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牛涛焊培到底分配中海油招聘是真是假?学管道焊分配中海油招聘月薪12000到底真的假的?

十年百倍――――通胀预期下的中海油服记住今天日,601808报收16.99元;记住十年后的今日以前,601808复权价将达1699元!20世纪70年代的整整十年,是美国通货膨胀失落的十年,但其石油服务公司的股票增长了20多倍。而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可能是世界失落的十年,中海油服601808会增长多少倍?把每个月工资的50%买入油服吧,五年后你就可以退休啦!10年后可是真正发达啦!    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可能很快结束。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企业以降低资产负债表替代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全球各国为了尽快的复苏经济联手开动印钞机,进而很有可能引发对通货膨胀的担心。目前我们的所有投资决策都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之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中一些投资品种的表现如下:  投资类别
实际总收益率  黄金股 28.0% 20.6% 550.8%  金 条 33.1% 25.7% 年均名义收益率 年均实际收益率  原 油 26.4% 19.0% 469.5%  大型石油公司 14.2% 6.8% 93.1%  独立石油生产商 19.2% 11.8% 205.1%  石油服务公司 31.0% 23.6% 732.1%  标准普尔500指数股 5.9% -1.5% -14%  现金 6.3% -1.1% -10.5%  债券 5.5% -1.9% -17.5%     上述资料来源于(美)斯蒂芬•李柏博士《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  从斯蒂芬的统计不难看出,如果发生滞账,最赚钱的投资品种除购买金条和黄金股之外,应该是石油服务型公司。  通货膨胀时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时期,当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候,商业界人士对于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而且对未来的发展计划充满了信心。个人投资者对自己未来的投资收益也同样充满期待。但是,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未来的物价会有多高,因此投资者对于高价购买股票往往会持谨慎的态度,股票的价格收益比将会下降。  其次,收益增长包括实际增长和通货膨胀增长两个方面。实际增长来自于企业实力的真实扩张,比如新产品的开发、新店铺的开张,或者更大的市场分额、更高的效率等。而通货膨胀则意味者制定更高的价格来弥补更高的成本。  投资者通常不看重通货膨胀的增长,而更看重实际的增长,因为通货膨胀增长适用于所有的公司,而实际增长则以意味者该公司具有良好的管理。  如果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那么大多数股票的价格收益比将下降,进而使投资者获得市场收益变得更加困难。而石油服务公司基于原油价格的上涨,油气公司会加大对油气开采的投入而有机会成为杰出的市场领袖。    日,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一只可与中国船舶[600150]相媲美的超大价值股--中海油服(601808)。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全世界目前仅有四家公司和它的业务类似,中国仅此一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其它三家公司的前身也都是军工背景,目前也都是政府参股。它的员工构成和资产状况,都能充分体现它是一个实质性高科技密集型企业.博士和硕士学位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8.6[%],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71.33[%];他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工具涉及航天、军事的高科技领域,卫星遥感技术、激光制导技术、纳米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几乎所有高尖端技术都能在他的服务中找到身影。他的有些技术被各国都列为高度控制技术,拒绝商业输出。他的盈利能力更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下属各公司,其中产值和利润最高、盈利最大的就是中海油服(1808),他的盈利能力几乎可以说是暴利,他的人均产值可以高达72.54万元/每年,利润率更是高达47.22[%];而且每年业务还在继续扩张阶段。    中海油服(601808)主营业务涵盖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以及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拥有40多年的海上油田服务经验,并已成功拓展部分陆上油田技术服务。自2001年成立以来,COSL先后在香港、美国两地上市,以优良的业绩、规范的公司治理赢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2005年-2007年连续3年被标准普尔选为全球最具投资潜力的三十支股票之一。五年来,它与中国经济共成长,以和谐、科学的发展方式,践行了中国油田服务工业的强国梦想。公司前身是于日注册成立的原油服公司,2002年9月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同年11月公开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04年3月公司股票以一级美国存托凭证方式在美国柜台市场进行交易。日回归A股。    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中海油服本身的优势,而是从各大集团资金配置的角度来分析,从基本面来看,中海油服会成为各大基金公司及大资金的配置对象。从各大券商的研究预测来看,此股当前的合理价在20--36元之间,平均价为28元。我们可以看看中海油服在香港上市的表现:中海油服于日在香港挂牌上市,挂牌首日,招股价为每股1.68港元的中海油服开盘即以1.80港元显示出新股活力,最终以1.89港元报收,当天上涨12.5[%],成为当天香港联交所成交量最大的一只股票.这是2001年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最成功的股票。而从2002年的首日收盘价1.89港元到现在的收盘价16.1港元,用了不到5年上涨了751[%],二级市场股价年复合上升率为53.5[%],是远远跑赢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的。而今年至今累升195[%],大幅跑赢国企指数及恒指100[%]及130[%]。其净利润在2003年到2006年的4年时间也保持了52.8[%]的年复合增长率。中海油服在A股的发行价为13.48元,远远高出当初1。68港元的招股价。  中海油服已经拥有40多年的海上油田服务经验,是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上市公司,业务涉及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可以说,在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个业务领域,中海油服都已成为中国近海油田服务市场的主导者,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且也正在成为国际油田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目前中海油服的服务作业领域除中国海域外,已延伸至东南亚、澳大利亚、美洲、中东、非洲沿海和欧洲沿海等世界其他地区。    相对于陆地油气,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起步晚,潜在资源储量大,未来勘探空间广阔.这片蔚蓝色的海域将是我国未来能源保障的希望所在,这片海域同时也是中海油服的主要作业区域,在这一领域拥有垄断地位的中海油服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控股股东中海油总公司是中国海上勘探开发规模最大的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公司之一。部分境外油气公司,也通过与中海油订立的产品分成合同,在中国近海作业。控股股东的行业地位将支持中海油服未来市场的拓展和垄断地位的保持。    全球油田服务行业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全球领先的油田服务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巴顿和贝克休斯,每年营运收入都在100-2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相比之下,2006年COSL实现营运收入65亿人民币,今年预计达到87亿人民币,与国际巨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要看到,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中海油服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国际同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中海油服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油田服务商。    另有消息说,这次中海油服(1808)回归A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深海技术服务领域,以前他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浅海一带。这次募集资金主要为扩展它的服务领域,争取把业务继续向海外扩张。还有......    比中国船舶还牛的超级大牛股=中海油服(1808)    有什么样的行业龙头就造就什么样的牛股!    我国陆上石油开采已接近极限,海上石油开采才开始,前景无限,要不油服也不会被标准普尔评为全球最具潜力的30个股票之一。    垄断海洋石油勘探第一股!中国第一,亚洲最大,世界前三甲,这样的股票都不买,还买什么呢?    世界最大的海洋油田服务公司股价300多美元(合人民币2265元),中海油服(1808)-------未来的世界龙头公司-----难道它的估值还不到15美元(100元人民币)吗?-----!大胆预测:用不上十年时间,中国油服(1808)会成为中国第一只过1000元人民币的股票!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然硕果!只有未来的能源霸主,才能登上股王的宝座=====中国第一高价股中海油服(1808)!  什么是大黑马?就是90[%]的人都不敢骑能涨的让人不敢相信---目瞪口呆,望尘莫及,后悔不已...    大多数人敢买敢捂,大主力赚什么钱,我们看懂的赚什么钱!------像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一样涨40倍时,什么机构,散户都来抢筹了!这就是人的本性:贪婪,恐惧和后悔!永远不会改变!这也是股市大波浪周期循环规律的根源!-------    绝世珍品,受到全市场极度关注的情况下,才会形成短线井喷超级能量的汇聚!从金融行为学角度看,基本符合高举高打,形成超级大黑马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这是大黑马启动前的最佳买点!,重磅出击,必有惊人回报!    