕士专业,23个博士专业。冬、春、夏三季发布的数据是各季度的数据,秋季版发布的是去年8月31日到今年9月1日为止整个学年的数据。 以下数据摘自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最新公布的2006年秋季薪水调查中获博士学位毕业生的平均年起薪。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薪水较低可能并不令人吃惊,然而,生物与生命科学博士生除了就业难以外,薪水低这个事实还不是广为人知,特别在此提醒。在该协会统计的理、工、商、人文社科、教育等五类23个专业中,生物与生命科学博士薪水排倒数第二,为$43,195,比今年毕业的同专业硕士的$47,250还要低$4,055!地质及相关科学博士生的薪水为 $54,038,比去年的$65,050少了一万多,也比本专业今年的硕士生毕业生的起薪$64,111低一万多! 知识越多越不值钱?学位越高越贬值?明白过来时,只能“一声叹息”了!
博士毕业生薪水最高的几种专业 1.商业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anagement $81,438 2.电气/电子与通信工程 $81,297 Electrical/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3.冶金工程(含陶瓷科学与工程) $80,667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Incl. Ceramic Science/Eng.) 4.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s $76,630 5.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 $75,659 6.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74,750 7.工业/制造工程 Industrial/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73,292 8.物理 Physics $72,357 博士毕业生薪水最低的几种专业 19. 心理学 Psychology $49,374 20. 人文科学 Humanities $48,938 21.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48,487 22. 生物/生命科学 Biological Sciences/Life Sciences $43,916 23. 英语语言与文学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Letters $41,405 除了以上13种专业以外,处于中间段的其他10种专业的薪水排序自高至低依次为: 机械工程、化学、航空航天工程、数学(含统计/精算)、民用工程、经济/金融(含投行)、外语与文学、地质与相关科学、农业与天然资源、教育管理。说说我们的生物系声明:在某知名高校BBS上看到的,觉得有些关联,转贴过来。文中观点不代表本人意见。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如此简单的道理,可悲的是很多这样被称为“教授”的人竟然不能理解 &&之所以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生物系,本人认为这是因为目前的生物专业处在一个集毕业难、科研苦和人才供需比例失调的尴尬状态。科研方面是热点,随着近年来海外高水平人才大量归国,生物学各个研究领域的竞争均日趋激烈,不仅本土的老专家学者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没办法,这个领域中国和老美老欧们差得实在有些离谱),而这些参差不齐的海归们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存竞争,在这个时候,科研成果的产出就几乎等同于一切:好的意味着巨额的科研经费和接踵而来的各种头衔和荣誉,而末尾的那些就几乎要直面无米下锅实验室无法继续生存的窘境,而且,显而易见,这样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地加速这个分化过程。 & &学生方面,在“生命科学的二十一世纪”这面大旗的指引下,大批的高校纷纷兴建和扩大生物系的规模,而一批批怀着美好憧憬的年轻人也迈进了生物系的大门,诚然,他们中的一部分,应该是顶尖学校生物系中的一小部分人,能够得以申请到国外最高水平的院校得以继续他们的科学家的梦想(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喜欢科研现姑且不论),而剩下的这绝大多数生物系的学生,当他们苦熬了三五六年终于毕业拿到一纸文凭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当初以优异的考分带着几分骄傲迈入的生物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已经被严重的边缘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除了高校的生物系和极少数的相关科研院所,社会对于生物学人才的需求约等于零。 & &于是,产生了下述几个结果:& &1.生物科学本身的发展日渐畸形。宏观、经典学科门类无人问津、后继无人、举步维艰;少数热门学科则趋之若骛甚至是不管实际情况一拥而上,由此导致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和学术腐败现象比比皆是,且成果高于一切的现实客观上导致了“重教轻研”现象的加剧,生物系学科教学特别本科生阶段教学水平急剧下降,“老师敷衍了事,学生不知所云,课程味同嚼蜡”的说法毫不夸张。 & &2.生物系的教授们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和日渐萎缩的生存空间,他们对于课题内容和实验周期不再具有选择的灵活性。什么热门做什么,什么能发文章做什么,很多时候,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了不符合实际和毫无意义的工作当中——目的只有一个:影响因子。成功者要想更加成功,落后者要想在这个浮躁的圈子当中生存,压力自然而然地转嫁到了学生的身上:只有让学生们工作更多的时间、更长的年限,什么毕业,什么就业,我们哪有心思操心这些个! & &3.可怜的生物系的学生们,他们是最无辜、最悲惨的一群人。在导师眼中,他们基本上等同于一台实验仪器,而且,出不了好结果的实验仪器毫无价值。毕业之后,他们大多数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回归单调枯燥的科研生活,少数人能够勇敢地抛弃多年所学转入其他的行业——这意味着要从零开始——因为,除了科研,我们什么也不会——不是我们不想学和学不会,是因为如果不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实验,这一纸文凭根本都是妄想! & &这样的情况并不局限在生物学领域。& &这不是生物学学科的错,也不是学生们或是哪个导师的错,这是中国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悲哀转贴: (生物)博士后和山西黑煤窑窑工的异同,看生物板上劝退贴有感发信人: jn (potty training layman), 信区: Biology标 题: (生物)博士后和山西黑煤窑窑工的异同,看生物板上劝退贴有感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0 12:47:26 2007) (生物)博士后和山西黑煤窑窑工的异同,看生物板上劝退贴有感 A。收入博士后:勉强糊口,少数拿fellowship的除外。黑煤窑窑工:勉强糊口。B。人身自由博士后:H1,J1,绿卡给拴着呢。黑煤窑窑工:没有。C。工作强度博士后:一周六天,每天10-12小时,有时周日加班。黑煤窑窑工:一周六天,每天12小时。D。职业危害博士后:实验室门上往往贴着个骷髅头,病毒+细菌+化学试剂+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措施一般比较完备。黑煤窑窑工:煤矿冒顶+瓦斯泄露+其他,几乎没有防护措施。E。职业前景博士后:少数人可以升到AP及进工业界。黑煤窑窑工:少数人可以升为黑窑工头。F。入行缘由博士后: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黑煤窑窑工:山西煤窑包吃包住,好吃好喝,三年挣大钱。G。产出博士后:少数高质量文章,多数是水,重复性还有问题黑煤窑窑工:多数是煤,少数煤矸石。F。产业特征博士后:劳动密集型。黑煤窑窑工:劳动密集型。H。对本职工作热爱程度博士后:不热爱的比热爱的多黑煤窑窑工:几乎没有热爱挖煤的。I。职业生涯长度博士后:可以做到退休,如果老板一直有基金来源的话。黑煤窑窑工:差不多是青春饭。J。从业人员国籍博士后:多数是中国。黑煤窑窑工:中国。K。从业人员来源博士后:世界各地生物博士,中国美国毕业的居多。黑煤窑窑工:穷困地区农民。L。政府干预博士后:绿卡越来越难办。黑煤窑窑工:中央政府解救。
分子生物学PhD找工记发信人: Todd (托德), 信区: JobHunting标 题: 分子生物学PhD找工记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13:28:33 2007) 本人背景: 分子生物学 PhD,学校综合30左右 (JBC 1作1萹, 2 作1萹, 專利1项); Harvard Postdoc 2年半,Cancer方向(1萹在写) 年初拿到绿卡, 4月份决定找工作。将CV改成Resume。主要从 及
上找工作。发出上百份简历,6月初拿到一个phone-interview机会却被放鸽子。发Email过去也不理, 很郁闷。7月份把简历拿给学校Postdoc Office的人改了一下。8月份家中装修外加旅游,找工作毫无进展。 进入9月份,时来运转。9月20日phone-interview with 业内巨头M公司的recruiter。20分钟搞定,获得ON-SITE机会。此后又陆续拿到几个 phone-interview。总体感觉 phone-interview不难。一般来讲,有 phone-interview说明你的简历受到亲莱。只要英语可以交流,表现出自信及对Position的浓厚兴趣,一般都能拿到ON-SITE机会。到目前为止,6个phone-interview我拿到5个ON-SITE机会。那个没拿到ON-SITE机会的是Novartis的Postdoc Position,HM是一印度妇女而且做的是Cadiovascular Biology. 