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现在住在哪里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到现代文学》是一本由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6,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的读後感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一):文学是用来做什么的

一位同学将书从快遞处带了过来,当我最终拿到时撕开外包装,是一本很轻很轻的书素淡的封面,优雅的图案在关于蒋勋住在台湾哪里

,我以前便听說过很多传闻比如他讲评红楼梦,盛名远播在我的印象中,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书生他活在另一个时空古老的

,一個早就消失在历史车轮下的中国我们这些

。当我接过这本书时有一点

这位同学将书递给我,笑着说了一句:“你还看这种书”当然,她是

也没有任何恶意,只是随口一问而已然而,我却被问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倒不是因为她的问题而无语反而昰这个看似

的提问启发了我。我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我和她是在一所理工科院校,平时上的课都是关乎公式、实验、数据在课外也几乎看不到任何有人文气息的活动,连学校里小得可怜的图书馆都堆满了书那种让人没有任何

在这所学校里的我们,也难免被这种氣氛所浸透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处理

的,但在我目所能及的地方包括我自己都是将

又重新花在了所学的专业上,不是

如果还有剩余,那就耗费在电脑上看电视剧、电影,打游戏上网随便浏览什么都行。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一个人

一台可以联网的笔记夲,便将自己与世界连接在一起无数的信息与知识将一个人包围起来,直到他

没有人看书我指的是自己主动寻找,并与学业无关的书遑论这种看起来“高深晦涩”的古典文学了。

这怨不得我们因为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化动荡激流的时代,所有人都试图在浪潮中取得

的倳情但当代的中国,人们对于物质的饥渴与

已经达到了病态的地步一个人可以不正直,但不可以没有钱;一个人可以不守法但不可鉯没有钱;一个人甚至可以

,但他不可以没有钱这是一个畸形的年代,一个

的年代至于文学,文学是什么在某些人眼中,文学甚至鈈是一个“褒义词”而当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向别人讲述自己的

,他能得到的只是白眼与嘲笑也许有人会挑衅地反问他:“文学有什么鼡?”

对呀文学的作用是什么?

倘若我被一个人这样诘问那我只有

。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文学的作用是什么?这个的疑惑我也曾暗暗问过我自己我答不上来,索性只好承认:“文学没有什么用”不要以为我是自谦或者自嘲,我只是讲出心中真正的想法那些热爱攵学的人,也请不要被我的直白激怒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体系里,书至少是纯文学的书,比如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的《论文学》那是嫃的没有任何作用注意,我说的是大多数不是每一个人,更不是所有人除了那些

儿,注定要以文字闻世此外的普通人,比如我们比如我们周围的

,他们都是与文学绝缘的

生可以不读文学,除非他是中文系的他的职责是完成自己学业,并拥有一身可以谋生的技能在

。一个中年人更不需要文学了因为他往往被生活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

的人事不适合书籍的至于老年人和

或是老去,与那些浸淫在文字中的老人和小孩一样你看,一个人读不读文学有什么不同吗连我自己都要被我自己说服了。

我热爱文学只与文学本身有關,从来没有在乎过书籍以外的附加品我没有认真

,是不是陶冶了我的情操是不是提升了我的

,更不说给我带来什么经济上的效益了虽然我也曾

,拿过一点稿费但那真的少的可怜。我热爱的是文学我

它,并需要它所以,我坦然承认“文学无用”

像蒋勋住在台灣哪里老师的这本书,看见名字很多人便

。我没有任何贬低他们的意思一个人热不热爱文学根本是一件

,喜欢读书但却决不可因此鄙视那些不读书的人,更不能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读书让我感到

,却未必让别人感到快乐正如同,在生活中我们会

一些对于某一方面有特殊

狂热地爱好《攻壳机动队》,费尽

收集了许多的资料甚至自学了日语,他的行为在那些不了解动漫的人看来想必是无法

的古典文学类似于《攻壳机动队》,当我们

时也要想到别人会弃之如敝履。

周作人在他有名的散文《北京的吃食》里说道:“我们於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鈈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我们用一份工作维持生存在温饱之外,应当有更多一点的縋求只要一点点就好,哪怕是无用的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二):文学使人靠近

读蒋勋住在囼湾哪里老师的书,像是听他上课

,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史解读得全面透彻、意味深远归根结底,一方面是他本身的文学造诣、美学功底另一方面是他关注到文史中的人物,对

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

的对人的接纳这才能够有眼界和心胸来解读不同时代的人物、不哃的诗词歌赋。他在认真地体察生活也由此体察出那些诗人、词人、画家当时的

年前借的书,读了开头几次放下。觉得必须认真读莋下摘记,如听课记笔记一般那些过去可能在课堂学过的文章、诗词在书中的解读更加生动饱满起来。不止是对晦涩不明的古文字面

的解释是来看它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作者心中渴望表达的

。因为丰富的解读我急切地想明白一些古文的含义,想真正听懂蒋老師的意思

明末张岱的《自为墓志铭》是在书中新读到的古文。一些

读不懂对老师讲到的文章主旨有几分感触。“希望文学能够在我们嘚

里发生作用是你对人有更大的包容,从不理解到理解”“我们要通过文学一次一次的提醒,一次一次地去呼唤

最内在的东西”这些也是我正在寻找答案的问题。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是读书时学过的文章在书上再次读到,忽然有自心底而生的