再说小散不敢买35元以上的高价股,买入1808的都是股市赚大钱的长线高手,他们根本不在乎短期波动,甚至远离股市不看盘!世界股王巴菲特的名言:你买入一只未来潜力大牛股不想拥有10年,你就不要拥有10分钟!---------    从(1)世界能源战略性,    (2)行业垄断性,    (3)陆海两栖勘探唯一性,    (4)世界级龙头公司,    (5)股本结构(中小盘),    (6)未来业绩高成长性看,    中国油服(601808)必将取代中国船舶(600150)成为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    不管散户唱多,唱空,超级大主力是不看你股吧如何说的,所以,股吧迷也不要自做多情,自己吓唬自己,又吓唬不懂股票的新手!    日后,中海油服(601808)最有可能的三种走势:    1.招商轮船(601872)走势=连续涨停,边吃货边拉升!    2.西部矿业(601168)走势=低开高走,边吃货边洗盘!一周后井喷拉升!    3.中海发展(600026)走势=横盘两周,井喷爆发,连续7个涨停板!    总之,无论那种走势[[中海油服]]必有惊人表现!    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比较    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同属于中海洋总公司,同样是海上油田工程和服务业,大的故事背景都是一样的,即投资主题都是在中国近海油田工程和服务业占据垄断地位,受益于国际海洋油田服务行业进入景气阶段和中国海洋石油快速开发。主营业务上有所不同,中海油服的主要业务是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以及物探勘察服务,在中国近海钻井市场拥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居绝对主导地位,其他三块业务分别占中国近海份额为60%、70%、80%。海油工程是一个集海洋工程研究设计、建造、安装、海底管道铺设、海洋平台维修和海洋工程科技开发为一身的总承包公司。公司组块、导管架建造安装工程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85%左右,海上安装业务市场占有率90%以上,海底管线铺设工程业务国内市场占有率90%左右。  但盈利模式的不同使得两者在行业景气周期的不同阶段受益程度不同。中海油服的主要盈利板业务-钻井服务签订的大部分钻井业务是以一个油气井或一组独立的油气井作业并收取定额的日费率来订立有期合同(所谓的合同钻井),总包业务很少。这样在一个景气程度往上走钻井费率不断攀升的行业中,当中海油服完成一个有期合同以后,就可以重新签订一个费率更高的合同,而且,从06年的数据来看,平均钻一口井的时间为22天,也就是说调整价格的日期很短。这样在一个景气不断上升的时候,中海油服的毛利会不断的上升(船舶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也有类似的特性)。而对于海油工程来说,由于它是一个总包商,报价的方式是成本加成的方法,并且工期比较长,在行业景气往上走的情况下,其价格调整较慢,受益程度相对有限。中海油服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从05年的23%有望上升到今年的31%,而海油工程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基本保持在20%,所以从盈利模式来看,由于中海油服能较快的调整服务的价格,而海油工程由于其总包模式,价格调整很慢,并受到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制约,在行业景气往上走的时候,中海油服的增长能收到两个因素的拉大:收入扩大和毛利上升,而海油工程的增长则只能通过收入扩大的方式来实现。中海油服更受益于景气周期。当然在景气周期往下走的时候,海油工程的业绩更稳定。    本人就在油服,上市的时候我在海上,那时候还没有入市呢,但也想买(可不只我一个,很多员工都想买)。    中国近海的油井是谁打的?除了岸边上的滩海油田,都是油服干的,绝对的垄断!一条钻井船一天的日费就接近一百万人民币,一个油田要开发,先要勘探---油服干;然后打探井---油服干;生产井---油服干;修井---油服干。这里面还包括几乎所有的服务----拖轮服务(海上出租车);泥浆(很贵的哦,贵的泥浆可以和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比价格,我曾往海里放过几方,泥浆的差点跟我急了,呵呵);综合录井;定向井;试油;下套管;测井;固井等等等等-----。总之,油服的业务几乎覆盖了海上油田开发的全过程。全国只此一家,想开发海上油田吗?别无选择,有网友想说了,雇国外的公司干!但是目前的石油行情大家都知道,现在各大服务公司的业务都爆满,从国外拖一条钻井船到中国作业,价格远远高于油服不说,光拖航费用恐怕就要上亿!目前油服给海洋石油总公司打井都是内部价格,国际市场上价格更高!而且油服的服务和水平可不低,可不是那种娇生惯养长大的公司。我们这些员工工作的很卖力,在我们这里不讲什么职称啊等等老国企看重的一些指标,只看一样----你能不能把或搞定!这里不养懒人,也几乎没有闲人。别的不说,请大家对比一下,中石油多少人?中石化多少人?那么中海油呢?不错,中海油产量最小,那么人均产量呢?中海油很早就跟国际石油公司合作打交道(油服是其子公司,油服01年成立时就是将海油的几家专业公司捆绑在一起,使油服具备综合服务的能力),连最基层的员工都在学习外语。    油服的发展非常快,快到我们员工都觉得太快了。公司在狂造船、招人、培训,明年上半年又一艘自升式钻井平船(平台)---海洋石油942,要出厂开始作业。海洋石油941市06年出厂的,当年见效益,而国际上同类钻井船出厂以后根本达不到这么快的速度,圣达非有一条船,船型一样的,出厂以后陆陆续续的调试了很久很久。941和942的装备是国际一线装备,一个字:牛!一个平台造价10亿左右人民币,试问,有多少企业能值这个数?而员工很少,一个平台不足100人,平台可是24小时不停作业的。人员分四班,两班上班两班在家休息。我没权限发图片,要不就发机张给大家看看了。此外,我们公司还要建4艘350英尺(作业水深)的钻井平台,还有两条专门在渤海作业的平台。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深海:下一桶石油来源地     也许你不知道所消费的石油产品来自哪个油田,但你一定关心今后哪里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石油资源,因为这将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继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人类的下一桶石油,将来自哪里?       为寻找新的油气资源,多个国家制定了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计划,并研制多种型号的深海平台和生产设施,带动了大批深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从2002年到2006年,世界新开发的深海油田达到100个,建成150座浮式生产平台,深海油气产量不断增加。       过去几年,全球近一半的新增油气储量来自深海。英国石油公司高级能源金融工程师杨晓卓作了一个简单统计,2007年巴西、安哥拉、尼日利亚及墨西哥湾深海石油产量在全球生产量中比重越来越大,深海开发已在世界石油生产中占一席之地。       世界海洋油气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墨西哥湾、巴西海域、西非几内亚湾、北海波斯湾和中国南海、澳大利亚沿海、美国阿拉斯加。       世界深海石油勘探开发热潮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海洋油气开发水深不断增加。上世纪70年代,世界海洋油气开发水深在100米以内,目前,世界浮式生产平台最大水深达到1920米,预计到2010年,海洋石油作业水深将达到3000米以上。       “新增油气储量主要来自深海的局面可能持续20至30年。”前不久,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在一次会议中这样表示。目前,世界深海探明储量已达440亿桶油当量,未发现的潜在资源量有1000亿桶油当量。世界深海油气报告资料显示,深海是未来44%世界油气总储量的来源区,而目前仅占3%,因此深海油气资源潜力非常巨大。       在世界深海油气地图中,中国占据一席之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海域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立方米。中国南海被称作“第二个波斯湾”。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自营勘探开发,上世纪80年代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几十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巨大进步,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专业配套齐全的管理和技术体系。目前,国内海洋油气开发水深达到330米,已具备了3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田自主开发能力,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米水深内近海海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缺乏深海项目经验和技术专长。       面对全球深海投资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深海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007年,“南海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装备”成为我国“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之一。此项目将为我国水深300至3000米深海大中型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几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公司大力推动海洋战略。中国海油副总经理武广齐表示,中国海油目前已设立了深海实验室,取得初步成果。       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建言献策。车长波建议,我国应该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开展勘探开发战略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提出,我国应从政策引导的角度出发,制定产业政策,发展深海工程产业,将中国建成未来世界深海技术产业的中心。       处于发展期的我国深海石油勘探开发,任重道远。   目前,深水和超深水海域的油气资源,正成为美国、英国、挪威、巴西等国竞相开发的热点。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几年来,世界诸强对海洋的开发、争夺和控制的特点已初现端倪,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向深海进军。这一轮看不见的“深海暗战”虽似风平浪静,却暗藏杀机,并将对未来全球政治格局、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控制深海对打赢陆战、空战,甚至太空战也将有决定性的意义。许你不知道所消费的石油产品来自哪个油田,但你一定关心今后哪里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石油资源,因为这将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继而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那么人类的下一桶石油,将来自哪里?   