而且这是一个45-min Behavioral interview. 下面主要谈谈ON-SITE。第一个ON-SITE是一个郊区的start-up (),据说10人左右。ON-SITE安排在周六。先与一个Scientist谈半小时。主要问研究经历及一些技术问提。其间, 他提到他们公司不是朝9晚5,平常周末都要加班。然后直接与CEO谈, 又是一个印度妇女。久闻印度公司之黑,心中不免一颤。刚谈不久,就说她公司员工从朝8点干到晚8点,周一到周六,周日为optional。当时就想起身撤退。出于礼貌,继续陪聊。然后又说,前3个月为试用期,工资会低一些,但比postdoc工资高。我估计在$50K左右。她还反复问我”Does it make sense?”然后听说我有绿卡,恨不得我第二天就来上班,说先part-time也行。好不容易摆脱纠缠,出得门外见一老中正在与那个Scientist在聊,心中不免为我们这些生物老中感到悲哀。第二天(周日)将其拒之。顺便提一句,她广告登在boston.craigslist.org。周一新广告就又登出来了。以后的几周,几乎每周一都见此广告。可笑!想想一个想省几十元广告费的公司,还是要小心。 第二个ON-SITE,也就是我最终去的这家公司E,99年创立,目前百人左右,成长很快,目标2009年上市。有2个药在2年内要上临床试验。我所要做的课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对这课题很感兴趣。HM 人很nice, 组里的人都很有活力。2周后受邀第二轮ON-SITE,见VP,与HM及其2个手下共进午餐。第二天开始reference check。一周后拿到offer。 第三个ON-SITE,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司M。大公司面试果然不一样,3组behavioral questions,每组3-4个面试官。中间穿插一些技术问提。一周后reference check。然后受邀第二轮ON-SITE。但始终不是很喜欢这个HM及课题。而且感觉他对我也不是100%满意。这个HM比较Aggressive且在未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contact我的一个collaborator for reference。第二轮ON-SITE结束时跟我说还要面试人,年底前才能做决定。后来我还是把他给先拒了。 第四个ON-SITE,是Novartis的Presidential Postdoc Fellowship(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个Postdoc position)。由于本人在local,没经过 phone-interview直接ON-SITE。其实也就见Educational Office 的负责这个program的一个PhD。20分钟seminar,然后谈谈这个program外加问我问提。首先强调,Novartis一般不雇自己的postdoc。因此,3年后都得走人。但他们希望你能发好文章。你所做的东西相对独立。我感觉这象是一个面子工程。第一轮ON-SITE后就要3封推荐信。然后第二轮ON-SITE,并且要找愿意接受你的PI。然后写research proposal交committee审批。整个过程长达4-6月,因此放弃了。 顺便提一句,Novartis的postdoc一年$55K。 第五个ON-SITE,是业内巨头A公司。但这是一个2年的contract position ($31/hr)。全是技术问提,无behavioral问题。最后一个intervewer竟然是我PhD系主任的学生,97年毕业,现在是principle scientist。与我相谈盛欢。这是一个cancer drug-target identification的position。HM跟我说,以前他们主要从发表的文章中找targets。后来发现有不少结果重复不出来(看来生物实验重复性确实是一个问题)。因此,他们现在主要靠自己筛了。 第六个ON-SITE,也是一家成长很快的公司A。与我要去的公司E很像,连课题都很像。VP人很nice,居然主动给我倒水喝。 第五,第六个ON-SITE 由于还有candidates要面试,时间上对我已不合适。尽管他们跟我说如果有别的offer就通知他们,这样他们可以加快做决定。最终我还是决定去公司E。 总结: 1。生物PhD找工作不容易(牛人除外:背景或networking,如前几天那个fresh PhD)。没有绿卡的还是先在学校熬张绿卡再说吧。 2。找工作前对整个industry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比如说你至少要知道Bio-Pharm和传统Pharm的区别。找工作本身真的是份全职工作,要投入很多精力找。 3。Resume 和 Cover-letter很重要。最好准备一个模版,然后找人看一下。一般一个位置至少有上百人申请。最后能有机会 ON-SITE的也就3人左右。Resume 和 Cover-letter最好针对不同的positions略加修改。如果你有了几次ON-SITE,你就知道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往往他们并不会全写在广告上。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你过去的经历翻译成他们想要找的。如果在公司有熟人最好,没有也别灰心。我所有的面试都是自己投简历的结果。 4。