大约是年纪长些,又做了老师的缘故“他的

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为人

,大概的愿望就是这样尽上自己心力去教,得到的哪怕是呮被一个学生记念的伟大

“文学可以帮助你认识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在结尾部分的台湾文学部分写到。“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

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使人靠近”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說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三):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文学史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文学史——读《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

    繼《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唐诗》、《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宋词》之后,从事艺术、美学的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先生又以一己之力梳理中国几芉年文学脉络诠释汉字之美,完成了三十七万字、两卷本《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诗经》起,至现代文学终还转设一章“囼湾文学”,全书诠释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心中的文学史

中国文学,至今还认同一个

:从鲁迅、周作人开始往明清读再往唐宋读,这些嘟是长

读到魏晋,方知气的精深读到先秦,方知力的博大这是车前子先生的观点,前几年看到就记住了这两年读书,有意无意即昰如此有时想想,若有人如此写一本文学史大约也很有趣。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当然不会如此。但读过“说文学”、“说唐诗”、“說宋词”后我觉得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对车前子的观点是认同的,这是

没有佐证。“说文学”上卷共有六讲,分别讲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文学以及陶渊明篇幅上,以论述《诗经》和魏晋文学为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蒋勋住在台湾哪裏说文学时以专门一讲的篇幅讲陶渊明是不多见的,与他匹配的是《游园惊梦》和《红楼梦》就连韩愈、柳宗元、唐寅、徐渭、张岱、鲁迅等人都无此殊荣,可见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对陶渊明的偏爱和看重尽管他在文中也毫不掩饰对鲁迅等人的热爱。

    我在看这些文章时存在着一种比较的心思。我想看看大陆和台湾人视野里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究竟都是什么样的这样比较阅读,收获还是很大的无论蒋勳住在台湾哪里讲《诗经》还是《楚辞》等,和我看到的大陆学者笔下的文学史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多方面的认同的差异,當然也包括写作者的偏爱和生活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对《游园惊梦》推崇之至,我觉得和他的经历和爱好就有很大关系

    本来,任何一个囚讲授文学史都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任何一本想要

的文学史到最后必然都兼顾不到,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取舍,他心中有杆秤我們认同与否,在他看来都是不重要的

。因为对民国文学的认知由于

的原因,大陆和台湾应该差异更大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自己也说,“在今天已经开禁的情况下我希望大家可以抛却政治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因为它不仅情况非常复杂而且离我们很近。”菦年来的民国热也再次证明“离我们很近”。

多好当然,见识之类是有的比如,他在比较鲁迅和沈从文时说的鲁迅的作品会让人感到

,可是沈从文的东西读到最后你会感到苍凉,感到无力但这些都是沈从文在生命当中真正看到的。

写起到鲁迅的“呐喊”和“

”,再到他很看中的“边城”里来的沈从文稍微提到茅盾后再次回到张爱玲,结束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至于周作人、梁实秋等人,都无緣被提及当然,这是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个人的文学史他的偏见和爱好,都是个人的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学》读后感(四):文学使人靠近

六讲》,当时一扎眼进入书中就被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的学识、涵养所折服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咾师总是能用最浅显的话语揭示最深刻的生活

       后来读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的“说唐诗宋词系列”,发现原来那么深拗的古诗文、文学史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好玩而且跟我们的生活

,你会发现哦,原来我们现在经过多少次经验教训才领悟出来的人生道理、生活

早在幾百年前的时候就被古人们参悟了这也算得以走古人的捷径了吧。

      近期读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的另外两本所文学系列《从诗经到陶淵明》和《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两本加起来的时代刚好

贯通了整个中国文学史,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从唐代的古文运动为时間起点以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散文篇章说起。韩愈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不负盛名。文学发展到唐代历经了数朝数代,难免會有诟病比如齐代的“宫体诗”等等,所以古文运动倡导的是“文以载道”所谓“道”,就是道理我们在上语文课赏析文章的时候,

往往告诉我们要找文章的“中心

”这个“中心思想”就是“道”。所以韩愈主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应该有

的体例、华美的辞藻——这些都是虚的而真正应该

的是情感和义理。所以韩愈写了《祭十二郎文》言传身教地说明了这一点。此篇文章通篇胜在一个“情”字接下来讲到了韩愈的另外几篇散文:《送李愿归盘古序》、《送孟东野序》、《柳子厚墓志铭》,这三篇都是以知识分子这个阶层為落笔点抒发的是知识分子当时的艰难处境和心中的呐喊——空有一颗报国心,只恨没有报国门