深海已成世界各国能源争夺的新阵地   
古罗马开始,人类就开始关注海洋这片蔚蓝色的水域。为了生存,数个帝国的“蓝色圈地”运动几乎从未停止,然而数十个世纪过去了,海底却一直沉睡着。当历史的车轮跨入19世纪,人们才开始把想象的空间延伸到无法触及的海洋深处。科学家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海底图画”:4万千米长的大洋中脊首尾相接,无数金属硫化物“黑烟囱”堆积成了海底矿床,广袤的海底盆地分布着大量金属结壳,那里是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资本家看到了财富。深海石油及海底表面各种结核矿物的储量,足以使地球上的工厂运转数个世纪。2010年进行商业性开采,或许早已成了一些跨国公司的目标。军事家抓住了机遇。谁先抢夺深海,谁就会在未来的海战中赢得主动,同时对陆地和太空形成强力的威慑和制约。政治家的眼里无疑是权力。占据地球表面积近一半的国际海底区域,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然而这最后一片“未被占有”的区域,至今只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也许再过几年,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强国对于某些特定地点的深海争夺,就将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这些具有特别意义的深海海床遍布四大洋,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它们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诸如此类。   
其实,早有科学家预测,深海,这片迄今为止人类知之最少的“科学盲区”,将成为继太空之后下一个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地域。而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不断开拓新的疆界,历来是各国、各民族夺取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获取新的能源、资源、夺取对其他国家军事战略优势的重要途径。16世纪前后的海洋大开发,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一些欧洲中小海洋国家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它们的舰队夺取了海洋这个新空间的控制权,彻底打败了亚太、美洲地区许多历史悠久的封建帝国,成为全球新霸主。历史的经验证明,谁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谁就能踏上富国强民的快车道,更改自己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按照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1/3。目前,我国的海洋油气勘探主要是在浅水区(水深400米以内),其可动用的后备石油资源已明显不足。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中,约有360亿吨石油资源量,而且大部分蕴藏在中深水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替代能源的“可燃冰”。其中,我国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带之一。南海石油地质储量约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号称全球“第二个波斯湾”。我国近海10个主要含油气盆地,其面积有97.3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的潜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资源量的26%和27%。深海油气开发之难深海石油作业已经被认为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前沿阵地,在墨西哥湾、巴西以及西非等地,深海石油开发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在我国,由于深海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使得我国的深海油气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海平面以上的陆地平均高度为840米,而海洋深度的平均值却高达3730米,其中,1000米~3000米的占12.88%,水深在6000米以上的占1.38%,绝大多数是3000米~6000米水深,它占到海洋面积的73.83%。   
而在油气勘探领域,400米以下水域为常规水深作业,400米~1500米水深为深水作业,大于1500米则为超深水作业。与大陆架和陆上勘探钻井作业相比,深水作业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海上油田的建成成本约为陆上的3~5倍),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系统工程。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洋油气开发难度亦随之骤增。所以,必须使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械、现代环保和防腐蚀技术等综合科技,解决深海石油开发所遇到的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运输等一系列难题。深海油气开发装备是否先进,直接决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尽管我国在一些比较先进的油气工程装备方面已实现国产化,但绝大部分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别人手里,国内厂商基本停留在钻采平台的制造上相关配套技术滞后,设备绝大多数由国外建造配套,严重制约了海洋油气的规模开发。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米水深以下的近海海域,尚不具备超过500米深水作业的能力,深海油气的规模开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深海油气开发之探海洋油气开发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风险和高回报等特点,国外石油公司多采用国际合作、联合经营的策略,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深海石油的国际化运作是世界石油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市场从运作的对象看,包括上游的勘探开发到下游的运输炼化;从运作的方式上看,包括劳务服务、区块勘探开发和项目承包;从运作的手段上看,可以独资,但更多的是合资;从获得油气产品的渠道看,获得的可以是原油和天然气等。受客观条件限制,近年来我国大陆才开始在珠江口、琼东南等盆地向200米以下的水域探索,并与我国台湾的石油公司合作勘探以深水为主体的台西南盆地。而对南海主体的深水区,还仅仅进行了路线概查和局部地区的地球物理普查。尽管近年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开拓的进程不断加快,海洋油气开发仍然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有关专家认为,未来10~20年内,我国的海洋油气开发将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为主体,采取与国外公司联合开发的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内技术还不成熟,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诸多不确定因素,有效分散风险。据了解,到20世纪末,我国共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家公司签订了近百个石油合同和协议。海上已有多个合作开发的油气田投入生产,部分油气田正在进行开发建设,或者正在进行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久前,中越菲合作区块取得重大进展,开相邻国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先河,对我国能源界来说,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石油发展规划,2004年~2010年间,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国内海洋原油产量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也都重点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海上特别是深海油气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专家认为深海将是下一桶石油来源地   
为寻找新的油气资源,多个国家制定了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计划,并研制多种型号的深海平台和生产设施,带动了大批深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从2002年到2006年,世界新开发的深海油田达到100个,建成150座浮式生产平台,深海油气产量不断增加。过去几年,全球近一半的新增油气储量来自深海。英国石油公司高级能源金融工程师杨晓卓作了一个简单统计,2007年巴西、安哥拉、尼日利亚及墨西哥湾深海石油产量在全球生产量中比重越来越大,深海开发已在世界石油生产中占一席之地。世界海洋油气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墨西哥湾、巴西海域、西非几内亚湾、北海波斯湾和中国南海、澳大利亚沿海、美国阿拉斯加。世界深海石油勘探开发热潮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海洋油气开发水深不断增加。上世纪70年代,世界海洋油气开发水深在100米以内,目前,世界浮式生产平台最大水深达到1920米,预计到2010年,海洋石油作业水深将达到3000米以上。“新增油气储量主要来自深海的局面可能持续20至30年。”前不久,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在一次会议中这样表示。目前,世界深海探明储量已达440亿桶油当量,未发现的潜在资源量有1000亿桶油当量。世界深海油气报告资料显示,深海是未来44%世界油气总储量的来源区,而目前仅占3%,因此深海油气资源潜力非常巨大。在世界深海油气地图中,中国占据一席之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海域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立方米。中国南海被称作“第二个波斯湾”。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自营勘探开发,上世纪80年代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几十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巨大进步,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专业配套齐全的管理和技术体系。目前,国内海洋油气开发水深达到330米,已具备了3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田自主开发能力,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米水深内近海海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缺乏深海项目经验和技术专长。面对全球深海投资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深海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007年,“南海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装备”成为我国“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之一。此项目将为我国水深300至3000米深海大中型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几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公司大力推动海洋战略。中国海油副总经理武广齐表示,中国海油目前已设立了深海实验室,取得初步成果。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建言献策。车长波建议,我国应该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开展勘探开发战略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提出,我国应从政策引导的角度出发,制定产业政策,发展深海工程产业,将中国建成未来世界深海技术产业的中心。从目前形势看,处于发展期的我国深海石油勘探开发,任重而道远。   
下步我国深海油气开发的对策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深海油气开发专家在深海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相关重要问题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寻求适应我国深海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   
深水油气开发设施与浅水油气开发设施不同,其结构大多从固定式转换成浮式,因此开发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深水油气开发在全球不同海域不断地向更深的水域发展,热点地区集中在墨西哥湾、西非海域和巴西Campos盆地三大地区,也称
角地区。目前典型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有:以TLP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以SPAR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以FPSO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以SS或SS-FPS为主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水下井口回接到现有设施工程模式等。由于飓风、台风和南海内波的存在,我国南海的环境条件相当恶劣,在工程设施设计中,要确保结构强度等满足要求。   
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钻采装备是我国进军深海的必要保证   
以深水钻井装置为例,全球只有28家公司有能力从事深水钻井,其中美国公司最多,它们所拥有的深水钻井装置占全球总数的约70%。随着技术的进步,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不断更新换代,额定作业水深和钻深能力相应增大。这两种在建钻井装置的钻深能力分别达到9000米或超过万米,并都采用动力定位方式。目前,国际市场上深水钻井装置供不应求,利用率接近或达到100%,最高日费已突破70万美元。国内的石油公司现在还没有深水钻井装置,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进军深海的步伐,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应对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开发面临巨大挑战,专家建议:   
我国海域辽阔,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亟待开发。南海荔湾3-1气田的重大发现,使在南海找到深水油气田的前景更加广阔,尽快学习、掌握并创新深水油气开发技术,进行适合我国南海特点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的研究,对于尽早自主开发我国深水油气田资源有着重大的意义。深水油气开发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的研究,此次会议的内容虽然广泛,但还希望在今后的技术交流中,能够涉及深水油气集输与流动保障技术、水下ROV控制与作业、水下牵引与连接、深水管线检测监测技术、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安全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促使青年学者对深水采油工程有更系统的研究。专家认为,必须针对我国南海深水的特殊环境条件创新新的平台结构型式,加强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加强结构和设施的检测监测技术研究,进一步开展项目管理和安全风险方面的研究。海洋油气开发是高科技、高投入以及高风险的事业,建设一个中型的海上油田的总投资约在5亿到20亿美元之间,而建设一个大型的海上油田总投资则高达50至100亿美元。因此,在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时,必须要重视“前期科研、技术创新、科学决策以及效益第一”的油气开发行为规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加快、加大对外合作,才能迅速有效地促进南海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生产。    
  唉,假若16.99元人民币买601808放上10年可得100倍,那为什么不用7.65元港币买02883.HK?