ON-SITE seminar 很重要。逻辑要好,要通俗易懂。工业界有牛人,但大多数也是泛泛之辈。一定要反复练习,找人多提意见。 5。面试时要表现出自信。对公司的理念及platform要有所了解。尽管都是cancer drugdevelopment,你会发现各个公司的理念及platform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一定要准备一些问题给interviewers。本班精华区的很多文章对面试还是很有帮助的。还有据我所知,生物公司招人最后大多是group decision。因此每个interviewer都要重视。任何一个interviewer对你有异议你可能就失去这个机会了。有时他们会再给你一个机会重复这轮面试。 最后祝愿还在挣扎中的生物PhD兄弟姐妹们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标 题: 生物劝退指南zz 系列标题: 生物劝退指南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7 15:52:18 2006), 转信 【总结】生物类退学改行找工作指南 经过几个晚上在各大bbs的耐心考古,还有前辈大牛指出的明路,偶炮制出这篇"指南",供郁闷中的华人同行jjmm参考...如有问题或不足之处,请回文指出,我将在第一时间修改。 总之,想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是不难的,事在人为,虽然需要付出时间/金钱,但是有投入就有回报.大家坚持不下去的,可以参考以下的选项,没有必要怨天尤人."T kano 友情提醒:一般逃离生物类的,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多半也是自己不喜欢了,如果是后者,不考虑经济原因的话,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不要为了钱跳进另外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到头来熬不住了还要换 艾小柯友情提醒: 我觉得其实上学也好,找工作也好,最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都跟着潮流跟着金钱走。做自己喜欢事情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而虚荣心所带来的短暂得意一般都虚得很,何况,虚荣是没有底线的,世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哪有个头啊。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其实我觉得认清自己才是迈向成bbs功的第一步。 警告:在阅读以下内容之前,请慎重考虑. 一:不建议退学的情况 1.如果你在top10名校可以坚持到phd毕业,因为你有很大可能进入consulting firm,那些地方专盯名校phd,而且专业不限 棉花糖球科普consulting firm: 顾名思义,consulting就是给别人出主意的。咨询公司的客户大部分是产业界的其他公司,有的也有政府部门,一般说来小咨询公司都有自己服务的产业、领域,而大公司,比如McKinsey这样的服务行业就十分广泛了。公司针对哪个行业就需要雇佣哪个行业的专家(所以phd学位是绝对不嫌多的)。比如IT咨询业,咨询公司就需要雇佣很多学电脑的硕士博士,客户的系统出了问题,或者客户需要雇佣人做一个短期数据库项目,那么咨询人员就要亲自飞去客户所在地,驻扎一段时间为人家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说,咨询业的服务人员与短期合同人员十分相似,不过合同工可以自成一体,自行与客户签约就可以了;而挂靠在某咨询公司,虽然要被剥削,但大公司客户广泛,业务繁多,比自己单干要省心不少。咨询行业一般在外出差时间比较多,大部分都是“空中飞人”,当然经济效益也是很可观的。所以学生物的,一条出路是进入医药/生化类咨询公司,虽然可能比较辛苦,但经济前景是相当诱人的。我再补充一下:入医药/生化类咨询公司一般都会有业界工作经验的门槛,fresh phd直接进入的难度比较大.consulting一行薪水是丰厚的,但是剥削也是深重的,工作时间是超长的,很少有人能坚持三年以上的 2.如果你在名校,有牛老板,自己又有相当于cns的paper 可以选择做faculty,因为做一个成功的faculty,自己phd老板牛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即使phd的老板不够牛,post-doc找个牛老板也够用.如果你的老板不牛,不建议选择此项. 3.如果你做的东西涉及到人类疾病,比如癌症,帕金森etc 可以坚持到毕业.然后去公司做post-doc,因为大药厂里涉及到疾病的基础研究比较多, 而且往往都有post-doc program.虽然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把post-doc转正,但是公司里的post-doc算是indurstry experience,而且公司的环境有助于你建立起业界的network,对你以后的career会有大大的加分,再找工作就要比fresh phd强的多. 如果去学校做post-doc,千万不可以超过一轮,公司往往认为在学校做过3年以上博后的人就没有可能适应公司的环境了.