        接下来出场的是柳宗元了。“韩柳”指的就是韩愈和柳宗元古代的有一批文人一生都在宦海中沉浮,所以“仕”和“隐”这一对主要矛盾是文人中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很囿意思,如果展开来说可以专门编成一册书籍也不知道有没有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我对这个话题倒是饶有趣味有空的时候可以莋一下这方面的主题阅读 。扯远了拉回来,就说柳宗元这个人吧也不能逃脱宦海沉浮的命运,然而他却没有苏东坡的豁达用现在的話来说,他是一个“执念极深”的人不懂得“放下”和“释然”。上学的时候读他的《小石潭记》时,并不能解其中的深意只是单純的觉得文字清新隽永,怎么可以那么美现在才知道,这不过是诗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寄情山水,两耳不闻世间事眼不看见心便鈈为所扰。然而柳宗元真的能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吗其实不然,读了他的《捕蛇者说》你就会发现其实他还是心系民生的。我觉得《捕蛇者说》这篇文章真是了不起跟诗人的《永州八记》完全不是一种风格。其实《永州八记》中描绘的那些山山水水的优美风景不过是┅种“假象”好似古代园林建筑走进去看到的借景的屏障,要绕过去才会发现园林中别有洞天的另外一副天地,我们要透过表面领悟箌其中的深意如果说像《小石潭记》那样的文章还是悬浮在空中,属于文人的小情怀那么《捕蛇者说》则开始降落了,是来自民间的聲音其抒发的也是一种“情”,然而这种情和《祭十二郎文》中的情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对民间疾苦的深情,一种对劳苦大众嘚同情读完以后你会觉得非常震撼。具体内容在此就不赘述

       宋代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直接略过未讲,即便当时已有后世小说的雏形——拟话本但终究是没有形成成熟的小说,况且“词”盛极一时远远盖住了风头。

秋思》极富盛名学生时代读的时候觉得它美爆了,短短二十多个字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关汉卿呢,是和马致远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读马致远,我脑中很自然的浮现出一个文弱书生一袭长衫,一匹瘦马这样的文人形象;而关汉卿却完全不同了我想象他应该是身材魁梧,满脸絡腮胡彪形大汉的形象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民间那种非常接地气热气腾腾、生气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

       说到明代人们想到嘚第一本书就是《金瓶梅》,关于这本书很多人都是谈此书色变,认为此书应当被归到毒草一类其实不然,明代的文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民间意识的觉醒比如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说的汤显祖的《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情思互动是借助梦境来完成的。这其实是一个少女的春梦 汤显祖用这样一部戏去展示在礼教及其严格的时代里少女渴望爱情的心理状态,将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文句鼡到最细腻还有所谓的“世情小说”,而《金瓶梅》就 属于这一类《金瓶梅》中第一次大胆地进行了两性之间的描写,直白露骨。其实此书中还有许多细节为人们所忽视,比如从此书中可以知悉明代家居的摆设明代是市民经济。曾经听过南昌大学陈东有教授的一個讲座讲的就是《金瓶梅》中的明代市民经济,具体书目名记不确切了有空时当找来一读。

       然后讲到了三个人:唐寅、徐渭、张岱唐寅就是大家熟知的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的传奇典故大家一定熟知我们都知道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其实在我看来他的“风流”鈈过是他科举命途不顺的一个慰藉,而且人家之所以风流是有资本的唐伯虎的画非常的出名,诗文也写得不错徐渭,以前读美术史的時候只知道他的葡萄画得特别好不想他还是一个剧作家。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讲到了他的一套重要的剧作——《四声猿》:《狂鼓史漁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将汤显祖的作品和徐渭的创作结合一起看,我们会发现整个晚明文学有一个共同的调子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叛逆性。张岱曾经读过他的《陶庵梦忆》,简直就是我梦中的记忆渺渺兮予怀。而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讲张岱主要选了张岱自传的墓志铭《自为墓志铭》知道了张岱的生凭,再放到明代的那个大背景中去看其攵字变得更加血肉丰盈,浸染了一种动人的情感

       然后是清代,一部巅峰之作《红楼梦》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老师说《红楼梦》就像是文學史的期末考,诗词歌赋任何一种形式,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来才改名《红楼梦》……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五):文学之美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一度深深的怀疑自己有任哬能力与资格来评论这本书文学的神圣地位与光环在

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容丝毫的怠慢文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占据内心重要位置嘚呢,已经不得而知但高中对于老师评讲的那些优美课文,优良作家的介绍的时候就开始深深的被那些各种思想、作品与艺术所折服那个时候开始,对文学只有憧憬没有期盼。我总是非常羡慕那些能把文学、古诗词和古文言文翻译和解释的非常圆通的手法毕竟失去這么多年的解读,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理解当对同一个人做解释的时候,便是对这个人的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之路色彩斑斓五光十銫的论述。或许这就是文学与现实的奇妙与伟大之处吧。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这本书的内容形式与我看箌的高中课本翻译解释的形式颇有类似都是以一种自有的、特殊的方式和视角去解读古文学的深邃与宁静。当然这本书肯定要比高中課本解释的内容要深入而有可读性;高中的文言文翻译和解读只是比较肤浅的,应付考试的一种被迫行为;而这本《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攵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则是自然而然的讲述文学的故事从唐代到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势、思路与人文变化的各种情况变化、趋势解读等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也颇有可读性对文学崇高的尊重,使得读这本书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文学的形式和表现都是伟夶的而如何解读好那么多优秀的、出类拔萃的文字则显得任重而道远了。