  首先咱老百姓没有港元可投资H股,其次AH价差有其历史和现实依据将长期存在,所以面对现实,我们的资产再也经不起折腾,选择601808没错!    形成AH股价差的三大因素      众所周知,香港市场是全球化色彩非常浓厚的成熟市场,而A股市场较成熟市场还差距较大。相比内地大量投资者只能别无选择地投资A股,香港的投资者面临更多选择。“在香港市场上,本地资金的比例还不到总资金的一半,更多的资金是国际资本。”香港盛海基金经理刘恒昌向《证券市场周刊》解释道,“且不用说国际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就是香港本地资金也选择到风险更小的地区进行投资。”      根据分析师的总结,香港和内地市场存在着三点重要不同。      首先就是两地对于资本管制的力度完全不同。相对于内地对于资金的严格管制,国际资金进出香港市场非常方便,这也部分解释了香港市场估值水平不如内地的原因——如果估值过高,国际投资者必然减持香港市场上的股票,造成股价的重新回落。因此,通过某种套利机制来解决H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价差,最终必定是H股市场股价小幅上扬,而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      其次,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对个股和指数进行做空,而内地股市至今连股指期货都未推出。沽空机制对于香港市场估值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用基金经理的话来说,只要出现任何非理性的狂热,都会遭到国际投资者利用沽空工具的打击。      最后就是结算机制上的区别。孙瑜认为,正是因为两地的登记结算机制还没有统一,所以现在谈股市对接还为时过早。据介绍,汇丰控股(0005.HK)当年选择了香港和伦敦两地上市。在两地价差一度超过10%的时候,投资者就成功地通过转托管机制完成了套利和风险转移。也就是说,投资者先在伦敦交易所买入汇丰股票,然后在英国投资委员会注销这些股票,再把股票从伦敦转移到了香港中央结算公司进行登记,这样就可以把伦敦股票成功地转化为了香港股票。转托管机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市场的价差问题。但是这样做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监管部门,需要两地之间的监管部门达成协议。这意味着,要在真正意义上使两地套利交易合法化、制度化,必定还需要官方的首肯。      企业回购套利可能因小失大      近期,一些分析师提出了多种两地套利交易的途径。例如,上市公司本身就可以通过在两个市场分别回购和发行股票来进行套利。对于准备回归A股市场的H股和红筹企业来说,借助两地价差进行套利既可以维持原有的持股比例,还可以充分利用两地的价差进行融资。更重要的是,相关公司股东享有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即在香港市场上增持股票,然后在内地同步减持A股。      不过,对于相关企业来说,现在H股市场的股价并不适合回购。根据香港机构投资者的经验,只要在股价出现对净值的折让时,上市公司才会考虑对股票进行回购。而目前H股和红筹股票都受到内地经济增长的利好消息刺激,股价一路高涨,因此在此时回购违反了香港市场上的操作原则。      并且,无论是香港主板还是创业板,对于公司回购股票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其中包括:一、回购股份必须符合公司章程,也必须事先获得股东的批准;二、若购回股份是根据订明豁免全面要约的方式进行的,则可以有场内和场外(即私人协议)两种交易方式。如属场外形式,则须事先获得至少75%无利益关系的股东批准;三、每月购回股份的最高数额为公司股份上一个月在联交所成交额的25%,每年股份购回总额不可超过该公司股份的10%;四、购回的股票必须全部付清费用,而且必须使用企业利润来购买股票。      刘恒昌还认为,香港市场的不少H股股东,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对于公司从事两地套利交易并不会太感兴趣,“投资者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更希望他们能够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不是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炒作中去。”      对于H股企业来说,在香港上市意味着它们能够和国际投资者进行更多的沟通。如果通过回购减少了在香港市场上的流通股份,它们在国际投资者心中的影响力也就必定急剧下降。期待加快全球化进程的优质企业不太可能为了眼前的小利就放弃香港市场。      激进套利政策将会重创A股      除了公司回购,香港一位分析师认为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套利交易,来平抑两地价差。从目前来看,持这种观点的业内人士大有人在,甚至于香港特首曾荫权也表示支持两地套利交易。      但是从目前看,这样的政策推出将会对A股和H股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如果那样的话,我担心香港市场上的可交易品种会突然少了一半。”孙瑜不无夸张地说道。另一方面,可以预料的是,如果过于激进地引入套利模式,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H股市场的估值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A股股价则会出现跳水下跌。      设想一下,如果在A股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批同源同质,但是价格低廉的股票,可以断言的是,A股市场投资者会毫不犹豫地扑向这些新股票。而原本价格被高估的A股,其投资价值就大大降低。因此,“只要和H股有所关联的股票,都会出现跳水。”德意志银行策略师陈伟恒预测道,“AH股公司在整个中国范围来看都是优质股票,它们的下跌将会对整个市场起到辐射作用。”      改善A股机制,温和减少价差      从全球范围来看,资本市场上不乏在两地、甚至三地同时挂牌上市的企业。但是像A股和H股市场这样大的价差还是非常罕见的。综合国际经验,这样巨大的价差显然是非常态的。不过由于条件的不成熟,H股对于A股的折价还会继续下去。陈伟恒表示,“尽管动手术还不是时候,但我们还是可以修修补补。”      一些分析师认为,为了很好地实现和H股市场的对接,A股市场还需要更多的改进。孙瑜认为,A股市场需要更多地引进做空机制,“当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都在A股市场成为现实之后,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价差也会不断减少。”只有当A股市场成熟起来,才能禁受得起更激烈的考验。      此外,QDII和QFII机制对于减少价差也很有帮助。两个市场在定价和估值方面存在严重分歧的基础是两个市场之间资金和股票很难直接流通。“从目前来看,两地股票进行转托管还暂不可行。”刘恒昌说道,“两地市场的资金流通就非常有意义。”也就是说,QDII和QFII的意义就是在两个彼此分离的市场中起到了沟通的作用。而且根据孙瑜的介绍,ETF基金正在这么干着。      但是目前QDII和QFII的额度尚不足以达到沟通两个市场资金的目的。随着未来额度的扩大,会逐渐修正A股的估值基础,也为两地市场正式对接夯实了基础。  
  在香港才七块多。。。。。
  今天日,A涨2.29%收17.38元,H涨7.06%收8.19港元。  正因为在香港才七八块多,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在20元以下买到601808!
  原油和美元指数是负相的!  贴个网址:  实时黄金,美元,原油、24小时动态分时/日线/月线/分析  http://guba.eastmoney.com/look,1737806.html    尽管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仍然扑朔迷离,但国际原油价格率先摆脱颓势、引领大宗商品逆转的迹象现在看来已经愈发明显。在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大跌之后,国际原油价格目前已连续3个月上涨,毫无悬念地站稳60美元/桶。近期,NYMEX原油的总持仓也自4月中旬出现持续减少后开始增加,这说明多头或正在开始布局接下来更大幅度的上升行情。    支撑油价继续上涨的理由五花八门,但现在让各方看多原油最为&激情飞扬&的因素则是美元终于出现了大幅贬值的雏形。    当前,许多交易员和各国央行对美国国债的兴趣大幅减弱,同时美元的避险货币地位也正逐步丧失。    实际上,美元所面临的几条不利因素,都是奥巴马和伯南克在短期内所难以扭转的,更是确保美国经济安全复苏的关键力量。    利率是货币汇率的一个关键支撑因素,金融学上更是以&利率平价理论&来解释汇率的形成过程。现在美元基准利率接近于零,这将成为交易员做空美元的最大借口。此外,美联储大规模购买资产的计划,以此作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工具,也是美元走弱的重要原因。    加上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困境之中,正如FED坦言,&美国经济处于严重承压状态的时间可能远比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还要长&。    美元之前几个月的强劲表现,更多是受到避险买盘的推动,但目前这种情况已发生改变。未来的恶性通胀风险正在逐渐削弱美国国债的吸引力,东亚以及石油美元各国央行等一些美元最大的支持者,减持美元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还有,去年10月份雷曼兄弟倒闭后流回美元的大规模避险&热钱&目前似乎也开始撤出。    上述的这些因素,再加之积重难返的巨额双赤字,使得美元在未来几年内,再次触及70点甚至更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当然,对于原油来说,基本的供求关系仍是最根本的价格决定因素,地缘政治的巨大不确定性和欧佩克产量的限制成为支撑原油上涨的两大供给面因素。欧佩克将在5月28日再次召开石油峰会,商讨产量的配额问题,可以预期欧佩克成员基本不会再次减产,但一定会要求各成员国更加严格地执行前期的减产规定。这也使得石油的供给面短期内仍将是以趋紧为主。    诚然,原油价格走势是由多空双方大量的相关因素决定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尽管经济复苏的迹象仍然脆弱,石油消费需求也难以随之回升,但在一个主要依赖于金融投机炒作和&讲故事&以维持泡沫化生存的市场里面,只要以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为主要参与者的市场主体,资金流动性和&故事&素材的两大条件具备,拉升石油价格也就成为必然之举。    实际上,在147美元/桶的那一轮疯涨的过程中,国际原油市场透明度极为模糊,华尔街的投机资金恶性作乱,乃至联合操纵油价,是导致石油泡沫急速膨胀的根本原因,供求关系几乎丝毫不能解释80美元/桶以后的油价上涨。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尽管泡沫瞬间破灭,但是原油市场的痼疾依旧,美国政府还未来得及采取任何措施来减少市场的过度投机。这也是今年年内油价可能再次因为投机大涨的基本&保证&。    当然,在一个投机市场中,&疯涨猛跌&是其最终的宿命。或许,只有到原油市场经历多次&过山车&之后,严重干扰了世界经济的稳健运行,届时,政策制定者才会真正考虑如何使得油价维持在一个原油输出国和进口国都能接受的合理水平,增强世界能源的安全。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多管齐下反通胀      肇始于2006年底的本轮通货膨胀,在2008年2月达到8.7%的峰值后现在已经回落到5%以下。一年多来,中国面对通胀压力采取了强硬的反击措施来应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农业政策以及价格控制,多管齐下。目前看来,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恶性通胀的蔓延。      从日开始到日,中国央行已经连续6次加息,将存款基准利率从2.79%拉升至4.14%,贷款基准利率从6.39%拉升至7.47%,加息总幅度和速率都是前几轮通胀时期所未见的。的确,加息是任何国家治理通胀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在需求高涨、经济过热的时候。但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加息的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在“加息难遏制‘中国式通胀’”的小节里,我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近两年经常使用的另外一项政策工具。