选择去公司做博后,往往意味着当faculty之路彻底对你封死,除非你去以下几个公司的post-doc program:genentech, amgen, novartis. 这些program出来的post-doc,是业界,学术界通吃的,当然申请的时候竞争也就更激烈. kano看了一下,有一个职业还没人提到,是我们最近琢磨的:拿到phd却不愿意继续作的,靠教师资格,去中学教书中学的教师工资是和学历也和经验有关的,phd起薪会比较高,而且随着年头增长工资也长所以说,选择这条路的,也算个新出口,而且phd还不白读,只是各州的教师资格都不一样,不知道有没有来个现身说法了 二.如果你觉得前途黯淡,一定要退学的话 1.准备拿master走人 公司里面需要的master是很多的,特别是当你有做elisa,纯化蛋白,会养老鼠的经验(欢迎补充!),这对你找一份药厂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但是master永远只能接受phd的管理,升迁的机会会少的多,对自己的career还有进一步追求的jm,还是建议有个phd比较好,或者再去读个别的管理学位,比如mba 2.准备彻底quit biology,连master都不要了 参考了cajal@大牛的建议,简单总结了一下可能的出路 a.CS master,需要两年b.生统 master, 需要两年 concord mm补充: 生物统计虽然名字上带生物,其实跟生物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数学和统计,只不过会学学流行病还有其他一些和公共卫生有关的课程,另外做课题时可能会接触clinical trial, microarray, oncology等方向。有的纯统计系可能因为学校里没有医学院,主要做和农业或者工业有关的课题,毕业之后找工作的方向可能就会有所不同。当然纯统计系还可以去信用卡公司,银行什么的。统计和生物统计的硕士比博士好申请,不过拿奖学金会难一些,有的学校根本就不给硕士奖学金。硕士的课程比较简单,所以中国人学得都会比较轻松。博士的课程就难多了,因为会涉及测度论,还有很多asymptotic theory什么的,所以对数学方面要求比较高。如果想做教授,当然得读博士。如果只是想去公司的话,其实硕士的课程基本上够用了,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大药厂现在的行情也看涨,不怎么收刚毕业的硕士生了,都要有公司工作经验的。药厂还是欢迎刚毕业的博士生的。从起薪来说,博士比硕士高不少,当然博士要多读好几年,所以单纯从钱上面来说读博士未必合算。博士比硕士以后的晋升机会肯定是多,所以长远看更有潜力。当然很多人是一边工作一边读part-time Ph.D, 这样既攒了工作经验,又拿了学位,公司还出学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刚毕业的硕士生如果不好找药厂的工作的话,可以考虑毕业前做实习生,这样有希望留下来,而且也算是有药厂经验了。还有一个选择是去CRO公司,攒两年经验再跳药厂。很多学校也招刚毕业的硕士生,好处是不用担心H1B的名额,工作也算稳定,缺点是工资比较低,另外如果今后的目标如果是去公司的话,学校的经验不怎么算数。写给坚守的人和准备quit的人-原文 quit bio之前生物版最后一帖-写给坚守的人和准备quit的人 & &&&本来是写在签经后面,结果没人看。所以帖在这里可能更好些。不管你是准备在生物领域搞一辈子的人,还是学了又觉得不喜欢,准备转的人,都必须清楚自己的未来和目前的处境。所以我这个帖子是一定能给你们帮助的。我这个帖子里面该写的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对于真正想从事一辈子生物的人来说,了解目前生物这个行业的艰难只会更加激励他们的努力。而对于想退的人来说该怎么做也已经很清楚了。所以我认为这个帖子是写的非常客观的。并没有因为我退了所以就劝大家都退。& &&&很多学生物的人出国了再转专业,其实没这个必要。浪费了自己1-2年的时间,浪费了老师的经费,造成没诚信的印象,对后来人的申请影响很不好。生物学久了觉得这个不是自己最适合的专业,所以决转。其实我对高考完了报了生物并不是很后悔。生物毕竟很热,尝试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大二的时候想转却没这个决心。我现在对此很后悔。 & &&&留学申请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说法差别很大。自己一定要会分辨哪些可以信,哪些不能信。我现在的经验是faculty说的话90%不能信。没有哪个faculty会说自己的专业不好的。我大二的时候想换专业,就是被一个清华大学的牛教授给劝回来的。我大三的时候想修数学或CS的双学位,又是被他劝了。他说这些都没用。bioinfo什么的都是垃圾,只有他这样踏踏实实做experimental bio的人才是真正的make sense。靠!我现在很烦这个人! & &&&在我以前没听说过谁国内直接申请转专业的。所以我拒掉了几个生物的OFFER选择了这个CS的AD也是一场赌博。好在还是成功了。这样就比出去了再转要多出了1-3年的时间,而且也不会给外国的教授留下没诚信的印象,导致后来申请者更难申请。也算是积攒了一点RP吧!
下面我会帖一些相关的链接,给生物界的同行们参考。-----------------------------------这篇文章非常理智地分析了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学科-理论物理和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学科-生物这2种学科的PH.D毕业生的去向问题,解释了为什么超过80%的人做了一辈子postdoc都无法找到一个decent job,过上小康生活。Don't Become a Scientist!