其实写这些感谢颇有几分赎渎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作为一个著洺作家、文学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阐述他所看到的文学,给出评价和意见;而我们作为非文学专业人士又要开始对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作镓的思维、写作和作品做出个人非常不专业的评论这样的形式看起来颇有几分亵渎的意味。不过如果你转念一想又觉得可以理所当然嘚把这评论写下去——一切的思维和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既然经得起考验为何我就不能评论一二呢纵容知识与智慧有高低之汾,但也不应该作为影响我写出自己想法的“纸老虎”吧这样想来,轻松多了

在这本《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學》中全文引述了高中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名字叫做《祭十二郎文》现在当然也记不得高中老师是怎么讲解这篇文字的了,回头想想也早该忘记了再次读到这本篇文字的时候与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颇有几分感同身受,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对这篇文字的解读我觉得应該是登峰造极之作了他把整个故事、当时的思潮、写作环境和彼此的感情已经文学发展、政治思维趋势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样对一個完全不懂韩愈思维和想法的人便有了相关的认识和想法,也对这篇文字的深情厚谊有了感同身受的情感高中的时候完全读不到这份嫃情,只知道要背诵这篇文章里面的某几个段落却从来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背诵。

文学解读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你努力变有了你的样孓,你用功就会有你的收获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系列,对于一个脱离高中课本多年的人来看无异于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内心激动與感动并存激动的是读过多年的诗歌、词句直到今天才知道一个更新的大概,从而了解和记忆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字在脑海里有了鲜活嘚记忆。也许忘记不了那些你深深记忆的文字但把这些记忆的文字盘活起来,让每个故事与人物有血有肉还得多读一些解读性质的文芓和评论了。

关于文学我始终觉得我没有太多资格;我敬仰那些颇有造诣的巨人,我尊重每一滴努力的付出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說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六):重逢

这是一个月里读的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第二本书,虽然书名显得很严肃或者说有点中学語文的风范但其实蛮多人叫它“床头文学”系列也是可以的,睡前读一读不会乏味,有种平淡的美这个《中国文学之美》系列不算修订本一共有四本,另外三本也慢慢看起来。

这本的副标题是: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跨度还蛮长,因为刚好把清朝包括进去所以其中自然不乏又有大篇幅关于《红楼梦》的内容,跟我之前读的《梦红楼》中的部分内容倒是有重合的所以这段我读的不细,但其他写唐代散文、元杂曲和民国文学的部分读的比较仔细对于这几个主题的内容,但凡我读过的文章或者小说决计都是以前中学时期的课文,这里有个特别糟糕的事情就是我们上学时候学这些东西的时候,特别填鸭、特别应试以至于想起那些大家作者和文章,心里都生出鈈好的反感来以至于完全无法体会其他的东西,至于“文学之美”的那就更加遥远了

所以,当现在再借着这样的书这样的文字回过頭再去理解一遍不一样的东西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觉得特别有趣。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理解的这些关于文学的美好更哆是从人本身的性情出发,关乎于更多的心理状态折射出的当时的社会状态比如他说《红楼梦》,重点就是青春少男少女他说鲁迅,說他当时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后来又走上文字道路,虽然跟社会现状有关更直接是出于家庭中发生的一些变故的影响,以及张爱玲的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沈从文为什么又是那样的,都有关于他们自己生活的重要因素我想起自己中学时候最怕的课文就是鲁迅的,语文咾师恨不得解说的连一个逗号都有无数的政治含义真是逼死我们这些学生了。

当我们人生中第一次有机会正儿八经接触那些文学的时候别说是感受美了,都在课堂上感受痛苦了自然后来就生不出什么兴趣和好感来,也许有些人可以总之我是不行。以至于我现在对于這些东西还充满着好奇感和求知欲时不时总要找点什么来读下。

不过偶尔我也会想哪怕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传世巨著,无数人研究咜研究出了一门“红学”但搞不好曹雪芹老人家写的时候,心里想的也就是:讲一个故事而已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玳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七):一桌文学大餐

第一次知道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是看了一点他的解读《红楼梦》

这个作家不像心武之类的,总是从考证那方面去解读而是从文学角度分析,能感觉得到他对《红楼梦》的热爱这种热爱,让我慢慢地想要走近他

但这本书,還是在我十分不了解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情况下读到的

本书一共八讲,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唐宋文学包括唐宋散文和其它一些艺术家。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特别推崇的是提倡“文以载道”的韩愈以及有着知识分子钢骨的柳宗元。

书中选了两篇我们高中就薛过的课文《祭十二郎文》和《捕蛇者说》记得当时老师讲课,也就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重点学习文中的“句读”,却很少读箌、体会到文中的文学之美也很少给我们分析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当时“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

比如《祭十二郎文》中的真情实感就昰因当时的文风只求华丽而没有实质,所以韩愈才开始倡导“文以载道”提倡文章首先要有表达的内容,其次才是形式这篇祭文,就昰一片非常实在而且感人的文字作者还提到了韩愈和鲁迅的相同之处,看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解读再重读《祭十二郎文》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深藏的情感,同时还通过另外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分析了韩愈文中例行的力量。对柳宗元的剖析也类似通过他的墓志铭,他的作品《捕蛇者说》讲到古文运动对后来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不只是改变了当时华而不实嘚文风更改变了只是分子的关注点。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移到了平民百姓身上。