从日到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9%提高至17.5%的历史最高。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使用无疑会对市场产生紧缩效应,然而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创下新低,由此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需要加以防范;另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正在不断缩减。根据央行公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8年3月末时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为2%,其中四大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低于2%,仅为1.5%和1.3%。所以,当此形势之下,央行在日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就在所难免。      直接收紧信贷是中国央行控制货币的另外一个政策。从控制信贷投放派生货币、降低货币乘数的角度来看,紧信贷有利于减少货币供应,在经济过热时,全面紧缩信贷无疑是有效的。2007年12月份,坊间开始传言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按季度上报新增贷款目标,对信贷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按季度调控,以便有效地针对具体情况出台调控措施,避免每年下半年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控制贷款增速。而且现实的情况是,从2008年1月份开始,事实上已经在按月度调控的方式对信贷投放进行控制。可见,在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之下,央行控制信贷的决心十分坚决。央行通常在每年初确定年度新增贷款目标,比如2007年的信贷目标是2.5万亿,但最终实现了3.63万亿。      但实际上,上面的这些宏观紧缩政策并没有外界宣传的这么严格,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却是“不紧”。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7个月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已经增长了3.1万亿人民币,而整个2007年的增量为2.9万亿,广义货币供给也一直维持在16%以上的高位。这在“中国流动性的泛滥”一节将有详细的论证。      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货币当局打压通胀的另一政策工具。本币升值在理论上可以起到紧缩的效果,也可以抑制通胀。自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20%,但是就在这三年,人民币越升值,通胀越严重。2007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5.13%,但是名义有效汇率仅升值1.63%。二者差距巨大是通货膨胀带来的,也就是国内物价上涨带来实际汇率自然上升。因此,升值对抑制通胀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中国依然在实行直接价格限制的措施。2008年1月,政府宣布“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1月底,全国31省市全部实施了临时价格干预。目前看来,虽然价格管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短期有效、长期扭曲价格机制的做法的后遗症却是极大的。比如,2007年以来的情况是电煤的价格大幅上升。比如浙江绍兴的电煤要820元/吨,广州更高达10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维持电价不变,发电就没有积极性,政府把发电作为政治任务来部署,问题是可以坚持多久?煤与电的矛盾早就存在,本来也要解决,无奈通胀一来,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政府更不敢同意提电价,这势必使电的供不应求更加严重。      整体来看,2008年,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幻,这些冲击使通胀水平不断攀升,又使经济放缓迹象明显。我相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胀高企和增长放缓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基调,宏观调控可能被赋予更多的“灵活性”。
  石油股或呈补偿性上升      2009年5月份股市是寻顶月,但个别股份可以例外,这就是石油股。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石油,赚钱看中海油服!      过去五个月油价由35美元一桶回升至50美元一桶,但全球石油股升幅仍未明显。2008年12月至今油价上升48%,但今年4月底Amex Oil Index 还是跟日接近,这是比较奇怪的事。英国石油公司分析员Christof Ruhl认为,上述情况反映投资界相信油价上升只是因为OPEC减产造成的而非需求上升造成,这样才会出现油价上升而油股不升的现象。不过,如油价进一步上升,例如由50美元升上到60美元,必然刺激石油股作出“补偿性上升”,即可见将来石油股升幅有机会大于油价。      根据IEA 2008年报道,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来自20个大油田,大部分产油已超过50年,并进入衰退期;另外一百多个油田提供全球产油量的50%,未来石油供应愈来愈依赖小油田。自油价由147美元一桶回落后,探油业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起石油供应出现另一短缺期已可预见。今年1月至今,中国已静悄悄地增加战略性存油1720万桶!分析家估计,今年年底油价可见60至70美元一桶。在恶劣经济环境下,一样可以赚钱,主要看你有没眼光和勇气。IEA估计,2010年起全球对石油需求将恢复发展,到2013年起石油供应量将进入零增长……    
  作者:octg 回复日期: 21:31:54    
    首先咱老百姓没有港元可投资H股,其次AH价差有其历史和现实依据将长期存在,所以面对现实,我们的资产再也经不起折腾,选择601808没错!  ------------------------------------------------  有买0股的钱,可以用来买.HK还有多。  AH长期来说,价差肯定会收窄,即使保持目前价差,由于同股同权,同样多的钱买入02883.HK所得分红亦是同样多钱买入601808所得分红的两倍。  哪个是折腾?  虽然我也觉得中海油服可能是个好股,但“十年百倍”如此哗众取宠的论调,既不客观亦可能误人。  所以我拉出港股一说,来批驳阁下的长期持有601808的怪论。阁下一边否定价格不到一半的港股中海油服,一边高唱长期买入601808,其实是自相矛盾。
  最近三年中海油服的财务资料(单位:分)  年度
  每股利润
28.230   每股派息
6.000   净资产(元)
2.157    成长率不错,如果能继续下去,十年十倍是没问题,百倍有点夸张。  H股肯定比A要合算多了。
  回复“作者:生活象看电影”  ----  有买0股的钱,可以用来买.HK还有多。    AH长期来说,价差肯定会收窄,即使保持目前价差,由于同股同权,同样多的钱买入02883.HK所得分红亦是同样多钱买入601808所得分红的两倍。    哪个是折腾?    虽然我也觉得中海油服可能是个好股,但“十年百倍”如此哗众取宠的论调,既不客观亦可能误人。    所以我拉出港股一说,来批驳阁下的长期持有601808的怪论。阁下一边否定价格不到一半的港股中海油服,一边高唱长期买入601808,其实是自相矛盾。  ---------------------  如果有港股直通车或者人民币可以直接兑换港币,会毫不犹豫地买入港股岂止是我,那还有AH价差吗?我看好中海油服不论AH,只是买不到H股02883只好谈A股601808。而在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前,A股仍将相对封闭,AH价差仍将存在,我们也只能买稍微贵点的601808。  ------------------  关于“十年十倍是没问题,百倍有点夸张。”  ------------------    十年十倍仅仅是从基本面成长性出发,而加上通货膨胀因素呢?为拯救金融危机,美联储的印钞机注入了多少流动性?美元含金量从每盎司25美元到1000美元,已经缩水40倍呀!没见过民国的金圆券,听说过当下津巴布韦的25万倍的通货膨胀率吧?在金融危机深不见底的多事之秋,保守估计全球10年10倍的通货膨胀率不为过吧?那么十年百倍的想象应该不是天方夜谭吧?  
  到2019年,十年十倍的通货膨胀将令传统智慧大跌眼镜!  
美国过去六个月M2增长率达到年率14%,已接近过去的最高增长率,但货币流速去年第四季只有1.77倍,估计今年将跌至1.67倍,因为资产价格下跌及失业率不断上升。由于货币流转速度下降,虽然去年第四季上升15.7%,但去年第四季GDP却下降6.3%,刚过去的今年第一季GDP回落6.1%,代表情况继续恶化。伯南克向美国银行体系大量注资,相信可阻止1930年代式的通缩出现,但却不能阻止货币流动速度减慢,令传统智慧即增加货币供应会令CPI上升失效。    IMF在今年4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今年全球经济活动将收缩1.3%(而1月份时仍相信有0.5%增长),而去年仍增长3.75%;并估计美国经济今年第三季才见底;未来楼价仍须回落18%,到2010年才见底。作为普通人的痛苦是,今天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上升,例如超市货品;反之,非生活必需品却在跌价,例如去旅行。    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美国政府负债在四个财政年度后即2013年将上升到占GDP的72%,为1950年战后以来最高。高负债比率不但未能刺激经济繁荣,反而成为日后经济上升的阻力。日本政府负债比率由19年前即1990年的相当于GDP的 50%升到目前的170%,反令日经平均指数在19年内下跌77%,虽然现在日本政府债券息率只有1.5厘。美国政府在年负债由相当于GDP 的16%上升到50%,1941年美国债券息率亦只有1.95厘,但经济仍无法复苏,直到1942年美国政府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同期标普500从1929年到1941年下跌62%。换言之,政府增加负债不但不能刺激经济繁荣,反而阻碍其出现,因为政府占用了资源,令私人机构无法获足够资源发展。良好意愿不一定产生良好后果,希望亦不等于事实。美国经济能否在政府大力干预下繁荣起来?恐怕刚刚相反。有多少次经济大灾难是由政治家的“理想”所造成?1930年的美国胡佛总统、1990年的日本……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亦有太多“理想”。  
  我有点心理阴暗且有点好奇地想知道,楼主自己有无在实践?真的在不断买入中海油服且将一直持有? :)  我今天买入了4000股中海油服,想第一次尝试一下十年十倍(或者楼主说的十年百倍)。十年十倍的股票我发现了很多,准备陆续买入。
  今天的价格比前些时间可是高太多了,不过这个差距对于长时间来说并不是太大。黑马股太难找了,比如去年的比亚迪,非我辈能力所及,只好找白马股。
  中海油服的财务资料是不错,白马股,就是目前价格高了点,而且还有H股牵制,看看海油工程这个股也不错,这几年一直送股,价格也比中海油服低些,都是属于一家公司的,也是垄断行业,业绩方面也是有保障的,决定买点海油工程
  回复楼上:  当然要实践,除了生活必须的现金流,我已把多出来的现金全部换成601808,这是我的底仓长期持有作为养老基金哦,而且以后新增的富裕现金我也会择机换成这个票,但愿我能摸熟她的脾气,能跟上大形势的起起落落,做做波段,这个很难,但错了也不怕,手里有现金心里不慌,就是遇到大盘跌停我的底仓也不会动的。为什么这样?因为我知道美元贬值大趋势确立,未来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的转换会在某个时点瞬间完成,而且将长期存在,治理恶性通胀将是将来世界的重大课题,这个领域将诞生下以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当通货膨胀抢走所有人财富的时候,中海油服却能很好地躲过这个风险,因为她太重要了,以至于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所以无论油价涨跌对她基本没有负面影响,尤其是油价长期上升趋势更是对她的股价火上浇油啊!当前美元已露崩盘端倪,也许美元指数跌破70我们不用等得太久吧?油价已突破66美元大关,三五年内创新高甚至达到200美元一桶也将不是天方夜谭,这种惨烈的大背景下,让中海油服保护所有有缘人吧!