-----------------------------------这篇文章可以说写的非常客观!虽然名字很偏激,但是其中也指出了准备一辈子做生物的人该如何去发展。如果你是学生物的,不管准备转专业还是真的喜欢生物准备坚持一辈子,都值得一看!生物劝退指南。
注:其中consulting firm那段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学校的名单到底是哪几所。经过我的具体考证是如下几所:harvard,&&Princeton, MIT, Stanford, UPenn, Umichigan。另外还有个别consulting firm收U Virginia, Cornell, Columbia,yale, Dartmouth的人。-----------------------------------另外太傻10日谈也是必看的!我刚开始的时候怎么也不相信这个里面的故事,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里面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主人公放弃了harvard 经济学offer,转专业了。这个经历居然和我非常相似,虽然我的生物offer远没有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那么牛!确实,一个人可以选择的专业太多了,但是要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从事一辈子的专业却很难!而果断放弃自己先有的基础而去从事一个陌生的领域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 再谈下我对生物这个学科的看法: 其实目前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太多浮躁的,不适合做生物的人混进来了!这些人统统都应该退!这样也可以让真正想做生物的人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NIH从9年前开始大规模增加拨款,导致了PH.D的扩招,很多烂人都混进这个领域来了。虽然很多人做生物做的很颓废,但是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自身原因。真正有生物天分的人是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的,比如这个人。
要quit bio了,放弃了当年征服cancer, AIDS的梦想,总有些伤感。所以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对生物还是有些喜欢的。但是我还是更适合一个纯脑力劳动的专业。 最后再说下我所知道的留学归国情况: 很多人学完了都希望能回来,我也不例外。&&因此有关留学归国的情况大家也是很有必要知道的。没看到过哪个帖子系统地讲述过,所以我来说说我打听到的情况。仅供参考,不保证正确性。
1。读生物PH.D:目前国内收留学毕业生较多的地方就是NIBBS和上海神经所。但是这2个地方是要nature, science第一作者的。待遇非常好,但是不容易进去。进入以后5年一次考评,这5年内没有指导学生发表nature, science这种档次的文章,你恐怕就得走人了。其他地方似乎不怎么招收留学毕业生。总之就是要高档次的论文。2。读生物master完了就退:回国在投资银行来工作是有人要的。那些地方just want a school name。所以你的学校要是有一定名气的话,也可以选择“裸奔”,就是读个master直接回国工作。这些银行根本就不在乎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只看学校牌子。但是待遇很一般。3。CS:目前国内的CS情况也挺好的。做研发一年20万是很正常的数字。4。biostat: 学这个想回国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各个药厂的R&D center都不敢设在中国,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太差。而国内的药厂做研发都不用biostat的技术。5。 JD:这个是个好东西。各位如果生物学长了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很适应,并且不再想挑战艰深的数学难题的话,不妨选这个。这个反正只要LSAT接近满分,GPA高就能申请到TOP20去。建议生物先读个master再学这个。学完了专门从事药厂的专利保护案件。回国来的话,国内那么多药厂生产盗版药,对你来说年收入简直不可估量。 6。 考board。住院医生训练完了再回国也有很好的待遇。听说上海那边的外资医院想要这种人,年薪200万左右,但是招不到。不清楚是否真实。7。 Accounting和护士。这个就不说什么了。大家自己用脚想想吧。;d: 8。 BME。目前还能看到国内一些一流大学招收拿了BME的PH.D文凭并且有4篇左右说的过去的SCI论文的人来当PI。就是说前景,目前还行。 Bless 那些想退的人,更bless那些坚持做生物,坚守自己梦想的人!留美生物女博士职场新路探索zz发信站: 瀚海星云 (日08:07:3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WWWPOS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feSciSchl 讨论区 】【 原文由 flufly 所发表 】 & &&&据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当中,学生物不在少数。