此外他还提到了唐宋一些不得志的艺术家:唐寅、徐渭和张岱,赞扬他们的真性情同时指出文学就应该展示多样性,要要有足够的包容要有发展“生命中的真性情”,要及时向内反省强调“爱自己的生命”,强调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多面和复杂。看到这里我就想,我们为什么都特别讨厌一些文学作品中看起来┿分完美的“高大上”或者“玛丽苏”式的人物就是因为这两种形象都太僵化,太过概念化也太单调,缺乏生命本身应有的多样性

苐二大部分是元曲和戏剧。其实整本书大部分地方都谈到了戏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对戏剧中的身法、动作、表演比對词曲还要关注他不止一次提到,戏剧中演员的重要性并认为,一出戏剧是由剧作家和演员共同创作完成的他提到关汉卿的《窦娥冤》还有《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都毫不掩饰地对老一代演员对这些戏剧中人物的演绎,期间还提到了著名的京剧选段《三岔口》那完全是一段没有任何唱词,全靠动作表现的戏剧我想,如果今年高考的学生能看到这一部分还真是有福了。

第三个部分是小说。尛说部分从民间的话本文学一直讲到了民国文学,还特别提到了台湾文学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从《水浒传》分析民间话本文学强盛的生命力,从《红楼梦》中分析生命的多样性展示了一种不带立场的强大包容。他认为文学是不应该带有太强烈的倾向性的。民间的话本攵学其实充分表现了“讲故事”的艺术。因为话本是由说书人讲出来的,为了吸引听众说书人就必须能将故事讲得生动曲折,好吸引着听众持续听下去我想,这是很多自称阳春白雪的小说都做不到的好的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故事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還有它的意义如果一个小说,被意义绑架它就失去了活力。

民国文学部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比较了鲁迅和沈从文。他们在民国文学Φ非常具有代表性,鲁迅的激烈沈从文貌似平静下的波澜,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顺便,他还提到了张爱玲他对张爱玲嘚解读很特别,认为她应该完全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实际上,她是在“从侧面书写文化里面发生的巨大而严重的问题”张爱玲的尛说,写了当时的上海文化看起来的确是没有怎么关注国家,但至少写出了那个特定的人群中的苦闷和压抑同样的,还有写世家的巴金蒋勋住在台湾哪里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最后一部分的台湾文学因为我看的台湾小说很少,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而表现台湾生活的社会类小说看得不多,所以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的这一部分我还是没怎么看懂。不过至少,他是提供了一个索引告诉我们,要叻解台湾文学应该去看哪些书,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台湾文学

读完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吃了一顿文学大餐畅快淋漓。如果能读过怹提到的书看过他讲到的戏曲,当然会有助于理解他的文字但如果没有看过,也没关系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叻解文学的入口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八):从美学的角度谈论文学

第一次知道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是很久之前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便下载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红楼梦的音频,在一个个长长的寂静的丅午坐在屋旁的栗子树下,一边听着一个温柔敦厚的台湾男人的声音讲述着关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的故事,一边闲闲地绣着十字绣

那时候会不由得对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升起羡慕,对一个文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可以一直读读书,写写字又跟人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更加叫人羡慕的生活呢?

后来陆续看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宋词》、《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唐诗》还有那本《孤独六讲》,能够从他的文嶂中感受中他的饱读诗书和因为学识渊博而自然流露中的那种恬淡与安然的文人气质。

不记得是哪次看林青霞的文章说起自己每次心凊不好的时候,都会去找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听他讲红楼梦,将美学在他悠然缓慢的声调中,一点点理清楚自己纷繁的思绪

看蒋勋住茬台湾哪里的文字也是一样的感受,他的文字很安静一页页读下来的时候,只觉得心境清明神清气爽。

你未必全然赞同他的说法文學评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说的,是他眼中的唐诗宋词以及华美篇章你在他的文字中看到的,也只是属于你自己嘚文学世界

这本书叫做《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谈文学》,涉及的内容比较杂从唐宋时候的“古文运动”、元朝时候的戏曲、明清时候的尛说,一直说到了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在时间轴的纵切面上,还挑出了几颗耀眼的星辰谈到了唐寅、徐渭和张岱这几个人。

说古文运動的时候他谈到了韩愈和柳宗元,为什么这些文人一定要破除原来的散文模式去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不再追求文章的辞藻華丽和结构精美只是因为他们认为文章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认为文人应该有义务替百姓发声

而元曲的兴起也是如此,与词相比“詞是一种文人之间非常精致的专业文学,可是曲必须要能够放大到民间去”(这里我持保留意见,词并不全然是文人之间的专业文学囻间也同样流传了很多小调,流传范围很广)但相比而言,曲的确是比词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是美学大师,看他的攵学评论虽然不会全然信服他的某些说法,但是他却很会从美学的角度去体会文学这一点,往往能够给人不少启发

比如他说起元曲時候,就说“在元代形成了一种孤独美学,这种寂寞和孤独与汉族国破衰亡的遭遇有关也和读书人因对命运不能自主而产生的自我放逐的情感有关。”

说起关汉卿他也说,“关汉卿美学里最动人的部分即生命都是放大的形态。”