  回复“怡然的梦”:  中海油服市盈率低于海洋工程。  正因为受制于H股所以我们才能买到比海洋工程合算的中海油服,从长期持有角度看,送不送股、除权后价格高低没有影响。很早就喜欢海洋工程,但现在更喜欢更优秀的中海油服,除非基本面突然变坏,我不会改变,并且我们可以在年底来看二者的表现差别。    另:“生活像看电影”你能在今天能买到中海油服?哈哈,恭喜你,你确实生活在幸福的电影世界啦!
  另:“生活像看电影”你能在今天能买到中海油服?哈哈,恭喜你,你确实生活在幸福的电影世界啦!  --------------------------------------  octg兄,看了我前面的讨论,您还如此固执,我... 只能说我没说假话。  
  看了LZ的话真是茅塞顿开,恳请LZ借俺,10年后这个股票要真是涨了10倍的话,我就9倍还你钱;要是涨不到10倍,LZ就歇歇罢了。
  问楼上:佛度有缘人与佛普度众生矛盾吗?  答楼上:我远非佛,亦盼我佛来度。发此帖别无所求,只是不甘95%的股民长期亏钱,就此歇歇,还有好多功夫要练哦......  
  中海油服的估值模型我做了很久,但是我有两点疑问:    第一,中海油服的收入60-70都来自于中海油。增长也受制于中海油。中海油的每桶成本明显高于业界平均成本,只有油价较高才会大规模开发。    第二,购买挪威Alwico后资产负债表变弱。
  答楼上:请看这篇http://news.cippe.net/news/11642.htm  欢迎将您的估值模型贴出来我们学习,也欢迎贴出相关资料。
  个人意见:  1、国际油田投资受金融危机及需求影响,相应油服业务有所萎缩,但中国市场不会,仍将继续增长,并且油价上涨趋势已确立;  2、并购在原油涨价的长期趋势下,优势将逐步显露,支持继续择机海外并购,当然现在时机比当时好。  3、欢迎参加6月3日路演,应争取面向AH股东同步配股,若仅对H股低价配股会摊薄A股利益。  
  说辞很有渲染力,买入容易持有难
  老兄, 我上周五“在幸福的电影世界”买的中海油服比你的中海油服涨得可多多了 :)
   第二,购买挪威Alwico后资产负债表变弱。    资产负债表变弱是什么意思?
  那更要恭喜开有H股账户的“生活像看电影”啦!  H:9.03升6.86%;  A:17.93升3.16%。  港股做空机制可对冲风险,所以表现将更加疯狂:  多头不死跌势不止;空头不死涨势不止,这将演绎的淋漓尽致,港股是国际自由市场,没有两把刷子我等还不敢出海,渠道也不畅。  你能出海买H股,不妨介绍下你是哪个券商,如何开户,资金汇出入安全情况?QDII去年以来都死得很难看,不妨说说你的成绩。
  答wenhenan:  作者:Barrons所说:“购买挪威Alwico后资产负债表变弱。”是指资产负债率从07年的25.3976%提高到了08年的65.0579%,不过一季报已降至64.1050%;经计算,公司的流动、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均有弱势表现,07年末这三项指标为3.38、3.26和25.40,而08年末却变动到0.81、0.75和65.06,偿债风险不得不关注。  根据公司战略来匹配银团资源,同时也在寻求在国外发展的债务渠道,尽量优化公司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公司还要完善负债体系,负债率长期控制在40-50%是比较好的状态。但短期在收购的情况下需要时间缓冲。09年要将中海油服负债率降低到60%以下。  2008年6月份,中海油服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可在12个月内增发不超过已发行的H股总股份20%的H股,因此中海油服2009年有望通过配股改善股权结构,所以后天的路演大家都来关注吧。
      晕,我今天买了中海油服,不过不是看楼主的帖子才买的。今天高开低走,差点被套,幸好没有开盘就追进去。      
      楼主看看明天次股还能涨吗?今天的走势让人怕怕,如果不是最后30分钟拉回开盘价,次股形态就完全走坏了,那我肯定被套了。      
  答楼上:  晕,偶才怕怕哦,此贴仅供长期跟踪交流中海油服投资心得,不作投资参考,更不可能作为短期走势预测依据!我的底仓不关注半年以内的走势,等咱有了钱再考虑修炼波段操作的能力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每个人都应该选中后适合自己的投资思路,买者自负是市场生存原则,愿股友们投资顺利。
  今天刚获利出来,看来明天择机再入
  做为可以胡言乱语的天涯,偶可以负责滴说,这个股票最好不要动。我从来不买自己关联公司的股票。股市中投机的多,哪里有什么价值投资?朋友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几年不用,那你就买吧~个人意见买它还不如买中石油。^_^一笑漂过。
  《保护你的财产免受侵袭: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    作者简介   斯蒂芬·李柏:斯蒂芬·李柏拥有经济学学士、数学硕士以及心理学博士等多个学术头衔。他是在业界享有很高威望的时事通讯杂志——《全面投资人》的编辑,而且还一直担任《华尔街日报》和《福布斯》杂志举办的股票年度评选的终审评委。此前,他曾有5部著作问世。格伦·斯特拉西拥有英语文学、英语话剧以及教育学三个学士学位。他是一位自由财经作家,长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无名湖畔从事写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立足全局,分析深刻,提出了“石油顶峰”、“商品顶峰”、“绝对商品顶峰”等多个全新的观点,更是指出如今发展可替代能源已错失良机。总非常值得阅读。如果我们无法立即正视能源与其它天然资源日益短缺的严重问题。十年之内,这个世界观将会全盘崩解,全球的经济成长将会逐渐停摆,通货膨胀会急速上升到25%,甚至更高。  
  机缘巧合,正当本书准备出版时,美国也恰巧遭遇了金融危机。数日之内,华尔街的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贝尔斯登贝尔斯登(BearStearnsCos?),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与证券交易公司之一,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编者注几近倒闭边缘,在最后时刻才得到美联储的救助;房地美与房利美实际被收归国有;雷曼兄弟覆灭;美国国际集团接受美联储救助;金融界的联邦救市资金达7500亿美元;股票与商品价格大跌……这些引人瞩目的事件的全面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毫无疑问,未来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本书对投资者是否还具有价值?还存在任何对投资者有价值的书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无需修改本书的一词一句,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引用今日的诸多事件,进一步佐证本书的主要观点。我们在书中预测了经济环境动乱和投资者惶然无助的场面。下面,我们将说明为什么本书依然对投资者颇具价值。     
第一,尽管此刻金融机构的混乱状况众人瞩目,可是,驱使我们撰写本书的潜在现实依旧没改变,依旧亟待解决,依旧与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可怕的是,这些现实依旧遭到众人的忽略。书中描述的联系石油和商品的恶性循环不会消失,及时、大规模发展可替代能源的需要仍然刻不容缓,文明的延续仍然受到威胁。倘若这些金融大事件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影响了我们解决以上基本而关键的问题,这无疑将是个悲剧。     
第二,随着金融机构与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潜在现实隐含的危机,即持续的经济动乱最终将引发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投资者而言,了解面临的经济海啸的性质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我们必须很清醒地认识到,如今商品价格暂时暴跌只是为之后价格的暴涨播下种子。原因是,商品价格下跌时,新的关键工程就会因为失去了开展的经济价值而被叫停。可是,随着大量资金史无前例地注入市场,经济跟着回暖,商品需求最终必定也会上扬。结果,商品供应更加短缺,商品价格迅猛反弹。要是当初商品价格没有下跌,短缺的程度还不至于会如此严重。     
换句话说,最近的金融大事件说明,全世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通货紧缩和更高的通货膨胀交替出现的窘境之中。我们将在本书随后几页里为此做出解释。     
第三,在此背景下,我们向你推荐的资产较之于几周之前更值得购买。相应地,错误投资的风险也更加巨大。     
第四,如今的经济崩溃使得我们的预测可以很快得到印证。比方说,我们在书中预测了华尔街的盛世注定衰败。以今日情况看来,我们揣测的未来局势正逐步实现,包括我们预测今后几年投资银行业和法律业会元气大伤,而技能型职业则会大行其道。     
总之,我们认为本书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价值,但是,你也不可只听信我们的一面之词。我们希望你阅读本书,并从中获益。对投资者来说,未来一段时期将极具风险,投资者越是了解自己所面临威胁的潜在本质,就越有可能成为安然度过危机的少数人之一。  
作为本书开头,我们将简单例举3个事实,希望这3个骇人听闻的事实能够刺激你尽快采取行动。事实1: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方兴未艾。全世界66亿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地追逐美国式的高消费生活方式,逐渐将个人的支付能力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事实2:中国与印度平均每1000人拥有25辆车。相比之下,巴西每1000人拥有140辆车,而美国每1000人拥有的车辆超过800辆。     
事实3:伊朗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它的年经济增长达到6%。按照这个速率发展,到2013年,伊朗将从石油输出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为什么世界正迈向灾难?为什么商品短缺迫在眉睫?为什么亡羊补牢已为时已晚?仔细揣摩这3个事实所暗含的意义,你就会恍然大悟。     
美国人长期持有7个令人欣慰却脱离现实的设想。这些不现实的设想即将破灭,事实上,警钟已经敲响。     
这些设想分别是:1?全世界的石油与矿产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就算供应紧缩,我们也无须为供应量而担心。     
2?政府和央行总有能力遏制通货膨胀。     
3?即使经济增长偶尔会遇到障碍,但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促进全球居民不断走向繁荣。     
4?美国今日的财富有深厚的根基,这将使我们一直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5?国家负债问题不大,只要经济够强劲,我们就可以偿清所有债务——总有一天。     
6?所有长期问题都可以靠科技解决。只需要为之投入研发费用就好。     
7?所有短期问题我们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缺乏基础设施?只需修建就好了。利用可替代能源势在必行?只需付诸实践就能达成目标。贸易逆差,政府福利项目筹资等问题解决起来也毫不费力。因此,未雨绸缪没有必要。     