在这些生物专业的留学生当中,有些人是国内本专业的科班出身。同时,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毕业于国内的医学院。出国,让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临床专业;出国,让他们离开了救死扶伤的岗位。在美国,他们变成了整日和大大小小的试管打交道的研究人员。& &&&不久前,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原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一位留美生物博士,由于毕业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高薪工作,他索性改了行,重新又踏进了校门,到就业条件相对好一些的药学院求学。& &&&最近,我留意一下,我发现,我当年的博士班同学,几乎所有的男同学都改了行。剩下为数不多的女同学,只有少数人在公司做事,其它的几位,要么还留在学校做博士后,要么也在折腾着改行。& &&&管中窥豹,由此看来,生物博士改行,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我们学校为例,回首当年,在学校读书时,我们只顾享受衣食无忧的留学生活了,我们根本没特别注意到,在我们的同学当中,读生物博士的美国人相对数量其实是很少的。在我就读的学校,每天,背着大书包,往返于教室和实验室里的学生,60%以上都是咱们中国人。那时候,我们也没有仔细地想过,博士毕业以后,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就是老美常说的CAREER GOAL。我们只是相信,只要一毕业,只要自己的手中握着世界上最高的学位证书,一切就会苦尽甜来。& &&&并不是悲观地说,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 &&&你可知道,有多少毕业五年以上的生物博士,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直滞留在学校里,年复一年地做着永久的博士后。他们不仅来自国内名校,他们的能力和学术水平也并不差。究其原因,僧多粥少大概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即使是一些同类的美国博士,他们也不得不面临着同样的现实。& &&&比起那些能够进公司或者做大学教授的生物博士精英们来说,这些长期滞留学校的博士们算是失败者吗?& &&&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  一直在学校做科研的“老”博士们,其中也不乏优秀人才。成功,实在是需要取决于多种因素。是精力不够?是搞科研的兴趣不足?还是运气不好?总之,形形色色的原因,确实让他们难以走出大学的校门。于是,他们便成了美国教授永久的廉价劳动力。  在这些毕业多年依然在做着博士后的博士当中,有些人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有一些人,他们不仅在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也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职场新路。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也许是因为“物伤其类,兔死狐悲” ,我从众多的博士们身上,似乎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特别是对那些和我一样需要抚育子女料理家庭操持家务的女博士们,我无法不对她们抱以更多地理解,从她们不懈努力的过程中,我也在试着搞清楚女博士们的出路到底何在? (一) 做高中教师的女博士 & &&&NICOLE,80年代末期就到了美国,她是与我同校的学姐。在她博士毕业八年时,NICOLE还在做着博士后。那时候,对她来说,如果想在科研领域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已经很难了。据她自己讲,在那些迷茫的日子里,NICOLE几乎要做出忧郁症来了。每天,她不仅工作不开心,回到家里,也无法高兴起来。在痛下决心以后,她咬咬牙,终于又背起了大书包,重新回到了校园。她先是主修了一些教育方面的课程,然后,NICOLE顺利地通过了本州的教育证书考试,并在一所高中谋到了一份教职。& &&&有一天,电话中,传来了她笑语盈盈的声音:“我已经做了四年的高中老师,我感觉特别好。和美国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打交道,我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我真后悔,我没早些从博士后中逃出来。前几天,有另外一位生物女博士,还向我来打听,如何通过教师证书考试呢。”& &&&也许,想当美国园丁的生物博士,还是会大有人在的。 (二) 做护士的生物女博士 & &&&MARY博士毕业以后,勉强做了两年博士后。因为身份问题,他们一家只好移民到加拿大。在辞职在家的日子里,MARY靠自学,通过了ORACLE DBA证书考试。在当地的一家公司,她做了两年的DBA。后来,被解雇的MARY,离开了加国,迁至西部一个大城市,在那里贷款改学护士专业。