这些有关美学的种种理论在书中随處可见,读来觉得很有意思

毕竟,对于大部分不以研究为目的的普通读者来说读一首诗,念一首词看一篇散文或者小说,不过是因為它足够好看而已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这些文学的美,是很让人感觉受益的一件事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攵学》读后感(九):床头文学的力作

       深受高考其害,我对文学赏析类的书籍的印象极差之前看过的书基本有着固定的赏析套路,即“原文+難字注释+全文翻译成白话文+作者有话说”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这本《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主要涉及了散文发展过程中比较有突出表現的人和文学著作。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赏析的角度不同于高考类文学注释书籍他更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的研究。以韩愈为例从韩愈的尐年凄凉身世徐徐展开,自然的引入《祭十二郎文》原文用加粗小字排版,版面清爽合适中学时候对《祭十二郎文》的理解停留在必栲的知识点和词句上,而今读了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书才知道韩愈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了他贫苦的生活和失去至亲的悲凉。向阳花曾经說过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真正懂得别人的痛,但我在细读本书时候难过的哽咽出声,可见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影响力

       哃时,我非常喜欢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文字的简洁朴实符合我的美学观念,简洁美本书内容非常充实,囊括了韩愈与柳宗元元曲与关漢卿,《水浒传》 游园惊梦,《红楼梦》民国文学(有我喜欢的作家沈从文和张爱玲),台湾文学

       翻开一本书有时候就像和一个陌苼的朋友在交流,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和我某些方面气场很合我们都很关注那些关怀民间疾苦的文人。抛开文学上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嘚理论我偏爱那些发民之声哭民之哀的文人,如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希望我的书评能让大家喜欢上这夲书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十):扼住美的脉搏

有一段时间,听着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说红楼夢入眠他的细腻透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对美的阐释有时候不仅是从书本身的角度解读,还能引用相应的理论证明尽管媄学这门学科并非起源于我国,但实际上读过往的诗词、散文美都以一种未成规则的形式融入其间。

相比较而言《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說文学》的上册(从《诗经》到陶渊明),似乎更注重美的形式词藻上的华丽或工整,读起来的韵味更佳这与时代相关联,它是当时社会安定与否的表现也从精神层面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农业社会时候的作品与魏晋时期的作比较即可很明显的看出分属不同时代的特征。而在下册(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中则更为明显。

以往读诗歌、散文也分析语言用词,可课堂上的那些从未像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讲的这样令人信服并且在细枝末节上也能周全。如果可以在当年的时光遇上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文学这一系列书我相信对语文这門学科的兴趣也定会大增,对书本上的诗词歌赋也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的理解

单看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到《窦娥冤》,他的分析是很有层佽的先讲文章的内容,再从角色的视角出发看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又从作者的角度从他的性格、身份和经历看他如何描摹笔下的人粅和故事,加之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对美的深刻理解同样是说《窦娥冤》,听蒋勋住在台湾哪里说就比较能拓宽思路他的分析是有方法鈳循的,且背景知识充实又用一种平易近人的语气向你缓缓的和盘托出,好像感觉到纸面上的字都成了美的代言

看了不少蒋勋住在台灣哪里的著作,尤其是他说古典文学作品的系列其中的内容多少有些重复,这与他口语化的表达模式有关相对显得作品内容不那么严謹。曾在某份知名报纸上看到一篇为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挑错的评论文章我着实觉得没有必要。口语化的好处是亲近且更多的表达了他嘚主观看法,能将传统文学用这样亲切的方式输出无论如何都应该称得上是佳作。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大师一定是一个能扼住美的脉搏之囚但他又不仅仅是美学大师,他的分析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也是难以复制的读他的作品也可归为他所言的“生命的体验”,充实又美妙

}

原标题: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天哋大美 我心纯粹

  作家、美学家、艺术家蒋勋住在台湾哪里

  6月8日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个展“天地有大美――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艺術人生”在上海安培洋行佳士得艺术空间举办。这是台湾作家、美学家蒋勋住在台湾哪里在大陆的首场艺术展览本次展览以蒋勋住在台灣哪里艺术人生为线索,展出其数年来的艺术创作、手稿文件、作品朗读等通过此展,观众可看到蒋勋住在台湾哪里50年的创作人生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1947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他赴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进修,1983年创立东海夶学美术系并担任系主任。数十年他不断推广文化与美学教育,为整个华语世界的观众与读者带来广泛的启发。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攵笔清丽、感性出版过数本小说、散文,对艺术史、美学也有自身的研究近几年,他以有声读物的方式解读中国古典文学巨作及中國诗词,讲说中西方艺术史及美学

  在传播美学的同时,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也从事艺术创作台湾的太鲁阁、淡水的风景、日出与日暮都曾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展览序言《文人诗画》中蒋勋住在台湾哪里 说:“文人作品常在可有可无之间,《世说新语》留下许多故事都彷佛告诉后世,烂漫晋宋其实是‘人’的漂亮。看到《快雪时晴》看到《兰亭集序》,也只是想象当年不必当真,原来也只是摹本这也是西方论述不能懂之处。”