不幸的是,诸如此类的主观臆想纯属无稽之谈。未来10年之内,我们的世界观就会完全被颠覆。世界经济增长会逐渐减速直至停止,而通货膨胀率将会飙升25%甚至更高水平。美国将从后工业社会蜕变回工业社会,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经历巨大而痛苦的变化——这还算是最好的结果,只要我们立即应对能源和资源愈加短缺的问题,不再拖延。     
而坏的结果是,我们的文明可能自身难保。如果采取的措施失当,我们将穷途末路,就像玩老式的弹球机,最后一局玩儿完后,屏幕将炫彩夺目地显示出“游戏结束”几个字。可玩弹球机结束后,你还可以投币继续;然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文明别无选择。     
我们是不是太宿命论了一点?毕竟,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世界末日的谈论与猜测。正因为这样,那些鼓吹世界末日的预言者总是饱受非议。     
我们不是世界末日的预言者,也不是在预测世界末日不可避免——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希望能为世人敲响警钟,避免情况一发不可收拾。对多数人而言,石油愈加短缺、油价愈发高昂无疑是一个重大问题;但实际上,其他所有商品也极度短缺。审视今日的世界,我们发现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相当棘手,其复杂程度远超过众人的想象。未来的各个方面都将展现出这些问题,比如国际关系、金融市场等。     
给我们的时间已所剩无几,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余地也相当狭小。等待得越久,商品价格上涨就越高,解决起来就越困难。为什么?因为任何一种解决办法(无论在技术上有多先进)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而这些资源将不断变得短缺而昂贵。     
深陷于自满情绪和否定态度的我们已经等待了太久。我们脆弱得难以想象,我们的经济生命线——石油及其他商品掌握在发展中国家的手中。我们只能依附于其丰富的能源。     
情况再清楚不过了:拖得越久,伤得越痛,成功的几率越小。我们本应在上一次石油危机时就行动起来,可我们没有。现在想要毫无痛苦地向后石油时代转型为时已晚。即便是此刻立即采取行动,也无法逃开一段严苛难熬的转型期,经济动荡在所难免——比如说,通货膨胀肆虐,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出现永久性的变迁。     
如若继续拖延,今后我们遭受的痛苦只会更加沉重。     
2008年,石油价格曾经高至每桶150美元,汽油价格高达每加仑1加仑=4?546升。——编者注4美元,能源顿时再次成为热点,这种情况使美国的自满情绪受到挫折。更准确地说,虽然一方面我们依旧盲目自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深感不安,觉察到未来可能并不如我们主观臆想的那么确定。可悲的是,人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要么鼠目寸光,要么不切实际,要么过于简单。     
首先,一派人主张只需钻井采油就万事大吉。错!另一派人主张敦促政府对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也错!还有人支持汽油免税期,或是声称石油投机者是罪魁祸首,认为只要对他们严加管制,油价就会下跌并保持低廉。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大错特错!     
我经常会在电视商业节目上碰到一些华尔街金融人士,他们宣称资本主义无形而有效的市场调控可以应对未来的危机:油价飙升会刺激公司研发可替代能源,过不了多久,危机就会解除,我们便又可以恢复常态。我想,他们所说的情况可能不会出现,因为时间已所剩无几。     
当然,有一些非常明智的评论员,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L?Friedman),他们主张像开展曼哈顿计划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称之为“曼哈顿计划”。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编者注一般竭尽全力,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最有效的可替代能源。有人还对私营企业家最近的举动大加赞赏,例如,布恩?皮肯斯(T?BoonePickens),长期致力于天然气驱动汽车和风能的发展和推广。这部分人的意见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全面。他们遗漏了关键的一点: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需要向可替代能源过渡而已。事实上,倘若我们有幸只需要应对能源问题的话(数10年前我们曾有此良机)大家都会松一口气。然而,我们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石油短缺,而是所有商品都将加剧紧缩。虽然大规模向可替代能源转变刻不容缓,可是商品全面短缺的现实大大增加了这一工作的难度——其难度超乎众人想象。   
我们面临的问题紧急而复杂。石油及其他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紧密地纠结在一起。相关商品种类繁多,从常见的铁矿石到罕见的金属——碲(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元素),再到最为基础的淡水——采矿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资源,都是开发和利用任何一种可替代能源时必需的资源。     
正是由于各种资源短缺同时出现,相互牵制,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才会拖垮我们的文明。在资源迅速紧缩的情况下,不管某种可替代能源有多吸引人,有多环保,也不能立即将之投入使用,我们必须要掂量利用这种可替代能源需要消耗多少资源,以及投入这些资源是否值得,鉴于其他地区可能急需该类资源。我们必须考虑所要做出的牺牲,并且树立全局观念。不然的话,为了某种不可持续的可替代能源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因此耗尽一切有限的资源,而资源被如此浪费掉后,这种可替代能源也同无本之木一样,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例如,风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因为它是低成本的绿色能源,而且依靠的是风这种无穷无尽的可再生源。表面上看,风能极具潜力,能够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减少我们对石油的依赖。可是,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主观认为建立风力涡轮机轻而易举,然后便可解决一切危机。     
发展风能遇到的拦路虎主要是:制造风力涡轮机需要大量钢铁,而钢铁制造需要铁矿石。由于世界需求上涨,钢铁短缺,铁矿石价格飙升速度甚至超过了油价。小规模利用风能确实不会给铁矿石供应带来太大压力,可这也不会有效地起到降低石油依赖的作用。如果我们真想有所改变而大规模利用风能,铁矿石价格飙升会将利用风能的成本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实际上,要寻找到足够修建所有风力涡轮机的铁矿石十分困难。因此,在不考虑现有铁矿储备和能够更有效使用钢铁的领域的情况下,就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不仅目光短浅,而且行为愚蠢。我们仅仅分析了发展风能所需要牺牲的一种资源。这种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的处境。假设你住在一个峭壁下,每天,你必须用绳子把自己拉到峭壁上约20层楼的高度才能获取食物和水,然后,你又费尽力气把获得的一点儿食物再带下来。假如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你要消耗2500卡路里能量,而每次获得的食物只能为你提供2000卡路里能量。很明显,你获得的能量入不敷出,最后,你只会筋疲力尽。     
全世界的能源和商品也会陷入同样的窘境——我们将之称为“绝对石油顶峰”和“绝对商品顶峰”,因为在这之后,所有的能源和商品生产便会停止。首先研究石油,是因为获取能源要以投入能源为代价。在某一时刻,当勘探和开采石油愈加吃力时,我们就需要大幅增加石油开采设施和其他材料的投入,而这部分设施的修建和运行又需要能源支持。这样一来,我们要耗费大于一桶石油的能源量才能从地底开采一桶石油。其他商品的情况也是一样。倘若不立即有所作为,及时避免绝对石油顶峰和绝对商品顶峰的到来,人类文明必将面对“游戏结束”的残酷现实,而我们也无力回天。  
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世界的面貌又将变得如何?首先,整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要做出抉择,发展某种最具长期效益的可替代能源。其中,必须要考虑到商品储备不断减少的现实,然后开发该可替代能源,建设必备的生产设施。我们在行动中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仿佛明日石油就会耗竭一般。     
我们必须为此项行动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时间,并且明智地利用好赢取来的时间。我们承担不起再次陷入自满情绪和否定态度的代价。节约能源可以为我们争取到一些时间,虽然这部分时间不会像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长。节约能源可以减缓价格上升,但也会刺激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此外,现有的法律法规繁冗累赘,大大增加了能源勘探和开发成本,我们可以通过简化法律法规的复杂性来争取时间。最为有意思的是,一些改进的应用数学也可以为我们利用,以大幅提高开发资源的效率,即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减少其他资源的投入。     
至于世界面貌将会如何,鉴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认为,最初的时期,经济会极度动荡,尤其体现在通货膨胀陡然上升。正如我们之前所说,通胀率可能会达到每年25%甚至以上。通货膨胀的升势可能会与经济衰退交替出现,抑或是并行不悖,如此循环往复。     
最终,全球经济增长会随着资源短缺达到瓶颈,并将开始严重下滑。其他国家将永远到达不了如今我们发达国家所享有的消费和生产水平。     
在此期间,随着资源短缺愈加明显,很可能国际社会将达成协议,采取石油和重要商品限额分配的制度,而剩余的一些石油或商品将被储藏起来,以备不时只需。     
即便我们在“游戏结束”前实现了向可替代能源的转变,未来的物质财富水平也无法恢复到今日多数发达国家的这种水平。商品供应缩减将持久限制消费。例如,即使我们可以利用充足的太阳能,可是我们拥有的金属和矿物十分有限,不足以生产所需的太阳能装置和其他产品。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规划资源的使用。     
换个角度说,我们预计社会将被迫变得没有今日那么复杂,因为维系简单的社会所需的能源和资源也相对较少。这不一定是件坏事。社会复杂性的减弱,可能意味着社会对律师和工商管理学硕士(MBA)的需求下降,而更需要那些能够维修供水系统的技能型人才。我们的价值取向将舍弃对“精益求精”的追逐而满足于“简单即好”的生活。     