经过几年的苦读,现在,MARY已经拿到了护士执照,马上就会开始她的新职业。我真心佩服MARY的这股学习劲头,出国都十年多了,她还这么有干劲。& &&&不久前,她说了几句话,让我特别有感慨:“我虽然只做了两年的博士后,可我差点做出精神病来。现在,我有时候还做梦,还能梦到老板给我的课题做不出来,我自己在梦中瞎着急。”& &&&搞科研是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职业,如果课题进展不顺利,是挺让人头疼的。我真不知道,是否还有和MARY有过类似经历和心情的女博士们? (三) 即将做中医师的生物博士 & &&&有一位大姐姐,在美国大老板手下做了几年的博士后以后,她被晋升为大老板手下的一名小头头。在美国实验室里,这样非独立的小教授有一定数量。提职以后,这位姐姐一直跟随着这位美国教授忙活,她也确实过了几年做小老板的瘾。几年前,由于她的工作业绩没达到大老板的期望,她被解雇了。美国残酷吧。  学医出身的姐姐,在丢了饭碗以后努力玩命,开始准备考美国医生执照。可是,在学习期间,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实在吃不消,看书很费力也很困难,她只好中途放弃了。后来,这位姐姐到纽约修了些中医课,然后,她顺利地通过了本州的中医执照考试。& &&&这位年近半百的大姐姐曾经感慨道:“我都一把年纪了,天天要抱个冰盒子,拿着小试管到处跑,还要看老板的眼色,心里真不好受。做个中医,至少工作环境会不错”& &&&看来,这位姐姐的后半生,真的要和小小银针打交道了。 (四) 做全职妈妈的博士 & &&&Jane来美多年,她和老公一直在同一老板手下的同一实验室里读学位做博士后。他们两口子跟着这位老板,在美国的几个城市里闯荡过。& &&&说实话,这位老板,对他们两口子还是比较关照的。但是,自从Jane的老公开始申请美国住院医以后,这位教授对他们的态度明显有变。去年,Jane的老公在外洲找到了住院医位置,Jane和孩子则留在了本地。& && &Jane的老公身为这位老板手下的助理教授,他的文章大都发表在美国一流杂志上,他的学术水平真的很高,可谓是硕果累累。他的离去,可能让这位老板不太开心。所以,自从Jane的老公离开以后,这位老板以课题经费不足为理由,暗示着Jane辞职回家。& && &Jane几乎没有什么别的选择,最后,她只能选择回归家庭。于是,她从一位努力出科研成果的女博士,变成了和老公身居两地的全职妈妈。& &&&Jane的老公原本希望今年再次参加MATCH,会重返这个城市。不过,事情进展不太顺利,他失败了。Jane的一家,只好外迁到外州。& &&&我疑惑,他们夫妻团聚以后,Jane还会上班吗?Jane似乎很想得开:“我老公都做上助理教授了,他都不干了。我放弃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我可能会读书考美国医生执照。如果精力不够,我还有可能玩玩房地产。反正不管做什么,我就是不想做研究了,我真的是做够了博士后。” & &&&这些女博士们的经历,让我无法不感慨,心里的滋味,也是五味俱全。我很敬佩那些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博士们,也深深理解那些暂时无法成功的女博士们。有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些事业不顺的生物女博士们,假如能在其它的行业中,能走出自己喜欢的职场新路,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吧。标 题: 陷在生物圈里头的人都有一个误区标 题: 陷在生物圈里头的人都有一个误区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3 19:14:51 2007)
总觉的做的不好是自己的原因,从来不在别人身上找毛病! 我曾经跟别人这么说,你在IBM做某一个产品,你会JAVA,你干了两年,最后你们的产品因为种种原因不赚钱甚至压跟没有出门就流产了,你一点影响也没有。你还是IBM的一个有两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你的简历上就是IBM software engineer, project :... 。相反,你是哈佛医学院里的一博士后,你会蛋白质纯化表达,你作的项目最终证明不WORK.那么你完了,你什么有没有了。你两年的努力几乎是一个零。 如此以成败论英雄,就是生物的最大问题! 我发现很多生物的博士们都有一个错误的愿望,总觉的自己不行是因为某一硬件不合格。国内来的博士觉得自己差在不是美国博士。美国的博士觉的学校牛才行。学校牛的觉的老板牛才行。老板牛的觉的老板更牛才行。老板是院士,HHMI的觉的做的课题热门才行。没有绿卡的觉的熬到绿卡就有工作了。没有PAPER的觉的得CNS PAPER才行。。。。 可是说句实话,如果你有机会看看即使是上述条件都有的人找一个Faculty有多难,你们就知道到底是谁的问题了。 评论一个专业的出路,不要老看这混的最好的人怎么样。 首先要把最好和最差的10%SAMPLE去掉,这样讨论才有意义。那么生物呢? 去掉10%Top剩下的就是一坨了吧!
半个外行看生物来这个版面几天,发现这里很热闹,引得外行都来凑热闹。而且多半讨论的是前途,待遇问题。憋的我这个半个外行也想说两句。我本来也是深陷其中的人,但是水平有限故不敢称内行。 很多外行人看不懂这些个搞生物的为什么不埋头研究自己的科学理论,而是在这里成天瞎吵吵,在这里抱怨。甚至有人觉得是joke。那是你们外行不真正了解这些内行的痛苦。你们可能没有经受过如此巨大而且长期的心理落差:本来以为辉煌的产业其实还是个成长缓慢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