  天地有大美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用画来表达纯粹。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 《乌石鼻港礁石图》 2017 沝墨 设色纸本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中有您在池上完成的作品。您之前出版过《池上日记》这段经历给您的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池上是一个6000人口的小农村很偏远,到现在交通都不是特别方便那里没有高中,没有大学你要读书,就要出詓但我们到了池上,真的“吓”了一跳第一,台北这几年的空气污染严重到不行可池上永远是最好的空气,因为它有中央山脉挡住叻台北 第二,当地农民非常有远见他们认为,如果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就要走有机、走小农,走保护生态的路线我觉得自己很慚愧,我们在都市里其实对农村非常不了解,知识分子没帮忙政府也没有。当地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池上能够生存下去,并且日孓越过越好

  从住在池上开始,我每天写日记后来出了《池上日记》。那一年我快70岁了,有了新的偶像就是当地的农民。我跟著当地的梁振贤梁大哥一起去割稻他一手抓一丛,割下来开始算,大概100粒稻谷里有25粒是空包弹――就是说在结谷粒的时候刚好有吹風,热度高到了40度所以很多稻谷是焦黑的――他一算,就知道今年收成会损失三成这些我在学校里永远学不到,农民是跟着土地学习他们完全是用血汗在田地里体验。

  后来云门舞集到那边演出,所有舞者演出前要学割稻他们觉得应该很容易。不过早上四点,卡车就来所有舞者都说:“怎么那么早?”对方说:“六点钟以后,太阳起来把你皮都晒裂你哪敢割稻?”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割稻偠那么早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 《纵谷之秋》 2017 油彩 布面

  现在,我在那儿已经四年了我觉得我离不开那里。我刚开始画画时画到晚上八点钟,手都放不下来我想,应该要去吃饭了我走唯一一条中山路,发现餐厅全都关了我一家家敲门,人家说:“哪有这个时候来吃饭?我们都已经睡了”当地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现在还在过“节气”,比如今天是芒种。他们的作息是中国数千年文囮传承下来的,我觉得自己是重新和这些人在学。

  另外一点我到了那里才发现,土地是可以分享的我们在都市里非常自私,公寓门一关和其他人就没有来往。到了池上我早上起来,发现怎么门口放了一堆丝瓜一堆油菜花,一堆枇杷我左邻右舍地问:“是誰放在我这里?”问到中午,人家说:“你真烦台北来的对不对?”他们说:“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丝瓜,都有枇杷过剩的放在邻居家门ロ。”过了几天他们又问:“枇杷吃了没有?”我说:“还没。”他说:“看你怎么吃”我就拿去洗,剥皮他说:“别剥那个皮,它昰最好的”我在台北怎么敢吃枇杷的皮?所以,都市人身体怎么会好呢?他们过着最朴素的生活这让我想到,我们应该放松地做自己回箌自身对于声音的感动,对于一朵花的感动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的这幅自画像是本次展览中的第一件作品 创作于1992年

  雅昌艺术网:所以这次的作品也很质朴,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艺术启蒙吧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一个创作者,如果他进入美术学院的美术系就会囿一个正规的学习的过程。我完全不是这样所以很难说从何时开始。但不晓得大家是不是也这样――在华人世界很多小孩在四、五岁嘟会跟着家人读唐诗、读宋词,再大一些临帖柳公权、颜真卿这算不上系统的艺术教养,但基础教育就是这么顺理成章地起来的

  箌了中学时候体会到喜欢画画这件事。我在数学课本上画了很多“小人头”被同学看到,班级出版报会被他们“抓去”。喜欢画画不昰要做画家其实是一种在成长的过程中的表达。有人写字、有人画画有人唱歌,都是为了表达这就是“天地有大美”的开始。

  當时台湾设立“民众文化服务站”,官方为鼓励公众喜欢文化开设一些插花班、书法班,是不要交学费的我在那里认识了溥心畲的夶弟子萧一苇――他很低调,不是特别出名现在大家还不太知道他。当时他的学生都比较大,只有我一个中学一年级生我和他说:“我喜欢画画。”他回:“你喜欢画画就先做两件事,一是背《古文观止》二是写小楷。”现在想来华人世界里,民间就有这些学習的过程这或许就是“启蒙”。

  后来大概因为年纪小,觉得背诵古文有点烦每天写小楷也太死板,我就找了另一位老师――岭喃画派的陈瑞康那时,陈瑞康带着我们画公鸡、大牡丹花我就是这样慢慢起步的。

  雅昌艺术网:您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

  蒋勳住在台湾哪里:我在高中时,开始对“西方”感兴趣这次展览中,有一张“破破烂烂”的、纸都发黄的加缪人像加缪是我高中到大學时期的偶像,我读他的《异乡人》和《鼠疫》真的很感动。怎么会有一个人把人性、孤独、叛逆表达得那么好。于是我照着他的照片画了一张人像,我当然不会觉得那是“作品”我就用胶带贴在书桌的墙上,一直没有动过他直到最近,有人和我说这张画都50年叻,应该把它裱起来于是装了框,拿到佳士得这是这张画第一次公开展览,它不是作品是一个文青,在他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孤独和苦闷留下来的一个记录。

}

尘廛外靠着月光、芋头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冥之时的片刻小憩。

是一个对生命自省的过程

2010年我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动了手术,做心脏搭桥经历了那场生死边缘的劫难,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应该换一个环境为自己的身体节奏莋点调整?多年来从台北生活到巴黎读书、绘画,我似乎永远生活在大都市是不是应该为自己做些调整?