要是世界按照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发展的话,我们将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繁荣发展。阅读到这儿时,想知道这与你的个人生活有何关系,你又如何确保自己处变不惊,这本书将清晰地向你展现当面临经济起伏不定、恶性通货膨胀肆虐的局面时,你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与家庭的经济免遭侵袭。购买黄金是我们推荐的上乘选择,因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黄金都能成为你的保护伞。当然,还有不少其他有利可图的投资,我们将在第四部分为你娓娓道来。     
放任情况恶化而坐视不管才是真正的灾难。要是“游戏结束”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可替代能源的工程网络,留给我们的机会铁定所剩无几。那样的话,国与国之间将不断围绕资源而展开战争,我们的世界可能会四面楚歌、战火纷飞。     
当然,以上谈到的不少是我们的猜测,可这些猜测并非乍听起来那么遥不可及。然而,迫在眉睫的资源短缺,以及能源跟其他商品的相互依存关系却不是猜测,而是铁证如山的现实。我们将向你提供佐证,然后请你自己做出结论。我们殷切地希望,你能够通过投资本书推荐的资产在危机中实现自保。我们同样希望你能够加入到我们中来,积极呼吁尽早应对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游戏结束”之前。     
我们正迈向一个灾难性的冲突,一端是不争的事实,另一端是世人长期拒绝承认这个事实。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冲突也会使我们进入一个混乱、痛苦且漫长的转折期。转折期的标志是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愈加难以控制的经济在衰退与增长间动荡不定;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上升到无以复加的水平。     
如果我们及早面对这一情况,幸运的话,我们也许还能扭转局面,体面地享有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简单却可持续的经济。在未来动荡的若干年里,策略得当的个人——在大多数资产的价值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把信念和资金投放在小部分将会升值的投资项目上的人,势必会成为下一代的新富。     
然而,如果我们错失良机,可能就意味着我们价值观的崩溃,甚至意味着围绕不断减少的自然资源展开的国家动乱及战争将带来的终极毁灭。   
祸起石油,需要面对的首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日益缺乏足够的石油以满足全球增长的贪婪需求。一个多世纪以来,石油对我们的经济至关重要,它是全球运输网的命脉,为亿万的汽车、卡车、船舶、油轮、飞机和火车提供动力。但在最近10年里,石油产量已经开始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需求,导致今天的石油价格陡增。出于诸多原因,石油不会再像从前那般充足与廉价。     
华尔街和其他地方的许多人仍然抵制“石油顶峰”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一位名叫金?哈伯特(M?KingHubbert)的地质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哈伯特阐述道:某油田的石油开采量超过储量的一半时,石油产量即达到顶峰。虽然这时仍能开采出石油,但石油年产量会呈现平稳、持久的衰退。     
石油顶峰的概念同样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整个世界。从更专业的角度说,石油顶峰可定义为世界石油产量到达最高水平的某一时刻,随后产量要么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要么开始下降。无论如何,只要需求增长,其结果便是石油短缺,油价持续上涨。然而,我们更倾向于以稍微不同的方式把石油顶峰定义为:石油供应的增长不能满足需求增长的某一时刻。这个定义虽然比专业的定义稍显模糊,但因为它同时考虑了石油的供应及需求两方面的因素而更加有用,更具实际价值。     
否定石油顶峰实际价值的人通常会辩解:技术会拯救我们。技术将使我们从现有油田中更轻松地获取石油,或者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可供开发的足够的新油田。但是,这一切缺乏依据。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国家——美国,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产量便一直在下降,若是技术真能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我们现在早就应该已经解决了。事实是:我们并没有。     
你也许会辩解,未能提高产量的实际原因是出于对石油钻井的限制。诚然,开发目前禁止开采的一些地区,比如北极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确可以提高石油产量。但是,这些地区的开发过程将十分缓慢,并且最后能为全世界新增的石油产量相对较少。比如,开发北极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完工,而且它为世界新添的石油产量可能不过每天100万桶。即使我们假设世界经济相当缓慢地增长,这种产量也顶多只能满足小部分的新增需求。另外,世界石油在这5~10年间的减产量,肯定会远远超过这部分新增产量。同时,这片近岸海域已成为政治焦点,这意味着开发工作需要更长的时间、更高的成本,并且最终结果还不得而知。就算一切顺利,也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令人担忧的是,有证据表明,无论怎样定义石油顶峰,今日的世界正快速地达到,或是已经达到石油顶峰。更糟的是,一系列其他因素的聚积不仅会导致石油减产,而且可能致使石油完全停产。如果陷入这可悲的境地,我们便真正“玩儿完”了。   
据最乐观的估计,当我们的祖先刚开始直立行走时,地壳里蕴藏了22000亿桶石油。而仅仅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就耗光了一半。     
我们最先追求的总是那些更优质的物品,比如说,易于开采、提炼廉价的轻质低硫原油。然而,大多数此类油品已不复存在,今后的油品质量趋于下滑。我们愈加依赖于提炼成本昂贵的重质高硫原油,依赖需要耗费更多资金和资源用于提取的非常规原料,比如沥青砂。我们发掘地球之彻底,以至于陆地上已鲜有可开采之地。大多数未探明的近海石油已被归入到那22000亿桶石油的估计值中。现在,勘探已经开展到深海,这一地区的开发成本已显著提高。     
两处最近发现的新油田便位于深海区。墨西哥湾的“杰克2号”油田(Jack2field)位于海平面以下2公里处,油井被钻探到了海底以下6公里。要触及油层需要安装8公里长的管道,而抽出石油需要的实施费用也十分高昂。     
与之相似,巴西近海岸潜在石油储量第三大的卡里奥卡油田(Cariocafield)也位于水下2公里,海床以下6?7公里处。在这样的条件下建造油井存在着巨大的工程挑战,提炼成本很可能会高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即便得到开发,这两个油田的石油储量也仅相当于全世界在一年半里的石油消耗量。     
正如埃克森美孚的威廉?康明斯(WilliamJ?Cummings)所说的那样:“地球上所有易开发的油气几乎都被发掘了。现在的工作更为困难,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需要在更具挑战的环境和工作区域里进行。”   
不光是我们在宣称世界上可负担的石油正衰竭耗尽,许多科学家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例如,在2003年8月发行的《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中,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的油质枯竭研究组(HydrocarbonDepletionStudyGroup)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表明世界实际石油储备比人们普遍预期的要低80%。这篇报告以《不足以引发全球变暖的石油储量》(TooLittleOilforGlobalWarming)为题,说明现存的石油储量太少,即便是烧光所有的石油也无法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来改变气候,更无法融解极地冰盖。可别以为这是喜讯。该研究同时也指出,如果我们被迫从使用油气转向使用煤炭,后者产生的排放将会加剧大气变暖,导致更加严重的空气污染。     
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组并不是孤军奋战。事实上,以他们为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积极响应,对可负担石油的快速耗竭深表担忧。总的说来,持相反观点的仅是一些受雇于石油公司的科学家们,他们无视迫在眉睫的石油短缺,可能是别有用心。加州理工学院的副教务长,同时也是《石油耗竭:文明的未来出路在哪里》(OutofGas:TheEndoftheAgeofOil,被《纽约时报书评》选为2004年“最佳书籍”之一)一书的作者大卫?古德斯坦(DavidGoodstein)曾做过一番尖刻的经典评论。当被问及是否有望发现能满足全世界未来需求的大型新油田时,他回答道:“那我还不如相信有牙仙呢牙仙,虚构的小矮人,一些家长告诉小孩子把掉下来的乳牙放在枕头下面,晚上牙仙会来用一枚硬币换一颗牙齿。——作者注。”     
客观地说,我们还会继续发现新的大型油田,(“大型”的标准是石油储量超过5亿桶,或是天然气储量超过30000亿立方米。)但是,自1965年以来,油田的发现率就在不断下降,虽然在进入2000年后稍微上升了一点,但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近10年来我们发现的大型油田将不及20世纪70年代的一半。     
我们目前勘探的多数油田是现有油田的延伸,或者正如我们之前提出的,是深海领域、遥不可及,或是开发费用昂贵。同时,老油田的产量正逐渐下滑。美国石油产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持续下降。曾在20世纪80年代拯救过世界的北海油田,目前的石油产量也在下降。同样,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国,其他所有国家都难逃厄运。     
石油供应量紧缩的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石油消费却持续上升。2002年以来,人类消费的石油是我们新发现的石油储量的4倍。需求与储备的不平衡是过去5年或更长时间里石油产量开始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2002年,石油供给盈余在5%以上,如今已几乎跌为零。多数专家认为,20年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丘牛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