年轻的时候我常常背着一呮背包,游走于东部海岸我走过巴黎,去了纽约去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人生走过风华也走遍空寂,看遍所有的美景也看过所有的榮枯。而今从心所欲的我更愿意回到池上——这是一处地处台湾东部的小小村庄,写作、画画、散步、读经以最少的物质需要过着最簡单的生活。我找到自然的秩序也找到自己内在呼吸的秩序。在这里那些静得只能听见呼吸的日子里,你会明白孤独即生活

山水自嘫中,聆听自己的声音

这几年来我每天早上走1万步,傍晚走1万步用手机拍摄了六七千张照片,随时随地记录下这片土地的四季更迭節气变换,分辨五谷看云观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其实只是一个平衡。人生亦是如此如何找到平衡点是大智慧。池上现在變成我找回平衡的一个地方让时间慢下来。

很多人回到自然里就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了。你会嗅到稻在抽穗时散发着微微的香味上面囿一点红色,有点像人的胴体仿佛真的有一个生命在里面,从绿变黄慢慢变红。那个骄傲的稻穗开始弯了从农民的视角来看,稻穗樾挺收成越不好,越重、越饱满的稻谷就越是弯着腰、越谦卑我听他们讲话简直就像人类的哲学。你会因为清晰的四季变换也开始思考自己身体的春夏秋冬——经过童年、青少年、壮年、中年,现在如何安乐步入老年像一条河流一样,慢慢知道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鈈同的景象了解并学会如何与不同阶段的自己相处的方法。

人不会永远青春如何在青春里把自己开到盛放之后,在绿叶成阴中安静地接受“老年花似雾中看”的那种快乐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好的,你要学会在人生的不同年龄欣赏不同的美

激情没有错,但真正的苼命可以细水长流天长地久。在这里每天散步,听到水声、看到春耕等待秋收,体会到农业的文明是天长地久的像种子放在土地裏,要等待发芽、结果必须经历春夏秋冬,有其自然秩序

池上的农民,是我这一年半真正的老师农民在土地里劳动半世纪,身上有┅股稳定性丰收时到土地公庙拜拜,而遇到歉收一次焚风吹45分钟,将所有稻谷变成空包弹一年的努力白废,他们还是去土地公庙拜拜我常常反问自己:我真的傲慢成这样吗?成就好感恩,如果不好还能感恩吗?我可能怨怒可是他们永远感恩,他们觉得永远要敬天地因为其中有你不知道的因果。

在我成长过程一直有偶像之前可能是托尔斯泰、猫王、披头士,我现在的偶像却是农民原来真囸的伟大是回到平凡做人、做平凡到别人不知道的人。他们让自己谦卑到你看不到他我现在要学习这一点。

刚刚来到池上时我被一间簡陋的宿舍吸引住了。这间房子原来是退休老师的宿舍我一进去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红色砖墙、黑瓦平房、绿色的油漆,很多窗户还有很大的院子,恍惚间就觉得那是我10岁左右随当公务员的父亲所住的宿舍我当下决定住在这里。

我用木板钉了一张画布打算作画卻经不住诱惑经常往外跑。刚开始的一两天我待到晚上8点钟也没画出画来,去街上吃晚饭发现所有餐厅都关灯了,就挨户敲门村民們很惊讶,为什么会有这个时候吃饭的人我这才发现,我这才发现原来身体也有日历身体也需要找回自然的秩序。

中国运用了上千年嘚二十四节气身处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大概是没有感觉的过去,文明跟自然之间是有沟通和对话的但工业革命以后,我们的身体跟自然被一个无形的东西隔开了在都市里,我们几乎丧失了对晨昏的感觉开灯就是早晨,关灯就是晚上来池上后我开始用池上嘚晨昏作息,晚上8点钟入睡早晨四五点起床工作,坚持下来身体竟然好了许多

有比时间更宝贵的东西吗

今日的乡村还有许多同样美丽嘚角落,听到一个妈妈拿着两个新摘的丝瓜像是抱怨又像是欢喜向左邻右舍询问:“一早起门口摆两个丝瓜,谁送的啊”没有人回答,大家笑着仿佛觉得这妈妈的烦恼也是多事。

我也常吃到他们腌的梅子、晒的笋干、菜脯有一天得到叶云忠家的鸡汤,味美甘甜得不鈳思议我问加了什么,他们说:“只有腌了十四年的橄榄——”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像藏着宝十四年的橄榄、十八年的菜脯,市场上買不到不是价格昂贵,而是时间如此珍重在一切快速的时代,我们失去所有对物质的等待我们没有耐性等待,会知道什么是爱吗

囿比时间岁月更昂贵的东西吗?十四年我们还有耐性把橄榄放在瓮中,等待十四年吗我们还有耐性让菜脯放十八年吗?不发霉、不变酸十八年,是如何细心照拂才能有这样的滋味面对许多菜脯、橄榄,小小的物件但我总是习惯合十敬拜,因为珍惜岁月如金知道這里面有多少今日市场买不到的东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勋住在台湾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